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层工程勘探技术在工程建设区断裂构造勘测和岩性评价工作中的应用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张鹏[1](2021)在《北京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及其诱发地裂缝灾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平原区隐伏活动断层是我国许多发达城市潜在的致灾地质因素,在地震发生时往往沿活动断层的破坏最为严重,而且断层活动还会诱发地裂缝、坍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城市地质安全。因此,开展隐伏活动断层的几何位置、运动方式、活动性质及其控灾效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际应用价值。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是北京平原区隐伏全新世活动断裂,查清其活动性,揭示其诱发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机理,可为首都北京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防灾减灾提供地质依据和科学指导。主要研究成果和认识如下:1、北京顺义隐伏活动断裂为全新世活动断裂,走向NE45°,倾向SE,倾角75°。第四纪以来活动性存在明显时空差异:在时间上,全新世以来活动性最强;在空间上,全新世以来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南段的活动性较北段强,主要表现为南段孙河一带和北段北小营地带全新世以来垂直活动速率分别为1.90mm/a和0.51mm/a。依据Byerlee断层滑动失稳摩擦准则,定量计算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断层面上的剪应力与正应力比值(μ值)均大于0.5,且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反映断裂活动强度增大。2、顺义地区地裂缝方向主要沿顺义隐伏活动断裂走向展布,影响宽度30~100m不等。地裂缝主要呈拉张兼具顺时针扭动破坏形式,与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活动方式一致。2011年以来首都某机场地裂缝变形破坏总体呈加剧趋势,和顺义隐伏活动断裂蠕滑活动性加强相关。2017~2018年首都某机场地裂缝监测显示,水平拉伸位移总体上处于增加状态,剪切变形有缓慢增加趋势,地裂缝呈顺时针扭动变形破坏,地裂缝上盘(南东盘)处于下降趋势,地裂缝的月平均水平拉伸位移变化速率约为1.7mm,其中2018年8月变形量最大,达到15.52mm。3、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对顺义地区地裂缝具有控制作用,地裂缝多分布在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地表出露处或者其影响范围内,地裂缝的活动方式及活动秩序也和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活动性一致,全新世以来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南段比北段活动性强,可能是顺义地区地裂缝由北向南扩展的原因。当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较强或突变时,中国华北地区近地表东西向纵张作用较强,近地表为东西向拉张效应,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活动强度也随之增强,反之减弱。同时地下水抽取、飞机动荷载、第四系沉积压实等也可能诱发地裂缝活动加剧。4、地裂缝三维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表明:地裂缝影响带宽度40~70m,在断裂上盘形成凹坑、拉裂缝,在断裂下盘被挤压隆起;机场跑道竖向沉降位移整体呈现自下盘至上盘逐渐增大的趋势,当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在基岩正断错动1cm(原型50cm)时,可诱发地表产生0.6cm(原型30cm)正断效应的地裂缝;中跑道下穿道顶部下盘纵向拉应变随竖向位移的逐渐增大而增大,在竖向位移为4cm时达到最大。建议首都某机场地裂缝沿线构(建)筑物最小安全避让距离为距断层上盘50m,下盘20m,同时采用高强度柔性材料、减小盖板尺寸等措施防治地裂缝灾害;开展首都某机场地裂缝变形监测,构建光纤、地应力等动态监测预警系统,为机场安全运营及防灾减灾提供支撑服务。
张浩宇[2](2021)在《综合物探法在甘肃省民乐县地热资源勘探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地热又称地热能、地热田或地热资源,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发电、供暖、旅游、饮用、养殖、医疗等多个领域,具有清洁、能量大、可再生等优点,是一种出色的天然绿色能源。中国地热应用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多以温泉洗浴、供暖、热带养殖为主。以民乐县温泉开发利用为例,目前仅用于温泉洗浴,但是针对民乐县地区地热资源却缺乏系统的研究和评价。在该地区地热资源的勘查方面进行过多种有效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如可控源音频大地测深法,虽然该方法能一定程度上判断出基岩断裂带,但仅使用单一的物探方法来划定地热开采井位的效果不是特别理想,所承担的风险较大。为了减少开发民乐县地热资源开发过程中开采井位的不确定性,决定采用综合物探方法进行地下异常体的确定及地热资源的勘查工作。在确定了本次地热勘查的范围后,结合以往实测物性资料得出研究区内部地层电性差异明显,具备了进行电法勘探的地球物理前提,而电法勘探中以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和大地电磁测深法(MT)应用于地热勘查中效果最佳,故本次电法勘探中选择这两种方法。同时由于六坝正断层横穿研究区深部地层易造成地表异常氡值现象,且上述两种电法勘探方法对断层深部信息反应较弱,便形成了活性炭测氡法工作的基础。通过以上分析,本次决定采用以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为主,大地电磁测深法(MT)、活性炭测氡法为辅的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研究区内布设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测线4条,大地电磁测深测线1条,活性炭测氡法测线9条。并且结合实测数据设计了对应的CSAMT、MT模型及进行了氡值异常阈值下限的确定等工作,为数据的处理、解释提供了理论基础,以获得丰富的地断面信息并有效判断出了断层构造的准确位置,从而更好地确定深部地热钻孔位置。同时根据CSAMT及MT实测数据解译,第四系及新近系上层为本区热储的理想盖层条件,热储目的层则为新近系下层,故本研究区内钻井主要是取用新近系下层的地热水。依据CSAMT及活性炭测氡推测出在研究区内存在两条裂隙较发育的隐伏断层F1、F2,且发现由测氡法得出的F2断裂构造位置较CSAMT确定的位置偏右,并对F2断裂进行了校正。三种方法解释结果相互验证、补充,能够有效地克服单一方法的片面性,更接近于实际地质情况。通过综合三种物探方法勘探民乐县地区地热资源,确定了地热水有利钻孔位置ZK1,后续实际钻探工作也验证了综合物探方法的准确性。此外,三种物探方法综合勘探为类似断裂型盆地区域勘探地热资源提供了一种思路,能准确地让我们初步了解到地热资源状况,建议加以推广。
