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降纤药、抗栓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血浆生物分子变化对比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靖怡,李军,陈恒文,惠小珊,白京,王阶[1](2021)在《血栓心脉宁“血脉双治”组方探讨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血栓心脉宁以"血脉双治"理论为基础,配伍遵循《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君二臣四"之制,由丹参、川芎等10味中药组成,共奏益气活血,开窍止痛之功。相关研究显示血栓心脉宁作用机制涉及保护血管内皮、促进血管再生、抗血小板聚集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炎症反应等,临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
张成[2](2021)在《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分子网络机制研究》文中指出1研究背景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IS)是全球关注的重大疾病,据柳叶刀杂志2019年3月的报道,中风病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其中IS占多数(84.4%)。在中国,IS的防治面临更大的挑战,《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指出中国IS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中医药防治IS有一定优势,其中益气活血法作为IS的基本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受到了广泛的运用与发展,是IS各个时期治疗的主线。芪龙胶囊源自经典名方补阳还五汤,是益气活血法的代表性中成药,课题组前期开展的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非随机对照研究,证明了芪龙胶囊能明显改善急性期IS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降低急性期患者P-选择素含量,发挥抑制血小板活化的作用。然而,芪龙胶囊治疗IS的作用优势与分子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网络药理学方法广泛用于中药复方机制的探索,为从整体层面揭示中药复方协同作用于复杂疾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思路与可行的方案。2研究目的评价芪龙胶囊治疗IS的作用优势,并从中医整体观和病证结合角度出发,探索芪龙胶囊治疗IS气虚血瘀证的分子网络机制,为其临床精准定位提供依据。3研究方法与结果3.1评价作用优势参照PRISMA2009报告规范,共纳入6个RCT研究,进行定性的系统评价与定量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芪龙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IS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降低IS复发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均优于单纯常规西药,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探索分子网络机制3.2.1数据获取检索OMIM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获得IS基因2623个;检索SymMap数据库和HPO数据库,获得IS相关气虚血瘀证证候基因398个;从2020年版《中国药典》和国家药品标准中收集到芪龙胶囊组成药物的有效成分12个;检索TCMSP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结合SEA平台预测和文献收集,获得芪龙胶囊药物靶标210个。应用UniProt数据库对收集到的基因数据进行标准化,最终得到三个数据集,用于后续分析:IS疾病基因集、IS相关气虚血瘀证基因集、芪龙胶囊药物靶标集。3.2.2网络构建与模块划分将上述三个靶标(基因)集分别上传至STRING数据库,下载基因相互作用数据,通过Cytoscape软件进行网络可视化,构建了 3个分子网络:IS疾病分子网络、IS相关气虚血瘀证分子网络、芪龙胶囊药物分子网络;分别运用MCODE算法、MCL算法、DCU算法,划分3个分子网络,并计算网络结构熵,选择熵值最小的算法划分模块,最终选用MCL法划分IS分子网络,得到129个疾病模块;MCODE法划分气虚血瘀证分子网络,得到18个证候模块;MCODE法划分芪龙胶囊分子网络,得到6个药物模块;应用g:Profiler平台对模块进行生物功能富集分析,以P<0.05为富集显着的阙值,GO生物过程与Reactom通路富集结果均显示,模块功能与IS相关,具有生物学意义。3.2.3识别与分析病证结合模块应用超几何分布函数,识别129个IS疾病模块中,气虚血瘀证基因显着富集的模块,以P<0.05为显着富集的阙值,得到8个IS气虚血瘀证的病证结合模块;通过2个步骤筛选病证结合模块的核心靶基因:首先,以至少满足大于节点betweenness 值中位数 0.00028548、closeness 值中位数 0.47262702、degree 值中位数 61中的两项为条件,筛选出25个节点;然后,以Cytoscape软件中的cytoHubba插件识别出 10 个核心靶基因:IL1B、FN1、INS、EGF、MAPK1、MMP2、VEGFA、CASP3、MAPK8、MMP9;应用g:profiler平台进行GO生物过程分析,结果显示,富集结果最显着的是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白细胞分化,均与IS病理机制相关。