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MS检测肝微粒体培养液中的一系列化合物

LC-MS检测肝微粒体培养液中的一系列化合物

一、LC-MS检测肝微粒体孵育液中系列化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单钰钦[1](2021)在《大鼠血浆中左炔诺孕酮定量方法的建立及对CYP450酶的抑制作用研究》文中指出背景近年来,为达到长效且可逆避孕的目的,左炔诺孕酮新型缓控释制剂不断涌现,如左炔诺孕酮长效注射剂、经皮贴剂和皮下埋植剂等,它们具有用药频次少、作用时间长、稳态浓度低等特点。相关指导原则规定:1)新型制剂进行临床试验前,需提供大鼠等啮齿类动物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数据,以支持临床用药方案的制定与实施;2)完成该研究应至少获取12个时间点的血药浓度数据,由于大鼠的循环血量约为16 m L,每次采血量不应高于0.3 m L;3)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分析方法最低定量下限应为药峰浓度(Peak Concentration,Cmax)的1/10-1/20。文献报道的分析方法均通过浓缩大体积血浆的策略来满足对最低定量下限的需求,但大体积的采血量不仅与相关指导原则的要求相悖,且所获实验结果也无法真实反映左炔诺孕酮的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因此,十分有必要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以满足左炔诺孕酮新型制剂在大鼠体内研究过程中对分析方法的需求。此外,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避免潜在的药物间代谢性相互作用,新型制剂的临床前研究应观察药物对药物代谢酶,特别是对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Cytochrome P450,CYP450)的抑制作用。首个左炔诺孕酮复方制剂问世于1960年当时未有此规定,上市多年来研究集中在左炔诺孕酮联合其他药物对CYP450酶的活力影响,但未见左炔诺孕酮直接对多种CYP450酶亚型的抑制作用报道。目的为满足左炔诺孕酮新型制剂在大鼠体内研究过程中对分析方法的需求,本研究建立一种用血量低、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的定量生物样品中左炔诺孕酮的分析方法。同时,本研究还全面考察左炔诺孕酮对6种主要的CYP450酶亚型CYP1A2、CYP2D6、CYP2B6、CYP2C9、CYP2C19、CYP3A4是否存在抑制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MS)分离检测技术,生物样品处理方式采用液-液萃取的方法,在互不相溶的萃取溶剂中加入0.1 mol/L碳酸钠,增加萃取过程p H抑制左炔诺孕酮电离,增强了萃取纯化效果,有效减少生物样品用量。采用地西泮作为内标,通过ZORBAX SB-C18(5μm,4.6×150 mm,Agilent)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含0.1%甲酸和2 mmol/L醋酸铵的水溶液作为流动相。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lectron Spray Ionization,ESI),以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检测,用于定量的离子对分别为质荷比(Mass-To-Charge Ratio,m/z)313.5→m/z 245.2(左炔诺孕酮)、m/z 285.2→m/z 193.1(地西泮,内标)。然后,将通过验证后的分析方法应用于左炔诺孕酮的大鼠血浆药代动力学研究,进一步验证方法实用性。另外,本研究采用混合探针底物法研究左炔诺孕酮对人体多种CYP450酶亚型的抑制作用。建立了适用于左炔诺孕酮的人混合肝微粒体(Human Pooled Liver Microsomes,HLM)孵育体系和定量6种CYP450酶底物代谢产物的LC-MS/MS分析方法,根据左炔诺孕酮对不同CYP450酶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来评估其对CYP450酶是否存在抑制作用。结果左炔诺孕酮的LC-MS/MS分析方法最低定量下限可达25 pg/m L,线性范围为0.025-25 ng/m L,样品分析时间为3.5 min,血浆样品用量为50μL,定量方法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相关要求。大鼠灌胃给药1.0 mg左炔诺孕酮后,其体内主要药代动力学结果:消除半衰期(Half-Life,t1/2)为1.77 h,Cmax为36.53 ng/m L,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115.46 ng/m L·h。本研究建立的CYP450酶底物代谢产物的LC-MS/MS定量方法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相关要求,可以用于CYP450酶底物代谢产物的定量分析。左炔诺孕酮对CYP1A2、CYP2D6、CYP3A4、CYP2C9、CYP2C19、CYP2B6酶的IC50值分别为2.02E+09μmol/L、1.30E+08μmol/L、59.58μmol/L和67.99μmol/L、3940μmol/L、1.10E+05μmol/L、1330μmol/L,均大于50μmol/L。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左炔诺孕酮大鼠体内的LC-MS/MS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专属、准确、灵敏度高、用血量低的特点。左炔诺孕酮对CYP1A2、CYP2D6、CYP3A4、CYP2C9、CYP2C19、CYP2B6代谢酶均无抑制作用,发生药物-药物间相互作用的概率较低。

王瑞国[2](2021)在《指示性多氯联苯在蛋鸡体内迁移转化及代际传递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氯联苯(PCBs)及其羟基化代谢物(OH-PCBs)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对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但是,对于PCBs和OH-PCBs在养殖动物体内吸收、代谢、富集和迁移规律等基础问题的研究还存在大量空白。为此,本论文研究了环境中污染丰度较高的7种指示性PCBs(IN-PCBs)同系物在蛋鸡体内迁移转化和代际传递规律。基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建立了饲料和动物组织样品中IN-PCBs和OH-PCBs高灵敏检测方法。通过优化硫酸硅胶脱脂方法,研究IN-PCBs在硅胶柱上“吸附—洗脱”行为,设计玻璃层析柱自动加压装置,实现了样品溶液高效、快速、批量净化,极大提高了IN-PCBs样品前处理效率;提出了针对复杂样品基质中OH-PCBs检测的“反萃+冷冻离心+硫酸硅胶”的净化思路,简化了OH-PCBs检测步骤,扩大了检测目标物范围;探明了OH-PCBs分子结构特征及其Log P值对其在气相色谱柱DB-5MS上洗脱行为影响的规律,为科学合理推测未知OH-PCBs分子结构提供了依据。开展了鸡肝微粒体体外代谢IN-PCBs试验,揭示了鸡肝脏微粒体对PCBs发生羟基化代谢的分子结构专一性。鸡肝微粒体无法代谢苯环对位(para-)全部被氯原子取代的PCBs(PCB 28、PCB 118、PCB153、PCB 138和PCB 180),能够代谢苯环上至少存在1对毗邻的对位/间位(para/meta-)无氯取代的PCBs(PCB 52和PCB 101),代谢产物的羟基发生在对位(para-)和间位(meta-)。鸡肝微粒体对PCB 101羟基化代谢的米氏常数Km约为5.7μmol/L,其中4`-OH-PCB101是主要代谢产物,代谢速率约为3`-OH-PCB 101的4倍。开展了蛋鸡暴露IN-PCBs试验,探明了7种IN-PCBs同系物在“饲料—蛋鸡—鸡蛋—雏鸡”全链条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总体上看,IN-PCBs在蛋鸡体内具有高吸收率、高亲脂性和高代际传递的特点,IN-PCBs分子中氯原子的数量和取代位置是影响其在蛋鸡体内迁移转化行为的主要因素。其中,氯原子取代数量决定了其在蛋鸡体内吸收、分布、蓄积和代际传递行为,氯原子取代位置决定了IN-PCBs能否被代谢。氯原子数量越多,吸收率相对越低,在体内组织间分布速率下降,但由母体向鸡蛋的传递能力增强。OH-PCBs在蛋鸡体内的分布特征与前体PCBs显着不同,具有易于在血液持留和向鸡蛋传递蓄积,难以在体内脂肪组织中富集的特点。其中,血浆中4`-OH-PCB 101浓度是蛋黄、肝脏、脂肪等组织中浓度的3.7、23.8和200倍。开展了IN-PCBs及OH-PCBs代际传递试验,子代雏鸡组织间IN-PCBs分布浓度和模式较母体蛋鸡组织发生了大幅变化,子代肝脏和鸡肉中呈现出显着的IN-PCBs浓度放大效应;IN-PCBs同系物代际传递模式具有分子结构选择性,低氯取代(3氯)的PCB 28由母体向子代传递呈稀释效应;高氯取代(≥5氯)的IN-PCBs由母体向子代传递呈放大效应,且具有氯原子取代数量越多,放大效应越强的趋势;鸡胚胎发育阶段已经表现出对PCBs的代谢作用,子代雏鸡体内4`-OH-PCB 101/PCB 101相对丰度显着高于母体蛋鸡。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结果为检测IN-PCBs和推测未知OH-PCBs分子结构提供了技术手段,为科学评估蛋鸡IN-PCBs暴露引起的食品安全风险和蛋鸡产品中IN-PCBs等环境污染物溯源提供了理论支撑。

马悦[3](2021)在《二氢嘧啶类HBV衣壳蛋白抑制剂GLS4的氘代药物及基于靶标与作用机制的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乙肝病毒是一种嗜肝DNA病毒,依赖于血液、母婴和性传播,长期感染乙肝病毒会导致慢性乙肝、肝硬化、肝衰竭、肝细胞癌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2.57亿人乙肝患者,占世界人口约4%,而我国是乙肝高流行区,乙肝携带者有约9千万。目前,HBV临床治疗药物主要包括人体免疫调节剂干扰素类和病毒DNA聚合酶抑制剂核苷(酸)类似物,然而这两种类别的药物都不能完全治愈乙肝。且干扰素耐受性差、抗病毒效果中等、发生毒副反应风险高以及需要皮下注射;而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后易反弹、易产生耐药性、需要终生服药、存在未知的长期毒性和治疗费用较为高昂等。因此,新型HBV抑制剂的研究迫在眉睫。目前处于临床和临床前研究的HBV抑制剂靶向HBV生命周期的关键环节,其中衣壳(核心)蛋白抑制剂由于其靶标的多功能性而备受瞩目。在众多衣壳蛋白抑制剂中,二氢嘧啶类衣壳蛋白抑制剂GLS4目前处于临床Ⅱ期,细胞水平的抗病毒活性好,但是其在体内易代谢、生物利用度低且水溶性小,在临床中主要与利托纳韦(HIV蛋白酶抑制剂)联合使用,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 GLS4的临床应用。因此,本论文第二章针对GLS4在体内易代谢的缺点,利用氘代药物的同位素动力学效应,将其易代谢位点二氢嘧啶母环6位吗啉环替换为氘代吗啉,设计合成了 GLS4的氘代药物GLS4D。希望可以维持GLS4的抗病毒效应的同时,改善其代谢性质。活性测试结果显示,氘代药物GLS4D在Hep38.tet.7细胞系中表现出对HBVDNA复制的强烈抑制效果(EC50=0.038±0.004μM),细胞水平的抗乙肝病毒活性略微优于先导化合物GLS4(EC50=0.082±0.018 μM),且细胞毒作用较低(CC50>1 μM)。进而对于GLS4D的代谢性质进行了研究。考察GLS4D与人肝微粒体共同培养下其稳定性,GLS4D的肝固有清除率为232.1 mL/min/kg,而GLS4的文献报道值为20mL/min/kg,GLS4D在肝微粒体中的代谢速率约为GLS4的十倍。为了探究氘代药物GLS4D的代谢速率加快的原因,对GLS4D进行了细胞色素(CYP)450酶亚型的抑制实验,发现GLS4D是多种CYP450酶的代谢底物,包括2C9、2C19、2D6和3A4。最后,对GLS4D进行了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发现GLS4D的吸收更低、分布更广、清除率更快、生物利用度更低。总的来说,氘代策略没有对GLS4的快速代谢得到改善,需要对GLS4的代谢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论文第三章针对GLS4易代谢、水溶性差的缺点,在保留GLS4优势骨架的基础上,利用骨架跃迁的药物化学策略,在二氢嘧啶母环6位引入螺环结构。螺环结构由于其比较刚性而立体的三维结构,可以改变药物分子的水溶性、脂溶性和ADME性质及毒性,并且可以改善活性、降低毒性、提高半衰期以及突破现有专利设计全新骨架的小分子药物。因此,将螺环的片段应用于6位溶剂开口区处,共设计合成了 29个杂芳基二氢嘧啶类(Heteroaryldihydropyrimidines,HAP)-螺环化合物,其中化合物4r活性最好(EC50=0.2μM),优于阳性药物3TC,约为GLS4活性的1/4,细胞毒性低(CC50>87.03 μM)。且4r的cLogP预测值为4.5,优于 GLS4(cLogP=4.747)。蛋白降解靶 向嵌合体(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ia,PROTAC)技术由于其多重优势而在多种靶标的应用中绽放光彩。GLS4的抗病毒机制为诱导HBV衣壳蛋白的错误组装,而PROTAC可以直接靶向降解蛋白,如果对HBV衣壳蛋白使用PROTAC策略,是否可以靶向降解病毒衣壳,以及利用病毒蛋白的多功能性发挥出抗病毒更大的潜力?为了解决这种困惑,本论文的第四章利用GLS4骨架,对HBV衣壳蛋白使用PROTAC策略,测试其EC50和CC50,并对其机制初步考察。在对靶蛋白结构、结合口袋特征和肝细胞的组织特异性进行分析后,共设计合成了 15个GLS4-PROTAC类似物,包括三个系列:不含E3连接酶配体(A系列)、Linker连接GLS4和E3连接酶配体(B系列)和甲基化封闭E3连接酶配体(C系列),A和C系列作为阴性对照。所有GLS4-PROTAC类似物均在20 μM和5 μM浓度水平活性初筛中表现出强烈的抑制HBV DNA复制能力;复筛结果显示,所有GLS4-PROTAC类似物的EC50值均处于低微摩尔水平,三个化合物的活性接近阳性药物3TC,约是GLS4活性的十分之一,Ⅱ-8c(EC50=0.48±0.08μM)、Ⅱ-8i(EC50=0.46±0.06 μM)和 Ⅱ-8j(EC50=0.43±0.05 μM)。三个系列的活性A系列低于B、C系列;毒性A系列比B、C系列更大。这说明,向GLS4-Linker引入E3连接酶配体会提高化合物的细胞活性,降低化合物的细胞毒性,这初步验证了 GLS4-PROTAC的设计合理性。通过HBV衣壳蛋白和核心蛋白的免疫印迹实验,检测了 GLS4-PROTAC类似物对HBV衣壳组装和核心蛋白表达的影响:衣壳印迹试验结果表明,GLS4的衣壳相较于对照组相比差别不大,这与GLS4在低浓度下诱导衣壳错误组装的机制相符;而GLS4-PROTAC所有化合物除了 Ⅱ-7b之外,都显着降低了衣壳的量。这可以说明GLS4-PROTAC类似物的抗病毒机制与GLS4不同,GLS4在低浓度下诱导衣壳错误组装,而GLS4-PROTAC类似物使衣壳明显减少。对核心蛋白表达进行相似的检测,从定量结果来看,在细胞中存在的核心蛋白数量与形成的衣壳数量之间有着非常好的一致性。从化合物的影响来看,与GLS4相比,GLS4-PROTAC类似物显着降低了核心蛋白总量,多个化合物直接使核心蛋白的信号强度降低至10%以下,这说明GLS4-PROTAC类似物正在引起核心蛋白降解。总的来说,GLS4-PROTAC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细胞活性和较低的细胞毒性,并且其抗病毒机制得到了初步验证,GLS4-PROTAC类似物通过降低核心蛋白积累和减少衣壳形成从而发挥抗病毒效应。

