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诵读与“童子功”(论文文献综述)
郭玉虹[1](2021)在《书香浸润人生——经典诵读课程研究》文中认为小学生正处在诵读经典的黄金季节,我们充分挖掘国学经典诗文资源,构建经典诵读课程体系。学生浸润在书香中,练就诵读童子功,照亮他们的人生,成为富有家国情怀的人才。
魏薇[2](2020)在《以情为伴 珠满玉盘——访琵琶演奏家王惠然》文中研究指明王惠然简介:浙江镇海人,1936年出生于上海。国家一级作曲家,柳琴和琵琶演奏家、教育家、指挥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济南部队前卫歌舞团艺术指导、指挥,珠海女子室内中乐团首任艺术总监,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柳琴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现任中国琵琶研究会理事、珠海市文联顾问、珠海市音协名誉主席、山东济南大学客座教授、香港新生国乐团顾问。多次出任全国和国际大赛评委,多次成功指挥海内外多家知名乐团音
季维维[3](2020)在《融合共生:让小学书写活动丰满起来》文中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写好字,打好人生底色的重要阶段,教师可带领学生通过书写实践,让"说字解文""品字赏帖""写字育人"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融合共生,让书写活动蕴含文化张力,涌动审美情趣,流淌习惯定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赖亮红[4](2020)在《统编本初中文言文“素读”教学研究》文中认为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文化财富。文言文的学习向来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涵养人文情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文言文教学存在较多的问题: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师教学方法单一;重知识讲解而忽视学生的理解感悟,课堂沉闷缺乏语文味;重视诵读但落实情况不理想等。统编本初中文言文在选文数量、选文篇目和选文编排上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如何教好统编本教材的文言文,是值得每一位语文人探讨的问题。“素读”起源于中国传统母语教学,是一种重视朗读背诵的读书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界对“素读”进行重新审视和体认,并赋予“素读”新的内涵。新时代下“素读”的内涵跳出了传统素读“不求甚解,只重视朗读背诵”的单一维度指向,拓展为重视学生的诵读体悟,重视学生与作者和文本展开交流与对话,在体悟与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背诵,获得言语的积累与素养的提升。将新时代的“素读”方法运用到文言文的教学中,有利于克服传统文言文教学的弊端,改善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素养。因此,本文试图在前辈关于“素读”和文言文教学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统编本初中文言文“素读”教学做出初步探索,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第一章对传统与新时代的“素读”内涵进行了界定,对统编本教材的文言文篇目进行统计分析,并论述文言文“素读”的价值。第二章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问卷调查、问卷访谈,阐述当今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现状,并针对其做了原因分析。第三章论述文言文“素读”教学的实施,从“素读”教学的策略、阶段化推进、文言文“素读”教学实践案例及分析、反思和建议方面进行展开论述。总之,希望本文关于初中文言文“素读”教学的初步研究能为文言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吸引更多语文专家和教师研究文言文教学,改善文言文的教学现状,增强文言文的教学效果。
贾韬[5](2020)在《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史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周期性与规律性,找到相似的时空场景与媒介轨迹,进行匹配与对照、筛选与分析,对当下的社会改革、教育创新与文化引领,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发价值。研究民国时期的书法教育,从宏观角度看,它包含对整个近代时期书法教育史的脉络提炼,即如何从传统教育形态进入国民教育序列与学校教育体制;从中观角度看,它包含对各种教育改造思潮、艺术教育论说或重要人物思想的发生原因及社会影响的延伸分析,即书法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再生产”、“民族精神的再塑造”以及“美术育人的合法化”;从微观上看,它涵盖了对民国书法教育教学实践的具体写实与文本描述,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系列教学活动构成。中国古代书法教育始于文字书写、兴于读书明理、盛于以书取仕,在着书立说、立国化民、广育群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伦理教化作用与社会稳定功能,然而正是书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身依附性与制度嵌入性,使书法教育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过程中遭遇了“价值观念”上的肢解与“社会行动”上的剥离。民国是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体系开始确立并实施的时期,而在文化艺术领域,则是中国开启正规化艺术教育和美育的肇始时期。书法教育以其根深蒂固的“古典形态”,在二十世纪初的新兴学堂教育中,悄然兴起,潜滋暗长,“不仅完成了自身的‘革命’——从私塾师徒授受转向课堂教育,同时亦完成了社会意义上的‘革命’——从旧式教育体制走向新式教育体制”,书法教育则沿着实用书写教育和美术教育两条路线走进了学制框架体系内。