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心病毒扎堆捣乱(论文文献综述)
高子梦[1](2021)在《新冠疫情下潜在旅游者的情绪变化 ——一种微博文本分析方法》文中研究表明
李东文[2](2020)在《两个失踪的男人及其他》文中研究指明1雾气迷蒙的清晨空气潮润,屋旁大树上早起的小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让人怀疑此处不是城市的小区,是人烟稀少的荒野乡郊。赵全简单吃几口早餐后来到阳台抽烟,听小鸟唱歌,然后捣鼓他那辆用了多年但性能还很好的旧单车,儿子赵智明揣着他的专属小板凳过来,坐在赵全旁边一边喝奶一边观摩学习。三岁的小朋友对单车没什么兴趣,他只是想跟爸爸亲近。赵全是个跑业务的,儿子出生后为了尽快实现老婆给布置的致富的人生目标,每天早出晚归,早晨是他们父子固定的亲密时光。除去早晨这个时间段,他们很难再有机会在一起做点什么,赵全经常在儿子睡熟以后才回家。
李京泽[3](2020)在《《西伯利亚的伟大灵魂-西伯利亚虎》(第1-3章)韩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文是以《西伯利亚的伟大灵魂——西伯利亚虎》一书为基础撰写的韩汉翻译实践报告。这本书的作者为自然纪录片制作人朴洙容,他是世界上拍摄到野生西伯利亚虎家庭的第一人。该书是朴洙容所拍摄的纪录片《西伯利亚虎三代之死》的文字衍生品,由韩国金宁出版社于2011年9月10日负责出版发行,目前尚无中文译本。此书为纪实动物文学作品,是对一只叫做血腥玛丽的雌虎家族三代进行观察的记录,也讲述了乌苏里土着民把西伯利亚虎当作神信奉的故事。全书共计435页,内容分为五章,笔者选取其中的第一章《血腥玛丽》、第二章《森林之神——阿姆巴》、第三章《相遇,还有离别》作为文本分析对象进行翻译,原文为294页,共计126460字,译文总计116573字。本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选题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是翻译项目简介,对作者和作品进行了介绍,阐述翻译重点及难点;第三部分为翻译与报告撰写过程,具体说明译前分析与准备、报告撰写流程;第四部分是翻译理论及案例分析,为本论文的核心部分,介绍了指导本次翻译实践的巴尔胡达罗夫翻译理论,翻译案例分析分为两个层次即词层、句子层进行,词层翻译则分别根据巴尔胡达罗夫的音译和语义对应理论应用了音译法与直译法、意译法、加注法,依据巴尔胡达罗夫的翻译转换法理论采用了加词法和减词法;句子层翻译以巴尔胡达罗夫的翻译转换法理论作为指导,采用了移位法与替换法,并选取翻译文本中的典型例句,理论结合实践展开了详细的剖析;第五部分为结语,对翻译实践报告进行总结,介绍了笔者在作品翻译过程中的所思所悟以及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笔者希望通过本次翻译自然纪录片类文本的实践报告,可以在学习翻译理论知识、提升个人翻译能力的同时,为日后翻译相同文本类型的译者提供些许帮助与借鉴。也期待通过笔者翻译的文本内容,为国内拍摄自然与动物纪录片的业内人士、关注野生西伯利亚虎的研究人员与读者、对韩国动物纪录片拍摄与制作感兴趣的朋友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
高鲜花[4](2019)在《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1963-2018)》文中提出田纳西·威廉斯是20世纪美国继尤金·奥尼尔之后与阿瑟·米勒、爱德华·阿尔比齐名的三大戏剧家之一,在世界戏剧文学和戏剧舞台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等剧更是世界舞台长演不衰的经典剧目。1963年英若诚翻译的威廉斯独幕剧《没有讲出来的话》拉开了中国接受、演出、改编威廉斯戏剧的大幕。威廉斯剧作数量庞大,本论文主要以他几部长剧——《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等为基础研究文本,对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舞台搬演/改编、影响等接受和影响状况进行系统考察。威廉斯戏剧创作极具自传性。在剧作中,他为自己同性恋身份而焦虑、为不断患病而厌烦、为创作力下滑而担忧。当他对青春易逝感到恐慌、对死亡倍加恐惧时,他选择了逃离和漂泊,并且为自己构建了一个美好的停留地——中国,希冀能够缓解他的各种焦虑,而此种种都成为他“本色”创作的基本内容。为了完整地体现他的本色,他在创作过程中设置了潜台人物、借鉴了古希腊戏剧结构、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并辅之以中国戏曲的写意性元素,营造出一个个颇具象征性的艺术世界。20世纪80年代,中国戏剧界集中译介了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玻璃动物园》《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三部作品。从外部环境来看,中国翻译界对威廉斯剧作的译介离不开意识形态、赞助人、诗学等的合力“监管”。