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两优9号、K优金谷1号、K优66号、田两优66号

田两优9号、K优金谷1号、K优66号、田两优66号

一、田两优9号,K优金谷1号,K优66与田两优66(论文文献综述)

张爱国,杨振林,方忠坤[1](2018)在《2017年安徽省一季中籼稻品种广德点生产试验小结》文中研究表明该文对2017年安徽省一季中籼稻品种生产试验点,28个籼品种的产量、全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及抗病抗逆性进行综合评述,为一季中籼稻品种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刘琦,周伟,任万军[2](2018)在《1986—2015年四川省杂交籼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适应机插栽培的演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1986—2015年由四川育种单位选育并通过四川省和农业部审定的总计436个杂交籼稻品种进行统计分析,明确产量构成因素演进与适应机插栽培的趋势,为今后四川杂交籼稻品种培育、栽培技术优化创新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来源于国家水稻数据中心的品种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产量构成因素和机插适应性的演进特点。【结果】近30年通过审定的四川杂交籼稻品种产量随年份呈上升趋势,但上升缓慢,增产幅度多为4%6%,高产或超高产的品种少。年际间波动幅度大,其中共有12年未达平均值,2009年后波动减缓。每穗颖花数、千粒重、穗长、生育期随年份递进有所提高,而有效穗、结实率表现为下降趋势。以早熟高产为适宜机插,以迟熟高产为次适宜机插作为机插适应性筛选标准,筛选出适宜和次适宜机插的品种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后,并呈快速增加的趋势。【结论】四川杂交籼稻品种的演进趋势是大穗、高产,适应机插的能力越来越强,但需提高结实率,缩短生育期。

林海,庞乾林,王志刚,鄂志国[3](2015)在《2014年我国审定的水稻品种基本特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对2014年我国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水稻品种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我国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水稻品种共有469个次(有5个品种在2个省份省审定),其中,籼型三系杂交稻185个、籼型两系杂交稻94个、籼型常规稻36个、粳型三系杂交稻17个、粳型常规稻122个;籼型三系杂交稻区试平均产量为543.45 kg/667m2、比对照增产5.56%,籼型两系杂交稻为557.84 kg/667 m2、比对照增产5.95%,籼型常规稻为479.02 kg/667 m2、比对照增产4.83%,粳型杂交稻为617.97 kg/667 m2、比对照增产9.16%,粳型常规稻为612.86 kg/667 m2、比对照增产7.45%;粳稻品种品质要明显好于籼稻,常规稻要明显好于杂交稻,粳稻品质优质达标率为63.31%、籼稻为39.38%,常规稻为61.39%、杂交稻为38.87%。病虫害综合抗性较好的品种不多,但有些品种对单个病害的抗性表现较突出。

