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圣彼得教堂地段外部空间环境演变探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强[1](2020)在《历史风貌型商业步行街复合界面量化研究》文中指出街道作为城市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承担着行人流动和物质流通的功能,是城市交通通行的载体。历史风貌型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不仅是人们日常购物交易和社会交流交往的场所,也是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空间载体。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车行为主导的城市设计使街道的社会属性逐渐减弱,街道活力下降。因此,回归以人为本的商业步行街道,使其作为重要的公共空间重新焕发活力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线性公共空间,连续性是街道空间构成的基本属性。但是,从我国街道界面凹凸错落的现象发现,街道的活力中心并非是街道的几何中心,反而是建筑的临界空间。本文以行人的视角切入,主要研究历史风貌型商业步行街道近人空间的界面形态。基于中西方对历史街区保护理论、商业街坊发展演变、步行街道优化改造等文献的梳理,研究了街道形态中纵深方向上街道界面的疏密程度和面宽方向上复合界面的凹凸程度,以此反映街道步行活动中感知的视觉连续性和逗留活动中感知的空间场所性。首先,从建筑街道墙、地块贴线率、街道界面密度三个方面厘清了控制街道连续性形态的物理指标,并提出了复合界面的概念,以表示由于界面凹凸形成的阴角空间的集合。同时,类比界面密度的运算方法,归纳了复合界面的运算方式和表征含义。其次,从国外既有商业步行街案例入手,研究街道空间的形态指标,并对国内殖民文化、南洋文化和封建文化背景下的既有街道进行分类调研并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文化对于街道形态的影响,并对比归纳出自下而上自然生长形成的街道的指标波动范围。再次,基于以上采集的数据,运用SPSS分析软件,对调研的国内15条既有商业步行街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此确定各指标对界面密度和复合界面密度的影响程度。最后,利用分析的结果,以海口中山路、广州恩宁路为例,验证其步行化改造的可行性,并为街道界面的连续性和复合界面的场所性优化提出相应策略。街道形态是人与物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空间关系,本篇论文试图在传统建筑单纯的风格样式研究之上,挖掘街道中人与环境之间相对固定的空间关系这一本质原因,并为商业街的步行改造提供数据量化参考,为延续历史和传承文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程相鑫[2](2020)在《德国罗斯托克生态水域空间更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文化、景观生态,公众活动的载体一直备受关注。对于我国而言,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从国外引进的理论和优秀案例为中国城市滨水空间再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有些地方依然忽略了自然环境,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平衡,在规划上过分强调人的因素,尤其是经济因素,严重干扰了生态平衡。本文通过对德国空间规划法和生态规划理论的学习,梳理了德国生态规划历程,总结出人与自然关系的三个阶段,即自然顺从,自然对立和自然和谐三个阶段,总结出当下应该对自然抱有的态度。了解德国空间规划法,从另一方面为中国的滨水规划提供新思路。结合以德国罗斯托克港口滨水更新为主的案例,分别从水域生态空间发展演变、水域空间格局建构、流域文化保护和水域生态技术四方面分析了罗斯托克滨水生态更新。在水域空间生态发展演变中通过对罗斯托克旧城区的历史进行梳理,总结罗斯托克空间现状的发展历程,分析罗斯托克的建筑功能现状、景观现状和驳岸现状,为接下来的罗斯托克生态更新提供理论依据。在水域空间格局建构中阐述了罗斯托克的下瓦尔诺滨水更新方案,即基于生态的复合型港口滨水更新,包含了港口码头,滨水小区,城市公园,桥域空间和城市生态区等内容,并从抗洪设计和港口入口这两点对其港口微观进行补充。在流域文化保护中,建立生态廊道,整合下瓦尔诺景观格局,将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相结合共同组成下瓦尔诺景观格局;改善港口亲水空间,将港口码头,滨水小区和城市绿地等外部空间进行设计,构建港口亲水体系;对罗斯托克的历史建筑和工业遗存进行保护性开发,整合城市结构,恢复旧有景观格局,整改后的下瓦尔诺地区将作为罗斯托克的城市名片而存在。本文汇总了生态规划中需要利用的生态技术和理论,通过罗斯托克滨水更新和其他实际案例的展示,体现出现代生态技术在生态规划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根据中国当前面临的水土失衡,公众公共空间被侵占,同时城市水域空间土地使用性质单一以及港口滨水区只做工业用途等种种问题,结合德国滨水规划经验总结出相应对策。
王明俐[3](2019)在《天津西开教堂建筑风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开教堂由法国遣使会主持修建,始建于1913年(民国二年)8月,建成于1916年(民国五年)6月,是天主教天津教区的主教座堂。20世纪90年代西开教堂被列为“天津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确定为“国家级优秀近代建筑”。西开教堂建筑本身烙印着天津殖民时期历史的沉淀,体现着天主教在天津传教的物质成果,更是法国建筑师建筑理念与天津地缘文化结合的实践产物。本文围绕西开教堂建筑风格及其来源展开讨论,首先通过梳理法国遣使会在天津的传教事业开展与法租界的建设发展,理顺西开教堂历史沿革及建造动机;其次,通过对西开教堂建筑师及其建筑实践的推论、马赛大教堂对西开教堂建筑风格的影响分析,进一步探究西开教堂建筑风格的形成原因;第三,从西开教堂建筑本体出发,对其建筑风格进行详尽分析;将西开教堂分别与中国近代罗曼式教堂、法国马赛大教堂进行比对,归纳西开教堂建筑风格特征;最后,在充分认识西开教堂建筑风格复杂性及其文化交融意义上,探讨西开教堂区域保护性规划的一般性规律与不足,提出以西开教堂为例的中国近代教堂区域保护与更新的展望。
何孟霖[4](2020)在《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哈尔滨近代典型街区空间结构研究》文中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建设出现大幅度土地扩张、大规模旧城更新和大尺度建筑改造的现象,宏观建设环境下逐渐暴露出城市结构分裂、文脉断层和环境恶化等实际问题,能否正确的解决问题和缓解现状关乎城市的未来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对历史街区空间结构的研究以静态的、阶段性的、自上而下的为主,缺乏对其动态的、全周期的、各方位的生长演化分析。本文以哈尔滨市近代典型街区中央大街、果戈里大街和靖宇大街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技术层面均进行了创新优化。基于自组织理论,采用空间句法理论、GIS地理信息系统等研究方法,从点—线—面—体的结构层次、空间环境—地理环境的界面层次、经济—文化—社会的环境层次对三个历史街区进行组织—生长—演化过程的空间结构解析。组织体系,按照城市—城区—街区—单元的层次对初始期历史街区形成过程中的结构体系、文化文脉和节点单元进行组织规律的总结和关键因子的提取。生长过程,从生物学视角下的能源物质来源、组织运动方式和分裂分化过程三个步骤,对发展期历史街区进行序参量提取、协同过程和竞争过程的生长规律总结。演进变化,首先对成熟期历史街区空间结构进行点线面维度的模型架构和参数化分析,其次对现状空间结构进行吸引点、路网结构和街区界面的等量分析,最终进行结构、功能、环境的对比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议和策略。目的是通过对历史街区空间结构原型的挖掘和解析,能够追寻历史文脉源头、延续活力生长因子、健全历史街区保护体系,对其活化利用和有机更新提供实用性和可持续性的帮助和建议。
