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矸石的物理分选可行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梦闪,黄伟欣,张臻悦,张文才,唐鸿鹄,曹学锋,孙伟[1](2021)在《煤及其副产物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特征与选矿富集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煤及其副产物中稀土元素储量丰富,其中高价值稀土元素的浓度明显高于传统稀土矿石资源,这些稀土元素的综合利用和经济回收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煤及其副产物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与高效富集方法是决定该类资源能否经济、有效回收的关键之一。总结了煤及其副产物中稀土元素赋存形态与特征以及选矿富集的研究进展,有望为从煤及其副产物中提取稀土元素提供参考。
潘金禾[2](2021)在《粉煤灰中稀土元素赋存机制及富集提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稀土元素(镧系元素、钇和钪),属于战略性金属,由于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和传统矿石资源的供给紧张,从二次资源中回收稀土元素成为了研究热点。煤被认为是未来稀土重要来源之一,部分地区煤或煤灰中稀土元素接近或达到传统稀土矿品位。本论文研究粉煤灰中稀土元素赋存状态,揭示粉煤灰形成过程中稀土元素转化规律(赋存成因),比较多种方法对稀土元素的富集效果,开发焙烧-水洗-酸浸回收工艺,为粉煤灰中稀土元素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借鉴。研究了粉煤灰中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和赋存状态,揭示了稀土元素在粉煤灰中的赋存规律:利用逐级化学提取方法,明确了铝硅酸盐态是稀土赋存的主导形态;利用筛分、磁选和小浮沉方法,研究了稀土元素分配规律,发现稀土元素在非磁性组分、细颗粒和密度为2.4-2.8 g/cm3的组分中富集;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发现稀土元素与铝硅元素含量呈正相关,建立了稀土元素与铝硅元素的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稀土元素赋存载体的微观形态,包括稀土矿(或附着于玻璃相)、稀土氧化物、在玻璃相中以及铁氧化物结合四种形式。在赋存状态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四种模型矿物:独居石(磷酸盐类稀土资源)、氟碳铈矿(碳酸盐类稀土资源)、离子型稀土矿(铝硅酸盐类稀土资源)和改性褐煤(有机质中稀土资源),利用滴管炉模拟煤燃烧过程,研究了稀土元素从煤到灰转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揭示了粉煤灰中稀土元素赋存状态的成因。煤中磷酸盐稀土矿经过燃烧后仍将以磷酸盐稀土矿形式存在,碳酸盐稀土矿和有机质中的稀土矿将以稀土氧化物形式存在。煤系铝硅酸盐中稀土元素极有可能发生氧化反应,仍与铝硅酸盐结合,燃烧温度差异将导致铝硅酸盐相的不同变化,进而影响稀土元素可浸出性:800℃时,铝硅酸盐矿物发生脱氢反应,颗粒呈碎屑状,可浸出稀土元素占比提高,而在1200℃时,铝硅酸盐矿物生成莫来石,颗粒呈球状或片状,可浸出稀土元素占比降低。比较了六地粉煤灰中稀土元素的浸出极限,发现循环流化床粉煤灰中稀土元素的浸出率高于煤粉炉粉煤灰。考察了粒度和磁性分级对稀土元素的富集效果,广安粉煤灰中稀土元素从782ppm到1025ppm的富集,稀土元素浸出率实现了提高,可能是由于浸出接触面积的增加。研究了浮选操作参数对未燃碳的脱除效果,精矿中稀土元素并未明显富集,浮选不能提高稀土浸出率。研究了碱溶脱硅反应动力学,发现脱硅过程符合“未反应核收缩”模型,反应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分别受化学反应控制和固态层扩散作用控制。根据化学反应速率方程,结合反应物浓度和硅脱除率,利用微分法计算反应级数,分别是1.02和0.73。根据阿仑尼乌兹方程,结合温度和硅脱除率,利用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建立了动力学方程,分别为1-(1-X)1/3=72.15×105exp[-70890/RT]t和1+2(1-X)-3(1-X)2/3=42.72×10-5exp[-3.21/RT]t,在温度和NaOH浓度适宜时,存在第三阶段,铝硅沸石生成,附着在颗粒表面。利用分步碱溶脱硅降低溶液中铝硅含量,避免了沸石相的产生,有利于硅的脱除,实现了稀土元素从1025ppm到2135ppm的富集,铝硅脱除顺序的差异,为二者协同回收提供了可能。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研究表明,碱溶脱硅中Si(2p)和Al(2p)的结合能降低,表明了Si-O和Al-O键的断裂和玻璃相的破坏,有利于稀土浸出率的提高。分步脱硅稀土浸出率优于一步脱硅,浸出率的提高主要因为减少了反应生成的铝硅酸胶体对粉煤灰颗粒的包裹,有利于浸出反应的进行。开展了粉煤灰中稀土元素的焙烧浸出试验研究,提出多种添加剂在焙烧过程中的不同反应假设,利用HSC chemistry软件进行了热力学计算,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判断各个反应发生的温度。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焙烧产物物相组成,验证了反应的存在。根据水洗和酸浸结果,判断了最佳焙烧温度在熔点附近,选取NaOH和Na2CO3为焙烧添加剂,二者焙烧产物主要为Na2Si O3和Na Al Si O4,分别在水洗过程中溶解和在酸浸过程中与盐酸反应,水洗残渣为多孔结构,有利于稀土浸出,酸浸渣为硅酸受热分解后的二氧化硅。选用二氧化硅、莫来石和氧化铁粉末作为粉煤灰的模型化合物,计算了粉煤灰与NaOH完全反应理论需要量,1g粉煤灰需要0.65g NaOH才完全反应,并通过热重曲线验证拟合效果。利用Optimal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了焙烧—酸浸工艺操作参数与稀土元素浸出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响应面分析法,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形成焙烧-水洗-酸浸的联合工艺回收粉煤灰中稀土元素。该论文有图108幅,表30个,参考文献235篇。
