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类型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对比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胡远峰,罗瑜,李莎,周从刚[1](2021)在《2011—2020年鄂州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质量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鄂州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状况,为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采取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微生物检验方法,对鄂州市各级医疗机构使用中的消毒液、医护人员手、医疗器械、物体表面和室内空气开展消毒质量监测和分析。结果 2011—2020年鄂州市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总体合格率为94.16%,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市级医院的总体合格率(99.51%)最高,个体诊所的总体合格率(89.90%)最低。不同监测项目中,使用中的消毒液、医护人员手和医疗器械的总体合格率较高,室内空气的总体合格率最低。结论鄂州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整体情况较好,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需要加强对个体诊所的消毒监管力度,同时各级医疗机构的室内空气消毒质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消毒质量。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2](2021)在《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1]5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中国疾控中心: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各地在执行过程中如有相关建议,请及时反馈机制综合组。
高艳[3](2021)在《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经济负担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调查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现状和特点,明确老年患者医院感染重点部位、主要病原菌,为开展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2.评估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经济负担,希望通过对医院感染负担的货币形式量化,倒逼医疗机构重视患者安全,提升已有感控措施执行力度。3.分析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构建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并确定风险阈值,以帮助医疗机构及早发现医院感染潜在高危患者,实现感染管理关口前移,减少不必要的卫生资源的浪费。方法:1.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现况调查:回顾性收集某三甲医院老年病科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期间出院的4548例老年住院患者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率等对患者医院感染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2.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经济负担研究:研究样本来自第一步“医院感染现况调查”(但为避免患者死亡对后续医疗费用影响,将死亡病例排除在外),以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为感染组,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PSM匹配法进行1:1病例对照匹配,通过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以评估医院感染的直接经济负担,并在此基础上评估医院感染的间接经济负担、医院经济负担和医保资金损失。3.老年患者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构建研究:以本研究第一步“医院感染现况调查”的4548例数据为建模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出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综合ROC曲线下面积确定预测模型的风险阈值。采用便利抽样法,采集同中心新收集数据(某三甲医院老年病科2020年1月-4月期间的500例老年患者资料)作为验证组,对模型进行外部时段验证。结果:1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现况调查(1)医院感染发生率:发生医院感染372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8.18%,发生医院感染616例次,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为13.54%,高于同期全院的医院感染水平(感染率为2.65%,感染例次率为3.45%)。2017-2019年间老年病科老年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呈上升趋势。(2)医院感染部位:616例次医院感染发生部位构成中,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383例,构成比为62.18%),其次是泌尿系统感染(114例,构成比为18.51%)。(3)医院感染病原菌:送检标本共检出病原菌523株,革兰阴性菌342株,占病原菌总数的66.15%;革兰阳性菌124株,占病原菌总数的23.99%;真菌50株,占病原菌总数的9.67%;支原体1株,占病原菌总数的0.19%。革兰阴性菌中,居首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其次是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中,居首位的是肠球菌,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呼吸道感染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要病原菌,泌尿系统感染以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为主要病原菌。2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经济负担(1)患者经济负担:感染组患者住院费用中位数为39 048.96元,对照组患者住院费用中位数为13 952.87元,中位数差值为25 096.09元;感染组患者住院天数中位数为33.00天,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中位数为13.50天,中位数差值为19.50天,间接经济负担6 639.36元;每例感染患者总经济负担31 735.45元。医院感染的经济负担随着年龄、感染部位数、CCI评分的增加而增加。