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贡嘎县年财政收入突破1000万元(论文文献综述)
暴占杰[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严研[2](2019)在《精准扶贫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研究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贫困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最大难题之一。而围绕党中央提出的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一宏伟目标,近年来,中央及地方政府更是想方设法的采取多种措施,推行多项政策,以期最终全面的解决贫困问题。虽然其中的大部分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围绕着全面彻底消除贫困这一目标,各项工作已经进入最后关键的攻坚阶段。针对目前的形势,贫困问题其实并不难解决,难的是要先定位清楚这些贫困的死角,也就是需要在目前的精准扶贫阶段中找准方向。回顾历史上和当前正在实施执行的种种扶贫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做到帮助贫困人口解决贫困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渐渐推移,这些偏向整体宏观的政策面对更为特殊的和地域性的贫困问题,其执行的效率也变得越来越低,所带来的边际效益也越来越不明显。综合这些各有特色的扶贫模式和政策,各级政府,在当前的形势下,更加期盼在扶贫模式上的创新,抓住矛盾的关键,满足精准扶贫的要求,彻底扫清扶贫障碍,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全面小康。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贫困问题现状以及目前精准扶贫的实际需求和痛点,在分析借鉴了目前我国所广泛使用的自然灾害灾后重建模式后,创新性地提出一种新的扶贫模式——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并尝试将此模式来用以解决我国当前精准扶贫阶段的主要矛盾。本文所提出的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含义是,除自然灾害外,在经济社会中,同样存在一些社会经济问题,如同自然灾害一样,会阻碍社会的经济发展,例如贫穷,我们把这些社会经济问题称之为“社会灾害”。因此,本文以灾害经济学为出发点,将灾害的界定从自然灾害延伸到社会灾害,为了有别于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然灾害,我们将“贫穷”这一社会灾害定义为“非灾”,而将解决这一灾害的发展模式定义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进而,我们又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以贫困这一“社会灾害”为出发点,选取因非自然灾害导致的符合一定条件的贫困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即“非灾经济发展区”,将其视为类同于遭受自然灾害后的地区,进行虚拟“推倒重来”式建设。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理念就是将“社会灾害”类比自然灾害,通过“灾后重建”来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问题。该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对遭受“贫困”这一社会灾害的地区,试图从国家政策层面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从而脱贫。“非灾经济”这一概念以灾害经济为出发点,但又区别于灾害经济学,两者之间既存在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其中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非灾经济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灾害,而灾害经济学则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自然灾害。根据上述理念和思路,本文主要由四大部分的来进行研究,即研究背景、理论研究、实证定量研究分析和研究展望和结论。(1)研究背景:在开始深入对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前,本文在第一章绪论里的第一节中,特别从五个方面对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做了详细的描述。分别是:围绕习主席的“四个全面”与扶贫目标、精准扶贫、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决定、十三五规划以及工业反哺农业,这些政策中的一些具体内容共同构成了创新研究非灾经济这一精准扶贫模式新思路的政策背景和研究必要性。以及在此条件下,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出,不仅是将经济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一种尝试,而且还在精准扶贫中的目标中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模式。在第一章后面的二,三,四节里,分别概述了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的技术路线分析。在研究目标上,本文以非灾经济发展区的精确定位,重建以及检验效果,来最终证明此发展模式的应用对于实现全面脱贫的重要作用。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的技术路线上,本文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定性和定量分析,典型案例分析和对比分析的办法,本文在进行综合理论研究和实证定量分析后,从而得出了在不同省份,特别是中西部,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将有效解决贫困问题,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的结论。(2)理论研究:本文在第二、三和第四章为整体研究提供其理论研究的支撑。第二章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提供了理论基础,为非灾经济发展区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章指出,由灾害经济学所衍生出来的非灾经济理论,是通过对灾害的辩证思考来对灾害经济学的一种拓展应用,以给经济社会属性一个相对于自然灾害的新定义,来把灾后重建应用到精确扶贫的工作中。本章还构建了研究的理论支撑,包括: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产业集群效应理论、为乡村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的现代乡村发展理论、城镇化理论、短板理论以及后发优势理论。同时,本章还阐述了非灾经济发展区的选址的理论依据:广义梯度推移理论以及聚集经济理论。第三章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贫困问题和经济增长研究方法综述与评价。在对此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灾害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这一理论。第四章主要是详尽的从概念上界定了非灾经济和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分析了与这一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及其实施策略和有效性。(3)实证定量研究分析:本文第五、六和第七章提供了研究的实证定量分析。第五章是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对四川省受灾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通过对四川省主要重灾区2003-2017年间的数据研究,加入虚拟变量,通过构建面板数据的多元回归模型对四川省地震灾后重建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定量分析。其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对口支援措施政策和重建模式效果明显,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第六章是以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对东、中部地区贫困发生较典型省份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在本章中,首先是对河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湖北省扶贫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其次确定了典型省份“非灾”地区的选址,最后对三省份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得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三省份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的定量影响。重点借鉴了四川省灾后重建的经济效果来类比三省(自治区)的非灾经济发展区虚拟“灾后重建”的影响,并搜集数据对其影响效果进行验证。最终结果证明,若借鉴四川省地震灾后重建政策的经验,通过对我国中部地区部分贫困地区(河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湖北省)进行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和分析,如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的精准扶贫模式可以大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七章是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对西部地区贫困发生较典型省份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与第六章类似,继续探究西部三省份宁夏回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的非灾经济发展区的选址以及非灾重建对于各省贫困地区(非灾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最终结果证明,若借鉴四川灾后重建政策的经验,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部分贫困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进行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和分析,如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的精准扶贫模式也可以大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4)研究展望和结论:本文的第八和第九章,主要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并展望了研究的应用前景。第八章对精准扶贫的现状和成果做了详尽的概括,特别分析了非经济和经济因素下的目前贫困发生的现状和成因,对精准扶贫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在解读了我国目前的精准扶贫方式后,对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在精准扶贫重点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第九章总结和概况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结论和一些综合政策建议。综合概况,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首先,在非灾经济未能投入实际使用的情况下,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来对在虚拟中应用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发展的区域进行分析检验,最终数据表现了其模拟效果,证明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将从多个方面有效地提升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态势,并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进一步优化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同时,数据显示在人均居民收入和人均固定消费方面均有显着的提升。在基础建设的发展上,收入的增加所带来的地方税收的增长将加大投资总量。其次,本文将自然灾害的重建与非灾经济发展下的精准扶贫类比为一个高度统一的相关体,通过研究其内在联系,以自然灾害后区域重建的模式,反推扶贫过程中相关可借鉴的范畴,进行定向区域扶贫。从宏观层面来讲,两者都急需在中央政府的统筹规划和指导下,由地方政府实施具体的政策来进行建设,从而达到重建和脱贫的目的,同时带动和发展区域经济,根本上改善灾后民生和贫困状况。而且,两者需要一个长期的规划和建设时期,以保持政策的可延续性和可实施性,真正扭转经济发展的局面。另外,自然灾害的重建和非灾经济发展下的精准扶贫都具有极高的地方区域特色,从一区一策甚至到一人一策,也是“对口支援”和“对口帮扶”的具体表现方式。“对口支援”中协调各方资源来办一件事,和“对口帮扶”中协调政府和公众资源来对目标区域进行定向支持和攻关,对着二者相互间是可以积极有效予以借鉴的。