3.2.4识别并分析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将3.2.3部分识别出的8个病证结合模块,分别与芪龙胶囊分子网络取交集,得到2个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Module1和Module2,共包含98个靶标;根据国际权威蛋白质知识库UniProt中的分子功能,将98个芪龙胶囊与IS气虚血瘀证关联模块的靶标,按益气活血药治疗IS气虚血瘀证的药理作用归为抗血栓形成等1 1类。从整体上来看,芪龙胶囊治疗IS气虚血瘀证具有多靶标、多成分协同作用的特点;此外,黄芪主要有效成分黄芪甲苷的靶标数量最多(19),在抗血栓生成方面,黄芪甲苷和蚓激酶作用的靶标数量最多(6,3)。通过2个步骤筛选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的核心靶标(方法同3.2.3),得到芪龙胶囊治疗 IS 气虚血瘀证的核心靶标:SELP、MMP3、FGF2、JUN、FOS、HMOX1、PPARG、VCAM1、EGFR、PLG;对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进行GO生物过程与Reactom通路富集分析(方法同3.2.2),结果显示,芪龙胶囊治疗IS气虚血瘀证参与30条生物过程,涉及生物调控、细胞过程、对刺激的反应、解剖结构发育4类,主要包括:细胞凋亡(apoptotic process)、调控细胞程序性死亡(regulation of programmed cell death)、炎症反应(inflammatory response)等;参与9条信号通路,涉及细胞信号转导、免疫调节、细胞外基质和代谢4类,主要包括: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EGFR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4研究结论(1)芪龙胶囊可能在改善IS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IS复发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有一定优势;(2)IS气虚血瘀证的潜在核心靶基因可能为:MMP9、MAPK1,芪龙胶囊治疗IS气虚血瘀证的分子网络机制可能与抗炎、抗血栓形成、血管生成、抗细胞凋亡、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主要通过黄芪甲苷、蚓激酶等多个有效成分协同干预SELP、FGF2等靶标,调控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5创新点(1)运用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方法评价了芪龙胶囊临床治疗IS的作用优势,并从中医整体观和病证结合角度出发,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其治疗IS气虚血瘀证的分子网络机制,为其临床精准定位提供了客观依据,使其临床定位深入到分子水平;(2)通过计算机预测结合模块的拓扑分析,识别出芪龙胶囊主要有效成分黄芪甲苷的靶标PLG可能是治疗IS气虚血瘀证的新的潜在核心靶标,与血管生成作用相关。
王丽娜,胡松,毛拥军[3](2015)在《藻酸双酯钠临床应用进展及不良反应》文中指出藻酸双酯钠为中国首次自主研发的海洋类多糖药物,已广泛投入临床应用,但近年来,不良反应时有报道,本文通过对藻酸双酯钠药理作用及近年来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藻酸双酯钠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并为其开发安全新剂型、扩大临床适应症提供基础。
李莹[4](2013)在《基于生物药剂学研究四逆汤中附子与甘草合煎减毒增效机制》文中研究指明旧逆汤是源于《伤寒论》的经典方,由附了、甘草(炙)、干姜组成,是回阳救逆的代表方,现代临床与研究表明四逆汤对缺血再灌滓的心肌损伤具有.显着的保护作用。附子与甘草合煎属中药汤剂摹本要求之一,通过中药复方合煎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目的遵循中医药整体观、辩证观相适宜的整体性、系统性思想,本论文提出四逆汤中附子与甘草合煎达到减毒增效是多成分作用机体,机体产牛棚应应答而实现减毒增效的观点。基于生物药剂学理论,结合LC-MS、GC-MS等分析技术与代谢组学的分忻手段,联合“毒(效)性物质组-减毒-增效物质组-增效”体内体外相应整体代谢特征的研究模式,对四逆汤中附子.与甘草合煎减毒增效机制进行研究。旨在系统探寻四逆汤中附子与甘草合煎达到减毒增效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以期为整体、系统地研究中药复方合煎配制理论提供新思路。方法与结果1.必逆汤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以甘草酸、3种双酯型生物碱(新呜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6-姜辣素的含量、干膏量为指标,对比分析传统煎煮工艺与《中国药典》制备方法的差异,结果表明传统制备方法较药典制备方法为优。以3种单酯型生物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含量之和、甘草酸的含量及干膏收率为化学指标,以小鼠的抗脑缺氧能力(喘气次数和喘息时间)为药效指标,首先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优选四逆汤的制备工艺;再运用MATLAB建立的前馈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并进行验证试验。确定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1.5h。四逆汤质量标准研究中,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甘革、干姜两味药材进行攀别,采用HPLC对3种单酯型生物碱及甘草酸进行含量测定,制定本品提取液(0.8g·mL-1)每1mL含3种单酯型生物总量不得少于25.00μg、甘草酸不得少于8.00mg。