戴天晨[5](2019)在《空间叙事 ——城市空间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间叙事的研究自1960年代起,成为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其核心关注点是空间之于人的意义,包括意义如何建构在空间中以及如何传达给体验者。空间叙事研究能够帮助建筑从业者理解空间之于人产生意义的机制,并总结出空间叙事视角下空间营造的设计策略。近几十年来中国城市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对地域性文化信息的忽视导致了城市文脉断裂、城市物质空间与文化意义脱离等问题。针对这些现象,本文旨在结合现有的空间叙事和城市设计理论研究成果,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范围内探索城市的非物质性要素如何通过建成环境的物质性转译向人们传递空间意义、建构城市意象。本文强调了非物质性要素在传递空间意义、建构城市意象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提出了空间叙事运行机制的理论框架,从城市空间体验者的角度解析了空间叙事物质基础,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以及城市意象的营造、传播过程。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基于空间叙事理论框架分别选取了三个城市空间叙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探索出一系列城市空间叙事与非物质性要素转译策略。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研究视野方面:从非物质要素的视角研究了城市空间的形成、结构与意义,拓展了以空间叙事赋予城市空间场所精神与文脉联结的研究视野,阐述了非物质性要素在城市空间形态结构中扮演的角色和所具有的意义。2)理论架构方面:空间叙事是体验者在建成环境中通过参与一系列事件,获得与建成环境相关联的体验、感知和情绪,建立关于此空间意义的认知,建立场所独特性的过程。本文从城市空间体验者的角度提出了空间叙事运行机制的理论框架,揭示了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公共空间中的事件和行为,以及大众传媒在城市文化内涵感知中的重要性。3)方法探索方面:非物质性要素通过转译,能够成为物质空间的构成部分,为体验者所感知。本文将文学、艺术领域中的“拼贴”、“再现”、“图符”、“隐喻”等经典叙事结构和方法延伸到了建筑领域,提出了空间叙事视角下非物质性要素的设计转译策略,并根据当今的数字技术和信息传播特性,提出了城市意象的营造和传播策略。论文正文约17.1万字,365幅插图。
高迎衔[6](2019)在《中、意平原地区历史城镇空间肌理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空间肌理是城镇空间形态的重要表象,是在历史岁月中长期积淀形成的,它与城镇的形成与发展相依相存、休戚相关,载着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的珍贵历史信息,印记着岁月长河的沧海桑田。肌理中蕴涵着大量真实的历史性建筑及空间环境等文化资源,记录着体现历代城市特色的过去与持续的传统以及现存的经历和行为。这些集体记忆和独特的传统风貌都是城市未来文化发展不可替代的资产和重要基础。城镇空间肌理不但是城镇发展产生的结果,同时也能够作为人们干预城镇发展方向、介入城镇环境形成进程的手段。但是仅仅对于“古城”外在表象的模仿和简单地复制往往是不成功的。人们在“仿古”的表象下却感受不到应有的文化认同感。因此,对历史城镇肌理这一结果所承载的内在成因的探索十分迫切。而通过对比的研究手法,对两个不同单一文化影响下区域内的历史城镇空间肌理内在影响因素进行探索,将会更有针对性。而笔者有机会前往意大利进行学习,所以期望通过对资料的搜集和汇总,对中、意两国平原(浅丘陵)地区的历史城镇空间肌理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其内在成因的差异性与相似性进行梳理归纳。本文从肌理的理论研究出发,先对“肌理”这一概念进行了说明,并对现有城镇空间肌理相关理论进行归纳总结,然后提出历史城镇空间肌理的概念。接下来根据相关理论文献整理出针对历史城镇肌理的研究体系,明确从“架”、“群”、“轴”、“核”、四个方向对历史城镇空间肌理进行研究。并确定“图底关系”这一具体研究方法。指出城镇空间肌理是能够经过各类物化元素直接的被人们所感受到的,可以通过这些元素也就是空间肌理的组成要素去完成对其的认知和了解。接下来是实例研究部分。依据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及历史文化名城等标准挑选研究对象,从意大利和中国现存的历史城镇中选取大量案例,并按照地理环境进行分类研究。应用“图底关系”的理论工具进行肌理分析,然后,选取各类型中的典型案例,由城镇肌理的四大元素“骨架”、“群落”、“轴线”、“核心”、进行着手,按照上文的研究体系对其肌理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整理出中、意历史城镇肌理的相同点和差异性,并对其背后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
王惠[7](2019)在《基于身体感知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纪念空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清凉山遇难同胞纪念空间的亲近身体感知为缘起,藉由对现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纪念空间中亲近身体感知的研究,讨论与亲近身体感知的当代纪念空间相关的几个议题:影响清凉山遇难同胞纪念空间亲近身体感知的因素,亲近身体感知在当代纪念空间中的普遍性及其意义,以及亲近身体感知的当代纪念空间设计的启示。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其一,分析清凉山遇难同胞纪念空间亲近身体感知的影响因素,从设计理论和价值观念层面解读祭扫者亲近身体感知的由来。其二,运用语义差异法,调查包括清凉山遇难同胞纪念空间在内的南京市现存12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纪念空间的亲近身体感知,建立身体感知亲近度指标评级体系对其进行评价。并进一步借助SPSS软件验证身体感知亲近度与纪念空间活力度的显着强正相关关系,揭示出亲近身体感知对改善当代纪念空间现状的现实意义。其三,以感知再现、场景对比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探究亲近身体感知的当代纪念空间设计的启示,并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研究意在指出当代纪念空间设计不再囿于对崇高纪念碑性的极致表达,转而出现适度弱化纪念碑性的倾向,亲近身体感知正是对其作出的回应。当崇高与疏离被弱化,纪念由是深入祭扫者的内心,空间气氛亲近而安宁。
倪震宇[8](2019)在《空间人类学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空间人类学为视野,以聚落空间为研究对象,探求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的多维成因。文化人类学研究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与将来,关注人类社会多样性的探索。空间人类学以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架构一种全新的空间视野,解读聚落空间的组织形态。以人类社会的多种组织方式为线索,从生计、合作、秩序三个层面出发,从生计模式、社会组织、政治宗教三个不同侧面认识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生计模式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是人类在自然生态环境中聚居,对诸土地、水等资源的选择、利用与控制的产物。农业经济与商业经济作为人类定居社会的两种基本经济类型,深层作用于聚落空间,形成了稳定分散、匀质分布的乡村聚落和集聚向心、层级分布的商业聚落,具有完全不同的聚落空间形态。社会组织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是以住宅这种承载社会单元——家庭的物质空间,作为普遍的建筑类型和聚落的空间单元。单元依据亲属网络和共同利益两种方式聚居,形成封闭排外、等级分层的家族聚落和开放包容、阶级分化的行业聚落,具有完全不同的聚落空间形态。政治和宗教是维持社会秩序、防止社会失序的重要保证。政治形成稳定的政治组织,构成人类社会的行政管理系统,系统通过正式的社会控制和非正式的社会控制,如法律法规、社会规范等,共同作于聚落空间形态。而宗教是人类的精神追求,但也一种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通过信仰、价值、生活方式与规范等,决定这聚落空间的形态。聚落空间演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历时变化结果。不同的演变过程、演变动因、演变机制,形成不同的聚落空间形态,折射出聚落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复杂性的动态构成。正文字数:13.5万字全文数字(含注释、参考文献、附录):16万字图片:260余幅表格:5幅
