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纤维素在人体内的功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晶[1](2021)在《黄酒麦曲中产阿魏酸功能菌群解析及Penicillium oxalicum M1816在黄酒中的强化应用》文中认为黄酒是中国传统酿造酒的代表,其“用曲制酒、双边发酵”的独特酿造工艺赋予了黄酒醇厚的风味、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功能活性成分。现代研究发现,黄酒中含有极为丰富的活性肽、多酚、低聚糖、矿物质等功能活性物质,具有降血压、延缓衰老、抗氧化、降胆固醇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能。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低酒度、高营养已逐渐成为酒类饮料的消费趋势。阿魏酸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炎活性和细胞保护能力,在心脑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肥胖、肠缺血、皮肤病、癌症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发挥一定功效。目前将阿魏酸作为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功能因子应用于食品饮料的研究越来越多。因此,研究阿魏酸在黄酒酿造中的产生机制是开发健康黄酒的重要突破点。本课题以传统酿造黄酒为研究背景,以提高黄酒中功能物质阿魏酸含量为目标,基于宏基因组测序技术解析了麦曲阿魏酸产生相关的功能酶基因和微生物的多样性,从黄酒麦曲中筛选到3株产酶功能菌,并对其固态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和验证,确定了1株最佳产酶菌株Penicillium oxalicum M1816;在此基础上从理化指标、阿魏酸、有机酸、风味物质含量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等方面探究了P.oxalicum M1816强化麸曲添加对黄酒发酵过程的影响;采用二代Illumina和三代Nanopore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P.oxalicum M1816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对该菌株在阿魏酸产生相关的功能酶基因潜力方面进行了挖掘分析。首先,考察了黄酒麦曲的理化指标、阿魏酸含量、阿魏酸酯酶、纤维素酶等酶活力,基于宏基因组测序技术解析了麦曲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分析表明,种水平上,KJS麦曲中优势种(0.5%)主要包括S.rectivirgula、S.shandongensis、S.hirsuta、S.spinosa、S.erythraea)和S.marina。GYLS麦曲优势种主要包括S.hirsuta、S.rectivirgula、S.shandongensis、S.erythraea、S.spinosa和R.emersonii。KEGG、eggNOG和CAZy功能注释表明,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代谢是麦曲发酵中的重要功能。基于麦曲宏基因组测序数据,进一步探究了麦曲阿魏酸产生功能酶基因和微生物多样性,在本研究中发现共有8个细菌属和2个真菌属的微生物注释到阿魏酸酯酶;共有23个细菌属和13个真菌属注释到的5种参与纤维素降解相关的酶类基因;共有29个细菌属和15个真菌属注释到15种参与半纤维素降解相关的酶类基因。其中,芽孢杆菌属、链霉菌属、糖多孢菌属、青霉属和曲霉属是参与小麦细胞壁中阿魏酸水解释放的主要产酶功能微生物。其次,以高产功能酶为目标,利用选择性培养基从麦曲中分离获得了50株具有阿魏酸酯酶活性,43株具有纤维素酶活性和38株具有木聚糖酶活性的菌株。根据酶活指数从初筛菌种中选取出18株菌株进行复筛,通过评估其固态发酵产酶活性,筛选出了3株高产阿魏酸酯酶、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菌株,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Aspergillus nidulans M1605、Aspergillus tritici M1612和Penicillium oxalicum M1816。再次,为进一步提高筛选菌株的产酶能力,对筛选菌株A.nidulans M1605、A.tritici M1612和P.oxalicum M1816的固态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并进一步通过优化验证实验确定了最佳产酶菌株为P.oxalicum M1816。结果表明,P.oxalicum M1816的最佳产酶条件为培养时间96h、初始水分含量为80%、初始pH5.0和发酵温度32℃。优化后,P.oxalicum M1816麸曲的阿魏酸酯酶活力分别达到1569.07±77.48mU/g DW(MFA为底物)和499.26±47.71mU/g DW(DSWB为底物),相较于优化前分别提高了24.54%和17.24%;纤维素酶活力提高了79.49%,达到273.16±17.62U/g DW,木聚糖酶酶活力提高了22.03%,达到697.68±61.18U/g DW。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P.oxalicum M1816麸曲在黄酒中的添加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不改变传统黄酒特色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黄酒理化指标、阿魏酸、有机酸、挥发性性风味物质含量等指标,确定了P.oxalicum M1816麸曲在黄酒发酵中的最佳添加比例为2%(w/w),在此添加比例下发酵黄酒中阿魏酸含量达到32.56±3.04mg/L。第四,基于P.oxalicum M1816麸曲在黄酒中添加量的优化结果,本研究进一步探究了P.oxalicum M1816麸曲的添加对黄酒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阿魏酸、有机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并应用PacBio SMRT测序技术揭示了P.oxalicum M1816麸曲添加对黄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演变的影响。研究发现实验组(PO组)与对照组(CK组)黄酒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有机酸、风味物质的组成和含量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相似,且两组黄酒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微生物多样性差异不显着(P>0.05)。发酵结束后PO组黄酒中阿魏酸含量显着提高到34.90mg/L,约为CK组的14倍。此外,发酵结束PO组酒精度显着高于CK组(P<0.05),表明P.oxalicum M1816麸曲的添加还可提高原料利用率。最后,采用基于Nanopore Prometh ION测序平台的第三代单分子测序技术和基于Illumina Nova Seq PE150测序平台的第二代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P.oxalicum M1816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构建了包含8个Contigs的真菌P.oxalicum M1816全基因组序列,其大小为30.54 Mb,GC含量为54.59%,在基因组中共预测到8301个CDS序列,191个t RNA基因和47个r RNA基因。采用GO、KEGG、KOG和CAZy数据库对P.oxalicum M1816进行了功能注释,并预测到了43个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为了探究P.oxalicum M1816降解麦麸产生阿魏酸的潜力,进一步对其产阿魏酸功能酶基因进行了挖掘。结果表明P.oxalicum M1816基因组中共预测到了150个与阿魏酸产生相关的功能酶基因,包括39种纤维素酶基因和111种半纤维素酶基因(含有5个阿魏酸酯酶基因)。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袁杨[3](2020)在《韭根挥发油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糖萼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韭根挥发油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糖萼层(ESL)的作用,及其对内皮细胞表达eNOS、caveolin-1、硫酸乙酰肝素等的影响,探讨韭根挥发油对血管内皮ESL的作用机制。方法:1.韭根挥发油的提取:将韭根洗净、阴干,用打粉机粉碎,装入圆底大烧瓶中,浸泡后放入电热套上,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收集挥发油,再用乙醚萃取3次,得到本试验使用的韭根挥发油。2.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洗净脐静脉,注入胶原酶Ⅰ,收集消化液,离心得到人脐静脉内皮原代细胞,使用人第VIII因子相关抗原荧光染色法进行原代细胞鉴定。用DME/F12培养基,于37℃、5%CO2的条件下培养。3.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糖萼层(ESL)形态学观察及损伤模型建立:用不同浓度的脂多糖(0?g/mL、0.05?g/mL、0.1?g/mL),分不同的时长(5min、10min、20min、30min)刺激人内皮细胞,使细胞ESL受到损伤。电镜下观察不同浓度LPS在不同时间对内皮细胞ESL形态的影响,为电镜观察ESL的形态变化筛选出适宜LPS浓度和损伤时间。4.韭根挥发油对损伤ESL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8组,包括正常组,模型组,0.025%韭根挥发油10μL/mL、20μL/mL、40μL/mL、60μL/mL、80μL/mL、100μL/mL等不同浓度给药组。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硫酸乙酰肝素(HS)、透明质酸(HA)的含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NOS、caveolin-1的表达。结果:1.400g韭根粉末可提取挥发油约0.5mL。2.胶原酶Ⅰ消化得到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贴壁后呈长梭形聚集生长,使用人第VIII因子相关抗原荧光染色法对细胞进行鉴定,证明从脐静脉内消化下来的细胞为人脐静脉内皮细胞。3.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SL受损程度随着LPS浓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加重。电镜观察内皮细胞ESL形态,0.05?g/mL LPS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5min后,ESL已经开始脱落,10min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ESL出现了较严重的损伤,但尚有部分残存,并未完全脱落,20min和30min时多数细胞ESL结构已不可见。而0.1?g/mL的LPS干预细胞时,内皮ESL多已消失。所以试验选择LPS对ESL损伤的合适浓度和时间分别为0.05?g/mL、10min。4.韭根挥发油干预损伤内皮细胞后,电镜下可以观察到ESL受损程度减轻;各组细胞上清液中HS、HA含量降低;韭根挥发油干预内皮细胞eNOS和caveolin-1的表达增高。结论:韭根挥发油可以促进HUVECs的生长,降低LPS对内皮细胞ESL的损伤程度,并促进其修复,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增加caveolin-1的表达,激活内皮细胞eNOS,维持HUVECs功能,促进损伤ESL修复。