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的学校制度中主要有两种表现情形:一种是在初、中等教育中作为“国文科”中的习字课程,以追求实用性、普及性的书写技能而存在,“习字一科,虽为国语教学之一部门,但关系于修学及应用者甚大”;一种是以师范教育与专科教育的制度形式,确立了书法向每个社会生活的扩张空间和渗透力量,以达致艺术性、专门性的书法美学而存在,“于艺术学校、大学校中,设书学一系,以培养一班高等书学人才”。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学制化的转型。“教育”和“文化”构成了民国书法教育的两大维度,作为勾勒民国书法教育“全景式”文本图像的前提,必须从“文化”角度阐释和反思民国社会大环境与书法教育之间的互动逻辑,提供书法教育在社会思想结构中的宏观视野。当时书法的“本体危机”主要体现在“汉字革命”对汉字的简化与注音,颠覆了传统书法教育中的书写内容、书写文本与书写方式,带来了书法哲学“本体论”上的危机与困惑。而“美术革命”对中国绘画摹古不化之风、石谷之流弊的批判——“革王画的命”,亦规约了书法创作的美学形式、艺术类型与个性趣味,解构了传统书法教育中的美学体格与道德功用,带来了书法哲学“价值论”上的冲击与失落。于是,在异域教育理论的审视与参照下,在其他学科教育学研究的发展与比对下,书法教育需要学科逻辑的支撑与教育原理的基础,其核心与特征是“地道的逻辑思维——课程分布、课时分配、授课内容的环节安排、教学手段、教学思想、基本观念……,这一切都必须依靠严密的逻辑思维才能获得确立”,书法教育活动过程被程序化、模式化与预设化,以舍弃各种异质性因素去构建具有普适性与标准性的学科教学体系。为了追求书写的标准化与效率化,围绕写字学习材料、写字教学方法、写字工具等,书法教育开展了各种心理化、科学化的实证研究,促进了书法教育在教学原理、学习原理上的设计与实践、探究与应用。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科学化的转型。在民国充满变革的浪潮中,“更新与改良是流行话语,同时,保存国粹更是国人关心的课题”,这就决定了书法艺术发展的社会规约力要比其“自律”大得多。书法教育“现代”的发展总是与危机意识和终极关怀紧密相扣,以中国文字之特有价值和民族精神,启发民众思想觉悟,塑造社会革新品格,通过平民教育、民众学校使书法从精英到大众,完成了书法教育的“新国民”想象,借助艺术或者美术的身份加持,在“美育救国”、“艺术救国”等民族使命的话语体系中改变遭际、重获价值,完成了书法教育的“新艺术”图景。民国书法教育的成长及其背后折射出了知识范式的生产、文明观念的辐射、思想文化的变迁,书法教育的诸种知识通过出版的“崭新诞生”与思想的“人物引领”,在中西互动的格局下逐渐形成,并通过报章杂志、着作、教科书等各种形式传播,从而成为某种程度上的公众知识与生活体验。同时,民国特殊的战乱背景使书家群体呈现出“聚集”和“流动”的时空特征,从雅集到社团构成了书法教育的“民间场域”,中国书学会标志着传统书法艺术的复兴与书法普及教育的推广,各种学生书法社团则见证这个时代书法社团的繁荣和现代学制内的书法影响;从内陆到粤港形成了书法教育的“香港景观”,在香港移民社会的国族想象和乡邦情结中,书法以保存国粹与发扬民族精神为重,书法教育则扮演了身份认同与民族抗争的重要功能。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现代化的转型。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近几十年来,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正在不断抽离日常书写的工具、文本与机会,中国汉字和书法的发展实际上又一次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然而,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书法教育无疑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书法教育的价值、前途等问题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讨论,我国书法教育经过多年的教学和实践,已在书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就目前来看,“应用化”与“艺术化”依然是书法教育的泛化前景,书法基础教育正在从写字转向审美,书法大众教育则面临着从功利走向情怀。在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学科”建构之路,“科学化”与“专业化”仍然是书法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命题,既要解决“身份危机”,又要争取纳入现代学科的框架体系中。“本土化”与“国际化”则是书法教育时代复兴的责任担当,书法作为东方文化在国际艺术语境中的身份显现,既面临着以输出中国书法文化理念来重建东方书法形象的历史重任,又需要以中国元素与国际审美形式相融合而获得审美普世化。
汪俐[6](2019)在《朱熹工夫论研究》文中提出“工夫”一词原是汉语中的一个普通语汇,魏晋时经由佛教、道教的使用和推广,开始具有一定的义理特性。宋以来的儒家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理论化、系统化的义理阐述,彻底实现了“工夫”概念的义理化。经过宋明理学家精巧的理论建构之后,“工夫”概念升华为关于“工夫”的理论,今日学者习惯称之为“工夫论”,并视之为中国哲学的重要特质之一。“工夫”形成与“本体”相对的哲学范畴始于佛教,宋明理学家受到佛教“明心见性”“敬”等工夫观念的影响,发展了儒家的工夫论,最终将“工夫”“本体”实现了理论范畴的合一。朱熹的工夫论思想内容丰富、体系结构完整,足以称得上是宋明理学史,也是中国儒学史上体系最完备、内容最丰富的工夫论理论体系。研究朱熹工夫论的体系建构、理论内容及其特征,在儒家工夫论的整体研究中具有典型意义,而儒学又是中国哲学中最主流的学术形态,对儒家工夫论的研究亦能成为中国哲学工夫论整体研究的范式。在北宋理学兴起与工夫论体系初步形成的学术环境下,朱熹大体经历了“中和旧说”“中和新说”以及朱陆之辩三个阶段,最终确立了一套以“道问学”和“尊德性”并重作为理论倾向的工夫论体系。他以儒家《四书》为最主要的经典依据,对其中与工夫有关的思想、概念、范畴等进行义理化的重新诠释和系统化的提炼统合;以周敦颐、张载、二程、谢良佐等前儒的工夫理论为思想基础,沿袭了程颐“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的理论框架;以佛、道领域的辩证方法及内容作为思想养料,再加以自身不断的体悟实践与辩证思考,从而建构了一套包括“道问学”的致知工夫与“尊德性”的道德践履工夫在内的工夫论体系。