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期命题优秀作品选(论文文献综述)
黄国辉,顾广梅,铁军,白晓霞,吴正锋,欧造杰,乌兰其木格,朱旭,普布昌居,徐琴,魏春春[1](2021)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少数民族文学使命》文中指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鼓励和引导广大作家、评论家立足于中华民族文化根脉,探究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共性,研讨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如何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发挥独特作用,本期"锐话题",中国作协创联部副主任、评论家黄国辉将和几位中国作协少数民族签约理论评论家顾广梅、铁军、白晓霞、吴正锋、欧造杰、
申雨静[2](2021)在《《星期》与1920年代通俗文学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星期》是1920年代通俗文学期刊的代表,于1922年3月5日出版,主要由着名通俗作家包天笑负责主编工作,本刊“在世”时间比较短,前后一共发行不到一年,在1923年2月11日停刊,共出版50期。《星期》是一份小型综合性周刊,每周日刊发一期,售价一角,由大东书局负责印刷和发行销售。第一章对《星期》整体进行简要的概述。首先是《星期》的刊发情况,其中介绍了创刊的文化背景、出版过程、出版时间和销量。其次,《星期》的整体印刷甚是精美。在第二节中,详细分析了《星期》的封面和插图。根据图画内容,封面可大致分为三大类。同时封面和插图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和本期所发表的作品内容密切相关,呈现出明显的“图文互动”。第三节论述了《星期》的营销方式和广告,这是《星期》销量不断攀升的重要因素。最后介绍了《星期》高水平的作家队伍,不仅有包天笑、毕倚虹等老牌作家,还有张无诤、伊凉等后起之秀,也有彤影女士、恽玉等女性作家。正是《星期》上这些作家,用自己优美的文笔,创作了丰富多样的作品,组成了《星期》这部绚丽多彩的文学杂志。第二章通过和包天笑之前主编的刊物做比较,如《小说画报》等,探究包天笑主持《星期》时编辑方针的变与不变。他办刊一贯坚持有明确的读者定位、紧随社会热点、关注社会问题和不同流俗的办报风格。同时在编辑《星期》时,编辑策略又有所调整,不仅与读者交流沟通增多,还取消了具体栏目设置。这与当时文学消费市场的变化有密切关系。第三章首先介绍了1920年代文学和文学消费市场的变化。面对调整之后的市场,通俗杂志的面貌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通俗文学的决战在市场,谁更多地占领了市场,谁就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而《星期》的“小报化”特点就是包天笑为扩大销量而采取的策略。《星期》在栏目设置和选择登载夸张化、标题化的作品同小报类似,但这部分作品在其中占比较小。所以《星期》只是有些小报的特点,而非小报。同时,与之前在论战中保持沉默不同,通俗作家开始以《星期》为阵地,对新文学家的批判有所回应,不过大都比较平和理性。第四章主要探究《星期》与1920年代通俗文学的创作之间的关系。首先是围绕《星期》开展的理想小说、婚姻问题、侦探小说、生育问题、婢妾问题和武侠小说这6次主题征文活动,不仅扩大了《星期》的知名度,增加销量,发现了许多优秀作品,还发掘出一些文坛后起之秀,并且这六个主题是之后通俗文学创作常见的主题。同时在《星期》中常见的作品类型,如社会、言情、武侠、侦探小说等,也体现了1920年代通俗文学创作的趋向:社会性小说增加;言情小说创作侧重面的有所变化,欢情比重上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星期》中刊登的武侠小说,通过开展武侠征文,不仅宣传了这一文学类型,还发掘了一些善作武侠小说的作家,如向恺然等,间接推动了通俗文学1923年武侠热潮的到来。总之,《星期》杂志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和研究价值。它推动了1920年代通俗文学的发展,是研究1920年代通俗文学发展绕不开的一本刊物。
张凤[3](2021)在《顾城诗歌的经典化研究》文中提出
