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的任免名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的任免名单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的名单(论文文献综述)

高陈[1](2019)在《省以下法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改革的宪法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国家的审判权由包括地方人民法院在内的各级人民法院统一行使。关于人民法院的宪法地位。根据宪法规定,人民法院受党的领导和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与行政机关处于平等的地位,通过行政诉讼依法对行政机关监督制约。人民法院具有人权保障、纠纷解决、权力制约、维护法制统一、推进社会治理等职能。关于人民法院审判权的宪法特征。其具有国家性、统一性、独立性等特点。第一、各级法院均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第二、法院的审判权不可分割,审判权的行使具有整体性,法院统一适用国家法律。第三、法院审判权的行使具有独立性,法院和法官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第四、基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特点,地方各级法院由同级人大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法院院长由同级人大选举、罢免,其他法官由同级人大常委会任免。因此,地方各级法院在权力来源、工作责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地方属性。但是,无论法院由哪一级权力机关产生,其行使审判权时均代表整体意义上的国家,而非代表地方利益。实践中,地方各级法院的机构编制主要由同级地方党委管理,同级地方党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干部管理,法官由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任免,法院财物由同级地方政府财政保障为主、省级和中央财政保障为辅。地方各级法院人财物管理体制的形成和运行,与我国历史传统、基本国情、人民代表大会根本制度等密切相关,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性质,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司法体制同样需要完成现代化的改革进程。地方法院人财物受同级党委政府控制的司法体制,产生了“司法受地方干预”、“司法行政化”等诸多弊端,这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相适应。从宪法角度而言,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行政机关监督乏力、地方法院人财物受制于同级地方党政机关、部分领导缺乏宪法意识等因素,是产生上述弊端的重要原因。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省以下法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改革”,旨在提高省以下法院人财物的管理层级,改变其对同级地方党委政府的依附关系,有利于在体制上保障其独立审判,是从根源上解决司法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的有效良策。这项改革符合宪法的基本精神。然而,重大改革必须依法有据。省级统管改革是涉及宪法问题的重要改革,应当遵循宪法,在法治轨道上进行。该项改革的理论依据是“司法权是中央事权”的论断。该论断在内容、逻辑和法理上难以自洽,不完全符合中央事权的基本内涵、特点以及央地事权的通常划分标准,也不完全符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征。通过研究发现:央地事务的权力配置,一般奉行“以事定权、权随事配”原则,人民法院处理的事务大部分不属于中央事务;地方各级法院的司法权在权力来源上具有明显的地方属性;央地国家机构职权划分的宪法规定以及地方法院的工作实际并不支持司法权是中央事权;司法制度国家专属立法不必然表明司法权是中央事权;地方人民法院并非中央或最高法院派设在地方的法院;司法权的产生、发展历史不支持司法权是中央事权;省级统管改革本身的实践表明,司法权在权力来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地方属性。建立在“司法权是中央事权”基础上的省级统管“去地方化”的论断也不能成立。通过宪法审视,当下省级统管改革存在以下宪法冲突:省以下法院“省级提名、分级任免”的人事权统管改革不完全符合宪法、法律规定,割裂了地方人大常委会对法官的任免权;省级统管改革弱化了地方人大对法院的监督,改变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国家权力的基本框架,省以下地方人大将难以组织同级法院。同时,上下级法院人财物的行政管理尚缺乏宪法、法律依据;在保障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省级统管可能会侵犯宪法规定的上下级法院审判业务的监督关系。从境外法院人财物管理的经验看,宪法、法律均严格保障审判独立。法官一般经相对独立的遴选委员会通过民主、公开的程序遴选、审核,由较高层级的主体任命。法院经费通常由中央或州等高层级主体保障,其中,由中央财政保障的居多。法院的行政管理有法院自治型管理、行政机关管理和司法委员会管理三种模式,第一种管理模式是主流模式和发展趋势。各种模式都有着共同的目标:保障法院和法官的独立,提升司法公正和效率。在法院行政管理与审判工作关系上,“以审判工作为中心”是原则。行政管理服从和服务于审判工作,不能影响审判独立。两者归属于不同序列,实行严格分离。境外法院普遍成立法官会议决定行政管理事项,平衡各方利益,弱化上下级法院的领导关系,保障审判独立。为了使省级统管改革在法治轨道上进行,应当在宪法精神的指导下,重构改革理论:我国省以下法院人财物的管理层级较低,不利于保障其审判独立,故省级统管改革具有必要性,应当深入推进。审判权具有国家性、统一性、独立性等特点。地方各级法院在权力来源、工作责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地方属性,其司法权不属于中央事权。省以下法院人财物由哪一级国家机构统管,应当结合法院及司法权的宪法特征,从“有利于保障审判独立”的角度,根据实际情况科学确定。改革应当坚持合宪性原则,有必要适时修改宪法和法律。改革的路径可以从以下方面完善:第一、省以下法院人财物管理体制的模式选择。根据我国实际,借鉴境外经验,省以下法院法官由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任命、财物由省级统管应当是当下较长时间内的重要改革目标。宪法、法律相关规定应当据此作相应修改。时机成熟后可继续深化改革。本文拟订的长远改革目标为:省高级法院人财物由中央统管、省以下法院人财物由省级统管;更加长远的目标为:省高级法院人财物由中央统管,省以下法院法官由省级统管、财物由中央统管。第二、省级统管下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与法院的监督关系。在“省以下法院法官省级任命、财物省级统管”模式下,有必要调整原有的监督关系。市、县人大将不再听取同级法院的全面工作报告,也不宜采取质询、听取述职报告的监督方式。但可以通过执法检查、询问、特定问题调查,代表议案、建议、视察等方式进行监督。省级人大将拥有全面的监督方式。为应对“省级人大监督力量薄弱、监督能力不足,而市、县人大缺乏有效监督手段”等困境,有必要探索建立“省级人大委托市级人大听取和审查中基层法院工作报告及院庭长述职报告、进行法官任前考察;省级人大其他监督工作由市级人大常委会协助;市级人大常委会定期报告监督情况”等机制。加强省级人大对地方法院财政的监督保障,赋予省级人大财政决定权,法院经费预算经省级人大批准后再由省级财政拨款,以此消除或减少行政机关对法院的掌控。第三、上下级法院宪法关系的完善。一是省级统管改革应当维护上下级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关系,保障法院和法官的独立审判。二是省法官遴选委员会在省级人大监督下开展工作。委员会应当相对独立于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委员会应当参与初任法官遴选及法官晋升、晋级。立法应当保障委员会的独立性,其审查决定应当具有约束力,委员应当多元化和专业化,法官遴选程序应具有开放性和民主性。以此制约和弱化上下级法院的行政化倾向。三是司法行政管理应当保障上下级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关系和审判独立。采取法院自治型管理模式,保障法院整体独立。明确上下级法院行政管理与审判工作的界限。建立由各级法院法官代表为主体、兼有社会人士等参与的法官会议,行使经费分配等行政管理决策权,制衡和弱化上下级法院的领导关系。通过完善上述内容,依宪、依法实现省级统管改革的预期目标。

