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调整思路与当前工作重点(论文文献综述)
张爱国,黄冉,陈国鹰,李安定,张义明[1](2021)在《系统视角下中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展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中国构建系统性更强、精细度更高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是实现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的核心抓手。综述和对比分析了美国与中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的发展历程,结果表明:美国已经形成了基于流域的系统管理模式;中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由分散的点源治理向系统协调的管理模式转变,但在转变过程中存在单一治理手段不足、排放限值不断加严和现有重要制度整合缺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基于大清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的新思路以及水环境治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的要求,提出了中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的发展方向:在总体层、核心层和支撑层应体现"治、用、保"综合治理体系的系统思维,不断完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制定的技术评估体系,逐步健全总量控制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和水权交易制度。
于铭[2](2021)在《以水质标准为中心完善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体系》文中研究表明为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水污染防治法应确保对排污行为的控制最终能实现改善水环境质量的目标。与控制排污行为的排放标准不同,规定水体中各项污染物容许浓度的水质标准不仅可以将预设的水质目标转化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控制边界,还可以通过准确评价政府部门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效果督促水质目标的实现。因此,水污染防治法应确立水质标准在标准工具中的核心地位。完善水质标准需要加强地方水质标准建设,包括推动地方政府协同制定流域水质标准、逐步推动排放标准与水质标准的分离,以及确立防止水质退化制度。相应地,相关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也需要做出调整,例如加强水质达标规划制度建设、构建地方自主型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以及加强水质标准与排污许可制度的衔接。
王笑楠[3](2021)在《永定河流域张家口段基于水质的排污许可限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排污许可作为环境质量改善的基础核心制度,约束企业排放行为,为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阶段我国排污许可技术规范的制定主要考虑企业自身的行业特点,根据现阶段工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制定排污许可限值,对水环境质量的达标情况没有直接考虑,与相关环境管理制度之间衔接不足。本研究建立一套完善的基于水质的排污许可限值核算体系,以实现河流水质达标为目的,以典型的北方缺水型河流永定河为例,以水质改善为目标提出固定污染源污染负荷的削减方案,进一步完善控制单元水质目标管理技术,通过贡献系数,判定出不公平因子,结合GIS技术分析研究区不公平因子分布的空间差异性,利用环境基尼系数法分析各个控制单元的土地、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等因素对区域内污染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氨氮)的影响,利用基尼系数最小化模型制定出污染物允许排放量的分配方案。结果表明:1)各控制单元COD排放量基于土地面积、人口数量和GDP的环境基尼系数分别为0.5044、0.3068和0.2341,各控制单元氨氮排放量基于土地面积、人口数量和GDP的环境基尼系数分别为0.5725、0.4091和0.3571。其中,各控制单元COD排放量基于土地面积的环境基尼系数超过了警戒值,各控制单元氨氮排放量基于土地面积、人口数量的环境基尼系数超出了警戒值,存在着不公平现象。2)通过该地区不同指标的贡献系数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研究区域的主要不公平区域为张家口市中心地区,污染物排放量过高。3)通过对研究区现状的分析,比较基于水质与基于技术两套排污许可限值核算体系的不同,并辅以基于混合区制定的浓度限值做参考,最终制定出较为公平合理的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核定的技术方法。
蔡佳铭[4](2020)在《硝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评估及行业环境风险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硝酸工业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通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硝酸工业的规模日益壮大,尤其是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硝酸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和发达国家硝酸产业政策的转移,促使我国硝酸工业迅速发展。同时由于行业环境保护方面法律法规的协同管理约束下,污染物的排放也得到了有效地控制,排放量逐年递减,取得了显着的减排效果。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以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为重点,全面加快推进各类环保标准制修订工作。我国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管理开始从以标准制修订为主转向标准制修订、实施评估、宣传培训并重的阶段。