(2)医保及医院经济负担:每1例职工医保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损失医保资金17573.81元,每1例居民医保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损失医保资金3595.33元。每发生1例医院感染导致医院减少收治患者人数1.44例,医院因减少收治1例患者而减少收入1004.60元。(3)医院感染增加费用明细:医疗费用增加以西药费、抗菌药物费、治疗费和化验费为主,约占增加总费用的68.18%。3老年患者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构建(1)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12个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入院的途径、院外感染、留置导尿、抗生素种类、使用抗生素天数、疾病类型、慢性肺病、偏瘫、恶性肿瘤、CCI评分、住院天数。(2)医院感染预测模型:根据医院感染独立危险因素及对应的回归系数,构建回归方程:Logistic(P)=-7.309+0.225*年龄+系数*入院途径+0.556*院外感染+0.661*使用导尿管+0.503*抗生素种类+0.242*使用抗生素天数+系数*疾病分类+0.375*慢性肺病+2.855*偏瘫+0.514*恶性肿瘤+0.298*CCI评分+1.157*住院天数。(3)模型内外部检验:建模组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32,模型特异性为87.43%,敏感度为84.41%,预测准确率为87.18%;验证组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23,模型特异度为82.33%,敏感度为94.44%,预测准确率86.4%。回归模型对医院感染有较好的判别能力。(4)感染风险阈值:综合ROC曲线下面积,当医院感染率预测概率>0.06615(6.615%),患者出现医院感染。即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阈值为0.06615(6.615%)。结论:1老年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医院感染导致沉重经济负担,提醒医护工作者应将老年患者作为医院感染重点监测人群,加强已有感控措施执行力度,利用构建的医院感染风险预警和管理体系,确定感染风险阈值,以促进医院感染的事后治疗向事前预防转变,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节约医疗卫生资源。2西药费、抗菌药物费、治疗费和化验费成为控制直接医疗成本的重要突破口。做好消毒隔离措施,重点防治多部位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准确、合理使用抗生素,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成为降低经济负担的重要策略。
张旭堃[4](2021)在《中小城市医疗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进入21世纪20年代后,中国近期正经历着由新冠疫情(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卫生安全与经济复苏的双重压力。随着经济复苏与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发展,医疗废弃物处置量偏低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种情况下,研究城市医疗废弃物相关处理问题的经济意义与社会意义也日益彰显。城市医疗废弃物及时处理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避免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尤其是针对口罩、针头、检测用具等容易传播病菌的医疗废弃物的及时清运,对于疫情防控、环境保护、经济稳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受疫情影响各类城市医疗废弃物的产生总量均有所上升,但我国目前并没有对于中小城市医疗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做充分的研究,因此对当前中小城市医疗废弃物物流网络进行研究已经势在必行。本文通过细致的研究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在医疗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构建过程种积累的丰富经验,并针对我国目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现况下我国中小城市医疗废弃物收集网络过于老旧的问题,本文创新性的对我国中小城市的逆向物流网络结构进行了从新规划,设计了包含回收层、检测层、处置层的三层逆向物流网络结构,并将发电厂、填埋厂、处理处置企业均考虑进该网络结构中,使该网络结构的适应性更强。本文在构建医疗废弃物物流网络模型时,考虑到中小城市医疗废弃物收集工作开展并不理想,医疗废弃物统计量可能会由于疫情、季节变换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采用模糊数将模糊变量清晰化,以此为前提构建以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医疗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模型,并设计相应的遗传算法来来对模型进行求解分析。最后本文以金昌市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对该地区的医疗废弃物回收现况予以确认。结合专家意见,对模型中的相关数据予以设定。最后利用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得到包含13个回收中心、5个检测中心、1个处理处置中心、1个填埋厂、1个发电厂的逆向物流网络模型。该逆向物流网络在一个周期内的运行总成本较原网络节约9.42%,运输成本节约89.41%。
承叶奇[5](2020)在《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胡二平[6](2020)在《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设计研究 ——以郑州和开封为例》文中提出当今世界人口正步入老龄化阶段,预计至2050年,老年人口将猛增至19.64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1%。近年来,我国老龄化形势愈发严重,半能、半失能老人的数量逐年上升,居住与照料问题更为突出。老年人需要能提供专业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服务的养老机构来解决居住和照料问题。政府部门以及国家卫健委组织为解决这一现象颁布多项政策,倡导医养结合类型养老机构的发展和创新,规范行业标准,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当前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我国养老设施设计和养老服务体系还在不断地创新和进步,如何设计出多元化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也是建筑师们需要思考和探究的重要课题。当前研究主要分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类型讨论、医疗方面的功能配置与组织流线、老年康复景观设计等。但是,针对医养环境现状、医养结合的深度、以及老年人对医养环境的需求研究比较欠缺。“医养结合”模式下的养老建筑发展需要数据支撑,要将需求和设计策略有机的结合起来。我们需要结合老年人的特点,收集有关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数据,分析当前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环境是否满足老年人需求,有针对性的优化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医疗与康养环境。