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政策发展趋势的伦理分析(英文)

中国卫生政策发展趋势的伦理分析(英文)

一、中国卫生政策发展趋势的伦理学分析(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何妤如[1](2021)在《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渔业经过数年发展,先后解决了“捕鱼难”、“养鱼难”及“吃鱼难”等问题,奠定了渔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经济基础,相关治理手段也不断完善。渔业领域主要矛盾已从基本温饱和生计问题,转向更高层次的生境、人权、产权和公平等维度。然而,作为上层建筑的渔业伦理研究并尚未得到应有重视。我国现代渔业治理体系中更强调管理和法律等“硬”手段,忽视了伦理道德的“软法”作用。当前政府和民间推行的多项渔业活动已呈现出鲜明的伦理特征,现代多目标治理场景需要引入价值判断加以权衡。如果说关涉伦理的讨论在中国过去的渔业治理中只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那么到了新时代,伦理研究就好比是万事俱备下的那股“东风”。传统渔业管理关注政策和法律层面的制度突破。政策和法律固然重要,但不能包治百病,尤其是充满不确定性的“现代病”。它可以将电鱼、毒鱼、偷渔者绳之以法,却无法强制要求渔民必须善待生态环境、关心鱼类福祉。它可以明示、预防、规范和校正渔业的行为和后果,却无法指导渔业利益相关方的道德行为选择。它可以为失海渔民提供各类政策保障,却无法弥合渔民海洋纽带被切断后的心理创伤。它可以依照科学模型和数据制定总可捕量(TAC)目标,却无法对渔家妇女在职业、情感和生活上的遭遇加以同情和关心。正如决定技术的往往是非技术因素,涉渔法律和政策不应被指望能解决所有问题。倘若文化、伦理不能发挥价值规训作用,那么政策和法律也终将失范。当前,养护渔业资源、维护渔业公正已为时代大势所趋,现代渔业治理不仅要务实,也要务虚,以便从战略全局高度推进治理措施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实际上,人们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影响会渗透到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可持续、负责任渔业的发展依赖于一个具有明确性的规则指引,在治理中开展价值性分析显得十分重要。国内外渔业资源的衰退趋势,以及不断涌现的现代性社会问题,让形而上学的价值回溯变得更为必要而迫切:渔业行为的善恶是非是什么?伦理判断有哪些原则和标准?何种治理才是伦理意义上具备正当性和合法性的治理?如何破解渔业治理中存在的伦理困境?中国怎样利用已有道德资源和智慧应对渔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风险?基于此种认识,本文从伦理视角出发,反思当前出现渔业生态和社会危机的根本原因,尝试建构渔业伦理的理论体系,详述渔业伦理的由来、定义、主要原则和类别。将抽象的伦理考量运用于对治理问题的具体分析,提出符合渔业价值的治理范式,从渔业治理的“元层次”,谈到相关现代治理理论,再到针对治理实践的分析评估。现代渔业治理在追求各类目标时,容易陷入价值冲突的困境。本文针对治理实践中的普遍问题,提出“应然”层面的解决方案。伦理分析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我国现代渔业治理。因此,文章结合中国本土的涉渔道德资源和渔业实际状况,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渔业治理路径,以渔业领域的价值尺度和伦理基础为导向,为推动渔业的“天人合一”和协调发展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理念和新思路。伦理学是哲学中关于道德的价值系统。生态伦理学的兴起从根本上触及了“为什么要对鱼谈伦理?”这一问题。“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论辩突破了传统伦理学的“人伦”语境,让“渔业”和“伦理”的结合有了学理上的支撑。道德共同体得到拓展,将包括渔业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纳入道德考量范畴。但完全以生态为中心又会减损人类福祉,人与自然应当被视作一个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整体。“为己利TA”的价值取向既能为己谋福,也能在此基础上考虑利TA(既有属人的“他/她”,又有属自然的“它”)因素,因而是渔业伦理所追求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善。渔业资源是渔业存在的基础,具有不确定性、波动性、竞争性、整体性、多样性等五大特性。从价值构成上看,它在使用、生态和选择等层面具有功效价值,在政治、社会、哲学、宗教、伦理、文化等层面具有非功效的内在价值。对渔业资源价值的充分认识是现代文明进步的标志,而鱼类为人类所提供的多元价值是人类养护渔业资源的基础。养护伦理强调的是如何科学人道地利用水生动植物资源。鱼类是否能够成为道德主体、权利主体甚至是诉讼主体成为环境伦理学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鱼的道德地位与福利越来越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渔业的伦理维度涉及“渔业”和“伦理”的互动关系。鱼类依次满足了人类基本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人类在享受水生动物开发权利的同时,理应履行与之对等的责任和义务。为了人类自身和生态系统的长期福祉,须建立一套指导渔业行为、受到大众认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渔业伦理规范。渔业伦理以渔业现象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为研究对象,是指导渔业行为的规范和原则的总和。涉渔法律和伦理可共同为基于价值的渔业治理策略提供依据。渔业伦理学主要任务是通过得到普遍认可并经过实践检验的道德原则,对渔业行为的善恶是非开展事前指导和事后评判。在渔业伦理中,渔业正义是最高原则;渔业福祉、渔业自由和渔业公平是三大基本原则;而以《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为代表的伦理性国际文书,以及符合国家/地区具体渔况的纲要构成了具体原则。根据渔业伦理学研究对象的关系属性和所涉问题的不同特征,可将其分为生态伦理、社会伦理、产业伦理和科技伦理四大类别,这四大类在伦理要求上存在差异、各具特色,但都应服从上述伦理原则。将伦理原则和要求融合进现代渔业战略管理过程,可能会产生“为善者诸事顺”的良心效应,从而实现治理的最终目的——“善治”。为克服多元价值冲突带来的治理障碍,元治理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研究治理现象背后的治理逻辑,寻求协同发展科层、市场和网络治理组合的最优解:当参与式治理导致监管过于复杂、进入无休止协商状态时,就启动科层模式;当科层模式无法触及所有渔业问题或获得渔业利益相关方广泛接受时,就开启市场或参与式模式;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当承担起作出最终决策的元治理者的角色。可持续渔业治理研究中涌现出诸多符合伦理的现代渔业治理理论,其中基于“生态整体主义”的管理和基于“价值平衡原则”的管理成为研究热点,前者主要聚焦渔业生态系统方法、预防性原则等整体思维,而后者主要涉及管理策略评估,正当性理论,系统治理等理念工具。在构建起理念框架的基础上,根据新生物技术的实践伦理发展出的伦理分析矩阵,以及Rapfish评估工具,促进了对伦理原则遵守情况的考察,有助于为负责任渔业实践提供“良善之策”。现代渔业治理时常陷入一种伦理意义上的权利困境,众渔业利益相关方不得不在多项行动方针之间艰难行使选择权。遵循特定伦理原则选择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涉及违反其他某项伦理原则。可持续渔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出现在追求“天时”、“地利”、“人和”三大目标的决策选择过程之中。如何平衡现代人和未来人的资源利益是最首要、最核心的议题;渔业所涉水陆空间差异和相关社会生态问题构成了空间正义研究的一个典型样本;而人际关系中整体、长远利益与个体、短期利益的冲突影响到资源的公平分配,渔家妇女和小型渔业等弱势参与方应当得到更多的道德注意力。导致上述困境的原因既有人与人因抢夺野生资源所导致的公地悲剧或囚徒困境,又有在人与鱼道德地位孰高孰低的辩难中掉入的激进环保主义陷阱,还有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执行障碍。上述困境的破解之道不仅具有制度属性,也深刻地蕴含着价值属性。从制定目标,到开展决策,再到执行、监督和评估,伦理视角可渗透至治理的全部流程。治理者和被治理者可从制定伦理目标和开展伦理决策着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增进民生福祉。我国的渔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离不开丰富道德资源的支持。生态方面,我国渔业治理史就是一部鱼类资源养护史,古今实践中折射出关怀鱼类福利、师法自然等生态感悟。社会方面,我国传统乡土社会文化里蕴含着包括群体意识和互助伦理、涉渔组织的参与式伦理在内的道德及礼俗规范。“三渔”问题是中国渔业发展面临的伦理性挑战,其本质是渔业的过密化,渔民的过溺化,以及渔村的过疏化。为解决渔业渔民渔村的问题,新中国开展了各项改革措施。新中国绿色渔业治理制度体系构建历程大体上可分为萌芽探索、改革攻坚与走向成熟三大阶段。在气候变化、疫情冲击、渔业资源衰退、全球不确定性风险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我国渔业治理者迎难而上,实现生计型治理→发展型治理→可持续治理的价值飞跃,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伦理的中国特色可持续渔业发展道路,培育出政府元治理者主导下,科层、市场和参与式治理协同开合的多元治理形态,形成了顺应自然、生态优先、以养为主、立体复合、科技导向、体系健全、应兜尽兜的发展模式。随着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不断提升,中国渔业发展在收获伟大果实的同时,也为未来可持续、负责任渔业发展积累了大量可贵的实践经验。在今后的渔业治理中,我国各渔业利益相关方应本着福祉、自由和公正的原则,进一步促进渔业的绿色转型发展。

周丽威[2](2020)在《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文中提出教科书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小课本大启蒙已经成为教科书研究领域的共识。教科书不仅是知识载体,更是价值载体。习近平关于“教科书是国家事权”的重要论断为我国教科书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新时代教科书建设面临大众化、全球化等诸多困境,教科书建设必须积极回应时代挑战,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基础。因此,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地融入教科书建设,如何保持我国教科书建设方向的正确性等重要问题亟须各学科加强教科书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目前,语文、政治等科目的中小学教科书的价值溯源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研究尚处于缺位状态。习近平主席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上强调广泛借鉴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近年来,怀特海有机哲学日益受到学界关注。“怀特海全集翻译与研究”成为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选题之一,世界着名的生态经济学家、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认为有机哲学是解决哲学乃至社会科学问题的突破口。再者,我国着名学者王南湜提到“将怀特海与马克思有机结合”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鉴于怀特海有机哲学价值理论深刻的洞见性,其对教科书理论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选择、确定和改进具有理论指导作用。本研究主要以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历史比较法为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法,对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进行梳理,提炼不同时期教科书出版总体特征。通过内容分析法,依据构建的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分析框架,从教科书内容、教科书呈现方式、课程标准、教科书编写主体四个维度,探寻不同时期教科书的价值取向。运用历史比较法,对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做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概括其嬗变特点和存在问题,并进一步指出有机哲学视阈下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编写旨趣。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经历了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教科书、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教科书和走向多元取向的教科书三个阶段。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中学生物教科书,始于清朝末年,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在急于求成的应用心理下,教科书被赋予了“救世”的价值。这一时期国人主要将西方教科书的结构“舶来”,呈现出“依葫芦画瓢”的结构主义取向;之后,生物学经历了短暂的学科大发展,特别是实用主义在我国大行其道的时期,生物教科书的体验性、实用性理念被提出;自新中国成立到新课改前夕,生物教科书发展历经波折,从仿苏的一元取向到兼收并蓄各方文化,生物教科书也进行了一纲多本式的形态学和知识论的改变。纵观我国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变迁历程,呈现出典型的从本质到多元的发展特点:在课程目标取向上,从知识取向到素养取向;在生物教科书内容取向上,从博物到生物学;在生物教科书编写主体取向上,专业性、学术性日益凸显;在教科书呈现方式取向上,由教材取向转向学材取向;在坚持的宏观理念上,政治取向贯穿始终。从目标、内容、编写者取向、呈现方式以及理念上均体现出了本质到多元的路向。通过文本分析,发现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主要有以下问题:本质主义视阈下对结构的过度强调;反本质层面过于强调科学的浪漫精神;在二者融合的视角下看,本质和反本质的均质化造成取向的平均主义。最后,本研究从有机哲学视阈对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进行前瞻,提出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多种可能路径:在目标建构上,生物教科书要凸显生物圈命运共同体;在编写思维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注重关系性思维;在课程理解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融合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在课程愿景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回归五彩缤纷的生活。在此基础上,指出生物教科书的编写需要注重整体性维度、生态性维度、生活性维度和教育性维度。厘清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的历程、特征及问题,不仅需要一种历史学视角的经验总结,更需要一种本体意义上的透视,从价值取向的视角进行一种有机哲学式的审思既能助益我国教科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能为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理论的完善注入新的活力。

