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卷(2002)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王若玢[1](2021)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研究(1922-1925)》文中研究说明1922-1925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承担起领导全国青年的重任,发舆论先声,尽宣传之力,运用多种方式培育青年成长,引导青年运动,凝聚青年力量。20世纪20年代国内外形势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开展舆论宣传工作提供现实需要与现实可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传统文化及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思想提供理论资鉴。作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前身”,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集结了一批早期有志青年,以施存统、恽代英、张太雷为代表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的核心人物应时代呼声发挥了舆论领袖、榜样模范作用;《先驱》《中国青年》作为团中央机关报刊,宣传马列主义、分析国情时事、报道青年运动,充分发挥其舆论宣传主要阵地的作用;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的舆论宣传主要活动,关注工人、学生、农民等多个青年群体,运用多种舆论宣传策略塑造青年形象、引领青年思想、激扬青年情绪。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工作有着巨大的历史贡献,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当代中国共青团舆论宣传工作提供资鉴: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重视舆论领袖力量;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聚焦青年群体,树立青年远大理想;提升宣传实效,多维凝聚青年力量。对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的深入探析,有利于舆论宣传工作的发展与创新,有利于提升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对青年的组织与引导作用。
范丽琴[2](2021)在《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福建地方诗歌总集指收录整个福建或福建某地区两个及以上作家作品的合集,其编纂者不限于本土文人,还包括客寓文人。福建最早的地方诗歌总集是唐代黄滔所编的《泉山秀句集》三十卷,现存最早的则是明代徐编、费道用等补录的《闽南唐雅》十二卷,此后福建地方诗歌总集蓬勃发展,充分展现了福建文学的发展轨迹。从时间分布上看,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自唐代发端,宋代勃兴,元代延绵不绝,至明清时期得到全面发展,出现明代中期和清代中期两座发展高峰,福建各府涌现出大量着名的地方诗歌总集,并在清代呈现出总结性的特点。从空间分布上看,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主要集中在福州府、兴化府、泉州府,邵武府、建宁府次之,其他各府零星分布。在福建文学发展过程中,文人积极倡导诗派振兴风雅之旨,乡邦人文之盛与遗文散落的巨大反差,促使他们承前启后地进行征文考献,以备一郡之典。他们以“以人而存其诗”(选人)和“因诗而存其人”(选诗)的选录标准为主,对前人已刊刻或未付梓的总集、别集、诗话、笔记、方志、杂录等,甚至石刻藓壁、题画诗等多种文献载体进行全面搜集与整理,采用以人系诗、以体系诗、以主题系诗的编纂体例,编纂出诸如《闽海风雅》《全闽诗俊》《乾嘉全闽诗传》《闽诗录》《全闽明诗传》《国朝全闽诗录》《晋安风雅》《莆阳文献》《莆风清籁集》《清源文献》《螺阳文献》《丰州集稿》《昭阳扶雅》《建宁耆旧诗钞》《汀南廑存集》《柘浦诗钞》《建阳诗钞》《剑浦诗编》等一大批反映整个福建或某府某县诗歌发展状况的省级或府县级地方诗歌总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福建科举文化发展水平、福建地方文学家族的发展步伐相一致,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能够比较突出地体现福建地方文学的发展状况,其中所包含的正文和序、跋、凡例、人物小传、评注等附件资料不仅具有梳理福建文学发展脉络、拓展福建诗人群体研究、拓展福建诗歌批评研究等重要的文学意义,而且具有辑佚与校勘功能,具有保存作者资料、保存历史事件史料和地方特色文化史料记载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
黄小菊[3](2021)在《版本视域下《三国志演义》经典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说在中国古代历来被视为“小道”,由小说走向经典经历了艰难的过程。明中后期随着思想文化的重大变革,反程朱理学的泰州学派、王阳明心学以及李贽童心说在文化领域掀起一股改革的风潮,小说和戏曲在此风潮的影响下得到蓬勃的发展。文人对小说戏曲开始改观,不再视为“史之余”而是作为独立的文类。《三国志演义》借《三国志》之名进入文人的视野,罗贯中的文人化改编使其天然的具有精英阶层的烙印,而文人以通俗历史看待《三国志演义》,将其视为普及历史教化民众的通俗读物,嘉靖壬午本、周曰校刊本等“演义”系统诸本增加其历史性,而叶逢春刊本、余象斗刊本、朱鼎臣刊本在射利的目的下降低阅读的难度,降低发行的成本使得《三国志演义》不再局限于精英文人而是对文化水平低下的普通识字民众也敞开了阅读大门,极大了推动了《三国志演义》的传播。直到李贽打破文人对小说的成见,叶昼模仿李贽批评《水浒传》评点《三国志演义》,真正的跳出历史,将其当作一部文学作品进行评点,刊刻者也改变传统按卷编排的形式,将二百四十段的《三国志演义》合并为一百二十回,虽然此时的回目还不对偶,不甚精美,两段也只是简单的合并,并没有完全融合,但是按回编目的形制标志着对《三国志演义》文体定位的改变,对《三国志演义》的经典地位的确立有重要的作用。其后毛宗岗父子学习金圣叹评改《水浒传》对《三国志演义》进行了大范围的删改,使得《三国志演义》的语言风格得到统一、人物形象更加典型和思想主旨得到升华,成为了真正的经典文本,取代了之前流传的所有刊本,成为主流文本。本文主要探讨《三国志演义》版本演义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版本体系所呈现了不同发展趋势,及其原因和特色。认为《三国志演义》版本演化经历了文人化、历史化、通俗化和学术化的过程,这些过程对《三国志演义》经典化文本的确立共同起着推动作用。以书坊主为主要发行者和整理者的《三国志演义》天然的具有商品属性和文学属性,不同的书坊因为面向读者不同侧重也不同,江南刊本在兼顾商品属性时注重其文学性与历史性,因此呈现出文人化、历史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三国志演义》成为通俗历史读物,提高了它在文人心中的地位。建阳刊本以低廉的价格与江南刊本形成竞争优势,又通过增加图像的形式降低阅读门槛,插入大众耳熟能详的三国人物英雄故事吸引普通民众的兴趣,对《三国志演义》的广泛传播起到推动作用,使得《三国志演义》不再仅限于精英阶层阅读,而是取代《三国志平话》等民间戏曲成为普通大众了解三国历史人物故事的主要渠道。随着明末清初小说评点的兴起,文人对《三国志演义》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由早期视为通俗历史读本到注意演义与历史的区别,不再将《三国志演义》当作“史之余”和教化民众的工具,而是开始重视历史演义本身的文学价值。对历史演义文体全新认识是《三国志演义》摆脱历史的束缚,回归小说评论语境的关键,为《三国志演义》经典化作了理论准备。毛评本《三国志演义》总结了文人化、历史化、通俗化、学术化的经验,形成了雅俗共赏的文体风格,同时对“拥刘反曹”主题思想和强化,使得《三国志演义》与传统儒家观念和统治阶层的利益相符合,被上下阶层共同接受。《三国志演义》版本在经济和思想文化共同作用下不断演化,最终形成了经典文本毛评本,经典文本的确立为进一步扩大《三国志演义》的影响奠定了条件,是《三国志演义》经典地位确立的基础。
