不明原因腹水的病因(附92例报告)

不明原因腹水的病因(附92例报告)

一、不明原因腹水的病因探讨(附92例病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陈秋叶[1](2021)在《观察紫蛇理冲汤合外洗方治疗HPV阳性宫颈癌疗效及对免疫细胞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是女性生殖道肿瘤发病率排名第一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原因,并且与宫颈癌的复发转移和生存有一定的相关性,大量研究证明中医药在治疗宫颈癌及HPV上安全有效。紫蛇理冲汤是在近现代名家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里治疗妇科疾病的经典名方的理冲汤基础上化裁而来,经过前期初步的临床观察,紫蛇理冲汤在治疗宫颈癌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必要对其进一步研究。目的:1.通过观察紫蛇理冲汤合外洗方治疗HR-HPV感染IIb-IIIc期宫颈癌患者的HPV转阴率、生存情况及生活质量,明确紫蛇理冲汤合外洗方治疗对HPV转阴及对PFS的作用和影响。2.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及NK细胞水平变化,分析细胞免疫水平与HPV感染状态之间的相关性,探究中药治疗HPV感染的作用机制。3..通过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用COX 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影响无进展生存期的相关因素,探究中药干预、HPV感染状态与PFS三者之间的关系,明确HPV感染状态和紫蛇理冲汤合外洗方是否是影响PFS的独立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拟纳入60例中晚期宫颈癌(Ⅱb-Ⅲ期)经西医标准治疗后疗效评价达到CR或PR,仍伴有HR-HPV感染,且HR-HPV阳性亚型明确患者,根据接受治疗药物将受试者分为治疗组(中药组)和对照组(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组给予紫蛇理冲汤口服,同时合用外洗方坐浴熏洗,中药连续使用时间不少于6个月。对照组使用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阴道纳药,对照组按西医临床标准规范连续用药3个月。治疗开始后每个月随访及检查安全性指标,治疗结束后1个月后复查HR-HPV转阴情况,之后每4-6个月随访一次,一共随访2年,监测两组患者HPV转阴率、无进展生存,并监控观察患者在药物干预前后外周血CD3+、CD3+CD4+、CD3+CD8+、CD3+CD4+/CD3+CD8+、CD4+CD25+CD127-及 NK 细胞变化(期间HPV检查连续2次阴性以上可以改为1年1查)。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2例宫颈癌Ⅱb-Ⅲc期经之后宫颈癌伴HR-HPV感染患者。两组在年龄、孕次产次、是否绝经、初治肿瘤大小、肿瘤疗效评价、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及病程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共有60例患者完成2年随访,脱落2例(3.33%)。1.治疗结束后1个月后,治疗组HR-HPV亚型全部转阴11例(36.67%),部分转阴7例(23.33%),总有效率60%;对照组全部转阴6例(20%),部分转阴4例(13.3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治疗组VS对照组转阴率为:86.67%VS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止研究随访期结束,最终治疗组和对照组HR-HPV转阴总有效率分别93.33%(28/30)和73.33%(22/30),结果显示两组对HR-HPV转阴都有促进作用,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紫蛇理冲汤合外用方能促进清除病毒,且在本实验中疗效大于用干扰素治疗。2.两组在中医症候积分经描述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经t检验,结果为t=-1.459,P=0.15>0.05,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在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上有可比性。根据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治疗前在中医症候积分上组间P均>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分析降低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组间、组内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两组均能降低中医症候积分,且治疗组疗效明显大于对照组。3.治疗组在治疗结束后第一年里有1例(3.33%)局部复发、1例(3.33%)远处转移;第二年里1例(3.33%)局部复发、1例(3.33%)远处转移,PFS分别为10、11、20、19个月。对照组在疗程结束后的第一年里发现3例(10%)局部复发,3例(10%)远处转移,PFS 分别为 1 1、8、10.5、9、6.5、1 1 个月;第二年 2 例(6.67%)局部复发,3例(10%)远处转移,其中远处转移患者中有1例(3.33%)死亡,PFS分别为14、14.5、12.5、13、15个月。两组1年/2年复发转移率、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治疗组为 6.67%/13.33%、100%/100%。对照组为 20%/16.67%、100%/96.67%。可以看出,治疗组在1年/2年复发转移率和总生存率上都优于对照组,但是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布不符合正态分布曲线,采用非参数检验,P=0.028<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治疗组的1年/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3.33%、86.67%,对照组1年/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0%、63.33%,治疗组和对照组2年中位PFS都为24个月,2年总的PFS生存曲线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FS:logrank x2=4.647,P=0.031)。HPV感染状态与PFS的生存时间曲线图,HPV阴性和HPV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FS:logrank x2=7.618,P=0.006)。调节T细胞水平升高与正常,与PFS生存曲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FS:logrank x2=12.276,P=0.00)。4.两组治疗前在 CD3+、CD3+CD4+、CD3+CD8+、CD3+CD4+/CD3+CD8+比值、CD4+CD25+CD127-%、NK细胞水平比例上经描述统计分析,均符合正态分布,经t检验,P值均>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结束后,治疗组CD3+、CD3+CD4+、CD3+CD4+/CD3+CD8+比值、NK细胞比例均较前升高,且差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 CD3+、CD3+CD4+、CD3+CD4+/CD3+CD8+比值、NK细胞水平较前也升高,但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CD4+CD25+CD127-%均下降,且组内、组间对比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对比,在CD3+、CD3+CD4+、CD3+CD4+/CD3+CD8+比值、NK细胞变化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CD3+CD8+差值前后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5.通过COX回归分析,入组后干预方式、HPV感染状态、肿瘤疗效评价、调节T细胞是影响宫颈癌患者PFS的独立因素(P<0.05)。6.治疗后两组组间在四个维度(躯体、心理、社会、疾病)方面得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意义(均P=0.038<0.05)。结论:1.紫蛇理冲汤合外洗方在治疗HR-HPV阳性宫颈癌伴疗效确切,能够促进HPV病毒清除,提高转阴率,整体不仅可以减轻疾病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心理健康,还可以降低疾病复发转移率,延长宫颈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2.治疗前后HPV感染阳性的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比例较阴性患者更为失调,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紫蛇理冲汤合外洗方可以调节外周血免疫细胞比例失衡,其中对T细胞亚群中具有代表意义的CD4+、CD8+和Treg细胞的水平都有不同的调节作用,通过上调CD4+水平,协调CD4+/CD8+比例平衡,下调Treg细胞水平,促进恢复免疫功能。所以其发挥其发挥作用可能的机制是通过调节细胞免疫水平达到平衡,恢复机体免疫力,帮助抗病毒和抗肿瘤,尽量消除影响宫颈癌预后的危险因素。3.经过COX回归分析,HPV阴性、调节T细胞水平正常、肿瘤疗效评价为CR、入组后用中药治疗是影响宫颈癌无进展生存期的保护因素。