朱巍[3](2021)在《城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研究 ——以大连市主城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浅层地热能资源是一种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可替代部分常规能源,拥有显着的节能减排效果,近年来备受关注。随着浅层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逐渐完善,加之国家政策的有力推动,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在我国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规划是浅层地热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依托大连市财政项目“大连市主城区城市地质调查—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以大连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在充分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浅层地热能地质条件,构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模糊层次综合指数—粒子群优化修正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大连市主城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基于蒙特卡罗法评价了浅层地热能热储量,基于欧式空间变化法、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了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状态,开展了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研究。取得了如下几个方面的认识与成果:1.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适宜区分布于东港商务区、大连造船新厂区等地,区内富水性好,抽灌条件适中,面积为32.87km2,占总面积的4.45%;较适宜区分布于甘井子区营城子、革镇堡、大连湾等地,富水性为强~中等,含水层厚度20~30m,面积为247.21km2,占总面积的33.47%。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较适宜区分布于甘井子区革镇堡、南关岭、大连湾、红旗、陵水等地,区内地层岩性为灰岩和石英砂岩、板岩互层,地层综合导热系数较高,单孔换热功率大,面积为480.75km2,占总面积的65.09%。2.研究区地下深度200m以内的浅层地热能存储热量最可能值为1.986×1014KJ,最小值为0.536×1014KJ,最大值为3.182×1014KJ,平均值为1.859×1014KJ,存储热量在0.906×1014~2.697×1014KJ之间时,确定性为90%。地源热泵系统冬季可供暖总面积为2.20×108m2,夏季可制冷总面积为4.21×108m2。浅层地热能资源潜力较高的地区分布在辛寨子~周水子以北、高新园区红旗~龙王塘西北和中山区南部,面积为487.69km2,占总面积的66.03%。资源潜力中等地区分布在甘井子区西北部营城子和中山区东北部,面积为23.10km2,占总面积的3.13%。3.浅层地热能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状态较好地区分布于北部,适合以地埋管地源热泵形式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中等地区分布于南部,地层为石英砂岩,位于大连市金龙寺国家森林公园及西郊国家森林公园一带;较差区分布于西岗区、中山区等地,地层岩性主要为板岩和石英砂岩,综合导热系数低,单孔换热功率小,不适合地源热泵工程建设。研究区浅层地热能资源总体可持续开发利用程度为中等。地质勘查水平及生态环境质量较好,但浅层地热能综合利用水平仍然偏低。总体适合采用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重点建设地区包括大连市金州湾国际机场、凌水湾EOD国际商务区、由家村生态科技城、中革村商务区。
张园园[4](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南段中生界断裂特征及其对长8油藏的影响作用》文中提出断裂构造控制着油气的成藏,厘清断裂发育特征是促进油藏增储增产的关键。天环坳陷南段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边缘强烈变形与盆内弱变形的过渡转折区,中-新生界断裂构造十分复杂。为了进一步明确该区长8段油气富集规律,本文在背景资料搜集与背景调研的基础上,重点通过测井联合连片高精度三维地震的方法,查清了中生界断裂属性特征,明确了断裂类别与构造单元的划分结果,分析了中生代以来的断裂成因与演化机制;结合重点井区实例分析,剖析了长8段油藏的动态形成过程,并提出了断裂-烃源岩-储集体之间的多种配置模式;基于此,探讨了中生代以来主要构造运动的石油地质意义,重点理清了不同规模断裂构造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作用,并明确指出了研究区长8段油藏富集高产的主要控制因素。通过地质分析法与多种三维地震解释技术相结合,明确了天环坳陷南段中生界发育复杂断裂体系。除大量高角度裂缝外,北西向、北东东向以及近东西向三组断层十分发育,平面上呈线状延伸、具有走滑性质,剖面上高陡产状、不易识别。中生代以来,断裂先后经历了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山运动的旋回改造与影响,形成了区带级断裂、圈闭级断裂、层组间断裂等,将研究区划分为北部镇原缓坡带与南部平凉-泾川陡坡带两个次级构造单元。综合地化分析与盆地模拟等结果,明确了长8段油藏由上覆长7段深湖-半深湖相油页岩主力供烃。该套烃源岩于中侏罗世晚期开始生烃,并在早白垩世末达到生油高峰,现今处于中成熟-成熟阶段。通过测井岩性数据统计及钻井岩心观察与描述,阐明了长81重点产油层段发育北东-南西向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支流间湾微相沉积;砂体虽呈薄层产出,但其几何连通性较好。综合4个重点井区的含油性统计结果,根据断裂组合样式、断距与源-储间距的相对关系,划分了断裂与源储间的配置类型,具体包括源储直接接触地垒式、源储非直接接触地垒式等多种模式。借助烃类包裹体荧光测试、烃类伴生盐水包裹体测温以及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等,厘定了长8段油气充注起始于晚侏罗世。通过物性与含油显示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确定了长81小层原油充注的物性条件。借助岩心及矿物薄片分析测试、X衍射定量检测等,查明了长81储层以低孔低渗、低孔特低渗的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现今处于中成岩A期。其中,早成岩阶段的持续压实作用、早成岩B期以来的多次胶结作用是储层加速致密化的关键,对此,采用成岩作用效应模拟的方法恢复了砂岩古孔隙度。进一步结合断裂发育史,将构造演化-储层成岩-原油充注进行匹配分析,总结出长8段油藏形成过程分别为:初始沉积形成、早期低丰度原生岩性油藏形成、中期构造-岩性复合型油藏发育、晚期较高丰度的分散状次生油藏沿断裂带聚集等四个阶段,指明了早白垩世末期为长8段油藏形成的关键。不同时期的构造运动、不同规模的断裂构造均会对延长组油藏的形成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印支运动奠定了研究区基础构造格架,中-晚期燕山运动决定了油气成藏的关键,喜山运动则定格了油藏的最终分布状态。区带级断裂控制了研究区沉积特征及构造格局,圈闭级断裂影响了油气藏类型并决定了烃类有效输导,层组间断裂则主要改善了储层物性。只有富油断裂、结网河道砂体与烃源岩三者在空间上有效匹配,才能共同决定油藏的富集位置和产出程度。就研究区长81小层而言,砂地比大于50%的结网河道砂岩,匹配中等规模的地垒式断裂与源-储配置样式,最易富集高产油藏。
