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隋《美人董氏墓志铭》及所见墨拓述略(论文文献综述)
乔爽[1](2021)在《汉代兖州刺史部画像石题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周康[2](2020)在《论苏轼元佑时期的书法成就》文中研究表明元佑近十年时间,不仅是苏轼政治生涯的“得志之秋”,更是其书法生涯的变法和集大成时期。在此期间,他的书写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从元佑之前“华丽工妙(姿媚)”的主要作字面貌,开始变得“老劲雄放(掣笔极有力)”。这种劲健的笔力,加上黄州末期以来逐渐形成的丰腴之态,最终导致苏轼“肌骨相称”(纯绵裹铁)典型书风的成熟。苏轼在书法上的名声,也从元佑之前的于时未称而大兴于时,成为了元佑书坛的主盟人。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亦被推崇到和颜真卿、杨凝式这样的一朝书法之宗并驾齐驱的高度。这一时期,也是苏轼书法的创作高峰。在苏轼传世近五百五十件的书迹中(不详作年的约五十余件),元佑近两百件作品几乎就占到了五分之二。最能体现苏轼书法风格和成就的行书,在这一时期更是佳作倍出。其中既有《书王定国所藏王晋卿画烟江叠嶂图诗帖》《马券帖》《颍州祷雨帖》《兴龙节诗帖》《次辩才韵诗帖》这类备受书家推崇的巨迹名书,也有常被学者拿来跟《寒食帖》相提并论的《武昌西山诗帖》和《李太白仙诗卷》。苏轼书法在元佑中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第一,元佑中安师文等颜帖收藏大家集聚京师,大量杨凝式(及李建中)的题壁书见存于洛寺,为苏轼元佑中力学颜、杨而笔力大进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第二,元佑中黄庭坚、米芾、钱勰、秦观、王巩等为数众多的工书善鉴之人围绕在苏轼周围,在与这些人的书法交游中,苏轼的书写能力和创作水平都曾大受影响。第三,元佑时期,得益于高太后在政治上的护持,使他不论在京还是外任大都能够情闲意淡,而保持着一种心手双畅的书写状态。过去学界在苏轼书法的分期研究上,大都集中在黄州时期,并认为该时期乃苏轼的变法或者集大成时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偏差,主要是由两方面因素所致:一是受了苏轼黄州时期文学成就的影响,二是过于武断地将苏轼书写成就极高的《寒食帖》系在了黄州时期。其实文学和书法虽皆有表情功用,然文学多在“发愤”,书法多在“遣兴”,二者存在很大差别,不能一概而论。而对于抄写性质的《寒食帖》,单就《寒食雨二首》的作年,无法进行进一步系年。该帖所表现出的书风特征及卷后黄庭坚的跋语等,都指向此作当出元佑(如明代顾复、清代裴景福所判断的那样),而非黄州时期书作(更不宜断在黄州加以研究)。
梁骥[3](2018)在《张照书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张照(1691-1745),字得天,号泾南、天瓶居士,上海松江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雍正十一年(1733)官刑部尚书。雍正十三年(1735),以贵州平苗乱无功,夺职入狱。乾隆七年(1742)复任刑部尚书,乾隆十年(1745)卒。谥文敏。作为书法家,张照在清代书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他是清代康、雍、乾时期最重要的书家之一,更是乾隆朝官样书风的代表。可以说,考察清康熙朝到乾隆朝的帖学书法发展轨迹,张照的书法创作是重要的参照。本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分为六章:第一章对张照的家世、历官、行迹进行考述,并对张照家族的封赠情况进行梳理。从张照的为官经历,述及其政治才能,和这种政治才能得到帝王肯定后带给本人和家族的荣耀。张照家族背景和为官经历,是决定其个人成长和影响的决定因素,而书法的学习、影响更与此息息相关。第二章通过梳理张照的书法师承,考述张照取法魏晋至元明名家的史实,明晰了张照以晋人和王羲之为根本,广涉博取的书法学习历程。并最终提出张照宗晋崇王的书统观念、池水尽墨的摹古观念、沉着通灵的融汇观念、文章忠义的品格观念的书法观念。第三章通过对张照与松江王广心家族、武林高士奇家族、松江沈荃家族、常熟蒋廷锡家族、曲阜孔氏家族的姻亲关系和书画观摩鉴藏活动的梳理考证,明确提出,张氏家族与这些世家大族的姻亲关系,对张照的书法学习、书法风格和书法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章通过康雍乾三代帝王与张照之间书法互动,张照去世后乾隆大量题跋张照书法作品,并敕刻《天瓶斋法帖》等行为的考述,廓清了康雍乾三代帝王对张照书法的推重。而帝王的推重直接确定了张照在当时的影响,和张照在书法史上地位。第五章对张照与家族成员、王公贵族、馆阁同僚、书画名家、同乡同年之间的书法交游进行考述。他们之间的交游行为,对扩大张照书法在官方体系内的影响力,发挥着重要作用。第六章对乾隆《钦定天瓶斋法帖》和孔继涑《玉虹楼法帖》中收录的张照作品进行研究,指出张照对乾隆书法观念的反向影响。进而提出,清前期书法并未局限于康有为所言康熙朝崇董其昌乾隆朝崇赵孟頫,而是以宗晋人和王羲之为基础,广泛涉猎包括赵孟頫、董其昌在内的古代书家作品的史实。文章的下篇为《张照年谱长编》。以书法为中心,本着“宁失于繁,无失于略”的原则,对作者原《张照年谱》进行修订和补充。