从文本内部来看,由于戏剧具有二重性——文学性和表演性,所以中国译家们在译介这三大代表作时主要采用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并偏重文学性,为中国读者呈现出全新的“中国化”译本。在中国戏剧舞台上,威廉斯剧作的搬演与改编演出异彩纷呈,尤其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的《玻璃动物园》和《欲望号街车》成为近几年来经典的翻译剧演出。而由《欲望号街车》改编的形体剧《纸牌夜布鲁斯》可以说是集合中西戏剧表演特性的一次有益尝试,该剧已经走出国门赢得了世界观众的赞誉。如果说在中国的译介和演出是对威廉斯剧作接受的话,那么,在接受之后威廉斯剧作对中国戏剧与小说创作也产生了有力的影响。中国剧作家秉承他的新现实主义精神和悲剧精神,协同调动灯光、舞美、音乐/音响等多种手段、设置叙述人、运用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手法,形成了独特的心理回忆剧,出现了像赵耀民《良辰美景》这样颇具《玻璃动物园》风骨的佳作。而在海峡对岸,将门之子白先勇不仅在人生历程方面与威廉斯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他的小说创作也深得威廉斯“真传”:运用象征和心理回忆等手法关注同性恋者的喜怒哀乐、对人性暴力进行赤裸裸地揭露和严厉批判、感慨青春易逝、凭吊美人迟暮,这些共同点显示出白先勇是国内受威廉斯影响最深的文学家。
张新平[5](2017)在《昨夜西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王大强是一个从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这一点发现让宋晓婉亦喜亦忧。喜的是,她喜欢这种意外的惊喜,喜欢这种不在意料范围内的惊诧,喜欢不走寻常路的顽皮,喜欢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茫还没有醒过味来的时候,马上又来了一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敞亮。作为一个严肃的妇产科医生,她的专业范围
黄梵[6](2015)在《浮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故乡仿佛就是我自己……——题记关键词安国寺:据考证,安国寺初名护国寺,始建于公元657年,之后两度隳颓于乱世(唐武宗灭佛和唐末战乱)。到五代南唐,因李璟倡佛,在旧址上精心重修。苏轼贬居黄州时,对安国寺产生了不懈的兴趣,他利用安国寺重塑了自己受贬的心境。从已写的诗文《黄州安国寺记》《安国寺寻春》《安国寺浴》《应梦罗汉》等,可以察觉他写安国寺其实没有止境。他在
许剑峰[7](2016)在《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选取太阳花运动为个案,探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信息时代社会运动中所扮演角色,以及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藉此梳理社会运动产生和发展机理,思考信息时代媒体和社会历史宏观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本文采取“国家—社会”关系的理论框架,以此为切入点,对研究问题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的路径作出分析,并最终回到研究问题进一步讨论。本文使用质化的研究方法,在资料收集层面综合采用了参与式观察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在分析时主要使用框架分析的方法进行“全样本”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综合论述。具体而言,本文选取中天新闻、TVBS新闻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新闻e论坛和运动主办组织黑岛青脸书专页为新媒体的代表,分析它们对太阳花运动的内容呈现和报道框架,提炼“媒介镜像”层面的新旧媒体特点;之后从内容层面、行动层面对新旧媒体之间的互动做出分析,讨论这种互动与内容生产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新旧媒体内容呈现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提出在运动发展过程中新旧媒体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及其内在机理;最后从变迁、结构、话语三个分析视角切入,分析太阳花运动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通过与文献的不断对话,梳理出导致运动发生和发展过程特殊呈现的宏观影响因素。