洛绒涛格[4](2021)在《居·弥旁“利美”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佛教作为一种文化传播至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传播语言载体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分流出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两支,连同南传佛教被称为三大佛教体系。经过传播变迁,在同一佛教体系中也分流出不同的宗派。汉传佛教中的禅宗、净土、天台、法相、华严等流派在唐朝时就已经形成。藏传佛教传统,从后弘期陆续出现了宁玛、噶当、噶举、萨迦等教派。不管是那支汉藏佛教流派,其众多分支的形成从一方面体现了当时对于外来多元文化的包容,同时也是对外来文化的理解、阐释、本土化过程的结果。历史上在藏传佛教教派之间,经过不断的交流沟通逐渐产生了一种相互尊重、融和发展、“在不危害他宗的前提下弘扬自己教派”的“利美”观。这一理念随着藏传佛教的发展,从无到有、从萌芽到形成一股思想潮流,对藏传佛教的发展和变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直到20世纪,国内外的学者们才开始注意到19世纪康区德格土司领地内发生的所谓“利美”思想运动的存在,由此开始了这一主题的研究。它汇集了许多人的智慧,是由佛教学者倡导、响应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学者们对“利美”活动的主要倡导者绛阳钦则旺波和工珠·云丹嘉措等人的“利美”观进行了比较系统地研究,而作为倡导“利美”活动的其他人物却缺少研究,尤其是对“利美”活动的第二代关键人物居.弥旁的“利美”观缺乏系统地研究。本论以居.弥旁的“利美”观为题,在前人对“利美”观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文献梳理、对比、田野考察、历史考证等方法,以求通过对弥旁“利美”观的个案进行研究,探析“利美”观的发展、影响和现实意义。文中对居.弥旁家族的相关记载作了探究;梳理、考证绘制了弥旁年谱简表,对弥旁的生平大事作了系统的梳理;探析了19世纪的“利美”活动的缘由,追根溯源“利美”观的源流,尤其对德格土司政体出现的“利美”现象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对弥旁一生的讲、辩、着、观修等进行梳理和总结,发现弥旁的“利美”观既有传承前人的继承,也有与其他佛学学者不一样的特色:弥旁在尊重他宗的“利美”原则下,大力复兴宁玛教派的显密重要论典,尤其阐释藏传佛教前期的瑜伽行中观哲学思想,与持应成中观见佛教哲学思想的学者展开了多方位、深层次的佛学对话,为教派间思想文化对话创造了文明、和谐的范本;弥旁的中观和《慈氏五论》等显宗方面的注疏以及密宗文本的阐释改变了宁玛派“重密轻显、重伏藏轻经藏”的讲经传统;弥旁以济世利民的入世思想大力复兴传统文化,为世俗文化的诸多领域留下了重要的着作。时至21世纪的今天,面对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平等和谐地交流、对话、沟通,构建和谐共生的社会成为必然的趋势。宗教思想的和谐关系着地区和社会的稳定和谐,研究传统的“利美”观,应对前所未有的多元宗教文化交流,具有理论和社会现实意义,值得继续关注和研究。
丁斯甘[5](2021)在《《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报》(T’oung Pao)创刊于1890年,是一份颇具影响力的专业汉学刊物,其中刊载了大量关于中国研究的论文与书评,具有很高的汉学研究价值。期刊如实反映出20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沙畹、伯希和等法国着名汉学家的治学策略,是法国汉学史的缩影和真实写照。通过梳理期刊1890-1944年的论文、书评、纪事信息,对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作整体认识的尝试。文章首先重建《通报》的总体办刊背景,包括期刊19世纪法国在华活动、19世纪法国专业汉学的建立、出版技术的更新、交通运输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文章逐一分析《通报》与其前身《远东杂志》的承接关系、《通报》的期刊定位栏目设置、期刊主编对《通报》办刊的影响、《通报》的发行情况、撰稿人群体等基本情况。从研究领域角度考察,以《通报》的《补充索引》中“主题索引”为依据,整理《通报》自1890-1944年的各类文章,证明《通报》对汉学各领域都有涉猎,每个领域的研究程度各不相同,专业汉学不断深入又相互隔绝的特点。从研究地区角度考察,以《通报》的《补充索引》中“地区索引”为依据,可以发现《通报》尤为关注西域地区和西藏地区的考察与研究,刊载的文章多以文献释读为主,通过文献进而深入其他研究领域,与法国汉学发展趋势一致。《通报》积极引入了西方历史语言学、语音学、考古学、碑铭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先进研究方法,充实汉学的研究领域,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20世纪上半期的法国专业汉学正如《通报》所显示的一样,研究涉及汉学领域各个方面,研究方法有了全新发展,法国专业汉学进入鼎盛时期并对20世纪后期的国际汉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积极使用考古发现的新材料,将碑铭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等新的研究方法引入汉学领域,积极与中国学界交往,学术自觉性不断加强,充分体现出沙畹、伯希和鲜明的个人学术特色,重点梳理沙畹与伯希和的文章、书评为法国汉学研究理清学术思路、推动法国汉学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刘忠原[6](2020)在《抗战后期国民党对三民主义的话语建构 ——以《三民主义半月刊》为中心的探讨(1941-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战时期,作为当时整合各个集团和革命力量的三民主义,得到包括国共两党在内的各政治势力的普遍认同。国民党出于政治需要,在抗战时期对三民主义的认知带有强烈的政治性和现实性,十分重视三民主义这一极为重要的“政治符号”。为了将其一党独裁的集权统治披上合法外衣,国民党以报刊为媒介,对三民主义的战时内涵做出了符合其政治需要的建构与阐释。《三民主义半月刊》的发行正值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消极认知与践行三民主义的时期。在其刊登的文章中,为了维护国民党一党专制的统治,其在继承发展三民主义的立场上呈现出浓厚的实用性特点。在民族主义方面,其抬高美化三民主义,将孙中山描述为儒家正统的继承者者,以迎合抗战时期文化民族主义思潮,达成其反共产主义的政治图谋;抓住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的契机,以“国家至上”、“民族至上”的言论反对无产阶级政治理论,以达到其反共的目的。在民权主义方面,与现实中国民党一党专制和蒋介石个人独裁强化的政治现实相呼应,其篡改孙中山的“权能区分理论”,主张加强政府的权能,建设“万能政府”;同时它还鼓吹“一党专制”,排斥包括中共在内的其它党派。在民生主义方面,其放大孙中山民生史观中的消极成分,排斥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论;在经济政策方面,主张实行“统制经济”,加强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干预,发展国营经济,对物价进行管制,结果事与愿违,造成了恶性的官僚资本膨胀和不受控制的物价高涨。《三民主义半月刊》的创办与发行不仅映射出时局的走向和变化的特点,也展现了战时国民党和蒋介石集权与专制的现实。从战时《三民主义半月刊》有关三民主义的话语建构中,我们可以看出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对孙中山三民主义民主和革命精神的背离以及在意识形态建设层面所存在的缺陷。
