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纳米科技?(论文文献综述)
郑圆圆[1](2021)在《碳纳米材料/MXene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磁屏蔽应用》文中提出伴随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磁污染成为现代世界关注的主要问题。电磁屏蔽材料除了满足高效电磁屏蔽性能的同时还需要满足成本低、轻质、柔韧、防水、耐用性、可穿戴、以吸收损耗为主等特点。传统聚合物复合材料需要高负载量填料才能获得高电导率和高效电磁屏蔽性能,然而此情况会导致产品的高成本、低加工性、力学性能。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论文从开发新型制备方法或寻找具有高电导率的导电填料来制备低填料含量、低成本、轻质、以吸收为主导的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等研究思路进行了相关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将氧化石墨烯(rGO)/单壁碳纳米管(SWCNT)/氧化镝(Dy2O3)通过化学还原自组装制备三维网络导电骨架,随后抽真空将硅橡胶回填到三维导电骨架中,制备rGO/SWCNT/Dy2O3/PDMS纳米复合材料。将rGO与具有导电性的SWCNT和导磁性的Dy2O3纳米材料相结合,通过增加电损耗、涡流损耗、界面极化和磁损耗等来增强材料的反射和吸收损耗,从而显着增加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当填料为0.57 wt%时,厚度为2 mm,PTGCDA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和电磁屏蔽性能分别达到0.12 S·cm-1和20.9 dB。为制备轻质、柔韧、低填料含量、吸收为主的高效电磁屏蔽聚合物复合材料提供一种新的制备路径。2.本论文使用一种新型具有高导电性的二维材料-MXene。通过浸渍法将MXene&SWCNT导电涂料涂覆到PET基膜上,通过原位生长溶胶-凝胶法和涂覆低表面能的PDMS,制备可穿戴PET/MXene&SWCNT/Si O2/PDMS导电复合材料。当浸渍达到15次时,沉积密度为0.0069 g/cm2,涂层厚度为100μm,电磁屏蔽值和接触角可分别高达48.4 dB和153°。通过对导电自清洁织物进行弯曲、磨损和腐蚀等测试,复合涂层材料仍保持较高的电磁屏蔽性能(>30 dB)和稳定的防水性(接触角>125°),说明材料具有优异的环境稳定性、自清洁性能的高效电磁屏蔽复合织物。
王刚[2](2021)在《金属原子间相互作用势的研究及其在纳米颗粒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金属纳米颗粒在化工、能源、环保、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纳米颗粒的结构特征,如:形状、尺寸、热空位、元素偏聚等,都对其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从实验上获得纳米颗粒结构的详细信息比较困难,通过计算模拟来研究纳米颗粒的微观结构及特性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主要包括: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和蒙特卡罗。第一性原理的计算结果比较精确,但是其太耗费计算资源,通常用于处理100个原子以下的体系。对于包含100个原子以上的纳米颗粒,常用的方法是分子动力学和蒙特卡罗模拟。而分子动力学和蒙特卡罗模拟结果的有效性依赖于原子间相互作用势的精度,但是目前高精度的金属原子间相互作用势(特别是合金势)仍然相对缺乏。本文通过拟合材料物性的实验值或第一性原理计算值,构建了高精度的金属及合金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对于柯西压为正的金属,势函数采用被广泛使用的EAM势的形式。对于柯西压为负的金属,由于EAM势不能正确描述其弹性常数,势函数采用ADP势(EAM势的一种改进模型)的形式。然后把获得的势用于研究金属纳米颗粒的特性,包括:尺寸和形状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空位浓度的分布规律以及元素偏聚特性。首先,通过拟合块体Pt的实验数据得到了一个新的EAM势,并对该势在Pt块体和Pt纳米颗粒中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然后用该EAM势对尺寸和形状对Pt纳米颗粒的结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地研究,计算了不同形状和尺寸的Pt纳米颗粒的结合能、表面能、升温过程中的结构演化和熔点。结果表明:Pt纳米颗粒的结合能和熔点可表示为粒径和平均配位数的函数。值得注意的是,Pt纳米颗粒在熔化过程中形状发生变化,导致其平均配位数发生变化。为了描述形状变化对熔点的影响,在熔点函数中引入了一个形变因子。其次,对上面提到的EAM势的拟合方法进行了改进,把待拟合参数由23个减少为13个。