王启龙[4](2019)在《基于免疫亲和色谱的中药多糖活性筛选与构效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糖是由醛糖和(或)酮糖通过糖苷键将单糖连接在一起的一类天然大分子聚合物,是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糖生物组学已经成为继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之后的第3个生物学里程碑。多糖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特别是在调节机体免疫、增强细胞抗肿瘤活性等方面。目前对多糖的免疫活性成分的筛选方法是在传统的提取、分离和结构解析的基础上利用药理模型对多糖进行免疫活性测试,但该方法比较繁琐,且耗时较长。巨噬细胞(macrophagocyte,Mφ)是多糖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最主要的效应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多糖对Mφ的免疫调节作用主要通过对Mφ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及调节Mφ激活的信号通路两个方面进行。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是机体催化黄嘌呤或次黄嘌呤转化为尿酸关键酶,同时XOD催化过程中生成的氧自由基影响整个免疫系统:尿酸过多会在关节处沉积,形成炎症,诱发机体的免疫反应;氧自由基也具有调节免疫活性、前列腺素合成、Mφ吞噬等作用。多糖可以通过对XOD的作用,发挥其免疫调节活性。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构建复壁碳纳米管修饰的Mφ脂筏免疫亲和色谱系统以及XOD酶免疫亲和色谱系统,实现多糖免疫活性的在线筛选,建立起一套快速、准确、使用寿命长的多糖免疫活性筛选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Mφ脂筏免疫亲和色谱及XOD免疫亲和色谱在线筛选模型的构建:1)亲和色谱固定相材料的制备:首先将酰化的复壁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 Multi-walled,CNTm)与硅烷化的硅胶反应制备复壁碳纳米管包裹的硅胶(CNTm@SiO2)。将人单核细胞(monocytes,THP-1)诱导分化成Mφ,采用蔗糖梯度密度溶液超速离心法,获取脂筏;在冰浴条件下,分别向Mφ脂筏溶液、XOD溶液中加入CNTm@SiO2,制备Mφ包裹的CNTm@SiO2色谱固定相(Mφ@CNTm@SiO2)及XOD包裹的CNTm@SiO2色谱固定相(XOD@CNTm@SiO2)。扫面电子显微镜表征及免疫活性检测等结果表明:提取脂筏活性稳定,制备成固定相后,脂筏及XOD很好的吸附于CNTm@SiO2表面,且XOD与脂筏的免疫活性基本没受影响。2)亲和色谱系统的性能考察:采用低压装柱法制备亲和色谱柱,并对其免疫亲和色谱系统进行考察。分别考察Mφ@CNTm@SiO2色谱固定相及色谱系统、XOD@CNTm@SiO2色谱固定相及色谱系统的稳定性、专属性和使用寿命。实验结果显示色谱系统的稳定性和专属性良好,连续在线使用240 h后,其色谱活性没受影响,色谱柱活性保持良好,且使用寿命与未修饰的脂筏色谱相比大大延长。3)对不同分子量葡聚糖在这两种色谱上的保留行为分别进行研究,发现葡聚糖分子量的Ln值与其在色谱系统的保留时间成反比,回归方程的线性关系良好,为后续多糖筛选和免疫活性强弱判断奠定基础。2.中药多糖免疫活性在线筛选研究:选取十五味中药材,利用有机溶剂先除色素,经水提醇沉及除蛋白得到粗多糖,再利用大孔树脂层析柱、离子交换层析柱和凝胶过滤层析柱对粗多糖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分子量相对均一的纯化多糖组分17个,利用亲和色谱在线活性筛选模型筛选多糖的免疫活性。1)多糖的分离纯化:药材用石油醚和无水乙醇脱色后,超纯水提取浓缩后用95%乙醇沉淀多糖,沉淀物用Sevage法除蛋白质,超纯水透析两天,得到十五味中药的粗多糖。利用AB-8、D-101和D-315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粗多糖进行脱色。最后,将脱色后的粗多糖依次用离子交换层析柱和葡聚糖凝胶层析柱进行纯化,得到分子量相对均一的纯化多糖。2)多糖纯度鉴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纯化多糖的纯度,元素分析仪对纯化多糖进行元素含量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多糖的纯度及分子量的进行测定。综合分析纯度检测结果,可证实所分离纯化的多糖分子量均相对均一,几乎均不含蛋白质、核酸、小分子化合物、色素、无机盐等杂质,多糖的纯度均较高。3)多糖含量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对多糖的总糖含量进行检测。以葡聚糖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y=8.177x-0.0414,R2=0.9976,线性范围良好。分离纯化得到的17种多糖的总多糖含量均超过98.5%。4)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检测蛋白质含量。以牛血清蛋白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标准曲线:y=0.0299x+0.0028,R2=0.9901,线性关系良好。分离纯化得到的17种多糖的蛋白质含量均未超过0.5%。5)纯化多糖免疫活性在线筛选:分别用Mφ@CNTm@SiO2色谱系统及XOD@CNTm@SiO2色谱系统对多糖的免疫活性进行在线筛选。通过与多糖在Mφ@CNTm@SiO2免疫亲和色谱柱上的理论保留时间相比较,发现金银花-2多糖、川牛膝多糖、黄芩多糖、苦参多糖、当归多糖、金针菇多糖、白芍-1多糖在Mφ@CNTm@SiO2免疫亲和色谱柱上实际保留时间明显延迟;通过与多糖在XOD@CNTm@SiO2免疫亲和色谱柱上的理论保留时间相比较,金银花-2多糖、川牛膝多糖、黄芩多糖、苦参多糖、金针菇多糖、白芍-1多糖、白芍-2多糖在XOD@CNTm@SiO2免疫亲和色谱柱上的实际保留时间明显延迟。3.中药多糖免疫活性体内外评价采用体内体外结合的方法检测多糖对XOD和Mφ活性的影响,验证Mφ@CNTm@SiO2免疫亲和色谱以及XOD@CNTm@SiO2免疫亲和色谱在线筛选多糖免疫活性结果的准确性。1)多糖对体外培养的Mφ吞噬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来考察多糖对Mφ的吞噬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金银花-2多糖组、川牛膝多糖组、黄芩多糖组、苦参多糖组、金针菇多糖组、白芍-1多糖组、白芍-2多糖组均可以显着影响Mφ的吞噬行为。2)多糖对Mφ分泌的NO和TNF-α的影响: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表明,金银花-2多糖组、川牛膝多糖组、黄芩多糖组、苦参多糖组、金针菇多糖组、白芍-1多糖组、白芍-2多糖组、当归多糖组均可以显着提高NO、TNF-α分泌量;黄芪多糖组显着提升Mφ分泌NO的能力。3)多糖对体内Mφ吞噬能力影响:采用小鼠腹腔Mφ吞噬鸡红细胞试验测定多糖对Mφ体内吞噬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金银花-2多糖组、川牛膝多糖组、黄芩多糖组、苦参多糖组、金针菇多糖组、白芍-1多糖组、白芍-2多糖组的小鼠Mφ吞噬能力显着提高。4)纯化多糖的体外抑制XOD活性研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酸的含量,推断多糖对XOD抑制活性。研究结果:金银花-2多糖、川牛膝多糖、黄芩多糖、苦参多糖、金针菇多糖、白芍-1多糖、白芍-2多糖有抑制XOD的活性。5)多糖在体内对XOD抑制活性研究:建立高尿酸症大鼠模型,检测纯化多糖对大鼠的血清及肝脏中XOD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银花-2多糖组、川牛膝多糖组、黄芩多糖组、苦参多糖组、金针菇多糖组、白芍-1多糖组、白芍-2多糖组可以显着降低血清及肝脏中XOD的活性。6)纯化多糖对大鼠血尿酸水平影响: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的建立,可以通过检测尿酸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多糖对XOD的抑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金银花-2多糖组、川牛膝多糖组、黄芩多糖组、苦参多糖组、金针菇多糖组、白芍-1多糖组、白芍-2多糖组、山药多糖组、黄芪多糖组、白芨多糖组可明显降低大鼠血尿酸浓度。通过以上实验证明建立的两种亲和色谱具有可靠的多糖免疫活性筛选能力,采用阴性对照品葡聚糖所建立的半定量分析方法准确性高。4.多糖的结构解析及构效关系初步探讨本章对分离纯化的17种多糖的结构进行初步解析,主要采用高效液相、红外光谱、核磁共振、高碘酸氧化、刚果红实验等分析方法和分析仪器。对多糖的初级及高级结构进行研究,结合前期多糖的免疫活性的测定,初步探索多糖的构效关系。1)多糖分子量与活性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大分子量的多糖具有更多数量的单糖,糖键的连接方式更多,聚合种类也更多,所以空间结构更加复杂,有可能会提高其生物活性。2)单糖组成与活性关系:采用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多糖的单糖组分进行检测。研究发现,具有葡聚糖主链结构,含有阿拉伯糖、半乳糖、甘露糖的多糖具有较强的促进免疫活性作用;糖醛酸可以明显增加多糖的免疫活性。3)糖苷键的类型与活性关系:采用高碘酸氧化多糖反应分析糖苷键连接类型。研究发现,免疫活性强的多糖中的1→3糖苷键所占比例比其他纯化多糖组分的比列高。推测可能是因为1→3糖苷键为非还原性糖苷键,其比例越大,稳定性和耐受性越高,活性所受影响越小。4)异头碳类型与活性的关系: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及1H-NMR分析异头碳类型。结果表明,异头碳的联合类型与多糖免疫活性大小的关系不明显。5)多糖高级结构与活性的关系:采用刚果红实验以及透射电镜分析多糖的高级构象。研究表明,具有三螺旋空间构象的多糖其免疫活性相应较强,而透射电镜的分析结果也证明这几个纯化多糖具有类似蠕虫链状的空间构象,与其三螺旋空间构象类似。