余英[7](2020)在《1932-1937年《外交评论》研究》文中提出《外交评论》是与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紧密联系并受其影响,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创办的政论性杂志。杂志创刊于1932年6月20日,至1937年7月15日终刊,共出版发行9卷共55期,其创刊旨在宣传政府外交方针政策、引导社会舆论的同时,对政府外交展开评论和建言,它记录着20世纪30年代局部抗战时期中国内政外交的一段真实历史。本文主要通过对主体史料《外交评论》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以其刊载的外交报道及评论为中心,考察政府外交政策及社会舆论反映,并借此展现1930年代中国外交复杂多变的艰难历程,进而丰富近代中外关系史的研究。论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介绍《外交评论》的基本情况,从杂志创刊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入手,分析刊物的办刊宗旨、作者群体和基本特点;二是对杂志刊载的评论、论着、译述、专载、外交文件、外交时论选、书报介绍与批评、通讯等各栏目内容中所呈现的外交观念、批评与建言等作归纳性研究;三是研究《外交评论》作为与外交部密切相关的政论性刊物所独有的主要特征,以及在宣传政府外交政策、提高民众外交智识和引导公众舆论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四是作为中外关系史的研究对象,《外交评论》对外交观念近代化和中国外交提供的启示和经验教训。论文分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选题动因、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与不足之处。正文共八章,第一章从杂志创办的背景、宗旨、编辑发行和作者群体等方面考察杂志的概况,为后文的展开提供一个认知基础;第二章主要归纳杂志诸多评论文章中呈现出来的主动外交的积极态度、扞卫国家民族安全的基本原则和以利害关系为考量的政策取向,综合论述《外交评论》努力维护国权的外交观;第三章重点考察《外交评论》基于国民政府外交力量不足所提出的增强国家实力、整理外交机能和重视文化外交等推进外交建设的主张;第四章主要梳理《外交评论》对风行于1930年代的法西斯主义的介述和解析,考察当时社会舆论对法西斯主义和法西斯国家的认知与评价,阐述知识分子群体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对法西斯集权政治的基本认同;第五、六章主要探析《外交评论》对国际格局形势的全面考察和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评价,撰稿人群体对“攘外必先安内”“国联外交”等外交政策的舆论回应和对国际盟友的分析判断,呈现出杂志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呼应态度;中日交涉是当时的外交重点和难点问题,《外交评论》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日方针政策的考察与建言,一方面,撰稿人与外交部在原则上同声共气,另一方面,在批评国民政府对日政策“措置欠当”的同时,提出多种外交建议供政府参考;第七章主要探讨《外交评论》提出的修废不平等条约主张,展示外交界和学术界在废约低潮时期对不平等条约的关注,以及提出的较为理性的修废约方式和手段;第八章将《外交评论》与《国民外交杂志》这两份创刊时间相同、名称相近的杂志作基本比较,对《外交评论》的刊物性质与思想内容特点、作用影响和局限不足等方面进行分析。结语部分是总结性评价:《外交评论》是政府外交政策的“宣传员”、集权统治的“维护人”、近代国际观念和外交知识的“传播者”、社会政治变化的“映射镜”,归纳其在局部抗战时期所特有的地位和在外交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张琪[8](2017)在《陈祥道《礼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陈祥道<礼书>研究》从《礼济》之作者、版本、体例和内容、礼制归纳、礼图、影响和评价六个方面展开研究,分为六章,最主要的研究成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对《礼书》作者陈祥道的仕宦历程进行了考证,发现了陈祥道有任职国子监直讲的经历,是前人研究中所忽略的材料;对余嘉锡、冯莤、苗露等前辈学者相关研究的失误和不足进行了订正;考证清楚了陈祥道仕宦经历中几个官职的迁转过程。其次,探究《礼书》成书背景,指出了学术思潮的转变和政治革新的需求对《礼书》成书的影响。梳理了陈祥道创作《礼书》的大体过程。对《礼书》各版本情况及其版本源流进行了梳理;以今所见标注为宋、元刻本之《礼书》相互比较,发现诸本实为同一版本,进而考察了历代学者对《礼书》宋、元版本的判定和争论,通过避讳、刻工及书中重页现象,推断今之所谓元刻本《礼书》实际是宋刻元明递修本。第三,对《礼书》的体例进行了阐发,揭示出其条目实际上是以类编排的。总结概括全书之内容为五个言面:总结归纳先秦礼制,梳理历代礼制沿革,论断个别细节之礼,考证行礼仪节方位,考订名物形制功川。五个方面中以考订名物形制功占全书大部分篇幅,故《礼书》之性质实际上是一部以论名物为主的通礼类着作。同时还分析了全书总目录、分卷目录和正文条目相互不统一的现象,认为其中有陈祥道特别的用意,即分卷目录是对各卷条目的规划,正文条目是实际完成的部分,总目录是最後制定的,三者不统一是陈祥道有意保留。第四,对《礼书》归纳礼制进行了研究。梳理了陈祥道之前学者对於礼制归纳的探索状况,指出《礼记》中有不少关于礼制归纳的内容,说明先秦以至秦汉的学者已经有了归纳礼制的意识。但是後世郑玄以至孔颖达、贾公彦等学者,却囿於注疏之体例,对礼制归纳反而不是很留意。分析了《礼书》归纳礼制的四种方法,总结了其所归纳之礼制的具体内容,并释例阐发。对《礼书》归纳礼制的特点进行了论述,指出其注重对礼器制度的总结,归纳礼制往往附带考辨和阐发义理。对《礼书》归纳礼制进行了评价,指出其在治礼方法、顺应学术思潮及辅助现实政治等方面颇有意义。通过分析《五礼通考》对於《礼书》礼制的徵引情况,提示出《礼书》所归纳礼制颇有影响。第五,对“三礼”名物图和仪节图的区别进行了阐发,并梳理了其各自的发展演变过程,尤其阐明了名物类礼图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对《礼书》礼图进行了分类概括,将其名物图与聂崇义《新定三礼图》进行比较,论证了《礼书》对聂崇义之图的沿袭和补正。阐明了《礼书》仪节图的特点和文献价值,推测并论论《礼书》仪节图可能就是最早的仪节类礼图。考察了明代张溥重刻《礼书》时对原书礼图大量改造的情况,分析了其改造原因、所受限制,认为张溥改造後之礼图较之原图更加精审,价值更大。第六,从整体上对《礼书》进行研究,怀疑《礼书》实际上是一部未完成之作。从体例、文字内容、礼图三个方面,论述了《礼书》对後世的巨大影响。梳理了历代学者对《礼书》的评价,分成正反两个方面,且评价差异悬殊,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皮锡瑞、沈钦韩持论不公,故意诋毁。总结全文之研究,指出了《礼书》在体例、礼图等方面尚有不足,但是成就也很突出。揭示其汇编历代文献资料,有类书之功用。从礼学史的角度对《礼书》进行定位,认同黄侃先生的说法,《礼书》“实唐、宋以来言礼者之总略也”。
孙俊[9](2016)在《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地理空间视角,结合史料和考古材料,以质性研究为主轴而辅以量化证据研究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并考论二者在空间上的相互匹配与表里关系。族群演进空间格局首先考虑西南土着群体的演进,其时段在战国秦汉时期。在对蜀国族群、蜀西族群、巴国族群等族群及局部“徼外夷”二十余个见于史料的族群来源、分布、迁徙、融合方向及部分群体的演进状态作了具体的考论基础上,分析了战国秦汉间西南土着族群演进格局主要包括:(1)西南族群总体上处不断复杂化态势,主要表现于中原族群、东南群体、域外群体的迁入,也有不少群体融入到其他群体中;(2)西南族群的分布具有相当的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同一族群的迁徙及同一区域族群结构的变化两方面,绝大部分族群曾发生较大规模的迁徙或融合,蜀西、峡江、滇西是族群结构变动最频繁的区域;(3)族群空间演进(不是演进空间)具有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空间演进相似的板块与走廊相间特征;(4)族群演进就其主要的推动力而言当是秦汉帝国的建构并西南族群间的互动造成的,间有二者“合力”的因素。所得族群格局以战国末、汉末为时间截面示之于附图。族群演进空间格局其次考虑自战国末汉族移民对西南族群格局的影响,具有可识别的汉夷格局则是在秦时形成的。考古材料表明了秦汉西南汉族的来源有汉族移民和土着汉化两种类型,土着汉化又与汉族移民数量及时间长短有关。