通过拟合块体Pt的实验数据得到一个新的EAM势并验证了该势的有效性。然后用该势研究了薄膜和纳米颗粒中空位浓度的分布规律和尺寸效应。结果表明:薄膜次表面层的空位浓度小于块体的值,表面层和体内的空位浓度以及平均空位浓度均大于块体的值。除了表面层外,薄膜各部分的空位浓度均随着厚度的减小而增大。纳米颗粒体内和次表面层的空位浓度均小于块体的值,表面层空位浓度和平均空位浓度均大于块体的值。纳米颗粒体内和次表面层的空位浓度随着尺寸的减小而减小,平均空位浓度随着尺寸的减小而增大。最后,通过拟合Au和Rh块体结构的实验数据得到了 Au和Rh的纯元素势参数,然后又通过拟合Au-Rh化合物的形成能的第一性原理数据得到了交叉势参数,最终得到了 Au-Rh体系的ADP势并验证了该势的有效性。然后利用该势通过蒙特卡罗模拟研究了 Au-Rh纳米颗粒在300K下的元素偏聚特性。结果表明:Au-Rh纳米颗粒中原子的择优偏聚行为不受颗粒尺寸的影响。在表面上,由于Au和Rh的表面能差比较大,元素偏聚主要受表面能的诱导,Au原子择优占据配位数较低的原子位置。在体内,Au原子趋于占据局域压力就较小的位置来释放应变能,同时整个体系也趋于减少界面面积来降低界面能。Au-Rh纳米颗粒体内的元素偏聚主要受应变能的诱导,而界面能也参与竞争,最终结构是应变能和界面能竞争的结果。
艾伟[3](2021)在《磁性纳米材料可见光催化降解内分泌干扰物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聚碳酸酯塑料和涂料制品等的广泛应用,双酚A(BPA)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组分也被广泛使用。当前的研究表明,即使BPA在自然环境中含量微弱,但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依旧不容小觑。由于在自然水体中,BPA具有浓度低、稳定性高、不聚合性和疏水性等一系列难降解特点,因此传统的水处理技术很难将其有效去除。近年来,光催化技术在去除难降解污染物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而受到广泛的研究和关注。二氧化钛(TiO2)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价格低廉、适用范围广和稳定性强等一系列光化学优点使其在光催化领域备受关注。但是因为TiO2具有较宽的禁带宽度(3.0-3.2 e V),无法直接利用可见光而导致其并未被广泛使用。氮化碳(g-C3N4)因为禁带宽度相对较窄、理化性质稳定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但其较高的电子-空穴复合率和较低的可见光吸收率依旧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本研究针对一元光催化剂TiO2、g-C3N4的可见光催化活性低与催化剂回收困难等突出问题而展开研究。以钛酸丁酯和三聚氰胺为前驱体,以四氧化三铁(Fe3O4)为磁介质,通过水热和煅烧两步法制备了磁循环可见光复合催化剂TCNF-5-500并对BPA进行降解探索。对TCNF-5-500制备过程中的多种变量分别进行了详细探究,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复合光催化材料TCNF-5,通过UV-vis光谱发现其光吸收边界被延伸至500 nm左右,远高于TiO2的385 nm和g-C3N4的460 nm。通过采用磁介质Fe3O4进行了5%、10%、15%和20%不同浓度梯度的掺杂,发现随着Fe3O4掺杂比例的不断提高,复合材料的磁性能(VSM)逐渐提高,而BPA的去处效率逐渐降低。经过综合考虑,复合材料应对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率并具备足够磁性便于处理后进行磁分离回收,最终选择了磁介质的掺杂量为5%。(2)通过对复合材料TCNF-5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无氧煅烧,得到TCNF-5-500复合光催化剂。利用SEM、TEM、FT-IR、XRD、XPS、UV-Vis、TG、PL等对TCNF-5-500催化剂的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光电特性和热稳定性等进行全面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TCNF-5-500复合光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PS)光催化反应体系中,在可见光辐照光强约为200 mW/cm2时,向100 mL 10 mg/L BPA溶液中投加2 mM PS和50 mg TCNF-5-500,20 min内BPA的去除率为100%。通过自由基淬灭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谱(EPR)进一步研究了有机污染物去除的界面反应机理。结果表明,·SO4-、·OH、·O2-和h+均可促进体系中污染物的降解去除。TCNF-5-500经过5次连续光催化反应并磁分离回收后,仍能保证BPA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证明了该催化剂具有实际应用价值。(3)TCNF-5-500对罗丹明B(RhB),对乙酰氨基酚(AAP),卡马西平(CBZ)和苯酚等典型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实验表明,制备的复合催化剂TCNF-5-500具有很强的非选择性氧化能力。最后,通过LCMS-IT-TOF对TCNF-5-500/PS体系去除BPA的反应机理和降解路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讨论,为后期的实际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伏超[4](2021)在《纳米技术风险的法律规制研究》文中认为