刘娜[3](2020)在《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环境公正”(environmental justice)也被译为“环境正义”或者是“环境公平”,它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随着西方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发展而提出的一个新颖命题。动词“environ(环绕)”起源于中世纪时期,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中的“环境”(environment)归词,指的是某个人、某群体、某物种或者普遍生命形式的周围事物。综合学界已有的理论研究和批评实践,本文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定义为:生态批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学术立场,它考察具有“自我”的主体与他者在各类环境中,公正地享用环境之利益与风险的分配、参与制定环境政策、在环境分配方案上获得个人和社会认可,以及维持生命发挥作用的能力。他者包括因种族、性别、阶级等因素而相区别的人,甚至其他物种。环境则包括自然环境与人建环境。环境公正对生态批评的大规模影响是比较晚近的事情,这一方面是由于生态批评本身属于比较新兴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是由于早期生态批评关注的中心是荒野、田园等自然场所。1997年美国学者T.V.里德(T.V.Reed)提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environmental justice ecocriticism)这个术语,使得生态批评的环境公正转向从此之后更加明确。环境公正促使生态批评从荒野回到城市,回到人与自然交汇的中间地带,从而使得生态批评不仅具有崇高的生态理想,同时也立足牢固的现实基础。环境公正是对之前生态批评所持生态中心主义取向的反拨,它关注因种族、性别、阶级等因素造成的不公平之环境权益和环境危害,扭转了对弱势群体环境状况的忽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为生态批评的自然底色添加了社会因素,注重弱势群体享受的公平正义。伦理关怀对象从边缘人群到非人物种的层层扩大,使它更具现实基础与可操作性,并构成了连接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纽带。环境公正从人与自然一体的整体视角考察问题,为自我言说,为他者赋权。兼顾人文关切、伦理关切与生态关切三个维度。然而,国内外生态批评领域内,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研究稍显不足,未能形成系统性、整体性与综合性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将摆脱研究单一文学文本和单一生态批评家的局限,在历时性上追踪生态批评的历次发展浪潮,在共时性上考察同一时期内生态批评的理论趋向和典型特征,采用文献梳理、比较研究的方法,综合展开理论上的探讨和思辨,力求细致、深入地论述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面貌及其对现实环境危机的回应。本文试图全面梳理环境公正的重要文献,在宏观层面上考察生态批评的总体发展进程,在微观层面上聚焦环境公正的演变及其对生态批评的构建作用,以“环境公正”这个关键词为切入点,围绕1、2、4、5这四个数字展开研究:1即1种批评理论“生态批评”,2即生态批评的第2波“环境公正”,4即生态批评的4次转向,5即生态批评的5波浪潮。在综合分析此前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探讨环境公正思想源流与生态批评的历次浪潮,梳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产生的历史渊源、发生语境与发展过程,厘清环境公正的概念内涵,揭示环境公正在生态批评40多年发展历程中的演变脉络与深化趋势,回答环境公正如何与生态批评相互促进的问题,以提供西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整体图景,凸显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这种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将丰富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研究内容,为构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话语体系提供参考,为我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全文内容由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组成。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进行概念厘定,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指出本研究之目的、意义与创新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生态批评对环境公正的诉求日益强烈,一部分学者将环境公正引介到生态批评中,从而引发了生态批评的环境公正转向。环境公正不是对之前生态中心生态批评的简单抛弃,而是对生态批评进行修正、深化与拓展,增添了多个视野,是一种推陈出新。第一章对生态批评及其关键词环境公正进行总体论述。本章主要研究生态批评的缘起、定义和任务,生态批评五次浪潮的划分,环境公正思想内涵,以及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主义朝向几个方面。具体以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批评和环境公正的研究成果为依据,梳理、比较、归纳生态批评和环境公正理论体系的构建,综合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对生态批评前两次浪潮的划分和斯科特·斯洛维克(Scott Slovic)对生态批评后三次浪潮的划分,分析历次浪潮转向的原因与生态批评与时俱进的环境实践之特色。在此基础上,揭示环境公正对自我/他者、男性/女性,白人/有色人种,富人/穷人,上流阶级/底层阶级,第一世界/第三世界,人/非人等一系列二元对立模式的解构,说明环境公正所具有的学理优势、伦理关怀和可操作性。根据彼得*S.温茨(Peter S.Wenz)的环境公正同心圆理论(Concentric Circle Theory)描绘环境公正的伦理关怀向度,说明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主义朝向。本文认为,环境公正按照同心圆模式,以共情(empathy,也被译为“移情”或“同理心”)贯通“自我”与“他者”的鸿沟,由己及彼,把伦理关怀对象扩展到包含其他具有性别、种族、阶级等差异的弱势人群,进而扩展到动物、植物和每个物种。新物质主义对生态批评的影响使得物质的能动性被纳入考察范围,这更为环境公正伦理主体的层层扩大提供了学理依据。当这个同心圆层层扩大到每一个存在物、并将每个存在物都视为主体的时候,环境公正也就达到了它的终极状态,即万物齐一、众生平等的生态公正。虽然这种意义上的生态公正目前有乌托邦之嫌,人类之外的非人类物种在何种意义上能够成为主体依然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生态公正作为一种生态理想,是人类为之努力的目标,而环境公正就是具有可行性的实践措施,它使公正不至于成为空谈,是联系现实与理想的桥梁。第二章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历程进行详细梳理。本章具体从初露端倪、全面兴起、蓬勃发展、持续深化和前沿问题五个部分,追溯与评议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主要是根据生态批评的五次发展浪潮为线索进行论述与探究,涉及到早期作品中环境公正思想的萌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正式提出,由荒野自然向城市自然的转变,风险社会、慢暴力、跨身体性、行动者网络理论、共情等理论和概念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拓展与深化。这些方面显示出环境公正与生态批评的五次浪潮互相促进又错综复杂的关系。在生态批评诞生之前及第一波的生态中心主义生态批评浪潮中,自然书写中蕴含着环境公正诉求;在第二波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浪潮中,对于性别、种族和阶级的关注显现出环境公正考量;在第三波的跨文化生态批评浪潮中,环境公正思想添加了跨文化维度,环境公正从地区走向了全球;在第四波的物质生态批评浪潮中,物质的能动性和叙事能力深化了环境公正思想;在第五波的心理与信息生态批评浪潮中,环境叙事涉及的情感理论、心理概念和信息传播策略受到重视,这为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倾向走出文本、走向现实提供了更广阔的出路。伦理主体范围的一次次扩大并不是线性发展的简单趋势,其错落交叠的轨迹显示出学者们为构建环境公正话语而付出的努力。第三章研究批评学者基于环境公正生态批评视角对经典文本进行的分析解读与批评实践。本章选取了针对四部经典小说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实践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概括评析,体现学者们在文本解读中的环境公正立场,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生态批评相关理论对文本的环境公正分析进行必要的扩展与补足。本章首先关注学者们对《布娃娃瘟疫》的批评,包括物质视角下的患病身体与跨身体性对环境非公正的揭示,以及社会视角下内外殖民与阶层固化对环境非公正的强化;其次,针对小说《死者年鉴》的批评实践,评析暴政迫害中体现出的“生态他者”形象,揭露吸血资本与资源剥削作为环境非公正的原因与表现,生态他者与边界拆解分别作为环境非公正的内在驱动与解决途径;再次,聚焦学者们对《播种者的寓言》之资源短缺进行的环境(非)公正解读,从“改变”主题与墙之隐喻,水之意象与气候公正,以及超级共情与反乌托邦三个部分来进行概括与延伸。最后,审视学者们在分析《食肉之年》时从三个方面表现出的环境公正立场,即霸权挟裹带来的食品公正问题,“肉是信息”连接的毒性身体,以及全球贸易导致的多元贱斥。本章对于上述文本的批评进行分析与补充评论,目的是发掘被忽视或被误读的环境公正思想,揭示和肯定环境公正视角对激发生态思想和生态审美意识的积极作用,并凸显在文学这个想象世界中,环境公正对于拓展伦理关怀范围的积极意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对象并非仅是生态文学,但是文学情节相较于现实生活有着更为辽阔的空间,如果只把公正的施与对象界定在人类范围内,未免抹杀了文学世界较于现实世界的优势,当前出于种种现实原因尚且无法考量的伦理在文学的想象世界里反而容易推行,文学的理想性对人类的启蒙、教化作用也正是基于此点。环境公正不仅促进了文学批评与环境伦理学等学科的跨界联合,而且也实现了与生态女性主义、后殖民批评等多个流派的交融。这种跨文化和跨文明的宏大视野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生态批评的研究内容,扩展了生态批评的研究空间,并为生态批评的未来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第四章围绕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及其中国化途径展开研究。本章指明环境公正生态批评通过环境想象与环境话语参与现实的环境实践,因社会公正与环境伦理的双重叠加而为文学、文化的生态批评研究开拓了新视野,开辟了新领域。此外,本章聚焦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发展路径,着眼于它在人类世中的全球视野以及它在中国生态文明时代中的在地立场。如果说,全球在地化是在空间上对批评跨越中西的展望,那么本章结尾部分,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化途径进行探索,则在时间上融通古今,观照从中国传统环境公正生态智慧的探析到中国现代环境公正生态文学的呈现。本文在此考察了中西方生命/生物共同体的概念,进而提出一种设想:中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需要立足于它同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契合点,借助生命共同体思想深化自身,并推动生命共同体思想的传播、落实,塑造生态审美意识,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批评话语体系。西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己建构了较为完善而又开放的生态批评理论,具有比较坚实的哲学基础、宽广的学术视野和丰富的学术实践;与之相比,我国目前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尚未形成足够的学术氛围,理论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和绝对的生态中心主义立场都不具备实施的可行性。