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议采用“校对符号”批改化学作业(论文文献综述)
刘天祺[1](2020)在《人工智能技术在出版流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人工智能技术已经由最初的摸索阶段向成熟的普及应用阶段发展,随着国家广泛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开始,AI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便是世界各国争夺科技主导的前沿阵地。传统的出版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智能化出版的需要,固有的生产模式被颠覆,出版业需要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融合,借助智能技术来塑造一个新的出版产业形态,以适应时代发展的同时继续完成自己作为国民文化基础产业的重要使命。基于此背景,本文在人工智能技术与出版业融合的基础上探究出版业各流程各环节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转型发展的具体着力点、实际应用及未来可能。文章从出版活动的“编辑、印刷、发行”三大基础环节出发,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内容生产、编辑加工、印刷、营销发行环节的具体应用,分析在这四个环节中出版业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实际需要,从而进行归纳,并分别以“微软小冰”、“中知编校系统”、“虎彩和河南新华印刷公司”以及“苏州第二图书馆”作为典型案例来具体探讨人工智能助力出版流程运作的优秀成果,并分析四者分别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在最后针对于现今人工智能技术在出版业的应用发展现状提出两点反思,以期通过自己的调查分析来为未来出版业应用人工智能的路径和模式提供借鉴。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充分增强文化自信,认为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出版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支柱更是应该率先扛起文化自信的大旗。人工智能技术高效化、便捷化的特点可以快速将出版活动中形成的复杂数据可视化,从而与读者做到充分连接,这正是出版业想要进行产业融合和发展之所需。人工智能与出版业的结合满足了文化自信的需要,也满足了智媒时代万物皆媒的需要,出版业的智能化转型之路将因此而更值得期待。
祝阳[2](2016)在《北碚时期复旦大学新闻学教育研究(1938-194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29年,复旦大学新闻系成立,新闻教育走上正轨,至抗战爆发前,已成为我国新闻教育的佼佼者。淞沪会战后,新闻系随校西迁,1937年底,抵达重庆,后落脚北碚。抗战时期,复旦新闻系办学从未中断,即时在条件艰苦的大后方,依然坚守新闻教育的阵地,直到1946年5月返回上海,新闻系在重庆停留八年之久。在这八年多的时间里,新闻系“从无到有”,招生规模逐步扩大、课程设置不断完善、教师队伍逐渐壮大、教学设备日益充实,复旦新闻系在大后方探索出了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成为青年学子学习新闻知识的理想之地。本文以“战争与新闻教育”为论述核心,从民国报刊文本、历史档案等原始文献中去系统梳理并归纳出复旦新闻教育战前的发展水平、战时的内迁轨迹以及落脚重庆后的发展。从课程设置、教师队伍、教学设备、学生情况和学术研究五个维度总结战时新闻教育的特征,同时对影响新闻教育发展的关键人物——谢六逸、程沧波、陈望道的新闻思想进行述评,力图还原出在战争状态下新闻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的全貌,试图勾勒出新闻系在战争状态下悲壮却不悲观、物质匮乏但精神丰富的历史图景。文章共五部分,绪论、正文三章和结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以及方法和文献综述等。第二部分重点探讨了新闻系在战前的发展水准,内迁的经过和落脚后面临的困境。第三部分为战时新闻教育的恢复与发展。包括初期教学工作的开展、课程体系的变迁、教员队伍的建设、课程设置的变化、学生实习与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学术研究等。第四部对新闻系的发展进行评述。阐述了内迁的意义,对关键人物的战时新闻思想进行初步探析,指出新闻教育存在的问题。结语部分观照了战时重庆其他新闻院系的发展,将新闻系的发展置于中国新闻教育发展的历程中,阐释其在推进新闻教育职业化、中国化以及现代化进程中的意义。
顾问[3](2015)在《智能大学英语写作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语写作能力是衡量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提升高校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水平,绝大多数高校进行了计算机和网络辅助英语教学的改革。但是由于高校的师生比例失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英语写作交流偏少,学生写作训练量不足,教师、计算机和学生之间仍处于一种单向的教学关系等问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没有显着的提高。针对此问题,本课题结合了高校用户的实际需求,充分利用自然语言处理、UI处理、访问控制等技术,设计一个智能化的英语写作训练系统,探索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写作训练新方法,从而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论文首先分析了开发智能化英语写作训练系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主要研究内容,接着论述了系统涉及的Entity Framework框架、UI处理技术以及访问控制模型,重点讨论了分句、分词、词性标注、短语切块、拼写校对、语法检查等自然语言处理的方法。然后对系统进行了分析与设计工作,提出了系统建设目标,分析系统的用户群,用户功能需求,建立了用户认可的系统概念模型。根据分析得到的静态模型、动态模型,结合关键技术的具体需求,主要论述了系统整体架构设计、写作知识库设计、业务功能模块详细设计、数据库设计以及关键技术设计的过程。最后详细地阐述系统中典型功能的实现以及系统关键技术实现的方法。通过实践证明,智能化的大学英语写作训练系统具有较好的应用背景和实际应用价值。