《硝酸工业物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6131-2010)已实施十年,同时硝酸行业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环境风险。因此,在综合国家其他环保法律、法规、排污许可制度、环评制度等积极因素,充分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对《硝酸工业物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131-2010)的实施进行评估,并针对行业特点对硝酸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及相应环境风险进行具体分析,不仅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为即将开展的修订工作提供支持。本文基于文献和企业现场调研,了解硝酸行业基本概况,并掌握国内外行业发展现状、生产工艺、污染治理技术、以及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对该行业以往所执行过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国外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梳理,进而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现行标准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同时,依据《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评估工作指南(试行)》中的各项要求,对《硝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6131-2010)实施进行评估,主要包括标准达标率、经济技术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氮氧化物减排潜力分析。同时根据调研企业现状,针对环境风险源进行分析,提出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具体内容与结果如下:(1)对GB26131-2010的适用范围以及污染因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本标准与以往相比,创新之处是首次增加了特别排放限值一项;且排放限值同国外相关标准相比处于较为先进的水平。建议在本标准未来的修订工作中适当扩大适用范围至使用硝酸为原料生产的企业,并将N2O、氨和硝酸雾纳入限制之列。(2)通过对GB26131-2010进行评估分析发现,该标准自实施以来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目前行业内所有企业排污达标率几乎100%。技术方面,氨氧化法生产工艺与先进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末端治理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经济方面,生产运营以及设备更新成本也在企业的可承受范围之内,同时排污费的支出减少也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环境方面,该标准实施后NOX的排放量大大减少,获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在新标准的限制力度下,2018年COD排放量相较于旧标准的力度减少了约200万吨,NOX减少了近3万吨。(3)本文采用基于指数分解分析的LMDI模型对硝酸行业NOX减排潜力进行分析,探究了影响NOX排放的四个主要因素:技术效应、治理效应、结构效应以及经济效应。其中,技术和治理效应是促进减排的主要因素,结构效应影响较小,经济效益则会促进NOX排放。截至2018年,技术和治理效应两者共减排NOX近1.2万吨。目前大部分企业NOX排放浓度远低于标准限值,基本在100mg/m3左右,说明行业仍具有一定的减排潜力。(4)依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 941-2018)对硝酸行业生产及储存等多个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物质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进行识别,尤其避免泄露及火灾等重大事故发生。以山西某硝酸企业为例,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 941-2018),进行环境风险识别、环境风险等级划分、环境风险分析,并提出相关防控措施,将风险降至企业可接受水平。
林雅静[5](2019)在《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中基于技术的排放标准研究 ——以中美对比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一种技术性法律规范。排污许可证的本质就是技术标准的达标排放。经历单靠水质标准管理的失败,1972年美国从基于纳污水体自净能力的水质标准转向制定基于技术的排放标准,并通过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项目在全国统一执行该排放标准。这一创举切实有效改善了美国严重的水污染。中国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与美国基于技术的排放标准适用对象相同,但在总体框架建构上两者“异曲同工”。从污染物类型划分到标准的构建,乃至“水质标准”都是小同大异。尽管我国两级四类的排放标准体系层级分明、主体多重,但在运行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下实效不佳。因中国与美国有类似的地形地貌、水文环境、经济技术条件,且经历类似的水污染治理阶段,所以美国模式值得借鉴,尤其是“技术强制”理念。通过比较研究可得,中国实施排放标准存在法律属性模糊、排放标准内容粗疏、制定程序欠缺公正、排污主体治污责任边界窄、标准执行保障不到位等困境。这些困境的根源在于我国排污许可证制度长久以来过于重视总量控制的环境容量而轻视排放标准的约束价值。中国转向“技术强制”为导向构建排放标准体系有充分的必要性,具体可从明确排放标准合法原则与绿色原则、完善排放标准内容、科学制定标准程序、扩大治污责任边界、强化标准执行保障等方面完善。