本文最终得出了五点结论:第一,新旧媒体在对太阳花运动有着截然不同的报道框架和立场,社会运动“媒介镜像”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具有混合性与复杂性;第二,新旧媒体对社会运动的报道中,有着不同的内容生产逻辑;同时呈现出不对等的互动影响模式,新媒体处在弱势地位;第三,传统媒体深度作用于运动的发展过程,并通过建立“聚焦”、“造神”、“监督”、“促进权力集中”等方式影响运动结果;在此过程中,新媒体更多是作为运动现场的“组织”和“构建小众认同”的角色而存在;第四,社会运动重视传统媒体远超新媒体,在运动过程中会在各方面有意利用和迎合传统媒体的需求和逻辑;第五,宏观社会政治文化及其产生的历史因素,对社会运动有着巨大的催生作用,并影响和形塑了运动过程中的诸多呈现。在结论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社会运动与传统媒体之间存在根本性的无解矛盾,导致二者间难以改变的相互依赖和不对等图景;同时,新媒体作为“参与式实践”在构建认同、凝聚小众文化等方面具有优势角色;最后本文以社会运动为切口提出和讨论了信息时代下存在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以及新媒体本身的悖论;呼唤一种对新媒体技术更加中立的“辩证技术观”的回归。文章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包括研究问题的由来、研究意义,并结合文献提出了“社会运动”的定义;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仔细梳理了现有社会运动理论流派和发展,以及我国新媒体和社会运动研究概况,确立本研究的位置和理论储备;第三章是研究设计,主要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框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以及对相关概念的廓清;第四章开始进入主体部分,对中天新闻、TVBS新闻、新闻e论坛和黑岛青脸书内容做了全样本分析,呈现出它们各自不同的报道框架和“运动镜像”;第五章是从中观层面对新旧媒体和运动之间互动的讨论,并结合运动发展过程特点分析出新旧媒体不同内容生产逻辑及其在运动中的作用与角色;第六章从变迁、结构、话语三个角度分析了运动发展的宏观背景因素,讨论其在运动产生和呈现面上的巨大影响;第七章是结语,一方面对上述经验分析做简单回顾,另一方面对社会运动与媒体,以及新旧媒体在当今时代下的特点做出讨论,并提出了本研究的几点不足和未来研究可能。
李治中[8](2015)在《车行大地》文中指出2012年,蓄谋已久想试试,一个人,开自己的越野车,先南后北,在九州大地游历一圈。没有预设详细的路线,也没通知各地朋友,加油卡充值两万,银行卡储存三万,就出发了。如友谊关、河口、瑞丽、腾冲、丙中洛、红其拉甫、阿拉山口、喀纳斯、东方航天城、黑水城、海拉尔、漠河、黑河、珍宝岛、丹东等地标,列为必到。想以后喝茶纳凉给后辈聊今讲古,一肚子都是谈资了。写过《入蜀记》的陆游,有一句我很喜欢的诗:老子犹堪绝大漠。此番车行大地,仿佛神州万水千山,
王华[9](2015)在《花村》文中提出0我们花河一九五〇年才迎来解放,一九八二年才迎来土地责任制,到了九十年代,才知道农民进城可以大把大把挣钱。由于生得偏僻,我们对于大好形势的反应,总是慢上那么半拍。但我们从来都不消极,我们总是认为只要努力一点,就能把落后的那半拍赶上。一九九二年的春天,花河的年轻男人开始大量涌向城市。每天一趟通往县城的班车,被他们挤得密不透风。命中注定,其中也会我们花村的年轻男人们。
张遥[10](2014)在《当代中国网络影视评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毫无疑问,网络的出现改变的不只是人们的通讯方式和言说方式,其实改变的是整个的人类社会和我们自己个人的生活。网络不仅是人们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一种越来越重要的生存和消费方式。在传统媒体的影视评论式微的状况下,网络影视评论近年来异军突起,成为一种十分抢眼的文化现象。它不仅影响着观众的评价标准和影视作品的上座率,甚至直接影响到影视的创作走向和编导、演员的艺术选择。第一,网络影视评论的出现与构成;网络影视评论是与电影的新时代的到来相辅相成的,其基本风尚也与电影新时代的观众构成、市场机制等紧密相关。就网络影视评论的主体、内容和形式的构成来说,具有不同的区分与功能。形成了专家批评、媒介批评与大众化网络批评三足鼎立的局面。同时,网络影视评论对传统媒体精英化的影视评论的主体地位构成巨大的挑战。第二,网络影视评论的媒介功能与批评生态;网络影视评论从群体结构、话语方式、风格特征、传播路径等方面都体现出了不同于传统媒体的鲜明特征,需要我们认真的研究、总结和梳理,从而建构一个更为理性、健康和专业化的网络批评生态。首先,网络影视评论具有特殊的媒介功能与属性。对于网络影视评论来说,其既体现出网络媒体样式所具有的一般网络文化特性,同时,作为大众审美和思想评价方式,也具有自身的社会功能。虽说这种功能不都是正面的。包括全方位的互动性、批评的即时性和时尚性、感受的个人性与思想的民间性、信息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等。其次,网络影视评论的自媒体属性赋予了每个人同等的话语权利,也使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影视评论家。与此同时,在高度情绪化的社会,这也使网络影视评论出现了普遍的“话语暴力”现象。