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宠儿》叙事策略的后现代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吴冬兰[1](2020)在《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女性声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2019),着名非裔美国作家,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作品以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为描写对象,着重刻画黑人女性寻求解脱、发现自我以及在摆脱精神奴役上所做的努力。她一生共创作了11部长篇小说,其中对处于社会边缘的黑人女性的关注和描绘,在美国文学史上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女性声音。本文试运用苏珊·兰瑟等人的女性主义叙事理论,对托妮·莫里森的11部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声音及其权威进行阐释和研究,探究黑人女性在白人和黑人男性双重压迫下,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形成一种无法遏制的力量的。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正文共分为三章:绪论首先介绍了女性主义叙事学的研究方法。女性主义叙事学作为后经典叙事学的重要分支,是将经典叙事学对文本的重视与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对社会历史语境的关注结合起来,在当代的叙事学中发展势头强劲。其次,对托妮·莫里森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概括,旨在阐明本文研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第一章对“声音”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和阐发。首先对“女性声音”这一叙述学上的概念追根溯源。“声音”一词最早见于热拉尔·热奈特的《叙事话语》,经由詹姆斯·费伦等人的发展,苏珊·兰瑟正式提出“女性声音”。其次,阐释苏珊·兰瑟在《虚构的权威》中对“声音”的分类,苏珊·兰瑟大致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即作者型叙述声音、个人型叙述声音以及集体型叙述声音。最后,对托妮·莫里森11部小说中的“女性声音”进行了简要的概括。第二章分析了托妮·莫里森小说中女性发声的具体策略。结合具体的文本,对托妮·莫里森小说中运用的发声策略进行分析。其中运用了如“聚焦”、“‘反常的’省叙”、“含混性”“自由间接引语”等表现手法,从女性的叙述方式、独特的女性视角以及隐晦的女性语言三个方面,探究莫里森是如何在以白人文化为主流的社会中发出不受排斥的女性声音的。第三章探究女性声音的权威是如何在作者与读者的共谋中形成的。首先运用女性主义叙述学代表人物罗宾·沃霍尔的“抗拒的读者”理论对文本以及阅读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究话语权威在相互作用中的形成。其次,探究作者、文本和读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托妮·莫里森小说文本的阅读阐释。最后,对托妮·莫里森的独特叙事模式的建构进行总结,并分析由此而掀起的第三次黑人文学的高潮。结语部分综述了托妮·莫里森小说中女性声音对女性主义叙事学发展的贡献以及为黑人文学的发展、黑人女性地位的提高所做的努力,并为中国本土叙事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借鉴。
高露洋[2](2020)在《改革政治的多层想象 ——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研究》文中提出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是对中国改革历程的生动记录,内在蕴含了民族国家、现代化、改革之丰富语义,是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表征符号。思考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创作,有助于审视中国改革的独特性与复杂性,探究改革政治的多重面向,为反思文学与政治的互动关系提供新的视域。首先,工业小说中改革政治的核心内涵是以民族国家为主体,以科学技术为方法,以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工业小说始终将国家置于现代化的时间序列上,以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历史现实,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受文化保守主义影响,部分工业小说尝试将儒家文化、家族文化等传统文化内核与工业生产、企业家精神相结合,试验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促进现代化的可能性与代价;“工业史”小说则尝试修复国家与工人之间的紧密关系,通过叙写工业历史,缓释当下工人群体的身份焦虑。科学技术作为实现现代化的手段,在新时期工业小说中继续以“红”与“专”的形式得到呈现。知识分子作为科技的主体成为叙述的中心,工人在生产中处于从属地位,但知识分子的留洋与工人为国分忧,暗示了“红”与“专”的对立。科学管理一方面被视为提高生产效率的必要方法,具有无可争议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工人将科学管理视为压迫自身的方法。工人在失去科技话语权后,只能成为被管理的劳动力。新世纪工业史小说将“红”与“专”统一起来,工人子弟通过接受教育,既保证了工人文化的延续,又掌握了科学技术,完成了新世纪关于“又红又专”的想象。打工小说赋予“南方”以现代化的象征功能,集中呈现了打工者追求现代文明过程中的热望与代价,亦是中国现代化的缩影。南方或是现代文明的等价物,隐含了城与乡、现代与前现代的二元结构;或是检验劳动致富的实践空间;或是封闭的城市,拒绝打工者的闯入;或是生活的寓所,承载了打工者所有的喜怒哀乐。打工小说中的南方具有多样化的价值属性,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表意空间。其次,改革的推进伴随着阶层分化等社会矛盾的出现,使人们对改革产生质疑。工业小说与改革进程相呼应,反思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整合出现分裂的社会认同,修正社会对改革的认知。这突出表现在干部群像的改革实践以及对工人苦难的想象。不同阶段的改革实践赋予了干部形象特殊的政治意图和身份想象:他们或以“开拓者”之姿态表征国家改革的坚定意志;或以自身的失败反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必要性;或被“污名化”处理,成为改革代价的道德镜像;或成为“职业经理人”,探求解决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与资本逻辑矛盾的可能性。总之,干部形象的多种类别充分说明了中国改革的历时性与复杂性。工业小说中的苦难书写不仅仅在于展示苦难,更在于赋予苦难意义,达到阐释苦难的目的。《抉择》将苦难道德化,肯定工人对苦难的承担,通过惩治腐败回报工人对国家的忠诚,修复工人与国家的关系,消解了现实苦难的悲剧意义。《车间主任》认为苦难源于工人缺乏改革意识,苦难的克服有赖于工人自我的蜕变,简化了苦难生成的复杂性。《问苍茫》将苦难归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借助知识分子的人道主义情怀与马克思主义话语寻找解决现实矛盾的方法,最终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进退失据。《无碑》将苦难视为打工者融入现代文明的必要代价,以个人奋斗的失败反思资本逻辑中的劳动美学。最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书写工业历史,记忆工人文化,想象工人未来,成为工业小说创作的中心。在后工业社会,工人文化的再生产分化成两种不同的路径:一是对工人文化的浪漫怀旧,反思改革对社会道德文化的冲击,抚慰工人群体的精神伤痛,重建工人文化的当代价值;一是消解工人文化的崇高性,突出工人的失败图景,突破工业小说传统的叙述模式。两种路径都存在明显的认知偏见,彰显了后工业社会记忆工人文化的难度。
杨惠麟[3](2020)在《先锋与折衷:阿涅斯·瓦尔达电影中的后现代美学特征及其超越》文中认为本文从瓦尔达电影作品中的后现代性元素入手,分析瓦尔达作品中的后现代电影先锋实验特质,探讨瓦尔达通过自己的“电影书写”、“离题”等美学风格和现代电影表现手法呈现出的后现代美学特质和多元开放的价值观。同时,在此基础上探讨瓦尔达电影中的折衷主义特质,主要体现在她并没有局限于后现代主义的框架下。不同于后现代主义消解主体、拒斥历史的反叛,瓦尔达的电影作品在运用后现代电影跳脱叙事逻辑、拼贴、游戏手法的同时又不拘于后现代电影的叛逆特质,呈现出对主体的唤回和肯定,对传统艺术的信仰与拥抱,对记忆的追溯和重构和对底层劳动者深切且温和的左派人文关怀。最后,文章对瓦尔达电影中呈现出的对伤痛的回避进行了探讨,在对个人情感和社会观察视角的表达选择上,回避也造成了电影的拘束和局限。瓦尔达的电影美学是在对后现代宏大背景的一种映照,作为一个难以定义的女性导演,她兼融了先锋和折衷性,发展了属于自己的电影美学。