魏梦丹[4](2018)在《张廷济的金石题跋与书学观念》文中研究说明张廷济作为清中期具有较为广泛影响力的金石家,他的金石题跋是乾嘉学术与书法艺术相结合的一种时代映射。从张廷济金石学着作《清仪阁所藏古器物文》《清仪阁题跋》《清仪阁金石题识》等文献入手,对其学术交游与金石题跋进行梳理,可以揭示张廷济的学术取向。通过对张廷济金石题跋的释读,基于乾嘉金石学对书学影响的大时势而进行考索,可以从中勾勒出张廷济较为明确而自成品格的书学观念。张廷济秉承严谨的治学态度,以溯清源由为己任,所见所得、所考所订,一一辑录于题跋。张廷济的书学观念深受时代学术金石学的滋养与启发,对书法有着理路和审美上的主动追求,我们将之概括为:金石学风潮下的崇王论调;“肥”与“瘦”的品评观;以“古趣”之眼看“碑”;对于“势”的追求。张廷济的书法是科举时代的文化、乾嘉学术的背景、碑学浸盛的大势、个人收藏的古趣等四者混合的产物。故而,他的书法表现以文雅之气来规避甜媚的俗态、过于流荡的习气、一味古拙的金石气,与其书学观念有着较高的契合度,他的习书历程和书风表现也有其自家面目的小气候,并以此有别于一般文人士大夫。我们提出:不妨抛开考量清中期以降书法史现象常用的碑帖之争二分法,称张廷济为“金石书法家”,以此有别于之后的碑派书家,或许更为确当。
叶汝骏[5](2018)在《唐代五律艺术流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袁枚《随园诗话》云:“唐人最重五律。”五律在唐诗体裁系统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它既是唐诗近体中率先完成定型的一体,也是联结古、近两大体裁系统的枢纽性诗体。同时,五律还是唐人创作数量最多的诗体,而唐代则可谓五律艺术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再者,唐代科举试诗主要采用五言六韵的近体诗,而五律正是其必备的基础,这便决定了五律在唐人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故可以说,五律是唐代的第一诗体。本文通过对唐代五律历史演变过程的系统梳理,.初步还原了唐代五律艺术发展的真实状况,归结出了唐人五律的独特艺术追求。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六章。绪论部分提出“唐诗文体学”的概念,并分析了该研究的重要意义、现状及不平衡性,指出今人对于唐代五律的研究与其地位与成就严重不符的情况。绪论还介绍了唐代五律的数量、分期等基本情况,并深入分析了古今学者对于唐代五律的研究现状及其动向。正文部分,第一至五章从纵向的史的角度对唐代五律的历史演变轨迹进行系统梳理。与以往学者多从时限角度进行机械划分不同,本文以诗歌艺术性的总和一一“体”一一为视角,将唐代五律划分为齐梁体、初唐体、盛唐体、大历体、杜甫体及元白体、张籍体、贾岛体等若干发展阶段。具体而言,第一章论述唐体五律初步剙构的首个阶段,即从齐梁体到初唐体的演变过程,并指出初唐体五律存在“以律行律派”和“以古行律派”二元分野的格局。第二章论述形成唐体五律正宗、经典作品的主要阶段一一盛唐体,指出盛唐诗人的一些审美选择对后世五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三章论述登峰造极、轨范千古的杜甫体五律,杜甫以一人之力,掀起了唐代五律的二次美学变革。第四章论述大历体五律的艺术特征与发展状况,在这一堪称五律首次独盛的阶段,五律的若干特征发生了一系列微妙的转变。第五章论述贞元以后的五律,此际的五律受元白体、张籍体、贾岛体等多种美学范式的共同影响,尤以贾岛体的影响最为深刻。第六章进一步从横向对比的角度归结出唐人五律的独特艺术追求:一是通过唐体五律与齐梁体五言新体诗的对比,揭示出唐人五律的艺术进步;二是通过初盛唐五律与中晚唐五律的对比,揭示出唐人五律美学追求的转变;三是通过梳理唐代五律“以古行律派”与“以律行律派”的消长演变,揭示出“以古行律”的五律成为唐代五律高格的原因;四是通过五律与七律在表现原理、主导风格等方面的对比,进一步揭示出唐人五、七言律的艺术分工问题。余论部分还就与唐代五律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延伸探讨。
杨晓晶[6](2017)在《安岐与《墨缘汇观》》文中提出论文主要讨论安岐和他的《墨缘汇观》,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首先根据前人的研究以及我所发现的新材料叙述安岐和他的家世以及交友,尽力呈现他的身份和所处的社会背景。其次写他早年的重要文化活动即出版《书谱》。最后讨论他的鉴定老师顾维岳,这是一个几乎要被遗忘的人物,想尽力把他唤起,以彰显其在鉴藏史上的意义。下篇是对《墨缘汇观》的研究,通过对其收藏的王羲之、倪瓒和董其昌等人的作品,讨论隐含在《墨缘汇观》中的一个重要观念——正统书画的观念,正是这种观念奠定了安岐的收藏,使他的藏品超越其时代,也成了乾隆收藏的基础。