本文以文献回顾为基础,将国内外关于医和养结合的相关政策和环境设计研究成果做了归纳总结,结合我国当前医养结合的模式,以及医疗和康养方面的主要关注点,提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评估方法,并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实证案例调研中。本研究调研了郑州和开封两个城市共五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通过现场观察和问卷调研收集数据,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地分析老人对环境的使用感受和认知评价等,分别从“医”与“养”两个角度展开对机构环境现状和使用满意度的调研。主要调研内容包括:a.机构基本信息,例如机构建设时间和规模等;b.医疗服务现状,例如医疗空间配置、医养结合深度、医疗服务未满足度;c.康养服务现状,例如居住空间现状、活动空间现状、采光满意度、安静满意度、私密满意度等。根据实证调研,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郑州和开封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现状和使用满意度。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现状环境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建筑环境优化策略。本文使用循证设计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了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评估方法,以郑州和开封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为例,提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建筑环境优化策略,对未来养老环境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尹海全[7](2020)在《医疗建筑室内空气微生物浓度水平及分布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医疗建筑作为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病原体较多的公共建筑,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不可忽视。为明晰冬季期间不同类型医疗建筑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水平、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等,本研究在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基础上,于2019年冬季对北京地区不同类型医疗建筑包括医院、社区卫生医疗站、高校校医院和诊所内空气中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的浓度通过Andersen型六级撞击式采样器进行了测试分析,同时对室内空气流速、CO2浓度进行了测试并记录了通风、人员和测试现场等情况。然后分析了医疗建筑不同场所内细菌和真菌气溶胶的浓度水平、粒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等。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类型医疗建筑冬季室内细菌气溶胶浓度水平呈现出小型诊所>中型医疗机构>大型医院,其分别为853.481898.74cfu/m3、384.841543.77cfu/m3和340.03691.01cfu/m3;真菌气溶胶浓度水平在三类医疗建筑中无显着规律性。2)大型医院内96%测试区域的细菌气溶胶浓度大于真菌,细菌污染源强度高于真菌,且医院的走廊和挂号大厅内细菌气溶胶浓度普遍高于其他区域。3)细菌气溶胶在大型医院挂号大厅、急诊大厅和走廊内各级粒径所占百分比具有相同的大小规律,真菌气溶胶在大中型医疗建筑不同测试区域内各级粒径所占百分比具有相同的大小规律;医院内细菌气溶胶主要分布在>1.1μm的粒径范围,真菌气溶胶主要分布在1.14.7μm的粒径范围;中小型医疗机构内细菌和真菌气溶胶粒径分布范围较广泛。4)医疗建筑冬季室内细菌气溶胶中值直径的规律为大型医院>中型医疗机构>小型诊所,其分别为3.285.10μm、3.063.46μm和2.422.95μm;真菌气溶胶中值直径分布无明显规律。5)医疗建筑所测区域达到清洁水平规定的细菌气溶胶浓度限值1000cfu/m3、真菌500cfu/m3和微生物总数3000cfu/m3的总体比例为大型医院84%、中型医疗机构77%和小型诊所72%;微生物气溶胶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各部位的百分比为支气管69.77%,鼻腔和上呼吸道25.20%,肺泡5.03%。6)大中小三类医疗建筑内空气流速分别为:0.0890.182m/s、0.060.18m/s和0.0480.060m/s,CO2浓度为:10171162ppm、528958ppm和9371899ppm。其中大型医院内微生物气溶胶浓度与空气流速呈较显着的负相关,与CO2浓度呈现较显着的正相关,中小型医疗机构内无显着相关性。7)对所测场所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医院中,单位面积人数较多的功能区微生物气溶胶浓度也相对较高;人员活动量的增大会使得微生物气溶胶的浓度水平升高。
于沛鑫[8](2020)在《分级诊疗制度下哈尔滨市平房区中医诊所现状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社会疾病分布和流行病类型发生巨大的转变,医疗卫生服务供需双方矛盾激增,为匹配居民健康需求侧的“正三角”,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引导医疗资源流向,努力完善优质资源共享的机制,但目前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升仍是缓慢,社区预防医疗保健功能尚不健全,为进一步落实“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中医诊所被列为纵向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工作重点,随着中医诊所相关政策的出台,中医诊所在分级诊疗制度下供给侧作用开始显现,中医诊所的发展对社区预防医疗保健体系的建立以及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强化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缓解居民卫生经济负担并提升其健康生活的水平。本研究基于分级诊疗制度下基层初级卫生医疗保健层面,详细阐述分级诊疗制度下中医诊所的作用,并以中医诊所为主体,对哈尔滨市平房区中医诊所现状进行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半结构化访谈与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医诊所目前的经营情况、管理措施、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解。在制度试行以及社会需求的背景下,对调查结果经整理发现的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原因分析,针对平房区中医诊所问题从人才技术、卫生监督、政策、行业管理、社会宣传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引导中医诊所融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完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建立,充分发挥分级诊疗职能,加快适应医疗市场运行,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满足居民“正三角”卫生医疗保健需求,改善社会居民的健康状况,提升居民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