因此要结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在新时代生命共同体思想的指导下,更进一步地强调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对于人与万物价值的肯定,确立发展具有反思性和建设性的生态批评体系,并最终将生命共同体思想付诸环保行动来推进绿色发展。理论只有符合国情才能更好地培养生态意识、指导环境实践,发展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研究将推动中西生态话语的深入对话与交流。结语对全文进行归纳,充分肯定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分析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存有的不足。该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三个核心观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凭借自身的文学性与实践性参与话语建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成为连接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桥梁;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伦理趋向为实现伦理共同体涵盖生态系统准备了前提条件。同时指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目前的缺失和不足,认为需要在跨学科借鉴中避免生搬硬套而导致误解,在多元扩展的同时防止边界过于模糊,并且需要完善解构之后的建构问题。最后提倡中国生态批评、文学批评甚至文化批评对西方的环境公正研究进行批判的借鉴,在理论上自主创新,进而结合中国文学资源,努力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批评话语体系,中国生态批评的理论路向。当今时代中,对严峻的生态危机和复杂的环境运动作出回应,是生态批评面临的中心任务。环境公正具有人文关切、伦理关切与生态关切,这使它能从多重维度为生态批评的发展提供思路与动力。环境公正的人文关切在生态中心主义立场的生态批评中添加对“人”的重视,肯定人类群体之间的差异性、多样性并尊重各种群体的价值与权利;环境公正的伦理关切既含有社会公正因素,又涉及生态立场,它审视弱势群体遭受的非公正生存境遇,致力于公正地处理环境利益与环境危害问题,消除因种族、阶级、性别等社会因素导致的物质环境不平等现象;环境公正的生态关切源自生态批评一贯的生态立场,通过探究文化载体中的“环境性”(environmentality),追求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与美丽,万物的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存在。人文关切的以人为本,有利于消除社会非公正,而社会公正与物质环境的叠加则构成伦理关切,环境伦理有助于生态关切的实现并推动生态关切从理论转化为实践,而生态关切对生命共同体的维护又反过来对人文关切与伦理关切有所助益。所以,这三种关切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通过观照环境来推动生态批评发展,通过绿色理论引发绿色行动实践。环境公正必将有助于生态批评实现人文精神和生态思想的交融,也就是走向生态整体主义。

栾嘉[4](2020)在《我国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控制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过几十年高速经济发展,中国开始拓展国家发展战略,把卫生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卫生与健康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并对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创新提出了新要求。科学的医学研究成果是临床决策的指南,也是国家制定卫生政策的依据。作为记载、传播医学科技信息的主要载体,医学科技期刊承载着为各类医疗卫生决策提供证据的重任。然而,我国至今处于临床医学研究证据的“进口国”地位,多年来我国的临床指南主要参照欧美国家的指南或研究结果;我国的临床医学研究的学术影响力与欧美国家相比总体处于较低的水平,中文医学期刊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的质量一直未能获得国际业界的广泛认可。针对于此,本研究旨在对我国医学期刊近年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深入查找并证实我国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聚焦医学期刊编辑部,探讨我国临床研究论文整体质量控制对策。首先,从论文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概念内涵的描述出发,梳理文献,结合专家访谈,对“临床研究论文质量”以及“影响因素”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进一步界定“临床研究论文质量”“质量评价”与“质量影响因素”的概念并丰富其内涵。其次,采用“滚雪球法”抽取中文医学期刊近年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229篇,以研究注册率、伦理审查率、前瞻性研究患者知情同意等数据评价其伦理;以该篇论文发表之前国内同类研究论文篇数评估其创新性;以“国际医学报告清单”评估其报告质量;“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评估其方法学质量并评价其证据强度。结果显示:中文医学期刊近年发表了大量单中心(97.38%)、小样本(单组≤100例占77.3%)、纯阳性结果(99.22%)、高重复性(国内同类研究>10篇占37.11%)、低质量(报告率≤50%占85.15%,高偏倚风险论文占44.10%)的临床研究论文;研究注册率(3.06%)和伦理审查率(16.95%)均低;研究的真实性和严谨性均不可考。再次,结合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田野调查等方式募集、筛选中文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自行设计问卷,对纳入评估的229篇临床研究论文的作者、编辑部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模型显示:作者因素方面,专业阶层(学历、职称)对论文质量的直接影响较弱,而作者科学思维、科研方法学水平、对论文质量有较强的正向影响。机构环境方面,科研政策和组织监管均对论文质量有正向影响;科研资源既能直接对论文质量发挥正向影响,也能通过作用于科研政策和组织监管间接影响论文质量。编辑部(编辑)因素方面,编辑的专业能力、期刊管理水平、审稿人水平均对论文质量有正向影响;格式标准化要求对论文质量有负向影响。最后,采用析因设计证实以上可能因素对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作者与研究机构相关的23项可能影响因素里仅伦理审查1项与论文综合质量相关(χ2=11.075,P=0.010);在编辑部与编辑相关的18项可能因素中,编辑是否具有医学专业背景(χ2=21.533,P=0.000)、医学编辑的统计学水平(t=2.221,P=0.028)、编辑工作时间和精力用于版面形式消耗(t=-3.064,P=0.002)与期刊是否为核心期刊(χ2=4.714,P=0.034)等4项与论文质量显着相关。研究证明:期刊编辑部及编辑相关因素是国内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本研究结果,为控制我国医学临床研究论文质量,针对我国医学期刊编辑部管理构架提出:医学编辑必须具有医学相关专业背景,按照发展要求满足医学编辑数量并进行功能性分工,向学术型方向培养医学编辑等举措建议。针对编辑部审定稿流程提出:中文医学期刊亟待统一临床研究论文录用的基本标准,严格实行临床研究注册制度,复核研究的伦理审查,加强临床研究国际规范、评价工具以及报告清单的认知普及,注明利益冲突以及允许发表阴性结果等举措建议。针对医学编辑的职能拓展提出:医学编辑应在执行论文发表准入标准的同时做好作者教育,并为审稿人提供详细的审稿标准及必要的相关培训等举措建议。从而令中文医学期刊能够严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出口”关,真正服务于“健康中国”。

郭延龙[5](2020)在《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研究》文中认为技术人工物是通过技术实践活动而生成的存在物。1993年兰德尔·迪珀特(Randall Dipert)最早关注该主题,1998年前后荷兰技术哲学家克洛斯(Peter Kroes)和梅耶斯(Anthonie Meijers)将其发展为成熟的研究范式。现阶段,技术人工物的功能与伦理价值的失衡、价值与责任的复杂关系、多元化的伦理治理等问题涌现,迫切需要对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问题进行系统地探究。本研究旨在通过技术现象学还原法、归纳与演绎法等方法,探析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背后的哲学基础、“物律”设计方式以及技术治理路径。具体研究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对技术人工物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进行了论述,并针对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提出了研究设计思路、技术路线和创新之处。第二,对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的相关概念进行词源、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以唐·伊德(Don Ihde)“人-技术”关系理论、拉图尔(Latour)“人工物社会”思想和维贝克(P.Verbeek)“道德物化”的思想为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之上展开下一步的深入探究。第三,基于拉图尔“人工物社会”的思想,从技术人工物中历史唯物论的“人本”孕育、“非人”的新唯物论产生、“非人”的扩展三个阶段进行考察,系统地论证了“去中心化”情景下技术人工物,如何从“人本”至“非人”的拓展历程。同时,结合共享单车“去中心化”的具体案例进行诠释。第四,在维贝克“道德物化”的思想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技术人工物的道德意向性、道德自由和道德中介的作用,认为技术人工物的技术程度决定了道德物化程度。同时,结合智能穿戴服装的具体案例进行诠释。第五,基于以上研究基础,通过设计者的道德敏感性捕捉与识别、情感投射与移情、创造性想象与超越,运用仿生设计的情景模拟、虚拟与现实的情景模拟、设计价值的情感模拟,结合强制式调节设计、引诱式调节设计和劝导式调节设计的方式,探索技术人工物设计的“物律”方式。同时,以保姆机器人为例,诠释具体实践语境中的“物律”设计。第六,对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的责任与价值进行细分,对技术行动者、社会行动者和元层面行动者,进行“问责”与建构性技术评估。结合公众参与、共享式、社会契约的公平合作进行调节反馈,最终通过技术内在关系路径、混合式系统路径和价值敏感设计路径,进行不同程度的技术设计与治理。同时,以基因编辑婴儿案例进行反思,针对其中的具体问题进行诠释。最后,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的研究,是从技术内在关系的路径切入,以“物准则”的视角探讨技术设计伦理的全过程。本研究提出了“设计即治理”的技术治理方式,用技术道德化的“前置式”设计方式,将“善”技术功能和物理结构“写入”至技术人工物中,以期待通过技术人工物的“物律”设计方式,为构建人类美好生活世界贡献力量。

梁胜翔[6](2020)在《我国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2009年3月,我国启动实施覆盖全民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过去的10年多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取得了显着的进展和成效,为改善居民健康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共卫生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缺乏合格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却成为影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瓶颈问题。因此,自2010年开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在全国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广泛开展,然而,一系列研究表明,当前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效果不佳,全国尤其是西部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仍然得不到有效解决,其主要原因是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不明确,导致培训项目设计缺乏核心能力理论支撑。国际上,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已相继建立了各自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核心模型,公共卫生专业人员能力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以能力为导向的核心能力模型所驱动。目前,国内尚未见基于核心能力理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的系统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对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现状及培训需求进行系统评估,并在建立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的基础上,开发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培训项目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及依据,并为人员能力建设提出对策建议。