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针的头缝定位方法与适应证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朱政,胡泽楷,杨旭明[1](2021)在《基于WebGL技术的三维动态针灸头部穴位诊疗学习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文中认为为实现头针技术的传承和学习创新,研发了一款基于Web GL技术的三维动态针灸头部穴位诊疗学习系统,该系统通过建立虚拟仿真头部穴位定位坐标系统,实现标准线学习、针刺处方学习、针刺进针3D动画演示模块、自动诊断系统、数据库维护,从而让学习者在网上随时随地进行交互学习,并引导学习者选出对某个特殊中医病证的主穴和配穴,实现学习方式的优化。经实际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王宁[2](2020)在《毫针配合火针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主要是通过观察毫针配合火针疗法治疗对轻度认知障碍临床疗效的影响,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效的疗法。方法:将60例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山西中医药大学第三中医院门诊和住院部的符合标准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和口服吡拉西坦片(杭州民生制药厂生产,0.4g/片,批号970728)3片/次,3次/天。1周为1疗程,共3疗程。治疗组:予西医基础治疗和毫针配合火针治疗。火针主穴:水沟、神庭、百会,针刺深度约3mm,如此操作3次,3天一次。毫针主穴:背俞穴,时间30分钟,每周6天,1周为1疗程,共3疗程。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均采用MMSE评分、MOCA评分、皮质醇水平测定及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对各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两组治疗方法在治疗后与治疗前作比较,MMSE评分有所提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治疗方法治疗后的MMSE评分提高情况有差别,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毫针配合火针治疗轻度认知障碍在改善认知方面优于口服吡拉西坦片。2.两组治疗方法在治疗后与治疗前作比较,MOCA评分有所提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治疗方法治疗后的MOCA评分有所提高情况有差别,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毫针配合火针治疗轻度认知障碍在改善认知方面优于口服吡拉西坦片。3.两组治疗方法在治疗后与治疗前作比较,皮质醇数值均有下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方法治疗后的皮质醇数值下降情况有所不同,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提示毫针配合火针治疗轻度认知障碍在降低皮质醇水平方面优于口服吡拉西坦片。4.两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均有疗效,毫针配合火针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总有效率为90.00%,口服吡拉西坦片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总有效率为86.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毫针配合火针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乐观。结论:毫针配合火针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并缓解患者的记忆力和认知功能
刘莲[3](2020)在《竖横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4/5)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竖横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4/5)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竖横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4/5)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从而为推广竖横针刺法的疗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4/5)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竖横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均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并进行总有效率的对比。结果:1.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比较: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竖横针刺组的VAS评分与普通针刺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比较:治疗后,两组的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竖横针刺组的ODI评分与普通针刺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竖横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4/5)的临床疗效更优。结论:1.竖横针刺法和普通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4/5)均有效,且竖横针刺法疗效更优。2.竖横针刺法用针少而精,患者痛苦少而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配庆[4](2020)在《壮药穴位敷贴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有效性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拟随机、单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研究壮药穴位敷贴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壮药穴位敷贴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推广应用提供客观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符合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且来自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广西国际壮医医院(2019年3月~2019年11月)住院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安慰剂敷贴,观察组予常规治疗+壮药穴位敷贴,每日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分别记录治疗前(-3~0天)、治疗后1月(28?3天)、治疗后3月(84?3天)的NIHSS评分、ADL评分、m R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最后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各项比较(基线资料、NIHSS评分、ADL评分、m RS评分、中医症候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治疗后1月(28?3天)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3%vs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月(84?3天)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VS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说明联合壮药穴位敷贴治疗方案优于单独常规治疗。