涂童童[4](2020)在《当下国产喜剧电影的狂欢化叙事探究》文中提出2012年是国产喜剧电影具有里程碑式转折的一年,在《人在囧途之泰囧》以超过十亿的票房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票房神话之后,国产喜剧电影便开始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中国电影的传统气质。近几年的国产喜剧电影在叙事思维上呈现出狂欢化的叙事逻辑,从追求启蒙审美、提倡秩序,逐渐走向狂欢化、幽默化与游戏化。在叙事形态上逐渐避弃宏大叙事,擅取复调结构交织的拼贴化镜像呈现,颠覆完整的因果线性叙事结构,甚至分拆线性时空进而重新组装,呈现出超链接式的零碎拼贴叙事片段。其大多醉心于猎取感官刺激、聚焦“草根”描写,追求即时快感,跳开严肃与理性叙事的束缚以达致叙事形态的戏谑化、游戏化与狂欢化,使受众在爆笑的同时宣泄掉现实生活的压力与消极情绪,在叙事上呈现出明显的狂欢化表征,并在社会生活中引导全民式的集体狂欢。本论文以当下国产喜剧电影的狂欢化叙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2012年至今上映的国产喜剧电影为主要研究文本,结合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和电影叙事学理论对当下国产喜剧电影的狂欢化叙事表征及背后的成因进行整理和分析。本文从以下四章展开论述:第一章对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和国产喜剧电影的概念及发展流变进行梳理和归纳,探究总结国产喜剧电影近年来较为明显的狂欢化叙事转型倾向;第二章从“加冕—废黜”的狂欢化人物建构、“解构—戏仿”的狂欢化声音叙事、“怪诞—刺激”的狂欢化视觉叙事以及“拼贴—杂糅”的狂欢化复调结构叙事等策略加以全面分析,以探索当下国产喜剧电影的狂欢化叙事特征;第三章分析当下国产喜剧电影狂欢化叙事背后的理论及现实成因;第四章总结当下国产喜剧电影狂欢化叙事的价值与缺陷,进而对未来国产喜剧电影的叙事提出可行性的策略建议。
杨慧米[5](2020)在《鬼才导演彭浩翔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香港电影市场历来被称之为“东方好莱坞”,然而,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政权交替等政治经济多方问题的出现,使得香港电影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期”。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大环境的萎靡也为新生代导演们提供了更宽阔的舞台,彭浩翔正是从众多新生代导演中脱颖而出,为香港影坛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一名狂热的电影爱好者,彭浩翔对电影有着其独特的理解。他推崇作者论,坚持从自身出发进行创作,而他丰富的个人经历及其来自生活的奇思妙想,也为他提供了大量天马行空的素材。但与此同时,“香港—内地”创作语境的变迁,又为其作品加上了诸多限制。透析其作品,可以还原出彭浩翔其人的生命态度及生活理念。从电影主题方面来看,彭浩翔热衷于展现当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情感、两性都是在彭浩翔电影中被反复书写的主题,人与人在欲望的驱使下,彼此间关系变得敏感脆弱。梳理其电影作品,可以将主题归为“情感展现”、“两性关系”及“都市文化”这三个方面。这些选材一方面是出于彭浩翔的个人生命体验,另一方面则是社会现实的映照。从美学风格的视角来看,彭浩翔在电影叙事策略上进行了探索性创新。他以边缘叙事、多线交错及类型杂糅的手法,表达了一种后现代消解一切的艺术态度。在电影语言上,他则通过声画关系、视觉设计及低俗台词,来传递一种其作品独有的黑色幽默风格。同时,他又通过巧妙的艺术手法平衡了电影中的暴力展现,使之具有暴力美学的特征。彭浩翔电影在叙事表述方面的大胆颠覆,令观众耳目一新,形成了独特的“彭氏风格”,被称之为香港“鬼才”导演。从电影创作的时代背景来看,作为一名诞生于后新浪潮时期的香港导演,彭浩翔在电影中执着的描述着“后九七”时期的港人心理,并保有深刻的人文关怀。他对于草根阶层日常生活的关注,通过表现不同群体间的支配以及被支配关系的变换,最终呈现出一种特有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态。与此同时,在他的电影中,香港与北京是两个具有鲜明时代符号意义的地域,他通过这两地之间的交互、冲突与默契,传递出香港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流变,也展现出一种更深刻的历史及时代性。彭浩翔的电影作品,就是建立在个人生命体验以及时代转型时期的一种艺术表达。通过对彭浩翔作品的研究,期望导演在保持个人特色的同时,创作出更多优秀影片,更为重要的是,以彭浩翔为个案,去理解并激赏一种新现实主义的电影形态,为香港电影的复兴探索出一条可能的路径。
吉喆[6](2019)在《中国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络技术催生了文学网站的兴起及发展,大量的网民于此平台展开文学创作。网络及网络文学凭借自身优势,吸引了愈来愈多的受众。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系目前网络文学、影视两种艺术类型发展的关键途径,许多的编导、制作人关注于网络文学,由其内汲取养分,丰富影视作品内容。本论文试图平衡小说与影视两种艺术形式,以中国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现象入手,把我国多元文化与文学格局相结合,搜集近些年关注度较高的网络文学所改编的影视作品,且由中挑选案例,分析我国网络文学吸引影视观众的元素以及当下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现象所传递出的问题,把网络文学同传统文学实施对比解析,解读网络文学吸引观影大众的重点元素。同时以后现代思潮里的互文性理论作为论述基础,以网络文学文本及其所改编的影视剧文本为例,深入地阐述改编艺术中的突破及创新,进而展现出两种不同艺术模式于互文转换中所呈现出来的独特面貌和特色。同时,亦采取SWOT分析法,分析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发展,梳理其这二十年里的发展历程,找出其发展所具有的内部优势(S)、劣势(W)以及外部面临的机遇(O)及挑战(T);论文试图梳理总结出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不足与经验得失,以期为当代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给予借鉴及警醒,为拓展网络文学研究新维度进行努力及尝试。本论文的章节内容如下:绪论。重点阐述了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目前国内外业界研究现状、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一章网络文学综述。界定了网络文学概念;阐述了中国网络文学的兴起及发展;指明了网络文学所具有的自由性、互动性、民间性等特质;网络文学同传统文学对比发现存在传播载体差异、传播内容差异、传播主客体差异、传播效果差异。第二章网络文学IP影视化改编。指出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经历了起步期、发展期、初步成熟期三个阶段;分别阐述了网络文学与电影、电视剧两者的联姻状况;指出了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传播内容、传受主体及传播效果。第三章网络文学吸引影视观众的要素。网络文学具有通俗化、娱乐性、接地气等优势;网络文学契合观众轻松观影、追求情感共鸣的心理;网络文学主流受众群体重叠、媒介传播内容相似的特点符合影视剧的传播规律;解读电影《失恋33天》的成功主要在于电影自身及其有效的营销。第四章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方式。网络文学影视改编在主题传达上主要有忠实传递及融会贯通等;网络文学影视改编内其人物形象亦会历经由文学性人物改编成影像化人物的一个复杂多样化的过程,其中涉及从虚构到“现实”的转换、次要人物改编处理、人物的增加与删减等;同时,网络文学影视改编亦致力对网络文学中视角、修辞、时序以及节奏等叙事元素进行艺术转换,折射出编剧在网络文学影视改编方面的“再叙事”内的改编智慧及艺术。第五章以热门影视剧《花千骨》为例,阐述其互文性的改编策略。对《花千骨》的原着小说及影视剧进行对比,从互文性理论入手,从两者之间的主题内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依次分析,找寻其文字文本与影视文本之间转换的相似之处和相异之处。第六章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采取SWOT分析法确定网络文学影视改编所具有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建议始终保持人文关怀;加强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文学性”;致敬传统与时俱进;遵循原着的精神核心;与读者沟通,多方合力优化网改作品;网络写手亲自操刀,提高其参与度;拓展题材保证质量;打造国际品牌意识;通过打造IP产业链,增强产业融合能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创作团队;设立专门机构,搭建对话平台,建立健全机制的具体措施。长期以来,我国网络文学在影视改编上多侧重于像与近似的“忠实原着”与“忠于史实”间的权衡及冲突,忽视了理论视角的介入。整体而言,由于缺乏理论视角下对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探究,制约了影视改编研究理论的良性发展。而后现代理论思潮中的互文性的一些看法,给我国网络文学在影视改编上的研究给予反省及思考的契机,具有启示意义。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以后现代思潮中的互文性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意在对我国网络文学在影视改编之后产生的影视文本在其“主题传递”、“形象再塑造”、“再叙事”等展开文本对比及理论探讨,以把握网络文学在影视改编上的独特面貌,总结出其改编特色及其意义取向,进而开启“网络文学”与“影视艺术”两者互文研究上的新篇章。此外,本论文亦试图归纳出我国网络文学在影视改编方面的经验及得失,为其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亦为拓展网络文学研究的新维度做出尝试。