方娴[9](2020)在《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面临着突发事件严峻的威胁和挑战,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由于其偶然性和巨大的破坏力,导致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巨大损失。紧急医疗救援是应急管理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医疗机构迅速高效开展医疗救援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新疆地处祖国西北部,周边与八国相邻,特殊的地缘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得其发生突发事件风险较高,时刻考验着政府及各部门的应急管理能力。由于新疆三级综合型公立医院承担着地区医疗救援的重任,因此研究其医疗救援应急管理具有现实意义。目的:本研究以承担新疆各地州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应急主要任务的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为研究对象,从入院救治患者伤害特征、医务人员应急救援及管理认知和医院风险事件识别综合分析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的现状和不足:首先回顾性分析既往救治的突发事件住院患者的伤害情况,分析伤害所造成的医疗救援压力和社会经济损失;其次,医务人员是医院开展紧急医疗救援的核心力量和专业人员,分析医务人员医疗救援综合能力和对医院应急管理的认知情况,寻找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能力不足;再次,对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内外环境进行突发事件和内部脆弱性风险评估,帮助医院确定医疗救援和应急管理的优先干预重点,做好医院自身灾害防范能力建设。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构建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对乌鲁木齐市、北疆地区和南疆地区的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救援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最终为全面提高新疆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提供“政府-社会-医院”无缝隙衔接策略和政策建议。方法:(1)通过乌鲁木齐市5所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病案系统收集2011-2018年收治的因交通事故、职业灾害事故、火灾事故和社会安全事件住院治疗的29595例患者病历信息,分析其社会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伤害特征(伤害部位和伤害性质)、临床特征(入院情况、住院天数、手术情况、转归情况)及住院费用。分类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住院费用采用CPI指数进行贴现标化。(2)对新疆21家样本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相关科室的5022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人口学基本情况、应急培训演练及救援情况(次数及级别)、医疗救援应急能力认知(包括突发事件认知、医疗救援角色认知、医疗救援工作能力认知和急救知识技术掌握情况四方面)和对医院应急管理认知(包括承担应急任务、明确各级职责、应急培训演练、应急物资保障、应急经验总结和应急信息沟通六方面)。分类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连续性变量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医务人员对医院应急管理认知的影响因素。(3)运用风险矩阵法和Borda序值法对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外部环境即新疆地区4类突发事件的风险可能性和严重性两方面进行评估并确定其风险等级;再运用Kaiser模型风险评估矩阵对医院内部环境可能发生的4类致灾因子从其发生可能性和严重性(包括人员、财务、运营影响和应急准备、内外部应急响应6方面)进行灾害脆弱性风险分析,确定其相对风险值(R%)并进行排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自然灾害和技术事故两种致灾因子的相关性。采用德尔菲法构建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对新疆21家(全疆合计23家)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的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后,结合该指标体系最后确定新疆整体(21家医院)、乌鲁木齐市(包括7家医院)、北疆地区(包括8家医院)和南疆地区(包括6家医院)的医疗救援应急能力得分。结果:2011-2018年收治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患者29595例,(1)社会人口学特征中,男性占75.0%,年龄主要集中在1935岁(35.3%)和3645岁(24.1%)年龄段,职业以工人(26.9%)、自由职业者(18.1%)和农牧民(17.5%)居多。(2)伤害特征:事件类型中交通事故患者最多占50.6%,社会安全事件占24.1%,职业安全事故占23.3%;伤害部位,上下肢受伤占39.6%,头颈部位占34.8%。(3)临床特征:入院患者入院时病情以急危重为主占78.3%,患者多集中在骨科、急诊创伤科和神经外科,住院天数较长,60%需要手术治疗,90%以上患者治愈或好转。死亡例数共计861例,其中交通事故占66.43%,职业安全事故占31.4%。(4)直接经济负担,29595例患者共产生住院费用8.0亿元,交通事故占比最高达到62.5%,住院总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9%。社会安全事事件人次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2%。样本医院的5022名医务人员中,(1)近三年接受应急培训人员仅占59.3%,参加应急演练人员仅占60.8%,并且培训和演练次数较少级别较低;但有20.3%的人参与应急救援,救援次数较多且级别较高,地区间也存在差异(P<0.05)(2)医疗救援应急能力认知方面,一是突发事件分类回答错误率高,达到25.7%;二是医疗应急救援能力认知中安全防护(85.4%)、健康教育(62.2%)、心理支持(76.0%)、公共卫生防疫(64.0%)应答率低于急救技能(94.7%)和急救知识(95.3%)。三是50.7%的医务人员认为自身应急知识不能满足救援需要,掌握的急救技能中现场灾情评估(33.4%)、心理危机干预(33.4%)、健康教育(36.9%)和生物性致病因素防护(19.4%)的应答率低于其他急救技能。(3)医务人员对医院应急管理的认知水平基本在3.0分上下,属于一般熟悉水平,其中承担应急任务和明确职责两部分评分较高为3.08±1.02和3.09±1.04,其他部分认知评分低于3.0分,应急培训、演练和救援是应急管理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南疆地区除个别条目外对医院应急管理认知整体高于其他两个地区。医院外部环境突发事件风险等级中,地震和道路交通事故为极高风险事件,暴雪、生物灾害、极端温度、企业安全事故、火灾事故、环境灾害、传染病暴发流行、“苯中毒、铅中毒和尘肺”以及经济安全事件为高风险事件。