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您精选现行建筑技术规范标准100种(论文文献综述)
朱厢炜[1](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周同[2](2014)在《美国LEED-NC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指标与权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几年来,美国新建建筑绿色评价体系LEED-NC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antal Design for New Construction and Major Renovation)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在我国,越来越多的项目也已经获得或正在申报该认证。同时,LEED-NC评价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设也存在明显影响。深入研究LEED-NC,尤其是评价指标和评价权重,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完善具有参考意义。本文首先从评价体系构成、运营管理和政府扶持角度,对LEED及LEED-NC进行系统梳理;从项目数量、总建筑面积、年度增长和地区分布的角度出发,对LEED及LEED-NC在全球市场、美国市场、海外市场和中国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相关统计。在对国内外典型评价体系调研基础上,重点分析了LEED-NC在评价指标和权重两方面与其它评价体系的异同,指出LEED-NC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设产生的影响。结合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存在的问题,阐明研究目的与意义。论文分别从评价指标内容层面和评价指标技术层面出发,对LEED-NC评价指标进行深入研究。在指标内容层面,论文以LEED-NC2009和LEED-NC4.0为对象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LEED-NC在评价指标内容上的变化趋势,包括:注重整合设计、强化建筑节能、强化建筑节水、重视性能计量、引入全生命周期的思想和方法、提高评价的实效性、注重评价的社会性、以及引入新的评价方法,以期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修订起到借鉴作用。在指标技术层面,论文以LEED-NC2009认证项目得分表为对象,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评价指标的三个技术属性——敏感性、相关性、互偿性进行分析,解释了相关成因,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并对中美两国项目在指标敏感性方面的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解释了产生差异的原因。该方法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订中评价指标的遴选具有参考价值。同时,论文分析了LEED-NC2009和LEED-NC4.0的权重制定思想、方法和步骤,提出了LEED-NC权重制定的总体特征:顶层元素控制下的网络结构、从环境驱动向目标驱动的转换、多变量层次控制、动态权重的可能性,以及LCA方法在定权过程中的应用。在借鉴LEED-NC权重制定方法的基础上,对山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权重进行了试订,将无权重的评价体系改造为有权重的打分评价体系。
李涛[3](2012)在《基于性能表现的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环境问题逐渐受到重视,绿色建筑发展迅速。本文从基本国情、项目数量、典型案例、行业现状四个方面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市场的现状进行了调研,指出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建立综合打分体系;注重考察技术措施,而不是实际性能表现;难以满足不同地域、建筑类型和建筑生命周期阶段的需要。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从性能表现出发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本文对国内外典型的十个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主要特征和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分析,指出考察性能表现是今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主要发展趋势。对这些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以综合评价理论为依据,从评价目的、开发机构、评价对象、评价指标、权重体系、综合模型、评价结果以及其他因素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对具有代表性的两个评价体系——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美国LEED从框架结构、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机制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性能表现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理论模型,并提出按照地域范围、建筑类型、建筑生命周期阶段三个维度进行评价工具群的系统开发。本文在基于性能表现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理论模型的指导下,建立了针对天津地区办公建筑设计阶段的评价体系。探讨了从性能表现出发的各指标的优化,设计了评价体系的框架结构、评分标准和得分等级,采用专家问卷调查法结合层次分析法求得了该指标体系的权重,制定了评分表,并开发了评价软件,最后对该评价体系进行了试评估。论文指出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从理论到实践之间需要知识创新、可靠方法和有效实施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本文所提出的基于性能表现的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理论模型和系统开发可为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优化和完善提供参考。
董赤[4](2010)在《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是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发展历程、主要思潮与对人们审美价值取向进行系统性探究的史论性命题。对于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室内设计艺术的发展演变,室内设计文化的形成规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重点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艺术规律和文化特征,并对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我国设计艺术现代性的转型过程中,设计艺术的价值追求经历了由功能至上到功能与审美大体均衡,再到审美逐渐压倒功能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和行业,在步入21世纪时,设计艺术在社会经济和大众生活中的支撑发展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我国设计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应当说成就卓着,尤其在室内设计方面。但从学界的研究来看,整体上仍停留在总体的历史性框架内,重复性研究较多,亟需立足于发展的视角,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历史性反思。本课题正是在这一视角和背景下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它是一种对过去30年来室内设计艺术发展的把脉,既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探讨。本文在开篇对所选题题目的有关概念、现实记忆、史学思考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介绍。