就汉族格局和“汉夷”格局而言,史料并考古材料表明汉末西南地区的汉族格局可识别为密集分布区、分散分布区、零星分布区及对应的“汉夷”格局区。此二格局的形成表明了在秦汉间西南族群因汉族的分布而导致了明显的族群结构演替过程,其演替的程度可以用汉族的密集分布区、分散分布区、零星分布区来排序,密集分布区演替最为明显,分散分布区有演替的趋势,但零星分布区则达不到“演替”的程度。就“汉夷”关系来说,演变最明显的应当是蜀地,秦并巴蜀后的蜀侯被杀等事件表明了秦并巴蜀初期对蜀人具有相当的军事监控,尔后则演变为长江沿线的军事都尉和县尉的连续分布。与之有差异的是,西南夷地区迟至汉末也没有形成线状的军事都尉和县尉的分布,盐井的“合约”不开发,及南中官府、大姓、土着群体三种力量的并存,局部地区汉夷墓的并存并有交错等,均表明了西南夷地区羁縻之制的长期有效存在。族群格局的变动与族群地理观念的变动互为表里,西南族群地理观念受“五方格局论”的影响但也因时而有相当的弹性和变化:夏商时期,西南族群身份或夷或蛮,巴蜀地区在政治上具有区域性质而无疆域的性质,在中九州中其土“下”;商末周初,西南族群身份上或“西土之人”或“西土之君”但非侯,巴蜀并其余地区政治性质和族群环境意象与夏商相似;战国末秦汉时期,汉族始大量进入西南地区,巴蜀脱离夷的身份,以巴蜀为地望出现“西夷”“南夷”合称的“西南夷”身份,政治上西南地区已具有疆域的性质,但呈现了西南夷地区在在一统国家观念中独特的“三方”定位及本身独特的政治、族群身份并族群环境意象的族群地理观念格局。以汉末为时间截面,西南族群地理观格局可作多文学多稻田区、少文学少稻田区、无文学无稻田区、俗妖巫或环境恶劣或有“怪物”区的区分,反映了在族群政治意象、族群文化意象、族群环境意象三个层面上均具有“中心-边缘”模式的存在。在族群演进空间与族群地理观念关系层面上,以汉末为时间截面,客观的族群演进格局与主观的族群观念格局具有相当的重合性,二者的形成表现于具体过程中或因族群格局变动而导致的族群地理观念格局(含族群政治意象、族群文化意象和族群环境意象或其中任一格局,下同)的变动,或因族群地理观念格局的变动而导致的族群格局的变动,又或二者有交叉的案例;因此,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不仅都反映了族群演进的态势,而且某些时期族群地理观的转变是族群格局变动的主要动力之一。同时,族群地理观方面为了给予西南族群一个更为宏观而准确的定位而对研究对象作了适当的空间范围扩展。以西汉王朝政治地理格局与秩序为切入点,发现西汉王朝政治地理格局反映了华夏与四夷、内地与边疆、中央与地方三类政治地理因素的考量,西南地区直接地体现了华夏与四夷、内地与边疆的考量,间接地在关东与关西的二元格局中扩大关中区方面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考量,其在“三方”中的独特位置表明了西南地区在汉王朝建构帝国过程中更富弹性。就以上发现的关联而言,地缘因素对战国秦汉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和地理观念均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在可考的时段内,商末周人东进时巴蜀群体首次进入大一统国家发展的全国性层面上;战国末期,巴蜀战略地位于秦统一六国战略决策过程中得到体现,在秦末的汉楚之争中再次证明;西汉武帝时期,西南夷地区因南服南越西阻匈奴的战略空间而得到战略性的凸现。能够分析得出,地缘因素对西南地区进入大一统国家疆域、汉族的迁入、族群地理观的影响等产生了相当的、连锁的反应和影响。以上所及材料,所得推论性结论,除正文部分应用外尚列有附表、附图,其中的附表资料较为详实,或可为今后讨论和研究的基础资料参考。
王孟[10](2016)在《敦煌佛教疑伪经综录》文中研究指明佛教疑伪经是佛教研究的重要资料,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所以,佛教疑伪经研究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佛教学术界的一大研究热点。由於中国古代僧人出於纯洁信仰的考虑,禁绝佛教疑伪经的流通,将它们排斥在大藏经之外,以致中国绝大多数佛教疑伪经都亡佚不存。赖敦煌藏经洞的发现,我们今天可以重睹100多种久已亡佚的佛教疑伪经。虽说敦煌遗书中保存的疑伪经为佛教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料,但因敦煌遗书散藏在世界各地,且无总目录可以导航,故研究者至今很难把握其全貌以及寻觅本人研究所需的佛教疑伪经。这一现状导致敦煌学虽已百年,敦煌佛教疑伪经研究缺乏总体把握的现状并无根本改观。本论文的题目为《敦煌佛教疑伪经综录》,依托方广錩先生主持的《敦煌遗书数据库》,采用文献学的方法对敦煌藏经洞所存佛教疑伪经做一个鸟瞰式的整理,目的有两个:一是汇总、梳理目前已经收集到的所有敦煌佛教疑伪经,公布其目录资料;一是梳理每一部敦煌佛教疑伪经至今为止的研究史,罗列其研究编年,并努力对这些研究成果加以述评。前(5学者教导我们,学术研究要靠资料讲话。资料有三类:原始资料、研究资料与动态资料。本论文力求为研究者提供至今为止与敦煌佛教疑伪经研究相关的原始资料、研究资料的基本信息,力图为从事敦煌佛教疑伪经研究的研究者提供一本可信的工具书。本论文的导论部分,通过梳理对佛教疑伪经的诸种判别标准及其背後反映的思想倾向,认为就对佛教疑伪经的认知与研究而言,应将疑伪经的判别标准回归到中国古代僧人确立的“翻译标准”上。论文回顾了以往诸位研究者对佛教疑伪经的各种分类法,尝试以撰作目的为标准,对敦煌佛教疑伪经进行分类。力图在具体操作中进一步解决疑伪经的分类问题。本论文的正文部分,对每一部敦煌佛教疑伪经,分别以“相关资料”、“研究编年”、“研究述评”为序进行论述。在“相关资料”部分,对该部佛教疑伪经的经录着录、现存状况、异本系统、经文内容等予以介绍,力图使读者把握该佛教疑伪经的原始资料。在“研究编年”部分,用“编年史”的方式,按时间顺序对该佛教疑伪经的研究史进行梳理,使读者能够基本把握该部佛教疑伪经的研究现状。在“研究述评”部分,以问题为中心,对相关学术研究问题进行梳理,力图总结以往对该敦煌佛教疑伪经研究的成绩和不足,以期通过总结,发现问题,进一步推进对该疑伪经的研究。
二、《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卷(2002)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卷(2002)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研究(1922-1925)(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对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研究 |
1.3.2 对舆论宣传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点 |
2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的历史逻辑与理论资鉴 |
2.1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的历史逻辑 |
2.1.1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与发展 |
2.1.2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的现实需要 |
2.1.3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的现实可能 |
2.2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的理论资鉴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舆论宣传思想 |
2.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舆论宣传思想 |
2.2.3 近代先进中国知识分子的舆论宣传思想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的核心人物 |
3.1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核心人物的舆论宣传 |
3.1.1 施存统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舆论宣传 |
3.1.2 恽代英关于青年革命的舆论宣传 |
3.1.3 张太雷关于国内外时事的舆论宣传 |
3.2 核心人物对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的作用 |
3.2.1 勇担舆论领袖,加强青年理论武装 |