王建文[3](2019)在《西藏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民族手工业是西藏历史上劳动密集型的三大传统产业之一。山南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资源,素有“氆氇之乡”、“围裙之乡”、“木碗之乡”等美誉。山南民族手工业历史悠久,民族手工业产品种类繁多,工艺独特,民族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与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是“藏源”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西藏手工业的典型代表。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关于西藏民族手工业以及山南市通过对山南市特色文化和民族手工业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山南市民族手工业的发展现状,发现目前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主要存在三大主体,即政府、企业(合作社)和传承人,其中政府发挥着推动民族手工业发展的主导作用,企业(合作社)则是传统工艺传承和产品生产的主体,而民族手工技艺传承人是发展的核心要素。进一步地,论文总结分析发现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存在生产工艺现代化水平和企业化集聚程度较低、融资渠道不足、人力资源匮乏和品牌影响力不够等问题。论文针对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尝试从三个层面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扶持引导,提升管理水平,改进产品结构,多渠道发力、加快人才培养等发展对策。本文期望通过分析现状、研究发展规律、提出现实可操作性的对策,帮助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实现长足发展,以满足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需求、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优化产业结构、经济提质增效、脱贫攻坚等,同时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保护、弘扬、繁荣民族文化。
蒋琳[4](2018)在《西藏县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文中指出“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县级行政体制在我国党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也是目前西藏财政层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县级财政是实现县域管理的基础和保障,西藏县级财政的发展不仅需要提高自身保障能力,还需要在落实国家、自治区各项工作任务上提升资金使用效益。通过构建新的西藏县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加强预算约束,强化支出责任,丰富财政管理手段,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本文通过对西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最近10年的数据进行分级、分县比较分析,多角度挖掘西藏县级财政在收支方面中存在的问题。使用计量经济学Eviews软件分析不同类别的转移支付对县级财政总支出的影响系数,得知上级一般性转移支付对西藏县级财政支出的影响很大,这一重要因素需纳入县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范围;引入财力均衡度指标对财政支出进行整体综合性考量,考核某地区年度财政工作努力程度;通过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分析,得出重点财政支出的相关系数,印证了当前西藏县级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下一步将影响系数作为调整重点支出顺序的参考依据。按照财政部出台的县级财政支出绩效考核要求,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识别县级财政管理的整体目标和重点目标,设定西藏县级财政支出评价指标,初步构建三个层次的县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准入体系;抽取审计和财经领域的专家,对县级财政支出指标进行重要性打分,构造判断矩阵,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权重赋值,并通过一致性检验。2017年7地(市)市辖区、行署所在地的县级财政支出绩效考核使用了新建立的绩效考评体系,验证了本研究构建的绩效考评体系的有效性。通过对县级财政支出进行年度动态跟进,形成了评价信息反馈机制。一是优化了原考评方案。新的绩效目标体系形成新的工作机制,促使县级财政成为学习型组织,发挥了“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作用;二是发挥了绩效评价在财政决策过程的监督和调节作用,实现西藏预算绩效管理全级次覆盖及县级一般公共预算全范围覆盖;三是夯实了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的循环管理,有助于提升全过程绩效管理质量。
任跃旺[5](2019)在《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配置是关系到农村生产、生活等诸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户生活水平、保障农业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西藏自治区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的提升,对提高藏区农户基本生产、生活水平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当前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同时农村公共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呈现出不均等的发展态势。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西藏自治区农村公共服务配置历史演进及特征分析、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构建西藏的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测度的指标体系,从微观农户需求角度和宏观政府供给角度对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进行分析,深入剖析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西藏自治区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提升的路径与保障措施,从而推动西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分析,通过对已有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从西藏自治区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历史演进与特征分析入手,探讨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基本特征与供求特征,进而通过对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水平的评价,分析西藏自治区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第二部分为实证分析,在对西藏自治区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现状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农户需求角度与政府供给角度,分别对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问题展开实证分析。在微观农户需求角度,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西藏自治区农户的农村公共服务需求意愿和满意度进行联合分析,以此为依据来判断当前西藏农户层面的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更进一步以回归方法得出当前西藏农户层面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主要矛盾。在宏观政府供给角度,通过建立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评价模型,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剖析和探讨西藏自治区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规模效率和结构效率,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政府层面的影响因素对其配置效率的影响。第三部分为实践应用,以前文对西藏自治区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的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的结果,分析当前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提升的前提条件,并提出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的微观提升路径和宏观提升路径,并结合国内外农村公共服务配置中的经验与启示,从有效提高农户参与意识和能力、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财政投入、适当提高农户集中度、优化西藏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积极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等方面提出提升西藏自治区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的保障措施。