刘蕙心[7](2019)在《台湾后现代都市小说思潮论》文中提出本论文将通过三个章节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台湾后现代都市小说思潮的发生发展以及特征风貌进行研究总结。第一章围绕都市小说的新发展展开,在明确林耀德所倡导的新世代、都市文学等概念的基础上,首先结合社会背景等因素对八十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台湾萌芽壮大的内外因素进行剖析,从而阐明新世代作家主动选择都市小说作为后现代实验场域的必然性。并进一步对后现代主义在台湾文学创作方面所经受的本土化改造进行具体分析,对其小说创作群体的同质性与文体的过渡性格进行挖掘。第二章以黄凡、张大春等人最具代表性的后现代都市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如何测量水沟的宽度》、《小说实验》、《不断上升的泡沫》等文本进行分析,力图对后现代所蕴含的彻底怀疑精神,与这场离经叛道挑战传统的小说实验所带来的审美狂欢进行直观生动地展示。从其“游戏笔法”、“玩世姿态”、“雅俗界限泯然”等方面特征以及“后设语言”、“自我指涉”、“括弧按语”等手法展开分析论述。第三章则重点关注后现代都市小说在进入九十年代后的式微之态,指出其自身的矛盾性和理性精神缺失等问题是导致的衰落的根本原因。并借助各方学者对后现代思潮的多角度反思与批评,以辩证的观点深入挖掘其昙花一现的原因与退守转型后的科幻与后殖民潜流。旨在立足于二十一世纪的语境中,从回望历史的角度,对曾经盛极一时却又急遽败落的台湾后现代都市小说思潮作出更为客观的评价。
徐恬[8](2019)在《纳丁·戈迪默小说的叙事伦理研究 ——以过渡时期的三部小说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纳丁·戈迪默(Nadine Gordimer,1923——2014)是南非最着名的作家之一,长期以来她致力于书写种族隔离制度下的南非社会,用殷切又细腻的笔触复刻出自身所处时代环境里错综复杂的个人与社会关系。戈迪默的创作以小说见长,她携短篇小说登上文坛,受到欧美文学界的关注和评论界的高度赞扬,而她长篇小说的成功和影响力,则为她摘下199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戈迪默的创作题材广阔,主题深刻,具有高度的严肃性和感召力;其艺术形式不断变化创新,融合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技巧手法,形成独树一帜的叙事风格。戈迪默一直关注着社会现实问题和人类命运,积极探索和思考人类各种伦理关系和秩序,体现出一位人文主义作家的高度责任感。本文对戈迪默聚焦过渡时期的三部长篇小说的叙事伦理进行研究。所谓过渡时期,是指南非从种族隔离制度向后种族隔离制度过渡的这一时间段,时间范围大致在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过渡时期,戈迪默接连创作出《保守的人》(The Conservationis,1974)、《伯格的女儿》(Burger’s Daughter,1979)以及《七月的人民》(July’s People,1981)三部杰作,在这三部小说中,戈迪默关注了过渡时期家庭里、种族间以及各种文化在交往过程中的伦理关系和秩序规则,探讨了性别歧视、种族歧视、殖民主义、文化冲突等重大问题,她以独到的方式刻画出种族隔离制度摇摇欲坠之时,南非人民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同时,这三部小说也代表着戈迪默后期创作的高峰,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更为成熟和成功。叙事伦理包括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即故事伦理和叙述伦理。故事伦理旨在挖掘故事所表现的伦理内容,而叙述伦理则探讨叙事的运作。叙述伦理尤其关注叙事的修辞性质,研究作家如何通过叙事来影响读者的思想和行为,净化他们的伦理感情和影响他们的道德行为。本文从故事层面和叙述层面展开,先解析戈迪默小说中的故事伦理,再分析小说中的叙述伦理,最后探究戈迪默小说叙事伦理化的原因。本文主要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叙事学的基本观念和实践方法,同时还结合后殖民批评、女性批评等方法进行研究。论文由5个部分组成。引言部分概述戈迪默生平及创作、国内外研究状况,并提出了本论文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第一章探讨戈迪默小说中的故事伦理。过渡时期的三部小说的故事伦理从家庭、种族、生存三个叙事维度展开,其中家庭伦理叙事集中呈现为对西方父权制的解构,既批判了男性至上的两性伦理,又消解了亲子伦理中的父权话语;种族伦理叙事则不予余力地谴责种族隔离制度下“白人至上”的种族伦理观念,在最大的限度上探讨“仁慈白人的特权”是否合理;生存伦理则聚焦于过渡时期的黑白文化冲突以及黑人和白人对自我身份确认的叙事,黑人文化身份的叙事打破西方文化对黑人文化的刻板印象,而白人的身份危机则通过虚构现实主义的手法改写了白人在南非的统治地位,预示后种族隔离时期南非白人所要面对的文化伦理困境。第二章分析戈迪默小说中的叙述伦理。本文的叙述伦理主要由叙事主体、叙事时空以及叙事接受三个部分组成。具体来说,叙事主体主要分析了叙述者干预、叙述视角转换所产生的伦理引导效果,而叙事时空部分,主要挖掘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背后所蕴含的伦理意义和伦理价值。最后从叙事接受的角度介入,来观照戈迪默小说的省叙和对话所产生的叙述者与读者、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伦理交流和讨论。第三章主要探析戈迪小说叙事伦理化的原因。从社会历史原因与个人原因两个方面来梳理戈迪默本人的伦理思想和伦理立场.:社会历史原因主要从种族隔离制度来分析她伦理思考的缘起以及伦理立场的变化;个人原因主要关注戈迪默自身的生活经历对她的伦理价值观的影响,以及其文艺观如何塑造她的创作主题和叙事风格。结语部分总结全文,特别指出戈迪默小说创作的伦理核心——他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及其叙事伦理的后现代性倾向,即主张差异和多元,反对霸权话语,力图消解作者的中心地位。后现代思潮对主体的解构并不是要否定人和人的主体性,只是要否定那种体现统治关系的自我中心的主体,目的是反对文化霸权对社会的统治和操纵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扭曲以及人的异化,从而还人以真正的自由和社会公正。
楚小庆[9](2018)在《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自20世纪以来,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形态的变化,艺术形态的变化也及时回应着技术的变化。论文以技术作为艺术形态发展脉络的参照系,以技术的变化历程为时间坐标,对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历史轨迹做了梳理,着力思考在这个轨迹中,技术对于艺术的深刻影响以及艺术对技术发展的回应。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及其规律问题的探讨和展开,是以技术与艺术两者之间的辩证发展和相互影响关系为理论基础,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三个维度予以分析概括,以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和展望归纳研究结论。论文从绪论到结论,是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绪论包括概念与范畴、目的与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现状分析四个部分,并由此作为铺垫,引出关于本研究选题的理论思考部分。第二章理论思考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内在本质特征:关联、多元、辩证、统一,西方理论比较:三个主要流派,社会现实意义:重要性、复杂性、艺术学宏观视角,理论基点与关键问题:普遍性、特殊性与中国实践。整篇论文以此四个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立足点,展开了关于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论述、分析,其分析的脉络主干和主要依托为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对这一延续上下五千年的宏大进程,论文又一分为二的从两个方面展开客观分析,也即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以及艺术对技术的影响。