张帆[7](2016)在《《<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文中认为《<清史稿·艺文志>补编》为近人武作成独力完成之作,对《清史稿·艺文志》进行了大量增补,共增补四部书一万零四百三十八种,其中子部小说类包括笔记、章回演义、弹词三属,共二百五十七部,而笔记小说之属包括《梦园丛说》、《奁史》、《瓮牖馀谈》、《遁窟谰言》等五十二部,多为反映社会现实的传奇、志怪及佚事杂俎等。据目前资料看来,这五十二部小说除《聊斋志异》得到充分研究之外,馀皆鲜有提及。《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影响极为深远,大批作者争相追随仿作,事实上,这五十二部小说中,即有不少是《聊斋志异》的仿作。这些书中亦不乏诸如《瓮牖馀谈》《重订西青散记》《谐铎》《京尘杂录》《耳食录》《梦厂杂着》《兰苕馆外史》等优秀之作,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由于资料的缺乏,关于这五十二部文言小说尚有不少存疑之处,比如《琐蛣杂记》与《六合内外琐言》的关系尚未明确等。因此,对于这52部小说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察很有必要。本文以上述五十二部作品为单位,以《<清史稿·艺文志>》着录顺序为次序,力求全面系统收集作家生平行迹、作品成书过程、历代官私书目以及历代文献中相关的着录、序跋、版本考订、作品内容等资料。每部作品资料后附按语,对所收材料进行校勘比误,并对作者生平行迹、主要着作及其版本、作品内容、版本流传等作简要述评,以表达整理者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丛思飞[8](2013)在《唐代书法文献研究》文中提出唐代书法上能远接六朝,下能开启宋代书法风气,是古代书法史的转折点,在书法史上有其特殊的地位。唐代书法在理论、品评、品第、语辞、文学、技法、书体等方面都能反映出时代变迁的各种现象。同时,唐代书法又有其自身特有的规律性,比如伪托篇目的增加,伪篇的性质、产生的阶层、使用的流通领域,再如唐代书法文献存在的领域、唐宋书法丛纂版本、源流考辨、宋初书法类书在唐代书法文献研究的作用等诸多问题这些都是过去唐代书法研究所未曾涉猎的领域。本论文以唐代书法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传统文献学方法对唐代书法文献进行校勘、辑佚、辨伪、考证,以期在宏观视角上对唐代书法文献进行有效的梳理,并抽绎出唐代书论的特殊规律。本文分上下二编,上编概述唐代书法文献研究的现状,并考辨唐宋四大书法丛纂即晚唐张彦远《法书要录》、韦续《墨薮》、北宋朱长文《墨池编》、南宋陈思《书苑菁华》之各种版本源流。又列宋代以来官私目录、宋初书法类书中唐代书法文献,并辑佚部分已佚唐代书法文献。下编是唐代书法文献研究方法举隅,分列唐代书论之辨伪、书体、科举、思想、书法品评、品第、技法、文体等若干方面的个案研究,每种个案在研究方法上撷取不同的切入角度,除版本、目录、校勘、辨伪等传统文献学研究方法外,又以同一丛纂不同版本,或同一书论撷取不同丛纂的方式对校。力图全面、完整、细致的展现唐代书论的原貌及复杂性。本文以唐代书法文献的原生状态为基准,以文献中所反映的各种书法现象为指归,选取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唐代书法的特殊规律抽绎及总结。
邢海波[9](2012)在《罗振玉藏书刊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罗振玉是中国近代传统学术界之巨擘,终其一生“表微章隠,守阙抱残爲己任”,对於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爲近代传古第一人。笔者以爲其传古当由治学、收藏、出版三部份构成,三者三位一体,相辅相成。现在研究罗氏的学人多把注意力集中在治学一项上,殊不知,罗氏的学术活动主要是围绕搜集、整理、开发文献进行的,而其着述又与校刊群书密不可分。所以研究藏书刊书对於全面认识罗氏其人,进而更深入地了解他的学术成绩是大有助益的。长期以来,由於种种原因,罗氏的学术成就迟迟未得到应有的肯定,其藏书家、出版家的地位一直未得到普遍认可。不过,随着近些年国学热的持续升温,对他的研究较之过去已经明显深入。近年来,关於罗氏的资料,特别是其收藏目录陆续得到出版,使研究其藏书刊书活动的时机已经成熟。本文拟就此作些探讨性工作。除引言外,本论文分爲三个部份:一、藏书始末;二、罗氏藏书目录的介绍与分析;三、刊书研究。第一部份,考察罗氏藏书由无到有,由聚到散的过程,对其中的细节和得失作具体分析。第二部份,剖析罗氏藏书目录,对罗氏的藏书活动进行更直接的展现。第三部份,大致叙述罗氏刊书活动的脉络及特点。本论文依据最新资料,拟排除其他因素,基於学术文化的角度,对罗氏的藏书刊书活动作较全面深入的论述。通过罗列具体证据,来厘清一些问题,力争得出一份关於罗氏藏书刊书活动真实客观的总结,还原他在近代藏书刊书史上应有的地位。
汪浔[10](2012)在《虚窗雅阁 ——论明代闺媛教育理念及其与现实生活之反差》文中研究指明明代闺嫒很多出身宦门,无论其身在高官显贵还是普通官宦之家,还有部分出身书香门第,她们都会享有一定权力,生活较为优越,有较好的受教育条件,以吟诗唱和为生活乐趣。这既提高她们自身的文化修养,也为以后相夫教子打下基础。她们所受的教育符合传统礼教社会对妇女所规定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安身立命信条,她们安于闺阁之中,严守“正位于内”的社会规范,接受了敬顺、宽慈、谦厚和贞节观念的熏染,终身忠于“服从”二字,不论是作为女儿、妻子还是为人母亲,她们始终谨顺恭敬。而作为女人,她们更是严守男女分际,不出闺门,不交外人,不与外事。但是若从现实层面来看,闺嫒们所表现的生活状况与教育理念所期望其成为的角色状态又大不一样。她们的实际生活是,才女的层出不穷,甚至于以一个家族、一个地区的形式展露才华,她们学习诸子百家、理学诗词,更与男性相互切磋,互增见识。