冯志峰[6](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吕翠苹[7](2018)在《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改革是当前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动财税体制深化改革的首要任务。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细化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改革目标,即“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本文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立足西藏特殊战略定位并基于西藏特殊性进行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研究,既具有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处理的普遍共性,又是一个研究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特殊案例,既涉及到政府间财政关系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又涉及到民族区域财政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为西藏现实问题的解决及促进未来的发展提供思路,为中央与其他民族地区财政关系的处理提供借鉴,为区域经济的平衡充分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保障。本文力图站在新时代、新征程、新目标、新要求的角度和高度来研究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问题,从民族视角上研究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从财政视角上研究中央与西藏自治区的关系。首先在对财政事权、支出责任、财权、财力、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等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界定了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概念,即为: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收入支出划分以及建立在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基础上进一步地财权划分、财力配置问题。本文详细考察了国内外关于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研究现状,发现学界对于政府间财政关系问题从不同角度得出了丰富的结论,但对于当前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相关研究较为分散,并没有放到一个整体中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探索。因此本文试图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践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多学科交叉分析等研究方法,站在新时代的高度,抓住当前西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下的突出问题,着眼未来提高西藏内生增长力,建立在坚实的理论、政治、法律基础之上,纵观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发展历史,横看典型国家中央与民族地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经验教训,在深刻认识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特殊性的前提下,系统探索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的指导思想、着力点,构建出符合西藏当前和未来发展实际的特殊、规范、有效的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总体框架,即“公共服务型+内生力增长型”西藏财政管理体制。这是一个建立在西藏特殊性基础上的,着眼解决西藏公共服务水平和内生增长力水平低这一突出问题的,与当前我国民族地区财政体制相联系又有区别的特殊的财政体制。新的财政体制必然要求新的配套措施,因此本文最后从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财权分配、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三个方面来规范调整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使其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这些具体配套改革措施是与本文提出的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总体框架相结合的,区别于目前中央对西藏的的财政管理体制,真正落实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应政策法规。为此,本文按照“理论分析——实证分析——政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做了五个部分的分析,具体来说:第一部分是第二章的内容,阐述了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理论基础及政治法律基础。本部分详细分析了财政联邦主义理论、中国式财政分权理论、中国民族学理论和中国藏学理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国家治理理论,为本文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宪法及宪法性法律对民族地区财政的相关规定,是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的政治法律基础,因此本部分还详细介绍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与特色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实践,当前《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有关民族问题相关法律体系的现状及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建设等内容。第二部分是第三章的内容,阐述了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历史追溯。本部分首先梳理了西藏和平解放前唐朝、元朝、明朝、清朝、民国时期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上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接着考察了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五个时期”和“三种类型”的发展历程。通过追溯历代封建王朝至今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发展历程,我们得出以下启示: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受制度惯性和历史惯性影响,在认识西藏特殊性基础上对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做出特别处理,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变迁依附于全国财政体制的变迁,是寻求集权与分权最佳组合的探索过程,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趋于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的发展方向,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始终着眼于改变西藏贫困落后的面貌并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三部分是第四章的内容,阐述了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特殊性的现实考察。本部分首先给出了西藏的特殊战略定位,即: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西藏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西藏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西藏是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西藏是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西藏是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西藏是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西藏是同西方敌对势力和境内外敌对势力、分裂主义势力斗争的前沿。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特殊性,即:西藏公共支出成本高,地方内部事权财政负担沉重;西藏承担更多交叉领域的财政事权;财政自治权在西藏的实施使西藏享有其他省区所不具备的特殊财权;西藏对中央转移支付制度具有高度依赖性。第四部分是第五章的内容,阐述了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总体设计。本部分首先给出了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的指导思想,即:贯彻中央治藏方略,落实中央对西藏的特殊财税政策;立足新时代,以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为导向;借鉴国际经验,从典型国家中央与民族地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实践中获得启示。本部分提出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的着力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西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增进民生福祉;着眼未来提高西藏内生增长力,通过“保输血、强体造血”解决西藏的依赖性问题;有利于提升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祖国的边疆建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最后本部分提出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应以“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为根本目标,遵循“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财力与财政事权相匹配”的基本原则,建立特殊的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总体框架,即“公共服务型+内生力增长型”西藏财政管理体制,框架具体内容包括:(1)下划更多事权,保证依法支出;(2)自主设立地方税种,收入全部直接留用;(3)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弥补财政收支缺口;(4)设立西藏重点扶持基金,加大重点专项扶持;(5)对所有财政资金的使用实施全面绩效管理。这些具体措施的实施,必然会增加西藏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使用的自主决策权,强化西藏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提供的责任意识,有效避免西藏税收征收过程中“先征后返”办法带来的效率损失,优化西藏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质量和效益,推动西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内生增长力水平的提高。本部分是本文的核心所在。