刘晓莹[4](2014)在《AutoCAD中图纸批注修改控件的研究》文中指出在企业CAD图纸设计、校对、审核以及高校CAD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碰到许多图纸错误信息,为及时、准确地反馈这些信息,并提高典型零部件的批注功能的智能化程度,本文以Visual Basic语言和ActiveX作为开发环境,研发了基于AutoCAD的图纸批注修改控件。论文着重介绍了本软件三个重点模块的设计,主要是典型零件参数化设计、批注符号库设计以及典型零件智能批注修改模块的设计。典型零件参数化设计中,采用参数化设计思想,完成各类型零件的拓扑结构分析、零件参数提取、程序设计等内容,实现了通过尺寸驱动的零件图形的自动生成。批注符号库设计中,通过对图纸错误类型分析和批注符号的搜集,设计各批注符号的外观和使用方法,而后根据各批注符号操作流程编写驱动程序,实现批注功能。按特征参数提取、零件类型识别和零件参数化绘制自动调用的程序运行流程,论述智能批注修改模块的设计。特征识别是实现图形信息向制造参数转换的有效方法,选用基于图的特征识别方法,对所获取的图形信息进行处理。以零件图形各图元拓扑结构为识别依据,通过图形预处理、特征提取、图元特征判别等过程,完成零件类型的判别。而后提取相应零件类型所需的参数值,通过少量参数的修改驱动生成正确的零件图形,以正确图形与错误图形对比的形式实现图纸的智能批注。本文将基于图的特征识别方法应用于图纸批注修改软件的开发,提高了批注功能的智能化程度。该软件的设计为CAD图纸中各类错误的批改提供了完善批注方法和功能,实现了典型零部件的智能化批注,达到了人机交互式图纸批注的目的,具有很强实用性。
程力[5](2013)在《基于合作的小学习作讲评教学研究》文中提出在习作教学中,习作讲评教学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它并没有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对习作讲评的关键性作用认识不足,教学策略选择不佳等因素,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明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因而,重视习作讲评教学环节,改善习作讲评课的教学效果,成了新课程背景下改进习作教学的重要途径。同时,人们逐渐认识到仅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只对学生课业成绩划分优劣等第,这样的评价是有局限性的。本论文在基于合作学习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将合作学习的理论运用到习作教学的实践中,从习作评价观和习作讲评教学方式等方面对当前习作讲评作新的阐释,对当前习作讲评进行新的构想,以试图促进小学习作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改善和提高。首先能够使合作学习的理论得到进一步丰富,其次能够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一些习作讲评方法上的指导,改变我国传统作文教学以教师中心的弊端,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习作讲评教学的过程。本文共五章。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是从合作学习理论、作文心理过程原理、多元智能理论以及表现性评价理论四个方面介绍论文所依据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了解当前小学习作讲评教学的现状,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以及对其不足进行的因素分析。第四章对基于合作的习作讲评进行构想,掌握它的基本思想,从内容与形式上对新的习作讲评教学的设计进行阐述。第五章立足于课堂教学实际,将新的构想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创新,使其具备可操作性,同时,对不足之处进行反思。最后的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和未来的展望。
周梅[6](2013)在《中美小学母语写作教材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母语写作教材是写作课程内容到教学内容的中介。长期以来,我国作文教学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虽然很多一线教师都做了有益的探索,但基本未脱离“写作模式”这个圈子,大家多关注作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效率的改进和提高,却较少考虑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新课改呼吁教材改革。在改革的道路上,我们不能闭门造车,应该多与发达国家的教材作比较。本文以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写作教材和美国麦克米兰版《语言艺术》小学写作教材为例,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论文在简介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相关核心概念,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首先从宏观入手,对两套教材的编排体例和内容呈现进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各自的特色进行总结概括。人教版以人文话题为纲构建写作专题,注重写作与阅读、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密切联系,弱化写作的程序性和策略性指导。麦克米兰版以“写作过程的认知模型”为编制依据,采用文体序列螺旋推进的编排方式,注重学生写作的多样化和实用性。其次,从微观着眼,针对编排方式、写作指导设计和写作训练设计几个维度对两套写作教材进行比较研究。人教版“读写结合”的编排方式使得教材缺乏应有的独立性,人文主线的内容设计缺乏系统的序列推进,写作训练重简单记叙文写作,写作过程重感悟轻指导。麦克米兰版文体序列螺旋推进的编排在形式上略显单调重复,但写作指导和训练设计体现出重过程、重引导和重实效的特点。在理性比较的基础上,论文最后总结了麦克米兰版写作教材在写作内容的生活化和实用化、写作知识的全面性有效性、写作指导的全程化、注重学生写作读者意识的培养等方面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地方,为进一步推动国内写作教材编制提供参考。比较不是为了分高下优劣,而是希望能够“博采他长,完善自我”。本文通过对两套写作教材的分析和比较,期望搭建一扇近距离了解美国写作教材和教学的窗口,为我国写作教材的建设提供一个域外的视角。