“道问学”工夫是指如何求学以致知的各种具体路径、实践方法,是知识层面的探求工夫。朱熹继承并发展了二程的“真知”说,认为“知”是一个义理程度由浅到深的整体概念,浅为“常知”,深则为“真知”,知到至处则为“知至”,而判断“真知”的标准则在于人是否自觉做出相应的行为。“道问学”有两条工夫路径,一是向外即物穷理,去穷究万事万物的本然规律;二是向内反身而诚,由自身去体证心性本体。“道问学”的方法包含格物、读书、切己体察三个方面的内容。格物是总方法,是致知的必经之路;读书是格物的手段;切己体察是格物的环节。“尊德性”工夫则是指涵养心性“以极乎道体之大”的道德层面的践履工夫。朱熹从主体、来源、内容三个层面诠释了“德性”的义理内涵,是“吾所受于天之正理”。“尊德性”也有两条工夫路径,分别是“存天理”的正向存养与“灭人欲”的反向克去,前者使人的身心得到涵养,后者则使人因外物影响而产生的私欲、私意得到克制,二者共同作用,最终实现在日用中践履道德的目标,促进“德性”本体的发见与流行。根据工夫环节与对象的不同,“尊德性”主要包括养浩然之气、存心与求放心、慎独、克己复礼这几种方法名目,前两者为存养工夫,后两者则为克去工夫。而“尊德性”的总方法是“敬”,“敬”被朱熹描述成“圣门第一义”的工夫,具有通贯上下、始终、动静的特点,包含“主一”“常惺惺”“收敛”“整齐严肃”四个层次的具体内容,有无事静坐和随事致敬两种不同的实现方式。朱熹的工夫论是一个义理内部圆融、同时又与实践交融的理论体系。“道问学”与“尊德性”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部分,而是具有一定互动联系的范畴,“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前提,“尊德性”是“道问学”的助力。二者有义理的交会与实践的融通,义理交会体现在对象内容和程序次第两个层面,实践融通则体现在“道问学”过程中“尊德性”的客观实现、“尊德性”过程中“道问学”的逐渐深入两个方面。相比宋儒提出的众多工夫论思想,朱熹工夫论有其独特的理论倾向,那就是认为向外的知识探求与向内的德性体察这两条工夫路径在重要程度上是等同的,不应偏废其中任何一方。这一倾向在他与陆九渊进行学术争论的过程中得到了凸显。朱熹的工夫论因其所具备的“广大、精微、综罗百代”的特点,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不仅推动了理学的发展,也对工夫论的发展和儒学的整体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还对整个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产生了长远的渗透与影响,同时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
周丽萍[7](2019)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诵读,是几千年来我国教育传统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刘勰赞美道:“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从周到清,历代先贤皆视诵读为读书、写作、治学、修身的关键路径,促成了古代中国文士的兴盛、文学的璀璨、文化的灿烂和文明的绵延。诵读虽在近代受到西学和“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但在建国后的世纪之交,开始伴随“国学热”而重回大众视野。2017年1月《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正式颁布并实施,这是国家首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2018年9月,为了进一步落实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标志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新时代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诵读将再次结合时代发展特点,焕发新的活力,这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和创新语文教学都有重要意义。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所以文化自信的前提是语言文字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新时代中华儿女为之奋斗的目标。本文在此背景之下,以文化自信为研究视角,以诵读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诵读教学的理论逻辑,对小学语文诵读教学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和观点如下:第一、诵读教学具有历史逻辑、科学逻辑以及文化逻辑。诵读不是一时兴起的产物,更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具有深厚且悠久的历史依据。自商周至清朝诵读发展的历史梳理证明,诵读在古代语文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不仅受到历代先贤的一直推崇,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趋向完善。当今时代诵读教学重新走进课堂,既是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古代的教育家在自身的学习、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证明诵读教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近现代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也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并经过一系列的科学实验,不仅证明了诵读教学的必要性、合理性、科学性,还证明了诵读教学对学生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诵读教学是新时代的语文课堂上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根基,就有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保持民族独立性,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的可靠保证。