研究方法1.研究地点选择:本研究根据地理位置和2016年的GDP情况,选择重庆市8个主城区和18个区/县作为研究地点,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9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4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8个乡镇卫生院)作为研究现场。2.定量研究:采用连续性抽样方法选取了1275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包括服务机构领导和一线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自制调查问卷,分别对研究地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进行调查,调查项目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职称、执业资格类别、工作岗位、工作经历、培训次数、培训需求(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沟通能力、流行病调查、需求评估、干预措施制定、满意度调查或评价项目开展效果、授课技能9个维度)。采用Epi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一般情况、人员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对城市与农村、主城区与区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职称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筛选培训需求的相关因素,再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对筛选出来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所有统计学检验均为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定性研究:采用有目的抽样方法,在所选研究地点基层卫生机构中抽取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的领导以及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兼顾各个项目)进行个人深入访谈(In-depth interview,IDI),用信息饱和原则决定最终样本量。个人深入访谈根据事先制定的半结构化访谈题纲来进行,领导的访谈题纲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状况相关信息(即本单位工作人员数量、质量以及稳定性)、对当前人员培训的现状、当前培训项目存在的问题以及培训需求。一线工作人员的访谈题纲内容包括他们对自身服务能力的自我评估,他们对培训的参与情况,对当前培训的看法以及培训需求。所有访谈均在访谈对象所在卫生机构选择安静的办公室或会议室进行,每次访谈大约持续40-60分钟,在受访者的知情同意下,所有访谈均用录音笔进行了录音。最后,采主体框架分析法对所有访谈资料进行分析。4.德尔菲法:本研究共选择了17名来自中国东部、西部、北部和南部不同地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专家参加两轮Delphi咨询。在Delphi咨询之前,通过文献研究、专家会议、岗位分析、专家会议等研究方法初步构建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初稿和咨询问卷。然后,经过2轮Delphi咨询构建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研究结果1.调查对象一般情况:问卷调查中,一共调查1275人,其中有效问卷1244份,有效率为97.6%。调查对象中,57.9%来自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34年龄段占38.7%,大部分(82.6%)为女性。学历以大专为主(62.3%),93.1%的调查者接受过医学院校教育,40.8%为护理专业,超过一半(54.6%)的调查对象职称为初级。工作5年以上的占36.7%,72.6%的人员具有执业资格,执业护士占56.9%,大多数(83.7%)之前没有公共卫生相关工作经历,40.4%的人具有护理工作经历。一共纳入10个基层卫生机构的的10名领导和35名一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在10名领导中,超过一半(6位)是女性;超过一半的领导(6/10)年龄在30至40岁之间;大多数领导(8/10)工作年限在三年以上。在一线工作人员当中,超过一半(21/35)来自社区卫生中心,超过四分之三(27/35)是女性,绝大多数一线工作人员(32/35)的年龄≤40岁,大多数(21/35)的工作年限不到3年。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现状:在卫生人力资源数量方面,所有基层卫生机构领导认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编制及现有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特别缺全科医生和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在人力资源能力素质方面,一线工作人员和领导都均认为,现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学历低(学历以大专以下为主)、职称低(以初级职称为主)。总体而言,在学历构成上,78.5%为大专及以下学历;在专业构成,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背景的人员占比低,41%以上的工作人员为护理专业出身,尤其是城市和主城区的基层卫生机构,护士占比将近50%。只有5.9%的工作人员具有公共卫生专业背景;在职称构成上,初级职称或无职称工作人员占比达80%,而副高职称仅占3%。多数一线工作人员认为自身能力不足,难以胜任本职工作,尤其在一些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高的服务项目(如健康教育、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等)完全胜任的工作人员不到一半,而且大多数人员不胜任的原因是因为知识和技能都缺乏。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现状:85%以上的工作人员在半年内最少接受过1次以上的培训。但是,绝大多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领导认为,目前的培训效果欠佳,培训并没有使人员能力得到根本提高。主要原因有:一是由于人员短缺,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无法安排人员参加培训;二是目前的培训没有很好地组织,层层培训导致培训内容重复。此外,专业性强的培训(如重性精神病和慢病管理)没有由专业机构承担;三是当前的培训通常集中在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的政策和服务规范上,培训缺乏公共卫生核心能力的培训。同时,由于培训缺乏需求评估,导致部分培训项目与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不匹配;四是目前的培训形式单一,通常只通过讲座进行,或者以会代训,主要针对理论知识的传授,缺少实践操作层面的培训;五是大多数培训时间太短,培训时间碎片化,不能系统提高知识和能力;六是培训师资不固定、能力有待提高,同时,培训教材不统一,难以保证培训同质化。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需求评估: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培训需求的9个维度中,专业知识占91.3%,专业技能占84.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78.8%,沟通能力64.3%,干预措施制定41.6%。需求评估占33.2%,流行病学调查32.5%,满意度调查或项目开展效果评价27.9%,授课技能占26.7%。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对上述培训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培训需求受专业背景、学历、职称、执业资格类别以及工作岗位等多种因素影响,尤其工作岗位是9个维度培训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的建立:经过2轮Delphi咨询,建立了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该框架由1个总功能(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维护公众健康),8个子功能(“居民健康素养提升”、“居民健康信息管理”、“社区健康监测与需求评估”、“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疾病预防与控制”、“社区卫生应急管理”、“多部门协作”、“政策、规划制定与评价”)构成。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的构建:通过两轮Delphi咨询,构建了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该核心能力模型由3个一级指标(包括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理念与价值观)、19个二级指标(包括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知识、社区健康监测能力、社区健康需求评估能力、政策和干预措施制定及实施和评价能力、健康管理能力、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应急处置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管理和领导能力、基本科学研究能力及职业精神等)、60个三级指标(包括流行病与医学统计学、中医药健康管理知识、居民健康状况及疾病危险因素监测能力、参与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价的能力、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技能、慢病患者健康管理能力、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能力、社会动员技能、工作伙伴关系建立、项目管理能力、基本研究设计和实施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及奉献精神等)和129项具体能力界定组成。研究结论重庆市基层卫生机构仍然存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短缺、人员能力素质不高以及人员培训效果不佳的问题。同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需求呈现多元化,不同人员的培训需求各有侧重。本研究所建立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于核心能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奠定了基础,为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改进培训项目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增强培训项目的针对性、提高培训的效果、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根据目前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的现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要进一步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2.国家要在政策层面上加大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3.以核心能力为导向,调整改革医学院校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学历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岗位胜任力。4.基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人员核心能力模型开发能力培训项目,开展基于核心能力模型的培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人员能力建设效果。

唐奥[7](2020)在《我国医德研究的现状与主题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当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重要转型期,医德医风不正,医德修养的严重缺失,医患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使得医德问题已经发展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尤其重要的是近年来,有些医患矛盾的升级甚至最终成为刑事案件,使得医务人员医德缺失的问题已逐渐成为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学术文献是科研人员长期从事科研实践活动的成果结晶,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等特征,能直接准确地反映该领域的发展状况及研究热点。本研究旨在通过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针对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三大期刊数据库中关于医德研究领域的文献,从文献的外部特征和内部主题进行分析,多个角度整体上把握我国医德研究的现状和热点主题,系统梳理目前的研究态势,以期为医务工作者及医学院校相关人员提供更加切实的参考,为医疗机构如何缓解医患矛盾、医学院校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三个期刊数据库,以“医德”作为检索词进行主题检索,检索日期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出文献总计10896篇,在万方数据库检索出文献总计14233篇,在维普数据库中检索出文献总计8771篇,导出所有检索到的期刊论文的题录信息。在去除重复的期刊论文后,筛除与主题无关的会议报告、纪要、综述、人物专访、医院简介、杂志征文和声明指南等非学术文献后,总计得到相关文献10153篇。利用Python程序对筛选后的文献题录信息进行统计分析,采用Vosviewer共词聚类分析法,对医德相关文献的关键词进行主题分析,通过关键词词频和聚类效果,探究医德研究的现状和热点主题。结论:本研究通过对10153篇医德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外部特征和内部主题的多维度的分析,揭示了我国医德研究的现状和热点主题,发现医德研究一直都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与政策和时代特征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教育类和管理类期刊对医德研究的关注度较高,且医德研究机构主要是医学院校和医院。医德的研究热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的培养,从教育的角度提升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另一方面则是从医院管理角度来针对医务人员进行医德医风的建设,从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医德研究的热点主题主要集中在医德理论、医德教育、医院医德医风建设、医德缺失的原因四个方面。