医院内部风险事件相对风险度较高的依次是火灾(48.72%)、暴力型医疗纠纷(47.60%)、医院感染暴发(46.65%)、地震(45.40%)、电力故障(44.94%)、流行病暴发(41.44%)、信息系统故障(41.25%)、电梯故障(40.23%)等,部分自然灾害因子和技术事故因子间相关性高于0.4。其次构建的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8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以及76个三级指标,对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后结合该指标体系确定其应急管理能力得分,其中医疗救治能力、应急保障、培训演练和考核能力得分较高,分别为0.23806、0.13622和0.10355,事后恢复与重建、应急制度和监测预警系统得分较低,分别为0.00134、0.00106和0.00091。乌鲁木齐市、北疆和南疆地区的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与新疆整体的应急医疗救援情况近似。结论: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现状存在不足:(1)突发事件伤害导致医疗救援压力大,人群健康损伤严重,医疗急救需求增多,直接经济负担严重;(2)医务人员存在应急培训演练机会较少,与现实医疗救援工作形成矛盾。医疗救援应急能力认知不够综合全面,突发事件认知不足,对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公共卫生防疫、安全防护方面认知低于临床急救技能和知识。对医院应急管理的认知水平普遍不高,可通过综合规范的应急培训演练体系提高其认知水平。(3)医院应明确将地震和道路交通伤害极高风险事件作为医疗救援优先目标,重点关注暴雪、传染病流行、企业安全事故等高风险事件救援,持续关注中低风险事件,定期采取风险评估的防控与救援措施。在内部加强对火灾、暴力型医疗纠纷、医院感染爆发等高风险事件的抗灾能力建设,明确自身脆弱性,完善高风险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强化部门防控,提高应急救援水平。从整体看,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的医疗救治、应急保障、培训演练和考核能力相对较好,而事后恢复与重建、应急制度和监测预警系统的能力相对较弱,应重点建设事后恢复与重建、应急制度和监测预警系统。乌鲁木齐市、南疆和北疆地区应急管理能力与整体相似。综合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管理的不足,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通过发挥政府应急医疗救援管理体系的支撑作用和社会网络应急救援体系的辅助作用,综合提升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应急救援管理能力。
图尔新[10](2020)在《现代蒙医医院建筑设计研究》文中提出蒙医学与中医学、藏医学和壮医学等几门医学组成了我国民族医学的主要体系,蒙医院及蒙医科诊疗单元作为蒙医学的载体,同时兼具着医疗诊治和传承地方文脉的双重功能。蒙医医院作为民族医院中的重要分类之一,其发展水平更与民族地区的发展息息相关,医院建设受政策因素影响较大。在如今我国国内医院建设大潮与国家推动民族医学发展的趋势下,蒙医院为代表的民族类医院建筑的设计策略仍缺乏系统的研究,多地存在简单沿用综合医院的设计模式,缺少对建筑中蒙医特色诊疗空间设计和蒙医文化表达策略的专业化思考。论文从民族医疗工艺及地方文脉两个方面对蒙医院建筑设计的影响进行探究,通过对当前典型的蒙医医院建筑案例进行调研,与同地区的中医院与综合医院案例从诊疗空间模式、建筑形式和文化表现角度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及分析。总结出蒙医医院的功能构成及分布,以蒙医五疗科、正骨科、心身医学科等为代表的蒙医特色科室的医患流程及医疗空间设计模式,对受游牧文化、召庙文化及现代蒙古建筑元素风格影响的蒙医建筑立面与细部设计策略做了详细阐述。通过对蒙医学诊疗空间和蒙古地方文化对建筑立面影响的分析,总结出现代蒙医医院的设计思路,为此后民族医院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二、不同类型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对比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类型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2011—2020年鄂州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质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监测对象 |
1.2 监测方法 |
1.3 评价方法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不同年份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
2.2 不同类型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
2.3 不同项目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
2.4 不同类型医疗机构室内空气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
3 讨论 |
(3)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经济负担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现况调查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章 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经济负担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老年患者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医院感染的卫生经济学研究现状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中小城市医疗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逆向物流理论 |
2.1.1 逆向物流定义 |
2.1.2 逆向物流的产生与处理 |
2.1.3 逆向物流系统流程分析 |
2.2 医疗废弃物定义、分类及处理方式 |
2.2.1 医疗废弃物的定义 |
2.2.2 医疗废弃物的分类 |
2.2.3 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方式 |
2.3 医疗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 |
2.3.1 废弃物收集处理方面 |
2.3.2 废弃物处理设施选址方面 |
2.3.3 废弃物逆向物流路径规划方面 |
2.3.4 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优化方面 |
2.4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中小城市医疗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分析与构建 |
3.1 问题描述 |
3.2 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现况分析 |
3.2.1 国外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现况分析 |
3.2.2 国内医疗废弃物回处理收现况分析 |
3.2.3 我国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3 中小城市医疗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构建 |
3.3.1 医疗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构建目标 |