贾切[4](2014)在《稻曲病菌接种技术、群体遗传结构及致病力分化研究》文中提出稻曲病是由子囊菌门、麦角菌科真菌(Villosiclava virens)引起的水稻穗部病害。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水稻栽培模式的改变、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和密穗型杂交水稻品种的应用,稻曲病在我国逐年加重。它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水稻主产区,在水稻成熟时危害水稻穗部,导致稻谷严重减产。稻曲病菌不仅降低粮食产量,而且还能够产生对人和畜造成危害的毒素,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本研究从稻曲病菌室内人工接种技术研究入手,建立了稳定高效的接种稻曲病体系,采用田间和室内相结合的方法,筛选抗病种质资源,为稻曲病菌的抗病育种研究提供材料;通过分析我国稻曲病菌的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稻曲病菌株的致病力分化,明确菌株变异特性,为抗病品种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室内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稻曲病菌HWD-2(1×106孢子/ml分生孢子液人工接种感病水稻品种粤优938,比较不同幼穗分化期、温度、保湿时间和湿度对稻曲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幼穗分化后期接种的水稻病穗率(90%以上)显着高于幼穗分化前期接种的结果(66.5%).温度和保湿时间对接种效率存在显着影响,在20℃一25℃时,接种病穗率随着保湿时间的延长而迅速升高。用分生孢子接种后,在25℃、95±5%RH条件下保湿120 h的水稻病穗率达到最高(92.9%)。利用改进的Weibull方程,阐明了稻曲病发生与温度及保湿时间变化的关系,该模型的拟合性较好,相关系数R2为0.951。利用该模型可以建立稻曲病菌接种病穗率关于温度和保湿时间的等值线分布图,预测不同的温度和保湿时间条件下的接种效率。另外,接种后期不同温湿度对稻曲病发生影响的结果表明,28℃水稻病穗率显着高于20℃结果,而不同的湿度对病穗率无显着影响。温度是后期培养条件中影响稻曲病发生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2.根据农业部行业计划暂行的田间稻曲病抗病评价标准,于2010-2011年在湖北省远安县、黄石市阳新县对259份水稻品种进行了稻曲病田间抗病性评价。其中高抗品种8份、抗病品种125份、中抗品种57份、中感品种47份、感病品种21份及高感品种1份。不同类型水稻的抗病性表现为,常规稻>杂交稻,早稻>中晚稻。用HWD-2和44-A两个菌株对8份田间表现高抗的水稻品种进行了室内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品种HG25及抗病对照品种IR28对2个菌株均表现为高抗,而其它品种对2个菌株表现的抗病性不一致,如水稻品种HG27和杰优493对菌株44-A表现为感病,而对HWD-2则表现为免疫,推测其原因可能与稻曲病菌致病力分化有关。此外,20份相同水稻品种2010-2011年在宜昌远安试验场和黄石阳新试验场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和地区的抗性结果差异可能与水稻孕穗期温湿度气候条件变化影响相关。3.基于Illumina技术,对稻曲病菌株HWD-2的基因组进行了双向测序。通过拼接的基因组序列检测到403个微卫星标记位点并设计其引物。用不同地理来源的8个稻曲病菌株,对按比例选取的122个微卫星位点多态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个微卫星标记位点具有多态性,其中uvssr114标记位点的多态性最高(等位基因平均数为4.81,uvssr12标记位点的多态性最低(等位基因平均数为1.7);混合型结构微卫星位点出现多态性的频率较高,单一型结构微卫星位点出现的多态性频率较低;motif单元片段越大,微卫星位点出现多态性的频率越高。利用所开发的20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对中国水稻主产区10个省份的95份稻曲病菌株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体的多样性最高(等位基因平均数为3.7),河南省群体的多样性最低(等位基因平均数为2.1),中国10个省份的稻曲病菌群体大致可分为两大群体,其中A群体包括吉林、辽宁、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和浙江等地的稻曲病菌,B群体包括广西和福建两地的稻曲病菌。Mantel检验结果表明,虽然不同地理来源稻曲病菌群体的遗传距离与其空间距离之间存在显着地低度相关性,但不同省份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并不显着,其遗传总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部。4.通过接种三个水稻品种(IR28、黄华占和晚籼98),测定了湖北省5个水稻主产区的40份稻曲病菌株致病力的分化,分析了不同致病型稻曲病菌株的生物量、产孢量及粗毒素对幼芽抑制率的差异,并结合7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不同致病群体菌株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1)同一品种对不同菌株的抗病性以及同一菌株对不同品种的致病力均表现出显着的差异。根据40个菌株对3个品种的致病力将菌株划分为4个致病型,其中I型菌株致病力中等,对晚籼98和黄华占表现出一定致病力(病情指数范围为0一50),对IR28不致病;II型菌株为强致病型,对3个水稻品种均表现致病,其中对晚籼98接种病情指数最大可达89.5;Ⅲ和Ⅳ型菌株为弱致病型,仅对品种晚籼98或黄华占中的某一个品种表现一定致病力,对IR28均表现为不致病;(2)不同致病型稻曲病菌群体的生物量、产孢量及粗毒素对幼芽抑制率存在显着差异,且强致病型菌株的生物量及产孢量显着高于其它致病型稻曲病菌株;(3)不同致病型稻曲病菌群体存在显着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之间变异的比例达34%。通过Shared-allele遗传距离构建邻接树的方法,将湖北省40个稻曲病菌株划分为3个遗传群体,遗传群体与致病型之间存在—定的相关性。