熊鹏[2](2020)在《基于整合证据链的银屑病相关药物肝损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探讨银屑病相关药物肝损伤的人群特征和药物特征;基于整合证据链法对银屑病相关药物肝损伤病例进行再评价,从临床诊断角度验证其致肝损伤的客观真实性;选择抗银屑病药物白鲜皮制剂—克银丸进行肝损伤临床病例和实验评价,以期为银屑病相关药物肝损伤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对2012-2016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中银屑病相关药物肝损伤的病例进行分析。采用世界卫生组织-乌普萨拉监测中心的不良反应因果关系方法对病例进行评价,并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纳入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人群特征和药物特征分析。第二部分:对2008-2017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中符合《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及《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诊疗指南》诊断标准的银屑病相关药物肝损伤的48病例,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进行临床特征分析,并采用整合证据链肝损伤评价流程对所有病例进行肝损伤再评价,从临床诊断角度验证其是否可致肝损伤。最后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病例中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基于证据链法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CNKI文献及肝病专科医院的克银丸相关肝损伤临床病例进行检索及再评价,对纳入病例进行肝损伤类型分析,并采用免疫应激动物实验模型验证克银丸是否可致肝损伤,并分析其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风险因素。研究结果:1.基于国家不良反应监测数据的银屑病相关药物肝损伤的临床特征研究对2012-2016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中银屑病相关药物肝损伤的病例进行因果评价后,共纳入155例。其中,男性多与女性(101 vs 54);引起肝损伤的年龄跨度为11~80岁,发病年龄段主要在41~60岁(占全部病例的42.58%)。(1)在单一用药的120例病例中,西药致肝损伤多于中药(81vs39);二者潜伏期30天之内的病例占83.33%,但中药肝损伤发生的中位时间天数大于西药(16 vs 10.5);81例西药以阿维A胶囊和甲氨蝶呤为主,39例中药以雷公藤多苷片、克银丸、消银颗粒、复方青黛胶囊为主。(2)在联用药物的35例病例中,阿维A胶囊和雷公藤多苷片联用报告人次最多。2.基于整合证据链的银屑病相关药物肝损伤再评价对2008-2017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中银屑病相关药物肝损伤的48病例进行肝损伤再评价,结果发现72.92%达到疑似诊断级别,27.08%达到临床诊断级别;肝损伤病例分别由64.58%的中药、22.92%的西药和12.50%的中药及西药联合导致。女性患者数多与男性患者数(28 vs 20),引起肝损伤的年龄跨度为23~80岁,发病年龄段主要在41~60岁(占全部病例的54.17%)。导致肝损伤的银屑病药物中,西药以阿维A胶囊和甲氨蝶呤为主,中药以雷公藤多苷、克银丸、消银颗粒、复方青黛胶囊为主。3.抗银屑病中药克银丸相关肝损伤的临床病例和实验评价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CNKI文献及肝病专科医院的克银丸相关肝损伤病例进行检索及再评价,筛选出因果关系为可能及以上级别的病例共23例,其中,单用克银丸且因果关系为肯定的病例有11例,占47.83%。克银丸引起肝损伤的潜伏期跨度为1~90天,累积服药剂量跨度为20~1800克,个体差异明显,未见肝损伤与剂量和疗程的依赖关系。进一步基于课题组前期构建的免疫应激介导的特异质肝损伤大鼠模型,证实了克银丸可在免疫应激模型大鼠剂量依赖地引起急性肝损伤,单次给药中毒剂量(14 g/kg)为临床等效剂量的6.7倍,而对正常大鼠肝功能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学均无显着影响。拆方实验表明,克银丸方中白鲜皮是致特异质肝损伤的主要药味,其他3味药既无肝损伤作用,也无配伍减毒作用。研究结论:通过病例分析发现银屑病用药确实可致肝损伤,尤其是白鲜皮制剂;实验发现克银丸在免疫应激状态下可引起急性肝损伤,方中白鲜皮是致特异质肝损伤的主要药味。因此,在服用药物治疗银屑病后,应尽早、及时和多次监测肝功能,并且应警惕服用含白鲜皮的制剂对免疫应激状态患者可致肝损伤的风险。

郑俊超[3](2020)在《NSCLC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中医证型和客观指标及miRNA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1.临床研究在中医辨证理论指导下,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合并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局部辨证为“寒湿毒证”和“湿热毒证”两种中医证型患者临床理化指标、治疗模式及生存期的差异,为NSCLC合并MPE患者的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并探讨中医证型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2.实验研究研究“寒湿毒证”和“湿热毒证”患者胸腔积液中miRNA表达谱的差异,对筛选出的差异表达的miRNA分子行靶基因预测,进一步对预测的靶基因行KEGG Pathway生物通路分析及GO基因功能富集分析,找出靶基因的富集功能及其调控的信号通路,发现用于辅助诊断的生物标记物,为中医辨证提供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客观依据。[研究方法]1.临床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3年6月1日-2019年11月30日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NSCLC合并MPE的患者资料。比较“寒湿毒证”组和“湿热毒证”患者一般资料、胸水引流时临床理化指标(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血清肿瘤标记物、胸水常规、胸水生化、胸水肿瘤标记物)检测结果、胸水引流后采用的治疗方案(包括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治疗、西医治疗、维持治疗)、生存期(平均生存期、1、6、12、24个月生存率)差异。2.实验研究收集2019年1月1日-2019年11月30日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NSCLC合并MPE的患者初次行闭式胸腔引流术时的胸水标本,根据纳入标准分为湿热毒证组和寒湿毒证组,每组各4例。提取胸水中miRNA,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测定两组胸水中miRNA表达谱,筛选出差异表达的miRNA分子并进行靶基因预测,进一步对预测的靶基因进行GO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 Pathway生物通路分析。[研究结果]1.临床研究(1)一般资料及肿瘤相关信息共纳入241例病例,湿热毒证组为90(37.34%)例,寒湿毒证组为151(62.66%)例,占比高于湿热毒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家族史、KPS评分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相关信息方面,两组均为右肺、肺腺癌、低分化、肺和淋巴转移占比最高。两组共有101例患者进行了基因检测,湿热毒证组19外显子突变占比高,寒湿毒证组21外显子突变占比高,两组基因突变位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理化指标1)血常规:两组患者RBC和HGB值均低于标准值,MONO值高于标准值。湿热毒证组WBC、LYM、PLT、MONO值高于寒湿毒证组,HGB值低于寒湿毒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生化:两组患者TP、ALB和A/G值均低于标准值。湿热毒证组ALT、AST、ALP、LDH高于寒湿毒证组,IBIL、ADA、GLU值低于寒湿毒证组。两组ALT、AST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凝血功能:两组患者FIB和D-d值均高于标准值。湿热毒证组FIB、D-d值高于寒湿毒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肿瘤标记物:两组患者CEA和Cyfra21-1值均高于标准值。