赵振海[5](2021)在《综合物探方法在浅层地热勘查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在地质勘探中,物探工作尤为重要,其具有勘探面积广、深度大、经费低的优势,可以为解决地质问题提供快速、有效的依据和指导意见。近年来地热勘查逐渐兴起,在勘查过程中普遍采用单一物探方法,且物探解译具有多解性,在解译深度、广度和精度方面存在一定不足,不能有效判别研究区地热地质条件,对勘探孔布设指导性不强,经费利用率不高,还延误工期。处于祁连山和北山之间的张掖盆地,由于其沉积厚度较大且具备一定的热储条件,具有地热勘查开发价值。临泽城区及南部地区处于张掖盆地西部,因此本文以临泽城区及南部地热资源勘查项目为依托,收集研究区以往地质、水文、物探、钻探等资料,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重力测量、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以及垂向电测深三种物探方法,分别查明地层沉积韵律、盆地边界和构造分布情况以及酸性岩体的展布特征,中深部断裂的位置和地层岩性结构,盆地中浅部地层结构,为勘探孔布设提供有力依据。通过三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得出如下认识:(1)重力剖面测量对于盆地沉积规律的分析具有较好的效果,在临泽城区及南部地区,自南向北布格重力异常和剩余重力异常逐渐增大,局部区域重力异常曲线起伏变化,说明研究区自南向北地层岩性颗粒由粗变细、地层密度逐渐增大,对于基底起伏变厚有较好的指示效果;(2)垂向电测深法对于中浅部地质构造判别和地层岩性结构的划分具有明显优势,结果表明,研究区第四系地层厚度由南向北逐渐变薄,视电阻率一般在100—400Ω·m之间,主要地层岩性为泥质砂、砂砾石、砾石等,第四系下部地层为新近系,视电阻率在20—60Ω·m之间,地层岩性主要为泥岩、泥质砂岩,电测深曲线尾支向上抬升,与花岗岩风化壳相对应;(3)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虽然分辨率较低,对于浅部地层的判别能力较弱,但其探测深度大,在判别深部构造、划分中深部地层岩性、识别基底岩体顶界面等方面具有优势,研究区1000m以下视电阻率大于100Ω·m,与花岗岩风化壳对应;推断研究区的热储盖层为第四系和新近系上部地层,地热储层主要为新近系白杨河组的泥岩和砂质泥岩,花岗岩是主要的热源。经过钻孔和测井验证,物探勘查推断解释结果与研究区实际地层结构基本一致,测井显示花岗岩地层具有很强的放射性,放射性衰变为地层升温提供了丰富的热源。证明本次地热勘查选用重力剖面测量-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垂向电测深组合,对盆地边界圈定、构造判别、地层岩性划分、基底识别具有良好的效果,对研究区地热田的储、盖、通、源条件分析和勘探孔的选址、施工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段怡青[6](2021)在《基于地质环境影响分析的昆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在我国的中大型城市出现了人口急剧膨胀、土地资源紧缺、交通拥堵、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等城市病问题,地下空间开发能够增加城市容量、缓解交通拥堵、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是我国土地资源的拓展和延伸。在地下空间开发这一重要的研究领域中,地质条件是基础,尤其是在高原山地地区,湖盆岩溶、软土淤泥分布较多,地质情况复杂,地下空间开发需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评价。本研究为评价昆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环境适宜性,针对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方法与模型进行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架构,引入指数标度原理,改进基于Saaty标度的层次分析法。并基于指数标度层次分析法,分析研究高原地区的地质情况,提出适合于昆明市的评价体系并确定其指标权重。利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排除法以及最不利等级判别法等数学法则建立评估模型,结合GIS的原理与方法,进行昆明市城市规划区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据评价结果显示,昆明市城市规划区地下空间适宜开发区、较适宜开发建设区、较不适宜与限制开发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分别占总面积的37.81%、20.38%、17.61%、24.2%。其中软土、岩溶对地下空间开发影响较为明显,地下水分布与地质断裂带次之。研究结果表明,高原地区也有大部分地下空间可开发利用,但也存在较多受地质断裂带影响等须严格控制建设的区域。通过本研究,得出了昆明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分布图,为昆明市的城市规划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在评价方法的研究与运用过程中,论证了指数标度层次分析法的优越性、提出了基于四叉树与地块属性的矢量单元栅格化法,分析了它们优势与劣势。并提出了高原城市评价体系和指标的考虑准则,为具有共性的高原城市的指标分类定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李腾[7](2021)在《云南省保山断陷盆地主要控热构造与地热分布》文中指出保山盆地位于云南省西部边陲,呈南北向展布,断裂较为发育,具备良好的地质背景条件。盆地内地热显示分布较多,地热资源具有很大的潜力,然而某些地区分布的地热资源与需求量并不相符,长此以往,会造成地热资源的浪费。本文以保山盆地主要控热构造与地热分布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物理探测技术查明主断裂分布位置及其基本特征。采集了盆地内地热水进行水化学及氢氧稳定性同位素分析,结合地热地质背景、水文地质条件及热水井资料等查明地热异常区分布特征。通过地热异常区特征和主要断裂分布位置阐述二者的基本关系,为保山盆地地热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根据物探成果,并结合已有区域地质资料分析,搬家寨断裂为区内主要断裂,断裂近南北向展布延伸,总体西倾。搬家寨断裂分别位于保山盆地东、西边缘,南北两支均与外围出露断层相连,是形成保山断陷盆地的主控断裂,沿断裂带基性岩脉发育良好,断裂带附近发育多处温泉,沿断裂带多次发生弱地震,表明该断裂为规模较大的多期活动断裂。根据盆地内现已成功施工的热水钻孔资料及物理勘探结果解译显示,钻孔主要布设在主断裂带附近,其附近均出现显示地下热水的低阻带,热水主要分布在断裂带旁侧,断裂带为地下水的流动、储存和运移提供了有利条件,是沟通区域内水热活动的通道。搬家寨断裂东支切错位置处出现有板桥—北庙水热活动异常区、金鸡温泉异常区;搬家寨断裂西支切错位置处出现佳新温泉异常区、柴官屯异常区;保山地热资源较为丰富,地表热活动密度较高。根据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保山盆地内地下热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Mg型水、HCO3—Na型水。其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而且是来自地理位置相对较高的山区降水补给,排泄方式多以泉的形式进行。