随着学习范围的扩大和知识的积累,这些闺嫒的思想观念逐渐冲破传统礼教桎梏,她们大胆追求文学创作,以相互吟唱、互赠诗词为傲,她们主动追求爱情与婚姻,力图在“父母之命”的盲婚哑嫁束缚中寻求自由的真爱,她们中一部分人成为妒妇,期望一夫一妻的忠诚。更有一部分闺媛,跳离了个人爱恨情仇,以国家兴亡为责任,关心国家大事,在国家存亡关头,或以死抗争,或跨马持剑保家卫国。在观念转变之余,明代闺嫒的处事议事之权也延伸到家外,她们借由训子、劝夫参与公共事务,甚至于政事,并以此得到外界认同与嘉奖。当然,权力的扩展也伴随着她们生活空间的扩展而来,她们以各种节日为契机,互相娱乐交流,丰富社交,以此增长见识、畅谈人生。如此官方闺媛教育的期待与其实际生活状态所展现出来的反差,并不是一朝一夕的改变。究其原因,明代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发展转变与之紧密相联。明代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新兴的市民阶层出于自身利益需要开始对传统礼教进行冲击,而劳动力的丰富更让闺嫒拥有更多生产外的活动时间。另一方面社会风气变化,科举的兴盛不仅给男子以浓厚的学习文化知识的氛围,也使女子教育得以普及,更由于文人士大夫对女性德才观念的转变以及他们对女性之才逐渐加深的兴趣,再加上繁荣的出版业为其提供媒介,闺媛教育中的诗才之教遂兴。因此,理解明代闺媛的生活,不能单纯从官方认知考虑,应该多维度思考,以期尽量还原历史现实。当然,明代闺嫒各方面才华的展露更需客观考虑,至于解放或深层次意义上的思想觉醒还需进一步探究。
二、隋《美人董氏墓志铭》及所见墨拓述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隋《美人董氏墓志铭》及所见墨拓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2)论苏轼元佑时期的书法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原则 |
第一章 苏轼元佑时期书迹考略 |
第一节 尺牍诗简 |
第二节 碑版铭刻 |
第三节 日常创作 |
第四节 其他书迹 |
第二章 苏轼元佑中的书艺成就 |
第一节 书艺大进 |
第二节 书名大兴 |
第三节 方驾颜杨 |
第四节 佳作频出 |
第三章 苏轼元佑书法成就探因 |
第一节 颜杨为主的大力取法 |
第二节 如虎添翼的书法交游 |
第三节 得心应手的书写状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寒食帖》书写时间刍议 |
附录二 苏轼元佑时期书法年表 |
附录三 苏轼元佑时期书迹选录 |
致谢 |
读研期间科研及获奖 |
(3)张照书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篇《张照书学研究》 |
第一章 张照的家世与生平 |
第一节 家世 |
一、祖辈 |
二、父辈功名及为官 |
第二节 历官 |
一、康熙朝 |
二、雍正朝 |
三、乾隆朝 |
第三节 行迹 |
一、中进士前的行迹 |
二、扈从帝王出行 |
三、主持乡试远行苗疆 |
第四节 家族封赠 |
一、张照父辈为官简况 |
二、张照家族得朝廷封赠情况 |
小结 |
第二章 张照的书法学习与书法观念 |
第一节 书法师承 |
一、承续家学 |
二、从学王鸿绪 |
三、得孙岳颁指授 |
第二节 对古代书家的学习及成就 |
一、对魏晋书家的学习 |
二、对隋唐五代书家的学习 |
三、对宋代书家的学习 |
四、对元明书家的学习 |
五、书法成就 |
第三节 书法观念 |
一、宗晋崇王的书统观念 |
二、池水尽墨的摹古观念 |
三、沉着通灵的融汇观念 |
四、文章忠义的品格观念 |
小结 |
第三章 张照与世家大族的姻亲关系及对其书法的影响 |
第一节 与松江王广心家族的姻亲关系及对张照书法影响 |
一、王氏家族的文化积淀对张照的影响 |
二、与王氏家族成员间书画互动及对张照的影响 |
第二节 与武林高士奇家族的姻亲关系及对张照书法影响 |
一、与高氏家族的姻亲关系 |
二、高祥的书画嫁妆及夫妻间的书画品鉴活动 |
三、高祥逝后与高氏家族间书画创作品鉴的持续 |
第三节 与松江沈荃家族的姻亲关系及对张照书法影响 |
一、与沈氏家族的姻亲关系 |
二、妻子沈兰对张照书法创作的促进 |
第四节 与常熟蒋廷锡家族的姻亲关系及对张照书法影响 |
一、与蒋氏家族的姻亲关系 |
二、张照与蒋廷锡书画品鉴时的收获 |
第五节 与曲阜孔氏家族的姻亲关系及对张照书法影响 |
一、与曲阜孔氏家族的姻亲关系 |
二、女婿孔继涑对张照书法的学习和传播 |
小结 |
第四章 康、雍、乾三代帝王对张照书法的推重 |
第一节 康熙、雍正与张照的书法互动及对张照书法的肯定 |
一、康熙对张照书法的关注 |
二、张照恭跋康熙书迹及书玺印篆字 |
三、雍正对张照诗文书法的欣赏 |
第二节 张照与乾隆之间的诗文翰墨互动 |
一、《石渠宝笈》等文献着录张照奉敕作书题跋情况 |
二、《石渠宝笈》等文献着录的张照臣字款作品 |
第三节 乾隆赐张照书画及敕其编《秘殿珠林》《石渠宝笈》 |
一、乾隆赐张照书画作品情况 |
二、乾隆敕张照主持编纂《秘殿珠林》《石渠宝笈》 |
第四节 张照逝世后乾隆对张照书法的评价 |
一、乾隆对张照的怀念 |
二、乾隆集张照皇宫春联书法为春帖子词和敕刻《天瓶斋法帖》 |
三、乾隆对张照书法的评价和定位 |
四、张照在乾隆初年书法地位的确立 |
小结 |
第五章 张照的书法交游 |
第一节 家族成员间的书法互动 |
一、与父亲张彚间的书法互动 |
