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加爵犯罪心理剖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锋学[1](2020)在《人格刑法理论视域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持续增长,犯罪特点出现了新的变化,现行犯罪预防体系面临严峻挑战,未成年人犯罪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如何从过分强调报复、报应的刑罚功能转变为注重教育、挽救的预防功能;从事后惩治、震慑转变为事前预防、以人为本,需要理论和实践创新。鉴于此,本文试图以人格预防理论,探讨一条有效的途径。从“人格刑法理论”视角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进行探讨,通过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构建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设计我国犯罪思想道德监测指标体系,旨在探索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新思路,降低犯罪率和社会教育、矫治成本,并为理论和实务部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参考。内容包括: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成因和预防现状、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构建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包括:网络犯罪亚文化和不良信息成为犯罪低龄化的重要诱因、有组织犯罪和网络犯罪逐渐增多、城市社区未成年人和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增多、犯罪动机简单且手段残忍、侵犯财产和涉毒案件逐渐增多。犯罪成因为:社会不良环境容易诱发思想偏差和行为失范、传统家庭教育环境未足够重视人格塑造、学校教育环境过于看重分数、文化商业市场监管失灵、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难以解决、专门学校的运行面临困境、传统帮教制度和理念有待创新。我国目前犯罪预防现状为:网络环境的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家庭环境预防没有突出人格预防、学校环境预防不够重视人格预防、社区环境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改善、心理预防尚未成为人格预防的重点、未成年人的道德思维塑造乏力、社会团体的防治潜能尚未发挥。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要提高网络环境的预防水平。通过净化网络环境和技术创新,科学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网络,防范网络不良行为影响未成年人的人格塑造。家庭环境预防应突出人格预防,建立以“爱”为核心的家庭环境预防模式,重视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学校德育教育要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德育教育,要突出健康人格的塑造。社区应优化功能和环境条件,创新社区教育和帮教模式。农村应加强留守儿童犯罪防治,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建立强制监护制度,完善农村社会救助有效机制。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的构建新思路是:积极防范未成年人在社会化进程中形成犯罪心理,加强未成年人社会交际的心理引导,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科学运用“认知疗法”进行教育、矫治,创造良好环境条件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生物学治疗是未成年人犯罪防治的新路径,人格调查是生物学治疗的前提和基础,应当以新技术手段提升生物预防水平。道德思维水平对塑造道德思维影响较大,道德思维教育应超越犯罪本身。道德思维能力培养是道德思维教育的核心,道德思维教育应融入“爱的教育”、“平等教育”和“独立教育”。犯罪思想道德监测有利于及时防治道德偏差,应当构建犯罪思想道德监测指标体系。创新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综合预防体系,重视体育运动干预的作用,发挥社会团体对不良行为的防治潜能,提升自我预防能力。
张绍谦[2](2019)在《论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及其个体犯罪风险的防范》文中认为虽然犯罪是每个社会的常态现象,然而对于每个个体来说,犯不犯罪却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选择性。犯罪行为发生有其一定的规律,其中包含着行为主体和客观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客观环境影响和主观选择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一互动过程中,犯罪个体对自己的犯罪具有一定的意志选择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个体的任何犯罪都是可以防范的。本文正是要揭示个体犯罪产生的这一互动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个体避免走上犯罪道路的途径和方法。
姚如琢[3](2019)在《大学恶性犯罪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大学恶性犯罪事件的频繁发生,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成为一种特殊的犯罪类型,亟待研究以及寻求其特殊的犯罪预防方法。大学恶性犯罪的特殊性表现在犯罪主体处于长期的特殊环境当中,包括长期集中住宿、集中学习的生活状态、成年却长期无正式社会工作的特殊社会地位以及大学生的特殊身份等,这种长期特殊环境使犯罪人不断累积失衡感最终形成犯罪需要。犯罪人所实施的犯罪在手段上具有高度的残忍性,主体上具有个体性,激情犯罪所占比例大,犯罪人的犯罪人格包括了对他人和社会的极度恶意以及极端情绪驱动下的自我放弃,其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本文从此类犯罪人的特有的自我缺陷、外在环境对犯罪形成的影响,特别是犯罪人所处的长期特殊环境层面对此类犯罪的形成进行归因,得出大学恶性犯罪是环境诱因和自我缺陷共同作用的产物。最后借鉴和结合国外针对该类犯罪的措施,提出减少致罪因素、提高被害人的自我保护能力、健全高校安全立法和保卫制度、完善定罪量刑原则等控制和预防大学恶性犯罪的措施。本文除结语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论题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情况、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大学恶性犯罪进行概述,首先界定大学恶性犯罪的概念并进行分类,其次概述大学恶性犯罪的现实状况,并举例介绍近期发生的大学恶性犯罪典型案件,最后总结大学恶性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第三部分主要运用犯罪学理论对大学恶性犯罪的成因进行分析,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大学恶性犯罪产生的犯罪原因,第四部分则是针对第三部分提出的犯罪形成原因针对性地提出此类犯罪的控制与预防的对策建议。