刘大祥[8](2021)在《高密度电法岩溶探测数值模拟正反演研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岩溶是非常复杂的不良地质体,其存在具有隐蔽性和不确定性,往往难以发现和查清,对土木工程而言,岩溶发育往往是不利因素之一,岩溶区也是地质灾害事故的多发区。现阶段高密度电阻率法在西南地区岩溶勘探工程上运用的较多,但由于此地区的地形地貌较复杂、第四系覆盖层厚度不均及岩溶发育位置形态不规则等情况,导致高密度电法勘探难度剧增,其反演结果复杂多变,而且实际勘探过程中,各种参数的不同选择也会对探测及成图的分辨率产生较大的影响,其探测分辨率的效果还有待提高。本文综合考虑装置类型、岩溶类型、规模效应、电极排列影响、干扰影响及反演参数等因素,进行高密度电法正反演数值模拟研究,并结合岩溶探测工程实例,进行应用效果分析,对影响高密度电法探测各类岩溶的可靠性和精度的因素进行了总结,为今后在岩溶地区开展高分辨率探测提供有效的参考建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温纳α装置对于低阻溶洞、浅层水平溶蚀裂隙或高随机噪声情况下的溶洞反演分辨率相对较好;温纳β装置对于半充填型溶洞、无充填型溶洞、埋藏较深的高阻溶洞或覆盖层较厚的情况下反演分辨率相对较好;温纳γ装置在探测全充填溶洞时分辨率相对会稍好;偶极装置对于浅层或裂隙型岩溶探测反演分辨率最高,但其探测深度较浅;二极装置虽然探测深度范围大,但其整体精度会较其它装置稍低;三极装置整体表现相对较好也较稳定。(2)对于全充填型溶洞,相同规模,异常体电阻率越低,六种装置反演后,其体积效应都越大,且规模越小越明显;对于半充填型溶洞,只有温纳β装置对于异常体半充填的形态具有较好的分辨率;对于无充填型溶洞,相同规模,异常体电阻率越高,六种装置反演的分辨率提升越高,异常体的体积效应越小;对于溶蚀裂隙,六种装置反演低阻时的分辨率相对高阻较好;对于溶沟,偶极及三极装置对其形态的反演分辨率相对较好。使用六种装置探测溶洞及溶沟的分辨率相对于溶蚀裂隙而言更高;探测低阻异常体的分辨率相对于高阻而言更高。岩溶异常体电阻率过低或过高时都会更容易在其周围形成假异常。(3)覆盖层厚度的增加或异常体埋深的增大,对高阻异常体的反演影响相比低阻而言更大。(4)三维探测对于异常体的形态、规模及位置探测反演上具有更好的分辨率,二维探测则在深度范围上分辨较好。二维探测方法中随着电极距的增加,低阻异常体相对高阻异常体而言分辨率下降更多,尤其是深部低阻异常体。实际工程中,选择3-5 m电极距时性价比较高。(5)随机噪声对高阻岩溶的影响相对低阻而言更高,对溶蚀裂隙的影响相对溶洞而言更高,对深层的影响相对浅层而言更高。电极断电所引起的部分视电阻率呈现为极大值对整个剖面的反演影响较大,通过剔除异常数值虽然也可以还原异常体的正确位置,但其分辨率会降低,且断电电极越多,分辨率越低。(6)当随机噪声较小时,设置相对较小的阻尼系数,反演的分辨率则相对较高;反之,则应设置相对较大的阻尼系数。当阻尼系数变化时,低阻异常体相对于高阻而言,其反演分辨率更加稳定;浅层异常体相对于深层而言,其反演分辨率更加稳定。使用最低阻尼系数或Rubst约束虽然整体分辨率降低,但对分辨异常体的形态规模及深度范围有所帮助。综合数值模拟研究成果,应用于高密度电法探测岩溶的工程实例,解释成果与钻孔验证和已有地质资料较为相符,表明论文数值模拟研究成果及其总结的探测工作参数与反演参数选择方法具有较好的实际可行性,为今后在岩溶地区开展高分辨率探测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建议。
张晓波[9](2020)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以广东省惠州市潼湖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是应对城市发展规模上限约束、城市空间优化布局及城市交通拥堵等现实问题的重要途径,开展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本文将定性分析与定量测度相结合,建立具有科学性、可对比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的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开发适宜性“双评价”方法体系,揭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承载能力与开发适宜性的耦合效应。本文以潼湖新区为案例,开展地下空间的单要素资源环境承载力测算及承载状态评价,在此基础上研究地下空间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及开发适宜性,以期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及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学参考。论文主要成果包括:(1)解析影响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多要素地质特征。基于多源异构数据解析了案例区地下水类型、含水层空间分布、含水层水力联系、地下水补径排条件以及地下水动态变化等特征,分析了不良工程地质、地质灾害及水土污染等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约束性问题,其中,不良工程地质为软弱层欠压实、软硬接触带承载力不均以及破碎带稳定性差等;地质灾害以崩塌、滑坡为主,主要发生在4~9月强降雨期的残丘区及平原区;以水体污染为主的环境污染,已对研究区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2)初步建立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方法体系并实现集成应用。从环境地质条件、水土地球化学、地质灾害、敏感地质体等方面进行单要素评价,根据综合资源环境承载本底及状态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原理,纳入城市预期发展规模及人口规模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需求的关系,集成评价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3)定量揭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开发适宜性的耦合效应。利用地表和地下两大系统中地质环境、水土环境、敏感地质体、地下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五个子系统中23个指标进行定量测度,评价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双向等级,揭示研究区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较高,承载状态总体盈余的综合承载特征。案例研究表明,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开发适宜性耦合效应主要体现在地下空间地质要素之间、地下空间地质要素与地下建筑以及地表建筑之间的三种耦合形态。
闫照涛[10](2020)在《三维地震技术在宁夏宁东煤田积家井矿区勘探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宁夏宁东煤炭基地因其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被国家列为重点开发建设的“十四个”煤炭基地之一。本次研究区域积家井矿区是宁东煤炭基地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区南部补勘区存在对煤层赋存状态控制不够、对构造控制不够等问题,为了满足煤矿发展规划和生产接续工作,在此区域进行三维地震勘探工作是必要的。本文以宁东煤田积家井矿区某煤矿开展的三维地震勘探工作为基础,在地震数据采集、资料处理、资料解释方面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确定了研究区的三维地震勘探施工参数并且在宁夏宁东积家井矿区进行了应用。2.三维地震勘探资料处理流程及参数选择合理,采用了常规叠后偏移和叠前时间偏移相组合,取得了两种偏移成果,综合两种不同数据体处理结果,针对不同地质情况采用不同的数据体,为后期精细解释提供保障。3.对研究区主要可采煤层中的断层进行了推断预测,编制了研究区主要可采煤层的构造图,圈定了主要可采煤层隐伏的煤层露头位置,预测了主要可采煤层的厚度变化趋势。本次工作充分展示了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煤炭地质勘查中的优势,为宁东煤田利用地震勘探开展煤层探测、构造划分等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指导。
二、浅层工程勘探技术在工程建设区断裂构造勘测和岩性评价工作中的应用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层工程勘探技术在工程建设区断裂构造勘测和岩性评价工作中的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及其诱发地裂缝灾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外地裂缝及其成因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地裂缝及其成因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构造地质背景与新构造活动特征 |