孙明[4](2021)在《1980年代《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文中研究指明处于文学现场中的文学期刊,是连接作家作品与文学环境的传播媒介,也是研究文学思潮很好的切入点。对于先锋小说研究而言,从思潮和作家作品等角度进行的研究已比较充分了,但从文学期刊角度进入的研究还有一定的研究空间。省级文学期刊《作家》在1980年代深度参与了先锋小说的潮流化发展,而关于《作家》与先锋小说的关系尚未引起研究界足够的注意。本文以《作家》杂志为中心,从文学传媒研究角度切入,在研究视角上有新的尝试,依托充分的史料整理、分析,揭示《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的密切渊源,并以《作家》为中介,在由文学制度、创作、传播构成的文学生产链中,更宏观、全面地论析传媒因素对先锋小说潮流发展的影响。笔者希冀本文能够在完善文学期刊研究与先锋小说思潮研究方面略尽绵薄之力。本文内容分为绪论与四章。绪论部分论述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并就研究现状的不足提出解决思路。正文第一章从刊情溯源《作家》杂志参与先锋小说发展潮流的语境。首先,本章从1980年代前期的文学环境和《作家》小说版块的革新探究《作家》办刊条件的变化;而后,论述更名改刊对《作家》办刊方针的影响,探究《作家》参与先锋小说潮流的前提。第二章聚焦于《作家》的传媒条件,深究《作家》如何为扶植先锋小说做准备。从编辑队伍的更新及开放的编辑取向入手,同时通过对编辑部扶持先锋小说的编辑策略的分析,阐释《作家》如何助推先锋小说的发展、传播。第三章对照刊发先锋小说的其他几个重要期刊的编辑倾向,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作家》强调叙事方面的形式探索的倾向,进而从采取多重叙事、元叙事、碎片化叙事和平面化叙事四个方面总结其叙事探索。第四章结合同期参与先锋小说潮流的其他刊物,分析《作家》对先锋小说潮流化发展的影响,从推出代表作家与重要作品、同其他刊物一道成为先锋小说的发表园地和促进先锋小说有序发展三个侧面,评析了《作家》之于先锋小说发展的助推意义,同时结合史料分析《作家》的地缘劣势使其对先锋小说传播影响力有限的客观原因。结语部分阐发本文追溯《作家》杂志参与先锋小说发展的研究价值。
汪琬琦[5](2020)在《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地方作家以绝对的人数优势和庞大的创作数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真正的创作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困境。但目前学界对地方作家的研究并不充分,从研究对象上看,对知名作家个案的研究多,对地方作家群体的研究少。从研究内容上看,单一的地方作家作品研究多,地方作家的特征和困境研究少。即便是研究了地方作家存在的问题,也是描述现象多,揭示实质少。为此,笔者深入中部城市临淮,通过个案研究、实地研究、文本研究三种研究方法,筛选并建立了9个作家个案,从文学生态环境、文学生产链条、作家生存状态三个维度对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进行描述分析。最后发现,临淮作协的许多功能濒临瘫痪,本该扶持作家发展的作协体制却成了临淮作家结构性压力的来源,并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扩大经费来源、细化会员管理、开放资源系统、强化服务职能四个建议。
周青[6](2020)在《论新世纪新锐文学期刊的实验性 ——以《文艺风赏》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文学生产机制中,文学期刊无疑最能反映文学动态和发展趋势,因而借助文学期刊这一传播媒介来研究某一时期的文学样貌和生产机制便具有了独特的价值。图书出版的普及,互联网、手机等媒体的不断兴起,使得过去数十年孕生中国当代最优秀文学作品的主阵地传统文学期刊陷入网络阅读、读者分流等等挑战之中。当传统文学媒体遭遇挑战时,新锐文学期刊另辟蹊径,打破常规,在栏目设置、办刊趣味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实验色彩,代表刊物如《文艺风赏》。《文艺风赏》努力打破各种表达形式之间的藩篱,构建融合各种艺术于一体的大文学观,它关注各类创作作品,将其放在更加宽容的视野中进行评析。同时期刊注重对文学新人的培养,有独特的作者和读者生产机制,多渠道经营编读关系。《文艺风赏》注重内容的质量,将实验性质浓厚的作品大胆展示出来,包括为备受冷遇的文艺片和科幻作品正名,可谓是新世纪文学期刊发展新路子的探路者。本文论题“论新世纪新锐期刊的实验性--以《文艺风赏》为例”包含着双向的努力,一方面将《文艺风赏》置于当代中国文学期刊发展视野中进行考察,另一方面,通过展示新锐文学期刊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所遭遇的困境,探讨期刊作为一种文学传播渠道如何于信息碎片时代中突围。基于研究现状,笔者将从三大部分论述以《文艺风赏》为代表的新锐期刊所体现出的实验性和局限。