3.2.2 成为榜样模范,坚定青年政治方向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的主要阵地 |
4.1 《先驱》《中国青年》舆论宣传的主要内容 |
4.1.1 宣传马列主义,抵制宗教渗透 |
4.1.2 分析国情时事,宣传党团决议 |
4.1.3 报道青年运动,关注青年生活 |
4.2 《先驱》《中国青年》舆论宣传的策略 |
4.2.1 明确而清晰的舆论宣传原则 |
4.2.2 具体而多样的舆论宣传目标 |
4.2.3 新颖而灵活的舆论宣传风格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的主要活动 |
5.1 舆论宣传活动的主要内容 |
5.1.1 组织工人运动:以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例 |
5.1.2 领导学生运动: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例 |
5.1.3 关注农民运动:以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例 |
5.2 舆论宣传活动的策略 |
5.2.1 聚焦典型,多角度塑造青年形象 |
5.2.2 聚焦内容,多层次引领青年思想 |
5.2.3 聚焦过程,多形式激扬青年情绪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的历史评价及当代启示 |
6.1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的历史评价 |
6.1.1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的历史贡献 |
6.1.2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的历史局限 |
6.2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对共青团舆论宣传的当代启示 |
6.2.1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重视舆论领袖力量 |
6.2.2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将理论与实际结合 |
6.2.3 聚焦青年群体,树立青年远大理想 |
6.2.4 提升宣传实效,多维凝聚青年力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目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文献考察 |
第一节 考察缘由 |
一、作家别集文献保存较少 |
二、福建地方诗歌总集文献丰富 |
第二节 现存文献的馆藏及版本考察 |
一、现存文献的馆藏情况 |
二、现存文献的版本情况 |
第三节 已佚文献的着录考察 |
一、已佚文献着录书目种类 |
二、已佚文献的着录特点 |
第四节 文献考察结果分析 |
一、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发展特点 |
二、原因分析 |
第二章 明代福建各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发展历史 |
第一节 福州府的省级、府县级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
一、省级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
二、府县级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
第二节 兴化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
一、明郑岳《莆阳文献》 |
二、明昌应时《郊居诗抄》 |
三、其他诗歌总集 |
第三节 泉州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
一、明何炯《清源文献》 |
二、明朱炳如等《温陵留墨》 |
三、其他诗歌总集 |
第四节 其他府地方诗歌总集的零星编纂 |
一、建宁府:《建宁诗选》《潭阳文献》《潭阳文献录》 |
二、邵武府:《樵川二家诗》 |
三、汀州府:《杭川风雅集》《临汀集》 |
第三章 清代福建各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发展历史 |
第一节 省级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勃兴 |
一、清代前期(清初至雍正) |
二、清代中期(乾嘉) |
三、清代后期(道光后至清末) |
第二节 泉州府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繁荣 |
一、清陈澍《螺阳文献》 |
二、清柯辂《清源文献纂续合编》 |
三、清周学曾等《温陵赋钞》 |
四、清陈国仕《丰州集稿》 |
五、其他诗歌总集 |
第三节 兴化府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兴盛 |
一、清郑王臣《莆风清籁集》 |
二、清涂庆澜《国朝莆阳诗辑》 |
三、其他诗歌总集 |
第四节 邵武府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异军突起 |
一、清朱霞《樵川二家诗》 |
二、清周揆源《昭阳扶雅》 |
三、其他诗歌总集 |
第五节 其他各府编纂的零星出现 |
一、清江远涵《建阳诗钞》 |
二、清杨澜等《汀南廑存集》 |
三、清高镛《剑浦诗编》 |
四、清何澄《台湾杂咏合刻》 |
五、其他诗歌总集 |
第四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因素研究 |
第一节 编纂者 |
一、官吏、乡绅 |
二、学者、诗人 |
三、藏书家、刻书家 |
第二节 编纂缘由 |
一、倡导诗派振兴风雅之旨 |
二、乡邦人文之盛与遗文散落的巨大反差 |
三、征文考献,以备一郡之典 |
四、“接迹前人,流示后昆” |
第三节 选录标准 |
一、“以人而存其诗”的选人标准 |
二、“因诗而存其人”的选诗标准 |
第四节 编纂材料来源 |
一、前人所编的诗歌总集 |
二、先贤诸家遗文 |
三、石刻藓壁、题画诗、稀见方志等 |
第五节 编纂体例 |
一、正文编排 |
二、附件编排 |
第五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文学意义 |
第一节 梳理福建文学发展脉络 |
一、编纂理论概括文学发展脉络 |
二、编纂实践体现诗歌发展脉络 |
第二节 拓展了福建诗人群体研究 |
一、拓展了结社诗人群体研究 |
二、拓展了家族诗人群体研究 |
第三节 拓展了福建诗歌批评研究 |
一、诗歌总集编纂者自撰诗话文献 |
二、人物小传辑评中富含诗歌批评文献 |
三、诗歌评注中富含诗歌批评观点 |
第六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文献价值 |
第一节 保存诗歌文献 |
一、仅存之作 |
二、集外之作 |
三、集内之作 |
第二节 保存作者资料 |
一、人物传记 |
二、人物辑评 |
三、诗话中的作者资料 |
第三节 其他史料记载 |
一、历史事件史料 |
二、地方特色文化史料 |
三、其他文化史料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版本视域下《三国志演义》经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三国志演义》的经典化 |
二 《三国志演义》版本演变 |
第一章 嘉靖壬午本:《三国志演义》的文人化 |
第一节 “证文辞、通好尚”:嘉靖壬午本的文人化 |
第二节 正文内容的历史化 |
第三节 “羽翼信史”:《三国志通俗演义》文人化的特点及影响 |
小结 |
第二章 周曰校刊本《三国志演义》的历史化 |
第一节 版本形制上的历史化 |
第二节 “按鉴音释”:正文内容的历史化 |
小结 |
第三章 志传本:《三国志演义》的通俗化 |
第一节 “志传”诸本形制特征及通俗化表现 |
第二节 “志传”诸本正文内容的通俗化表现 |
小结 |
第四章 李卓吾评本:《三国志演义》的学术化 |
第一节 李卓吾评本前的《三国志演义》批评 |
第二节 李卓吾评本及其对《三国志演义》的批评 |
第三节 “人各一是非”:《三国志演义》学术化特色及意义 |
小结 |
第五章 毛评本:《三国志演义》经典文本的确立 |
第一节 “雅俗共赏”:毛评本对《三国志演义》文体风格的修订 |
第二节 情节的修订 |