王晓强[2](2019)在《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基本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行政组织法作为内部行政法,在整个行政法体系中始终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包括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在内的诸多基础性理论命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虽然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已经成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基本政策要求,但是如何认识和推进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仍然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加以研究和解决,具体而言,应包括:如何理解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行政机构设置为何需要法定化、行政机构设置法定范围的划分、行政机构设置法定位阶的确定、行政机构设置法定程度的判断,这些问题层层推进,相互关联,从而构成了本文分析、探讨的逻辑框架与基本主题。本文除绪论之外,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对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对象进行分析,即如何理解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从静态与动态两个层面对行政机构设置进行分析探讨,前者主要从主体角度依据不同的标准对行政机构进行类型化划分,后者则主要从行为角度对设置的范围进行界定,所谓行政机构设置是指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内设机构及派出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规格变更、名称变更等一系列行政组织行为。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源于传统的法律保留、制度性法律保留、行政组织法定主义等,但是又与其存在差别,其将法律、法规、规章一并纳入法定化的调整范围。第二章,主要分析了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必要性。我国行政机构设置总体上经历了萌芽、初创、发展、改革四个阶段,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存在法律、制度、理论等方面的问题。行政机构设置之所以要实现法定化,主要是因为我国行政机构设置领域所存在的现实问题需要通过法定化的方式予以解决,规则是减少混乱、建立秩序的最有效方式,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是解决行政机构设置随意化、碎片化、行政化、同质化的最有效途径;此外,在理论方面的原因则主要基于法律保留学说的发展、行政组织规范作用的提升、基本权利的客观价值秩序的要求、财政预算理论的推动,以及法规范所具有的一致性、稳定性、权威性等法的一般性特征。第三章,对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域外经验进行分析。着重就美国、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行政机构设置的法规范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在行政机构设置领域实现预算控制、行政机构设置的法规范内容尽可能详尽、立法主导行政机构设置、行政机构设置的动态控制机制以及对行政机构设置进行数量控制等制度和措施,都对我国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推动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第四章,主要划分了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范围,即哪些行政机构的设置需要法规范依据,哪些行政机构的设置则不需要法规范依据。重要性理论应作为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范围划分的理论依据,其在法定化范围的判断上具有重要影响。根据行政机构实施行政职责范围的不同,所有的行政机构可以划分为各级人民政府派出机关、各级人民政府的业务机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业务机构的内设机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业务机构的派出机构四种类型;内设机构可以根据机构功能、结构的不同,再划分为业务、事务、辅助、监督机构及行政职位五种,并以行政机构设置是否对行政相对人权利保障产生影响为标准,将业务类行政机构的全部设置行为纳入法定化范围,其他行政机构的设置行为则排除在法定化范围之外。第五章,主要确定了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位阶与法定化程度。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位阶的确定应当参照行政处罚法等法律规范中有关行政处罚事项等的设定,对划入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范围的事项分别予以分析,尝试在行政机构设置领域建立多元多级的法规范体系;而法定化程度的判断,则认为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意味着行政机构设置的过程需要尽可能实现法定化,因而将行政机构设置领域的法规范分为程序方面的要素与其他方面的要素,具体包括提案、方案的编制、审核、决定、备案、监督等程序要素和机构设置的规则要素、结构要素、设置的形式要素等,并且从准则性与单行性法规范并行、明确机构设置的程序要素、数字化表达三方面来增强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程度。

徐旖瑶[3](2018)在《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研究》文中指出人类自有群体性活动以来就伴随着开会与议事,这项专属于和平解决人类纷争与矛盾的协商方式,实践由来已久。在经历了漫长的忽视-认知-研究过后,议事规则现已广泛应用于立法机构、社会团体、商业组织等会议中。人类群体性活动不再因为众口难调或一家独大而缺乏议事应有的正义、民主、协商与效率。一般而言,议事规则的内容都是由普遍通用的议事规则与针对会议属性和内容而形成的特殊议事规则所构成。议事规则的现实载体与规范对象只能是会议活动,议事规则为确保会议正常进行并在规定时间内得出结论,需要规范会议的方方面面。议事规则在结构上分为主体议事规则、客体议事规则与程序议事规则,三部分可以分开规范,但实践上又紧密相连。客体议事规则是运行前提、程序议事规则是运行轴、主体议事规则是运行保障。我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的形成环境具有悠久的议政传统,但却不是具有真正议事能力的环境。人大议事规则的产生与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一路从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开始试点探索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的议事规则与实践,又在国情动荡、制度几乎废弃的时期里,终于迎来了议事规则的法定出台。时至今日,我国各级人大议事规则跟随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工作要求,在议案的提出、审议、质询、调查、发言、表决以及选举任免上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订与改良。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是在协商情况下为广泛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与需求而设定的行为步骤与参与权限。人大议事规则的结构与功能具体通过三个方面展现,一是包含议事者、办理者、主持人与辅助者在内的人大主体议事规则,它体现了人大主体议事规则清晰合理地分配议事角色的功能;二是规范综合议案、单项议案、非正式议案的人大客体议事规则,它发挥着保障人大各项议事活动能够正常进行的功能;三是依据民主集中程序原则为指导的人大程序议事规则,主要有提出-审议、质询、询问-表决这三项主要程序,它们贯穿于人大议事主体与议事客体之间,其规则具有联系人大主客体协调议事的功能。当前,人大议事规则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作为人大议事主体之一的普通代表个体功能性不足,地方人大代表团决策能力差异明显;作为人大议事客体的议案在形成上滞后且形式化,其重大事项类规范不足;在人大程序议事中,其规范也存在包括会期制度、议程设置这两个主要方面在内的不少问题。究其原因,则主要有党政关系的协调性、经济发展与制度建设的相互作用以及传统文化等的影响。优化人大议事规则主要从议事规则的三大组成部分着眼,一是人大议事主体之一的主席团需要更加科学化的议事设置,在尽可能发挥主席团审议原案与主持会议的本职工作下,科学划定和协调主席团与其他议事主体间的关系以及审核各项议案、报告的能力;二是人大议事客体之一的重大事项权需要更加精准化的设定与操作,将何为重大,何种议事主体可以处理何种层次的重大事项等等规定细化、深化、可操作化;三是人大议事程序之一的辩论机制需要更加重视和规范化,要将辩论这一议事核心和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各级人大代表的议事过程之中。通过规范三者,将有助于我国各级人大议事规则发挥更强的作用,实现正义、民主与高效的价值追求。

