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足年之工作时间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丁一[1](2014)在《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高龄化和长寿不健康的特征,我国的人口快速走向老龄化。截至2012年12月,60岁及以上和65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已分别占总人口的14.33%、9.40%,8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的0.58%。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60%-70%的有慢性病史,15%的患有严重疾病,伤残率是总人口伤残率的3.6倍。《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发布的数据称,截至2013年,我国的失能老人已超过3700万,并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到2020年,失能、半失能老人将突破4600万。由此可见,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问题十分严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需求不断增加并且日益呈现多样性特征。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问题,在先后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国办发[2006]6号)、《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2011—2015)》(国办发[2011]60号)、《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等文件中,反复强调失能、半失能老人照料和护理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发展老年护理、临终关怀业务,并提出根据实际情况对开展老年护理、临终关怀服务的机构给予政策扶持。然而,由于起步晚、时间短、发展慢,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有成熟的长期照护模式,对于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相关论述也仅仅散见于政府的养老服务文件中。现有的居家照护、社区照护、机构照护等长期照护供给方式无法完全同失能老人的需求匹配,不但造成大量长期照护资源的浪费,而且无法完全满足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需求。在上述背景下,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问题,不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而且很大程度上决定政府养老事业的成败,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目前我国关于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使用的研究方法大多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性分析或对理论的宏观概括性分析,侧重于讨论某种模式的供需现状及存在问题、介绍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等。关于如何处理家庭照护这一传统照护方式与其它社会化照护方式之间的关系,如何定位长期照护的不同责任主体等方面的研究较少,从整体上研究如何通过构建长期照护模式满足失能老人多样性需求的文献更为鲜见。鉴于此,本文以构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为目的,从梳理长期照护模式在我国的发展演进历程入手,以分析失能老人的需求与长期照护模式之间的关系为逻辑起点,首先,阐述了不同类别失能老人对长期照护的一般性需求和特殊性需求;通过PEST方法和SWOT方法,分析了现有不同长期照护方式的微观特征及其所处的宏观环境,并同失能老人的多元化需求进行匹配分析。然后,建立有序probit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调查问卷所得相关数据,研究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并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长期照护模式的经验,依据需要理论、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公平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及理性选择理论等基础理论,本着“既能够满足失能老人希望在家照护的意愿,又能满足他们多样性照护需求”的原则,提出构建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的基本思路,构建以失能老人需求意愿为基础的长期照护模式,并利用北京大学提供的CLHLS 2008年和2011年微观面板数据,通过建立转移概率矩阵,追踪老年人的健康状态转移状况,结合预测的2013年中国老年人口数据对比分析构建前后长期照护模式需要的机构床位数量,论证了模式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我国构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的政策性建议。本文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第一,失能老人群体内部具有整体性和个性化的特征,对长期照护模式的需求也呈现出相似点和异质性。从整体上看,绝大部分失能老人希望在家里或自已熟悉的社区接受长期照护,除非万不得已,很少有失能老人主动愿意去长期照护机构。以身体失能程度、家庭照护的状况以及患病情况作为分类标准,将失能老人分类后进一步分析发现,单纯的家庭照护、居家照护、社区照护、机构照护方式均无法满足失能老人的多样性长期照护需求。一是对于家庭照护来说,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实施的人口政策,加之改革开放后社会流动的不断加速,家庭在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中的功能日趋弱化。二是对于居家照护来说,其建立初衷是保证失能老人既能够享受家庭带来的精神慰藉,又能够得到专业人员提供的长期照护,减轻家庭照护者的负担,提高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质量和效率。现实中却由于内容缺乏针对性、缺失医疗康复护理功能等原因,居家照护无法为患病的失能老人提供长期照护,而且对家庭照护的替代作用非常有限,很多情况下家庭照护者依然承担大量的照护任务,甚至仍是照护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三是对于社区照护来说,也存在同居家照护类似的问题,无法为居家照护提供充分而且高质量的服务供给保障,无法满足居家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需求,从而无法真正实现其依托功能。四是对于机构照护来说,它能够为失能老人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长期照护,但却由于存在缺乏精神慰藉、收费过高、有悖中国人的传统家庭情结以及供需结构失衡等问题,仍然得不到失能老人的亲睐。由此可见,单独依赖任何一种长期照护方式均无法满足所有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需求,构建一个兼具整体性和个性化的长期照护模式势在必行。第二,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需求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失能老人自身具备的客观条件和他们对客观环境的评估。失能老人的性别、婚姻状况、身体状况、居住状况显着影响他们的长期照护模式需求,女性、有配偶的失能老人、身体状况较好、非独居的失能老人,更倾向于选择与家庭及子女联系密切的长期照护方式;二是对不同长期照护模式的了解程度和态度。对于大部分失能老人来说,他们对居家照护、社区照护、机构照护的了解越客观,评价越高,越有可能选择这几种模式补充甚至是替代日趋弱化的家庭照护;三是选择长期照护模式时感受到的外界压力。失能老人本人、他们的子女、邻居和朋友越不排斥他们入住长期照护机构,他们越有可能选择与家庭及子女联系不密切的长期照护方式。第三,梳理与研究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日本和美国的长期照护模式后发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长期照护模式起步早,发展成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相比之下,我国大陆地区尚未有成熟的长期照护模式,已有的长期照护方式在发展中存在理念不清晰、设计不合理、配套支持不充分以及专业性缺乏等问题。由此得到以下启示:构建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时,应当在充分考虑国情的前提下,注重长期照护理念、立法保障、多元化长期照护主体的参与方式及其相互关系定位等方面问题。第四,以尊重失能老人的需求意愿为出发点,本着系统性、权利性、公平性、选择性以及渐进性的原则,构建了一个既能够满足失能老人希望在家照护的意愿,又能满足他们多样性需求的长期照护模式。该模式以家庭照护为核心,居家照护为基础,社区照护为依托,机构照护为支撑,家庭病床为补充,具体包括8种实现方式:家庭照护、居家照护、社区照护、养老院、家庭照护和家庭病床的结合、居家照护和家庭病床的结合、社区照护和家庭病床的结合以及护理院。其中,家庭照护对应的是不需要医疗护理且有充足家庭照护资源的失能老人;居家照护主要适用于处于轻度、中度失能,不需要医疗服务,并且没有充足家庭照护资源的老人;社区照护主要适用于处于轻度、中度失能,不需要医疗服务,并且家庭照护资源匮乏的老人;养老院主要是为重度失能、家庭照护资源匮乏并且不需要复杂医疗照护的老人提供长期照护;家庭照护和家庭病床相结合主要针对需要简单医疗护理且有充足家庭照护资源的失能老人;居家照护和家庭病床相结合主要适合于轻度、中度失能,家庭照护资源不足并且需要简单医疗护理的老人;社区照护和家庭病床相结合主要是为轻度、中度失能,家庭照护资源匮乏并且需要简单医疗护理的老人提供长期照护;护理院主要针对重度失能并且需要系统复杂医疗护理的老人。第五,以失能老人需求意愿为基础的长期照护模式具有可行性,能够有效缓解未来失能老人增加、家庭照护人员减少给养老院和护理院带来的长期照护床位供给压力。根据相关测算,该长期照护模式可以使养老院和护理院的床位供给压力减少约75%。而且,本模式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尊重失能老人的需求意愿,并且秉持了“持续照护”的理念;同时,遵循家庭优先的原则,尽可能地减少由于居住环境的改变给失能老人带来的不便,最大限度地保持老人和亲人、邻居朋友之间的交流,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他们的精神孤独。在实践中,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功能的有效发挥需要同长期照护系统中其它组成部分协调配合,因此,需要通过重新诠释并且宣传孝文化,促进传统文化观念与现实国情协调;同时,还需要完善政策、法律、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丰富长期照护内容,提供人才和物质保障,形成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长期照护供需协调之间的良性互动,唯有此,才能真正实现模式设计的初衷。