2.四逆汤(缺甘草与否)双酯型牛物碱含量变化及次乌头碱药代动力学研究:建立LC-MS测定四逆汤与缺甘草四逆汤(附子和干姜)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方法,并对次乌头碱大鼠体内吸收过程影响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四逆汤样品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含量明显低于缺甘草四逆汤样品的3种双酯型生物碱含量,且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四逆汤与缺甘草四逆汤相比次乌头碱的体内吸收速率减慢,吸收总量却增加。3.四逆汤(缺甘草与否)对MI-RI大鼠心肌细胞代谢组学研究:建立了体外H9c2心肌细胞MI-R1模型,研究四逆汤(缺甘草与否)对模型损伤细胞的毒-效作用,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细胞培养液进行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与缺甘草四逆汤相比,四逆汤对MI-R1模型对H9c2心肌细胞的损伤保护作用更强;四逆汤中附子与甘草合煎减赢增效机制与糖酵解、脂质代谢、三羧酸循环和氨基酸代谢中的氮的代谢等生物代谢途径有关。4.四逆汤(缺甘草与否)血浆组分GC-MS代谢指纹分析及代谢组学研究:采用GC-MS技术建立大鼠血浆的代谢指纹谱,并进行代谢组学研究,从整体代谢调控模式证实四逆汤中附子与甘草合煎减毒增效的机制与糖酵解、脂质代谢、三羧酸循环和氨基酸代谢等生物代谢途径有关。结论本论文基于生物药剂学理论,进一步证实了四逆汤中附子与甘草合煎对附子“毒性成分组”体外结合-体内缓释的“减毒增效”这一传统理论的科学性;通过代谢组学研究,揭示了四逆汤中附子与甘草合煎的减毒增效机制与糖酵解、脂质代谢、三羧酸循环及氨基酸代谢等生物代谢途径有关,为整体、系统地研究中药复方配制理论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关丽娜[5](2010)在《直接连接法制备携尿激酶RGDS造影剂微泡靶向溶解在体血栓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制备携带尿激酶(UK)及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RGDS)肽段靶向溶栓超声微泡造影剂的可行性,并评价其理化性质及所携带尿激酶的活性。探讨不同浓度的FeCl3和不同方法对制备兔股动脉内闭塞性、以血小板为主的混合性血栓的影响因素,为溶栓研究提供稳定、方便的血栓模型。探索与血栓特异性靶向结合的超声微泡携带药物溶解血栓的靶向性和有效性。方法:尿激酶和RGDS进行荧光双标记,根据尿激酶:RGDS的1:1、2:1和1:2不同比例实验分为三组,以声诺维(SonoVue)为载体,通过直接连接法,制备亲血栓同时携带溶栓药物的超声微泡造影剂,并检测三组微泡大小、形态、荧光亮度,微泡与尿激酶及RGDS的结合率以及所携带尿激酶的活性。30只新西兰大白兔总60条股动脉,分别予以不同浓度的Fecl3 (<10%FeCl3,10%FeCl3,>10%FeCl3)、外敷法和内注射法以及股动脉远端有无夹闭等影响因素将动物分为三组,观察血栓形成情况,并对血管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染色。42只新西兰大白兔单侧股动脉制作富含血小板的混合性血栓,分成7组,每组6只:1)单纯超声照射组(US);2)超声照射+造影剂注射组(US+M);3)单纯尿激酶静脉注射组(UK);4)超声照射+微泡造影剂+尿激酶静脉注射组(US+M+UK);5)超声照射+RGDS微泡造影剂组(US+R);6)RGDS微泡造影剂+尿激酶静脉注射组(R+UK);7)超声照射+RGDS微泡造影剂+尿激酶组(US+R+UK)。将RGDS、微泡造影剂(SonoVue)和尿激酶通过直接联合法,按1:1:1配制6ml的溶液。3ml在5min内团注,3ml在20min内静脉缓慢推注,超声照射30min。120min后,通过超声检测、血流量测量和病理结果分析来对血栓的靶向性及溶栓效果进行评价。血流量持续监测120min后对血管的再通率和溶栓过程中血流频谱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声诺维、尿激酶及RGDS三者可以稳定结合,以尿激酶和RGDS呈1:1比例配制的最佳。配制的造影剂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洗涤前、后微泡表面均可发出绿色及橙红色荧光;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结果显示,洗涤前、后尿激酶携带率分别为73.4±11.0%、72.3±9.4%,RGDS携带率分别为67.1±10.9%、64.6±10.2%;体外血栓溶解实验证实所制备造影剂中尿激酶具有活性(P<0.01),血栓溶解率为18.4±3.2%。外敷10%FeCl3形成闭塞性血栓优于其他浓度(P<0.001),10%FeCl3外敷法形成血栓优于内注射法(P<0.001),10%FeCl3外敷法联合远端夹闭形成血栓优于无夹闭的条件(P<0.001)。在R+UK组和US+R+UK组,荧光显微镜下兔股动脉血栓部位同时显示标记RGDS的橙红色荧光和标记尿激酶的绿色荧光;UK、US、US+R、US+M组血流量<基础血流量15%,均未实现溶栓后血管再通;US+M+UK、R+UK组血流量在基础血流量的15%~49%之间;US+R+UK组血流量>75%基础血流量。120min后US、UK、US+M、US+R及US+M+UK组均未实现再通(再通率<15%),血流频谱未出现变化为小、低幅杂波;R+UK组实现部分再通(再通率41.61%),US+R+UK完全再通(再通率85.81%),溶栓时血流频谱出现持续高幅、杂乱的波(P<0.001),在US+R+UK组出现超声波与血流频谱出现高幅、杂乱的共振变化血流量实现完全再通。结论:应用直接连接法可以制备同时携带尿激酶及RGDS的靶向溶栓超声微泡造影剂。外敷10%FeCl3外敷联合股动脉夹闭是成功形成股动脉内闭塞性、以血小板为主的混合性血栓的重要因素。应用直接联合法制备RGDS微泡造影剂携带尿激酶对血栓具有靶向性,并能溶解兔股动脉在体血栓。
