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都市急救指挥设备发展设想(论文文献综述)
张恒[1](2020)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3U8633航班备降地面应急救援处置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作为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把民航事业发展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主动服务国家、地区及社会各界人士,行业始终保持稳定发展,为民航强国梦迈出坚实的步伐。机场作为航班的地面保障重要设施,需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旅客提供舒适的乘机环境和高效的出行体验,管理压力大。机场发生的突发事件种类繁多,引发因素多种多样,有其自身鲜明特性和行业共性规律。针对应急管理方面,国务院和民航局分别出台了相关法规和管理办法,对空管、航空公司和机场的应急管理作出了相应规定和要求,但是这些规定只是起到了方向指导和框架结构的作用,对各单位来说实际操作性较低,而且存在互相之间协同事宜,并且没有将新时代下机场发展的特点纳入考量。当前我国经济环境面临不少困难和调整,社会矛盾凸显,社会安全事件层出,机场已经成为公共安全隐患的重点设施。为了保障机场安全高效发展,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须提高对机场突发事件的认识,增加应急管理的资金投入,提升机场应急管理水平。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法,以系统性思维对成都双流国际机场3U8633航班备降地面应急处置事件进行分析和研究,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提炼经验,通过对本次应急处置事件的应急预案分析、指挥调度机制分析、协同合作机制分析,对机场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一是加强政府在机场应急预案管理中的组织领导;二是打造信息化应急管理平台,提高日常管理和处置效率;三是优化组织机构成立专门的应急管理中心。
谢建雷[2](2020)在《遵义市主城区院前急救资源配置及资源利用现况调查》文中认为目的:1.调查遵义市主城区院前急救资源配置及资源利用现况;2.分析遵义市主城区院前急救资源配置及利用存在的问题;3.为进一步优化遵义市主城区急救资源配置及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方法:1.应用自制《遵义市院前急救资源现状调查问卷》对遵义市主城区各急救机构官方原始数据(档案资料或电子数据资料)进行收集,包括急救机构一般资料、急救车、急救设备等急救资源。2.运用《急救出诊数据统计表》从遵义市急救中心调度系统及主城区各急救站出诊数据库中收集2017~2019年院前急救出诊数据,包括出诊时间、地点、初步诊断、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3.运用《急救人员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急救人员姓名、性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聘用方式等社会人口学特质及基本工作情况。4.对院前急救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访谈,了解目前遵义市主城区院前急救资源配置现状、剖析不足之处,并探讨相应的对策。结果:1.遵义市主城区120急救分站共计14家。2.院前急救资源配置:①救护车资源:院前急救车辆共计57辆。②人力资源:年龄小于40岁、本科以下学历、初级职称以下、工作年限小于10年等变量占较大比重;不同性别在编制、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工作年限方面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30,P=0.512;χ2=0.593,P=0.898;x2=3.104,P=0.212;x2=3.634,P=0.304;x2=0.357,P=0.873)。③急救设备:便携式呼吸机、心脏除颤仪、心电监护仪、气管插管装置、吸痰器、氧气瓶在四城区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47,P=0.023;x2=7.911,P=0.048;x2=7.911,P=0.048;x2=7.911,P=0.048;x2=7.911,P=0.048;x2=9.391,P=0.025;x2=15.528,P=0.001),以上设备均在汇川区的比例最高。3.患者急救需求分布分析:①出诊高峰月份排序为7月、8月、5月。②每日出诊高峰时段排序为10:00~12:00(11.43%),08:00~10:00(10.21%),12:00~14:00(9.83%);每日出诊低谷时段排序最后三位分别为06:00~08:00(5.23%),02:00~04:00(5.14%),04:00~06:00(3.84%)。③院前急救接诊患者病种前六位为:创伤18052例(30.99%),神经系统疾病13805例(23.70%),心血管系统疾病7797例(13.38%),妇产科疾病3482例(5.98%),消化系统疾病3311例(5.23%),内分泌系统疾病1779例(3.05%)。④不同年份的急救需求分布各因素(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地区、季度、婚姻情况、出诊时段)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557,P=0.02;χ2=91.885,P<0.001;χ2=36.55,P<0.001;χ2=32.797,P<0.001;χ2=421.445,P<0.01,χ2=44.578,P<0.001;χ2=31.885,P<0.001;χ2=55.097,P<0.001)。4.公平性分析:遵义市主城区救护车资源和人力资源按人口配置的基尼系数为0.1502和0.1332,救护车资源按照地理面积配置的基尼系数为0.1713,急救人力资源按照地理面积配置的基尼系数为0.2663。结论:1.遵义市主城区优化院前急救资源配置取得了一定发展,同时也存在部分问题。遵义市主城区急救站点分布欠均衡,导致救护车平均反应时间相应延长。2.当前遵义市主城区急救车数量、车载急救设备数量、急救人力资源存在一定不足。省、市、区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增加急救车辆,补足车载急救设备;加强督查相关项目、经费是否落地,有效保障一线急救物力资源得到补充,提高急救人员待遇,设立岗位津贴,多措并举,稳定急救人才队伍。3.根据遵义市主城区急救患者的疾病谱排序,按照不同时间、季节、地域等情况下急救需求的变化特点,对急救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急救人员实行弹性排班制,有的放矢的对急救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