从章节上,关于两者的关系和影响,分别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这三个维度做了分析概括,而从具体的现象和形态领域梳理,则可分成以下八个方面,也即:艺术空间:文化生态与传统审美内涵变化,艺术语言:动态综合、主观体验与传播维度变化,艺术门类:新形态涌现、艺术扩容与门类拓展,艺术程式:作品呈现与欣赏场域、方式变化,艺术观念:作品创作工具、方法、观念变化,主客体关系:实践中作品创作与欣赏关系的变化,新艺术形式:与新技术环境融合共生,跨界整合:创作表现实践活动的新探索。以上述这八个方面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述为基础,以前述四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着眼点,以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为依托,以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与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的客观分析为关照和平衡尺度,论文经过上述系统的梳理、分析,得出了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与发展走向。对于技术与艺术共同未来具体内容的阐述,论文又从分析和展望两个方面具体入手,从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交互多元的文化景观三个方面做了深入地分析,从文化逻辑与美学观念、技术控制与文化自觉、审美理想与精神追求三个方面做了理论层面的宏观展望。在具体三点分析和三方面的展望之基础上,从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和阐述中得出核心观点,也即艺术审美活动的方向与精神文化坐标:以人为原点,携手传承与弘扬,创作生产技术与艺术相互协调统一的优秀作品。所以,全文结论为:技术与艺术共同携手面向美好未来。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技术与艺术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技术进步虽然与艺术形态的发展变化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等同对应关系,但艺术自身又确实存在着对技术的依存关系。艺术作品既是技术之物,是技术支撑的具体呈现,与技术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内在观念的显现和表达。在当代社会,技术进步对艺术的影响已拓展到艺术作品形式表现之外的广阔领域。技术从制作手段、材料载体、场景氛围和信息表达等方面对艺术作品形态的变化产生着影响。艺术则主要通过交流的方式、审美的途径、教化的功能、创意的驱动四个维度,展现着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艺术折射了社会文化中人与社会之间不断调整着的相互关系;同样,技术在自身发展中也以人为原点,关注并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手段。技术不断延长和拓展着艺术创作的方式和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的思想、观念、方法,带来了艺术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欣赏者心理感知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艺术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技术进步逐步改变着整个艺术生态,在艺术形式表现中促使产生了新的形式特征,生成了新的艺术形态,形成了新的艺术门类。技术进步推动着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随之变化,不仅产生了新的社会文化形态,而且形成了对传统经典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认识的提升,由此生成的艺术精神则进一步形成了对现实社会的文化引领。技术的不断进步赋予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不同的时代信息和技术特征。技术决定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与手段,并呈现出不同面貌;同时,技术变革更使隐含在艺术表象内部的艺术观念同步发生重要的变化。这在外部显现为创作工具、材料应用、表现载体以及创作手法的改变,在内部则折射出审美追求、认识方式与评价模式的变化。艺术创作的数字化和艺术作品的虚拟化,反映了技术进步影响下艺术创作对于新材料、新介质以及新的存在、传播方式的广泛运用,以及个人审美精神领域中一种新的生命体验的艺术表达。艺术的发展变化始终伴随着技术进步的步伐。技术不断以各种方式介入艺术创作并影响着艺术的形态,而在艺术创作和作品表现形式中,也无不凸显出技术在视觉体验、界面形态变化和不同维度改变等方面的作用。艺术作品形态的蜕变,受制于艺术观念的更新,更深层是技术在创作中推动作品外在形式表现变化与内在观念创新的体现。由于介质的改变以及艺术题材、外在形式等表现空间范畴的拓展,技术在实际上不断丰富着艺术的感知效果和体验维度;同时,人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有了明显提升,艺术场域依托于技术进步得到了极大扩展,作品创作和艺术精神都实现了对于原有地理空间、意识形态、文化习俗等主、客观隔阂的有效跨越。技术进步加速了不同艺术形态之间的跨界融合,顺应了高技术应用及其与有关艺术领域交叉融合的新趋向,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也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拓展了新的存在空间,并日渐成为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历史上,艺术创作主体与技术进步之间始终是相互适应的。技术在客观物质层面超越和支撑着艺术特别是具体的创作实践活动,艺术则在主观精神层面努力突破着技术模式对艺术创意自由舒展的客观制约和技术理性思维的惯性束缚,同时,艺术还在用自身的创新和先锋思想在审美欣赏和价值判断等精神层面,实现着对社会的引领。在网络信息时代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促使艺术创作中实际操作的入门条件降低,社会大众普遍成为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并可在二者之间轻易实现转换。技术进步自然突破和消解了艺术作品的原有边界,艺术继而从精神层面扞卫和重构出作品自身新的审美形式边界,出现了艺术创作与欣赏、接受过程之间相互渗透、角色互换等互动发展的文化新景观。艺术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艺术欣赏者发现自然山川的美、体会社会生活的美、感受精神心灵的美。在艺术作品中追求和体现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并以美感人、以文化人,最终提升社会大众的精神品格和审美境界,引领社会风尚是艺术的实践追求和文化价值的核心问题所在。在当前这个高新技术普遍应用的时代,大众文化的流行与普遍存在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的必然。在技术给予我们更多帮助和机会的同时,我们着眼更多的应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以及对经典作品创作理念和艺术审美标准的坚守。以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为中心,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不仅会创造出精美的作品,而且会在现代化传媒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交汇中,催生出以人为原点的理论价值体系。创作实践与理论评论的磨合、驱动,会共同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应以此培育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社会文明水准,涵养国民艺术精神。我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对于技术的规范、引导、超越、提升,就一定能够促使艺术最终成为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持续动力,以及不断超越现实、启蒙思想、开创未来、实现美好社会生活的智慧源泉。
朱丽[10](2017)在《《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创作中汲取和继承了黑人文化传统,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信仰等与政治、历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以犀利的笔触影射种族歧视,弘扬黑人文化。莫里森在小说《宠儿》中打破了传统文学的完整性、有序性、逻辑性等特点,运用碎片式拼贴、复调、内心独白与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等后现代叙述手法揭示了蓄奴制对黑人心灵的戕害,展现出处于民族和性别双重压迫下的黑人女性生存困境,重构了荒诞、扭曲、病态社会现实中真实的黑人历史。