张涵之[4](2017)在《民主的细节 ——运行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民主从最初的理想、口号、宣言和纲领走向真正的政治实践。中国创造性地建立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制度的代议民主形式,并在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从近年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项具体制度的实际运行效果和效率来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上的理想和优势还没有完全在实践中得以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设想的实现还存在诸多问题。可以说,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的细节规范、操作程序、合理性、公平性等一系列问题正日益在民主化的进程中凸显出来,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本文结合工程学的原理提出“代议制度工程学”,试图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看作是由众多小的制度部件如代表制度、选举制度、监督制度、会议制度等按照一定的结构关系组成并按照其内在价值和原则运行的集合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效能,取决于其制度体系的结构和组成部分并受到内在价值与工程规范的影响。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化和完善,首先要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系的内在价值和工程规范,在价值和规范的框架中发现其中不合理的结构和性能不良的部件,从而通过调整和优化结构、升级或重建部件,来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整体制度工程的进一步完善。基于此,本文以人大制度部件的具体细节和程序设计的角度,结合代议制度的一般规律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运用工程学、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来考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部件的问题和优化方案。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和第一章,重点在于根据本领域的已有研究成果,界定相关概念,并试图提出代议制度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建构一个自己的“代议制度工程学”的分析框架。本文认为,“代议制度工程学”原理是指代议制度的运行效能取决于其制度体系的结构和组成部件的性能,并受到制度体系内在价值与运行原则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分别从中外代议制度的机构设置、职权与功能、运行原则和程序正义优先方面,阐述了代议制度工程的结构要素、制度部件、工程规范和内在价值,以期为对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分析搭建一个理论框架。第二部分为第二至四章,重点在于结合实际案例,对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部件,具体包括代表选举制度、代表履职制度、代表监督制度、代表罢免制度、会议提案制度、审议表决制度、发言质询与列席旁听制度、财政监督制度、人事监督制度和工作监督制度等的程序和细节进行分析。研究证明,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这些具体的制度部件均存在程序和细节设计上的缺失和不足,而这些缺失与不足,正日益消解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当性与民主性的制度设计初衷。甚至可以说,正是细节规范和程序设计上的缺失和不足,导致了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想效能无法完全实现。第三部分为第五章与结论,重点在于提出从细节和程序方面对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优化的对策与方案。在借鉴大量制度创新案例的基础上,本文试图根据“代议制度工程学”的原理,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制度部件在程序和细节方面优化和完善的具体办法,以期为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些许的理论借鉴。尽管本文作者深知,程序的正义并不必然带来制度的正义,即使完善了上述制度细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中国式民主”要真正运转起来,仍然任重而道远。