第三节 毛评本的评点思想及意义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一)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4)居·弥旁“利美”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理论、方法及内容 |
四、主要研究思路、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利美”观源流 |
第一节 “利美”观与佛经中的“利美” |
一、“利美”概念及其内涵 |
二、佛教典籍中的“利美”观 |
第二节 藏传佛教历史上的“利美”观 |
一、赞普时期的“利美”启蒙(7 世纪-10 世纪) |
二、后弘多教派格局的形成 |
三、元明两朝及清初藏传佛教“利美”思想 |
第三节 昌波掘藏师的“利美”观 |
一、昌波掘藏师西绕威色 |
二、“八大修传”系统 |
三、小结 |
第二章 19 世纪的“利美”活动 |
第一节 、19 世纪德格甲波时期“利美”观兴起的缘由 |
一、蒙古固始汗的军事行动 |
二、德格甲波及其政教联盟 |
第二节 弥旁的“利美”上师 |
一、绛阳钦则旺波 |
二、工珠·云丹嘉措 |
三、巴珠·吉美曲杰旺波 |
四、拉布·旺青杰绕多吉 |
五、19 世纪“利美”活动的特点 |
第三章 居·弥旁的家族和弥旁生平 |
第一节 居氏家族的历史 |
一、关于居.弥旁传记中的“阿加珠氏” |
二、有关《居氏族谱》与居氏 |
三、居氏与阿加哲的关系 |
第二节 弥旁的父母与弥旁生平 |
一、弥旁的父母 |
二、居.弥旁的生平 |
第四章 居·弥旁的“利美”着作 |
第一节 《弥旁文集》的形成和内容 |
一、 《弥旁文集》的形成 |
二、版本与内容 |
第二节 “利美”佛学着作 |
一、弥旁“利美”着作背景 |
三、弥旁降央朗杰嘉措的知识总汇-《智者入门论》 |
四、弥旁洛桑尼玛与《宗喀巴赞》 |
五、弥旁的量论着作 |
六、弥旁的《慈氏五论》注疏 |
七、对宁玛派传统的继承 |
八、弥旁对新密的诠释 |
第三节 弥旁的世俗文化着作 |
一、语言学作品 |
二、医学着作 |
三、历算着作 |
四、占卜类文本 |
五、工巧明文本 |
六、诗学着作《修辞学明镜疏》 |
八、小结 |
第五章 居.弥旁的“讲辩修”三事及“利美”观 |
第一节 “利美”地讲经说法 |
一、讲经传统的继承 |
二、四无碍智 |
三、弥旁的文化讲授 |
第二节 弥旁的“利美”法辩 |
一、弥旁辩论的背景 |
二、弥旁的辩论 |
三、小结 |
第三节 “利美”观修 |
一、依止本尊文殊 |
二、格萨尔王崇拜 |
三、十三年在“噶莫达仓”的修行 |
第六章 弥旁“利美”观的继承和意义 |
第一节 弥旁“利美”观的传承和影响 |
一、弥旁的“利美”观 |
二、弥旁“利美”观的传承 |
第二节 对弥旁的评价和弥旁“利美”观的意义 |
一、对弥旁的评价 |
二、弥旁“利美”观的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第一章 《通报》创立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19 世纪中后期法国在中国的文化格局 |
一、19 世纪中后期法国在中国的活动 |
二、19 世纪后期的实践性汉学家 |
第二节 19 世纪法国本土的汉学格局与《通报》的创立 |
一、19 世纪法国专业汉学机构和汉语教学 |
二、《通报》的创立条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通报》概况 |
第一节 《通报》的前身——《远东杂志》 |
一、考狄的《远东杂志》概况 |
二、《远东杂志》的文章梳理 |
三、《远东杂志》与《通报》 |
第二节 《通报》概况 |
一、《通报》的关注范围 |
二、《通报》的栏目设置 |
三、《通报》的历任主编 |
四、《通报》的发行情况 |
第三节 《通报》的作者群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通报》的内容(上)——《补充索引》中的主题研究 |
第一节 《通报》目录索引中的研究主题分布 |
一、《通报》目录索引 |
二、《通报》的主题内容与研究领域分布 |
三、《通报》汉学主题分类 |
第二节 《通报》的文献学研究 |
一、语言比较研究 |
二、碑铭及各种考古材料的使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报》的内容(下)——《补充索引》的地区研究 |
第一节 《通报》西域地区研究 |
一、西域地区文章分类 |
二、《通报》西域史地探险纪事 |
第二节 《通报》的“Tibet”研究 |
一、“Tibet”文章分类 |
二、《通报》西藏探险纪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通报》的发展与20 世纪上半期的法国汉学 |
第一节 《通报》汉学地位的确立 |
一、《通报》的撰稿人特征 |
二、《通报》的汉学定位 |
三、开放的汉学交流平台 |
四、《通报》的影响力 |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的发展 |
一、专业汉学范围的专精 |
二、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入 |
三、不断完善的研究方法和持续加强的学术自觉 |
四、法国学界与中国学界的交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抗战后期国民党对三民主义的话语建构 ——以《三民主义半月刊》为中心的探讨(1941-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前史回顾 |
(一) 有关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研究 |
(二) 有关抗战时期国民党舆论宣传研究 |
(三) 战时国、共、伪三方的三民主义理论以及论战研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三民主义半月刊》概说 |
第一节 刊物诞生之际的时局背景 |
一、国民党对三民主义的消极认知与践行 |
二、三青团的创建与三民主义理论的宣传 |
第二节 刊物的创办与发展 |
一、刊物的创办及宗旨 |
二、经费来源与刊物发行 |
三、作者群体分析 |
第二章 对民族主义的歪曲 |
第一节 对三民主义的儒化 |
一、蒋介石对孙王学说的调和 |
二、贺麟与三民主义研究的“回归传统” |
第二节 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后的舆论攻势 |
第三章 对民权主义的背离 |
第一节 对“权能区分”理论的探讨 |
一、“以权能区分补救分权制衡之弊” |
二、对“期成宪草”与“五五宪草”的评判 |
第二节 围绕战时政党问题的争论 |
一、维护一党制,反对多党制 |
二、对党治与民主的混淆 |
第四章 对民生主义的篡用 |
第一节 以民生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 |
一、对阶级斗争论的批判 |
二、用民生主义置换共产主义 |
第二节 民生主义旗帜下的经济政策 |
一、力主统制经济 |
二、管制物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1932-1937年《外交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因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应时而生的《外交评论》 |
第一节 创办背景 |
第二节 办刊宗旨 |
第三节 编辑发行 |
第四节 办刊栏目和作者群体 |
第二章 努力维护国权的外交观 |
第一节 主动外交的积极态度 |
第二节 扞卫国家民族安全的基本原则 |
第三节 以利害关系为考量的政策取向 |
第三章 推进外交建设的主张 |
第一节 增强国家实力 |
第二节 整理外交机能 |
第三节 重视文化外交 |
第四章 介述与解析法西斯主义 |
第一节 何为法西斯主义 |
第二节 对法西斯主义国家的评价 |
第三节 独裁统治是法西斯主义之实质 |
第四节 引发战争是独裁统治之趋势 |
第五章 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呼应 |
第一节 应和“攘外必先安内”基本国策 |
第二节 争取国际盟友 |
第三节 积极推介国联 |
第四节 对国联外交从“希望到失望”的无奈应答 |
第六章 对日方针政策的考察与建言 |
第一节 揭露日本外交野心 |
第二节 批评对日外交“措置欠当” |
第三节 建议对日外交的几种方案 |
第四节 “敌乎?友乎?”传递中日外交新宣示 |
第七章 修废不平等条约主张 |
第一节 废约进程的戛然变奏 |
第二节 条约特权的重点关注 |
第三节 修废方式的理性思考 |
第四节 修废主张的特点、影响及局限 |
第八章 对《外交评论》的基本评价 |
第一节 刊物性质与思想内容的特点 |
第二节 作用与影响 |