再次,网络影视评论作为一种思想评判和艺术鉴赏的表达,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具有独特的生存态势。在内容上,存在着“五多五少”的失衡状态:情绪化宣泄多,理性分析少;具体作品关注多,整体创作关注少;当下作品评论多,历史作品涉及少;导演演员关注多,编剧摄影关注少;文化现象批评多,本体理论研究少。在表现形式上,网络影视评论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传统的文字形式与反传统的风格、个性短小简捷的篇幅与非规范的网络语言、语言的讽喻性与非主流的思想倾向等。特别值得珍视的,是网络影视评论的全媒体特征,即连环画式“图文影评”、拼贴戏仿视频与镜头组接式评论、观众网络问卷、排行榜、打分式评论、做客网站互动对话式评论等新形式的出现。第三,网络影视评论的社会功能及学术影响;首先,网络时代接受者的广泛性和从众性,使网络影视评论对多数观众具有显着的引导性作用。无论是电影的在线观看和下载观看,网络影视评论的好与坏、电影本身分数的高与低,都能够直接影响网民观众对于一部影视作品的好恶和取舍。网络影视评论对于观众的这种引导功能是逐级扩大的,从个体到群体,从网络里到网络外,如同“蝴蝶效应”一样,层层递进,逐步扩大,很快就形成一种社会时尚。经过许多事实证明,网络影视评论对于作品具有批评与修正的功能。在当下网络盛行的时代,影视评论的网上传播规模已经具有了广泛性和普遍性,网友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对影视作品的优劣进行评价,同时包含对影视作品中的一些错误和漏洞进行批评和修正。其次,网络影视评论作为一种勃兴的大众文化形态,在影视评论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它的出现和兴盛不仅是影视评论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也是新世纪文艺批评中最值得关注的现象。其对中国影视评论基本理论和形式的丰富与发展,提供了新鲜的经验和深刻的启示。其一是平民意识与精英意识融合的时代精神。立场的平民化与理论的简朴化,表达真诚朴实的思想情感和观点鲜明的判断,是网络影视评论带给中国影视评论理论发展的重要启示。网络影评人来自于民间,也表现出一种明确的平民意识。虽说从许多网络影视评论的帖子的内容上看,其思想观点是和精英意识、官方意识并不一致甚至是对立、对抗的,但是,从影视评论的思想发展上看,这又是对后两者的补充,实现了思想文化结构的完整性,促进了中国影视评论理论体系的发展。其二是网络影视评论率真简朴、日常化的文风。文章不矫情做作,不故作高深,快意恩仇,表达畅快淋漓,而这又恰恰是传统影视评论特别是学院派评论所最为欠缺的。网络影视评论短小简洁、活泼多样的文体形式是与大众生活及其表达形式一同发展起来的。这对于影视评论形式的变革与建构具有一定的借鉴功能。从具体的学术价值来说,就是促使文字文本形式的向短小简洁和明白质朴转化。特别是网络影视评论的观众参与和市场调研的互动方式、图像视频评论形式等也进一步丰富了影视评论形式的构成。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坚持这样一种判断:网络影视评论与传统学院派影视批评之间,是一种文化趣味和价值取向的差异,但不是文化等级上的差异。第四,网络影视评论的批评热点;首先,对“清宫戏”质疑和批评。“清宫戏”是近年来影视剧创作中一个高烧不退的热点现象。在网络影视评论与主流媒体对其质疑和批判的声音逐渐合流,在喧嚣和复杂中形成集体呐喊和团体逼宫。从对“清宫戏”在史实、服饰、礼俗、制度、姓名、称谓等方面的错误和“穿帮”,进行知识考古和镜头分析式的考察。特别是对于“清宫戏”所传达的价值观念和产生的社会影响成为批评的焦点。其次,对当下热播的“抗日神剧”模式化、荒诞化的批评。网络影视评论把这类剧作归纳和概括出已经形成的一整套叙事规则和成规,其中对“抗日神剧”批判的焦点集中在英雄人物的奇幻化和情节的荒诞离奇上。“抗日神剧”中的英雄人物在行为方式上超越了正常人类的极限,似乎在正常肉身中植入了超常态的力量,类似中国武侠小说中虚构的武侠人物,往往做出令人惊叹的“神奇”行为。再次,网络批评对于“谍战片”诟病的焦点集中在“谍战片”叙事模式的雷同化和庸俗化上。网络批评将国内“谍战片”与美剧进行比较,对国产“谍战片”对美剧在剧情框架、人物命运、心理分析、美学风格等方面进行模仿、抄袭的弊病进行批判。第五,网络影视评论的三大批评主体评价。首先,以学院派为主体的传统精英影视批评。由学院派影视批评主导,媒体人影视批评和网络影视批评从属的局面出现了颠覆式转换,学院派影视批评的主导性地位逐渐被网络影视批评所取代,专业知识分子逐渐处于焦虑和失语状态。这种现实情境对以专业影视批评报刊、杂志作为主要批评话语阵地的学院派知识分子形成倒逼态势,为了保持自己批评观念、思想的持续输出,以及维持知识分子话语权的有效性,学院派知识分子不得不或主动或被动的正视网络新媒体对影视批评的全新意义,在镇守传统专业影视批评阵营同时,纷纷在网络空间中重新开辟新的批评阵地,并以网络影视批评作为重建专业影视批评的重要参照,进行一次试探性的精神迁徙和文化挪移,学院派批评家对网络新媒体特征、网络文化特性、网络批评本质的精神体验和思想认知成为学院派网络影视批评生成的重要精神机制。也就是说,学院派网络影视批评并非是简单的批评载体的转换和单纯的批评空间的挪移,而是两种文化体系之间的交流与影响、输入与移植、转化与创造。其次,影视从业者的批评。