泱泱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沉淀着华夏儿女五千年的精神向往和追求,是历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对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值得我们继承与弘扬。在诵读中理解和感悟传统文化,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第二、童蒙时期是诵读教学的关键期。历代学者的经验证明,童蒙时期是记忆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时期的教育对于儿童一生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因而自古便有“蒙以养正”的教学主张。古代的蒙学教育对于新时代的小学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无论是诵读的书籍内容还是诵读的教学方法,在新时代的语文课堂上都是语文教师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古代的文化必然带有那个时代的封建思想和伦理观念。在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向学生解释清楚那个时代的特点,让学生明白文化的发展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在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学会分辨文化的精华与糟粕,继承有益于新时代发展的精华文化。因此,诵读教学的实施,对于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诵读教学面临着时代的机遇和挑战。诵读教学虽一直伴随着语文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改进,尤其是随着“国学热”的兴起,诵读教学逐渐被社会大众所熟知,并举办过多种推广诵读教学的活动,但终因缺乏系统性和组织性,最终没能形成规模,建成相应的诵读品牌。《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及《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的颁布与实施,正式从中央文件的角度推广、支持以经典诵读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各领域,尤其是各类教育中的弘扬与发展。在科学技术在教学领域广泛应用的今天,拥有国家支持的诵读教学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诵读教学的实施并不完善,很多学生并不了解诵读是什么,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将诵读与朗读没有做出有效的区分,导致很多学生误以为诵读就是朗读,因而诵读教学的实践效果不并不理想,教师需要加强自身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借鉴前人的诵读教学经验,推动语文课堂中诵读教学的实践,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第四、诵读教学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标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一种区别于语文素质的新的教育理念,注重语文素质的养成过程和水平,从语言的建构与应用、思维的发展与品质、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四个方面着手。这与诵读教学的实施过程如出一辙。此外,诵读教学能够促进语文教学的改革。全球化的发展不仅让我们有机会走出出去,也让别人有机会走进来。打造民族文化自信,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是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应对全球化冲击保持民族独立性最有效的举措。诵读教学虽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在新时代的今天,却是一种在继承优秀传统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全新的语文教学方式。在语文的考核方式上,改变传统的以背诵为主的对传统古诗词文的考核,结合学生的诵读,检查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推动语文教学的改革。第五、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保障诵读教学的推广与实施。2018年9月25日《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诵读教学正式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也意味着诵读经典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的文化主题。让全社会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更好地亲近诗词歌赋,亲近中华经典,深入领悟中华思想理念,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在语文课堂中实施诵读教学是践行中华经典诵读工程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因此,诵读教学是经典诵读在学校推广实施的保证。学校是经典诵读实施的主阵地,在课堂上的诵读教学是其主渠道。语文教材中选录的经典古诗文是学生诵读的主要内容,在实际诵读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可根据实际的诵读教学情况,扩大学生诵读内容的范围,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以“普通话诵经典,规范字书中华”,在中华儿女的心灵中烙上深深的中国印。
