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99电子出版物展示会(论文文献综述)
黄阳[1](2012)在《我国创意城市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意城市的出现源于解决工业城市遗留都市难题的现实需要。重工业在为人类带来经济巨大发展的同时,也给城市造成了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生活成本飙升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企业外迁、产业转移、经济停滞。为了激发城市活力,实现城市复兴,创意城市的概念与构想应运而生。由于国内对创意城市理解存在偏差,导致出现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热,而忽略了社会宽容的提升以及城市创意氛围的培育等更为重要的工作。因此,有必要厘清创意城市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并设计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帮助各城市政府根据自身的优势资源,建设各具特色的创意城市,这是本文写作的初衷。本文首先梳理和评论国内外学术界对创意产业、创意城市构成和类型以及创意城市评价的相关研究,从创意城市发展特点和演进规律出发,结合国情,完善我国创意城市评价的理论和框架。其次,依据评价框架构建我国创意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我国20个主要城市2005至2009年的统计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我国创意城市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最后,结合评价结果和各地区各城市的实际,提出创意城市构建的目标、战略和措施。研究发现:一、创意城市并非某个或某几个城市的特权,每个城市都有发展和成为创意城市的潜质;二、城市环境、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人才资源、城市政府支持、科学技术、城市社会价值以及城市宽容度等七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推动我国创意城市发展;三、各个要素作用互不相同,城市政府支持对我国创意城市构建和发展起导向作用,人才和宽容度是决定我国创意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关键要素,文化创意产业和科学技术在其中起核心作用,城市环境和城市社会价值决定了创意生态;四、同一经济区域范围内城市产业结构、文化特征及社会价值方面会呈现出趋同性,各经济区必须根据自身实际确立创意城市发展方向,如海峡西岸经济区应该把握有利契机,实现两岸创意城市互动,长株潭城市群可以用媒体助创意城市发展,成渝经济区构建西南草根创意城市等等;五、各城市应依据评价结果,利用优势资源,结合所处的区位条件,按照“目标、战略——措施”的思路,有重点、有层次地推进我国创意城市建设与发展。本文的创新主要有三点。第一,根据国情,提出了创意城市建设的七个维度,构建了创意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从理论和统计检验两个层面验证了指标体系合理性;第二,将结构方程模型引入创意城市评价,解决了之前评价方法中存在的诸多缺陷,如指标权重确定主观随意、无法混和处理定量和定性指标以及不能同时估计因子结构和因子关系等;第三,结合各个城市所处的区位条件,有针对性的提出创意城市构建的战略、目标和措施。当然,本文还存在诸多不足。比如,由于统计口径存在差异,使用替代指标和软性指标等问题,创意城市实证评价的精准度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影响;又如,结构方程模型只能解决线性拟合问题,难于解释因子之间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等。由于能力和条件所限,这些问题只能在后续研究解决。
艾险峰[2](2011)在《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文中认为博览会事业发展至今,其对人类科技文明的传播、思想的交流,以及城市建设诸多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武汉作为近代以来积极参与和率先举办博览会事业的城市之一,在展览业的发展历程上取得过令人瞩目的历史成就。本文选取晚清至当代以来的武汉博览会事业作为研究对象,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展开对武汉市博览会事业与武汉城市社会发展的整体研究,以全面把握武汉博览会事业,并谋求使武汉博览会事业更好地为推动地武汉城市社会的发展服务。第一,首先从宏观的层面考察我国博览会事业与城市发展之间互动发展的总体状况。重点考察博览会与城市社会互动发展中对意识形态的塑形,博览会对推进城市经济发展,塑造城市形象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第二,考察近代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近代,武汉参加了自20世纪初期开始举办的全国性博览会。湖北率先于1909年举办的武汉劝业奖进会,是中国第一次正式的地方性博览会。民国时期在湖北也举办了3次规模较大的国货展览会。博览会与城市社会是互动发展的。在近代,武汉城市社会的发展驱动了近代博览会事业的兴起和发展,博览会事业也促进了武汉城市社会的趋新发展。其作用可从博览会有利于城市发展的积极的宗旨和主观愿望,以及博览会的所作所为对城市发展所能起的效用看到。第三,考察建国后1949至1979三十年间展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变动的关联。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家政权和社会都开始发生异质性的发展演化,中国博览会事业也基本如此。新中国博览会事业更多强调展示、交流功能,以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为主,成为新政府巩固新政权,强化社会对新政权及社会主义认同的一种手段和工具。综合分析此段时期武汉的展览会,可以看出无论哪一种展览会都被高度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了。1949至1979三十年间展览会与武汉城市的互动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指武汉城市社会的变动以自上而下的行政督办力量,通过展览会展示出来。同样,这些展览会通过强化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与动员效力,又进一步推动了武汉城市社会的变动。第四,考察1980年代以来会展业与武汉城市社会的互动发展。1980年代后,武汉市一切工作围绕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力开展经济建设。近三年来,在“两型社会”战略指针下,大武汉城市圈获得了较大发展。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国大环境变动的影响下,随着武汉经济社会发生的变迁,1980年代后,武汉的诸多展览会也褪去了高度政治化的色彩,基本与经济和商品有关了。1980年代到2000年间,武汉的展览会基本是一种经贸活动,纯属为了推销商品;2000年以后武汉的展览会逐步开始具有独立性,回归博览会之本位,逐渐产生会展行业,形成了会展经济。