孙善贤[6](2009)在《头穴配合三阳经腧穴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疗效评价》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头穴配合三阳经腧穴针刺法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纳入经CT或MRI检查确诊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60例,对纳入的病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头穴配合三阳经腧穴针刺法)和对照组(传统针刺法)各30例,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法、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法及临床疗效为指标,临床对比观察了头穴结合三阳经腧穴针刺法和传统针刺法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其中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显示治疗组93.33%,对照组8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头穴配合三阳经腧穴针刺法能显着改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预后、改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其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法。
李奇[7](2008)在《沙蚕蛋白酶及同工酶的分离纯化、性质及药用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报告了沙蚕蛋白酶及其同工酶的分离纯化工艺,生物化学特征、酶学性质、药用生物活性。应用硫酸铵盐析、凝胶过滤层析、疏水层析等技术从沙蚕体内分离得到沙蚕蛋白酶。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高效液相色谱、等电聚焦电泳和质谱分析、肽指纹图谱分析、氨基酸序列分析及酶学性质、免疫原性等实验证实:沙蚕蛋白酶是一组蛋白酶,该酶由三个组分组成,均为序列未知的新蛋白质,均有纤溶活性;其中两个组分具有高度同源性,结构相似,功能、抗原性、酶学性质基本相同;另一个组分与二者功能相同、酶学性质相似,结构不同、抗原性与二者不同。它们是一组同工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类;既有纤溶酶活性又有激酶活性,以直接纤溶酶活性为主;均为酸性蛋白质。通过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imer)含量、血浆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通过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及胶原(CG)诱导血小板聚集,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建立静脉高分子右旋糖酐高粘滞血症模型,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应用体内、外血栓形成等实验,研究结果证明:沙蚕蛋白酶具有很强的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对凝血功能未见有影响;有显着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有显着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有抗血栓形成作用。本文研究内容和理论成果丰富、创新性鲜明,潜在应用性很大,为蛋白酶类降纤、溶栓新药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马丽丽,王兆钺,尹明达[8](2007)在《藻酸双酯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藻酸双酯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藻酸双酯钠(PSS)、阿司匹林(ASA)与噻氯匹定(TP)3个治疗组,测量治疗前及治疗后3d、7d、14d的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含量,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状况。结果3组治疗后3d、7d、14d血浆GMP-140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SS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优于ASA与TP组。结论PSS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马丽丽[9](2007)在《藻酸双酯钠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藻酸双酯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发病一周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藻酸双酯钠(PSS)、阿司匹林(ASA)与噻氯匹定(TP)三组,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3、7、14天的血小板聚集率(PAGR)、P-选择素、血栓烷B2(TXB2)、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g)、血清脂质的改变,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状况。