2.1 区域构造地质背景 |
2.1.1 北京地区地层概述 |
2.1.2 北京地区岩浆活动特征 |
2.1.3 北京地区构造单元及特征 |
2.2 区域地球物理场与深部构造背景 |
2.2.1 区域地球物理场的基本特征 |
2.2.2 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特征 |
2.3 新构造活动特征 |
2.3.1 北京地新构造基本特征 |
2.3.2 北京平原区主要断裂活动性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活动特征与构造动力学分析 |
3.1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活动特征 |
3.1.1 地球物理勘探 |
3.1.2 活动性分析 |
3.2 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 |
3.2.1 区域构造应力场背景 |
3.2.2 区域构造应力场主应力方向 |
3.2.3 北京地区地壳浅层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 |
3.3 断裂活动危险性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工程地质特征 |
4.1 北京地区工程地质特征 |
4.1.1 工程地质分布特征 |
4.1.2 北京地区不同地貌单元工程地质分布特征 |
4.2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工程地质特征 |
4.2.1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孙河乡深孔工程地质钻钻孔探联合剖面 |
4.2.2 南彩镇深孔工程地质钻钻孔探联合剖面 |
4.2.3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深孔土力学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顺义地区地裂缝的分布发育特征 |
5.1 顺义地区地裂缝分布特征 |
5.1.1 顺义城区西南侧物流园区域地裂缝 |
5.1.2 顺义首都某机场区域地裂缝 |
5.1.3 顺义城区地裂缝 |
5.1.4 顺义东北端南彩镇地裂缝 |
5.2 首都某机场地裂缝发育特征 |
5.3 首都某机场地裂缝监测分析 |
5.3.1 地裂缝监测介绍 |
5.3.2 地裂缝监测结果 |
5.3.3 地裂缝监测结果分析 |
小结 |
第六章 顺义地区地裂缝成因机制探讨 |
6.1 顺义地区地裂缝与顺义隐伏活动断裂空间相关性分析 |
6.2 顺义地区地裂缝与构造应力场相关性分析 |
6.3 顺义地区地裂缝成因机制分析 |
6.4 首都某机场地裂缝破坏模式 |
小结 |
第七章 顺义首都某机场地裂缝灾害机理数值模拟 |
7.1 地质和数学模型构建 |
7.1.1 三维地层模型构建 |
7.1.2 模型参数选取及边界条件控制 |
7.1.3 数值计算工况 |
7.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7.2.1 机场跑道竖向变形特征分析 |
7.2.2 机场跑道受力特征分析 |
7.2.3 地裂缝活动对下穿道的影响 |
7.3 地裂缝活动影响范围分析 |
7.4 首都某机场地裂缝工程病害与防治措施分析 |
小结 |
第八章 首都某机场地裂缝灾害机理物理模型试验 |
8.1 试验概况与设计 |
8.1.1 试验原型概况及试验目的 |
8.1.2 试验原理与装置 |
8.1.3 试验设计 |
8.2 试验内容与过程 |
8.2.1 实测测试内容 |
8.2.2 模型试验数据采集与布设 |
8.3 试验结果分析 |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阶段参加的课题与学术成果 |
(2)综合物探法在甘肃省民乐县地热资源勘探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地热勘查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民乐县地热资源研究进展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物探方法在研究区地热条件下的选取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自然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条件 |
2.1.3 水文条件 |
2.1.4 地形地貌 |
2.2 区域地质构造 |
2.2.1 研究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及特征 |
2.2.2 研究区断裂构造 |
2.2.3 研究区地层情况 |
2.3 地热地质条件 |
2.4 综合物探方法的选取及测线布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法基本原理及应用 |
3.1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简介 |
3.1.1 电磁场基本方程 |
3.1.2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基本公式 |
3.1.3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工作方法 |
3.1.4 野外测量 |
3.2 CSAMT数据采集 |
3.2.1 工作装置 |
3.2.2 工作技术 |
3.2.3 质量评述 |
3.3 CSAMT数值模拟及资料解释 |
3.3.1 CSAMT理论断裂模型正演分析 |
3.3.2 CSAMT数据处理及反演 |
3.3.3 CSAMT地质推断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地电磁测深法基本原理及应用 |
4.1 大地电磁测深法简介 |
4.2 MT野外数据采集 |
4.2.1 工作装置 |
4.2.2 工作技术 |
4.2.3 质量检查评述 |
4.3 MT数值模拟及资料解释 |
4.3.1 MT断裂构造地热模型 |
4.3.2 MT数据处理及反演 |
4.3.3 MT地质推断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活性炭测氡基本原理及应用 |
5.1 活性炭测氡法简介 |
5.1.1 天然放射性 |
5.1.2 氡的特性 |
5.1.3 活性炭测氡法工作原理 |
5.2 活性炭测氡法野外工作 |
5.2.1 仪器及其性能检验 |
5.2.2 异常阈值下限的确定 |
5.2.3 野外测量 |
5.2.4 质量保证措施 |
5.3 活性炭测氡法资料解释 |
5.3.1 数据处理 |
5.3.2 剖面解释 |
5.3.3 平面解释 |
5.3.4 地质推断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综合物探资料解释的开发建议 |
6.1 地热钻孔的确定 |
6.1.1 钻井位置及成井深度的选择 |
6.1.2 出水温度预测 |
6.2 钻探验证及资源评价 |
6.2.1 钻探工作 |
6.2.2 测井工作及抽水试验 |
6.2.3 地热资源潜力评估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城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研究 ——以大连市主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研究现状 |
1.2.2 浅层地热能资源评价研究现状 |
1.2.3 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主要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浅层地热地质条件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2 区域地质条件 |
2.2.1 地层概况 |