李艳军,张浩,韩跃新,柳晓,袁帅,高鹏[3](2021)在《赤泥资源化回收利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赤泥是生产氧化铝时排放的强碱性泥浆状废渣。我国赤泥堆存量已超过6亿t,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以每年高达1亿t的速度在增长。赤泥由于其复杂多变的物化性质而难以被回收利用,其大量排放与堆积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如何有效地将赤泥资源化回收利用已迫在眉睫。在概述国内外赤泥概况及赤泥物理化学性质的基础上,对赤泥的资源化回收利用技术进行了综述,将赤泥的资源化回收与利用大体上归纳为有价金属的回收(包括铁、铝、钛、钒和稀土元素等的回收,回收方法分为火法还原、湿法酸浸和物理选矿3种)、制备吸附剂(包括用于处理含重金属废水和处理酸性废气)、制备水泥、生产砖(包括烧结砖、免烧砖、保温砖等)、生产路基材料、制备陶瓷和微晶玻璃、制备新型功能材料等几个方面。然而,全球各地的赤泥成分各不相同,有些甚至差异巨大,这给赤泥的大宗量资源化利用带来了难题。就目前研究来看,一个主要的趋势为:高铁赤泥用于回收铁、铝等金属,低铁赤泥用于建材。目前,赤泥作为掺加料在低附加值的建筑材料领域中的应用相对成熟,已有工业化成果,但仍然存在含碱高、放射性等许多问题;从赤泥中回收高附加值的有价金属的研究大多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分析了赤泥不同资源化回收利用技术的优缺点,探讨了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建议与展望。未来对赤泥综合利用研究工作,应该以赤泥的减量化、高值化、无害化、全组分利用为目标,主要围绕大量消耗赤泥为主、以开发赤泥的高附加值产品为辅多途径综合开发,提高其综合利用率。
牛梓璇[4](2021)在《赤泥基颗粒材料对土壤磷素有效性及迁移转化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赤泥(RM)是制铝工业排出的红色废渣,环境危害严重。为促进赤泥的综合利用,针对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土壤有效磷素亏缺和磷矿资源不足等问题,本研究利用赤泥为主要原料,添加少量粉煤灰和水泥,焙烧活化制备赤泥基颗粒材料(RMG),作为土壤改良剂应用于土壤。研究围绕RMG对土壤磷素有效性及迁移转化的影响展开,重点研究了RMG对石灰性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分析了淋溶状态下RMG对土壤磷流失的阻控效果。另外,将磷吸附饱和的富磷赤泥基颗粒材料(PRMG)应用于土壤,研究PRMG在土壤中的释磷能力。同时,对施加赤泥材料的土壤进行了理化性状表征。通过RMG对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RMG的投加提高了土壤p H和CaCO3含量,使土壤对磷的吸附固定作用进一步增强,从而降低了土壤磷素有效性。RMG投加量为10%的土壤在培养60d后有效磷含量为42mg/kg,比不添加RMG的对照土壤下降了61.3%。培养过程中土壤各形态无机磷之间的转化存在动态平衡:Ca2-P和Ca8-P逐渐转化为Ca10-P;Ca2-P向Al-P和Fe-P转化,并进一步转化为O-P。对土壤各形态无机磷与有效磷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a2-P为最活跃磷源,直接影响有效磷含量,是植物可利用的最有效磷源;Ca8-P、Fe-P和Al-P为中等活性磷源,通过各种转化对有效磷产生间接影响,可以作为储备磷源被植物利用;O-P和Ca10-P为稳定态磷源,对有效磷贡献不大,很难被植物利用。通过RMG对土壤磷流失的阻控效果研究发现:RMG的投加提高了土壤磷素淋失临界值,对土壤磷流失有良好的阻控作用。RMG投加量为10%的土壤磷素淋失临界值为287mg/kg,是原始土壤4.46倍。淋出液中磷的主要存在形态如下:淋溶初期,由于土壤中含有较多细小松散的颗粒,使淋出液中颗粒磷含量较高;淋溶后期,淋出液中磷形态趋于稳定,大部分为可溶性反应磷。RMG投加量越多,淋出液的p H越高、总磷浓度越低,说明RMG中的碱性成分促进了土壤对磷的吸附固定。在此过程中,RMG中Ca、Fe成分溶出,在土壤介质中与磷结合成相对稳定的形态;此外,RMG表面也吸附了大量的磷,从而进一步减少了土壤磷的流失。通过PRMG在土壤中的释磷效果研究发现:升高温度可以显着促进PRMG中磷素向土壤的释放;提高土壤含水率可以促进PRMG中磷的解析和向土壤中的迁移;PRMG投加后磷素持续释放,土壤总磷含量随PRMG投加量的增加和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PRMG对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PRMG向土壤中释放磷素,使土壤有效磷含量升高;2)由于PRMG中碱性成分的释放,提高了土壤对磷的固定作用,使土壤有效磷含量降低。在这两方面的共同影响下,PRMG投加量存在最适宜数值,本研究实验范围中PRMG投加量为6%的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最高。综上,本研究通过将赤泥基颗粒材料应用于土壤,结果证明该材料能有效促进土壤磷的吸附固定,减少土壤磷流失。此外,在进一步将材料用于含磷废水中回收磷后,获得的富磷材料在土壤中有较好的释磷效果。