许梦可[7](2020)在《变革与坚守 ——对世纪之交以来的《儿童文学》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儿童文学》杂志创刊于1963年,由共青团中央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创办,被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第一刊”。时至今日,这一老牌儿童文学杂志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历程,经过五代作家、六百余位作者、近百位编辑的精心打造,早已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一面旗帜,而名家云集,精品荟萃更是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刊物。这一刊物的发展自然也与社会的整体进程“同呼吸、共命运”。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社会生态发生了诸多变化,文学在市场经济下成为了商品,全球化进程的深化让外国译介作品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读者一时间掌握了前所未有的主权。而另一方面,素质教育的提倡与家长对儿童教育的日益重视,让少儿期刊、尤其是《儿童文学》这样的品牌期刊压力倍增,同时也有了不断增长的生存空间。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期,刊物如何秉承一直以来的“推出原创作品、培养原创作家”的宗旨坚守,又如何主动适应社会生态背景的变革积极探索与创新,是非常值得关注与探讨的问题。同时,一本期刊常常是一部文学发展史的缩影,从《儿童文学》世纪之交以来的传承与创新中,我们也能窥得当下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状况。基于上述背景,论文主要从三部分展开,来探讨《儿童文学》如何在不变中积极探索创新,又如何在变化中坚守文学宗旨。第一章从杂志世纪之交以来的四次改版入手,分析其编辑风格取向,并着重探讨了两个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栏目;第二章则从《儿童文学》所刊载的作品出发,探寻其题材和体裁的新变化,以及杂志在此方面起到的守护与推动作用;第三章聚焦《儿童文学》的作家队伍,分析杂志培养原创作家的“生产机制”,指出其世纪之交以来不仅秉承前史、力求推出“经典化”的中青年作家,而且开始关注少年作家,进行“养成式”的培养,还分析了《儿童文学》特有的书刊并举的经营模式;结语部分总结了《儿童文学》的编辑风格取向,对此杂志在世纪之交以来的变革与坚守作出整体性评价,并由此探究了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一些发展趋势,并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作出展望。希望本论文的研究可以为中国少儿文学期刊的研究提供资源,为《儿童文学》杂志的研究提供补充,也能为探寻当前儿童文学的发展状况提供一些参考。
李玮[8](2019)在《中国歌剧史视野下美声唱法中国化进程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歌剧诞生于欧洲,是以音乐展开的戏剧形式,美声唱法由伴随歌剧而产生、发展起来的。西洋歌剧和美声歌唱在传入中国后必然与中国固有戏曲形式及民族演唱方法产生碰撞,必然要面对适应中国观众进行“本土化”与“中国化”过程,从中国歌剧的演进与“美声唱法中国化”的互动关系着手探讨中国歌剧的发展和“美声唱法中国化”进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研究包括如下几个部分:伴随着中国歌剧的演进,美声唱法作为一种演唱体系传入中国,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经过两代声乐人的共同努力,中国美声唱法从教师队伍、教学体系建构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得到长足的进步,并进入抗战时期的两种不同文化区域。其中进入延安解决区后,产生严重的“水土不服”,而在国民党统治区总体发展平稳,形成了美声唱法的第一波高潮。