吴波[2](2009)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陕西段水环境容量及其价值的研究》文中提出汉丹江流域陕西段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区,其水环境容量研究,对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尤其水环境容量价值的估算,可作为国家和受水地区给予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量确定的重要途径,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论文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汉丹江流域陕西段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水环境容量影响因素及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数学模型对汉丹江流域干流进行水环境容量计算。针对水源区陕西段为了满足调水目标而提高水质标准、限制污染物排放的要求,使得水源区损失了部分水环境容量价值,对其区域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将此价值作为补偿量进行研究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对水源区陕西段的水文水资源、水质及污染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了规划水平年(2020年)以前各年的排污情况,并对流域的水环境容量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流域的水环境容量在逐年减少,而污染物排放超过水环境容量的河段越来越多,所以应逐年加大治理力度,保护水源区的水质。2、通过分析水环境容量价值的理论和现有评价模型的特点,提出了针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陕西段水环境容量损失量的价值研究方法。由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陕西段为了满足调水要求损失了部分水环境容量的利用价值,所以本文估算了从现状水平年(2006年)至规划水平年(2020年)水源区陕西段在调水前后所造成的水环境容量的损失量,并对各年水环境容量损失量的价值进行估算。3、建立了水源区陕西段水环境容量损失量的价值与生态补偿量之伺的关系。将水环境容量损失量的价值作为国家及受水区给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陕西段的生态补偿量,为垮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提供参考。
邵峰[3](2009)在《转型时期山东沿海农村城市化模式及整合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城市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正确引导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旨在回顾中外农村城市化理论和实践的演变轨迹,研究山东沿海农村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模式,分析转型时期沿海农村城市化发展的新特点、新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新形势下山东沿海农村城市化的整合机制。论文分为七章,依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其中,第一章就论文的选题背景、核心概念、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作了基本论述。第二章总结、归纳了国外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国外农村城市化模式理论的新进展及其启示意义。第三章从城市化的动力角度对山东沿海农村城市化发展的具体实践模式进行了介绍,认为当前存在内生型和外生型两大类共五种类型的实践模式,分别结合典型案例对这五种模式的主要内涵和利弊进行了深入剖析。第四章分析了转型时期我国沿海地区农村城市化的现状特征,即和谐与冲突并存、博弈与失衡并存、整合与分化并存、存续与消除并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约我国沿海农村城市化发展的思想观念、生态环境、利益分配、政策等方面的主要问题。第五章对沿海地区农村城市化互动机理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农村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区域空间和生态的协调发展。第六章提出“转型社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以微观的形式揭示了我国山东沿海地区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变过程中的一些倾向。第七章提出建立面向多元居住主体的“转型社区”整合机制,包括资源整合机制、服务机制、制度规范机制、自治参与机制、文明创建机制和心理调节机制六大子机制。
隋少峰[4](2008)在《山东省职业卫生服务现状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职业病是严重危害全球劳动力人口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2001年“WHO的职业卫生规划”报告中列举数据指出,全世界每年发生1亿6000万例职业病患者,造成1100万人死亡和巨大经济损失。近年我国职业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群体性、恶性事件屡有发生,呈现出总量大、涉及行业广、增长快的态势。我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群居世界首位,每年因职业病、工伤事故产生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2000亿元。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有效的职业卫生服务(Occupational Health Service,OHS),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有效防治职业病的重要措施。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是扩大职业卫生服务的覆盖面,提高职业卫生服务的利用率,使最广大的劳动力人群能够得到应有的职业卫生服务。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我国的职业卫生服务开始走上法制化、市场化管理的轨道。现在已经初步形成OHS网络,但运行中有待解决和研究的问题还很多,如管理体制、机制、人才、筹资等方面的问题。尽管目前对OHS的研究较多,但对企业的OHS需求、OHS机构人员的培训需求,职工工作满意度、机构筹资、机构内部管理、机构的服务提供效率、OHS外部支持环境等方面的评价研究仍然是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和空白点。从全面、综合的角度出发进行系统的OHS发展策略研究则更少。鉴于此,急需探讨解决这些深层次问题的对策与策略,以促进OHS健康持续发展。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供方、需方、外部支持环境三方面在目前OHS运作中的现状,找出制约OHS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OHS发展策略的系统研究,为进一步提高有效OHS的覆盖面和利用率,控制职业病,建立OHS可持续发展机制提出有科学依据的干预措施与政策建议。研究内容1.工业企业的OHS认知;2.OHS人力资源现状;3.OHS机构运行现状;4.OHS外部支持环境;5.OHS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研究对象选择9家工业企业,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14名企业管理人员和354名有毒有害岗位作业工人进行相关的调查。对山东省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OHS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普查。选择6家市级OHS机构和24家县级OHS机构,对机构的299名OHS人员进行相关调查。对所抽OHS机构所在地的部分监督机构领导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同时利用Medline等检索工具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定量调查包括:企业管理人员与工人OHS需求调查,OHS机构资源及服务提供现状调查,报告书存档资料抽样调查,职工工作满意度,稳定性抽样调查,职工培训需求抽样调查等。定性调查包括:OHS领导、卫生监督机构领导、企业管理人员个人深入访谈,OHS机构医务人员专题小组讨论等。