并从八个方面深入研究室内设计艺术的本质规律。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室内设计自觉意识于新时期初始,其室内设计参与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和设计师们的思考,也包括作为工艺美术概念下的设计艺术在经济建设中得到的确认。第二章,从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内容入手,以改革开放的设计理念,分析室内设计教育较早适应社会所需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在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以“走出去、请进来”为理念,研究确立专业概念,调整艺术教育结构,加强与国际设计教育交流,向社会输送设计人才,传播设计文化,完善室内设计教育模式。第三章,分析了西方艺术思潮的传入,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对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国内设计界精英们的思考与行动。第四章,主要阐述新时期以来,设计艺术的室内设计在学术上的种种努力,介绍其研究成果,“人的主题”作为设计的本质提出,营建“室内设计”并发展到“室内环境设计”,及竞赛和评价机制的导入对专业发展的影响。使我国新时期以来,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呈现出清晰的思路。第五章,介绍了作为艺术设计中的室内设计艺术在市场运作中,行业组织、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并深入分析了多年来这一行业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第六章,就室内设计中行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的联系、影响以及室内设计本身技术层面的支持所带来的产业化进行把脉,以便于我们从中了解室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传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所呈现的引领力量和自身的现代性特征。第七章,重点阐释室内设计由为少数人来享用的艺术走向民间生活,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方式。专业的室内设计推动了设计文化,从而影响了大众审美取向。政府与行业组织也积极地指导室内设计,充分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也使得设计与消费、健康与审美,规范与标准等方面健康有序地发展。第八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成熟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第九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发展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论文的最后结论部分,对我国室内设计学科发展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温故而知新”,正是因为这段历史的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从中可以获得不少的历史的经验和启示,为推动中国的室内实际进一步发展而追求和探索新的方向。
凌岚[5](2008)在《混凝土化学植筋试件耐火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指出化学植筋技术在目前建筑结构改造过程中应用相当广泛。但是现有的关于化学植筋技术的研究及工程设计都是针对正常使用环境而言,对于受火灾情况下化学植筋锚固性能的研究却很少。众所周知,实际工程中的植筋锚固构件不仅面临火灾的威胁,而且还有不少化学植筋构件是在高温状态下工作的。所以进行混凝土化学植筋试件在火灾下耐火试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这一实际情况,进行了受荷状态下的混凝土化学植筋试件耐火试验研究。试验研究了在不同植筋深度时的两种设定工作拉应力状态下,钢筋位移与受火时间、温度的耦合关系:定性与定量分析了植筋锚固试件工作失效(机制)与受火时间、温度的关系:指出了影响混凝土化学植筋试件极限耐火时间的诸多因素,主要内容有:(1)分析与阐述混凝土化学植筋构件在常温下的受力机制,介绍国内外现有的对化学植筋技术研究的现状;(2)介绍混凝土温度场的计算方法及混凝土和钢筋在高温情况下的热工性能与力学性能;(3)采用自制火炉对设定拉应力状态下的混凝土化学植筋试件进行升温加热,量测在不同受火时间(受火温度)下钢筋加载端与自由端的位移。观察不同植筋深度下两种工作应力状态的混凝土化学植筋试件耐火时间;(4)综合整理试验数据,分析混凝土化学植筋试件工作失效机制与受火时间、温度的耦合关系,阐明影响混凝土化学植筋试件极限耐火时间的诸多因素;(5)采用ANSYS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受火情况下的混凝土化学植筋试件进行有限元建模,并对其极限耐火时间进行数值计算。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扼要地对进一步研究方向做出建议和展望。
张秀球[6](2008)在《火灾下植筋锚固试件拉拔试验研究》文中提出化学植筋是目前加固改造领域应用广泛的后锚固技术,但现有的研究仅限于其应用于正常环境状态下,而实际工程中后锚固构件不仅面临着火灾的威胁,另外还有一些构件本身就处于高温工作状态。本论文的目的就是根据不同植筋深度、不同受火时间下的植筋锚固混凝土试件的拉拔试验,分析受火时间对植筋锚固试件承载力的影响,并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搜集整理了国内外现有的有关混凝土结构的火灾文献记录,对钢筋和混凝土在高温下的热工性能和力学性能以及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滑移性能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对不同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2、根据本次试验要求,设计和制作了火灾试验炉,用于本次和以后火灾试验。对两块常温下植筋锚固试件进行拉拔试验,记录了加载端和自由端的滑移和拉拔力变化情况。采用自制火灾试验炉对四块钢筋混凝土植筋锚固试件(700×700×400mm)进行火灾升温,记录火灾试验炉的升温情况和试件内部温度变化情况,在不同的受火时间(t=15min、30min、45min、60min)下进行钢筋拉拔试验,记录了加载端和自由端的滑移和拉拔力变化情况,观察不同受火时间和不同植筋深度试件破坏状态的异同。3、综合整理试验数据,分析不同植筋深度试件在不同受火时间下的力学性能,得出不同受火时间下植筋锚固试件拉拔力和滑移关系曲线及拉拔承载力,对比常温和火灾下植筋锚固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得出受火时间对植筋锚固试件承载力的影响程度。4、采用大型通用分析软件ANSYS对常温和火灾下植筋锚固试件进行建模和有限元分析计算,得出常温下和不同受火时间下植筋锚固试件的承载力和破坏形式与试验情况基本一致。最后,对本文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进一步研究方向做出建议和展望。
李占鸿[7](2007)在《高温(火灾)下植筋锚固试件拉拔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化学植筋技术是目前加固改造领域中应用相当广泛的后锚固连接技术,现有国内外的研究资料主要针对于应用于正常环境状态下,而实际工程中后锚固植筋构件不仅面临着火灾的威胁,另外还有一些构件本身就处于高温工作状态。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对不同植筋深度、不同受火温度下的植筋锚固混凝土试件进行拉拔试验,得出高温下植筋锚固试件的力学性能与植筋深度、受火温度的耦合关系,建立起植筋锚固试件极限拉拔承载力、极限粘结应力与受火温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查阅了国内外现有的有关文献记录和研究资料,对后锚固承载力计算和后锚固承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以及高温下混凝土的热工性能和力学性能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和总结。(2)采用电炉控制加热,同时用热电偶量测混凝土试件内部温度,当混凝土内部温度达到控制温度时,以恒定速率对试件施加轴向拉拔力,量测植筋试件所受的拉拔力和相应滑移位移。观察不同植筋深度的试件破坏状态的异同,相同植筋深度的试件在不同温度下破坏状态的异同。(3)综合整理试验数据,分析不同植筋深度、不同受火温度下的植筋锚固混凝土试件的力学性能,对比常温试件得出植筋锚固试件在不同温度下的承载力损失,得出植筋锚固试件极限粘结应力、极限拉拔承载力与受火温度的关系曲线,为高温下植筋锚固试件拉拔承载力的设计提供参考。(4)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不同温度下的植筋试件进行建模和分析计算,计算所得的植筋试件在不同温度下的承载力及破坏形式与试验情况基本一致,变形、位移等性能也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对今后进一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和展望。