杨士焯[7](2012)在《论英汉翻译写作学的建构》文中研究表明1.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翻译理论研究历经语文学、语言学、阐释学、交际学、哲学、美学、文化学、意识形态、女性主义等研究阶段,不但实现了从语言研究向文化研究的转向,也从“原着中心论”向“译文中心论”发展(王宏志,1999:12)。这是一种从内部研究向外部研究的跨越,它扩大了翻译的研究范围,深化了翻译研究的理论建设。从学科的性质出发,我们可以进一步将其划分为“内向型本体翻译理论”和“外向型综合翻译理论”。内向型本体翻译理论主要关注何谓译、可否译、如何译、为何译、译什么这五大基本问题,而“外向型综合翻译理论”则属于“译介学”领域,它研究的是翻译在社会、文化、尤其是意识形态方面的作用。这两种理论具有不同的功能,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并无好坏优劣之分,而是并驾齐驱,共同促进翻译理论研究的进步。本课题在肯定译介学的贡献的同时,把主要兴趣点放在如何促进“内向型本体翻译理论”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在笔者看来,翻译理论研究具有多重功能,除了它的认识功能外,其本质功能始终不能忽略:即,指导翻译实践的功能,因此翻译研究是一门具有强烈实践色彩的理论研究。王宏印指出:“翻译在本质上是实践性的,而非理论性的”(2009:37)。翻译研究的关注点之一是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知识支援,使学习者能从中学习到如何做好翻译工作的本领。然而,“内向型本体翻译理论”虽然有传统的注重翻译实践的翻译研究的支撑,还是显得散漫无系统。所谓“传统的注重翻译实践的翻译研究”历来被人认为只是专注于纯粹的翻译技巧,盘旋在词、句转换之间,不能上升到系统的认识高度。因此,要建立“内向型本体翻译理论”(“内向型本体翻译研究”),就要努力寻找支撑这个理论体系的基础和依据。如果我们审视翻译过程和翻译产品,就会发现,决定一篇译文成败的关键无疑是正确的理解和娴熟的表达。翻译人人会做,妙在传情达意的功力有高低之分。为了强调对翻译中的写作能力的探索,我们将本研究称为翻译写作学。这样,以指导翻译实践活动、探讨翻译技巧、探讨发挥译文语言优势的应用翻译研究(翻译本体研究)就有了自己的专有名称,这是“内向型本体翻译理论”专业化的一大尝试,能更好地为翻译实践服务。2.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翻译写作学”的构想和名称最早见于拙着《英汉翻译教程》(2006;2011),随后拙文“简论翻译写作学的建构”(《写作》,2008/3)概述了翻译写作学的建构体系。经数据资料检索,未发现之前有以“翻译写作学”作为名称或关键词而展开的论述。但在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还是可以发现的。思果提出“翻译为重写”(2001:1)。他认为,中文都写不通,翻译还能通吗?不能写作的人最好不要学翻译。余光中认为:“翻译,也是一种创作,一种‘有限的创作’。译者不必兼为作家,但是心中不能不了然于创作的某些原理,手中也不能没有一枝作家的笔”(余光中,2002:40)。这道出了翻译和写作的密切关系和相似性。王丹阳的《文学翻译中的创作论》(2009)涉及了文学翻译里的创作问题。而“翻译写作学”关注的不仅是文学翻译,还包括非文学翻译的写作能力,诚如李长栓指出:“写作是翻译的基础”(2004:13)、“翻译就是写作,只是参照物不同。所以,写作时应遵循的原则,翻译时也应遵循”(2004:158)。法国释意派翻译理论德利尔提出:“翻译是基于写作技巧上的一种重新表达的艺术”,这和我们“翻译写作学”的理念十分吻合。2009年在英国朴茨茅斯大学召开“论译者为作者”的翻译大会,其会议议题是要大家牢记译者最重要的技能之一是写作的能力。但是上述这些研究的不足是没有系统的翻译写作学认识,甚至把翻译与写作相混淆,或者在写作的名义下违背翻译基本原则而任意改写、扩写。翻译写作学追求的是在翻译过程中“从心所欲不逾矩”,尊重翻译标准,发挥译文优势,把译者的翻译写作能力发挥到极致。3.本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翻译写作学意在运用写作学的基本原理,结合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特别是释意学理论)和中国传统译论,加以整合、扬弃。其创新点在于采纳并运用写作学的“感知-运思-表述-检视”基本原理,探讨翻译行为中的写作力发挥,从而明确翻译写作新过程,完善翻译写作学的基本建构。本文引用写作学,尤其是汉语写作学的理论来研究翻译,目的是探索翻译过程中目标语表述阶段,探讨如何写出优秀的译文,丰富和发展传统的翻译理论,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翻译写作学有别于写作学的关键在于翻译写作学是在研究翻译的框架下研究译文写作,而非研究纯写作或西方意识形态翻译理论下的“改写”理论。4.本论文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由于翻译写作学是个全新的课题,我们需要寻找各种支撑学说,建构一个科学而有说服力的理论体系。1)翻译写作学是作者的创新思维,是在总结前人成果基础上的提炼和提高。但由于“翻译”与“写作”并用,容易被人理解为脱离翻译范畴的自由写作或是翻译文化学派所认为的“改写”(rewriting),因此我们必须辨明“写作”、“创作”、“改写”和“翻译写作”等诸对关系。2)如何为翻译写作学寻找语言学翻译理论基础和中国传统译论理据,需要非常熟悉中西方各种学说和理论。3)如何解决欧化汉语和低俗汉语对翻译写作的恶劣影响,也是本课题的关注点。4)论证翻译写作学在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程编写与翻译教学的作用地位,为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寻找实践与理论支持。5.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本课题最早的研究思路来自拙着《英汉翻译教程》(北大出版社,2006;2011)的第八章“翻译写作篇”。在这一章,我们正式提出“翻译写作学”概念,并论述了翻译写作学的一些特征。我们借鉴了国内《写作学高级教程》(1989)里的“感知、运思、表述”写作概念,并将之发展为翻译写作学的支持理论之一,真正从写作学角度来研究翻译。作者另一篇论文“简论翻译写作学的建构”(《写作》,2008/3)描述了翻译写作学的建构体系。我们的研究方法就是:定题(翻译写作学建构)→立论(认为翻译就是除创作以外的另一种写作体现)→比对(翻译与写作、翻译与创作、写作与改写、翻译与翻译写作等)→求证(运用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释意派理论、中国古代译论、高健语性论)→举证(运用优秀译文证明译者写作能力是译作成功的根本)→创立(翻译写作学是指导翻译实践的知识必备)。“内向型本体翻译理论”在“翻译写作学”的旗号下名正言顺地成为“翻译学”的分支,并和“外向型综合翻译理论”(译介学)分别履行好各自的职责。6.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1)创建“翻译写作学”概念和内容;2)将写作学原理引入翻译研究中;3)将直译意译、异化归化整合成“直译、意译与归译”,尤其对“意译”有新解;4)以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为依据,将各家翻译流派的观点加以整合、归结;5)以高健“语性说”为依据,发现一条与古代译论相一致的现当代中国传统译论走向;6)将传统翻译研究中极少涉及的目标语写作规范纳入其中,实现翻译与写作的真正结合;7)将翻译教学纳入翻译写作学框架下,使翻译教材编写与翻译教学法融入其中;8)全文至少有17处对各种翻译言论或译文做出批判,其中包括:①对“意译”错误定义的批判;②对恶性欧化和伪劣汉语的批判;③对董乐山反对发挥译文优势的批判;④对冯亦代四字格言论的批判。