资料分析采用描述性研究与分析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主要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如非条件Logistic回归、因子分析等)、SWOT分析、情景分析、定性分析等。其中定性分析方法采用阅读过录文本、编码、属性归类、进行解释等一系列定性分析步骤,对资料进行解读。研究结果本研究5个主体部分的研究结果如下:一、工业企业OHS认知的现状评价1.企业管理人员对职业病的危害认识不足,在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超标现象较普遍,但多数管理人员竟然认为现有作业场所的劳动条件足够好,能够有效保护劳动者的健康。管理人员和工人对OHS需求愿望强烈,这为今后OHS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管理人员和工人的法律意识、职业卫生知识有待提高。2.企业开展OHS的首要原因是多数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到良好的作业环境有助于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是企业开展OHS的第二个原因。第三个原因是为了维护企业的公众形象和声誉。从管理人员的角度来看,卫生监督部门并未对管理人员形成有效的外部压力。3.企业所在地的县级服务机构服务能力薄弱、资质缺乏,是制约企业获得OHS的一个重要因素。服务费用则制约一些企业购买使用卫生服务,中小企业面临资金短缺问题,要获得必需的OHS有赖于外部的尤其是政府的支持。4.通过对作业场所劳动条件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与管理人员相比,有毒有害作业岗位的工人对作业场所劳动条件满意度较低。企业所属行业的职业危害程度,对管理人员和工人的满意度均有显着影响;另外,婚姻状况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对管理人员的满意度有显着的影响;企业职工人数和专职职业卫生人员配备对工人的满意度有显着影响。5.本研究显示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人健康状况不佳,发现各类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分别为39.4%和45.5%,因此企业不仅要为职工提供OHS,还需要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二、OHS人力资源现状评价1.OHS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虽然得到了加强和充实,但部分服务机构特别是县级服务机构职业卫生专业人才仍严重缺乏。OHS机构人员的整体素质低,无论哪一级OHS机构,最缺少的人员都是卫生工程人员。2.OHS人员的培训力度不够。总体上有近50%的专业人员在近3年内从未参加过职业卫生专业知识培训,90%的人员对参加培训更新知识的需求很迫切。学历、人员类别、工龄、从事职业卫生工作的年限、近三年来是否参加过职业卫生培训班是影响职工培训需求意愿的重要因素。接受过职业卫生专业培训的人员对目前的培训效果评价不高,主要问题集中在卫生专业人员参加培训的机会少,培训班时间短,培训内容不细致等诸多方面。3.目前OHS机构职工的不满意因素主要集中在保健因素方面,如收入、报酬分配、福利、从业环境、办公场所等。收入的满意度、报酬分配机制的满意度、个人能力提升的满意度、工作重要性评价程度等是影响职工总体满意度的重要因素。4.OHS职工的工作心态不稳定,有40.8%的职工有过要离开现有工作单位的想法。随着职工对单位用人机制、领导能力、社会地位、未来发展前景、了解单位发展目标等项目的满意度的增加,职工的心态越趋于稳定。随着职工职称的增高、个人技能的自信程度的增加,职工越容易产生离开现有单位的想法,男性较女性更容易有离开现有单位的想法。5.服务机构的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对OHS的认识已经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但部分人员仍没有从过去执法-服务一体的旧体制中摆脱出来,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少OHS专业技术人员、人员素质低、缺少仪器设备、企业守法意识差、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监督卫生监督工作力度差等是各类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三、OHS运行现状评价1.OHS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山东省的职业卫生资源主要分布在县级以上的城市,乡镇或街道、农村没有相应的专门机构,没有专职的服务人员。有15-16%的服务机构,没有为OHS工作设立配套的理化检验和质量管理部门。市级机构的设备配备率均高于县级机构,市、县两级机构的配备率均不足,县级机构的设备欠缺更为严重。OHS机构开展的三类服务中,查体和检测服务开展状况较好,评价服务是目前OHS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有接近一半的OHS机构没有取得服务资质但开展了相关的工作,直接影响了OHS质量的提升。2.OHS机构的激励机制主要集中在奖金和工资方面,多数机构沿用了原来卫生防疫站时期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OHS管理与激励机制的传统化与单一化,缺乏对OHS管理方式创新,表明OHS机构领导的管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3.政府投入促进了OHS工作开展,增加了服务机构自身的创收能力。但不同工业化程度地区间OHS总经费投入的差距逐年拉大。工业化程度欠发达地区的县级服务机构处于收不抵支的境地。开展的OHS服务项目少、服务水平低、政府财政经费不到位是OHS机构入不敷出的主要原因。4.服务机构的级别越高,越倾向于为大企业服务和国有企业服务。市级的服务机构主要为国有、集体企业服务,县级机构服务对象中,三资和私营企业占的比例较大。市级机构提供OHS的数量和服务效率显着高于县级机构。工业化程度低的地区服务机构的OHS提供效率仅为发达地区的1/3。5.原始记录书写不规范、现场调查存档材料不全等方面,暴露出机构人员态度不认真、业务素质低、机构管理不严格等问题,这为OHS机构未来的发展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四、外部环境支持度评价1.OHS政策分析发现,政策的可操作性逐步加强,政策的导向作用越来越明显,特别是2002年以来的政策体现了在OHS的发展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重要性,充分重视社会力量参与到OHS中来;体现了政策在发展中逐渐完善,用发展的方法解决OHS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2.政府部门制定的政策在实际的落实中存在许多问题,职业病防治法的有些规定在执行中流于形式。特别是对OHS经费投入不足,导致OHS能力的发展落后于经济的发展。政府将监测项目的费用全部转嫁给企业,造成效益差、规模小的企业无力购买服务,影响了卫生服务的开展。3.卫生监督机构与OHS机构的工作关系需进一步理顺。部分OHS机构领导认为当地的职业卫生监督机构尽到了应尽的责任,促进了OHS工作的开展,但存在卫生监督机构执法与服务不分、卫生监督处罚力度不强、卫生监督执法仍然与经济利益挂钩等问题。4.由于卫生监督机构与其它机构间利益和监管职能划分不明确,造成了很多方面的冲突,导致其他机构对OHS开展工作支持较小。五、OHS可持续发展研究1.利用SWOT和情景分析的方法,对OHS机构自身的优势、劣势和外部存在的机会、威胁进行了分析,识别影响OHS的9个关键事件:OHS人员培训体系的建立与完善,OHS筹资与补偿机制的完善与运转,建立企业职业卫生健康促进体系,建立多部门协调、支持机制,审核OHS政策的落实程度,健全OHS体系,建立中小企业购买服务的财政补贴机制,建立OHS机构内部运作机制并有效运行,建立有序的OHS机构的竞争机制;同时构筑了未来发展的3种情景:乐观情景、无突变情景、悲观情景。2.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了OHS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策略一:建立职业服务人员培训基地,强化对OHS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素质,突破人才瓶颈问题。策略二:卫生行政部门适当降低资质认证的实验室设备门槛,吸引广大公立机构和民营机构、社会团体和个人进入服务市场,促进多样化竞争,真正实现从办卫生到管卫生。策略三: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共同促进OHS的发展。策略四:政府改变投资方式,实现对OHS机构所提供服务的购买,提高资金运作效率,制定OHS价格标准,避免恶性竞争。策略五:健全OHS体系,加强乡镇医院、社区卫生中心OHS能力建设。策略六:加强对OHS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管,形成稳定的监督评价机制。策略七:完善OHS机构工作场所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功能,促进OHS的深入发展。策略八:建立OHS机构有效的内部运作机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外部的机会,提高竞争力。