林海,庞乾林,王志刚,鄂志国[5](2014)在《2013年我国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2013年,我国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水稻品种共有422个,其中,籼型常规稻20个、籼型三系杂交稻180个、籼型两系杂交稻84个、粳型常规稻113个、粳型三系杂交稻15个、粳型两系杂交稻3个、不育系7个;每667 m2产量籼型常规稻为463.35 kg、籼型三系杂交稻为539.70 kg、籼型两系杂交稻为557.03 kg、粳型常规稻为584.80 kg、粳型杂交稻为629.95 kg;品质优质达标率粳稻为58.78%,明显好于籼稻的39.08%,常规稻为59.40%,明显好于杂交稻的38.30%。达优质1级的品种有7个,分别是宏科79、吉农大878、金穗9号、泰优390、五优华占、黄华占和粤齐新占;综合抗性表现优异的品种不多,但有些品种对单个病害的抗性表现较突出。对2013年审定的水稻品种与2010-2012年审定的品种作了比较。

赖艳,兰波,杨迎青,徐卫东,李湘民[6](2013)在《江西省主要早稻品种稻瘟病抗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在井冈山自然病圃,以高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作为诱发品种,对江西省50个早稻品种的稻瘟病抗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对叶瘟表现为抗病、中抗、中感的品种数分别为36、10、4个,所占比例分别为72.0%、20.0%、8.0%;对穗颈瘟表现为抗病、中抗、感病的品种数分别为20、20、10个,所占比例分别为40.0%、40.0%、20.0%。对叶瘟和穗颈瘟都表现为中抗以上抗性的有株两优030等37个品种。

杨家胜,张琼芳[7](2012)在《钟山县1950—2011年水稻品种演变及其效应》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调查记录了钟山县60多年来水稻生产应用品种的演变过程,揭示品种更新对提高产量水平以及稻米品质方面产生的明显效应,并分析种子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是优势品种相对较少,同质化品种较多;二是种子市场品种繁多,选择品种无所适从;三是品种过度更新,品种效益难以充分发挥;四是生产应用品种过多,难以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稻米品牌。提出在新品种推广应用方面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彭从胜[8](2012)在《1999-2009年江西省审定的水稻品种及其系谱分析》文中认为1999-2009年,江西省及省外育种工作者充分利用国内外优异资源,综合运用各种育种方法,先后培育出大量的水稻常规品种和杂交水稻组合,为江西乃至全国水稻生产的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对1999-2009年期间的江西省水稻育种工作进行了初步总结,基本理顺了江西省审定的水稻品种的系谱关系,可为今后的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1999-2009年期间,通过江西省审定推广的常规早籼品种有30个,根据它们的亲缘关系作出了以中156、浙9248、赣早籼7号、中优早3号、嘉育948、金早47、舟903、嘉育253为基础的系谱图,并对这些骨干亲本的性状进行了描述。江西省早籼品种的选育方法主要以杂交选育的为主,占所有育成品种的70%;所有品种的亲本矮源最初主要来自矮脚南特、矮仔占和IR8;早籼品种的抗病性水平较以前有提高,抗源基本上来自从国外引进的种质;品质较以前有大幅度提升,但产量水平基本持平;各育种单位都很重视骨干亲本的发现与利用。(2)1999-2009年期间,通过江西省审定推广的常规晚籼品种有20个,根据它们的亲缘关系作出了以粤香占、籼粳89、赣晚籼30号等为基础的系谱图,并对上述的骨干亲本的性状进行了描述。从育成品种系谱来看,育成的主要晚籼品种多数来自几个骨干亲本,遗传基础相对脆弱;从育种方法来看,和早籼常规稻一样,最主要的育种方法为杂交选育,其他方法育成品种不多;从育种目标来看,育成的品种品质整体上较优,产量水平没有大幅度提高;育种目标呈多元化。(3)初步作出了三系与两系杂交早、晚稻组合的系谱图,同时总结了三系不育系、光温敏核不育系及杂交稻组合的选育进展。(4)初步对1999-2009年江西省水稻育种工作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对今后江西水稻育种策略提出一些建议。

刘跃清,张红林,刘海平,钟晓英,谢丽芳,黎晓宇,张璞,李德悦,张瑞祥[9](2012)在《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晚稻新组合田两优3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田两优31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高产栽培和高产制种技术。