申坤[5](2013)在《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之一。中国人大制度在中国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的显赫地位,以及其本身发展的曲折性和紧迫性,奠定人大制度研究在制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地位。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中国人大制度地位设计的至上性与制度实际运行中的缺乏自主性之间的矛盾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因素导致了人大制度运行的实际空间与宪法中规定的制度空间不符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进行人大制度的完善与创新以此推动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本文试图以人大制度的历史变迁为研究对象,以过程研究和比较研究为切入点,运用历史制度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来回答导致人大制度制度空间与实际空间不相符合的根本原因。本研究不拘于宏观的制度与政体的研究,也不困于微观的制度规则的演变,而是从中观层面从制度本身出发,以制度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两种角色来观察制度与情境、理念、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以情境、理念、行为和制度本身四个变量作为制度纵向变迁过程和中西代议制度横向比较的四个维度,从而解读、确认和探索人大制度空间的演变问题。本文由正文五章和结语组成。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问题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核心假设、研究的逻辑与框架及文章的主要概念。最后提出本文的预期创新点和难点,对论文的整体框架和方向作简单的交代。第二章主要介绍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与发展历程。首先,介绍了中国人大制度的内涵,它既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又是根本政治制度,从制度的内涵出发,人大制度的含义至少包括三个内容:人大制度的组织结构、人大制度的规则体系、人大制度的权力结构。其次,介绍了人大制度的发展历程,按时间宏观上划分为人大制度的生成(1954以前到1954年),人大制度的调适(1954-1976),人大制度的发展(1976-至今)三个阶段。其中在人大制度的调适阶段包括四个时期,分别是:1954-1957年人大制度的初步探索、1957-1966年人大制度的曲折发展、1966-1976人大制度的严重践踏、1975年全国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大制度根基尚存。第三章是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变迁的原因分析。本章主要以纵向历史研究和动态分析为主,剖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三个发展阶段中,各种变量与人大制度本身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制度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和作用。首先,人大制度变迁与社会情境的变化。人大制度的生成是与国家的构建,奠定新政权的合法性的国内外社会情境联系在一起的;人大制度在经历了短暂的巩固发展后又陷入瘫痪,这是与当时高度的政治动员下的国家对社会的完全控制的政治环境分不开的;人大制度历经挫折实现恢复发展则有赖于改革开放基础上经济民主法治的政治环境的形成。其次,人大制度变迁与思想理念的转型。人大制度的生成是与马列主义的政权建设理论和代议制思想分不开的,而人大制度异变是与当时主流意识形态教条化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联系在一起的,人大制度实现发展和成长则是与意识形态的与时俱进相伴而行。第三,人大制度变迁与政治主体行为的转变。人大制度的生成是在中国近代历史各种政治力量相互冲突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适合中国民主道路的实践性产物;同时,它又是新观念为精英和大众所接受并按照马克思主义价值体系自上而下设计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因此,人大制度的最初设计离不开毛泽东对人大制度的构思和中国革命实践。但人大制度的异变也与领袖权威勃发膨胀密切联系,客观上导致制度自主性的缺失,最终人大制度的恢复发展依然依赖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党和领导党、执政党角色的认识和转变。最后,人大制度变迁中制度自身的路径依赖。人大制度与政党的关系,以及人大制度的权威性和组织活动原则一定程度上存在自上而下设计的成分,但必须清楚的看到,在学习效应和路径依赖的作用下,人大制度在实际运行中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是由来已久的,早有积淀的。第四章是变迁视角下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比较。从横向类比的角度看西方议会制度与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异同,比较点的选择依然是与制度密切相关的四个变量:制度-情境、制度-理念、制度-行为、制度本身。首先,社会情境视角下,中国的代议制度是近代以来政治冲突演变下的舶来品,而西方的代议制度是资产阶级革命后对古代民主制度的传承;其次,思想理念视角下,中国的代议制度是以“人性善”“权力合”“通上下”的思想理念为基础的,而西方的代议制度是与“人性恶”“权力分”“限权力”的思想理念紧密联系。第三,政治主体行为视角下,中西代议制度的比较主要是表现在代表或议员的选举制度和代议机关与政党关系的不同。最后,中西代议制度本身的比较主要体现在规则体系、组织结构和权力地位的不同,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无分权有分工、设有常设权力机构、拥有根本权力,而西方议会制度是分权制衡、议会党团、只拥有立法权的代议制度。第五章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变迁的理论反思及前景展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模式是政党、民主与法治三个角色相互倚仗、有效协调,实现党的权力、人民权力与国家权力三者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或民主政治理论的关键问题就是解决好三者“有机统一”这一最根本的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实现三者有机统一的制度载体,它并不是象西方学说形容的那样完全“僵硬”的体制,而是一套能够适应内外环境的持续变迁,并根据环境变迁来调整自身形式的富有弹性和发展空间的制度形式。人大制度必以其四大权力构架为基础,实现自身组织结构、制度安排的完善和创新,人大制度的实际空间与制度空间渐趋一致的过程,将成为中国政治发展的根本助动力,推动中国民主化进程。第六章结语。中国人大制度不仅是观察中国政治生活变迁的重要线索,而且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制度平台、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大国治理的制度载体,它的成长发展将深刻影响中国政治生活的轨迹,当前的中国转型社会下的“善治”更需要人大制度成为名符其实的“善制”。

张致森[6](2012)在《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研究(1954-1959)》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不断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制度与民主形式。经过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以及西方代议制和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并结合中国国情,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内容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因此,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有效形式,在国家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是宪法规定的执政党,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简称中共中央)又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决策系统的中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因此,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构成了新中国政治体系的主轴,其发展变化影响并决定着国家其他各种关系运行。所以,研究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的关系,还原当时二者关系的互动历史,对进一步丰富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共产党追求人民民主为主线,以寻求实现人民民主有效形式为主题,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考察,得出了至少以下结论:第一,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是政治与法治关系;第二,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是权力分配关系;第三,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发展变化受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法治重视程度的影响。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组成,其中正文分为六章。绪论主要说明了论文选题意义、相关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创新、研究方法。正文部分分别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过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互动关系进行总体考察,认识和把握了当时全国人大发展概况和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互动关系的特征,进而归纳出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的实质以及影响二者关系发展变化的原因。第一章简单梳理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政权机关关系的演展轨迹,考察了在局部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三次对处理与政权机关关系的探索过程,基本上厘清了中国共产党与政权机关关系在民主革命时期的运行状况,为认识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的确立过程作了铺垫。第二章详细考察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过程,梳理了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的确立经过。第三章介绍了全国人大的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全国人大是一个政治主体,同时又是一个政治系统,而且还是整个中国社会大系统中一个子系统,因此它的发展运行受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环境双重影响。第四章从法律制度规定和实际运行两方面上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之间关系进行了考察。本章分别从立法、决定国家重大事项、选举任免以及监督活动等四个方面较详细考察了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之间关系的互动情况,试着尽可能“还原”当时二者关系的互动原状。第五章从宏观上考察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发展变化过程。本文通过研究发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呈现出两种发展趋向,一种是正常的发展,一种是非正常的发展。并对两种发展趋向原因进行了较深入分析。第六章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进行了总结。通过归纳,本章认为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实际上是政治与法治关系、是权力分配关系,同时二者关系发展变化受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法制重视程度的影响。结语部分主要是对今后中共中央如何理性构建与全国人大关系进行了展望。

王雨亭[7](2022)在《以人大代表专业背景为考量的地方立法参与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地方立法中的作用,浙江省率先推行以人大代表专业背景为考量的地方立法参与制度。这一制度通过承认一定范围内合理的私人利益来促使人大代表们积极参与立法活动。人大代表重点参与立法制度侧重于提升"质量民主",是立法民主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符合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价值取向。该制度应定位于完善人大代表参与立法系列制度中的一环,与提高"容量民主"的机制相辅而行。为达成制度目标,我们应建立全过程公开机制,通过多渠道准确传达代表意见,打造民意互动平台,保证人大代表兼顾多重角色,充分反映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同时,这一制度运行时应尽可能引入所有相关利益方,保障不同利益群体、不同意志要求都能够得到充分表达。

也辰,金桃,文良[8](2021)在《中国式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创立与运行》文中提出当今中国实行的代议民主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一院制",而不是西方国家实行的两院制。那么,中国的"一院制"是如何形成的呢?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西方的两院制有什么区别呢?作为中国最高权力机关,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是如何运行的,又拥有哪些权力呢?