林子[3](2020)在《我国院前急救医疗纠纷中的法律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院前急救医疗作为急救过程的第一阶段,是急诊医学的始发环节,有着救治的紧迫性、就诊的随机性、医疗环境的不可预知性、治疗条件的有限性、抢救的高风险性等特点。随着经济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院前急救医疗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其医疗风险也高于一般的医疗活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各个阶段都容易引发医疗纠纷。文章通过对院前急救医疗现状、特点及相关医疗纠纷进行全面考察,重点梳理了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第一部分介绍了院前急救医疗概况,包括四种院前急救医疗模式(独立型、指挥型、附属型、综合型)和紧迫性、随机性、医疗环境不可预知性、治疗条件有限性、高风险性的院前急救特点,以及五个院前急救医疗服务阶段(通信、出车、现场急救、转运维持、交接),还有院前急救相关立法情况;第二部分笔者对院前急救医疗纠纷现状进行简单阐述,主要在所整理院前急救医疗纠纷相关案例的基础上,从医疗纠纷发生阶段、案件类型、医疗纠纷诉讼主体、证明责任、援引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第三部分着重探讨了院前急救医疗纠纷中的法律问题,主要提出:院前急救医疗法律主体问题、急救行为的证明问题、民事责任认定问题、法律适用和法律风险防控等问题;第四部分提出了准确界定法律主体、加强院前急救证据制度化建设、提高院前急救民事责任的认定水平、推进院前急救医疗法律规范的制订和实施以及强化院前急救风险防控等方面具体的对策建议。最后,本文立足价值分析,提出在维护患方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保障院前急救医疗机构的正当利益,在法律的框架内院前急救医患双方的权益平衡,从而促进我国院前急救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李欣蔚[4](2019)在《特大地震医疗卫生设施系统合作机制及其规划研究》文中认为“512”汶川地震产生了大量的居民死亡和人身伤害,特别是极重灾区突然涌现出大量且高强度的医疗需求。而因为医疗卫生设施建筑的垮塌和医护人员的死亡,造成该区域医疗资源的短缺和供给失效,特别是基础医疗卫生系统作为整个医疗卫生系统的“毛细血管”,功能基本完全丧失。虽然震后一段时间内外部医疗资源进入,并搭建起了一些临时医疗点和野战医院,但外部资源的输入在时间上滞后于医疗需求的出现,不利于基础医疗需求的满足和第一时间的医疗救治的实施。此次地震是一次极为特殊的情景,所对应的医疗资源的安排和调动、医疗救治的实施展现出日常医疗卫生系统所不具备的相关特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暴露出常规医疗卫生系统配置方法的缺陷和不周。由于震后病例的特殊性,在对因地震造成伤害的病患医治过程中,全国医疗卫生设施系统通过病例的转诊,首次出现了大面积的合作关系,以分散震区域的医疗需求。针对此次难得的研究材料,从医疗需求入手,以患者十余年间在治疗地震伤害的过程中实际使用到的医疗资源作为基本的研究素材,对特大地震这种特殊场景下的医疗卫生设施规划进行重新梳理。本文针对上述现象的出现,通过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震后受伤病例进行访谈调研,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进行医疗资源分配和设施之间的转诊合作分析。在度分布、平均路径长度、点度中心性、社团、特征向量中心性、聚类系数、加权度中心性、P1期望、K-核等指标上,从医疗资源分布的均衡性、设施占用的层级性和设施合作关系的稳定性入手,从局部和系统整体维度对医疗卫生设施的合作关系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震后医疗需求流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特征,但总体呈现出单一的往高一等级设施点上转进行核心治疗,以及下转进行康复治疗的趋势;2、设施点有强烈的择优协作倾向,稳定的合作结构较少;3、震后医疗卫生设施服务网络整体聚集特征不明显,医疗需求集中度高,服务能力差异化程度较大,资源利用存在比较明显的不合理性;4、震后医疗卫生设施点的有效治疗能力过于集中,而设施点的康复治疗能力均衡性较高;5、震后医疗卫生设施网的能力层级比其稳定合作结构层级数多且分散,等级差异较大。基于现状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方法和分类方式,分别对系统和不同等级的设施点提出规划干预建议:通过设施类型进一步细分、加强远程诊疗的普及程度、建立一定密度的独立功能仓等措施,强化基层医疗卫生设施功能和作用;通过结构优化、加强设施的功能性配置改善核心医疗卫生设施配置;通过梳理内外部高频合作设施的沟通机制、建立长效的跨区域合作体系等方法协调区域外部医疗卫生资源补充。