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些具有比较意义的介词

介绍一些具有比较意义的介词

一、介绍几个具有比较意义的介词(论文文献综述)

闫鹏飞[1](2021)在《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多维度分析 ——以材料科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学术英语作为学科知识构建与传播的主要形式,具有重要的语言学地位与理论研究价值。其中,研究论文作为学术话语行为呈现的典型语类,其语体特征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已有研究大体遵循语类分析、元话语分析和语言特征分析三种路径,尝试对之进行深入描写与解释。但是,前人文献大多仅涉及少数的语言特征,且较少依托大规模语料量化考察研究论文的语篇内部变异,即摘要、引言、结果与讨论、结论以及方法部分之间的功能与语言特征差异,因此不足以全面反映研究论文的整体以及局部语体特性。基于前人学术话语和语体变异理论架构,依据Becher(1989,1994)学科分类框架,本研究选取材料科学这一代表性应用型硬学科,创建千万词级实证性研究论文语料库,提取主要篇章结构,依次是摘要、引言、结果与讨论、结论以及方法部分;之后,梳理完善前人语体变异研究所用特征(如Biber 1988,2006b;Biberetal.2004,2007),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spaCy和word2vec挖掘短语与语义特征,构建涵盖词汇语法、短语、句法、语义和语用层面的22类共计165个特征,并从中提取出88个极具区分力的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在此基础上,开展多维度分析,结合索引行与聚类分析,同时参照研究论文共核的语步构成与元话语属性,探究论文不同语篇部分之间的功能差异及特征选择。结果显示,硬学科实证性研究论文的语篇内部变异突出体现于六个功能维度,分别是1)知识概念阐释相对于过程步骤描述、2)论述语气与层级相对于信息平铺直述、3)命题关系提炼相对于图表数据呈现、4)信息抽象度与概指性、5)研究目的与结果概述、以及6)认识情态意义拓展。各个功能维度均依托多种词汇语法、短语、句法、语义或语用特征得以实现。前三个维度内部均包含共变功能及特征,后三个维度则呈现单一功能属性。对于各个维度而言,硬学科研究论文的不同语篇部分之间均呈现显着的功能差异及特征选择。本文结论整体呈现了典型学术话语行为及其实现方式,有力拓展了语体变异和学术话语研究观察视角;充分验证了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挖掘构建语言特征集与资源库的可行性和实效性;为优化细化学术英语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以及二语学术写作评测提供了数据支撑、真实示例和量化指标。

赵羚[2](2021)在《中文经济合同中“责任”表述的局部语法研究》文中提出商务汉语教学一直是专门用途汉语教学的热点领域。合同文本是规范和约束商务活动的书面契约,属于典型的商务领域受限语言。“责任”是合同文本重要的功能之一,针对规范的合同语言现象细致的分析与对比,有助于丰富和深化特定领域的专门用途汉语教学与研究。本研究选取标的物为房屋的租赁合同和买卖合同,自建包含312篇合同文本共计61万字的专题语料库,结合Swales(1981)的语步分析、Sinclair(2004)的扩展意义单位和局部语法分析方法,考察有关“责任”表述在合同文本的分布、具体的语言型式及在不同类型文本的差异问题,主要包括(1)租赁合同和买卖合同的“责任”表述主要分布在文本的哪些部分?(2)租赁合同和买卖合同的“责任”表述局部语法型式分别有哪些?(3)租赁合同和买卖合同中“责任”表述局部语法型式有什么异同?研究发现:(1)结合合同法规的要求和对语料文本的分析,租赁合同有9个语步,买卖合同有13个语步。两类合同语步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和杂糅现象。“责任”表述在两类合同的各语步中分布不均。(2)有关“责任”表述的语言标记共有8个,包括实义动词“负责、承担、负担”,情态动词“应(应该、应当)、必须(须)、需、不得”,短语“是|有|负……责任”,分别传递不同的语义韵。从责任语言标记出发总结概括的局部语法型式,租赁合同有29个,买卖合同有27个。两类合同“责任”表述的功能范畴一致,共有12个,功能范畴可根据实际的责任表述省减。合同文本存在四种责任类型,包括费用支付、标的物及产权管理、后果补救以及事件申请。(3)两类合同局部语法型式的功能范畴和责任类型一致,但在责任标记和局部语法型式的使用上存在差异。整合总结出的33个“责任”局部语法型式,可应用于对同类购销合同的“责任”表述发现。本研究以Firth(1957)的受限语言思想为基础,从微观层面对商务领域的合同文本有关“责任”表述进行局部语法分析,有助于精细刻画功能与语言形式的对应关系研究,这一分析过程同样适用于数据驱动的商务汉语学习。

