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整合与保存(论文文献综述)
霍春梅,张锐,赵洁[1](2021)在《高等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问题与对策》文中提出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字资源建设逐渐成为高等学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主体。本研究针对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从数据库建设、图书馆联盟和数字资源保存等方面进行梳理,结果表明: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同质化严重,地区分布不均衡;特色资源建设竞争力不强,资源利用率不高;数字资源建设缺乏统一规范,资源整合困难;数字资源存储有隐患,知识产权保护认识不足;数字资源共享落地实施欠缺,运行机制欠妥。对此,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应该构建三级保障体系,形成优势互补格局;提升特色数字资源的可竞争性,增强可发现性;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助力资源整合;尊重知识产权,合法利用和存储数字资源;各方分工协作,切实构建数字资源共享联盟。
张琳[2](2021)在《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实践与思考》文中认为国家图书馆经过30余年的积累,逐步形成立体化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中文数字信息保存、服务基地。论文对国家图书馆各个时期的数字资源建设策略及实践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国家图书馆未来数字资源建设进行了思考,提出进一步完善数字馆藏发展策略、加快实现数字资源的全流程管理、通过新技术的运用开展知识组织和新型数字资源建设、深化开放合作等建议。
黄冰棋[3](2020)在《LAM合作模式下社会文化资源整合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LAM是图书馆(Library)、档案馆(Archive)和博物馆(Museum)的英文缩写,LAM作为一个新术语,其是指在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不同的文化机构中寻找可供合作的共性,借此推动馆际间跨机构的合作,目的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为便捷、更为全面的社会文化资源。此理念出现后便得到了诸多的关注,需要文化资源整合的模式、机制以及合作项目开始纷纷出现。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环境的形成已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已经打破了传统上的时空界限,从而为LAM资源整合提供了技术保障,LAM合作模式也因此应运而生。目前,为用户提供深层次、一体化的资源整合信息服务已成为我国各类文化事业机构及学界十分关注的课题。LAM资源整合不仅可以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还可以促进社会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广泛共享。为此,本文希望通过对LAM合作模式的研究,为公众在LAM合作模式下获取一站式的文化资源服务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首先明确了LAM合作、社会文化资源的基本内涵,在对LAM合作的主要运行机制、特点与变化加以分析的基础上,详尽论证了LAM合作模式下社会文化资源整合的主要优势、障碍及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整合策略。本文意在通过对LAM合作模式下社会文化资源整合的系统研究,为社会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共享,促进社会公共文化资源服务的持续发展,提供可能的借鉴。
柴欢[4](2020)在《大学生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研究》文中指出数字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以及电脑、手机等数字设备的普及应用,由个体自我产生的个人原生数字信息越来越多。所谓个人原生数字信息,即是指个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由自身产生创建并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在,对其进行管理、维护的这类数字信息的集合。由于其唯一性、独创性等特点,个人原生数字资源一旦损坏,就可能完全消失,面对这一风险问题,数据创建者对该类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应是责无旁贷。考虑到90后、00后作为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有大量的数字信息产生。鉴于此,本研究选择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当下大学生对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认知与意愿;揭示大学生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大学生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质性研究部分,运用扎根理论对13名硕士研究生的原始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提取出18个基本范畴,形成学习工作导向、日常生活导向、学科背景、认知状态、个人情感、个人习惯、社会关系、技术应用、技术匹配9个主范畴及情境导向、主体因素、社会因素和行为媒介4个维度;将构建出的主范畴间关系结构与现有的用户价值接受模型、Triandis模型等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整合,提出本研究的理论假设并构建初始概念模型。定量研究部分,问卷调查表的设计是基于质性研究中的基本范畴作为量表的观测变量,及相关文献研究中主要论述的观点作为量表测量问项的参考来源。对收集到的331份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AMOS 23.0软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前文构建的概念模型进行验证及修正。研究发现:(1)在最终的模型中,社会环境、技术应用两个因素对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没有显着影响;学习工作导向、日常生活导向、认知状态、个人情感、个人习惯、社会关系、技术匹配这7个影响因素得以保留,其中个人习惯、社会关系及技术匹配是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的直接影响因素,并且社会关系还正向影响着个人情感。(2)情境导向维度中学习工作导向和日常生活导向作为外生变量正向影响认知状态;主体因素维度“认知状态→个人情感→个人习惯”,3个因素存在正向调节关系,这5个因素作为外生变量以及中介变量间接正向影响着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