沈家运[10](2009)在《5个质核互作型不育系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新组合选育》文中指出三系杂交水稻是目前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类型。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是三系杂交水稻选育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以华中农业大学新育成的5个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华108A、62048A、62066A、62046A和1623A为研究对象,在武汉和海南自然条件下观察各个不育系的基本生育特性、育性表现、开花习性和主要农艺性状;将5个不育系分别与两组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杂交组合,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在武汉种植,考察F1的主要农艺性状以及稻米品质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同时用华108A与100个恢复系配组。其目的是为新培育的5个不育系在三系杂交稻育种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并在配合力分析和组合测配中筛选强优势组合。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各不育系的生育特性研究主要考察播始历期和主茎叶片数,结果表明华108A的播始历期最短,主茎叶片数最少,属于早籼型不育系;其余4个不育系的播始历期较长,主茎叶片数较多,属于中籼型不育系。2.对各不育系的育性特性研究表明,华108A的花粉不育度和自交不育度都不是很稳定,只是接近99.5%;62048A的花粉不育度和自交不育度均达到100%;62066A的花粉不育度达到了100%,自交不育度达到99.5%以上;62046A和1623A的花粉不育度和自交不育度都达到了99.5%以上。3.华108A和1623A的单株开花历期相对较长,62046A和1623A的单穗开花历期相对较长;5个不育系的盛花期都在第2天,集中开花时间为2-5d;62048A和62046A的花时分布较为集中,华108A和1623A的花时分布较为分散;华108A的柱头外露率最高为56.43%、包颈率最低为20.42%、颖间距和张颖角度最大,分别为0.41mm和26.25°;1623A的张颖时间最长为181.67min。4.配合力分析表明,大多数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多数性状基因的加性作用效应和非加性作用效应都起了重要作用,并且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说明大多数性状都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亲本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通过两组恢复系测定5个不育系的配合力发现,不育系的有些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存在差异。华108A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最高;62048A在单穗总粒数、出糙率和长宽比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最高;62066A在垩白率和垩白度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最低、透明度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最高;62046A在直链淀粉含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最低。5.通过配合力分析和测配,初步筛选了部分强优势杂交组合。表现竞争优势强的代表组合有华108A/YR6068-18、华108A/华恢150和华108A/华恢237等三个组合。

二、田两优9号,K优金谷1号,K优66与田两优66(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田两优9号,K优金谷1号,K优66与田两优66(论文提纲范文)

(1)2017年安徽省一季中籼稻品种广德点生产试验小结(论文提纲范文)

1 参试品种及供种单位
2 试验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育期及主要经济性状
    3.2 各品种的抗性分析
    3.3 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
4 结果与讨论

(2)1986—2015年四川省杂交籼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适应机插栽培的演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品种及数据来源
    1.2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演进
    2.2 产量构成因素演进
    2.3 生育期演进
    2.4 机插适应性演进
3 讨论与结论
    3.1 讨论
    3.2 结论

(3)2014年我国审定的水稻品种基本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 2014年我国水稻品种审定基本情况
    2.2审定品种(组合)生育期及产量分析
    2.3审定品种(组合)米质分析
    2.4审定品种(组合)抗性表现
3小结与讨论