主要创新点包括:1、将重大突发灾害事件后医疗卫生设施的转诊合作关系抽象为反映设施点与患者选择之间的行为主体协作医疗服务网络,探讨并揭示医疗卫生设施转诊合作结构的复杂网络特征及其规律,并提出优化策略;2、初步探索了一套复杂网络理论与医疗卫生设施转诊合作的交叉研究体系,对于后续的复杂网络理论在城乡规划学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舒茜[5](2018)在《成都市浣花溪公园群防灾避难功能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成都地区饱受极端天气和地质灾害的袭击,城市安全受到险峻考验。自“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成都市政府加大了建设城市防灾避难系统的力度,而城市公园是城市防灾避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成都市主要的城市公园已完成了初步的防灾避难改造,但由于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大、城市公园少,城市公园仍然无法满足人们的避难需求。成都市在《成都市绿地规划2006-2020》中提出要组团建设公园群,以增强公园综合防灾能力,但其组合建设工作尚未进行。因此本次研究选择位于成都市第一、二避难圈层,以清水河、锦江为纽带,即将组团建设为浣花溪公园群的三个组成公园(浣花溪公园P1、文化公园P2和百花潭公园P3)为研究对象,研究的主要内容、评价计算的主要结果和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浣花溪公园群防灾避难空间规划适宜性评价:本次研究根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和场地调研内容,筛选出12个与防灾避难空间规划评价相关的因素并建立评价标准,将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组合为层次熵值组合对评价指标赋值,提出基于TOPSIS的防灾避难空间规划评价模型。综合评价计算方案排序结果分别为0.69148(P1)、0.36163(P3)、0.33821(P2),得出的结论是浣花溪公园P1在防灾避难空间规划方面优于百花潭公园P3和文化公园P2。(2)浣花溪公园群防灾避难设计评价:本次研究以《防灾避难场所设计》和场地调研内容为依据,以城市公园防灾避难设计为目标,以空间规划(B1)、景观元素(B2)和公园服务与管理(B3)为准则,筛选出15个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在yaahp10.3中完成评价模型的构建,将1-9标度法与评价准则结合生成调查表为评价指标打分赋值,最后完成各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值、合成权重值、层次单排序、层次总排序的计算并做一致性检验。方案层层次总排序计算结果分别为0.5573(P1)、0.1760(P2)和0.2667(P3),得出的结论是浣花溪公园(P1)在防灾避难设计方面优于百花潭公园(P3)和文化公园(P2)。(3)综合以上结果,总结浣花溪公园在防灾避难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浣花溪公园群进行防灾避难优化设计。设计的内容包括:加强场地之间的联系以削弱环境对场地防灾避难功能的负面影响,因地制宜地将空间资源“平灾”转换,通过景观设计加强公园的防灾避难功能。改造后,浣花溪公园被规划为“混合型防灾公园”,文化公园和百花潭公园被规划为“避难型防灾公园”。
蒲玉辉,于成[6](2016)在《成都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及对策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成都市院前急救体系相关资源配置、反应速度和救援能力调查,分析评估我市院前急救体系的现状,为提升全市院前急救体系的能力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和政策法规梳理、2011—2013年成都市120指挥平台数据信息统计和分析、现场调研和深入访谈、问卷调查、半参与式调查、典型案例研究等方法,分析研究成都市院前急救体系现况、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结果:成都市大型突发事件的医疗卫生应对能力不足,紧急医疗救援体系配置不足,服务半径过大,救援能力不足等。结论:科学规划全域成都急救医疗资源,加强政府主导,备战大型突发事件,提升指挥中心、网络医院综合实力,增强全市院前急救能力。
徐伟[7](2015)在《院前医疗急救人员的决定权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院前医疗急救资源被浪费、滥用、占用的现象,分析了我国院前医疗急救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目前院前医疗急救法律体系不完善,急救立法相对滞后,立法层级不高,立法内容不完备,主体的权利义务不清晰,在调度人员决定是否派车以及由谁来决定急救医院等问题上尚没有统一的规定。本文比较分析了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的经验和做法,他们普遍赋予了调度人员和急救人员决定是否派车的权利和决定急救医院的权利。为了探讨西方国家经验移植我国的可能性,本文从公平与效率理论着手,分析了赋予调度人员和急救人员决定权的理论基础,公平与效率相对统一,充分考虑个体的医疗需求是公平的体现,而由专业的院前医疗急救机构来划分和判断患者的医疗需求等级则是其正常高效运转的保障,是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效率的体现。