田耀收[3](2021)在《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1902-1917)白话翻译小说语言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急剧发展变化的时期,其语言的新旧系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学界对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语言有所关注,但缺乏系统的量化研究。本文以类比语料库作为研究工具,重点描写、分析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的词汇和语法特征,运用多元系统理论和语体机制理论来分析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语言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研究发现:第一,清末民初的白话翻译小说词汇呈现以下三个特征:1)包容性;2)过渡性;3)试验性和新颖性。该时期的白话翻译小说从文言中吸收了文言虚词、实词、成语及仿造的四字格,增加了白话翻译小说典雅的色彩;从外来语中吸收了人名、地名、实物等专有名词,为白话翻译小说增添了异域色彩;从方言土语中吸收了儿化、口语化的词语,为白话翻译小说带来鲜活的口语色彩。该期白话翻译小说词汇中存在大量消隐词和过渡词。词汇运用上存在大量的仿词和造词现象,代词和量词的使用出现很多新颖的用法。当时的翻译家们大胆地进行着一场词汇“试验”。第二,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的语法呈现以下特征:1)欧化;2)不完备性。清末民初的白话翻译小说已经初步呈现欧化的特征,该特征的形成主要是受到以形合为主要造句方法的西方语言影响;不完备性特征主要受制于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第三,与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白话文类似,新文化运动时期白话文也具有书面化与通俗化并存、过渡性与包容性兼具的特点。这两个时期白话文在造词方法、代词使用、量词使用、欧化等方面具有一定延续性,其白话文同时具有语言试验和语言革新的特征。总之,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语言在传统白话的基础上吸收了文言、口语、方言、外来语中大量有益的语言成分,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语体,即“准现代汉语”语体。这种新语体的形成过程中翻译起到了重要作用。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实践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白话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张璐[4](2021)在《现代汉语授受语义范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授受义在汉语交际中经常出现,研究者们很早就开始了对授受语义的研究。汉语语法研究中,主要从形式出发,在双宾语结构、双及物构式和“给”字句等框架下解释授受义。这些研究虽然对人们认识授受义及表现形式有很大帮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授受语义是什么?表现授受语义的只有双宾语、双及物构式等形式么?从实际话语中可以发现,有些非双宾语形式也表现了授受语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从实际言语交际经验出发,站在语义的立场上,沿着“语义出发——形式表现”的解释路径,对汉语授受语义及表现形式做一个整体的描述和解释。1.建立授受语义范畴,解释其内涵、特征和结构授受语义范畴是基于授受行为事件抽象出来的事件图式,是人的一种认知范畴。其内涵可以表述为:某个主体的领有物转移到另一个主体的行为过程。授受语义范畴具有四个特征:主动性、移动性、方向性和得失性。授受语义范畴的构成决定于授受事件的构成要素,包括必有要素和非必有要素两类。必有要素是授受语义范畴话语形式生成的根本前提,包括授受主体、授受行为和授受对象。非必有要素对授受语义范畴来说不是必不可少的,是具有普遍性的事件要素,包括方式、时间、空间、结果、原因等。授受语义范畴赋予了各必有要素不同的特征,授受主体双方具有拥有能力、授受行为能力和损益性特征,可以是生命体或非生命体;对象具有可转移性和预存性特征,可以是具体事物、抽象事物或人。行为具有转移性,分为予取行为、交换行为和分享行为。2.授受语义范畴的语言表征形式本文将授受语义范畴的表现形式分为语言表征和话语表现。在语言层面上,授受语义范畴主要由授受动词表征,基于语料库,我们找到了243个能表征授受语义范畴的动词,从表征类型、抽象程度和音节形式三个方面对这些动词作了分析。根据授受语义范畴的类型,授受动词也可分为三类:予取类、交换类和分享类,每类还可以再细化为不同的小类;根据表征的抽象程度,授受动词可分为单纯型动词和复合型动词,前者只对授受行为本身编码,抽象等级高,后者除表征授受行为本身外,还包含事件的其他信息,抽象等级低。根据表征动词的音节可分为单音节动词和双音节动词,二者在使用频率、隐喻能力和语体方面存在差异。3.授受语义范畴实现的话语形式授受语义范畴实现指言语交际中,授受语义范畴的具体化,即用话语指称具体的授受语义。根据语料,我们找出了汉语中实际存在的话语形式44种。再根据话语始发成分的要素性质,将话语形式分为动作者前置序列、参与者前置序列、行为前置序列和对象前置序列,各类序列在功能和特征上存在一定差别。与索取事件相比,给予事件在动词数量、组合形式数量和实际话语形式数量上存在一定优势。4.授受语义范畴话语形式选择的条件和原则归纳授受语义范畴实现的话语形式是一种静态描述,在真实的言语交际中,话语形式是一个动态建构或选择过程,受到一定条件和规则的制约。基于对语料的分析,我们概括出了话语形式选择的条件,包括事件抽象程度的需要、主体的特征、主体关系、语境等条件。话语形式的选择过程除了条件外,还存在一些原则,我们把这些原则概括为激活原则、得体性原则、简洁性原则、信息分布原则、凸显性原则和词语组配原则。话语形式的选择是各种原则综合作用、平衡的结果。