赵爽[8](2019)在《董一菲“诗意语文”教学艺术及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文教育的地位长期以来处于一种被动、尴尬的境地,不断地被习题化、功利化、扭曲化。对此,语文教育工作者痛心疾首。21世纪初期,教育界积极顺应时代进行课程改革,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着名特级教师董一菲在改革的浪潮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理念,即“诗意语文”。她在努力强调语文已经遗失和正在快速遗失的部分,也就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致力于培养学生内儒外道的人生智慧。本文结合课堂实录,探究分析董一菲“诗意语文”的教学艺术特点及其审美功能,以期对当下语文教育和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所借鉴,使其能够做自己心中的语文,成为一名语文人。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董一菲与‘诗意语文’”。董一菲是一位生活在东北的语文特级教师,她的课堂充满唯美与诗意,提倡的“诗意语文”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其内涵是在自由的、美的情感中进行熏陶,使学生豁然开朗、顿悟生成。其“诗意语文”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雏形期(1993—2003年)、摸索期(2004—2009年)、成熟期(2010—至今)。董一菲“诗意语文”的价值主要体现为给学生最美的母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对抗功利、安顿心灵。第二章为“董一菲与‘诗意语文’的理念及其教学艺术特点”。其“诗意理念”主要体现为品味汉字的魅力、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及其诗意精神、让学生诗意地存在;其教学艺术的特点包括唤醒学生善感之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立足文本、还课堂以文学。第三章为“董一菲与‘诗意语文’的审美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审美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情意—思维、创新”型诗歌教学模式、“点—线—面—网”型阅读教学模式、“三位一体”型对话教学模式、“读写—读品—作评”型作文教学模式等四个方面;审美教学策略包括诗意的教学氛围、唯美的教学语言、富有哲理的文本解读、全面的教学反思等四个方面。第四章为“董一菲‘诗意语文’的启示及其展望”。董一菲“诗意语文”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启示体现在:作为教师,应博览群书、读写结合,勤于实践、善于反思,总结规律、发挥特长;对董一菲“诗意语文”的展望主要是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提高不同地区、文体的适应度。董一菲“诗意语文”的终极指向是一个人精神的成长,以生命的热度浇灌学生的心灵之花,这一理念在语文教育的土壤上理应得到尽情绽放。
杨慧[9](2019)在《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国学经典诵读指导方略》文中研究指明如果想要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就需要小学老师在语文课堂中引用国学经典诵读实行教学。本文简单论述了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引用国学经典诵读的意义,并且分析了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引用国学经典诵读的具体方案,以此提升小学生的整体水平。
童琳[10](2019)在《经典诵读教育的传承与发展 ——以唐调吟诵的传承为例》文中指出经典诵读是国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内涵。经典诵读最早能够追溯到春秋时期,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一套独有的理论、方式、价值。目前社会上大力推广着经典诵读活动,并且通过许多的途径来传承与发展经典诵读。为了分析当前经典诵读教育的传承方式以及发展情况,对江南“唐调吟诵”这个传统吟诵流派,从诞生到发展再到传承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唐调是唐文治先生吸收桐城派诵读理论基础上的创造,在吟诵流派中独具特色。论文主要采用文献解读、跨学科分析、调查访谈等方式方法得出研究成果。通过研究发现目前经典诵读教育传承与发展常用的方式有:学校教学传承、社会团体传承、大众媒体传播。这些方式是在传统经典诵读教育传承基础上的推陈出新,变得多样化与精细化。其优点主要在于对吟诵的重视、有效的传承方式、传承正宗特色的吟诵流派,其不足主要在于传承者老龄化、受众范围较小、市场上鱼龙混杂等。
二、诵读与“童子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诵读与“童子功”(论文提纲范文)
(1)书香浸润人生——经典诵读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典诵读课程的缘起 |
二、经典诵读课程实施 |
(一)制定课程计划 |
(二)构建课程体系 |
1.《经典咏流传》 |
2.《节日课程》 |
(三)课程实施方法 |
1.营造氛围 激发兴趣 |
2.定时定量 保障时间 |
3.课程融合 全科渗透 |
4.重视落实 多元评价 |
(四)课程实施保障 |
1.人员保障 |
2.设备保障 |
3.制度保障 |
三、经典诵读课程成效 |
(2)以情为伴 珠满玉盘——访琵琶演奏家王惠然(论文提纲范文)
一、初上琴弦弹破碧云天 |
二、怀恩报本一甲子 |
三、有心索求偶遇而得 |
四、薪火传承“情”为先 |
(3)融合共生:让小学书写活动丰满起来(论文提纲范文)
一、说字解文,让书写活动蕴含文化张力 |
1. 延伸学习,知晓汉字内涵。 |
2. 趣味交流,了解汉字文化。 |
3. 主题探究,走进汉字历史。 |
二、品字赏帖,让书写活动涌动审美情趣 |
1. 作品欣赏,提升审美水平。 |
2. 选字品鉴,满足个性需求。 |