刘妤[9](2021)在《新中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投票表决方式的历史变迁和特点》文中指出代议机关的投票表决方式是代议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代议制度运行的关键环节,投票表决方式直接关系到代表职能的有效行使和民意的充分表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投票表决方式也日趋完善,为保障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提供了有力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投票表决方式的变迁历史也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投票表决方式和民主存在双向互动关系,科学的投票方式能促进民主的实现,民主的政治氛围又为投票表决提供了政治前提。一直以来,代议机关投票表决的公开性还是秘密性是宪法实施中的重大问题。从法律法规和实践中梳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表决方式的历史发展,探索归纳其投票表决方式的特点,厘清对秘密投票和公开表决的理论认知,能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修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议事规则提供理论支持。

达璐[10](2021)在《合宪性审查决定的效力与实效》文中研究说明"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的要求提出已有数年,但第一份否定式合宪性审查决定直至2020年才得以作出。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对否定式合宪性审查决定的效力与实效产生了认知上的偏差。合宪性审查决定在效力上具有拘束力和溯及力,这种拘束力在规范性文件的合宪性审查决定中,是一种对世的拘束力;对国家公职人员行为的合宪性审查决定中,其拘束力仅及于当事人。此种溯及力在规范性文件的合宪性审查决定中应采取不溯及既往为原则,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情况下以溯及既往为例外的策略。在实效上,合宪性审查决定具有社会认同和政治认同两个方面的属性,其中社会认同主要通过舆论和个人的行为来表达,政治认同则根据执政党是否作出相一致的行为来表现。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的名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的名单(论文提纲范文)

(1)省以下法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改革的宪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状况及文献综述
    三、论文结构安排
    四、论文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人民法院的宪法属性
    第一节 人民法院的宪法性质、地位及职能
        一、人民法院的宪法性质
        二、人民法院的宪法地位
        三、人民法院的基本职能
    第二节 人民法院审判权的宪法特征
        一、人民法院审判权行使的国家性
        二、人民法院审判权行使的统一性
        三、人民法院审判权行使的独立性
        四、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审判权权力来源的地方性
第二章 省以下法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改革的缘起与进程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我国法院的人财物管理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法院司法制度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地方法院法官的任免及管理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地方法院的财物管理
    第二节 我国当下地方法院人财物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原因
        一、地方法院人财物管理体制出现的问题
        二、地方法院人财物管理体制出现问题的宪法分析
    第三节 省以下法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改革的进程
        一、中共中央及最高法院的部署
        二、省以下法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改革的试点工作
        三、省以下法院人财物统管改革的现状
第三章 省以下法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改革理论的宪法反思
    第一节 省以下法院人财物统管改革的理论基础:司法权是中央事权
        一、“司法权是中央事权”理论的提出
        二、“司法权是中央事权”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中央事权的内涵及其特点
        一、关于“中央”的含义
        二、关于“事权”的含义
        三、关于中央和地方事权的划分
        四、我国的“中央事权”及其特点
    第三节 “司法权是中央事权”理论的宪法、法律障碍
        一、司法权处理的事务大部分并非中央事务
        二、我国宪法体制下地方法院司法权权力本源的地方性
        三、央地国家机构职权划分的宪法规定不支持司法权是中央事权
        四、司法制度专属立法不必然表明司法权是中央事权
        五、地方法院并非中央或者最高法院派设在地方的法院
        六、司法权行使标准统一、裁判既判力与确定力不代表司法权是中央事权
        七、司法权产生、发展历史并不支持司法权是中央事权
        八、省级统管改革的实践表明了司法权权力本源等方面的地方属性
    第四节 省级统管改革“去地方化”的理论困境
        一、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去地方化”的理论依据
        二、省级统管改革并不能“去地方化”
        三、省级统管降低了省以下法院受地方干预的程度
第四章 省以下法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改革的宪法冲突
    第一节 省以下法院人事权统一管理不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一、现行宪法和法律关于法官提名权的规定
        二、“省级统一提名”不符合宪法规定的人民主权原则
    第二节 省以下法院人事统管割裂了地方人大常委会的法定任免权
        一、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任免权
        二、地方法院院长的法官提名权与人大任免权应当同级行使
        三、省以下法院人事权统管割裂了下级地方人大的任免权
    第三节 省以下法院人财物统管削弱了地方人大的监督权
        一、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权
        二、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任免权等权力是监督权行使的基础
        三、省以下法院人财物统管削弱了地方人大对法院的监督权
    第四节 省以下法院人财物统管改变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国家权力框架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国家权力框架
        二、省级统管改革改变了原有的国家权力框架
        三、省级统管将使得省以下地方人大难以组织同级人民法院
    第五节 省以下法院人财物统管与上下级法院宪法关系的冲突
        一、宪法规定的上下级法院审判工作监督关系
        二、上下级法院的人财物统一管理尚缺乏宪法、法律依据
        三、缺乏制度保障时上下级法院审判工作监督关系将受到影响
第五章 境外国家和地区宪法制度下法院人财物管理研究
    第一节 境外国家和地区宪法制度下法官的选任
        一、英美法系发达国家宪法制度下法官的选任
        二、大陆法系发达国家宪法制度下法官的选任
        三、新兴经济体金砖国家宪法制度下法官的选任
        四、我国台湾地区宪法制度下法官的选任
        五、境外国家、地区宪法制度下法官选任的特点
    第二节 境外国家、地区法院的财政管理
        一、英美法系发达国家法院的财政管理
        二、大陆法系发达国家法院的财政管理
        三、新兴经济体金砖国家法院的财政管理
        四、我国台湾地区法院的财政管理
        五、境外国家、地区法院财政管理的特点
    第三节 境外国家、地区法院的行政管理
        一、英美法系发达国家法院的行政管理
        二、大陆法系发达国家法院的行政管理
        三、新兴经济体金砖国家法院的行政管理
        四、我国台湾地区法院的行政管理
        五、境外国家、地区法院行政管理的特点
第六章 我国宪法制度下省以下法院人财物统管的路径完善
    第一节 我国宪法制度下省级统管改革的理论重构与模式选择
        一、省级统管改革的理论重构
        二、省以下法院人财物管理体制的模式研究
        三、省以下法院人财物管理体制的模式选择
        四、省级统管模式下宪法、法律的完善
    第二节 省级统管模式下地方人大与地方法院宪法监督关系的完善
        一、地方人大与地方法院宪法监督关系的基本特点
        二、省级统管下地方人大与地方法院宪法监督关系的变化
        三、省级统管下地方人大监督地方法院的难题
        四、省级统管下地方人大与地方法院宪法监督关系的完善
    第三节 省级统管下上下级地方法院宪法关系的完善
        一、上下级法院宪法关系的内涵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法官遴选制度
        三、宪法原则统领下的上下级法院行政管理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2)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基本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
        (一)问题的提出背景
        (二)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的价值
        (一)有利于完善我国行政组织法的构建
        (二)有利于发展我国行政组织法学理论
        (三)有利于指导行政机构改革的实践
        (四)有利于公民合法权益的保障
    三、国内外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国内研究述评
        (二)国外研究述评
    四、研究的方法
    五、研究的结构与思路
第一章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对象
    第一节 静态层面的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
        一、机构的内涵
        二、行政机构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三、作为行政法学术语的行政机构
        四、类型化的行政机构
    第二节 动态层面的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
        一、行政机构设置权及设置的外延
        二、机构设置与职权配置的关系
        三、机构设置与职位、编制设置的关系
    第三节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理论变迁
        一、行政组织法中的法律保留
        二、法律保留不能承受之重
        三、从法律保留原则到行政法定原则
        四、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中法的内涵
第二章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依据
    第一节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理论依据
        一、法律保留学说的发展
        二、行政组织规范作用的提升
        三、基本权利的客观价值秩序
        四、财政预算理论的推动
        五、法规范的一般性特征
    第二节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现实依据
        一、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现实状况
        二、我国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所面临的问题
        三、个案分析:环境保护领域的行政机构设置
第三章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域外经验
    第一节 域外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现状
        一、美国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
        二、德国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
        三、日本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
        四、台湾地区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
    第二节 域外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基本经验
        一、预算控制行政机构设置
        二、行政机构设置的规定应尽可能详尽
        三、立法主导行政机构设置
        四、行政机构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
        五、对行政机构设置进行数量限定
第四章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范围
    第一节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范围的判断标准
        一、从法律保留原则到制度性法律保留原则
        二、法律保留范围的判断标准:从干涉、全面保留到重要性理论
        三、重要性理论应为机构设置法定化范围的判断标准
    第二节 我国大部分行政机构设置非法定化
        一、中央层面
        二、地方层面
    第三节 判断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范围时须考虑的因素
        一、行政保留产生的影响
        二、行政机构设置对行政相对人权利保障产生的影响
        三、行政机构设置对行政任务正确、有效实施产生的影响
        四、行政机构设置行为本身产生的影响
    第四节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范围的确定
        一、区分行政决策机构与行政执行机构?
        二、业务类行政机构的设置应纳入法定化范围
        三、行政机构的所有设置行为应纳入法定化范围
第五章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位阶与程度
    第一节 法律规范密度的双重性
        一、区分法定化位阶与法定化程度
        二、法律规范密度在我国法律中的表现
        三、法律规范密度确定的不同标准
    第二节 行政机构设置的法定化位阶
        一、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位阶的不同模式
        二、我国行政机构设置的法定化位阶的现状
        三、如何确定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位阶
    第三节 行政机构设置的法定化程度
        一、比较借鉴:域外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程度分析
        二、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程度的现状
        三、行政机构设置的内容要素
        四、如何加强行政机构设置的法定化程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附件:行政组织法规范汇总目录(1949~1999)