结果:(1)PSS对ADP与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AG)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ASA对AA诱导的PAG作用更显着,TP主要抑制ADP诱导的PAG。(2)PSS、ASA、TP均有降低血浆P-选择素浓度作用。ASA能明显降低血浆TXB2浓度,PSS、TP降低血浆TXB2浓度作用不明显。(3)PSS延长APTT,对PT轻度延长,对TT与Fg作用不大。ASA、TP对以上指标均无影响。(4)PSS有明显降脂效果,而ASA、TP无降脂作用。(5)PSS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优于ASA与TP组。结论:PSS具有降脂、抗凝作用,并具有一定抗血小板作用,能在多个环节上发挥抗血栓作用,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郑高暑[10](2007)在《藻酸双酯钠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的血管收缩作用》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藻酸双酯钠(PSS)对大鼠离体内皮完整及去内皮胸主动脉的直接效应,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大鼠离体血管环标本浴管内实验,观察累积浓度PSS(0.05~500mg·L-1)对基础状态和KCl预收缩以及累积浓度PSS(0.05~5000mg·L-1)对去氧肾上腺素(PE)预收缩的内皮完整血管环的作用。观察累积浓度PSS(0.05~500mg·L-1)对基础状态、KCl预收缩和去氧肾上腺素(PE)预收缩的去内皮血管环的作用。在有钙或无钙K—H液中,测定去内皮血管环用不同浓度PSS(0.05~500mg·L-1)预孵后,对不同试剂诱导的血管收缩效应的影响。分别以磷阿米酮、消炎痛和卡托普利预孵内皮完整血管环后,以PE预收缩,观察累积浓度PSS(0.05~1500mg·L-1)的血管舒缩效应。内皮完整血管环用PSS(500mg·L-1)预孵后,以PE预收缩,观察累积浓度乙酰胆碱(ACh)的血管舒张效应。结果在内皮完整血管环,PSS(0.05~500mg·L-1)对基础状态或KCl预收缩血管环的张力无明显影响;对去氧肾上腺素(PE)预收缩的血管环,低浓度PSS(0.05~15mg·L-1)对PE预收缩血管环张力无明显影响,高浓度PSS(50~5000mg·L-1)却可使PE预收缩血管环张力显着升高。而在血管内皮被去除后,累加PSS(0.05~500mg·L-1)对基础状态、KCl预收缩或PE预收缩血管环张力无明显影响。PSS(0.05~500mg·L-1)预孵对累积浓度KCl或PE的去内皮血管环收缩效应无明显影响。PSS(500mg·L-1)预孵后对KCl诱导外钙内流,或PE诱导内钙释放及外钙内流引起的去内皮血管收缩效应无明显影响。内皮素转换酶抑制剂磷阿米酮和环氧化酶抑制剂吲哚美辛预孵对PE预收缩内皮完整血管环的PSS收缩作用无明显影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预孵可部分抑制PSS的血管收缩。PSS(500mg·L-1)对PE预收缩内皮完整血管环的乙酰胆碱血管舒张效应无明显影响。结论在0.05~500mg·L-1浓度范围内,PSS对离体血管平滑肌没有明显舒缩作用。高浓度PSS(50~5000mg·L-1)对胸主动脉具有内皮依赖性收缩作用,其机制可能部分与促进血管紧张素Ⅱ的合成和(或)激活有关。
二、降纤药、抗栓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血浆生物分子变化对比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降纤药、抗栓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血浆生物分子变化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血栓心脉宁“血脉双治”组方探讨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遵循“血脉双治”理论构建血脉病整体认识 |
2 组方传承创新凸显中医学特色 |
3 复杂作用机制发挥多重保护效应 |
3.1 保护血管内皮 |
3.2 促进血管再生 |
3.3 抗血小板聚集与改善血液流变学 |
3.4 抑制炎症反应 |
4 临床运用 |
4.1 冠心病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 |
4.2 高脂血症 |
4.3 心律失常 |
4.4 脑梗死 |
4.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4.6 血管性痴呆 |
4.7 其他疾病 |
5 展 望 |
(2)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分子网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一、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综述 |
1 中医理论基础 |
2 有效性综述 |
2.1 与单纯常规西药的疗效比较 |
2.2 与康复训练的疗效比较 |
2.3 与传统医药的疗效比较 |
3 安全性综述 |
4 作用机制综述 |
4.1 抗脑水肿 |
4.2 溶栓与抗栓 |
4.3 抑制血小板活化 |
4.4 改善血液流变学 |
二、网络药理学在益气活血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中的应用综述 |
1 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综述 |
1.1 筛选中药活性成分 |
1.2 构建生物分子网络 |
1.3 识别功能模块 |
1.3.1 模块识别算法 |
1.3.1.1 MCODE算法 |
1.3.1.2 MCL算法 |
1.3.1.3 G-N算法 |
1.3.1.4 DCU算法 |
1.3.2 模块划分的质量评价 |
1.4 分子网络的生物功能分析 |
1.4.1 GO数据库 |
1.4.2 KEGG数据库 |
1.4.3 David分析工具 |
1.4.4 g: Profiler分析工具 |
2 益气活血药与缺血性中风病分子网络关联的研究综述 |