二、与兄弟子侄的书法互动 |
三、张家后辈对张照资料的整理和书迹题跋 |
第二节 张照与王公贵族、翰林前辈、馆阁词臣的书法交游 |
一、与福彭、弘曣、塞尔赫等王公的诗书交往 |
二、与翰林前辈的诗文书法交往 |
三、与馆阁词臣的书法交游 |
四、与其他同僚的书法交往 |
第三节 张照与书画名家及宫廷画家的书画互动 |
一、与书画名家的交往 |
二、与编纂《石渠宝笈》《秘殿珠林》书家的交往 |
三、与宫廷画家的书画互动 |
第四节 张照书画购藏赏鉴时与友人间的交往 |
一、购买赵孟頫书迹时与王世琛的互动 |
二、购买米芾书迹及与梁彬分享 |
三、与收藏家安岐的交往 |
四、与钱学洙书法品鉴活动 |
第五节 张照与同年、同乡、隐逸的诗书交往 |
一、与同年友人间的书画交往 |
二、与同乡士人的诗书互动 |
三、与隐逸名士的诗书交往 |
小结 |
第六章 张照书法刻帖及帖中临古作品研究 |
第一节 《钦定天瓶斋法帖》研究 |
一、乾隆敕刻《天瓶斋法帖》及总理、排类、校对、监造、镌刻人员.. |
二、乾隆《钦定天瓶斋法帖》的内容选择与学古观念 |
第二节 《玉虹楼法帖》中张照刻帖 |
一、《玉虹楼法帖》作品分类及临古作品 |
二、《玉虹楼法帖》与《钦定天瓶斋法帖》部分书迹及临古作品的比较 |
三、《玉虹楼法帖》中部分刻帖的史料和文献价值 |
小结 |
下篇《张照年谱长编》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4)张廷济的金石题跋与书学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一、张廷济的时代与乾嘉金石学 |
(一)张廷济研究现状综述 |
(二)乾嘉金石学背景下的本课题研究 |
二、张廷济的学术交游与金石题跋 |
(一)张廷济的学术交游圈 |
1.从师长游:张廷济与阮元、翁方纲、赵秉冲 |
2.从金石交:张廷济与赵魏、翁树培、宋葆淳 |
3.本地交游:以嘉兴地区的金石交游圈为中心 |
4.张廷济的其他交游 |
(二)张廷济的金石题跋 |
1.张廷济金石题跋的统计及其分类 |
2.张廷济金石题跋的时代学术特征 |
三、张廷济金石题跋中的书学观念 |
(一)张廷济金石题跋中的书学思想 |
1.金石学风潮下的崇王论调 |
2.“肥”与“瘦”的品评观 |
3.“古趣”之眼看“碑” |
4.对于“势”的追求 |
(二)张廷济书学观在其书法创作中的体现 |
1.张廷济传世书迹及其时代特征 |
2.张廷济晚年由米返颜以求开拓的书法实践 |
3.张廷济的书法在书法史上的处境与地位 |
四、结论与展望 |
(一)张廷济金石题跋在学术与艺术两端的价值 |
(二)课题研究的不足及其可持续性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5)唐代五律艺术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唐诗文体学”研究的意义与现状 |
一、多元完备的唐诗体裁系统 |
二、“唐诗文体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
三、唐诗分体研究的不平衡性 |
第二节 唐代五律的基本情况 |
一、研究对象的确定——兼谈五律与唐代科举试诗之关系 |
二、唐代五律的数量问题 |
三、唐代五律的分期问题——以“体”为视角 |
第三节 唐代五律研究述评 |
一、古人关于唐代五律的讨论 |
二、历代唐诗选本选评唐代五律的情况 |
三、唐代五律的整体研究 |
四、唐代五律的个案研究 |
五、问题与展望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总体目标 |
第一章 从齐梁体到初唐体——唐体五律的初构 |
第一节 形式变革的前夜: 齐梁体五言新体诗 |
一、齐梁体的主要美学特征 |
二、齐梁体五言新体诗在初唐前期的统治地位 |
三、形式变革的推毂者: 宫廷诗人的五言新体诗 |
四、齐梁馀习的澄汰者: 在野诗人的五言新体诗 |
五、齐梁体在初唐以后的萎缩与蜕变 |
第二节 形式变革: 五律的率先定型及其诗歌史意义 |
一、形式变革的理论准备 |
二、篇制的选定: 八句体诗的源流及其美学优势 |
三、属对的规范: 诗歌律化的第一步 |
四、声律的调制: 诗歌律化的第二步 |
五、五律率先定型的重大诗歌史意义 |
第三节 初唐体五律之正格: “以律行律派” |
一、初唐体五律的两大派别及其地位 |
二、沈宋的五律及“沈宋体”成为律诗别称的原因 |
三、杜审言等人对五律艺术发展的贡献 |
四、“以律行律派”的艺术特征 |
第四节 初唐体五律之别调: “以古行律派” |
一、先驱: 初移风会的“四杰”五言新体诗 |
二、“五言律祖”陈子昂与“以古行律派”的创辟 |
三、“以古行律派”的艺术特征——以陈子昂五律为中心 |
第二章 盛唐体——五律的正宗与典范 |
第一节 初、盛之交诗人与五律的美学转向 |
一、张说与“以律行律派”的式微 |
二、张九龄与“以古行律派”的兴起 |
三、苏颋等其他初、盛之交诗人的五律 |
第二节 王孟诗派与五律正宗美学风范的确立 |
一、王维:前杜甫时代五律的首位集大成者 |
二、王维与孟浩然五律艺术风貌之差异及其成因 |
三、近孟之清淡古雅: 储光羲、常建、刘眘虚等 |
四、近王之清空流丽: 祖咏、綦毋潜、卢象等 |
五、王孟诗派何以成为五律的正宗? |
第三节 盛唐体五律的多元协奏 |
一、李白: 盛唐“以古行律派”的造极者 |
二、高适与岑参五律的艺术分野 |
三、王昌龄等其他盛唐诗人的五律 |
第四节 盛唐诗人的审美选择对后世五律的深远影响 |
一、“以律行律”与“以古行律”的选择 |