两组患者比较,湿热毒证组CEA、Cyfra21-1值高于寒湿毒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胸水指标(常规、生化、肿瘤标记物):湿热毒证组细胞总数、RBC、WBC、蛋白、ADA、LDH、NSE、Cyfra21-1值高于寒湿毒证组;GLU、CEA值低于寒湿毒证组;两组细胞总数、RBC、WBC、GLU、蛋白、ADA、LDH、NSE、Cyfra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方案湿热毒证组和寒湿毒证组均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占比最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毒证采用胸腔灌注中药注射液的患者占比高于寒湿毒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生存期湿热毒证组平均生存期为7.76个月;寒湿毒证组平均生存期为9.24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毒证组的1、6、12、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3.33%、38.89%、13.33%、3.33%;寒湿毒证组的1、6、12、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0.13%、41.72%、20.53%、2.65%。未予中药注射液胸腔灌注治疗的两组患者平均生存期结果分别是,湿热毒证组平均生存期6.14个月;寒湿毒证组平均生存期9.3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研究(1)两组miRNA表达差异分析两种证型间差异表达miRNA共有100个,其中湿热毒证组较寒湿度毒整组上调表达的miRNA有56个,主要与miR-200家族等有关;下调表达的miRNA有44个。(2)两组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GO富集分析对湿热毒证组较寒湿毒证组上调表达miRNA靶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主要涉及血管生成、细胞发育、mRNA代谢过程、信号转导蛋白磷酸化、离子跨膜转运的调节、细胞外结构、血管形态发生等过程;下调表达miRNA靶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涉及生物学过程有细胞发育的负调控、信号转导蛋白磷酸化、T细胞活化的调节、细胞外结构、离子跨膜运输、白细胞分化、细胞蛋白定位的正向调控、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负调控等。(3)两组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KEGG富集分析湿热毒证较寒湿毒证上调靶基因KEGG富集结果与染色体及相关蛋白、蛋白聚糖、磷脂酶D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血小板激活等相关;下调靶基因KEGG富集结果与蛋白聚糖、磷酸肌醇代谢、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鞘脂类信号通路、磷脂酶D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自噬等相关。[研究结论]1.临床研究本研究发现,NSCLC合并MPE的患者中医局部辨证分型以“寒湿毒证”多见,病理类型以肺腺癌为主。两种证型的差异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家族史、吸烟史、KPS评分、基因突变类型无明显相关性。理化指标、治疗方式、生存期的研究结果提示,胸水指标中细胞总数、RBC、WBC、GLU、蛋白、ADA、LDH、NSE、Cyfra21-1值与NSCLC合并MPE患者局部辨证分型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局部辨证分型客观依据,湿热毒证组较寒湿毒证组预后差。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利于提高生存期,采用中医局部辨证、中药局部灌注治疗也使患者受益,值得今后在临床进一步推广。2.实验研究湿热毒证较寒湿毒证在基因层面存在mi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其中上调表达的miRNA大多与患者的预后不良有关,下调表达的miRNA主要与抑制肿瘤的进展和耐药发生相关。GO分析结果提示,两组差异表达miRNA涉及的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血管形成、T细胞活化的调节、白细胞分化等作用。KEGG分析结果提示,两组差异表达miRNA涉及的KEGG信号通路主要与PI3K-Akt相关。

胡力[4](2020)在《温阳利水方穴位敷贴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温阳利水方穴位敷贴对于恶性腹水患者临床症状的治疗效果及其生存质量的影响,为临床运用温阳利水方穴位敷贴改善恶性腹水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及临床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收集2019年3月到2020年1月期间苏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住院病人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入组后根据病情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常规利尿剂(安体舒通40mg+呋噻米片20mg,bid)口服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白蛋白<20g/L,即予人血白蛋白10g静滴qd)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温阳利水方穴位敷贴,1天更换1次贴剂。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的一般资料,腹水最大深度、平脐腹围、24h尿量、体重、尿比重、卡式评分、体力状况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及皮肤不良反应、血常规、肝肾功能、血凝指标、血清白蛋白等安全性指标。最后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本研究纳入50例,脱落5例,实际完成病例45例,其中实验组22例,对照组23例。①腹水最大深度:实验组治疗前后腹水最大深度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腹水有效率:实验组有效控制率90.9%,对照组有效控制率7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最大平脐腹围:实验组治疗前后平脐腹围比较,P<0.01,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④24h尿量:两组治疗前后24h尿量比较,P<0.01,有显着统计学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⑤KPS评分及有效率:两组治疗后KPS 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有效改善率41%,对照组有效改善率2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⑥ZPS:实验组治疗前后ZPS 比较,P<0.01,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⑦中医症状单项积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在食少纳差方面有明显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腹部胀满、腹痛、倦怠乏力、畏寒肢冷、腹部青筋等方面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⑧中医症状总积分及总疗效: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P<0.01,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有效控制率55%,对照组有效控制率13%,P<0.01,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⑨安全性指标: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在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清白蛋白等指标上进行检测,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⑩不良反应:实验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与本研究相关的皮肤不良反应。T T T结论:①温阳利水方穴位敷贴法在减少腹水量、缩减腹围、增加尿量、提高生存质量及体力状况、改善中医症状等方面,疗效明显。②该治疗方法简洁方便,可操作性强,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庄乾萌[5](2019)在《上消化道溃疡为表现的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的临床分析》文中指出背景目的:对于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来说,患有该疾病的患者主要表现出胃肠道炎症的症状,它的主要特征是嗜酸性粒细胞异常浸润于消化道中,而且部分患者还会表现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黑便或者血便等现象。患有该疾病的部分患者有过敏史。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的发病率较低,患者并没有特殊的临床表现,所以在医生的临床工作中,会出现对这种病症造成误诊与漏诊的情况。