李志刚[5](2008)在《健全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文中指出农民工指兼具农民和工人两种身份的劳动者,他们是农村户口,没有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但主要在城镇的第二、第三产业中工作,经济收入主要是在城镇的务工所得,而不再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不仅对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还促进了城乡交流,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的贡献也不容忽视。而我国“农民工”和城镇人口是有身份差别的。伴随身份差别的待遇差别、社会福利差别、社会活动权力差别使农民工成为了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群体,使他们长期处于城市社会的边缘。这在社会公平的角度来讲,是一种不合理的现象。农民工的权益和社会保障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农民工的社会养老保险问题是一个急需解决但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指出了健全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土地换保障的进程、加强农民工养老保险立法、加强劳动监察、降低参保门槛、实行有差别的养老保险制度、取消一次性发放个人账户、建立养老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机制等健全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建议。本文正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论述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创新点;第二部分介绍了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和问题,其中介绍了国内比较典型的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类型和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运行中的问题,分析了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推行困难的原因;第三部分分析了健全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健全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第四部分对如何健全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政策建议;第五部分是结论。
杨忠斌[6](2007)在《中国劳动关系演变历史及发展趋向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突发期。在这一时期,许多重大的社会矛盾是通过激烈的劳动关系冲突体现出来的,如国有企业的改制造成的职工下岗离职问题、越来越庞大的农民工队伍权益保障问题、不断加大的社会贫富分化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建立良好的劳动关系,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对促进我国的改革发展事业事关重要。目前,我国劳动关系总体上处于一个比较紧张的状态。引起这种紧张关系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归结起来无外乎两个方面:一个是体制因素,即制度安排问题,包括劳动关系主体地位失衡、劳动关系法律体系不健全、集体谈判制度形同虚设等等;另一个是机制因素,即制度的执行和操作问题,包括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效率低、成本高,国家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等等。对此,本文运用现代经济学研究分析框架,通过对劳动关系基本理论的研究、通过对中外劳动关系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分析,提出了一些理论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比如提出具有内稳态特性的劳动关系系统理论模型,并依据这个模型对我国劳动关系的特征、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进而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安排提出一些建议和设想。本文提出解决我国劳动关系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原则:以内稳特性的模型为框架,进行系统性解决;从制度安排入手,寻求制度性解决;以规范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为重点,侧重选择性解决;结合具体情况,推动渐进性解决,以维护稳定和谐的社会局面。
张新生[7](2006)在《我国二元经济与健全社会保障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具有典型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人均收入低下、地区和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其突出的特点。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模式。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着提高,但社会保障发展严重滞后。目前,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狭小、保障水平低、保障项目不完全、城乡社会保障存在明显差别。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刻不容缓。因此,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大力推进城镇社会保障的扩面工作;积极解决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认真完善城市社区救助和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继续巩固农村的社会救助;逐步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高度重视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构建公平均等的教育体制;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契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提高全民的福利水平。
吴言军[8](2005)在《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形成成为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农民工出现,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也为城市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农民工在城市中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边缘境地:在城市,他们是当地的“外来人口”、“暂住人口”, 仍然是农民身份;在农村,他们常年在外,大部分人没有从事农业生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随着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城镇人员养老保险体制改革也逐步深入,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与社会保障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其医疗和工伤保险问题,由于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学术界讨论得并不多。 中央和各地方对农民工养老保险也有一些规定,但由于农民工问题本身的复杂性,这些政策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农民工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养老保险。尽管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农民工养老保险也有其实施的必要性,并且越晚解决,今后付出的成本就会越高,本文对农民工养老保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本文正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农民工产生的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分析了农民工群体壮大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第二部分对中央和部分地方现行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进行了介绍和评价,结论是这些政策虽然有其积极意义,但事实上是很多规定是不利于农民工养老的;第三部分对各地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简要描述,并对其实施效果不理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农民工养老保险实施确实有其难点;虽然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有困难,但有其实施必要性和可行性,第四部分对此进行分析,并在第五部分提出了政策建议。第六部分为结语。
吴裕洲,孔德阳[9](2001)在《如何计算不足年的工作时间经济补偿金》文中提出 案例:王某与某私营企业签订一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自1999年4月1日起至2000年3月31日止,合同约定王某每月工资为1500元。2000年3月合同期满后,双方未续签劳动合同。王某又在该企业工作到2000年7月。企业因工作需要进行人员调整,提出与其终止劳动关系,王某同意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