第三节 局限与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1932-1937 年《外交评论》目录列表 |
后记 |
(8)陈祥道《礼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迷题理由 |
第二节 《礼书》研究的现状 |
第三节 论文研究思路与重点 |
第一章 陈祥道生平及着述 |
第一节 陈祥道家世与生卒年 |
一、 陈祥道之家世 |
二、 陈祥道之生卒年 |
第二节 陈祥道之仕覆 |
一、 陈祥道仕覆诸说分歧 |
二、 陈祥道仕履考证 |
第三节 陈祥道交游及着作 |
一、 陈祥道之交游 |
二、 陈祥道之着作 |
小结 |
第二章 《礼书》成书及版本研究 |
第一节 《礼书》之成书探究 |
一、 《礼书》成书背景及创作原因 |
二、 《礼书》成书过程 |
第二节 《礼书》版本及其源流 |
一、 宋刻元明递修本 |
二、 明代张溥刻本 |
三、 《四库全书》本 |
四、 清嘉庆九年福清郭氏校经堂刻本 |
五、 清光绪三年广州学源堂刻本 |
六、 《中华再造善本》影印本 |
第三节《礼书》宋元版本考 |
一、 五种藏本《礼书》之比较 |
二、 《礼书》宋、元刻本判定之争论 |
三、 《礼书》宋、元刻本刊刻年代考证 |
小结 |
第三章 《礼书》体例及内容探究 |
第一节 《礼书》体例 |
一、 图文配合之体例 |
二、 全书总体之体例 |
三、 各门类之体例 |
四、 各段之体例 |
第二节 《礼书》内容 |
一、 总结归纳先秦礼制 |
二、 梳理历代礼制沿革 |
三、 论断个别细节之礼 |
四、 考证行礼仪节方位 |
五、 考订名物形制功用 |
第三节 《礼书》总目录、分卷目录、正文条目差异探究 |
一、 总目录、分卷目录、正文条目三者差异 |
二、 总目录、分卷目录、正文条目差异产生原因探究 |
小结 |
第四章 《礼书》归纳礼制研究 |
第一节 陈祥道之前学者对礼制归纳的探索 |
一、 《礼记》对礼制的归纳 |
二、 郑玄、孔颖达、贾公彦等对礼制的归纳 |
第二节 《礼书》归纳礼制的方式和具体内容 |
一、 《礼书》归纳礼制的方式 |
二、 《礼书》归纳礼制之内容及释例 |
第三节 《礼书》礼制归纳之特点及评价 |
一、 《礼书》归纳礼制之特点 |
二、 《礼书》归纳礼制之评价 |
小结 |
第五章 《礼书》礼图研究 |
第一节 礼图及礼图着作述略 |
一、 名物类礼图和仪节类礼图的名称及二者区别 |
二、 礼图之名物图与仪节图的发展演变 |
三、 中国古代礼图着作考略 |
第二节 《礼书》礼图统计归类与研究 |
一、 《礼书》礼图体例及统计归类 |
二、 《礼书》名物图对《新定三礼图》之沿袭与补正 |
三、 《礼书》仪节图的特点和文献价值 |
四、 《礼书》仪节图为初创的可能及论证 |
第三节 明张溥重刻本《礼书》对原书礼图改造之探究 |
一、 张溥刻本对原书礼图体例之改造 |
二、 张溥刻本对原书礼图内容之改造 |
三、 张溥改造礼图之原因、所受限制及总体评价 |
小结 |
第六章 《礼书》之评价、影响与定位 |
第一节 《礼书》为未完成之书献疑 |
一、 《礼书》创作过程中相关情况推论 |
二、 《礼书》文本本身的证明 |
第二节 《礼书》对後世的影响 |
一、 《礼书》体例方面的影响 |
二、 《礼书》文字内容方面的影响 |
三、 《礼书》礼图方面的的影向 |
第三节 《礼书》之评价与定位 |
一、 前人对《礼书》评论之巨大分歧及原因 |
二、 《礼书》总体之客观评价与定位 |
小结 |
附录一 《礼书》各版本馆藏信息统计 |
附录二 《礼书》总目录、分卷目录、正文条目差异统计 |
参考文献 |
後记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及学术活动 |
(9)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选题范围、理论与方法 |
第一节 选题范围 |
一、区域范围 |
二、时间范围 |
第二节 关键概念 |
一、方位、地域、疆域 |
(一)方位与认知 |
(二)地域与民族认同 |
(三)疆域与国族认同 |
二、民族、国族、族群 |
(一)民族与国族 |
(二)族群 |
三、族群地理观 |
第三节 客观格局与观念格局 |
一、异托邦与想象地理学 |
二、观念格局与想象地理研究 |
第四节 材料使用与篇章安排 |
一、材料使用与表达 |
二、篇章安排 |
上编 西南土着群体演进的空间格局 |
本编思路 |
第一章 氐羌系统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
第一节 蜀国族群的历史与分布 |
一、蜀族史 |
二、三星堆文化及其族群关系 |
(一)三星堆文化的特征 |
(二)三星堆文化的文化关系 |
(三)三星堆文化的族属 |
三、蜀族的分布 |
(一)蜀族的活动空间变化 |
(二)蜀苴部的分布 |
(三)丹、犁部的分布 |
四、蜀国族群结构及秦并巴蜀后的文化变迁 |
第二节 蜀西氐羌群体的分布 |
一、叟人的分布 |
二、白马羌的分布 |
三、广汉黑水羌、白水羌、紫羌的分布 |
第三节 僰人的分布及其演变 |
一、秦汉“僰人”的分布 |
二、僰人渊流及演变 |
第四节 巂的源流与分布 |
一、巂源流 |
二、越巂的分布 |
三、巂唐的分布 |
第五节 巴国族群的分布 |
一、巴族渊流 |
(一)先秦文献中的巴 |
(二)汉晋文献中的巴 |
(三)历代注家的巴 |
(四)考古文化所见巴的情形 |
二、巴族廪君蛮的分布 |
三、板楯蛮、蔓子的分布 |
四、共、奴、獽、夷、蜒的分布 |
第二章 “夷”系统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
第一节 冉駹的渊流与分布 |
一、冉駹源流 |
二、冉駹的分布 |
第二节 青衣的分布 |
第三节 旄牛的分布 |
第四节 徙的分布 |
第五节 邛都的分布 |
第六节 莋都的分布 |
第七节 昆明及其分布 |
一、昆明族的分布 |
二、昆明族的社会发展存疑 |
第八节 徼外羌、夷的地望 |
附注“和夷” |
第三章 百越系统并江汉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
第一节 夜郎族群的分布 |
一、夜郎族群结构 |
二、夜郎族群的分布 |
(一)且兰与且兰故地 |
(二)句町的地域范围与族群 |
(三)夜郎族群的分布 |
第二节 滇族群及其分布 |
一、文献所见滇国及其族群分布 |
二、考古文化所见滇国及其族群结构 |
(一)考古文化所见滇国族群结构 |
(二)考古文化所见滇国族群的地域结构 |
三、古滇国社会性质与族群演进状态 |
(一)古滇国社会性质研究的回顾 |
(二)古滇国的族群演进状态 |
四、石寨山“诅盟”贮贝器与《逸周书?王会篇》的场景比较 |
第三节 哀牢夷及其分布 |
一、哀牢族群结构与社会性质 |
二、哀牢国的地域范围 |
三、滇越的地域与族群 |
四、附塞夷鹿茤的地望 |
第四节 江汉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
一、百濮、麇人的分布 |
二、巫蛮的分布 |
三、禆、鯈、鱼人的分布 |
四、庸族及其分布 |
第四章 域外群体“胡人”的迁入、分布与流向 |
第一节 汉代西南“胡人”的分布 |
第二节 汉代西南的“胡人”的来源 |
第三节 汉代西南“胡人”融合的方向 |
本编小结 |
中编 汉族群体分布的演变及其对族群演进格局的影响 |
本编思路 |
第五章 史料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 |
第一节 秦汉西南汉族移民的来源与规模 |
第二节 《华阳国志》豪族大姓、士女数、“蛮夷”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 |
第三节 《华阳国志》文化分区所见汉夷格局 |
第六章 考古墓葬形制所见秦汉汉族分布的演变 |
第一节 考古材料所见秦国移民 |
第二节 “汉系”墓分布和时空格局 |
一、室墓分布和时空格局 |
二、崖墓分布和时空格局与族属 |
三、汉系墓所见秦汉汉族格局 |
第三节 史料并考古所见汉末汉族分布格局 |
一、密集分布区 |
二、分散分布区 |
三、零星分布区 |
第七章 “夷系”墓分布的时空格局与社会组织状况 |
第一节“夷系”墓分布的时空格局 |
一、土坑竖穴墓分布的时空特征 |
二、石棺墓、大石墓分布的时空特征 |
第二节“夷系”墓所见社会组织状况 |
一、古史“西南夷”的社会组织类型 |
二、滇西、蜀西群体社会组织状况的墓葬反映 |
第八章 考古墓葬材料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与观念 |
第一节 墓群文化所见“汉夷”格局 |
第二节 俑、画像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与观念 |
第三节 画像砖“左衽”人群所见“汉夷”格局 |
本编小结 |
下编 族群地理观的演变及其与族群演进格局的关联 |
本编思路 |
第九章 “五方格局论”及其实质 |