第五部分是第六、七、八章的内容,分别从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财权分配、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三个方面对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进行了规范调整。第六章从政府与市场活动边界模糊导致政府职责“缺位”与“越位”现象并存、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清、法律法规约束缺失等方面考察了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基本改革思路:(1)在我国现代财政制度框架下促进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2)充分考虑西藏特殊性,对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作出特殊安排;(3)建立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动态调整机制;(4)增强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法律约束力。本章还据此给出了“公共服务型+内生力增长型”西藏财政管理体制框架下的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具体操作层面的划分建议,将更多诸如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科技、部分公共文化、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事权和支出责任都明确下划给西藏地方政府,以增强西藏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意识和资金使用的自主决策权。第七章从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税收划分情况、西藏地方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西藏财政自给率低并高度依赖中央转移支付、西藏地方政府拥有特殊的税收征管权等方面考察了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权分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由此在财权分配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权分配的改革思路:(1)在修订完善《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相关法律体系的基础上,制定《西藏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条例》,明确西藏享有完整的财政自治权。尤其在财政自治收入权上提出在西藏征收的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全部直接留给西藏,由西藏自治区统筹安排使用,而不是采取现在的“先征后返”办法,有效避免了税收征收过程中不必要的效率损失;财政自治支出权上赋予西藏地方政府自主安排支出项目、自主确定支出标准的财政自治权利,自治区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作出投资决策,提高西藏财政资金使用的质量和效益。(2)明确首先发挥西藏地方税的宏观调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和动力的指导思想下,通过进一步加快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地产税等直接税的改革,使直接税在地方税收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进一步增加,以更好的发挥税收的收入分配调节作用,稳步推进包括增值税、消费税等间接税的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优化西藏当前的税制结构,实现构建和完善西藏地方税收收入体系的目标。第八章从中央对西藏转移支付制度根源上缺乏坚实基础、当前中央对西藏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中央对西藏财政转移支付分配依据测算方式及绩效考评办法有待进一步优化、当前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法治化程度低等方面考察了中央对西藏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由此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中央对西藏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对策:(1)促进西藏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同中央与西藏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相适应;(2)调整中央对西藏财政转移支付结构;(3)规范中央对西藏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办法;(4)逐步建立规范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5)建立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绩效考评机制;(6)建立完善的财政转移支付法律体系。这里尤其强调了使一般性转移支付在中央对西藏转移支付中的规模和比重中占绝对优势地位,提出建立规范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路,提出建立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绩效考评机制,以弥补西藏财政收支缺口,为西藏地方政府承担相应支出责任提供资金保障。
侯尤峰[8](2018)在《对口援藏政策与西藏现代化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藏和平解放后的发展历程也是西藏实现现代化的过程。西藏现代化作为我国现代化的一部分,基于自身资源优势,参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并在其中分工。西藏现代化是由国家推进实施的外源性现代化,其现代化是全方位的,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对口援藏是推进西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政策平台,在西藏不同的发展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口援藏是西藏地方政府政治现代化的引擎,促进了西藏从“政教合一”到“政教分离”的发展,巩固了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是干部人才援藏,加强了西藏治理能力建设。对口援藏推进了西藏经济现代化发展,在交通、能源、通讯等方面解决了西藏发展的瓶颈,促进了西藏的对外开放和发展。对口援藏也促进了西藏社会治理现代化,改善了西藏社会的“二元结构”,在西藏教育、卫生事业发展中起到了中坚作用。对口援藏在发展西藏经济的同时,也促进了西藏民众的国家认同,通过发展保障、民族交往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的作用促进国家认同发展。在将来的发展中,对口援藏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发挥作用,成为推进共同文化价值建设的平台、加强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的平台、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台、推进西藏法治社会建设的平台。对口援藏作为中央统一组织实施的支持西藏发展的政策,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层面的价值内涵。本文通过对口援藏政策的历史发展比较分析,揭示其不同发展阶段中的政策继承和扬弃,在矛盾冲突、倒逼发展中自我完善,形成了不同时期的对口援藏政策特点。如同许多事物发展一样,对口援藏也有一个成长完善的过程,本文通过政策分析指出对口援藏政策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有关政策运行机制和政策功能发展完善的建议。对口援藏作为支援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探索和试验,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可以进一步扩大政策使用范围,促进民族地区共同发展。对口援藏政策属于宏观民族政策范畴,对其进行评价和认识,应采取系统性分析方法,不能简单地根据投入产出的经济计算来评价,也不能因某一具体援藏项目的得失而质疑整个援藏政策。
何治民[9](2018)在《文化要素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影响 ——基于S村扶贫实践的反思》文中研究说明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进行扶贫调研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其后,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各地扶贫攻坚举措从原来的“吃大锅饭”转向“精准到户”模式,扶贫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S村从2013年实施“精准扶贫”以来,通过一系列措施,保证了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同时,也通过一系列的扶贫举措,增加贫困农民的经济收入。如开展“异地产业扶贫”,在外村租地发展猕猴桃种植业;在村内发展黄桃和冬桃的种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引入S村山泉水产业等。通过3年多的扶贫攻坚,S村在2017年实现了整村脱贫。S村的扶贫举措中,有很多值得总结和推广的经验,同时在基层落实过程中的一些扶贫措施,值得认真讨论。从总体上来看,S村在这一阶段的扶贫攻坚中,取得的成绩是主要的。然而,虽然S村已经实现整体脱贫,但如何将脱贫成效持续下去,在接下来的扶贫实践和乡村振兴中实现其可持续性,将是学者们和扶贫工作者们重点考虑的问题。当前,S村的脱贫工作,主要聚焦于贫困个体,扶贫的措施针对的是贫困户。要实现整村的可持续脱贫和乡村振兴,这显然是不够的,需要从贫困群体的整体角度,分析出造成当地贫困的主要原因,以便针对致贫主因,制定相应的扶贫措施。而致贫主因,往往是当地的生态环境,民族文化以及长期的政策效应积累等众多非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需要查阅历史资料,并结合当代民族学的田野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发现,S村所在的武陵山区,在历史上并不一直处于贫困状态。相反地,在某些历史时期内,当地经济处于很高的水平。对比当代的贫困现状,不难发现,造成当地由富转贫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优势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S村所在的武陵山区,拥有丰富的林地资源,桐油、油茶、生漆、杉木等众多林产品丰富,当地少数民族也积累了丰富的本土知识,能可持续利用这些资源。本地优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时期,当地就处于富裕状态,而一旦优势资源被闲置或者被人为干预不允许利用,就会落到贫困的地步。因此,要想实现S村的可持续脱贫和乡村振兴目标,如何充分利用当地优势特色的资源,变得至关重要。S村是我国十四个连片特困区的典型代表,既是传统的第一产业区,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更是生态资源丰富的区域。这些处于贫困地区的农村,往往和S村一样,拥有着丰富的资源,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资源的闲置,才造成当地的贫困。因此,通过对S村的扶贫实践进行反思,能对我国其他贫困地区的扶贫措施的制定工作,带来一定的启示意义。