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我国院前医疗急救的立法建议,明确我国院前医疗急救的对象和范围,赋予调度人员和急救人员开展“急救优先分级调度的权利”和“为患者选择急救医院的权利”,以全面提升院前医疗急救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院前医疗急救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李文涛[8](2013)在《城市社区灾难医疗救援应对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城市社区灾难医疗救援情况实证研究,分析我国城市社区灾难医疗救援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城市社区灾难医疗救援体系建设与灾难医疗救援应对机制,为政府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及落实灾难医疗救援工作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多级抽样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及中原地区选取10个省会城市(直辖市),每个城市选取3个社区,分别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及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前期研究构建的“城市社区灾难医疗救援应对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在选取的社区通过问卷调查法进行灾难医疗救援应对评价的实证研究,分析我国城市社区灾难医疗救援存在的问题,基于系统论搭建城市社区灾难医疗救援体系框架,并探讨城市社区灾难医疗救援应对机制。结果:向被抽取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发放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29份;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发放问卷293份,回收有效问卷280份,向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发放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28份;向居委会负责人发放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58份;向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22份;向居民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74份。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的调查显示:93.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灾难医疗救援应急预案,75.9%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专业灾难医疗救援队伍,62.1%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过居民灾难自救互救培训,10.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过灾难医疗救援演习;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调查显示:医务人员灾难医疗救援知识与技能测试项目的总体正确率只有64.4%。对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的调查显示:100%的街道办事处和94.8%的社区居委会有国家和地方灾难救援相关的政策和法规,96.4%的街道办事处和91.4%的社区居委会有灾难救援应急预案,78.6%的街道办事处和67.2%的社区居委会有灾难时适合伤员救治的场地,85.7%的街道办事处和86.2%的社区居委会在外部救援到达前能组织志愿者开展救援;对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调查显示:44.1%的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认为具备一定的救援相关知识与技能,90.1%认为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灾难医疗救援体系与机制有意义。对社区居民的调查显示:49.1%社区居民家庭有一定的灾难应对准备,灾难应对知识与技能测试及格率仅为37.3%。对城市社区灾难医疗救援应对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从法律法规层面,31.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国家和地方灾难救援政策和法规,27.6%未组织本中心人员学习过相关法律法规,41.4%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未参加过上级组织的法规学习;从救援组织层面,27.6%的社区无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者培训的社区比例仅69.0%,22.4%的社区从未开展过居民灾难救援演练;从救援队伍层面,仅31.0%社区开展过专业医务人员的灾难医疗救援演习,44.8%的社区对专业医务人员开展过创伤救护培训;从救援过程层面,23.6%的医务人员及62.7%的居民缺乏灾难医疗救援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从救援管理层面,仅55.2%的社区建立了社区内的灾难医疗救援联络,51.7%建立了社区外的灾难医疗救援联络;从救援保障层面,79.3%的社区有灾难救援医疗物资储备,仅有3.4%的社区有灾难医疗救援专项经费投入。结论:在我国开展以城市社区为基础的区域性灾难医疗救援应对具有必要性、紧迫性与可行性。目前我国城市社区行政组织管理机构、卫生服务机构与其工作人员及广大居民在灾难医疗救援准备和灾难医疗救援能力建设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尤其城市社区灾难医疗救援应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缺乏,不能明确社区管理部门、社区内各种机构、组织及人员在社区灾难医疗救援过程中相应的职责,此外,社区灾难医疗救援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灾难医疗救援知识和技能水平亟待提高,社区内外各种组织的协调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应从政府与社区层面共同努力,从影响城市社区灾难医疗救援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法律法规的制定与落实、救援组织、救援队伍、救援过程处置、救援管理及救援保障等方面加强建设,从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组织管理体系与资源保障体系三方面构建城市社区灾难医疗救援体系框架。从城市社区人员培训和演练及社区灾难医疗救援评估入手建立常态(非灾时)运行机制;从灾难医疗救援应急系统启动与分级响应、现场统一指挥管理及协调联动入手建立灾时紧急医疗救援应对机制,并根据社区灾难的影响程度与特点,提出社区流动医院模式、社区-急救分中心(站)模式、社区-消防-急救模式及区域联动模式4种城市社区灾难紧急医疗救援应对模式;从灾难信息统计、卫生防疫及心理干预三方面建立灾难稳定期医疗救援应对机制;从躯体健康恢复与心理健康恢复两方面建立灾难恢复期医疗救援应对机制。