马诗雯[8](2020)在《合成生物学的伦理学反思 ——一种责任伦理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合成生物学是新兴生物科学技术中具有重大潜力的一个分支领域。它旨在通过重新设计和改造现有的生物系统,或者从头设计与构建新的生物部件、装置和系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自然和生命本质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生产和发展出有利于人类美好生活的生物技术产品。合成生物学在生物能源与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应用价值,因此受到科学技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重视。然而,由于合成生物学涉及对生物系统和生物体的操作,因而存在着潜在的风险与伦理问题。正因如此,合成生物学自诞生起,就引起学界对其伦理问题的极大的关注。合成生物学的伦理研究,就是为了在追问合成生物学的伦理问题及其产生的语境的基础上,探讨如何规范和促进合成生物学的负责任发展。基于这一背景,文章将责任伦理学作为探讨合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框架。首先,文章在对合成生物学的学科内涵及其哲学思想进行概述的基础之上,追问合成生物学为什么会产生伦理问题。借助于“构物致知”与“构以致用”这两种技术研究范式,分析了合成生物学的主要特征,讨论了合成生物学集科学、技术与工程一体化的学科特点。其次,通过对汉斯·尤纳斯(Hans Jonas)和汉斯·伦克(Hans Lenk)的相关责任伦理思想进行概括与分析,从“责任”这一核心概念出发,构建了合成生物学的责任伦理研究框架,围绕责任伦理可以为合成生物学研究带来怎样的启示,为什么要开展合成生物学的负责任创新等问题展开讨论。第三,深入合成生物学的伦理问题,针对合成生物学两类不同的伦理问题,即概念性与非概念性的伦理问题,区分不同的责任类型。文章将概念性的伦理问题与合成生物学的“叙事”和“隐喻”相结合,指出对合成生物学的伦理担忧与关于合成生物学的不同叙事视角和叙事方式,比如“隐喻”的运用相关。而这些伦理担忧和争议实际上主要是一种对未来风险的“推测”和“预设”。合成生物学的非概念性伦理问题,包括安全性、风险与机遇的公平分配等,与其他技术伦理学问题相比,并不是全新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根据其不同的伦理类型有针对性地开展责任伦理的研究。第四,根据合成生物学责任伦理研究的理论框架,要求以前瞻性的责任视角看待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因此对合成生物学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和展望离不开相关的技术评估。除了考虑风险评估外,对一些概念性的伦理争议还应当借鉴远景评估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对于合成生物学实践当中的责任问题,有必要将合成生物学的伦理监管及其责任体系结合在一起加以分析,依据不同的责任主体,尝试提出合成生物学伦理监管的责任体系,就相关责任归属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基于我国合成生物学伦理监管的相关法规与条例,提出了合成生物学研发行为的基本伦理原则和伦理规范,针对合成生物学研发人员提出了相应的社会责任和行动规范建议。讨论如何在责任伦理的指导下促进我国合成生物学研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曹文斌[9](2019)在《动物伦理中的权利与福利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物伦理是当今世界颇具争议的伦理学前沿学科,其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古希腊。当人们开始反思人与动物的伦理关系时,对待动物的道德问题开始纳入研究的学术视野,特别是西方近现代生态环境危机的加剧,不断敲响了人与自然应该如何相处的警钟。而人与动物的关系更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反映和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程度和方向。动物伦理这一新兴学科正是适逢这一时机,基于改善人与动物伦理关系的迫切需要应运而生。尽管动物权利和动物福利的运动大潮在20世纪汹涌而至,然而动物伦理研究的学术步伐相比它的运动要稍显滞后,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动物权利理论和动物福利理论的问题,它们都未能很好地解决人与动物的伦理关系,这也导致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哲学界聚焦动物的权利或福利问题的研究来建构学界的动物保护理论;法学界谋求动物法律地位的研究以期促进官方的动物保护制度;文学界通过大量的动物文学籍此播下民间的动物保护种子。虽然这三大领域的谋求路径不同,但是在致力于保护动物的旨归上显然一致。论文直指动物伦理中的权利与福利问题,以期有一定的创新性探索,从而为动物伦理开出一副较有可行性的诊疗良方。论文的第一部分为了突显问题意识,第1章对动物伦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较为详实的文献综述。首先,着重于动物伦理的国外研究现状,根据共同的理论特征将动物伦理的理论流派进行了四大分类。凭借动物伦理的研究文献进行总结,概括出从动物伦理走向动物福利科学、从基础理论触及纵深伦理研究领域、从单一伦理学科迈入跨学科研究的三大发展趋势。此外,结合动物伦理的发展趋势来看,动物权利理论存在严重的内在矛盾,动物伦理和动物福利科学之间缺乏交流融合,动物伦理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贫乏,这些都揭示出动物伦理研究的不足之处。其次,梳理介绍了动物伦理的国内研究现状。鉴于国内动物伦理的研究还不成熟,掌握的文献材料也相当有限,故按不同的研究特征将其分成三个阶段来进行评述:第一阶段的特征是囿于生态环境伦理视野对动物伦理进行引进和介绍,第二阶段的特征是涉及动物权利与动物福利的问题开始评价和创新,第三阶段的特征是聚焦动物伦理的新兴议题进行探索和发展。论文的第二部分直奔动物权利理论的问题及论争、动物福利理论的问题及困境。在第2章,我们分析了内在价值、感觉能力、自我意识和生态神学四大动物权利理论的依据,然而这四大理论依据又因自身的缺陷,不足以支撑起动物权利理论,这正是动物权利理论的问题之一。动物权利理论还存在着平等原则及权利类型的内在矛盾,以及动物权利理论在立场上的左右分歧,这些理论问题都导致了动物权利理论的论争,哲学家、法学家、动物福利科学家们围绕动物权利的有无、内涵以及界限等问题一度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从第3章中可以看到,动物福利理论同样也面临问题,虽然同情情感、卫生保健和肉类品质这三大理论依据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可以指陈,但是由于动物福利理论缺乏哲学基础、漠视死亡问题以及排斥权利思想,这些都是短期内不容易解决的理论问题。不仅如此,动物福利在现实中也遭遇到了道德冲突、法律障碍和贸易壁垒的三大困境。论文的第三部分是论文尝试解决动物伦理中的权利与福利问题的总论,致力于探索动物伦理的未来之路。第4章是动物权利理论辩正。这需要克服以往那种人与自然相敌对的虚无主义,并对动物伦理中的道德虚无主义进行批判,才能既修正现有的动物权利理论,又能不走向完全否定动物权利的错误,提出一种可行性的最无争议的普适性的动物的基本权利,必须寻求动物权利与动物福利之间的平衡,既要考虑动物的权利,也要考虑动物的福利。因此,动物权利尽可能是最为基本的权利:即受到善待和尊重的权利,也称底线动物权利。在这种权利框架下,人类对动物负有保护它们不受肆意伤害的直接义务。第5章是动物福利理论探新。通过发现和探索动物伦理中的“是-应该”的休谟难题,运用现象学的“悬置”(epoche)方法,提出和论证动物伦理的功利原则和人道原则、动物伦理的绝对命令和动物伦理的绝对命令的行为贯彻,并以此作为动物福利理论的核心思想的“五大自由原则”的指导思想,建构动物福利理论的哲学基础,从而解决了长期没有得到哲学论证的“五大自由原则”的为什么“应该”的问题。第6章是动物科技伦理研究。一是研究动物福利中的科技手段:人造肉技术、动物实验替代方法、无痛苦屠宰技术和人与动物对话技术;二是研究动物伦理中的人工智能,通过对动物伦理中的“人-人工智能-动物”的三元伦理关系的论证,提出了人工智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郝世文[10](2019)在《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取向、方式、影响》文中指出近十年来美国教育评价改革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将教师评价与学生学业成就结合起来,学生测试结果被纳入教师评价中,学生考试成绩作为奖励及支持“有效”教师或惩罚“无效”教师的多种手段的一部分,进而影响与教师薪酬,任期,雇用和解雇相关的决策。高风险教师评价特别着重于以学生在高风险测试(high-stakes testing)中的成绩来对教师成就进行评价。它强调问责,以竞争取代合作,涉及到较高的赌注,对教师有着重大利害关系,如聘任、终身教职、工资和奖金等的评价。高风险教师评价的本质是强调教师对学生成绩负责,加强对于教师问责,使得人们对教育质量的关切点由学校转移到教师,教师成为学生成绩的直接负责者。高风险教师评价基于外在激励﹙失业,任期或冻结薪酬)是教师行为改善的主要动力。本研究总体思路是对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进行多层级的分析。引言和第一章主要是说明现象及提出问题,同时对研究所涉及到的主要概念进行深入地探讨。第二章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产生与发展重点揭示了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产生的背景与动因以及政策的演进。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从思想上主要受新自由主义和新公共管理思潮影响,也与两党在教育理念上日趋一致有关,而在现实的社会动因方面,则与国际大规模考试项目、市场和商业力量的推动等外部因素有关,也与教师职业自身专业建设不足等内部因素有关。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产生源于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中关注教育产出,标准化改革以及加强问责,强调学生成绩和学校竞争等一系列思想和措施的影响。《国家在危险中》,《每个学生都成功》法案等一系列法案对高风险教师评价政策都产生影响。小布什总统《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标志高风险教育政策正式形成,而后尤以奥巴马的“力争上游”计划对高风险教师评价影响最大。第三章主要着重于对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政策实施现状与特征的总体分析,这涉及到教师评价政策的驱动与定位、教师评价的管治体系、教师评价方式变革和教师评价结果运用等多个方面。总体看来,联邦政策变革直接驱动教师评价的发展,州成为教师评价政策实施的管制主体,结合学生学习成果成为教师评价的主要方式,教师评价结果运用上则突出体现出高风险特征。第四章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的典型的实践模式则侧重于分析具体高风险教师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如何操作。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最早的实践典型是田纳西增值模式,其评价思想与原理对美国教师评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高风险评价方法的拓展,学生学习目标比增值评价有其进步之处。但是也应该看到,承认学生学习目标法优点以及将其应用于教师评价中的前提恰恰是不能将其用于高风险的目的。高风险教师评价新的典型是华府公立学区IMPACT系统,这一高风险教师评价系统强调了使评价与奖惩体系挂钩以及与不合格教师的解聘挂钩,将教师评价的高风险特征发展到新的高度。作为与典型的高风险教师评价模式的特例和对比,PAR模式得到了人们的关注,虽有优点但实施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此外,也与近些年美国教育总体改革的主基调不同,所以基于测试结果和学生成长的方式仍是许多追求高风险教师评价的州的首选模式。第五章主要分析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的产生的影响,重点分析了高风险教师评价所引发的问题与争论。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在伦理学、法律方面引发诸多争论与问题,也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对教育本身也具有伤害性。第六章分析了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的价值取向。高风险教师评价是以控制为主要目的,强调结果取向,强调外部问责为主要手段,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进程。它将属于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变成政府的责任,强调客观责任,忽视主观责任,通过权力上移的形式,强调组织权力,限制专业权力。高风险教师评价强调对外回应,这一外在主导的评价总体上是使教师专业去技能化的过程,并不指向于教师个体成长。第七章详细阐述高风险教师评价的比较与反思。通过对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与我国教师评价进行对比,针对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的价值取向及实践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反思与建议。应对高风险教师评价,需要从大处着眼,包括改善教师生存的环境,重建对于教师的信任,确立反竞争的教育观以及降低教师评价的利害关系。同时还需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来回应社会,包括增强教师自身的责任意识和道德感;加强教师专业伦理建设以及提升教师自身的权力和能力。最终,要努力建立一个基于信任和教师个体解放的教师评价体系。这个体系要以内部动力为基础,以专业问责的行使为核心,以共同领导的制度建立为保障。总之,改变现状需要所有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共享知识、共同信念和集体承诺的达成,从而在观念、情感和行动上有着一致的方向。