王莹[5](2021)在《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及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位移事件是人类最早认知的事件之一,关于位移事件的词汇化类型研究及位移事件表达的二语习得研究目前在国内外语言学界颇受重视。其中,位移事件词汇化类型归属的研究成果颇丰,而位移事件表达的习得研究在位移事件词汇化类型研究基础上也不断深入。大多数有关位移事件的习得研究主要探讨学习者使用与其母语词汇化类型不同的语言表达位移事件时呈现出的规律性特征,以及语言间词汇化类型的差异对目的语习得有无影响。而学界关于蒙古语母语者汉语位移事件的习得研究仅局限于对移动动词、动趋式或空间介词等单个句法成分的习得研究,缺乏在位移事件的语义框架下对整体位移表达的习得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基于120个位移动词的语料,全面探讨汉蒙语在位移事件表征和表达形式方面存在的异同点,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蒙古族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细致描写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及表达形式的异同对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表达的影响,分析其习得过程中出现的偏误类型与成因。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缘起、研究对象、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为汉蒙语位移事件的研究现状。主要从四个方面梳理位移事件的研究成果。第一,汉语位移事件的词汇化类型;第二,汉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第三,学界关于汉语位移事件表达的习得研究;第四,蒙古国及内蒙古地区蒙古语母语者汉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的习得研究。通过前人的研究以及蒙古语母语者习得汉语位移的研究为本文提供研究基础。第三章为汉蒙语位移事件的语言表征。汉蒙语位移事件主要由位移动词表征,但是移动动词表征位移事件时,单独表征移动要素的情况比较少见,将移动和其他语义要素共同来表征的情况比较多。本章节主要从汉蒙语位移路径的语言表征、位移方式的语言表征和位移动因的语言表征三方面对汉蒙语表征位移事件存在的共性和差异给予了全面描写。这为第四章汉蒙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的对比分析提供理论基础,为第五章描写和解释蒙古语母语者习得汉语位移事件表达过程中呈现的规律性特点和偏误出现的原因提供理论依据。第四章为汉蒙语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本章节基于Talmy位移事件框架的语义要素,并根据说话者表达位移事件关注的语义信息不同,将位移事件主事件构成语义要素主要分为“主体·移动”“主体·移动·路径”和“主体·移动·路径·背景”三大类组合情况,而后对汉蒙语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进行全面描写。通过对汉蒙语表达相同位移语义要素组合时所采用的表达形式进行描写,发现两种语言由于表征位移事件时存在差异以及分属不同语言类型,使得其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也存在不同。比如,当“主体·移动·路径”三语义要素组合时,汉语的优选表达形式为“NP+V移动+路径”,而蒙古语的优选模式为“NP+V移动”。再如,当“主体·移动”两语义要素组合时,汉语有“NP+V移动”和“V移动+NP”两种形式,而蒙古语只有“NP+V移动”一种形式。总之,汉蒙语由于分属不同语言类型以及在位移事件表征层面存在差异,使得两种语言在表达位移事件时,表达形式方面出现很多不同。第五章为蒙古族学生汉语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习得。在考察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事件表达的过程中,发现蒙古族学生用汉语表达位移事件时,主要采用了“NP+V”“NP+V+NPL”“NP+介词+NPL+V”以及“把”字句和“被”字句等结构形式。由于受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以及表达形式两方面存在差异的影响,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事件表达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偏误。其中,学习者使用“NP+V+路径动词”结构表达含有路径信息的位移事件时,受母语蒙古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影响,常常出现漏用或误用路径动词的偏误;而受母语位移事件表征影响,会出现混用路径动词的偏误。使用“NP+V+路径动词+NPL”结构表达位移事件时,表达背景信息的处所名词常常会误加方位词,出现路径方向和路径终点混杂的偏误。总之,因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和表达形式方面存在差异性,对于蒙古族学生而言,要想真正构建目的语汉语位移事件概念系统、形成概念流利表达能力需要在很多方面下足功夫。第六章为结语部分。首先对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层面及表达形式层面存在的差异进行总结,从整体上分析蒙古族学生用汉语表达位移事件出现偏误的底层原因。其次,根据本文研究结果为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学校汉语学科建设方面提供了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最后,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及需要改进的方面。