高博[5](2019)在《多巴胺氧化自聚合反应及其改性海藻酸钠水凝胶的制备与载药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多巴胺(DA)是一种典型的含儿茶酚的单体,具有多功能性,在碱性环境或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容易发生氧化自聚合反应,生成聚多巴胺(PDA)。通过控制反应条件,DA可在多种材料表面沉积成PDA涂层,也可以氧化-自组装成PDA微球(PDA Ps)。海藻酸钠(ALG)等天然阴离子多糖水凝胶很难实现高载药能力,因为凝胶网络吸附药物的能力很弱。采用传统离子交联的水凝胶易在生理盐水中快速溶胀而导致药物的暴释。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引发条件对DA氧化自聚合反应及其产物成球性能的影响,利用DA/PDA组分对海藻酸钠进行改性,优化成胶与药物吸附性能。本论文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多巴胺的氧化自聚合反应及其微球产物的制备我们系统地比较了氨水(碱性)与高碘酸钠(酸性)引发条件下,多巴胺氧化反应的特点;重点研究了高碘酸钠引发体系中,反应介质、单体与引发剂的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氧化产物组成及其自组装过程的影响。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纳米激光粒度仪(DLS)表征产物的化学组成与显微形貌,并基于此对氧化自聚合反应的机理进行了合理推测。载药和体外释放实验表明,PDA Ps对加替沙星(GFLX)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缓释性能。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表明,低浓度PDA Ps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这为其在生物医学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2、多巴胺/聚多巴胺改性藻酸钠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及其对GFLX的体外释放研究在本论文中,用物理共混和化学共聚的方法制备多巴胺改性的藻酸钠水凝胶:(1)预先制备形貌均一的PDA Ps并分散到海藻酸钠溶液中,通过Ca2+交联,制备了一种PDA颗粒嵌入式水凝胶(ALG-PDA)。(2)氨水溶液(AS)或高碘酸钠(SP)用于引发ALG溶液中的DA反应,再进一步通过Ca2+交联,分别制得掺入DA/PDA组分的ALG-DA-AS和ALG-DA-SP两种水凝胶。通过UV-Vis、SEM、1H NMR和FT-IR来表征掺入的DA/PDA组分在水凝胶中的化学组成与显微形貌。通过流变学测试,可以确定ALG-DA-SP水凝胶的溶胶-凝胶转变时间。在以加替沙星(GFLX)作为模型药物的载药和体外释放实验中,三种改性水凝胶与普通ALG水凝胶相比,均具有更高的载药能力和更慢的释放速度。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表明,ALG、ALG-DA-AS和ALG-DA-SP三组水凝胶均具有相对较低的细胞毒性。溶胀实验表明,ALG-DA-SP水凝胶由于其共价交联结构,在生理盐水中浸泡72 h仍能保持完整的结构。本论文系统地表征了DA/PDA组份在凝胶网络中的存在形式,并阐述了其对凝胶形成与结构稳定性、药物吸附性能的影响。这为我们开发用于医疗和制药应用的原位形成水凝胶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沈献睿[6](2019)在《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选穴规律的文献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全面系统的检索国内大型文献数据库,筛选合格的临床研究文献,对2007年到2017年国内发表的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型文献报导进行文献检索、筛选、纳入、分类、统计资料分析,并对临床常用腧穴选用、组方规律进行总结归纳,旨在为临床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选穴提供依据、指导临床选穴,使以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的选穴处方有更多科学理论依据,增加其规范性,并在临床上取得更大成效。方法:通过预先对检索方法进行规范化制定,建立好有效合理的检索策略,然后用机器与人工相结合的方法,据此对国内数个大型文献数据库进行全面系统的检索,从2007年到2017年国内发表的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型文献发表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经筛选、纳入、剔除后阅读,统计其中穴位使用的频率及频次等,并用EXCLE记录、统计临床上治疗中风后便秘取得一定成效的穴位,总结其常用穴位分布特点及处方规律;结合其中医理论据此深入探究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的选穴特点并归纳总结配穴组方特点。结果:本文根据检索式等在国内4大数据库中筛选文献去除重复检出后共177篇,利用软件NoteExpress2软件进行文献整理,结合事先拟定的纳入标准后最终选定文献18篇录入研究,阅读文章过程中发现其中有两首重复处方,最终记录针灸处方16首,穴位29个。确定最终纳入文献后,我们进行了 EXCLE统计分析。(1)穴位频率使用最高的为天枢、上巨虚、支沟,其中天枢穴使用频率高达18.52%。(2)穴位涉及经络共9条,穴位选用数及使用频率最高的三条由高至低依次为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使用最频繁,含穴位7个,如天枢、上巨虚、足三里、水道等,使用频率高达44.44%。(3)穴位多分布于腹部及下肢,腹部最多有12个穴位,如天枢、中脘、水道、气海等,频率达49.38%,占总分布的一半以上,其中未见分布于头颈部穴位,腰背部穴位较少见。(4)其中特定穴共涉及11种,68次使用,使用最高频率的为募穴,其次依次为下合穴、八会穴、原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络穴、合穴等,涉及穴位数最多的为交会穴、原穴及络穴,五输穴较少见。(5)16首纳入针灸处方中包含局部取穴法、合募配穴、俞募原配穴、远近配穴、循经配穴法等。结论:结合对取穴频率、取穴经络分布、取穴部位分布及特定穴的使用情况等多方面的统计结果来看,在对中风后便秘的针灸治疗中,天枢穴为首选穴位,临床上具体配穴可选取局部取穴、循经配穴、远近配穴及结合特定穴应用四种配穴方式,如局部取穴选取天枢、中脘、水道、腹结,循经选取上巨虚、足三里,特定穴除多位于胸腹部的募穴外,可多选取下合穴如足三里、上下巨虚等;另外可随证辨证论治,气秘随证加关元、气海,阴虚型便秘随证加肾经之原穴太溪、肝经之原穴太冲等。
李鑫[7](2018)在《基于援药理论“制何首乌—虎杖”治疗脑小血管病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理论层面,从涵义、沿革、中医临床应用探析、关系辨析、意义和发展方向六个方面对援药理论进行系统的分析及探讨;临床研究层面,基于援药理论,对在传统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应用援药治疗脑小血管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旨在探索援药理论应用于现代中医临床的思路及研究方向,发展传统中医药基础理论,推动现代中医临床实践。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辨证组、援药组,各4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内科基础治疗,辨证组患者给予中药汤剂化痰活血汤治疗,援药组在化痰活血汤治疗基础上加用援药制何首乌、虎杖治疗。对三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4天后、治疗2月后的神经功能缺失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IADL)评分、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和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血糖等安全性指标进行评定,对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2月后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眼底视网膜小血管、血压进行评定,对治疗前及治疗2月后凝血四项、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SOD)、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sy)、脂蛋白等脑小血管病可能的机制性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传统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加用援药制何首乌、虎杖后临床疗效,探讨援药理论现代中医临床应用思路。结果:三组共完成临床观察病例108例,每组36例。临床研究显示,疗效性指标结果: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三组治疗前后组间、组内比较,提示援药组与辨证组在改善脑小血管病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方面临床效果相当,起效大致同步(P>0.05),在临床疗效与起效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IADL量表三组得分比较发现,单纯的西医内科基本治疗对患者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轻微(P>0.05),辨证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援药组在起效时间及对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程度上均优于辨证组(P<0.01);MMSE量表及MoCA量表评分三组治疗前后组间、组内比较发现,对于脑小血管病造成的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援药组对认知能力的改善程度及起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和辨证组(P<0.01),而辨证组对认知功能改善程度较对照组佳(P<0.05)。