刘文[8](2016)在《基于城市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密度背景下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面对土地、交通、人口和生态的巨大压力,以机动车为中心的社会构造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而地铁则因其快速、安全、运量大等优势成为缓解都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首要选择,并由此确立了其在公共交通系统中的核心位置。在大城市交通和空间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如何将土地的高度利用与以地铁为中心的城市规划相联系,建立以地铁站点为节点的城市空间框架网络布局,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的课题之一。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作为将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有机相连的要素,是在土地集约化、空间一体化以及功能复合化的要求下产生的,通过系统论的导入,将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作为空间统一体,置入城市视角系统的整体研究中。作为功能复合和空间立体的集聚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不仅因交通要素的汇聚对公共交通系统的完善有着极重要的整合意义,还因其高密度、多用途以及多流量的特殊属性,迸发出极高的经济潜力和商业价值,吸引着众多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目光。文章立足我国基本国情,试图通过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在宏观整体层面,中观区域层面和微观建设层面的现状研究,对未来的规划和设计提出建设性意见,使得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发展更具理性化,充分发挥节点的触媒作用,为区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一定贡献。文章的结构可分为以下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旨在概念的确立和明晰,包含文章的第一、二、三章。通过对商业综合体和地铁建设历史脉络的分别梳理,整理出两者的“交汇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发展轨迹,并对相关内容进行解析,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概念进行界定。同时,将复杂性科学理论引入城市建筑领域,在对城市复杂趋向的理论分析下,指出作为城市子系统之一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体系,也是具有一定的复杂特性,并对整体的支撑因子以及单体的发展方向做出一定的阐释。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作为复杂体系的一种,充满了多样性和不稳定性,它的发展与当下多元化探索以及社会时代所包含的对立冲突,尤其是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是相契合的。第二部分旨在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进行整体认识研究,包含文章的第四、五、六三章。宏观方面,主要是通过目前我国地铁网线规划以及站域商业综合体建设情况的研究,探讨城市结构变化与两者之间的互动协作关系,总结发展趋势,为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中观方面,对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三条线路已建成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进行梳理,构建包含3大类、9小项的因子框架模型,利用ARCGIS平台对地块周边要素进行分析,探讨其与复杂环境之间的融合;微观方面,以多样业态、交通换乘以及空间感知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分析了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系统内部的运作情况,在多元整合有机协作的建构理念指导下,结合各自有机关联的总体特征,针对体系内各子系统发展的主要问题做出相关对策研究;第三部分为文章的第七、八章,旨在对之前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出围绕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建设的相关发展策略和设计方法,同时指出论文研究上的不足和对后期未来的展望。文章立足我国现实国情,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相关研究理论与实践情况进行结合,不仅丰富了城市空间的开发内容,还为我国高密度的城市转型提供了一个更实际、更系统、更全面和更具操作性的视角及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段世磊[9](2015)在《远东耶稣会教育活动研究(1549-1650)》文中研究表明耶稣会是天主教的一支修会,同时也是一个神圣的教育团体。它在教育事业上的投入成为整个耶稣会发展壮大的最有力支撑,也是维系欧洲地区天主教信仰,遏制新教思想蔓延的有效手段。不仅如此,耶稣会在欧洲本土被赋予的这些特性,在其成员前往亚洲之地传播天主教信仰时,也随之成为耶稣会在远东地区兴办教育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资源。耶稣会将教育看得如此重要,初到亚洲,便极力促成了印度果阿耶稣会圣保禄学院的建立,用以指导整个远东地区的传教事业和教育工作。然而,此时建立的耶稣会学院,功能属性尚未清晰,学院兼具住院、修院、修炼院、后勤、学校等诸多机构的功能,一时之间很难将教育功能独立出来。不仅如此,此时的耶稣会还未能在普通教会神学校与耶稣会学院之间做出明确区分,常常将初级教育机构的神学校与耶稣会特有的教育机构—学院相混淆。耶稣会在印度地区关于教育的不成熟想法,是日本教会逐渐稳固时期教育事业面临坎坷的部分原因。自日本开教以来,日本教会的人才培养一直受制于果阿耶稣会学院,需要借助已经在欧洲接受过神学教育或者是在果阿完成教育的传教士的支援。因而很长一段时间,在日本传教的耶稣会士关于耶稣会教育特征的认识仍旧局限于果阿地区的实际影响。直到1580年代,耶稣会在日本京都和府内各自设立了神学校和耶稣会学院,才在神学校与耶稣会学院之间做出了明确区分,并分别开设了相应级别的课程内容。同时,耶稣会在印度地区的教育实践也为日本大规模的教育活动提供了借鉴,耶稣会在印度周边编写教科书和辞书等活动是日本基督教版书籍印刷出版的早期尝试。然而,随着日本国内政治局势的恶化,幕府禁教政策的逐步推行,耶稣会教育在日本面临巨大危机。鉴于中国澳门地区传教事务日渐成熟的事实,耶稣会的长上便在教育事业上寄希望于澳门圣保禄学院。恰逢远东地区管区权限大调整,日本管区和澳门管区各自独立,教育资源便也进行了大规模整合,不仅日籍学生涌入澳门,欧洲的耶稣会士也大多经印度来到澳门,进行深入的神学研究,澳门也随之成为耶稣会在整个远东地区教育实践的重要阵地,为教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从日本的角度来看,耶稣会在整个远东地区的教育活动经历了三个阶段。1、成立发展阶段(1549-1574):耶稣会教育活动主要集中在印度地区,建立了果阿圣保禄学院。耶稣会在日本地区奔忙于教区的拓展,教育活动尚未有效展开。2、繁荣发展阶段(1575-1612):果阿地区神学教育机构继续发挥培养传教人才的作用的同时,耶稣会又在日本陆续建立了数目众多的神学校和学院机构。教育在日本地区发挥的作用日渐凸显,大有将整个日本地区基督教化的趋势。3、衰落阶段(1613-1650):日本禁教,耶稣会教育没落,澳门兴起,成为远东教育实践的重地。因此,被日本视为没落阶段的耶稣会教育,若从整个远东地区的教育发展来看,则是澳门地区耶稣会教育的全盛时期。然而,关于澳门地区的耶稣会教育实践活动已有学者做了详尽的研究,因而不是本文主要的讨论内容。本文将着重于第2阶段耶稣会在日本地区的教育活动。但是,对于第2阶段的论述不能脱离整个远东地区耶稣会教育活动的大背景,本文的讨论也将使用史料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耶稣会教育机构进行比较,还原出澳门之前、之外耶稣会兴办教育的特色,以及它与澳门地区教育之间的关联。