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正歌剧及以表演正歌剧为主要目的的美声唱法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民族歌剧和民族民间唱法的发展势头更为强劲,总体上呈现了歌剧上失衡性演进和唱法上保守化发展的态势。专业院校和院团在1958年中苏关系破裂前对美声唱法只遵从丢失了真正的“美声唱法”传统的所谓“俄罗斯声乐流派”,使美声唱法的中国化步入艰难的困顿期。“文革”期间的“样板戏”具有歌剧的某些特征,交响乐版“样板戏”在某种程度上更彰显出“歌剧化”特点。该期歌剧创作与表演出艺术政治化的某些极端性,创作理念上的偏执性,和表演方式上偏狭性,使歌剧严重偏离正歌剧和民族歌剧的正常轨道,形成中国歌剧发展艰难选择期,在“洋为中用”的名义下,美声唱法中国化步入期。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复苏后的中国歌剧呈现出良性发展的势头,形成“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局面。伴随着各种思潮的推进,中国歌剧的本体意识开始逐渐增强,美声唱法从观念上与国际接轨,美声唱法中国化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民族歌剧《党的女儿》的创作兼顾了抒情性、叙事性与戏剧性的结合,彭丽媛等等新一代民族唱法歌唱家对《党的女儿》一剧的演绎,体现了美声唱法中国化的深化。总之,美声唱法与歌剧都是近代“西乐东渐”背景下传入中国的,在中国具有相互伴生的关系,二者时而并行同步,相互促进,进而前后错位、对立矛盾,共同形成互动前行的独特景观。
韩潇[9](2019)在《2014年以来我国文学期刊的变革、影响与局限 ——以京津冀地区六家杂志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来,我国的文学创作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无愧于时代和民族的文艺精品成为当前文艺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文学创作的内容与形式也开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导致了文学期刊的用稿取向与编辑方针的再次转型。本论文研究的对象正是这一时期内的文学期刊发生的变革,选取了北京的《北京文学》《十月》、天津的《天津文学》《小说月报》《小说月报·原创版》、河北的《长城》六种文学期刊作为样本,希望能够从省级文学机关主办的机关刊物和出版社主办的社办刊物、原创类文学期刊和文学选刊等不同的视角,全面地观察京津冀地区的文学生产状况。本文从近几年文学创作内容的变化入手,梳理文学期刊作为文学创作载体发生的变化,深入探讨这些变化给作家创作带来的影响,在对六种文学期刊进行宏观和微观考察的基础上,总结当前文学期刊运营建设存在的问题,对文学期刊的管理方式、运营机制提出具有现实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匡永亮[10](2018)在《两晋文人的典籍整理与文学创作》文中研究说明在汉晋时期的文化语境中,尽管“文学”与“文章”的分野日益明确,但“文学”大体上仍可视为“文章学术”之总称,文章与学术互为张本,其联结点在于典籍。学术问题经由文章阐发观念、交换思想、传达新知,从而在争议中实现发展,在发展中升华争议;文章创作以学术思想为依托,并从经史子集等典籍中汲取创作材料和灵感,完善语言和表达方式,从而更好地实现明理、言志、抒情的功用,达成应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统一,并固定为新的典籍文献而被继续传承。文明成果在持续的文章创作和典籍整理活动中被不断经典化,典籍整理与文学创作因此具备天然的双向互动关系。两晋时期这种互动更为频繁,并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方向与嬗变进程。本文就此展开研究,共四章,分两大板块,其中第一、第二章为两晋时期文人典籍整理成果的历史梳理,第三、第四章为文人典籍整理与文学创作关系之考察,是全文的核心内容。第一章对两晋文人的典籍整理成果进行梳理,分经史子集四部典籍与佛道宗教典籍两个板块,共六个专题。第二章对两晋文人典籍整理的特征及其演变轨迹进行论述。首先从典籍整理成果的内容及分布、主体与整理方式、典籍分类方法、成就与不足、用途及演变轨迹等五个方面对两晋时期文人典籍整理活动的特征进行归纳概括,并对其演变轨迹进行勾勒。继而从经济、政治、文化政策、学术传统暨个人好尚、社会习俗等五个方面对其成因进行分析。第三章分析典籍整理对两晋时期文学创作内容、文体、文学技巧、文学思想等方面的影响及其表现。两晋时期文人的典籍整理拓展了文学创作的内容,佛教义理及佛像等被纳入阐发和颂赞对象的范围,文集的整理提供了拟作的模板。