李澍[4](2018)在《简述犯罪心理画像运用的方法》文中研究表明犯罪心理画像是侦查中对犯罪嫌疑人心理动态、人格特征的一种分析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犯罪心理画像在侦查实践中的运用方法及条件,并结合马加爵案件进行了阐述。现阶段我国犯罪心理画像技术亟待提高,是将来侦查破案、打击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李建玲,陈俊梅[5](2017)在《犯罪大学生生命态度的特征、成因与预防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对马加爵、药家鑫、林森浩、李斯达、滕刚等大学生暴力杀人案件的深度剖析,对犯罪大学生的生命态度进行解构,结果发现:虚无主义、唯我中心和游戏人生是犯罪大学生生命态度的典型特征。出现这些消极生命态度的原因主要有家庭教育偏激、学校生命教育缺失和媒介暴力色彩浓厚,导致学生对生命的漠视并付诸暴力。最后,在案例分析基础上,结合理论和实践提出预防大学生生命态度恶化的预防机制,为扼制大学生犯罪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雷永生[6](2014)在《基于心理传记学的犯罪心理学案例教学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心理传记学以人的心理成长或人格发展为研究主题。认真总结多年来犯罪心理学教学实践经验,主动尝试把心理传记学的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运用到犯罪心理学课程的案例教学中去,结合对相关犯罪案例中犯罪主体("传主")的心理传记学研究,可以更好地揭示犯罪者犯罪心理(人格)的产生形成过程,更好地解释犯罪者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和机制,进而帮助学生学习理解犯罪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提高犯罪心理学教学质量。
熊丽[7](2012)在《大学生犯罪新闻报道研究(2004-2011)》文中指出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他们接受高等教育,应知法懂法,大学生犯罪令社会震惊和担忧,引起大众传媒和民众的关注。近年来,大学生犯罪逐渐呈上升趋势,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犯罪的报道也逐渐增多,并常态化。近几年发生的大学生犯罪事件中,马加爵案、杭州飙车案、药家鑫案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众传媒对这些事件进行了详细、全面的报道。本文将2004年到2008年的大学生犯罪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框架理论分析一般的、未引起广泛关注的大学生犯罪新闻报道,通过个案分析研究大众传媒对马加爵案、杭州飙车案、药家鑫案的新闻报道,并分别从研究中分析中得出结论。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犯罪报道的一般情况是,较多地引用官方话语,把犯罪归咎于大学生个人,呼吁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社会管理。大众传媒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大学生犯罪个案报道较全面,虽存在一些问题,但报道也引起大众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从而推动社会民主、进步、发展。
周智清[8](2011)在《新时期我国大学生犯罪预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作用的今天,大学生肩负着未来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是国家的栋梁,因此人才培养和教育备受社会关注。然而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以及高等教育发展速度的提高,在校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多,大学生犯罪率也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态势,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也频频出现,已成为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面对那些本该在“象牙塔”的犯罪大学生,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使这些高智商、高文化层次的天之骄子无视法律而轻易地走上了犯罪道路?有效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出路又在哪里呢?这一连串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案例分析等手段,归纳总结了新时期我国大学生犯罪的现状和主要特点,深入分析了新时期我国大学生犯罪产生的四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个人因素,并在借鉴学习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大学生犯罪预防有益经验的基础上,从建立健全科学的大学生犯罪预防机制的角度进行了对策研究,并从政府、学校、家庭三个方面提出了预防我国大学生犯罪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大学生犯罪预防有所帮助。
李超[9](2011)在《马加爵与药家鑫罪之过孰轻孰重》文中认为同样是大学生,同样因犯罪情节恶劣,手段残忍而轰动全国。马加爵,因琐事与同学积怨,为报复先后将4名同学在宿舍残忍杀害;药家鑫,一个音乐学院的大三学生肇事后担心对方记住自己车牌号,便持刀连刺被害者8刀,致其死亡。这两起案件同样引起社会舆论,公众媒体表示对前者的同情,对后者的愤怒,而专家们则表现反之。笔者将从法律人的角度考究这两起案件的异同,分析造成公众不同凡响的原因,从而阐明笔者对于审视他人生命权的一些看法。
