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洼38块蒸汽复合烟道气驱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洪宝,刘永建,塔耀晶,王世红,温亚雄[1](2020)在《稠油油藏氮气辅助蒸汽驱室内实验》文中研究指明针对稠油油藏蒸汽驱进入开发中后期高温蒸汽超覆现象严重、开发效果变差的问题,依据蒸汽驱物理模拟相似准则,利用高温高压二维比例物理模型,开展了单纯蒸汽驱和氮气辅助蒸汽驱物理模拟实验。通过实验直观分析了蒸汽超覆温度场特征,探讨了氮气对蒸汽波及效率、驱替效率和热损失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单纯蒸汽驱时,蒸汽波及范围主要集中在油层顶部,剩余油主要集中在油层底部,蒸汽波及效率57.3%;注氮气后,蒸汽波及范围明显扩大,蒸汽超覆现象得到抑制,蒸汽波及效率65.8%,比单纯蒸汽驱提高了8.5百分点,而驱替效率提高了1.5百分点,氮气提高波及效率是蒸汽驱增产的主要因素。氮气辅助蒸汽驱能够有效降低生产井含水率,较单纯蒸汽驱可提高采收率6.7百分点;氮气辅助蒸汽驱降低了蒸汽热损失,较单纯蒸汽驱热损失降低了1.6×104J。
陈昱铭[2](2018)在《小洼油田非烃气辅助蒸汽吞吐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氮气泡沫辅助蒸汽吞吐技术目前在国内外稠油油藏应用比较广泛,是提高热采井吞吐效果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所研究的小洼油田东三段,已处于高轮次吞吐阶段,开发效果逐渐变差。针对该问题,小洼油田进行了氮气泡沫辅助蒸汽吞吐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现场该技术适合的井位、起泡剂的性能和工艺参数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本论文在前期现场试验和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利用数学方法、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方法,对目标区块的氮气泡沫辅助蒸汽吞吐技术进行研究,以解决多轮次吞吐开发效果变差的问题,进而提高吞吐阶段采收率。论文首先对目标区块氮气泡沫辅助蒸汽吞吐试验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了部分措施井效果不好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氮气泡沫辅助蒸汽吞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适合于氮气泡沫辅助蒸汽吞吐的油藏条件和开发条件。通过类比法、工程分析法以及灰色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适合于东三段的氮气泡沫辅助蒸汽吞吐的选井方法。通过室内实验,对所选4种起泡剂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在优选出氮气泡沫辅助蒸汽吞吐用发泡剂的基础上,利用单管填砂模型对氮气泡沫封堵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氮气泡沫在不同气液比、浓度、温度和渗透率下封堵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起泡剂对高渗层可以形成稳定的封堵,高温下仍具有使蒸汽调剖转向的能力,在气液比2:1,浓度0.5%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封堵性,能满足现场的需要。利用数值模拟软件,以W31-39井为例进行了历史拟合和氮气泡沫辅助蒸汽吞吐参数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选先注入泡沫段塞,再注入氮气,最后注入蒸汽的注入方式,泡沫剂周期注入量250m3,氮气混住比50:160:1,氮气注入速度1000Nm3/h,采液速度25m3/d时吞吐效果较好。
吴正彬[3](2018)在《稠油油藏空气辅助蒸汽增产机理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稠油在世界石油供应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随着单纯注蒸汽开发后期矛盾的加剧,如何进一步高效地提高稠油采收率成为了一个重点。本文以工程热力学、油藏工程、物理模拟实验以及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为基础,研究了空气辅助蒸汽开发稠油油藏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利用工程热力学理论公式,计算饱和蒸汽和空气-蒸汽混合气体的热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粘度、比热容、焓值和导热系数,并将其进行对比。利用热采二维可视化物理模拟模型,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观察空气-蒸汽复合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运动情况,直观展示了空气辅助蒸汽扩大油层平面波及的情况,并揭示了其机理。通过相似准则设计了热采三维物理模拟实验装置,通过监测三维模型内部温度分布和计量沿程产液量的变化,分析了空气辅助蒸汽改善稠油油藏纵向波及机理。通过测试化验实验测定了稠油的基础物理化学性质。在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开展稠油与空气的高温高压反应实验,记录反应过程中压力、原油粘度、尾气组成及原油组成的变化,揭示在不同条件下稠油与空气的氧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探究含水量、温度、气油比以及催化剂含量对稠油与空气氧化反应的影响,并对注空气的重要参数进行优化。最后通过管式填砂实验,对比了不同方式动态驱油特征及最终采收率。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以河南油田某特超稠油区块的实际生产状况和地质状况为基础,首先筛选了影响了空气辅助蒸汽开发效果的主控因素。然后建立实际地质模型,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对稠油油藏空气辅助蒸汽开发技术的注采参数进行优化。