四部典籍与宗教典籍的碰撞,促进了两晋文体演变,常用文体增多,并出现若干变体。宗教典籍与史部杂传记互相渗透,形成了灵验记等志怪小说类型和范式。两晋文学在修辞手法、语体风格、结构技巧、虚构意识、艺术追求等方面均不同程度提升。文人的文学评点活动逐渐生活化,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和准确度,相关文体理论及创作理论获得长足发展。第四章探究文学创作对典籍整理内容、分类思想及分类方法的反作用。文人不同题材的文学创作拓展了典籍整理的内容与分类标准,“以类相从”的四部分类理论逐渐成熟,史、子、集三部“枝条五经”的典籍等级格局正式确立,色彩分类法等方式开始运用于文人典籍整理活动之中。结语:文人的典籍整理活动与其文学创作之间存在文本互通性、艺术继承性、价值趋同性,二者互为表里,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是一种同构关系,在相互分离中相互作用。魏末—两晋时期,典籍整理活动文学化,文学作品典籍化,二者在完善自身的同时成就彼此,从而与其他因素共同推动了中古文学的发展与嬗变。由此,笔者认为可以从“文学”之外的道家—道教思潮、史学思想变革、经学的内部塌陷等三条线索切入中古文学演变研究。
二、本期命题优秀作品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本期命题优秀作品选(论文提纲范文)
(2)《星期》与1920年代通俗文学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星期》概述 |
第一节 《星期》的刊发情况 |
第二节 《星期》的封面和插图 |
第三节 《星期》的营销方式和广告 |
第四节 《星期》的作家群体 |
第二章 《星期》编辑方针与1920 年代通俗期刊面貌的调整 |
第一节 包天笑一贯坚持的编辑方针 |
第二节 包天笑编辑方针的调整 |
第三章 《星期》“小报化”与1920 年代文学消费市场的变化 |
第一节 《星期》的“小报化”销售策略 |
第二节 《星期》杂志:新旧文学论争的阵地 |
第四章 《星期》与1920 年代通俗文学的创作 |
第一节 《星期》征文活动与1920 年代通俗文学热点主题 |
第二节 《星期》作品的类型化与1920 年代通俗文学创作趋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4)1980年代《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作家》参与先锋小说潮流的语境 |
第一节 《作家》前史 |
第二节 宽松的文学环境促发了刊物的主体意识 |
第三节 小说版块的单一化风貌召唤变革 |
第四节 更名改刊确立新的办刊方针 |
第二章 《作家》推介先锋小说的编辑取向及编辑策略 |
第一节 编辑主体及编辑取向 |
第二节 编辑策略 |
第三章 《作家》所刊先锋小说的叙事探索 |
第一节 运用多重叙事 |
第二节 尝试元叙事 |
第三节 采用碎片化叙事 |
第四节 采取平面化叙事 |
第四章 《作家》对先锋小说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推出代表作家及重要作品 |
第二节 构成先锋小说的发表园地之一 |
第三节 促进先锋小说的有序发展 |
第四节 地缘局限决定影响有限 |
结语 |
附录:1980 年代《作家》发表先锋小说年表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思路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与困难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一、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
二、地方文学生态对作家的影响 |
第二章 环境:文学组织、文学期刊和文学活动 |
第一节 文学组织 |
一、不受重视的作协 |
二、由个体推动的作协改革 |
第二节 文学期刊:亟待改革的《淮河》 |
一、刊物形式混乱 |
二、稿件质量堪忧 |
三、改革之路 |
第三节 文学活动 |
一、会议例行公事 |
二、比赛意义重大 |
三、采风流于形式 |
四、培训资源匮乏 |
五、其他文学活动 |
第三章 链条:文学生产诸环节的游移与脱落 |
第一节 生产 |
一、读: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贫乏 |
二、写:体裁的转向与题材的坚守 |
第二节 流通 |
一、发布平台的变与不变 |
二、自费出版是绝对主流 |
第三节 评介 |
一、评论的困境 |
二、奖项的失衡 |
第四节 接受 |
一、读者的缺席 |
二、与市场博弈 |
第四章 作家:他们在那遥远的地方写作 |