吴裕洲,孔德阳[10](2001)在《不足年之工作时间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文中提出 王某与某私营企业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自1999年4月1日起至2000年3月31日止,合同约定王某每月工资为1500元。2000年3月合同期满后双方未续签劳动合同,王某又在该企业工作到2000年7月。因工作需要企业进行人员调整,企业提出与其终止劳动关系,王某同意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至此王某已在企业连续工作了一年零三个多月。王某要求企业支付两个月的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但企业认为只与王某签订了一年的劳动合同,因而只同意支付王某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王某不服,诉至莱山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了解案情的基础上,向企业宣传了国家有关经济补偿金发放的法律法规,经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调解,企业同意支付给职工两个月的经济补偿金?这起因发放经济补偿金的年限问题而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争论的焦点是,依照国家有关劳动政策规定,企业与职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时,按职工本人在企业的工作年限计算发放经济补偿金,每满一年发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王某在该单位工作仅一年零三个月,不到两年的工作时间,怎么能发放两个月的经济补偿金呢?但结合该案件王某的工作时间,依据有关的文件规定,企业应支付王某两个月的经济补偿金,理由如下:
二、不足年之工作时间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足年之工作时间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失能老人 |
1.2.2 长期照护模式 |
1.3 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1.4.1 研究范围的创新 |
1.4.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公平理论 |
2.1.2 需求层次理论 |
2.1.3 理性选择理论 |
2.1.4 计划行为理论 |
2.1.5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进展 |
2.3 理论借鉴与文献评述 |
3 我国长期照护模式发展历程演进 |
3.1 家庭照料从萌芽到发展期(鸦片战争之前) |
3.1.1 人类社会产生初期:“大家庭照料”意识萌芽 |
3.1.2 先秦至清末:“家庭照料”与“社会照料”齐头并进 |
3.2 “家庭照料”遭到挑战期(1840年~1949年) |
3.3 “家庭照护”与“社会照护”共同发展期(1949年~1978年) |
3.3.1 家庭照护逐步进入现代化 |
3.3.2 社会照护获得初步发展 |
3.3.3 文革时期长期照护遭到重挫 |
3.4 现代长期照护模式的探索与发展期(1983年~2000年) |
3.4.1 传统家庭照护嬗变 |
3.4.2 多方力量共同推动长期照护社会化 |
3.4.3 社区照护和居家照护开始探索 |
3.4.4 机构照护改进与提升 |
3.5 长期照护模式的社会化和现代化发展期(2005年~) |
3.5.1 长期照护社会化成为发展方向 |
3.5.2 居家和社区照护取得实质性进展 |
3.5.3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长期照护建设 |
3.5.4 长期照护走向标准化、专业化与信息化 |
3.6 我国长期照护模式发展演进评述 |
3.6.1 我国长期照护模式发展的经验总结 |
3.6.2 需要研究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思路 |
4 失能老人需求与长期照护模式的关系 |
4.1 失能老人的类别划分与长期照护模式的关系 |
4.1.1 失能老人分类是准确把握长期照护需求的基础 |
4.1.2 长期照护模式需要满足分类后的失能老人需求 |
4.1.3 构建长期照护模式以分类后的供需匹配分析为前提 |
4.2 不同类别失能老人的一般性和多样化需求 |
4.2.1 失能老人的分类标准 |
4.2.2 失能老人的类别划分 |
4.2.3 不同类别失能老人的一般性需求 |
4.2.4 不同类别失能老人的特殊性需求 |
4.3 失能老人的多样化需求与长期照护模式之间的匹配关系 |
4.3.1 现有长期照护方式的对比分析 |
4.3.2 失能老人多样性需求与长期照护模式匹配分析 |
4.4 研究结论 |
5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需求意愿实证研究 |
5.1 研究方法及模型的建立 |
5.1.1 有序Probit模型 |
5.1.2 结构方程模型 |
5.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5.2.1 数据来源 |
5.2.2 调查方案设计 |
5.3 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
5.3.1 被访老人的个人及家庭特征 |
5.3.2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需求意愿实证分析 |
5.4 模型输出结果及分析 |
5.4.1 有序Probit模型输出结果及分析 |
5.4.2 结构方程模型的输出结果及分析 |
5.5 研究结论 |
6 发达国家和地区长期照护模式的经验与借鉴 |
6.1 香港地区的长期照护模式 |
6.2 台湾地区的长期照护模式 |
6.3 日本的长期照护模式 |
6.4 美国的长期照护模式 |
6.5 发达国家和地区长期照护模式经验总结及对我国的借鉴 |
6.5.1 秉承“持续照顾”的长期照护理念 |
6.5.2 多元化长期照护模式主体合作 |
6.5.3 法律保障长期照护模式健康运行 |
6.5.4 重视并提供精神慰藉满足精神和心理需求 |
6.5.5 以评估为基础推行分级长期照护 |
6.5.6 护理员兼具专业化和职业化 |
6.6 研究结论 |
7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构建 |
7.1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的构建前提 |
7.1.1 构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 |
7.1.2 明确不同长期照护模式之间的关系 |
7.1.3 界定不同长期照护模式主体之间的关系 |
7.2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的构建内容 |
7.2.1 失能老人的多元化需求与长期照护模式的对应分析 |
7.2.2 以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需求意愿为基础的长期照护模式构建 |
7.2.3 长期照护模式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
7.3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实施及政策建议 |
7.3.1 促进传统~氛围~现实协调 |
7.3.2 完善法律~政策~资金支持 |
7.3.3 实现经济~服务~社会互动 |
7.3.4 提供内容~人才~质量保障 |
7.4 研究结论 |
8 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8.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
附录B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 |
附录C 访谈资料图片及说明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陕西段水环境容量及其价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1.1 水环境容量研究是水源区陕西段水环境保护的科学依据 |
1.1.2 水环境容量价值研究是水源区陕西段生态补偿探讨的重要途径 |
1.2 水环境容量及其价值研究情况 |
1.2.1 水环境容量研究进展 |
1.2.2 水环境容量价值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水环境容量模型及水环境容量价值模型的建立 |
2.1 水环境容量模型 |
2.1.1 河流水质模型 |
2.1.3 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 |
2.2 水环境容量价值模型建立 |
2.2.1 水环境容量价值理论 |
2.2.2 水环境容量价值的内涵与体现 |
2.2.3 水环境容量价值计算模型 |
2.3 水环境容量资源的有偿使用 |
2.4 本章小结 |
3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陕西段水环境现状分析 |
3.1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汉丹江流域陕西段概况 |
3.1.1 自然概况 |
3.1.2 水文水系状况 |
3.1.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3.2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汉丹江流域陕西段水环境现状 |
3.2.1 水质现状评价 |
3.2.2 排污现状调查与评价 |
3.2.3 预测到规划年2020年以前各河段的排污情况 |
3.3 本章小结 |
4 汉丹江流域陕西段水环境容量的计算 |
4.1 水功能区划分与排污口概化 |
4.1.1 水功能区划分 |
4.1.2 排污口概化 |
4.2 水环境容量的计算 |
4.2.1 参数的确定 |
4.2.2 水质模型选择 |
4.2.3 水环境容量模型选择 |
4.2.4 水环境容量计算及结果分析 |
4.3 水环境容量损失量的计算 |
4.3.1 推算不需满足调水要求下各河段水质目标 |
4.3.2 不需满足调水要求时水环境容量计算及结果分析 |
4.3.3 水环境容量损失量的计算及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水环境容量价值估算与水源区生态补偿量的确定 |
5.1 水环境容量损失量的价值估算研究 |
5.2 水环境容量损失量的价值估算 |
5.2.1 污水处理费用的替代估算 |
5.2.2 水环境容量损失量创造的经济效益 |
5.2.3 水环境容量损失量的价值估算与结果分析 |
5.3 水环境容量价值与生态补偿量的探讨 |
5.3.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陕西段实施生态补偿的意义 |
5.3.2 补偿量的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件一:陕西省水功能区划(一级功能区) |
附件二:陕西省水功能区划(二级功能区) |
附录 |
(3)转型时期山东沿海农村城市化模式及整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中国特色的社会转型 |
1.1.2 选择山东沿海地区 |
1.2 基本概念 |
1.2.1 农村城市化 |
1.2.2 发展模式 |
1.2.3 转型社区 |
1.2.4 整合机制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3.1 国外对城市化的研究 |
