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吃蔬菜更科学(论文文献综述)
奚冬琪,赵爽[1](2021)在《家校社会携手 “小胖墩”瘦了》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营养状态和生活方式的持续转变,儿童青少年肥胖已成为影响其身心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19年中国第四次营养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全国6岁到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10年时间增长了2倍,达到5300万;青少年患高血压、脂肪肝的数量也逐年上升。2020年,国家六部委联?
于润湉[2](2021)在《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智能冰箱健康设计研究 ——以90后人群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国民对生命质量的需求也经历了升级,广泛地关注起健康问题。2020年新冠疫情的威胁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迫切地寻求更加安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其中,饮食健康是人们格外重视的一环。冰箱担当着存储食品、保持鲜度的重要工作,是饮食生活的重要一环。为了满足用户们的健康需求,冰箱厂商也从健康场景出发,对冰箱基础的保鲜功能进行优化升级,推出食材监测、杀菌除味等健康功能。但冰箱内始终不能杜绝细菌的存在和繁衍,用户在使用冰箱时的不良行为依旧可能导致食物变质、细菌污染等不良后果,也因此引发过食物中毒等恶性事件。所以在设计冰箱时,也要考虑对用户使用冰箱的行为进行引导,避免使用行为带给健康的不良影响。行为改变理论已被证明能有效地引导人们的健康行为、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并在设计学科也得到了部分应用。因此本课题希望以行为改变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针对90后用户、旨在促进健康使用行为的智能冰箱健康设计策略。论文首先对于行为改变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行为改变理论是对个体行为进行解释、预测、干预和引导的行为学和心理学研究,经历了若干年的发展和实践,衍生出了多种理论和模型。在设计学领域,Fogg教授提出了Fogg行为模型,并以此创立了行为设计学。在Fogg模型的基础上,CREATE行为模型引入了用户直觉、时间紧迫性等行为影响因素,用于解释和引导用户的行为。在理论模型的指导下,可以对用户行为触发机制进行设计,进一步干预和引导用户行为。在用户调研阶段,通过入户观察、定性和定量调研,对于90后人群的生活状态、冰箱使用场景和行为进行观察、分析、总结,提炼出用户的健康行为特征和对冰箱的需求。基于CREATE行为模型和调研结果,能得出90后人群使用冰箱行为的健康干预模型。并根据用户需求提出相应的冰箱产品设计策略。最后将干预策略和设计策略投入设计实践,得到设计产出,来验证前期研究的有效性。本课题提出了基于行为改变的冰箱产品设计策略,希望能拓展行为改变理论在设计领域的研究,为面向行为的智能冰箱产品设计和健康设计提供思路和参考。
李佳楠[3](2021)在《农村空巢老人自我效能感与健康素养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农村空巢老人的一般情况、自我效能感及健康素养现状,旨在了解健康素养整体水平及各维度的水平,探讨农村空巢老人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分析农村空巢老人自我效能感与健康素养的相关性,从自我效能感角度改善和提升农村空巢老人健康素养水平寻求方法和途径。对象与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调查时间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选取辽宁省朝阳市某县农村地区符合纳排标准的176位空巢老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使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排除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样本;使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调查农村空巢老人的自我效能感水平;使用国家统一研制的《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调查农村空巢老人健康素养水平;使用自行编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调查社会人口学及其他因素对健康素养的影响,并探讨农村空巢老人自我效能感与健康素养的相关性。所收集的数据使用Excel软件双人进行核对与录入,使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和构成比描述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自我效能感及健康素养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的健康素养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农村空巢老人自我效能感与健康素养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探讨农村空巢老人健康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农村空巢老人自我效能感的平均得分为(22.94±6.25)分,低于国际常模28.6分,处于中等水平,接近中、低水平的分界值。其中低水平自我效能感的人群占比26.1%,中水平自我效能感的人群占比59.7%,高水平自我效能感的人群占比14.2%。2.农村空巢老人健康素养的水平为7.4%;三个维度素养的水平从高到低分别为: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17.0%)、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14.2%)、健康基本技能素养(11.4%);六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水平从高到低分别为:安全与急救(46.6%)、科学健康观(18.8%)、传染病防治(15.3%)、健康信息(15.3%)、基本医疗(10.8%)、慢性病防治(10.2%)。3.农村空巢老人健康素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是否患有慢性病、家人有无从事医疗工作、空巢时间、居住方式、家庭月收入、经济主要来源、医疗费用支付情况以及健康教育情况在健康素养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空巢时间以及健康教育情况5个变量纳入农村空巢老人健康素养的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农村空巢老人健康素养三个维度水平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家人有无从事医疗工作、居住方式、医疗费用支付情况以及健康教育情况对健康基本知识与理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居住方式、家庭月收入、经济主要来源、医疗费用支付情况以及健康教育情况对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是否患有慢性病、家人有无从事医疗工作、空巢时间、居住方式、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经济主要来源、医疗费用支付情况以及健康教育情况对健康基本技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农村空巢老人自我效能感与健康素养的总分及各维度之间均呈正相关(r=0.707,P<0.01)。结论:1.农村空巢老人自我效能感得分处于中等水平,高水平自我效能感的人群所占的比例最低,为此,应积极评估和提高农村空巢老人自我效能感水平。2.农村空巢老人健康素养水平较低,为此,应关注农村空巢老人健康素养,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3.农村空巢老人健康素养三个维度素养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健康基本技能素养,说明健康相关知识转化为基本技能的过程较为困难。在健康素养的六类健康问题中,基本医疗和慢性病防治的素养较低,为此,在今后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时可以此为契机。4.影响农村空巢老人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空巢时间以及健康教育情况。5.农村空巢老人自我效能感与健康素养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即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的人群,健康素养的得分越高,其健康素养水平越高,健康管理能力及健康状态越好,为此,应通过针对性措施改善自我效能感水平,进而提高健康素养水平,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