丁希莹[10](2013)在《单元式集合住宅组团布局的数字设计方法》文中研究说明高速城市化的过程伴随着大规模的住宅建设,如何设计和建造出经济、舒适、美观,同时又节能、节地、节材的居住区,不仅是建筑师所共同追求的一个目标,更是迫切而重要的民生问题。数字技术进入建筑设计领域已有半个世纪,能够真正从方案设计的角度来辅助建筑创作的数字技术少之又少,此层面的研究国内外均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本研究采用了国际上最新和最热门的人工智能辅助设计方法,设计-评价-再设计的智能型专家设计系统,并以行列式布局的单元式集合住宅组团为例,进行方案设计。首先,研究以居住单元位置与环境品质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入户调查取得的居民对环境喜好的特点和分类为组团布局优劣判定的数据标准,用面向对象的C++编程语言,多代理系统和生成式计算方法,随机型不完全的算法来模拟组团的布局设计,建立组团布局的数学模型和相关约束条件,编译出了一套组团平面自动化布局软件,实现了数字化模拟“人脑,,的布局设计过程。研究结果显示:该软件对于各类单元式组团自动化布局是可行、可控、可视的,布局过程是由下至上、逐渐收敛,生成的布局是相对较优的布局,总体满意度较高。其次,利用该软件,对布局设计的外部环境参数:容积率、地块比例、单元大小和比例,居民喜好分类以及组团类型参数做了大量的不同数值下的数字化布局分析。研究结果显示:a.在以多层、中高层和高层组团为例的布局设计中,数字化评价指标一总体满意度与各类型参数的数值之间的关系;b.为提高总体满意度,不同类型组团应采取的设计策略。最后,对用人工方法设计完成的组团布局实际案例,用数字化方法重新设计,在相同规划和评价条件下,比较分析两种方法设计出的布局的特点和优劣,研究结果显示:a.数字方法生成的布局的总体满度高于人工方法;b.在中心绿地布局、单元拼接方式、住宅楼与道路关系方面的设计策略。总之,论文中尝试提出的组团平面自动化布局的数字技术足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的新方法,体现了“以居住者为本”的设计宗旨,符合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基本国策,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居住区布局设计领域的全新尝试。
二、为您精选现行建筑技术规范标准100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您精选现行建筑技术规范标准100种(论文提纲范文)
(1)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建筑历程层面 |
1.3.2 地域建筑层面 |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1.4.1 建筑历程层面 |
1.4.2 地域建筑层面 |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6 主要概念界定 |
1.6.1 界定 |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
1.7.2 阅读建议 |
2 建设背景 |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
2.3 本章小结 |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
3.1 我们为何建造 |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
3.1.3 讨论:兴建设想 |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3 讨论:后续进展 |
4.3 本章小结 |
5 建筑创作回响 |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1.3 讨论:媒体关注 |
5.2 大众的声音 |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
5.4 获奖情况 |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6 建筑评析 |
6.1 建筑策划 |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
6.2 建筑后评估 |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
6.3 建筑设计竞赛 |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
6.4 建筑设计 |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3 建筑设计师 |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
6.5 建筑伦理 |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2)美国LEED-NC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指标与权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 |
1.1.2 LEED及LEED-NC认证在我国的实践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LEED及LEED-NC概述 |
2.1 概述 |
2.2 LEED-NC评价体系构成 |
2.2.1 评价体系制定者 |
2.2.2 评价对象与评价范围 |
2.2.3 评价指标 |
2.2.4 权重 |
2.2.5 综合评价模型 |
2.3 LEED-NC运营管理 |
2.3.1 认证流程 |
2.3.2 认证费用 |
2.4 美国政府对LEED的支持 |
2.5 LEED及LEED-NC市场发展现状与前景 |
2.5.1 总体市场 |
2.5.2 美国市场 |
2.5.3 海外市场 |
2.5.4 中国市场 |
2.5.5 市场情况总结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典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调查 |
3.1 概述 |
3.2 典型评价体系概述 |
3.2.1 BREEAM |
3.2.2 CASBEE |
3.2.3 SBTool |
3.2.4 DGNB |
3.2.5 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 |
3.2.6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3.3 典型评价体系与LEED-NC在评价指标与权重方面的比较 |
3.3.1 评价指标比较 |
3.3.2 权重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EED-NC 评价指标内容研究——变化趋势分析 |
4.1 概述 |
4.2 LEED-NC2009与LEED-NC4.0评价指标对应关系 |
4.2.1 评价指标大类的变化 |
4.2.2 评价指标对应关系 |
4.3 LEED-NC评价指标变化趋势分析 |
4.3.1 注重整合设计 |
4.3.2 强化建筑节能 |
4.3.3 强化建筑节水 |
4.3.4 重视性能计量 |
4.3.5 全生命周期评价思想 |
4.3.6 提高评价实效性 |
4.3.7 注重评价社会性 |
4.3.8 引入新的评价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LEED-NC 评价指标技术研究——敏感性、相关性与互偿性分析 |
5.1 概述 |
5.2 评价指标的敏感性 |
5.2.1 敏感性的概念和意义 |
5.2.2 敏感性的研究方法 |
5.2.3 评价指标敏感性统计 |
5.2.4 弱敏感性评价指标成因及对策 |
5.2.5 中美两国LEED-NC认证项目敏感性对比 |
5.3 评价指标的相关性 |
5.3.1 相关性的概念和意义 |
5.3.2 评价指标相关性研究对象 |
5.3.3 针对变量类型的相关性统计方法 |
5.3.4 相关性统计及原因分析 |
5.3.5 相关性的解决对策 |
5.4 评价指标的互偿性 |
5.4.1 互偿性的概念和意义 |
5.4.2 互偿性统计方法 |
5.4.3 互偿性统计分析及解决对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LEED-NC 权重制定方法的变化与特征分析 |
6.1 概述 |
6.2 LEED-NC权重变化 |
6.2.1 评价大类的权重变化 |
6.2.2 评价指标的权重变化 |
6.3 LEED-NC2009权重制订方法 |
6.3.1 权重制定指导思想 |
6.3.2 权重制定的思路 |
6.3.3 权重制定的步骤 |
6.4 LEED-NC4.0权重制定方法 |
6.4.1 权重制订指导思想 |
6.4.2 权重制定的步骤 |
6.5 权重制定特征分析 |