3.3.2 医疗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构建原则 |
3.3.3 医疗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构建主体 |
3.3.4 医疗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层级结构及对应设施功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小城市医疗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模型及算法设计 |
4.1 逆向物流网络模型的建立 |
4.1.1 模型假设 |
4.1.2 参数和变量定义 |
4.1.3 模型建立 |
4.2 遗传算法设计 |
4.2.1 遗传算法介绍 |
4.2.2 遗传算法求解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小城市医疗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优化模型求解——以金昌市为例 |
5.1 模型参数设定 |
5.2 运行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局限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设计研究 ——以郑州和开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老龄化现状及养老特点 |
1.1.2 中国老龄化现状 |
1.1.3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前景和研究趋势 |
1.2 研究问题、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的定义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回顾法 |
1.4.2 实证调研法 |
1.5 研究的创新性 |
1.6 论文的基本框架 |
2 研究回顾 |
2.1 相关概念和现状阐述 |
2.1.1 老年人的特点 |
2.1.2 养老机构的类型特征 |
2.1.3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类型特征 |
2.2 国内外有关养老机构环境的研究 |
2.2.1 国内有关养老机构环境的研究 |
2.2.2 国外有关养老机构环境的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评估方法 |
3.1 国内外老年人环境评估量表简述 |
3.2 医疗方面的环境评估方法 |
3.2.1 医疗空间配置方面的评估方法 |
3.2.2 医养结合深度方面的评估方法 |
3.2.3 医疗需求未满足度方面的的评估方法 |
3.3 康养方面的环境评估方法 |
3.3.1 居住空间的评估方法 |
3.3.2 活动空间的评估方法 |
3.4 调研和分析方法 |
3.4.1 观察表 |
3.4.2 问卷 |
3.4.3 数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实证案例 |
4.1 案例1 开封市某邦健康公寓 |
4.1.1 周边场地环境及建筑布局 |
4.1.2 医疗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1.3 居住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1.4 活动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1.5 调研数据分析和讨论 |
4.2 案例2开封某光老年之家 |
4.2.1 周边场地环境及建筑布局 |
4.2.2 医疗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2.3 居住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2.4 活动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2.5 调研数据分析和讨论 |
4.3 案例3 河南省某养老公寓 |
4.3.1 周边场地环境及建筑布局 |
4.3.2 医疗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3.3 居住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3.4 活动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3.5 调研数据分析和讨论 |
4.4 案例4 某馨阳光城老年公寓 |
4.4.0 活动空间设计及功能分布 |
4.4.1 周边场地环境及建筑布局 |
4.4.2 医疗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4.3 居住空间设计及功能分布 |
4.4.4 活动空间设计及功能布局 |
4.4.5 调研数据分析和讨论 |
4.5 案例5 郑州某弘养老院 |
4.5.1 周边场地环境及建筑布局 |
4.5.2 医疗空间设计及功能分布 |
4.5.3 居住空间设计及功能分布 |
4.5.5 调研数据分析与讨论 |
4.6 案例总结 |
4.7 本章小结 |
5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优化策略 |
5.1 医疗空间 |
5.1.1 规划和建筑设计层面的建议 |
5.1.2 细节设计层面的建议 |
5.1.3 智能化设计层面的建议 |
5.2 康养空间 |
5.2.1 规划和建筑设计层面的建议 |
5.2.2 细节设计层面的建议 |
5.2.3 智能化设计层面的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医疗建筑室内空气微生物浓度水平及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室内空气微生物的主要来源 |
1.2.2 医疗建筑内空气微生物的浓度水平 |
1.2.3 室内空气微生物的影响因素 |
1.3 空气微生物污染的评价标准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实验方法 |
2.2.1 仪器和药品 |
2.2.2 测试方法 |
2.2.3 样品培养 |
2.2.4 质量保证 |
2.3 统计分析方法 |
2.3.1 差异性分析 |
2.3.2 相关性分析 |
2.3.3 拟合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类型医疗建筑微生物气溶胶浓度水平及评价 |
3.1 大型医院室内微生物气溶胶浓度水平及评价等级 |
3.1.1 医院1 |
3.1.2 医院2 |
3.1.3 医院3 |
3.1.4 医院4 |
3.1.5 医院5 |
3.1.6 医院空气微生物评价等级 |
3.2 中型医疗机构室内微生物气溶胶浓度水平及评价等级 |
3.2.1 社区卫生医疗站 |
3.2.2 高校校医院 |
3.2.3 中型医疗机构空气微生物评价等级 |
3.3 小型诊所室内微生物气溶胶浓度水平及评价等级 |
3.3.1 诊所内微生物气溶胶浓度水平 |
3.3.2 诊所空气微生物评价等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 |
4.1 大型医院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特征 |
4.1.1 细菌气溶胶的粒径分布特征 |
4.1.2 真菌气溶胶的粒径分布特征 |
4.2 中型医疗机构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特征 |
4.2.1 细菌气溶胶的粒径分布特征 |
4.2.2 真菌气溶胶的粒径分布特征 |
4.3 小型诊所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特征 |
4.3.1 细菌气溶胶的粒径分布特征 |
4.3.2 真菌气溶胶的粒径分布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微生物气溶胶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空气流速及与气溶胶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