白辉[6](2019)在《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水环境问题形势严峻,为此而开展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又未能与水环境质量改善建立输入响应关系。虽然国际上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实施相对成熟,但是由于国情和基础的不同,一些技术方法现阶段在我国还难以适用,亟需提出适合我国水质目标管理核心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为此,本文针对我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中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区域污染物总量分配等关键技术难点开展了方法创新研究,并提出了一套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体系,在河南省进行了实践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多重水质目标管理的实际,提出了多重水质节点控制的处理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划分水环境容量计算单元。考虑混合区水质达标和多重水质控制断面达标要求,在水环境容量解析计算模型基础上引入混合区范围计算方法和水质节点控制方法,建立了混合区水质节点控制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同时实现混合区控制和多重水质节点控制。(2)提出了水环境承载力是由水体水环境容量和水环境质量共同决定的内涵。以此为依据,在水环境容量承载率和水质承载率计算方法相互修正基础上,依据内梅罗指数方法,构建了多类型污染指标的耦合容量-水质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结合水环境管理预警需求,参考国际通行安全标准界限,将水环境承载力划分为超载、临界承载和可承载三个等级。(3)提出以三级水环境容量为依据确定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并以此为目标,提出了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法,初始分配主要考虑区域整体污染物减排技术潜力和水环境管理工作,次级分配主要考虑分配地区的水环境承载力。同时通过引入基尼系数法对区域污染物总量最终分配结果进行合理性评价。(4)根据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系统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构建了一套包括基于负荷历时曲线(LDC)的水环境问题诊断方法、流域污染源-水质响应关系模型方法、混合区水质节点控制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耦合容量-水质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法等5个关键方法的,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体系,基本涵盖了水污染总量控制的各个环节。(5)通过将所构建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体系在河南省进行了应用研究,确定了河南省的总量控制目标,将总量控制目标在各地区之间进行了分配,并将各地区污染物总量分配到工业、城镇生活和规模化畜禽养殖等点源,污染物总量分配结果比此前实施的总量控制更符合区域的特征,体现了各地区的差异性,具有更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本文构建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体系具有充分的科学基础和现实针对性,能很好的揭示污染物总量控制与水环境质量的响应关系,有力服务于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水环境质量双控目标,可以在全国进行推广使用,能为中国基于水质改善目标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实施提供技术平台和支撑,对中国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王盼,古琴,彭颖,李松炳[7](2018)在《湖北省汉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研究》文中指出该文通过收集调查汉江中下游流域各类污染源、断面水质、水文情势、主导产业等数据,总结分析汉江中下游流域水环境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充分阐述了流域水污染排放标准的必要性。类比分析国内外地方标准研究成果,根据汉江流域水环境特征,在基本原则、标准分区、因子确定、限值确定等方面重点探讨本标准制定方案,并简要概述了标准实施后产生的环境效益。
史会剑[8](2018)在《流域型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定位、方法与策略》文中提出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水环境治理的基础手段和环境监管的基本依据,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研究针对我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的建设现状和未来展望,探讨了流域型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定位,阐述了流域型标准制定的技术路线、方法与策略,并从标准体系设置、水环境基准建设、标准制定技术方法、配套制度体系等方面提出实施建议,为相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
张一帆[9](2018)在《间接排放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针对环境污染问题我国于1985年在上海开始实施排污许可制度,截至2013已经有24个省市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排污许可证工作。减少排放和控制总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排污许可证制度,同时排污许可证制度也是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有效措施。间接排放企业是排污许可管理的重要对象,其限值是排污许可证发放的核心内容,我国关于间接排放企业排污许可限值的核定还没有统一的规定。本论文综述了国内外排污许可制度体系和排污许可限值确定的方法,借鉴欧盟和美国国家污染物排放削减系统(NPDES)预处理机制的经验,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工业企业的间接排放排污许可限值的确定方法。