2.1 缺血性中风病的基因预测及分子网络分析 |
2.2 益气活血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分子网络机制综述 |
2.2.1 单用益气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分子网络机制预测 |
2.2.2 单用活血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分子网络机制预测 |
2.2.3 益气活血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分子网络机制预测 |
三、小结 |
第二部分 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一、研究目的 |
二、资料与方法 |
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结局指标 |
2 方案注册 |
3 文献检索 |
4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
5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6 统计学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1 文献筛选结果 |
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3 纳入研究的风险偏倚评估 |
4 分析结果 |
4.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4.2 IS复发率 |
4.3 临床总有效率 |
4.4 Barthel指数评分 |
4.5 血液流变学 |
4.6 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发生率 |
4.7 发表偏倚 |
四、讨论与小结 |
1 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有效性 |
2 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安全性 |
3 研究的意义及不足 |
4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第三部分 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分子网络机制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1 数据获取 |
1.1 获取疾病基因 |
1.2 获取证候基因 |
1.2.1 获取证候英文主题词 |
1.2.2 收集证候基因 |
1.3 获取药物靶标 |
1.3.1 获取药物有效成分 |
1.3.2 收集药物靶标 |
1.4 基因名称标准化 |
2 网络构建 |
3 网络分析 |
3.1 网络拓扑属性分析 |
3.2 网络模块划分 |
4 识别病证结合模块 |
5 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 |
6 构建多层网络 |
7 核心靶标筛选 |
8 生物功能注释 |
9 技术路线图 |
三、研究结果 |
1 数据获取 |
1.1 获取缺血性中风病基因 |
1.2 获取气虚血瘀证基因 |
1.2.1 获取气虚血瘀证证候英文主题词 |
1.2.2 收集气虚血瘀证基因 |
1.3 获取芪龙胶囊药物靶标 |
1.3.1 获取芪龙胶囊有效成分 |
1.3.2 收集有效成分靶标 |
2 网络构建 |
3 网络分析 |
3.1 网络拓扑属性分析 |
3.2 模块划分及核心模块识别 |
3.2.1 划分三个分子网络模块 |
3.2.2 识别分子网络核心模块 |
3.3 核心模块的生物功能注释 |
4 识别与分析病证结合模块 |
4.1 识别病证结合模块 |
4.2 筛选病证结合模块的核心靶基因 |
4.3 病证结合模块的GO富集分析 |
5 识别与分析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 |
5.1 识别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 |
5.2 构建“药物-成分-靶标-药理作用”多层网络 |
5.3 筛选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的核心靶标 |
5.4 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的生物功能注释 |
5.4.1 GO生物过程富集分析 |
5.4.2 Reactom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
四、讨论 |
1 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核心靶基因 |
1.1 已验证的核心靶基因 |
1.1.1 MMP9 |
1.1.2 MAPK1 |
1.2 待验证的核心靶基因 |
2 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分子网络机制 |
2.1 抗炎作用 |
2.1.1 TNF与抗炎作用 |
2.1.2 IL6与抗炎作用 |
2.1.3 VCAM1与抗炎作用 |
2.1.4 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与抗炎作用 |
2.2 抑制血小板活化、抗血栓形成与抗炎作用 |
2.3 血管生成作用 |
2.3.1 AKT1、FGF2与PI3K/AKT信号通路 |
2.3.2 MMP2、PLG、NOS3与血管生成作用 |
2.4 抗细胞凋亡作用 |
2.5 抗细胞铁死亡与抗氧化作用 |
五、小结 |
研究结论 |
创新点 |
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计算网络结构熵的python代码 |
(3)藻酸双酯钠临床应用进展及不良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理作用 |
2 临床应用 |
2.1 心血管疾病 |
2.1.1 冠心病 |
2.1.2 肺源性心脏病 |
2.2 脑血管疾病 |
2.2.1 短暂脑缺血发作 |