柴世森[6](2021)在《再谈汉语语法学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语助》在汉语语法学史上的地位》文中指出《语助》是元代的一部汉语语法着作。长期以来,有关它在汉语语法学史上处于何种地位的问题,学者们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它不过是"一种虚词词典",有的认为它"还不足以建立起一门‘汉语语法学’",有的认为它是"汉语民族语法学的雏形",等等。从语法学的共性和个性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语助》,就可以发现它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已经构建起了体现汉语语法特点的汉语语法学初步框架,成为汉语语法学诞生的标志,宣告汉语语法学史进入了初创时期,为汉语语法学的成熟之作《马氏文通》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苏婧[7](2021)在《先秦汉语无介词的旁格述宾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先秦汉语中的某些旁格述宾式从古至今都没有对应的介词转说式,被转译为定中结构或[VP而VP]结构,少数保留下来。这些无介词的旁格述宾式可以表达蒙受涉入、经历涉入、动作涉入和多重涉入等意义。这些旁格述宾式绝非由介词或功能词省略而来,而是由隐形的抽象轻动词INVOLVE促发移位而生成的。

王秀云[8](2021)在《介词“于、在”的句法语义特点及“在”替代“于”的句法语义动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代以后,介词"于"逐渐衰落,介词"在"成为"于"的主要替代者。这是汉语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语言现象。探释介词"在"替代"于"的主要句法语义动因具有语言学价值。文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描写了介词"于、在"的主要句法语义特点,在此基础上解释了"在"替代"于"的句法语义动因,认为这种替代主要是句法语义优化的结果。

吕珊珊[9](2021)在《蔡家话“跟”义动词ta55的多功能性及其演化路径》文中研究说明蔡家话是汉藏语下一个分类尚不明确的分析型声调语言,主要语序为SVO。蔡家话中的"跟"义动词ta55是一个多功能词,除用作动词表示"跟随"外,还可以用作介词表示"从由""伴随""朝向""受益"以及并列连词。本文旨在1)梳理ta55的多功能性;2)在跨语言事实的基础上构拟动词ta55到虚词ta55的演化路径;3)阐述导致动词ta55发生语法化的诱因。我们认为ta55的语法化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为接触诱因(contact-induced),内因为语境诱因(context-induced)。

户内俊介[10](2021)在《殷代汉语时间介词“于”的语法化过程之考察——从“将来时指向”的视角出发》文中指出Takashima(1990)曾指出甲骨文中的"于"引介时间时带有明确的"futurity"指向,但这个观点尚未受到学界的关注。本文论证了Takashima(1990)的分析是正确的,并在此基础上依照语法化理论对时间介词"于"的形成过程提出一个新的解释,即:"于"首先通过语法化从移动动词变成目标点标记,然后进一步虚化为时间介词,其指向将来时的语义功能即由此而来。

二、介绍几个具有比较意义的介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介绍几个具有比较意义的介词(论文提纲范文)