胡江[10](2009)在《大学生暴力犯罪的心理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大学生暴力犯罪时有发生并呈上升趋势。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实施暴力犯罪的大学生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主要体现为规范意识不强、漠视他人权利和以自我为中心。而大学生实施暴力犯罪的动机主要有贪利动机、报复动机和性动机等,在意志特征上表现为控制力比较弱和实施犯罪的坚决性。社会转型期现实与观念的影响、教育功能的缺失、大学生需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性等是形成大学生暴力犯罪的心理原因。开展大学生暴力犯罪的心理预防,应当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切实开展心理干预,努力消除犯罪情景,加强大学生自身的心理调适,使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马加爵犯罪心理剖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加爵犯罪心理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1)人格刑法理论视域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实证分析法 |
二、图表综合分析法 |
三、比较分析法 |
四、文献分析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未成年人犯罪与人格刑法理论 |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概述 |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界定 |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理论 |
第二节 人格刑法相关理论 |
一、人格概述 |
二、犯罪人格的一般理论 |
三、人格刑法理论 |
第三节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人格刑法理论 |
一、刑法人格化有利于制定合理的刑事政策 |
二、刑法人格化有利于实现刑法的公正性 |
三、刑法人格化有利于评估人身危险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成因和预防现状 |
第一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 |
一、网络犯罪亚文化和不良信息影响较大 |
二、有组织犯罪和网络犯罪逐渐增多 |
三、城市社区未成年人和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增多 |
四、犯罪动机简单且手段残忍 |
五、侵犯财产和涉毒案件逐渐增多 |
第二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 |
一、社会不良环境容易诱发思想偏差和行为失范 |
二、传统家庭教育环境未足够重视人格塑造 |
三、学校教育环境过于看重分数 |
四、文化商业市场监管失灵 |
五、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难以解决 |
六、专门学校的运行面临困境 |
七、传统帮教制度和理念有待创新 |
第三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现状 |
一、网络环境的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
二、家庭环境预防没有突出人格预防 |
三、学校环境预防不够重视人格预防 |
四、社区环境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改善 |
五、心理预防尚未成为人格预防的重点 |
六、未成年人的道德思维塑造乏力 |
七、社会团体的防治潜能尚未发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借鉴 |
第一节 美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美国的少年司法制度与基本理念 |
二、美国的“转向处遇”制度 |
三、美国的“零容忍政策”和“恢复性政策” |
四、美国的“圆桌谈话” |
第二节 日本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日本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立法概况 |
二、日本的“非行少年程序” |
三、日本的“家庭裁判所” |
四、日本的“少年司法体系”和司法理念变迁 |
第三节 英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英国的“国家亲权主义”制度 |
二、英国的儿童福利保护 |
三、英国的社区矫正制度 |
第四节 意大利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意大利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模式 |
二、意大利的“‘帮助身边的人’核心计划” |
三、意大利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教育和矫治 |
第五节 韩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韩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刑事政策 |
二、韩国的“保护处遇制度” |
第六节 德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德国的少年儿童立法概况 |
二、德国的“社会调查制度” |
第七节 国外共性的经验与借鉴 |
一、重视通过立法手段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
二、重视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的教育和矫治作用 |
三、重视家庭环境预防和学校环境预防的作用 |
四、重视心理预防和避免标签效应 |
五、坚持“最大化保护未成年人”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 |
第一节 加强网络环境预防 |
一、科学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网络 |
二、防范网络不良行为影响人格塑造 |
三、提升网络环境的预防水平 |
第二节 优化家庭环境预防 |