二、浅析《宠儿》叙事策略的后现代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宠儿》叙事策略的后现代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女性声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莫里森小说中的“女性声音” |
第一节 “女性声音”的提出 |
一、经典叙事学中的语态理论 |
二、从“语态”到“声音” |
第二节 “女性声音”的双重建构 |
一、“女性声音”的双重性 |
二、托妮·莫里森小说的双重性 |
第三节 “女性声音”的三种模式 |
一、苏珊·兰瑟对“女性声音”的分类 |
二、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女性声音” |
第二章 莫里森小说中的发声策略 |
第一节 对男权中心的解构 |
一、独特的女性视角 |
二、碎片化与省叙 |
三、隐喻与魔幻 |
第二节 女性声音的展现 |
一、以男性声音为衬托 |
二、女性声音的直接表达 |
三、女性声音的传递 |
第三节 独特的女性语言 |
一、保持“手中之鸟”的活力 |
二、语言的节奏性和音乐性 |
三、语言的时态和含混 |
第三章 女性声音权威的生成 |
第一节 女性权威的相关阐释 |
一、权威的双重性 |
二、叙事形式与读者阅读 |
第二节 女性权威的形成过程 |
一、作者、文本和读者的关系 |
二、小说文本的阅读阐释 |
第三节 女性权威形成的表现 |
一、叙事模式的颠覆 |
二、女性权威的最终形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改革政治的多层想象 ——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缘起 |
二、工业小说范畴的厘定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一章 改革主体:新时期民族国家想象的建构 |
第一节 民族国家神话与现代性反思的阙如 |
第二节 文化保守主义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重构 |
第三节 “工业史”书写与缓释身份焦虑 |
第二章 改革路径:科技霸权与工人的失落 |
第一节 科技主体:工人主体地位的消解 |
第二节 科学管理:效率与公平矛盾的凸显 |
第三节 科学信仰:工人与科技再结合的可能性 |
第三章 改革前沿:“南方”的现代化想象 |
第一节 文明之地:无悔的现代性追求 |
第二节 财富之所:虚幻的奋斗传奇 |
第三节 封闭之城:永远的都市异乡人 |
第四节 生存之寓:被忍受的现实痛楚 |
第四章 改革干部:公平与效率的困境 |
第一节 “开拓者”型:官僚体制与卡理斯玛支配的失败 |
第二节 “无力回天”型:“好人”没用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吁求 |
第三节 企业家型:改革正义与干部形象的污名化 |
第四节 职业经理人型:身份焦虑与社会主义价值诉求 |
第五章 改革阵痛:工人苦难与认同政治的重整 |
第一节 《抉择》:主流话语与苦难的道德化 |
第二节 《车间主任》:改革神话与苦难的内在化 |
第三节 《问苍茫》:诗性正义与苦难的本质化 |
第四节 《无碑》:资本逻辑与苦难的价值化 |
第六章 怀旧与消解:后工业社会工人文化的再生产 |
第一节 怀旧:工人文化的浪漫想象 |
第二节 消解:工人文化的否定性书写 |
第三节 工人文化再生产的可能性与限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先锋与折衷:阿涅斯·瓦尔达电影中的后现代美学特征及其超越(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阿涅斯·瓦尔达及其创作生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后现代电影及其美学悖论 |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美学的基本特征 |
一、后现代主义理论背景 |
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兴起 |
第二节 后现代电影概观 |
第三节 瓦尔达的抵抗与折衷 |
第三章 先锋的作者:瓦尔达电影的后现代特征 |
第一节 电影书写:消失的边界 |
一、离题 |
二、拼贴 |
第二节 游戏:无限的互文性 |
一、戏仿 |
二、假定性的暴露 |
第三节 无情:争议的价值观 |
一、《幸福》:无痛之爱 |
二、《流浪女》:无根之人 |
三、《女人之声》:无惧之言 |
第四章 温情与折衷:瓦尔达电影的超越与局限 |
第一节 主体未死:身体与记忆 |
一、脸的现象学:从脸庞到“面容” |
二、图像的具身化功能:“幽灵”的重生与创造 |
三、历史记忆:经典艺术与博物馆 |
第二节 回避生命之重 |
一、伤痛的背面:“德米电影”和“自赏电影” |
二、消费温情:戈达尔的拒绝 |
结语:难以被定义的瓦尔达 |
参考文献 |
附录 阿涅斯·瓦尔达导演作品年表(附录收纳均是已完成作品,未完成作品未收录) |
致谢 |
(4)当下国产喜剧电影的狂欢化叙事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价值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课题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狂欢化理论概述与国产喜剧电影发展 |
第一节 狂欢化理论概述 |
一、狂欢化理论的来源 |
二、狂欢化理论的内涵及发展 |
第二节 国产喜剧电影概述 |
一、喜剧电影的概念 |
二、国产喜剧电影的发展流变 |
第三节 当下国产喜剧电影的狂欢化叙事转向 |
第二章 当下国产喜剧电影的狂欢化叙事表征 |
第一节 加冕与废黜——狂欢化的人物建构 |
一、粗鄙的怪诞形象 |
二、明星群像式狂欢 |
第二节 解构与戏仿——狂欢化的声音叙事 |
一、粗俗的狂欢式广场语言 |
二、密集式音乐蒙太奇 |
三、恶搞式音响音效 |
第三节 怪诞与刺激——狂欢化的视觉叙事 |
一、追求视觉刺激的动作景观 |
二、满足猎奇的异域景观 |
三、张扬的物质—肉体景观 |
第四节 杂糅与拼贴——狂欢化的复调结构叙事 |
一、“超链接”式的拼贴叙事结构 |
二、多种蒙太奇段落杂糅 |
第三章 当下国产喜剧电影狂欢化叙事的成因探析 |
第一节 多元文化的全面涌入 |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文化汲养 |
二、多元社会文化促使转型 |
第二节 全媒体时代的电影产业转型 |
一、新媒体技术改变电影媒介环境 |
二、电影制作业转型 |
三、电影受众群转向 |
第四章 当下国产喜剧电影的狂欢化叙事反思 |
第一节 当下国产喜剧电影的文化指向 |
一、社会群体的文化导向者 |
二、国民受众审美认知的启发者 |
三、国家形象的建构者 |
第二节 当下国产喜剧电影的狂欢化叙事批判 |
一、“策略狂欢”——逢迎受众的文本策划 |
二、“能指狂欢”——匮乏品格的符号盛宴 |
第三节 正反同体性——国产喜剧电影狂欢化叙事的发展之思 |
一、文本策划由受众导向转向电影本体与受众双导向 |
二、文本建构注重喜剧电影本体艺术规律与价值 |
三、吸收多元文化的同时建立本土民族电影的叙事品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5)鬼才导演彭浩翔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彭浩翔电影作品创作概述 |
第一节 彭浩翔的电影之路 |
一、从影迷到编剧 |
二、从编剧到导演 |
三、从导演到“品牌” |
第二节 彭浩翔电影的创作源泉与制约力量 |
一、作者个人经历的艺术呈现 |
二、不同社会语境下的内容变奏 |
第二章 彭浩翔电影作品的主题选择 |
第一节 情感主题的多维展现 |
一、后现代色彩的欲望化爱情 |
二、消费社会中的关系与情感 |
三、情感呈现的现实基础 |
第二节 两性关系的复杂再现 |
一、强势的女性:掌控欲望的新秩序 |
二、虚弱的男性:身份认同的焦虑 |
三、隐藏的话语:女权外壳下的男权发声 |
第三节 都市文化的隐喻表达 |
一、香港:本土人的迷失与希望 |
二、北京:外来客的探寻与怀念 |
三、双城记:南北文化的互文 |
第三章 彭浩翔电影作品的艺术风格 |
第一节 叙事策略的后现代性 |
一、宏大主题下的边缘叙事 |
二、叙事手法的另类探索 |
三、电影类型的杂糅与戏仿 |
第二节 视听语言的黑色幽默 |
一、音乐与画面的混搭糅合 |
二、造型与色彩的情感隐喻 |
三、台词设计的俗趣狂欢 |
第三节 内容呈现的暴力美学 |
一、暴力场景的恣意展现 |
二、暴力美学的平衡表述 |
第四章 对彭浩翔电影作品的理性反思 |
第一节 时代的产物:香港后新浪潮催生的“后九七”风格 |
一、香港新浪潮与后新浪潮 |
二、“后九七”时代的独特风格 |
第二节 空间的烙印:彭浩翔电影的“双城记” |
一、香港:去中心化的影像表达 |
二、北京:合拍片趋势下的迷惘徘徊 |
第三节 性别的困境:彭浩翔电影中的文化政治 |
一、无处不在的权力斗争 |
二、不断徘徊的话语权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6)中国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理论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网络文学综述 |
第一节 网络文学 |
一、网络文学的界定 |
二、中国文学网站的兴起 |
第二节 网络文学的特质 |
一、网络文学的自由性 |
二、网络文学的互动性 |
三、网络文学的民间性 |
第三节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差异 |
一、传播平台的差异 |
二、传播主客体的差异 |
三、传播内容的差异 |
四、传播效果的差异 |
第二章 网络文学IP影视化改编 |