周颖[4](2021)在《对话式阅读活动促进中班幼儿故事理解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3年教育部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和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作为3~6岁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的目标。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故事理解是一个复杂的意义建构过程,故事理解能力是幼儿阅读能力发展的基础,影响幼儿今后的学习成就和未来生活。并且,研究表明,4-5岁幼儿故事理解发展相对较快,其中4岁是幼儿故事理解发展比较关键的时期,有效的开展阅读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幼儿故事理解。因此,在此阶段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培养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运用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主要为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和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平衡语言学理论等理论依据,建构了对话式阅读活动系列。本研究以对话式阅读这一言谈技巧和理论为核心,融入多样化的活动策略进行设计,帮助幼儿将符号理解同基于身体运动的体验式理解结合起来,更好地实现故事整体意义的理解。活动遵循兴趣性、生活化、启发性与游戏化原则,并且对该活动目标制定、内容选择、过程实施、评价设计进行了详细陈述。本研究的实验对象为四川省成都市一所幼儿园两个中班幼儿,通过对幼儿进行前期的调查和“故事理解”测查,基于同质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25名,对照组25名,共计50名被试。对实验组幼儿进行10次对话式阅读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对话式阅读这一系列活动促进中班幼儿故事理解,对照组则进行10次传统阅读活动。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幼儿的故事理解水平与对照组幼儿的故事理解水平对比差异显着,在视听信息整合、视觉信息、视听推断信息以及故事理解总分上,实验组都优于对照组。可以说明对话式阅读活动有效的促进了中班幼儿故事理解。根据研究结果,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进行系统讨论与分析。第一,从宏观的视角分析对话式阅读活动促进中班幼儿故事理解的影响因素:(1)新颖有趣的绘本,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性;(2)丰富有趣的导入形式,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注意力;(3)及时的反馈和鼓励,增强了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第二,从微观的角度剖析对话式阅读活动中具体哪一个方面促进了故事理解中哪一个维度的发展:(1)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观察图画,促进了幼儿对“视觉信息”的理解;(2)融入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形式,促进了幼儿对“视听整合信息”的理解;(3)运用对话式阅读这一言谈技巧,促进了幼儿“视听推断信息”的理解。最终研究结论为:对话式阅读活动能有效促进幼儿的故事理解的发展,能够促进幼儿视听整合信息、视觉信息、视听推断信息这三个方面的发展。针对研究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四条教育建议,即甄选适宜的故事绘本,引幼儿好奇和兴趣;巧用“对话”式提问技巧,促幼儿思维和语言;融入多样的阅读形式,激幼儿想象和创造;注重自主延申阅读,增幼儿主动与反思。
喻爽[5](2021)在《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绘本热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这样一种新的课程资源,数学绘本正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它具有生动的图画,动人的故事情节,简洁的文字,将数学绘本与现有的数学教材巧妙的融合在一起,顺应了小学低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同时营造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人一生中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作为刚进入小学的低年级学生,还存在许多的适应性问题,而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学科,单纯的学习数学概念会让学生觉得数学枯燥且难以理解,通过在数学课堂中引入数学绘本作为辅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这也是许多教师开始尝试绘本教学的原因。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恰当有效的开展数学绘本教学,是当前值得研究的课题。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进行调查研究。首先,大量阅读有关数学绘本教学的文献资料,同时储备一定的数学绘本资源,对当前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其次,对上海市小学数学教师发放问卷,了解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开展绘本教学的总体现状,便于分析研究;最后选择上海市一所开展数学绘本教学的学校进行个案研究,详细了解数学绘本教学开展与实施情况,通过访谈具有绘本教学经验的老师,对教师的教案进行文本分析,同时观察教师的数学绘本课,记录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实际情况。本文主要包含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阐述核心概念,论述数学绘本教学的相关研究,提出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通过阐述数学绘本教学与认知发展理论、直观教学理论、情境认知理论以及建构主义理论的联系,为数学绘本教学奠定理论基础,同时论述数学绘本的特点及功能。第三部分是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的调查设计与实施,介绍问卷、访谈以及观察的调查对象和调查设计。第四部分是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的总体现状,了解教师对数学绘本教学的认知情况、教学前期准备情况、教学中的实施情况和教学后的评价与反思情况,梳理数学绘本教学的基本流程。第五部分是调查结论与建议,当前在实际绘本教学过程中既有一些可取的借鉴之处,如关注学生主体、营造课堂氛围、教学线索清晰,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是教师对数学绘本教学认识不足、前期准备不充分、具体运用不合理和教学评价不全面等,并通过进一步深度访谈,剖析背后的原因。针对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主要有深化认知、注重选材、拓展实施、完善评价、发挥特色。