2.2.2 脑血栓 |
2.2.3 脑梗死 |
2.2.4 动眼神经麻痹性偏头痛 |
2.3 呼吸疾病 |
2.3.1 肺炎 |
2.3.2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
2.3.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 |
2.4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
2.4.1 2型糖尿病 |
2.4.2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
2.4.3糖尿病足 |
2.4.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2.4.5糖尿病肾病 |
2.5 高血脂高血黏疾病 |
2.5.1 高血脂 |
2.5.2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
2.5.3 高血黏 |
2.6 肝脏疾病 |
2.6.1 急性乙型肝炎 |
2.6.2 淤胆型肝炎 |
2.6.3 慢活肝高胆红素血症 |
2.7 肾病综合症 |
2.8 痛风 |
2.9 突发性耳聋 |
2.10 睑黄瘤 |
2.11 术后肠黏连 |
2.12 其他 |
3 不良反应 |
3.1 不良反应表现 |
3.2 发生机制 |
3.2.1 过敏性休克 |
3.2.2 阴茎勃起异常 |
3.2.3 尿闭 |
3.2.4 水肿 |
3.3 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
3.3.1 掌握适用范围 |
3.3.2 控制用量 |
3.3.3 合理选择溶媒 |
3.3.4 合理给药方式 |
4 结语 |
(4)基于生物药剂学研究四逆汤中附子与甘草合煎减毒增效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介绍 |
1.2 四逆汤中附子与甘草合煎减毒增效研究现状 |
1.3 代谢组学概况 |
1.4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内容和意义 |
1.5.1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1.5.2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四逆汤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 |
引言 |
2.1 仪器与材料 |
2.1.1 仪器 |
2.1.2 试药 |
2.1.3 试验动物 |
2.2 四逆汤制备方法的选择 |
2.2.1 方法与结果 |
2.2.2 小结与讨论 |
2.3 四逆汤制备工艺参数的优化 |
2.3.1 方法与结果 |
2.3.2 小结与讨论 |
2.4 四逆汤的质量标准研究 |
2.4.1 性状 |
2.4.2 鉴别研究 |
2.4.3 检查研究 |
2.4.4 含量测定研究 |
2.4.5 小结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四逆汤(缺甘草与否)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变化及次乌头碱药代动力学研究 |
引言 |
3.1 仪器与材料 |
3.1.1 仪器 |
3.1.2 试药 |
3.1.3 试验动物 |
3.2 四逆汤(缺甘草与否)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变化 |
3.2.1 方法与结果 |
3.2.2 小结与讨论 |
3.3 四逆汤(缺甘草与否)中次乌头碱药代动力学研究 |
3.3.1 方法与结果 |
3.3.2 小结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四逆汤(缺甘草与否)对MI-RI大鼠心肌细胞代谢组学研究 |
引言 |
4.1 试验方法描述 |
4.2 仪器与材料 |
4.2.1 仪器 |
4.2.2 试药 |
4.2.3 细胞培养 |
4.3 四逆汤(缺甘草与否)对MI-RI心肌细胞的作用 |
4.3.1 方法与结果 |
4.3.2 小结与讨论 |
4.4 四逆汤(缺甘草与否)对MI-RI心肌细胞代谢组学研究 |
4.4.1 GC-MS分析的方法与结果 |
4.4.2 代谢组学数据分析与结果 |
4.4.3 四逆汤中附子与甘草合煎对附子毒-效的干预作用 |
4.4.4 小结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四逆汤(缺甘草与否)血浆组分GC-MS代谢指纹分析及代谢组学研究 |
引言 |
5.1 仪器与材料 |
5.1.1 仪器 |
5.1.2 试药 |
5.1.3 试验动物 |
5.2 方法与结果 |
5.2.1 四逆汤和缺甘草四逆汤样品的制备 |
5.2.2 动物试验 |
5.2.3 血浆样品前处理 |
5.2.4 GC-MS分析系统 |
5.2.5 GC-MS方法学验证 |
5.2.6 四逆汤(缺甘草与否)血浆组分GC-MS代谢指纹分析 |
5.2.7 四逆汤(缺甘草与否)血浆组分GC-MS代谢组学分析 |
5.2.8 四逆汤中附子与甘草合煎对附子毒-效的干预作用 |
5.3 小结与讨论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5)直接连接法制备携尿激酶RGDS造影剂微泡靶向溶解在体血栓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携尿激酶及RGDS靶向溶栓超声微泡造影剂制备的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1.2 携尿激酶及RGDS靶向微泡造影剂的制备 |
1.3 检测结合尿激酶及RGDS微泡造影剂的理化性质 |
1.4 通过体外血栓溶解实验间接评价所制备造影剂中尿激酶的活性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外敷FeCl3形成兔股动脉闭塞性、混合性血栓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直接连接法制备携尿激酶RGDS造影剂微泡靶向溶解在体血栓的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外敷10%FeCl3制备股动脉内混合性血栓 |