本文主要对上消化道溃疡为表现的嗜酸性胃肠炎病因、误诊原因、诊断、治疗方法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上消化道溃疡为表现的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的患者提供有效的研究案例,进而能够提高对这种疾病的认知与重视。材料与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威海市三甲医院确诊,并且以难治性的上消化道溃疡为表现的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患者中,选择24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案例,同时,对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嗜酸性细胞胃肠炎临床特点、内镜特征、发病诱因、和误诊原因、治疗预后等多方面资料进行收集,并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有24例患者患有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而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表现为消化道溃疡。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该疾病可以发生在人类的任何一个年龄阶段,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是在34.92岁左右,在所有患者中,表现为单纯的粘膜型的患者占所有患者的41.7%。其他的患者均是合并肌型与合并浆膜型。在所有患者之中上消化溃疡部位以十二指肠最为常见,占比为45.83%,上消化溃疡部位是胃窦、幽门的患者占41.67%,食道及其他部位占12.5%,梗阻是在所有消化道溃疡的并发症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将会对患者治疗之前的数据与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的数据进行对比,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的血嗜酸性粒细胞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而且在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CT检查,以及应用钡剂造影等影像学检查之后并无明显特异性,大部分的患者表现为梗阻,或者表现为腹腔积液,而造成误诊的原因是普通消化道溃疡以及慢性胃炎和球炎、消化道肿瘤和阑尾炎。在对上消化道溃疡表现的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进行治疗过程中,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的一线药物。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而根据对多项实例进行研究,可以看出若患者自行停药,或者用药剂量减量至最小剂量时,可能出现症状复发的现象。但是根据目前的观察来看大部分患者在治疗之后的效果十分良好,而且通过访问调查我们发现所有进行研究的患者均未出现癌变现象。患上EGE疾病的患者会首先出现腹痛现象,随后伴随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通过内镜检查之后发现患者内镜下胃肠粘膜呈充血、糜烂、溃疡。因为该疾病并没有明显的特异性,所以造成漏诊与误诊的情况较多,再加上嗜酸性胃肠炎属于一种在临床上比较少见的疾病,因此造成误诊的几率也随之增高。除以上原因之外,该疾病的患病症十分复杂,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检查过程中如果不进行特殊详细检查,那么将很难确诊。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在临床少见,临床症状与内镜检查均无特异性。临床工作中,该疾病经常出现漏诊或者是误诊的情况,而通过内镜检查,表现为反复难治性的上消化道溃疡,特别是,医生对患者进行过正规的抗溃疡以及根除幽门螺杆菌等治疗之后,其治疗结果仍然显示为无效时,需要对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进行考虑。6个部位以上的病理活检及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等多种手段有利于提高该病的首次确诊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EGE临床表现多样性、无特异性;易误诊,浆膜型属罕见型,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良好且作用迅速。

聂秀桢[6](2019)在《肝窦阻塞综合征1例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文中认为目的:肝窦阻塞综合征(hepatic 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HSOS),又称肝小静脉闭塞病(hepatic veno occlusive disease,HVOD),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肝脏血管性疾病。近年来,因服用含吡咯生物碱(pyrrolizidine alkaloids,PAs)植物引起的吡咯生物碱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pyrrolidine alkaloid-related hepatic 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PA-HSOS)病例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有大部分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导致预后不佳。为了更进一步认识肝窦阻塞综合征,我们分析了我院目前诊断的1例肝窦阻塞综合征病例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通过分析该疾病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疗效,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材料和方法: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8年03月收治的1例肝窦阻塞综合征的病例,并检索美国国立图书馆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自1996年02月到2019年02月发表的关于肝窦阻塞综合征的病例报道,对该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肝脏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治疗方案以及疗效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纳入患者共473例,其中以个案报道的详细记录性别的有105例,男性患者59例(56%),女性患者46例(44%),详细记录年龄的有104例,中老年患者占多数(74%)。(2)病因:本组病例中,国内报道的HSOS病例348例,316例(91%)患者有服用中草药的病史,国外报道的HSOS病例125例,111例(88.8%)患者既往有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史。(3)临床表现:本组病例中,以个案报道的详细记录症状体征的有105例,主要表现为腹胀96例(91%)、腹水95例(90%)、肝大50例(48%)、黄疸46例(44%),可伴有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少尿、下肢浮肿等不适。(4)辅助检查:本组病例中所收集的实验室检查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升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胆红素代谢异常。68例患者完善腹部超声检查,多为非特异性表现。73例患者行腹部CT检查,平扫期可见肝脏肿大(26例,36%)、肝脏密度不均匀减低(40例,55%);增强期可观察到肝实质密度呈“花斑样、地图状”不均匀强化(39例,53%),部分患者还可见肝静脉变窄、细小或不显影等改变(34例,47%)。上腹MRI检查也可见到与腹部CT相似的表现。其中有13例患者CT/MRI直接提示诊断“HSOS或HVOD”。54例患者行肝脏穿刺检查,病理结果提示肝窦淤血、扩张,肝细胞水肿、变性、坏死以及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部分患者可见中央静脉或小叶下静脉管腔内膜增厚、狭窄。(5)诊断及误诊情况:本组病例中,以个案报道的详细记录诊断方式的有105例,其中临床诊断51例,病理诊断54例,从发病到明确诊断的平均时间为1.54±1.97个月,误诊22例,误诊率21%,其中有11例误诊为布加综合征。(6)治疗及疗效:在本组纳入的318例PA-HSOS患者中,97例患者(A组)予保肝、利尿和(或)改善循环等基础支持治疗,好转或治愈率45%;126例患者(B组)加用抗凝治疗,好转或治愈率67%;29例患者(C组)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好转或治愈率79%;51例患者(D组)加用抗凝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好转或治愈率69%;与A组相比,B组(χ2=10.977,P=0.001)、C组(χ2=10.334,P=0.001)、D组(χ2=7.271,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疗效均优于A组;B组与C组相比(χ2=1.567,P=0.2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者疗效相仿;D组相比于B(χ2=0.023,P=0.88)、C(χ2=1.058,P=0.30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效并不优于B、C两组。内科治疗无效者,11例行TIPS治疗,好转或治愈率82%,其中1例TIPS治疗无效后行外科分流手术后好转,3例行肝移植,2例好转。结论:(1)国内HSOS病因以服用含PAs中草药为主,国外以造血干细胞移植、器官移植或大剂量放化疗为主。(2)不明原因腹水、肝大、黄疸的患者,临床应警惕HSOS,对于临床初诊布加综合征的患者,应注意排除PA-HSOS。(3)PA-HSOS应尽早使用抗凝药物,本组结果显示糖皮质激素的疗效与抗凝治疗的疗效相仿,二者联合治疗的疗效并不优于单用抗凝药物或糖皮质激素。