肖志明[4](2021)在《典型双酚类化合物在鸡蛋和蛋鸡体内代谢转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又称环境类激素(Environmental hormone),是指可通过干扰动物或人体内保持自身平衡和调节发育过程天然激素的合成、分泌、运输、结合、反应和代谢等过程,从而对动物或人体的生殖、神经和免疫系统等的功能产生影响的外源性化学物质。EDCs具有低含量以及干扰动物和人体内分泌过程、“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诱发糖尿病等毒性效应,能够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目前,对于EDCs影响食品安全相关研究是国际上的热点研究课题,但关于EDCs在“环境—饲料—养殖动物—畜禽产品”全链条迁移转化方面仍存在盲区。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建立了饲料及畜产品中双酚类EDCs的高灵敏度确证分析方法,揭示了双酚类EDCs在饲料及畜产品中的赋存状态,并在国际上首次阐明了新型双酚类化合物BPF在蛋鸡体内的迁移转化及代谢规律,初步探明了其从“环境—饲料—养殖动物—畜禽产品”全链条迁移中的Carry-over和Transfer factor,为饲料和畜产品中双酚类EDCs的风险评估和限量制定提供基础性数据支撑。研究建立了饲料和动物源性食品中八种双酚类化合物(BPA、BPS、BPF、BPAF、BPB、BPP、BPAP、BPBP)的直接提取和超声探针辅助酶解(Enzymatic probe sonication,EP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方法的检出限(LODs)为0.02~0.05?g/kg,定量限(LOQs)为0.1~0.2?g/kg,平均回收率在81.2~106.0%之间,批内变异系数为0.6~9.7%,批间变异系数均≤12.5%,在0~50?g/L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6)。本研究EPS时间仅为120 s,而传统酶解方法需要12 h以上,从而大幅提升工作效率,特别适用于大批量动物源性样品的检测处理。将建立的EPS-UPLC-MS/MS方法用于市售动物源性食品中双酚类化合物的暴露分析,结果显示BPA、BPS、BPF、BPAF、BPP和BPB的检出率分别为65.2%、42.4%、33.7%、29.4%、28.3%和27.2%,表明BPA替代品已经得到了大范围应用,并对动物源性食品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PA和BPAF、BPS和BPF、BPS和BPAF、BPF和BPAF之间均具有显着相关性,表明这些化合物在动物源性食品中存在共同污染,可能具有相同的污染来源。研究发现BPF暴露对蛋鸡的生产性能具有显着影响,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0.1 mg/kg)、中剂量组(0.5 mg/kg)和高剂量组(2.5 mg/kg)蛋鸡的产蛋率分别为82.8±2.3%、89.3±3.8%、82.2±4.3%和75.6±3.3%。低剂量组、高剂量组蛋鸡产蛋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01),中剂量组蛋鸡产蛋率和空白对照组之间则无差异,表明BPF暴露对蛋鸡产蛋率的影响呈现典型的非剂量—效应关系(Non-linear/non-monotonic dose-response curve)。鉴于非剂量—效应关系是内分泌干扰物的典型特征之一,也与动物和人体正常的激素作用是一致的,表明BPF暴露对蛋鸡可能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BPF在蛋鸡体内吸收迅速,在暴露第2天即可从鸡蛋中检出BPF,并在暴露期第11天达到峰浓度(Cmax),低、中、高剂量组Cmax分别为1.63±1.30μg/kg、7.06±2.83μg/kg和26.2±4.96μg/kg。中剂量组在暴露后第8天即超过了欧盟规定的人体BPA每日耐受摄入量(Tolerable Daily Intake,TDI)4μg/kg bw/day,而高剂量组仅需暴露4天后即可超过TDI限量规定。BPF在蛋黄中的含量(69.1±7.4μg/kg)远高于蛋清中(3.0±0.4μg/kg),蛋黄中BPF浓度大约是蛋清中的23倍。蛋鸡肝脏中BPF的含量水平远高于血浆、鸡蛋和肌肉,表明肝脏是双酚类化合物主要的作用靶标。低、中、高剂量组肝脏中BPF的消除半衰期大约为5.8、4.5和4天。肝脏中BPF消除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低剂量组在消除期第14天后低于方法LODs,中、高剂量组则在第28天后低于方法LODs。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UPLC-HRMS)研究了BPF在蛋鸡体内外代谢,发现BPF在鸡肝微粒体中主要发生细胞色素P450酶参与的羟基化、水解和氧化反应,发现了5种I相代谢产物,分别为4-(Hydroxymethyl)phenol(m/z 123)、o-OH BPF(m/z 215)、GSH conjugated BPF(m/z 504)和GSH conjugated o-OH BPF(m/z 520)。BPF在蛋鸡体内则主要发生葡萄糖醛酸酶和硫酸酯酶参与的羟基化及结合反应,共发现了6种II相代谢产物,分别为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作用下生成的羟基化Hydroxylated BPF(m/z 215),芳基硫酸酯酶作用下生成的单磺酸结合BPF(BPF-sulfate,m/z 279)以及双磺酸结合BPF(BPF-disulfate,m/z 359),葡萄糖醛酸酶作用下生成的单葡萄糖醛酸结合BPF(BPF-glucuronide,m/z 375)和双葡萄糖醛酸结合BPF(BPF-diglucuronide,m/z 551),以及BPF-磺酸/葡萄糖醛酸(BPF-sulfate/glucuronide,m/z 455)。

吴绿英[5](2020)在《救必应酸的体内外代谢研究及药效学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无过量饮酒史,由于脂质代谢紊乱诱发的以肝细胞沉积为特征的肝脏疾病,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肝病。由于其致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仍缺乏治疗NAFLD的理想药物,临床上主要使用调血脂药,但是这些药物存在明显的副作用,例如会加重脂质沉积,引起和加重肝损伤。中医药由于其毒副作用小,因此从植物资源中寻找改善和治疗NAFLD的高效、安全的天然产物成为一大研究热点,这对NAFLD药物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救必应酸作为救必应的一个有效组分,是一种五环三萜酸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可以作为一个治疗或者辅助治疗NAFLD的天然植物成分药物进行研究。药物代谢研究对于新药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其安全性评价,以及有助于进一步评估其药理、毒理作用及药效。本文针对救必应酸进行体内外代谢研究,主要包括药代动力学,体外肝微粒体酶促动力学、代谢酶亚型和代谢产物研究,体内(正常大鼠和NAFLD大鼠)代谢产物研究以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效学评价,为救必应酸的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该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救必应酸血药浓度分析方法的建立及药代动力学应用建立了一种新的用来测定救必应酸血药浓度的UPLC-MS/MS方法,并根据FDA指导原则对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方法学验证。该方法专属性、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准确度和精密度等各项参数均达到相关标准,与之前报道的方法相比,其灵敏度更高、检测更快速,并成功应用于灌胃给予3.0 mg/kg救必应酸的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2)救必应酸的体外代谢研究通过对孵育体系(蛋白浓度、底物浓度、反应时间)条件的优化,测定救必应酸的酶促动力学参数Vmax为29.77±2.82 ng/(mg·min);Km为191.4±38.28 ng/m L;CLint为0.16 m L/(mg·min);通过化学抑制法推断参与救必应酸代谢的CYP450酶亚型,结果显示除了胺碘酮、苯海拉明外,环丙沙星(CYP1A2特异性抑制剂),氟西汀(CYP2C19特异性抑制剂)和酮康唑(CYP3A4特异性抑制剂)3种抑制剂对救必应酸的代谢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表明CYP1A2,CYP2C19和CYP3A4可能参与RA的代谢;采用UPLC-Q/TOF-MS对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产物进行筛选鉴定,共发现8个Ⅰ相代谢产物,主要有去甲基化、氧化、脱氢和去饱和产物,为救必应酸的体内代谢研究奠定基础。(3)救必应酸在正常大鼠体内代谢产物的分析鉴定正常大鼠口服灌胃50.0mg/kg救必应酸,采用UPLC-Q/TOF/-MS对大鼠血浆、尿液、粪便及肝脏中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共发现22个代谢产物,其中血浆中12个,尿液中14个,粪便中22个,肝脏中13个,与已有报道相比,包括还原产物(M5)、脱氢甲基化产物(M6、M7)、去甲基磺酸化产物(M14、M15)等14个代谢产物为首次发现。其代谢途径主要有6条,包括:去甲基化、氧化、脱氢、去饱和、磺酸化以及葡萄糖醛酸化。(4)救必应酸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药效学评价利用高脂高胆固醇饲料成功建立了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通过对大鼠体重、血脂、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变化等指标的检测,探讨了救必应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治疗效果,并且研究了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对救必应酸的体内代谢影响。结果表明救必应酸能有效缓解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蓄积、氧化应激等变化,改善高脂血症症状,具有调脂保肝效果。同时对救必应酸在NAFLD大鼠中的代谢产物进行研究,结果共筛选鉴定了20个代谢产物,血浆中9个,尿液中12个,粪便中16个,肝脏中12个,与正常大鼠体内代谢相比,代谢产物数量有所减少,有4个代谢产物(M1、M11、M17、M18)为新发现的;代谢途径也存在一定差异,例如缺少还原代谢途径,表明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大鼠对救必应酸的体内代谢产生一定影响。

刘晓云[6](2020)在《几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代谢和临床药动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蛋白激酶的过表达、失调或突变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尤其是发育和代谢障碍及肿瘤。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选择性高和毒副作用较低的优点,成功应用于各种类型肿瘤的治疗。本课题研究了几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代谢和临床药动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部分:(1)利福平和伊曲康唑对阿帕替尼临床药动学的影响;(2)艾氟替尼的药动学、代谢和CYP3A4酶诱导作用研究;(3)吡咯替尼与人血清白蛋白的共价结合研究;(4)共价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与人血浆蛋白的共价结合研究。1.利福平和伊曲康唑对阿帕替尼临床药动学的影响阿帕替尼(YN-968D1)是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阿帕替尼于2014年在中国被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化疗后进展或复发的晚期胃腺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此前研究表明,阿帕替尼在人体内发生广泛代谢,主要代谢物有E-3-羟基阿帕替尼(M1-1)、Z-3-羟基阿帕替尼(M1-2)、阿帕替尼-25-N-氧化物(M1-6)和E-3-羟基阿帕替尼-O-葡萄糖醛酸结合物(M9-2),体外实验表明阿帕替尼主要经细胞色素P450(CYP)3A4/5代谢。因此本文评价了CYP3A4强诱导剂利福平和CYP3A强抑制剂伊曲康唑与阿帕替尼在健康受试者的临床药动学相互作用。与阿帕替尼单独给药相比,与利福平合用时,阿帕替尼的表观清除率(CL/F)增加至5.6倍,阿帕替尼的半衰期(t1/2)由11.2 h降到5.44 h。利福平使阿帕替尼的Cmax降低了61%,AUC降低了83%。结果表明,利福平对阿帕替尼的临床药动学有强烈影响。同时,利福平也使得四个代谢物的血浆暴露量显着降低。与阿帕替尼单独给药相比,与伊曲康唑合用时,阿帕替尼的CL/F降低了41%,阿帕替尼的t1/2由7.79 h增加到10.0 h。伊曲康唑使阿帕替尼的Cmax增加至1.34倍,AUC增加至1.75倍。结果表明,伊曲康唑对阿帕替尼的药动学影响较弱。同时,伊曲康唑也使得四个代谢物的暴露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体外实验表明,代谢物M1-1、M1-2和M1-6是CYP3A4/5、P-糖蛋白(P-gp)和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的底物。利福平是CYP3A4和P-gp的诱导剂,伊曲康唑是CYP3A、P-gp和BCRP的抑制剂。