在网络影视评论的世界里,导演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荣辱毁誉首先都集中到他们的头上。因此,导演们十分注意在网络上与观众进行交流,把这种交流视为推介自己作品、表达自己影视观念、沟通和征服观众的有效途径。几乎所有的导演都开设博客和微博,注意时时与观众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特别注意用自己的价值观和评价立场来吸引和说服观众。再次,网络影评在中国电影批评场域中逐渐汇集成一支充满生命力和鲜活力的批评群体,在网络技术、影视营销、商业利益、市场运作等多种要素的合力推动下迅速成长和崛起,并逐渐分割了中国电影批评的话语权,使中国电影批评呈现出专业影评、媒体人影评和网络影评三分天下的局面。最后,作为一种伴随着网络技术而生的网络影视评论,今后随着网络技术和影视艺术的发展,将会走向何方、走到哪一步,其前景都是难以估量的。也许,我们今天讨论的这些内容,很快就会成为妇孺皆知的常识,但是我们的努力仍然会成为一种历史的记忆。当然,这些预想和努力是在一种正常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前提下,才是有意义的。
二、小心病毒扎堆捣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心病毒扎堆捣乱(论文提纲范文)
(3)《西伯利亚的伟大灵魂-西伯利亚虎》(第1-3章)韩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 |
1.2 选题意义 |
第二章 翻译项目简介 |
2.1 作者简介 |
2.2 作品简介 |
2.3 翻译重点及难点 |
第三章 翻译与报告撰写过程 |
3.1 译前分析与准备 |
3.2 报告撰写流程 |
第四章 翻译理论及案例分析 |
4.1 翻译理论的选择 |
4.2 词层翻译案例分析 |
4.2.1 音译法 |
4.2.2 直译法 |
4.2.3 意译法 |
4.2.4 加注法 |
4.2.5 加词法 |
4.2.6 减词法 |
4.3 句子层翻译案例分析 |
4.3.1 移位法 |
4.3.2 替换法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B原译文对照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1963-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 国外研究动态 |
(二) 国内研究动态 |
三、研究目的 |
四、选题意义 |
五、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涉及的主要理论 |
第一章 励志与颓废的传奇—田纳西·威廉斯及其戏剧创作 |
第一节 田纳西·威廉斯的生平与创作历程 |
一、田纳西·威廉斯的家世渊源 |
二、田纳西·威廉斯的戏剧创作与生活轨迹 |
(一) 蹒跚登台(1930—1944) |
(二) 炫目表演(1944—1962) |
(三) 暗淡落幕(1963—1969) |
(四) 孤寂谢幕(1970—1983) |
第二节 田纳西·威廉斯的本色书写 |
一、威廉斯剧作之逐性 |
(一) 同性恋与文学 |
(二) 威廉斯剧作之同性恋书写 |
(三) 威廉斯同性恋书写之渊源 |
二、威廉斯剧作之疾病 |
(一) 疾病与文学 |
(二) 威廉斯剧作之疾病书写 |
(三) 威廉斯疾病书写之渊源 |
三、威廉斯剧作之孤独 |
(一) 孤独与文学 |
(二) 威廉斯剧作之孤独书写 |
(三) 威廉斯孤独书写之渊源 |
四、威廉斯剧作之漂泊 |
(一) 漂泊与文学 |
(二) 威廉斯剧作之漂泊书写 |
(三) 威廉斯漂泊书写之渊源 |
第三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的中国形象 |
一、欧、美文学及泛文学文本中的中国形象 |
(一) 欧洲的中国形象 |
(二) 美国的中国形象 |
二、威廉斯剧作之中国形象 |
(一) 中国形象的书写 |
(二) 中国形象书写之溯源 |
(三) 中国形象书写之目的 |
第四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的艺术贡献 |
一、借鉴古希腊戏剧的经典结构 |
(一) 高度集中的封闭式结构 |
(二) 跌宕有致的开放式结构 |
二、借鉴中国戏曲的写意性表现手法 |
(一) 高度神似的虚拟动作设定 |
(二) 虚拟时空的设置 |
三、化用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故事/历史典故 |
(一) 神话故事的有机嵌入 |
(二) 历史典故的生动融入 |
四、设置“隐而不露”的潜台人物 |
(一) 潜台人物掌控出场人物的“现时”命运 |
(二) 潜台人物暗示出场人物的将来命运 |
五、运用物象丰富的象征手法 |
(一) 一花一世界 |
(二) 一林一社会 |
(三) 一虫一人生 |
(四) 一物一世间 |
(五) 一色一身份 |
(六) 一音一情绪 |
第二章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译介 |
第一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语境 |
一、美国文学的译介之旅 |
(一) 美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 |