2.2.2 地质构造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划分 |
2.3.2 含水层的空间结构特征 |
2.3.3 含水层的富水性特征 |
2.3.4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2.4 环境地质条件 |
2.4.1 海水入侵 |
2.4.2 地下水水质 |
2.5 浅层地热特征 |
2.5.1 岩土体热物理性质 |
2.5.2 地埋管单位长度换热量 |
2.5.3 单孔换热功率 |
2.5.4 浅层地温场 |
2.6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 |
3.1 模糊层次综合指数—粒子群优化修正综合评价模型 |
3.2 适宜性评价指标选取 |
3.2.1 指标选取原则 |
3.2.2 适宜性评价指标 |
3.3 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分级与评分 |
3.3.1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分级与评分 |
3.3.2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分级与评分 |
3.4 指标因子权重确定 |
3.4.1 地下水地源热泵评价体系指标因子权重 |
3.4.2 地埋管地源热泵评价体系指标因子权重 |
3.5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 |
3.5.1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适宜性区划 |
3.5.2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适宜性区划 |
3.5.3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综合区划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浅层地热能储量及资源潜力评价 |
4.1 浅层地热能储量评价 |
4.1.1 浅层地热能储量评价模型 |
4.1.2 浅层地热能储量评价中的不确定性分析 |
4.1.3 浅层地热能储量评价中的关键参数 |
4.1.4 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热储量评价结果 |
4.2 浅层地热能可开采量评价 |
4.2.1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可开采量评价 |
4.2.2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换热功率评价 |
4.2.3 地源热泵系统可开采量评价 |
4.3 浅层地热能资源潜力评价 |
4.3.1 地源热泵系统供暖制冷面积评价 |
4.3.2 浅层地热资源潜力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研究 |
5.1 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状态评价模型 |
5.1.1 欧式线性空间变化评价模型 |
5.1.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5.2 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状态评价体系及指标选取 |
5.3 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状态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确定 |
5.3.1 欧式线性空间临界值阈 |
5.3.2 模糊层次指标权重 |
5.4 浅层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状态 |
5.5 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南段中生界断裂特征及其对长8油藏的影响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题目来源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断裂识别与刻画 |
1.2.2 镇泾地区中-新生界构造特征与演化 |
1.2.3 延长组致密油控藏因素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成果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盆地构造特征 |
2.2 研究区延长组地层展布 |
2.2.1 小层划分 |
2.2.2 地层对比 |
2.3 长8 段含油性评价 |
2.3.1 测井解释含油性评价 |
2.3.2 录井显示含油性评价 |
第三章 中生界断裂构造识别与刻画 |
3.1 地质分析法识别裂缝 |
3.1.1 野外露头及岩心裂缝观察 |
3.1.2 常规测井结合成像测井识别裂缝 |
3.1.3 钻、录井参数异常识别裂缝 |
3.2 三维地震解释分析法识别断裂 |
3.2.1 三维地震资料品质 |
3.2.2 构造解释流程 |
3.2.3 层位标定及其特征 |
3.2.4 断层解释与刻画 |
3.2.5 层面构造精细解释 |
3.2.6 断裂展布平面预测 |
第四章 中生界断裂构造特征与演化 |
4.1 断裂几何学特征 |
4.1.1 剖面特征 |
4.1.2 平面特征 |
4.2 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
4.2.1 镇原-西峰缓坡带 |
4.2.2 平凉-泾川陡坡带 |
4.3 中-新生代构造成因与演化 |
4.3.1 盆地基底断裂特征 |
4.3.2 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
4.4 中生界断裂分级 |
第五章 断裂与源-储配置关系 |
5.1 长7 段烃源岩展布特征 |
5.1.1 沉积背景 |
5.1.2 空间分布规律 |
5.2 长8 段砂泥岩展布特征 |
5.2.1 长8_1小层 |
5.2.2 长8_2小层 |
5.2.3 砂体连通性评价 |
5.3 烃源岩与储层接触关系 |
5.4 断裂与源-储组合类型及模式 |
第六章 长8 段油气成藏过程解剖 |
6.1 静态地质特征 |
6.1.1 井区构造特征 |
6.1.2 地层展布与砂体连通性 |
6.1.3 圈闭及油气藏类型 |
6.2 烃源岩特征与热演化 |
6.2.1 烃源岩地化特征 |
6.2.2 烃源岩热演化史分析 |
6.3 储层特征与成岩演化 |
6.3.1 砂岩储层特征 |
6.3.2 成岩作用类型 |
6.3.3 成岩演化及古孔隙度恢复 |
6.4 构造演化-成岩-成藏匹配关系 |
6.4.1 油气成藏期次与时间 |
6.4.2 原油充注物性下限 |
6.4.3 油藏动态形成过程 |
第七章 构造控藏作用与油藏富集高产主控因素 |
7.1 构造作用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
7.1.1 构造运动对成藏的影响作用 |
7.1.2 断裂构造差异控藏 |
7.2 油藏富集高产主控因素 |
7.2.1 砂岩展布状况 |
7.2.2 成藏期储层物性 |
7.2.3 富油断裂发育规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综合物探方法在浅层地热勘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地热的定义及应用 |
1.1.2 国家在地热能开发的规划 |
1.2 国内外地热勘查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地热资源勘查硏究现状 |
1.2.2 国内地热资源勘查研究现状 |
1.2.3 张掖盆地地热资源勘查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地质构造 |
2.1.2 地层岩性 |
2.2 水文地质条件 |
2.2.1 浅层(第四系)水循环系统 |
2.2.2 深层地下水的补给来源 |
2.2.3 浅层水与深层水之间的关系 |
2.3 地热地质条件 |
2.3.1 热储特征及其埋藏条件 |
2.3.2 盖层及热源 |