3. 社团活动,勾动书法情趣。 |
三、写字育人,让书写活动流淌习惯定力 |
1. 立足课堂,夯实书写功底。 |
2. 学科并进,营造训练氛围。 |
3. 读写交融,养成良好习惯。 |
(4)统编本初中文言文“素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素读”内涵与“素读”价值 |
第一节 “素读”的界定 |
一、传统“素读”的概念 |
二、当前“素读”的内涵 |
第二节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编选情况分析 |
一、统编本文言文选文分析 |
二、统编本文言文出处分析 |
三、统编本文言文学习目标分析 |
第三节 文言文“素读”的价值 |
一、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
二、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
第二章 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情况 |
一、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二、教师访谈问卷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 |
一、学生学习现状 |
二、教师教学现状 |
第三节 文言文教学现状原因分析 |
一、文言文教学的困难性 |
二、文言文教学目标的模糊性 |
三、文言文评价的过度量化性 |
第三章 文言文“素读”教学的实施 |
第一节 文言文“素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
一、以诵读方法为手段 |
二、以语文要素为教学点 |
三、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为任务 |
四、以品读理解文本为重点 |
五、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 |
第二节 文言文“素读”教学实施的阶段推进 |
一、初步阶段:素读,培养语感 |
二、进阶阶段:品读,体验理解 |
三、深入阶段:悟读,提升素养 |
第三节 文言文“素读”教学设计及分析 |
一、《咏雪》“素读”教学设计 |
二、《咏雪》“素读”教学设计分析 |
三、《陈太丘与友期行》“素读”教学设计 |
四、《陈太丘与友期行》“素读”教学设计分析 |
第四节 文言文“素读”教学实施的反思与建议 |
一、营造文言文“素读”氛围 |
二、加强文言文“素读”培训 |
三、编制文言文“素读”读本 |
四、保障文言文“素读”时间 |
五、开展文言文“素读”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5)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习字崇文——古代书法教育的学校形态 |
一、作为常识的小学书法教育 |
二、作为专业的书学专门教育 |
第二节 以书取仕——高等书法教育的政治依附 |
一、学以养士:书法教育的政治嵌入 |
二、书判取士:书法教育的权力依附 |
第三节 启蒙晨曦——晚清书法教育的形态转捩 |
一、普及识字:书法教育课程形态的初现 |
二、推广新知:书法教育艺术形态的萌芽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凄风苦雨——民国时期政治经济的秩序危机 |
一、民国时期政治的革命多样化诉求 |
二、民国时期经济的资本多元化干预 |
第二节 波澜横生——民国时期文化艺术的新旧递嬗 |
一、民国时期文化的意识形态革命 |
二、民国时期艺术的观念形态涤荡 |
第三节 多元竞进——民国时期教育发展的革故鼎新 |
一、民国时期教育近代化的多元探索 |
二、民国时期教育合法化的制度实践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学制序接 |
第一节 私塾与学堂之争——民国时期书法教育学制化序曲 |
第二节 习字与国文之争——民国时期中小学书法教育定型 |
一、国文初定启新生:书法教育“国文化”的科目归属 |
二、乱世飘摇书低落:书法教育“习字化”的功能式微 |
第三节 师范与专科之争——民国时期专业化书法教育衍生 |
一、薄艺在身:书法技能训练在师范教育中的映射 |
二、敬惜字纸:书法文化素养在艺术教育中的嵌入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内核危机 |
第一节 尊今与疑古——汉字存废的娓娓道来 |
一、废除汉字: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
二、简化汉字:调和解决之折衷解决 |
第二节 标准与大众——书法危机的自我救赎 |
一、书虽小道,国魂所系 |
二、字字标准,笔笔皆活 |
第三节 争锋与迷思——书画革命的观念分化 |
一、“善”与“美”:“美术革命”翻转书写审美 |
二、“新”与“旧”:“艺术革命”重塑书法教育 |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科学逻辑 |
第一节 体系化与程式化——书法教育科学化肇始 |
一、书法教学体系的规范化建构 |
二、书法教学过程的程序化设计 |
第二节 标准化与效率化——书法教育科学化实证 |
一、书法教育的学科知识“心理化” |
二、书法教育的教学实践“科学化” |
第三节 人本化与个性化——书法教育科学化改良 |
一、书法教育教学原理的设计与实践 |
二、书法教育学习原理的探究与应用 |
第六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社会功用 |
第一节 救亡图存与塑造民众——书法教育的政治现代性 |
一、从精英到大众:书法教育的“新国民”想象 |
二、从守护到拓进:书法教育的“新艺术”图景 |
第二节 建造常识与大众传播——书法教育的知识现代性 |
一、民国时期书法教育出版的“崭新诞生” |
二、民国时期书法教育思想的“人物引领” |
第三节 颠沛之路与精神存扬——书法教育的民族现代性 |
一、从雅集到社团:书法教育的“民间场域” |
二、从内陆到粤港:书法教育的“香港景观” |
第七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回眸展望 |
第一节 “应用化”与“艺术化”——书法教育的泛化前景 |
一、书法基础教育:从写字转向审美 |
二、书法大众教育:从功利走向情怀 |
第二节 “科学化”与“专业化”——书法教育的学科审思 |
一、“书法学”的身份迷雾:历史交互与文化邂逅 |
二、“书法学”的学科建制:现实透视与理想期待 |
第三节 “本土化”与“国际化”——书法教育的时代复兴 |
一、书法教育的寻根弘道:从守正到创新 |