李远建,黄瑾敏[9](2008)在《120指挥信息系统在“5·12”汶川地震中的作用及其完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120指挥信息系统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实施紧急医疗救援的作用。方法对成都市急救指挥中(以下简称中心)120指挥信息系统应对大震灾的各项功能进行分析。结果里氏8.0级大地震发生58s后,中心120指挥大厅短时间内拥入大量呼救电话(约为平时的3倍),立即启动120指挥信息系统各项功能,开通8个预备接警台,利用有线、无线数字集群系统实施调派,利用数据库随时掌握救治信息,利用LED、路面监控系统、GIS、GPS直观的跟踪和显示车辆、伤员信息;12个接警台当天处置呼救电话6479个,58h处置呼救电话14749个。在地震发生后的前58h,指挥信息系统紧急调派救护车1184台次,医疗队705支、医务人员3000多人到重灾区救援,现场抢救和转运伤员6000多人。以后20d,调派244家医院、救护车2526台次,在5个机场、火车站和紫坪铺水库接收全省伤员1518名、转运省外治疗2151名。结论120指挥通信手段配置和应急指挥调派应多样化、指挥信息系统建设要"平战结合、科学合理、留有余地"不断提高完善,才能在突发性特大灾害发生时,保证120生命线的畅通。
朱祥胜,杨文才,李明华,黄琴,王静,付利学[10](2008)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诊疗所及医疗急救技术报告》文中提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医疗救护中心(以下简称医救中心)隶属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是成都市120急救网络成员单位。该中心下设急救
二、成都市急救指挥设备发展设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都市急救指挥设备发展设想(论文提纲范文)
(1)成都双流国际机场3U8633航班备降地面应急救援处置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案例研究设计 |
1.5.1 双流机场各驻场单位工作人员访谈调查 |
1.5.2 3U8633备降地面应急处置事件案例要素分析框架 |
第二章 民用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概念 |
2.1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理论 |
2.1.1 风险社会理论 |
2.1.2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1.3 应急管理理论 |
2.2 民用机场突发事件概述 |
2.2.1 突发事件的概念 |
2.2.2 突发事件类型 |
2.2.3 突发事件特征 |
第三章 3U8633备降地面处置案例描述 |
3.1 3U8633备降地面处置事件背景 |
3.1.1 双流机场运营情况简介 |
3.1.2 双流机场应急救援管理的情况 |
3.1.3 3U8633备降地面处置事件背景 |
3.2 3U8633备降地面处置事件过程描述 |
3.2.1 3U8633机组在本事件中的处置过程 |
3.2.2 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在本事件中的处置过程 |
3.2.3 双流机场在本事件中的处置过程 |
3.2.4 航空公司在本事件中的处置过程 |
3.2.5 局方在本次事件中的处置过程 |
3.3 3U8633处置事件结果及典型性 |
第四章 双流机场航班备降应急预案管理分析 |
4.1 应急预案主要特征分析 |
4.1.1 应急预案内容的全面性 |
4.1.2 应急预案要求的明确性 |
4.1.3 应急预案检查的及时性 |
4.2 应急预案管理主要要素分析 |
4.2.1 应急预案内容 |
4.2.2 工作人员培训 |
4.2.3 救援物资准备 |
4.2.4 应急救援演练 |
4.3 应急管理预案效果分析 |
4.3.1 组织体系完整 |
4.3.2 应急预案完善 |
4.4 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建议 |
第五章 3U8633备降地面处置指挥调度机制分析 |
5.1 指挥调度机制主要特征分析 |
5.1.1 指挥调度机制的高效性 |
5.1.2 指挥调度机制的规范性 |
5.1.3 指挥调度机制的灵活性 |
5.2 指挥调度机制主要要素分析 |
5.2.1 指令内容分析 |
5.2.2 指令时效分析 |
5.3 指挥调度机制效果分析 |
5.4 指挥调度机制进一步完善建议 |
第六章 3U8633备降地面处置保障单位协同合作机制分析 |
6.1 协同合作机制主要特征分析 |
6.1.1 保障单位数量多 |
6.1.2 保障单位专业性强 |
6.2 协同合作机制主要要素分析 |
6.2.1 人员物资保障分析 |
6.2.2 现场履职分析 |
6.3 协同合作机制效果分析 |
6.4 协同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建议 |
第七章 3U8633备降地面处置案例的启示 |
7.1 加强政府在应急预案管理中的组织领导 |
7.2 建设智慧应急管理系统 |
7.3 整合机构资源力量 |