本文收集整理了大量有关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文献,查阅大量美国和欧盟的排污许可导则和标准,对排污许可证制度做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其定义、来源、制定要求、内涵和工作程序;研究分析了美国、欧盟和我国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发展历程和排污许可限值制定方法,对美国预处理如何制定间接排放排污许可限值做了详细介绍;同时研究分析了我国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发现我国当前间接排放标准下排污许可限值制定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文借鉴美国国家污染物排放削减系统(NPDES)预处理机制,提出了采用等效质量方法确定间接排放企业排污许可限值。并以常州市三个有代表性的工业园区为例,分别为单一行业工业园区、复杂行业工业园区和生活、工业混合园区应用本文提出的等效质量法制定间接排放排污许可限值。首先,查阅所有污水处理厂执行的国家排放标准,再根据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情况和在线监测数据,为污水处理厂制定污染物基于各种国家排放标准的允许总负荷,然后选出最严格的允许负荷值作为该污水处理厂的最大允许负荷值,之后根据安全因素,排放因素确定出该污水处理厂的最大允许工业负荷值。其次,根据工业园区各个企业的生产运行信息确定生产率,结合我国《工业源产排污系数手册(2010修订)》中的产品排污系数,利用本文提供的方法为每个工业企业确定等效质量限值。最后,把接管与同一家污水厂的企业按照等效质量限值比例分配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最大允许工业负荷,从而等到了企业的污染物负荷限值。结果表明:采用等效质量的方法为三大工业园区计算出近百家企业的等效质量负荷限值,并按照限值比例分配各大污水厂计算得到的污染物最大允许工业负荷,得到了各个工业企业的间接排放排污许可负荷限值,然后与我国现有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及行业排放标准相结合,确定出所有工业企业最终的排污许可负荷限值和浓度限值。同时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在遇到工业园区内企业停运、新建和国家排放标准变动时,等效质量法的适用性和灵活性。充分说明了该方法适用于我国工业排放现状,兼顾纳管企业的个体差异,方便灵活、便于应用,有助于我国排污许可制度的完善。
段思聪[10](2017)在《大清河水系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及费效分析研究》文中指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河北省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同时带来了诸多的环境问题,与之匹配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也愈发难以适应。地方标准建设是适应河北省经济快速发展、弥补现行行业标准不足、实现污染减排目标、改善河北省水环境质量和更好地服务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规划以及雄安新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此,本研究对国内外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现状及特点进行了剖析,指出现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污染物因子筛选方法的选择和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时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制定大清河水系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的方法和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的费效分析。文章遵循拟定的原则、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对比各项污染物筛选方法,选择层次分析结合加权评分法来对污染物因子进行筛选。以特殊毒性、一般毒性、环境效应、暴露水平、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五个方面为主要影响因素,确定各个指标权重,结合加权评分筛选出COD、BOD、氨氮、总磷、总氮五项污染物作为大清河水系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优先控制污染物。并选取0维和1维水质数学模型,计算对应的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量。通过数学模型对标准实施后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的费用及效益进行预测分析,得出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越大,单位污染物削减费用越低,费效比越低的结论。根据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和费效分析的结果,提出对实施排放标准的对策和建议:加强对水系污染物的监测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大清河水系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污水处理价格机制;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型污水处理厂优先进行。并从减排效益、产业结构升级和推动技术进步三个方面对标准实施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二、论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调整思路与当前工作重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调整思路与当前工作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1)系统视角下中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中美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发展特点 |
1.1 美国的流域系统管理模式 |
1.2 中国的系统协调管理模式 |
2 中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单一的治理手段不足以支撑水环境质量改善的核心目标 |