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提示援药组和辨证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均优于对照组(P<0.01),且症状改善有效率相当,无明显差异(P>0.05);辨证组和援药组在改善中医证候各症状方面无明显差异。血压指标观察结果分析,由于对照组、辨证组、援药组均采用了控制血压水平的有效化学药物,三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眼底视网膜小血管的观察结果,单纯西医内科基本治疗对脑小血管病患者眼底视网膜中央动脉直径及静脉直径、动静脉比值均无明显的改善作用(P>0.05),辨证组、援药组眼底视网膜中央动脉直径、动静脉比值较治疗前均增大(P<0.01),辨证组和援药组均可以明显改善视网膜小动脉硬化程度,但援药组对眼底视网膜小动脉硬化改善程度优于辨证组(P<0.05)。机制性指标结果:对凝血指标的结果分析得出援药组和辨证组对脑小血管病患者体内凝血、抗凝血体系干预效果相当(P>0.05),均优于对照组(P<0.01);对治疗前及治疗后hs-CRP、SOD测定发现,对照组、辨证组、援药组的指标均有改善(P<0.01),援药组的治疗效果优于辨证组(P<0.05),而辨证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三组在改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指标水平上效果相当(P>0.05);三组治疗前及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测定的结果分析提示:三组对脂蛋白的调控均有效,援药组明显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效果优于辨证组(P<0.05),辨证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安全性指标结果:对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治疗前、治疗14天后、治疗2月后的结果分析提示,对照组的肝功能指标总体变化不大(P>0.05),辨证组和援药组均能降低ALT、AST的指标水平且优于辨证组(P<0.01)。从脱落病例分析来看,对照组因服用瑞舒伐他汀后出现肝功能异常,停止治疗退出脱落3例,辨证组和援药组均无因肝功异常脱落的病例。援药组3例脱落因腹泻便溏,患者不能耐受而停止治疗退出。三组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血糖等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变化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针对目前西医西药治疗效果明确的血压、血糖等的控制,内科基础治疗与加用中药、援药后治疗效果相当;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调节人体凝血、抗凝血功能方面,援药的应用与传统辨证论治采用化痰活血法的治疗效果相当,援药药对制何首乌、虎杖的加入没有明显提高传统中医药治法的疗效;但针对脑小血管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眼底视网膜小血管硬化,血管炎症性指标、氧化应激指标、脂蛋白代谢指标、肝功能指标等援药主要作用的靶向指标,加入援药后均优于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效果;在中医证候各症状改善方面,援药组与辨证组治疗效果相当。总之,援药理论的应用提高了脑小血管病的现代中医临床疗效,是对传统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发展,是中西医相融合的可结合点之一。
张洁[8](2018)在《中国植物源杀虫剂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而农产品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人口的快速增加,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食物问题,所以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的重中之重。由于化学农药长期的不合理使用,对农产品的数量以及质量都有严重影响,故开发高效、低毒、广谱的杀虫剂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我国使用植物杀虫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研究和使用植物杀虫最早的国家。利用植物资源防治害虫又是农业生产中最古老、最原始的途径。早在公元前300年左右,中国就有用莽草、嘉草等植物防治害虫的记载:“庶氏掌除毒蛊,以攻说禬之嘉草攻之,……翦氏掌除蠹物,以莽草熏之,……蝈氏掌去蛙黾,焚牡菊,以灰洒之”。在前人的撰写的书籍中存在着诸多有关杀虫植物的记载,现在只是发掘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从目前现状来看,我国植物源杀虫剂产业发展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急需突破。为了发现具有较高的驱杀害虫活性的植物,本论文通过对先秦至清末现存的且所能查阅到的本草类、中医药、杂记类、农业类等书籍中记载的具有驱杀害虫功效的植物,在领域内首次进行了系统的发掘,经考证后得出118科385种植物的驱杀害虫的活性,并记录了这些植物在当时的活性部位及应用方法,而后重点研究考察了这些植物在现代被应用于针对特定害虫的防治情况,其中包含了其活性部位、加工工艺、应用办法、复配方式。最后总结出一些现代民间仍在使用却未被或者很少被研究的的杀虫植物,筛选出的具有驱杀害虫活性的植物可供领域内研究分析。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分析,按其特点,将植物源杀虫剂发展状况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植物源杀虫药物的起源(先秦时代)。人类在此段时期经历了由石器为代表的原始农业向铁器牛耕的传统农业转变,开始运用天然植物驱逐和消灭害虫,但都是作用于人体及卫生害虫的,并没有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记载。(2)植物源杀虫药物的萌芽期(秦汉至魏晋)。此段时期出现了本草类、药学类以及农业类书籍,并且第一次详细记载了驱逐和消灭害虫的植物和应用方法。(3)植物源杀虫药物的全面发展期(隋唐宋元)。自唐开始,因为南方地区的开发,植物源杀虫药物也出现了新的种类和用途。此时期关于具有杀虫活性的植物的记载迅速增多,这些植物不仅被应用在农业生产上,更多的被应用在日常生活的卫生害虫防治中,其中不少杀虫植物及使用方法一直沿用至今。(4)植物源杀虫药物的鼎盛与转型期(明清)。具有杀虫活性的植物不论在种类及应用方法上都达到了巅峰时期。随着清朝末年化学类杀虫剂的传入,“新农药”、“新农具”、“新化肥”等农业生产要素使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产生了变革。化学类杀虫剂的使用逐渐超越植物源杀虫药物,开启了它的繁盛时代。(5)植物源杀虫剂的困境与曙光期(民国至近代)。此时期我国走向了新农业的道路,化学类杀虫剂开始代替传统的植物源杀虫剂,并且被广泛使用。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古代书籍中记录的具有杀虫活性的植物并按其发展规律进行断代分期,并总结出我国植物源杀虫剂每个时期的发展的过程、规律及特点,旨在对日后植物源杀虫剂的发展起到启发和借鉴作用。
庞琳[9](2018)在《白芍总苷在重症肌无力中的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及目的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依附于T细胞,补体参与,和抗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传送的,针对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持续性伤害破坏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1,2]。该病的发生已8-20/10万为高,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临床主要特征是局部或全身横纹肌于活动时易于疲劳无力。主要累及眼外肌、四肢、延髓诸肌肉,严重时出现呼吸肌无力(重症肌无力危象),常危及生命。EAMG(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asthenia gravis)与人类MG有不少近似之处,尤其是在临床特征、电生理变化、机体调节机制及病理病生方面有不少近似之处,近期国内外研究均证实Lewis重症肌无力大鼠模型可用以研究MG的信号传导通路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开发。目前MG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胆碱脂酶类药物、糖皮质激素、静脉用免疫球蛋白、胸腺切除术和血浆替换疗法等。这些方法虽然对疾病有效,但常不能完全控制疾病,且花费巨大,副作用较大。所以,若能研发出获取方便、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小的免疫抑制剂治疗MG,将会造福广大患者,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产业前景。白芍是芍药(paeonialactif lora)的干燥根,芍药是毛科植物中较典型的一种。其在类风湿关节炎、滑膜行关节炎、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加重,已成功吸引国内外临床医学及制药业的高度重视。其作用物质已被成功获得,关键是一组糖苷类物质,统称为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of peony,TGP),它被称为总glucosidesof(TGP),牡丹和芍药苷的含量,这是牡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超过对白芍总苷的总甙90%[4]。近期来自于国内外研究进一步证实,TGP同其它免疫抑制剂一样,存在较有效的对抗炎症、免疫调节及较好的抵制氧化功能[5-7],Jing Li等利用实验性动脉硬化动物模型研究发现TGP及TNFα、IL-6等炎性分子水平[8],Ming Zhao等发现TGP通过增加狼疮患者CD4+细胞中的FOXP3去甲基化,进而上调CD4+CD25+T细胞数量[9]。