陈勇[8](2010)在《论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文课程具有显着的实践品格。但长期以来,语文课程的这一重要品格却在课程与教学实践中遭到了有意无意的漠视、误解和扭曲,这正是造成语文教育质量不如人意、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积极吸收近年来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发生学方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立足于语文课程本体考辨,从理论和历史两个维度深入论证“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一命题,在此基础上,对当代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迷失现象进行考察和剖析,并由此提出“生态—实践”语文课程设计和实施模式,为合理塑造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探路。全文共分六个部分:导论阐述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意义,指明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一章,语文课程本体考辨。通过“‘语文’含义的正本清源”和“语文课程性质的检讨”,本章探讨了“语文课程是什么”这一本体问题,指出语文课程之“语文”当指“言语”而非“语言”,其基本内涵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有机结合”;语文课程是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为根本目的和任务的文化基础课程,它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探明语文课程本体是判定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的前提。第二章,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内涵与理论阐释。“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是指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的内涵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依靠语文实践,因此,语文课程应该是一门实践课程。对于“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一命题,本章从哲学、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维度给予了理论阐释。第三章,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历史透视。“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仅仅是一个停留在理论领域的命题,也是一个真真切切的事实存在。我国古代语文课程在体现实践性上既积累了“熟读精思”、“多写多改”、“勤学多练”等宝贵经验,也存在着语文实践“暗中摸索”、“脱离语言实际和运用实际”等缺憾;现代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既在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旗帜下有了科学合理的拓展,又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所迷失;国外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则体现在课程目标、教材编制、课堂教学等诸多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语文课程的发展史表明:只有正确把握并合理彰显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语文教育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第四章,当代语文课程实践品格迷失现象之探析。本章从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两方面对当代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迷失现象进行了考察和分析。教材方面,“文选型”教材容易造成对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遮蔽,教材练习设计也存在很多不足;教学方面,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迷失主要表现为遭受漠视、异化变形、虚化窄化三种情况。造成语文课程实践品格迷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语文课程本体观游移错位、课程与教学观念存在偏差、课程设计以知识为本位,等等。漠视、扭曲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是导致语文教育“少慢差费”的重要原因。第五章,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合理塑造。针对当代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迷失现象,本章提出了合理塑造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路径和措施:第一,正确认识语文课程的“经验”本性和工具属性,使语文课程实践回归语文课程本体;第二,基于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构建以语文实践为轴心的“生态—实践”语文课程,注重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和语文实践生态环境的设计;第三,变语文教学“授受范式”为“导练范式”,促成有效语文实践;第四,课程评价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为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彰显导向。