1.3.2 国内对农村城市化的研究 |
1.3.3 国内农村社区的城市化研究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框架 |
第二章 国外农村城市化模式的相关理论综述 |
2.1 国外城市化的相关理论 |
2.1.1 国外城市化的基本理论 |
2.1.2 国外城市化模式基本理论 |
2.2 国外农村城市化模式研究的进展与比较 |
2.2.1 国外农村城市化模式研究的进展 |
2.2.2 Desakota 与Ruralopolises 模式 |
2.3 小结 |
第三章 山东沿海农村城市化模式现状分析 |
3.1 我国农村城市化模式基本理论分析 |
3.1.1 我国城市化模式理论 |
3.1.2 城市化模式的动力因素 |
3.2 沿海地区农村城市化模式的分类 |
3.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农村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
3.2.2 内生型、外生型农村城市化模式的划分 |
3.3 当前山东沿海地区农村城市化模式的实践分析 |
3.3.1 内生型 |
3.3.2 外生型 |
3.4 小结 |
第四章 转型时期山东沿海农村城市化的新特点、新问题 |
4.1 转型时期沿海农村城市化的主要特点 |
4.1.1 和谐与冲突 |
4.1.2 博弈与失衡 |
4.1.3 整合与分化 |
4.1.4 消除与存续 |
4.2 转型时期制约沿海农村城市化的主要问题 |
4.2.1 思想观念因素 |
4.2.2 生态环境因素 |
4.2.3 利益分配因素 |
4.2.4 政策因素 |
4.3 小结 |
第五章 沿海农村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协调互动的路径取向 |
5.1 沿海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与城市的经济互动协调 |
5.1.1 非正规经济的规范化建构 |
5.1.2 类正规经济的规模化建构 |
5.2 沿海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与城市的社会互动协调 |
5.2.1 失地农民市民意识的培养 |
5.2.2 农村社区面临向城市社区转型 |
5.2.3 由农村亚文化到新型社区文化的转型 |
5.3 沿海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与城市的区域空间互动协调 |
5.3.1 农村与城市空间改造的和谐 |
5.3.2 农村的开放空间改造 |
5.3.3 循环式设计方法 |
5.4 沿海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与城市的生态互动协调 |
5.4.1 生态建设方式 |
5.4.2 生态建设的可操作性 |
5.5 小结 |
第六章 沿海农村城市化的力冲场域——“转型社区” |
6.1 “转型社区”概念界定 |
6.1.1 “转型社区”定义 |
6.1.2 “转型社区”的特征 |
6.2 “转型社区”的经济状况 |
6.2.1 社区资源与社区经济 |
6.2.2 “转型社区”经济规模与产业分布 |
6.2.3 “转型社区”经济的特征 |
6.3 “转型社区”的地域特征 |
6.3.1 “转型社区”的全方位扩张 |
6.3.2 “转型社区”中心作用的凸现 |
6.3.3 二元格局的弱化 |
6.4 “转型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 |
6.4.1 “转型社区”居民生活方式变革的影响因素 |
6.4.2 “转型社区”失地家庭生活方式的多元实态剖析 |
6.4.3 “转型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特征 |
6.5 小结 |
第七章 构建沿海“转型社区”的整合机制 |
7.1 建立沿海“转型社区”资源整合机制 |
7.1.1 资源整合的内容及原则 |
7.1.2 青岛市城阳区“转型社区”资源配置情况现状分析 |
7.1.3 沿海“转型社区”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 |
7.1.4 沿海“转型社区”资源整合的对策思考 |
7.2 健全沿海“转型社区”服务机制 |
7.2.1 “转型社区”服务的内涵 |
7.2.2 “转型社区”服务现状——以H 社区为例 |
7.2.3 沿海“转型社区”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
7.2.4 健全沿海“转型社区”服务发展的保障机制 |
7.3 创新沿海“转型社区”制度规范机制 |
7.3.1 制度规范机制创新的原则 |
7.3.2 “转型社区”制度规范机制创新的主要内容 |
7.3.3 “转型社区”制度规范的特色——村规民约的作用分析 |
7.3.4 村规民约在沿海“转型社区”中的实践——以青岛市J 社区为例 |
7.4 完善沿海“转型社区”自治参与机制 |
7.4.1 “转型社区”居民自治的内容 |
7.4.2 “转型社区”自治参与机制的价值意义 |
7.4.3 青岛市城阳区D 社区“转型社区”自治参与现状 |
7.4.4 完善“转型社区”居民自治参与的方向和途径 |
7.5 完善沿海“转型社区”文化创建机制 |
7.5.1 文化对沿海“转型社区”发展的影响 |
7.5.2 当前沿海“转型社区”文化现状分析 |
7.5.3 “转型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7.5.4 沿海“转型社区”文化机制整合策略分析 |
7.6 建构沿海“转型社区”心理调节机制 |
7.6.1 心理调节机制整合的终极目标——社区归属感·认同感的建构 |
7.6.2 社会转型期培育“转型社区”归属感·认同感的意义 |
7.6.3 “转型社区”归属感·认同感的现状及突出问题——以 Q 社区为例 |
7.6.4 增强“转型社区”居民社区归属感·认同感的政策建议 |
7.7 小结 |
结论 |
图表出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
致谢 |
(4)山东省职业卫生服务现状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研究方法 |
1 研究设计 |
2 研究现场的选择 |
3 资料来源 |
4 重要概念与指标解释 |
5 资料收集方法 |
6 资料处理与质量控制 |
7 分析方法 |
研究结果 |
第一部分 工业企业职业卫生服务认知现状评价 |
1 企业的基本情况与作业场所环境条件调查 |
2 人员基本情况 |
3 管理人员对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状的认识 |
4 企业开展职业卫生工作的原因 |
5 管理人员对法律/规章认识 |
6 职业卫生知识与行为 |
7 利用OHS的愿望 |
8 对企业现有职业卫生条件的满意度 |
9 管理人员与工人的健康状况、医疗保健 |
10 企业管理人员OHS需求影响因素的定性研究 |
11 讨论与建议 |
第二部分 职业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现状评价 |
1 2002-2006年OHS机构人员数量变化 |
2 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与素质评价 |
3 人员培训现状与培训需求评估 |
4 OHS机构职工满意度分析 |
5 人员对OHS的认知评价 |
6 讨论与建议 |
第三部分 职业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行现状评价 |
1 各地区开展 OHS的机构数量 |
2 机构提供服务的内容与资质拥有情况 |
3 内部机构设置 |
4 OHS工作的经费投入与支出 |
5 OHS机构服务提供的数量与服务对象 |
6 OHS机构仪器设备配备情况评价 |
7 OHS机构服务工作报告质量分析 |
8 OHS机构的管理与激励机制评价 |
9 讨论与建议 |
第四部分 外部环境支持度评价 |
1 政策外部支持度评价 |
2 卫生监督机构的支持度 |
3 其他相关机构的支持 |
4 讨论与建议 |
第五部分 职业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
1 OHS的情景分析 |
2 OHS的SWOT分析 |
3 OHS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总结 |
研究的创新与局限性 |
1.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2.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献综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健全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之处 |
第2章 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与问题 |
2.1 国内比较典型的农民工养老保险类型 |
2.2 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运行中的问题 |
2.3 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推行困难的原因分析 |
第3章 健全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3.1 健全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 |
3.2 健全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可行性 |
第4章 关于健全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建议 |
4.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差别 |
4.2 借鉴国外经验,加快土地换保障的进程 |
4.3 加强农民工养老保险立法,加大宣传力度 |
4.4 加强劳动监察,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
4.5 以实际工资为缴费基数,降低参保门槛 |
4.6 对农民工分类分层,实行有差别的养老保险 |
4.7 取消退休前一次性发放农民工个人账户的做法 |
4.8 建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中国劳动关系演变历史及发展趋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2 研究方法介绍 |
1.3 一些结论性认识 |
第2章 劳动关系概述 |
2.1 劳动关系概念及性质 |
2.1.1 劳动关系的概念 |
2.1.2 劳动关系与生产关系的区别与联系 |
2.2 劳动关系的本质 |
2.2.1 劳动关系的主体 |
2.2.2 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 |