吕政[4](2018)在《洼38块稠油油藏热力采油改善开发效果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洼38块处于辽河盆地中央凸起南部倾没带中北端,目前钻井揭露的主力含油地层自下而上为沙河街组三段、东营组。洼38块自1991年投入开发以来,已实施井网加密、扩边调整、优化注汽、方式转换、分层开发、难采动用等多项配套技术,尤其东三段蒸汽驱开发试验取得良好效果,单井产量、地层温度及压力均有明显上升。截至2017年,该区块已连续开发26年,主要开发方式为蒸汽吞吐与蒸汽驱,年产油15万吨。随开发时间延长,挖掘剩余油潜力逐渐降低,面临地层压力大幅下降、油藏动用不均、递减加快、接替产能不足等问题。如何改善热力采油效果,提高油藏开发潜能,已成为当务之急。从目前稠油开发方式看,热力采油依然是最普遍、最有效途径,因此本文在对洼38块前期热力采油阶段开发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针对蒸汽驱区块深入刻画地质体,开展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优化蒸汽驱操作参数。根据区块开发特点,结合现有采油工艺水平,开展非烃类气体辅助蒸汽吞吐、多元热流体辅助增油、稠油降粘技术、高温调剖技术等辅助热采增油配套技术研究及现场试验,强化技术措施改进,提高热采后期采收率,延缓产量递减,改善油藏整体开发效果,为国内外同类型油田开发提供借鉴依据。
李辉[5](2018)在《杜66块火驱采油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形势下,全球石油能源消耗持续升高,稠油油藏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其中火驱采油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稠油热采方式。火驱采油技术中蕴含着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传热、传质过程,同时具有热水驱、烟道气驱、蒸汽驱等多种开采机理,是提高油田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之一。曙光油田杜66块为典型的薄互层稠油油藏,1986年投入热采开发,经过多年蒸汽吞吐,可采储量采出程度达到80%以上,已进入吞吐后期,呈现“两高三低”的开发特点。为寻求有效的稳产接替方式,2005年开展了火驱先导试验并取得显着效果,2011年油田公司实施规模转驱。先导试验区注气井采用笼统注气,生产井延续吞吐生产采油方式,受油藏条件、开发方式等因素影响,暴露出火驱动用存在较大差异、尾气量大影响正常举升、注采井普遍存在腐蚀现象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为进一步提高火驱开发效果,夯实火驱工艺技术基础,推进火驱工业化进程,在采油工程方案编制过程中,针对性开展了采油工艺关键技术的研究。本文力争通过大量理论分析及现场试验,重点围绕提高火驱动用程度、提高火驱举升效率、完善火驱防腐工艺三方面开展了火驱采油工艺关键技术的研究,解决了杜66块火驱开发存在的一些问题,强化技术措施改进,提高火驱后期采收率,延缓产量递减,改善油藏整体开发效果,为国内外同类型油田开发提供借鉴依据。
刘隐[6](2018)在《D239块大凌河油层蒸汽驱先导试验方案优选》文中指出曙光油田曙一区D239块地处盘锦市盘山县土地村东,距曙光采油厂西南13.5 km处。区内地势低洼,一般海拔高度在24m左右。构造位置位于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中段的齐曙上台阶东部地区。西部、北部接D210块,东邻D24块,东南与D223块比邻。在区块整体开发部署和产能建设的逐年进行,底水锥进的加剧影响了区块的开发效果,使区块主体的油层压力大幅度降低,区块的产能接替方式不确定,这样种种的矛盾爆发,对于区块的稳定开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使区块的整体开发受到明显的限制。蒸汽驱技术是稠油油藏高轮次蒸汽吞吐后实现稳产、上产的接替手段,蒸汽吞吐开采的只能采出近井地带被加热原油,采收率一般在25%左右,井间形成了富集的剩余油。蒸汽驱不同于蒸汽吞吐,它是在蒸汽吞吐基础上,由注汽井、采油井构成注采井网,驱替原油由注汽井流向采油井,有效开采井间剩余油,从而提高采收率。所以针对区块的种种矛盾,为了提高采收率及实现稳定生产,明确合理的产能接替方式,推动区块的开发方式尽快转变,决定选定该区块进行蒸汽驱的先导性试验,为蒸汽驱可以在该区块实施提供合理的数据支持。为了在以后的开发中扩大蒸汽驱的扩大试验及规模化投产,先导性试验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是以后开发的关键一步,并且对于提高区块采收率及以后的长期稳产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资料深入分析D239块的概况并了解大凌河油层的地质特征及地质储量。之后通过室内实验,研究该区内蒸汽驱开采稠油的机理,从而揭示出经过高轮次吞吐后,通过蒸气驱进一步提高该区稠油采收率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原理。并且通过地质建模与历史拟合,对D239块蒸汽驱进行跟踪数值模拟,依此指导蒸汽驱的现场施工、汽驱方案调整,并进行汽驱效果预测。优选最适合的方式进行开发,并对注采参数进行设计,最终完成D239块蒸汽驱先导试验方案的设计。