兰欣宁[9](2019)在《保罗·鲁道夫早期热带建筑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保罗·鲁道夫作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而为人们所熟知,但是较少有人对其早期在美国佛罗里达地区的建筑实践予以关注。本文着重研究鲁道夫早期建筑实践活动,梳理这一阶段的设计脉络,分析总结其设计方法及策略,并形成对鲁道夫早期实践的综合评价。第一章:绪论。介绍保罗·鲁道夫早期实践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基础、研究方法、研究框架、主要创新点。第二章:保罗·鲁道夫早期建筑实践活动梳理。鲁道夫早期实践受到世界范围内现代建筑地域化的影响、美国南部热带建筑发展的影响以及现代建筑教育的影响。鲁道夫最初与拉尔夫·特威切尔合作,之后自己独立执业,作为萨拉索塔建筑学派的精神领袖,与特威切尔共同推动这一地区的建筑发展。第三章:保罗·鲁道夫早期作品脉络梳理。鲁道夫在佛罗里达的作品有着适应热带环境的现代建筑形式与空间,有着富于表现力的轻型木结构体系,同时还有多目标集成的构造设计改良。这些作品在技术经济性、现代审美、空间环境三个层面上,满足了人们对热带生活的需求与向往,营造了适应热带生活模式的建筑空间环境。第四章:保罗·鲁道夫轻型木构建筑分析。鲁道夫基于现代建筑对美国南部传统建筑的空间形式进行转译,在轻型建筑中延续传统建筑的生命力;基于材料、技术的进步,对传统轻型木构建筑体系进行创新,对构造设计进行改良,使得传统的轻木结构能够更适应于热带现代生活。这些作品在生命全周期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经验。第五章:保罗·鲁道夫热带建筑实践的影响。鲁道夫从早期南方地域实践转为北部现代建筑实践的过程反映出这一阶段实践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美国现代建筑发展的环境。鲁道夫的早期实践,对其后期的建筑理论与实践产生深刻影响,是美国热带现代建筑实践的典范,是全球现代主义建筑地域化在发达地区的表现。其早期热带轻型建筑设计所带给人们的思考,仍旧启发着当下的建筑实践活动。
刘畅[10](2019)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当代大学新校园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元素,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作用。进入新时期,在国家政策支持与社会需求下,大学已经成为当今研究与创作的热点,并掀起了持续不断的新校园建设热潮。然而与此同时,大学新校园的发展困境也日益突出:新老校园之间承接关系不清晰,导致大学自身文脉传承不完善;新校园同所在地域的关系缺乏思考,两者无法良性共生,并产生了一定矛盾;新校园对时代关注不够,对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适应缓慢。造成这些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过于关注空间本身,使新校园设计研究多停留在手法,而没有深入到策略;没有引入文化思考,使研究缺失了高等教育建筑最重要文化属性;停留在传统大学校园组织模式的研究上,而忽略了文化传播影响下大学的动态发展,研究与设计的创新性不足。本文以当代大学新校园空间设计中的文化回归为切入点,以大学的文化属性和新校园的物质属性作为研究的核心:一方面,大学是记载并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文化机构,与人类社会的经济机构、政治机构紧密联系又相互独立,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另一方面,大学校园又是人类城市空间的实体构成元素,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深刻地参与到其经济价值循环中去,具有独特的物质属性。论文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发现问题,提出文化缺失是当代大学校园设计所面临的延续性困境、融合性困境、进化性困境的根源所在;其次是理论建构。通过对文化传播的动力分析,指出文化传播在内在动力与大学新校园的属性、外在动力同大学新校园的空间生成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最后,基于大学文化、本土文化、全球文化提出大学新校园的设计策略。第一,基于大学文化的新校园空间设计策略。本部分将大学与高等教育精神的传承与延续作为研究重点。大学文化决定了大学新校园能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保持自身的完整性与一致性。其中,高等教育决定了新校园的总体定位,明确了大学新校园在人类所创造的所有类型物质实体中的作用与地位;传统大学校园的空间特征成为新校园空间构成的重要样本,以价值认同作用促进新校园的发展与完善;老校园的符号特征进一步明确新校园的单体空间形态,强调其独特性,同时在保证新校园精神内核不变的前提下赋予其一定的传播主体性质,提升新校园的适应性。第二,基于本土文化的新校园空间设计策略。本部分将大学新校园同所处地理环境的相互融合作为研究重点。其中,大学所处的具体自然地理环境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主体,从容量需求测算和气候适应性角度决定了新校园的用地大小及规划形态;既有城市环境的街区肌理和城市形象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环境,促使校园空间环境与城市的互动,强化地域性特色;新校园是城市中最具文化活力的功能之一,在城市扩张与城市收缩并存的当下,更应当为城市的文化重构过程提出独特的解决方案。第三,基于全球文化的新校园空间设计策略。本部分将大学新校园的时代适应性作为研究重点。其中,新自由主义与网络化连接促使新校园的规划结构向开放化与均质化转变;新时期下大学对于品质与效率的需求促使新校园空间出现了社群化与复合化的趋势,进而产生了全新的空间组织模式;以文化媒体和文化涌现为代表的当代传媒效应已经使得人们对于教育建筑的组织模式产生了全新的认知,新校园作为先锋实验思想的阵地,应当为激变中的世界做出自己的文化贡献。文化传播视域下的当代大学新校园空间设计策略研究以文化传播学的视角重新审视大学校园空间这一传统的研究对象,透过当下如火如荼的新校园建设现象,提出了基于大学文化、本土文化、全球文化的当代大学新校园设计策略,通过大量案例调研和分析方法的引入,在整体空间、群体空间、单体空间尺度上得出了一系列新校园组织模式策略,对于梳理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策略的研究框架以及推动当代大学校园的创作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二、圣彼得教堂地段外部空间环境演变探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圣彼得教堂地段外部空间环境演变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历史风貌型商业步行街复合界面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学科背景——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 |
1.1.2 社会背景——历史风貌建筑的消亡 |