利福平和伊曲康唑分别诱导或抑制代谢物的代谢和排泄,使得代谢物的血浆暴露量分别降低或升高。要确定这些影响是否具有临床意义,是否需要进行相应的剂量调整,还需要更多关于阿帕替尼的血药浓度-安全性关系和血药浓度-药效关系的信息。该研究补充了阿帕替尼药品说明书中的药物相互作用信息,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2.艾氟替尼的药动学、代谢和CYP3A4酶诱导作用研究艾氟替尼(AST2818)是针对EGFR敏感突变和T790M突变的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处于上市申请阶段,拟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N-去甲基代谢物(AST5902)是艾氟替尼的主要代谢产物,且抗肿瘤活性与艾氟替尼相当。本文开发了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艾氟替尼和AST5902的浓度,血浆用量为50μL,采用乙腈沉淀蛋白。测定人血浆中艾氟替尼和AST5902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0–100 ng/mL和0.050–25.0 ng/mL。经验证的方法成功应用于甲磺酸艾氟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单次给药后,艾氟替尼在20–240 mg给药剂量范围内呈现线性药动学。多次给药后,艾氟替尼表现出非线性药动学,同时清除率表现出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地增加。为了解释该现象,本研究鉴定了艾氟替尼的氧化代谢酶,并研究了艾氟替尼对CYP酶的抑制和诱导作用。结果表明,艾氟替尼主要由CYP3A4催化代谢,且AST5902的生成主要由CYP3A4催化。使用人肝微粒体进行研究,发现艾氟替尼对CYP酶没有抑制作用。使用人原代肝细胞进行研究,发现艾氟替尼可以诱导人肝细胞中的CYP3A4。利福平是CYP3A4强诱导剂,FDA推荐其作为CYP3A4诱导试验的阳性对照。体外试验中,艾氟替尼对CYP3A4的诱导潜能与利福平相当。艾氟替尼在三个不同批次的人肝细胞中的最大诱导效能(Emax)分别是9.24、11.2和10.4倍,而利福平(10μM)则分别是7.22、19.4和9.46倍。艾氟替尼诱导CYP3A4达到最大诱导效能一半时的药物浓度(EC50)是0.25μM,与利福平相近。此外,与艾氟替尼相比,AST5902对CYP3A4表现出较弱的诱导潜能。考虑到艾氟替尼和AST5902的血浆暴露量,两者都可能影响CYP3A4底物的药动学。艾氟替尼是CYP3A4的底物和强诱导剂,当艾氟替尼与CYP3A4敏感底物合用时,有可能发生药物-药物相互作用。3.吡咯替尼与人血清白蛋白的共价结合研究吡咯替尼是不可逆EGFR/HE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于2018年在中国被批准上市,用于治疗HER-2阳性的乳腺癌。在一项人体物质平衡试验中,健康男性志愿者单次口服402 mg(5.55 MBq)[14C]-吡咯替尼后,血浆样品的放射性提取回收率随采样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体外实验中,将[14C]-吡咯替尼与人空白血浆在37°C孵育24 h后,吡咯替尼的回收率降低至46.7%。推测是因为吡咯替尼结构中的丙烯酰胺基团与人血浆蛋白形成共价键,使得吡咯替尼的提取回收率降低。本实验的目的是鉴定吡咯替尼与人血浆蛋白的结合位点,并评估共价结合的可逆性。将吡咯替尼与PBS稀释10倍后的人空白血浆在37°C孵育36 h后,经UPLC/Q-TOF MS检测,检测到吡咯替尼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加合物的分子量是67025 Da,比HSA的分子量(66443 Da)高582 Da(吡咯替尼的分子量),说明吡咯替尼能共价结合到HSA上。将吡咯替尼与HSA在37°C孵育36 h后,经链霉蛋白酶水解。链霉蛋白酶是非特异性酶,能将蛋白质水解成单一的氨基酸。在一级全扫描质谱图中,检测到吡咯替尼-赖氨酸加合物的分子离子峰是m/z 729,其产物离子扫描质谱图检测到m/z 583,是通过断裂赖氨酸和吡咯替尼之间的C-N键产生的。此外,还检测到m/z 242,是赖氨酸与吡咯替尼的部分结构的加合物。未能检测到吡咯替尼与其他氨基酸的加合物,说明吡咯替尼只与HSA的赖氨酸残基发生共价结合。将[14C]-吡咯替尼与人血浆在37°C孵育24 h后,加入HCl在90°C孵育2 h水解,以获得药物-寡肽加合物。随后将水解后的样品用放射性色谱和UPLC/Q-TOF MS检测。通过质谱分析鉴定了所检测到的放射性色谱峰的结构,分别是[14C]-吡咯替尼的酰胺水解产物(m/z 448),[14C]-吡咯替尼(m/z 585),以及一系列的[14C]-吡咯替尼加合物。包括[14C]-吡咯替尼-赖氨酸(m/z 731),[14C]-吡咯替尼与寡肽的加合物,如甘氨酸-赖氨酸(m/z 788)、赖氨酸-丙氨酸(m/z 802)、甘氨酸-赖氨酸-丙氨酸(m/z 859)和赖氨酸-丙氨酸-丝氨酸(m/z 889)。由此可知,吡咯替尼能够结合到甘氨酸-赖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肽段上。这个肽段对应于HSA中的第189-192位氨基酸残基。这些数据表明,吡咯替尼与HSA的结合位点是第190位赖氨酸。赖氨酸上的ε-氨基进攻吡咯替尼的丙烯酰胺,通过Michael加成形成吡咯替尼-HSA加合物。血浆总放射性的半衰期高于吡咯替尼和主要代谢物的血浆半衰期,约为HSA半衰期的1/10。这些数据表明,在生理条件下,该共价结合是可逆的。将吡咯替尼与血浆蛋白的加合物用PBS缓冲液(0.1 M,pH 7.4)稀释100倍,可以观察到吡咯替尼被释放,表明吡咯替尼与血浆蛋白的共价结合在体外是可逆的。通过分子对接,解析了吡咯替尼与人血清白蛋白的共价结合模式。该研究表明,吡咯替尼通过Michaeal加成共价结合到HSA的Lys-190,导致人血浆中的部分放射性无法被有机溶剂提取,且该共价结合在生理条件下可逆。4.共价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与人血浆蛋白的共价结合研究共价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结构中含有亲电性弹头,可能与人血浆蛋白发生共价结合。本文选取了8个已上市或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药物作为模型药物,研究这类药物与血浆蛋白的共价结合特点。这8个药物分别是阿法替尼、来那替尼、奥希替尼、奥莫替尼、依鲁替尼、吡咯替尼、艾氟替尼和艾氟替尼的代谢物AST5902。研究表明,8个药物与血浆蛋白的共价结合具有显着的种属差异。奥希替尼和来那替尼在人血浆中的稳定性远低于其他种属血浆。吡咯替尼、依鲁替尼和阿法替尼在人血浆中的稳定性最低,而奥莫替尼在犬血浆中的稳定性最低。艾氟替尼和AST5902在大鼠血浆中的稳定性最差,其次为小鼠血浆。总而言之,较多的共价TKIs与人血浆共价结合程度更高。此外,除了吡咯替尼和已报道的来那替尼、依鲁替尼外,也检测到奥希替尼、艾氟替尼、AST5902、阿法替尼、奥莫替尼与人血清白蛋白的加合物。将共价TKIs与人血清白蛋白孵育后,经链酶蛋白酶水解,能检测到所有共价TKIs与赖氨酸的加合物。将共价TKIs与HSA孵育后,经盐酸水解,检测到奥希替尼、艾氟替尼、AST5902和依鲁替尼与寡肽的加合物,包括与赖氨酸、甘氨酸-赖氨酸、赖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赖氨酸-丙氨酸、赖氨酸-丙氨酸-丝氨酸。综上,除文献报道的来那替尼和吡咯替尼外,确认奥希替尼、艾氟替尼、AST5902、依鲁替尼都能共价结合到HSA的第190位赖氨酸。通过柔性对接和共价对接,表明共价TKIs与190位赖氨酸所在口袋的其余氨基酸残基可以形成π-π堆积作用、π阳离子作用和氢键等。这些非共价相互作用稳定了共价TKIs与人血清白蛋白的复合物,创造了发生迈克尔加成的条件。在体外孵育实验中,研究共价TKIs与HSA和人血浆蛋白的共价结合速度,并计算其半衰期。通过量化计算与线性建模,分别筛选出与共价TKIs在人血清白蛋白溶液、人血浆中的半衰期具有高度相关性的四个特征。与HSA的共价结合中,这四个特征分别是β碳亲电性、分子亲电性、活化能(?Ea)和共价对接打分。与血浆蛋白的共价结合中,这四个特征分别是β碳福井函数、β碳亲电性、分子亲电性和共价对接打分。共价结合的可逆性实验表明,8个药物与人血浆蛋白的共价结合都是部分可逆的。除奥希替尼外,其他7个药物与HSA的共价结合都是可逆的。共价加合物释放出原形药物的速度随孵育温度的增加、共价加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5.结论研究表明CYP3A4强诱导剂(利福平)对阿帕替尼的临床药动学有强烈影响(>5倍),而CYP3A强抑制剂伊曲康唑(100 mg/天)对阿帕替尼的临床药动学有弱的影响(1.25–2倍)。该研究补充了阿帕替尼药品说明书中的药物相互作用信息,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建立了快速、灵敏的LC-MS/MS方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的艾氟替尼和代谢物AST5902,进行了完整的方法学验证。该方法应用于艾氟替尼和AST5902的人体药动学研究。单次给药后,艾氟替尼在20–240 mg给药剂量范围内表现出线性药动学。多次给药后,艾氟替尼的清除率表现出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地增加。进一步研究表明,艾氟替尼是CYP3A4的底物和强诱导剂。吡咯替尼结构中的丙烯酰胺基团通过Michael加成,共价结合到人血清白蛋白的第190位赖氨酸残基上的ε-氨基。该共价结合具有种属差异和可逆性。通过分子对接,研究了吡咯替尼与190位赖氨酸所在口袋其余氨基酸残基的非共价相互作用。非共价相互作用稳定了吡咯替尼-HSA复合物,并增加吡咯替尼在疏水性口袋中的疏水性。对接结果表明,吡咯替尼与HSA的Lys-190具备发生Michael加成的条件。研究了8个共价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与血浆蛋白共价结合的特点。研究表明,8个共价TKIs均能与HSA的赖氨酸发生共价结合,且主要是Lys-190。共价结合具有种属差异,动物与人的差异大。分子对接解释了共价TKIs与HSA的结合模式。丙烯酰胺的β碳原子的亲电性是影响共价TKIs与人血浆蛋白共价结合的重要因素。除奥希替尼外,其他共价TKIs与HSA的共价结合可逆。

张艳丽[7](2020)在《小檗碱及其CYP450代谢物对UGTs活性的影响与临床药物相互作用风险预测》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小檗碱(Berberine,BBR)是从黄连等植物根茎中提取的异喹啉类生物碱,临床常与其他药合用治疗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肿瘤等疾病;CYP450和UGTs分别是参与人体I相和II相药物代谢的重要酶家族。业已证实,BBR在体内经CYP450代谢,主要代谢产物小檗红碱(Berberrubine,BRB)、去亚甲基小檗碱(Demethylberberine,DEB)等均具备药理活性;BBR及其CYP450代谢物,在UGTs作用下形成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后方可被清除。诸多资料显示,诱导或抑制UGTs的此类清除作用可导致临床上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关于BBR和小檗红碱下调UGTs的基因表达亦见报道。提示,BBR及其代谢物可能是UGTs的底物,或许诱导或抑制UGTs而介导药物的代谢性相互作用。然而,关于BBR及CYP450的主要代谢产物,对UGTs的影响及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风险迄今尚无研究涉足。因此,有必要关注BBR及其CYP450代谢物小檗红碱、去亚甲基小檗碱对UGTs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预测合用BBR而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的潜在风险,这对于临床合理用药,减少用药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的:通过重组UGTs酶和人混合HLMs体外孵育模型,系统研究小檗碱及CYP450代谢物(小檗红碱、去亚甲基小檗碱)对12种常见人UGTs的抑制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继而以体内-体外药物相互作用外推模型,来预测其在临床上可能发生的基于UGTs酶介导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潜在风险。方法:1.BBR、BRB、DEB的对12种UGTs酶抑制作用筛选采用12种常见的参与体外代谢的人源UGTs重组酶(UGT1A1、UGT1A3、UGT1A4、UGT1A6、UGT1A7、UGT1A8、UGT1A9、UGT1A10、UGT2B4、UGT2B7、UGT2B15、UGT2B17),分别对BBR、BER、DEB进行体外温孵,以4-甲基伞形酮(4-MU)作为广谱探针底物(除UGT1A4采用三氟拉嗪作为探针底物),分别在各反应体系中加入浓度为0、10、100μM的BBR、BRB、DEB,应用LC-LC/MS检测分析,探究各UGTs亚型对BBR、BRB、DEB在体外的葡萄糖醛酸化代谢情况,筛选出对BBR、BRB、DEB有显着影响作用的UGTs酶亚型。2.BBR、BRB、DEB对体外表达UGT1A1的抑制作用通过BBR、BRB、DEB对12种UGTs体外代谢的初筛结果,根据底物的Km值选取合适的底物浓度,并在该底物浓度下,合理设计如下药物浓度:0、1、3、9、18、36、72、100μM作为抑制剂浓度,在体外模拟BBR、BRB、DEB的葡萄糖醛酸化反应,分别求算药物对该酶的IC50值。3.BBR、BRB、DEB对UGT1A1的酶动力学特征的评估在上述测定的IC50值附近,选取4个浓度点作为抑制剂浓度,并根据所选底物的Km值,合理选取4个点作为底物浓度,分别在pHLMs和重组UGTs酶温孵体系中进行BBR、BRB、DEB的葡萄糖醛酸化反应,通过Graphpad prism软件作图分析,计算相应的动力学参数Ki值,探讨其酶动力学抑制作用类型。4.BBR、BRB、DEB诱发药物相互作用的预测通过前期BBR及CYP450代谢物对UGTs酶的抑制动力学研究,参考已发表文献所获得的体内血药浓度,运用经典的代谢性药物-药物相互作用推算模型,对BBR、BRB、DEB在临床上可能发生基于UGTs酶表达抑制所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风险进行预测评估。结果:1.BBR、BRB、DEB对12种UGTs酶的抑制作用在0,10,100μM的浓度下,BBR、BRB、DEB对12种UGTs酶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药物浓度为100μM时,BBR、BRB、DEB抑制UGT1A1酶的剩余活性分别为27%、15%、29%,而除UGT1A1以外的其他11种酶亚型的抑制效率很弱,其剩余活性均大于50%(当BBR、BRB、DEB浓度均在0-100μM范围内)。2.BBR、BRB、DEB对体外表达的UGT1A1的抑制效应BBR、BRB、DEB对UGT1A1代谢4-MU-O葡萄糖醛酸化反应的IC50值分别为12.44±0.072μM、6.239±0.05μM、15.00±0.62μM。