TGP可有效治疗SLE(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的相关报道已经发布,持续服用TGP 5年以上者,明显减少糖皮质激素及甲氨蝶呤等的应用水平[10]。目前国内外尚没有TGP治疗MG及EAMG的报道,综上所述,TGP抗炎作用确切,而且TGP胶囊1998年被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抗炎及免疫调节类药物(批号:x-456),其在RA治疗的临床应用已较成熟,安全性高,若能应用于MG治疗,将比其他免疫抑制剂更胜一筹。1材料1.1试验:是6-8周龄雌性Lewis大鼠选用体重约140-160g。1.2主要抗原:乙酰胆碱受体α亚基97-116。2实验方法2.1 EAMG模型的诱导和临床评分第一次免疫:给予大鼠相应抗原进行第一次免疫。各组大鼠200ul抗原乳剂(含50克r97-116肽、2毫克结核分枝杆菌,不完全弗式佐剂)自尾根慢慢注入到皮下组织,形成皮丘,无抗原乳液外溢。该过程应在大鼠饲养第7天进行(普通条件下),可有效减少大鼠死亡率。记第一次免疫当天为第0天。免疫后第30 d继续上述免疫一次,也称加强免疫,注意仔细操作,避免大鼠尾根部溃烂。采用双盲法每天记录大鼠的体重和准确评分。用Lennon标准评价各组大鼠肌肉强度的变化。2.2白芍总苷治疗EAMG将18只Lewis大鼠随机分成白芍总苷大剂量组(150mg/Kg.d)、白芍总苷小剂量组治疗组(50mg/Kg.d)和对照组(等体积的溶剂CMC-Na)。于EAMG大鼠发病初期开始每日给予白芍总苷灌胃治疗,直至大鼠发病高峰期第54 d。2.3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淋巴结中Foxp3、IFN-γ、IL-4的表达在实验室超洁净工作台迅速分离腹股沟淋巴结,并立即选择相应的细胞滤器和培养皿,充分切除淋巴结,尽可能多地准备淋巴结单核细胞悬液。经离心、洗涤、破膜、染色、再洗涤、再离心等处理后,使用流失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中膈细胞因子的含量。2.4 CCK-8细胞增殖实验分为R97-116刺激组和对照组。细胞培养64 h后,吸取每孔细胞培养上清液,-20℃保存,择日检测细胞因子,继而每孔加入10 L CCK-8,4 h后酶标仪测定其光密度值(OD值)。2.5 ELISA检测大鼠血清抗R97-116抗体大鼠饲养第54天,即大鼠重症肌无力发病高峰期,麻醉后解剖大鼠,注射器抽取心脏血2-3ml,ELISA法测血清中抗R97-116抗体的含量。3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采用spass 20.0统计软件分析,对两组标本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达为均值±标准差。结果:1)TGP干预后,观察EAMG发病情况,看有无缓解。2)TGP干预后,检测Th1/Th2/Th17型等成分在EAMG治疗组及对照组中的变化情况。3)TGP干预后,检测EAMG淋巴结FOXP3的表达情况。4)TGP干预后,检测EAMG的淋巴细胞增生活性。5)TGP干预后,检测EAMG的淋巴细胞的凋亡。6)TGP干预后,检测EAMG淋巴细胞各亚群的比例,尤其是调节性T细胞(Treg),看对EAMG有无免疫调节作用。7)TGP干预后,检测体外EAMG淋巴细胞培养液上清中Th1/Th2/Th17细胞因子。8)TGP干预后,检测EAMG淋巴结单个核细胞IL-4、IFN-γ型细胞因子表达情况。结论:1白芍总苷能改善EAMG大鼠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2白芍总苷下调EAMG大鼠淋巴结IFN-γ的表达。3白芍总苷对细胞增殖实验的影响。4白芍总苷可有效上调细胞因子IL-4的表达。5白芍总苷降低EAMG大鼠血清抗R97-116抗体水平。6白芍总苷可提高Treg的比例,对免疫调节有重要作用。7白芍总苷使EAMG机体产生Th1/Th2/Th17细胞因子,介入机体免疫调节。白芍总苷通过上调调节性T细胞(Treg)和Th2型细胞因子IL-4,及下调其他相关炎症因子如IFN-γ等,降低血清中抗R97-116抗体水平,使EAMG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延缓病情进展。
刘放[10](2017)在《酱油发酵基料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油脂酶法合成1,3-甘油二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酱油发酵基料,是酱油酿造产生的主要副产物,一般呈深棕色,通常又被简称为酱油渣。其产量十分巨大,据统计广东省每年就会产生150 t以上;酱油发酵基料中还含有大量的油脂、膳食纤维、大豆异黄酮等活性物质,具有很高的回收价值。但是由于发酵的高水高盐环境使得其中残留的油脂和纤维结合紧密,难以去除,限制了其他成分的利用,同时油脂已发生水解,酸价升高,游离脂肪酸含量较高,不能直接利用,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基于这些问题,本课题利用实验室自主研发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技术对酱油发酵基料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分析,以实现综合利用;同时,利用固定化酶技术对提取出来的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合成1,3-甘油二酯(1,3-DG),并对其中成分变化进行跟踪研究,开拓酱渣油脂的利用范围。通过研究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解决酱油发酵基料对环境产生的危害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不同厂家原料对比分析。对比了国内三家酱油生产公司的酱油发酵基料的主要成分,发现其采用的生产工艺不同,得到的酱油发酵基料质量也不相同。其中公司C的酱油发酵基料水分和盐分含量最高(分别达51.42%和25.71%);公司B的酱油发酵基料油脂含量最多,占干基的38.43±0.43%;公司A的酱油发酵基料的盐分最低(干基含量10.91%左右),纤维含量最高,其酱油发酵基料经过压榨工艺,含水量低,灰分杂质较少,而且其每年产量最大,选择其作为主要原料进行后续实验。(2)酱油发酵基料油脂的提取与精炼。相比于传统索氏抽提,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油脂得率平均高出3%左右,干基提取率可达96.60%99.31%。且连续相变的萃取时间短,时间仅需45 min,在低温45℃下进行,溶剂残留低,优势明显。对比低温连续相变萃取三种溶剂形式下的油脂得率,发现以直接用丁烷提取效果最佳(湿基下提取油脂得率可达19.46%);对萃取出的油脂理化指标进行分析测定,发现其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POV、碘值和皂化值等指标基本都在国标范围内,但酸值达123mgKOH/g严重超标。针对酱渣萃取油脂高酸值问题,对比直接加碱、乙醇萃取、分子蒸馏和酶法酯化脱酸四种方法,其中酶法酯化脱酸效果最佳,不仅不会造成油脂的损耗,而且反应条件温和。在固定化脂肪酶RM IM催化下,仅需要反应11 h,就可以将酱渣萃取油的酸值从121.38 mg KOH/g下降至3.47 mgKOH/g,降幅达97.14%。(3)酱油发酵基料中的大豆异黄酮研究。利用85%乙醇常规下提取、HPLC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发现酱油发酵基料中的大豆异黄酮主要还残留在渣滓中,含有3种游离苷元形式的大豆素(daidzein)、黄豆黄素(glycitein)、染料木素(genistein)和1种糖苷型的染料木苷(genistin)这四种组分,主要以活性更高的游离苷元形式存在。相比未发酵大豆,少了大豆苷(daidzin)和黄豆黄苷(glycitin)两种组分;但是酱油发酵基料中大豆异黄酮的总量为0.3586%,是未发酵大豆中异黄酮含量的2.62倍。利用低温连续相变,以乙醇为溶剂可以实现脱脂渣中大豆异黄酮的高效提取,其提取率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而增大。95%乙醇低温连续相变萃取2 h,其提取率可达96.02%。(4)酱油发酵基料中的酱油酮分析。低温连续相变萃取出的酱渣油脂中存在两种形式的酱油酮(5-乙基-4-羟基-2-甲基-3(2H)-呋喃酮;2-乙基-4-羟基-5-甲基-3(2H)-呋喃酮),总含量为242.25 ppm。(5)高酯化活性脂肪酶固定化研究。以酯化率为指标,筛选出高酯化活性的脂肪酶003(Aspergillus niger),然后以大孔树脂为载体进行固定化工艺优化,最终得到大孔树脂A制备固定化脂肪酶00S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缓冲液p H 7.5、离子强度为0.075 M、酶:树脂添加比例为1:1.3、固定化温度30℃、吸附时间4 h。通过上述条件下制得的固定化脂肪酶00S酯化活力达865.12 U/g,固定化率达94.32%,2 h的酯化率可达57.04%。固定化后酶的最适温度由40℃提高到65℃,酯化活力提高30%,重复使用10次后仍然保持有初始酶活力的91.56%,具有较好的操作稳定性。(6)固定化酶00S催化酱油发酵基料萃取油脂合成1,3-DG中的应用研究。考察了酶添加量、甘油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脱水方法对自制固定化脂肪酶00S催化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当甘油添加量等于游离脂肪酸理论形成甘油二酯的1.2倍、反应温度65℃、脂肪酶的添加量为1%、反应过程中边抽真空边通氮气时,酯化效果最佳。另外,不同的金属离子对固定化脂肪酶00S有不同的影响:在2 mmol/L浓度时Ca2+、K+、Ba2+、Mg2+表现出激活作用,其中以K+激活作用最佳(2 h酯化率可达到70.35%);Zn2+、Mn2+、Fe2+表现出抑制作用,其中以Fe2+抑制作用最强。对酯化反应后产物分析,发现酶法催化酯化反应不会改变油脂的脂肪酸组成,酯化前后酱渣油脂脂肪酸组成均在大豆油国标范围内;酯化过程中,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油脂的酸值逐渐降低,游离脂肪酸(FFA)含量逐渐减少,生成相应的甘油酯。通过GC-MS分析,脱酸油中各甘油酯组分含量为:TG(39.80%)、1,3-DG(43.65%)、1,2-DG(5.00%、MG(9.31%)、FFA(2.24%)。
二、纤维素在人体内的功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纤维素在人体内的功用(论文提纲范文)
(1)黄酒麦曲中产阿魏酸功能菌群解析及Penicillium oxalicum M1816在黄酒中的强化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传统酿造黄酒 |
1.1.1 麦曲及其生产工艺 |
1.1.2 麦曲的分类和功能 |
1.1.3 麦曲微生物群落 |
1.1.4 传统酿造黄酒及其生产工艺 |
1.1.5 黄酒酿造中微生物群落 |
1.2 阿魏酸的研究进展 |
1.2.1 阿魏酸 |
1.2.2 阿魏酸功效 |
1.2.3 阿魏酸的生物利用度 |
1.2.4 阿魏酸在食品工业中的研究进展 |
1.2.5 阿魏酸在酒中的研究进展 |
1.3 微生物发酵对麦麸中结合型阿魏酸的释放研究进展 |