王秋月[7](2017)在《TH稠油油藏注CO2/烟道气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LKQ油田二叠系油藏属于深层强非均质砂砾岩稠油油藏,存在水敏、原油黏度高、溶解气量低等影响因素,在注水开发时出现注水突破快、驱油效率低等问题,本文针对此类开发实际问题,在调研国内外文献基础上,采用物理实验模拟方法,分析注CO2/烟道气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机理、注气可行性以及最佳开采方式。本文在完成了岩石性质评价、油藏相态特征评价、油藏注气特征评价、水驱油及气驱油渗流特征评价、储层注气敏感性评价及储层注气效果分析后得到如下结论和建议:(1)通过孔渗特征分析,对于油藏中部分岩心由于孔喉结构发育不好导致孔渗关系较差,可以通过人工造缝的方式来增加原油的渗流能力。(2)通过渗流特征分析,岩心气驱油效率中等,并且非混相气驱油过程受气相流度显着大于液相的影响,气驱油两相渗流阻力明显小于水驱油的两相渗流阻力。注气非混相驱易产生气窜,注气突破后通过增大注气量来提高采油量的方案不可行。(3)通过展开深层稠油油藏地层流体相态及注气膨胀配伍性实验,CO2及烟道气均不能在适当的压力范围与深层稠油混相。CO2较烟道气对深层稠油具有较好的增溶降粘效果。(4)通过两组长岩心注气驱及注水驱实验,在注入相同驱替倍数的条件下,水驱的驱油效率较烟道气高,但低于CO2驱驱油效率,即对于深层稠油油藏,CO2驱效果最为理想。(5)通过注气优选及不同开发方式优选的物理实验,得出选择较早的时机采用注气开发,保持相对较高的压力及采用合理的注气速度可以有效的提高深层稠油采收率。另外水驱开发阶段在含水率较低的时机选择注气或采用气水交替以及注气段塞都能取得比单纯水驱更好的开发效果。而衰竭后采用CO2的吞吐开采方式并不具有理想效果。
王长久[8](2017)在《稠油水平井多元复合强化热力采油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稠油在全球的石油资源中具有丰富的储量,其高效开发对保证油气供应具有重要影响。水平井在稠油热采过程中被广泛应用,但限于蒸汽热损失和沿程吸汽剖面不均等问题,稠油油藏的开发急需探究更高效的开发方式。本文针对稠油水平井注热开采过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渗流力学、油层物理及油藏工程为指导理论,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和油藏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稠油油藏水平井多元复合强化热力采油技术的机理。通过设计制作稠油水平井比例模型,开展稠油热采水平井沿程吸汽状况物理模拟实验,分析总结了稠油油藏水平井注蒸汽沿程吸汽特征。并通过敏感性分析实验,确定了注汽速度、注入流体、注入方式、沿程油藏条件及完井工艺对稠油热采水平井沿程吸汽状况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改善稠油热采水平井沿程吸汽状况的有效措施。利用高温高压氧化管,开展了稠油注空气辅助蒸汽低温氧化分解反应实验,分析并总结了不同温度、压力及含水饱和度条件下的氧化分解特征。通过开展稠油-非凝析气的PVT实验,分析了稠油-非凝析气(CO2和烟道气)体系的溶解度、体积膨胀系数及粘度的PVT特性。采用长细管,开展了稠油油藏不同驱替方式下的动态驱替实验,研究对比了不同方式的驱替效果。通过稠油水平井多元复合强化热采技术的相似比例计算,设计了稠油水平井热采三维实验模型,开展了稠油水平井多元复合强化热采三维物理模拟实验,分析其不同阶段的开发效果及剩余油分布特征,总结了稠油水平井多元复合强化热采技术的开发机理。以稠油油藏NB35-2南区油藏实际区块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其热采开发过程,确定其开发特征。对多元复合强化热采方案的井网形式、注入方式及工艺参数等进行了选择和优化,最终确定了水平井多元复合强化热采最优方案。在此基础上,选定先导试验区,模拟预测水平井多元复合流体驱的开发效果。本文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了稠油油藏水平井多元复合强化热采的开发理论,对其在稠油油藏中的扩展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王亚钒[9](2017)在《蒸汽与气体复合吞吐井调剖研究》文中提出蒸汽与气体复合吞吐将氮气、二氧化碳和高温水蒸汽同时注入地层进行吞吐开采,综合利用蒸汽和气体的协同作用提高热采效果,在新疆、辽河、大庆和渤海等多个油田进行了现场应用,取得了很好的增产效果。但是,由于复合吞吐中注入气体的非凝析特性,较常规蒸汽更容易发生气窜问题,气窜后造成气窜井关井,严重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效果。本文针对蒸汽与复合气体吞吐中出现易发生的气窜问题,首先,通过基于概念模型的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了油藏地质因素、井因素对水平井之间气窜的影响规律,明确了蒸汽与气体复合吞吐气窜的主控因素。其次,根据蒸汽与复合气体吞吐调堵封窜的需要,通过室内实验优选了凝胶堵剂配方,并评价了凝胶堵剂的注入性、封堵性和提高采收率效果。最后,基于渤海某一实际油藏区块的地质模型,通过油藏数值模拟评价了蒸汽与气体复合吞吐过程中注入凝胶堵剂的调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地层厚度、纵向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水平井井距是影响蒸汽与气体复合吞吐中气窜的主要因素。本文优选的凝胶堵剂耐温可达150℃,填砂管实验的封堵率可达98%以上。并联砂管实验表明,渗透率级差越高(<10),凝胶堵剂的调剖效果越好,凝胶调剖后可提高采收率24.83%26.16%。实际油藏模型数值模拟表明,蒸汽与复合气体吞吐过程中注入凝胶调剖后井组增产效果明显。