BBR、BRB、DEB对UGT1A1代谢胆红素-O-葡萄糖醛酸化反应的IC50值分别为13.16±0.59μM、5.764±0.73μM、16.04±0.36μM。BBR主要的CYP450代谢物BRB对UGT1A1显示出较强的抑制(IC50<10μM),其IC50值约为原型药BBR的0.5倍,0.44倍。3.BBR、BRB、DEB对UGT1A1的酶动力学Ki值及抑制作用性质3.1 BBR对UGT1A1介导的4-MU代谢呈现混合竞争性抑制,Ki值为11.334±0.146μM;BRB和DEB均呈现非竞争性抑制,Ki值分别为5.125±0.613μM、14.343±0.816μM,提示在该反应体系中,UGT1A1先与4-MU结合形成复合物,再与BRB和DEB结合阻止4-MUG的生成,从而抑制UGT1A1的酶活性。3.2 BBR对UGT1A1和HLMs介导的胆红素-O-葡萄糖醛酸化反应均呈现为混合竞争性抑制,Ki值分别为10.352±0.276μM、13.247±0.017μM;DEB则均表现为混合竞争性抑制,Ki值分别为12.025±0.131μM、16.333±0.616μM;BRB分别呈现为混合竞争性抑制和竞争性抑制,Ki值为4.681±0.746μM、6.421±0.153μM;结果说明,在rhUGT1A1和pHLMs体系中,BBR、BRB、DEB可分别与胆红素竞争UGT1A1酶的活性中心,依次排列Ki(BRB)<Ki(BBR)<Ki(DEB)可知,对UGT1A1的酶结合能力呈现为BRB>BBR>DEB,从而干扰UGT1A1与胆红素结合,使UGT1A1代谢胆红素的能力降低,产生抑制作用。4.BBR、BRB、DEB诱发药物相互作用预测结果通过体外-体内药物相互作用模型预测,BBR对UGT1A1介导的胆红素-O-葡萄糖醛酸化反应的[I]in,u/Ki为0.1133(介于0.11之间),具有中等抑制强度,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一般,对HLMs介导的胆红素-O-葡萄糖醛酸化反应的[I]in,u/Ki为0.0886<0.1,提示风险很低;DEB抑制UGT1A1的[I]in,u/Ki分别为0.235,0.173(介于0.11之间),提示发生药物相互阻作用的风险为中等强度;而作为BBR的主要代谢物BRB抑制UGT1A1的强度[I]in,u/Ki值分别为1.812,1.321(大于1),约为BBR的[I]in,u/Ki值的14-15倍,提示BRB抑制UGT1A1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程度,相比于原药BBR确实高出不少。以上数据或可支持,药物及其代谢物可能在CYP450和UGTs代谢体系间发生相互作用。结论:小檗碱、小檗红碱、去亚甲基小檗碱对UGT1A1均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且以小檗红碱对UGT1A1抑制效应最强。体外-体内药物相互作用模型预测显示,小檗碱、去亚甲基小檗碱抑制UGT1A1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程度较小,而小檗红碱抑制UGT1A1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程度明显较原药小檗碱高。本研究已然表明,小檗碱与经UGT1A1代谢的药物合用时,很有可能因其CYP450代谢产物抑制UGT1A1,而诱发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确应引起临床联合用药的高度重视。

李润智[8](2020)在《琥珀八氢氨吖啶体外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文中指出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据统计,如今全球约有4600万人患有AD。到205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提升至1.3亿人,现如今AD已成为继心脏病、肿瘤以及脑血管疾病外导致老年人死亡的第四大疾病。琥珀八氢氨吖啶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用于治疗AD的Ⅰ类新药,是一种全新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与现有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药物有很大差异,试验表明,琥珀八氢氨吖啶能够有效的减缓AD患者体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对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症、脑出血、中风后遗症以及青少年注意力缺乏综合症具有较好的疗效。琥珀八氢氨吖啶是一种新型化合物,目前对于琥珀八氢氨吖啶的代谢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前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关于对其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rug-Drug Interation,DDI)的研究尚未有文献报道。在新药研发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DDI,就会在临床用药过程中产生多种不良反应,最终导致药物研发的失败。由此可见,对于DDI的研究在药物的临床用药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课题以琥珀八氢氨吖啶为研究对象,首次建立了用于定量肝微粒体中琥珀八氢氨吖啶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分析方法,并通过体外试验对琥珀八氢氨吖啶在代谢过程中可能发生的DDI进行了全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肝微粒体中琥珀八氢氨吖啶的LC-MS/MS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基于LC-MS/MS技术,本课题首次建立了人肝微粒体中琥珀八氢氨吖啶定量分析方法,并从精密度与准确度、线性范围、残留、提取回收率和基质效应等几个方面对本论文所建立的分析方法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定量人肝微粒体基质中的琥珀八氢氨吖啶,并应用于琥珀八氢氨吖啶体外DDI研究。(2)琥珀八氢氨吖啶的代谢稳定性研究建立人肝微粒体中琥珀八氢氨吖啶孵育体系,并进行了代谢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琥珀八氢氨吖啶在人肝微粒体中0-180 min内呈线性消除,琥珀八氢氨吖啶在肝微粒体中的消除速率常数以及消除半衰期分别为k=0.0026 min-1;t1/2=266.5 min。表明在该孵育体系下琥珀八氢氨吖啶代谢较为稳定。(3)琥珀八氢氨吖啶CYP450酶代谢亚型的鉴定基于肝微粒体孵育体系,选择参7种与药物代谢的主要CYP450酶(CYP1A2、CYP2B6、CYP2C8、CYP2C9、CYP2C19、CYP2D6和CYP3A4)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选择性化学抑制法和基因重组人源CYP450酶法对琥珀八氢氨吖啶CYP450酶代谢亚型进行鉴定,选择性抑制剂法的实验组结果表明,CYP3A4和CYP2C8在琥珀八氢氨吖啶代谢中起主要作用。但是,基因重组人源CYP450酶法中琥珀八氢氨吖啶在CYP3A4和CYP2C8的纯酶的孵育体系下没有发生明显的代谢消除,推断选择性化学抑制剂法与基因重组人源CYP450酶法的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是琥珀八氢氨吖啶在肝微粒中的的代谢是由几种CYP450酶的协同作用催化完成的,单一CYP450酶亚型孵育下不能对琥珀八氢氨吖啶进行代谢。(4)琥珀八氢氨吖啶对CYP450酶亚型抑制作用的研究建立“Cocktail“混合探针底物孵育体系,首次研究了琥珀八氢氨吖啶对7种主要参与药物代谢的CYP450酶亚型(CYP1A2、CYP2B6、CYP2C8、CYP2C9、CYP2C19、CYP2D6和CYP3A4)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琥珀八氢氨吖啶在0.005-0.5μM的浓度范围内,对各CYP450酶亚型没有发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计算琥珀八氢氨吖啶对CYP450酶亚型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可以发现,IC50值均远远大于50μM,表明琥珀八氢氨吖啶对本章所考察的CYP450酶亚型基本不会产生抑制作用。综上所述,针对琥珀八氢氨吖啶DDI研究领域的空白,本课题首次建立了在肝微粒体中定量琥珀八氢氨吖啶的LC-MS/MS分析方法,并分别采取基因重组人源CYP450酶法和化学抑制剂法对琥珀八氢氨吖啶的CYP450酶代谢亚型进行了鉴定,建立“Cocktail“混合探针底物孵育体系,研究了琥珀八氢氨吖啶对主要CYP450酶亚型的抑制作用,为琥珀八氢氨吖啶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提供了重要的DDI参考依据。

兰小芳[9](2020)在《连花清瘟胶囊给药后甘草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及其与假性醛固酮增多症风险关联物质鉴定》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和目的:连花清瘟胶囊是由12味植物药和1味矿物药所组成,被国家诊疗方案推荐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甘草是连花清瘟胶囊的组成中药之一,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文献报道,长期高剂量服用甘草制剂会出现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副作用。然而由于中药成分的复杂性,人们对连花清瘟胶囊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不良反应物质知之甚少。因此,本研究围绕连花清瘟胶囊中的甘草,开展人体口服连花清瘟胶囊后甘草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探究给药后体内与其治疗作用关联的关键物质,揭示可能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症不良反应的甘草物质。方法:以连花清瘟胶囊甘草成分的健康人体药代动力学实验为中心,并补充性开展连花清瘟胶囊大鼠药代动力学实验以及甘草成分体外代谢和转运体实验,所有生物样品及体外样品均采用液-质联用的分析方法进行检测分析。基于给药后血中甘草物质的系统暴露、副作用靶点的体内到达和对人肾11β-HSD2的抑制活性三个方面综合评估,揭示具有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症潜在风险的甘草物质。结果:连花清瘟胶囊制剂中共检测和鉴定41个甘草成分,其中甘草酸、甘草苷和芹糖甘草苷为主要成分。由于这些原型成分口服吸收差,人体给药连花清瘟胶囊后原型成分可在肠道菌群作用下水解代谢生成甘草次酸和甘草素,为血中主要暴露物质。吸收后的甘草次酸可在肝脏中进一步经葡萄糖醛酸化、硫酸化和氧化代谢,最终以胆汁排泄的形式排出体外。甘草次酸具有较高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人体血浆游离分数仅为0.07%,计算得到其在人体的肾清除比值为0.2,提示甘草次酸的尿排泄机制涉及肾小管重吸收的作用。结合甘草成分体外膜通透性和转运体转运实验结果,虽然甘草次酸并不是肾脏摄取转运体的底物,但其具有良好的膜透过性,可经被动扩散的方式跨膜并到达作用靶点。同时甘草次酸对人体肾脏的11β-HSD2酶具有强烈的抑制活性,IC50值为0.01μmol/L,为抑制活性最强的甘草化合物。结论:本实验首次揭示人体口服给药连花清瘟胶囊源自甘草的体内暴露物质及主要暴露物质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人体口服甘草制剂后,无论是体内暴露浓度、肾脏作用靶点的可到达性及11β-HSD2酶的抑制活性,甘草次酸均是产生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不良反应最主要的风险物质。本研究增强了人们对甘草成分体内暴露和体内过程的认识,为连花清瘟胶囊后续药效学研究指明首要关注的甘草物质及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白洁[10](2020)在《黄酮类化合物对CYP3A4和P-糖蛋白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Ⅰ黄酮类化合物对CYP3A4的激活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由植物经光合作用产生的低分子量天然产物,具有二苯基色元酮的基本结构,在蔬菜、水果、中草药中均有分布,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氧化,降血脂,调节心脑血管系统,清除自由基等。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黄酮类化合物由于广泛的药理活性引起了药物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它们与药物合用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就大大增加了食物-药物、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DI)发生的可能性。在代谢型DDI的发生过程中,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介导的DDI是两个重要的调控机制,即一种外源性物质通过调控药物代谢酶或转运体的活性,引起同服药物的血药浓度的改变,可能出现毒性反应或者药效降低的现象。由于药物代谢酶和药物转运体在外源物的代谢中占主导作用,且二者底物存在交叉性,因此外源物与药物代谢酶/转运体的相互作用已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是人体主要的Ⅰ相代谢酶,主要分布在肝脏、肾脏和小肠等组织中,可代谢药物、食物等外源性物质,也可代谢胆汁酸、激素等内源性物质。CYP3A4是CYP450超家族中最重要的同工酶,可代谢近50%的临床用药,其活性改变可引起DDI的发生。CYP3A4酶活性改变的调控机制包括诱导、抑制和激活。CYP3A4的诱导和抑制作用已有大量文献报道,而激活作用由于体内外相关性差,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在研究中经常被忽略,但激活作用的生物学效应却不容忽视,可导致活性或毒性代谢物的生成量增加,从而影响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本研究重点关注黄酮类化合物对CYP3A4的激活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本研究应用人肝微粒体和过表达CYP3A4的HepG2(CYP3A4-HepG2)细胞模型研究食物和中草药中富含的75种黄酮类化合物对CYP3A4活性的影响,并在细胞及整体动物水平评价激活的生物学效应,应用分子对接和圆二色谱技术从蛋白质结合氨基酸种类和相互作用作用力的差异及二级构象的改变等不同角度进行激活作用机制的探讨。