1.1.3 时代背景——场所精神认知的缺失 |
1.2 研究缘起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概念界定 |
2.1 历史风貌型街区基础理论 |
2.1.1 历史风貌型街区的相关概念 |
2.1.2 历史风貌型街区的保护理论 |
2.2 商业街坊的起源与步行化发展 |
2.2.1 西方商业街坊空间形态演变 |
2.2.2 中国商业街坊空间形态演变 |
2.3 复合界面理论研究 |
2.3.1 界面与复合界面概念 |
2.3.2 商业步行街的界面与复合界面 |
2.4 街道复合界面量化研究 |
2.4.1 建筑街道墙概念 |
2.4.2 地块贴线率量化 |
2.4.3 界面密度测度研究 |
2.4.4 复合界面量化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既有商业步行街道类型化调研 |
3.1 国外商业步行街街道复合界面量化研究 |
3.1.1 慕尼黑内城商业步行街复合界面量化研究 |
3.1.2 欧洲其他商业步行街案例研究 |
3.1.3 国外优秀步行街道量化总结 |
3.2 国内殖民文化背景下街道复合界面量化研究 |
3.2.1 上海南京路商业步行街复合界面研究 |
3.2.2 殖民背景下其他商业步行街历史沿革及量化研究 |
3.2.3 殖民文化背景下步行街道历史成因及量化规律总结 |
3.3 国内南洋文化背景下街道复合界面量化研究 |
3.3.1 广州上下九商业步行街复合界面研究 |
3.3.2 南洋背景下其他商业步行街历史沿革及量化研究 |
3.3.3 南洋文化背景下骑楼街道历史成因及量化规律总结 |
3.4 国内封建文化背景下街道复合界面量化研究 |
3.4.1 郑州德化商业步行街复合界面研究 |
3.4.2 封建背景下其他商业步行街历史沿革及量化研究 |
3.4.3 封建文化背景下步行街道历史成因及量化规律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街道形态影响因素及复合界面相关性分析 |
4.1 自然要素的影响 |
4.1.1 气候环境 |
4.1.2 地理环境 |
4.2 人文要素的影响 |
4.2.1 行为环境 |
4.2.2 建筑环境 |
4.3 人工要素指标构建 |
4.3.1 街道界面密度与复合界面密度相关性分析 |
4.3.2 街道界面密度与复合界面密度影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历史风貌型商业步行街复合界面可行性研究 |
5.1 复合界面理论可行性研究——以海口中山路为例 |
5.1.1 老街中山路量化研究 |
5.2 复合界面理论可行性研究——以广州恩宁路为例 |
5.2.1 恩宁路量化研究 |
5.2.2 恩宁路界面连续性优化策略 |
5.2.3 恩宁路复合界面场所性优化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1.1 商业步行街街道复合界面概念 |
6.1.2 商业步行街街道复合界面量化 |
6.1.3 商业步行街街道复合界面影响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2.1 商业步行街街道复合界面密度的理论创新 |
6.2.2 商业步行街复合界面密度类型化量化创新 |
6.2.3 商业步行街复合界面密度的影响因素总结 |
6.3 研究的局限性 |
6.3.1 量化方法研究目标的局限性 |
6.3.2 量化方法研究目标的理想性 |
6.4 研究展望 |
6.4.1 扩展研究范围 |
6.4.2 完善研究维度 |
6.4.3 细化研究深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上海南京路 |
武汉江汉路 |
哈尔滨中央大街 |
天津滨江道南段 |
天津滨江道北段 |
广州上下九步行街 |
厦门中山路步行街 |
广州北京路步行街 |
海口老街德胜沙路 |
南宁民生路步行街 |
郑州德化步行街 |
沈阳中街路步行街 |
成都春熙路步行街 |
苏州观前步行街 |
长沙黄兴路步行街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德国罗斯托克生态水域空间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我国水域空间设计发展背景 |
1.1.2 国外水域空间设计发展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概况 |
1.3.1 概念释义 |
1.3.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德国生态城市河滨空间发展演变及生态规划理论体系 |
2.1 发展演变过程 |
2.1.1 自然顺从阶段 |
2.1.2 自然对立阶段 |
2.1.3 自然和谐阶段 |
2.2 发展动因 |
2.2.1 观念的改变 |
2.2.2 生态理论的发展 |
2.2.3 行动纲领的确立 |
2.3 生态规划理论体系 |
2.3.1 城市生态规划 |
2.3.2 景观生态规划 |
2.3.3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罗斯托克瓦尔诺水域生态空间发展演变 |
3.1 区位与背景 |
3.1.1 规划区域的位置 |
3.1.2 历史发展概述 |
3.2 城市空间格局和建筑现状分析 |
3.2.1 空间和土地使用现状 |
3.2.2 交通现状 |
3.2.3 滨水生态景观现状 |
3.3 罗斯托克生态更新方向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整体性的水域空间格局建构 |
4.1 国外其他港口滨水更新案例分析 |
4.2 规划背景及核心思想 |
4.2.1 规划背景 |
4.2.2 规划的核心思想 |
4.3 下瓦尔诺地区更新内容 |
4.3.1 打造新的整体结构 |
4.3.2 规划区周边分析 |
4.3.3 基于整体性的生态方案规划 |
4.3.4 下瓦尔诺周边交通规划 |
4.4 罗斯托克下瓦尔诺港口节点做法 |
4.4.1 罗斯托克港口入口设计到城市港口建议 |
4.4.2 强化安全措施(罗斯托克城市港口的风暴潮保护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有机更新的流域文化保护 |
5.1 历史文化现状 |
5.1.1 历史 |
5.1.2 罗斯托克下瓦尔诺河城市肌理 |
5.2 流域文化景观建设 |
5.2.1 整合下瓦尔诺滨河区与景观格局 |
5.2.2 改善瓦尔诺河沿岸亲水公共空间 |
5.2.3 创造瓦尔诺河景观标志 |
5.3 罗斯托克瓦尔诺河滨遗产保护 |
5.3.1 罗斯托克港口工业区保护 |
5.3.2 瓦尔诺河旧有历史景观保护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生态恢复理论的水域生态技术应用 |
6.1 建设生态绿地 |
6.1.1 生态绿地系统 |
6.1.2 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
6.2 保护生态湿地 |
6.2.1 国外保护湿地进展 |
6.2.2 生态湿地设计与改造准则 |
6.3 强化污水处理 |
6.3.1 雨水处理 |
6.3.2 中水处理 |
6.4 海绵城市的雨洪处理 |
6.4.1 雨洪处理多尺度构建方法 |
6.5 本章小结 |
7 对中国港口型城市水域空间规划的启示和展望 |
7.1 中国港口滨水区生态规划面临的挑战 |
7.1.1 生态建设问题 |
7.1.2 规划缺乏整体战略 |
7.1.3 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缺乏 |
7.1.4 公众参与不足 |
7.2 国内城市港口滨水改造 |
7.2.1 大连港滨水更新 |
7.2.2 青岛港滨水更新 |
7.3 对中国港口滨水区的生态规划对策 |
7.3.1 功能混合的港口滨水土地利用模式 |
7.3.2 整合历史景观,保护港口工业遗产 |
7.3.3 整体的规划观 |
7.3.4 以生态恢复为导向的生态规划机制 |
7.4 确定设计遵从自然的设计观 |
7.4.1 基于环境生态学因势利导的规划 |
7.4.2 多因子综合研究 |
7.5 启示和展望 |
7.5.1 主要结论 |
7.5.2 创新点 |
7.5.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天津西开教堂建筑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西开教堂相关研究 |
1.2.2 中国近代教堂相关研究 |
1.3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天津西开教堂的历史背景 |
2.1 近代天津殖民地背景 |
2.2 殖民地背景下的天津法租界建设 |