范明伟[10](2016)在《烟道气驱油机制的分子模拟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满足我国日益加快的经济发展和对石油资源的需要,寻求一种开采效果好、经济效益高的采油技术已是迫在眉睫。注烟道气采油既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又可以增加原油采收率,是一项经济和环境双赢的工程。然而,目前对烟道气驱油的研究还较少,对烟道气驱油的微观机制还不明确,极大的限制了烟道气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的应用。因此本文采用分子模拟方法研究了烟道气驱油的微观机制,弥补烟道气驱油机制理论研究的不足,为烟道气驱油提供理论指导。原油体积膨胀的微观过程表明油气界面处十二烷分子链的伸展为氮气和二氧化碳进入原油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同时较多的氮气和二氧化碳进入油相之后使得油相体积膨胀。通过计算氮气/十二烷体系和二氧化碳/十二烷体系不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能发现气体和十二烷之间的相互作用能是体积膨胀的主要原因,并且在非键相互作用能中的色散作用力占主导地位。通过观察氮气和二氧化碳溶胀原油的结果,发现二氧化碳比氮气能够更好的溶胀原油,二氧化碳在油中溶解度更高。对烟道气驱油微观过程的研究发现烟道气驱油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是气体进入孔道后二氧化碳相壁面吸附而氮气扩散进入油相,之后是二氧化碳将壁面上的油分子剥离下来,接着是气体进入油相使油团簇体积膨胀,增加油分子的流动性,进而便于驱替原油,最后孔道左侧吸附于壁面上的油分子逐渐减少,油分子一部分溶解在烟道气当中,一部分被驱替到孔道右侧。通过对油分子的密度分布和径向分布函数的定量分析验证了烟道气驱油的微观机制。通过孔道中氮气和二氧化碳以孔道中心为轴沿径向的分布发现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碳在驱油中以剥离壁面原油和溶解原油为主而氮气则以提供驱替能量为主。此外研究了不同比例烟道气的驱油过程,研究发现在氮气和二氧化碳以1:2的比例混合时具有最好的驱油效果。最后分析了温度和压力对烟道气驱油的影响,发现增大压力和升高温度有利于原油的驱替。
二、洼38块蒸汽复合烟道气驱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洼38块蒸汽复合烟道气驱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小洼油田非烃气辅助蒸汽吞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技术路线 |
2 油藏概况 |
2.1 油田地质情况 |
2.1.1 油田地理位置 |
2.1.2 地层特征 |
2.1.3 储层特征 |
2.1.4 流体特征 |
2.1.5 油层温度及压力 |
2.2 开发历程 |
2.3 吞吐开发现状及目前存在问题 |
2.3.1 目前开发现状 |
2.3.2 目前存在问题 |
2.4 现场试验效果评价 |
2.4.1 周期净增油统计对比 |
2.4.2 周期油汽比及注汽压力变化分析 |
2.4.3 氮气泡沫辅助蒸汽吞吐典型无效井原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氮气泡沫辅助蒸汽吞吐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氮气泡沫辅助蒸汽吞吐开采机理 |
3.2 氮气泡沫辅助蒸汽吞吐影响因素分析 |
3.2.1 主要地质影响因素初选 |
3.2.2 概念模型建立 |
3.2.3 主要地质影响因素分析 |
3.2.4 开发影响因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氮气泡沫辅助蒸汽吞吐选井方法研究 |
4.1 类比法分析 |
4.2 工程分析法 |
4.3 综合评判方法选择 |
4.4 灰色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 |
4.4.1 灰色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4.4.2 模糊理论综合评判 |
4.5 应用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起泡剂性能评价及封堵实验研究 |
5.1 评价泡沫性能的指标 |
5.2 起泡剂的筛选及性能评价 |
5.2.1 起泡剂的发泡性和稳定性 |
5.2.2 起泡剂浓度优选 |
5.2.3 起泡剂的地层水配伍性实验(耐盐性) |
5.2.4 起泡剂的耐温性能评价 |
5.3 起泡剂封堵性能实验 |
5.3.1 封堵实验评价方法 |
5.3.2 实验装置及流程 |
5.3.3 气液比对阻力因子的影响 |
5.3.4 浓度对阻力因子的影响 |
5.3.5 温度对阻力因子的影响 |