本研究明确了赤泥基颗粒材料对土壤磷素有效性及迁移转化的影响规律,能够为赤泥资源化利用和磷素资源回收提供新思路,相关研究结论可以为材料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杨勇[5](2020)在《燃煤电厂中速磨机内循环负荷的脉动流化床分选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炭在全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最高,这与我国“多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息息相关。煤炭资源的丰富性、可靠性、价格低廉性及可洁净性,决定了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的格局短时间内不会改变。电力行业煤炭需求增长是我国煤炭消费保持高位的主要原因。由于电厂用煤多为灰分偏高的劣质煤,其矸石含量高、排灰量大、发热量低且可磨性差。煤炭需经多次研磨才能达到合格煤粉的粒度要求,导致磨机内循环负荷的质量要远大于磨煤机出力。循环负荷中富集了大量硬度高、密度大、可磨性差的煤系伴生矿物质,导致磨机设备磨损和能耗增大。同时,这些矿物质也是燃煤电厂产生SO2、NOX、烟尘和重金属等环境污染物的根本来源。若能通过煤炭分选加工的方式脱除循环负荷中不断累积的矿物质组分,就能实现煤炭在研磨过程中及燃烧前脱硫降灰提质,对于降低磨机内循环倍率及磨损、提高磨煤机能效和减少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具有积极影响。本论文通过实验室规模的气固流态化分选床,开展了循环负荷的离线式干法流化床分选特性研究。通过实验室自制的磨煤机模拟工业磨机的循环“研磨-分级”作业,完成了循环负荷及合格煤粉在实验室条件下的制备。煤系矿物质如石英、高岭石、伊利石、黄铁矿等多在循环负荷中富集,但矿物质的解离程度高,这为循环负荷在气固流化床中按密度分选创造了有利条件。可选性对比分析表明,循环负荷才是磨煤制粉系统中最佳的分选对象,而且循环负荷的干法分选应以高密度排矸为主。循环负荷在稳定气流流化床中的流化与常规Geldart B类颗粒类似。随着流化气速的增加,流化床流型依次出现固定床、临界流化及鼓泡流化状态。但在脉动气流流化床中,流化流型根据脉动频率的高低可分为低脉动频率(0.5-2.5 Hz)时的间歇性流化、中等脉动频率(3-4.5 Hz)时的类活塞式流化及高频(5-6 Hz)时的类常规流化。循环负荷在稳定气流流化床中分选时,最佳的操作参数组合是流化时间10min、气速5.5 cm/s及初始床高90 mm,此时尾煤灰分从入料的48.11%增加至78.35%,尾煤产率42.86%,对应的灰分离析度和综合效率分别为25.75%和51.69%。相较而言,脉动气流流化床的分选效果要优于稳定气流流化床的分选效果。在同样的分选时间和床高条件下,脉动气流分选的最佳参数组合是气速4.0cm/s和脉动频率6 Hz,对应的尾煤灰分80.43%,尾煤产率44.58%,且灰分离析度和综合效率分别高达28.83%和57.12%。通过简化的颗粒在自由空间的受力分析,认为循环负荷在脉动流化床中分级效果较好的原因可能是颗粒在脉动气流的作用下拥有更大的纵向位移。气固流化床的分选结果说明循环负荷的干法高效分选是可行的。鉴于目前没有实际使用的针对循环负荷分选的磨煤制粉工艺,本文提出了一种将循环负荷引流至磨煤机外并利用脉动流化床分选的新工艺。利用计算颗粒流体动力学CPFD方法,对稳定气流流化床及脉动流化床的微观流态化过程进行模拟仿真。通过优化后的Wen-Yu/Ergun曳力方程,研究了分选流化床中颗粒的分布情况及气固两相流动规律。与稳定气流相比,脉动气流的作用使得气泡的运动模式更加有序,颗粒运动的速度方向极具规律性且基本跟随着脉动气流周期性的垂直上、下运动。对于分选流化床而言,床内混沌程度的降低将使得颗粒的返混效应减弱,继而有利于颗粒的分层及分选。模拟结果也佐证了代表循环负荷的模拟颗粒能够在气固流化床中按密度高效分级。本论文共有图73幅,表格17张,参考文献208篇,附录1份。
荣国强[6](2019)在《低阶煤浮选的界面特性及药剂捕收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低阶煤储量丰富,其高效利用对支撑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与焦煤等高阶煤相比,低阶煤界面组成与结构复杂,浮选药剂作用机理尚不明晰,捕收剂的界面作用机制仍需深入研究。论文以神东长焰煤和蒙东褐煤两种典型低阶煤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计算-分子模拟-测试表征-浮选试验等方法,研究了低阶煤难浮的界面特性、烃类油捕收作用机制、混合捕收剂的浮选指标及界面作用机理,为低阶煤浮选捕收提供理论基础。研究了低阶煤浮选界面特性及其水化特性。低阶煤表面含氧官能团多、表面粗糙、裂隙和孔隙发育、易水化;采用诱导时间测量仪对低阶煤颗粒-气泡/捕收剂诱导时间进行研究,揭示了低阶煤颗粒-气泡/油滴的粘附/脱附机理;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低阶煤水化特性,发现吸附在低阶煤表面的水分子在水/煤界面形成较大的重叠区,水分子与低阶煤分子之间形成了大量的氢键,水分子对含氧位点的吸附亲和力强于对含碳位点的吸附亲和力,界面水的迁移率低于体相水;通过接触角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低阶煤接触角小,易被水润湿,与试验结果相符。揭示了烃类油捕收剂与低阶煤的浮选界面行为和相互作用机理。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FTIR、GC/MS、Zeta电位、XPS、接触角、粘附角、诱导时间、浮选试验等多种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模拟及试验表明十二烷难以在低阶煤表面吸附和铺展;柴油等烃类油对低阶煤表面的吸附强度小、对含氧位点作用弱,药剂用量大,浮选性能差。研究了二元混合捕收剂和混合油/废弃油捕收剂的浮选指标,揭示了单一及二元混合捕收剂在低阶煤界面的吸附行为。选取页岩油、废机油、植物油、动物油、地沟油等混合油/废弃油作为低阶煤浮选捕收剂,开展了低阶煤-油类捕收剂的浮选对比试验,页岩油具有较强的选择性,用量低效果好,废机油可有效提高低阶煤颗粒表面疏水性,提高低阶煤的浮选产率和浮选速度,植物油、动物油及地沟油等生物油的浮选指标整体好于矿物油。与传统烃类油捕收剂相比,矿物油和生物油在可燃体回收率和选择性方面更有优势。