(二) 美国戏剧在中国的译介 |
二、丰富多元的翻译与译介理论语境 |
(一) 中国本土翻译与译介理论 |
(二) 西方翻译与译介理论 |
三、归化、异化翻译策略 |
第二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翻译与出版 |
一、大陆译介:“一枝独秀”到“百家争鸣” |
(一) 第一阶段(“十七年”时期) :政治挂帅、一枝独秀 |
(二) 第二阶段(1978— ) :聚焦三剧、各抒译见 |
二、港、台译介:共谋中抵抗 |
(一) 译介背景:不同政治力量在文学中的角逐竞技 |
(二) 港、台地区译介概况 |
(三) 译介特点:数量少,重视艺术性 |
第三节 各具特色的中文译本—威廉斯剧作中译版本比较 |
一、“译彩纷呈”的《欲望号街车》四大译本 |
(一) 四大译本各自基本特点 |
(二) 四大译本呈现的情感倾向性 |
(三) 四大译本中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叛逆翻译 |
(四) 四大译本对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 |
二、译味悠长的《玻璃动物园》四大译本 |
(一) 四大译本各自基本特点 |
(二) 四大译本呈现的雅俗之别与情感倾向 |
(三) 四大译本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叛逆翻译 |
(四) 四大译本对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 |
三、译见不一的《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两大译本 |
(一) 两大译本各自基本特点 |
(二) 两大译本呈现的情感倾向性 |
(三) 两大译本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叛逆翻译 |
(四) 两大译本对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 |
第三章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演出 |
第一节 永不停歇的“欲望号街车”—《欲望号街车》在中国的搬演与改编演出 |
一、《欲望号街车》在中国的演出历程 |
(一) 多姿多彩的大陆演出 |
(二) 异彩纷呈的港台演出 |
二、“野蛮战胜优雅”—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欲望号街车》 |
(一) 演出概况 |
(二) 导演构思 |
(三) 生动唯美的舞台呈现 |
三、中西合璧的剧坛明珠—北京铁皮屋版《纸牌夜布鲁斯》 |
(一) 演出概况 |
(二) 导演构思 |
(三) 中西合璧的舞台呈现 |
第二节 脆弱的玻璃动物之旅—《玻璃动物园》在中国的演出 |
一、《玻璃动物园》在中国的演出历程 |
(一) 沉寂—爆发的大陆演出 |
(二) 持续—稳步的港、澳、台的演出 |
二、“生活总是要继续”—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玻璃动物园》 |
(一) 演出概况 |
(二) 导演构思 |
(三) 忠实原剧的舞台呈现 |
第三节 田纳西·威廉斯其他剧作在中国的搬演 |
一、《热铁皮屋顶上的猫》演出概况 |
二、《夏与烟》《请爱我一小时》的演出 |
第四章 田纳西·威廉斯及其戏剧对中国作家的影响 |
第一节 同宗异支—田纳西·威廉斯及其他剧作家对中国新时期戏剧的整体影响 |
一、新现实主义与精神悲剧的内在影响 |
(一) 聚焦社会底层生活 |
(二) 高扬人道主义大旗 |
(三) 挖掘复杂的人性 |
(四) 再现残酷、惨烈的现实 |
(五) 凸显小人物的精神悲剧 |
二、多姿多彩的戏剧表现手法的影响 |
(一) 以外化的方式展现内心 |
(二) 借鉴象征手法 |
(三) 哀婉浓郁的诗意营造 |
(四) “造型戏剧”的中国化实践 |
第二节 独怆然而涕下—田纳西·威廉斯对白先勇创作的影响 |
一、跨越时空的“相遇” |
(一) 身世境遇的暗合 |
(二) 姐弟情深的追思 |
(三) 爱荷华大学的杰出校友 |
(四) 同性恋的性态取向 |
(五) 浓厚的明星崇拜情结 |
二、追怀幽思—威廉斯及其剧作对白先勇创作的影响 |
(一) 西比尔之哀—对美人迟暮的哀悼 |
(二) 阿都尼斯之魅—对同性之爱的赞赏 |
(三) 阿瑞斯之怒—对残酷暴力的展示 |
(四) 美杜莎之惑—对恶与美的女性的书写 |
三、多元归一—威廉斯剧作表现手法对白先勇的影响 |
(一) 以心理回忆手法展现百态人生 |
(二) 以象征手法展现世态万象 |
第三节 哀婉、感伤的记忆—《玻璃动物园》对赵耀民《良辰美景》的影响. |
一、一江春水向东流—时代变迁对美好事物的碾压 |
(一) 无可奈何花落去—美好事物渐趋消逝 |
(二) 东风无力百花残—奋力挽留美好事物 |
(三) 此情可待成追忆—对美的怀念与希冀 |
(四) 四顾茫茫已惘然—两剧弥漫的悲剧性 |
二、乱花渐入迷人眼—《玻璃动物园》表现形式和技巧、手法对《良辰美景》的影响 |
(一) 两剧“演出说明”之间存在明显的影响—借鉴关系 |
(二) 两剧均设置叙述者 |
(三) 心理外化手法的借鉴 |
(四) 人物设置方面的影响 |