(3)NIHSS评分比较:(1)两组治疗后1月(28?3天)、3月(84?3天)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2)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壮药穴位敷贴治疗方案优于单独常规治疗。(4)ADL评分比较:(1)两组治疗后1月(28?3天)、3月(84?3天)的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2)观察组治疗后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壮药穴位敷贴治疗方案优于单独常规治疗。(5)m RS评分比较:(1)观察组治疗后1月(28?3天)、3月(84?3天)的m R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治疗有效;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显着变化(P>0.05)。(2)观察组治疗后的m 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壮药穴位敷贴治疗方案优于单独常规治疗。(6)中医症候评分比较:(1)两组治疗后1月(28?3天)、3月(84?3天)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2)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壮药穴位敷贴治疗方案优于单独常规治疗。(7)两组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壮药穴位敷贴安全可靠。结论:(1)壮药穴位敷贴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有效降低患者的NIHSS评分、m R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提高患者的ADL评分,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残疾,改善中医症候,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壮药穴位敷贴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刘辉[5](2020)在《基于cAMP/PKA-pCREB信号通路探讨针刺“百会、内关、三阴交”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脑卒中是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目前脑卒中的损伤机制十分复杂,多种因素参与其中,而针刺效应主要通过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和促进神经可塑性两方面实现,现阶段缺乏针刺干预促进神经可塑性的效应机制研究,且信号通路尚不明确。本研究基于cAMP/PKA-pCREB信号通路,探讨针刺“百会、内关、三阴交”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治疗作用及神经可塑性恢复机制,为临床针刺治疗促进脑缺血损伤后功能康复提供有效的循证依据。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健康SD大鼠37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针刺组12只、模型组13只、假手术组12只。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脑缺血模型,用线栓法制备。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不采取干预措施,仅进行相同时间、相同程度的抓捉对照。针刺组取大鼠“百会穴”和患侧“内关穴、三阴交”,百会穴:向前或向后斜刺2mm,捻转平补平泻(角度90-180°,60-120次/min)30秒,内关穴:直刺,进针1mm,大幅度(角度>180°)快速(>120次/min)捻转30秒,三阴交穴:直刺,进针5mm,小幅度(角度<90°)慢速(<120次/min)捻转30秒,每天1次,每周干预6天,休息1天,连续治疗21天。将所有造模完的的大鼠按Zea Longa法进行纳入排除,每组大鼠均在术后第24h、7、14、21天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来评定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各组大鼠在第7、14、21天进行取材(左侧大脑皮层组织),运用免疫印迹、Elisa、RT-PCR检测脑缺血区组织内cAMP、PKA、pCREB表达的情况。所有实验数据用SPSS21.0软件创建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的MNSS评分结果显示:术后24h:针刺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表明针刺干预开始前,针刺组和模型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相比无明显差异;术后7天、21天:针刺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4天:针刺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14天时,模型组与针刺组相比,P值最低,显着性最大。2.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的脑组织内cAMP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术后7天、14天、21天:针刺组与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内cAMP含量相比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7天-14天时,针刺组大鼠脑组织内cAMP含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第14天时,针刺组大鼠脑组织内cAMP含量达到最高,而14天-21天时,针刺组大鼠脑组织内cAMP含量开始降低,提示针刺可影响缺血脑组织中cAMP的表达。3.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的脑组织内PK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术后7天,针刺组脑组织内PKA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术后14、21天,针刺组脑组织内PKA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表明针刺后可以影响脑缺血后大鼠脑组织内PKA的含量。第7-14天时,针刺组大鼠脑组织内PKA含量呈升高的趋势,14天时,PKA含量升到最高,而14天-21天时,针刺组大鼠脑组织内PKA含量呈明显降低的趋势,但均优于模型组。4.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的脑组织内pCREB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术后7天:针刺组脑组织内pCREB的比值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4天、21天,针刺组脑组织内pCREB的比值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表明针刺后可以影响脑缺血后大鼠脑组织内pCREB蛋白的表达。结论:1.造模成功后大鼠运动神经功能缺损明显,针刺“百会、内关、三阴交”能够明显改善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2.针刺“百会、内关、三阴交”可促进缺血脑组织内cAMP、PKA、p-CREB蛋白的表达,从而激活cAMP/PKA-pCREB信号通路,这可能是针刺改善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机制之一。