最后采用药效团模型及ADMET Predictor自建模型总结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CYP3A4激活作用的构效关系,为预测临床食物-药物相互作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75种黄酮类化合物对CYP3A4活性的激活作用及生物学效应1.1.人肝微粒体体外初筛结果发现,在75个化合物中有8个化合物对CYP3A4具有较强的激活作用(激活率≥50%),包括艾黄素、α-奈黄酮、桔皮素、6-甲基黄酮、6-羟基黄酮、β-奈黄酮、5-羟基黄酮和黄酮;8个化合物对CYP3A4具有较弱的激活作用(激活率20-50%),包括3-羟基黄酮、7-羟基黄酮、川陈皮素、甜橙素、白杨素、高良姜素、异橙黄酮和异泽兰黄素;剩余59个化合物对CYP3A4无明显激活作用(激活率<20%)。1.2.在人肝微粒体中对激活率高于50%的化合物进行了 CYP3A4激活强度EC50的测定,结果表明,在人肝微粒中对CYP3A4激活活性最强的是艾黄素(EC50=2.17μM),其次是α-奈黄酮(EC50=3.12 μM),桔皮素(EC50=3.22 μM),6-甲基黄酮(EC50=4.10 μM),6-羟基黄酮(EC50=6.10μM),β-奈黄酮(EC50=6.42μM),5-羟基黄酮(EC50=7.99μM)和黄酮(EC50=9.22 μM)。1.3.激活作用具有底物依赖性,首先选择了三个临床常用的CYP3A4底物药物卡马西平、黄独素B和决奈达隆在细胞水平进行激活作用的生物学效应评价,结果表明决奈达隆适合作为目标药物,且其最适温孵浓度为10 μM,最适温孵时间为6h。1.4.在CYP3A4-HepG2细胞中,黄酮类化合物对CYP3A4激活作用的生物学效应评价结果表明,桔皮素、甜橙素、黄酮和6-羟基黄酮通过激活决奈达隆的代谢使其细胞毒性减轻,细胞存活率提高。1.5.激活作用除了具有底物依赖性,还具有明显的种属差异,经过大鼠、小鼠、金黄地鼠肝微粒体的体外筛选,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只有在金黄地鼠肝微粒体中对CYP3A4的激活作用与人肝微粒体中相似,因此最终选择金黄地鼠作为激活作用的体内评价模型。1.6.金黄地鼠体内,黄酮类化合物对CYP3A4激活作用的生物学效应评价结果表明,金黄地鼠提前30min分别口服给予桔皮素、甜橙素、黄酮或6-羟基黄酮后,与决奈达隆单独给药组相比,决奈达隆的体内代谢被激活,主要代谢物N-脱丁基决奈达隆的AUC0-t和Cmax均不同程度增加,增加倍数分别为2.36~2.87 倍和 1.57~2.71 倍。1.7.中成药蛇胆陈皮散富含能激活CYP3A4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桔皮素和甜橙素,在金黄地鼠体内其与决奈达隆联合应用后,蛇胆陈皮散不影响决奈达隆的代谢,提示临床合用时可能无明显的代谢型药物相互作用,可能是在研究剂量下蛇胆陈皮散中桔皮素和甜橙素的含量没有达到激活的浓度,也可能是由于蛇胆陈皮散中的蛇胆成分或其他成分中和了桔皮素和甜橙素的激活作用所致。。2.黄酮类化合物对CYP3A4激活作用的分子机制和构效关系研究2.1.黄酮类化合物与CYP3A4的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桔皮素、甜橙素、黄酮和6-羟基黄酮主要通过疏水性范德华力和Pi键与CYP3A4结合,Cys 442是这4个黄酮与CYP3A4相互结合共同的氨基酸残基,提示Cys 442可能是黄酮类化合物激活CYP3A4的关键结合位点。2.2.黄酮类化合物与CYP3A4相互作用的圆二色谱研究表明,桔皮素、甜橙素、黄酮和6-羟基黄酮激活CYP3A4活性的分子机制,是使CYP3A4的二级结构改变,且α-螺旋含量增加,β-转角含量降低,即α/β值增大,从而使CYP3A4蛋白构象更加稳定。2.3.3D-QSAR药效团计算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的B芳香环,7位疏水性作用基团以及4位的氢键受体是激活作用的必需药效团,可为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改造提供依据。2.4.应用ADMET Predictor建立2D-QSAR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的Q2均大于0.7,且模型预测性良好,可对未进行检测的化合物进行CYP3A4激活活性的预测。综上所述,本研究对75种日常饮食及中草药中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CYP3A4的激活作用研究以及体外和体内激活效应生物学评价,建立了金黄地鼠体内激活作用评价模型,并应用分子对接和圆二色谱技术初步阐明了分子机制。最后构效关系模型的建立可为预测临床食物-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提供实验依据,并为后续激活作用的研究提供参考。Ⅱ黄酮类化合物对P-糖蛋白的抑制作用及构效关系研究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是人体主要的外排转运蛋白之一,可将毒物、药物等外源物排出细胞,发挥机体屏障的作用。P-gp主要分布在肝脏、肾脏、小肠以及某些特殊的生理屏障如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因此对于P-gp的底物药物,P-gp的活性改变可能会引起其血药浓度的变化,对于治疗窗口窄的药物而言,体内血药浓度的微小波动可能就会导致毒性反应的发生或临床疗效的改变。除正常组织外,P-gp还在肿瘤细胞过表达,这也是肿瘤药物多药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抑制P-gp的活性可能会改善多药耐药现象。本研究应用实验室前期自建的人源化P-gp过表达MDR1-MDCKII细胞模型研究日常饮食及中草药中富含的75种黄酮类化合物对P-gp活性的影响,在细胞水平评价调控作用的生物学效应,并观察对紫杉醇多药耐药的改善。应用大鼠体内模型评价黄酮类化合物对地高辛药代动力学的影响。通过分子对接探讨调控作用的可能机制。最后,建立药效团模型总结黄酮类化合物对P-gp调控作用与结构的关系,为预测临床DDI的发生提供实验依据。1.75种黄酮类化合物对P-糖蛋白的抑制作用及药物相互作用研究1.1.MDR1-MDCKII细胞双向转运实验结果表明,6个化合物对P-gp的转运活性有显着的抑制作用(抑制率≥50%),包括川陈皮素、异橙黄酮、桔皮素、甜橙素、金松双黄酮和千层纸素A;23个化合物对P-gp转运活性的抑制作用较弱(抑制率20-50%),其余46个化合物对P-gp的转运活性无明显影响(抑制率<20%)。1.2.抑制率高于50%的化合物进行P-gp抑制活性IC50的测定,结果表明,在MDR1-MDCKII细胞中,川陈皮素对P-gp转运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强(IC50=2.21μM),其次是异橙黄酮(IC50=4.2 μM),桔皮素(IC50=12.66 μM),甜橙素(IC50=18.9μM),金松双黄酮(IC50=53.42μM)和千层纸素 A(IC50=78.33 μM)。1.3.在MDR1-MDCKII细胞中,黄酮类化合物对P-gp抑制作用的生物学效应评价结果表明,异橙黄酮、桔皮素、甜橙素、金松双黄酮和千层纸素A分别与百草枯温孵后,百草枯的细胞毒性增大,尤其是千层纸素A和金松双黄酮,在百草枯750μM时,其细胞毒性分别增加了 54.51%和59.65%。1.4.抑制P-gp转运活性可改善多药耐药现象,在MX-1和紫杉醇耐药MX-1/T细胞中,上述6种黄酮均使紫杉醇的细胞毒性增大,尤其是桔皮素和金松双黄酮与紫杉醇温孵后,紫杉醇在耐药MX-1/T细胞中毒性比在野生型MX-1细胞中更强,提示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抑制P-gp的转运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肿瘤药物多药耐药的现象。1.5.SD大鼠体内,黄酮类化合物对P-gp抑制作用的生物学效应评价结果表明,SD大鼠提前30min分别口服上述6种黄酮类化合物后,地高辛的AUC0-t和Cmax与地高辛单独给药组相比均不同程度升高,其中川陈皮素作用最强,分别升高2.03倍和4倍。1.6.中成药蛇胆陈皮散和银杏叶片分别富含能抑制P-gp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川陈皮素、桔皮素、甜橙素及金松双黄酮,在SD大鼠体内其与地高辛联合应用后,蛇胆陈皮散和银杏叶片均不影响地高辛的血药浓度,提示在临床合用中可能无明显的代谢型药物相互作用。2.黄酮类化合物对P-糖蛋白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和构效关系研究2.1.黄酮类化合物与P-gp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上述6种黄酮类化合物与P-gp对接后的空间构象与底物地高辛不同,且结合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以及相互作用力存在差异,且抑制作用可能与Pi键的形成有关,而非氢键。2.2.3D-QSAR药效团计算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的B芳香环,6位、7位和4’位的疏水性作用基团以及4位的氢键受体是抑制作用的必需药效团,可为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改造提供依据。综上所述,本研究在稳定的实验条件下系统地探讨了 75种日常饮食及中草药中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对P-糖蛋白的抑制作用,在MDR1-MDCKII细胞、紫杉醇耐药MX-1/T细胞以及大鼠体内水平研究了抑制作用引起的DDI,并应用分子对接初步阐明了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最后应用药效团计算软件建立了构效关系模型。上述研究可为预测临床中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食物-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提供实验依据,并为开发改善肿瘤多药耐药的低毒高效的P-糖蛋白抑制剂提供思路。

二、LC-MS检测肝微粒体孵育液中系列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C-MS检测肝微粒体孵育液中系列化合物(论文提纲范文)

(1)大鼠血浆中左炔诺孕酮定量方法的建立及对CYP450酶的抑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左炔诺孕酮的临床应用
    1.2 左炔诺孕酮药物剂型的研究进展
    1.3 左炔诺孕酮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4 左炔诺孕酮的体内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5 创新药物研发与CYP450酶
    1.6 左炔诺孕酮对CYP450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1.7 研究目的及方案
第2章 高灵敏度左炔诺孕酮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2.1 实验目的
    2.2 大鼠血浆中左炔诺孕酮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2.2.1 仪器设备、试剂药品以及试验动物
        2.2.2 质谱条件的建立与优化
        2.2.3 色谱条件的建立与优化
        2.2.4 内标的选择
        2.2.5 溶液的配制
        2.2.6 大鼠血浆样品预处理方法优化
    2.3 定量分析方法验证
        2.3.1 稳定性考察
        2.3.2 选择性考察
        2.3.3 交叉干扰
        2.3.4 标准曲线
        2.3.5 定量下限
        2.3.6 准确度与精密度
        2.3.7 样品检测过程残留考察
        2.3.8 提取回收率考察
        2.3.9 基质效应考察
        2.3.10 稀释效应考察
    2.4 讨论
第3章 左炔诺孕酮定量分析方法的应用
    3.1 实验目的
    3.2 试剂药品、仪器设备以及试验动物
    3.3 实验设计
        3.3.1 给药方案及溶液配制
        3.3.2 血浆样品采集
    3.4 生物样品处理及数据分析
    3.5 实验结果
        3.5.1 标准曲线和质控样品测定结果
        3.5.2 大鼠血浆药代动力学结果
    3.6 结果与讨论
第4章 左炔诺孕酮对CYP450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4.1 实验目的
    4.2 CYP450酶探针底物代谢物的LC-MS/MS分析方法的建立
        4.2.1 仪器设备与试剂药品
        4.2.2 质谱条件的建立与优化
        4.2.3 色谱条件的建立与优化
        4.2.4 内标的选择
        4.2.5 溶液的配制
    4.3 分析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考察
    4.4 左炔诺孕酮的人混合肝微粒体孵育体系建立
        4.4.1 孵育体系中左炔诺孕酮的浓度选择
        4.4.2 孵育体系设置
        4.4.3 溶液的配制
        4.4.4 左炔诺孕酮与肝微粒体孵育过程研究
    4.5 左炔诺孕酮对CYP450酶的抑制结果与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指示性多氯联苯在蛋鸡体内迁移转化及代际传递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多氯联苯简述
        1.1.1 多氯联苯的化学结构
        1.1.2 PCBs的命名
        1.1.3 PCBs的理化性质
        1.1.4 PCBs的生产和使用
        1.1.5 PCBs性质
        1.1.6 指示性PCBs
    1.2 PCBs的污染和环境行为
        1.2.1 PCBs的污染来源
        1.2.2 PCBs的环境行为
        1.2.3 PCBs的污染监测
    1.3 PCBs的毒性
        1.3.1 PCBs结构—活性对应关系
        1.3.2 PCBs的毒性当量
        1.3.3 PCBs的毒性效应
    1.4 羟基多氯联苯研究进展
        1.4.1 羟基多氯联苯的生成和来源
        1.4.2 人体OH-PCBs暴露
        1.4.3 动物OH-PCBs暴露
    1.5 研究内容和目的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目的意义