朱檀宁[6](2021)在《6-14岁儿童血清维生素A、D单中心调查结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6-14岁儿童血清维生素A、D单中心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该年龄段儿童血清维生素A、D水平及营养状况,同时探讨儿童性别、患病情况、家庭情况、服用维生素补充剂情况、户外运动时间及饮食情况等因素是否影响儿童维生素A、D营养状况。为儿童维生素A、D缺乏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更有利于儿童科学合理补充维生素A、D及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于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儿科门诊及病房进行维生素A、D检测的536名6-14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取得家属的知情同意,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儿童血清维生素A、D浓度。其中322名儿童检测血清维生素A,536名儿童检测血清维生素D。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收集儿童性别、近2周患病情况、家庭情况(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近3月服用维生素补充剂情况、近1月日均户外运动时间及饮食情况(动物肝脏、海鲜、蔬菜、水果、蛋、肉、牛奶的摄入情况),问卷内容由接受专门培训的临床医生填写。了解6-14岁儿童血清维生素A、D水平及不同性别6-14岁儿童血清维生素A、D水平。根据检测结果分别分为维生素A正常组(≥0.30mg/L)、维生素A缺乏组(<0.3mg/L)及维生素D正常组(>20ng/m L)、维生素D缺乏组(≤20ng/m L),并分别分析儿童性别、近2周患病情况、家庭情况(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近3月服用维生素补充剂情况、近1月日均户外运动时间及饮食情况(动物肝脏、海鲜、蔬菜、水果、蛋、肉、牛奶的摄入情况)对儿童维生素A、D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1.本次研究共收集322名检测血清维生素A的6-14岁儿童,其总体血清维生素A水平为0.33±0.081mg/L。其中男孩177例(55.0%),其血清维生素A水平为0.33±0.081mg/L,女孩145例(45.0%),其血清维生素A水平为0.34±0.081mg/L,两组间维生素A水平(t=-0.461,P=0.6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22名检测血清维生素A的6-14岁儿童中,维生素A正常的为216例(67.1%),维生素A缺乏的为106例(32.9%)。3.将调查的儿童根据血清维生素A浓度分为两组,即维生素A正常组(≥0.30mg/L)与维生素A缺乏组(<0.30mg/L),分析两组儿童性别、近2周患病情况、家庭情况(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近3月服用维生素补充剂情况、近1月日均户外运动时间及饮食情况(动物肝脏、海鲜、蔬菜、水果、蛋、肉、牛奶的摄入情况),采用χ2检验,发现维生素A正常组与维生素A缺乏组儿童近2周患病情况(χ2=7.606,P=0.006)、父母文化程度(χ2=6.206,P=0.045)、家庭月收入(χ2=9.037,P=0.011)、近3月服用维生素补充剂情况(χ2=10.632,P=0.001)、动物肝脏摄入情况(χ2=12.342,P=0.002)、海鲜摄入情况(χ2=7.436,P=0.024)、蔬菜摄入情况(χ2=6.821,P=0.033)、水果摄入情况(χ2=8.657,P=0.013)、蛋摄入情况(χ2=10.118,P=0.006)、牛奶摄入情况(χ2=7.939,P=0.019)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性别(χ2=0.004,P=0.949)、近1月日均户外运动时间(χ2=1.036,P=0.596)、肉摄入情况(χ2=3.630,P=0.16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将维生素A营养状况的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将儿童维生素A营养状况(维生素A正常组=0,维生素A缺乏组=1)作为因变量,发现父母文化程度为高中及大专(OR值:0.414,95%CI:0.197-0.871)、父母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OR值:0.364,95%CI:0.166-0.797)、家庭月收入为6000≤<10000元/月(OR值:0.409,95%CI:0.213-0.784)、家庭月收入为>10000元/月(OR值:0.282,95%CI:0.127-0.629)、近3月规律服用维生素补充剂(OR值:0.206,95%CI:0.079-0.534)、吃动物肝脏2-3次/周(OR值:0.414,95%CI:0.222-0.769)、吃动物肝脏>3次/周(OR值:0.230,95%CI:0.094-0.560)、吃海鲜>3次/周(OR值:0.291,95%CI:0.124-0.681)、吃蔬菜>5次/周(OR值:0.454,95%CI:0.218-0.943)、吃水果3-5次/周(OR值:0.398,95%CI:0.171-0.926)、吃水果>5次/周(OR值:0.401,95%CI:0.179-0.902)、吃蛋3-5次/周(OR值:0.276,95%CI:0.115-0.663)、吃蛋>5次/周(OR值:0.227,95%CI:0.095-0.543)、喝牛奶3-5次/周(OR值:0.388,95%CI:0.181-0.830)、喝牛奶>5次/周(OR值:0.347,95%CI:0.167-0.718)是儿童维生素A正常的保护因素,而近2周患病(OR值:2.303,95%CI:1.291-4.106)是维生素A缺乏的危险因素。5.本次研究共收集536名检测血清维生素D的儿童,其总体血清维生素D水平为19.64±6.848ng/m L。其中男孩291例(54.3%),其血清维生素D水平为20.79±6.96ng/m L,女孩245例(45.7%),其血清维生素D水平为18.28±6.470ng/m L,两组间维生素D水平(t=4.283,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36名检测血清维生素D的6-14岁儿童中,维生素D正常的为241例(45.0%),维生素D缺乏的为295例(55.0%)。7.将调查的儿童根据血清维生素D浓度分为两组,即维生素D正常组(>20ng/m L)与维生素D缺乏组(≤20ng/m L),分析两组儿童性别、近2周患病情况、家庭情况(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近3月服用维生素补充剂情况、近1月日均户外运动时间及饮食情况(动物肝脏、海鲜、蔬菜、水果、蛋、肉、牛奶的摄入情况),采用χ2检验,发现维生素D正常组与维生素D缺乏组儿童的性别(χ2=7.932,P=0.005)、近3月服用维生素补充剂情况(χ2=17.323,P=0.000),近1月日均户外运动时间(χ2=21.849,P=0.000)、海鲜摄入情况(χ2=11.908,P=0.003)、蛋摄入情况(χ2=14.367,P=0.001)、牛奶摄入情况(χ2=12.543,P=0.00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近2周患病情况(χ2=3.602,P=0.058)、父母文化程度(χ2=1.694,P=0.429)、家庭月收入(χ2=3.664,P=0.160)、动物肝脏摄入情况(χ2=0.139,P=0.933)、蔬菜摄入情况(χ2=2.509,P=0.285)、水果摄入情况(χ2=1.496,P=0.473)、肉摄入情况(χ2=1.151,P=0.56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将维生素D营养状况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将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维生素D正常组=0,维生素D缺乏组=1)作为因变量,发现近3月规律服用维生素补充剂(OR值:0.464,95%CI:0.307-0.702)、近1月日均户外运动时间为1≤<2小时(OR值:0.583,95%CI:0.388-0.876)、近1月日均户外运动时间为>2小时(OR值:0.303,95%CI:0.176-0.524)、吃海鲜>3次/周(OR值:0.466,95%CI:0.279-0.776)、吃蛋>5次/周(OR值:0.436,95%CI:0.226-0.844)、喝牛奶>5次/周(OR值:0.464,95%CI:0.266-0.811)是儿童维生素D正常的保护因素,而女孩(OR值:1.695,95%CI:1.165-2.465)是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因素。结论1.本研究发现322名6-14岁儿童血清维生素A总体水平为0.33±0.081mg/L。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性别无相关性。