(3)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议事规则及其理论基础
    第一节 议事规则
        一、议事规则释义
        二、议事规则体系
    第二节 议事规则的主要内容
        一、议事规则的结构基础
        二、议事规则的内在结构
    第三节 议事规则的理论基础
        一、价值基础:程序正义
        二、功能基础:审议民主
        三、效用基础:降低交易费用
第二章 人大议事规则的历史分析
    第一节 民主革命时期人大议事规则的探索
        一、大革命时期:工人、农民、市民成为议事主体
        二、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议事规则的借鉴
        三、抗日战争时期:急剧增长的提案工作与议事氛围
        四、解放战争时期:广泛联合前提下的举荐议事程序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人大议事规则的兴废
        一、政治协商下的人大议事
        二、人大议事活动在曲折中生存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人大议事规则的发展
        一、重启议事实践
        二、议事法治化
第三章 人大议事规则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人大主体议事规则及其分配功能
        一、一级分配:议事者
        二、二级分配:主持人
        三、三级分配:辅助者
    第二节 人大客体议事规则及其保障功能
        一、基础类保障:综合议案
        二、核心层保障:单项议案
        三、全面性保障:非正式议案
    第三节 人大程序议事规则及其联系功能
        一、程序原则
        二、提出程序
        三、审议、质询与询问程序
        四、表决程序
第四章 现行人大议事规则的问题及成因
    第一节 人大议事规则的现存问题
        一、人大主体议事规则方面
        二、人大客体议事规则方面
        三、人大程序议事规则方面
    第二节 人大议事的问题成因
        一、党政关系协调性的影响
        二、经济发展与制度建设的相互影响
        三、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
第五章 优化人大议事规则的若干重点
    第一节 主席团:人大议事主体科学化
        一、议事中枢——主席团
        二、主席团的主要问题
        三、主席团议事规则的优化
    第二节 重大事项权:人大议事客体精准化
        一、重大事项权与人大议事
        二、重大事项权的失范探析
        三、重大事项权的决策优化
    第三节 辩论机制:人大议事程序规范化
        一、议事核心——辩论
        二、讨论不“辩”的人大
        三、人大辩论制度的构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4)民主的细节 ——运行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0.1.1 研究缘起
        0.1.2 选题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0.2.1 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宏观整体性研究
        0.2.2 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制度与选举制度的研究
        0.2.3 对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制度的研究
        0.2.4 对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的研究
        0.2.5 对一般性的规则和程序的研究
    0.3 核心概念界定
        0.3.1 制度工程学
        0.3.2 制度与政治制度
        0.3.3 民主形式与代议制
        0.3.4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0.3.5 议员与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0.3.6 程序与程序正义
        0.3.7 议事规则
    0.4 基本逻辑和主要内容
        0.4.1 基本逻辑
        0.4.2 主要内容
    0.5 创新点与难点
        0.5.1 创新点
        0.5.2 难点
    0.6 研究方法
1 代议制度设计与运行的“代议制度工程学”
    1.1 代议制度工程的原理
    1.2 机构设置:代议制度工程的结构要素
        1.2.1 代议制度结构与组织概述
        1.2.2 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机构
        1.2.3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所属机构
        1.2.4 中外代议机构结构与组织比较
    1.3 职权功能:代议制度工程的制度部件
        1.3.1 代议制度职权功能概述
        1.3.2 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机构职权
        1.3.3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机构职权
        1.3.4 中外代议机构职权比较
    1.4 运行原则:代议制度工程的工程规范
        1.4.1 人民主权原则
        1.4.2 普选原则
        1.4.3 法治原则
        1.4.4 多数决议原则
        1.4.5 程序原则
        1.4.6 公开原则
    1.5 程序正义优先:代议制度工程的内在价值
        1.5.1 程序正义优先的内涵
        1.5.2 程序正义优先的意义
        1.5.3 代议制度设计与运行的程序正义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部件的细节缺失(一):代表制度
    2.1 代表制度是代议制度工程的基础部件
    2.2 代表选举制度
        2.2.1 代表选举制度的内容
        2.2.2 代表选举制度的细节缺失
    2.3 代表履职制度
        2.3.1 代表履职制度的内容
        2.3.2 代表履职制度的细节缺失
    2.4 代表监督制度
        2.4.1 代表监督制度的内容
        2.4.2 代表监督制度的细节缺失
    2.5 代表罢免制度
        2.5.1 代表罢免制度的内容
        2.5.2 代表罢免制度的细节缺失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部件的细节缺失(二):会议制度
    3.1 会议制度是代议制度工程的生产部件
        3.1.1 民主会议制度的理论基础
        3.1.2 民主会议制度与中国人大会议制度
    3.2 会议提案制度
        3.2.1 会议提案制度的内容和程序
        3.2.2 会议提案程序实例
        3.2.3 会议提案制度的细节分析
    3.3 发言、询问与质询制度
        3.3.1 发言、询问与质询制度的内容和程序
        3.3.2 发言、询问与质询制度的细节缺失
    3.4 审议与表决制度
        3.4.1 审议与表决制度的内容和程序
        3.4.2 审议与表决程序实例
        3.4.3 审议与表决制度的细节分析
    3.5 列席与旁听制度
        3.5.1 列席与旁听制度的内容和程序
        3.5.2 列席与旁听制度的细节缺失
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部件的细节缺失(三):监督制度
    4.1 监督制度是代议制度工程的检验部件
        4.1.1 代议机关监督的理论基础
        4.1.2 中国人大监督在国家监督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4.2 财政监督制度
        4.2.1 财政监督制度的内容
        4.2.2 财政监督制度的细节缺失
    4.3 人事监督制度
        4.3.1 人事监督制度的内容
        4.3.2 人事监督制度的细节缺失
    4.4 工作监督制度
        4.4.1 工作监督制度的内容
        4.4.2 工作监督制度的细节缺失
5 从制度部件的细节与程序优化来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5.1 政治文明与中国人大制度程序
        5.1.1 政治文明与现代国家制度的程序立法
        5.1.2 程序立法的原则
        5.1.3 人大制度改革的目标
    5.2 代表制度的细节完善
        5.2.1 完善代表选举制度
        5.2.2 完善代表履职保障制度
        5.2.3 完善对代表的监督制约机制
    5.3 会议运行制度的细节完善
        5.3.1 建立和完善会议讨论与辩论制度
        5.3.2 引导对抗观点的表达
        5.3.3 完善质询制度的运行机制
        5.3.4 规范和完善列席与旁听制度
        5.3.5 完善议事程序和规则
    5.4 监督制度的细节完善
        5.4.1 将监督程序纳入人大制度运行的全过程
        5.4.2 优化公众监督的渠道和程序
        5.4.3 建立人大代表独立监督的工作机制
        5.4.4 强化人大工作的独立性
        5.4.5 建立人大监督专员制度
        5.4.6 改进人大票决方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一、 研究的问题
        二、 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
        一、 国内外文献的总结与归纳
        二、 研究方法论的整理与思考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
        一、 研究方法
        二、 核心假设
    第四节 研究的框架
        一、 研究的逻辑与构架
        二、 研究的预期创新点和难点
第二章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与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
        一、 制度、政体与人大制度
        二、 中国人大制度的规则体系
        三、 中国人大制度的组织结构
        四、 中国人大制度的权力结构
    第二节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历程
        一、 中国人大制度的生成
        二、 中国人大制度的调适
        三、 中国人大制度的发展
第三章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变迁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人大制度变迁与社会情境的变化
        一、 人大制度生成的社会情境
        二、 人大制度调适的社会情境
        三、 人大制度发展的社会情境
    第二节 人大制度变迁与思想理念的转型
        一、 人大制度的生成与马列主义的政权建设理论