张燕[5](2020)在《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档案与记忆共生相长,恒久绵长。“社会记忆”现已成为学界共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域。社会记忆再生产属于一种普遍性社会现象,档案领域为其重要领域和典型场域。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是近几年档案学界出现的新课题,以探索档案记忆再生产内在机制、参与社会再生产发展规律为问题导向。本文引入档案记忆再生产这一新的研究视角,汲取档案学、信息科学、社会学、历史学、传播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营养,综合运用档案记忆理论、社会记忆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媒介传播理论等,从档案、人与社会的本质关系出发,深入阐释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内涵实质、运作过程与作用机理,从学理上就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进行抽象与分析,并以变革中的新媒体时代为研究背景与分析语境,探讨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转型发展与推进机制。本研究采用“档案记忆再生产”这一新范畴统摄多方面的档案实践,进一步提炼其概念、要素、结构、性质、功能、运行机理等,初步构建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理论分析框架。档案记忆表现为从中介切入的“刻写”的社会记忆形态。档案记忆再生产是行为、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融文本形式、内容、意义再生产于一体,经由生成、加工到消费的往复更新过程,实现档案记忆的累积、更新、展演、传播与共享。作为一项典型的记忆实践活动,档案记忆再生产以记忆传承、社会治理、文化认同三大社会功能的发挥,作用于整体社会记忆再生产和人类社会再生产。借鉴文件连续体模式,本文构建了档案记忆再生产参与社会记忆再生产的“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将既往受忽视的媒体要素纳入其中,从档案记忆社会化、社会记忆档案化两个维度突出加工性和往复更新性。结合实践考察,本研究探析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影响因素,以及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情境变化。档案记忆再生产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各个时空,从古至今呈现出由封闭、分散、单一走向开放、系统、多元的演变轨迹。档案记忆再生产受档案记忆系统内外多重因素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媒介技术等外部因素,以及档案记忆再生产主体、档案记忆制度、档案记忆资源等内部因素。步入快速演进的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深度嵌入社会结构,社会转型、国家治理、文化消费、媒体融合等社会情境的变化共同推动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发展。聚焦具体环节,本文深入解析档案记忆再生产在生成、加工、消费三方面的变化。档案记忆生成环境从传统、单一、单向度转向电子环境、竞争记忆场域和交互语境;生成主体从官方、精英走向民间、大众;生成对象从传统形态记忆转向数字记忆,并扩展到新媒体档案记忆、个体档案记忆。档案记忆加工目的趋向意义再生产,从注重史学研究到追求共享记忆;加工形态由文本到可视化,并以空间记忆和影像记忆为代表;加工方式转向数字化、叙事化、创意化、融合化。档案记忆消费主体由传统用户到数字消费者;消费对象从内容到注重情感、认同、价值等的意义消费,并成为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主要内容;消费方式转向数字化、个性化、品牌化、休闲化,消费途径趋向在线获取。本研究提炼概括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总体特征,探究这一转型对整体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实践推进机制。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在路径、取向、内容、方式、范围五方面,由单向性、生产性、凝固性、单一性、区域性转向多元化、消费性、流动化、融合化、全球化。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对整体社会记忆建构将产生多重影响,包括数字记忆迈向智能、媒体记忆加速融合、共享记忆趋向反思、社会记忆竞争加剧、社会记忆遗忘凸显。档案部门可从档案记忆再生产的主旨、主体、客体、中介、关系等维度,实施价值引导、协同参与、消费者培育、多维叙事、媒体融合和伦理约束等六大机制,提升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能级,促进社会记忆及整个社会再生产。研究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蕴涵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深度关切。当下媒体融合浪潮方兴未艾,对档案领域将持续产生重大影响。媒体不仅作为记忆中介,更作为重要的记忆机制作用于档案记忆再生产。本文将档案和档案工作视作一种社会建制,统摄于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论域,对新媒体时代档案实践活动的热点问题予以回应,从理论层面进行抽象与建构,在丰富档案记忆理论研究的同时,对新媒体时代档案工作转型发展具有现实启发意义。
王术[6](2019)在《近年我国图书馆数字资源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文中认为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数据源,利用引文网络分析工具Citespace对2018年12月31日之前的1 749条图书馆数字资源相关的期刊论文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首先通过发文量变化情况分析出图书馆数字资源领域近年的研究热度上升或下降情况。其次分析部分除了进行作者合作共现分析,还结合分析了高发文量作者的被引频次情况,得出该领域影响力较高的作者有哪些,分别对这些作者研究侧重点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高频次关键词、高中心关键词以及关键词聚类标签结合进行分析,总结出本领域近年的6个研究热点: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研究、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研究、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研究、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研究、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情况研究、图书馆数字资源技术研究,然后通过进一步的相关文献查阅对这6个热点的具体情况分别进行了论述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图书馆数字资源研究与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胡曦玮[7](2019)在《共生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图书馆数字资源经费投入的比例增加,图书馆数字资源馆藏建设越来越引起重视,数字阅读技术的蓬勃发展也让用户的阅读行为产生了变化。数字阅读方式不断普及,电子书作为数字资源的一部分,相较于纸质书携带轻便、获取便捷、借阅方便等优势受到用户的青睐,使得用户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图书馆的电子书馆藏数量与投入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当前国内图书馆尚未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同时,电子书馆藏建设存在着电子书使用率低下、电子书商捆绑销售和版权严苛等问题,阻碍了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用户对数字资源需求的增强推动着电子书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着图书馆电子书服务和电子书馆藏的发展。然而,在我国图书馆电子书服务中,由用户、图书馆和电子书商形成的电子书流转远未达到理想状态,作为其依托的电子书馆藏建设水平欠佳。造成这一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公共信息政策不完善的因素,也有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失衡的因素。