5.2 二氧化碳及与气溶胶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
5.3 人员因素及对气溶胶浓度的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分级诊疗制度下哈尔滨市平房区中医诊所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对象 |
1.7 研究方法 |
2. 分级诊疗制度下中医诊所的价值探讨 |
2.1 相关概念 |
2.2 分级诊疗制度下中医诊所的作用 |
3. 平房区中医诊所经营管理状况 |
3.1 平房区相关概况 |
3.2 中医诊所基本情况 |
3.3 中医诊所管理措施 |
3.4 中医诊所经营状况 |
4. 哈尔滨市某区中医诊所案例分析 |
4.1 哈尔滨市某区A中医诊所实地情况研究 |
4.2 哈尔滨市某区B中医诊所实地情况研究 |
5. 平房区中医诊所现存问题与成因分析 |
5.1 平房区中医诊所现存问题 |
5.2 中医诊所现存问题成因分析 |
6. 中医诊所发展建议与对策 |
6.1 人才技术对策 |
6.2 卫生监督及政策对策 |
6.3 行业管理对策 |
6.4 社会宣传对策 |
7.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绪论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各类突发事件不断频发 |
1.1.2 我国面临突发事件严峻挑战 |
1.2 国内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理论研究 |
1.2.1 国外应急管理理论研究 |
1.2.2 我国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
1.3 国外医疗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
1.3.1 国外公共卫生处置研究 |
1.3.2 国外医院医疗应急管理研究 |
1.4 我国医疗应急管理研究及现状 |
1.4.1 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现状 |
1.4.2 我国医疗机构应急管理研究现状 |
1.4.3 医疗机构应急管理能力研究现状 |
1.5 研究不足 |
1.6 理论研究基础 |
1.6.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
1.6.2 风险管理理论 |
1.6.3 系统管理理论 |
1.6.4 无缝隙政府理论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 研究内容 |
1.8.1 主要研究内容 |
1.8.2 几个概念 |
1.9 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基础 |
第2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救治患者特征研究 |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病例信息质量控制 |
2.1.3 研究方法 |
2.1.3.1 文献研究法 |
2.1.3.2 贴现法 |
2.1.3.4 数据分析方法与统计软件 |
2.1.4 相关内容界定 |
2.1.4.1 住院病例伤害类别界定 |
2.1.4.2 住院病例创伤部位界定 |
2.1.4.3 住院病例损伤性质界定 |
2.2 结果 |
2.2.1 应急救治住院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 |
2.2.2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患者伤害特征 |
2.2.3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患者临床特征 |
2.2.4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时间分布 |
2.2.5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费用分析 |
2.3 讨论 |
2.3.1 突发事件导致社会危害性严重 |
2.3.2 突发事件导致社会直接经济负担严重 |
2.3.3 应用事件规律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季节性防控 |
2.4 小结 |
第3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研究 |
3.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2 结果 |
3.2.1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结果. |
3.2.2 不同地区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结果 |
3.3 讨论 |
3.3.1 医务人员培训演练机会少,与现实医疗救援工作形成矛盾. |
3.3.2 医务人员医疗救援能力认知缺乏综合性 |
3.3.3 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水平不高,且存在地区差异 |
3.3.4 构建规范综合的应急培训演练体系 |
3.3.5 医院针对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不足提升医院应急管理水平 |
3.4 小结 |
第4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风险分析 |
4.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1 研究对象 |
4.1.2 研究方法 |
4.2 结果 |
4.2.1 专家情况 |
4.2.2 新疆突发事件风险分析 |
4.2.3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HVA) |
4.3 讨论 |
4.3.1 借助科学方法确定新疆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优先目标. |
4.3.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明确自身脆弱性,强化灾害风险防控 |
4.4 小结 |
第三部分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评价 |
第5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及能力评价 |
5.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5.1.1 研究对象 |
5.1.2 研究方法 |
5.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情况 |
5.2.1 基本情况 |
5.2.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情况 |
5.3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管理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
5.3.1 德尔菲法筛选指标 |
5.3.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5.4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分析 |
5.4.1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情况统计 |
5.4.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综合分析. ..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四部分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策略 |