第一节 网络文学IP影视化改编的历史进程 |
一、网络文学IP影视化改编起步期 |
二、网络文学IP影视化改编发展期 |
三、网络文学IP影视化改编初步成熟期 |
第二节 网络文学与影视剧的联姻 |
一、网络文学、电视剧的“联姻” |
二、网络文学、电影的“联姻” |
第三节 网络文学IP影视化改编特点 |
一、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的传播内容 |
二、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的传播与受众 |
三、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的传播效果 |
第三章 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优势要素解读 |
第一节 网络文学的内容优势 |
一、通俗化 |
二、娱乐性 |
三、接地气 |
第二节 网络文学契合影视受众的观影需求 |
一、契合受众轻松观影需求 |
二、契合受众情感共鸣需求 |
第三节 网络文学符合影视剧的传播规律 |
一、主流受众群体的重合 |
二、媒介传播内容的相似 |
第四节 解读电影《失恋33天》大火的原因 |
一、制造奇迹 |
二、文化符号 |
三、成功营销战略 |
第四章 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方式 |
第一节 网络文学影视改编与“主题传递” |
一、主题的“忠实”传递 |
二、融会贯通升华主题 |
第二节 网络文学影视改编与“形象再塑造” |
一、人物:从虚构到“现实” |
二、次要人物的改编设置 |
三、人物的增加与删减 |
第三节 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再叙事” |
一、改编的叙事视角 |
二、改编的叙事时序 |
三、改编的叙事修辞 |
四、改编的叙事节奏 |
第五章 热门影视剧《花千骨》中的互文性改编策略 |
第一节 共同主题 |
第二节 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
第三节 文字文本与影视文本之间转换的相似之处 |
一、还原法 |
二、取意法 |
第四节 文字文本与影视文本之间转换的相异之处 |
一、人物形象的变化 |
二、情节结构的变化 |
三、叙事结构的变化 |
第六章 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 |
第一节 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现状分析 |
一、优势 |
二、劣势 |
三、机遇 |
四、挑战 |
第二节 网络文学影视改编发展策略 |
一、始终保持人文关怀是网络文学影视化改编必须呈现的人文景观 |
二、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文学性”策略 |
三、致敬传统,与时俱进 |
四、尽量遵循原着的精神核心 |
五、与读者勤沟通,多方合力优化网改作品 |
六、网络写手亲自操刀,提高其参与度 |
七、拓展题材保证质量 |
八、要有打造国际品牌的意识 |
九、通过打造IP产业链,增强产业融合能力 |
十、建设高素质专业创作团队 |
十一、设立专门机构,搭建对话平台,建立健全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台湾后现代都市小说思潮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现状 |
一、两岸学界对台湾都市文学的研究概述 |
二、后现代主义与台湾都市小说的关系研究 |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台湾都市小说的新发展 |
一、林耀德与新世代都市文学 |
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都市小说的后现代风貌 |
(一)苗芽破土到蔚为大观 |
(二)反叛传统的必由之路 |
(三)后现代与小说交汇于都市 |
三、后现代主义在台湾的本土化挪用 |
(一)拒绝共识:后现代主义在文学创作上的表现 |
(二)“大中国”情感:台湾后现代小说创作群体的同质性 |
(三)本土化准备:黄凡等小说创作的“过渡性格” |
第二章 新世代都市小说的后现代性 |
一、怀疑一切、否定一切 |
(一)用怀疑取代信仰:消解政治,历史,道德的意义 |
(二)与“本土论”的抗衡:独立于主流意识之外的疏离态度 |
二、新世代作家“离经叛道”的实验 |
(一)游戏笔法:视角多变与文类混杂 |
(二)玩世姿态:用无意义置换意义 |
(三)“俗”化风格:解构文学的美与崇高 |
三、“后设语言”的审美狂欢 |
(一)后设语言:小说是虚构的游戏 |
(二)自我指涉:营造读者参与的接受景观 |
(三)括弧按语:作者对文本开放性的暗示 |
第三章 后现代都市小说的式微及转型 |
一、台湾后现代都市小说的先天矛盾性 |
(一)反启蒙的启蒙者:工具价值层面的后现代主义 |
(二)理性精神的缺席:忽视自身边缘性与时间滞后性 |
(三)反形式的形式主义:话语的增殖与意义的失落 |
二、“伤及”后现代的新世纪语境 |
(一)喧嚣过后的冷静反思:莫衷一是的后现代 |
(二)后现代不能说的秘密:与主流价值观的背道而驰 |
三、后现代小说在世纪末的走向 |
(一)科幻小说:后现代都市文学最后的阵地 |
(二)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之后的转型与延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纳丁·戈迪默小说的叙事伦理研究 ——以过渡时期的三部小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方法 |
2. 选题意义 |
四、主要术语释义 |
第一章 戈迪默小说中的故事伦理 |
第一节 家庭伦理叙事 |
一、混乱与扭曲: 婚姻伦理叙事 |
二、矛盾与冲突: 亲子伦理叙事 |
第二节 种族伦理叙事 |
一、《保守的人》: 白人至上的种族伦理 |
二、《伯格的女儿》: 革命者的伦理越位 |
三、《七月的人民》: 自由主义者的伦理困境 |
第三节 生存伦理叙事 |
一、黑人的文化焦虑叙事 |
二、白人身份认同的危机 |
第二章 戈迪默小说中的叙述伦理 |
第一节 叙事主体与伦理引导 |
一、叙述者干预与伦理引导 |
二、叙述视角转换与伦理引导 |
第二节 叙事时空与伦理意义 |
一、叙事时间与伦理意义 |
二、叙事空间与伦理意义 |
第三节 叙事接受与伦理交流 |
一、省叙与伦理交流 |
二、对话与伦理交流 |
第三章 戈迪默小说叙事伦理化的原因 |
第一节 社会历史原因 |
第二节 个人原因 |
一、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的影响 |
二、戈迪默的文艺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第一节 本论文研究的概念和范畴 |
一、本研究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范畴 |
(一)关于“技术”、“艺术”基本概念的界定 |
1.关于“艺术”的概念 |
2.关于“技术”的概念 |
(二)关于“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等概念的界定 |
1.关于“形态”的概念 |
2.关于“生态”概念 |
3.关于“形式”的概念 |
(三)关于“生态”“形态”“形式”的概念区分 |
二、本论文研究中有关理论问题的讨论和界定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创新目标 |
(二)创新价值 |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体系 |
三、研究方法 |
四、重点和难点问题 |
五、解决方案 |
第四节 有关本论文选题与研究现状的分析 |
一、国内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
(一)从宏观的艺术学理论视野展开分析 |
(二)从微观的门类艺术学视野展开分析 |
1.设计学学科研究层面 |
2.美术学学科研究层面 |
3.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研究层面 |
4.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研究层面 |
5.其他学科及交叉研究层面 |
二、国外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
(一)艺术原理性研究成果 |
(二)门类艺术的典型个案研究成果 |
(三)其他相关的人文类理论研究成果 |
三、国内高校部分硕博士论文中有关研究的概述分析 |
(一)中国知网硕博士论文数据库检索分析概述 |
(二)关联程度密切的重点论文成果分析 |
(三)涵盖其他相关论文成果的总体状况分析 |
第一章 技术与艺术之关系发展的理论思考 |
第一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的内在本质特征 |
一、技术与艺术相互关系中内在的辩证统一性 |
(一)技术与艺术之间内在的关联性 |
(二)技术发展对艺术影响的多元性 |
二、技术与艺术相互之间的制约和影响 |
(一)技术发展带来的文化问题同样体现在技艺关系上 |
(二)艺术在技术影响下对自身独立精神与美学品格的坚守 |
1.艺术作品的精神属性是区别于技术的最大特征 |
2.艺术在接受与选择技术中始终保持自身独立 |
3.优秀艺术作品均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
第二节 西方理论界有关技术与艺术问题的讨论 |
一、西方理论界相关研究历史脉络 |
(一)基本脉络 |
(二)主要表现 |
二、关注技术与艺术问题的主要流派及其学术观点 |
(一)德国法兰克福学派 |