从共生理论的角度看,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以归结为电子书馆藏建设中的利益主体未能普及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共生理念,尚未形成良好的共生机制等。本文旨在研究构建共生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用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主,兼顾馆员和电子书商的需求,同时也对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加以指导与规范。本研究首先梳理了当前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理论研究和实践现状。通过文献调查和网络调研了解当前电子书馆藏建设现状,从理论上根据文献、着作等资料检索,梳理与分析当前国内外关于图书馆电子书馆藏政策的研究。从实践上调查中美两国前100所高校图书馆电子书数据库情况、电子书许可协议情况以及电子书馆藏政策实践情况;对搜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比较分析。其次构建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在公共政策分析指导下,构建两套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案方案,一套为现有政策内容为基础的限制性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一套为共生视角下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从共生理论角度来看,首先阐述了共生理论的内涵和信息人共生的概念、条件与模式。其次探讨了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共生系统及构成要素、共生系统构成条件、共生系统形成与进化,然后论述了共生理论在电子书馆藏建设及其政策中的运用。需求理论认为电子书馆藏建设各方需求推动着电子书馆藏建设的发展,同时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明确了电子书馆藏建设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电子书馆藏建设中的利益生态链及形成动因,探讨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研究电子书馆藏利益管理与馆藏建设政策的关系,从而找出用户、图书馆和电子书商三者的共同利益需求条款重点分析。通过数字资源建设理论和调查的现有政策条款来拟定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框架。最后运用公共政策分析流程来设计政策方案。首先明确政策构建的思路,确立政策目标,设计两套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最后对两套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然后调查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的接受度情况。以上文中两套政策条款的设置为基础,对用户、馆员和电子书商分别开展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接受度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最后分析三方问卷和访谈的结果,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核心,兼顾图书馆和电子书商的利益需求,来确立政策条款。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抉择出共生视角下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从研究结果发现,有88.61%的用户、95.00%的图书馆员和96.05%的电子书商认为需要构建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有93.47%的用户、95.32%的图书馆员和97.04%的电子书商认为政策的构建需要以用户需求为主、兼顾图书馆和电子书商的需求。此外,用户、图书馆和电子书商一致认为政策框架需要包括14项条款:“政策概括”、“采购标准”、“用户资格规定”、“版权限制”、“电子书商义务”、“图书馆义务”、“用户义务”、“三方共同义务”、“电子书访问”、“电子书保存”、“电子书整合”、“评价与剔除”、“合作馆藏”和“政策修订”。其中“采购标准”、“版权限制”、“用户义务”、“三方共同义务”、“电子书整合”、“评价与剔除”和“政策修订”这七项条款与共生视角政策备选方案中的对应条款一致。其余的“政策概括”、“用户资格规定”、“电子书商义务”、“图书馆义务”、“电子书访问”、“电子书保存”和“合作馆藏”这7项政策条款根据问卷和访谈调查内容在共生视角政策备选方案的基础上做了优化和调整。此外,有90.95%的用户、91.49%的图书馆员和97.04%的电子书商认为政策需要揭示,对每项政策条款揭示度的分值发现,揭示度分数较高的条款基本都涉及到用户如何使用相关信息,也与访谈者所述情况相吻合。最后依据相关调研数据和访谈内容,来提出改善用户、馆员和电子书商三方共生关系、促进三方共同利益的意见和建议,推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兼顾电子书商和图书馆利益需求的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宏观层面上包括:(1)加强组织信息文化建设,推广信息人生共生理念、(2)改善公共信息政策环境,推动共生系统平衡和优化、(3)建立利益相关者协调组织,促进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的构建三个方面。微观层面上分别从用户与图书馆的角度、图书馆与电子书商角度和用户、图书馆和电子书商角度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对政策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分析政策主要具有导向、调控和分配三大功能。政策执行过程需要包括:政策执行的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并从政策问题的特性、政策本身的因素、政策以外的因素和政策环境四个方面来预测分析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何蕾[8](2019)在《中外LAM合作项目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Library、Archive、Museum,简称LAM)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LAM机构之间所保藏文化资源的属性不同,所以各机构之间将保持各自的独立性,是不能被混淆合并的。三者分别隶属不同的文化部门,有着不同的任务。一直以来,LAM都有独立的管理制度和发展策略,三馆之间各司其职、各自为政。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纸质呈现、到馆检索等服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公众多样化与个性化的文化需求,数字档案馆、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LAM合作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环境的影响下,为满足公众文化需求而形成的。三者的合作不仅有效的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促进了公众对文化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LAM的合作需要打破各机构管理制度和发展策略的不同带来的障碍,对各馆藏资源进行筛选整合,并在统一的服务平台上展示,为用户提供文化信息资源的服务。美国总统图书馆首先打开了LAM合作的大门,发达国家的LAM合作项目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建设,如美国数字公共图书馆(DPLA)、加拿大国家图书档案馆(LAC)、英国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理事会(MLA)等。我国国内也在2002年开展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本文第一章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首先介绍了LAM合作的理论基础,和LAM合作的可行性何必要性,其次介绍的LAM合作的内容和意义。第三章主要是对国外优秀的LAM合作案例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文献阅读、网站调研等方法,对国外LAM合作项目的内容、机构使命、合作模式、平台建设方面调查分析,总结出国外案例在合作模式、资源整合和平台建设方面的特点。第四章对中外LAM合作项目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的对比分析,发现并总结了国外LAM合作的成功因素,详细介绍了LAM合作的四种合作模式,在资源整合方面从元数据的互操作、整合模式、资源保存三个方面进行介绍,最后对LAM合作项目所搭建的服务平台做了对比研究。将国内外案例进行归纳总结。第五章分别在合作模式、资源组织和平台建设层面对我国的LAM合作项目的开展提出战略性建议。第六章回顾本文的研究工作,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不足之处。