2.2.3 劳动关系的三方协调机制 |
第3章 现代劳动关系的形成及发展趋势 |
3.1 现代劳动关系的发展历史 |
3.1.1 工业化初期的劳动关系 |
3.1.2 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 |
3.1.3 现代劳动关系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
3.2 劳动关系理论问题研究 |
3.2.1 劳动关系理论发端 |
3.2.2 现代系统劳动关系理论框架 |
3.3 具有内稳特性的现代劳动关系系统理论模型 |
第4章 中国劳动关系演变的历史及现状 |
4.1 中国劳动关系演变的历史 |
4.1.1 解放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的劳动关系 |
4.1.2 现代系统劳动关系理论框架 |
4.2 当前我国劳动关系主要特征 |
4.2.1 市场化的劳动关系和不完全市场经济环境共存 |
4.2.2 政治体制一元化和经济体制多元化共存 |
4.2.3 劳动关系旧有矛盾与新生问题共存 |
4.2.4 劳资问题和劳资矛盾国际化影响开始呈现 |
4.2.5 劳动和社会保障机制基本建立 |
4.2.6 贫富差距呈扩大趋势,改善劳动关系的压力进一步增加 |
4.3 当前我国劳动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1 就业问题是分突出 |
4.3.2 劳动关系协调成本过高 |
4.3.3 工会作用名不符实,无法形成劳资双方自主协调的机制 |
4.3.4 社会保障制度亟待完善 |
4.3.5 法制和契约意识缺失,劳动关系市场调节的依据失效 |
4.3.6 劳动收益总体上增速过缓 |
4.3.7 资方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 |
4.4 从一家国有企业的劳资矛盾和问题看我国劳动关系(案例) |
4.4.1 企业情况介绍 |
4.4.2 劳资主体地位分析 |
4.4.3 企业工会作用分析 |
4.4.4 解决劳资矛盾情况分析 |
4.4.5 企业的福利和保障问题 |
4.4.6 减员增效、改制分流政策对国企劳资关系的冲击 |
4.4.7 从案例得到的启示 |
第5章 结论 |
5.1 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原则 |
5.2 制度安排建议 |
5.2.1 改善社会环境 |
5.2.2 改进制度设计 |
5.2.3 解决具体问题 |
后记 |
(7)我国二元经济与健全社会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的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本文的框架结构和研究创新 |
1.3.1 本文的框架结构 |
1.3.2 本文的研究创新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2章 二元经济和社会保障基础理论 |
2.1 二元经济基础理论 |
2.1.1 农业的发展 |
2.1.2 工业化、城市化 |
2.1.3 缪尔达尔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1.4 威廉姆森倒“U”型理论 |
2.1.5 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 |
2.1.6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 |
2.1.7 迈因特模型 |
2.2 社会保障的基础理论 |
2.2.1 马克思的社会保障理论 |
2.2.2 社会保障一般理论界定 |
2.2.3 社会保障的学科性质 |
2.2.4 社会保障理论渊源 |
2.2.5 社会保障主要理论流派 |
2.2.6 社会保障的功能和原则 |
2.2.7 社会保障体系 |
2.2.8 社会保障的模式 |
2.2.9 社会保障的方式 |
2.2.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保障 |
2.3 弱势群体 |
2.3.1 弱势群体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
2.3.2 现阶段我国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分析 |
2.3.3 弱势群体的宏观关系 |
2.3.4 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 |
2.3.5 弱势群体的法律制度保障 |
第3章 国外社会保障模式 |
3.1 社会保障的成长历程 |
3.1.1 社会保障的萌芽—英国“济贫法”的诞生 |
3.1.2 第一次现代社会保障立法 |
3.1.3 美国总统的“新政”和“社会保障法案” |
3.1.4 英国贝弗里奇勋爵的“贝弗里奇社会保障计划” |
3.2 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 |
3.2.1 西方发达国家养老保险制度 |
3.2.2 西方发达国家职业伤害保险制度 |
3.2.3 西方发达国家失业保险制度 |
3.2.4 西方医疗保险制度 |
3.2.5 西方家庭津贴制度 |
3.3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 |
3.3.1 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社会保障的历程 |
3.3.2 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
3.3.3 韩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
3.3.4 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社会保障的思考 |
3.3.5 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社会保障面临的问题 |
3.3.6 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社会保障改革和完善 |
3.4 转型中的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社会保障 |
3.4.1 俄罗斯、东欧国家社会福利制度 |
3.4.2 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失业救济制度 |
3.4.3 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养老金制度 |
3.5 国外社会保障对我国的启示 |
3.5.1 我国与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 |
3.5.2 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给我国的启示 |
第4章 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 |
4.1 我国的二元经济 |
4.1.1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形成和主要特征 |
4.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社会结构的转型 |
4.1.3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状况和原因 |
4.2 我国的社会保障 |
4.2.1 二元社会保障模式的形成和强化 |
4.2.2 二元经济结构转型与二元社会保障模式的局限 |
4.2.3 城乡二元社会保障模式的影响 |
4.2.4 构建多元社会保障模式的重要性 |
4.3 我国二元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发展的意义 |
4.4 社会保障和经济增长 |
4.4.1 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 |
4.4.2 社会保障与宏观经济调控 |
4.4.3 社会保障与劳动力市场 |
4.4.4 社会保障基金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4.4.5 社会保障和财政制度 |
4.4.6 社会保障与生产率的关系 |
4.4.7 社会保障水平理论 |
4.4.8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组合 |
4.4.9 我国社会保障服务的产业化 |
第5章 健全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 |
5.1 城镇社会保障的现状 |
5.1.1 城镇劳动就业和收入状况 |
5.1.2 城镇社会保障状况 |
5.2 城镇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
5.3 健全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的思路 |
5.3.1 完善城镇社会保障的重要性 |
5.3.2 完善城镇社会保障的原则 |
5.3.3 完善城镇社会保障的思路和制度设计 |
5.4 健全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的对策 |
5.4.1 完善城镇社会养老保险 |
5.4.2 完善城镇社会医疗保险 |
5.4.3 完善城镇社会失业保险 |
5.4.4 完善城镇社会互助保险 |
5.4.5 完善城镇商业保险 |
第6章 推进农民工的社会保障 |
6.1 流动人口 |
6.1.1 流动人口概述 |
6.1.2 流动人口产生 |
6.1.3 流动人口的特点 |
6.1.4 流动人口的作用 |
6.2 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 |
6.2.1 农民工的生存状况 |
6.2.2 农民工缺乏最基本的社会保障 |
6.3 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分析 |
6.3.1 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 |
6.4 建立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 |
6.4.1 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分析 |
6.4.2 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路 |
6.4.3 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
6.5 建立乡镇企业农民工社会保障 |
6.5.1 乡镇企业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 |