5.3.6 渗透率对阻力因子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氮气泡沫辅助蒸汽吞吐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
6.1 模型选择 |
6.2 模型的建立 |
6.2.1 模拟典型井选择 |
6.2.2 网格及模拟层划分 |
6.2.3 典型井建立 |
6.2.4 流体物性参数 |
6.3 典型井历史拟合 |
6.4 工艺参数优化 |
6.4.1 注入方式优化 |
6.4.2 泡沫剂注入量优化 |
6.4.3 氮气混注比优化 |
6.4.4 氮气注入速度优化 |
6.4.5 采液速度优化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稠油油藏空气辅助蒸汽增产机理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现状 |
1.2.2 空气-蒸汽混合气体热物性研究现状 |
1.2.3 稠油气体辅助蒸汽开发研究现状 |
1.2.4 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技术路线及逻辑框图 |
第2章 高温高压蒸汽-空气体系热物理性质研究 |
2.1 蒸汽的热物理性质 |
2.1.1 蒸汽热焓和汽化潜热 |
2.1.2 蒸汽比容和密度 |
2.1.3 蒸汽粘度 |
2.2 蒸汽-空气体系热物理性质研究 |
2.2.1 空气基本物性 |
2.2.2 气汽混合物热物性计算模型 |
2.3 蒸汽-空气体系热物性计算结果与讨论 |
2.3.1 混合气体密度与比容变化特征 |
2.3.2 混合气体粘度变化特征 |
2.3.3 混合气体比热容变化特征 |
2.3.4 混合气体焓值变化特征 |
2.3.5 混合气体导热系数变化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空气辅助蒸汽提高油层波及研究 |
3.1 蒸汽/空气复合体系改善油层平面波及研究 |
3.1.1 实验准备 |
3.1.2 油层宏观波及变化特征 |
3.1.3 复合体系微观驱油机理分析 |
3.1.4 不同方式动态驱油特征 |
3.2 蒸汽/空气复合气体改善油层纵向波及研究 |
3.2.1 三维模型的设计 |
3.2.2 实验准备 |
3.2.3 不同注入方式油层温度分布特征 |
3.2.4 不同注入方式油层产液量变化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空气辅助蒸汽提高稠油驱油机理研究 |
4.1 原油物化性质研究 |
4.1.1 原油流变特性 |
4.1.2 原油族组成及元素分析 |
4.1.3 原油组成分子量测试 |
4.1.4 原油组分结构测试 |
4.2 空气氧化特征研究 |
4.2.1 反应压力的变化 |
4.2.2 尾气成分的变化 |
4.2.3 原油组成的变化 |
4.3 稠油氧化参数优化 |
4.3.1 含水量的影响 |
4.3.2 温度的影响 |
4.3.3 气油比的影响 |
4.3.4 催化剂含量的影响 |
4.4 动态驱油实验 |
4.4.1 实验准备 |
4.4.2 不同注入方式驱油特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稠油油藏空气辅助蒸汽技术应用 |
5.1 空气辅助蒸汽吞吐影响因素分析 |
5.1.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5.1.2 油藏物性参数敏感性分析 |
5.1.3 主控因素分析 |
5.2 河南油田某区块空气辅助蒸汽吞吐动态参数优化 |
5.2.1 区块概况 |
5.2.2 数值模型建立及生产动态历史拟合 |
5.2.3 空气辅助蒸汽开发方案优化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洼38块稠油油藏热力采油改善开发效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洼38块油藏地质特征与开发现状 |
1.1 地层 |
1.2 构造特征 |
1.3 沉积特征 |
1.4 储层特征 |
1.5 油气藏特征 |
1.6 流体性质 |
1.7 地层温度和地层压力系统 |
1.8 区块储量及开发现状 |
第二章 洼38块主要开发方式开发效果评价 |
2.1 井网扩边加密调整 |
2.2 蒸汽吞吐效果评价 |
2.3 东二段油藏二次开发效果评价 |
2.4 蒸汽驱效果评价 |
2.4.1 沙三段蒸汽驱先导试验 |
2.4.2 沙三段蒸汽驱扩大及SAGD技术应用 |
2.4.3 东三段蒸汽驱先导试验历程 |
2.4.4 东三段蒸汽驱先导试验效果 |
2.5 洼38块油藏开发主要矛盾 |
第三章 洼38块蒸汽驱井组改善开发效果参数优化 |
3.1 扩大开发基本原则 |
3.2 开发目的层优选 |
3.3 蒸汽驱井网选择 |
3.3.1 反九点井网存在问题 |
3.3.2 “回字型”井网技术优势 |
3.3.3 “回字型”井网先期试验 |
3.4 东三段储层建模 |
3.4.1 数据准备 |
3.4.2 网格设计 |
3.4.3 三维构造建模 |
3.4.4 属性参数建模 |
3.4.5 净毛比模型 |
3.4.6 目的层地质储量 |
3.5 东三段蒸汽驱数值模拟 |
3.5.1 应用软件及模型 |
3.5.2 历史拟合及油藏参数选取 |
3.6 蒸汽驱基础操作参数建立 |
3.7 蒸汽驱操作参数优化 |
3.8 东三段蒸汽驱阶段采收率预测 |
3.9 东三段蒸汽驱试注吸汽效果及油层连通性分析 |
第四章 稠油区块改善开发效果配套技术研究 |
4.1 非烃类气体辅助蒸汽吞吐技术 |
4.1.1 非烃类气体辅助蒸汽吞吐机理 |
4.1.2 非烃气辅助吞吐效果影响因素 |
4.1.3 氮气注入量设计及现场应用 |
4.2 多元热流体助采技术 |
4.2.1 多元热流体注入作用机理 |
4.2.2 注多元热流体开发工艺现状 |
4.2.3 多元热流体吞吐现场试验 |
4.3 稠油降粘开采技术 |
4.3.1 环保型降粘剂配方体系筛选 |
4.3.2 环保型降粘配方体系配比优选 |
4.3.3 降粘剂性能对小洼油田适应性评价 |