(1)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多维度分析 ——以材料科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缩略语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价值
        1.2.1 理论价值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概述
        1.3.1 研究目的
        1.3.2 分析对象
        1.3.3 研究问题
        1.3.4 总体框架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英文研究论文语体特征分析综述
    2.1 研究论文语体特征的理论架构
        2.1.1 研究论文可视为特定受限语言
        2.1.2 研究论文可视作典型科学语言
        2.1.3 研究论文构成典型学术语类
        2.1.4 研究论文蕴含特有元话语功能
        2.1.5 研究论文呈现独特语言使用
    2.2 研究论文语体特征的分析路径
        2.2.1 语类分析
        2.2.2 元话语分析
        2.2.3 语言特征分析
    2.3 研究论文语体特征的分析利器——多维度分析法
        2.3.1 基本原理
        2.3.2 实践应用
        2.3.3 拓展完善
    2.4 前人研究尚存局限与不足
    2.5 小结
第3章 硬学科英文研究论文语料库建设及加工处理
    3.1 建库目标与实施过程
        3.1.1 来源期刊与目标语类
        3.1.2 语料采集与清理原则
        3.1.3 语篇结构标注与提取
    3.2 语料加工与处理
        3.2.1 词性赋码
        3.2.2 短语识别
        3.2.3 词向量模型训练
第4章 硬学科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集与多维度分析方法构建
    4.1 硬学科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集构建
        4.1.1 前人语体变异研究特征集及补充拓展
        4.1.2 基于词向量模型的短语特征提取
        4.1.3 硬学科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集提取与验证
    4.2 多维度分析方法构建
        4.2.1 特征提取与数据检验
        4.2.2 因子分析与功能解读
        4.2.3 维度得分与距离对比
        4.2.4 特征聚类与微观描写
第5章 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功能维度
    5.1 功能维度1:知识概念阐释相对于过程步骤描述
        5.1.1 维度1特征的典型型式
        5.1.2 维度1特征的聚合次序与层级
    5.2 功能维度2:论述语气与层级相对于信息平铺直述
        5.2.1 维度2特征的典型型式
        5.2.2 维度2特征的聚合次序与层级
    5.3 功能维度3:命题关系提炼相对于图表数据呈现
        5.3.1 维度3特征的典型型式
        5.3.2 维度3特征的聚合次序与层级
    5.4 功能维度4:信息抽象度与概指性
    5.5 功能维度5:研究目的与结果概述
    5.6 功能维度6:认识情态意义拓展
    5.7 小结
第6章 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的功能差异与变化
    6.1 功能维度1的语篇内部差异
        6.1.1 引言、结论、摘要以及结果与讨论的功能特性
        6.1.2 方法部分的功能特性
    6.2 功能维度2的语篇内部差异
        6.2.1 引言功能特性
        6.2.2 结果与讨论、结论以及摘要的功能特性
        6.2.3 方法部分的功能特性
    6.3 功能维度3的语篇内部差异
        6.3.1 摘要的功能特性
        6.3.2 结论与引言的功能特性
        6.3.3 结果与讨论以及方法的功能特性
    6.4 功能维度4的语篇内部差异
        6.4.1 结论、摘要与引言的功能特性
        6.4.2 结果与讨论以及方法的功能特性
    6.5 功能维度5的语篇内部差异
        6.5.1 引言的功能特性
        6.5.2 结论与摘要的功能特性
        6.5.3 结果与讨论以及方法的功能特性
    6.6 功能维度6的语篇内部差异
        6.6.1 结果与讨论的功能特性
        6.6.2 结论与引言的功能特性
        6.6.3 摘要与方法的功能特性
    6.7 论文语篇内部的功能组合及其变化路径
    6.8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研究结果
    7.2 研究创新与启示
    7.3 研究局限与不足
    7.4 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2)中文经济合同中“责任”表述的局部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方法意义
        1.3.3 实践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商务汉语研究
        2.1.1 专门用途语言与商务汉语
        2.1.2 商务汉语研究与教学
        2.1.3 小结
    2.2 合同语言研究
        2.2.1 语言学视角
        2.2.2 教学视角
        2.2.3 小结
    2.3 局部语法研究
        2.3.1 局部语法的理论机制
        2.3.2 局部语法的发展
        2.3.3 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概念界定
        3.1.1 合同相关定义
        3.1.2 “责任”相关定义
        3.1.3 局部语法相关定义
    3.2 研究问题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工具
        3.4.1 文本清理工具
        3.4.2 语料加工工具
        3.4.3 语料标注与分析工具
        3.4.4 有限状态自动机构画工具
    3.5 研究步骤
        3.5.1 语料处理及统计阶段
        3.5.2 局部语法描写阶段
        3.5.3 对比分析阶段
    3.6 小结
第四章 两类合同的“责任”分布
    4.1 租赁合同
        4.1.1 合同文本语步结构
        4.1.2 “责任”表述在各语步的分布
        4.1.3 责任人在各语步的分布
        4.1.4 小结
    4.2 买卖合同
        4.2.1 合同文本语步结构
        4.2.2 “责任”表述在各语步的分布
        4.2.3 责任人在各语步的分布
        4.2.4 小结
第五章 两类合同“责任”表述局部语法分析
    5.1 租赁合同“责任”标记
        5.1.1 责任标记的频次
        5.1.2 责任标记的特点
        5.1.3 小结
    5.2 租赁合同“责任”局部语法结果与分析
        5.2.1 实义动词
        5.2.2 情态动词
        5.2.3 短语
        5.2.4 小结
    5.3 买卖合同“责任”标记
        5.3.1 责任标记的频次
        5.3.2 责任标记的特点
        5.3.3 小结
    5.4 买卖合同“责任”局部语法结果与分析
        5.4.1 实义动词
        5.4.2 情态动词
        5.4.3 小结
第六章 两类合同对比分析
    6.1 词汇-语法型式
    6.2 功能范畴体系
    6.3 局部语法型式
    6.4 语义韵分析
    6.5 购销合同检验
    6.6 局部语法的教学启示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发现
        7.1.1 合同“责任”表述分布
        7.1.2 “责任”局部语法分析
        7.1.3 租赁和买卖合同异同
        7.1.4 创新点
    7.2 研究局限及展望
        7.2.1 研究局限
        7.2.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商务汉语教材
附录二 租赁合同样例
附录三 买卖合同样例
附录四 购销合同样例