第八章 总结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3U8633航班备降地面应急处置事件成功原因访谈调查表 |
(2)遵义市主城区院前急救资源配置及资源利用现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不足与展望 |
5. 结论与建议 |
6.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我国院前急救医疗纠纷中的法律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院前急救医疗概况 |
(一)院前急救医疗的模式特点 |
(二)院前急救医疗的阶段划分 |
(三)院前急救医疗的立法情况 |
二、我国院前急救医疗纠纷现状分析 |
(一)医疗纠纷发生阶段分析 |
(二)医疗纠纷案件类型分析 |
(三)医疗纠纷诉讼主体分析 |
(四)证明责任分析 |
(五)瑕疵证据情况分析 |
(六)援引法律规范情况分析 |
三、我国院前急救医疗纠纷中的主要法律问题 |
(一)法律主体问题 |
(二)急救行为的证明问题 |
(三)民事责任认定问题 |
(四)法律适用问题 |
(五)法律风险防控问题 |
四、我国院前急救医疗纠纷中法律问题的对策思考 |
(一)准确界定诉讼中的法律主体 |
(二)加强院前急救证据制度化建设 |
(三)提高院前急救民事责任的认定水平 |
(四)推进院前急救医疗法律规范的制订和实施 |
(五)强化院前急救医疗法律风险防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特大地震医疗卫生设施系统合作机制及其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复杂地形对就医行为产生影响 |
1.1.2 灾害引发系列社会后效 |
1.1.3 灾害导致医疗供需关系产生急剧震荡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医疗卫生设施配置、布局及可达性 |
1.2.2 灾害过程中医疗供需关系变化 |
1.2.3 医疗合作 |
1.2.4 研究评述 |
1.3 科学问题凝练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科学问题 |
1.3.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2 医疗卫生设施系统概况 |
2.1 医疗卫生系统概况 |
2.1.1 医疗卫生设施体系基本情况 |
2.1.2 居民就医行为特征分析 |
2.1.3 震时居民就医行为特征分析 |
2.1.4 医疗卫生设施系统恢复重建 |
2.2 特大地震引起灾变环境的总体特征 |
2.2.1 震后环境特征 |
2.2.2 震后人口特征 |
2.3 灾变环境中的医疗卫生设施系统特征 |
2.3.1 灾后医疗卫生设施基本情况 |
2.3.2 灾变环境中高等级医院类医疗卫生设施运行特征 |
2.4 灾变环境中医疗卫生设施系统特征及成因分析 |
2.4.1 特征总结 |
2.4.2 成因分析 |
3 特大地震情境下医疗卫生设施系统合作机制研究方案设计 |
3.1 整体研究思路 |
3.2 技术路线 |
3.2.1 模型构建思路 |
3.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3.2.3 震后医疗卫生设施网络转诊合作模型构建原理 |
4 特大地震情境下医疗卫生设施系统结构分析 |
4.1 医疗卫生设施系统结构分析指标体系构建 |
4.2 灾变过程医疗卫生设施系统转诊合作结构分析 |
4.2.1 转诊合作系统刻画指标选取 |
4.2.2 转诊合作系统指标计算 |
5 特大地震情境下医疗卫生系统转诊合作机理挖掘和优化策略 |
5.1 灾变过程转诊合作系统分析 |
5.1.1 核心医疗卫生设施识别 |
5.1.2 资源分布均衡性分析 |
5.1.3 资源占用层级性 |
5.1.4 稳定合作结构 |
5.2 灾变情景下医疗卫生设施系统优化思路 |
5.2.1 平灾结合 |
5.2.2 建立转诊合作通道 |
5.2.3 增强全国层面高等级医疗卫生设施点的联系 |
5.3 灾变情景下医疗卫生设施系统调整策略 |
5.3.1 强化基层医疗卫生设施功能和作用 |
5.3.2 改善核心医疗卫生设施配置 |
5.3.3 区域外部医疗卫生资源补充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主要课题研究 |
C.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主要工程实践项目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附录2 |
A.有效问卷信息记录 |
B.样本所涉医疗卫生设施清单 |
C.现场调研问卷(针对汶川地震全区域居民) |
D.关键访谈信息选录 |
附录3 |
A.震后医疗卫生设施转诊合作加权网络原始数据 |
B.震后医疗卫生设施转诊合作网络原始数据 |
致谢 |
(5)成都市浣花溪公园群防灾避难功能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相关概念解释与界定 |
1.2.2 防灾公园规划设计的发展 |
1.2.3 防灾公园的评价 |
1.2.4 小结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选取 |
1.4.1 选取原因 |
1.4.2 公园概况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浣花溪公园群场地数据收集与分类 |
2.1 现状调研 |
2.1.1 区位条件 |
2.1.2 规划布局 |
2.1.3 景观元素 |
2.1.4 公园设施和管理 |
2.2 数据整理与分类 |
2.3 小结 |
第三章 浣花溪公园群防灾避难空间规划适宜性评价 |
3.1 评价模型构建 |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2 层次熵值组合权重求解模型 |
3.1.3 TOPSIS综合评价模型 |
3.2 评价计算 |
3.2.1 权重值计算 |
3.2.2 TOPSIS评价计算 |
3.3 评价结果与讨论 |
3.3.1 评价结果 |
3.3.2 讨论 |
第四章 浣花溪公园群防灾避难设计评价 |
4.1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
4.2 判断矩阵 |
4.2.1 矩阵阵列 |
4.2.2 相对权重录入 |
4.2.3 判断矩阵计算 |