白晓慧[10](2013)在《藏族传统工艺的开发与保护研究》文中认为藏族,世代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藏文化五大学科分别是佛学、文学、哲学、医药学、工艺学。传统工艺又是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一朵奇葩。藏族传统工艺在藏族人民漫长的生产劳动中形成和发展,是劳动者智慧的结晶,与藏族的日常生产生活的联系极为紧密,并成为藏族人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也成为带动藏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早在1998年中央政府就对西藏山南地区的传统工艺进行挖掘和整理。200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此后,我国对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进一步的增强。中央政府提出了使西藏地区成为“中华特色文化保护地”的重要规划。《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提出要将西藏建设成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同时,“十二五”期间,西藏还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艺术人才及群众文化人才的培养,挖掘传统和民间文化资源,民族手工艺品可作为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特色文化产业。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藏族传统工艺受到极大冲击,许多千年古艺甚至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对藏族的传统工艺传承与保护极为重要。本文将围绕传统工艺的特点从开发与保护的辩证角度进行研究,希望通过开发达到保护目的的同时,实现保护体系的建立,最终达到对藏族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文章的结构由五个大部分组成。其中导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相关的研究动态、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第一章主要阐述传统工艺相关概念及其本文的理论支撑。第二章阐述藏族传统工艺的历史渊源、分类构成及其社会地位。第三章主要选取藏毯、藏药、邦典和藏纸进行实证分析。第四章主要阐述藏族传统工艺的保护理论和实践。
二、贡嘎县年财政收入突破1000万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贡嘎县年财政收入突破1000万元(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
2.1.1 贫困的定义 |
2.1.2 贫困的标准 |
2.1.3 贫困的分类 |
2.1.4 扶贫的内涵 |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
3.1 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
3.2 实践基础 |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2)精准扶贫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研究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四个全面”与扶贫目标 |
1.1.2 精准扶贫 |
1.1.3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
1.1.4 “十三五”规划 |
1.1.5 工业反哺农业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分析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2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及非灾经济发展区选址的理论依据 |
2.1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 |
2.1.1 产业集群效应理论 |
2.1.2 现代乡村发展理论 |
2.1.3 城镇化理论 |
2.1.4 短板理论 |
2.1.5 后发优势理论 |
2.2 非灾经济发展区选址理论依据 |
2.2.1 广义梯度推移理论 |
2.2.2 聚集经济理论 |
3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评价 |
3.1 国内外贫困问题研究综述与评价 |
3.1.1 国外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
3.1.2 国内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
3.1.3 关于贫困问题研究评价 |
3.2 国内外关于经济增长的研究方法综述与评价 |
3.2.1 哈罗德—多马模型 |
3.2.2 索洛增长模型 |
3.2.3 A-K模型 |
3.2.4 拉姆齐模型 |
3.2.5 新经济增长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
4 非灾经济及发展模式的概念界定 |
4.1 非灾经济概念及发展模式的提出 |
4.2 关于“非灾经济”的概念界定 |
5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对四川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 |
5.1 模型构建 |
5.1.1 模型方法选择 |
5.1.2 方法理论综述 |
5.1.3 理论模型 |
5.2 模型求解 |
5.2.1 模型 |
5.2.2 数据 |
5.2.3 数据平稳性检验 |
5.2.4 面板回归 |
5.2.5 回归结果分析 |
6 东、中部地区部分省份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
6.1 河北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
6.1.1 河北省扶贫工作现状 |
6.1.2 河北省非灾地区选址 |
6.1.3 河北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
6.2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
6.2.1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工作现状 |
6.2.2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 |
6.2.3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
6.3 湖北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
6.3.1 湖北省扶贫工作现状 |
6.3.2 湖北省非灾地区选址 |
6.3.3 湖北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
7 西部地区部分省份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
7.1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
7.1.1 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工作现状 |
7.1.2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 |
7.1.3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
7.2 云南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
7.2.1 云南省扶贫工作现状 |
7.2.2 云南省非灾地区选址 |
7.2.3 云南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
7.3 贵州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
7.3.1 贵州省扶贫工作现状 |
7.3.2 贵州省非灾地区选址 |
7.3.3 贵州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
8 精准扶贫与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展望 |
8.1 我国贫困的发生状况及成因分析 |
8.1.1 我国扶贫工作重点县及其区域分布 |
8.1.2 贫困地区致贫原因简要分析 |
8.2 我国贫困县脱贫现状 |
8.2.1 贫困县脱贫的判断标准 |
8.2.2 扶贫县脱贫成果 |
8.3 精准扶贫的方式解读以及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展望 |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广泛实施的综合政策建议 |
9.2.2 具体省份内实施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3)西藏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点和研究不足 |
(一) 主要创新点 |
(二)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西藏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概况 |
一、山南市民族手工业概述 |
(一) 山南民族手工业发展的历史 |
(二) 山南市民族手工业主要类别 |
(三) 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现状 |
二、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
(一) 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 |
(二) 企业(合作社)是传统工艺传承和产品生产主体 |
(三) 民族手工技艺传承人群是民族手工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
三、山南市民族手工业面临的机遇 |
(一) 国家、自治区高度重视带来了机遇 |
(二) 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
(三) 资源优势为产业规模做大做强提供了支撑 |
(四) 旅游资源带来的市场拉动效益显着 |
(五) 区位优势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
第三章 西藏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层面 |
(一) 引导产业发展有效措施少,民族手工业发展处于低水平阶段 |
(二) 部门间协作不够,资源优势转换不足、产业融合发展不足 |
(三) 金融服务还不到位,导致融资难 |
(四) 规划引领作用不足,产业集聚程度差 |
(五) 品牌培育不足 |
(六) 行业标准建设滞后 |
(七) 营商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
二、企业(合作社)层面 |
(一) 民族手工业产品同质化严重 |
(二) 设计制作生产工艺落后,生产效率低 |
(三) 市场定位过窄,市场占有率低 |
(四) 营销理念滞后 |
(五) 品牌传播方式单一、效率低 |
三、人才层面 |
(一) 从业人员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人才缺乏 |
(二) 民族手工业就业吸引力低,从业人员青黄不接 |
(三) 引进人才难度大 |
(四) 培训机制不健全、效果差,现有从业人员没有从业水平提升通道 |
第四章 西藏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存在主要问题成因分析 |
一、农村人口就业转移和城镇化导致人力资源缺乏 |
二、传统市场的萎缩导致产品销路狭窄 |
三、成本高、质量差的民族手工业产品导致整个行业竞争力不足 |
第五章 西藏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的对策 |
一、政府层面: 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扶持引导 |
(一) 加强顶层设计 |
(二) 加强引导、整合资源 |
(三) 建立行业协会加强管理服务 |
(四) 制定产业标准 |
(五) 加强产业资金与金融政策扶持 |
(六) 实施品牌引领战略,打造竞争优势 |
(七) 积极为企业搭建产品展销平台 |
二、企业(合作社)层面: 提升管理水平,改进产品结构 |
(一) 加强企业管理 |
(二) 定位好发展模式 |
(三) 改进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 |
(四) 应用好营销平台 |
(五) 加强产业融合 |
三、人才层面:多渠道发力,加快人才培养 |