(五) 象征运用的类同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6)浮色(论文提纲范文)
关键词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评职称 |
报复 |
胜利 |
查课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尾声 |
致谢 |
(7)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为什么选社会运动? |
二、为什么从媒介切入? |
三、什么是社会运动? |
四、为什么是太阳花?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回顾 |
一、社会运动研究 |
(一) 集体行为论 |
(二) 资源动员论 |
(三) 政治过程论 |
(四) 政治机会论 |
(五) 框架建构论 |
(六) 新社会运动论 |
(七) 国家与社会运动 |
(八) 抗争政治 |
二、社会运动与媒体 |
(一) 大众媒体与社会运动 |
(二) 新媒体与社会运动 |
(三) 新旧媒体关系 |
三、国内相关研究 |
(一) 新媒体研究 |
(二) 国内社会运动和群体性事件研究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问题 |
(三) 分析框架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过程 |
(六) 相关概念辨析 |
第四章 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 |
一、中天新闻的“检视”建构 |
(一) 违法乱纪:霸占“立法院” |
(二) 政院事件:破坏者形象构建 |
(三) 政院延续:警察VS学生的双面建构 |
(四) 凯道游行:负面底色下的褒贬中立 |
(五) 检视增加:漏洞百出的运动 |
(六) 暴力因素:对“破坏”的关注与放大 |
(七) 造神运动:学运领袖的神化与批判 |
(八) 运动退场:对追责的强调 |
(九) 服贸协议:多层次说理相挺 |
(十) 对“中天”的小结 |
二、TVBS:流动的框架 |
(一) 318之夜:狼藉与混乱建构 |
(二) 框架首转:从质疑到中立 |
(三) 二次转变:对“占领政院”事件的报道 |
(四) 逐渐三转:过渡时期的TVBS报道框架 |
(五) 凯道游行:支持与切割的微妙操作 |
(六) 框架四转:对立、退场与质疑 |
(七) 运动退场:话题刺激性炒作 |
(八) 五转与切割:退场之日与包围中正一 |
(九) 对警察、服贸议题及花边新闻的特殊报道 |
(十) 对TVBS的小结 |
三、新闻e论坛:对运动空间的实时民粹化展演 |
(一) 草根视角:媒体不报,我们来报 |
(二) 政院之夜:突出警察暴力的实时播报 |
(三) 凯道之前:支持立场的延续 |
(四) 330凯道:跟随式直播 |
(五) 退场前夕:双重标准下的正负建构 |
(六) 退场之日:确认与升华运动价值 |
(七) 抗争再起:连接运动框架的正面建构 |
(八) 运动领袖:平凡化操作框架 |
(九) 对“新闻e论坛”的小结 |
四、黑岛青脸书:运动核心的跟随式“喉舌”框架 |
(一) 运动初期:实时播报的动员框架 |
(二) 政院事件:及时切割与声援利用 |
(三) 凯道前夕:转守为攻 |
(四) 激情消退:改变策略维持动能 |
(五) 退场之时:对运动的极尽讴歌 |
(六) 路过中正一:切割与声援 |
(七) 运动领袖的“集权”建构和警察“暴力”建构 |
(八) 对“黑岛青”的小结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互动的“战场”:新旧媒体与运动的多面互动 |
一、内容层面 |
(一) 旧媒体上的新媒体 |
(二) 新媒体上的旧媒体 |
二、行动层面 |
(一) 新旧媒体之间 |
(二) 新旧媒体与运动之间 |
三、“互动”对内容生产的影响 |
(一) E论坛:徘徊于“游击”与“正轨”之间 |
(二) 中天:内部高度一致下的组织保证 |
(三) TVBS:收视率挂帅下的无奈 |
(四) 黑岛青:随运动阶段变化的内容生产 |
(五) 作为在场的“新媒体” |
四、对媒体与运动的最终讨论 |
(一) 318夜晚:“没有组织,怎么冲?” |
(二) 政院事件:内外困境和控制不足下的悲喜剧 |
(三) 退场转折:330凯道后的衰落 |
(四) 传统媒体:聚焦、造神、监督和权力集中 |
(五) 新媒体:根植于运动内部的建设性角色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变迁、结构、话语下的太阳花 |
一、财团化、贫穷化、少子化与相对剥夺感的产生 |
二、国家性质与社会性质 |
(一) 历史因素及其发展背景 |
(二) 国家性质与社会运动 |
(三) 社会性质与社会运动 |
(四) “结构”因素的综合性分析 |
三、话语、意识形态与太阳花 |
(一) 国族认同焦虑和“反中国因素” |
(二) 反黑箱服贸的民主诉求 |
(三) 反自由贸易论述与“泛左”思想 |
(四) 世代正义与青年参与 |
(五) 对“话语”与框架建构论的讨论 |
四、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一、得出的几点结论 |
二、结论基础上的几点讨论 |
(一) 社会运动发展与媒体的矛盾与困境 |
(二) 信息时代社会运动中新媒体的“参与式实践” |
(三) 关于“媒体悖论”的讨论 |