第一节 “五方格局论”诸本 |
一、《王会篇》的“五方格局”观解析 |
二、其他“五方格局论”诸本及差异 |
第二节“五方格局论”的实质 |
第十章 战国秦汉西南观之演变 |
第一节 唐虞时代“大九州”说的西南方位 |
第二节 夏商西周的“西南”方位与地域 |
一、“中九州”说的西南地域 |
二、商方邦之制与西南性质 |
三、西周分封制与“西南”性质的转变 |
第三节 地缘因素与西南疆域的形成 |
一、商末“牧誓八国”的地缘因素及其政治地位 |
二、战国末西南战略地位的凸现 |
三、两汉战略空间的延伸 |
第四节 两汉“徼”的涵义与西南“徼界”的变动的族群认同影响 |
一、“徼”的涵义 |
二、西南“徼界”的变动及其对族群认同的影响 |
第十一章 秦汉政治地理格局及其秩序中的西南 |
第一节 汉代政治地理分区 |
一、京畿区 |
二、东部内郡区 |
三、关西、大关中区 |
四、近郡区 |
五、侯国区 |
六、内郡区、边郡区 |
七、道、属国区 |
八、五州区 |
九、都护区 |
十、徼外区 |
第二节 汉代政治地理区秩序考量的可考关键要素 |
一、《二年律令?秩律》俸秩所见汉初政治秩序 |
二、津关的分布格局 |
三、西汉都尉的分布格局 |
第三节 汉代政治地理秩序之划分 |
第四节 秦汉西南的政治地理结构与秩序 |
一、秦汉郡级政区的西南政治地理结构与秩序 |
二、县级政区的西南政治地理结构 |
第十二章 汉晋的西南族群地理观 |
第一节 秦汉史籍的西南族群地理观 |
第二节 汉晋史志中的“西南环境观”及其二元性 |
本编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 |
(二)域外 |
(三)今人着述 |
(四)其他 |
附录 |
附表 |
附表 1. 战国至汉末西南族群地望表 |
附表 2. 秦统一六国前与秦、楚、巴、蜀有关的战争 |
附表 3. 《二年律令·秩律》各县治所地望表 |
附表 4.两汉关、津地望表 |
附表 4-1. 两汉关地望表 |
附表 4-2. 《后汉书?郡国志》八津地望表 |
附表 5.秦汉西南地区不同形制墓葬及其数量分布表 |
附表 5-1.秦汉西南横穴汉室墓表 |
附表 5-2.秦汉西南崖墓表 |
附表 5-3.秦汉西南竖穴墓表 |
附表 5-4.秦汉西南石棺墓表 |
附表 5-5.秦汉西南大石墓表 |
附表5 资料来源 |
附表 6.汉代画像石棺表 |
附表6资料来源 |
附表 7.秦汉西南墓葬俑中的服饰 |
附表 8. 《汉书·地理志》都尉治地及其地望表 |
附表 9. 秦汉西南封泥所见长、丞、尉表 |
附表 10.秦汉道的分布地望 |
附表 11. 《后汉书?郡国志》都尉治地及其地望表 |
附图 |
附图 1.秦汉西南交通国道示意图 |
附图 2. 封泥所见秦汉西南县令、丞、邑长、尉分布 |
附图 3. 战国秦汉西南石棺墓、大石墓分布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省部级学术奖励 |
主要科研成果 |
(10)敦煌佛教疑伪经综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佛教“疑伪经”及其判别标准 |
(一)佛教“疑伪经” |
(二)佛教疑伪经的判别标准 |
二、佛教疑伪经的分类概说 |
三、佛教疑伪经研究史及其评价 |
(一)佛教疑伪经研究史 |
(二)佛教疑伪经研究评价 |
四、敦煌佛教疑伪经 |
参考文献 |
说明 |
一、反映、指导和规范佛教僧俗生活 |
《般泥洹後诸比丘经》 |
《宝车经》 |
《出家功德经(出贤愚经)》 |
《慈教经》 |
《大乘莲华马头罗刹经》 |
《华严十恶经》 |
《大威仪请问经》 |
《犯戒罪报轻重经》 |
《金刚经纂》 |
《敬福经》 |
《决定罪福经》 |
《善恶因果经》 |
《善信菩萨二十四戒经》 |
《五辛经》 |
《像法决疑经》 |
《遗教法律三昧经》 |
《讃僧功德经》 |
《斋法清净经》 |
二、宣扬特定的佛教教义、实践和信仰 |
(一)三阶教典籍 |
《大乘无尽藏法》 |
《佛性观修善法》 |
《七阶佛名经》 |
《人集录明诸经中对根浅深发菩提心法》 |
《人集录依诸大乘经中略发愿法》 |
《人集录於十二部经修多罗内验出对根起行法》 |
《三阶佛法》 |
《三阶佛法密记》 |
《瑜伽法镜经》 |
《要行舍身经》 |
(二)具有揭帖性质的谶记类疑伪经 |
《大慈如来告疏》 |
《定光佛菩萨救诸衆生》(拟) |
《佛图澄所化经》 |
《救诸众生苦难经》 |
《劝善经》 |
《太平年志公谶记伪经》(拟) |
《新菩萨经》 |
(三)禅系疑伪经 |
《禅门经》 |
《大辩邪正经》 |
《法句经》(伪经) |
《法句经疏》 |
《法王经》 |
《佛为心王菩萨说头陀经》 |
《金刚三昧经》 |
(四)与菩萨信仰有关 |
《地藏菩萨经》 |
《地藏菩萨十斋日》 |
《佛为善男子说地狱报应经》(拟) |
《救苦观世音经》 |
《普贤菩萨说此证明经》 |
《僧伽和尚欲入涅盘说六度经》 |
《水月观音经》 |
《四门经》 |
《天公经》 |
《证香火本因经》 |
(五)与禅定有关 |
《阿弥陀佛觉诸大众观身经》 |
《观经》 |
《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 |
《十想经》 |
《相好经》 |
《最妙胜定经》 |
(六)与佛名忏法有关 |
《观世音佛名》 |
(七)反映中国人对佛教宇宙论的理解 |
《二十八宿次位经和三家星经》 |
《二十八天并四天下地狱已上下经》 |
《楼炭经略》 |
《妙法莲华经度量天地品》 |
《妙法莲华经马明菩萨品》 |
(八)反映中国人对佛教思想和历史的理解 |
《佛性海藏经》 |
《究竟大悲经》 |
《如来成道经》 |
《太子成道经》 |
《五百梵志经》 |
《照明菩萨经》 |
三、调和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 |
《佛母经》 |
《净土盂兰盆经》 |
《须弥四域经》 |
四、以满足人们现实需要、解决人们现实苦难为目的 |
《安宅神咒经》 |
《佛顶心陀罗尼经》 |
《解百生怨家陀罗尼经》 |
《护身命经》 |
《救疾经》 |
《龙种上尊王佛印法经》 |
《摩利支天经》 |
《七千佛神符经》 |
《三厨经》 |
《消灾除横灌顶延命真言经》 |
《续命经》 |
《延寿经》 |
《呪魅经》 |
五、其他 |
(一)伪经不伪 |
《小法灭尽经》 |
《孝顺子修行成佛经》 |
《现报当受经》 |
(二)情况不详 |
《秽迹金刚禁百变法经》 |
《说五佛八菩萨坛经(拟)》 |
《四谛法门经》 |
《天皇梵摩经》 |
索引 |
经名首字笔画检字并索引 |
经名音序首字检字并索引 |
经名索引(附卷号) |
卷号索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後记 |
四、《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卷(2002)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舆论宣传研究(1922-1925)[D]. 王若玢. 浙江大学, 2021(01)
- [2]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研究[D]. 范丽琴.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9)
- [3]版本视域下《三国志演义》经典化研究[D]. 黄小菊.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4]居·弥旁“利美”观研究[D]. 洛绒涛格.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5]《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D]. 丁斯甘. 兰州大学, 2021(09)
- [6]抗战后期国民党对三民主义的话语建构 ——以《三民主义半月刊》为中心的探讨(1941-1945)[D]. 刘忠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1932-1937年《外交评论》研究[D]. 余英.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8]陈祥道《礼书》研究[D]. 张琪.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9]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D]. 孙俊. 云南师范大学, 2016(12)
- [10]敦煌佛教疑伪经综录[D]. 王孟.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标签:西南交通大学学报论文; 外交评论论文; 法国历史论文; 中国法国论文; 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