杨帆[9](2019)在《协同创新环境下数字图博档联盟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协同创新战略的逐步推进,协同创新主体与社会公众的信息与文化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对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等公共服务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协同创新环境也为数字图博档联盟融合发展提供了契机。档案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机构,应当积极适应协同创新环境,促进数字图博档联盟的融合发展以满足日益多元的社会文化需求。本文以档案学的角度,融合图书馆与博物馆发展的理论与实际,从协同创新与数字图博档联盟的契合度入手,结合社会公共文化体系与社会记忆建设的需求,围绕如何推进协同创新环境下数字图博档联盟的发展,具体介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主要对论文选题的社会背景以及该选题的研究价值、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对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相关学术论文进行综述。第二章对于协同创新中协同学与创新理论进行了详细介绍,对数字档案馆、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以及数字图博档联盟的概念进行介绍。第三章在对协同创新与数字图博档联盟联盟概念认知的基础上详细讲述了协同创新环境下数字图博档联盟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四章结合数字图博档联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对数字图博档联盟发展中的组织管理问题、资源整合问题、公共服务问题与绩效监督问题进行详细阐述。第五章从组织管理、资源整合、公共服务与绩效监督四个层面提出协同创新环境下数字图博档联盟融合发展的对策。
陈汝模[10](2019)在《福建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新常态背景下,国家提倡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福建省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亟需抓住时代机遇,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深化,各学科领域对于海丝文献资源的需求迫切程度日益加深,为满足用户群体对海丝文献资源的迫切需求,实现海丝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数字化建设不仅具有现实意义,相应的也成为长期保存以及二次创新的重要之举。为此,文章以福建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概况为切入点,系统梳理数字化建设的概况,具体从数据库建设、信息门户建设、其他海丝数字资源开发现状三个方面来阐述现今福建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所取得成果。并剖析不足之处,提出相应措施,以期助力于福建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的进程以及福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本文的研究方法以网络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为主,以分析归纳法为辅。首先,系统、全面论述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的概况,包括数字化的内容、特征、原则,再接着论述数字化建设的意义。其次,全面分析福建省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的概况,分别从数据库建设、信息门户建设、其他海丝数字资源开发现状三个方面来阐述。最后,对福建省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总结,提取共性之处,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的发展策略,以期对其建设有所助益。
二、试论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整合与保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整合与保存(论文提纲范文)
(1)高等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概况 |
二、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数字资源建设同质化严重,地区分布不均衡 |
(二)特色资源建设竞争力不强,资源利用率不高 |
(三)数字资源建设缺乏统一规范,资源整合困难 |
(四)数字资源存储有隐患,知识产权保护认识不足 |
(五)数字资源共享落地实施欠缺,运行机制欠妥 |
三、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对策 |
(一)构建数字资源三级保障体系,形成优势互补格局 |
(二)提升特色数字资源的可竞争性,增强可发现性 |
1. 提升特色数字资源可竞争性 |
2. 提升特色数字资源可发现性 |
(三)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助力资源整合 |
1. 建立图书馆标准化委员会 |
2. 采用CALIS标准规范 |
3. 数据库销售商提供通行格式的数字资源 |
4. 多途径助力数字资源整合 |
(四)尊重知识产权,合法利用和存储数字资源 |
(五)各方分工协作,切实构建数字资源共享联盟 |
(2)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策略和专项规划解析 |
2 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实践与探索 |
2.1 多渠道开展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 |
2.1.1 挖掘优势馆藏,推进特色实体馆藏资源数字化 |
2.1.2 开展古籍数字化国际国内合作,实现珍贵文献数字化回归 |
2.2 探索原生性多媒体数字资源建设 |
2.2.1 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开展多元化音视频资源建设 |
2.2.2 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加强新媒体资源建设 |
2.3 采集网络资源,留存数字记忆 |
2.3.1 实现网络资源采集与长期保存 |
2.3.2 联合社会力量共建互联网信息战略保存基地 |
2.4 建设数字专题文化资源 |
2.4.1 多元活态传承,启动“中国记忆”专题资源建设 |
2.4.2 为国存史,为民立传,开展中国战“疫”记忆库项目资源建设 |
2.4.3 “微”观十年国家数字记忆,建设“图书馆记录下的微博十年”专题库 |
3 国家图书馆未来数字资源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