6.5.2 乡镇企业农民工存在问题的原因 |
6.5.3 乡镇企业农民工实施股权换保障的可行性 |
6.5.4 建立乡镇企业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 |
6.6 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的探索 |
6.6.1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制度创新—综合保险 |
6.6.2 透析农民工综合保险 |
6.6.3 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的探索 |
6.6.4 重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
第7章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
7.1 城镇化和失地农民 |
7.2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 |
7.2.1 我国失地农民的生存状况 |
7.2.2 失地农民的就业与社会保障现状 |
7.2.3 失地农民权益受损呼唤社会保障 |
7.3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问题的分析 |
7.3.1 失地农民利益受损分析 |
7.3.2 《土地管理法》存在严重缺陷 |
7.3.3 目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
7.3.4 城市政府不愿接纳失地农民的原因分析 |
7.4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思路设计 |
7.4.1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
7.4.2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层次推进策略 |
7.4.3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分析 |
7.5 建立政府主导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
7.5.1 建立社会保障型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 |
7.5.2 失地农民的“土地换保障”模式 |
7.5.3 建构政府主导型社会保障模式 |
7.5.4 以龙港为例,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成功之路 |
7.6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配套机制 |
7.6.1 改革和完善农地转用制度 |
7.6.2 加快完善地价评估和土地税费体系 |
7.6.3 失地农民政府主导型社会保障的配套改革措施 |
第8章 完善农村的社会救助 |
8.1 完善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 |
8.1.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现状 |
8.1.2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存在的问题 |
8.1.3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必要性 |
8.1.4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思路 |
8.1.5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策 |
8.2 推进农村的医疗救助 |
8.2.1 农村医疗救助的现状 |
8.2.2 农村医疗救助的问题分析 |
8.2.3 农村医疗救助的必要性 |
8.2.4 农村医疗救助的思路和对策 |
8.2.5 农村新型医疗保障制度的探索 |
8.3 农村五保救助 |
8.3.1 我国农村五保的现状 |
8.3.2 我国农村五保存在的问题 |
8.3.3 我国农村五保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8.3.4 我国农村五保救助的思路和对策 |
第9章 我国城镇社会救助和特殊弱势群体救助 |
9.1 管窥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社区救助 |
9.1.1 美国的城市社区社会救助 |
9.1.2 透析发达国家城市社区救助 |
9.1.3 发达国家城市社区救助给我国的启示 |
9.2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和城镇社会救助 |
9.2.1 加强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建设 |
9.2.2 重视城镇的社会救助 |
9.3 特殊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 |
9.3.1 贫困大学生的救助 |
9.3.2 艾滋病人、吸毒人员的救助 |
9.3.3 城市流浪人员的救助 |
第10章 构建公平均等的弱势群体子女教育模式 |
10.1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现状和迫切性 |
10.1.1 弱势群体与准弱势群体 |
10.1.2 新的条件下,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重要性 |
10.1.3 我国目前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现状 |
10.2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及原因分析 |
10.2.1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不平等问题 |
10.2.2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不平等原因分析 |
10.2.3 我国弱势群体分担教育成本的能力分析 |
10.3 构建公平均等的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体制 |
10.3.1 建立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政策支持系统 |
10.3.2 加强政府责任和宏观调控作用 |
10.3.3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机会均等的指导原则 |
10.3.4 重视弱势群体子女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
10.3.5 高教大众化应搞好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 |
10.3.6 处理好教育政策与弱势补偿的关系 |
10.3.7 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有效解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均等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8)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农民工的产生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
(一) 农民工及其产生 |
(二) 农民工进城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
二、农民工的社会养老保险现状分析 |
(一) 中央关于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政策 |
(二) 各地现行政策 |
(三) 对各地政策的比较与评价 |
三、各地执行效果与原因分析 |
(一) 各地执行效果 |
(二) 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实施困难的原因分析 |
四、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分析和可行性 |
(一) 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分析 |
(二) 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可行性分析 |
五、政策建议 |
六、结语:关注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创造公平和谐的社会制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不足年之工作时间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构建研究[D]. 丁一.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4(03)
- [2]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陕西段水环境容量及其价值的研究[D]. 吴波. 西安理工大学, 2009(S1)
- [3]转型时期山东沿海农村城市化模式及整合机制研究[D]. 邵峰. 天津大学, 2009(12)
- [4]山东省职业卫生服务现状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D]. 隋少峰. 山东大学, 2008(05)
- [5]健全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D]. 李志刚. 河北大学, 2008(S1)
- [6]中国劳动关系演变历史及发展趋向研究[D]. 杨忠斌. 北京大学, 2007(05)
- [7]我国二元经济与健全社会保障研究[D]. 张新生. 福建师范大学, 2006(01)
- [8]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分析[D]. 吴言军. 武汉大学, 2005(05)
- [9]如何计算不足年的工作时间经济补偿金[J]. 吴裕洲,孔德阳. 中国社会保障, 2001(02)
- [10]不足年之工作时间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J]. 吴裕洲,孔德阳. 山东劳动保障,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