第一节 社会轨迹与文学生涯 |
一、相似的社会轨迹 |
二、文学道路与线索人物 |
第二节 身份认同问题 |
一、体制迷梦 |
二、文学工人 |
三、外部认同 |
第三节 存在与意义 |
一、严肃的生存问题 |
二、寻找写作的意义 |
第五章 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发现的问题 |
一、作协体制探析 |
二、临淮作协的问题 |
三、严格的审查制度 |
第二节 可能的建议 |
一、扩大经费来源 |
二、细化会员管理 |
三、开放资源系统 |
四、强化服务职能 |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陈念新初次访谈纪要 |
附录2:吕家禾初次访谈实录 |
附录3:杨廷芝访谈实录 |
附录4:邱元田访谈实录 |
附录5:庄羽访谈实录 |
附录6:陈念新二次访谈实录 |
附录7:吕家禾二次访谈实录 |
附录8:程惠荪访谈实录 |
附录9:周亚丁访谈实录 |
附录10:唐玉雯访谈实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
致谢 |
(6)论新世纪新锐文学期刊的实验性 ——以《文艺风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文艺风赏》创办的时代语境与办刊理念 |
第一节 社会文化语境的新变 |
第二节 坚持边缘模糊的“纯文学”审美标准 |
第三节 “大文学观”的新变 |
第二章 《文艺风赏》作者和读者群的构成以及生产机制 |
第一节 作者身份和生产机制 |
第二节 期刊读者定位和读者构成 |
第三节 经营编读关系—把握读者心理 |
第三章 《文艺风赏》与传统文学期刊的区别 |
第一节 审美取向—探视多种文化角落 |
第二节 关注实验性质浓厚的作品 |
第三节 市场经济环境下文学期刊发展新路子的探路者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7)变革与坚守 ——对世纪之交以来的《儿童文学》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一)近年来对儿童文学的整体研究 |
(二)对儿童文学期刊的研究 |
(三)对《儿童文学》杂志的研究 |
四、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版本栏目的变迁——文学坚守下的变与不变 |
第一节 审美转型与文学坚守——《儿童文学》的四次改版 |
第二节 传承理念与推陈出新——《儿童文学》“创作擂台赛” |
第三节 编辑引导与读者发声——“三地书”与读者来信 |
第四节 摸索与尝试——纸质期刊的网络延伸 |
第二章 题材体裁的演变:力推原创与守护经典 |
第一节 守护写实类儿童小说 |
一、城市儿童生活的描绘 |
二、留守题材的发掘 |
三、乡土书写的拓展 |
第二节 力推原创中国式童话 |
一、浸润民族传统,回归民族本位的艺术实践 |
二、本土幻想的创造与现代内涵的表达 |
三、叙事方式与叙事体系的全新探索 |
第三节 带动新兴文体:幻想小说与动物小说 |
第三章 作家资源的传承:“少”“成”并重与书刊并举 |
第一节 小荷尖角与中坚力量——“养成系”与“经典化”的作家培养模式 |
第二节 少年初长成——少年作家与刊物的互相成就 |
第三节 原创·经典·畅销:——《儿童文学》的书刊并举之路 |
结语 |
附录 A 《儿童文学》部分作者文章统计(1997-2015) |
附录 B 《儿童文学》原创系列图书(2001-2019)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 |
二、期刊文章 |
三、论文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8)中国歌剧史视野下美声唱法中国化进程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大众化与西方化的早期探索——三、四十年代中国歌剧的并进性演进与美声中国化的初兴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歌剧的萌发 |
第二节 并进期美声唱法中国化与中国民族歌剧的大众化方向 |
一、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民族歌剧 |
二、20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歌剧的歌唱群体 |
三、向大众学习:20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歌剧的演唱方法 |
四、关于民族歌剧唱法的争论 |
第三节 并进期美声唱法中国化与中国正歌剧的与西方化趋向 |