汪姣姣[7](2019)在《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infantile cholestatic hepatopathy,ICH)致病病因与转归的分析,研究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对比不同病因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诊断学参数变化,获得其高危影响因素及预后评估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在医院中进行住院治疗的72例患有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婴幼儿临床病历资料。总结患儿的年龄、性别、喂养史、家族史、新生儿期黄疸状况、肝脾肿大、肝功能包括酶学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汁淤积指标:碱性磷酸酶(ALP)、r-谷氨酰转移酶(r-GT)、总胆汁酸(TBA)。胆红素水平当中包括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病毒系列、Torch、乙肝五项、腹部B超、肝胆动态显影、遗传代谢病及基因筛查等情况。纳入标准:1.年龄<1岁(包括新生儿时期)。2.必须与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诊断标准相吻合。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诊断标准为以下几点:(1)发生于婴儿时期(包括新生儿时期),或于婴儿时期起病。(2)包括感染性、遗传性、代谢性或先天性发育障碍等病因。(3)具有胆汁淤积和肝病征象。(1)胆汁淤积的综合征象包括黄疸(皮肤和/或巩膜黄染明显);粪便颜色变浅(白陶土样)而尿色变深,极少部分患儿可表现为皮肤瘙痒,抓痕症、皮肤水肿等临床表现;总胆汁酸(TBA)值升高(先天性肝细胞合成或分泌胆汁酸缺陷者常有可能正常),其他胆汁淤积指标如ALP及r-GT改变。由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加强,在总胆红素水平当中直接胆红素所占比例超过30%。因为欠缺维生素A、D、E、K等多项脂溶性维生素导致的营养不良或是因为凝血因子过少导致出血倾向等。(2)肝病征象:病理性肝脏体征如肝大(肝肋下>2cm)或质地变硬;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和(或)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值增高等肝功能异常。排除标准:1.年龄>1岁起病或疾病持续进展。2.除外可引起皮肤黄染,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的其他疾病。3.不能详细提供病史者。结果1.72例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中,男39人(54.5%),女33人(45.5%),男:女=1.2:1,中位发病年龄为49天(23天-1岁),病因为:巨细胞病毒感染27例,遗传代谢病12例,解剖结构异常22例,其中胆道闭锁Ⅲ型11例,胆道闭锁Ⅰ型8例,胆囊缺如3例;CMV感染27例,遗传代谢性疾病12例,包括NICCD 4例,尼曼匹克1例,Alagille综合征2例,UGT1A1,TRMU基因1例,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1例,G-6PD缺乏1例,ATP7B基因异常1例,丙酸血症1例,败血症5例,其余6例病因未明。2.患儿临床表现中持续大便颜色改变及肝大对于诊断胆道解剖异常,具有特异性,而脾脏肿大、肝外畸形、尿色改变为非特异性指标。3.更昔洛韦治疗CMV病毒感染临床效果满意,治疗前后CMV病毒感染性肝炎患儿的酶学,胆汁淤积有明显改善。胆道解剖学异常患儿接受保守治疗后诊断学指标无明显好转,提示预后欠佳。4.高GGT水平考虑与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为胆道解剖学异常导致高度相关,通过Logistic回归对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展开探讨分析。发现GGT是有影响的因素。治疗后,GGT持续增高,与胆道闭锁密切相关,模型准确率81.8%。结论1.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临床预后差异大,病因是决定预后的关键。由胆道解剖异常所致患儿早期诊断及干预,可改善预后。2.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粪便颜色、肝脏大小对鉴别胆道闭锁有重要意义。3.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保守治疗后持续GGT水平增高考虑与胆道解剖异常明显相关,需高度警惕。

刘娟[8](2018)在《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的产前遗传学诊断及宫内治疗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了解广佛地区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CCAM)的发病情况、妊娠结局、产后随访情况,探讨影响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2.了解中国己报道地区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的发病率及特点。3.探讨全基因组高分辨率染色体微阵列技术(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CMA)在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中的应用价值。4.评价母体激素给药治疗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的效果并探讨其影响因素。5.探讨开放式胎儿宫内手术及产时子宫外手术治疗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的效果。方法1.收集2009.07至2017.03广佛地区6家医院产前超声诊断为CCAM的胎儿资料,通过各医院内部临床信息登记系统获得临床资料,以电话随访的方式了解妊娠结局,进行新生儿随访。运用卡方检验分析CCAM发病率及妊娠结局的变化趋势,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CCAM患儿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2.选择文献报道的中国各地区的五项研究对393496个胎儿进行meta分析,分析中国CCAM的发病率及特点。3.收集2009.07至2017.03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前诊断中心就诊并接受侵入性产前诊断的先天性肺囊瘤胎儿病例(n=57)。全部病例均进行QF-PCR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QF-PCR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正常的胎儿样本,使用Qiagen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并采用NanoDrop分光光度计测量所测DNA的纯度和浓度,DNA样本合格后进入CMA分析(n=44)。根据美国Affymetrix公司提供的CytoScanHD芯片平台(包含195万拷贝数探针和75万单核苷酸多态性探针)的标准实验操作流程对样本DNA进行消化、连接、扩增、片段化、标记荧光信号、杂交、洗涤、染色以及芯片扫描。并使用配套的CHAS软件对扫描后芯片生成的文件进行转换和数据分析。参照本实验室的内部数据库、查阅相关国际公共数据库,如DGV、DECIPHER、OMIM、ISCA及UCSC在线数据库和同行实验室数据库等方法对CMA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判断CNVs的性质。4.对文献报道的7项研究应用母体类固醇激素治疗CCAM的病例(n=52)进行Meta分析,提取个体患者数据,随机效应模型评估母体类固醇激素治疗后胎儿手术率,生存率和水肿消散率。单因素Logistic分析研究不同结局和变量之间的关联。5.对2011年-2017年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2例CCAM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广佛地区6家医院8年期间就诊的孕产妇共约32万例,产前超声诊断CCAM共108例,发病率为3.4/10000。男女发病率无显着差异,左侧肺叶多见,部分病例孕晚期CCAM有自发减小的趋势。孕产妇的居住地、不良生育史及胎儿是否合并胸腹水等特殊情况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2.