1.3 采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方法,将实验所用动物随机划分为7个区组 |
1.4 对血栓及溶栓效果进行检测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6)头穴配合三阳经腧穴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综述 |
一、中医对脑梗死的研究概况 |
二、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二、研究方法 |
三、结果分析 |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介 |
(7)沙蚕蛋白酶及同工酶的分离纯化、性质及药用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引言 |
第一节 降纤、溶栓药物的作用机制 |
第二节 降纤、溶栓药物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立题依据 |
第一章 沙蚕蛋白酶分离纯化的研究 |
第一节 沙蚕蛋白酶的分离纯化 |
第二节 沙蚕蛋白酶的活性检测与蛋白含量测定 |
小结 |
第二章 沙蚕蛋白酶及同工酶的性质 |
第一节 沙蚕蛋白酶的纯度鉴定 |
第二节 沙蚕蛋白酶的质谱分析及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三节 沙蚕蛋白酶的抗原性研究 |
第四节 沙蚕蛋白酶的酶学性质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沙蚕蛋白酶药用生物活性的研究 |
第一节 沙蚕蛋白酶对家兔体内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
第二节 沙蚕蛋白酶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
第三节 沙蚕蛋白酶对高粘滞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第四节 沙蚕蛋白酶的抗血栓形成作用 |
小结 |
结论 |
一、本文研究创新点 |
二、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三、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与今后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8)藻酸双酯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对象及分组 |
1.2 给药方法 |
1.3 血浆 |
1.4 临床疗效评定 |
1.5 临床安全性监测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3组治疗前后血浆GMP-140含量变化比较 |
2.2 神经功能恢复 |
2.3 临床安全性监察 |
3 讨论 |
(9)藻酸双酯钠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缩写词表 |
致谢 |
(10)藻酸双酯钠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的血管收缩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正文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已经发表文章 |
致谢 |
四、降纤药、抗栓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血浆生物分子变化对比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栓心脉宁“血脉双治”组方探讨及研究进展[J]. 王靖怡,李军,陈恒文,惠小珊,白京,王阶.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
- [2]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分子网络机制研究[D]. 张成.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3]藻酸双酯钠临床应用进展及不良反应[J]. 王丽娜,胡松,毛拥军. 中国海洋药物, 2015(01)
- [4]基于生物药剂学研究四逆汤中附子与甘草合煎减毒增效机制[D]. 李莹.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06)
- [5]直接连接法制备携尿激酶RGDS造影剂微泡靶向溶解在体血栓的实验研究[D]. 关丽娜. 新疆医科大学, 2010(08)
- [6]头穴配合三阳经腧穴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疗效评价[D]. 孙善贤.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9(11)
- [7]沙蚕蛋白酶及同工酶的分离纯化、性质及药用生物活性研究[D]. 李奇. 吉林大学, 2008(11)
- [8]藻酸双酯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的影响[J]. 马丽丽,王兆钺,尹明达.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09)
- [9]藻酸双酯钠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机理研究[D]. 马丽丽. 苏州大学, 2007(11)
- [10]藻酸双酯钠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的血管收缩作用[D]. 郑高暑. 浙江大学, 2007(02)
标签:四逆汤论文; 尿激酶论文; 气虚血瘀论文; 抗血小板药论文; 脑梗死的治疗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