武汉最有影响的品牌博览会主要是“机博会”、“光博会”、“食博会”和“农博会”。最后,在概述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的总体情况后,阐述了在武汉大力发展会展业的重要意义和如何促进武汉博览会事业的优化发展,以更好地促进武汉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方忠[3](2010)在《中韩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效应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分析文化创意经济行为的萌芽—创意入手,回顾了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演变历程,在辨证分析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产业、文化产业概念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较为清晰地界定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及其行业范畴,并指出文化创意产业一经提出,便成为各国积极规划、重点扶持的产业。自入世以来,中国文化市场与世界文化市场日益接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也正发挥着“引擎”作用。但我们在看到成效的同时,也应注意到目前在我国,不同文化创意产品发展水平却参差不齐。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对发达的韩国相比,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还很不成熟。可以说,中韩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效应存在一定的差距。首先,在贸易效应方面,长期以来中国文化创意产品对韩贸易处于贸易逆差状态,从中韩两国对外贸易的地域结构情况比较当中,可以看出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单纯地停留在给他国做加工情况相比,韩国文化创意产业在进军海外市场时往往更注重自身产业发展的规划,并注重结合自身的技术特色和他国的国情来开发市场。而通过对中韩文化创意产业贸易产业内互补现状进行分析,可看出中韩各类文化创意产品产业内贸易和总体产业内贸易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还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为主,没有很好地形成规模经济和差异化生产。其次,在经济增长效应方面,中韩两国文化创意产业均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但从经济贡献率来看,韩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贡献率比中国高,这主要是由于近几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虽然培育了一定文化创意资本数量,但质量低下。第三,在就业效应方面,本文通过就业容量效应指标和就业弹性指标实证分析了中韩文化创意产业的就业效应,并从产业结构偏离度和相对劳动生产率指标来对中韩文化创意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在就业容量效应指标和就业弹性指标方面,中韩两国文化创意产业就业人数动呈总体增长态势,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不如韩国。在产业结构偏离度和相对劳动生产率方面,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较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对称,而韩国相对均衡,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鉴于上述分析,在借鉴韩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确实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应做到:(一)培育创新机制,提高文化创意产业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二)继续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投入,致力于提高文化创意资本数量和质量。(三)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现代化步划,充分发挥其就业效应。
陈燕[4](2007)在《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是中国艺术产业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艺术产业得以不断扩展和延伸。演出产业,音像产业,电影产业,艺术品业等等各行业市场迅速发展。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内艺术产业竞争将更加趋于激烈。我国艺术产业经营者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与发达国家的艺术产业相比,我们在生产方式、经营理念、营运资本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尤其是在市场化运作方面,人家积累了上百年的历史经验,我们所经历的艺术市场实践不过十来年时间。我国艺术产业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低廉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我国的艺术产业要虚心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手段、生产方式和市场经验。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博采众长、勇于进取,才能创造辉煌的未来。本文主要以世纪之交中国艺术产业的发展状况为资料,从发展轨迹、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产业地位等方面进行研究,呈现其发展的具体面貌,也希望为中国艺术产业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李群[5](2003)在《参展倒计时》文中提出
李群[6](2003)在《中国会展信息参考》文中指出 信息分类说明轻纺家电类:(含美容、化妆、洗涤、体育、健身、休闲、食品、医药、保健、饮料、纺织、面料、辅料、服装、鞋帽、皮革、服饰、家具、家电、婚庆、宠物、花卉、钟表、珠宝、黄金、眼镜、礼品、玩具等产品及相关设备)
张儒[7](2001)在《引导与规范相结合 扶持与管理相统一——湖北省电子出版发展之道》文中研究表明 湖北省是全国开展电子出版工作较早的省份之一,现有九通电子音像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等6家电子出版单位。此外,湖北美术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也在积极开拓电子出版业务,已有产品上市。湖北省的电子出版业大致是从1989年起步的,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共两党关系通史》全文检索磁盘电子版是我国的第一个正式出版的电子出版物。刚开始出版的电子出版物全是以软磁盘(FD)为介体,到1995年,7年里总共出版了84种电子出版物。从1996年起,全省电子出版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不仅电子出版物的品种数、复制数和发行码洋有了大幅