研究了二元混合捕收剂在低阶煤界面上的协同吸附和孔隙效应,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低温冷冻干燥、低场核磁共振等技术,揭示单一捕收剂及混合捕收剂在低阶煤表面的吸附行为和吸附结构。单一的十二烷分子仅吸附在碳原子上,难以覆盖含氧官能团;单一的十二酸分子容易自聚,降低了十二酸在低阶煤表面的铺展速度和覆盖效率,增加了捕收剂消耗量;十二烷和十二酸的混合物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显着提高了低阶煤表面含氧官能团的覆盖率,在十二酸分子的定向作用下,十二烷分子可以吸附在含氧位点上,极性-非极性混合捕收剂具有协同吸附效应。研究了混合捕收剂在低阶煤表面及孔隙的扩散规律,揭示了极性-非极性混合捕收剂封孔效应降低捕收剂用量的机理,混合捕收剂可在低阶煤表面孔隙的颈部聚集,阻止捕收剂在孔隙内部的无效吸附。研究了矿物油和生物油类捕收剂的低阶煤浮选捕收机理。页岩油粘度大,含有较长碳链的烃类,烯烃类物质含量高,可提高低阶煤表面疏水性;废机油既含有极性成分又含非极性成分,同时,废机油中的金属离子可强化极性成分在低阶煤表面吸附,强化协同吸附;植物油捕收剂中化学成分种类较少,极性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花生油和大豆油中羧酸类成分占比高,橄榄油中烯烃类成分占比高,这两类主导成分的活性高,易与低阶煤表面的含氧位点作用;动物油中主导成分为油酸,可与其他药剂混合使用;地沟油中主导成分为酯类,由于极性-非极性成分的协同吸附和酯类化合物的靶向性,浮选性能良好,解决了地沟油品质均一化和物料稳定性问题;本研究中选取的典型矿物油和生物油为天然混合油/废弃油,其浮选捕收规律与二元混合捕收剂的界面作用机理和浮选指标相匹配,为低阶煤浮选药剂理论研究、捕收剂定向筛选和工程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本论文有图96幅,表32个,参考文献162篇。
刘常春[7](2019)在《洗矸石分选可行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木瓜界选煤厂洗矸石的工业分析,发现洗矸石发热量接近矸石电厂吸放热平衡值,直接燃烧意义不大,必须经过排矸提质,燃烧才有意义。研究了洗矸石的粒度组成和浮沉组成,各粒级分选密度+2.5 kg/L的矸石发热量均在1.26 MJ/kg以下,其他密度级的发热量较高,将分选密度确定在2.5 kg/L,提出了+50 mm和-6 mm粒级不选,50~6 mm粒级全部入选的技术方案。50~6 mm自然级跳汰分选实验表明,跳汰分选后精煤灰分和发热量跟尾煤灰分和发热量有一定差别,但差别较小,跳汰机的分选效果不理想。重介旋流器作为最有可能得到成功应用的技术,应着手在结构上进行研究,提供适合木瓜界煤矸石洗选提质的成熟产品和技术。
高少鹏[8](2019)在《海石湾煤制备超纯煤工艺及药剂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海石湾煤属低变质弱粘煤,其具有特低内灰、特低硫、特高发热量的特点。长期以来,海石湾煤炭生产还是以“挖煤、卖煤”的简单、粗放式生产模式为主,商品煤主要用作动力煤和炼焦配煤,优质煤炭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研究海石湾煤制备超低灰纯煤技术,对于提高煤炭加工转化水平,加快煤炭由单一燃料向原料和燃料并重转变,充分发挥优质煤炭资源优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以海石湾煤为研究对象,进行筛分浮沉实验研究后发现,6~0.5mm粒度原煤灰分在10%~11%之间,占原煤产率30%。浮沉试验发现,-1.4g/cm3密度级占本级产率高达78.63%,而灰分仅为3.1%。为此,以此部分煤为原料,就有可能进行超低灰纯煤生产。因此,后续研究主要以6~0.5mm粒级,-1.4g/cm3密度级煤为原料,将其破碎至0.5mm以下,进行粒度分析、密度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显微镜分析以及润湿性分析。结果表明:-0.5mm煤中细泥含量较低,-0.074mm占比为20.47%,且灰分较粗粒级煤有所升高,但差异不大,为此可知后续没有必要进行脱泥浮选。矿物分析可知,海石湾煤内在矿物以硅酸盐类、石英、黄铁矿和菱铁矿等矿物为主,且各种矿物均以细粒、超细粒嵌布为主。结合粒度分析煤粒越细灰分越高的特点,进一步细磨,可提高无机矿物与有机质的解离度。原料进一步磨矿,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添加分散剂的条件下进行湿法磨矿4小时,且磨介配比采用小粒径磨介相对含量较高的情况下,磨矿效果较好。采用常规浮选方法对磨矿后的样品进行浮选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煤浆浓度50g/L,柴油用量1kg/t,仲辛醇用量1kg/t,充气量0.25m3/h,搅拌转速2500r/min,此时精煤产率59.34%,精煤灰分Ad为0.81%,尾煤产率40.66%,尾煤灰分Ad为9.61%,浮选完善指标50.58%。为了进一步提高浮选效率,进行了表面活性剂浮选预处理实验。研究发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可明显提高浮选效果,精煤产率从59.04%提升至74.33%,浮选完善指标从50.64%增加至59.41%。采用选择性絮凝方法对磨矿后的样品进行絮凝浮选实验。结果表明煤浆浓度50g/L,柴油用量1kg/t,仲辛醇用量1kg/t,充气量0.25m3/h,机械搅拌转速2800r/min,搅拌时间2min,絮凝搅拌转速2500r/min,絮凝搅拌时间4min,使用800万阴离子聚丙烯酰胺(PAM)用量20g/t时,浮选效果最好,此时浮选完善指标为59.40%,精煤产率71.84%,精煤灰分0.92%。海石湾煤制备超纯煤试验研究可见,加入曲拉通X-100对制备超纯煤分选效果较好,且工艺简单,但药剂成本较高;而选择性絮凝浮选实验也同样具有较好的浮选效果,药剂成本较低,但其工艺过程较前者更为复杂。