1.3.1 小麦麸皮 |
1.3.2 阿魏酸与麦麸 |
1.3.3 微生物发酵释放阿魏酸的研究进展 |
1.4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黄酒麦曲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理化指标分析 |
2.3.2 阿魏酸含量测定 |
2.3.3 麦曲酶活力测定 |
2.3.4 麦曲微生物宏基因组DNA提取 |
2.3.5 麦曲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 |
2.3.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麦曲理化指标、阿魏酸含量和酶活力分析 |
2.4.2 麦曲宏基因组测序数据概述 |
2.4.3 麦曲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2.4.4 麦曲微生物功能分析 |
2.4.5 麦曲中阿魏酸产生相关功能酶基因及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黄酒麦曲中产酶功能菌的筛选及鉴定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产酶菌株的分离和透明圈初筛 |
3.3.2 产酶菌株固态发酵麸曲的酶活复筛 |
3.3.3 阿魏酸酯酶活力的测定 |
3.3.4 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 |
3.3.5 木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
3.3.6 筛选菌株的形态学鉴定 |
3.3.7 筛选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产阿魏酸酯酶菌株的初筛 |
3.4.2 产纤维素酶菌株的初筛 |
3.4.3 产木聚糖酶菌株的初筛 |
3.4.4 产酶菌株的酶活复筛 |
3.4.5 筛选菌株的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产阿魏酸酯酶、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功能菌麸曲的制备及发酵条件优化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阿魏酸含量的测定 |
4.3.2 阿魏酸酯酶活力的测定 |
4.3.3 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 |
4.3.4 木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
4.3.5 产酶功能菌麸曲的固态发酵产酶条件优化 |
4.3.6 产酶功能菌麸曲固态发酵产酶条件优化验证及评价 |
4.3.7 黄酒酿造方法 |
4.3.8 产酶功能菌麸曲在黄酒中添加量优化 |
4.3.9 黄酒中理化指标的测定 |
4.3.10 黄酒中阿魏酸含量的测定 |
4.3.11 黄酒中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
4.3.12 黄酒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的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产酶功能菌固态发酵时间优化 |
4.4.2 产酶功能菌固态发酵培养基初始含水量优化 |
4.4.3 产酶功能菌固态发酵培养基初始p H优化 |
4.4.4 产酶功能菌固态发酵温度优化 |
4.4.5 产酶功能菌麸曲固态发酵产酶优化条件验证及评价 |
4.4.6 P.oxalicum M1816麸曲在黄酒中添加量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enicillium oxalicum M1816麸曲强化添加对黄酒发酵过程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P.oxalicum M1816麸曲强化添加试验设计 |
5.3.2 黄酒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的测定 |
5.3.3 黄酒发酵过程中阿魏酸含量的测定 |
5.3.4 黄酒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含量测定 |
5.3.5 黄酒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测定 |
5.3.6 PacBio SMRT测序分析黄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演变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P.oxalicum M1816麸曲添加对黄酒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变化的影响 |
5.4.2 P.oxalicum M1816麸曲添加对黄酒发酵过程中阿魏酸含量变化的影响 |
5.4.3 P.oxalicum M1816麸曲添加对黄酒中有机酸含量变化的影响 |
5.4.4 P.oxalicum M1816麸曲添加对黄酒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 |
5.4.5 PacBio SMRT测序分析黄酒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演变 |
5.4.6 PacBio SMRT测序分析黄酒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演变 |
5.4.7 P.oxalicum M1816麸曲添加对黄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演变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Penicillium oxalicum M1816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及产阿魏酸功能酶基因挖掘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仪器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基因组DNA提取 |
6.3.2 基因组测序及组装 |
6.3.3 基因组组分分析 |
6.3.4 基因功能注释及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P.oxalicum M1816基因组基本特征 |
6.4.2 P.oxalicum M1816基因组GO功能分析 |
6.4.3 P.oxalicum M1816基因组KEGG功能分析 |
6.4.4 P.oxalicum M1816基因组KOG功能分析 |
6.4.5 P.oxalicum M1816基因组CAZy功能分析 |
6.4.6 P.oxalicum M1816基因组次级代谢基因簇分析 |
6.4.7 P.oxalicum M1816阿魏酸产生相关功能酶基因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韭根挥发油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糖萼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韭根的药用植物学特征 |
1.1 韭根概述 |
1.2 韭根的药用文献考证 |
1.3 韭根的现代药学研究 |
1.3.1 韭根的药理学研究 |
1.3.2 韭根的主要化学成分 |
1.3.3 韭根挥发油的药学研究 |
1.3.4 韭根挥发油的主要成分 |
1.3.5 韭根挥发油的提取 |
1.4 讨论 |
第二章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离培养及ESL损伤模型建立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试剂配制 |
2.2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
2.2.1 原代提取的器械准备 |
2.2.2 原代提取的实验步骤 |
2.2.3 细胞传代 |
2.2.4 细胞冻存 |
2.2.5 细胞复苏 |
2.2.6 细胞计数 |
2.2.7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鉴定 |
2.3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糖萼层损伤模型的建立 |
2.3.1 实验分组 |
2.3.2 扫描电镜制样 |
2.4 实验结果 |
2.4.1 正常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光镜下的形态 |
2.4.2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鉴定 |
2.4.3 不同浓度脂多糖在不同作用时间下对糖萼层的影响 |
2.5 讨论 |
第三章 韭根挥发油对HUVECs损伤ESL作用及机制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药物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1.4 试剂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CCK-8 检测韭根挥发油对HUVECs生长的影响 |
3.2.2 电镜观察韭根挥发油对HUVECs损伤ESL的作用 |
3.2.3 ELISA法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S和 HA的含量 |
3.2.4 Western blot检测HUVECs caveolin-1和eNOS的表达 |
3.2.5 统计学处理 |
3.3 结果 |
3.3.1 韭根挥发油对HUVECs生长的影响 |
3.3.2 韭根挥发油对HUVECs损伤ESL形态的影响 |
3.3.3 韭根挥发油对损伤HUVECs糖萼层的保护作用 |
3.3.4 韭根挥发油对损伤HUVECs表达e NOS和 caveolin-1 的影响 |
3.4 讨论 |
全文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免疫亲和色谱的中药多糖活性筛选与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多糖的免疫活性研究 |
1.1 多糖免疫调节机理 |
1.2 多糖对免疫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
1.3 多糖对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 XOD)的免疫调节作用 |
2.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解析研究 |
2.1 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 |
2.2 多糖纯度的鉴定 |