二、中国卫生政策发展趋势的伦理学分析(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卫生政策发展趋势的伦理学分析(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第二章 渔业伦理的理论建构
    2.1 渔业伦理的立论基础
        2.1.1 逻辑起点
        2.1.2 资源养护
        2.1.3 可持续利用
    2.2 渔业伦理的概念、地位和原则
        2.2.1 概念溯源及研判
        2.2.2 学科关联
        2.2.3 相关原则
    2.3 基本分类
        2.3.1 渔业生态伦理
        2.3.2 渔业社会伦理
        2.3.3 渔业产业伦理
        2.3.4 渔业科技伦理
第三章 基于伦理的渔业治理范式分析
    3.1 渔业治理的元层次
        3.1.1 合法性与正当性
        3.1.2 渔业元治理
    3.2 符合伦理的现代渔业治理理论
        3.2.1 基于“生态整体主义”的治理理论
        3.2.2 基于“价值平衡原则”的治理理论
    3.3 渔业伦理分析和评估
        3.3.1 伦理分析矩阵
        3.3.2 伦理评估工具
第四章 现代渔业治理的伦理进程
    4.1 可持续渔业中的维度指向
        4.1.1 时间维度
        4.1.2 空间维度
        4.1.3 人际维度
    4.2 渔业治理之伦理难题
        4.2.1 人与人的博弈
        4.2.2 人与鱼的博弈
        4.2.3 知与行的脱节
    4.3 渔业治理之伦理突围
        4.3.1 制定渔业伦理目标
        4.3.2 开展渔业伦理决策
第五章 中国渔业治理的伦理议题
    5.1 中国渔业道德基础与现代问题
        5.1.1 中国传统智慧中的渔业伦理元素
        5.1.2 中国现代渔业问题的伦理之维
    5.2 中国现代渔业治理的绿色转型
        5.2.1 发展阶段与模式进化
        5.2.2 基于伦理的转型实践
        5.2.3 未来发展的伦理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缩略语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事关国家事权的教科书建设需要加强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
        (二)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有助于某些社会及教育问题的解决
        (三)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的研究缺位
        (四)有机哲学价值论能为生物教科书价值审视提供一种新视阈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教科书与生物教科书
        (二)价值取向
        (三)中学
    四、研究设计
        (一)时间范围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分析框架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教科书研究文献综述
        (一)教科书研究综述
        (二)生物教科书研究综述
    二、有机哲学价值论研究综述
        (一)文献检索概览
        (二)有机哲学价值理论研究综述
    三、研究现状反思
        (一)生物教科书研究的理论基础还有待挖掘
        (二)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迫在眉睫
        (三)对生物教科书的事实之思掩盖了价值之辨
        (四)有机哲学对于生物教科书研究有着强烈的可借鉴性
第二章 有机哲学价值理论
    一、价值理论生发背景及核心概念说明
        (一)价值理论生发的背景
        (二)核心概念说明
    二、价值的内涵
        (一)价值的本质:事件的内在实在性
        (二)价值的拓展:自然机体也具有自身的价值
    三、有机哲学价值论的核心范畴及构成
        (一)基本原理
        (二)事实与价值
        (三)模式理论
        (四)情感理论
        (五)有机哲学的价值构成或命题
    四、有机哲学知识价值论
        (一)知识的整体性
        (二)“认识”包含三个因素:主体、资料和主体形式
        (三)三种知觉方式:因果效验、直接表象、符号指称
        (四)科学与美不可分离
        (五)注重智慧生成
第三章 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02-1911)
    一、结构主义及结构主义取向的内涵
        (一)结构主义
        (二)结构主义取向的内涵
    二、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一)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二)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
        (二)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总体特征
    四、对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第四章 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12-1948)
    一、实用主义及实用主义取向的内涵
        (一)实用主义
        (二)实用主义取向的内涵
    二、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一)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二)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
        (二)生物教科书的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四、对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第五章 走向多元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49-2003)
    一、多元取向的总体特征
        (一)多元取向的内涵
        (二)多元取向的特征
    二、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一)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二)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及特点
        (二)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四、对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第六章 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有机哲学审视
    一、价值取向嬗变的特点:从本质到多元
        (一)课程目标:从知识取向到素养取向
        (二)生物教科书内容:从博物到生物学
        (三)生物教科书编写主体:专业性、学术性日益凸显
        (四)教科书呈现方式:由教材取向转向学材取向
        (五)政治取向贯穿始终
    二、价值取向的问题:基于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一种考察
        (一)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易于形成“呆滞的知识”
        (二)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过于强调科学的浪漫精神
        (三)多元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过于均质化,忽略对比的和谐
第七章 有机哲学视阈下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编写旨趣
    一、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应凸显命运共同体
        (一)整体宇宙观视阈下的生物圈命运共同体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整体性维度
    二、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重视关系性力量
        (一)生态观上的担当:关系力量思维下的共享生态观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生态性维度
    三、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需融合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
        (一)有机哲学与生物学在生活观上的创新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生活性维度
    四、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回归五彩缤纷的生活
        (一)有机思维下的智慧生成
        (二)教科书编写的教育性维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清末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附录2 民国时期生物教科书编着者的学科背景
    附录3 民国时期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附录4 民国时期教科书作者及其出版教科书的统计
    附录5 1949 年以来人教版生物教科书知识内容框架梳理
    附录6 1949 年以来人教版生物教科书梳理表
    附录7 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附录8 教科书文本汇总表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致谢

(3)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概念厘定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第一章 生态批评及其关键词环境公正概要
    第一节 生态批评总论
        一、生态批评的缘起
        二、生态批评的定义和任务
    第二节 生态批评五次浪潮:羊皮纸上的重写
        一、劳伦斯·布伊尔对生态批评浪潮的划分
        二、斯科特·斯洛维克对生态批评浪潮的划分
        三、对五次浪潮的总结评述:回顾与反思
    第三节 环境公正思想探析
        一、环境公正理论的历史渊源
        二、环境公正运动的原则
        三、多元化公正概念与实现方案
    第四节 环境公正与生态整体
        一、环境公正解构二元对立
        二、环境公正连接“自我”与“他者”
        三、环境公正建构生态整体主义
第二章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初露端倪
        一、亨利·戴维·梭罗的环境公正先声
        二、蕾切尔·卡森的环境公正忧思
        三、巴里·康芒纳的环境公正诉求
    第二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全面兴起
        一、T.V.里德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宣言
        二、从蛮荒之野、田园之境到城市自然
        三、环境公正与毒性话语的交汇
        四、环境公正为弱势群体发声
    第三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蓬勃发展
        一、后殖民主义视野与环境公正的交集
        二、从“地方”视野到“星球”视野的拓展
        三、世界性的风险社会
    第四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持续深化
        一、环境公正与暴力形式
        二、能动性与跨身体性
        三、行动者网络理论
    第五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前沿问题
        一、情感的环境公正力量
        二、共情的环境公正倾向
第三章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经典文本批评实践
    第一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灾难肆虐:《布娃娃瘟疫》之物质流转
        一、物质渗透与跨身体性
        二、内外殖民与阶层固化