2.2.1 天津法租界初步建设时期(1871-1900) |
2.2.2 天津法租界高速发展时期(1900-1914) |
2.3 天津西开教堂的建设 |
2.4 小结 |
第3章 天津西开教堂建筑风格的产生与演化 |
3.1 天津西开教堂建筑师分析 |
3.1.1 天津西开教堂建筑师的推论 |
3.1.2 天津西开教堂建筑师的建筑实践 |
3.2 19世纪法国建筑理念对天津西开教堂建筑风格的影响 |
3.2.1 19世纪法国建筑理念的转变 |
3.2.2 “五分之一尖顶”和横向条纹装饰的发展 |
3.3 法国马赛大教堂对天津西开教堂建筑风格的影响 |
3.3.1 法国马赛大教堂的建造理念 |
3.3.2 法国马赛大教堂的建筑风格 |
3.4 小结 |
第4章 天津西开教堂的建筑风格特征 |
4.1 天津西开教堂的法国罗曼式建筑风格特征 |
4.1.1 平面布局 |
4.1.2 立面布局 |
4.1.3 内部空间 |
4.2 天津西开教堂与中国近代罗曼式教堂建筑风格特征比较 |
4.3 天津西开教堂与法国马赛大教堂建筑风格特征比较 |
4.3.1 天津西开教堂与法国马赛大教堂建筑风格特征的关联性 |
4.3.2 天津西开教堂与法国马赛大教堂建筑风格特征的差异性 |
4.4 小结 |
第5章 天津西开教堂区域保护性规划的分析与实践 |
5.1 天津西开教堂区域保护性规划背景 |
5.1.1 天津西开教堂区域空间现状 |
5.1.2 天津西开教堂区域保护性规划解读 |
5.2 现行天津西开教堂区域保护性规划分析 |
5.3 天津西开教堂区域保护性规划实践 |
5.4 小结 |
结语 |
附录1 《关于法租界侵越老西开一案的呈》 |
附录2 法国马赛大教堂设计方案演变 |
附录3 天津西开教堂区域空间变迁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4)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哈尔滨近代典型街区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综述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关于历史街区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 |
1.2.3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相关概念解析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基本框架 |
第2章 20世纪初:典型街区空间初始期组织体系 |
2.1 城市与城区的“轴-架”组织 |
2.1.1 哈尔滨市:固定的轴与扩张的架 |
2.1.2 道里区:固定的轴与内缩的架 |
2.1.3 南岗区:固定的轴与固定的架 |
2.1.4 道外区:变化的轴与组合的架 |
2.1.5 结论 |
2.2 城区与街区的“群-皮”组织 |
2.2.1 商业业态:从横到纵的群组织形态 |
2.2.2 文化文脉:多向与多元的群组织形态 |
2.2.3 社会环境:空间多尺度渗透的皮组织体系 |
2.3 街区与单元的“群-核”组织 |
2.3.1 中央大街:群的复合与核的扩散 |
2.3.2 果戈里大街:群的延伸与核的内化 |
2.3.3 靖宇大街:群的扩张与核的分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典型街区空间发展期生长机能 |
3.1 生长因子的发展效能 |
3.1.1 中央大街商业要素的契合化 |
3.1.2 果戈里大街人居要素的均衡化 |
3.1.3 靖宇大街需求要素的集聚化 |
3.2 协同过程的渗透性生长 |
3.2.1 中央大街:多维度的环状内向生长 |
3.2.2 果戈里大街:匀质空间下的环状外向生长 |
3.2.3 靖宇大街:多角度的波状东向生长 |
3.3 竞争过程的融合性生长 |
3.3.1 中央大街的阶段性整合 |
3.3.2 果戈里大街的延续性整合 |
3.3.3 靖宇大街的多变性整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20世纪30年代后:典型街区空间成熟期演变进化 |
4.1 “史”:结构的迭代演进 |
4.1.1 城区要素分布形态 |
4.1.2 街区路网组织结构 |
4.1.3 流动面域模拟范围 |
4.2 “今”:结构的自相似演进 |
4.2.1 点要素的分布特征 |
4.2.2 线要素的结构特征 |
4.2.3 面要素的涵盖特征 |
4.3 以古喻今的更新演进 |
4.3.1 演进发展的思考 |
4.3.2 演进理论的结合 |
4.3.3 演进策略的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5)空间叙事 ——城市空间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背景及研究对象 |
0.1.1 问题背景 |
0.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0.2 研究现状及评述 |
0.2.1 空间叙事理论研究 |
0.2.2 以场所营造为目标的城市设计理论研究 |
0.2.3 空间叙事的设计转译 |
0.2.4 该领域中研究和实践的问题 |
0.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3.1 研究目的 |
0.3.2 研究意义 |
0.4 研究方法 |
0.4.1 文献研究 |
0.4.2 多学科交叉研究 |
0.4.3 实证调研 |
0.5 研究框架 |
上篇:城市空间叙事的理论框架 |
1.城市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
1.1 非物质性要素构成 |
1.1.1 传统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 |
1.1.2 当代全球化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 |
1.1.3 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 |
1.2 非物质性要素的物质性呈现形式 |
1.2.1 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的关联性辨析 |
1.2.2 非物质性要素的“神像”式呈现 |
1.2.3 非物质性要素的“图符”式呈现 |
1.2.4 非物质性要素的“神像”+“图符”式综合呈现 |
1.3 本章小结 |
2.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
2.1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类型 |
2.1.1 日常性事件 |
2.1.2 周期性事件 |
2.1.3 偶发性事件 |
2.2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参与动因 |
2.2.1 参与事件的内部动因 |
2.2.2 参与事件的外部动因 |
2.2.3 内部动因与外部动因之关联 |
2.3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参与形式 |
2.4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之于空间建构的意义 |
2.4.1 事件的社交意义 |
2.4.2 事件的美学意义 |
2.4.3 事件的规训意义 |
2.4.4 事件的传承意义 |
2.5 本章小结 |
3.城市空间叙事的运行机制 |
3.1 城市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
3.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
3.2.1 传统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空间感知 |
3.2.2 全球化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空间感知 |
3.2.3 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空间感知 |
3.3 城市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
3.3.1 城市意象的营造 |
3.3.2 城市意象的传播 |
3.4 本章小结 |
下篇:城市空间叙事的案例研究与设计策略 |
4.威尼斯本岛的空间叙事 |
4.1 案例调研对象 |
4.2 威尼斯本岛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