(一) 建立制度培养领军人才 |
(二) 加强传承培养人才 |
(三) 与教育结合培养人才 |
(四) 多方引入智力资源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西藏山南市(自治区、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调研提纲 |
附录2 山南市传统技艺调研提纲 |
致谢 |
(4)西藏县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有关理论 |
1.3.1 公共产品理论 |
1.3.2 委托—代理理论 |
1.3.3 目标—结果导向理论 |
1.4 本课题研究进展 |
1.4.1 国外预算绩效研究 |
1.4.2 国内绩效预算研究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西藏自治区县级财政收支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西藏县级财政行政区划情况 |
2.2 县级财政政策实施情况 |
2.2.1 区域财政政策 |
2.2.2 西藏县级财政管理现状 |
2.3 西藏县级财政基本情况分析 |
2.4 西藏县级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
2.4.1 县级财政总体结构分析 |
2.4.2 县级财政重点支出分析 |
2.4.3 县级财政支出综合性分析 |
2.5 县级财政支出绩效存在的问题 |
2.6 小结 |
第3章 西藏县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确定 |
3.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
3.2 绩效评价指标设立原则 |
3.3 构建评价指标的步骤 |
3.4 绩效评价目标 |
3.5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5.1 准入指标 |
3.5.2 指标筛选 |
3.6 小结 |
第4章 西藏县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重点支出系数 |
4.2 指标体系构建 |
4.2.1 选取专家 |
4.2.2 专家评分 |
4.2.3 构建评价层次结构模型 |
4.3 评价体系评分参考值 |
4.4 指标体系特点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与验证 |
5.1 2017年县级财政支出绩效评分表 |
5.1.1 选择专家 |
5.1.2 评分赋值 |
5.1.3 评分表 |
5.1.4 评分分档 |
5.2 县级财政支出绩效考评 |
5.2.1 7个县2017年财政收支概况 |
5.2.2 考核结果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营改增之后收入情况表 |
附录二: 2007-2016年7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数据总表 |
附录三: 2016年县级财政财力均衡度及地市人均财力离散系数表 |
附录四: 2016年度主要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及平衡情况表 |
附录五: 当面访谈记录 |
附录六: 调查问卷表 |
附录七: 调查问卷中有关指标意见的评分结果统计表 |
附录八: 电话访谈记录 |
附录九: 2007-2016年7地市行政所在县主要财政支出数据总表 |
附录十: 西藏自治区县级支出评价指标重要性评分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的相关概念 |
2.1.1 公共服务 |
2.1.2 农村公共服务 |
2.1.3 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 |
2.2 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的理论基础 |
2.2.1 公共财政理论 |
2.2.2 公共选择理论 |
2.2.3 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理论 |
2.2.4 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测度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历史演进及特征分析 |
3.1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历史演进 |
3.1.1 和平解放初期 |
3.1.2 人民公社时期 |
3.1.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村税费改革前 |
3.1.4 农村税费改革至今 |
3.2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的配置主体 |
3.2.1 中央政府 |
3.2.2 西藏地方政府 |
3.2.3 内地援藏省份政府 |
3.3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基础特征分析 |
3.3.1 社会特征 |
3.3.2 文化特征 |
3.3.3 经济特征 |
3.4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供求特征分析 |
3.4.1 需求特征 |
3.4.2 供给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4.1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现状分析 |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1.3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水平评价 |
4.1.4 基于灰色关联度与熵权法的模型对比检验分析 |
4.1.5 评价结果分析 |
4.2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存在的问题 |
4.2.1 农户的需求表达机制不健全 |
4.2.2 地方政府财政支农力量薄弱 |
4.2.3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权责不明 |
4.2.4 政府公共服务管理有待加强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农户需求的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实证分析 |
5.1 基于农户需求的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分析的理论基础 |
5.2 基于农户需求的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测度 |
5.2.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5.2.2 农户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分析 |
5.2.3 农户对农村公共服务项目的偏好度与满意度联合分析 |
5.3 基于农户需求的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3.1 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 |
5.3.2 Logistic回归结果分析 |
5.3.3 Logistic回归结果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政府供给的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实证分析 |
6.1 基于政府供给的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分析的理论基础 |
6.2 基于政府供给的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测度 |
6.2.1 数据包络分析法 |
6.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6.2.3 宏观配置效率的纵向分析 |
6.2.4 宏观配置效率的横向分析 |
6.3 基于政府供给的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6.3.1 指标体系构建 |
6.3.2 Tobit模型构建 |
6.3.3 Tobit模型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的提升路径 |
7.1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提升的前提条件 |
7.1.1 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提升的内在需求 |
7.1.2 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提升的外在条件 |
7.1.3 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提升的理论基础 |
7.2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的微观提升路径 |
7.2.1 多渠道提高农户收入 |
7.2.2 建立农户需求表达机制 |
7.3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的宏观提升路径 |
7.3.1 促进农村公共服务配置主体的多元化 |
7.3.2 加强政府农村公共服务配置能力建设 |
7.3.3 建立农村公共服务配置责任分配机制 |
7.4 本章小结 |
8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提升的经验及其启示 |
8.1 国外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经验 |
8.1.1 美国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经验 |
8.1.2 德国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经验 |
8.1.3 印度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经验 |
8.2 国内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经验 |
8.2.1 广东省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经验 |
8.2.2 重庆市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经验 |
8.2.3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经验 |
8.3 国内外经验对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提升的启示 |
8.3.1 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制度化管理 |
8.3.2 合理划分农村公共服务的事权 |
8.3.3 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资金投入 |
8.3.4 优化农村公共服务的配置结构 |
8.4 本章小结 |
9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提升的保障措施 |
9.1 有效提高农户参与意识和能力 |
9.1.1 全面加强农村教育建设 |
9.1.2 着力提升农户参与能力 |
9.2 加大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财政投入 |
9.2.1 完善中央对西藏自治区的转移支付制度 |
9.2.2 建立西藏农村公共服务财政绩效预算 |
9.3 适当提高农户集中度 |
9.3.1 边境地区按带状分布 |
9.3.2 腹心地区向行政中心集中 |
9.3.3 因地制宜发挥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 |
9.4 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结构 |
9.5 积极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 |
9.5.1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
9.5.2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监督机制 |