李红美[6](2020)在《中医针灸技术传承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QCA法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以中医针灸传承为出发点,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梳理针灸传承的相关研究,通过多案例研究分析针灸项目的兴起及发展的历史轨迹,并结合文献及理论研究找出针灸传承过程中的国家、社会及个人层面的影响因素。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逻辑进行实证研究,揭示多项影响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针灸技术传承路径,并为促进针灸技术的传承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方法:首先通过查阅国内外核心数据库,收集国内外针灸传承等相关文献,梳理出针灸传承的相关研究,初步提炼出针灸传承的影响因素,同时为本文的研究打下文献基础;其次从流传下来的针灸技术中选取20项针灸技术,开展案例研究,深层次地分析针灸项目的兴起及发展的历史轨迹,并深入研究当时的国家、社会等人文环境因素,找出中医针灸项目传承关键根源;然后通过fsQCA软件进行分析,找出针灸技术传承影响因素的组合路径,并对结果进行稳健性分析;最后对结果进行讨论并给予政策建议。结果:通过对20项针灸技术的案例研究,并结合相关理论与文献,提炼出国家政策支持、国家标准出台、国际交流合作、主体传承能力、多元化传承媒介、传承渠道支持六个变量。对每一项针灸技术进行变量标定后,通过单变量分析得出,传承主体的传承能力(一致性结果为1.000)是影响针灸技术传承效果的必要性变量;fsQCA运行结果显示,简单解共有六组条件组合路径,主体能力*传承媒介*国家标准*政策支持,传承渠道*主体能力*国家标准*国际交流*政策支持,~传承渠道*主体能力*传承媒介*~国际交流*政策支持,主体能力*传承渠道*传承媒介*~国际交流*~国家标准*~政策支持,主体能力*传承渠道*~传承媒介*国际交流*~国家标准*~政策支持,主体能力*传承渠道*政策支持*~传承媒介*~国际交流*~国家标准,前三条路径的覆盖率相对较高,六条组合路径的覆盖率达到0.75,覆盖了 75%的案例;通过改变结果变量的赋值标准进行的稳健性检验结果可知,总体的覆盖率略有上升,具有代表性的简单方案中组合路径依然存在,表示原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健性。结论:定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传承主体是影响针灸技术传承效果的必要性变量,政策支持、国家标准、国际交流、传承媒介、传承渠道变量都是导致针灸技术传承组合路径中的要素。因此建议从国家层面制定科学的针灸保护政策,推进针灸标准化研究,加强针灸的国际间交流合作;针对针灸传承主体而言,从物质及精神层面给予双重激励,提高传承主体的传承能力及意愿;建立针灸技术传承工作室,同时鼓励针灸技术以多元化的媒介传承,保障针灸技术传承渠道;最后在针灸传承的工作当中,要注重多途径并举,从国家到社会再到个人层面,建立一条协调有效的针灸传承路径,促进中医针灸的自我保护和可持续传承发展。
阳杨,夏丽娜,王红艳,蒋茜,陈垭琳[7](2019)在《头颅体表定位电针结合PACE疗法改善卒中失语者实用交流效果的应用探讨》文中研究表明人的直接语言功能涵盖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语言的作用是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脑卒中后约有30%的患者会发生失语症,失语症病人的语言功能损伤程度各异且特点多种多样。在脑卒中后遗症期,循证合理的综合语言康复训练能对患者的直接语言功能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前期大量临床研究均支持头电针、PACE疗法等在语言康复训练中的正性促进作用。本报告案例在头电针刺激的同时运用交流效果促进法(Promoting Aphasic’s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PACE),显示患者不仅直接语言功能中的听理解能力和词语提取量有明显改善,且当其进行语言信息传递时,实用交流技巧也有显着的提升,从而改善患者的整体语言交流效果。
郝贵峰[8](2019)在《头针治疗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与目的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2013年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ifth Edition,DSM-5)中正式被命名,指的是一类发病于婴幼儿时期,以社会或(和)交流障碍以及狭隘兴趣和刻板行为为核心表现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统称。ASD疾病本身的特点给患儿的心身成长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同时也给患者的家庭及整个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关于ASD的治疗至今尚无确切有效的方法,因此找到对ASD患儿安全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刺疗法治疗ASD由来已久。该疗法在提高和改善ASD患者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日常生活自我照料能力等方面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无明显的副作用,近年来在治疗ASD方面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目前用于治疗ASD的针刺疗法较多。中西医均认为ASD病位在脑,所以无论ASD患儿属何种中医证型,头穴针刺治疗均可直接通过调节头部经络气血,激活和调整大脑相应功能区,以达到治疗之功效。此外头部取穴易于与康复训练配合同时进行,增强治疗效果。因此头针疗法尤其是改良的头针治疗可能比其他针刺疗法在治疗ASD方面更具优势。头针疗法也称颅针疗法或头皮针疗法,是指针刺头部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疗法。头针疗法用于ASD治疗,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依据200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项目“靳三针”自闭八项,选择其中位于头部的前五组穴位演变过来的“靳三针”头针五项疗法。“靳三针”头针五项因比“靳三针”自闭八项更少引起患儿哭闹,更容易获得患儿的配合和家长的接受,临床应用广泛,其有效性也得到了相关研究证实。而实际上“靳三针”疗法本身就是以头部穴位为主的一种针刺治疗方法。