(3)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1902-1917)白话翻译小说语言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问题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文言与白话
        1.4.2 欧化和欧化白话文
        1.4.3 翻译语言与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
    1.5 研究设计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清末民初白话文研究现状
        2.1.1 清末民初白话文个案研究
        2.1.2 清末民初白话文和五四白话文运动关系研究
    2.2 语料库翻译学在语言研究中的进展
        2.2.1 国内外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现状
        2.2.2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译文语言特征研究现状
    2.3 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目录整理研究综述
    2.4 小结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多元系统理论
    3.2 语体机制理论
    3.3 语料库翻译研究范式
    3.4 小结
第四章 语料库研制
    4.1 语料库设计
        4.1.1 建库目的与语料库类型
        4.1.2 语料库规模与代表性
    4.2 语料的选择
    4.3 语料采集和整理
    4.4 语料检索与提取
    4.5 小结
第五章 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词汇研究
    5.1 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语言基本统计信息
        5.1.1 词类分布及词频数
        5.1.2 句子数和句子长度
    5.2 文言文系统对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词汇的影响
        5.2.1 文言虚词在语料库中的频次
        5.2.2 单音节词的大量使用
        5.2.3 文言实词对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的影响
        5.2.4 成语及其他四字格
    5.3 口语、方言系统对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词汇的影响
        5.3.1 口语化表述
        5.3.2 儿化
        5.3.3 通俗化与书面化
        5.3.4 过渡性词语
    5.4 外来语系统对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词汇的影响
    5.5 代词
        5.5.1 人称代词考察
        5.5.2 指示代词“这么”、“那么”及其变体
        5.5.3 并存用法
    5.6 量词
        5.6.1 量词正名历程
        5.6.2 量词的型符和类符
        5.6.3 过渡性量词
    5.7 特殊的造词方法
        5.7.1 叠字、叠词、对立语
        5.7.2 并合、化合
        5.7.3 仿词
        5.7.4 拟声和绘景
    5.8 小结
第六章 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语法研究
    6.1 欧化
        6.1.1 主语和系词
        6.1.2 形合句子
        6.1.3 关系词和连接词
        6.1.4 可能式
        6.1.5 “让”字句
        6.1.6 名词复数标记
    6.2 语法规范问题
        6.2.1 否定副词
        6.2.2 V+介词(在)结构
    6.3 “把”字句
    6.4 “同”字句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发现
    7.2 问题回答
    7.3 研究贡献
    7.4 研究局限
    7.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统计
    附录2 新文化运动时期原创小说语料来源信息
    附录3 新文化运动时期翻译小说语料来源信息
    附录4 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汉语词性标记集(VERSION 3.0)