2.3 多糖的结构解析 |
3.亲和色谱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研究 |
3.1 基于细胞膜的亲和色谱筛选 |
3.2 基于脂筏的亲和色谱筛选 |
3.3 基于酶、受体及蛋白的亲和色谱筛选 |
3.4 亲和色谱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
4.本文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1.脂筏亲和色谱及XOD亲和色谱在线筛选模型的构建 |
2.中药多糖筛选方法的建立 |
3.中药多糖免疫活性体内外评价 |
4.中药多糖构效关系的初步研究 |
第二章 巨噬细胞脂筏免疫亲和色谱及黄嘌呤氧化酶免疫亲和色谱的制备 |
1 仪器和试剂 |
1.1 仪器设备 |
1.2 试剂 |
2.实验方法 |
2.1 免疫亲和色谱柱固定相硅胶材料CNTm@SiO_2 的制备 |
2.2 Mφ脂筏类生物材料的制备 |
2.3 Mφ脂筏免疫亲和色谱固定相的制备 |
2.4 XOD免疫亲和色谱固定相的制备 |
2.5 Mφ@CNTm@SiO_2和XOD@CNTm@SiO_2 免疫亲和色谱固定相的表征 |
2.6 Mφ@CNTm@SiO_2 的免疫活性的评价 |
2.7 XOD@CNTm@SiO_2 的酶活性评价 |
2.8 Mφ脂筏免疫亲和色谱柱及XOD免疫亲和色谱柱的装填 |
2.9 Mφ脂筏免疫亲和色谱及XOD免疫亲和色谱的色谱系统性能考察 |
2.10 影响免疫亲和色谱色谱行为的相关因素考察 |
2.11 不同分子量葡聚糖的亲和色谱保留行为的研究 |
2.12 不同批次制备的Mφ@CNTm@SiO_2及XOD@CNTm@SiO_2 色谱柱的色谱保留时间考察 |
3 结果与讨论 |
3.1 CNTm@SiO_2 材料的制备 |
3.2 Mφ脂筏的表征 |
3.3 Mφ脂筏亲和色谱及XOD亲和色谱固定相的SEM表征 |
3.4 Mφ@CNTm@SiO_2 的免疫活性的评价 |
3.5 XOD与 XOD@CNTm@SiO_2 酶活性评价 |
3.6 Mφ脂筏免疫亲和色谱及XOD免疫亲和色谱的色谱性能的评价 |
3.7 影响Mφ@CNTm@SiO_2 色谱和XOD@CNTm@SiO_2 色谱保留行为的相关因素考察结果 |
3.8 不同分子量葡聚糖的亲和色谱保留行为的结果 |
3.9 不同批次制备的两种亲和色谱的色谱保留行为的结果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药多糖免疫活性在线筛选研究 |
1 仪器和试剂 |
1.1 仪器设备 |
1.2 试剂耗材 |
2 实验方法 |
2.1 十五味中药多糖的提取、分离及纯化 |
2.2 多糖纯度的鉴定 |
2.3 多糖含量的检测 |
2.4 蛋白质含量的检测 |
2.5 纯化多糖免疫活性在线筛选 |
3 结果及讨论 |
3.1 多糖的分离纯化 |
3.2 多糖纯度鉴定 |
3.3 多糖的含量测定 |
3.4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3.5 纯化多糖免疫活性在线筛选结果 |
4.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药多糖免疫活性体内外评价 |
1 仪器和试剂 |
1.1 仪器 |
1.2 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纯化多糖对体外培养的Mφ的免疫活性影响 |
2.2 纯化多糖对体内Mφ吞噬能力影响 |
2.3 纯化多糖的体外抑制XOD活性研究 |
2.4 纯化多糖在大鼠体内抑制XOD活性研究 |
2.5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及讨论 |
3.1 多糖对Mφ吞噬能力的影响结果 |
3.2 多糖对Mφ分泌NO能力的影响 |
3.3 多糖对Mφ分泌TNF-α能力的影响 |
3.4 多糖对体内Mφ吞噬能力影响 |
3.5 体外抑制XOD活性检测结果 |
3.6 纯化多糖在大鼠体内抑制XOD活性结果 |
3.7 纯化多糖在大鼠体内降尿酸活性结果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糖的结构解析及构效关系初步探讨 |
1 仪器与试剂 |
1.1 仪器 |
1.2 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分子量的检测 |
2.2 单糖组成分析 |
2.3 高碘酸氧化多糖反应 |
2.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2.5 ~1H-NMR分析 |
2.6 刚果红实验 |
2.7 透射电镜分析 |
3 结果及讨论 |
3.1 多糖的分子量检测 |
3.2 单糖组成分析 |
3.3 高碘酸氧化分析 |
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3.5 NMR分析 |
3.6 刚果红实验结果 |
3.7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3.8 多糖构效关系的初步分析 |
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一 主要研究内容 |
二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 |
致谢 |
附图 |
(5)多巴胺氧化自聚合反应及其改性海藻酸钠水凝胶的制备与载药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医用水凝胶材料 |
1.1.1 水凝胶的定义 |
1.1.2 水凝胶的分类 |
1.1.3 医用水凝胶的应用 |
1.2 天然多糖水凝胶材料及其改性研究 |
1.2.1 天然多糖水凝胶载体的简介 |
1.2.2 天然多糖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
1.2.3 天然多糖水凝胶的改性 |
1.3 多巴胺及其聚合产物的制备与应用 |
1.3.1 多巴胺及聚多巴胺 |
1.3.2 多巴胺氧化自聚合反应 |
1.3.3 多巴胺及其聚合物的应用 |
1.4 选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多巴胺的氧化自聚合反应及其微球产物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多巴胺的氧化自聚合反应与聚多巴胺微球的制备 |
2.2.3 测试与表征 |
2.2.4 聚多巴胺微球的吸附动力学 |
2.2.5 聚多巴胺微球的体外细胞毒性表征 |
2.2.6 统计学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酸性/碱性)条件引发多巴胺氧化自聚合反应 |
2.3.2 聚多巴胺微球的自组装调控 |
2.3.3 聚多巴胺微球的吸附动力学实验 |
2.3.4 聚多巴胺微球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巴胺/聚多巴胺改性藻酸盐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及其对GFLX的体外释放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多巴胺改性的藻酸钠水凝胶的制备 |
3.2.3 UV-Vis测试 |
3.2.4 ~1H NMR表征 |
3.2.5 FT-IR表征 |
3.2.6 形态学表征 |
3.2.7 流变学测试 |
3.2.8 膨胀率和结构稳定性测试 |
3.2.9 吸附和体外释放试验 |
3.2.10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
3.2.11 统计学分析 |
3.3 表征与结果 |
3.3.1 DA/PDA掺入ALG水凝胶中的表征 |
3.3.2 流变学表征 |
3.3.3 溶胀实验和结构稳定性测试 |
3.3.4 药物吸附实验 |
3.3.5 体外释放实验 |
3.3.6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
3.4 实验结果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4.1 主要研究结论 |
4.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6)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选穴规律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对于中风后便秘的研究概况 |
1.1.1 历代医家对中风后便秘的论述 |
1.2 中医对中风后便秘病因的认识 |
1.3 中医对中风后便秘的治疗 |
1.3.1 中药内服 |
1.3.2 中药外治 |
1.4 针灸治疗 |
1.4.1 体针治疗 |
1.4.2 电针治疗 |
1.4.3 头针治疗 |
1.4.4 温针灸治疗 |
1.4.5 穴位埋线 |
1.4.6 耳穴治疗 |
1.4.7 拔罐疗法 |
1.4.8 穴位按摩 |
1.5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便秘的研究概况 |
1.5.1 中风与便秘的关系 |
1.5.2 流行病学 |
1.6 中风后便秘的机制 |
1.6.1 疾病因素 |
1.6.2 精神因素 |
1.6.3 药物因素 |
1.6.4 生活因素 |
1.6.5 饮食因素 |
1.6.6 年龄因素 |
1.7 西医学对中风后便秘的治疗 |
1.7.1 一般治疗 |
1.7.2 药物治疗 |
1.8 问题与展望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案 |
2.1 研究内容 |
2.1.1 资料来源 |
2.1.2 检索策略 |
2.1.3 文献筛选 |
2.1.4 腧穴筛选 |
2.1.5 数据库的建立 |
2.1.6 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 |
2.2 研究结果 |
2.2.1 一般资料 |
2.2.2 临床分析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3.1 常用穴位选取 |
3.2 相关经络梳理 |
3.3 特定穴的使用 |
3.4 小结 |
3.5 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援药理论“制何首乌—虎杖”治疗脑小血管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援药理论探讨 |
1 援药及援药理论的涵义 |
1.1 “援”之释义 |
1.2 援药的涵义 |
1.3 援药理论的涵义 |
2 援药理论沿革 |
2.1 启发于张仲景“加减药” |
2.2 影响于张锡纯“衷中参西” |
2.3 发轫于王新陆“血浊理论” |
2.4 成长于中西医融合的大环境 |
3 援药理论中医临床应用探析 |
3.1 吸收传统中药理论的现代研究成果 |
3.2 以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成果为主体 |
3.2.1 援药选用应立足药物主要成分的药理作用 |
3.2.2 援药配伍可借鉴组分配伍理论的研究成果 |
3.2.3 援药选择宜重视现代药理毒理的研究成果 |
3.2.4 援药应用当注重量效、时效关系研究成果 |
3.3 以现代检查、检验指标为向导 |
3.4 临床应用选用原则 |
3.4.1 援药选用宜精而专 |
3.4.2 援药选用要安全可靠 |