6.5.1 顶层元素控制下的网络结构 |
6.5.2 从“环境驱动”到“目标驱动” |
6.5.3 多变量层级控制 |
6.5.4 动态权重的可能性 |
6.5.5 LCA方法的使用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山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设计阶段)权重试订 |
7.1 概述 |
7.2 山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公共建筑﹒设计阶段)简介 |
7.3 总体设计 |
7.3.1 评价指标 |
7.3.2 权重制订 |
7.4 确定影响类别及相对重要性 |
7.4.1 确定影响类别 |
7.4.2 确定影响类别的相对重要性 |
7.5 确定评价指标与影响类别间关联度 |
7.5.1 关联系数计算模型 |
7.5.2 确定相对效用系数 |
7.5.3 确定可控性系数 |
7.5.4计算关联系数 |
7.6 计算评价指标分值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主要工作 |
8.2 论文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基于性能表现的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绿色建筑及其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1.1.2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 |
1.1.3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概念界定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第2章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调查 |
2.1 概述 |
2.2 发展绿色建筑的基本国情分析 |
2.2.1 资源与环境 |
2.2.2 社会与经济 |
2.2.3 建筑业现状 |
2.3 绿色建筑项目统计分析 |
2.3.1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 |
2.3.2 LEED 在中国项目 |
2.3.3 比较与结论 |
2.4 绿色建筑案例调研分析 |
2.4.1 调研案例 |
2.4.2 调研的启示 |
2.5 绿色建筑行业调查分析 |
2.5.1 调查结果分析 |
2.5.2 调研结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典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分析 |
3.1 概述 |
3.2 国外典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分析 |
3.2.1 绿色建筑评分体系(LEED) |
3.2.2 建筑研究所环境评估法(BREEAM) |
3.2.3 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CASBEE) |
3.2.4 可持续建筑工具(SBTool) |
3.2.5 可持续建筑认证体系(DGNB) |
3.3 国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分析 |
3.3.1 《绿色生态住宅评估手册》(CEHRS) |
3.3.2 《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GOBAS) |
3.3.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ESGB) |
3.3.4 台湾的绿建筑标章(EEWH) |
3.3.5 香港建筑环境评估法(HKBEAM)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综合比较 |
4.1 概述 |
4.2 典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构成要素综合比较 |
4.2.1 评价目的 |
4.2.2 开发机构 |
4.2.3 评价对象 |
4.2.4 评价指标 |
4.2.5 权重体系 |
4.2.6 综合模型 |
4.2.7 评价结果 |
4.2.8 其他因素 |
4.3 LEED 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深入比较 |
4.3.1 框架结构 |
4.3.2 评价内容 |
4.3.3 评价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性能表现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理论模型与系统开发 |
5.1 概述 |
5.2 基于性能表现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提出 |
5.2.1 理想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特征 |
5.2.2 PBGBAS 的提出 |
5.3 PBGBAS 理论模型 |
5.3.1 模块构成 |
5.3.2 指标体系 |
5.3.3 系统规则 |
5.3.4 评价结果 |
5.4 PBGBAS 系统开发 |
5.4.1 按地域范围开发 |
5.4.2 按建筑类型开发 |
5.4.3 按建筑生命周期阶段开发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性能表现的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建构——以天津地区办公建筑设计阶段为例 |
6.1 概述 |
6.2 评价体系总体设计 |
6.3 评价内容与评分标准 |
6.3.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6.3.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6.3.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6.3.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6.3.5 室内环境质量 |
6.3.6 设计与创新 |
6.4 权重研究 |
6.4.1 研究方法与过程 |
6.4.2 研究结果分析 |
6.5 评价结果 |
6.5.1 得分与等级 |
6.5.2 评分表 |
6.6 试评价 |
6.6.1 案例一 |
6.6.2 案例二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后续研究 |
7.4 PBGBAS 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概念话语 |
(二) 现实记忆 |
(三) 史学思考 |
一、室内设计的自觉意识 |
(一) “十大建筑”与室内装饰艺术的初生 |
(二) “国际机场壁画”与绘画装饰艺术的发展 |
(三) “广告”对“工艺美术”设计意识的催生 |
二、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崛起 |
(一) 思想解放与理性回归 |
(二) 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室内设计理念的生成 |
(三) 室内设计行业的生成与市场化 |
三、探索中前进的室内设计教育 |
(一) 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教育 |
(二) 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
(三) 设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
四、设计艺术的“西学东渐” |
(一) 渐行渐近的国外设计思潮 |
(二) 室内设计的现实走向 |
(三)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化反思 |
五、设计艺术的学术拓展与反思 |
(一) 概念的确立与演变 |
(二) 在交流中日渐成熟的艺术设计 |
(三) 实践与理论的互促——室内设计的创作与竞赛 |
(四) 室内设计与人的主题 |
六、走向规范化的室内设计业 |
(一) 发展中的行业组织 |
(二) 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 |
(三) 走向规范的必然选择 |
七、室内设计的硬件与软件 |
(一) 各类相关行业间的互动与实践 |
(二) 设计表现与设计艺术的重构 |
八、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
(一) 室内设计走向民众生活 |
(二) 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
(三) “发烧”、反思与务实 |
九、发展期的设计艺术 |
(一) 外来经验的本土转换 |
(二) 生存的欲求与应对 |