2.3.3 地热流体类型及导水通道 |
2.3.4 地温分布特征 |
2.3.5 地下热水补径排条件分析 |
2.3.6 张掖盆地地热概念模型 |
2.4 地球物理特征 |
2.4.1 布格重力异常 |
2.4.2 剩余重力异常 |
2.4.3 航磁异常 |
2.4.4 电阻率特征 |
第三章 综合物探方法地热勘查 |
3.1 常用于地热勘查的物探方法 |
3.2 本次研究的工作方法 |
3.2.1 重力探测 |
3.2.2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 |
3.2.3 垂向电测深法 |
第四章 综合物探方法结果分析及验证 |
4.1 数据处理与反演解释 |
4.2 曲线分析 |
4.3 剖面分析 |
4.4 平面分析 |
4.4.1 第四系厚度变化规律 |
4.4.2 新近系底板埋深 |
4.5 地热条件评价 |
4.5.1 地温分布特征 |
4.5.2 盖层 |
4.5.3 热储层 |
4.5.4 地层赋水性 |
4.5.5 热源及通道 |
4.6 钻孔验证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地质环境影响分析的昆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地下空间概述 |
1.1.2 地质环境适宜性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1.2.2 GIS技术在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中的运用 |
1.2.3 层次分析法的发展与运用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组织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适宜性评价方法 |
2.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2.1.2 判断矩阵的构建 |
2.1.3 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 |
2.1.4 各层因素权重的确定 |
2.1.5 指数标度层次分析法的优越性 |
2.2 适宜性评估模型 |
2.3 GIS评价方法 |
2.3.1 栅格单元法 |
2.3.2 矢量单元法 |
2.3.3 矢量单元栅格化法 |
第三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2 地质条件单因素分析 |
3.2.1 土体条件 |
3.2.2 水文地质 |
3.2.3 岩层地质 |
3.2.4 不良地质 |
3.2.5 生态环境 |
3.3 评价数据源 |
第四章 适宜性评价 |
4.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4.2 适宜性影响要素分析与处理 |
4.2.1 极限要素 |
4.2.2 程度要素 |
4.3 判断矩阵的构建 |
4.3.1 程度要素重要性分析 |
4.3.2 构建判断矩阵 |
4.4 计算评估权重 |
4.5 GIS评价 |
4.5.1 参评数据预处理 |
4.5.2 GIS综合评价 |
第五章 评价结果研究与分析 |
5.1 地质适宜性评价结果 |
5.2 城市发展要素综合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讨论与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云南省保山断陷盆地主要控热构造与地热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地热能研究现状 |
1.2.2 物理勘探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气象水文 |
2.2.1 气象 |
2.2.2 水文 |
2.3 地形地貌 |
2.4 地层岩性 |
2.5 地质构造 |
2.5.1 褶皱构造 |
2.5.2 断裂构造 |
2.5.3 新构造运动特征 |
2.5.4 现代构造应力场 |
2.6 水文地质 |
2.6.1 水文地质特征 |
2.6.2 水文类型分析 |
2.6.3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2.7 地下热水资源 |
2.7.1 地表热显示 |
2.7.2 温泉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物理探测技术判断盆地断层产出位置 |
3.1 物理探测技术 |
3.1.1 EH-4 高频大地电磁测探 |
3.1.2 大地电磁频谱测探 |
3.1.3 岩石、热水电阻率特征 |
3.2 测区内物探特征 |
3.2.1 物探布设 |
3.3 物探成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保山盆地构造地质特征解析 |
4.1 直流垂向电测深解释成果综述 |
4.2 大地电磁测深EH-4 视电阻率异常综合解释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保山盆地主要地热显示及水化学特征 |
5.1 地热分布特征 |
5.1.1 水热活动构造带 |
5.2 典型地表自然热显示 |
5.3 地球水化学特征 |
5.3.1 地热水的化学组分 |
5.3.2 热水的矿化度 |
5.3.3 热水的水化学类型 |
5.3.4 热水中的其它组分 |
5.4 地下热水补、径、排特征 |
5.4.1 地下热水补给来源 |
5.4.2 地热水的补给源区 |
5.4.3 地热水的排泄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保山盆地主要构造与地热水分布规律 |
6.1 盆地内断裂构造与地热活动 |
6.2 保山盆地内主要控热、导热断裂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 |
(8)高密度电法岩溶探测数值模拟正反演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密度电法及其应用于岩溶勘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电阻率法正演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电阻率法反演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岩溶的类型及其地球物理特征 |
2.1 岩溶的形态及类型 |
2.1.1 岩溶形态 |
2.1.1.1 岩溶个体形态 |
2.1.1.2 岩溶组合形态 |
2.1.2 岩溶类型 |
2.1.2.1 按可溶性岩石的出露条件划分 |
2.1.2.2 按地质构造划分 |
2.1.2.3 按石灰岩性质和岩石发育程度划分 |
2.2 地球物理特征 |
第三章 高密度电法及其二、三维正反演原理及方法 |
3.1 高密度电法原理及其装置类型 |
3.1.1 直流电阻率法基本原理 |
3.1.2 高密度电法原理及特点 |
3.1.3 高密度电法装置类型 |
3.2 二维正反演原理及方法 |
3.2.1 正演 |
3.2.2 反演 |
3.3 三维正反演原理及方法 |
3.3.1 基本原理 |
3.3.2 三维高密度电法观测系统及资料处理原理 |
第四章 高密度电法岩溶探测数值模拟正反演分析 |
4.1 依据岩溶类型的模型设置及其正反演分析 |
4.1.1 溶洞模型设置及其正反演分析 |
4.1.1.1 全充填溶洞模型设置及其正反演分析 |
4.1.1.2 半充填溶洞模型设置及其正反演分析 |
4.1.1.3 无充填溶洞模型设置及其正反演分析 |
4.1.2 溶蚀裂隙模型设置及其正反演分析 |
4.1.2.1 单溶蚀裂隙模型设置及其正反演分析 |
4.1.2.2 交错溶蚀裂隙模型设置及其正反演分析 |
4.1.3 溶沟模型设置及其正反演分析 |
4.1.4 本节小结 |
4.2 规模效应模型设置及其正反演分析 |
4.2.1 覆盖层厚度模型设置及其正反演分析 |
4.2.2 异常体深度模型设置及其正反演分析 |
4.2.3 本节小结 |
4.3 电极排列影响正反演分析 |
4.3.1 电极距模型设置及其正反演分析 |
4.3.2 三维探测模型设置及其正反演分析 |
4.3.3 本节小结 |
4.4 干扰影响正反演分析 |
4.4.1 随机噪声模型设置及其正反演分析 |
4.4.1.1 低阻溶洞随机噪声模型设置及其正反演分析 |
4.4.1.2 高阻溶洞随机噪声模型设置及其正反演分析 |