陈祖英[8](2001)在《大学出版社怎样开拓电子出版物市场》文中指出
虞定龙[9](2000)在《上海’99电子出版物展示会》文中认为 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图书馆联合主办的“上海’99电子出版物展示会”1999年12月15日至18日在上海图书馆目录大厅开展。来自全国各地的3l家出版单位展示了1000多种最新的电子出版物。通过现场演示,电子出版物成为广大读者的新宠。 15日上午9时,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孙颙、上海图书馆党委书记王鹤鸣为展示会开幕
黄乐[10](1999)在《“小不点”启示录》文中认为
二、上海’99电子出版物展示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99电子出版物展示会(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创意城市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创意产业研究综述 |
2.1.1 创意产业涵义 |
2.1.2 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 |
2.2 创意城市研究综述 |
2.2.1 创意城市内涵 |
2.2.2 创意城市的构成要素及类型 |
2.3 创意城市评价研究 |
2.3.1 西方评价指标体系 |
2.3.2 我国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创意城市评价的理论基础 |
3.1 创意及创意城市起源 |
3.1.1 创意与创新辨析 |
3.1.2 创意产业理论 |
3.1.3 创意城市源起 |
3.2 创意城市理论及品牌机理 |
3.2.1 创意城市理论 |
3.2.2 创意城市品牌机理与效应 |
3.3 我国创意城市构成要素与评价框架 |
3.3.1 我国创意城市构成要素 |
3.3.2 我国创意城市评价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创意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4.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4.2 我国创意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具体阐述 |
4.2.1 城市环境指数 |
4.2.2 文化创意产业指数 |
4.2.3 创意人才资源指数 |
4.2.4 城市政府支持指数 |
4.2.5 科学技术指数 |
4.2.6 城市社会价值指数 |
4.2.7 城市宽容度指数 |
4.3 指标体系特色及合理性论证 |
4.3.1 指标体系特色 |
4.3.2 指标体系合理性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我国创意城市评价研究 |
5.1 现有评价方法及其不足 |
5.1.1 主成分分析法 |
5.1.2 层次分析法(AHP) |
5.1.3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
5.1.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5.1.5 综合指数法 |
5.2 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及其优点 |
5.2.1 结构方程基本原理 |
5.2.2 结构方程分析的步骤 |
5.2.3 结构方程模型的特点与优点 |
5.3 实证研究设计 |
5.3.1 参数选择与结构方程建模 |
5.3.2 研究对象城市选择及依据 |
5.3.3 研究对象城市基本情况 |
5.4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4.1 数据来源 |
5.4.2 数据处理 |
5.5 模型拟合与信效度检验 |
5.5.1 模型拟合及修正 |
5.5.2 信效度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创意城市评价结果及发展战略分析 |
6.1 我国创意城市评价过程与结果分析 |
6.1.1 我国创意城市评价过程 |
6.1.2 评价结果分析 |
6.2 我国创意城市发展目标、战略和措施 |
6.2.1 环渤海地区——实现均衡发展,打造东北亚创意城市群 |
6.2.2 长三角地区——稳住发展势头,树立创意城市发展典范 |
6.2.3 海峡西岸经济区——把握有利契机,实现两岸创意城市互动 |
6.2.4 珠三角地区——明确自身定位,塑造产业特色创意城市 |
6.2.5 武汉城市圈——充分发挥优势,带动中部创意城市崛起 |
6.2.6 长株潭城市群——继续推动创意,用媒体助创意城市发展 |
6.2.7 成渝经济区——加大发展力度,构建西南草根创意城市 |
6.2.8 关中—天水经济区——集合优势资源,促文化技术创意城市形成 |
6.2.9 哈尔滨——调整资源配置,构筑异国情调创意城市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香港创意指数(HKCI) |
附录 B 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表 |
附录 C 城市价值取向及宽容度程度调查问卷 |
附录 D 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数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博览会与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的一般性论述 |
第一节 博览会与城市社会互动发展中意识形态的塑形 |
第二节 博览会与城市经济 |
第三节 博览会与城市形象 |
第二章 近代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 |
第一节 近代武汉城市社会之变动推动博览会事业的兴起与发展 |
第二节 近代武汉参加国内外博览会之概况 |
(一) 近代武汉参加国外博览会概况 |
(二) 近代武汉参加国内博览会之概况 |
第二节 近代武汉举办博览会之概况 |
(一) 武汉举办博览会之萌芽 |
(二) "我华万国博览会之起点"——武汉劝业奖进会 |
(三) 民国时期武汉举办的国货展览会 |
(四) 民国时期武汉举办的其他展览会 |
第四节 近代博览会事业推动武汉城市社会之发展 |
第三章 1949至1979三十年间展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 |
第一节 建国初期武汉社会环境与展览会事业的兴起 |
第二节 1949至1979年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的互动影响 |
附表(一) 建国初期三十年在武汉举办的中国展览会 |
附表(二) 建国初期三十年在武汉举办的外国展览会 |
第四章 1980年代以来会展业与武汉城市社会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下武汉城市经济社会之变迁 |
第二节 1980年代以来武汉博览会事业概况 |
第三节 武汉重要展会介绍 |
(一) "机博会" |