一、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正歌剧概况 |
二、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声唱法声乐教学的兴起及美声歌唱家群体 |
三、向西方学习: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正歌剧美声唱法的歌唱理论与方法 |
四、关于美声唱法中国化初期所存在的问题 |
小结 |
第二章 歌剧戏曲化的成就与局限——五、六十年代中国歌剧的失衡性演进与美声中国化的困顿 |
第一节 失衡期美声唱法中国化与中国民族歌剧的戏曲化倾向 |
一、五、六十年代民族歌剧发展背景及以戏曲为基础的创作导向 |
二、五、六十年代民族歌剧的歌唱群体 |
三、五、六十年代民族歌剧的歌唱理念与演唱方法 |
第二节 失衡期美声唱法中国化与中国正歌剧的艰难前行 |
一、五、六十年代“中西结合”名义下的正歌剧 |
二、五、六十年代正歌剧的歌唱歌唱群体 |
三、五、六十年代正歌剧美声唱法教学及方法理念 |
四、五、六十年代的“土”“洋”之争与向“俄罗斯声乐学派”学习.59小结: |
小结 |
第三章 戏曲歌剧化的艰难选择——“文革”时期中国歌剧的艰难演进与美声中国化的错位 |
第一节 样板戏——“文革”时期中国歌剧的艰难选择 |
第二节 美声唱法的错位及其影响 |
一、“文革”时期歌剧的歌唱群体 |
二、“文革”时期美声唱法与歌剧的演唱方法 |
小结 |
第四章 时代性与国际化——八、九十年代中国歌剧的多元演进与美声中国化的深化 |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歌剧的概况 |
第二节 新时期中国正歌剧的国际化路向与美声唱法接轨诉求 |
一、新时期正歌剧创作演出的多元化与国际化路向 |
二、新时期正歌剧美声唱法的国际化 |
三、新时期正歌剧美声唱法的歌唱理论与方法 |
第三节 新时期中国民族歌剧的规范化路向与民族唱法科学化 |
一、新时期民族歌剧的综合化路向 |
二、新时期民族歌剧唱法的科学化与民族化 |
三、八、九十年代关于唱法的争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2014年以来我国文学期刊的变革、影响与局限 ——以京津冀地区六家杂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选题由来、文献综述与方法选择 |
一、选题由来 |
二、文献综述 |
三、方法选择 |
第一章 文学期刊刊载内容与形式的变化 |
第一节 文学创作题材的变化:底层题材有新品种 |
一、新工人题材 |
二、小镇青年题材 |
三、城市边缘人群题材 |
第二节 文学创作主题的变化:揭示新时代中的新问题 |
一、反思现代性增强 |
二、回归传统价值观 |
三、矛盾揭示更加广泛深刻 |
四、都市青年的追求与梦想 |
第三节 文类的变化: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
一、非虚构作品增多 |
二、散文随笔呈现井喷趋势 |
三、小说创作出现新的类型 |
四、文学评论作为文类 |
第二章 文学期刊用稿取向和编辑方针的变化 |
第一节 宏观变化:来自文学体制改革的动力 |
一、公益性导向明显增强 |
二、既要为读者服务,也要为作家服务 |
三、作品容量、文学含量和办刊质量的提升 |
四、稿酬大幅提升 |
第二节 微观变化: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大众化需求 |
一、编辑角色新转变——从“把关者”到“引路人” |
二、从封闭走向开放——“好稿主义”面向全国 |
三、探索新形式——“文体开放”趣味升级 |
四、拥抱新媒体——“两微一端”普遍开设 |
五、变身全媒体——媒体互动形式更加丰富 |
第三章 文学期刊变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
第一节 迎合市场的焦虑被释放 |
一、稿酬上涨一定程度打消作家的经济焦虑 |
二、政府补贴解决作家创作的实际问题 |
三、签约制度支持作家创作文学精品 |
第二节 尝试反映新的社会内容 |
一、迎合市场的问题得到改善 |
二、社会现实的揭示层层深入 |
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
第三节 作家社会形象和地位的提升 |
一、社会形象的扭转 |
二、国际地位的提升 |
三、网络作家进入主流视野 |
第四章 当前文学期刊运营建设的局限及改进建议 |
第一节 当前文学期刊运营建设方面的局限 |
一、千刊一面——办刊特色与用稿质量有待提升 |
二、活力欠缺——打造高端文学社区的意识不够 |
三、媒介局限——期刊全媒体运营水平与读者新期待的差距 |
第二节 当前文学期刊运营建设的改进建议 |
一加强专业指导和顶层设计 |
二、建立良性编辑晋升机制培养复合型编辑人才 |