一、家庭环境预防应当突出人格预防 |
二、建立以“爱”为核心的家庭环境预防模式 |
三、围绕人格预防加强亲职教育 |
四、重视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
第三节 创新学校德育教育 |
一、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德育教育 |
二、学校德育教育应当突出健康人格塑造 |
三、创新德育教育的内容、方法和体系 |
四、德育教育的成败应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高度 |
第四节 提升社区功能和综合防治能力 |
一、优化社区功能与环境条件 |
二、创新社区教育和帮教模式 |
三、社区防治应结合专门学校的改革进行 |
四、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社区帮教工作 |
第五节 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防治 |
一、加强农民工就业政策调整 |
二、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
三、改善农村学校教育环境 |
四、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强制监护制度 |
五、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助有效机制 |
六、整合社会资源与加强综合治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之构建 |
第一节 人格预防的重点在于心理预防 |
一、积极防范未成年人形成犯罪心理 |
二、加强未成年人社会交际的心理引导 |
三、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
四、科学运用“认知疗法”进行教育、矫治 |
五、创造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环境条件 |
第二节 犯罪人格的生物预防 |
一、犯罪人格的生物因素分析 |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生物性原理 |
三、生物学治疗创新预防新思路 |
四、人格调查应作为生物学治疗的前提 |
五、新技术手段提升生物预防水平 |
第三节 实践以道德思维为导向的人格预防 |
一、道德思维概述 |
二、神经学视域下的道德思维干预 |
三、道德思维水平对塑造道德思维的影响 |
四、道德思维教育应超越犯罪本身 |
五、道德思维能力培养应作为道德思维教育的核心 |
六、道德思维教育应融入三种教育 |
第四节 构建犯罪思想道德监测体系 |
一、犯罪思想道德监测的内涵和原则 |
二、监测犯罪思想道德的指标体系 |
三、构建犯罪思想道德监测体系的具体实践 |
第五节 加强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防治 |
一、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概述 |
二、未成年人不良行为防治的理论基础 |
三、创新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综合预防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论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及其个体犯罪风险的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犯罪原因的理论纷争 |
二、个体犯罪发生机制的分析 |
三、个体避免犯罪风险的途径和方法 |
(一) 加强自身修养, 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心理和人格 |
1.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 |
2.培养责任意识 |
3.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习惯 |
3.培养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习惯 |
5.良好的自制能力 |
(二) 建立健康的需要体系 |
(二) 训练处世的基本技能, 增强融入社会的能力 |
(四) 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交往环境, 远离不良社会因素 |
(五) 培养并且不断提高自己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
(六) 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正确维护自己的利益 |
(七) 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和敬畏之心, 自觉遵守刑法 |
(八) 学会防微杜渐, 从小预防, 从早预防 |
(3)大学恶性犯罪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价值及必要性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1.6 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二章 大学恶性犯罪概述 |
2.1 大学恶性犯罪的界定 |
2.1.1 大学恶性犯罪的概念 |
2.1.2 大学恶性犯罪的辨析 |
2.2 大学恶性犯罪的现状 |
2.2.1 大学恶性犯罪具有高度的残忍性 |
2.2.2 大学恶性犯罪具有个体性 |
2.2.3 激情犯罪在大学恶性犯罪中占据较大比例 |
2.3 大学恶性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
2.3.1 对犯罪行为发生周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
2.3.2 对施暴者和受暴者的家庭造成的双重破坏 |
2.3.3 对学校信赖感和安全性造成的威胁 |
第三章 大学恶性犯罪的犯罪原因分析 |
3.1 大学恶性犯罪产生的环境诱因 |
3.1.1 表层诱因分析 |
3.1.2 深层诱因分析 |
3.2 大学恶性犯罪产生的内在原因 |
3.2.1 自我缺陷的形成过程 |
3.2.2 犯罪人的自我缺陷分析 |
3.3 大学恶性犯罪形成的法制缺陷 |
3.3.1 高校法制教育的相对缺位 |
3.3.2 高校管理与公安机关处置存在断层 |
3.3.3 大学生犯罪轻刑化趋势的弊端 |
第四章 预防大学恶性犯罪的对策建议 |
4.1 大学恶性犯罪的一般防控 |
4.1.1 预防大学恶性犯罪根源性因素的产生 |
4.1.2 提高学生的预防暴力侵害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
4.1.3 加强对大学恶性犯罪的防控和管理 |
4.2 大学恶性犯罪的司法防控 |
4.2.1 健全大学校园安全管理立法 |
4.2.2 建立校园警察制度 |