2.2 排放限值不断加严,未能充分体现精细化管理 |
2.3 排放标准的总量控制制度和现有制度的整合缺位 |
3 系统视角下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思路 |
3.1 采用综合治理模式,改善水环境质量 |
3.2 增强排放限值制定的合理性,落实精细化管理 |
4 中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发展趋势分析 |
4.1 排放标准制定的总体思路层面 |
4.2 排放标准制定的核心层面 |
4.3 排放标准实施的支撑层面 |
5 结 语 |
(2)以水质标准为中心完善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 从“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看水污染防治 |
二、 水质标准——衡量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基本标准 |
三、 水质标准的建设现状及问题 |
四、 水质标准的完善——以地方水质标准建设为重点 |
五、 加强以水质标准为中心的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建设 |
(一) 加强水质达标规划制度建设 |
(二) 构建地方自主型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
(三) 加强与排污许可制度的衔接 |
六、结 语 |
(3)永定河流域张家口段基于水质的排污许可限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条件 |
2.1.4 河流水系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控制单元的划分 |
第3章 污染物总量分配研究 |
3.1 研究区污染排放现状公平性分析 |
3.1.1 指标的选择 |
3.1.2 基尼系数分析 |
3.1.3 贡献系数分析 |
3.2 基于基尼系数的总量分配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直排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技术 |
4.1 基于技术的排污许可限值研究 |
4.2 基于水质的排污许可限值研究 |
4.2.1 基于分配总量的排污许可限值研究 |
4.2.2 基于混合区的排污许可限值分配 |
4.3 不同时间周期的排污许可限值确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间排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技术 |
5.1 间排污染源基于水质的排污许可限值研究 |
5.2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硝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评估及行业环境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环境标准及体系 |
1.3 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评估必要性 |
1.4 硝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评估方法 |
1.5 化工企业的环境风险 |
1.6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7 研究路线 |
2 硝酸工业基本概况及排污控制 |
2.1 行业现状 |
2.2 生产工艺 |
2.2.1 稀硝酸生产工艺 |
2.2.2 浓硝酸生产工艺 |
2.3 污染物排放及污染防治技术 |
2.3.1 水污染物排放及处理工艺 |
2.3.2 大气污染物排放及处理工艺 |
2.4 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 |
2.4.1 硝酸工业执行排放标准历程 |
2.4.2 国外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 |
2.5 行业环境影响 |
2.5.1 大气环境影响 |
2.5.2 水环境影响 |
3 硝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131-2010)分析 |
3.1 适用范围 |
3.2 污染因子 |
3.3 标准限值 |
3.3.1 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对比 |
3.3.2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对比 |
4 硝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评估 |
4.1 标准执行情况及污染物达标分析 |
4.1.1 标准执行情况 |
4.1.2 达标情况分析 |
4.2 技术经济评估 |
4.2.1 技术可行性分析 |
4.2.2 经济可行性分析 |
4.3 环境效益评估 |
4.4 社会效益评估 |
4.5 硝酸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分析 |
4.5.1 NO_X排放情况 |
4.5.2 NO_X减排潜力分析 |
4.6 标准修订相关建议 |
5 硝酸行业环境风险分析及应急措施 |
5.1 硝酸企业环境风险分析 |
5.1.1 物质风险因素分析 |
5.1.2 过程风险因素分析 |
5.1.3 企业事故类型和原因 |
5.1.4 突发环境风险事故预测 |
5.2 环境风险评估方法 |
5.2.1 环境风险识别 |
5.2.2 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
5.2.3 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
5.3 典型硝酸企业案例分析 |
5.3.1 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 |
5.3.2 环境风险及其控制水平(M) |
5.3.3 环境风险受体评估(E) |
5.3.4 环境风险等级确定 |
5.4 硝酸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防范措施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5)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中基于技术的排放标准研究 ——以中美对比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中基于技术的排放标准概述 |
2.1 美国:基于技术的排放标准 |