其中维生素A正常的为216例(67.1%),维生素A缺乏的为106例(32.9%),未发现临床型维生素A缺乏的儿童,但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情况仍不容乐观。而536名6-14岁儿童血清维生素D总体水平为19.64±6.848ng/m L。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性别有相关性,女孩相较于男孩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应该注重女孩维生素D的补充。其中维生素D正常的为241例(45.0%),维生素D缺乏的为295例(55.0%),维生素D缺乏情况仍然较高。2.6-14岁儿童维生素A营养状况与近2周患病情况、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近3月服用维生素补充剂情况及饮食情况(动物肝脏、海鲜、蔬菜、水果、蛋、牛奶的摄入情况)有关。而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性别、近3月服用维生素补充剂情况、近1月日均户外运动时间及饮食情况(海鲜、蛋、牛奶的摄入情况)有关。建议对于易发生维生素A、D缺乏的儿童,尽早关注,及时检测,及时干预以及调整饮食结构,多食富含维生素A、D的食物,加强锻炼,从而避免发生维生素A、D缺乏及因维生素A、D缺乏引起的相关疾病,更好地维护儿童的健康成长。3.本研究发现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近3月规律服用维生素补充剂、吃动物肝脏、吃海鲜>3次/周,吃蔬菜>5次/周,吃水果、吃蛋,喝牛奶是维生素A正常的保护因素,而近2周患病是维生素A缺乏的危险因素。同样还发现近3月规律服用维生素补充剂、近1月日均户外运动时间长、吃海鲜>3次/周,吃蛋>5次/周,喝牛奶>5次/周是儿童维生素D正常的保护因素,而女孩是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因素。
张威强[7](2020)在《心血管健康管理方案知识库构建及个性化方案智能生成与量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心血管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权威报告显示,全国心血管患病人数超过2.9亿,每5例死亡者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因此,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防治工作刻不容缓。社会发展与众多医学实践表明:以预防保养、实时监控和个性化为主的智能健康管理,不仅是一种通行的健康解决方案,也是应对心血管疾病这一类慢性疾病的有效策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为知识共享提供了机会,也为个性化健康管理的实现提供了支撑。随着互联网技术取得巨大进步,基于网络的健康管理知识也呈现爆炸式增长。然而,由于这些海量且免费的健康知识来源众多、数量庞大、准确性参差不齐,表达方式也各有不同,使得人们很难找到真正适合个体所需的高质量的健康管理知识。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基于互联网的公众健康管理系统及应用,但这些系统平台发布的健康管理知识大多是定性化和通用化的,定量化和个体针对性不足,也缺乏清晰的实施操作步骤和流程,导致用户实际上无法有效利用这些知识进行自我健康管理。基于此,本文尝试构建一个基于心血管病领域的知识库模型来规范和表示领域内的健康管理方案知识。然后,基于设计的领域本体知识库模型,本文结合个体健康特征、环境特征和个体其它相关特征,进一步研究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的智能生成算法。最后,根据智能生成的定性的运动方案和饮食方案,研究个性化运动和饮食方案的定量化模型。本文还邀请了领域专家对基于患者案例生成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证明了个性化方案智能生成和方案量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第一,本文总结归纳了心血管疾病领域与健康管理相关的关键概念,提出并构建了一整套基于领域本体的健康管理方案知识库模型,弥补了目前国内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不足,有助于实现对多源异构的健康管理知识的过滤、抽取、逻辑化和结构化。此外,考虑到心血管病的各种致病危险因素,以往仅局限于疾病与用药的领域本体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大众个性化的健康管理需求。因此,本文构建了健康管理方案本体和健康管理方案实施本体,同时补充了领域内的其他关键本体,如食材、菜谱、运动等基础本体,还包含了大量与个体健康特征相关的本体和属性。本文构建的领域本体库是一套基于心血管病领域,完全以大众个性化健康管理为目标的知识库模型,同时它也是一项基础性研究,未来可以在与健康管理相关的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第二,本文将模糊Petri网络应用于健康管理领域,采用矩阵运算的并行推理方法进行健康管理方案的智能生成,解决了大规模知识推理的效率问题。提出的方案推荐算法充分考虑了个体健康特征、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特征,能挖掘用户忽视或遗漏的某些健康特征信息或其他特征信息,同时能识别和处理知识推理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或冲突规则,保证了方案推荐结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对于饮食方案,推荐算法在考虑了个体收入水平、饮食偏好、饮食禁忌等信息的基础上,对饮食集做了进一步筛选与排序。而且,本文还结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所推荐的九种饮食类别对饮食做了分类推荐,不仅强调了饮食的个性化,而且兼顾了饮食种类的多样性和平衡性。第三,没有明确运动时间的定性运动方案既不足以支撑实施个性化健康管理,也不能保证运动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本文在定性的运动方案基础上,遵循每日能量总消耗与每日膳食能量总摄入的差值最接近每日推荐能量净消耗的原则,构建出了个性化运动方案的非线性规划模型,求解该模型即得到定量化的运动时间。该运动时间也是后续饮食方案定量化的重要输入参数,从而保证了运动量化与饮食量化的紧密联系。第四,没有明确的膳食摄入量的定性饮食方案无疑将降低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的可操作性和个体的依从性,也不能确保每日膳食能量摄入的科学性。本文在定性的饮食方案的基础上,基于运动方案量化的结果,遵循饮食能量摄入与按目标BMI计算的每日能量总消耗相平衡原则,以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九种饮食类别的推荐摄入量作为模型约束条件,构建出了个性化饮食方案的目标规划模型。运动量化和饮食量化相互依存,模型更科学、合理。本研究基于本体理论、知识管理理论、优化理论,结合运动医学、营养学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并构建了一整套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领域知识库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知识推理方法和算法,可以智能生成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健康管理方案。同时,针对运动和饮食这二种最普遍的健康干预方案,实现了定性到定量化模型的转换,大大提升了健康管理方案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和准确性。