目前针刺治疗ASD的确切疗效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针刺干预引起的脑神经化学改变,脑部供血量增加,脑神经功能活动增强及脑神经纤维进一步的生长发育等有关。以上观点仅仅只是推论或假说,尚缺乏客观的脑功能影像学数据指标的支持。近些年来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技术的发展,为探讨针刺疗法的中枢作用机制带来了可能,并得到了广泛应用。而静息态fMRI(resting-state fMRI,rs-fMRI)技术,因其能无创地检测全脑在静息状态下自发神经元的活动情况,且具有无需复杂的任务设计及被试者的配合训练,实验成本更低和结果更为真实可靠等优点,成为近年来fMRI研究的主流技术,尤其对于受试对象是儿童青少年的研究更为适用。本研究选择3~6岁的ASD男性患儿和与之匹配的正常儿童为研究对象,应用“靳三针”头针五项疗法、rs-fMRI技术和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分析方法,结合神经心理学测评数据和一般统计学资料等,探讨首发ASD患儿的静息态脑功能发病机制;头针治疗儿童ASD的疗效及其疗效的脑神经机理;神经心理学测评数据与ASD患儿异常或差异脑区的ReHo值的相关性等,为进一步探讨AS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头针治疗儿童ASD的作用机理和疗效评价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客观的临床评价指标。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分为ASD头针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两组。ASD头针治疗组患儿来自临沂市人民医院儿童康复科,均为预约后等待住院且符合ASD头针治疗组入组标准的首发ASD患儿,共15名;正常对照组儿童来自临沂市人民医院儿内科,为门诊及少数住院的患儿,需要或要求进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而既往CT或MRI检查无颅脑疾病或损伤且符合正常对照入组标准者,共15名。所有受试者均为汉族,男性,年龄为3~6岁。2.研究方法实验前,对ASD头针治疗组进行一般统计学资料采集,包括性别、年龄、体重、身高、头围、利手情况、是否足月顺产、既往史、个人史和家族史等,并进行总智商(Intelligent Quotient,IQ)评定,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和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utism Treatment Evaluation checklist,ATEC)测评;对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一般统计学资料采集和IQ评定。完成入组后,对所有受试者进行一次rs-fMRI扫描。另外,对于ASD头针治疗组患儿,在完成治疗前的rs-fMRI扫描后,开始进行头针治疗。所有患儿的针刺治疗均由同一名主任中医师实施,针刺“靳三针”头针五项对应穴位。每天针刺1次,每次留针1小时,每周5次,一周休息2天,3个月为一个疗程,共60次。在头针治疗疗程结束后,再对ASD患儿进行一次ATEC测评和rs-fMRI扫描。3.统计分析本研究对受试者的一般统计学资料、IQ和ATEC测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重点统计分析ASD患儿头针治疗前后和正常儿童rs-fMRI数据的差异,以及ASD患儿头针治疗前后自身rs-fMRI数据的变化情况。同时分析头针治疗ASD的疗效,以及ASD头针治疗组患儿治疗前后ATEC评分与rs-fMRI扫描数据的相关情况等。研究结果1.实验完成情况ASD头针治疗组共筛选患儿179例,符合入组条件且患儿父母同意入组的18例,资料完整并完成2次rs-fMRI扫描且影像学资料可用的15例,脱落3例,实验完成率为83.33%。脱落的患儿,其中有1例患儿因睡眠深度达不到检查要求而最终放弃检查,有2例患儿在fMRI扫描后分析数据时发现其头部平动超过2mm或旋转角度超过2°,数据弃用;正常对照组共筛选143例儿童,符合入组条件且患儿父母同意入组的17例,资料完整并完成1次rs-fMRI扫描且影像学资料可用的15例,脱落2例,实验完成率为88.24%。脱落的正常儿童,其中有1例受试者在fMRI扫描时中途醒转放弃检查,有1例受试者在fMRI扫描后分析数据时发现其头部平动超过2mm或旋转角度超过2°,数据弃用。2.ASD头针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一般统计学资料及智商比较治疗前ASD头针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在年龄、身高、体重、头围和智商等方面分别单独进行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ASD头针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rs-fMRI扫描数据比较将两组ReHo值存在显着差异的脑区定义为治疗前ASD患儿的异常脑区。与正常对照组对比,治疗前ASD头针治疗组在左侧豆状壳核ReHo值显着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hasim矫正);在右侧颞下回、左侧梭状回、双侧中央沟盖、左侧中央后回和右内侧和旁扣带脑回ReHo值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hasim矫正)。4.治疗后ASD头针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rs-fMRI扫描数据比较将两组ReHo值存在显着差异的脑区定义为治疗后ASD患儿的异常脑区。与正常对照组对比,治疗后ASD头针治疗组在右侧小脑4、5区、右枕下回和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ReHo值显着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hasim矫正);在左侧颞横回、右侧脑岛和左侧中央前回ReHo值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hasim矫正)。5.ASD头针治疗组治疗前后rs-fMRI扫描数据比较将治疗前后ReHo值存在显着差异的脑区定义为治疗前后ASD患儿的差异脑区。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ASD头针治疗组在右侧颞下回和右侧枕下回ReHo值显着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hasim矫正);在左侧杏仁核ReHo值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hasim矫正)。6.ASD头针治疗组治疗前后ATEC总评分及其各因子分比较ASD头针治疗组治疗前后ATEC总评分及其各因子评分比较,除行为因子分外(P>0.05),其余各项治疗前后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异常或差异脑区的ReHo值与ATEC评分的相关情况7.1治疗前ASD头针治疗组异常脑区ReHo值与治疗前ATEC评分的相关情况本研究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治疗前ASD患儿右内侧和旁扣带脑回ReHo值与治疗前ASD患儿ATEC总评分(r=-0.652,P=0.008)和ATEC感知觉因子分(r=-0.550,P=0.034)呈显着负相关;治疗前ASD患儿右侧中央沟盖ReHo值与治疗前ASD患儿ATEC语言因子分呈显着正相关(r=0.608,P=0.016);治疗前ASD患儿左侧豆状壳核ReHo值与治疗前ASD患儿ATEC行为因子分呈显着负相关(r=-0.572,P=0.026);治疗前ASD患儿左侧梭状回ReHo值与治疗前ASD患儿ATEC行为因子分呈显着正相关(r=0.546,P=0.035)。