4.3.4 降粘剂加药系统 |
4.3.5 井筒掺液降粘技术适应性评价 |
4.4 高温开采技术 |
4.4.1 高温调剖技术 |
4.4.2 高温举升技术 |
4.4.3 高温防砂技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杜66块火驱采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杜66区块概况 |
1.1 油藏地质概况 |
1.1.1 构造特征 |
1.1.2 储层特性及物性 |
1.1.3 隔夹层分布 |
1.1.4 油层分布 |
1.1.5 流体性质 |
1.1.6 地层温度及压力 |
1.2 开发历程及现状 |
1.3 目前火驱开发存在的主要矛盾 |
1.3.1 火驱动用状况存在较大差异 |
1.3.2 举升系统效率低 |
1.3.3 如何合理控制排注比与套压不明确 |
1.3.4 注-采井普遍存在腐蚀现象 |
第二章 提高火驱动用程度系列技术研究 |
2.1 点火方式优选 |
2.1.1 点火方式的优选 |
2.1.2 点火成功的判断 |
2.2 分层注气技术 |
2.2.1 同心管分层注气管柱 |
2.2.2 分层电点火注气管柱 |
2.3 提高下部油层动用技术 |
2.4 生产井气窜封堵技术 |
2.5 参数调控技术 |
2.5.1 控制产液量 |
2.5.2 合理控制排注比与套压 |
第三章 火驱高效举升技术研究 |
3.1 高效复合气锚 |
3.2 防气采油一体管柱 |
3.3 防气防砂一体管柱 |
第四章 火驱注-采井防腐技术研究 |
4.1 腐蚀原因分析 |
4.2 防腐工艺研究 |
第五章 现场应用及效益分析 |
5.1 现场应用 |
5.1.1 提高火驱动用程度系列技术 |
5.1.2 火驱高效举升技术 |
5.2 效益分析 |
5.2.1 直接经济效益 |
5.2.2 社会效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D239块大凌河油层蒸汽驱先导试验方案优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稠油注蒸汽开采技术应用状况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D239块大凌河油层地质特征 |
2.1 油藏概况 |
2.2 油田开发简况 |
2.3 油藏地质特征 |
2.3.0 层组划分 |
2.3.1 断裂构造特征 |
2.3.2 沉积特征 |
2.3.3 储层岩石学特征 |
2.3.4 隔夹层特征 |
2.3.5 油水分布规律及油藏类型 |
2.3.6 流体性质 |
2.3.7 油藏压力及温度 |
2.4 储量计算 |
2.4.1 储量计算结果 |
2.4.2 储量估算结果 |
第三章 D239块大凌河油层开发效果分析 |
3.1 蒸汽吞吐开发效果评价 |
3.1.1 蒸汽吞吐生产特点及规律 |
3.1.2 蒸汽吞吐开发效果评价 |
3.1.3 开发潜力评价 |
3.2 蒸汽驱先导试验效果评价 |
3.2.1 先导实施概况 |
3.2.2 先导试验取得的认识 |
第四章 D239块大凌河油层数值模拟研究 |
4.1 油藏数值模型的建立及历史拟合 |
4.1.1 油藏数值模型建立 |
4.1.2 历史拟合 |
4.2 D239块剩余油分布研究 |
4.2.1 油层纵向动用程度分析 |
4.2.2 油层平面动用程度分析 |
第五章 蒸汽驱先导试验方案优选 |
5.1 开发方式优选 |
5.2 开发层系划分 |
5.2.1 层系划分原则 |
5.2.2 层系划分结果 |
5.3 蒸汽驱方案优化 |
5.3.1 井网优选 |
5.3.2 井距优选 |
5.3.3 注汽方式优选 |
5.3.4 射孔方式优选 |
5.3.5 蒸汽干度优选 |
5.3.6 注汽速率优选 |
5.3.7 采注比优选 |
5.3.8 转驱时机的确定 |
5.3.9 蒸汽驱结束方式优化 |
5.4 蒸汽驱开发部署及指标预测 |
5.4.1 部署原则 |
5.4.2 蒸汽驱开发部署 |
5.4.3 开发指标预测 |
5.5 蒸汽驱监测系统设计 |
5.5.1 监测目的 |
5.5.2 监测系统部署原则 |
5.5.3 监测井网部署结果 |
5.5.4 监测的主要参数 |
5.5.5 监测手段及内容 |
5.5.6 资料录取要求 |
5.6 方案实施要求 |
5.6.1 钻完井工艺要求 |
5.6.2 注汽系统要求 |
5.6.3 举升系统要求 |
5.6.4 取资料要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TH稠油油藏注CO2/烟道气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内外稠油注CO_2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稠油注烟道气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认识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研究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LKQ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 |
2.1 油藏地质特征 |
2.1.1 构造特征 |
2.1.2 地层特征 |
2.1.3 油藏类型 |
2.2 油藏开发方式论证 |
2.2.1 弹性驱动采收率 |
2.2.2 水驱采收率 |
2.2.3 气驱采收率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岩心物性参数及渗流特征 |
3.1 储层岩心孔渗测试及结构分析 |
3.1.1 岩心孔隙结构CT扫描分析 |
3.1.2 岩心渗流特征分析 |
3.1.3 储层非均质性 |
3.2 油气、油水两相渗流特征分析 |
3.2.1 气驱油过程油气相渗曲线 |