禇岩[8](2020)在《绘本在小学低年段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应用的调查研究 ——基于沈阳市Z小学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现状》文中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了语文学科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与内容,总共包含五大部分,其中第五部分,“综合性学习”提出要综合的运用语文知识,在实践活动中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而小学低年段学生识字量和认知能力有限,如何让语文实践活动更符合低年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成了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随着绘本在国内的兴起,把绘本应用到语文实践活动中成了许多一线教师的首选,但是目前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广大学者和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将此领域研究继续深入开展。本研究主要通过笔者在沈阳市Z小学实习期间,深入低年段语文综合实践学习活动的开展现状展开调查。首先,进行本调查研究的调查设计,通过对真实的教学课例记录,整理分析,结合对一线教师的访谈、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调查所获得的有关:1.教师对绘本应用到语文实践活动中的认识。2.教学内容的选定。3.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4.教学形式的运用。以上四个方法的结果进行总结整理并对所获得的数据整理和分析。接下来,在结果整理和分析后,总结出教师在把绘本应用到语文实践活动的现状中可借鉴之处。同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如下:一、教师的认识不足,不恰当的将绘本应用到语文实践活动。二、教学内容选定的随意性较强。三、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缺乏系统性。四、教学形式的运用缺乏多样性。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绘本在小学低年段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应用的可行性策略及建议包括:一、提高教师的认识,深入了解绘本类型及特点,恰当将绘本应用到语文实践活动。二、合理选定教学内容。三、加强对学生课前、课上以及课后的学习方法指导。四、运用多样的教学形式展开教学,培养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由于笔者能力有限,难免存在不足之处,希望本研究能为广大一线小学教师和学者提供可行性参考。
向蓉[9](2020)在《基于健康生活素养的初中《卫生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在学生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基础上,以卫生健康教育为主题,尝试在初中开设相应的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有效的卫生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珍爱生命、健康生活。首先,通过查阅大量的书籍与文献,对校本课程与卫生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等相关理论进行概述;其次在对校内外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昆明八中初二年级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的态度、需求和卫生健康知识掌握现状;而后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健康生活素养为依据,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了卫生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目标,选择并组织了课程内容;最终以初二年级39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实施该校本课程,在课程结束后根据实施结果进行评价和反思。研究结果表明:卫生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建立补充了国家课程和地方校本课程中有关卫生健康教育的内容,也为学生提供了新的选择方向,给学校的教育活动增强了丰富性和个性化,有利于学校造就办学特色;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课程观念、专业知识、教学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显着的提升;最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卫生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学习,增加了卫生健康知识的储备,达到了以健康生活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目标,提高了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
王子纯[10](2020)在《自闭症小学生作业治疗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闭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兴趣狭隘、行为刻板及社会交往和沟通障碍。作业治疗是自闭谱系障碍儿童最常见的干预之一,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其健康发展,进而融入社会生活。本文以生态化理论为基础,优势视角理论为干预指导,动态相互作用模型为解释依据。根据自闭症儿童评估,选择其感兴趣的作业活动(绘画、手工、中国书法)进行干预。旨在探索生态化取向的作业治疗对自闭谱系障碍儿童个人和相关联环境发展的影响,为将来的研究提供实践依据。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以一位3年级自闭谱系障碍小学生为干预对象,在学校真实情境下进行为期3个月的作业治疗。研究采用单一被试研究设计,通过量表、访谈、观察记录表等方式全面收集资料,对美工作业治疗干预成效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作业治疗有效提高自闭症儿童各项基本能力,包括感知和运动、语言和沟通、社会情绪、认知能力。(2)作业治疗有效提高自闭症儿童的主动发起和应答性沟通,提高作业参与能力。(3)作业治疗促进自闭症儿童行为的正向发展,表现为重复性语言、攻击行为、情绪行为的减少。(4)作业治疗增加了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沟通与交往,促进其学校适应和融合,提高生活质量。(5)作业治疗促进自闭症儿童与周围环境(家庭、社区)的积极互动,扩展生活圈,获得更多有意义的生命体验。可见,本研究生态化取向的作业治疗具有良好的干预成效,不仅促进自闭症个体能力发展,并对个体相关的环境子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具有良好生态效度。
二、怎样吃蔬菜更科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样吃蔬菜更科学(论文提纲范文)
(1)家校社会携手 “小胖墩”瘦了(论文提纲范文)
“小胖墩”们的变化:从“我要吃”到“我不吃” |
让学校成为减少“小胖墩”数量的重要环节 |
树立健康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让肥胖远离青少年 |
(2)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智能冰箱健康设计研究 ——以90后人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个体行为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 |
1.1.2 智能化是健康促进的有效手段 |
1.1.3 健康是冰箱当前主要设计趋势之一 |
1.2 研究现状 |
1.2.1 行为改变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 |
1.2.2 智能冰箱的研究现状综述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综述 |
2.1 健康行为概述 |
2.1.1 健康行为的定义 |
2.1.2 冰箱使用的健康行为 |
2.2 健康设计概述 |
2.3 行为改变相关理论的研究 |
2.3.1 典型理论和模型 |
2.3.2 相关理论的比较研究 |
2.3.3 在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 |
2.4 改变行为的设计 |
2.4.1 行为设计学和Fogg行为模型 |
2.4.2 改变行为的设计阶段 |
2.4.3 CREATE动作漏斗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90 后人群的冰箱使用行为研究 |
3.1 目标对象选取 |
3.2 课题调研策略 |
3.2.1 调研目标 |
3.2.2 调研思路 |
3.2.3 调研方法和工具 |
3.3 90 后人群冰箱使用场景和使用行为研究 |
3.3.1 典型用户冰箱使用场景调研 |
3.3.2 典型用户冰箱使用行为调研 |
3.4 90 后人群用户定量研究 |
3.4.1 用户调查问卷的设计 |