从文献荟萃分析得知,中国CCAM胎儿的患病率范围从1.14/10000至16.09/10000,平均患病率为4.01/10000。CCAM患病率在中国北部(7.93/10000)和中部(8.93/10000)地区较高,南部(2.81/10000)较低。3.在接受CMA分析的44例胎儿CCAM病例中,7例在产后诊断为隔离肺,排除诊断后实际为37例CCAM样本,3例胎儿检出致病性CNVs,致病性CNVs检出率为8.1%(3/37)。检出的3例致病性CNVs对应的微缺失和微重复综合征分别为HNPP综合征、RCAD综合征和CMT1A综合征。此外,有23个CNVs片段共同存在于2个以上的样本中,其中3个共同片段包含致病基因,为VOUS片段,推测6p25.3,7q34微缺失和Xp22.33微重复与CCAM相关。DUSP22,PRSS1,SHOX可能是CCAM的候选基因。4例样本均检测到7q34(142266306-142493)片段缺失,包含OMIM基因PRSS1。4.合并水肿的胎儿,母体激素治疗后水肿消退率、胎儿手术率和胎儿存活率分别为68.6%、11.5%、79.5%,微囊型比大囊型CCAM胎儿存活率和水肿消退率显着增高,接受多疗程类固醇治疗的胎儿比接受单疗程治疗的胎儿存活率低。5.22例CCAM中,4例行开放式胎儿手术,7例行产时子宫外手术,除2例因早产胎儿肺发育不良死亡外,其他均预后良好。结论1.广佛地区胎儿CCAM的发病率为3.4/10000。孕产妇居住地在城市、有不良生育史及CCAM患儿未合并其他异常等是CCAM患儿活产分娩的保护因素。2.中国胎儿CCAM平均患病率为4.01/10000,患病率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地区较高,南部较低。3.染色体微阵列检测37例CCAM样本,3例CCAM胎儿中检出致病性CNVs,检出率为8.1%(3/37),检出的综合征为:RCAD综合征,HNPP综合症,CMT1A综合症。4例样本均检测到7q34(142266306-142493)片段缺失,包含OMIM基因PRSS1,推测PRSS1基因缺失或突变,可能导致支气管上皮反复损伤,在支气管分支期和增殖期导致支气管闭锁实质性发育不良,从而导致肺囊腺瘤的发生。4.母体激素治疗CCAM是有效的,对微囊型疗效更显着。对于治疗无效者,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5.开放式胎儿手术伴随胎膜早破、胎儿丢失的风险,产时子宫外手术预后良好。

刘康[9](2018)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肝性脊髓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多模态磁共振研究》文中提出实验一TIPS后HM患者运动相关脑区功能连接及其解剖基础研究背景和目的:继发于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的肝性脊髓病(HM)的预测和诊断是个临床难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未知的神经病理学基础和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的缺乏。该研究旨在深入了解TIPS后HM患者大脑的变化及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3例TIPS后HM患者(HM组)、23例TIPS后无HM的患者(Non-HM组)及24例人口统计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NC组)。采集MRI高分辨率脑结构像和功能像,选取皮层和皮层下运动相关脑区作为种子点,计算全脑脑功能连接。对脑灰质体积进行分析。并对HM组的影像学指标和临床参数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与Non-HM组相比,HM组右侧辅助运动区(SMA)种子点与双侧岛叶和丘脑、左侧小脑和颞中回、右侧中扣带回和中脑的功能连接减低(P<0.001);在以上功能连接异常的脑区中,HM组右侧岛叶和左侧小脑灰质体积较Non-HM组减低(P<0.001);HM组右侧SMA种子点与右侧岛叶的功能连接强度与血清叶酸水平呈正相关(r=0.59,P=0.04);该连接强度具有区分HM和Non-HM的最佳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0.90;95%CI:0.81,1.00)。结论:具有解剖基础的右侧SMA和岛叶之间的异常功能连接是TIPS后HM患者的特异性病理标志。该异常功能连接与HM患者叶酸水平正相关,且能够从患者(HM和Non-HM)中检出HM。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TIPS后HM的预测和诊断。实验二TIPS后HM患者脑白质的DTI研究目的:HM患者颅内白质纤维的受累情况及其在HM的发病机制中的角色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检测TIPS后HM患者脑白质扩散特征的变化。方法:本研究纳入23例TIPS后HM患者(HM组)、18例TIPS后无HM的患者(Non-HM组)及24例人口统计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NC组)。采用基于纤维束追踪的空间统计分析(TBSS)方法检测受试者的颅内白质纤维。此外,还分析了HM组皮质脊髓束(CST)扩散指标和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HM组和Non-HM组脑白质纤维各向异性分数(FA)值均广泛减低(P<0.01),涉及联络纤维、联合纤维及投射纤维。较之Non-HM组,HM组胼胝体、双侧内囊前肢、放射冠、丘脑后辐射、上纵束、右侧矢状束和左侧外囊FA值减低。与其他两组对照相比,HM组双侧皮质脊髓束(CST)FA值具有减低倾向,但无显着统计学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HM组颅内双侧CST的FA值和临床参数之间无显着相关。结论:TIPS后HM和Non-HM患者颅内白质纤维均存在广泛受损,可能与肝功能衰竭及门体分流引发的神经毒性物质有关。与Non-HM患者相比,HM患者脑白质损害更严重,可能是对TIPS引发的大量分流具有更强的易感性。HM患者颅内CST在HM的发病机制中作用有限。实验三TIPS后HM患者颈段脊髓的形态学和DTI研究目的:颈段脊髓在HM发病机制中的角色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检测TIPS后HM患者颈段脊髓形态和白质扩散特征的变化。方法:本研究纳入22例TIPS后HM患者(HM组)及24例人口统计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NC组)。使用一项新方法来自动量化脊髓的横截面积和DTI参数。此外,还分析了HM组颈段脊髓扩散参数和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NC组相比,HM组颈3-颈5水平脊髓横截面积较NC组减低;HM组颈1-颈5水平FA值与NC组无显着差异;HM组颈1-颈5脊髓FA值与临床特征之间无显着相关性。结论:TIPS后HM患者颈1-颈5脊髓白质无显着病理改变,颈3-颈5脊髓横截面积减小可能由脊髓灰质萎缩引起,由于Non-HM对照组的缺失,因此尚不能确定该变化是否为TIPS后HM患者的特异性标志。

况梦琦[10](2018)在《肝窦阻塞综合征的临床诊治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收集国内外报道的肝窦阻塞综合征病例,分析其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过程,总结治疗方法,为临床上的治疗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008.62017.6期间收治的14例肝窦阻塞综合征的病例,再检索1980.12017.6期间国内外发表肝窦阻塞综合征文献,报道的病例350例,加上本院收治患者14例,共364例,总结其发病病因、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肝组织活检病理学特点、治疗方法、预后等。结果:(1)国内有关HSOS病例263例,229例(87%)患者有服用中草药的病史,其中175例(66.5%)患者有明确的土三七服用史;国外有关HSOS病例101例,61例(60%)患者既往有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史。(2)临床表现主要以腹胀(89%),腹水(88.2%),黄疸(44.1%),肝肿大(42.5%)等为主,肝功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损伤。(3)86例患者仅接受基础护肝、利尿和(或)改善循环治疗,52例(60.5%)治愈或好转,34例(49.5%)未愈;32例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8例(56.3%)治愈或好转,14例(43.7%)未愈,与基础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9例患者行抗凝治疗,78例(78.8%)治愈或好转,21例(23.6%)未愈,与基础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56,P=0.023<0.05);33例患者使用去纤苷治疗,28例(84.8%)治愈或好转,5例(15.2%)未愈,与基础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6,P=0.011<0.05)。采用TIPS治疗65例,45例(69.2%;95%CI:57.7-80.8%)好转,20例(30.8%)未愈。其中33例为中草药所致HSOS,31例(93.9%)行TIPS治疗后好转;32例为HSCT、放化疗后所致HSOS,14例(43.8%)行TIPS治疗后好转,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结论:(1)对于有服用土三七或其他中药史、造血干细胞移植史或大剂量放化疗史,出现腹水、腹胀、黄疸、肝肿大等症状体征,应高度怀疑HSOS,通过既往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即可确诊,必要时可行肝脏活检以辅助诊断。(2)目前HSOS的的一线治疗方案是基础护肝改善循环加抗凝药物,TIPS可作为二线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不确切。DF治疗由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所致的HSOS有效,但对PAs导致HSOS疗效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二、不明原因腹水的病因探讨(附92例病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明原因腹水的病因探讨(附92例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观察紫蛇理冲汤合外洗方治疗HPV阳性宫颈癌疗效及对免疫细胞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HPV与宫颈癌发展及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