4.2.1 对海洋的敬畏和利用 |
4.2.2 对形式和表象的重视 |
4.2.3 对节庆的热爱 |
4.2.4 宗教与世俗的融合 |
4.2.5 展示的传统 |
4.2.6 分隔与融合 |
4.2.7 商人的城市 |
4.3 威尼斯本岛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
4.3.1 日常性事件 |
4.3.2 周期性事件 |
4.3.3 偶发性事件 |
4.4 威尼斯本岛的空间叙事运行机制 |
4.4.1 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
4.4.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
4.4.3 威尼斯本岛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
4.5 本章小结 |
5.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的空间叙事 |
5.1 案例调研对象 |
5.2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
5.2.1 水上的生活方式 |
5.2.2 黄金时代的商业辉煌 |
5.2.3 地位群体的非正式界定 |
5.2.4 对科学知识的渴求 |
5.2.5 古典和现代艺术的繁荣 |
5.2.6 对自由与平等的向往 |
5.3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
5.3.1 日常性事件 |
5.3.2 周期性事件 |
5.3.3 偶发性事件 |
5.4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的空间叙事运行机制 |
5.4.1 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
5.4.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
5.4.3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
5.5 本章小结 |
6.上海外滩的空间叙事 |
6.1 案例调研对象 |
6.2 上海外滩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
6.2.1 中国早期的对外贸易窗口 |
6.2.2 多功能经济中心 |
6.2.3 五方杂处的移民社会 |
6.2.4 多元复合的身份认同 |
6.2.5 自下而上的商业发展模式 |
6.3 上海外滩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
6.3.1 日常性事件 |
6.3.2 周期性事件 |
6.3.3 偶发性事件 |
6.4 上海外滩的空间叙事运行机制 |
6.4.1 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
6.4.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
6.4.3 上海外滩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
6.5 本章小结 |
7.城市空间叙事与非物质性要素转译策略 |
7.1 非物质性要素的提取 |
7.2 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策略 |
7.2.1 异质拼贴 |
7.2.2 系统层叠 |
7.2.3 图符再现 |
7.2.4 意象隐喻 |
7.2.5 虚拟呈现 |
7.3 城市意象的营造和传播策略 |
7.3.1 城市意象的营造策略 |
1 )日常性功能与标志性建筑设计 |
2 )针对性场景设计 |
3 )事件再现 |
7.3.2 城市意象的传播策略 |
1 )大众传媒介入下的城市意象“预设” |
2 )标志性图符的选取 |
3 )交互式的城市意象传播 |
7.4 本章小结 |
结语 |
研究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专着 |
期刊文章 |
学位论文 |
学术成果 |
致谢 |
(6)中、意平原地区历史城镇空间肌理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3.3 小结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框架结构 |
2 城镇肌理理论研究 |
2.1 肌理 |
2.2 城镇肌理 |
2.2.1 城镇肌理的概念 |
2.2.2 城镇肌理的生长过程 |
2.2.3 城镇肌理的影响因素 |
2.2.4 城镇肌理的一般特征 |
2.3 城镇肌理与城市设计的关联 |
2.3.1 有机型城镇肌理 |
2.3.2 几何型城镇肌理 |
2.3.3 复合型城镇肌理 |
2.4 城镇肌理的空间体系 |
2.4.1 “架” |
2.4.2 “群” |
2.4.3 “轴” |
2.4.4 “核” |
3 历史城镇案例类型与宏观图示 |
3.1 按地理环境分类 |
3.1.1 平原(浅丘陵)城镇 |
3.1.2 滨河(滨海)城镇 |
3.1.3 山地(河谷)城镇 |
3.1.4 水网地区城镇 |
3.2 按空间形态分类 |
3.2.1 有机型 |
3.2.2 几何型 |
3.2.3 复合型 |
4 平原历史城镇案例研究 |
4.1 意大利历史城镇 |
4.1.1 锡耶纳(Siena) |
4.1.2 卢卡(Lucca) |
4.1.3 摩德纳(Modena) |
4.2 中国历史城镇 |
4.2.1 平遥 |
4.2.2 韩城 |
4.2.3 榆林 |
5 中、意历史城镇对比研究 |
5.1 城镇骨架 |
5.1.1 西方历史城镇 |
5.1.2 中国历史城镇 |
5.1.3 总结 |
5.2 城镇群落 |
5.2.1 西方历史城镇 |
5.2.2 中国历史城镇 |
5.2.3 总结 |
5.3 城镇轴线 |
5.3.1 西方历史城镇 |
5.3.2 中国历史城镇 |
5.3.3 总结 |
5.4 城镇核心 |
5.4.1 西方历史城镇 |
5.4.2 中国历史城镇 |
5.4.3 总结 |
6 总结 |
6.1 意大利历史城镇同性表现 |
6.2 中国历史城镇同性表现 |
图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基于身体感知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纪念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缘起——大学校园内的遇难同胞丛葬地纪念空间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对象与视角 |
1.3.1 相关概念解析 |
1.3.2 亲近身体感知作为纪念空间的研究视角 |
1.3.3 研究范围 |
1.4 研究现状及评述 |
1.4.1 关于当代纪念空间的既有文献综述 |
1.4.2 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亲近身体感知的清凉山遇难同胞纪念空间案例分析 |
2.1 清凉山遇难同胞纪念空间概况 |
2.1.1 清凉山遇难同胞纪念空间的建立 |
2.1.2 清凉山遇难同胞纪念地的空间特征 |
2.2 纪念空间处于日常生活性场所 |
2.2.1 将纪念融入日常生活空间 |
2.2.2 当代纪念空间中的生死相融倾向 |
2.3 亲近的碑体尺度与水平性 |
2.3.1 亲近的碑体尺度 |
2.3.2 空间沿水平向度展开 |
2.3.3 当代纪念空间中弱化的纪念碑性 |
2.4 界面的亲近感知与悼念行为 |
2.4.1 底面、仪式进程与视错觉 |
2.4.2 侧面、包裹感与仪式行为 |
2.4.3 当代纪念空间以身体作为认知中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京市十二处遇难同胞纪念空间的亲近身体感知调查分析 |
3.1 调查对象概况 |
3.1.1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纪念空间筹建始末 |
3.1.2 南京各遇难同胞丛葬地纪念空间的建立存废及空间现状 |
3.1.3 样本筛选 |
3.2 调查实施 |
3.2.1 问卷设置 |
3.2.2 实地调查 |
3.3 身体感知亲近度评价 |
3.3.1 身体感知亲近度 |
3.3.2 身体感知亲近度指标评价体系 |
3.3.3 身体感知亲近度评价结果 |
3.4 身体感知亲近度与空间活力 |
3.4.1 纪念空间活力度 |
3.4.2 纪念空间活力度指标评价体系 |
3.4.3 纪念空间活力度评价结果 |