3.2.2 气驱油过程归一化的相渗曲线 |
3.2.3 岩心的油气分流曲线 |
3.2.4 岩样无因次采油/液指数分析 |
3.2.5 岩心的含气饱和度(S_g)分布研究 |
3.2.6 油气两相区渗流阻力研究 |
3.2.7 水驱油过程油水渗流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稠油注气膨胀实验 |
4.1 流体相态特征实验设计 |
4.1.1 主要研究内容 |
4.1.2 原油样品单次脱气分析 |
4.1.3 原油样品相态分析 |
4.2 原油注气膨胀实验分析 |
4.2.1 注CO_2膨胀实验结果分析 |
4.2.2 注烟道气膨胀实验结果分析 |
4.2.3 注气结果对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长岩心驱替机理实验研究 |
5.1 实验设备及流程 |
5.1.1 长岩心实验设备 |
5.1.2 实验样品与准备 |
5.1.3 长岩心准备及排序 |
5.1.4 长岩心驱安装与样品饱和 |
5.2 单管长岩心气驱油及水驱油实验及分析 |
5.2.1 不同注入气体筛选 |
5.2.2 注水转注气时间研究 |
5.2.3 注气速度敏感性分析 |
5.2.4 注气压力敏感性分析 |
5.2.5 注入段塞优化 |
5.2.6 水驱实验 |
5.2.7 水驱后气水交替 |
5.2.8 水驱后吞吐实验 |
5.3 单管长岩心吞吐驱替实验分析 |
5.3.1 高渗未压裂组长岩心衰竭后注CO_2吞吐实验 |
5.3.2 高渗压裂组长岩心衰竭后注CO_2吞吐实验 |
5.3.3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稠油水平井多元复合强化热力采油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稠油油藏注蒸汽水平井研究现状 |
1.2.2 水平井筒变质量流研究现状 |
1.2.3 多元复合强化热采技术研究现状 |
1.2.4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技术路线与逻辑结构 |
第2章 稠油热采水平井井筒沿程吸汽状况研究 |
2.1 实验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
2.2 稠油热采水平井井筒沿程吸汽状况模拟实验 |
2.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2 实验方案与步骤 |
2.3 稠油热采水平井井筒沿程吸汽状况 |
2.4 稠油热采水平井沿程吸汽状况敏感因素分析 |
2.4.1 不同注汽速度的吸汽特征 |
2.4.2 不同注入流体的吸汽特征 |
2.4.3 不同注入方式的吸汽特征 |
2.4.4 不同油藏条件的吸汽特征 |
2.4.5 不同完井工艺的吸汽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稠油多元复合强化热采原油物性变化特征研究 |
3.1 稠油注空气辅助蒸汽低温氧化分解特征研究 |
3.1.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1.2 实验方案与步骤 |
3.1.3 不同反应条件低温氧化分解特征分析 |
3.2 稠油-非凝析气体系PVT特性研究 |
3.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2.2 实验方案与步骤 |
3.2.3 不同稠油-非凝析气体系PVT特性分析 |
3.3 稠油多元复合流体动态驱替特征研究 |
3.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3.2 实验方案与步骤 |
3.3.3 不同驱替方式驱替效果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稠油水平井多元复合强化热采三维物理模拟实验 |
4.1 稠油水平井多元复合强化热采相似设计 |
4.2 稠油水平井多元复合强化热采三维实验 |
4.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2.2 实验方案与步骤 |
4.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 稠油水平井多元复合强化热采开发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NB35-2稠油油藏水平井多元复合强化热采技术对策 |
5.1 NB35-2稠油油藏热采开发过程数值模拟 |
5.1.1 油田地质概况及开发现状 |
5.1.2 油藏数值模型建立 |
5.1.3 生产动态历史拟合 |
5.1.4 三场分布特征分析 |
5.2 NB35-2稠油油藏水平井多元复合强化热采方案 |
5.2.1 区块井网选择 |
5.2.2 注入方式确定 |
5.2.3 工艺参数优化 |
5.3 NB35-2油田先导区多元复合流体驱开发效果预测 |
5.3.1 先导试验区的选择 |
5.3.2 先导试验方案效果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蒸汽与气体复合吞吐井调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蒸汽与气体复合吞吐技术 |
1.2 蒸汽与气体复合吞吐井调剖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蒸汽与气体复合吞吐井窜流与开采规律研究 |
2.1 概念模型建立 |
2.2 地质因素敏感性研究 |
2.2.1 油层厚度 |
2.2.2 原油粘度 |
2.2.3 平面非均质性 |
2.2.4 纵向非均质性 |
2.3 部署因素敏感性研究 |
2.3.1 井距 |
2.3.2 水平段长度 |
2.3.3 水平井纵向位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蒸汽与气体复合吞吐井调剖堵剂优化及性能优选 |