(四) 对辩证技术观的呼唤 |
三、关于研究本身的几点讨论 |
(一) 不同视角下对研究对象的不同观感 |
(二) 研究进场和资料获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车行大地(论文提纲范文)
一、出发 |
二、湘行·前记 |
三、广西·前记 |
四、广西记·巴马 |
五、云南记·上 |
(9)花村(论文提纲范文)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10)当代中国网络影视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历史的回顾与当下的态势 |
一、 新中国影视批评的历史回顾及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
二、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网络影视评论的缘起、类型与发展轨 |
一、 网络化生存与话语权利的空间 |
二、 新电影时代与网络影视评论的出现 |
(一) “新电影时代”与电影观众的构成 |
(二) 异军突起:网络影视评论的勃兴 |
三、 网络影视评论的分类与构成 |
第二章 网络影视评论的传播途径与传播平台 |
一、 日新月异的网络通讯与影视评论载体 |
(一) 综合门户网站的网络论坛及专业电影网的评论 |
(二) 博客、微信、QQ 群、手机短信的影评 |
二、 网络影视评论的网络化进程与生成机制 |
(一) 传统媒体网络化嬗变的进程与困局 |
(二) “意见领袖”的形成与影响 |
(三) “沉默的螺旋”理论与网络“大多数意见” |
第三章 网络影视评论的“议程设置”与“网络水军”的暗流 |
一、 “议程设置”理论与惯性传播实践 |
二、 《无极》之路:过度议程设置策略与逆反的推介效果 |
三、 网络水军的泛滥与网络影视评论的失真 |
第四章 网络影视评论的媒介功能与传播特性 |
一、 基于网络媒体的全方位的互动性 |
二、 捧“新”追“热”:批评的即时性和时尚性 |
三、 自由的时间与开放的空间 |
四、 感受的个人性与思想的民间性 |
第五章 情绪化社会与网络影视评论的“话语暴力” |
一、 情绪化社会的形成及其网络表达 |
二、 网络影视评论中的话语权利与话语暴力 |
三、 网络影视评论中的话语暴力与文化霸权 |
第六章 失衡的网络影视批评生态 |
一、 情绪化宣泄多,理性分析少 |
二、 具体作品关注多,整体创作关注少 |
三、 当下作品评论多,历史作品涉及少 |
四、 演员导演关注多,编剧摄影关注少 |
五、 文化现象批评多,本体理论研究少 |
第七章 网络影视评论的文体形式与特征 |
一、 传统的文字形式与反传统的风格个性 |
(一) 短小简捷的篇幅与非规范的网络语言 |
(二) 口语化的风格与非主流的思想倾向 |
二、 网络影视评论的全媒体特征 |
(一) 连环画式“图文影评” |
(二) “改编”的权利:拼贴、戏仿、镜头组接式评论 |
三、 观众网络问卷、排行榜、打分式评论 |
第八章 网络影视评论的热点批评 |
一、 对于“清宫戏”的批评 |
二、 对于“抗日神剧”的批评 |
三、 对“谍战片”的批评 |
四、 “政治大片”《建国大业》及其网络大讨论 |
五、 网络影视热点批评的意识逻辑 |
第九章 网络影视批评群体研究 |
一、 学院派影视批评的“出走” |
二、 职业影视从业者的辩护 |
三、 网络民间影评人的崛起 |
第十章 网络影视评论的社会功能及影响 |
一、 蝴蝶效应:对观众的引导功能 |
二、 作品的修正功能 |
三、 学术的建构功能 |
(一) 文风的影响 |
(二) 文体形式的影响 |
(三) 学术氛围与后备队伍的培养 |
结语 中国网络影视评论未来发展的前提与动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小心病毒扎堆捣乱(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冠疫情下潜在旅游者的情绪变化 ——一种微博文本分析方法[D]. 高子梦.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两个失踪的男人及其他[J]. 李东文. 黄河, 2020(06)
- [3]《西伯利亚的伟大灵魂-西伯利亚虎》(第1-3章)韩汉翻译实践报告[D]. 李京泽. 山东大学, 2020(05)
- [4]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1963-2018)[D]. 高鲜花.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5]昨夜西风[J]. 张新平. 唐山文学, 2017(03)
- [6]浮色[J]. 黄梵. 作家, 2015(23)
- [7]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D]. 许剑峰. 南京大学, 2016(05)
- [8]车行大地[J]. 李治中. 小说界, 2015(02)
- [9]花村[J]. 王华. 当代, 2015(02)
- [10]当代中国网络影视评论研究[D]. 张遥. 吉林大学, 2014(09)
标签:影视评论论文; 翻译理论论文; 艺术论文; 热铁皮屋顶上的猫论文; 语言翻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