3.4.4 身体感知亲近度与纪念空间活力度之相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亲近身体感知对当代纪念空间设计的启示 |
4.1 空间选址 |
4.1.1 空间选址不同引发身体感知差异 |
4.1.2 亲近身体感知的当代纪念空间选址原则 |
4.1.3 亲近身体感知的当代纪念空间选址策略 |
4.2 空间尺度 |
4.2.1 空间尺度不同引发身体感知差异 |
4.2.2 亲近身体感知的当代纪念空间尺度设计原则 |
4.2.3 亲近身体感知的当代纪念空间尺度设计策略 |
4.3 空间向度 |
4.3.1 空间向度不同引发身体感知差异 |
4.3.2 亲近身体感知的当代纪念空间向度设计原则 |
4.3.3 亲近身体感知的当代纪念空间向度设计策略 |
4.4 空间界面 |
4.4.1 空间界面不同引发身体感知差异 |
4.4.2 亲近身体感知的当代纪念空间界面设计原则 |
4.4.3 亲近身体感知的当代纪念空间界面设计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图表来源及索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后记 |
(8)空间人类学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2 概念界定 |
0.2.1 空间人类学 |
0.2.2 聚落 |
0.2.3 空间形态与结构 |
0.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3.1 地理学领域 |
0.3.2 社会学领域 |
0.3.3 人类学领域 |
0.3.4 建筑学领域 |
0.4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
0.4.1 研究对象 |
0.4.2 研究内容 |
0.4.3 研究方法 |
0.5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空间人类学的视野与架构 |
1.1 人类社会组构 |
1.1.1 文化与社会 |
1.1.2 社会系统 |
1.1.2.1 系统概念 |
1.1.2.2 功能主义 |
1.1.2.3 先赋地位与获致地位 |
1.2 生计模式视野 |
1.2.1 调适 |
1.2.1.1 调适单位 |
1.2.1.2 文化生态 |
1.2.1.3 文化核心 |
1.2.2 经济体制 |
1.2.2.1 农耕生活 |
1.2.2.2 集约农业和非工业城市 |
1.2.3 分配与交换 |
1.2.3.1 互惠 |
1.2.3.2 再分配 |
1.2.3.3 市场交换 |
1.3 社会组织视野 |
1.3.1 婚姻与家庭 |
1.3.1.1 婚姻 |
1.3.1.2 核心家庭 |
1.3.2 亲属网络 |
1.3.2.1 居住模式 |
1.3.2.2 扩展家庭 |
1.3.2.3 继嗣与继嗣群体 |
1.3.3 共同利益群体 |
1.3.4 社会分层 |
1.3.4.1 阶级和等级 |
1.3.4.2 流动 |
1.4 政治宗教视野 |
1.4.1 政治 |
1.4.1.1 政治组织 |
1.4.1.2 社会控制 |
1.4.2 宗教 |
1.4.2.1 多重解释 |
1.4.2.2 信仰准则 |
1.4.2.3 宗教实践 |
第二章 生计模式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 |
2.1 土地利用与资源控制 |
2.1.1 地形作用 |
2.1.1.1 自然山体 |
2.1.1.2 沿河而居 |
2.1.2 土地划分 |
2.1.3 水利工程 |
2.1.3.1 水网系统 |
2.1.3.2 桥梁工程 |
2.1.3.3 排水供水 |
2.2 农业经济与乡村聚落 |
2.2.1 农业经济 |
2.2.2 聚落空间形态的组成 |
2.2.2.1 乡村中心 |
2.2.2.2 村巷空间 |
2.2.2.3 乡村边缘 |
2.2.3 聚落空间分布的特征 |
2.2.3.1 稳定分散 |
2.2.3.2 匀质分布 |
2.3 商业经济与商业聚落 |
2.3.1 商业经济 |
2.3.2 聚落空间形态的组成 |
2.3.2.1 集市广场 |
2.3.2.2 商业街道 |
2.3.2.3 滨河地带 |
2.3.3 聚落空间分布的特征 |
2.3.3.1 集聚向心 |
2.3.3.2 层级分布 |
第三章 社会组织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 |
3.1 住宅类型 |
3.1.1 住宅与家庭人口 |
3.1.2 住宅与家庭组织 |
3.1.3 住宅与家庭等级 |
3.2 家族与家族聚落 |
3.2.1 家族 |
3.2.2 聚落空间形态的组成 |
3.2.2.1 核心空间 |
3.2.2.2 血缘组织 |
3.2.2.3 邻里组团 |
3.2.3 聚落空间分布的特征 |
3.2.3.1 封闭排外 |
3.2.3.2 等级分层 |
3.3 行会与行业聚落 |
3.3.1 行会 |
3.3.2 聚落空间形态的组成 |
3.3.2.1 中心空间 |
3.3.2.2 业缘组织 |
3.3.2.3 行业居住区 |
3.3.3 聚落空间分布的特征 |
3.3.3.1 开放包容 |
3.3.3.2 阶级分化 |
第四章 政治宗教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 |
4.1 社会控制 |
4.1.1 正式的社会控制 |
4.1.1.1 安全防御 |
4.1.1.2 法律法规 |
4.1.2 非正式的社会控制 |
4.1.2.1 社会规范 |
4.1.2.2 文化濡化 |
4.2 信仰与行为模式 |
4.2.1 价值系统 |
4.2.1.1 象征体系 |
4.2.1.2 庇护功能 |
4.2.1.3 聚居起源 |
4.2.2 组织与约束 |
4.2.2.1 社会管理 |
4.2.2.2 仪式庆典 |
4.2.2.3 生活规范 |
第五章 聚落空间演变的过程、动因与机制 |
5.1 聚落空间演变的过程 |
5.1.1 生长 |
5.1.1.1 集聚 |
5.1.1.2 扩散 |
5.1.2 变迁 |
5.1.3 消亡 |
5.2 聚落空间演变的动因 |
5.2.1 基础动因 |
5.2.2 主导动因 |
5.2.3 动因转换 |
5.3 聚落空间演变的机制 |
5.3.1 自下而上 |
5.3.1.1 自组织 |
5.3.1.2 “有机的”聚落空间形态 |
5.3.2 自上而下 |
5.3.2.1 主导控制 |
5.3.2.2 “规划的”聚落空间形态 |
5.3.3 双向机制 |
全文结论 |
一、本研究总结 |
1.空间人类学视野 |
2.空间人类学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 |
3.空间人类学视野下的聚落空间结构 |
4.城乡空间形态与结构的重新审视 |
二、本研究的创新点 |
1.构建聚落空间研究整体性的认识视野 |
2.建立聚落空间研究结构性的组织关系 |
3.探索聚落空间演进适应性的演变机制 |
三、后续研究方向 |
1.深化聚落空间演进适应性机制研究 |
2.实践的检验与指导 |
参考文献 |
中文学术论着 |
译着及外文论着 |
期刊文献 |
学位论文 |
图表目录与来源 |
绪论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博士在学期间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9)保罗·鲁道夫早期热带建筑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内容 |
1.1.1 保罗·鲁道夫早期实践活动梳理 |
1.1.2 保罗·鲁道夫早期实践作品分析 |
1.1.3 对保罗·鲁道夫早期实践进行评价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1 梳理保罗·鲁道夫早期实践活动 |
1.2.2 推动热带现代建筑研究与保护 |
1.2.3 溯源热带轻木建筑应用于本土实践 |
1.3 研究基础 |
1.3.1 现代主义建筑与美国建筑发展研究现状 |
1.3.2 保罗·鲁道夫与地域化设计建筑师研究现状 |
1.3.3 轻型木构建筑与热带建筑适候性研究现状 |
1.3.4 保罗·鲁道夫早期实践作品网络资源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5.1 技术路线 |
1.5.2 论文框架 |
1.6 主要创新点 |
1.6.1 保罗·鲁道夫早期活动研究 |
1.6.2 热带轻型木构建筑设计经验 |
1.6.3 综合评述保罗·鲁道夫早期实践 |
第二章 保罗·鲁道夫早期建筑实践活动 |
2.1 热带地区建筑的地域化浪潮 |
2.1.1 现代主义建筑地域化 |
2.1.2 装配式建筑地域化 |
2.2 佛罗里达的建筑创作环境 |
2.3 保罗·鲁道夫建筑教育经历 |