7.2治疗后ASD头针治疗组异常脑区ReHo值与治疗后ATEC评分的相关情况本研究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治疗后ASD患儿右侧脑岛ReHo值与治疗后ASD患儿ATEC社交因子分呈显着正相关(r=0.635,P=0.01 1)。其他治疗后ASD患儿的异常脑区ReHo值与治疗后ATEC评分之间无明显相关性。7.3治疗前后ASD头针治疗组差异脑区ReHo值与治疗前后ATEC评分差值的相关情况本研究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治疗前后ASD患儿左侧杏仁核ReHo值与治疗前后ASD患儿ATEC总分差值(r=-0.818,P=0.000)、ATEC感知觉因子评分差值(r=-0.517,P=0.049)和ATEC行为因子评分差值(r=-0.553,P=0.032)均呈显着负相关。其他ASD患儿治疗前后差异脑区ReHo值与治疗前后ASD患儿ATEC评分差值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研究结论1.首发ASD患儿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左侧豆状壳核、右侧颞下回、左侧梭状回、双侧中央沟盖、左侧中央后回和右内侧和旁扣带脑回等脑区的ReHo改变有关,尤其是那些ReHo值与ATEC评分之间具有显着相关性的脑区,如左豆状壳核、左梭状回、右中央沟盖和右内侧和旁扣带脑回等可能与ASD患儿的发病机制关系更为密切;2.头针治疗儿童ASD有效,其疗效主要体现在患儿语言、社交和感知觉等方面症状的改善,而在改善患儿行为学方面的症状疗效不明显;3.头针治疗儿童ASD的疗效机制可能与左侧豆状壳核、右侧颞下回、左侧颞横回、左侧梭状回、双侧中央沟盖、左侧中央后回、左侧中央前回、右内侧和旁扣带脑回、右侧小脑4、5、右侧枕下回、左距状裂周围皮层、右侧脑岛和左侧杏仁核等脑区的ReHo改变有关,尤其是那些ReHo值与ATEC评分或评分差值之间具有显着相关性的脑区,如左侧豆状壳核、左侧梭状回、右侧中央沟盖、右内侧和旁扣带脑回、右侧脑岛和左侧杏仁核等可能与头针治疗儿童ASD的疗效机制关系更为密切。
何姗姗[9](2019)在《黄帝内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黄帝内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9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60例,按照入院顺序以1:1比例经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神经内科基础治疗+康复训练+黄帝内针,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基础治疗+康复训练,两组患者每天治疗1次,一周治疗6次(周日除外),2周为一个疗程,一共治疗4周。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洼田饮水试验、吞咽困难评分评定,观察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情况。结果:1、一般资料分析: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洼田饮水试验、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结果分析: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洼田饮水试验结果分析: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有效率比较:治疗2周后:治疗组显效7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有效率66.7%。对照组有显效3例、有效9例、无效18例,有效率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有效率82.8%。对照组有显效5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有效率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康复训练组与黄帝内针联合康复训练组均能改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2、两组方案中黄帝内针联合康复训练组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黄帝内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效果优于单一治疗。3、两组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高于治疗2周后,表明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效果可能会增加。
朱萍[10](2019)在《基于皮质兴奋性的电针和经颅直流电刺激的脑功能调控作用与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头皮电针及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健康人大脑可塑性变化,为后续临床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第一部分:电针及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健康人双侧大脑兴奋性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健康志愿者3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电针(EA)组、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组及电针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EA_t DCS)组,EA穴位选择双侧头皮针运动区(焦氏头针运动区),t DCS刺激部位为双侧手M1区,在双侧刺激部位随机均衡放置阴极和阳极,分别采用经颅磁刺激评估干预前及干预后双侧大脑半球运动诱发电位(MEPs)和静息运动阈值(RMT),分析比较三种干预方法对大脑皮质兴奋性改变的影响。结果:(1)最终纳入30例右利手的健康受试者,左半球RMT小于右半球,采用随机均衡方法后,干预前运动诱发电位(MEPs)在EA、t DCS及EA_t DCS三组之间、各组阴极和阳极之间在差异无显着意义(P>0.05)。(2)单次干预后头皮电针阳极、t DCS阳极表现为易化大脑皮质作用,电针阴极和t DCS阴极表现为抑制大脑皮质兴奋性。(3)干预后阳极、阴极与干预前比较,三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即刻效应及干预后20分钟效应在EA、t DCS及EA_t DCS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t DCS组在干预后即刻效应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A组在干预后20分钟效应在阳极和阴极之间有统计学意义,EA_t DCS联合组干预即刻效应及干预后20分钟效应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A、t DCS阳极单次干预表现为易化大脑皮质兴奋性,EA、t DCS阴极单次干预表现为抑制大脑皮质兴奋性;t DCS单次干预后即刻表现出干预效应,头皮EA单次干预后20分钟表现出干预效应,EA联合t DCS在单次干预后即刻及干预后20分钟均表现出干预效应,EA联合t DCS与单纯EA或t DCS相比,有更好的改变大脑皮质兴奋性的趋势,是比较有潜力的干预方式,仍需要更多的试验以证实。第二部分:经颅直流电刺激与头皮电针对健康成年人脑可塑性影响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招募健康受试者15例,随机分为EA组、t DCS组及EA_t DCS三组,EA阳极位于左脑运动区中2/3(焦氏头针运动区穴位),阴极位于右脑上肢运动区中2/3,t DCS阳极置于左脑上肢M1区,阴极置于右侧M1区,连续干预2周,分别在首次干预和末次干预时,进行静息态磁共振扫描,采用经颅磁刺激评估静息运动阈值及运动诱发电位。