2.1.1 适用对象 |
2.1.2 三大类基于技术的排放标准 |
2.1.2.1 直排点源中四种基于技术的排放标准 |
2.1.2.2 非直排点源的预处理标准 |
2.1.2.3 公共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处理标准 |
2.1.3 排放限制导则 |
2.2 中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2.2.1 适用对象 |
2.2.2 两级四类排放标准 |
2.2.2.1 两级标准 |
2.2.2.2 四类标准 |
2.2.3 废水污染物许可限值 |
2.3 中美排放标准之异曲同工 |
3 中美基于技术的排放标准之比较 |
3.1 中美排放标准之法律属性与科技属性比较 |
3.1.1 美国排放标准的法律属性与科技属性考察 |
3.1.1.1 法律属性明确 |
3.1.1.2 科技属性明确 |
3.1.2 中国排放标准的法律属性与科技属性考察 |
3.1.2.1 法律属性含糊 |
3.1.2.2 科技属性明确 |
3.2 中美排放标准之内容比较 |
3.2.1 美国:精细管理的排放标准 |
3.2.1.1 美国三类污染物类型划分 |
3.2.1.2 健全的技术支撑 |
3.2.1.3 基于水质的标准与反回退、反降级 |
3.2.2 中国:重点控制的排放标准 |
3.2.2.1 中国两类污染物类型划分 |
3.2.2.2 薄弱的技术支撑 |
3.2.2.3 水质分类的水质标准 |
3.3 中美排放标准之制定程序比较 |
3.3.1 美国:逐步完善的基于技术的排放标准 |
3.3.1.1 同一的制定与发布主体 |
3.3.1.2 多重的制定依据 |
3.3.1.3 连贯的制定程序 |
3.3.1.4 充分的公共参与渠道 |
3.3.1.5 严格的修订与变更程序 |
3.3.2 中国:环境监管转型期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3.3.2.1 不同的制定与发布主体 |
3.3.2.2 单一的制定依据 |
3.3.2.3 割裂的制定程序 |
3.3.2.4 较窄的公众参与渠道 |
3.3.2.5 宽松的修订与变更程序 |
3.4 中美排污标准之企业治污责任比较 |
3.4.1 美国:严格的排污标准对企业治污责任的影响 |
3.4.1.1 企业治污法律义务 |
3.4.1.2 标准之严与企业治污责任之大 |
3.4.2 中国:宽松的排污标准对企业治污责任的影响 |
3.4.2.1 企业治污法律义务 |
3.4.2.2 标准之宽与企业治污责任之小 |
3.5 中美排放标准之实施保障比较 |
3.5.1 美国:公权与私权 |
3.5.2 中国:既定效力 |
3.6 比较中发现中国排放标准存在的问题 |
3.6.1 法律属性模糊 |
3.6.2 排放标准内容粗疏 |
3.6.2.1 污染物划分标准不合理 |
3.6.2.2 最佳可行技术欠缺 |
3.6.2.3 水质标准孤立 |
3.6.3 制定程序欠缺公正 |
3.6.3.1 制定与发布主体割裂 |
3.6.3.2 标准修订迟缓 |
3.6.3.3 公众参与度欠缺 |
3.6.4 排污主体治污责任小 |
3.6.5 标准执行保障不到位 |
4 中美基于技术的排放标准差异问题之成因 |
4.1 美国:技术强制为导向 |
4.1.1 排放标准的理念演变 |
4.1.2 基于技术的排放标准优缺点 |
4.1.2.1 缺点 |
4.1.2.2 优点 |
4.1.3 基于技术的排放标准实效 |
4.2 中国:总量控制主导 |
4.2.1 历史回顾总量控制制度产生与发展 |
4.2.2 总量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
4.2.3 基于技术的排放标准的化解之道 |
5 中国以技术强制为导向的排放标准之完善对策 |
5.1 确立排放标准合法原则与绿色原则 |
5.2 完善排放标准内容 |
5.2.1 重新划分污染物种类分类 |
5.2.1.1 三种污染物类型 |
5.2.1.2 及时修订水污染物有毒物质名录 |
5.2.2 健全排污许可技术支撑体系 |
5.2.2.1 完善最佳可行技术指南编制 |
5.2.2.2 建立基于技术的国家行业型水污染物标准 |
5.2.3 与地方水环境质量标准联动 |
5.2.3.1 因地制宜的地标或流域标准 |
5.2.3.2 实现国标与地标、流域标准联动 |
5.3 科学制定标准程序 |
5.3.1 规范制定与发布主体 |
5.3.2 重视标准修订 |
5.3.3 公众参与充分化 |
5.4 扩大排污主体治污责任 |
5.5 强化标准执行保障 |
5.5.1 生态环境大数据治理 |
5.5.2 撤销不当获得的排污许可证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 |
1.2.2 水环境容量 |
1.2.3 水环境承载力 |
1.2.4 水污染物总量分配 |
1.3 存在不足 |
1.4 科学问题 |
1.5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2 混合区水质节点控制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
2.1 水环境容量内涵 |
2.2 水质控制目标 |
2.3 水文条件确定 |
2.4 混合区水质节点控制的容量计算方法 |
2.4.1 水质节点控制 |
2.4.2 容量计算单元划分 |
2.4.3 混合区水质控制 |
2.4.4 混合区水质节点控制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
2.5 水环境容量计算步骤 |
2.6 本章小结 |
3 耦合容量和质量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
3.1 水环境承载力内涵 |
3.2 水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 |
3.3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
3.4 耦合容量和质量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
3.5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等级划分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法研究 |
4.1 区域容量总量目标确定 |
4.2 总量分配的基本原则 |
4.3 总量分配影响因素 |
4.4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总量分配方法 |
4.4.1 区域总量分配技术框架 |
4.4.2 基于污染减排潜力的初始分配模型 |
4.4.3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次级分配模型 |
4.4.4 基于基尼系数的总量分配结果合理性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体系研究 |
5.1 方法体系构建 |
5.2 基于LDC的分时域水环境问题诊断方法 |
5.2.1 流量历时曲线构建 |
5.2.2 负荷历时曲线构建 |