邹劲[9](2008)在《中师化学作业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化学作业是化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作业可以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形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但是不少化学教师片面重视课堂教学改革,而忽略了对作业的改革与设计,作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因此,化学作业的改革势在必行。通过作业的改革,不仅能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化学教学中去,而且与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相符,从而使作业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本文以中师作业改革为研究对象,在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为指导,结合中师化学改革需要,经过一年多中师化学改革的教学实践,总结探索出在中师化学作业上的一些有用的策略和方法,试图在化学作业中对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启示。本文分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了本课题的背景,第二部分分析了作业改革的具体方法和遵循的原则,第三部分说明了如何实施中师化学作业改革,第四部分对实验结果进行全面分析,第五部分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
郭士城[10](2002)在《建议采用“校对符号”批改化学作业》文中提出
二、建议采用“校对符号”批改化学作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议采用“校对符号”批改化学作业(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智能技术在出版流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了出版业态的转型升级 |
第一节 政府的宏观政策支持 |
第二节 “人工智能+出版”:探索与融合 |
一、融合出版的浪潮已经袭来 |
二、融合发展给出版业增添了新的内涵 |
第二章 人工智能技术在内容生产环节中的应用 |
第一节 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内容生产领域的应用 |
一、需求下的数字化教育出版 |
二、“智能化学习”助力教育出版 |
三、“智能教育热”下的反思 |
第二节 人工智能技术在大众内容生产领域的应用 |
一、智能技术开启大众出版新篇章 |
二、VR、AR技术增强童书趣味性体验 |
第三节 人工智能技术在专业内容生产领域的应用 |
一、人工智能技术使专业出版“更专业” |
二、人工智能协助学术出版查重与检索 |
第四节 案例讨论:以微软旗下智能机器人“微软小冰”为例 |
第三章 人工智能技术在编辑加工环节中的应用 |
第一节 人工智能技术在内容审校部分的应用 |
一、校对环节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背景 |
二、校对校改流程的智能化尝试 |
第二节 人工智能技术在编排设计部分的应用 |
一、AI借助框架和模板来代替美感 |
二、人工智能赋予图书装帧排版新动能 |
第三节 案例讨论:以“中知编校”智能图书编校排系统为例 |
第四章 人工智能技术在印刷环节中的应用 |
第一节 人工智能技术在出版印刷部分的应用 |
第二节 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印刷环节实现绿色印刷 |
第三节 案例讨论:以虎彩和河南新华两家印刷企业为例 |
第五章 人工智能技术在发行营销环节中的应用 |
第一节 人工智能技术在获取用户数据部分的应用 |
一、大数据视域下的数据挖掘技术算法 |
二、用户数据的获取在碎片化阅读背景下更具价值 |
第二节 人工智能技术在营销环节中的应用 |
一、精准描绘用户画像做到“千人千面” |
二、“人工智能+场景”引领营销新风尚 |
三、人工智能可以实现营销的多方面连接 |
第三节 人工智能拓展出版业市场服务新模式 |
第四节 案例讨论:以苏州第二图书馆分拣流通系统为例 |
结语 |
第一节 人工智能创作作品是否应该拥有版权 |
第二节 人工智能技术人才的培养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北碚时期复旦大学新闻学教育研究(1938-194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4.1 学术意义 |
1.4.2 现实意义 |
2 从上海走向重庆 |
2.1 战前:稳步向前的新闻教育 |
2.2.1 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 |
2.2.2 教学设备与配套粗具规模 |
2.2.3 教师队伍壮大与研究成果丰富 |
2.2.4 毕业生在业界初露锋芒 |
2.2 内迁:烽火中的转移 |
2.2.1 庐山的短暂停留 |
2.2.2 西迁入川 |
2.3 落脚:大后方的困境 |
2.3.1 在重庆与北碚间辗转 |
2.3.2 从大都市到小乡村 |
2.3.3 大轰炸带来的劫难 |
3 战时新闻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
3.1 服务当地,开展教学工作 |
3.1.1 探索乡村实践教学 |
3.1.2 寻求与《嘉陵江日报》合作 |
3.2 变迁课程体系以适应战时之需 |
3.2.1 三次调整课程体系 |
3.2.2 战时课程设置的特征 |
3.3 引进业界精英重建教师队伍 |
3.4 学生实习与实践活动的开展 |
3.4.1 开辟多样化的校内实践平台 |
3.4.2 积极参与新闻活动 |
3.5 关注战时新闻学的研究 |
4 战时新闻教育评述 |
4.1 内迁的意义 |
4.1.1 彰显了师生苦斗的精神 |
4.1.2 延续了复旦新闻教育的命脉 |
4.1.3 内迁带来的不仅仅是损失,更是发展 |
4.2 关键人物的战时新闻思想探析 |
4.2.1 谢六逸:要向地方小报输送新闻人才 |
4.2.2 程沧波:追求新闻自由和报业企业化经营 |
4.2.3 陈望道:倡导“好学力行”的新闻教育观 |
4.3 战时复旦新闻教育存在的问题 |
4.3.1 新闻教材的匮乏 |
4.3.2 通识课程过多 |
4.4 战时复旦新闻教育的启示 |
4.4.1 注重新闻理想的教育 |
4.4.2 新闻办学应开放自由 |
4.4.3 重视实践与职业化教育 |
5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目录 |
(3)智能大学英语写作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工作与技术 |
2.1 Entity Framework框架 |
2.2 自然语言处理 |
2.2.1 分句 |
2.2.2 分词 |
2.2.3 词性标注 |
2.2.4 短语切块 |
2.2.5 单词拼写自动校对 |
2.2.6 英语语法检查 |
2.3 UI处理技术 |
2.4 访问控制模型 |
2.5 相关工具 |
2.5.1 LanguageTool简介及其工作原理 |
2.5.2 Apache OpenNLP简介 |
2.5.3 IKVM.NET简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建设目标与需求分析 |
3.1 系统建设目标 |
3.2 系统用户群分析 |
3.3 整体功能模块分析 |
3.4 系统用例分析 |
3.5 用例细化与工作流程分析 |
3.5.1 写作作业管理分析 |
3.5.2 写作考试管理分析 |
3.5.3 写作技能训练过程分析 |
3.6 写作反馈功能需求 |
3.6.1 写作自动批改 |
3.6.2 教师手动批注 |
3.7 访问控制功能需求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的设计 |