9.5.3 积极推进公共服务投资法制化 |
9.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6)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问题聚焦 |
(二)问题研究意义 |
(三)问题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7)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基本范畴的界定与阐释 |
一、事权、财政事权、支出责任 |
二、财权、财力 |
三、民族自治地方财政 |
四、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 |
五、财政管理体制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第四节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结构安排 |
三、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及不足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四、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理论基础及政治法律基础 |
第一节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理论基础 |
一、财政联邦主义理论 |
二、中国式财政分权理论 |
三、中国民族学理论和中国藏学理论 |
四、“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国家治理理论 |
第二节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政治法律基础 |
一、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政治基础 |
二、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法律基础 |
第三章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历史追溯 |
第一节 和平解放前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沿革 |
一、唐朝时期 |
二、元朝时期 |
三、明朝时期 |
四、清朝时期 |
五、民国时期 |
第二节 和平解放后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沿革 |
一、五个时期 |
二、三种类型 |
第三节 主要启示 |
一、受制度惯性和历史惯性的影响 |
二、在认识西藏特殊性基础上做出特别处理 |
三、依附于全国财政体制的变迁 |
四、寻求集权与分权最佳组合的探索过程 |
五、趋于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的发展方向 |
六、始终着眼于改变西藏贫困落后的面貌并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第四章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特殊性的现实考察 |
第一节 西藏具有特殊战略定位 |
一、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 |
二、西藏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
三、西藏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 |
四、西藏是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
五、西藏是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 |
六、西藏是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
七、西藏是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 |
八、西藏是同西方敌对势力和境内外敌对势力、分裂主义势力斗争的前沿… |
第二节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具有特殊性 |
一、西藏公共支出成本高,地方内部事权财政负担沉重 |
二、西藏承担更多交叉领域的财政事权 |
三、财政自治权在西藏的实施使西藏享有其他省区所不具备的特殊财权… |
四、西藏对中央转移支付制度具有高度依赖性 |
第五章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总体设计 |
第一节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的指导思想 |
一、贯彻中央治藏方略,落实中央对西藏的特殊财税政策 |
二、立足新时代,以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为导向 |
三、借鉴国际经验,从典型国家实践中获得启示 |
第二节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的着力点 |
一、提高西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增进民生福祉 |
二、着眼未来提高西藏内生增长力,解决西藏依赖性问题 |
三、有利于提升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
四、有利于祖国的边疆建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
第三节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总体框架设计 |
一、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的根本目标 |
二、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三、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总体框架 |
第六章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规范调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 |
第一节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现状分析 |
一、政府与市场活动边界模糊,政府职责“缺位”与“越位”现象并存… |
二、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清 |
三、法律法规约束缺失 |
第二节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改革思路 |
一、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理论基础 |
二、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基本改革思路… |
三、当前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具体操作层面划分建议 |
第七章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规范调整:财权分配 |
第一节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权分配的现状分析 |
一、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税收划分情况 |
二、西藏地方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 |
三、西藏财政自给率低 |
四、西藏地方政府拥有特殊的税收征管权 |
第二节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权分配的改革对策 |
一、财权分配的理论基础 |
二、西藏财政自治权的保障与完善 |
三、西藏地方税收收入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
第八章 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规范调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 |
第一节 中央对西藏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分析 |
一、中央对西藏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根源上缺乏坚实基础 |
二、当前中央对西藏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 |
三、中央对西藏转移支付分配依据、测算方式及绩效考评办法有待优化…… |
四、当前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法治化程度低 |
第二节 中央对西藏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对策 |
一、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理论基础 |
二、中央对西藏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对策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8)对口援藏政策与西藏现代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理论基础 |
四、研究主要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 |
第一章 援藏与对口援藏 |
第一节 援藏的现实因素及其内涵发展 |
一、援藏的现实因素 |
二、援藏政策内涵的历史变迁 |
三、对口援藏政策的价值内涵 |
第二节 援藏发展与对口援藏的形成 |
一、优先发展西藏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 |
二、以人财物多种方式扶助西藏农牧业发展 |
三、全力支持西藏兴建现代工业 |
四、支持西藏建设现代教育 |
五、大力发展西藏卫生事业 |
六、探索实行对口援藏 |
第三节 对口援藏是西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推力 |
一、西藏现代化的外源性需要中央对其改革发展进行统筹主导 |
二、西藏现代化的整体性需要对其发展进行综合性援助 |
三、西藏现代化的艰巨性需要多方面力量参与发展援助 |
第二章 对口援藏政策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与对口援藏工作起步 |
一、政策背景:扭转西藏人民的贫困局面 |
二、政策内容 |
三、本时期对口援藏政策特点 |
第二节 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与对口援藏工作发展 |
一、政策背景:加快发展着力改善西藏群众生活 |
二、政策内容 |
三、本时期对口援藏政策特点 |
第三节 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与对口援藏工作机制形成 |
一、政策背景:西藏转折发展与长治久安 |
二、政策内容 |
三、本时期对口援藏政策特点 |
第四节 第四次援藏工作会与对口援藏工作完善 |
一、政策背景:缩小西藏与内地发展差距 |
二、政策内容 |
三、本时期对口援藏政策特点 |
第五节 第五次西藏工作会与对口援藏工作提高 |
一、政策背景:促进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 |
二、政策内容 |
三、本时期对口援藏政策特点 |
第六节 第六次援藏工作会与对口援藏工作转型 |
一、政策背景:推进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二、政策内容 |
三、本时期对口援藏政策特点 |
第三章 对口援藏与西藏地方政府政治现代化 |
第一节 从“政教合一”到“政教分离” |
一、西藏政教关系的发展 |
二、西藏政教关系的特点 |
三、西藏政教合一制的瓦解 |
第二节 对口援藏与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巩固 |
一、西藏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 |
二、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中的困难和挑战 |
三、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基础的巩固与发展 |