三、提高文学期刊全媒体运营水平 |
四、国家投入要用好、用活、用准 |
五、充分启动公益性导向与市场化运作“双引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10)两晋文人的典籍整理与文学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两晋文人典籍整理的历史梳理 |
1.1 两晋文人四部典籍整理的历史梳理 |
1.1.1 制表说明 |
1.1.2 东吴中后期部分 |
1.1.3 魏末—西晋部分(240-316) |
1.1.4 东晋部分(317-422) |
1.1.5 待考部分 |
1.2 两晋文人佛道典籍整理的历史梳理 |
1.2.1 佛典部分 |
1.2.2 道书部分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两晋文人典籍整理的特征及其成因 |
2.1 特征及演变轨迹 |
2.1.1 内容及分布 |
2.1.2 主体与整理方式 |
2.1.3 典籍分类方法 |
2.1.4 成就及不足 |
2.1.5 用途及演变轨迹 |
2.2 成因分析 |
2.2.1 物质基础 |
2.2.2 政治环境 |
2.2.3 帝王喜好及文化政策 |
2.2.4 学术传统及个人好尚 |
2.2.5 社会习俗及其他因素 |
第三章 两晋文人典籍整理对文学创作之影响 |
3.1 典籍整理对两晋文学创作内容的影响 |
3.1.1 四部典籍 |
3.1.2 宗教典籍 |
3.2 典籍整理对两晋文体的影响 |
3.2.1 对非诗文体的影响 |
3.2.2 对诗体的影响 |
3.3 典籍整理对两晋文学技巧的影响 |
3.3.1 语言技巧 |
3.3.2 修辞手法 |
3.3.3 立意布局 |
3.3.4 其他影响 |
3.4 典籍整理对两晋文学思想的影响 |
3.4.1 文学认识的变化 |
3.4.2 文学理论的成熟 |
第四章 两晋文人创作对典籍整理之影响 |
4.1 文人创作对典籍整理内容之影响 |
4.1.1 诗歌 |
4.1.2 辞赋 |
4.1.3 杂传记 |
4.1.4 碑文 |
4.1.5 杂文 |
4.2 文人创作对典籍整理思想及方法之影响 |
4.2.1 “以类相从”的法家渊源 |
4.2.2 按文体写作与按文体分类编次 |
4.2.3 “枝条五经”与四部分类的结构层次 |
4.2.4 “史官情结”与典籍整理的自觉意识 |
4.2.5 “三才”分级、“九品”分卷与“五行”分类 |
结语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附录一 唐修《晋书》所见晋人文集 |
附录二 《隋书·经籍志》所载魏末两晋文人文集 |
附录三 《汉书·艺文志》内容分布一览表 |
附录四 两晋文人别传举要 |
四、本期命题优秀作品选(论文参考文献)
- [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少数民族文学使命[J]. 黄国辉,顾广梅,铁军,白晓霞,吴正锋,欧造杰,乌兰其木格,朱旭,普布昌居,徐琴,魏春春. 时代文学, 2021(06)
- [2]《星期》与1920年代通俗文学的发展[D]. 申雨静.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顾城诗歌的经典化研究[D]. 张凤. 华侨大学, 2021
- [4]1980年代《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D]. 孙明. 兰州大学, 2021(02)
- [5]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D]. 汪琬琦.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1)
- [6]论新世纪新锐文学期刊的实验性 ——以《文艺风赏》为例[D]. 周青.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5)
- [7]变革与坚守 ——对世纪之交以来的《儿童文学》的考察[D]. 许梦可.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中国歌剧史视野下美声唱法中国化进程考察[D]. 李玮.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8)
- [9]2014年以来我国文学期刊的变革、影响与局限 ——以京津冀地区六家杂志为例[D]. 韩潇.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2)
- [10]两晋文人的典籍整理与文学创作[D]. 匡永亮. 信阳师范学院,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