4.1 整体架构设计 |
4.2 知识点库设计 |
4.3 业务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 |
4.3.1 基础信息管理模块的设计 |
4.3.2 写作作业管理模块的设计 |
4.3.3 写作考试管理模块的设计 |
4.3.4 写作技能训练模块的设计 |
4.3.5 统计分析模块的设计 |
4.4 数据库设计 |
4.4.1 业务功能模块数据库设计 |
4.4.2 访问控制数据库设计 |
4.5 关键技术的设计 |
4.5.1 语法错误检查规则设计 |
4.5.2 教师手动批注功能及UI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的实现 |
5.1 访问控制模块的实现 |
5.1.1 登录入口与身份认证 |
5.1.2 用户权限动态更新 |
5.2 写作作业管理典型功能的实现 |
5.2.1 布置写作作业 |
5.2.2 批改写作作业 |
5.3 统计分析典型功能的实现 |
5.3.1 学生个人作业成绩分析 |
5.3.2 作业得失分分析 |
5.3.3 统计分析图表的实现 |
5.4 写作技能训练典型功能的实现 |
5.5 Java程序迁移到.NET平台的实现 |
5.6 写作反馈模块的实现 |
5.6.1 写作自动批改 |
5.6.2 教师手动批注 |
5.7 系统测试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AutoCAD中图纸批注修改控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参数化设计思想的发展 |
1.3.2 特征识别技术的发展 |
1.3.3 批注软件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典型零件参数化设计 |
2.1 参数化设计思想 |
2.2 典型标准件参数化设计 |
2.2.1 齿轮的参数化设计 |
2.2.2 轴承的参数化设计 |
2.2.3 螺纹连接装配图参数化设计 |
2.2.4 销连接的参数化设计 |
2.2.5 轴的参数化设计 |
2.3 外部接口设计 |
2.3.1 VB 与 AutoCAD 连接技术 |
2.3.2 数据库交互技术 |
2.4 设计过程 |
2.4.1 设计绘图控制子程序 |
2.4.2 用户交互界面的设计 |
2.4.2.1 齿轮参数化设计的交互界面 |
2.4.2.2 轴承参数化设计的交互界面 |
2.4.2.3 销和螺纹连接参数化设计的交互界面 |
2.4.2.4 轴参数化设计的交互界面 |
2.4.3 驱动程序的编写与图形插入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批注符号库设计 |
3.1 图纸错误分类 |
3.2 视图错误批注符号库 |
3.2.1 视图错误批注符号设计 |
3.2.1.1 三点绘制椭圆方法 |
3.2.1.2 批注符号外观设计 |
3.2.2 视图错误批注符号功能设计 |
3.2.2.1 各批注功能实现 |
3.2.2.2 用户窗体设计 |
3.3 尺寸标注符号库 |
3.3.1 尺寸标注符号设计 |
3.3.2 尺寸标注符号功能设计 |
3.3.2.1 各尺寸标注功能实现 |
3.3.2.2 用户窗体设计 |
3.4 批注符号库工具栏创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零件智能批注修改模块 |
4.1 零件类型识别设计思想 |
4.1.1 特征识别设计思想 |
4.1.2 样本图元的分类与融合 |
4.1.2.1 基本图元类 |
4.1.2.2 基本图元几何约束的判别 |
4.1.2.3 直线融合算法 |
4.2 特征参数值提取 |
4.2.1 螺栓特征值的提取 |
4.2.2 齿轮特征值的提取 |
4.2.3 轴承特征值的提取 |
4.2.4 销连接特征值的提取 |
4.2.5 轴特征值的提取 |
4.3 典型零件特征判别条件设定 |
4.4 零件类型识别与图形绘制 |
4.4.1 零件类型识别 |
4.4.2 零件正确图形的参数化绘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件应用实例 |
5.1 程序的自动加载 |
5.1.1 菜单的定制 |
5.1.2 菜单在 AutoCAD 的自动加载 |
5.2 软件的应用实例 |
5.2.1 实例一:装配图绘制错误的智能批注 |
5.2.2 实例二:零件图批注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基于合作的小学习作讲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动机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概念界定和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基于合作的小学习作讲评教学研究的理据探寻 |
第一节 合作学习理论与小学习作讲评教学 |
第二节 写作心理过程原理与小学习作讲评教学 |
第三节 多元智能理论与小学习作讲评教学 |
第四节 表现性评价理论与小学习作讲评教学 |
第三章 小学习作讲评课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第二节 调查实施 |
第三节 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第四节 调查结果归因研究 |
第四章 基于合作的小学习作讲评教学设计 |
第一节 基于合作的小学习作讲评教学的概述 |
第二节 基于合作的小学习作讲评教学的基本观点 |
第三节 基于合作的习作讲评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
第五章 基于合作的习作讲评教学实践 |
第一节 基于合作的小学习作讲评教学实施 |
第二节 基于合作的小学习作讲评教学反思 |
结语 |
附录 |
附录壹 |
附录贰 |
附录叁 |
附录肆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中美小学母语写作教材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一、绪论 |
(一) 问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1. 问题缘起 |
2. 研究意义 |
(二) 核心概念界定 |
1. 教材 |
2. 母语教材 |
3. 母语写作教材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 国外研究现状概述 |
2. 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
(四)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二、中美小学母语写作教材分析 |
(一) 人教版写作教材分析 |
1. 三线并立的编排方式 |
2. 主题凸显的内容设计 |
3. 人教版写作教材特点总结 |
(二) 麦克米兰版写作教材分析 |
1. 螺旋推进的编排方式 |
2. 文体序列的内容设计 |
3. 麦克米兰版写作教材特点总结 |
三、中美小学母语写作教材比较研究 |
(一) 编排方式的比较 |
1. 写作编排的独立性 |
2. 写作编排的系统性 |
(二) 写作指导设计比较 |
1. 写作例文的示范 |
2. 写作知识的介绍 |
3. 写作过程的提点 |
(三) 写作训练设计比较 |
1. 写作训练的体裁 |