结果:(1)连续2周干预后,在EA阴极单次干预效应,较干预前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脑舌回的mf ALFF较干预前增加(P<0.01),左脑中央后回的sm Re Ho较干预前增加(P<0.01)。(2)连续2周干预后,在t DCS阳极及阴极的单次干预效应与干预前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干预后在后扣带回m ALFF较干预前减小,左脑M1区m ALFF较干预前增加,右脑梭状回、右脑中央前回mf ALFF较干预前增加(P<0.01),右脑M1区和右脑SMA区mf ALFF较干预前增加,双侧楔前叶及左脑顶叶sm Re Ho较干预前减少,左脑PMA到左脑SMA区的有效连接(GCA)较干预前降低(P<0.05)。(3)连续2周干预后,在EA阴极联合t DCS阴极单次干预效应较干预前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在右脑PMA区、左脑M1区m ALFF显着增加(P<0.05),在右侧中央后回sm Re Ho较干预前增加(P<0.01),右脑M1区sm Re Ho较干预前增加(P<0.05),左脑M1区与左脑SPL之间的功能连续FC、右脑M1区与左脑SPL之间的功能连接(FC)较干预前显着增强(P<0.05),在干预后左脑SPL到右脑M1区的有效连接(GCA)较干预前增强(P<0.05)。结论:1.EA和EA_t DCS可以改变大脑皮质兴奋性,连续2周EA或者EA_t DCS干预可以增加大脑可塑性。2.EA影响大脑皮质脑重塑主要表现在中央后回的躯体感觉区,t DCS影响大脑皮质重塑表现在后扣带回、梭状回、M1区、SMA、楔前叶、顶叶、PMA等脑区;头皮EA联合t DCS影响大脑皮质脑重塑除了在中央后回外,对PMA区、M1区、SPL等运动相关脑区也产生了影响。
二、头针的头缝定位方法与适应证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头针的头缝定位方法与适应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WebGL技术的三维动态针灸头部穴位诊疗学习系统的研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三维动态针灸头部穴位诊疗学习系统的构建技术思路 |
1.1 头部定位技术 |
1.2 My SQL数据库技术 |
1.3 人机交互技术 |
1.4 人工智能技术—穴位及处方自动化定位的模式匹配方法 |
1.5 系统功能设计 |
2 三维动态针灸头部穴位诊疗学习系统的模块及组件设计 |
2.1 系统模块设计 |
2.2 学习者信息数据库 |
2.3 标准线学习及自动诊断系统 |
2.4 针刺处方学习模块 |
2.5 数据库模块 |
2.6 针刺3D动画演示模块 |
2.7应用效果 |
3 结语 |
(2)毫针配合火针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符号表 |
前言 |
1.临床研究 |
2.研究结果 |
3.讨论 |
4.问题与展望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竖横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4/5)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临床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 |
3 统计学处理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疗效评定 |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 |
2.3 两组有效率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中医对LDH的认识 |
1.1 对病名的认识 |
1.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对LDH的治疗 |
2 西医对LDH的认识 |
2.1 对病名的认识 |
2.2 对发病机制的认识 |
2.3 西医对LDH的治疗 |
3 有关本研究方法的认识 |
3.1 竖横针刺法 |
3.2 本研究的中医理论 |
3.3 本研究的西医理论 |
3.4 临床研究体会 |
4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临床病例报告表 |
附录 B VAS评分表 |
附录 C 功能障碍指数评定表 |
文献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壮药穴位敷贴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有效性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资料 |
1 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研究对象选择 |
1.2.1 西医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1.2.3 壮医麻邦诊断 |
1.2.4 纳入标准 |
1.2.5 排除标准 |
1.2.6 剔除标准 |
1.2.7 脱落或中止病例处理方法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2 研究方法 |
2.1 随机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2.1 常规治疗 |
2.2.2 干预措施 |
2.2.3 穴位敷贴的制备 |
2.2.4 穴位敷贴注意事项 |
2.3 测量指标 |
2.3.1 基线资料 |
2.3.2 安全性指标 |
2.3.3 疗效性指标 |
2.4 试验流程 |
2.5 质量控制措施 |
2.5.1 操作者操作规范 |
2.5.2 操作者的培训 |
2.5.3 提高受试者的依从性 |
2.5.4 伦理学要求 |
2.6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3 研究结果 |
3.1 完成情况 |
3.2 一般资料结果 |
3.2.1 一般资料比较 |
3.2.2 两组治疗前各项评分 |
3.3 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 |
3.3.1 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比较 |
3.3.2 两组治疗后28±3天总有效率的比较 |
3.3.3 两组治疗后84±3天总有效率的比较 |
3.3.4 两组治疗后的Trelis polt-100%Stacked Bars图 |
3.3.5 两组治疗后ADL评分比较 |
3.3.6 两组治疗后mRS评分比较 |
3.3.7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3.3.8 安全性指评估比较 |
第四部分 讨论 |
4 讨论 |
4.1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 |
4.1.1 缺血性脑卒中的概念 |
4.1.2 缺血性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特点 |
4.1.3 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
4.1.4 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 |
4.1.5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
4.2 祖国医学对中风的认识 |
4.2.1 历代医家对中风的认识 |
4.2.4 中风病的常用治法 |
4.3 壮药穴位敷贴的认识 |
4.3.1 壮药穴位敷贴的选药依据 |
4.3.2 壮药穴位敷贴中药药理作用 |
4.3.3 壮药穴位敷贴的剂量使用依据 |
4.3.4 壮药穴位敷贴的取穴依据 |