二、典丽、清远与雄浑的选择 |
三、山水田园与边疆塞漠的选择 |
四、盛唐体五律的主要艺术特征 |
第三章 杜甫体——唐代五律的二次美学变革 |
第一节 杜甫与五律“诗世界”的全面开启(上) |
一、描写与表现领域的极大扩展与深化 |
二、风格的千汇万状及其沉郁本体 |
三、“以律行律”与“以古行律”的高度统一 |
第二节 杜甫与五律“诗世界”的全面开启(下) |
一、由炼字看写景造境艺术的别出心裁 |
二、句式结构的脱弃陈规 |
三、谋篇布局的开阖变化 |
四、五律组诗的层次安顿 |
五、格律声韵的戛戛独造 |
第三节 从“唐调”到“杜调”: 五律的二次美学变革 |
一、从兴会到着意 |
二、从自然到精工 |
三、从浑圆到严整 |
四、从活泼到沉着 |
第四节 登峰造极,轨范千古: 杜甫体五律的地位与意义 |
一、数量与质量的双双造极 |
二、“杜集大成,五言律尤可见者” |
三、五律一体真正的“立法者” |
四、非有唐一代所能限者 |
第四章 大历体——诗运转关之际五律的承与变 |
第一节 大历体五律的美学动向 |
一、大历诗人的择体意识与五律的首次独盛 |
二、越盛唐接齐梁: 取法渊源的反省与回归 |
三、移风骨于情致: 审美趣向的转移与内化 |
四、窃占青山白云: 题材内容的萎缩与固化 |
五、“以律行律派”的回归与五律的精致化 |
第二节 韦应物等与“以古行律派”的相对式微 |
一、“韦苏州律诗似古” |
二、清旷夷犹,可继王孟 |
三、韦应物与王孟五律之比较 |
四、李益等人的五律:古意犹存,不为律缚 |
第三节 盛而逗中的典型:“钱刘”的五律 |
一、刘长卿的五律: 诗运转关的标本 |
二、钱起的五律: 初露中唐面目(附郎士元) |
三、“钱刘”五律之比较 |
第四节 大历体五律的其他代表 |
一、京洛士大夫诗人群体的五律 |
二、江南士大夫诗人群体的五律 |
三、方外诗人群体的五律 |
四、皎然的五律: 清机逸响,机锋犹近 |
第五章 元白体、张籍体和贾岛体——唐体五律的分化 |
第一节 贞元以后五律的阶段性特征 |
一、复古风潮与中唐后期五律的再度转向 |
二、三大美学楷范的确立与贾岛体的风靡 |
三、科举试诗导向的强化与晚唐五律的繁荣 |
第二节 贾岛的时代: 作为晚唐五律首要美学楷范的贾岛体 |
一、贾岛: 唐代五律最后的创辟者 |
二、贾岛之同道: 孟郊、无可等人的五律 |
三、苦吟磨镌、清真奇僻: 贾岛体五律的美学特征 |
四、贾岛体何以成为晚唐五律的首要美学楷范? |
五、晚唐前期贾岛体五律的主要追随者 |
六、晚唐后期贾岛体五律的主要追随者 |
第三节 元白体、张籍体与中晚唐五律 |
一、元白体五律: 平易近俗,浅切流利 |
二、元白体未能跻身五律经典风格之原因 |
三、元白体与中晚唐五律浅俗的一派 |
四、张籍体五律: 平易近雅,清淡闲远 |
五、张籍体与中晚唐五律清雅的一派 |
六、姚合五律: 出入三派,尤近张籍 |
第四节 流风之外: 韩愈等人的五律 |
一、韩愈的五律: 面目与其古体迥异 |
二、刘禹锡的五律: 诗衢广博,格高调远 |
三、温庭筠与李商隐五律之比较 |
四、马戴等人的五律: 风调高华,力追盛唐 |
五、贞元至大中时期其余派外诗人的五律 |
第五节 唐音余响: 五代十国的五律 |
一、李煜等五代十国诗人的五律 |
二、独步丛林的齐己五律——兼及诗僧偏擅五律之原因 |
第六章 唐人五律的艺术追求 |
第一节 唐体五律对齐梁体五言新体诗的美学变革 |
一、针对齐梁声病之体的形式美学变革 |
二、针对齐梁绮艳之格的内容与风格美学变革 |
三、章法结构由一线贯下到转折顿挫 |
四、结尾方法由就题收束到宕开一笔 |
第二节 五律由初盛至中晚的美学嬗变 |
一、由追求气象到下细工夫、作小结裹 |
二、由追求整体的平衡到着意于中二联的营构 |
三、意象化进程与情景关系的变迁 |
四、中晚唐五律“三四句多作一串” |
第三节 “以古行律”与唐代五律高格的确立 |
一、“以律行律派”和“以古行律派”的消长与演变 |
二、唐人“以古行律”的主要方法 |
三、“以古行律”的盛行及其成为唐代五律高格之原因 |
第四节 唐人五律与七律的艺术分工 |
一、五律与七律表现原理的差异 |
二、七律的兴起对五律艺术发展的影响 |
三、附论: 影响唐代五律发展的其他因素 |
结论 |
余论 |
一、五言律诗美学特质探论——兼论“中和”审美理想与古典诗歌之关系 |
二、论唐代的仄韵五律——兼论仄韵律诗的归属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安岐与《墨缘汇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缘起 |
上篇 安岐研究 |
第一章 安岐及其家世 |
第二章 安岐的老师顾维岳 |
第三章 安刻本《书谱》 |
下篇 《墨缘汇观》研究 |
第四章 《墨缘汇观》中的书画鉴定 |
第五章 书圣风华:《墨缘汇观》中的王羲之(I) |
第六章 书圣风华:《墨缘汇观》中的王羲之(II) |
第七章 南宗高逸:《墨缘汇观》中的倪云林 |
第八章 烟云供养:《墨缘汇观》中的董其昌 |
第九章 《墨缘汇观》与《石渠宝笈》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关于安岐的新材料》 |
附录二 《安岐的肖像与安岐的书法》 |
附录三 《书画变相:关于王石谷的两幅作品》 |
参考书目 |
(7)《<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前言 |
01 方濬颐《梦园丛说内篇》《外篇》 |
02 王初桐《奁史》《拾遗》 |
03 王韬《瓮牖馀谈》 |
04 王韬《遁窟谰言》 |
05 王韬《淞滨琐话》 |