(4)稻曲病菌接种技术、群体遗传结构及致病力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稻曲病症状、分布及其危害
        1.1 症状
        1.2 分布与危害
    2 稻曲病病原学研究
        2.1 病原菌形态特征
        2.1.1 无性阶段
        2.1.2 有性阶段
        2.2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2.2.1 菌丝
        2.2.2 厚垣孢子
        2.2.3 分生孢子
        2.2.4 菌核
        2.3 病原菌的致病力分化
        2.4 毒素研究
        2.4.1 毒素的种类和结构
        2.4.2 毒素作用
    3 稻曲病病害循环研究
        3.1 侵染源及初侵染
        3.2 侵染部位
        3.3 侵染时期
    4 稻曲病流行规律及防治方法
        4.1 田间流行动态和分布
        4.2 病害严重度的分级标准
        4.3 流行因素
        4.3.1 田间病原菌数量
        4.3.2 品种抗性
        4.3.3 气候环境因素
        4.3.4 栽培管理
        4.4 防治措施
        4.4.1 抗病品种
        4.4.2 农业防治
        4.4.3 化学防治
        4.4.4 生物防治
    5 稻曲病菌的群体遗传研究
    6 稻曲病致病机理研究
    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稻曲病菌室内人工接种技术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品种
        2.1.3 培养基
        2.1.4 仪器
        2.2 方法
        2.2.1 接种体制备
        2.2.2 水稻种植
        2.2.3 接种方法
        2.2.4 病穗率调查及统计分析
        2.2.5 模型构建
    3 结果与分析
        3.1 水稻幼穗分化期对稻曲病接种效率的影响
        3.2 不同温度和保湿时间对稻曲病接种效率的影响
        3.3 稻曲病病穗率对温度和保湿时间二元模型构建及其响应面分析
        3.4 接种后期温湿度培养条件对稻曲病接种效率的影响
    4 讨论
第三章 稻曲病抗病品种评价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供试水稻品种
        2.1.2 供试菌株及接种体制备
        2.2 方法
        2.2.1 不同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田间抗性评价
        2.2.2 不同年份和地区稻曲病发病严重度的差异比较
        2.2.3 田间表现高抗性水稻品种的稻曲病菌室内人工接种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田间抗病性评价
        3.1.1 宜昌市远安县试验场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评价
        3.1.2 黄石市阳新县试验场水稻品种对稻曲病抗性评价
        3.2 不同年份和地区稻曲病发病差异及其气候条件原因分析
        3.2.1 不同年份稻曲病发病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3.2.2 不同地区稻曲病发病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3.3 八个高抗稻曲病水稻品种的室内人工接种鉴定
    4 讨论
第四章 基于Illumina测序技术的稻曲病菌SSR标记开发及遗传结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培养基和试剂
        2.1.3 仪器
        2.2 方法
        2.2.1 稻曲病菌株分离与纯化
        2.2.2 基因组DNA提取
        2.2.3 稻曲病菌基因组测序及拼接
        2.2.4 微卫星标记引物设计
        2.2.5 微卫星标记引物筛选
        2.2.6 微卫星标记片段的PCR扩增及其检测
        2.3 数据分析
        2.3.1 稻曲病菌不同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及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3.2 稻曲病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2.3.3 空间遗传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地理来源的稻曲病菌的分离及纯化
        3.2 稻曲病菌的全基因组序列拼接
        3.3 微卫星标记的开发
        3.3.1 多态性微卫星标记的筛选
        3.3.2 微卫星标记的多态性鉴定
        3.4 不同地区稻曲病菌的群体多样性
        3.5 群体遗传结构
        3.5.1 系统进化分析
        3.5.2 贝叶斯聚类
        3.6 空间遗传结构分析
        3.6.1 分子方差分析
        3.6.2 主坐标分析
    4 讨论
第五章 湖北省稻曲病菌生物学特性和致病力分化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供试菌株及接种体制备
        2.1.2 供试品种
        2.1.3 培养基和试剂
        2.1.4 仪器
        2.2 方法
        2.2.1 稻曲病菌株的分离及纯化
        2.2.2 稻曲病菌生物量、产孢量及粗毒素对水稻幼芽抑制率的测定
        2.2.3 不同稻曲病菌株的微卫星标记分型
        2.2.4 稻曲病菌株致病力测定及致病类型划分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稻曲病菌生物量、产孢量及粗毒素对水稻幼芽抑制率
        3.2 湖北省不同地理来源稻曲病菌的群体遗传多样性
        3.2.1 湖北省稻曲病菌株的微卫星标记引物扩增检测结果
        3.2.2 湖北省稻曲病菌的遗传多样性
        3.3 湖北省稻曲病菌的致病力分化
        3.3.1 湖北省稻曲病菌株的致病力差异
        3.3.2 湖北省稻曲病菌株致病型群体的划分及其分布
        3.3.3 不同致病型稻曲病菌群体生物量、产孢量及粗毒素对水稻幼芽抑制率的差异
        3.3.4 稻曲病菌的致病力与其遗传特性之间的相关性
    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1 结论
    2 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稻曲病菌室内人工接种流程
附录2 不同水稻幼穗分化期水稻小花形态
附录3 不同水稻幼穗分化期花粉细胞形态
附录4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申请
致谢

(5)2013年我国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2013年我国水稻品种审定的基本情况
    2.2 审定品种 (组合) 生育期及产量分析
    2.3 审定品种 (组合) 米质分析
    2.4 审定品种 (组合) 抗性表现
3 小结