4.3 层次单排序、总排序计算和一致性检验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排序结果 |
4.4.2 讨论 |
4.4.3 讨论结果 |
第五章 浣花溪公园群防灾避难优化设计 |
5.1 现状问题 |
5.2 改造构思 |
5.2.1 改造步骤 |
5.2.2 改造内容 |
5.3 改造设计方案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浣花溪公园群防灾避难空间规划适宜性评价问卷调查表 |
附录二:浣花溪公园群防灾避难设计评价问卷调查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成都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
1.1 对象 |
1.2 数据收集方法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与定量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和政策法规梳理、收集2 0 1 1—2 0 13年成都市指挥调度信息平台和二级指挥调度信息平台现有的数据信息、数据统计和分析、对成都市81家院前急救网络医院2 0 13年院前急救现状进行调查、现场调研和深入访谈、问卷调查、半参与式调查、典型案例研究等方法,分析研究成都市院前急救体系现况、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1.4 数据质量控制研究在设计阶段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访谈了相关专家,结合访谈结果制定相应的调查问卷和深入访谈提纲,并且在实施调查前进行了预调查。 |
2 结果 |
2.1 资源配置 |
2.2 急救网络医院分布现状结果详见表1。 |
2.3 救护车配置现状 |
2.4 院前急救人员配置 |
3 讨论 |
3.1 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 |
3.1.1 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能力相对不足 |
3.1.2 紧急医疗救援体系配置不足 |
3.1.2. 1 急救网络医院配置不足成都市急救半径平均水平为0.23~65.00 km,远高于国家平均急救服务半径3~5 km的标准。急救反应时间为4.56~7 0 min,达不到国家平均急救反应时间15~20 min的要求,导致目前急救不能完全满足患者需求。 |
3.1.2. 2 救护车配置不足 |
3.1.2. 3 急救人员配置不足 |
3.1.3 多部门协调机制有待改善 |
3.1.4 院前急救人员能力建设不足 |
3.1.5 院前急救数据信息管理能力不足 |
3.2 对策建议 |
3.2.1 科学规划全域急救医疗资源 |
3.2.2 备战大型突发公共事件,提升120指挥平台硬实力 |
3.2.3 完善院前急救能力建设,提升120指挥平台软实力 |
3.2.4 加强政府主导,建设好二级指挥平台 |
3.2.5 提升急救网络医院综合实力 |
3.2.6 建立有效的部门协调机制 |
(7)院前医疗急救人员的决定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院前医疗急救的相关概念 |
第一节 院前医疗急救的概念 |
一、院前医疗急救的定义 |
二、我国院前医疗急救的主要特点 |
三、国际上院前医疗急救的主要类型 |
四、我国院前医疗急救的主要类型 |
第二节 急救人员的概念 |
一、急救人员的定义 |
二、英美等国急救人员配置情况 |
三、我国急救人员配置情况 |
第三节 分类救护的概念 |
一、分类救护的定义 |
二、国际上采取分类救护的具体做法 |
三、我国开展分类救护的探索 |
第二章 我国院前医疗急救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院前医疗急救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现象 |
一、院前医疗急救资源浪费现象 |
二、院前医疗急救资源滥用现象 |
三、院前医疗急救资源占用现象 |
第二节 院前医疗急救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
一、我国院前医疗急救立法相对滞后 |
二、我国院前医疗急救立法层级不高 |
三、我国院前医疗急救立法内容不完备 |
第三章 急救人员决定权之比较与分析 |
第一节 实施急救优先分级调度的权利 |
一、部分国家和地区急救人员的权利 |
二、比较与分析 |
第二节 选择急救医院的权利 |
一、部分国家和地区急救人员的权利 |
二、比较与分析 |
第四章 理论依据 |
第一节 公平与效率理论 |
一、公平与效率理论发展历程 |
二、公平与效率理论分析 |
第二节 公平与效率理论在确立院前医疗急救人员决定权中的运用 |
第五章 关于我国院前医疗急救的立法建议 |
第一节 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救医疗法》 |
第二节 修订《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 |
一、明确院前医疗急救的对象和范围 |
二、赋予调度人员开展急救优先分级调度的权利 |
三、赋予急救人员选择急救医院的权利 |
第三节 出台《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
一、推进院前医疗急救信息化建设 |
二、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非急救业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城市社区灾难医疗救援应对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社区 |
1.3.2 城市社区 |
1.3.3 灾难 |
1.3.4 灾难医疗救援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理论依据 |
1.6.1 社会系统理论 |
1.6.2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
1.7 创新点 |
第2章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灾难医疗救援应对评价实证研究 |