二、书法教育的西方传播:从输出到重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 |
(6)朱熹工夫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工夫及工夫论的专题研究 |
1.2.2 哲学史、思想史研究中与工夫论相关的部分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2章 工夫与工夫论 |
2.1 “工(功)夫”的语义演变史 |
2.1.1 两晋以前:口语时期 |
2.1.2 两晋及以后:文本用语时期 |
2.2 “工夫”与“功夫”辨析 |
2.2.1 辨析的维度 |
2.2.2 日常义辨析 |
2.2.3 义理义辨析 |
2.2.4 结论 |
2.3 工夫论的形成、发展及其对哲学研究的意义 |
2.3.1 “工夫”与“本体”成为一对哲学范畴的实现过程 |
2.3.2 “工夫论”之名的由来与使用情况 |
2.3.3 工夫论的形成与发展 |
2.3.4 工夫论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因 |
2.3.5 工夫论对哲学研究的意义 |
第3章 北宋理学的兴起与工夫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
3.1 北宋理学兴起的文化背景与思想内容概述 |
3.2 北宋理学体系中工夫论的地位与作用 |
3.3 北宋理学工夫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
3.3.1 北宋理学家的工夫思想概述 |
3.3.2 北宋理学工夫论的特点 |
第4章 朱熹工夫论体系的建构 |
4.1 朱熹工夫论与本体论、心性论的关系 |
4.2 朱熹工夫论体系的建构历程 |
4.2.1 “中和旧说”:静中体认未发本体 |
4.2.2 “中和新说”:通贯动静的主敬工夫 |
4.2.3 朱陆之辩:“尊德性”与“道问学”并重 |
4.3 朱熹工夫论体系的建构方式 |
4.3.1 以《四书》为主要经典依据 |
4.3.2 以程颐“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说为理论框架 |
4.3.3 融摄佛老思想 |
第5章 “道问学”的致知工夫与“尊德性”的涵养工夫 |
5.1 朱熹“知”论的建构 |
5.1.1 朱熹对张载“见闻之知”与“德性所知”说的不同见解 |
5.1.2 朱熹对程颐“真知”说的承继与完善 |
5.1.3 朱熹“知”论的三重内涵 |
5.2 致知过程及方法的义理辨析 |
5.2.1 致知的双向进路 |
5.2.2 致知的总方法:格物 |
5.2.3 朱熹的读书法 |
5.2.4 切己体察 |
5.2.5 由致知过程反观朱熹“知”论的三个维度 |
5.3 “德性”的义理内涵与“尊德性”的双重进路 |
5.3.1 “德性”义理内涵的三个维度 |
5.3.2 “存天理”的正向存养与“灭人欲”的反向克去 |
5.4 “尊德性”的方法及义理辨析 |
5.4.1 “尊德性”不同环节的方法名目 |
5.4.2 “尊德性”的总方法:敬 |
5.5 由朱陆之辩观朱熹工夫论的理论倾向 |
5.5.1 “问学”对象为“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之整体 |
5.5.2 “问学”路径为“即物穷理”与“反身而诚”并行 |
5.5.3 “道问学”的求知与“尊德性”的涵养践行并重 |
第6章 “道问学”与“尊德性”的交会融通 |
6.1 “道问学—尊德性”与“知—行”两对概念范畴的辨析 |
6.1.1 “道问学”与“尊德性” |
6.1.2 “知”与“行” |
6.2 “道问学”与“尊德性”的互动关系 |
6.2.1 “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前提 |
6.2.2 “尊德性”是“道问学”的助力 |
6.3 “道问学”与“尊德性”义理的交会 |
6.3.1 对象内容的交会 |
6.3.2 程序次第的交会 |
6.4 “道问学”与“尊德性”实践的融通 |
6.4.1 “道问学”过程中“尊德性”的客观实现 |
6.4.2 “尊德性”过程中“道问学”的逐渐深入 |
第7章 朱熹工夫论的历史影响与现代价值 |
7.1 朱熹工夫论的历史影响 |
7.1.1 朱熹工夫论的学术影响 |
7.1.2 朱熹工夫论的社会影响 |
7.2 朱熹工夫论的现代价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目录 |
(7)文化自信视域下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化自信:语文诵读教育的理论逻辑 |
(一) 诵读的历史逻辑—传统的演绎与发展 |
(二) 诵读的科学逻辑—生理心理的影响 |
(三) 诵读的文化逻辑—信息时代的挑战 |
小结 |
第二章 源头活水:童蒙诵读教材与诵读理论 |
(一) 诵读教学理论的历史脉络 |
(二) 诵读教材的历史进化 |
(三) 诵读教学的时代意义 |
小结 |
第三章 实践检验:诵读教学教材与案例分析 |
(一) 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选编数量分析 |
(二) 小学语文教材中诗词诵读特点分析 |
(三) 小学诗词诵读现状分析 |
(四) 小学诗词诵读教学案例分析 |
(五) 诵读教学的反思与总结 |
小结 |
第四章 时代反思:诵读教学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
(一) 诵读启蒙—语言建构与应用 |
(二) 诵读入门—思维发展与提升 |
(三) 诵读强化—审美鉴赏与创造 |
(四) 诵读前瞻—文化传承与理解 |
小结 |
第五章 政策引导: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的方案解读 |
(一) 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与诵读教材 |
(二) 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与诵读实践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诗词诵读篇目选录汇总表 |
附录二 人教版小学语文诗词诵读篇目选录汇总表 |
附录三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诵读篇目编选汇总表 |
附录四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诵读篇目编选汇总表 |
附录五 鲁教版小学诗词诵读篇目选录汇总表 |
附录六 经典诵读·国学课本诵读篇目汇总 |
附录七 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书目 |