06 毛祥麟《对山书屋墨馀录》 |
07 孔毓埏《拾箨馀闲》 |
08 史震林《重订西青散记》 |
09 竹勿山石道人《(?)蛣杂记》 |
10 沈起凤《谐铎》 |
11 沈瓒《近事丛残》 |
12 李元复《常谈丛录》 |
13 李庆辰《醉茶志怪》 |
14 宋咸熙《耐冷谈》 |
15 金捧阊《客窗偶笔》 |
16 俞蛟《梦厂杂着》 |
17 俞梦蕉《蕉轩摭录》 |
18 俞樾《隐书》 |
19 杜纲《娱目醒心编》 |
20 陆寿名《续太平广记》 |
21 孙橒《馀墨偶谈》 |
22 徐一麟《牧庵杂记》 |
23 徐兆丰《风月谈馀录》 |
24 徐昆《柳崖外编》 |
25 徐崑《遁斋偶笔》 |
26 徐震《女才子集》 |
27 许叔平《兰苕馆外史》 |
28 许桂林《春梦十三痕》 |
29 黄承增《广虞初新志》 |
30 黄凯钧《遣睡杂言》 |
31 黄鸿藻《逸农笔记》 |
32 张培仁《静娱亭笔记》 |
33 张贞《渠邱耳梦录》 |
34 张纯照《遗珠贯索》 |
35 张贵胜《遣愁集》 |
36 屠绅《六合内外琐言》 |
37 彭孙贻《客舍偶闻》 |
38 彭昌祚《恐自逸轩琐录》 |
39 雷琳《渔矶漫钞》 |
40 杨望秦《巽绎编》 |
41 杨懋建《京尘杂录》 |
42 叶承宗《耳谈》 |
43 叶腾骧《证谛山人杂志》 |
44 蒲松龄《聊斋志异》 |
45 蒲松龄撰,刘瀛珍编《聊斋志异遗稿》《附录》 |
46 刘世馨《粤屑》 |
47 刘寿眉《春泉闻见录》 |
48 乐钧《耳食录》《二编》 |
49 谢香开《瓜架夕谈》 |
50 缪艮《涂说》 |
51 缪荃孙《秦淮广记》 |
52 双保《铁若笔谈》 |
馀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唐代书法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唐代书法文献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二、 本文关于唐代书法文献中技法类伪篇的性质分析及研究主导思想 |
三、 本文对唐代精英书法文献的研究方法拓展释例 |
四、 本文结构概述 |
上编:唐代书法文献概论 |
第一章 唐代书法文献存在的领域 |
第一节 唐代书法文献存在的领域及界定 |
第二节 唐宋官私书目、宋元明主要类书、杂编着录唐代书法文献书目表 |
第二章 唐宋书法丛纂版本概述及考证 |
第一节 唐宋书法丛纂体例 |
一、 张彦远《法书要录》篇目解题及体例 |
二、 晚唐韦续《墨薮》篇目解题及体例 |
三、 朱长文《墨池编》篇目解题及体例 |
四、 陈思《书苑菁华》篇目解题及体例 |
第二节 唐宋书法丛纂版本考述 |
一、 张彦远《法书要录》版本及相关问题考述 |
二、 《墨薮》版本考述(附《书诀墨薮》) |
三、 朱长文《墨池编》版本考辨 |
四、 陈思《书苑菁华》版本述略 |
第三章 版本校勘释例——以朱长文《墨池编》为例 |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与《宝砚山房》本《墨池编》唐代篇目校勘表 |
第四章 北宋初书法类书中的唐代书法文献 |
第一节 周越《法书苑》体例考证 |
第二节 《金壶记》保存唐代书法文献的史料价值 |
第五章 唐代书法文献辑佚(部分) |
一、 张敬玄《书则》一卷 |
二、 唐初姚思廉《善书人名状》 |
三、 《蔡氏口诀》一卷(《崇文总目》) |
四、 李阳冰《笔诀》 |
五、《李阳冰笔法诀》 |
六、 王羲之《笔经》 |
七、 《古经》 |
下编:唐代书法文献研究方法举隅 |
第六章 唐代书法文献辨伪系列研究举隅 |
第一节 唐代书法文献辨伪方法概论 |
一、 唐代书论伪篇的特点 |
二、 伪托书论辨伪方法举隅 |
第二节 唐人伪托前代书论的辨伪 |
一、 卫夫人《笔阵图》考证 |
二、 王羲之《题笔阵图后》的时代特征 |
三、 王羲之《笔阵图》与卫夫人《笔阵图》、王羲之《题笔阵图后》三者之关系 |
四、 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研究 |
第三节 唐人托名唐人书论 |
一、 唐人托名唐人书论释例——以唐太宗、虞世南伪篇为例 |
二、 唐代伪托篇目的学术意义 |
第四节 唐代伪篇的真伪杂糅形式——以蔡希综《法书论》为例 |
一、 蔡邕在唐代书论中地位的确立 |
二、 《蔡希周墓志》与《法书论》成文之关系 |
三、 《法书论》成文时间的推断 |
四、 蔡希综《法书论》考证 |
附表 |
第七章 唐代书法文献技法系列研究举隅 |
第一节 唐代书学技法类文献《翰林禁经》与《玉堂禁经》之关系考证 |
第二节 “永字八法”在唐代的传承线索 |
一、 “永字八法”辩证 |
二、 “永字八法”传承线索 |
附录 |
第八章 唐代书法文献中的书体系列研究举隅 |
第一节 韦续《五十六种书》考证兼及杂体书的存在条件 |
第二节 唐代飞白书风气之变迁 |
第三节 杂体书风与唐代伪篇时间确立之关系 |
第九章 唐代书法文献中的品评、品第系列研究举隅 |
第一节 李嗣真生平与《书后品》成文时间考辨 |
第二节 《九品书》的时代考证及与李嗣真《书后品》之比较 |
第三节 唐代书法文献品评、品第系列的新特征 |
一、 书法品第在唐代的新特征 |
二、 张怀瓘对唐代书品的创新 |
三、 唐代书法品评形式的退化 |
第十章 唐代官方政治与制度对书论的影响 |
第一节 道家思想对唐代书论的影响 |
附录:王献之《飞鸟帖》与《白云先生书诀》之关系 |
第二节 唐代书学在科举中的地位再评估 |
第十一章 唐代书论的文学特征 |
第一节 唐代书论的文学形式 |
一、 藻文与联想的表达形式 |