聂天成[9](2021)在《焙烧活化对煤矸石中稀土元素的赋存及浸出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稀土矿床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国稀土资源面临着即将枯竭的窘境。寻求新的稀土来源,对于提高我国国家战略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国内蒙古准格尔煤矸石为研究对象,通过逐级化学提取等方法,探究了焙烧活化过程中煤矸石稀土元素赋存状态的演变及其对浸出的影响,为煤矸石中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煤矸石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逐级化学提取试验表明,样品中近64%的稀土元素以硅酸盐、铝硅酸盐态的形式赋存,约25%稀土元素以金属氧化物态形式存在,约10%的稀土元素以有机结合态的形式赋存,而水溶态、酸溶态、硫化物态三种形态极少。扫描电镜-能谱(SEM-EDS)与相关性分析表明:稀土元素(REE)与铝(Al)、硅(Si)、铁(Fe)三种常量元素正相关,稀土元素(REE)与常量元素硫元素呈微弱的负线性相关。焙烧活化过程中稀土元素赋存状态的演变。逐级化学提取试验表明,焙烧活化可促进稀土从硅酸盐、铝硅酸盐态转化为金属氧化物态,但随着温度继续升高,金属氧化态再次转变为硅酸盐、铝硅酸盐态。随着焙烧温度从400℃经600℃提升到900℃,金属氧化物态稀土元素占比从25%增加到76%后又降低到36%;稀土元素在有机结合态中占比从10%增加到15%基本稳定;而硅酸盐和铝硅酸盐态稀土元素占比从64%降低到8%后又增加到46%。热重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表明,在焙烧温度达到400℃时,样品开始发生剧烈脱羟基反应,高岭石开始转化为偏高岭石,600℃时转化反应基本完成,稀土元素从矿物晶格中释放,而随着焙烧温度继续升高至900℃,偏高岭石形成不定型刚玉类矿物。高岭石向偏高岭石的转变是稀土元素赋存状态转变的主要原因。焙烧活化煤矸石产物中稀土元素的浸出。优化浸出条件下(酸浸种类为3M盐酸,浸出固液比S/V为1:10,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3h,浸出搅拌速率300rpm),最佳焙烧活化温度为600℃,此时各稀土元素浸出率达到最优。焙烧温度增加到600℃,稀土元素浸出率从48%升高到接近100%,浸出率增大近一倍,焙烧活化可显着提高煤矸石中稀土元素的浸出提取效果。该论文有图34幅,表9个,参考文献118篇。
李玉洋[10](2018)在《湖南邦普公司动力电池定向循环项目价值与风险研究》文中认为伴随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车用动力电池的需求量和报废量将与日俱增。预计到2020年,中国汽车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会达到20万吨的规模。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出货量持续增长。动力电池定向循环可生产高能量密度、高压实、高倍率的动力电池材料,不仅能为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材料,还可减少因开采原矿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因此,研究动力电池定向循环利用的技术与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湖南邦普公司是国内废旧电池循环利用的龙头企业,主要从事国家发改委重点扶持的高科技项目——废旧电池的循环利用。首先,本文以湖南邦普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湖南邦普公司动力电池定向循环项目所处的外部宏观环境、内部资源与能力以及项目实施的条件。其次,本文介绍了湖南邦普公司动力电池定向循环项目的基本情况,从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三个方面分析了该项目的投资价值。再次,本文阐述了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政策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以及财务风险,并详细说明了应对这些风险而采取的措施,以保障该项目的顺利进行。本文的研究基于湖南邦普公司动力电池定向循环项目的实际情况,希望能给湖南邦普公司动力电池定向循环项目的投资与工作开展带来指导性意义。同时,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能给同行业动力电池企业的项目投资与风险控制带来了借鉴意义。
二、煤矸石的物理分选可行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矸石的物理分选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煤及其副产物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特征与选矿富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煤中稀土的赋存特征 |
1.1 稀土含量特点 |
1.1.1 世界主要产煤国 |
1.1.2 中国东北赋煤区 |
1.1.3 中国华北赋煤区 |
1.1.4 中国西北赋煤区 |
1.1.5 中国华南赋煤区 |
1.1.6 中国滇藏赋煤区 |
1.2 稀土元素分布特征 |
1.2.1 不同成因类型煤 |
1.2.2 不同成煤时期煤 |
1.2.3 不同变质程度煤 |
1.3 稀土赋存状态 |
2 煤副产物中稀土的赋存特征 |
2.1 稀土含量特征 |
2.2 稀土元素分布特征 |
2.3 稀土赋存状态 |
3 煤及其副产物中稀土的选矿富集 |
3.1 重选富集 |
3.2 磁选富集 |
3.3 浮选富集 |
3.4 X射线拣选富集 |
3.5 其他富集方法 |
4 结论与展望 |
(2)粉煤灰中稀土元素赋存机制及富集提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煤及粉煤灰中稀土元素的研究进展 |