4.3.5 穴位敷贴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 |
4.4 两组治疗一般资料比较 |
4.4.1 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变化情况 |
4.4.2 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的变化情况 |
4.4.3 两组治疗后改良ADL评分变化情况 |
4.4.4 两组治疗后mRS评分变化情况 |
4.4.5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情况 |
4.4.6 两组安全性评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图表 |
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基于cAMP/PKA-pCREB信号通路探讨针刺“百会、内关、三阴交”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治疗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实验一 针刺“百会、内关、三阴交”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造模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造模 |
2.2 动物纳入和排除标准 |
2.3 实验大鼠分组 |
2.4 干预措施 |
2.5 大鼠的运动功能评价 |
3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5 小结 实验二 针刺“百会、内关、三阴交”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内c AMP、PKA、p-CREB含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器材 |
1.2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造模、分组、针刺 |
2.2 实验动物取材方法 |
2.3 ELISA试验测脑组织内c AMP的表达 |
2.4 RT-PCR法检测脑组织内PKA的表达 |
2.5 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内p-CREB蛋白的表达 |
3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4.1 实验性大鼠脑组织cAMP的含量变化 |
4.2 实验性大鼠脑组织PKA的含量变化 |
4.3 实验性大鼠脑组织pCREB蛋白的含量变化 |
5 小结 技术路线图 讨论 |
1 脑梗死大鼠模型的制备 |
1.1 实验动物的选择 |
1.2 线栓的选择与制作 |
1.3 影响手术操作的原因 |
1.4 大鼠死亡原因分析 |
1.5 大鼠模型的制备 |
2 针刺对脑缺血后神经可塑性研究 |
3 针刺选穴的依据 |
3.1 穴位选择的依据 |
3.2 穴位的操作方法 |
4 MCAO大鼠神经行为评价 |
5 脑缺血后大鼠cAMP、PKA、pCREB蛋白以及c AMP/PKA-pCREB信号通路的表达及意义 |
6 针刺对大鼠脑梗死缺血区c AMP、PKA、pCREB表达的影响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针刺治疗脑缺血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
(6)中医针灸技术传承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QCA法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1.1 中医针灸技术失传严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保护 |
1.2 中医针灸传承的研究较少,从政策管理角度研究的更是寥寥 |
1.3 关于中医针灸传承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尚不明确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意义 |
3.1 理论意义 |
3.2 实践意义 |
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4.1 研究内容 |
4.2 技术路线图 |
5 研究方法 |
5.1 文献研究法 |
5.2 专家访谈法 |
5.3 案例研究法 |
5.4 定性比较分析(QCCA) |
6 研究创新点 |
6.1 研究视角创新 |
6.2 研究内容创新 |
6.3 研究方法创新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
1 理论基础 |
1.1 知识转移理论 |
1.2 计划行为理论 |
1.3 双因素理论 |
2 国内外针灸传承研究 |
2.1 针灸流派传承 |
2.2 针灸人才传承 |
2.3 针灸知识传承 |
2.4 针灸文化传承 |
2.5 针灸失传研究 |
2.6 针灸传承影响因素研究 |
2.7 国外针灸发展研究 |
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章 针灸传承的多案例研究 |
1 案例选择 |
2 针刺麻醉 |
2.1 针刺麻醉的起源与发展 |
2.2 针刺麻醉的近现代传承史 |
2.3 影响针刺麻醉传承的因素小结 |
3 头皮针 |
3.1 头皮针的起源与发展 |
3.2 头皮针的近现代传承史 |
3.3 影响头皮针传承的因素小结 |
4 太乙神针灸 |
4.1 太乙神针古代传承史 |
4.2 太乙神针近现代传承 |
4.3 影响太乙神针灸传承的因素小结 |
5 针灸技术传承影响因素归纳总结 |
5.1 国家政策支持 |
5.2 国家标准出台 |
5.3 国际交流合作 |
5.4 主体传承能力 |
5.5 传承渠道支持 |
5.6 多元化传承媒介 |
第四章 基于QCA法的针灸技术传承影响因素分析 |
1 解释变量和结果变量说明 |
2 单变量必要性分析 |
3 真值表构建 |
4 条件组合分析 |
4.1 简单方案(INTERMEDIATE SOLUTION) |
4.2 复杂方案(COMPLEX SOLUTION) |
4.3 精简方案(PARSIM ONIOUS SOLUTION) |
5 稳健性检验 |
5.1 单变量必要性分析 |
5.2 真值表构建 |
5.3 条件组合分析 |
第五章 中医针灸技术传承的讨论与政策建议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多案例研究小结 |
1.2 基于QCA法的针灸技术传承影响因素小结 |
2 政策建议 |
2.1 国家层面 |
2.2 传承主体层面 |
2.3 技术传承层面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局限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致谢 |
(7)头颅体表定位电针结合PACE疗法改善卒中失语者实用交流效果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头电针在失语治疗中的应用情况 |
2 交流效果促进法(Promoting Aphasic’s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PACE)的主要作用 |
3 病例报告1例 |
3.1 基本情况 |
3.2 治疗方案 |
3.2.1 头电针取穴为患者左大脑半球Broca区体表定位点。 |
3.2.2 PACE疗法的实施 |
(1)训练方法: |
(2)具体的代偿表达手段: |
3.3 治疗前后评价结果 |
4 总结及展望 |
(8)头针治疗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论文 |
(9)黄帝内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资料收集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终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基本资料 |