附录八 小学古典诗词诵读教学调查问卷 |
附录九 《春望》课堂实录(教师:孙双金) |
附录十 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 |
作者简历 |
(8)董一菲“诗意语文”教学艺术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董一菲与“诗意语文” |
第一节 董一菲及其“诗意语文”形成过程 |
一、董一菲其人其事 |
二、董一菲“诗意语文”的形成过程 |
第二节 “诗意”与“诗意语文” |
一、“诗意”的内涵 |
二、“诗意语文”及其发展历程 |
第三节 “诗意语文”之价值 |
一、给学生最美的母语 |
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 |
三、对抗功利,安顿心灵 |
第二章 董一菲“诗意语文”的理念及其教学艺术的特点 |
第一节 “诗意语文”的主要理念 |
一、品味汉字的魅力 |
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及其诗意精神 |
三、让学生诗意地存在 |
第二节 “诗意语文”教学艺术的特点 |
一、唤醒学生善感之心 |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
三、立足文本,还课堂以文学 |
第三章 董一菲“诗意语文”的审美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 |
第一节 “诗意语文”的审美教学模式 |
一、“情意——思维、创新”型诗歌教学模式 |
二、“点—线—面—网”型阅读教学模式 |
三、“读写—读品—作评”型作文教学模式 |
四、“三位一体”型对话教学模式 |
第二节 “诗意语文”的审美教学策略 |
一、诗意的教学氛围 |
二、唯美的教学语言 |
三、富有哲理的文本解读 |
四、全面的教学反思 |
第四章 董一菲“诗意语文”的启示及展望 |
第一节 董一菲“诗意语文”对教师的启示 |
一、博览群书,读写结合 |
二、勤于实践,善于反思 |
三、总结规律,发挥特长 |
第二节 董一菲“诗意语文”的展望 |
一、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
三、提高不同地区、文体的适应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国学经典诵读指导方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引用国学经典诵读的意义 |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引用国学经典诵读的实施方案 |
(一) 创造轻松活跃的中华经典文学朗诵环境 |
(二) 可以进行一些关于经典文学的朗诵竞赛 |
(三) 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国学文学内容 |
(四) 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
(五) 分层分级教育, 提高国学经典的渗透力度 |
三、结语 |
(10)经典诵读教育的传承与发展 ——以唐调吟诵的传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与价值 |
(一) 学术价值 |
(二) 现实价值 |
二、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一) 时间与空间范围 |
(二) 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一) 关于诵读技巧的研究 |
(二) 诵读与语言文学关系研究 |
(三) 诵读与音乐关系研究 |
(四) 诵读作为文化遗产的研究 |
(五) 关于诵读流派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内容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经典诵读的历史概况 |
第一节 经典诵读的内容 |
一、传统教育中经典诵读 |
二、近现代教育中的经典诵读 |
第二节 经典诵读的方式 |
一、儒家吟诵法 |
二、佛教念诵法 |
三、道教唱诵法 |
第二章 唐调吟诵的形成 |
第一节 桐城派的诵读理论 |
一、文章学理论 |
二、因声求气 |
三、因声求情 |
第二节 唐文治的诵读理论 |
一、十六字要诀 |
二、依文使调 |
三、重视训练 |
第三节 唐调吟诵的教学特色 |
一、吟诵与道德教育 |
二、吟诵与美育 |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
第三章 唐调吟诵的传承 |
第一节 学校学科传承 |
一、课程目标 |
二、课程实施 |
三、课程特点 |
第二节 社会团体传承 |
一、社会团体传承概况 |
二、沧浪诗社的传承 |
三、苏州吟诵传习社的传承 |
第三节 大众媒体传播 |
一、印刷媒体 |
二、电子媒体 |
三、网络媒体 |
余论: 经典诵读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访谈沈新鲁、韩园长部分实录 |
附录四: 访谈魏嘉瓒部分实录 |
致谢 |
四、诵读与“童子功”(论文参考文献)
- [1]书香浸润人生——经典诵读课程研究[J]. 郭玉虹. 课外语文, 2021(10)
- [2]以情为伴 珠满玉盘——访琵琶演奏家王惠然[J]. 魏薇. 中国文艺评论, 2020(07)
- [3]融合共生:让小学书写活动丰满起来[J]. 季维维. 江苏教育, 2020(53)
- [4]统编本初中文言文“素读”教学研究[D]. 赖亮红.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D]. 贾韬.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6]朱熹工夫论研究[D]. 汪俐. 湖南大学, 2019(01)
- [7]文化自信视域下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研究[D]. 周丽萍. 鲁东大学, 2019(12)
- [8]董一菲“诗意语文”教学艺术及实践研究[D]. 赵爽. 陕西理工大学, 2019(09)
- [9]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国学经典诵读指导方略[J]. 杨慧. 课外语文, 2019(15)
- [10]经典诵读教育的传承与发展 ——以唐调吟诵的传承为例[D]. 童琳. 苏州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