2.2 稀土元素提取方法的研究现状概述 |
2.3 本章小结 |
3 试验材料及性质分析 |
3.1 试验材料及测试方法 |
3.2 物理性质分析 |
3.3 粉煤灰组成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粉煤灰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 |
4.1 逐级化学提取 |
4.2 不同粒度级中稀土元素的分布规律 |
4.3 不同磁性组分中稀土元素的分布规律 |
4.4 不同密度级中稀土元素的分布规律 |
4.5 粉煤灰中稀土元素与常量元素的关系 |
4.6 粉煤灰中稀土元素的赋存载体 |
4.7 本章小结 |
5 粉煤灰形成过程中稀土赋存转化规律 |
5.1 研究目的及策略 |
5.2 稀土元素载体模型矿物选择与性质 |
5.3 模型矿物热重分析 |
5.4 模型矿物的模拟燃烧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6 粉煤灰中稀土元素的物理化学富集及可浸出性评估 |
6.1 研究目的及策略 |
6.2 物理分选对粉煤灰中稀土元素的富集效果 |
6.3 脱硅反应对粉煤灰中稀土元素的富集效果 |
6.4 富集方法对粉煤灰中稀土元素浸出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粉煤灰中稀土元素的焙烧-酸浸提取工艺研究 |
7.1 研究目的及策略 |
7.2 试验方案与分析方法 |
7.3 粉煤灰焙烧-酸浸机理分析 |
7.4 焙烧过程优化试验 |
7.5 水洗过程优化试验 |
7.6 酸浸过程优化试验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赤泥资源化回收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全球赤泥概况及赤泥研究统计 |
2 赤泥的物理化学性质 |
3 赤泥的资源化回收与利用 |
3.1 有价金属的回收利用研究 |
3.1.1 从赤泥中回收铁(铝)的研究 |
3.1.1. 1 还原焙烧—磁选法 |
3.1.1. 2 酸浸法回收铁 |
3.1.1. 3 物理法回收铁 |
3.1.1. 4 其他方法回收铁 |
3.1.2 从赤泥中回收钛、钒的研究 |
3.1.3 从赤泥中回收稀土元素的研究 |
3.2 用于制备吸附剂 |
3.2.1 赤泥作吸附剂处理重金属离子 |
3.2.2 赤泥作吸附剂处理酸性污染气体 |
3.3 作为建材的生产原料 |
3.3.1 作为水泥生产原料 |
3.3.2 作为制砖原料 |
3.3.3 生产路基材料 |
3.4 生产陶瓷和微晶玻璃的研究 |
3.5 制备新型功能性材料 |
4 结语与展望 |
(4)赤泥基颗粒材料对土壤磷素有效性及迁移转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赤泥的产生与危害 |
1.2 赤泥的综合利用 |
1.3 土壤磷素问题现状及应对方法 |
1.4 赤泥对土壤磷素的影响研究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2.2 赤泥基颗粒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
2.3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表征 |
2.4 土壤静态培养实验 |
2.5 土柱动态淋溶实验 |
2.6 浸出毒性鉴别 |
2.7 数据处理 |
3 赤泥基颗粒材料对土壤磷素有效性影响研究 |
3.1 赤泥对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 |
3.2 赤泥基颗粒材料对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赤泥基颗粒材料对土壤磷流失的阻控效果研究 |
4.1 淋溶状态下赤泥基颗粒材料对土壤磷素流失的影响 |
4.2 淋溶状态下施加赤泥基颗粒材料的土壤理化性状表征 |
4.3 淋溶状态下施加赤泥基颗粒材料的土壤淋出液安全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富磷赤泥基颗粒材料在土壤中的释磷效果研究 |
5.1 环境条件对材料释磷效果的影响研究 |
5.2 富磷赤泥基颗粒材料对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燃煤电厂中速磨机内循环负荷的脉动流化床分选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课题提出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燃煤电厂磨煤制粉系统及循环负荷分选的研究现状 |
2.2 流态化干法选煤概述 |
2.3 CPFD数值模拟 |
2.4 本章小结 |
3 试验研究系统 |
3.1 实验室规模脉动流化床分选系统 |
3.2 数据采集装置 |
3.3 分析与计算软件 |
3.4 本章小结 |
4 循环负荷及合格煤粉的矿物学特性对比分析 |
4.1 引言 |
4.2 物料准备及分析方法 |
4.3 矿物组成对比分析 |
4.4 循环负荷和合格煤粉的可选性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5 循环负荷在气固流化床中流化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床层压降和最小流化气速 |
5.3 颗粒及气泡运动特性 |
5.4 压力信号频谱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循环负荷在气固流化床中分选特性研究 |
6.1 分选效果评价与实验数据的置信度分析 |
6.2 稳定流化床分选 |
6.3 脉动流化床分选 |
6.4 颗粒运动动力学分析 |
6.5 循环负荷在线分选工艺探讨 |
6.6 本章小结 |
7 循环负荷在气固流化床中分选过程的数值模拟 |
7.1 控制方程和计算模型 |
7.2 Wen-Yu/Ergun曳力方程优化 |
7.3 颗粒及气泡的运动行为 |