4.4.1.3 低阻溶蚀裂隙随机噪声模型设置及其正反演分析 |
4.4.1.4 高阻溶蚀裂隙随机噪声模型设置及其正反演结果分析 |
4.4.2 电极断电模型设置及其正反演分析 |
4.4.3 本节小结 |
4.5 反演参数影响分析 |
第五章 高密度电法岩溶探测实测剖面综合分析研究 |
5.1 研究区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 |
5.1.1 地质概况 |
5.1.1.1 地形地貌 |
5.1.1.2 地层岩性 |
5.1.1.3 地质构造 |
5.1.1.4 地下岩溶发育特征 |
5.1.2 地球物理特征 |
5.1.2.1 研究区介质实测物性参数 |
5.1.2.2 地球物理特征 |
5.2 高密度电法现场试验研究 |
5.3 现场工作方法及数据处理 |
5.3.1 高密度电法 |
5.3.2 钻孔勘探 |
5.3.3 数据处理 |
5.4 研究区一综合成果分析 |
5.4.1 测线布置 |
5.4.2 成果分析 |
5.4.2.1 高密度电法 |
5.4.2.2 钻孔勘探 |
5.4.3 实测剖面反演参数研究及成果分析 |
5.4.4 本节小结 |
5.5 研究区二综合成果分析 |
5.5.1 测线布置 |
5.5.2 成果分析 |
5.5.3 本节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以广东省惠州市潼湖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依据与意义 |
1.1.1 研究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多要素城市地质特征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格局与特征 |
2.1.2 区位分析 |
2.1.3 产业经济分析 |
2.2 影响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多要素地质特征 |
2.2.1 水文地质 |
2.2.2 工程地质 |
2.2.3 环境地质 |
2.2.4 地球物理特征 |
2.3 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与“双评价”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开发适宜性评价 |
3.1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选取及模型构建 |
3.2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单要素评价 |
3.3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
3.4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选取 |
3.5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 |
3.6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开发适宜性耦合效应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评价”方法在潼湖新区的应用 |
4.1 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单要素评价 |
4.1.1 地质环境评价 |
4.1.2 水土环境评价 |
4.1.3 敏感地质体评价 |
4.1.4 矿产资源承载力评价 |
4.1.5 城市发展预期规模及地下空间需求 |
4.2 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
4.2.1 指标数据归一化 |
4.2.2 指标重要性排序 |
4.2.3 评价结果修正 |
4.2.4 结果分析 |
4.3 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 |
4.3.1 评价过程 |
4.3.2 评价结果 |
4.3.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惠州市潼湖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对策 |
5.1 潼湖新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特点 |
5.1.1 开发利用现状 |
5.1.2 开发利用特点 |
5.2 潼湖新区地下空间需求评估与开发要求 |
5.2.1 资源潜力与需求评估 |
5.2.2 基于“双评价”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理念解析 |
5.2.3 基于“双评价”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探索 |
5.3 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途径研究 |
5.3.1 地下空间资源确权 |
5.3.2 支撑主体功能区划 |
5.3.3 指导地下空间分层利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10)三维地震技术在宁夏宁东煤田积家井矿区勘探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取得的研究成果 |
2 研究区地质特征及地震地质条件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3 地震地质条件 |
3 野外数据采集及处理研究 |
3.1 野外试验 |
3.2 试验结果分析 |
3.3 观测系统设计及施工参数 |
3.4 技术难点及解决措施 |
3.5 施工质量评述 |
3.6 地震资料处理 |
4 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研究 |
4.1 三维地震资料的解释方法 |
4.2 地震资料解释 |
4.3 地震地质成果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浅层工程勘探技术在工程建设区断裂构造勘测和岩性评价工作中的应用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及其诱发地裂缝灾害研究[D]. 张鹏.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2]综合物探法在甘肃省民乐县地热资源勘探中的应用[D]. 张浩宇.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城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研究 ——以大连市主城区为例[D]. 朱巍. 吉林大学, 2021(01)
- [4]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南段中生界断裂特征及其对长8油藏的影响作用[D]. 张园园. 西北大学, 2021(12)
- [5]综合物探方法在浅层地热勘查中的应用[D]. 赵振海. 兰州大学, 2021(11)
- [6]基于地质环境影响分析的昆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D]. 段怡青.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7]云南省保山断陷盆地主要控热构造与地热分布[D]. 李腾.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8]高密度电法岩溶探测数值模拟正反演研究及应用[D]. 刘大祥.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9]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以广东省惠州市潼湖新区为例[D]. 张晓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10]三维地震技术在宁夏宁东煤田积家井矿区勘探中的应用研究[D]. 闫照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