3.4.2 用户调查问卷的数据采集 |
3.4.3 用户调查问卷的总结与分析 |
3.5 智能冰箱用户定性研究 |
3.5.1 用户访谈量表设计 |
3.5.2 用户访谈的数据采集 |
3.5.3 用户访谈的分析与总结 |
3.6 调研结果总结和分析 |
3.6.1 典型角色创建 |
3.6.2 基于 CREATE 行动漏斗的典型用户行为分析 |
3.6.3 典型用户需求总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冰箱健康设计策略 |
4.1 健康行为干预策略 |
4.1.1 意向培养族的行为干预方案 |
4.1.2 行为改变族的行为干预方案 |
4.1.3 健康行为族的行为干预方案 |
4.1.4 基于CREATE行动漏斗的干预模型 |
4.2 智能冰箱产品设计策略 |
4.2.1 完善产品基本结构和功能 |
4.2.2 优化空间结构提高使用效率 |
4.2.3 情感化设计提升产品体验 |
4.2.4 基于健康场景的智能功能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智能冰箱健康设计实践 |
5.1 冰箱产品现状研究 |
5.1.1 冰箱的基础结构和工作原理 |
5.1.2 冰箱市场竞品调研 |
5.2 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智能冰箱产品定义 |
5.2.1 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智能冰箱产品设计定义 |
5.2.2 设计任务和架构分析 |
5.2.3 应用技术分析 |
5.3 方案构思 |
5.3.1 产品意象版 |
5.3.2 设计创新点 |
5.3.3 方案尺寸分析 |
5.4 最终设计方案 |
5.4.1 产品建模图 |
5.4.2 交互效果图 |
5.4.3 最终效果图 |
5.5 设计评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课题研究总结 |
6.2 课题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
6.2.1 课题局限性 |
6.2.2 课题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90 后用户的冰箱使用行为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及报告 |
附录三 图片来源 |
附录四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农村空巢老人自我效能感与健康素养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老年人健康素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4)对话式阅读活动促进中班幼儿故事理解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早期阅读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 |
1.1.2 故事理解是早期阅读能力的基础 |
1.1.3 对话式阅读是幼儿故事理解提升的方式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对话式阅读活动 |
1.3.2 传统阅读活动 |
1.3.3 故事理解 |
1.4 文献综述 |
1.4.1 故事理解的相关研究 |
1.4.2 对话式阅读的相关研究 |
1.4.3 对话式阅读与故事理解的相关研究 |
1.4.4 相关研究述评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观察法 |
2.2.3 访谈法 |
2.2.4 实验法 |
2.3 研究过程 |
2.3.1 被试选取 |
2.3.2 实验工具 |
2.3.3 实验设计 |
2.3.4 实验过程 |
2.3.5 伦理遵守 |
3 对话式阅读活动系列构建 |
3.1 对话式阅读活动系列的理论依据 |
3.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1.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3.1.3 平衡语言教学理论 |
3.2 对话式阅读活动基本原则 |
3.2.1 兴趣性与生活化原则 |
3.2.2 启发性与游戏化原则 |
3.3 对话式阅读活动具体设计 |
3.3.1 对话式阅读活动目标制定 |
3.3.2 对话式阅读活动绘本的选择 |
3.3.3 对话式阅读活动过程实施 |
3.3.4 对话式阅读活动评价设计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样本描述 |
4.2 研究结果 |
4.2.1 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故事理解后测的差异比较 |
4.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故事理解前后测差异比较 |
4.3 讨论分析 |
4.3.1 对话式阅读活动对中班幼儿故事理解的影响 |
4.3.2 对话式阅读活动对中班幼儿故事理解不同维度的影响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甄选适宜的故事绘本,引幼儿好奇和兴趣 |
5.2.2 巧用“对话”式提问技巧,促幼儿思维和语言 |
5.2.3 融入多样的阅读形式,激幼儿想象和创造 |
5.2.4 注重自主延申阅读,增幼儿主动与反思 |
5.3 反思 |
5.3.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5.3.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班儿童故事理解测查表》 |
附录B 《小黑鱼》测查指导语 |
附录C 对话式阅读活动系列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数学绘本教学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优选 |
1.1.2 数学绘本教学遭遇现实困境 |
1.1.3 小学低段儿童的学习特点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绘本 |
1.3.2 数学绘本 |
1.3.3 数学绘本教学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研究 |
1.4.2 国内研究 |
1.4.3 研究述评 |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的概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认知发展理论 |
2.1.2 直观教学理论 |
2.1.3 情境认知理论 |
2.1.4 建构主义理论 |
2.2 数学绘本的特点及其教育价值 |
2.2.1 数学绘本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2.2.2 数学绘本的知识性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
2.2.3 数学绘本的直观性能够加深学生的数学理解 |
2.2.4 数学绘本的生活性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应用 |
2.2.5 数学绘本的思想性能够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
第3章 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的调查设计与实施 |
3.1 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设计 |
3.2 访谈和观察的设计与实施 |
3.2.1 调查目的 |
3.2.2 调查对象 |
3.2.3 调查设计 |
第4章 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4.1 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的总体现状 |
4.1.1 教师开展数学绘本教学的频率 |
4.1.2 教师参与数学绘本教学的教研情况 |
4.2 教师对数学绘本及其教学的认知情况 |
4.2.1 教师对数学绘本的认知情况 |
4.2.2 教师对数学绘本教学的认知情况 |
4.3 教师开展数学绘本教学前的准备情况 |
4.3.1 对教学内容的选取 |
4.3.2 对教学目标的制定 |
4.4 教师开展数学绘本教学时的实施情况 |
4.4.1 教学中采取的教学形式 |
4.4.2 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 |
4.4.3 教学中采取的教学组织 |
4.4.4 教学中的基本流程 |
4.4.5 教学中的故事线索 |
4.4.6 教学中的知识线索 |
4.5 教师开展数学绘本教学后的评价与期望情况 |
4.5.1 教师对数学绘本教学的评价 |
4.5.2 教师对数学绘本教学的期望 |