        1. HPV与宫颈癌的关系
        2. HPV和宫颈癌的治疗
        3. HPV与预后的关系
        4. HPV持续感染与预后的相关性
    综述二: 中医药防治HPV及宫颈癌的研究进展
        1. HPV与宫颈癌
        2. 中医对HPV及宫颈癌的认识
        3. 中医药防治宫颈癌及HPV
        4. 中医药治疗宫颈癌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临床资料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病例选择
        4. 检测方法
    研究内容
        1. 治疗方案
        2. 观察指标
        3. 疗效判定
        4. 随访计划
        5. 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宫颈癌及HPV病机探讨
        3. 组方意义及依据
        4. 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辛复宁)的应用
    小结
不足、创新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基于整合证据链的银屑病相关药物肝损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1.银屑病相关药物性肝损伤的现状和挑战
2.基于整合数据链的DILI因果关系评价方法
3.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思路和内容 综述 银屑病相关药物肝损伤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基于国家不良反应监测数据的银屑病相关药物肝损伤病例分析
1.资料
    1.1 资料的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2 方法
3.研究结果
    3.1 银屑病相关药物肝损伤病例报告上报情况分析
    3.2 银屑病相关药物肝损伤病例的人口学特征
    3.3 银屑病相关药物肝损伤病例的临床特征
    3.4 银屑病相关药物肝损伤病例药物谱概貌
    3.5 银屑病相关药物肝损伤病例中药物使用合理性分析
    3.6 银屑病相关药物肝损伤病例的再激发事件分析
4.小结与讨论 第二部分 基于整合证据链的银屑病相关药物肝损伤再评价
1.资料
    1.1 资料的来源
    1.2 资料的纳入与排除
    1.3 资料的收集
2 方法
3.结果
    3.1 基于IEC法的银屑病相关药物肝损伤因果关系再评价
    3.2 近十年医院银屑病相关药物肝损伤病例趋势
    3.3 银屑病相关药物肝损伤病例的人口学特征
    3.4 银屑病相关药物肝损伤病例的临床特征
    3.5 基于IEC法的银屑病相关药物肝损伤病例的可疑损肝药物分析
    3.6 基于IEC法的抗银屑病克银丸肝损伤医院病例再评价
4.小结与讨论 第三部分 基于整合证据链的银屑病相关药物肝损伤评价—以克银丸为例
1.材料
    1.1 病例
    1.2 动物
    1.3 仪器
    1.4 药物与试剂
    1.5 药品的制备
2.方法
    2.1 基于IEC法的抗银屑病克银丸肝损伤病例再评价
    2.2 免疫应激特异质肝损伤模型评价
    2.3 动物分组和给药
    2.4 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及细胞因子检测
    2.5 肝脏病理学检查及TUNEL染色
    2.6 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
3.结果
    3.1 病例特征(人口与临床)
    3.2 基于免疫应激模型的克银丸特异质肝损伤评价
    3.3 基于免疫应激模型的克银丸拆方实验研究
    3.4 基于免疫应激模型的白鲜皮与方中其他三味药的对比实验研究
4.小结与讨论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3)NSCLC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中医证型和客观指标及miRNA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综述
    综述一 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中医研究进展
        一、病名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分型
        四、中医治疗进展
        五、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型与临床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进展
        一、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分化、分期、转移、基因突变相关性的研究
        二、中医证型与临床理化指标相关性的研究
        三、中医证型与生存期的研究
        四、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临床理化指标及miRNA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一、临床理化指标
        二、miRNA
        三、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临床研究
    前言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
        二、肿瘤相关信息
        三、理化指标
        四、治疗方案
        五、生存期
        六、小结
    第三节 讨论
        一、一般资料及肿瘤相关信息
        二、临床理化指标
        三、治疗方案
        四、生存期
第三章 实验研究
    前言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三、测序数据分析流程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两组miRNA表达差异分析
        二、两组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GO富集分析
        三、两组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KEGG富集分析
        四、小结
    第三节 讨论
        一、两组miRNA表达差异分析
        二、两组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GO富集分析
        三、两组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KEGG富集分析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创新性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4)温阳利水方穴位敷贴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综述一 中医对恶性腹水的认识及相关研究进展
        1. 概述
        2. 病因病机
        2.1 古代中医对于鼓胀病因病机的认识
        2.2 现代中医对于鼓胀病因病机的认识
        3. 中医药治疗
        3.1 内治法
        3.2 外治法
        4. 问题与展望
    综述二 西医对恶性腹水的认识及相关研究进展
        1. 概述
        2. 腹膜的解剖特点及生理功能
        3. 发病机制
        3.1 阻塞学说
        3.2 免疫学说
        3.3 血管新生学说
        4. 诊断难点
        4.1 腹水细胞学检查
        4.2 腹水生化指标诊断
        4.3 腹腔镜检查
        5. 治疗进展
        5.1 常规治疗
        5.2 腹腔穿刺及置管引流
        5.3 腹腔内化疗
        5.4 腹腔热灌注化疗
        5.5 其他腹腔内给药
        6. 结语
第二部分 温阳利水方穴位敷贴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药物制备
        2.2 分组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疗效评价标准