3.1 完善数字馆藏发展政策,科学制定数字资源建设规划 |
3.2 建立完善的数字资源管理系统,实现数字馆藏全流程管理 |
3.3 加强知识化资源加工,提升专题资源的知识服务能力 |
3.4 以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建设富媒体化新型数字资源 |
3.5 进一步开放合作,不断丰富优质知识资源供给 |
4 结语 |
(3)LAM合作模式下社会文化资源整合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课题研究方法 |
四、课题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课题研究重点、难点 |
(二)课题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LAM合作模式下文化资源整合概述 |
第一节 LAM合作的内涵与意义 |
一、LAM合作的含义 |
二、LAM馆际合作的重要意义 |
第二节 文化资源辨析 |
一、文化资源 |
二、文化资源整合 |
第三节 LAM的主要合作模式 |
一、政府主导的协作 |
二、建立跨行业的协调机构 |
三、区域性联盟协作机制 |
四、国际性联盟协作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LAM合作模式下社会文化资源整合的优势及障碍 |
第一节 LAM合作模式下社会文化资源整合要素分析 |
一、社会文化资源整合目标 |
二、社会文化资源整合主体 |
三、社会文化资源整合对象 |
四、社会文化资源整合的技术标准 |
第二节 LAM合作模式下社会文化资源整合的主要优势及障碍分析 |
一、LAM合作模式下社会文化资源整合的优势 |
二、LAM合作模式下社会文化资源整合的主要障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AM合作模式下社会文化资源整合策略 |
第一节 强化宏观调控与管理 |
一、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 |
二、建立由政府主导的跨行业协调机构 |
三、建立多小组分工协作机制 |
第二节 协调版权保护与使用 |
一、签订规范的版权合同 |
二、获得法定许可 |
第三节 扩大资金来源与投入 |
一、利用财政拨款 |
二、增加自身经营性收入 |
三、全方位借助社会力量 |
第四节 强化人员与技术保障 |
一、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性 |
二、构建数据网络平台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大学生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数字资源 |
1.3.2 个人数字资源 |
1.3.3 个人原生数字资源 |
1.3.4 个人数字资源保存 |
1.3.5 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 |
1.3.6 大学生 |
1.4 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结构安排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个人数字资源基础研究 |
2.1.1 个人数字资源基本概念研究 |
2.1.2 个人数字资源组织管理研究 |
2.2 个人数字资源保存相关研究 |
2.2.1 个人数字保存基础问题研究 |
2.2.2 个人数字保存实践案例研究 |
2.2.3 个人信息管理视角下个人数字保存研究 |
2.2.4 文件与档案管理视角下个人数字存档研究 |
2.3 个人数字保存行为研究 |
2.3.1 个人数字保存行为现状研究 |
2.3.2 个人数字保存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
第3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大学生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影响因素探究 |
3.1 研究程序与研究问题 |
3.1.1 研究程序 |
3.1.2 研究问题 |
3.1.3 研究方法 |
3.2 研究步骤与过程 |
3.2.1 资料收集工具准备 |
3.2.2 研究对象 |
3.2.3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3.3 研究信度、效度保障措施 |
3.3.1 信度保障措施 |
3.3.2 效度保障措施 |
第4章 大学生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构建 |
4.1 大学生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4.1.1 情境导向 |
4.1.2 主体因素 |
4.1.3 社会因素 |
4.1.4 行为媒介 |
4.2 大学生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4.2.1 理论依据与研究假设 |
4.2.2 概念模型设计 |
第5章 大学生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影响因素问卷设计与数据整理 |
5.1 研究问题与方法 |
5.1.1 研究问题 |
5.1.2 研究方法 |
5.2 调查问卷设计 |
5.2.1 调查问卷整体结构 |
5.2.2 变量操作性测量问项 |
5.3 数据收集与分析 |
5.3.1 数据收集方式及过程 |
5.3.2 样本基本情况统计 |
5.3.3 现状分析 |
5.4 信度和效度检验 |
5.4.1 信度检验 |
5.4.2 效度检验 |
第6章 大学生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验证与修正 |
6.1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6.2 模型修正 |
6.3 研究结果讨论与理论阐释 |
6.3.1 情境导向维度对长期保存的效应分析 |
6.3.2 主体因素维度对长期保存的效应分析 |
6.3.3 社会因素维度对长期保存的效应分析 |
6.3.4 行为媒介维度对长期保存的效应分析 |
第7章 大学生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问题分析与优化策略 |
7.1 大学生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问题分析 |
7.1.1 大学生对个人原生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缺乏整体规划 |
7.1.2 相关机构对个人原生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缺乏宣传引导 |
7.2 大学生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优化策略 |
7.2.1 提高保存意识,重视个人原生数字价值 |
7.2.2 保障个人隐私,合理选择个人原生数字存储工具 |
7.2.3 多方主体协作,构建长效保存机制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大学生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致谢 |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
(5)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概念与理论基础 |
1.2.1 主要概念 |
1.2.2 理论基础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1.1 国外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1.2 国内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2 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2.1 国外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2.2 国内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3 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3.1 国外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3.2 国内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理论阐释 |