        二、 人大制度的调适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三、 人大制度的发展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恢复
    第三节 人大制度变迁与政治主体行为的转变
        一、 政治精英与人大制度的构思与实践
        二、 中国共产党角色的转变与人大制度的兴衰
    第四节 人大制度变迁中制度自身的路径依赖
        一、 人大制度与政党关系的路径依赖
        二、 人大制度根本原则的路径依赖
        三、 人大制度组织原则的路径依赖
第四章 变迁视角下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比较
    第一节 社会情境视角下中西代议制度的比较
        一、 中国的代议制度是近代以来政治冲突演变下的舶来品
        二、 西方的代议制度是资产阶级革命下传统民主制度的传承
    第二节 思想理念视角下中西代议制度的比较
        一、 中国的代议制度与“人性善”“权力合”“通上下”的思想理念
        二、 西方的代议制度与“人性恶”“权力分”“限权力”的思想理念
    第三节 政治主体行为视角下中西代议制度的比较
        一、 中国代议制度下的代表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
        二、 西方代议制度下的议员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
    第四节 中西代议制度本身的比较
        一、 中国代议制度的规则体系、组织结构和权力地位
        二、 西方议会制度的规则体系、组织结构和权力地位
第五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变迁的理论反思与前景展望
    第一节 人大制度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
        一、 民主执政与人大制度的联结功能
        二、 科学执政与人大制度的整合能力
        三、 依法执政与人大制度的转化能力
    第二节 人大制度与人民民主
        一、 选举制度中人民意志的体现
        二、 代表制度中人民意志的实现
    第三节 人大制度与依法治国
        一、 人大制度的变迁与中国法治历程
        二、 人大制度的成长与依法治国的实施
        三、 人大制度的发展与法治精神的培育
    第四节 人大制度是实现“三者有机统一”的制度载体
        一、 人大制度是实现“三者有机统一”的制度平台
        二、 人大制度是实现“三者有机统一”的制度路径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研究(1954-195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核心概念界定
    三、 研究现状评述
    四、 创新之处和论文难点
    五、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局部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与政权机关关系的演展轨迹
    第一节 苏维埃政权中的中国共产党与工农兵代表会议
        一、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二、 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工农兵代表会议关系的实践
    第二节 抗日民主政权中的中国共产党与参议会
        一、 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
        二、 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参议会关系的实践
    第三节 人民民主政权中的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代表会议
        一、 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
        二、 中国共产党处理与人民代表会议关系的实践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提出经过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设想的提出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被《共同纲领》规定为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
    第二节 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过渡
        一、 人民政协的建立并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二、 人民代表会议代行地方各级人大职权
        三、 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国家政权机关关系的实践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
        一、 中国共产党提出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经过
        二、 准备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三、 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
第三章 全国人大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
    第一节 全国人大的组织结构
        一、 全国人大的内部组织结构
        二、 全国人大的外部组织结构
    第二节 全国人大的运行机制
        一、 全国人大运行机制的内涵
        二、 全国人大运行机制的特点
        三、 全国人大运行机制的原则
第四章 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的实际运作
    第一节 立法中的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
        一、 关于立法权
        二、 1954 年《宪法》关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规定
        三、 立法程序
        四、 立法工作中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探讨
    第二节 决定权行使中的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
        一、 关于决定权
        二、 1954 年《宪法》关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决定权的范围
        三、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权行使程序
        四、 行使决定权问题上的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的关系探讨
    第三节 选举任免中的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
        一、 关于选举任免权
        二、 选举活动
        三、 罢免活动
        四、 选举任免中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探讨
    第四节 监督工作中的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
        一、 关于监督权
        二、 1954 年《宪法》关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权的规定
        三、 监督形式与程序
        四、 监督工作中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探讨
第五章 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的发展变化
    第一节 1957 年反右派斗争前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的稳定发展
        一、 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稳定发展
        二、 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存在着非正常发展一面
    第二节 1957 年反右派斗争后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的急剧变化
        一、 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的非正常发展
        二、 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存在着良性发展一面
    第三节 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两种发展趋向原因探析
        一、 反右派斗争的影响
        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强化了中国共产党以党代政领导体制
        三、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法制建设重视态度的影响
第六章 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的总体性思考
    第一节 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是政治与法治关系
        一、 中共中央的领导和决策属于政治性活动
        二、 全国人大依法行使职权属于法治活动
        三、 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是政治与法治关系
    第二节 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是权力分配关系
        一、 中共中央依法行使执政权
        二、 全国人大依法行使议决权与监督权
        三、 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实质上是权力分配关系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重视民主法制建设是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良性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 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扬民主是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良性发展的前提
        二、 中国共产党注意法制建设是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以人大代表专业背景为考量的地方立法参与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制度基点与运行现状
二、制度内核与待解疑问
    (一)关于利益驱动机制的审思
    (二)关于制度定位的审思
三、制度完善与发展方向
    (一)找准制度定位
    (二)建立全过程公开机制
    (三)引入所有相关利益方
四、余论