5.2.3 水质超标问题诊断 |
5.3 污染源-水质响应关系模型构建方法 |
5.3.1 流域水环境模型的分类 |
5.3.2 模型筛选原则 |
5.3.3 模型适用性分析 |
5.3.4 模型筛选流程 |
5.4 本章小结 |
6 河南省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 |
6.1 研究区域概况 |
6.2 水环境问题诊断 |
6.2.1 污染源状况 |
6.2.2 水环境质量状况 |
6.3 污染源与水质响应关系模型 |
6.3.1 模型选择 |
6.3.2 模型验证 |
6.4 水环境容量计算 |
6.4.1 水环境容量计算分区 |
6.4.2 水环境容量设计条件计算 |
6.4.3 水环境容量结果分析 |
6.5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
6.6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分配 |
6.6.1 容量总量控制目标确定 |
6.6.2 污染物初始分配 |
6.6.3 污染物次级分配 |
6.6.4 分配结果合理性评估 |
6.7 河南省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对策建议 |
6.7.1 超载地区的总量控制对策 |
6.7.2 临界承载地区的总量控制对策 |
6.7.3 可承载地区的总量控制对策 |
6.8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湖北省汉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 |
1.1 流域基本情况 |
1.2 水质变化情况 |
1.3 水文变化情况 |
1.4 产业结构特征 |
1.5 污染物排放特征 |
2 国内外流域标准制定情况 |
2.1 国外相关标准研究 |
2.2 国内各地市标准研究 |
2.3 国家行业标准概述 |
3 技术路线 |
4 标准制定重点 |
4.1 基本原则 |
4.1.1 立足污染现状, 强化污染减排原则 |
4.1.2 区别对待、分段与分级原则 |
4.1.3 和谐一致原则 |
4.1.4 技术可行, 经济可承受、适当超前原则 |
4.1.5 可持续发展原则 |
4.2 标准分区 |
4.2.1 特殊保护水域 |
4.2.2 重点保护水域 |
4.2.3 一般保护水域 |
4.3 因子确定 |
4.3.1 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 |
4.3.2 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 |
4.3.3 污染源控制与防治 |
4.3.4 风险事故等各方关注的污染项目 |
4.4 限值确定 |
4.4.1 基于环境容量研究结果初步确定削减比例 |
4.4.2 直排汉江流域企业排放从严控制 |
4.4.3 提高公共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 |
5 环境效益分析 |
5.1 城市污水处理厂减排效益 |
5.2 重点行业减排效益 |
6 结语 |
(8)流域型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定位、方法与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 |
1.1 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建设现状 |
1.2 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建设现状 |
2 流域型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定位 |
2.1 设置流域型标准的依据 |
2.2 制定流域型标准的主体和基本要求 |
2.3 流域型标准的目标定位 |
2.4 流域型标准与其他类型标准的衔接 |
3 流域标准制定的方法与策略 |
3.1 技术路线 |
3.2 流域标准环境目标的确定 |
3.3 污染控制因子的选择 |
3.4 流域控制分区方案与方法 |
3.5 流域标准限值与水质目标响应关系的建立 |
4 几点建议 |
4.1 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设置及分类进行明确 |
4.2 加强水环境基准研究, 加快修订水环境质量标准 |
4.3 加强流域型标准方法学的研究与培训 |
4.4 加强配套制度体系建设 |
(9)间接排放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和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间接排放企业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的重要意义 |
1.2.3 间接排放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研究的必要性 |
1.3 国内外现状 |
1.3.1 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全球发展状况及内涵 |
1.3.2 国外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研究现状 |
1.3.3 国内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研究现状 |
1.3.4 国内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不足之处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排污许可限值确定的研究方法与分析 |
2.1 基于技术的排放限值法 |
2.2 最佳专业判定法 |
2.3 基于水质的排放限值法 |
2.4 等效质量与等效浓度限值法 |
2.5 质量标准反演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等效质量分配法的建立与研究 |
3.1 限值要求 |
3.1.1 行业预处理标准(Categorical Pretreatment Standards) |
3.1.2 地方预处理标准(Local Limits) |
3.1.3 行业预处理标准和地方预处理标准的关系 |
3.1.4 确定工业企业间接排放负荷限值的意义 |
3.2 最大允许工业负荷法 |
3.3 等效质量法 |
3.4 MAIL的分配方法 |
3.5 技术路线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排污许可间接排放限值确定体系 |
4.1 排污单位数据收据及汇总 |
4.1.1 排污单位现场调查数据 |
4.1.2 排污单位申报登记数据 |
4.1.3 排污单位在线监测数据 |
4.1.4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数据 |
4.1.5 环境统计数据 |
4.1.6 数据汇总 |