(三) 消费时代的室内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混凝土化学植筋试件耐火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混凝土后锚固技术研究概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混凝土化学植筋锚固粘结滑移原理的分析 |
2.1 引言 |
2.2 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滑移原理 |
2.2.1 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机理 |
2.2.2 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应力和粘结强度 |
2.2.3 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 |
2.3 化学植筋锚固的粘结破坏模式 |
2.4 化学植筋粘结破坏分析 |
2.4.1 浅锥体破坏的承载力计算 |
2.4.2 粘结滑移破坏的极限承载力 |
2.4.3 浅锥体-粘结复合破坏的极限承载力 |
2.5 化学植筋锚固的承载力设计方法 |
2.6 化学植筋锚固的影响因素分析 |
2.6.1 混凝土强度 |
2.6.2 基材配筋 |
2.6.3 埋置深度 |
2.6.4 其他因素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混凝土温度场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3.1 引言 |
3.2 热传导微分方程 |
3.3 稳态温度场的有限元法求解 |
3.3.1 泛函推导 |
3.3.2 有限元离散 |
3.4 瞬态温度场的混合法求解 |
3.4.1 在空间域的离散化 |
3.4.2 在时间域的离散化 |
3.5 混凝土材料的热工性能 |
3.5.1 热传导系数 |
3.5.2 比热容和密度 |
3.5.3 热膨胀系数 |
3.6 钢材(筋)的热工性能 |
3.6.1 热传导系数 |
3.6.2 比热容和密度 |
3.6.3 热膨胀系数 |
3.7 高温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3.7.1 抗压和抗拉强度 |
3.7.2 弹性模量 |
3.7.3 应力-应变关系 |
3.8 高温下钢筋的力学性能 |
3.8.1 抗拉强度 |
3.8.2 弹性模量 |
3.8.3 应力-应变关系 |
3.9 高温下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滑移性能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凝土化学植筋试件耐火性能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介绍 |
4.2.1 试件设计 |
4.2.2 化学植筋施工工艺 |
4.2.3 试验设备 |
4.2.4 试验方案 |
4.2.5 加热制度 |
4.3 试验宏观现象 |
4.3.1 常温下拉拔试验 |
4.3.2 第一组试件耐火试验结果 |
4.3.3 第二组试件耐火试验结果 |
4.4 混凝土内部温度数据整理 |
4.5 化学植筋试件常温拉拔试验的数据整理和分析 |
4.6 化学植筋试件耐火性能试验的数据整理和分析 |
4.6.1 荷载与受火时间的关系 |
4.6.2 位移与受火时间的关系 |
4.6.3 耐火极限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混凝土化学植筋试件有限元分析 |
5.1 有限元法以及ANSYS概述 |
5.2 模型相关单元介绍 |
5.2.1 SOLID65单元 |
5.2.2 COMBIN39单元 |
5.2.3 LINK8单元 |
5.3 常温下植筋试件拉拔力分析 |
5.3.1 前处理及求解选项设置 |
5.3.2 有限元计算结果 |
5.4 化学植筋试件耐火性能分析 |
5.4.1 前处理及求解选项设置 |
5.4.2 有限元计算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结语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火灾下植筋锚固试件拉拔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火灾的危害 |
1.2 混凝土锚固技术介绍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钢筋混凝土的高温性能和后锚固受拉承载力 |
2.1 高温下钢筋的力学性能和热工性能 |
2.1.1 高温下钢筋的强度 |
2.1.2 高温下钢筋的弹性模量 |
2.1.3 高温下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 |
2.1.4 高温下钢筋的热工性能 |
2.2 高温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2.2.1 高温下混凝土抗压强度 |
2.2.2 高温下混凝土抗拉强度 |
2.2.3 高温下混凝土弹性模量 |
2.2.4 高温下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 |
2.3 高温下混凝土的热工性能 |
2.3.1 高温下混凝土热传导系数 |
2.3.2 高温下混凝土比热 |
2.3.3 高温下混凝土质量密度 |
2.3.4 高温下混凝土热膨胀系数 |
2.4 高温下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滑移性能 |
2.5 后锚固受拉承载力计算 |
2.5.1 钢材破坏受拉承载力计算 |
2.5.2 混凝土锥体破坏受拉承载力计算 |
2.5.3 胶体—混凝土粘结破坏承载力计算 |
2.5.4 胶体—钢材粘结破坏承载力计算 |
2.5.5 混凝土锥体—粘结复合型破坏承载力计算 |
2.6 后锚固受拉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2.6.1 混凝土强度 |
2.6.2 基材配筋 |
2.6.3 基材开裂 |
2.6.4 埋置深度 |
2.6.5 边距与间距 |
2.6.6 其它因素 |
第3章 火灾下植筋锚固试件拉拔试验 |
3.1 试验目的和内容 |
3.2 火灾试验炉设计 |
3.2.1 火灾试验炉体设计和制作 |
3.2.2 燃烧系统装置设计 |
3.2.3 排烟系统设计 |
3.3 试验概况 |
3.3.1 火灾试验材料和试件设计 |
3.3.2 常温试验材料和试件设计 |
3.3.3 试验施工步骤 |
3.3.4 加载装置和量测设备 |
3.4 试验过程 |
3.5 试验现象 |
3.5.1 常温下植筋试件 |
3.5.2 火灾下植筋深度15d试件 |
3.5.3 火灾下植筋深度20d试件 |
第4章 植筋锚固试件拉拔试验结果分析 |
4.1 常温下植筋锚固试件试验数据整理和分析 |
4.1.1 常温下植筋试件承载力理论计算 |
4.1.2 常温下植筋深度15d试件分析 |
4.1.3 常温下植筋深度20d试件分析 |
4.2 火灾下植筋锚固试件试验数据整理和分析 |
4.2.1 火灾试验炉实际升温曲线 |
4.2.2 植筋锚固试件内部实测温度场 |
4.2.3 植筋深度15d试件加载数据结果分析 |
4.2.4 植筋深度20d试件加载数据结果分析 |
4.3 常温与火灾下植筋锚固试件的性能比较 |
第5章 植筋锚固试件有限元分析 |
5.1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 |
5.2 单元介绍 |
5.2.1 SOLID65单元 |
5.2.2 LINK8单元 |
5.2.3 COMBIN39单元 |
5.3 常温下试件的分析 |
5.3.1 常温下试件的建模与网格划分 |
5.3.2 常温下试件的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与比较 |
5.4 火灾下植筋试件的温度场分析 |
5.4.1 火灾下植筋试件的建模与网格划分 |
5.4.2 火灾下植筋试件的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与比较 |
5.5 火灾下植筋试件的承载力和变形分析 |
5.5.1 火灾下植筋试件的建模与网格划分 |
5.5.2 火灾下植筋试件的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与比较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高温(火灾)下植筋锚固试件拉拔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 |
1.2 锚固技术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后锚固受拉承载力计算与混凝土高温性能 |
2.1 受拉承载力计算 |
2.1.1 钢材破坏受拉承载力计算 |
2.1.2 混凝土锥体破坏受拉承载力计算 |
2.1.3 胶体-混凝土粘结破坏承载力计算 |
2.1.4 胶体-钢材粘结破坏承载力计算 |
2.1.5 混凝土锥体-粘结复合型破坏承载力计算 |
2.2 高温下混凝土热工性能 |
2.2.1 混凝土的高温热传导系数 |
2.2.2 混凝土的高温比热容和质量密度 |
2.2.3 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 |