(8)中国式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创立与运行(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特色“一院制”的形成
人民代表大会不同于西方议会
中国最高权力机关的运行机制

(9)新中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投票表决方式的历史变迁和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多种表决方式并存
二1954年确立了无记名投票、举手表决为主的表决方式
三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确立了人大及其常委会表决制度
四新的《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和《全国人大组织法》的相关规定
五人大及其常委会投票表决有秘密性的特点
    (一)设置秘密写票处
    (二)保证事后无法查票

(10)合宪性审查决定的效力与实效(论文提纲范文)

一 已经作出的合宪性审查决定
    (一)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规范性文件的合宪性审查决定
    (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国家公职人员行为的合宪性审查决定
二 合宪性审查决定的效力
    (一)合宪性审查决定的拘束力
    (二)合宪性审查决定的溯及力
三 合宪性审查决定的实效
    (一)合宪性审查决定的社会认同
    (二)合宪性审查决定的政治认同

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的名单(论文参考文献)

  • [1]省以下法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改革的宪法分析[D]. 高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2]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基本理论研究[D]. 王晓强.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3]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研究[D]. 徐旖瑶. 厦门大学, 2018(07)
  • [4]民主的细节 ——运行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D]. 张涵之. 武汉大学, 2017(06)
  • [5]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变迁研究[D]. 申坤.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6]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研究(1954-1959)[D]. 张致森. 中共中央党校, 2012(02)
  • [7]以人大代表专业背景为考量的地方立法参与制度研究[J]. 王雨亭.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22(01)
  • [8]中国式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创立与运行[J]. 也辰,金桃,文良. 共产党员, 2021(21)
  • [9]新中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投票表决方式的历史变迁和特点[J]. 刘妤. 法律史评论, 2021(02)
  • [10]合宪性审查决定的效力与实效[J]. 达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标签:;  ;  ;  ;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的任免名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