3.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内涵 |
3.1.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双重维度 |
3.1.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实践表现 |
3.1.3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比较分析 |
3.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结构 |
3.2.1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形式、内容与意义 |
3.2.2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主体、客体与关系 |
3.2.3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生成、加工与消费 |
3.3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性质与功能 |
3.3.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实践性质 |
3.3.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社会功能 |
3.4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运行机理 |
3.4.1 文件连续体模式的启示 |
3.4.2“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构建 |
3.4.3“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内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与转型情境 |
4.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 |
4.1.1 古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
4.1.2 近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
4.1.3 现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
4.1.4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演变轨迹 |
4.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影响因素 |
4.2.1 档案记忆系统外部环境因素 |
4.2.2 档案记忆系统内部构成因素 |
4.2.3 档案记忆再生产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 |
4.3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社会情境 |
4.3.1 新媒体时代社会转型的发展 |
4.3.2 新媒体时代国家治理的转变 |
4.3.3 新媒体时代文化消费的兴起 |
4.3.4 新媒体时代媒体融合的变革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生成转型 |
5.1 档案记忆生成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
5.1.1 档案记忆生成的内容与方式 |
5.1.2 档案记忆生成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
5.1.3 档案记忆生成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
5.2 档案记忆生成环境的转变 |
5.2.1 从传统环境到电子环境 |
5.2.2 从单一场域到竞争记忆场域 |
5.2.3 从单向语境到交互语境 |
5.3 档案记忆生成主体的转变 |
5.3.1 从官方走向民间 |
5.3.2 从精英走向大众 |
5.4 档案记忆生成对象的转变 |
5.4.1 从传统记忆到数字记忆 |
5.4.2 新媒体档案记忆的兴起 |
5.4.3 个体档案记忆的显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加工转型 |
6.1 档案记忆加工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
6.1.1 档案记忆加工的内容与类型 |
6.1.2 档案记忆加工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
6.1.3 档案记忆加工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
6.2 档案记忆加工目的的转变 |
6.2.1 传统史学研究的记忆转向 |
6.2.2 从公共记忆到共享记忆 |
6.3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转变 |
6.3.1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社会化 |
6.3.2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协同化 |
6.4 档案记忆加工形态的转变 |
6.4.1 档案记忆加工的视觉化转向 |
6.4.2 档案记忆加工之影像生产 |
6.4.3 档案记忆加工之空间生产 |
6.5 档案记忆加工方式的转变 |
6.5.1 档案记忆加工的数字化 |
6.5.2 档案记忆加工的叙事化 |
6.5.3 档案记忆加工的创意化 |
6.5.4 档案记忆加工的融合化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消费转型 |
7.1 档案记忆消费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
7.1.1 档案记忆消费的过程与特点 |
7.1.2 档案记忆消费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
7.1.3 档案记忆消费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
7.2 档案记忆消费主体的转变 |
7.2.1 从传统档案用户到数字消费者 |
7.2.2 档案记忆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融合 |
7.3 档案记忆消费对象的转变 |
7.3.1 从档案记忆资源到记忆资本 |
7.3.2 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新动向 |
7.3.3 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边界 |
7.4 档案记忆消费方式与途径的转变 |
7.4.1 档案记忆的数字化消费成为基本方式 |
7.4.2 档案记忆的个性化消费成为重要方式 |
7.4.3 档案记忆的品牌化消费成为优选方式 |
7.4.4 档案记忆的休闲化消费成为新兴方式 |
7.4.5 档案记忆的在线消费成为主要途径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转型影响与推进机制 |
8.1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总体特征 |
8.1.1 档案记忆再生产路径:单向性转向多元化 |
8.1.2 档案记忆再生产取向:生产性转向消费性 |
8.1.3 档案记忆再生产内容:凝固性转向流动化 |
8.1.4 档案记忆再生产方式:单一性转向融合化 |
8.1.5 档案记忆再生产范围:区域性转向全球化 |
8.2 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对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 |
8.2.1 数字记忆迈向智能 |
8.2.2 媒体记忆加速融合 |
8.2.3 共享记忆趋向理解 |
8.2.4 社会记忆竞争加剧 |
8.2.5 记忆遗忘冲突凸显 |
8.3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推进机制 |
8.3.1 面向主旨的价值引导机制 |
8.3.2 面向生成、加工主体的协同参与机制 |
8.3.3 面向消费主体的消费者培育机制 |
8.3.4 面向客体的多维叙事机制 |
8.3.5 面向方式的媒体融合机制 |