    第二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暴政迫害:《死者年鉴》之生态他者
        一、吸血资本与资源剥削
        二、生态他者与边界拆解
    第三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气候危机:《播种者的寓言》之资源短缺
        一、“改变”主题与墙之隐喻
        二、水之意象与气候公正
        三、超级共情与反乌托邦
    第四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生存困境:《食肉之年》之多元贱斥
        一、霸权挟裹与食品公正
        二、“肉是信息”与毒性身体
        三、全球贸易与多元贱斥
第四章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及其中国化途径
    第一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
        一、环境想象与环境话语对现实的影响和参与
        二、社会公正与环境伦理的兼收并蓄
    第二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
        一、全球视野:人类世时代背景
        二、在地立场:生态文明的呼声
        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
    第三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化途径
        一、中国传统环境公正生态智慧之探析
        二、中国现代环境公正生态文学之呈现
        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与生命共同体思想之契合
        四、中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话语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项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我国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控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控制相关理论研究
    2.1 临床研究的定义
    2.2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评价概念辨析
    2.3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概念辨析
    2.4 本研究涉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概念及其评价方式
    2.5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控制的概念辨析
    2.6 小结
第3章 中文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现况的抽样调查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我国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质性访谈
    4.1 访谈目的
    4.2 访谈设计
    4.3 访谈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中文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3 研究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我国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建立及作用机理阐释
    6.1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
    6.2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探索性因子分析
    6.3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验证性因子分析
    6.4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及修正
    6.5 修正后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系数分析
    6.6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关系及机理探讨
    6.7 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
    7.1 研究结论
    7.2 我国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控制对策
    7.3 本研究的创新点
    7.4 本研究的局限性
    7.5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技术人工物的功用与伦理价值失衡
        1.1.2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价值和责任复杂性
        1.1.3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伦理治理问题多元化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技术人工物研究综述
        1.3.2 技术哲学伦理转向研究综述
        1.3.3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2.1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的相关概念
        2.1.1 技术人工物的概念界定
        2.1.2 设计伦理的概念界定
    2.2 技术人工物的属性和类型
        2.2.1 技术人工物的属性
        2.2.2 技术人工物的类型
    2.3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的理论依据
        2.3.1 唐·伊德“人-技术”关系理论
        2.3.2 拉图尔“人工物社会”思想
        2.3.3 维贝克“道德物化”思想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之“去中心化”
    3.1 技术人工物设计中的“人本”孕育
        3.1.1 “人-机器”的身体解放
        3.1.2 从“视觉”扩展到“知觉”的身体经验
        3.1.3 “人本”技术情景的成熟
    3.2 技术人工物中“非人”的产生
        3.2.1 “人”与“非人”的认知
        3.2.2 “去中心化”的行为
        3.2.3 “非人本”的存在
    3.3 技术人工物设计中“非人”的扩展
        3.3.1 “非人”行动者的扩充
        3.3.2 “时间”与“空间”的鸿沟
        3.3.3 多元“他者”的共生
    3.4 “去中心化”案例诠释:共享单车
        3.4.1 “去中心化”的技术设计模式
        3.4.2 共享式的“非人”行动者
        3.4.3 复杂的“去中心化”连带责任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之“技德”
    4.1 技术人工物的道德意向性
        4.1.1 “能力”层级的意向性
        4.1.2 “指向性”层级的意向性
        4.1.3 “多元稳定”的意向性
    4.2 技术人工物的道德自由
        4.2.1 道德主体的自由
        4.2.2 技术权力的自由
        4.2.3 物准则的自由
    4.3 技术人工物的道德中介
        4.3.1 道德中介的“放大”与“缩小”作用
        4.3.2 道德中介的“居间调节”作用
        4.3.3 道德中介的“异化”作用
    4.4 “技德”案例诠释:智能穿戴服装
        4.4.1 走向设计伦理驱动的“第三阶段”
        4.4.2 “道德化”的技术设计过程
        4.4.3 弥合生命器官的“不在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之“物律”
    5.1 设计者的道德想象
        5.1.1 道德敏感性捕捉与识别
        5.1.2 情感投射与移情
        5.1.3 创造性想象与超越
    5.2 设计与使用的情景模拟
        5.2.1 仿生设计的情景模拟
        5.2.2 虚拟与现实的情景模拟
        5.2.3 设计价值的情景模拟
    5.3 技术人工物的道德调节设计
        5.3.1 强制式调节设计
        5.3.2 引诱式调节设计
        5.3.3 劝导式调节设计
    5.4 “物律”案例诠释:保姆机器人
        5.4.1 创造性的道德想象
        5.4.2 情感化的交互设计
        5.4.3 “物律”式的生活调节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之“技术治理”
    6.1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责任与价值
        6.1.1 技术人工物的责任与价值范围
        6.1.2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责任分配
        6.1.3 技术人工物塑造的“美好生活”
    6.2 行动者的建构性技术评估
        6.2.1 技术行动者的建构性技术评估
        6.2.2 社会行动者的建构性技术评估
        6.2.3 元层面行动者的建构性技术评估
    6.3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调节反馈
        6.3.1 公众参与式的责任消解
        6.3.2 多元行动者的共享
        6.3.3 社会契约的公平合作
    6.4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技术治理路径
        6.4.1 技术内在关系的治理路径
        6.4.2 混合式系统的治理路径
        6.4.3 价值敏感设计的治理路径
    6.5 “技术治理”案例诠释:基因编辑婴儿
        6.5.1 科学价值与公共责任的失衡
        6.5.2 多元行动者技术监督的缺失
        6.5.3 技术治理路径的不完善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6)我国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建设相关理论探讨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 核心概念界定
第三章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现状及需求评估
    3.1 研究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构建研究
    4.1 研究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第五章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构建研究
    5.1 研究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全文总结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核心能力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附件五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7)我国医德研究的现状与主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医德研究的现状
        1.2.2 国外医德研究的现状
        1.2.3 简要评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工具
    1.5 数据来源与处理
    1.6 论文框架
    1.7 论文的创新点
2 相关理论与技术基础
    2.1 基本概念阐释
        2.1.1 医德
        2.1.2 医德教育
        2.1.3 医务人员
        2.1.4 医学伦理学
    2.2 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
        2.2.1 文献计量学理论
        2.2.2 Python编程语言
        2.2.3 可视化技术
3 医德研究的外部特征分析
    3.1 医德研究的时序分析
    3.2 来源期刊情况特征
    3.3 机构分布特征
    3.4 作者分布特征
4 医德研究的内部主题分析
    4.1 高频关键词分析
    4.2 关键词聚类分析
        4.2.1 主题群1—医德的定义及理论发展历程
        4.2.2 主题群2—医德教育及医学伦理学
        4.2.3 主题群3—医院医德医风建设
        4.2.4 主题群4—医德缺失的根本原因
    4.3 关键词分年词频分析
5 结论与讨论
    5.1 研究结论与讨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5.2.1 研究不足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8)合成生物学的伦理学反思 ——一种责任伦理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合成生物学何以成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2.1. 什么是合成生物学?
        2.1.1. 人类认识生命的里程碑: 从分析还原到合成建构
        2.1.2. 合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2.2. 合成生物学的研究范式
        2.2.1. “构物致知”的合成生物学
        2.2.2. “构以致用”的合成生物学
    2.3. 合成生物学的本质
        2.3.1. 合成生物学的特征
        2.3.2. 科学、技术还是工程?