(4)现代汉语授受语义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对象和问题
    2 研究的路径及方法
    3 研究的目标及意义
    4 语料来源
第1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1 句法形式研究
        1.1.1 双宾语的研究
        1.1.2 双及物构式的研究
        1.1.3 “给”字句的研究
    1.2 授受动词研究
    1.3 授受意义研究
        1.3.1 给予义和索取义
        1.3.2 其他语义
    1.4 相关研究评述
第2章 授受语义范畴的内涵和特征
    2.1 双宾语、双及物构式和授受语义
        2.1.1 意义的不同认识
        2.1.2 共性和差异
    2.2 授受语义范畴的内涵和范围
        2.2.1 授受事件和授受语义范畴
        2.2.2 授受语义范畴的内涵
        2.2.3 授受语义范畴的范围
    2.3 授受语义范畴的特征
        2.3.1 主动性
        2.3.2 移动性
        2.3.3 方向性
        2.3.4 得失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授受语义范畴的结构
    3.1 授受语义范畴的构成要素
    3.2 核心要素
        3.2.1 授受主体
        3.2.2 授受对象
        3.2.3 授受行为
    3.3 非核心要素
        3.3.1 时间要素
        3.3.2 空间要素
        3.3.3 结果要素
        3.3.4 方式要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授受语义范畴的动词表征
    4.1 语义范畴和动词
    4.2 授受语义范畴类型的动词表征
        4.2.1 予取范畴的动词表征
        4.2.2 交换范畴的动词表征
        4.2.3 分享范畴的动词表征
    4.3 单纯型和复合型动词表征
        4.3.1 单纯型动词表征
        4.3.2 复合型动词表征
    4.4 单/双音节动词的表征差异
        4.4.1 使用频率差异
        4.4.2 隐喻能力差异
        4.4.3 语体差异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授受语义范畴的话语表现形式
    5.1 授受语义范畴的实现
    5.2 出现在话语形式上的要素及序列
        5.2.1 给予事件的话语形式类别
        5.2.2 索取事件的话语形式类别
        5.2.3 给予事件和索取事件话语形式的关系
        5.2.4 授受语义范畴的特殊话语形式
    5.3 授受语义范畴构成要素的词语表现
        5.3.1 主体要素的词语表现
        5.3.2 对象要素的词语表现
        5.3.3 时空要素的词语表现
        5.3.4 结果要素的词语表现
        5.3.5 方式要素的词语表现
    5.4 授受语义范畴实现的话语形式总汇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授受语义范畴实现的条件和基本原则
    6.1 实现的条件
        6.1.1 需要条件
        6.1.2 主体条件
        6.1.3 语境条件
    6.2 实现的基本原则
        6.2.1 激活原则
        6.2.2 简洁性原则
        6.2.3 得体性原则
        6.2.4 信息分布原则
        6.2.5 凸显性原则
        6.2.6 词语组配原则
    6.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5)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及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汉蒙语位移事件的研究现状
    2.1 汉语位移事件的类型学研究
    2.2 汉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研究
        2.2.1 汉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的整体性研究
        2.2.2 汉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的局部性研究
    2.3 汉语位移事件表达的习得研究
    2.4 蒙古语母语者汉语位移事件表达的习得研究
        2.4.1 蒙古国蒙古语母语者汉语位移事件的习得研究
        2.4.2 内蒙古地区蒙古语母语者汉语位移事件的习得研究
第三章 汉蒙语位移事件的语言表征
    3.1 位移路径的语言表征
        3.1.1 指示路径动词“来”和“去”
        3.1.2 “上”“下”类路径动词
        3.1.3 “进”“出”类路径动词
        3.1.4 “经过”“往返”类路径动词
        3.1.5 “离开”“向后”和“到达”类动词
    3.2 位移方式的语言表征
        3.2.1 位移主体的状态表征
        3.2.2 位移的介质表征
        3.2.3 位移的速度表征
        3.2.4 位移样态、速度及特定主体的综合表征
    3.3 他移事件的语言表征
        3.3.1 身体部位的非伴随动词表征他移事件
        3.3.2 身体部位的伴随动词表征他移事件
    3.4 小结
第四章 汉蒙语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
    4.1 主体·移动
        4.1.1 NP+V_(移动)
        4.1.2 V_(移动)+NP
    4.2 主体·移动·路径
        4.2.1 NP+V_(自移)+路径动词
        4.2.2 NP_1+V_(他移)+路径动词+NP_2
        4.2.3 NP_1+把+NP_2+V_他移)+路径动词
        4.2.4 NP+被+V_(他移)+路径动词
    4.3 主体·移动·路径·背景
        4.3.1 NP+V_(移动)+NP_L
        4.3.1.1 NP+V_(路径)+NP_L
        4.3.1.2 NP_L+V_(自移)+NP
        4.3.1.3 NP+V_(自移)+路径动词+NP_L
        4.3.2 NP+介词+NP_L+V_(自移)
        4.3.2.1 NP+V_(自移)+到/在+NP_L
        4.3.2.2 NP+向/往/朝+NP_L+V_(自移)
        4.3.2.3 NP+从/由+NPL+V_(自移)
        4.3.3 NP_1+把+NP_2+V_(他移)+介词+NP_L
        4.3.3.1 NP_1+把+NP_2+V_(他移)+介词+NP_L/NP
        4.3.3.2 NP_1+把+NP_2+V_(他移)+路径动词+NP_L
        4.3.3.3 NP_1+把+NP_2+V_(他移)+NP_L
        4.3.4 NP+被+V_(他移)+介词+NP_L
        4.3.4.1 NP+被+V_(他移)+介词+NP_L
        4.3.4.2 NP+被+V_(他移)+路径动词+NP_L
    4.4 小结
第五章 蒙古族学生汉语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习得
    5.1 NP+V的习得
        5.1.1 NP+V(了)的习得
        5.1.2 NP+V+路径动词的习得
    5.2 NP+V+NP_L的习得
        5.2.1 NP+V+NP_L的习得
        5.2.1.1 路径动词使用种类少、频率高
        5.2.1.2 路径动词“去”的泛化使用
        5.2.2 NP+V+路径动词+NP_L的习得
        5.2.2.1 “M+P”的习得
        5.2.2.2 “NP_L”的习得
    5.3 NP+介词+NP_L+V的习得
        5.3.1 介引不同背景信息的介词习得
        5.3.1.1 介词“从”和“在”的混用
        5.3.1.2 介词“朝”“向”“往”的习得
        5.3.1.3 介词“在”和“到”的混用
        5.3.2 位移背景信息表达的习得
        5.3.3 位移方式动词的习得
        5.3.3.1 方式动词的使用有限
        5.3.3.2 方式动词与移动框架元素配置的偏误多
        5.3.3.3 蒙古语方式动词的义位误推
        5.3.3.4 受蒙古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的影响
    5.4 其他偏误类型
        5.4.1 “把”字句表达位移事件的偏误
        5.4.2 “被”字句表达位移事件的偏误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再谈汉语语法学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语助》在汉语语法学史上的地位(论文提纲范文)