7.4 模拟颗粒在气固流化床中的分级效果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8.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Barracuda 中“Raw. particle”后处理程序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低阶煤浮选的界面特性及药剂捕收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低阶煤浮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2.1 低阶煤样品及试验试剂 |
2.2 试验仪器 |
2.3 研究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低阶煤浮选界面特性 |
3.1 低阶煤表面官能团及形貌分析 |
3.2 低阶煤颗粒-气泡诱导时间 |
3.3 低阶煤水化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3.4 低阶煤表面润湿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及试验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烃类油捕收作用分析 |
4.1 烃类油捕收剂在水环境中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4.2 柴油对低阶煤的浮选界面作用 |
4.3 低阶煤-柴油-气泡相互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5 混合捕收剂浮选指标 |
5.1 二元混合捕收剂浮选试验 |
5.2 矿物油及生物油类捕收剂浮选试验 |
5.3 油类捕收剂浮选对比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6 混合捕收剂界面作用机理 |
6.1 二元混合捕收剂界面作用机理 |
6.2 矿物油及生物油类捕收剂界面作用机理 |
6.3 混合捕收剂效能及界面作用共性规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洗矸石分选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样来源 |
2 实验 |
2.1 总样化验分析 |
2.2 筛分组成实验 |
2.3 分粒级浮沉实验 |
2.4 分选提质方案 |
2.5 洗矸石分选提质后中煤的掺配研究 |
3 结论 |
(8)海石湾煤制备超纯煤工艺及药剂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化学法 |
1.3.2 物理法 |
1.3.3 物理化学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实验设备 |
1.4.4 技术路线 |
2 海石湾煤基本性质研究 |
2.1 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
2.2 原煤筛分浮沉实验 |
2.3 粒度分析及密度分析 |
2.4 红外光谱分析 |
2.5 矿物组成分析 |
2.5.1 X-射线衍射分析 |
2.5.2 显微镜分析 |
2.6 润湿性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海石湾煤样磨矿解离实验 |
3.1 磨矿实验的初步探索 |
3.2 磨矿方式 |
3.3 分散剂的添加 |
3.4 磨介配比实验 |
3.5 磨矿时间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4 常规浮选实验 |
4.1 实验设计 |
4.1.1 试验方法 |
4.1.2 实验药剂 |
4.1.3 实验效果评定指标 |
4.2 可浮性分析 |
4.3 实验条件对浮选试验影响 |
4.3.1 矿浆浓度浮选试验 |
4.3.2 充气量浮选实验 |
4.3.3 搅拌转速浮选实验 |
4.4 浮选药剂对浮选实验影响 |
4.4.1 捕收剂的种类与用量浮选实验 |
4.4.2 起泡剂用量浮选试验 |
4.5 表面活性剂选择及其用量试验 |
4.5.1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用量浮选试验 |
4.5.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用量浮选试验 |
4.5.3 曲拉通X-100用量浮选试验 |
4.6 浮选实验机理分析 |
4.6.1 常规浮选机理分析 |
4.6.2 表面活性剂浮选机理分析 |
4.6.2.1 红外光谱分析 |
4.6.2.2 润湿性分析 |
4.6.2.3 Zeta电位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选择性絮凝浮选试验 |
5.1 絮凝剂用量对选择性絮凝浮选效果影响 |
5.2 絮凝剂混合过程对选择性絮凝浮选的影响 |
5.2.1 搅拌转速 |
5.2.2 混合时间 |
5.3 搅拌转速对选择性絮凝浮选的影响 |
5.4 浮选药剂对选择性絮凝浮选的影响 |
5.4.1 捕收剂用量 |
5.4.2 起泡剂用量 |
5.5 絮凝剂种类对选择性絮凝浮选的影响 |
5.6 絮凝浮选对煤特性的影响 |
5.6.1 絮凝浮选对粒度的影响 |
5.6.2 絮凝浮选对润湿性的影响 |
5.6.3 絮凝浮选对电动电位的影响 |
5.6.4 絮凝浮选对表面官能团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焙烧活化对煤矸石中稀土元素的赋存及浸出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稀土元素的性质及其用途 |
2.2 煤系稀土元素研究现状 |
2.3 煤系稀土元素富集提取研究 |
2.4 焙烧活化在稀土元素提取过程中的应用 |
3 试验样品、设备、药剂及分析方法 |
3.1 试验样品 |
3.2 试验仪器和试剂 |
3.3 试验方法 |
3.4 样品表征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煤矸石中稀土元素赋存状态研究 |
4.1 煤矸石中稀土元素逐级化学提取研究 |
4.2 煤矸石中稀土元素与主常量元素相关性分析 |