(二)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 |
(三)媒介文化研究学术群体 |
三、主要学术群体之间围绕技术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比较与借鉴意义 |
(一)关于技术的作用 |
(二)关于技术的目的 |
(三)关于技术的后果 |
第三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
一、技术与艺术都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
二、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
(一)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基础性与复杂性 |
(二)技术自身并非与艺术一样具备意识形态属性 |
三、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
(一)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研究是目前的普遍欠缺 |
(二)从宏观艺术学视角重新思考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
(三)依托技术与艺术关系研究探索艺术学理论学科建构 |
第四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点和关键问题 |
一、需要坚守的理论基点 |
(一)立足于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艺术话语体系 |
(二)关注技术促进艺术形态演进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二、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
(一)需要关注和区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别 |
(二)分析把握艺术创意表现与新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 |
(三)技术是否应视作独立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力量 |
(四)社会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创作实践中的实际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形成及相互影响 |
第一节 历史进程:技术与艺术发展的历史性特征及阶段性表现 |
一、原始的技艺之美涵盖且统一了技术与艺术因素 |
(一)技术与艺术的原始统一: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的同一规律 |
(二)人类社会技术发展初始阶段中艺术仍创造了自身辉煌 |
1.中国 |
2.西方 |
(三)社会宗教道德伦理对于技艺创造能力空间的束缚 |
二、技术与艺术分化之后各自拥有了不同诉求 |
(一)学科自身成熟发展的不同路径 |
(二)个人精神价值追求的不同选择 |
(三)艺术家面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行的实际选择 |
三、技术发展促使人类创造第二自然并引发自我审美精神观照 |
(一)技术直接指向和进入艺术本体影响了创作呈现 |
(二)技术进步影响了审美文化倾向和精神价值观念 |
(三)技术启发和培育了创作思潮、价值思索和启蒙精神 |
四、信息时代艺术创作审美观念与形式探索的根本性改变 |
(一)技术逻辑带动人文思潮、审美观念与艺术作用的变化 |
(二)现代技术通过创作引发对世界的全新认知体悟和艺术描述 |
(三)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工具对于人类审美精神限阈的挑战 |
第二节 技术对艺术表现形态的正向影响 |
一、制作工艺呈现:技术作为艺术创作形式表现的呈现手段 |
(一)艺术作品制作工艺受到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 |
(二)技术呈现作为艺术创作外在形式表现的必要手段 |
二、材料载体变化:技术引导创作形式演变趋势及观念转换 |
(一)艺术创作载体与作品材料的升级推动了创意的实现 |
(二)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表达的观念化、隐喻性和时空性 |
三、情境氛围营造:技术作为艺术场域精神展现的营造要素 |
(一)营造情境作为技术不断介入艺术创作的有效方式 |
(二)技术进步推动审美价值取向与艺术风格的时代转向 |
(三)艺术创作中的精神塑造、观念表达与个性情感抒发 |
四、信息媒介表达:技术作为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
(一)技术进步打造了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
(二)促使审美文化价值观念和艺术精神场域氛围特征的新变化 |
(三)技术信息工具已融入艺术形态深入影响社会生活 |
第三节 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
一、艺术的文化交流属性促进了技术应用的延伸 |
(一)中西方艺术的文化交流创新推动了整个文化发展进程 |
(二)缺乏文化底蕴与艺术思想的技术应用创造不出完美作品 |
(三)艺术文化交流促进了技术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应用和延伸 |
二、艺术的审美属性促使技术存在与呈现的细化 |
(一)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时尚化保障艺术审美的个性化追求 |
(二)技术在服务艺术中完善自身实现对未知领域的有效探索 |
(三)艺术不断规范和驱动技术进步并促成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
三、艺术的教化属性改善了技术理性和技术伦理的异化倾向 |
(一)建筑艺术是艺术教化属性改善技术伦理的典型代表 |
(二)技术为艺术教化功能服务的同时文化改变了技术伦理 |
(三)技术应用与文化观念、审美意识、艺术风格的互动统一 |
四、艺术创意创新思维驱动了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
(一)艺术的创意表现需求直接促使技术进步与革新的产生 |
(二)艺术创意引导和促使实现技术与艺术审美的完美结合 |
(三)技术媒介的作用与艺术技术之间跨界衍生的新艺术形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变化与门类拓展 |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文化生态变化 |
一、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展现和存在空间的广延化 |
(一)技术对艺术存在状态与展示空间拓展创新的促进作用 |
(二)艺术的创意创新本性引领了对技术发展程度和模式的突破 |
二、技术推动了经典艺术世俗化与大众文化崛起的进程 |
(一)机械复制技术和艺术产业化运营对社会文化生态结构的影响 |
(二)技术化创作和现代大众媒介铺垫了多元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
三、技术拓展出了非物质化的艺术空间新形态 |
(一)非物质化对于视觉文化形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 |
(二)非物质化推动形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形态和社会文化生态 |
(三)新兴技术条件下传统艺术精神和美学内涵的重新定位 |
第二节 艺术语言表达与作品传播维度出现了新的形式特征 |
一、技术影响下艺术感受的非理性化趋向 |
(一)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艺术欣赏心理的变化 |
(二)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 |
(三)日常生活的直观认识和感性经验始终不可缺失 |
二、技术影响下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
(一)技术影响下电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
(二)技术影响下摄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
(三)创作元素的动态化是传媒时代艺术表达的必然要求 |
三、技术影响下艺术语言的综合化趋向 |
(一)技术的内在推动作用 |
(二)艺术的外在形式表现 |
四、技术影响下艺术传播的虚拟化趋向 |
(一)传播平台的改变 |
(二)传播方式的改变 |
(三)传播途径的改变 |
第三节 新艺术现象与新艺术形态推动形成了新艺术门类 |
一、技术推动出现了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 |
(一)新艺术现象及其表现方式促成了新的艺术形态 |
(二)新的技术和艺术方式生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
(三)新艺术形态展现了艺术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创新性 |
二、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积聚生成了新的艺术门类 |