第二章 饲料和动物组织中PCBs及OH-PCBs的测定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主要标准品和试剂
        2.2.2 主要仪器设备
        2.2.3 标准溶液配制
        2.2.4 检测材料的准备
        2.2.5 样品前处理
        2.2.6 仪器分析条件
        2.2.7 方法验证
        2.2.8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2.3 结果分析
        2.3.1 质谱条件优化
        2.3.2 样品前处理条件优化
        2.3.3 结果计算
        2.3.4 方法验证
    2.4 讨论
        2.4.1 IN-PCBs样品前处理方法改进
        2.4.2 OH-PCBs样品前处理方法改进
        2.4.3 OH-PCBs在气相色谱柱洗脱行为
    2.5 小结
第三章 鸡肝微粒体对IN-PCBs体外代谢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主要标准品和试剂
        3.2.2 主要仪器设备
        3.2.3 鸡肝微粒体孵育预实验
        3.2.4 鸡肝微粒体对PCB101代谢动力学
        3.2.5 肝微粒体中PCB101羟基代谢物消长动力学
        3.2.6 数据分析
    3.3 结果分析
        3.3.1 IN-PCBs在蛋鸡肝微粒体中羟基化代谢产物研究
        3.3.2 蛋鸡肝微粒体对PCB101羟基化反应代谢动力学
        3.3.3 PCB101羟基化代谢物在鸡肝脏微粒体孵育体系中消长规律
    3.4 讨论
        3.4.1 OH-PCBs的确认与分子结构推测
        3.4.2 蛋鸡肝脏微粒体对IN-PCBs羟基化代谢的分子结构选择性
    3.5 小结
第四章 IN-PCBs在蛋鸡体内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主要标准品和试剂
        4.2.2 主要仪器设备
        4.2.3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4.2.4 试验日粮
        4.2.5 饲养管理
        4.2.6 样品采集与处理
        4.2.7 样品测定
        4.2.8 质量控制与数据分析
    4.3 结果分析
        4.3.1 生产指标与健康状况
        4.3.2 IN-PCBs的表观消化率
        4.3.3 饲料、鸡、鸡蛋和粪便中IN-PCBs质量守恒分析
        4.3.4 鸡蛋中IN-PCBs分布和蓄积规律
        4.3.5 蛋鸡组织中IN-PCBs分布和蓄积规律
        4.3.6 IN-PCBs在饲料、蛋鸡组织、鸡蛋、粪便中分布模式变化规律
        4.3.7 蛋鸡对IN-PCBs代谢及其主要代谢物
        4.3.8 PCB101 羟基代谢物在鸡蛋中分布和蓄积规律
        4.3.9 PCB101 羟基代谢物在蛋鸡体内分布和蓄积规律
        4.3.10 PCB101 羟基代谢物在蛋鸡粪便中排出规律
    4.4 讨论
        4.4.1 IN-PCBs在蛋鸡体内吸收、蓄积和消除规律
        4.4.2 IN-PCBs在蛋鸡体内羟基化代谢
        4.4.3 OH-PCBs在蛋鸡体内分布和排泄规律
        4.4.4 蛋鸡IN-PCBs暴露的食源性风险
    4.5 小结
第五章 IN-PCBs及其羟基化代谢物蛋鸡代际传递规律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主要标准品和试剂
        5.2.2 主要仪器设备
        5.2.3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5.2.4 样品测定
        5.2.5 质量控制与数据分析
    5.3 结果分析
        5.3.1 IN-PCBs代际传递系数
        5.3.2 鸡胚胎发育过程中IN-PCBs传递系数
        5.3.3 新生雏鸡组织中IN-PCBs浓度
        5.3.4 新生雏鸡组织中4`-OH-PCB101 浓度
    5.4 讨论
        5.4.1 蛋鸡IN-PCBs及OH-PCBs代际传递
        5.4.2 鸡胚胎发育过程对PCBs的代谢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二氢嘧啶类HBV衣壳蛋白抑制剂GLS4的氘代药物及基于靶标与作用机制的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HBV及其特点
    第二节 HBV的生命周期
    第三节 HBV抑制剂研究进展
        1. 批准上市的药物研究
        2. 临床前和临床阶段的药物研究
        3. 核心蛋白抑制剂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GLS4氘代药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
    第一节 GLS4氘代药物的设计
        1. 氘代药物的研究进展
        2. GLS4氘代药物(GLS4D)的设计
    第二节 GLS4D的合成
        1. 仪器与试剂
        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步骤
        4. 合成试验讨论
    第三节 GLS4D的体外抗HBV细胞活性评价
        1. 实验原理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GLS4D的体外人肝微粒体中代谢稳定性试验
        1. 实验原理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第五节 CYP450亚型抑制实验
        1. 实验原理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第六节 GLS4D的药代动力学实验
        1. 实验原理
        2. 实验仪器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GLS4基于靶标的结构优化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
    第一节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1.二氢嘧啶(HAP)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2. 螺环骨架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1. 仪器与试剂
        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步骤
        4. Ⅰ系列目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
    第三节 目标化合物的细胞活性评价
        1. 实验原理
        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 实验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对化合物理化性质和药代动力学性质预测
        1. cLogP预测结果
        2. CYP450酶抑制活性预测
        3. 药代动力学性质预测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GLS4-PROTAC类似物的设计合成、活性评价与机制验证
    第一节 GLS4-PROTAC类似物的设计
        1. PROTAC的概述
        2. GLS4-PROTAC类似物的设计
    第二节 GLS4-PROTAC类似物的合成
        1. 仪器与试剂
        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步骤
        4. Ⅱ系列目标化合物的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
    第三节 GLS4-PROTAC类似物的活性评价
        1. 实验原理
        2. 实验仪器与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GLS4-PROTAC类似物的机制验证
        1. 实验原理
        2. 实验仪器与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1. 氘代药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
        2. GLS4的基于靶标的结构优化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
        3. GLS4-PROTAC类似物的设计、合成、活性评价与机制验证
        4. 不足之处
    第二节 展望
附录
    1. 部分化合物~1H-NMR、~(13)C-NMR及ESI-MS谱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及奖励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典型双酚类化合物在鸡蛋和蛋鸡体内代谢转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概述
        1.1.1 EDCs定义
        1.1.2 EDCs类别
        1.1.3 EDCs暴露
        1.1.4 EDCs危害
        1.1.5 EDCs作用机制
    1.2 双酚类EDCs概述
        1.2.1 双酚类EDCs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1.2.2 双酚类EDCs理化性质
        1.2.3 双酚类EDCs暴露
        1.2.4 双酚类EDCs毒性作用
        1.2.5 双酚类EDCs检测技术
        1.2.6 双酚类EDCs代谢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1.3.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饲料及畜产品中双酚类化合物检测方法建立及暴露评估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基质添加标准曲线
        2.2.2 方法的检出限(LODs)和定量限(LOQs)
        2.2.3 方法的选择性
        2.2.4 准确度、精密度和重现性
        2.2.5 实际样品测定
        2.2.6 人体通过动物源性食品摄入双酚类EDCs暴露评估
    2.3 讨论
        2.3.1 质谱条件优化
        2.3.2 色谱条件优化
        2.3.3 直接提取法条件优化
        2.3.4 超声探针辅助酶解(EPS)条件优化
        2.3.5 双酚类EDCs检测结果比较
    2.4 小结
第三章 典型双酚类化合物BPF在鸡蛋和蛋鸡体内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蛋鸡暴露试验方法
        3.1.2 样品测定
        3.1.3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饲料和饲料原料中常规营养成分及BPF本底测定结果
        3.2.2 混合均匀度测定
        3.2.3 BPF暴露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3.2.4 BPF在鸡蛋中的分布规律
        3.2.5 BPF在蛋鸡血液中的代谢规律
        3.2.6 BPF在蛋鸡肝脏中的代谢规律
        3.2.7 BPF在蛋鸡肌肉中的代谢规律
        3.2.8 Carry-over和Transfer factor
    3.3 讨论
        3.3.1 结合态BPF占总BPF的比例
        3.3.2 BPF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内分泌干扰作用机制
        3.3.3 Carry-over rates和transfer factors
    3.4 小结
第四章 典型双酚类化合物BPF在蛋鸡体内外代谢比较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UPLC-HRMS测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鸡肝微粒体蛋白浓度测定结果
        4.2.2 鸡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活力测定结果
        4.2.3 UPLC-HRMS质量控制
        4.2.4 BPF裂解途径解析
        4.2.5 BPF在鸡肝微粒体中的I相代谢产物
        4.2.6 BPF在蛋鸡体内的II相代谢产物
    4.3 讨论
        4.3.1 药物体内外代谢研究方法
        4.3.2 UPLC-HRMS非靶向筛查技术
        4.3.3 样品前处理和仪器条件优化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总结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救必应酸的体内外代谢研究及药效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
        1.1.1 非酒精性脂肪肝概述
        1.1.2 NAFLD的发病机制
        1.1.3 NAFLD治疗对策
    1.2 救必应酸的研究进展
        1.2.1 救必应酸简介
        1.2.2 药理作用
        1.2.3 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概况
    1.3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1.3.1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概况
        1.3.2 药物代谢实验方法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1.4.1 选题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救必应酸血药浓度分析方法的开发、验证及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试剂和药品