8.3.6 面向关系的伦理约束机制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6)近年我国图书馆数字资源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
2 统计结果分析 |
2.1 发文量分析 |
2.2 机构分析 |
2.3 作者分析 |
2.4 关键词分析及热点分析 |
2.4.1 关键词共现分析。 |
2.4.2 关键词聚类分析。 |
2.4.3 研究热点分析。 |
3 结束语 |
(7)共生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用户电子书需求上涨 |
1.1.2 图书馆电子书经费投入增长 |
1.1.3 电子书市场面临挑战 |
1.1.4 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矛盾凸显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图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电子书馆藏建设概念术语厘清 |
2.2 国内外图书馆数字资源馆藏发展政策研究现状 |
2.3 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进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调查分析 |
3.1 中美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现状调查 |
3.1.1 高校馆电子书商数量统计 |
3.1.2 电子书数据库检索情况 |
3.1.3 电子书商统计情况 |
3.2 国内外电子书许可协议条款调查与评价 |
3.2.1 图书馆电子书许可协议模板条款调查 |
3.2.2 国外电子书商许可协议调查与评价 |
3.2.3 国内电子书商许可协议调查与评价 |
3.3 国内外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调查与评价 |
3.3.1 政策网上公布情况 |
3.3.2 政策覆盖范围情况 |
3.3.3 政策修订情况 |
3.3.4 政策条款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的构建 |
4.1 共生理论 |
4.1.1 共生理论的内涵 |
4.1.2 信息人共生的概念、条件与模式 |
4.1.3 电子书馆藏建设共生系统及构成要素 |
4.1.4 电子书馆藏建设共生系统构成条件 |
4.1.5 电子书馆藏建设共生系统形成与进化 |
4.1.6 共生理论在电子书馆藏建设及其政策中的应用 |
4.2 其他相关理论研究 |
4.2.1 需求理论 |
4.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4.2.3 数字资源建设理论 |
4.3 政策构建思路 |
4.3.1 政策构建流程 |
4.3.2 现有共生系统问题分析 |
4.3.3 政策宏观层次的问题 |
4.3.4 政策微观层次的问题 |
4.3.5 政策构建原则 |
4.4 政策备选方案的条款构建 |
4.4.1 政策目标确立 |
4.4.2 限制性政策备选方案的条款设置 |
4.4.3 共生视角政策备选方案的条款设置 |
4.4.4 限制性政策备选方案与共生视角下政策备选方案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的接受度调查 |
5.1 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 |
5.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5.3 预调查 |
5.3.1 样本描述 |
5.3.2 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
5.3.3 正式调查问卷形成 |
5.4 正式调查的实施 |
5.4.1 问卷发放与数据采集 |
5.4.2 调查数据的检验 |
5.5 正式调查数据的分析 |
5.5.1 样本属性分析 |
5.5.2 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框架接受度调查 |
5.5.3 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条款接受度调查 |
5.5.4 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揭示的认知调查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共生视角下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方案的确立 |
6.1 政策方案抉择 |
6.1.1 “政策概括”条款抉择 |
6.1.2 “采购标准”条款抉择 |
6.1.3 “用户资格规定”条款抉择 |
6.1.4 “版权限制”条款抉择 |
6.1.5 “电子书商义务”条款抉择 |
6.1.6 “图书馆义务”条款抉择 |
6.1.7 “用户义务”条款抉择 |
6.1.8 “三方共同义务”条款抉择 |
6.1.9 “电子书访问”条款抉择 |
6.1.10 “电子书保存”条款抉择 |
6.1.11 “电子书整合”条款抉择 |
6.1.12 “评价与剔除”条款抉择 |
6.1.13 “合作馆藏”条款抉择 |
6.1.14 “政策修订”条款抉择 |
6.2 共生视角下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条款 |
6.3 相关意见与建议 |
6.3.1 宏观层面的意见与建议 |
6.3.2 微观层面的意见与建议 |
6.4 政策执行的可行性分析 |
6.4.1 政策的功能 |
6.4.2 政策执行的过程 |
6.4.3 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主要贡献与结论 |
7.1.2 研究的创新点 |
7.2 研究局限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中外LAM合作项目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互联网时代为LAM合作提供机遇 |
1.1.2 国家文化发展改革为LAM合作创造机遇 |
1.1.3 社会公众对LAM合作资源融合的需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LAM合作的理论与基础 |
1.3.2 LAM合作资源整合研究 |
1.3.3 LAM合作模式研究 |
1.3.4 LAM合作项目发展研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LAM合作概述 |
2.1 LAM合作的前提 |
2.1.1 LAM合作的可行性 |
2.1.2 LAM合作的必要性 |
2.2 LAM合作的内容 |
2.3 LAM合作的意义 |
第3章 LAM合作项目的调查分析 |
3.1 调查目的及对象 |
3.2 调查方法 |
3.3 调查内容 |
3.4 调查分析 |
3.4.1 LAM合作的模式分析 |
3.4.2 数字资源的整合分析 |
3.4.3 服务平台建设分析 |
第4章 中外LAM合作项目的比较分析 |
4.1 LAM合作模式的比较 |
4.1.1 政府主导模式 |
4.1.2 机构合并模式 |
4.1.3 跨机构合作模式 |
4.1.4 共同项目驱动模式 |
4.2 资源整合的比较 |
4.2.1 元数据的互操作 |
4.2.2 资源整合模式 |
4.2.3 资源的长期保存 |
4.3 服务平台建设的比较 |
4.3.1 主页界面的设计 |
4.3.2 信息资源检索 |
4.4 政策规划的比较 |
4.4.1 项目的资金投入 |
4.4.2 法律法规的建立 |
第5章 我国LAM合作项目的实施策略 |
5.1 合作模式层面 |
5.2 资源组织层面 |
5.2.1 元数据的互操作 |
5.2.2 资源整合模式 |
5.2.3 资源长期保存 |
5.2.4 科学的管理系体 |
5.3 平台建设层面 |
5.3.1 完善检索系统 |
5.3.2 加强平台管理 |
5.4 政策规划层面 |
5.4.1 资金保障制度 |
5.4.2 人才培养方案 |
5.4.3 法律法规建设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协同创新环境下数字图博档联盟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学术回顾 |
1.2.1 数字图博档联盟资源整合研究 |
1.2.2 数字图博档联盟融合服务研究 |
1.2.3 数字图博档联盟合作模式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跨学科分析法 |
1.3.3 对比分析法 |
第2章 协同创新与数字图博档联盟概念认知 |
2.1 协同创新概念认知 |