2.3 高温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2.3.1 混凝土极限压应变 |
2.3.2 混凝土高温下抗压强度 |
2.3.3 混凝土高温下弹性模量 |
2.3.4 混凝土高温下应力应变关系 |
2.3.5 混凝土高温下抗拉强度 |
2.4 后锚固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2.4.1 混凝土强度 |
2.4.2 基材开裂 |
2.4.3 埋置深度 |
2.4.4 其它因素 |
第3章 高温(火灾)下植筋试件拉拔试验 |
3.1 试验目的与内容 |
3.2 试验概况 |
3.2.1 试验材料与试件设计 |
3.2.2 试件施工步骤 |
3.2.3 量测指标与试验设备 |
3.3 试验过程 |
3.4 试验现象 |
3.4.1 埋深为10d的试件 |
3.4.2 埋深为15d的试件 |
第4章 高温(火灾)下植筋试件拉拔试验结果分析 |
4.1 常温下植筋试件数据分析 |
4.1.1 规范上承载力计算公式 |
4.1.2 埋植深度10d试件 |
4.1.3 埋植深度15d试件 |
4.1.4 埋植深度10d与15d试件的对比 |
4.2 高温下植筋试件数据分析 |
4.2.1 埋植深度10d试件 |
4.2.2 埋植深度15d试件 |
4.2.3 埋植深度10d与15d试件的对比 |
4.3 高温下植筋试件与常温下植筋试件的对比 |
4.3.1 埋植深度10d试件 |
4.3.2 理植深度15d试件 |
4.4 极限粘结应力与温度的关系 |
4.4.1 粘结应力的计算方法 |
4.4.2 极限粘结应力的计算数值 |
4.4.3 极限粘结应力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
第5章 高温(火灾)下植筋试件有限元分析 |
5.1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 |
5.2 单元介绍 |
5.2.1 SOLID65单元 |
5.2.2 SOLID45单元 |
5.2.3 COMBIN39单元 |
5.3 常温下试件的分析 |
5.3.1 常温下试件的建模与网格划分 |
5.3.2 常温下试件的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与比较 |
5.4 高温下试件的分析 |
5.4.1 高温下试件的建模与网格划分 |
5.4.2 高温下试件的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与比较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研究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基于城市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2 研究现状及目标 |
1.2.1 国外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
1.2.3 研究目标 |
1.3 创新点及方法框架 |
1.3.1 主要创新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建立及现状问题探讨 |
2.1 商业综合体的演进及“地铁城市”的兴起 |
2.1.1 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发展历程及内涵延伸 |
2.1.2 地铁作为城市交通动力的发展脉络 |
2.1.3 商业综合体与“地铁城市”的对接 |
2.2 “横竖”穿插的立体模式——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提出 |
2.2.1 横向——地铁对商业综合体的触媒作用 |
2.2.2 竖向——商业综合体对于地铁的适应性转变 |
2.2.3 横竖的整合——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提出 |
2.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现状问题探讨 |
2.3.1 策划方面——策划表面化和意志长官化 |
2.3.2 制度方面——管理混乱化和律法缺失化 |
2.3.3 设计方面——规划无序化和空间消极化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复杂性理论背景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 |
3.1 复杂性的引入 |
3.1.1 复杂性的起源及概念 |
3.1.2 复杂性的哲学思辨 |
3.1.3 建筑的复杂性 |
3.2 复杂性理论下的城市视角组织 |
3.2.1 城市视角的复杂性 |
3.2.2 城市视角复杂性的特性 |
3.2.3 城市视角复杂性的语境分析 |
3.3 复杂城市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 |
3.3.1 复杂性理论之于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基本认识 |
3.3.2 复杂性理论之于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支撑因子 |
3.3.3 复杂性理论之于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发展趋向 |
3.4 小结 |
第四章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之于城市层级视角的调配适应 |
4.1 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层级框架 |
4.1.1 城镇化背景下的高密度城市空间 |
4.1.2 我国地铁交通的发展概况及特征 |
4.1.3 城市层级下地铁建设与城市空间的互动 |
4.2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在城市设计层面的调整适应 |
4.2.1 我国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概况及特殊性 |
4.2.2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对城市空间的引导 |
4.2.3 空间结构视角下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与城市融合发展的趋势 |
4.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对原有城市层级的穿刺 |
4.3.1 地域穿刺——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交通效益 |
4.3.2 时间穿刺——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经济效益 |
4.3.3 空间穿刺——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社会效益 |
4.4 小结 |
第五章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之于区域复杂环境的有机融合 |
5.1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
5.1.1 空间对话——高密度背景下的三维立体 |
5.1.2 功能对话——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杂交共生 |
5.1.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与周边环境互动的经验借鉴 |
5.2 区域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发展现状——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例 |
5.2.1 城市线路的选择及相关背景 |
5.2.2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周边环境的评价分析 |
5.2.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因子分析的架构 |
5.3 基于GIS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区域布局模型的建立 |
5.3.1 影响因子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
5.3.2 不同城市的GIS影响因子分布 |
5.3.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分布差异及选址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子系统的内部建构 |
6.1 多样业态之于子系统的活力研究 |
6.1.1 多样业态子系统 |
6.1.2 多样业态子系统开放状态下的演变 |
6.1.3 多样业态的建构原则及趋势 |
6.2 以便捷交通为框架的子系统内部资源间的优化整合 |
6.2.1 交通子系统在复杂体系中的特殊性及其设计原则 |