第5章 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的调查结论与建议 |
5.1 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的调查结论 |
5.1.1 借鉴之处 |
5.1.2 不足之处 |
5.2 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2.1 数学绘本教学欠缺外部支持 |
5.2.2 数学绘本设计与教材体系不匹配 |
5.2.3 数学绘本种类繁杂,层次模糊 |
5.2.4 教师的绘本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
5.2.5 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不充沛 |
5.3 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的改进策略 |
5.3.1 深化认知 |
5.3.2 注重选材 |
5.3.3 拓展实施 |
5.3.4 完善评价 |
5.3.5 发挥特色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调查问卷 |
附录B 访谈提纲 |
致谢 |
(6)6-14岁儿童血清维生素A、D单中心调查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自我评价 |
本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维生素A、D与儿童疾病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心血管健康管理方案知识库构建及个性化方案智能生成与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健康管理知识库 |
2.2 知识推理 |
2.3 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定量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领域本体库构建 |
3.1 本体建模方法 |
3.1.1 本体内涵 |
3.1.2 建模方法 |
3.2 领域本体知识库模型构建 |
3.2.1 明确本体应用目标 |
3.2.2 确定核心知识源 |
3.2.3 归纳顶层概念 |
3.2.4 本体详细设计 |
3.2.5 本体建立与检验 |
3.2.6 知识库模型评估 |
3.3 健康管理方案的本体实例 |
3.4 健康管理方案实例相似度 |
3.4.1 属性分类 |
3.4.2 相似度计算 |
3.4.3 相似度计算实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心血管健康管理方案知识库系统 |
4.1 设计方法 |
4.2 核心需求 |
4.3 系统设计 |
4.3.1 系统架构设计 |
4.3.2 基本功能设计 |
4.3.3 业务流程设计 |
4.3.4 数据库设计 |
4.4 知识库系统实现 |
4.5 领域本体知识库模型验证与更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智能生成 |
5.1 健康管理方案Petri网络 |
5.2 个性化方案智能生成 |
5.2.1 Step1:构建推理网络 |
5.2.2 Step2:设置初始状态向量 |
5.2.3 Step3:知识推理 |
5.2.4 Step4:饮食方案筛选与排序 |
5.2.5 Step5:健康管理方案输出 |
5.3 应用实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个性化运动和饮食方案定量化 |
6.1 方案量化概述 |
6.2 运动方案量化模型 |
6.3 饮食方案量化模型 |
6.4 方案迭代 |
6.5 应用实例 |
6.5.1 运动方案定量化实例 |
6.5.2 饮食方案定量化实例 |
6.6 方案评价 |
6.7 菜谱智能推荐 |
6.7.1 菜谱推荐概述 |
6.7.2 智能推荐模型 |
6.7.3 应用实例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常见活动代谢当量表 |
附录二.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
附录三. 健康管理方案知识库系统数据表结构 |
附录四. 健康管理方案知识库系统典型界面 |
附录五. 心血管疾病患者案例及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 |
附录六. 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评价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8)绘本在小学低年段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应用的调查研究 ——基于沈阳市Z小学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的缘起 |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 |
2.语文教学的现实需要 |
3.学科整合化的改革趋势 |
4.低年段学生学情的需要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关于绘本的研究 |
2.国外关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 |
3.国内关于绘本的研究 |
4.国内关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访谈法 |
3.问卷法 |
4.案例分析法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1.绘本 |
2.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
3.小学低年段 |
二、绘本应用在小学低年段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调查与结果分析 |
(一)调查研究的设计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3.调查方法 |
4.调查过程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1.教师对绘本应用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认识情况 |
2.教学内容的选定情况 |
3.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情况 |
4.绘本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应用的教学形式 |
三、绘本应用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可借鉴之处 |
(一)绘本应用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1.教师认识不足 |
2.教学内容的选定具有随意性 |
3.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缺乏系统性 |
4.教学形式的运用缺乏多样性 |
(二)绘本应用在语文实践活动调查结果中可的借鉴之处 |
1.“读+X”策略的运用 |
2.教学过程贴近学生生活 |
四、绘本应用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改进建议 |
(一)教师的认识方面 |
1.深入了解不同主题绘本的特点及应用方法 |
2.加强备课意识 |
(二)教学内容的选定方面 |
1.在教材中选定教学内容 |
2.以学生为主体选定教学内容 |
(三)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方面 |
1.课前指导预习,明确要求 |
2.课上指导方法,合理运用 |
3.课后指导总结,学会反思 |
(四)教学形式方面 |
1.“互联网式”教学 |
2.“家长参与式”教学 |
3.“生活取材式”教学 |
五、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9)基于健康生活素养的初中《卫生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国家政策导向 |
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
三、中学生的卫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意义 |
一、丰富学校课程,凸显办学特色 |
二、提升课程研发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三、以全面发展为核心,助力学生健康生活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校本课程的发展和经验 |
二、国内校本课程的发展和经验 |
三、国外卫生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发展与现状 |