        2.2.2 仪器
        2.2.3 溶液的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救必应酸的制备
        2.3.2 血浆样品前处理方法
        2.3.3 LC-MS/MS条件
        2.3.4 方法学验证
        2.3.5 药代动力学研究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救必应酸的制备
        2.4.2 血浆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2.4.3 液质条件优化
        2.4.4 方法学验证
        2.4.5 药代动力学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救必应酸的体外代谢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1 试剂
        3.2.2 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孵育体系
        3.3.2 样品预处理
        3.3.3 酶促动力学研究
        3.3.4 化学抑制实验
        3.3.5 体外代谢产物研究
    3.4 实验结果
        3.4.1 酶促动力学研究
        3.4.2 化学抑制实验
        3.4.3 体外代谢产物研究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救必应酸在正常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1 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灌胃给药与样品收集
        4.3.2 样品处理
        4.3.3 检测条件
        4.3.4 数据处理
    4.4 实验结果及讨论
        4.4.1 代谢产物筛选及鉴定
        4.4.2 代谢通路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救必应酸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药效学评价
    5.1 引言
    5.2 实验试剂与仪器
        5.2.1 试剂
        5.2.2 仪器
    5.3 动物与饲料
    5.4 实验方法
        5.4.1 动物分组及给药
        5.4.2 样本采集
        5.4.3 指标测定
        5.4.4 救必应酸在NAFLD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研究
        5.4.5 数据处理
    5.5 实验结果与讨论
        5.5.1 一般结果观察
        5.5.2 血清生化指标
        5.5.3 肝脏生化指标
        5.5.4 形态学变化
        5.5.5 代谢产物研究
    5.6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几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代谢和临床药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1.1 共价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临床药动学研究进展
        1.1.1 共价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1.1.2 共价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药物代谢和药动学
        1.1.3 共价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1.2 甲磺酸阿帕替尼的研究背景
    1.3 甲磺酸艾氟替尼的研究背景
    1.4 马来酸吡咯替尼的研究背景
    1.5 共价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与人血浆蛋白的共价结合研究
    1.6 研究背景及计划
第2章 利福平和伊曲康唑对阿帕替尼临床药动学的影响研究
    2.1 实验目的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伦理学研究
        2.2.2 研究设计
        2.2.3 分析方法
        2.2.4 药动学参数计算
        2.2.5 安全评估
        2.2.6 统计分析
        2.2.7 阿帕替尼和代谢物CYP3A底物和转运体底物筛选
        2.2.8 诱导后的人肝细胞对阿帕替尼的代谢及利福平对UGT2B7 酶诱导作用
    2.3 结果
        2.3.1 人口统计数据
        2.3.2 利福平对阿帕替尼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2.3.3 伊曲康唑对阿帕替尼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2.3.4 安全性总结
        2.3.5 代谢物CYP3A和转运体底物筛选结果
        2.3.6 诱导后的人肝细胞对阿帕替尼的代谢及利福平对UGT2B7 酶诱导作用
    2.4 讨论
    2.5 结论
第3章 艾氟替尼的药动学、代谢和CYP3A4 酶诱导作用研究
    3.1 实验目的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和条件
        3.2.3 标准曲线,质控和内标的制备
        3.2.4 样品预处理
        3.2.5 溶液稳定性
        3.2.6 方法验证
        3.2.7 艾氟替尼在人肝微粒体和人重组CYP酶中的氧化代谢
        3.2.8 人肝微粒体和CYP酶选择性抑制剂体系孵化
        3.2.9 艾氟替尼对主要CYP酶的抑制作用
        3.2.10 艾氟替尼和AST5902对CYP3A4 酶的诱导作用
    3.3 结果
        3.3.1 LC-MS/MS方法开发
        3.3.2 LC-MS方法验证
        3.3.3 方法应用
        3.3.4 UPLC/Q-TOF MS测定艾氟替尼和AST5902、AST28365
        3.3.5 艾氟替尼在人肝微粒体和人重组CYP酶中的代谢
        3.3.6 CYP酶选择性抑制剂对艾氟替尼在人肝微粒体代谢的影响
        3.3.7 艾氟替尼对主要CYP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3.3.8 艾氟替尼和AST5902对CYP3A4 酶的诱导作用
    3.4 讨论
    3.5 结论
第4章 吡咯替尼与人血清白蛋白的共价结合研究
    4.1 实验目的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化合物和试剂
        4.2.2 血浆稳定性
        4.2.3 吡咯替尼与血浆蛋白和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速度
        4.2.4 鉴定吡咯替尼-人血清白蛋白加合物
        4.2.5 链霉蛋白酶水解
        4.2.6 盐酸水解
        4.2.7 吡咯替尼与人血浆蛋白共价结合的可逆性分析
        4.2.8 LC-MS分析
        4.2.9 吡咯替尼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模式
    4.3 结果
        4.3.1 血浆稳定性
        4.3.2 吡咯替尼与血浆蛋白和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速度
        4.3.3 鉴定吡咯替尼-人血清白蛋白加合物
        4.3.4 链霉蛋白酶水解
        4.3.5 盐酸水解
        4.3.6 吡咯替尼与人血浆蛋白共价结合的可逆性分析
        4.3.7 吡咯替尼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模式
    4.4 讨论
    4.5 结论
第5章 共价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与人血浆蛋白的共价结合研究
    5.1 实验目的
    5.2 实验与材料
        5.2.1 药物与试剂
        5.2.2 不同种属的血浆稳定性
        5.2.3 鉴定药物-血浆蛋白加合物
        5.2.4 链霉蛋白酶水解
        5.2.5 盐酸水解
        5.2.6 共价TKIs与氨基酸孵育实验
        5.2.7 共价TKIs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模式
        5.2.8 共价TKIs与人血浆和人血清白蛋白的内在反应性
        5.2.9 量化计算与线性建模
        5.2.10 共价TKIs与人血浆蛋白、HSA共价结合的可逆性及影响因素
        5.2.11 LC-MS分析
    5.3 结果
        5.3.1 不同种属的血浆稳定性
        5.3.2 鉴定药物-血浆蛋白加合物
        5.3.3 链霉蛋白酶水解
        5.3.4 盐酸水解
        5.3.5 共价TKIs与氨基酸孵育实验
        5.3.6 共价TKIs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模式
        5.3.7 共价TKIs在 HSA溶液和人血浆中的内在反应性
        5.3.8 量化计算与线性建模
        5.3.9 共价TKIs与人血浆蛋白、HSA共价结合的可逆性及影响因素
    5.4 讨论
    5.5 结论
第6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小檗碱及其CYP450代谢物对UGTs活性的影响与临床药物相互作用风险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BBR、BRB、DEB对 UGTs重组酶活性的影响
    2.1 材料
        2.1.1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2 主要试剂
    2.2 方法
        2.2.1 溶液的配制
        2.2.2 体外孵育体系和检测条件
        2.2.3 BBR、BRB、DEB对12种UGTs酶的抑制筛选实验
        2.2.4 BBR、BRB、DEB对体外表达的UGT1A1 的抑制实验
        2.2.5 BBR、BRB、DEB对UGT1A1 的酶动力学特征及作用类型评估
        2.2.6 酶抑制动力学类型推断
        2.2.7 体外-体内药物相互作用风险预测
        2.2.8 数据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LC-MS/MS检测方法学评价结果
        3.1.1 4-MUG的 LC-MS/MS检测方法学评价
        3.1.2 TFP-G的 LC-MS/MS检测方法学评价
        3.1.3 胆红素的LC-MS/MS检测方法学评价
    3.2 BBR、BRB、DEB对12种UGTs酶抑制筛选作用
    3.3 BBR、BRB、DEB对体外表达的UGT1A1 的抑制效果
    3.4 BBR、BRB、DEB对 UGTs酶抑制能力评估结果
        3.4.1 BBR、BRB、DEB对 UGT1A1 催化4-MU-O-葡萄糖醛酸化反应抑制类型的判断及动力学参数计算
        3.4.2 BBR、BRB、DEB对胆红素-O-葡萄糖醛酸化反应的抑制类型的判断及动力学参数计算
    3.5 BBR、BRB、DEB诱发药物相互作用预测结果
第4章 讨论
    4.1 体外代谢模型
    4.2 UGT1A1 介导的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化反应
    4.3 UGT1A1 介导的DDI风险评估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8)琥珀八氢氨吖啶体外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1章 绪论
    1.1 阿尔兹海默症现状
    1.2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药物琥珀八氢氨吖啶简介
    1.3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1.4 体外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1.4.1 药物对CYP450 酶活性抑制能力的评价
        1.4.2 CYP450 酶代谢亚型鉴定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案
第2章 人肝微粒体中琥珀八氢氨吖啶分析方法建立
    2.1 分析方法的建立
        2.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2.1.2 质谱、液相色谱条件
        2.1.3 溶液配制
        2.1.4 储备液和工作液的配制
        2.1.5 标准曲线、质控样品配制
        2.1.6 样品处理方法
    2.2 定量分析方法的确证
        2.2.1 基质选择性
        2.2.2 样品测试残留确证
        2.2.3 标准曲线
        2.2.4 准确度与精密度
        2.2.5 提取回收率
        2.2.6 基质效应
        2.2.7 稳定性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第3章 琥珀八氢氨吖啶在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的代谢稳定性研究
    3.1 实验设计
        3.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3.1.2 质谱、液相色谱条件
        3.1.3 溶液配制
        3.1.4 储备液和工作液的配制
        3.1.5 标准曲线、质控样品配制
    3.2 孵育体系及样品处理方法
        3.2.1 孵育体系及孵育过程
        3.2.2 样品处理方法
    3.3 试验结果与讨论