    2.4. 本章小结
3. 合成生物学责任伦理研究的理论框架
    3.1. 汉斯·尤纳斯的“形而上学”责任伦理
        3.1.1. 未来导向的伦理学
        3.1.2. 责任伦理的理论论证
        3.1.3. 责任伦理对合成生物学研究的启示
    3.2. 汉斯·伦克的责任伦理体系
        3.2.1. 责任类型的划分
        3.2.2. 明晰责任类别对合成生物学研究的启示
    3.3. 负责任创新的责任伦理基础
        3.3.1. 负责任创新的概念及内涵
        3.3.2. 合成生物学的负责任创新
    3.4. 本章小结
4. 合成生物学的伦理问题与责任
    4.1. 合成生物学的概念性伦理问题
        4.1.1. “扮演上帝”的伦理争议
        4.1.2. 合成生物学对生命概念的挑战
        4.1.3. 合成生物实体的道德地位
        4.1.4. 合成生物学对人类尊严的挑战
    4.2. 合成生物学的非概念性伦理问题
        4.2.1. 生物安全风险
        4.2.2. 生物安保风险
        4.2.3. 新物种的挑战
    4.3. 合成生物学的伦理问题与“叙事”
        4.3.1. 围绕合成生物学的不同叙事视角
        4.3.2. 联想、科学想象与共情
        4.3.3. 合成生物学叙事中的隐喻及其伦理意涵
    4.4. 针对不同的伦理问题应该树立不同的责任观
    4.5. 本章小结
5. 负责任地发展合成生物学
    5.1. 合成生物学的未来展望
        5.1.1. 合成生物学的风险评估
        5.1.2. 合成生物学与远景评估
    5.2. 合成生物学的伦理监管及其责任体系
        5.2.1. 合成生物学的伦理监管原则
        5.2.2. 合成生物学伦理监管的责任体系
    5.3. 我国合成生物学研发的伦理与行动规范建议
        5.3.1. 合成生物学研发行为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原则
        5.3.2. 合成生物学研发行为应遵循的伦理规范
        5.3.3. 合成生物学研发人员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5.3.4. 合成生物学研发人员的行动规范建议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动物伦理中的权利与福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依据和选题意义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第1章 动物伦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动物伦理的国外研究现状
        1.1.1 动物伦理的理论流派
        1.1.2 动物伦理的发展趋势
        1.1.3 动物伦理的研究不足
    1.2 动物伦理的国内研究现状
        1.2.1 引进和介绍阶段:囿于生态环境伦理视野
        1.2.2 评价和创新阶段:涉及权利与福利的问题
        1.2.3 探索和发展阶段:聚焦动物伦理新兴议题
第2章 动物权利理论的问题及论争
    2.1 动物权利理论的依据
        2.1.1 内在价值依据
        2.1.2 感觉能力依据
        2.1.3 自我意识依据
        2.1.4 生态神学依据
    2.2 动物权利理论的问题
        2.2.1 动物权利理论的依据不足
        2.2.2 动物权利理论的内在矛盾
        2.2.3 动物权利理论的立场分歧
    2.3 动物权利理论的论争
        2.3.1 动物权利的有无之争
        2.3.2 动物权利的内涵之争
        2.3.3 动物权利的界限之争
第3章 动物福利理论的问题及困境
    3.1 动物福利理论的依据
        3.1.1 同情情感依据
        3.1.2 卫生保健依据
        3.1.3 肉类品质依据
    3.2 动物福利理论的问题
        3.2.1 动物福利理论缺乏哲学基础
        3.2.2 动物福利理论漠视死亡问题
        3.2.3 动物福利理论排斥权利思想
    3.3 动物福利理论的困境
        3.3.1 道德冲突
        3.3.2 法律障碍
        3.3.3 贸易壁垒
第4章 动物权利理论辩正
    4.1 批判和克服动物伦理中的道德虚无主义
        4.1.1 克服人与自然相敌对的虚无主义
        4.1.2 批判和克服动物伦理中的道德虚无主义
    4.2 论证动物的基本权利
        4.2.1 权利概念的历史辨析
        4.2.2 动物权利概念的重新解读
        4.2.3 动物权利理论辩正——论证动物的基本权利
第5章 动物福利理论探新
    5.1 动物福利理论的基本原则——动物伦理的功利原则和人道原则
        5.1.1 平等原则——理想型动物伦理的应用原则
        5.1.2 功利原则——实用型动物伦理的应用原则
        5.1.3 人道原则——底线型动物伦理的应用原则
    5.2 动物福利理论的行为准则——动物伦理的绝对命令
        5.2.1 动物伦理中的“是-应该”的休谟难题
        5.2.2 动物伦理的绝对命令——禁止肆意伤害动物
    5.3 动物福利理论的实践规范:动物伦理的绝对命令的行为贯彻
        5.3.1 禁止肆意杀害动物
        5.3.2 禁止肆意虐待动物
        5.3.3 禁止肆意侵害和破坏动物的栖息地和生存环境
第6章 动物科技伦理研究
    6.1 动物福利中的科技手段
        6.1.1 人造肉技术
        6.1.2 动物实验替代方法
        6.1.3 无痛苦屠宰技术
        6.1.4 人与动物对话技术
    6.2 动物伦理中的人工智能
        6.2.1 动物伦理中的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
        6.2.2 动物伦理中的“人-人工智能-动物”的三元伦理关系
        6.2.3 动物伦理中的人工智能的道德责任确证
        6.2.4 动物伦理中的人工智能的基本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10)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取向、方式、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探讨
        (一)关于评价目的的研究
        (二)关于以往美国评价系统存在问题的研究
        (三)关于高风险教师评价改革实践的研究
        (四)关于美国教师评价改革特征的研究
        (五)关于教师评价与学生成绩相结合的研究
        (六)关于教师评价方式和工具的研究
        (七)关于教师评价改革所需要支持条件的研究
    三、研究基本概念界定
        (一)评价
        (二)教师评价
        (三)高风险(高利害)测试
        (四)高风险(高利害)教师评价
    四、评价所涉及相关概念界定与相关议题探讨
        (一)控制概念及相关议题
        (二)问责概念及相关议题
        (三)责任概念及相关议题
        (四)专业概念及相关议题
        (五)信任概念及相关议题
        (六)权力概念及相关议题
        (七)回应概念及相关议题
        (八)成长概念及相关议题
        (九)赋权增能概念及相关议题
第一章 研究思路与基本设计
    一、研究目的、研究问题
    二、研究基本思路与分析框架
    三、研究方法
        (一)文件分析法
        (二)历史研究法
        (三)案例研究法
    四、研究价值、创新与局限
        (一)研究价值
        (二)研究创新处
        (三)研究的局限性
第二章 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的产生与发展
    一、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产生与发展的背景
        (一)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产生与发展的的思想背景
        (二)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产生与发展的的现实动因
    二、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产生与发展的政策演进
        (一)《国家在危险中》成为高风险教师评价之重要思想和政策来源
        (二)布什、克林顿政府的教育改革措施对高风险的教育政策的推动
        (三)小布什总统《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标志高风险教育政策正式形成
        (四)奥巴马的“力争上游计划”促使教师评价成为许多州政策优先点
        (五)“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弹性计划”及共同核心国家课程标准的影响
        (六)《每个学生都成功》法案对高风险教师评价的部分修正及其局限
第三章 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政策改革的现状及特征
    一、联邦政策变革直接驱动教师评价的发展
    二、州成为教师评价政策实施的管制主体
    三、结合学生学习成果成为教师评价的主要方式
        (一)建立教师评价与学生学习成就之间的直接联系
        (二)增加教师评价的实施频率
        (三)建立教师评价中数据分析系统
    四、教师评价结果运用突出体现出高风险特征
        (一)增加教师薪酬与评价结果的联系
        (二)加强教师评价结果在教师终身教职获得中的作用
        (三)促使教师评价结果成为教师解雇和裁员决定的重要依据
    五、教师评价结果在教师发展中发挥作用仍然有限
第四章 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政策主导下的典型评价模式
    一、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肇始之田纳西增值模式
        (一)田纳西州增值评价模式的产生背景与基本内涵
        (二)增值模式与学生成长和教师有效性之间的关系
        (三)增值模式操作的基本原理
        (四)增值评价模式的优缺点争论
        (五)田纳西州高风险教师评价的发展
    二、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方法拓展之学生学习目标法的运用
        (一)学生成长措施的分类与SLO的缘起
        (二)学生学习目标法内涵及分类
        (三)学生学习目标法的运用情况
        (四)学生学习目标的制定、实施流程与保障
        (五)SLO实施过程—以得克萨斯州为例
        (六)学生学习目标法应用于教师评价中的争论与反思
    三、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新高度之IMPACT评价系统
        (一)华府公立学区教师评价系统的理念与目的
        (二)IMPACT评价系统的具体实施
        (三)华府公立学区教师评价系统的特征
        (四)华府公立学区教师评价系统的存在的问题
        (五)华府公立学区教师评价系统的存在的启示
    四、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比照之PAR模式
        (一)美国教师同行协助与审查模式的理念与目的
        (二)美国教师同行协助与审查模式的构成体系与实施
        (三)美国教师同行协助与审查模式的特征与优势
        (四)美国教师同行协助与审查模式的影响与挑战
        (五)美国教师同行协助与审查模式的实施建议
第五章 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存在的争论与问题
    一、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在伦理学引发的争论与问题
        (一)高风险教师评价违背了无伤害的伦理原则
        (二)高风险教师评价引发关于善行原则的争论
        (三)高风险教师评价引发关于自治原则的争论
        (四)高风险教师评价引发忠诚原则的问题与争论
        (五)高风险教师评价违背正义原则引发一系列问题
    二、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在法律方面的争议与问题
        (一)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立法层面存在诸多争议
        (二)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实施中引发诸多法律问题
    三、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一)高风险教师评价引发教师罢工的问题
        (二)高风险教师评价引发教师大量流失的问题
        (三)高风险教师评价加剧教师的短缺
    四、高风险评价结果本身对教育的伤害
        (一)高风险教师评价最终使教学质量下降
        (二)高风险教师评价造就管理的官僚化与技术化
        (三)高风险教师评价冲击教师专业
        (四)高风险教师评价扼杀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第六章 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价值取向分析
    一、高风险教师评价与控制
    二、高风险教师评价与权力
    三、高风险教师评价与问责
    四、高风险教师评价与信任
    五、高风险教师评价与专业
    六、高风险教师评价与责任
    七、高风险教师评价与回应
    八、高风险教师评价与成长
第七章 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的比较与反思
    一、我国教师评价制度概述
        (一)我国教师评价发展的阶段
        (二)我国教师评价发展的特征
        (三)我国教师评价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教师评价与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比较分析
        (一)我国教师评价中的权责分析
        (二)我国教师评价与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之异同
    三、高风险教师评价应对的反思
        (一)营造支持教师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来回应社会期望
        (三)构建基于信任和个体解放的评价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中国卫生政策发展趋势的伦理学分析(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D]. 何妤如.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2]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D]. 周丽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3]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D]. 刘娜. 山东大学, 2020(09)
  • [4]我国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控制对策研究[D]. 栾嘉.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
  • [5]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研究[D]. 郭延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我国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建设研究[D]. 梁胜翔.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1)
  • [7]我国医德研究的现状与主题分析[D]. 唐奥.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1)
  • [8]合成生物学的伦理学反思 ——一种责任伦理视角[D]. 马诗雯.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9]动物伦理中的权利与福利问题研究[D]. 曹文斌. 湘潭大学, 2019(12)
  • [10]美国高风险教师评价︰取向、方式、影响[D]. 郝世文.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中国卫生政策发展趋势的伦理分析(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