(一)新技术与新艺术形态共同塑造了新的内在文化结构 |
(二)当代艺术传播整体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变化成为外部主因 |
(三)新兴技术的广泛运用成为新艺术类型与门类的社会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技术推动艺术创作领域产生新变化 |
第一节 艺术表现程式与作品呈现场域、接受方式的新变化 |
一、技术促使艺术程式随时代而变 |
(一)艺术程式作为作品创作表现的基本形式规范 |
(二)艺术程式的变化和接受的文化影响展现多元 |
(三)技术推动艺术程式变化产生革命性突破 |
二、技术导致艺术呈现形态虚拟化 |
(一)技术媒介与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造就了虚拟化呈现 |
(二)虚拟化突破了创作与欣赏的界限强化了艺术存在 |
三、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欣赏与接收方式的便利化 |
(一)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审美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
(二)新技术媒介成就了艺术欣赏便利化的现实基础 |
(三)技术突破了艺术展演传统场域并融合生成了新形态 |
第二节 艺术作品创作观念与工具、方法的变化 |
一、技术理性思维与艺术创作观念之间相互促进制约的关系 |
(一)技术精神和实践理性思维影响了艺术创作观念 |
(二)技术理性思维影响下出现了艺术发展的双面效应 |
二、技术对艺术作品创作的影响及其形式表现 |
(一)技术对于艺术创作工具的影响 |
(二)技术对艺术创作主体情感与审美观念的影响 |
(三)技术对艺术创作观念和方法的影响 |
1.正面影响 |
2.负面影响 |
三、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对技术理性和自身困境的超越 |
(一)技术理性与机械复制带来艺术风格变化与文化的危机 |
(二)艺术创作坚守精神属性直指心灵超越了技术理性思维 |
第三节 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 |
一、原始手工技艺条件下艺术创作主体突出和着重于“物”的表现 |
(一)传统手工艺时代以“物”为基础背景的群体分化 |
(二)技术支撑了艺术创作中客观“物”的审美形式表现 |
(三)艺术创作者以“物”为基础托物言志表达精神追求 |
二、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大众化和波普化凸显批量复制的美学特征 |
(一)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方式和批量复制美学观念的普遍影响 |
(二)艺术创作在技术理性中的突围彰显了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 |
(三)大众艺术创作与消费领域中的流行化和过度娱乐化问题 |
三、新的传播方式和艺术接受过程造就了主客体多元互动的新景观 |
(一)新兴技术普及使大众顺利融入艺术创作与欣赏进程 |
(二)技术使艺术创意和创作构思表达更加高效便捷 |
(三)技术拓展了经典艺术作品的大众文化服务效能 |
(四)技术使传统艺术作品的概念关系模式彻底改变 |
(五)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地位提升作用扩大功能拓展产业繁荣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 |
第一节 新技术应用基础上的新艺术形式衍生及其形态表现 |
一、印刷技术对艺术表现形式及外在形态的影响 |
(一)印刷技术应用初期艺术审美与功能应用统一在工艺装饰中 |
(二)工业化阶段新的社会文化需求使艺术与功能实现新的统一 |
二、影像技术对写实艺术创作思想的影响和冲击 |
(一)技术对摄影艺术写实性创作实践的影响 |
(二)技术对于电影艺术创作发展的影响 |
三、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的演变与新生 |
(一)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发展历程 |
(二)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外在表现和形式特征 |
四、互联网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表现的新特征 |
(一)基础于新技术形式的时代的产物 |
(二)艺术形态新特征表现的文化分析 |
第二节 新技术应用推动艺术作品创作实践趋向跨界整合 |
一、技术推动形成艺术创作表现形态的先锋性 |
(一)新技术条件作为“先锋”观念形成的基础 |
(二)技术进步带动了各艺术流派的探索创新 |
二、技术推升了艺术创作语言形式刺激的阈限 |
(一)技术升级带动视听奇观与文化逻辑的改变 |
(二)技术的普及与攀比加剧了娱乐化创作追求 |
三、技术延展了艺术自身存在和交往的空间 |
(一)技术改变了艺术空间形式与社会文化结构 |
(二)技术主动介入创作促成了艺术消费方式的多元 |
(三)技术强化了艺术欣赏感受延伸了作品存在空间 |
(四)技术加速多媒体信息方式与虚拟空间文化构建 |
四、技术加速了不同艺术表现形态的跨界整合 |
(一)跨界艺术创作是技术推动产生的新艺术形态 |
(二)新技术媒介方式创新是艺术作品跨界呈现的基础 |
(三)跨界作品有利于彰显精神营造境界引领文化风尚 |
(四)跨界整合的艺术表达能力与现场性优势成为风尚导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
第一节 艺术与技术在包容与坚守、回归与超越中共同成长 |
一、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 |
(一)技术进步支撑艺术本体的开拓 |
(二)艺术制约并赋予技术价值追求 |
(三)新技术与艺术融合形成新文化形态 |
二、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 |
(一)技术与艺术在相互促进中创新形式表现 |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不同创作审美追求 |
(三)艺术新形态的不断涌现造成新的门类 |
(四)技术带动创作特征新变引领文化新风尚 |
三、技术与艺术交互形成多元文化景观 |
(一)艺术个性化表现与精神追求突破了技术理性 |
(二)新技术带来创作欣赏的角色互换与多元互动 |
(三)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与审美价值理念创新 |
(四)多元化新技术媒介挑战文化繁荣发展主动权 |
第二节 艺术理论思维引领人类艺术审美活动的价值方向 |
一、技术促发艺术先锋思想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也带来异化倾向 |
(一)技术进步对传统观念方式的冲击与深刻影响 |
(二)技术以经济效率利益为中心改变了艺术节奏 |
(三)技术垄断造成文化逻辑与传统美学观念变异 |
二、艺术活动对技术理性与技术控制引发的社会问题 |
(一)技术理性、技术控制与艺术的过度娱乐化 |
(二)新技术造成社会大众参与和艺术创作个性张扬 |
(三)技术与艺术的深度交互亟需艺术批评启蒙与理论的反思引领 |
三、技术服从和服务于艺术作品的审美境界表达与人类社会精神价值追求 |
(一)艺术作品创作是人类社会精神活动的最直接体现 |
(二)技术最终服务于表达作品的审美境界与精神追求 |
四、技术与艺术共同在携手创新中引领发展、面向美好未来 |
(一)技术艺术的协调统一是优秀作品的内在要求 |
(二)以人为原点展开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绘表达 |
(三)扎根传统紧跟时代创新形式携手传承与弘扬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
致谢 |
四、浅析《宠儿》叙事策略的后现代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女性声音”研究[D]. 吴冬兰.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改革政治的多层想象 ——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研究[D]. 高露洋. 河北大学, 2020(02)
- [3]先锋与折衷:阿涅斯·瓦尔达电影中的后现代美学特征及其超越[D]. 杨惠麟.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7)
- [4]当下国产喜剧电影的狂欢化叙事探究[D]. 涂童童.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5]鬼才导演彭浩翔电影研究[D]. 杨慧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中国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研究[D]. 吉喆. 吉林大学, 2019(02)
- [7]台湾后现代都市小说思潮论[D]. 刘蕙心. 河南大学, 2019(01)
- [8]纳丁·戈迪默小说的叙事伦理研究 ——以过渡时期的三部小说为例[D]. 徐恬.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D]. 楚小庆. 东南大学, 2018(05)
- [10]《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J]. 朱丽.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