4.3 煤矸石中稀土元素的微观赋存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焙烧活化对煤矸石中稀土元素赋存影响研究 |
5.1 焙烧产物中稀土元素不同赋存状态定量分析 |
5.2 焙烧活化对稀土元素赋存状态影响的机理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6 煤矸石中稀土元素的焙烧活化-化学浸出研究 |
6.1 焙烧活化对煤矸石中稀土元素化学浸出的影响 |
6.2 焙烧对煤矸石中稀土元素化学浸出的活化机理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湖南邦普公司动力电池定向循环项目价值与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动力电池回收资源利用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2 动力电池回收技术创新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3 动力电池回收项目风险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湖南邦普公司动力电池定向循环项目投资环境分析 |
2.1 湖南邦普公司概况 |
2.1.1 湖南邦普公司基本情况 |
2.1.2 湖南邦普公司经营财务情况 |
2.2 湖南邦普公司动力电池定向循环项目概况 |
2.2.1 动力电池定向循环项目业务 |
2.2.2 项目基本情况 |
2.2.3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2.3 湖南邦普公司动力电池定向循环项目外部环境分析 |
2.3.1 政策环境分析 |
2.3.2 经济环境分析 |
2.3.3 技术环境分析 |
2.3.4 社会环境分析 |
2.4 湖南邦普公司动力电池定向项目内部环境分析 |
2.4.1 技术能力 |
2.4.2 生产工艺 |
2.4.3 市场销售 |
2.4.4 运营管理 |
2.4.5 人力与资本 |
2.5 湖南邦普公司动力电池定向循环项目实施条件分析 |
2.5.1 自然环境情况 |
2.5.2 技术条件 |
2.5.3 营销条件 |
2.5.4 产能条件 |
第3章 湖南邦普公司动力电池定向循环项目价值分析 |
3.1 湖南邦普公司动力电池定向循环项目经济价值 |
3.1.1 项目投资概况 |
3.1.2 营业收入结构 |
3.1.3 项目成本分析 |
3.1.4 项目盈利模式 |
3.1.5 项目税收分析 |
3.1.6 投资收益分析 |
3.1.7 现目现金流量分析 |
3.1.8 现目投资回收期分析 |
3.2 湖南邦普公司动力电池定向循环项目社会价值 |
3.2.1 创造税收增加就业机会 |
3.2.2 落实电池回收责任 |
3.2.3 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
3.2.4 优化行业结构调整 |
3.3 湖南邦普公司动力电池定向循环项目生态价值 |
3.3.1 减轻环境污染 |
3.3.2 避免矿产过度开采 |
3.3.3 推动下游产业链发展 |
第4章 湖南邦普公司动力电池定向循环项目风险分析 |
4.1 政策风险 |
4.1.1 环保政策变化风险 |
4.1.2 税收优惠政策变化风险 |
4.2 技术风险 |
4.3 市场风险 |
4.3.1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
4.3.2 产品滞销风险 |
4.3.3 营销环境变化风险 |
4.4 运营风险 |
4.5 财务风险 |
4.5.1 应收款帐风险 |
4.5.2 净资产收益率下降风险 |
4.5.3 融资不当风险 |
第5章 湖南邦普公司动力电池定向循环项目实施与风险应对措施 |
5.1 湖南邦普公司动力电池定向循环项目实施 |
5.1.1 项目实施目标 |
5.1.2 项目实施步骤 |
5.2 湖南邦普公司动力电池定向循环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
5.2.1 政策风险应对措施 |
5.2.2 技术风险应对措施 |
5.2.3 市场风险应对措施 |
5.2.4 运营风险应对措施 |
5.2.5 财务风险应对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煤矸石的物理分选可行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煤及其副产物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特征与选矿富集研究进展[J]. 李梦闪,黄伟欣,张臻悦,张文才,唐鸿鹄,曹学锋,孙伟.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1
- [2]粉煤灰中稀土元素赋存机制及富集提取研究[D]. 潘金禾.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赤泥资源化回收利用研究进展[J]. 李艳军,张浩,韩跃新,柳晓,袁帅,高鹏. 金属矿山, 2021(04)
- [4]赤泥基颗粒材料对土壤磷素有效性及迁移转化的影响研究[D]. 牛梓璇.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5]燃煤电厂中速磨机内循环负荷的脉动流化床分选特性研究[D]. 杨勇.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6]低阶煤浮选的界面特性及药剂捕收作用机理研究[D]. 荣国强.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7]洗矸石分选可行性研究[J]. 刘常春. 能源与环保, 2019(09)
- [8]海石湾煤制备超纯煤工艺及药剂作用机理研究[D]. 高少鹏.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9]焙烧活化对煤矸石中稀土元素的赋存及浸出影响研究[D]. 聂天成.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10]湖南邦普公司动力电池定向循环项目价值与风险研究[D]. 李玉洋. 湖南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