第6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策略及建议 |
6.1 完善政府医疗救援应急管理体系 |
6.1.1 制定专项法律法规明确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组织机构职责. |
6.1.2 构建高级别合作协调联动机制 |
6.1.3 借助应急管理平台,建立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
6.1.4 建立财政补偿机制和应急物资动态管理机制 |
6.1.5 打造地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提升区域医疗救援能力 |
6.1.6 组合各类救援队伍,打造地区综合紧急医疗救援队伍 |
6.1.7 建设医疗救援学科,培养专门人才队伍 |
6.1.8 打造立体救援模式,增加高技术含量应急救援设备 |
6.1.9 加强突发事件高危行业针对性监管,从源头降低事件风险 |
6.2 发挥基层组织职能,构建社会网络医疗救援应急体系 |
6.2.1 制定基层医疗救援应急预案 |
6.2.2 集合和调配基层辖区内医疗救援应急资源 |
6.2.3 针对高风险行业及人群开展医疗救援应急教育和培训. . . . . . |
6.2.4 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救援功能 |
6.2.5 组建基层医疗救援志愿者团队 |
6.3 综合提升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应急救援管理能力 |
6.3.1 医院应急管理组织层级扁平化 |
6.3.2 医院脆弱性风险防控 |
6.3.3 做好紧急医疗救援队建设 |
6.3.4 应急医疗救援队员素质和能力要求 |
6.3.5 应急预案制定修订 |
6.3.6 医院建立综合性应急培训演练体系 |
6.3.7 院前及院内应急救援流程衔接 |
6.3.8 建设医疗救援重点科室 |
6.3.9 后勤物资设备保障 |
6.3.10 信息通讯系统保障 |
6.3.11 灾后身心康复支持 |
第7章 结论与创新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现代蒙医医院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研究背景 |
1.2.课题研究意义及对象 |
1.2.1.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2.课题的研究对象 |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国内研究现状 |
1.3.2.国外研究现状 |
1.4.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研究内容 |
1.4.2.研究方法 |
1.5.论文构成及框架 |
2.蒙医学及蒙医院相关概述 |
2.1.蒙医学理论概述 |
2.1.1.蒙医学的发展历程 |
2.1.2.蒙医学典型疗法介绍 |
2.2.蒙医医院的历史发展及现状 |
2.2.1.蒙医医疗机构的历史发展 |
2.2.2.蒙医医院的现状 |
2.3.蒙医院的患者人群分析 |
2.4.本章小结 |
3.蒙医、中医及综合医院建筑案例调研及对比分析 |
3.1.调研概况 |
3.1.1.调研对象 |
3.1.2.调研目的 |
3.1.3.调研内容 |
3.2.蒙医院案例调研 |
3.2.1.调研案例一: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 |
3.2.2.调研案例二:鄂尔多斯市蒙医医院 |
3.2.3.调研案例三: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 |
3.3.内蒙古地区中医医院调研 |
3.4.内蒙古地区综合医院调研 |
3.4.1.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调研 |
3.4.2.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调研 |
3.5.蒙医、中医、综合医院的对比分析 |
3.5.1.蒙医、中医与综合医院内部空间的对比分析 |
3.5.2.蒙医、中医及综合医院建筑造型形式的对比分析 |
3.6.本章小结 |
4.蒙医医院功能空间设计模式 |
4.1.现代蒙医医院的设计依据 |
4.1.1.现代综合医疗工艺的设计依据 |
4.1.2.蒙医学诊疗空间的需求 |
4.2.蒙医院规划设计模式策略 |
4.2.1.蒙医院的总体布局模式 |
4.2.2.蒙医院功能构成 |
4.3.蒙医医院各功能区域空间组织及分布 |
4.3.1.急诊急救系统 |
4.3.2.门诊系统 |
4.3.3.医技系统 |
4.3.4.住院系统 |
4.3.5.公共空间系统 |
4.3.6.其他系统 |
4.4.蒙医医院特色科室空间设计 |
4.4.1.蒙医特色科室构成及布局 |
4.4.2.蒙医五疗科 |
4.4.3.蒙医正骨科 |
4.4.4.蒙医心身医学科 |
4.4.5.其他治疗科室 |
4.4.6.蒙医药制剂中心 |
4.5.本章小结 |
5.蒙医医院外部造型影响因素及立面设计 |
5.1.蒙医医院外部造型影响因素分析 |
5.1.1.游牧文化的对蒙医医院形体布局设计的影响 |
5.1.2.“召庙文化”对蒙医院空间形态的影响 |
5.1.3.现代蒙古建筑风格对蒙医院建筑设计的影响 |
5.2.蒙医医院建筑立面造型设计 |
5.2.1.蒙古地域元素在建筑造型设计上的表达 |
5.2.2.立面花纹 |
5.2.3.色彩应用 |
5.2.4.细部设计 |
5.3.小结 |
6.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录表录 |
附录二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三 :蒙医医院空间使用体验调查问卷(病人及家属) |
致谢 |
四、不同类型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对比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2011—2020年鄂州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质量分析[J]. 胡远峰,罗瑜,李莎,周从刚.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09)
- [2]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的通知[J].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报, 2021(05)
- [3]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经济负担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研究[D]. 高艳.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4]中小城市医疗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设计研究[D]. 张旭堃.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5]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承叶奇. 东南大学, 2020
- [6]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环境设计研究 ——以郑州和开封为例[D]. 胡二平. 河南大学, 2020(06)
- [7]医疗建筑室内空气微生物浓度水平及分布特征研究[D]. 尹海全.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8]分级诊疗制度下哈尔滨市平房区中医诊所现状调查与分析[D]. 于沛鑫.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D]. 方娴. 吉林大学, 2020(08)
- [10]现代蒙医医院建筑设计研究[D]. 图尔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