3.1 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凝胶体系流变性实验 |
3.2.1 实验方法 |
3.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 矿化度对凝胶性能的影响评价实验 |
3.3.1 实验方法 |
3.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 凝胶的耐温性评价实验 |
3.4.1 实验方法 |
3.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 凝胶体系注入性能评价实验 |
3.5.1 实验方法 |
3.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6 凝胶体系封堵性能评价实验 |
3.6.1 实验方法 |
3.6.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7 地层非均质性对凝胶体系调剖效果的影响评价实验 |
3.7.1 实验方法 |
3.7.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8 凝胶注入量对凝胶体系调剖效果的影响评价实验 |
3.8.1 实验方法 |
3.8.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9 凝胶体系成胶反应过程及微观调驱机理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际油藏凝胶调剖效果 |
4.1 目的区块的开发现状 |
4.2 模型参数及生产措施设计 |
4.2.1 模型参数设计 |
4.2.2 生产措施设计 |
4.3 耐高温凝胶调剖效果 |
4.3.1 凝胶注入量优化结果 |
4.3.2 措施井组累产气变化 |
4.3.3 措施井组累产油变化 |
4.3.4 措施井组生产气油比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烟道气驱油机制的分子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烟道气采油机理 |
1.2.2 温室气体对烟道气驱的影响研究 |
1.2.3 烟道气驱现状分析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分子模拟基本理论简介 |
2.1 引言 |
2.2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
2.2.1 分子动力学模拟基本原理 |
2.2.2 COMPASS力场介绍 |
2.3 Materials Studio软件介绍 |
2.4 小结 |
第三章 氮气和二氧化碳溶胀原油的机理 |
3.1 引言 |
3.2 模型和方法 |
3.3 氮气作用下烷烃膨胀的微观机理 |
3.3.1 氮气作用下烷烃膨胀的微观过程 |
3.3.2 径向分布函数 |
3.3.3 相互作用能 |
3.4 二氧化碳作用下烷烃膨胀的微观机理 |
3.4.1 二氧化碳作用下烷烃膨胀的微观过程 |
3.4.2 径向分布函数 |
3.4.3 相互作用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烟道气驱替原油的分子模拟研究 |
4.1 引言 |
4.2 模型和方法 |
4.3 烟道气驱替原油的机制分析 |
4.3.1 混合气体驱替原油的微观过程 |
4.3.2 密度分布和径向分布函数 |
4.3.3 孔道中烟道气的径向分布 |
4.4 不同比例的N2和CO2混合驱替原油的研究 |
4.4.1 密度分布 |
4.4.2 质心分布 |
4.5 温度和压力对烟道气驱油的影响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洼38块蒸汽复合烟道气驱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稠油油藏氮气辅助蒸汽驱室内实验[J]. 张洪宝,刘永建,塔耀晶,王世红,温亚雄. 断块油气田, 2020(05)
- [2]小洼油田非烃气辅助蒸汽吞吐技术研究[D]. 陈昱铭. 重庆科技学院, 2018(02)
- [3]稠油油藏空气辅助蒸汽增产机理研究及应用[D]. 吴正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4]洼38块稠油油藏热力采油改善开发效果技术研究[D]. 吕政.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 [5]杜66块火驱采油技术研究[D]. 李辉.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 [6]D239块大凌河油层蒸汽驱先导试验方案优选[D]. 刘隐.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 [7]TH稠油油藏注CO2/烟道气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D]. 王秋月. 西南石油大学, 2017(11)
- [8]稠油水平井多元复合强化热力采油机理研究[D]. 王长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9]蒸汽与气体复合吞吐井调剖研究[D]. 王亚钒.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10]烟道气驱油机制的分子模拟研究[D]. 范明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标签:地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