4.2.3 改革高校法制教育体系 |
4.2.4 明确对大学生犯罪的量刑原则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5)犯罪大学生生命态度的特征、成因与预防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案例选择与数据收集 |
二、犯罪大学生生命态度的特征分析 |
(一) 虚无主义:没有认识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
(二) 唯我主义:过分强调主体意识与权利意识 |
(三) 游戏人生:生命责任意识淡薄 |
三、犯罪大学生生命态度偏差的成因分析 |
(一) 埋下隐患:家庭教育偏激化, 忽视个体情感需要 |
(二) 无法纠偏:学校生命教育缺失, 忽视生命深层体验 |
(三) 畸形释放:媒介暴力色彩浓厚, 大学生效仿性犯罪 |
四、基于生命教育视角的大学生犯罪预防机制 |
(一) 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生命的良好氛围 |
(二) 家庭教育应注重培养良好的生命意识 |
(三) 学校应将生命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 |
(四) 学校应将生命教育融入法制教育中 |
(6)基于心理传记学的犯罪心理学案例教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心理传记学及其对于犯罪心理学案例教学的启示 |
(一)要把案例研究和案例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
(二)要重视案例研究和对研究案例的选择 |
(三)要努力探讨案例研究和案例教学的正确方法和程序 |
二、基于心理传记学的犯罪心理学案例教学的实施——以马加爵案为例 |
(一)案例简介 |
(二)基于心理传记学的案例分析和讨论 |
(三)案例总结与思考 |
三、存在问题和建议 |
(7)大学生犯罪新闻报道研究(2004-20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和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和研究不足 |
1.4 研究方法和文章架构 |
2 大众传媒与大学生犯罪新闻报道 |
2.1 犯罪 |
2.2 转型期的大学生犯罪及大学生犯罪新闻报道 |
3 大学生犯罪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 |
3.1 框架理论 |
3.2 传播内容研究中的框架分析 |
3.3 大学生犯罪新闻报道文本的框架分析 |
4 大学生犯罪新闻报道的个案研究 |
4.1 马加爵案的新闻报道 |
4.2 杭州飙车案的新闻报道 |
4.3 药家鑫案的新闻报道 |
5 大学生犯罪新闻报道的社会影响 |
5.1 西方犯罪报道社会影响研究 |
5.2 大学生犯罪报道的社会影响 |
6 结论 |
注释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8)新时期我国大学生犯罪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四) 研究方法及路线 |
二、新时期我国大学生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
(一) 我国大学生犯罪的现状 |
(二) 新时期我国大学生犯罪的特点 |
三、新时期我国大学生犯罪的成因分析 |
(一) 主体因素 |
(二) 社会因素 |
(三) 学校因素 |
(四) 家庭因素 |
四、新时期我国大学生犯罪典型案例分析 |
(一) 马加爵杀害四名同学案 |
(二) 药家鑫撞人杀人案 |
五、发达国家大学生犯罪预防的经验与启迪 |
(一) 发达国家大学生犯罪预防的主要举措 |
(二) 对我国大学生犯罪预防的启迪 |
六、新时期我国大学生犯罪预防的对策建议 |
(一) 构建科学的大学生犯罪预防管理机制 |
(二) 综合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 |
七、结论与展望 |
(一) 结论 |
(二)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马加爵与药家鑫罪之过孰轻孰重(论文提纲范文)
一、案情之比较 |
(一) 简要回顾案情 |
(二) 犯罪情节恶劣, 杀人手段凶残 |
(三) 犯罪主观方面 |
二、案件反响之比较 |
三、不同凡响之原因分析 |
(一) 生活背景以及个人形象 |
(二) 案件的特殊性 |
(三) 狭隘的生命观 |
(四) 道德与法律 |
(10)大学生暴力犯罪的心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大学生暴力犯罪的心理特征 |
(一) 人格特征 |
(二) 动机特征 |
1.动机的形成方式 |
2.动机的类型 |
(三) 意志特征 |
三、大学生暴力犯罪心理的形成原因 |
(一) 社会转型期现实与观念的影响 |
(二) 教育功能的缺失 |
(三) 大学生需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
(四) 大学生心理问题严重 |
四、大学生暴力犯罪的心理预防 |
1.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
2.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 |
四、马加爵犯罪心理剖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格刑法理论视域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D]. 张锋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2]论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及其个体犯罪风险的防范[A]. 张绍谦. 《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19年第3卷 总第3卷), 2019
- [3]大学恶性犯罪问题研究[D]. 姚如琢.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4]简述犯罪心理画像运用的方法[J]. 李澍. 法制与社会, 2018(32)
- [5]犯罪大学生生命态度的特征、成因与预防对策研究[J]. 李建玲,陈俊梅.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7(03)
- [6]基于心理传记学的犯罪心理学案例教学实践[J]. 雷永生. 西藏教育, 2014(12)
- [7]大学生犯罪新闻报道研究(2004-2011)[D]. 熊丽. 暨南大学, 2012(10)
- [8]新时期我国大学生犯罪预防研究[D]. 周智清. 兰州大学, 2011(06)
- [9]马加爵与药家鑫罪之过孰轻孰重[J]. 李超. 中外企业家, 2011(14)
- [10]大学生暴力犯罪的心理分析[J]. 胡江.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