4.2 不同方法得到的间接排放排污许可限值的比较 |
4.3 间排限值数据体系的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间接排放排污许可限值确定的案例分析——以常州市为例 |
5.1 研究区域概况 |
5.2 单一行业工业园区排污许可间排限值确定案例 |
5.2.1 研究对象概况 |
5.2.2 Q_(MAIL)的计算 |
5.2.3 等效质量分配比例 |
5.2.4 最终限值 |
5.3 复杂行业工业园区排污许可间排限值确定案例 |
5.3.1 研究对象概况 |
5.3.2 Q_(MAIL)的计算 |
5.3.3 等效质量分配比例 |
5.3.4 最终限值 |
5.4 生活、工业混合园区排污许可间排限值确定案例 |
5.4.1 研究对象概况 |
5.4.2 Q_(MAIL)的计算 |
5.4.3 等效质量分配比例 |
5.4.4 最终限值 |
5.5 等效质量法适用性分析 |
5.5.1 新建企业间接排放排污许可限值的确定方法 |
5.5.2 国家排放标准变动后间排限值的确定方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致谢 |
(10)大清河水系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及费效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现状研究 |
1.3.2 国内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现状研究 |
1.3.3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方法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大清河水系概况 |
2.1 大清河水系自然环境概况 |
2.1.1 水系特征 |
2.1.2 水文气象条件 |
2.1.3 土壤植被分布 |
2.1.4 供水用水情况 |
2.1.5 水质状况 |
2.2 水系经济现状及发展规划 |
2.2.1 水系开发区分布 |
2.2.2 水系相关发展规划 |
2.3 大清河水系污染物排放现状 |
第三章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必要性分析 |
3.1 水系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建立的必要性 |
3.1.1 水污染物减排需要 |
3.1.2 大清河在河北省经济和环境保护地位的需要 |
3.1.3 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需要 |
3.1.4 原有标准不能满足环境管理和节能减排的需求 |
3.2 大清河水系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建立的原则 |
3.3 排放标准建立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四章 大清河水系水污染因子筛选方法选择 |
4.1 常用水污染因子筛选方法 |
4.1.1 综合评分法 |
4.1.2 潜在危害指数法 |
4.1.3 层次分析法 |
4.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和选取方法 |
4.2.1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4.2.2 评价指标选取方法 |
4.3 评价指标的选取和建立 |
4.4 层次分析相关理论 |
4.4.1 层次分析法步骤 |
4.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 参数的分级和赋值 |
4.6 污染物筛选与排序 |
第五章 标准限值确定及费效分析 |
5.1 标准限值确定 |
5.2 排放标准改革费效分析 |
5.2.1 投资及运行费用 |
5.2.2 排放标准加严费效分析 |
5.2.3 对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的建议 |
5.3 标准实施的建议及意义 |
5.3.1 标准实施的建议 |
5.3.2 标准实施的意义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论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调整思路与当前工作重点(论文参考文献)
- [1]系统视角下中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展趋势研究[J]. 张爱国,黄冉,陈国鹰,李安定,张义明. 人民长江, 2021(10)
- [2]以水质标准为中心完善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体系[J]. 于铭.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21(05)
- [3]永定河流域张家口段基于水质的排污许可限值研究[D]. 王笑楠. 沈阳大学, 2021(06)
- [4]硝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评估及行业环境风险分析[D]. 蔡佳铭.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5]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中基于技术的排放标准研究 ——以中美对比为视角[D]. 林雅静.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6]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研究及应用[D]. 白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7]湖北省汉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研究[J]. 王盼,古琴,彭颖,李松炳.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8(S2)
- [8]流域型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定位、方法与策略[J]. 史会剑.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8(01)
- [9]间接排放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 张一帆. 沈阳建筑大学, 2018(04)
- [10]大清河水系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及费效分析研究[D]. 段思聪. 河北工业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