2.1.1 协同学概念 |
2.1.2 创新概念 |
2.1.3 协同创新概念 |
2.2 数字图博档联盟概念认知 |
2.2.1 数字档案馆(DA) |
2.2.2 数字图书馆(DL) |
2.2.3 数字博物馆(DM) |
2.2.4 数字图博档联盟 |
第3章 协同创新环境下数字图博档联盟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3.1 协同创新环境下数字图博档联盟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
3.1.1 协同创新主体跨知识边界服务的现实需要 |
3.1.2 公共文化数字资源与服务体系的发展要求 |
3.1.3 社会记忆辐射拓展与合作开发的必然走向 |
3.2 协同创新环境下数字图博档联盟融合发展的可行性 |
3.2.1 融合发展理念符合社会协同创新趋势 |
3.2.2 文化事业共性奠定融合发展基础 |
3.2.3 信息技术发展提供融合发展支撑 |
第4章 协同创新环境下数字图博档联盟融合发展困境 |
4.1 数字图博档联盟组织管理困境 |
4.1.1 组织管理条块分割现象明显 |
4.1.2 成员馆数量少且内部存在矛盾冲突 |
4.2 数字图博档联盟资源聚合困境 |
4.2.1 数字图博档馆藏资源各具特征 |
4.2.2 资源组织、资源聚合与开发有待发展 |
4.3 数字图博档联盟公共服务困境 |
4.3.1 数字图博档公共服务差异性明显 |
4.3.2 服务缺乏纵向拓展与横向协作 |
4.4 数字图博档联盟效能监督困境 |
4.4.1 监督保障体系与主体待定 |
4.4.2 标准与行业规则尚未明确 |
第5章 协同创新环境下数字图博档联盟融合发展的措施 |
5.1 数字图博档联盟融合发展的扩散性组织管理协同 |
5.1.1 协议模式组织管理 |
5.1.2 联席会议模式组织管理 |
5.1.3 理事会模式组织管理 |
5.2 数字图博档联盟融合发展的一站式资源聚合协同 |
5.2.1 联盟记忆资源数据库建设 |
5.2.2 联盟馆藏特色资源库建设 |
5.2.3 联盟信息资源双向传输平台建设 |
5.3 数字图博档联盟融合发展的多极化公共服务协同 |
5.3.1 建立协同创新点面关联机制 |
5.3.2 面向创新主体提供信息增值服务 |
5.3.3 搭建联盟信息服务技术平台 |
5.4 数字图博档联盟融合发展的全过程效能监督协同 |
5.4.1 国家政策法规约束 |
5.4.2 行业学会与社会舆论监督 |
5.4.3 内部协商自治 |
第6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福建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中文文摘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福建省海丝文献数字化概述 |
2.1 福建海丝文献概述 |
2.2 福建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概述 |
2.3 福建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基础 |
2.4 福建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 |
第三章 福建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现状 |
3.1 福建海丝文献数据库建设现状 |
3.1.1 福建公共系统图书馆中的海丝数据库调查与研究 |
3.1.2 福建省高校系统图书馆中的海丝数据库建设现状 |
3.2 福建海丝主题的信息门户网站建设现状 |
3.3 福建其他形式的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现状 |
3.3.1 福建海丝数字资源网上展览建设 |
3.3.2 海丝题材的动漫、电影等文艺精品创作 |
3.3.3 海丝题材的网络游戏开发 |
第四章 福建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的特点及区域分布 |
4.1 福建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的特点 |
4.1.1 海丝数字资源网络共享平台建设初见成效,资源分布不均衡 |
4.1.2 海丝数据库内容来源类型呈现多元化 |
4.1.3 海丝数据库表现形式单一化 |
4.1.4 海丝数据库内容格式日臻完善统一 |
4.1.5 海丝数据库的主题方向广泛 |
4.2 福建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区域分布 |
第五章 福建省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5.1 海丝数字资源更新滞后,用户服务能力较弱 |
5.1.1 海丝数字资源更新维护机制不合理 |
5.1.2 海丝数字资源为用户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
5.2 资源开发力度有限,海丝数字资源特色化羸弱 |
5.2.1 海丝数字资源的开发流于表面 |
5.2.2 海丝数字资源的创新性不足致使特色价值无法显现 |
5.3 海丝数字资源的建设开发不均衡,传播、共享体系建设不完善 |
5.3.1 海丝数字资源建设开发失衡严重 |
5.3.2 海丝数字资源传播、共享体系有待加强 |
5.4 海丝数字资源协同联合机制较弱,资源呈现内容同质化严重 |
5.4.1 管理缺位致使协同联合机制不健全 |
5.4.2 海丝数字资源重复建设严重 |
第六章 福建省海丝文献数字化现状的发展策略 |
6.1 保障资源更新与维护机制常态化,推动用户泛在化服务体系建设 |
6.1.1 实现海丝数字资源的定期更新,保证维护工作的及时性 |
6.1.2 切实把握用户真实需求,提升资源的用户黏度 |
6.2 加大海丝数字资源的开发力度,提升海丝数字资源的核心竞争力 |
6.2.1 强化数字化主体的开发能力,提升用户群体的信息素养 |
6.2.2 推进海丝数字资源的创新力度,延长海丝数字资源的价值链 |
6.3 建立健全现代传播体系,完善海丝数字资源的共享体系 |
6.3.1 通过“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扶持开发薄弱地区 |
6.3.2 借助互联网渠道,推广海丝数字信息资源 |
6.4 加大跨区域协调合作纵深维度,全面提升数字资源有序整合力度 |
6.4.1 逐步打破资源分布的区域隔阂,不断深化协调合作纵深维度 |
6.4.2 全面运用各类整合方式,实现海丝数字资源的帕累托最优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试论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整合与保存(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等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问题与对策[J]. 霍春梅,张锐,赵洁.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1)
- [2]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实践与思考[J]. 张琳. 河北科技图苑, 2021(03)
- [3]LAM合作模式下社会文化资源整合策略研究[D]. 黄冰棋.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4]大学生个人原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研究[D]. 柴欢. 西南大学, 2020(01)
- [5]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D]. 张燕. 上海大学, 2020(02)
- [6]近年我国图书馆数字资源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 王术.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9(24)
- [7]共生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D]. 胡曦玮.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8]中外LAM合作项目的对比研究[D]. 何蕾. 吉林大学, 2019(11)
- [9]协同创新环境下数字图博档联盟融合发展研究[D]. 杨帆. 南昌大学, 2019(02)
- [10]福建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研究[D]. 陈汝模.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