3.4.3 援药现代药理研究靶向宜明确 |
4 援药理论的关系辨析 |
4.1 援药理论与“病证结合治疗观”的关系辨析 |
4.2 援药理论与“微观辨证”的关系辨析 |
4.3 援药理论与“微观中药西用”关系辨析 |
5 援药理论研究的意义 |
5.1 援药理论促进了中医诊断的客观化 |
5.2 援药理论使中医现代化用药途径客观化 |
5.3 援药理论扩大中药临床应用范围 |
6 援药理论的发展方向 |
第二部分 援药理论在脑小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
1.研究内容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来源 |
2.1.2 病例选择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分组方法 |
2.2.2 药物制备 |
2.2.3 治疗方法 |
2.2.4 观察指标 |
2.2.5 统计学分析 |
3 研究结果分析 |
3.1 临床相关资料分析 |
3.2 临床疗效性结果分析 |
3.3 机制性指标结果分析 |
3.4 安全性指标结果分析 |
4 讨论 |
4.1 基于援药理论制何首乌、虎杖治疗脑小血管病临证思维分析 |
4.1.1 脑小血管病援药治疗靶向分析 |
4.1.2 援药制何首乌、虎杖治疗作用点分析 |
4.1.2.1 抗氧化应激致脑衰老的作用点 |
4.1.2.2 减轻小血管动脉硬化的作用点 |
4.1.2.3 改善认知功能作用点 |
4.1.2.4 保护微血管拮抗脑出血作用点 |
4.1.3 整体中药组方分析 |
4.1.3.1 脑小血管病传统辨证论治及方药分析 |
4.1.3.2 本课题援药理论的临床应用思路探析 |
4.1.3.3 援药成分配伍分析 |
4.2 临床观察结果分析 |
4.2.1 基线资料分析 |
4.2.2 疗效性结果分析 |
4.2.3 机制性指标分析 |
4.2.4 安全性指标及脱落病例不良反应分析 |
4.2.5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
附件 |
(8)中国植物源杀虫剂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思路 |
第二章 中国植物源杀虫药物的起源 |
2.1 医药业的发展与利用杀虫植物的开始 |
2.1.1 巫医祭祀文化的盛行 |
2.1.2 医药业与利用药用植物的开始 |
2.2 先秦时代植物源杀虫药物应用的孕育期 |
2.2.1 天命主宰思想下的农业文化 |
2.2.2 先秦时期的农业害虫 |
2.2.3 利用植物源杀虫药物的起源 |
2.3 小结与讨论..刀耕火种文明中农业害虫的防治 |
第三章 本草学的出现与植物源杀虫药物的发展 |
3.1 中医药学的奠定与缓慢发展 |
3.1.1 《神农本草经》及其记载的杀虫植物 |
3.1.2 其他药物书籍及其记载的杀虫植物 |
3.2 农书的出现与害虫的防治方法 |
3.2.1 虫灾与利用杀虫植物的新起点 |
3.2.2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虫灾 |
3.2.3 农业害虫防治的突破——祭祀到捕杀 |
3.3 小结与讨论-封建迷信思想影响下的农业与植物源杀虫药物的利用 |
第四章 农业经济高度繁盛与植物源杀虫药物的全面发展期 |
4.1 经济文化空前繁盛与医药学的大发展 |
4.1.1 官修本草书籍的盛行 |
4.1.2 本草类书籍中的杀虫植物 |
4.2 农书的鼎盛期与其中杀虫植物的应用 |
4.2.1 隋唐宋元时期的虫灾及防治 |
4.2.2 隋唐宋元时期的农书及其农业思想 |
4.2.3 隋唐宋元时期农书中植物源杀虫药物的应用 |
4.2.4 隋唐宋元时期园艺及杂记类书籍中杀虫植物的应用 |
4.3 小结与讨论-农业文化的繁盛与杀虫植物应用 |
4.3.1 农书的兴盛与植物源杀虫药物的发展 |
4.3.2 经济中心南移与植物源杀虫药物类型的转变 |
第五章 古代医学与植物源杀虫药物的鼎盛及转型期 |
5.1 封建社会医药学与本草学的鼎盛期 |
5.1.1 本草类书籍的兴盛与杀虫植物多元化 |
5.1.2 西方医学传入对植物源杀虫药物的影响 |
5.2 农书与农业虫害的防治 |
5.2.1 明清时期的虫灾 |
5.2.2 各类农书的兴盛 |
5.2.3 治蝗专着的兴盛与蝗虫防治方法的多样化 |
5.3 小结与讨论-西方新农业技术对植物源杀虫剂的影响 |
5.3.1 害虫防治方法多样性 |
5.3.2 中西方农业技术的融合 |
第六章 植物源杀虫剂的困境与曙光 |
6.1 化学类杀虫剂的兴盛 |
6.2 《中国土农药志》的意义及植物源杀虫剂的发展趋势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2 结论 |
7.2.1 对植物源杀虫剂发展历程的总结归纳及应用分析 |
7.2.2 对杀虫植物的筛选结果 |
7.3 创新点 |
7.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白芍总苷在重症肌无力中的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及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酱油发酵基料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油脂酶法合成1,3-甘油二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酱油发酵基料概述 |
1.1.1 酱油发酵基料产量 |
1.1.2 酱油发酵基料利用现状 |
1.1.3 酱油发酵基料的开发价值 |
1.1.4 酱油渣油脂的提取与利用研究进展 |
1.2 制约酱油发酵基料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 |
1.3 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技术 |
1.4 高酸价油相关研究现状 |
1.4.1 高酸价油脂脱酸方法 |
1.4.2 高酸价油脂利用 |
1.5 脂肪酶及其固定化 |
1.5.1 脂肪酶简介 |
1.5.2 脂肪酶的固定化 |
1.6 1,3-甘油二酯 |
1.6.1 1,3-甘油二酯的概述 |
1.6.2 甘油酯的制备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试剂 |
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4 技术路线 |
2.5 实验方法 |
2.5.1 酱油发酵基料主要成分测定 |
2.5.2 酱油发酵基料油脂的低温连续相变萃取 |
2.5.3 酱油发酵基料中大豆异黄酮提取、分析 |
2.5.4 酱油发酵基料中膳食纤维分析检测 |
2.5.5 酱油发酵基料中酱油酮分析检测 |
2.5.6 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油脂不同脱酸方法对比 |
2.5.7 酶法催化酱油发酵基料油脂合成甘油酯的方法 |
2.5.8 高酯化活性脂肪酶 00S的固定化 |
2.5.9 固定化脂肪酶 00S的评价方法 |
2.5.10 自制固定化脂肪酶在酱渣油脂酯化合成 1,3-DG中的应用 |
2.5.11 酯化反应产物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酱油发酵基料基本成分 |
3.2 酱油发酵基料中油脂不同提取方式对比 |
3.3 酱油发酵基料提取油脂理化指标分析 |
3.4 酱油发酵基料中大豆异黄酮的研究 |
3.4.1 大豆异黄酮的液相分析方法建立 |
3.4.2 酱油发酵基料中大豆异黄酮残留部分和形式分析 |
3.4.3 大豆异黄酮的低温连续相变萃取 |
3.4.4 酱油发酵基料、未发酵大豆中大豆异黄酮组分和含量对比 |
3.5 酱油发酵基料中酱香成分分析 |
3.6 不同处理后酱油发酵基料中膳食纤维的分析 |
3.7 萃取油脂精制脱酸研究 |
3.7.1 高催化酯化脂肪酶的筛选 |
3.7.2 不同精制方法的效果对比 |
3.8 高催化酯化脂肪酶的固定化 |
3.8.1 蛋白含量测定的标准曲线 |
3.8.2 树脂的种类对固定化酶的影响 |
3.8.3 缓冲液 pH 值对固定化脂肪酶的影响 |
3.8.4 缓冲液离子强度值对固定化脂肪酶的影响 |
3.8.5 固定化温度对固定化脂肪酶的影响 |
3.8.6 固定化时间对固定化酶的影响 |
3.8.7 原酶液浓度对固定化酶的影响 |
3.9 自制固定化脂肪酶的性能评价 |
3.9.1 自制固定化酶 00S最适反应温度 |
3.9.2 固定化前后脂肪酶活性比较 |
3.10 自制固定化脂肪酶催化酱渣油合成甘油二酯的应用 |
3.10.1 自制固定化脂肪酶 00S催化专一性验证 |
3.10.2 各种因素对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油脂的酶法酯化合成 1,3-DG的影响 |
3.10.3 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油脂的合成 1,3-DG放大实验 |
3.11 酶法催化酯化前后产物分析 |
3.11.1 GC-MS分析油脂的脂肪酸组成 |
3.11.2 GC-MS分析酯化油脂中甘油酯含量 |
3.12 固定化脂肪酶 00S使用稳定性研究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本文创新之处 |
4.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纤维素在人体内的功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黄酒麦曲中产阿魏酸功能菌群解析及Penicillium oxalicum M1816在黄酒中的强化应用[D]. 张晶. 江南大学, 2021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韭根挥发油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糖萼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袁杨. 兰州大学, 2020(01)
- [4]基于免疫亲和色谱的中药多糖活性筛选与构效关系研究[D]. 王启龙. 江苏大学, 2019
- [5]多巴胺氧化自聚合反应及其改性海藻酸钠水凝胶的制备与载药性能研究[D]. 高博. 暨南大学, 2019(03)
- [6]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选穴规律的文献研究[D]. 沈献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基于援药理论“制何首乌—虎杖”治疗脑小血管病的临床研究[D]. 李鑫.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8]中国植物源杀虫剂发展历程研究[D]. 张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1)
- [9]白芍总苷在重症肌无力中的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D]. 庞琳. 泰山医学院, 2018(06)
- [10]酱油发酵基料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油脂酶法合成1,3-甘油二酯研究[D]. 刘放.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