2. 命题方式与题材 |
四、麦克米兰版写作教材的启示 |
(一) 拓宽写作的内容范围 |
(二) 呈现全面有效的写作知识 |
(三) 注重写作的过程性指导 |
(四) 培养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论英汉翻译写作学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翻译写作学的缘起 |
0.2 何为翻译写作学 |
0.2.1 国内对翻译中写作问题的认识和研究 |
0.2.2 西方对翻译中写作问题的认识和研究 |
0.2.2.1 纽马克、贝尔、霍克斯等论翻译中的写作问题 |
0.2.2.2 “论译者为作者”——翻译与写作研究的国外最新进展 |
0.3 翻译写作学抑或写作翻译学 |
0.4 绪论小结 |
第一章 创作、写作、改写、重写与翻译写作 |
1.1 写作与创作二者定义的比较 |
1.1.1 写作的定义 |
1.1.2 创作的定义 |
1.1.3 写作与创作的对比分析 |
1.2 “改写”与“重写”的对比分析 |
1.3 “改写”与“翻译写作”的对比分析 |
1.3.1 理论的性质不同 |
1.3.2 理论的基础不同 |
1.3.3 研究的任务不同 |
1.4 写作与翻译的异性 |
1.4.1 写作尚独立、翻译必所依 |
1.4.2 写作多直接经验、翻译主间接经验 |
1.4.3 读者对象不同 |
1.4.4 写作自由驰骋、翻译戴脚镣跳舞 |
1.4.5 写作重创新、翻译重再现 |
1.5 写作与翻译的共性 |
1.5.1 阅读为写作积累 |
1.5.2 实践为本质要求 |
1.5.3 作者与译者皆为主导 |
1.5.4 写作过程与翻译过程相似 |
1.5.5 写作与翻译的层面相似 |
1.5.6 写作笔法与翻译笔法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翻译写作学的写作机制研究 |
2.1 翻译写作学的写作学基础 |
2.2 从写作的感知、运思、表述到翻译的感知、运思、表述 |
2.2.1 感知 |
2.2.1.1 写作的感知 |
2.2.1.1.1 情感感知 |
2.2.1.1.2 理性感知 |
2.2.1.1.3 直接感知 |
2.2.1.1.4 间接感知 |
2.2.1.2 翻译的感知 |
2.2.1.2.1 对原文作品体裁和结构的感知 |
2.2.1.2.2 对原文写作风格的感知 |
2.2.1.2.3 对原文内容的感知 |
2.2.1.2.4 目标语文化环境的感知移情 |
2.2.2 运思 |
2.2.2.1 写作的运思 |
2.2.2.1.1 整体运思 |
2.2.2.1.2 局部运思 |
2.2.2.2 翻译的运思 |
2.2.3 表述 |
2.2.3.1 写作的表述 |
2.2.3.1.1 确定并协调视角 |
2.2.3.1.2 贯通文气 |
2.2.3.1.3 控制偏好 |
2.2.3.1.4 彰显个性 |
2.2.3.1.5 力求文采 |
2.2.3.2 翻译的表述 |
2.3 从思维过程的角度研究写作与翻译 |
2.3.1 写作思维过程 |
2.3.2 翻译思维过程 |
2.3.2.1 感知 |
2.3.2.2 运思 |
2.3.2.2.1 形象思维 |
2.3.2.2.2 抽象思维 |
2.3.2.2.3 灵感思维 |
2.3.2.3 表述 |
2.4 翻译写作思维模式 |
2.5 海耶斯-弗劳尔写作模式 |
2.5.1 写作的任务环境 |
2.5.2 作者的长时记忆 |
2.5.3 写作过程 |
2.5.3.1 计划(运思) |
2.5.3.2 传译(表述) |
2.5.3.3 检视 |
2.5.3.4 翻译的检视 |
2.6 翻译写作过程初步模式图 |
2.7 海耶斯的写作新模式 |
2.8 翻译写作思维新模式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翻译写作学的西方翻译理论基础 |
3.1 奈达翻译过程模式 |
3.2 贝尔翻译过程中的写作论述 |
3.2.1 贝尔的翻译过程 |
3.2.2 贝尔的语篇写作过程 |
3.3 释意派翻译理论模式 |
3.3.1 塞莱丝柯维奇与勒代雷的释意派翻译理论观点 |
3.3.2 德利尔的释意派翻译理论观点 |
3.3.2.1 德利尔的翻译定义 |
3.3.2.2 德利尔的翻译过程 |
3.3.2.2.1 理解阶段 |
3.3.2.2.2 重新表达 |
3.3.2.2.3 证实 |
3.3.2.3 德利尔翻译与写作、译者与作者的关系论述 |
3.4 郭建中汉英/英汉翻译的多层面“重写”模式 |
3.4.1 词语的翻译:译意 |
3.4.2 短语的翻译:替代 |
3.4.3 句子的翻译:重构 |
3.4.4 段落的翻译:重组 |
3.4.5 章的翻译:重写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翻译写作学的中国传统译论基础 |
4.1 中国传统译论对翻译写作学的贡献 |
4.2 继承中国传统,精通翻译笔法 |
4.3 英汉语言差异概述 |
4.3.1 聚集与流散 |
4.3.2 形合与意合 |
4.3.3 繁复与简短 |
4.4 高健的“语性说” |
4.4.1 语性的由来 |
4.4.2 汉英语性对比 |
4.4.2.1 求雅性 |
4.4.2.2 对称性 |
4.4.2.3 四字格 |
4.4.2.3.1 四字格的汉语语性积淀 |
4.4.2.3.2 四字结构的篇章表现 |
4.4.2.4 文白交融 |
4.5 语性与林语堂“特殊翻译” |
4.6 语性说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
4.7 一脉相承的现代中国译论传统 |
4.7.1 张谷若“地道的原文,地道的译文” |
4.7.2 翁显良“因汉语之宜,用汉语之长” |
4.7.3 劳陇“发挥译文的语言优势” |
4.7.4 许渊冲“优势论”和“竞赛论” |
4.7.6 辜正坤“归化还原增色─减色翻译对策” |
4.7.7 毛荣贵“翻译美学”论 |
4.8 语性与归化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翻译写作学的笔法梳理——兼论翻译研究术语的互通与归结 |
5.1 “直译、意译”与“异化、归化” |
5.1.1 “直译、意译”与“异化、归化”定义之辨 |
5.1.2 对“直译、意译”和“异化、归化”的批判整合 |
5.1.3 “直译、意译、归译”的应用范围 |
5.2 卡特福德的有限翻译/奈达的异质同构/科勒的形式对等 语言学派翻译研究术语的互通与归结 |
5.2.1 谐音翻译 |
5.2.2 双关语翻译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翻译写作学的目标语写作规范篇 |
6.1 汉语欧化问题 |
6.1.1 汉语欧化之因果 |
6.1.2 英语对汉语的干扰 |
6.1.2.1 词汇层面 |
6.1.2.1.1 外来词定义 |
6.1.2.1.2 借词类型 |
6.1.2.2 语法层面 |
6.1.2.2.1 动词欧化 |
6.1.2.2.2 介词欧化 |
6.1.2.2.3 名词欧化 |
6.1.2.2.4 助词欧化 |
6.1.2.2.5 连词欧化 |
6.1.2.2.6 被动式 |
6.1.2.2.7 语序欧化 |
6.1.3 欧化语句翻译举凡 |
6.2 伪劣汉语问题——拙劣汉语表达与混乱思想 |
6.3 文言对肃清恶性欧化和伪劣汉语的作用 |
6.3.1 文言之语法特征 |
6.3.2 文言之风格特点 |
6.3.3 文言章法举凡 |
6.3.4 文言在翻译中的应用 |
6.3.4.1 巧用古代诗文典籍词语 |
6.3.4.2 巧用古文笔法 |
6.3.4.3 巧用古文篇章 |