2.1 引言 |
2.2 样本选择 |
2.3 研究方法 |
2.4 研究结果 |
2.4.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医务人员基本情况 |
2.4.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灾难医疗救援准备情况 |
2.4.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灾难医疗救援应对情况 |
2.5 讨论 |
2.5.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配备情况分析 |
2.5.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灾难医疗救援准备情况分析 |
2.5.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灾难医疗救援应对情况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灾难医疗救援应对评价实证研究 |
3.1 引言 |
3.2 样本选择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结果 |
3.4.1 街道办事处灾难救援工作现状 |
3.4.2 社区居委会灾难救援工作现状 |
3.4.3 城市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灾难救援情况 |
3.5 讨论 |
3.5.1 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灾难救援工作现状分析 |
3.5.2 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应对灾难救援情况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社区居民灾难准备与应对评价实证研究 |
4.1 引言 |
4.2 样本选择 |
4.2.1 抽样过程 |
4.2.2 纳入标准 |
4.2.3 排除标准 |
4.3 研究方法 |
4.4 研究结果 |
4.4.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4.4.2 社区居民灾难应对准备情况 |
4.4.3 社区居民灾难应对准备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4 社区居民灾难应对知识与技能测试结果 |
4.4.5 社区居民灾难应对知识与技能测试成绩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 讨论 |
4.5.1 社区居民灾难应对客观准备情况分析 |
4.5.2 社区居民灾难应对知识与技能测试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社区灾难医疗救援应对综合评价分析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3 研究结果 |
5.3.1 法律法规 |
5.3.2 救援组织 |
5.3.3 救援队伍 |
5.3.4 救援过程 |
5.3.5 救援管理 |
5.3.6 救援保障 |
5.4 讨论 |
5.4.1 城市社区灾难医疗救援存在的问题 |
5.4.2 城市社区灾难医疗救援对策与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灾难医疗救援应对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
6.1 引言 |
6.2 城市社区灾难医疗救援体系框架 |
6.2.1 法律法规(制度)体系 |
6.2.2 组织管理体系 |
6.2.3 资源保障体系 |
6.3 城市社区灾难医疗救援应对机制 |
6.3.1 常态(非灾时)运行机制 |
6.3.2 灾时紧急医疗救援应对机制 |
6.3.3 灾难稳定期医疗救援应对机制 |
6.3.4 灾难恢复期医疗救援应对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附录 5 |
附录 6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成都市急救指挥设备发展设想(论文参考文献)
- [1]成都双流国际机场3U8633航班备降地面应急救援处置案例研究[D]. 张恒.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2]遵义市主城区院前急救资源配置及资源利用现况调查[D]. 谢建雷.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3]我国院前急救医疗纠纷中的法律问题及对策研究[D]. 林子. 西南医科大学, 2020(12)
- [4]特大地震医疗卫生设施系统合作机制及其规划研究[D]. 李欣蔚. 重庆大学, 2019(01)
- [5]成都市浣花溪公园群防灾避难功能评价研究[D]. 舒茜.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3)
- [6]成都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及对策分析[J]. 蒲玉辉,于成. 现代临床医学, 2016(05)
- [7]院前医疗急救人员的决定权研究[D]. 徐伟.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8]城市社区灾难医疗救援应对机制的研究[D]. 李文涛. 吉林大学, 2013(08)
- [9]120指挥信息系统在“5·12”汶川地震中的作用及其完善[J]. 李远建,黄瑾敏.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8(09)
- [10]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诊疗所及医疗急救技术报告[J]. 朱祥胜,杨文才,李明华,黄琴,王静,付利学.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8(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