2.4 保罗·鲁道夫早期实践活动 |
2.4.1 合作起步的本土化设计(1941-1951) |
2.4.2 独立执业的探索性实践(1952-1958) |
2.4.3 保罗·鲁道夫与萨拉索塔建筑学派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保罗·鲁道夫早期作品脉络 |
3.1 适应热带环境的现代建筑形式与空间 |
3.1.1 动态感:从二维曲线向三维交叉 |
3.1.2 对立面:纪念性与亲近感的转化 |
3.1.3 多样化:热带现代生活空间模式 |
3.2 富有表现力的轻型木结构体系创新 |
3.2.1 湿热气候区的建筑材料选择 |
3.2.2 富有表现力的结构体系创新 |
3.3 多目标集成的构造设计改良 |
3.3.1 手动式悬挂板与纱窗 |
3.3.2 双层表皮改善遮阳通风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保罗·鲁道夫轻型木构建筑分析 |
4.1 研究案例选择判断 |
4.2 希利客舍 |
4.2.1 传统南方住宅启发下的现代住宅革新 |
4.2.2 海军经历带来建筑材料与技术的创新 |
4.2.3 热带小住宅的灵活建造与使用 |
4.3 沃尔克客舍 |
4.3.1 匍匐于热带海岛的“蜘蛛”形住宅 |
4.3.2 手动式悬挂板与副翼系统的整合设计 |
4.3.3 预制轻型建筑的可移动与循环使用 |
4.4 胡克住宅 |
4.4.1 城市、自然、建筑相融合的初步探索 |
4.4.2 预制拱形胶合板结构体系的精细设计 |
4.4.3 预制拱形胶合板建筑的维护使用 |
4.5 马丁·哈坎未住宅 |
4.5.1 更高品质热带生活空间的设计 |
4.5.2 固定格栅与纱窗门廊带来多种空间体验 |
4.5.3 延续私密性、适应新技术的轻型建筑更新 |
4.6 轻型木构建筑设计策略小结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保罗·鲁道夫热带建筑实践的影响 |
5.1 保罗·鲁道夫早期实践的困境与转向 |
5.1.1 萨拉索塔快速城市化的限制 |
5.1.2 项目实践本身具有的局限性 |
5.1.3 屈从于时代潮流的设计取向 |
5.2 保罗·鲁道夫早期经历的意义与影响 |
5.2.1 形成超前的理论观念 |
5.2.2 为后期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
5.3 保罗·鲁道夫早期地域化设计的历史定位 |
5.3.1 现代建筑与预制建筑在发达地区的地域化 |
5.3.2 现代建筑在美国南部地区的适应性发展 |
5.4 轻型预制建筑理念当下的发展 |
5.4.1 改善材料性能推动轻型建筑发展 |
5.4.2 模数化理念催生不同预制结构形式 |
5.4.3 可活动式建筑设计与被动式策略的延伸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图表目录 |
附录2:图片来源 |
附录3:保罗·鲁道夫早期建筑实践项目 |
附录4:保罗·鲁道夫早期建筑实践项目位置 |
附录5:保罗·鲁道夫早期建筑实践网络资源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文化传播视域下的当代大学新校园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
1.1.2 我国大学新校园建设的国家导向及发展环境 |
1.1.3 我国大学新校园的建设现状与面临困境 |
1.1.4 我国大学新校园的发展趋势及理论借鉴 |
1.2 课题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范围与相关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化传播与当代大学新校园的关联耦合 |
2.1 文化传播的构成体系 |
2.1.1 文化传播的主体 |
2.1.2 文化传播的媒介 |
2.1.3 文化传播的客体 |
2.2 文化传播的基本解析 |
2.2.1 文化传播的基本属性 |
2.2.2 文化传播的基本价值 |
2.2.3 文化传播的内在动力 |
2.2.4 文化传播的外在动力 |
2.3 文化传播的内在动力关联新校园的基本属性 |
2.3.1 文化传播内在动力的空间属性 |
2.3.2 内在动力强化新校园本体性 |
2.3.3 内在动力呼应新校园地域性 |
2.3.4 内在动力赋予新校园时代性 |
2.4 文化传播的外在动力促进新校园的空间生成 |
2.4.1 文化传播外在动力的空间属性 |
2.4.2 外在动力架构新校园整体空间 |
2.4.3 外在动力营建新校园群体空间 |
2.4.4 外在动力塑造新校园单体空间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大学文化的新校园空间设计策略 |
3.1 新校园整体空间的文化精神传承性策略 |
3.1.1 新校园结构延续大学理性文化精神 |
3.1.2 新校园结构延续大学自由文化精神 |
3.1.3 整体空间“自由度”的量化分析 |
3.2 新校园群体空间的文化价值传达性策略 |
3.2.1 空间序列承载历史文化 |
3.2.2 空间核心强化文化特征 |
3.3 新校园单体空间的文化活力延续性策略 |
3.3.1 新校园符号的文化象征活力 |
3.3.2 新校园场所的文化更新活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本土文化的新校园空间设计策略 |
4.1 新校园整体空间的周边环境顺应性策略 |
4.1.1 新校园用地量化分析方法的建立 |
4.1.2 新校园用地量化分析方法的应用 |
4.1.3 形态尺度契合自然气候 |
4.2 新校园群体空间的文化需求回应性策略 |
4.2.1 文化肌理的和谐发展 |
4.2.2 文化特征的审美提升 |
4.3 新校园单体空间的城市活力重构性策略 |
4.3.1 空间文化活力引领城市新区发展 |
4.3.2 空间文化活力缓冲城市边界收缩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全球文化的新校园空间设计策略 |
5.1 新校园整体空间的文化思潮协同性策略 |
5.1.1 新自由主义引发的空间开放化 |
5.1.2 网络化连接引发的空间均质化 |
5.2 新校园群体空间的文化场景营造性策略 |
5.2.1 品质诉求下的生活空间社群化 |
5.2.2 效率诉求下的教学空间复合化 |
5.3 新校园单体空间的文化媒介融合性策略 |
5.3.1 文化媒体驱动下的空间活性重组 |
5.3.2 文化涌现驱动下的空间自主演化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圣彼得教堂地段外部空间环境演变探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历史风貌型商业步行街复合界面量化研究[D]. 张文强.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德国罗斯托克生态水域空间更新设计研究[D]. 程相鑫.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3]天津西开教堂建筑风格研究[D]. 王明俐.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4]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哈尔滨近代典型街区空间结构研究[D]. 何孟霖.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5]空间叙事 ——城市空间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研究[D]. 戴天晨. 东南大学, 2019(01)
- [6]中、意平原地区历史城镇空间肌理对比研究[D]. 高迎衔.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基于身体感知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纪念空间研究[D]. 王惠. 东南大学, 2019(05)
- [8]空间人类学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研究[D]. 倪震宇. 东南大学, 2019(06)
- [9]保罗·鲁道夫早期热带建筑实践研究[D]. 兰欣宁.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10]文化传播视域下的当代大学新校园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刘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