(6)江西省主要早稻品种稻瘟病抗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
    1.2 试验地点
    1.3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1.4 调查方法与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7)钟山县1950—2011年水稻品种演变及其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品种演变
2近年主要推广新品种及应用效益
    2.1水稻生产品种快速多样化
    2.2优质高效新品种获得快速普及
    2.3两系杂交水稻生产得到稳步发展
    2.4超级杂交水稻获得逐步推广
    2.5应用品种熟期结构发生改变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8)1999-2009年江西省审定的水稻品种及其系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文中使用的符号说明
前言
    1 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2 选题目的和意义
    3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一章 江西省主要常规早籼品种系谱
    1.1 赣早籼系列品种系谱
        1.1.1 中156、浙9248及衍生品种
        1.1.2 赣早籼7号及衍生品种
        1.1.3 中优早3号及衍生品种
        1.1.4 其他赣早籼品种的系谱
    1.2 其他常规早籼品种系谱
        1.2.1 嘉育948及衍生品种系谱
        1.2.2 金早47及衍生品种系谱
        1.2.3 舟903及衍生品种系谱
        1.2.4 嘉育253及衍生品种系谱
        1.2.5 其他常规早籼品种的系谱
    1.3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江西省主要常规晚籼品种系谱
    2.1 赣晚籼系列品种系谱
        2.1.1 粤香占及衍生品种
        2.1.2 粳籼89及衍生品种
        2.1.3 赣晚籼30号及衍生品种
        2.1.4 其他赣晚籼系列品种系谱
    2.2 其他常规晚籼品种系谱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江西省“三系”杂交稻品种及其系谱
    3.1 三系不育系及其组配早稻杂交组合
        3.1.1 金23A组合系谱图及代表品种
        3.1.2 中9A组合系谱图及代表品种
        3.1.3 优ⅠA组合系谱图及代表品种
        3.1.4 荣丰A与KneA组合系谱图及代表品种
        3.1.5 其他不育系组合系谱图
    3.2 三系不育系及其组配的晚稻杂交组合
        3.2.1 中9A组合系谱图及代表品种
        3.2.2 金23A组合系谱图及代表品种
        3.2.3 协青早A组合系谱图及代表品种
        3.2.4 珍汕97A、T98A、天丰A、K17A与五丰A组合系谱图及代表品种
        3.2.5 其他不育系组合系谱图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江西省“两系”杂交稻品种及其系谱
    4.1 光温敏核不育系及其组配早稻杂交组合
        4.1.1 株1S及其组配杂交组合
        4.1.2 田丰S-2及其组配杂交组合
        4.1.3 其他不育系及其组配杂交组合
    4.2 光温敏核不育系及其组配晚稻杂交组合
        4.2.1 安湘S及其组配杂交组合
        4.2.2 培矮64S及其组配杂交组合
        4.2.3 其他不育系及其组配杂交组合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育种工作总结与策略探讨
    5.1 育种工作总结
    5.2 今后育种策略探讨
        5.2.1 扩大优质亲本资源遗传基础,注意有利基因的开发利用
        5.2.2 重用骨干亲本,注意特异性种质资源的利用
        5.2.3 常规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结合,育成品种多元化
参考文献
致谢