        2.6 治疗药物的安全性指标观察
        2.7 不良事件观察
        2.8 统计方法
    3. 临床观察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Karnofsky(卡氏,KPS,百分法)功能状态评分标准
    附表2: 体力状况(Performance Status)评分标准
    附表3: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表
    附表4: 皮肤不良反应分度表
    附表5: 知情同意书
    附表6: 病例报告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上消化道溃疡为表现的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1. 引言
2. 资料和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方法
3. 结果
    3.1 过敏史与过敏性疾病史
    3.2 临床表现
    3.3 辅助检查
    3.4 临床分型以及EGID类型
    3.5 确诊方式以及误诊情况分析
    3.6 治疗经过与疗效评估
4. 讨论
5. 总结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肝窦阻塞综合征1例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病例报道
    2.1 现病史
    2.2 既往史
    2.3 入院查体
    2.4 辅助检查
    2.5 诊治经过
    2.6 随访
3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研究方法
    3.3 疗效评估
    3.4 统计方法
4 结果
    4.1 年龄构成
    4.2 性别组成
    4.3 病因组成
    4.4 临床表现
    4.5 辅助检查
    4.6 诊断及误诊情况
    4.7 治疗及疗效
5 讨论
    5.1 病因分析
    5.2 临床特点
    5.3 诊断及鉴别诊断
    5.4 治疗及疗效
6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7)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入选
    1.2 观察及检测指标
2 统计分析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8)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的产前遗传学诊断及宫内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CCAM的流行病学调查
(一) 广佛部分地区的流行病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二) 中国已报道地区的流行病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CCAM的产前遗传学诊断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CCAM的宫内治疗
引言
    参考文献
(一) 母体类固醇激素治疗CCAM的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二) 初部探讨CCAM的胎儿手术治疗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表 结论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9)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肝性脊髓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多模态磁共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1 门静脉高压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2 TIPS概述
    3 HM概述
    4 TIPS后HE概述
    5 FMRI概述
实验设计
    1 研究意义及问题提出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假设
        2.2 技术路线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与方法
    4 统计处理
实验一 TIPS后HM患者运动相关脑区功能连接及其解剖基础研究
    1 引言
    2 实验对象
        2.1 HM组
        2.2 Non-HM组
        2.3 HC组
    3 实验方法
        3.1 临床特征评价
        3.2 数据采集
        3.3 数据处理
        3.4 统计分析
    4 结果
        4.1 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
        4.2 影像学结果
    5 小结与讨论
实验二 TIPS术后HM患者及肝性脑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的脑白质研究
    1 引言
    2 实验对象
    3 实验方法
        3.1 临床特征评价
        3.2 数据采集
        3.3 数据处理
        3.4 统计分析
    4 结果
        4.1 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
        4.2 影像学结果
    5 小结与讨论
实验三 TIPS术后HM患者与健康对照的脊髓DTI研究
    1 引言
    2 实验对象
    3 实验方法
        3.1 临床特征评价
        3.2 数据采集
        3.3 数据处理
        3.4 统计与分析
    4 结果
        4.1 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
        4.2 影像学结果
    5 小结与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肝窦阻塞综合征的临床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病例来源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研究方法
        2.1.5 疗效评估
        2.1.6 统计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性别组成
    3.2 年龄构成
    3.3 病因组成
    3.4 临床表现
    3.5 辅助检查
        3.5.1 实验室检查
        3.5.2 影像学检查
        3.5.3 病理学检查
    3.6 治疗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主要参考文献

四、不明原因腹水的病因探讨(附92例病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观察紫蛇理冲汤合外洗方治疗HPV阳性宫颈癌疗效及对免疫细胞的影响[D]. 陈秋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基于整合证据链的银屑病相关药物肝损伤研究[D]. 熊鹏.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3]NSCLC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中医证型和客观指标及miRNA的相关性研究[D]. 郑俊超.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温阳利水方穴位敷贴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研究[D]. 胡力.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7)
  • [5]上消化道溃疡为表现的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的临床分析[D]. 庄乾萌. 山东大学, 2019(03)
  • [6]肝窦阻塞综合征1例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D]. 聂秀桢.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7]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D]. 汪姣姣. 青岛大学, 2019(03)
  • [8]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的产前遗传学诊断及宫内治疗的研究[D]. 刘娟. 南方医科大学, 2018(01)
  • [9]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肝性脊髓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多模态磁共振研究[D]. 刘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8(04)
  • [10]肝窦阻塞综合征的临床诊治分析[D]. 况梦琦. 南昌大学, 2018(08)

标签:;  ;  ;  ;  

不明原因腹水的病因(附92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