6.2.2 交通子系统之于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空间整合 |
6.2.3 慢行系统的立体整合 |
6.3 基于SD法的内部空间感知 |
6.3.1 研究方式及相关数据 |
6.3.2 因子分析法的运用及空间感知的评价 |
6.3.3 空间子系统的设计对策 |
6.4 小结 |
第七章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建设实施的相关机制 |
7.1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城市视角下的开发策略 |
7.1.1 城市空间整合下的规划价值 |
7.1.2 统一理念指导下的机制健全 |
7.1.3 多节点规划导向下的开发管理 |
7.2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区域视角下的整合应用 |
7.2.1 明确现状发展下的多元矛盾 |
7.2.2 区域框架视角下的整合原则 |
7.2.3 联系不同要素下的城市设计 |
7.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系统内部的立体化实现 |
7.3.1 多样功能外向下的立体差异 |
7.3.2 复杂站城一体下的立体推动 |
7.3.3 高密度背景感知下的立体体验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8.2 论文的研究展望 |
8.3 关于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几点想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远东耶稣会教育活动研究(1549-165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问题研究 |
第二节 资料与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十六世纪耶稣会教育与反宗教改革运动 |
第一节 依纳爵.罗耀拉与人文主义教育 |
第二节 耶稣会学院中的神学课程与反宗教改革教学法 |
一 反宗教改革教学法 |
二 论辨神学 |
三 对异端书籍的打压 |
第二章 耶稣会教育机构在远东地区的建立过程 |
第一节 印度果阿的耶稣会学院与神学校:职能混淆 |
第二节 日本的神学校与耶稣会学院:职能的明确划分 |
第三节 神学校及其属性 |
附 |
第三章 日本神学校教育在澳门的延续 |
第一节 日本流亡者的神学校 |
第二节 澳门是否第二次开设日本人神学校? |
第三节 神学校的教学体系 |
第四章 日本府内耶稣会学院及其属性 |
第一节 学院的建筑物和设备 |
第二节 府内学院的财政 |
第三节 府内学院中的课程设置 |
第四节 府内学院中的学生 |
第五节 从澳门圣保禄学院看府内学院的属性 |
第五章 日本与澳门耶稣会学院中的教学内容 |
第一节 中国澳门与日本学院中通用的教材 |
第二节 版本考证 |
第三节 藏书中的哲学与神学教科书 |
第六章 欧洲教育思想在东方的传播 |
第一节 活字印刷机与基督教版书籍 |
第二节 《罗葡日对译辞书》 |
一 《罗葡日对译辞书》之成书过程及其研究现状 |
二 《罗葡日对译辞书》的基督教相关译词 |
三 读解基督教版书籍时《罗葡日对译辞书》的不可或缺地位 |
第三节 翻译与文化差异 |
一 意志的译词与佛教用语 |
二 魔鬼的译词与佛教用语 |
三 理性是文化交流的基础 |
第七章 西学文本与东方的相遇—早期中日欧思想交流中的灵魂学说 |
第一节 灵魂学说的定位模式 |
第二节 教科书的编纂与适应主义策略 |
第三节 教科书的内容 |
第四节 《天主实义》中的理性问题 |
第五节 《天主实义》中的意志问题 |
小结 |
附哲学讲义译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单元式集合住宅组团布局的数字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序言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目录 |
附表目录 |
1. 引言——研究框架和概况 |
1.1 研究的对象 |
1.2 研究的目标 |
1.3 研究的意义和背景 |
1.3.1 智能化数字建筑设计的意义和范围 |
1.3.2 智能化数字建筑设计的背景和现状 |
1.3.3 数字方法模拟居住组团布局研究的意义 |
1.3.4 数字方法模拟居住组团布局研究的现状 |
1.4 研究的概念性框架 |
1.5 研究的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2. 研究的基础理论 |
2.1 现代建筑设计方法 |
2.1.1 人工建筑设计方法 |
2.1.2 数字建筑设计方法 |
2.1.3 智能化建筑设计方法 |
2.2 单元式居住组团布局设计 |
2.2.1 单元式集合住宅 |
2.2.2 单元式居住组团布局设计 |
2.3 数字方法模拟布局设计 |
2.3.1 用户代理与群体智能 |
2.3.2 空间布局问题 |
2.3.3 全局最优化算法 |
2.4 结论 |
3. 单元式居住组团布局的居民喜好研究 |
3.1 居住单元和组团布局的类型分析 |
3.1.1 居住单元的位置判定 |
3.1.2 居住单元的位置分类 |
3.1.3 居住单元的环境评价 |
3.1.4 中心绿地对组团布局类型的影响 |
3.2 居住环境喜好的调查问卷设计 |
3.3 居住环境喜好的调查问卷分析 |
3.3.1 背景资料分析 |
3.3.2 布局类型的喜好分析 |
3.3.3 居住单元位置的喜好分析 |
3.3.4 居住单元环境的喜好分析 |
3.4 居民喜好类型研究 |
3.4.1 居民喜好聚类模型概况 |
3.4.2 居民喜好类型分类分析 |
3.5 结论 |
4. 单元式居住组团布局的数字模拟过程 |
4.1 组团布局的数字模拟难点分析 |
4.2 多层组团布局的数字模拟过程 |
4.2.1 需求分析 |
4.2.2 模块设置 |
4.2.3 程序流程分析 |
4.2.4 核心算法探寻 |
4.3 高层组团布局的数字模拟过程 |
4.3.1 需求分析调正 |
4.3.2 核心算法调正 |
4.4 单元式组团布局的数字模拟测试 |
4.4.1 测试环境搭建 |
4.4.2 分步测试分析 |
4.4.3 测试结果研究 |
4.5 结论 |
5. 单元式居住组团布局的参数化应用 |
5.1 容积率参数对布局的总体满意度影响 |
5.1.1 多层容积率 |
5.1.2 中高层容积率 |
5.1.3 高层容积率 |
5.2 地块比例参数对总体满意度的影响 |
面阔地块'>5.2.1 进深>面阔地块 |
5.2.2 进深=面阔地块 |
5.2.4 组团类型与地块比例的关系分析 |
5.3 居住单元参数对总体满意度的影响 |
5.3.1 中小户型的居住单元 |
5.3.2 较大户型的居住单元 |
5.3.3 组团类型与单元进深的关系 |
5.4 居民喜好类型参数对总体满意度的影响 |
5.4.1 居民喜好类型的分类 |
5.4.2 不同组团类性的总体满意度比较 |
5.4.3 最优布局形式的总体满意度分析 |
5.5 结论 |
6. 单元式居住组团布局的人工方法和数字方法比较 |
6.1 布局设计的生成过程比较 |
6.1.1 人工布局方法的设计过程 |
6.1.2 数字布局方法的设计过程 |
6.1.3 两种布局方法的特点比较 |
6.2 布局设计的实际案例比较 |
6.2.1 多层组团实例的布局特点和满意度比较 |
6.2.2 中高层组团实例的布局特点和满意度比较 |
6.2.3 高层组团实例的布局特点和满意度比较 |
6.3 结论 |
7. 数字方法模拟单元式居住组团布局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 居民入户调查问卷 |
附件2 平面布局自动化软件部分核心代码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为您精选现行建筑技术规范标准100种(论文参考文献)
- [1]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美国LEED-NC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指标与权重研究[D]. 周同. 天津大学, 2014(11)
- [3]基于性能表现的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D]. 李涛. 天津大学, 2012(07)
- [4]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D]. 董赤.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
- [5]混凝土化学植筋试件耐火性能试验研究[D]. 凌岚. 同济大学, 2008(S1)
- [6]火灾下植筋锚固试件拉拔试验研究[D]. 张秀球. 同济大学, 2008(S1)
- [7]高温(火灾)下植筋锚固试件拉拔试验研究[D]. 李占鸿. 同济大学, 2007(04)
- [8]基于城市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研究[D]. 刘文. 东南大学, 2016(12)
- [9]远东耶稣会教育活动研究(1549-1650)[D]. 段世磊. 浙江大学, 2015(07)
- [10]单元式集合住宅组团布局的数字设计方法[D]. 丁希莹. 浙江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