(10)5个质核互作型不育系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新组合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三系杂交水稻的优缺点
    1.2 籼型三系不育系研究现状
        1.2.1 我国籼型三系不育系研究现状
        1.2.2 国外三系不育系研究进展
    1.3 国内三系不育系的类型
        1.3.1 野败型不育系
        1.3.2 矮败型不育系
        1.3.3 冈型不育系
        1.3.4 D型不育系
        1.3.5 印尼水田谷型不育系
        1.3.6 红莲型不育系
        1.3.7 K-型不育系
        1.3.8 包台型不育系
        1.3.9 滇型不育系
    1.4 三系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
    1.5 三系杂交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
        1.5.1 三系杂交水稻存在的问题
        1.5.2 三系杂交水稻的配合力分析
        1.5.3 三系杂交水稻选育对策
        1.5.3.1 加强特异性育种材料的发掘和创新
        1.5.3.2 利用分子技术选育三系不育系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 材料和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不育系材料
        3.1.2 用于配合力分析的恢复系材料
        3.1.3 用于组合测配的恢复系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生育特性和主要农艺性状的观察
        3.2.1.1 生育特性观察
        3.2.1.2 主要农艺性状考察
        3.2.2 不育系的花粉育性和自交不育度的观测
        3.2.2.1 武汉自然条件下的花粉育性和自交不育度的动态观察
        3.2.2.2 海南自然条件下的花粉育性和自交不育度的动态观察
        3.2.3 开花习性观察
        3.2.4 配合力分析和强优势组合选育
        3.2.4.1 第一批组合的配合力分析
        3.2.4.2 第二批组合的配合力分析
        3.2.4.3 新组合测配和强优势组合选育
        3.2.4.4 稻米品质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生育特性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
        4.1.1 武汉自然条件下5个不育系的生育特性表现
        4.1.2 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4.2 5个不育系的育性特性研究
        4.2.1 武汉自然条件下5个不育系的育性表现
        4.2.2 海南自然条件下5个不育系的育性表现
    4.3 武汉自然条件下5个不育系的开花习性观察
        4.3.1 开花历期
        4.3.2 开花动态和花时分布动态
        4.3.3 柱头外露率和包颈率表现
        4.3.4 张颖特性的表现
    4.4 配合力分析和强优势组合选育
        4.4.1 第一批组合配合力分析
        4.4.1.1 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4.4.1.2 亲本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分析
        4.4.1.3 25个组合农艺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4.4.1.4 25个组合农艺性状的竞争优势分析
        4.4.1.5 25个组合农艺性状的超父优势分析
        4.4.1.6 品质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4.4.1.7 亲本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分析
        4.4.1.8 25个组合品质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4.4.1.9 25个组合品质性状的竞争优势分析
        4.4.1.10 25个组合品质性状的超父优势分析
        4.4.2 第二批组合配合力分析
        4.4.2.1 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4.4.2.2 亲本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分析
        4.4.2.3 30个组合农艺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4.4.2.4 30个组合农艺性状的竞争优势分析
        4.4.2.5 30个组合农艺性状的超父优势分析
        4.4.2.6 品质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4.4.2.8 30个组合品质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4.4.2.9 30个组合品质性状的竞争优势分析
        4.4.2.10 30个组合品质性状的超父优势分析
        4.4.3 强优势组合选育
5 讨论
    5.1 5个质核互作型不育系的评价
        5.1.1 华108A
        5.1.2 62048A
        5.1.3 62066A
        5.1.4 62046A
        5.1.5 1623A
    5.2 强优势组合评价
        5.2.1 华108A/YR6086-18
        5.2.2 华108A/华恢150
        5.2.3 华108A/华恢237
    5.3 开花习性的研究
    5.4 关于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的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测配的103个恢复系亲本
附录2: 25个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在武汉的平均表现(2007)
附录3: 25个杂交组合主要稻米品质性状在武汉的平均表现(2007)
附录4: 30个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在武汉的平均表现(2008)
附录5: 30个杂交组合主要稻米品质性状在武汉的平均表现(2008)

四、田两优9号,K优金谷1号,K优66与田两优66(论文参考文献)

  • [1]2017年安徽省一季中籼稻品种广德点生产试验小结[J]. 张爱国,杨振林,方忠坤. 安徽农学通报, 2018(08)
  • [2]1986—2015年四川省杂交籼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适应机插栽培的演进分析[J]. 刘琦,周伟,任万军.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8(01)
  • [3]2014年我国审定的水稻品种基本特性分析[J]. 林海,庞乾林,王志刚,鄂志国. 中国稻米, 2015(06)
  • [4]稻曲病菌接种技术、群体遗传结构及致病力分化研究[D]. 贾切. 华中农业大学, 2014(01)
  • [5]2013年我国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分析[J]. 林海,庞乾林,王志刚,鄂志国. 中国稻米, 2014(04)
  • [6]江西省主要早稻品种稻瘟病抗性评价[J]. 赖艳,兰波,杨迎青,徐卫东,李湘民. 江西农业学报, 2013(10)
  • [7]钟山县1950—2011年水稻品种演变及其效应[J]. 杨家胜,张琼芳. 广西农学报, 2012(05)
  • [8]1999-2009年江西省审定的水稻品种及其系谱分析[D]. 彭从胜. 江西农业大学, 2012(07)
  • [9]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晚稻新组合田两优31[J]. 刘跃清,张红林,刘海平,钟晓英,谢丽芳,黎晓宇,张璞,李德悦,张瑞祥. 江西农业学报, 2012(06)
  • [10]5个质核互作型不育系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新组合选育[D]. 沈家运.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标签:;  ;  ;  ;  

田两优9号、K优金谷1号、K优66号、田两优66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