二、 书赋在唐代书法文献中的记载 |
三、 铭赞、书诗、书歌、歌诀等韵文在唐代书论中的存续情况 |
第二节 势与书势在汉唐书论中的流变 |
一、 自然中的“势” |
二、 汉晋“书势”的内涵 |
三、 汉晋“书势”的特征 |
四、 笔势在汉晋书论的涵义 |
五、 “书势”是否具有文体意义 |
六、 汉晋“书势”在唐代的承续与退化 |
第十二章 唐代书法文献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如何看待唐人书论的准确性问题 |
第二节 两《唐书》书人史料之比较分析——以钟绍京、张旭本传为例 |
第三节 《法书要录》所见唐代内府几次大型的法书整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9)罗振玉藏书刊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表目录 |
引言 |
一 、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 、研究原则与方法 |
三 、研究回顾与展望 |
第一章 藏书始末 |
第一节 罗振玉的生平及学术成就 |
一 、家世与生平 |
二 、主要学术贡献 |
附:主要学术贡献表 |
第二节 藏书积聚及其他 |
一 、积聚 |
二 、数量和内容及递藏情况 |
三 、特色 |
第三节 藏书的保存整理和利用 |
一 、保存 |
二 、整理 |
三 、利用 |
第四节 大云书库藏书的流散与现状 |
一 、流散 |
二 、主要去向与现状 |
第五节 藏书活动的评价与贡献 |
一 、评价 |
二 、贡献 |
第二章 罗氏藏书目录概述 |
第一节 《大云书库藏书目》介绍 |
一 、编刊原委 |
二 、特色与缺点 |
三 、其他书目介绍 |
第二节《大云书库藏书题识》分析 |
一 、编刊原委及其体例 |
二 、内容分析 |
第三章 刊书研究 |
第一节 刊书概况 |
一 、人员和经费及发行 |
二 、刊书机构 |
三 、刊书来源 |
第二节 刊书形式 |
一 、刻刊 |
二 、影刊 |
三 、石刊 |
四 、排刊 |
第三节 刊书活动的特点 |
一 、刊刊大量珍稀资料 |
二 、刊刊数量多 |
三 、刊刷方式多样 |
四 、重视质量精益求精 |
五 、撰写校刊叙录 |
第四节 刊书活动的评价与影响 |
一 、评价 |
二 、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照片资料 |
二 、书影 |
三 、罗氏刊章一览表 |
四 、罗氏主要行迹及藏书刊书要事年表 |
五 、罗氏部份藏书递藏一览表 |
六 、《大云书库藏书题识》补遗 |
七 、《大云书库藏书目》补遗 |
後记 |
(10)虚窗雅阁 ——论明代闺媛教育理念及其与现实生活之反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学术史回顾 |
第二节、研究缘由与概念释义 |
第二章 :窗阁之限——“正位于内”的明代闺媛教育理念 |
第一节、“心之所施”为妇德 |
第二节、“口之所宜”为妇言 |
第三节、“貌之所饰”为妇容 |
第四节、“身之所务”为妇功 |
第三章 :“虚”窗“雅”阁——“正位于内”与现实生活的反差 |
第一节、“奇文竞创作,山海共风流”——闺嫒文学创作之兴 |
第二节、“为有源头活水来”——闺嫒思想观念的开拓 |
第三节、“踏花归去马蹄香”——闺媛以母亲、妻之身份延伸权力 |
第四节、“黛色晴峰云外出”——闺媛生活空间的扩展 |
第四章 :虚雅之源——明代闺媛教育理念与现实生活反差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经济繁荣的影响 |
第二节、“春风朝夕起,吹绿日日深”——社会风气变化的影响 |
第三节、“一纸彩云笺,晓知天下春”——出版业繁荣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注释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隋《美人董氏墓志铭》及所见墨拓述略(论文参考文献)
- [1]汉代兖州刺史部画像石题记研究[D]. 乔爽.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论苏轼元佑时期的书法成就[D]. 周康. 西南大学, 2020(01)
- [3]张照书学研究[D]. 梁骥. 吉林大学, 2018(04)
- [4]张廷济的金石题跋与书学观念[D]. 魏梦丹. 杭州师范大学, 2018(01)
- [5]唐代五律艺术流变研究[D]. 叶汝骏.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2)
- [6]安岐与《墨缘汇观》[D]. 杨晓晶. 中国美术学院, 2017(04)
- [7]《<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D]. 张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8]唐代书法文献研究[D]. 丛思飞. 吉林大学, 2013(08)
- [9]罗振玉藏书刊书研究[D]. 邢海波.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6)
- [10]虚窗雅阁 ——论明代闺媛教育理念及其与现实生活之反差[D]. 汪浔. 复旦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