四、国内卫生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发展与现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健康生活素养 |
二、卫生健康与卫生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
三、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 |
第二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
一、施瓦布的“实践模式”理论 |
二、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理论 |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相关理论 |
第三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
一、自主性与合作性相结合 |
二、科学性与趣味性相并存 |
三、可行性与发展性相统一 |
第四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
一、斯基尔贝克的程序 |
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程序(OECD) |
三、塞勒等人的开发程序 |
四、托马斯的课程开发程序 |
第五节 校本课程目标的设置依据 |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
二、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六节 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
一、方向性原则 |
二、科学性原则 |
三、重要性原则 |
四、实用性原则 |
五、趣味性原则 |
第七节 校本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 |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
二、以感知为主的方法 |
三、以训练为主的方法 |
第三章 研究方案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调查法 |
三、实验法 |
四、行动研究法 |
第三节 研究工具 |
一、调查问卷 |
二、试卷 |
三、评价表 |
四、访谈提纲 |
第四节 研究路线 |
第四章 初中卫生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
第一节 初中卫生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
一、环境分析 |
二、学生需求分析 |
三、初中卫生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目标的设置 |
四、初中卫生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 |
第二节 初中卫生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 |
一、卫生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 |
二、卫生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教学案例 |
第五章 初中卫生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评价与结果分析 |
第一节 对课程本身的评价 |
第二节 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 |
第三节 对学生学业的评价 |
一、学生前、后测成绩结果分析 |
二、学生课堂表现的统计结果分析 |
三、课后问卷与访谈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结论 |
一、展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
二、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
三、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第三节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自闭症小学生作业治疗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研究背景 |
1 概念界定 |
1.1 自闭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 |
1.2 作业治疗(Occupation Therapy,OT) |
2 理论基础 |
2.1 生态系统理论 |
2.2 优势视角理论 |
2.3 动态相互作用模型 |
3 研究综述 |
3.1 作业治疗研究综述 |
3.2 作业治疗在自闭谱系障碍儿童的研究与运用 |
3.3 生态参考框架——人-环境-作业表现模型(PEOP) |
4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1 研究框架 |
2 研究内容及目的 |
3 研究方法 |
4 研究工具 |
4.1 作业治疗的设备及材料 |
4.2 评估工具 |
5 数据收集与分析 |
5.1 数据收集方法 |
5.2 数据分析方法 |
第四章 干预实施过程 |
1 干预流程框架 |
2 干预准备阶段 |
2.2 小锋的个别化评估 |
2.3 小锋的作业治疗方案设计 |
3 作业治疗实施阶段 |
3.1 第一阶段干预实施 |
3.2 第二阶段干预实施 |
3.3 个案生态环境的介入 |
3.4 总结 |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1 作业治疗对个体的干预成效 |
1.1 个案发展性评估分析 |
1.2 目标行为分析 |
2 作业治疗对自闭症生态环境的干预成效 |
2.1 作业治疗对个案家庭生活影响 |
2.2 作业治疗对个案学校生活影响 |
2.3 作业治疗对个案社区生活影响 |
第六章 讨论 |
1 作业治疗对个人、环境的作用 |
1.1 作业治疗对人的作用 |
1.2 作业治疗对人与环境关系的作用 |
2 生态化取向作业治疗的核心理念 |
2.1 以全人观理解个体是根基 |
2.2 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是核心 |
2.3 基于优势视角的干预设计是关键 |
2.4 激发个体自主性、重视环境互动性是重点 |
3 生态化取向作业治疗的关键要素 |
3.1 全方位的评估 |
3.2 生态化的方案设计 |
4 作业治疗师的角色和职能 |
第七章 总结 |
1 研究结论 |
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致谢 |
四、怎样吃蔬菜更科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家校社会携手 “小胖墩”瘦了[N]. 奚冬琪,赵爽. 人民政协报, 2021
- [2]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智能冰箱健康设计研究 ——以90后人群为例[D]. 于润湉. 江南大学, 2021(01)
- [3]农村空巢老人自我效能感与健康素养的相关性研究[D]. 李佳楠.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
- [4]对话式阅读活动促进中班幼儿故事理解的实践研究[D]. 周颖. 成都大学, 2021(08)
- [5]小学低段数学绘本教学的调查研究[D]. 喻爽.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6-14岁儿童血清维生素A、D单中心调查结果分析[D]. 朱檀宁. 沈阳医学院, 2021(09)
- [7]心血管健康管理方案知识库构建及个性化方案智能生成与量化研究[D]. 张威强.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8]绘本在小学低年段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应用的调查研究 ——基于沈阳市Z小学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现状[D]. 禇岩.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9]基于健康生活素养的初中《卫生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D]. 向蓉.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自闭症小学生作业治疗个案研究[D]. 王子纯.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