        3.3.1 标准曲线和质控样品的测定
        3.3.2 孵育体系中剩余底物浓度水平
第4章 琥珀八氢氨吖啶的CYP450 酶代谢亚型的鉴定—选择性化学抑制剂法
    4.1 实验设计
        4.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4.1.2 质谱、液相色谱条件
        4.1.3 溶液配制
        4.1.4 抑制剂工作液的配制
        4.1.5 储备液和工作液的配制
        4.1.6 标准曲线、质控样品配制
    4.2 孵育体系及样品处理方法
        4.2.1 孵育体系及孵育过程
        4.2.2 样品处理方法
    4.3 试验结果与讨论
        4.3.1 标准曲线和质控样品的测定:
        4.3.2 琥珀八氢氨吖啶CYP450 酶代谢亚型的鉴定
第5章 琥珀八氢氨吖啶的CYP450 酶代谢亚型的鉴定—基因重组人源CYP450 酶法
    5.1 实验设计
        5.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5.1.2 质谱、液相色谱条件
        5.1.3 溶液配制
        5.1.4 储备液和工作液的配制
        5.1.5 标准曲线、质控样品配制
    5.2 孵育体系及样品处理方法
        5.2.1 孵育体系及孵育过程
        5.2.2 样品处理方法
    5.3 试验结果与讨论
        5.3.1 标准曲线和质控样品的测定
        5.3.2 琥珀八氢氨吖啶CYP450 酶代谢亚型的鉴定
第6章 “Cocktail”探针底物法研究琥珀八氢氨吖啶对CYP450 酶的抑制作用
    6.1 试验设计
        6.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6.1.2 质谱、液相色谱条件
        6.1.3 溶液配制
        6.1.4 分析物储备液和工作液的配制
        6.1.5 分析物质控储备液和工作液的配制
        6.1.6 混合抑制剂工作液的配制
        6.1.7 琥珀八氢氨吖啶工作液的配制
        6.1.8 标准曲线及质控样品的制备
        6.1.9 混合探针底物工作液的配制
    6.2 孵育体系及样品处理方法
        6.2.1 孵育体系及孵育流程
        6.2.2 样品处理方法
    6.3 试验结果及讨论
        6.3.1 随行校正曲线及质控样品的测定
        6.3.2 琥珀八氢氨吖啶对CYP酶亚型的抑制作用研究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9)连花清瘟胶囊给药后甘草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及其与假性醛固酮增多症风险关联物质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实验一 连花清瘟胶囊中甘草化学组成及相关的质量一致性分析
    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1.1.1 材料
        1.1.2 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文献挖掘
        1.2.2 甘草药材及连花清瘟胶囊样品的制备方法
        1.2.3 甘草成分的分析方法
        1.2.4 甘草成分的检测、鉴定和排序分档
        1.2.5 连花清瘟胶囊源自甘草成分的质量波动性分析
        1.2.6 数据处理
    1.3 实验结果
        1.3.1 通过文献挖掘获得的关键文献和信息
        1.3.2 文献挖掘获得的甘草成分信息
        1.3.3 连花清瘟胶囊源自甘草成分的化学组成及胶囊的质量波动情况
    1.4 小结
实验二 连花清瘟胶囊人体药代动力学实验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2.1.1 材料
        2.1.2 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连花清瘟胶囊人体药代动力学实验
        2.2.2 生物样品前处理方法
        2.2.3 甘草物质体内物质谱分析
        2.2.4 生物样品中主要甘草物质的分析方法
        2.2.5 用于甘草成分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标准曲线的制备
        2.2.6 生物样品中主要暴露的甘草物质定量分析方法学验证
        2.2.7 数据处理
    2.3 实验结果
        2.3.1 生物样品分析方法学验证
        2.3.2 给药后甘草成分(原型和代谢物)在人体的系统暴露
        2.3.3 给药后主要暴露甘草物质在不同类型人群的药代特征
    2.4 小结
实验三 连花清瘟胶囊大鼠药代动力学实验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3.1.1 材料
        3.1.2 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动物
        3.2.2 给药溶液配制
        3.2.3 大鼠连花清瘟胶囊及甘草酸/甘草次酸纯品给药血浆药动学实验
        3.2.4 大鼠胆汁排泄实验
        3.2.5 大鼠尿粪排泄实验
        3.2.6 生物样品前处理方法
        3.2.7 生物样品中主要甘草物质的分析方法
        3.2.8 数据处理
    3.3 实验结果
        3.3.1 高剂量给药后甘草成分在大鼠的系统暴露
        3.3.2 主要暴露甘草物质在大鼠体内的量暴关系
        3.3.3 主要暴露甘草物质在大鼠体内的排泄特征
        3.3.4 高剂量甘草酸/甘草次酸大鼠血浆药动学
    3.4 小结
实验四 甘草成分体外实验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4.1.1 材料
        4.1.2 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甘草成分体外代谢实验
        4.2.2 代谢产物30-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M8G)的生物合成及核磁鉴定
        4.2.3 甘草成分体外肾脏摄取转运体转运实验
    4.3 实验结果
        4.3.1 甘草物质体外代谢研究结果
        4.3.2 甘草物质被动跨膜能力和肾脏摄取转运体的转运结果
    4.4 小结
实验五 甘草成分对11β-HSD2体外酶抑制活性实验
    5.1 实验材料和仪器
        5.1.1 材料
        5.1.2 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甘草成分对11β-HSD2体外酶抑制活性实验
        5.2.2 数据处理
    5.3 实验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甘草制剂相关的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研究进展
    1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及其病理机制
    2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相关的甘草物质
        2.1 甘草酸
        2.2 甘草次酸
        2.3 3-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
        2.4 其他甘草化合物
    3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黄酮类化合物对CYP3A4和P-糖蛋白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黄酮类化合物对CYP3A4的激活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前言
    第一节 75种黄酮类化合物对CYP3A4活性的激活作用及生物学效应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75种黄酮类化合物在人肝微粒体中对CYP3A4调控作用的初步筛选
        3.2 具有CYP3A4活性调控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EC_(50)的测定
        3.3 黄酮类化合物在细胞水平对CYP3A4激活作用的生物学效应评价
        3.3.1 CYP3A4-HepG2细胞中CYP3A4酶活性的验证
        3.3.2 黄酮类化合物对CYP3A4-HepG2细胞毒性的测定
        3.3.3 CYP3A4-HepG2细胞中生物学效应评价底物的确定
        3.3.4 DND在CYP3A4-HepG2细胞中温孵浓度和时间的确定
        3.3.5 黄酮类化合物在细胞水平对CYP3A4激活的生物学效应
        3.4 黄酮类化合物在整体动物水平对CYP3A4激活作用的生物学效应评价
        3.4.1 黄酮类化合物在大鼠和小鼠肝微粒体中对CYP3A4调控作用的筛选
        3.4.2 黄酮类化合物在金黄地鼠肝微粒体中对DND代谢的影响
        3.4.3 黄酮类化合物在整体动物水平对CYP3A4激活的生物学效应
        3.5 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中成药蛇胆陈皮散与DND的体内相互作用
        4. 讨论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对CYP3A4激活作用的分子机制和构效关系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黄酮类化合物与CYP3A4的分子对接
        3.2 黄酮类化合物与CYP3A4的圆二色谱分析
        3.3 基于CYP3A4激活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的药效团模型建立
        3.4 基于CYP3A4激活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定量-激活活性(2D-QSAR)生物信息库建立
        4. 讨论
    小结
第二章 黄酮类化合物对P-糖蛋白活性的抑制作用及构效关系研究
    前言
    第一节 黄酮类化合物对P-糖蛋白活性的抑制作用及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75种黄酮类化合物对MDR1-MDCKⅡ细胞毒性的测定
        3.2 黄酮类化合物对P-gp介导的地高辛转运活性的影响
        3.2.1 黄酮类化合物对MDR1-MDCKⅡ细胞地高辛转运活性的影响
        3.2.2 具有P-gp抑制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IC_(50)的测定
        3.3 黄酮类化合物对百草枯细胞毒性的影响
        3.4 黄酮类化合物对紫杉醇耐药的改善作用
        3.4.1 紫杉醇在MX-1和MX-1/T细胞中细胞毒性浓度的确定
        3.4.2 黄酮类化合物对紫杉醇细胞毒性的影响
        3.5 黄酮类化合物在SD大鼠体内对地高辛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3.6 银杏叶片和蛇胆陈皮散在SD大鼠体内对地高辛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4. 讨论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对P-糖蛋白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及构效关系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黄酮类化合物与P-gp的分子对接
        3.2 基于P-gp抑制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的药效团模型建立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References
附录
致谢

四、LC-MS检测肝微粒体孵育液中系列化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 [1]大鼠血浆中左炔诺孕酮定量方法的建立及对CYP450酶的抑制作用研究[D]. 单钰钦. 吉林大学, 2021(01)
  • [2]指示性多氯联苯在蛋鸡体内迁移转化及代际传递规律研究[D]. 王瑞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3]二氢嘧啶类HBV衣壳蛋白抑制剂GLS4的氘代药物及基于靶标与作用机制的结构优化研究[D]. 马悦. 山东大学, 2021(12)
  • [4]典型双酚类化合物在鸡蛋和蛋鸡体内代谢转化规律研究[D]. 肖志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5]救必应酸的体内外代谢研究及药效学评价[D]. 吴绿英.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6]几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代谢和临床药动学研究[D]. 刘晓云.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020(07)
  • [7]小檗碱及其CYP450代谢物对UGTs活性的影响与临床药物相互作用风险预测[D]. 张艳丽. 南昌大学, 2020(08)
  • [8]琥珀八氢氨吖啶体外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研究[D]. 李润智. 吉林大学, 2020(08)
  • [9]连花清瘟胶囊给药后甘草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及其与假性醛固酮增多症风险关联物质鉴定[D]. 兰小芳.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
  • [10]黄酮类化合物对CYP3A4和P-糖蛋白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 白洁.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标签:;  ;  ;  ;  ;  

LC-MS检测肝微粒体培养液中的一系列化合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