(7)先秦汉语无介词的旁格述宾式(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无介词的先秦旁格述宾式的转译
    1.1 转译为定中结构
    1.2 转译为[VP而VP]结构
    1.3 保留
2 无介词的先秦旁格述宾式的语义
    2.1 蒙受涉入
    2.2 经历涉入
    2.3 动作涉入
    2.4 多重涉入
3 无介词旁格述宾式的句法解释
4 结语

(8)介词“于、在”的句法语义特点及“在”替代“于”的句法语义动因(论文提纲范文)

一介词“在”替代介词“于”的语言事实认定
二介词“在”替代介词“于”的原因研究述评
三介词“于、在”的句法语义特点历史考察
四介词“在”替代“于”的句法语义动因探释
    (一)语义动因
        1. 框式介词结构导致的语义精细化表达是动因之一
        2. 复杂语义成分导致的语义精细化表达是动因之二
        3. 介词“在”分担了介词“于”的主要而且最多的语义功能是动因之三
    (二)句法动因
        1. 句法结构成分的合理分布是动因之一
        2. 句式结构的复杂化需要是动因之二
        3.“在+L”的句法位置的历史多能性是动因之三
五结语

(10)殷代汉语时间介词“于”的语法化过程之考察——从“将来时指向”的视角出发(论文提纲范文)

一导论
二时间介词“于”语义上的将来时指向
三甲骨文“于”的空间义用法
    (一)动词的“于”
    (二)作为目标点标记(goal marker)的“于”
    (三)作为地点标记(locative marker)的“于”
四“于”的空间义的语法化
    (一)从动词到目标点标记
    (二)从目标点标记到地点标记
五“于”的时间义的扩展
六小结

四、介绍几个具有比较意义的介词(论文参考文献)

  • [1]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多维度分析 ——以材料科学为例[D]. 闫鹏飞.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2]中文经济合同中“责任”表述的局部语法研究[D]. 赵羚.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3]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1902-1917)白话翻译小说语言特征研究[D]. 田耀收.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4]现代汉语授受语义范畴研究[D]. 张璐. 吉林大学, 2021(01)
  • [5]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及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表达研究[D]. 王莹. 吉林大学, 2021(01)
  • [6]再谈汉语语法学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语助》在汉语语法学史上的地位[J]. 柴世森.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2021(01)
  • [7]先秦汉语无介词的旁格述宾式[J]. 苏婧. 语言学论丛, 2021(01)
  • [8]介词“于、在”的句法语义特点及“在”替代“于”的句法语义动因[J]. 王秀云. 中文论坛, 2021(01)
  • [9]蔡家话“跟”义动词ta55的多功能性及其演化路径[J]. 吕珊珊.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1(04)
  • [10]殷代汉语时间介词“于”的语法化过程之考察——从“将来时指向”的视角出发[J]. 户内俊介. 古汉语研究, 2021(03)

标签:;  ;  ;  ;  ;  

介绍一些具有比较意义的介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