6.3.4.4 冯亦代论四字格 理论与实践批判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翻译写作学的教学模式 |
7.1 西方最新翻译教学模式 |
7.2 中国特色翻译教学模式 |
7.2.1 马建忠翻译人才培养构想 |
7.2.2 读文写白——提高中文水平 |
7.2.3 译学无疆,译才不器 |
7.3 翻译教材编写新思维与翻译写作教学法实施 |
7.3.1 翻译教材编写新思维 |
7.3.1.1 提出翻译写作学新概念 |
7.3.1.2 重新界定翻译方法 |
7.3.1.3 注重翻译中语言基本功训练 |
7.3.1.3.1 相似句 |
7.3.1.3.2 修饰结构疑难句 |
7.3.1.3.3 指代不清疑难句 |
7.3.1.4 重新编排翻译技巧 |
7.3.1.5 注重翻译的文采 |
7.3.1.5.1 巧用中国古代诗文典籍词语、句法、章法 |
7.3.1.5.2 巧用汉语四字格词语 |
7.3.1.5.3 炼词用字 |
7.3.1.5.4 巧译英语意美、音美、形美 |
7.3.2 翻译写作课的实施 |
7.3.2.1 译前的译文语言写作训练 |
7.3.2.1.1 广泛阅读涉猎 |
7.3.2.1.2 经常写作练笔 |
7.3.2.2 译中的译文词句、语篇写作训练 |
7.3.2.3 译后的译文词句修改(检视)训练 |
7.3.2.3.1 推敲语言 |
7.3.2.3.2 检查文面 |
7. 3.2.3.3 文章修改的符号 |
7.3.3 翻译写作课的实践创新 |
7.3.3.1 强调学生课前研习 |
7.3.3.2 鼓励学生自主讲评 |
7.3.3.3 拓展课堂空间 |
7.3.3.4 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
7.3.3.5 改进翻译测试方法 |
7.4 翻译专业学生的多方面知识培养 |
7.4.1 语言知识 |
7.4.2 文学知识 |
7.4.3 一般知识 |
7.4.4 专业知识 |
7.4.5 体裁知识 |
7.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全文回顾与总结 |
本文的不足和局限及有待深入发展的地方 |
参考文献 |
(8)论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语文课程本体考辨——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立论基点 |
一、"语文"含义的正本清源 |
二、语文课程性质的检讨 |
三、语文课程本体的澄明 |
第二章 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内涵与理论阐释 |
一、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内涵 |
二、"语文实践"的解读 |
三、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理论阐释 |
第三章 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历史透视 |
一、古代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呈现与缺憾 |
二、现代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拓展与分化 |
三、国外语文课程中的语文实践:现状及启示 |
第四章 当代语文课程实践品格迷失现象之探析 |
一、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在当代语文教材中的迷失 |
二、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在当代语文教学中的迷失 |
第五章 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合理塑造 |
一、本体回归:塑造语文课程实践品格的前导 |
二、"生态—实践":语文课程设计形式新探 |
三、教学范式变革:促成有效语文实践 |
四、课程评价:指向实践的路径和方法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中师化学作业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问题提出 |
一、作业的含义 |
二、国外对作业的研究 |
三、国内对作业的研究 |
四、研究的问题、对象及方法 |
第二章 作业改革的具体方法及遵循原则 |
一、有效的作业形式 |
二、多样化的作业反馈方式 |
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
第三章 作业改革的实验设计 |
一、本实验性质 |
二、实验对象 |
三、本实验的效能指标及其测查方法 |
四、实验过程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一、实验班与对照班化学学习主体性、兴趣、态度、方法的比较 |
二、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与后测化学成绩比较 |
三、学生对实验效果的反馈 |
四、个案研究 |
第五章 实验结果分析 |
一、研究结果支持本研究假设 |
二、作业改革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影响 |
三、作业改革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
四、作业改革对学生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影响 |
五、作业改革对学生学习成绩和两极分化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一、价值 |
二、缺陷与不足 |
三、几点注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建议采用“校对符号”批改化学作业(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智能技术在出版流程中的应用研究[D]. 刘天祺. 苏州大学, 2020(03)
- [2]北碚时期复旦大学新闻学教育研究(1938-1946)[D]. 祝阳. 重庆大学, 2016(03)
- [3]智能大学英语写作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顾问. 东南大学, 2015(05)
- [4]AutoCAD中图纸批注修改控件的研究[D]. 刘晓莹. 广西科技大学, 2014(05)
- [5]基于合作的小学习作讲评教学研究[D]. 程力. 华东师范大学, 2013(S2)
- [6]中美小学母语写作教材比较研究[D]. 周梅. 华中师范大学, 2013(S2)
- [7]论英汉翻译写作学的建构[D]. 杨士焯.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
- [8]论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D]. 陈勇. 西南大学, 2010(08)
- [9]中师化学作业改革的探索与实践[D]. 邹劲. 东北师范大学, 2008(11)
- [10]建议采用“校对符号”批改化学作业[J]. 郭士城. 化学教学,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