2.2 信息采集 |
2.3 治疗方法 |
3 评定方法 |
3.1 标准吞咽功能评估 |
3.2 洼田饮水试验 |
3.3 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 |
3.4 吞咽困难评分 |
3.5 临床效果评定标准 |
4 统计学方法 |
5 研究结果 |
5.1 一般资料分析 |
5.2 临床评定指标分析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对中风后吞咽困难的认识 |
1.1 中医对吞咽障碍病名的认识 |
1.2 吞咽障碍的病位病机 |
1.3 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中医治疗 |
2 吞咽现代医学概况 |
2.1 吞咽的生理过程 |
2.2 吞咽的神经传导机制 |
2.3 吞咽障碍的定义及表现 |
2.4 吞咽障碍与卒中部位的关系 |
2.5 吞咽障碍评估 |
2.6 吞咽困难的现代医学治疗 |
3 黄帝内针 |
3.1 黄帝内针理论概况 |
3.2 黄帝内针四总则 |
3.3 辨证思路 |
3.4 优势特色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 结果分析 |
1.1 一般资料分析 |
1.2 临床结果分析 |
2 讨论 |
3 安全性 |
4 问题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10)基于皮质兴奋性的电针和经颅直流电刺激的脑功能调控作用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针及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对健康人双侧大脑兴奋性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试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
2.1 试验技术路线图 |
2.2 试验分组 |
2.3 试验仪器设备 |
2.3.1 肌电图记录仪器 |
2.3.2 经颅磁刺激仪器 |
2.4 试验设计 |
2.5 干预方案 |
2.5.1 EA组干预 |
2.5.2 tDCS组干预 |
2.5.3 EA_t DCS组干预 |
2.6 电生理数据收集 |
2.6.1 测试前准备 |
2.6.2 RMT的测定 |
2.6.3 TMS-MEPs的测定 |
2.7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大脑皮质静息运动阈值(RMT)比较 |
3.3 干预前大脑的TMS-MEPs值 |
3.4 干预后大脑的TMS-MEPs值 |
3.4.1 干预后即刻(T0)与干预前大脑的TMS-MEPs变化 |
3.4.2 干预后20分钟(T20)与干预前大脑的TMS-MEPs变化 |
3.4.3 干预后T0效应与干预后T20效应比较 |
4 分析与讨论 |
4.1 健康成年人双侧大脑的“平衡”状态 |
4.2 头皮电针对健康人双侧大脑兴奋性的影响 |
4.3 经颅电刺激对健康人双侧大脑兴奋性的影响 |
4.4 电刺激联合头皮针对健康人双侧大脑兴奋性的影响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颅直流电刺激与头皮电针对健康成年人脑可塑性影响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评价指标 |
2.1.1 电生理指标 |
2.1.2 影像学扫描参数 |
2.1.3 影像学指标 |
2.2 静息态数据处理和分析 |
2.2.1 rest分析过程 |
2.2.2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健康被试的一般资料 |
3.2 电生理指标 |
3.2.1 双侧大脑M1区静息运动阈值(RMT)变化 |
3.2.2 干预前基线(baseline)与连续干预2周后基线(baseline)MEPs变化 |
3.2.3 单次干预后效应在连续干预2周前后的变化 |
3.3 影像学指标 |
3.3.1 三组干预前的ALFF、Reho值 |
3.3.2 低频振荡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s,ALFF)分析 |
3.3.3 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 Re Ho)分析 |
3.3.4 干预前后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 FC)变化 |
3.3.5 干预前后格兰杰因果分析(granger causality analysis,GCA)分析 |
4 分析与讨论 |
4.1 头部电针对大脑可塑性的影响 |
4.2 tDCS对大脑可塑性影响 |
4.3 头皮电针联合tDCS对大脑可塑性影响 |
4.4 安全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一 相关量表 |
SF-36问卷 |
第一次测试-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
爱丁堡利手量表·中文改良版 |
附录二 文献综述 非侵入性脑刺激(NIBS)技术与大脑皮质兴奋性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三 实验设备与方法照片 |
四、头针的头缝定位方法与适应证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WebGL技术的三维动态针灸头部穴位诊疗学习系统的研发与应用[J]. 朱政,胡泽楷,杨旭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16)
- [2]毫针配合火针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D]. 王宁.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3]竖横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4/5)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莲.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4]壮药穴位敷贴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有效性的临床研究[D]. 李配庆.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基于cAMP/PKA-pCREB信号通路探讨针刺“百会、内关、三阴交”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治疗作用及机制[D]. 刘辉.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中医针灸技术传承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QCA法的分析[D]. 李红美.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11)
- [7]头颅体表定位电针结合PACE疗法改善卒中失语者实用交流效果的应用探讨[J]. 阳杨,夏丽娜,王红艳,蒋茜,陈垭琳.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4)
- [8]头针治疗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D]. 郝贵峰. 山东大学, 2019(03)
- [9]黄帝内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D]. 何姗姗.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基于皮质兴奋性的电针和经颅直流电刺激的脑功能调控作用与机制研究[D]. 朱萍.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