(二) "光博会" |
(三) "食博会" |
(四) "农博会" |
第四节 博览会对当代武汉城市发展的作用 |
(一) 场馆与武汉城市的发展规划 |
(二) 博览会与武汉经济的发展 |
第五节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优势与机遇 |
(一)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优势 |
(二)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机遇 |
第六节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劣势与挑战 |
(一)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劣势 |
(二)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挑战 |
附表:1982—1997年在武汉举办的展览(销)会一览表 |
结语 |
一、对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
二、为何要大力发展会展业 |
三、如何促进武汉博览会事业优化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中韩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效应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 |
四、论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五、论文结构安排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本认识 |
第一节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起源研究 |
第二节 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概念辨析 |
第三节 文化创意产业的行业范畴界定 |
第四节 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效应的概念界定 |
第二章 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效应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经典作家有关精神生产理论的论述 |
第二节 创新理论 |
第三节 新经济增长理论 |
第四节 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效应研究综述 |
第三章 中韩文化创意产业整体规模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中韩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效应对比分析的可行性分析 |
第二节 中韩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发展概况比较 |
第四章 中韩文化创意产业贸易效应比较研究 |
第一节 文化贸易概念及文化创意贸易产品分类界定 |
第二节 中韩文化创意产业贸易效应比较分析 |
第三节 中韩文化创意产业贸易产业内互补研究 |
第五章 中韩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增长效应对比研究 |
第一节 文化资本概念的起源问题探讨 |
第二节 文化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联系 |
第三节 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本属性 |
第四节 文化创意产业的宏微观经济绩效分析 |
第五节 中韩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增长效应对比分析 |
第六章 中韩文化创意产业就业效应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创意产业的就业效应及其表现形式 |
第二节 文化创意产业就业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节 中韩文化创意产业就业状况比较分析 |
第七章 借鉴韩国经验,充分发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效应 |
第一节 培育创新机制,提高文化创意产业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
第二节 继续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投入,致力于提高文化创意产业水平 |
第三节 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现代化步伐,充分发挥其就业效应 |
第八章 结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基础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角度 |
1.4 研究意义 |
第2章 历史:发展轨迹 |
2.1 中国现当代艺术产业的发展 |
2.2 世纪之交中国艺术产业现状 |
第3章 系统:产业结构 |
3.1 演出产业 |
3.2 音像产业 |
3.3 影视产业 |
3.4 艺术品业 |
3.5 其他艺术服务业 |
第4章 管理:产业政策 |
4.1 文艺体制改革 |
4.2 艺术产业的政策演变 |
4.3 世纪之交的中国主要艺术行业的产业政策 |
第5章 空间:产业地位 |
5.1 艺术产业在国家产业中的地位 |
5.2 艺术产业对国家艺术事业的作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上海’99电子出版物展示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创意城市评价研究[D]. 黄阳. 华侨大学, 2012(06)
- [2]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D]. 艾险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3]中韩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效应比较研究[D]. 方忠.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8)
- [4]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D]. 陈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1)
- [5]参展倒计时[J]. 李群. 中国会展, 2003(10)
- [6]中国会展信息参考[J]. 李群. 中国会展, 2003(09)
- [7]引导与规范相结合 扶持与管理相统一——湖北省电子出版发展之道[J]. 张儒. 出版广角, 2001(01)
- [8]大学出版社怎样开拓电子出版物市场[J]. 陈祖英. 出版发行研究, 2001(01)
- [9]上海’99电子出版物展示会[J]. 虞定龙. 图书馆杂志, 2000(01)
- [10]“小不点”启示录[J]. 黄乐. 中国电子出版, 1999(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