四、干部人才援藏提升西藏治理能力 |
第四章 对口援藏与西藏经济现代化 |
第一节 西藏经济的非典型性二元结构 |
一、“非典型性二元经济结构”产生的原因 |
二、对口援藏与“非典型性二元经济结构”的突破 |
第二节 对口援藏与西藏经济发展转型 |
一、夯实了西藏发展基础 |
二、促进西藏潜在比较优势向现实竞争优势转化 |
三、促进了西藏经济的开放发展 |
第三节 援藏项目的实施与西藏“造血功能” |
一、援藏项目建设的特点 |
二、援藏项目建设对西藏“造血功能”的影响 |
第五章 对口援藏与西藏社会治理现代化 |
第一节 西藏社会的二元结构 |
一、西藏社会“二元结构”产生的原因 |
二、对口援藏与西藏“二元结构”社会的改变 |
第二节 对口援藏与西藏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
一、推进教育结构调整 |
二、加强教育基础设施 |
三、探索在内地办西藏中学和西藏班 |
四、支持西藏中小学实行助学金制度和“三包”政策 |
五、提高基础教育整体质量和水平 |
第三节 对口援藏与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
一、完善医疗卫生设施建设 |
二、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 |
三、提升医疗卫生整体能力和水平 |
第六章 对口援藏与西藏民众的国家认同发展 |
第一节 民族认同 |
一、民族的核心特征和非核心特征 |
二、民族认同的主要特点 |
三、民族认同是个体基于外在客观因素的内在主观价值选择 |
四、个体价值选择与多层次群体身份认同 |
第二节 国家认同 |
一、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是构建国家认同的重要内容 |
二、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一致性与冲突性 |
第三节 对口援藏对国家认同的影响 |
一、以发展保障促进国家认同 |
二、以民族交往推进国家认同 |
三、以制度建设促进国家认同 |
第七章 对口援藏政策运行及问题 |
第一节 对口援藏与“双线一体”政策模式 |
一、对口援藏的政策供给 |
二、西藏“双线一体”政策模式 |
第二节 对口援藏政策发展和实施中的问题 |
一、政策研究调整存在滞后性 |
二、政策指导的前瞻性不足 |
三、项目援建决策程序不完善 |
四、项目援建执行有偏差 |
第三节 对口援藏政策问题成因分析 |
一、缺乏系统的宏观政策研究和政策指导 |
二、各项援藏政策资源整合的有效性不足 |
三、没有形成援藏政策发展的内生动力 |
第八章 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对口援藏政策完善 |
第一节 对口援藏政策完善的必要性 |
一、完善对口援藏政策是新时代发展要求 |
二、完善对口援藏政策是探索民族地区发展“新路径”的需要 |
第二节 调整完善对口援藏政策运行机制 |
一、体现五个原则 |
二、从四个方面完善运行机制 |
第三节 丰富对口援藏政策功能 |
一、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二、加强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 |
三、促进共建共治共享 |
四、推进西藏法治社会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一、客观公正认识和评价对口援藏 |
二、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发挥对口援藏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文化要素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影响 ——基于S村扶贫实践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
第二节 学术史的回顾 |
一、影响经济发展的非经济因素 |
二、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的研究 |
三、国内外有关精准扶贫的研究 |
四、国内外有关精准扶贫与乡村社会治理的研究 |
五、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与精准扶贫的研究 |
六、文章中“关键词”的界定与解读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与田野过程 |
三、研究价值、研究意义和研究创新 |
四、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田野点介绍 |
第一节 S村概况 |
一、花垣县概况及历史沿革 |
二、S村概况 |
第二节 富饶的资源与贫困的经济 |
一、富饶的资源 |
二、贫困的经济 |
第三章 S村的贫困对象识别 |
第一节 贫困对象识别问题 |
一、贫困对象识别标准 |
二、贫困对象精准识别与建档立卡 |
三、贫困对象瞄准偏差 |
四、贫困对象瞄准偏差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S村贫困对象识别与社会争议 |
一、“光棍”SLJ与贫困对象精准识别 |
二、低保对象识别的瞄准偏差 |
第四章 S村的民族生境与产业扶贫策略 |
第一节 S村土地“稀缺”与“飞地”扶贫 |
一、S村的土地“稀缺” |
二、异地扶贫的理论依据 |
三、S村“飞地”扶贫的实施 |
第二节 “飞地”扶贫成效与问题分析 |
一、政府在扶贫中的作用 |
二、企业在扶贫中的作用 |
三、扶贫对象在扶贫中的作用 |
第三节 S村的在地扶贫产业 |
一、S山泉水项目 |
二、“11.3”工程和“418”项目 |
三、S村蔬菜产业 |
第五章 S村的习俗特点与旅游产业开发策略 |
第一节 S村乡村旅游的发展 |
一、S村乡村旅游资源 |
二、S村的乡村旅游开发 |
第二节 旅游开发与苗族传统习俗 |
一、S村苗族传统习俗 |
二、旅游开发过程中苗族传统习俗的缓慢调适 |
第三节 S村乡村旅游扶贫的思考 |
一、S村乡村旅游开发带来的扶贫成效 |
二、S村乡村旅游开发需要关注的问题 |
第六章 S村传统生计的生态原理 |
第一节 传统生计方式的实质 |
第二节 传统养蜂业的复兴与脱贫成效 |
一、孤儿LXL |
二、LXL的养蜂脱贫之路 |
第三节 S村林副产业与生态扶贫问题 |
一、S村林产业衰退与当地贫困 |
二、S村桐油产业衰退与当地贫困 |
三、S村油茶产业衰退与当地贫困 |
第七章 S村的生态脱贫之路 |
第一节 理论依据 |
一、生态民族学的理论源流 |
二、文化生态与贫困问题 |
第二节 S村的可持续脱贫 |
一、生态环境是可持续脱贫的根基 |
二、民族文化是可持续脱贫的工具 |
三、历史记忆是提高可持续脱贫的路径选择的指南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类 |
二、着作类 |
三、论文类 |
四、网络文献类 |
五、外文文献类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1:六盘山区等11 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县名单 |
附录2:已明确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分县名单 |
附录3:生态扶贫工作方案 |
附录4:湖南省贫困退出验收细则 |
附录5:湖南关于推进立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 |
附录6: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 |
附录7:花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 |
附录8:S村精准识别的贫困户 |
(10)藏族传统工艺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相关研究动态 |
3. 研究范围界定及其研究方法 |
4.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支撑 |
1.1 相关基本概念界定 |
1.1.1 工艺 |
1.1.2 传统工艺 |
1.1.3 手工艺 |
1.1.4 传统手工艺 |
1.1.5 手工业 |
1.1.6 非物质文化遗产 |
1.2 相关理论支撑 |
1.2.1 民族经济学理论 |
1.2.2 产业集聚理论 |
1.2.3 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理论 |
1.2.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
第2章 藏族传统工艺的历史考察及分类 |
2.1 藏族传统工艺的历史考察 |
2.1.1 吐蕃时期传统工艺的初步形成 |
2.1.2 传统工艺的稳定发展时期 |
2.1.3 传统手工行业协会的出现 |
2.2 藏族传统工艺的分类 |
2.2.1 反映藏民族生产方式的传统工艺 |
2.2.2 反映藏民族思想感情的传统工艺 |
2.2.3 反映藏民族宗教信仰的传统工艺 |
2.3 藏族传统手工业的特点 |
2.3.1 谱写藏族发展历史 |
2.3.2 表达藏族宗教信仰 |
2.3.3 体现藏民族特需性 |
2.3.4 凝聚藏族人民智慧 |
第3章 藏族传统工艺的实证分析 |
3.1 藏族传统工艺开发案例分析 |
3.1.1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藏毯产业 |
3.1.2 传统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的藏药产业 |
3.1.3 藏族民族特需品邦典 |
3.1.4 急需抢救和保护的藏纸业 |
3.2 藏族传统手工业面临的挑战 |
3.2.1 民族特需性决定狭小的市场需求 |
3.2.2 落后的传统的生产方式阻碍市场供给 |
3.2.3 受到现代文化环境的冲击 |
3.2.4 面临缺乏传承人的危机 |
第4章 藏族传统工艺开发与保护的实践 |
4.1 藏族传统工艺保护的必要性 |
4.1.1 保护传统文化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 |
4.1.2 藏族传统工艺是中华艺术宝库的瑰宝 |
4.2 藏族传统工艺的社会地位及其作用 |
4.2.1 使西藏成为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的重要元素 |
4.2.2 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
4.2.3 藏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 |
4.2.4 促进藏族传统产业转变为支柱性产业 |
4.2.5 促进藏族地区就业增加个体经济收入 |
4.3 藏族传统工艺开发与保护的措施 |
4.3.1 确定藏族传统工艺的归属部门建设基础学科体系 |
4.3.2 建立科学合理的传承机制实现静态保护模式 |
4.3.3 实现开发与保护并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贡嘎县年财政收入突破1000万元(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2]精准扶贫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研究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D]. 严研. 武汉大学, 2019(01)
- [3]西藏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对策研究[D]. 王建文.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4]西藏县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 蒋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2018(05)
- [5]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研究[D]. 任跃旺.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6]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7]中央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D]. 吕翠苹. 中央财经大学, 2018(09)
- [8]对口援藏政策与西藏现代化发展研究[D]. 侯尤峰.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9]文化要素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影响 ——基于S村扶贫实践的反思[D]. 何治民. 吉首大学, 2018(02)
- [10]藏族传统工艺的开发与保护研究[D]. 白晓慧.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