夏辉[5](2021)在《基于pH响应的地下水污染CaO2纳米靶向修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下水是自然界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珍贵的淡水资源战略物资;但是,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人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等因素导致地下水遭受污染。地下水埋藏于地下复杂的地质环境介质中,具有流动性、脆弱性、隐蔽性、动态变化性等特点,致使地下水污染修复专业技术要求高、工程难度大、成本高。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兴起为地下水原位修复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纳米级的修复药剂可以在地下水-土介质中进行有效的迁移,从而为地下水污染高效低耗的原位修复提供了可能。在众多的修复药剂中,过氧化钙(Ca O?)是一种具有p H响应的特殊材料。在酸性条件下,Ca O?几乎可以全部转化为过氧化氢(H?O?),在碱性条件下可以水解生成氧气(O?)和氢氧化钙(Ca(OH)?)。三种水解产物可分别应用于化学法、生物法和物理法修复污染。当Ca O?的粒径缩小至纳米级时,由于纳米效应带来的地下强迁移能力和强化学活性,使得nano-Ca O?可以迅速高效修复地下水污染。更重要的是,nano-Ca O?反应产物为钙盐、属于自然地下环境的主要成分,没有二次污染。因此,nano-Ca O?在环境修复领域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选取污染场地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硝基苯酚(PNP)和新兴污染物三(2-氯乙基)磷酸酯(TCEP),以及镉、六价铬重金属等高关注度污染物作为研究目标,开展了基于纳米Ca O?地下水污染靶向修复工作。研究总体技术路线为:场地污染背景刻画→污染物测试方法开发→纳米Ca O?技术应用→理论预测与实验验证。其中“测试方法开发”解决了后续实验中纳米颗粒对PNP测定干扰的问题;“技术应用”中,首先利用普通Ca O?/Fe(II)类芬顿技术修复PNP污染,然后研制纳米级Ca O?、并用于地下水中PNP和Cd2+复合污染的修复;最后为解决纳米颗粒团聚问题,我们将聚合物壳聚糖和尤特奇EPO对Ca O?进行了包裹,制备了两种具有p H相应性的“核壳”纳米复合材料,分别为CS/Ca O?和EPO/Ca O?,并应用于地下水污染修复。在地下水污染去除实验中,我们以“避光”条件模拟地下的低光环境,以“震荡频率”模拟地下水的流动状态,并通过调整“p H”和添加“阴阳离子”的形式模拟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条件,考察了地下水条件下的修复效果。为理解修复的内在机理,我们还利用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DFT),探讨了nano-Ca O?降解新兴污染物TCEP的可能机理,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机理的合理性。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采用“10%甲醇猝灭—5%盐酸酸化—60℃中温加热—10 g/L抗坏血酸掩蔽”的预处理技术,解决了纳米氢氧化铁干扰的问题,实现了在317 nm下准确比色测定PNP浓度的目的,为后续实验提供了技术保障。(2)Ca O?和Fe(II)可以催化降解96%初始浓度为40 mg/L的污染物PNP。OH·是促使PNP降解的主因。除了HCO3-以外,地下水中Na+、K+、Ca2+、Mg2+、Fe3+、Mn2+、SO42-、Cl-、NO3-等常规水化学条件不影响PNP的降解效果。初始p H和试剂用量是关键参数,而震荡频率、温度和光照条件是次要参数,这说明Ca O?适用于地下水PNP污染修复。(3)合成纳米Ca O?的粒径小于50 nm,Ca O?的含量占比71%。纳米Ca O?与Fe(II)联合可以去除93%的PNP(初始浓度为40 mg/L)和99%的Cd2+(初始浓度为10 mg/L)。PNP去除机理是OH·的氧化,Cd2+去除机理是铁氧体共沉淀。低p H值、高Fe2?的投放量、高震荡频率、高温有利于PNP的降解,而高p H值、低Fe2?投放量,高Nano-Ca O?投放量、高震荡频率、高温有利于Cd2+的沉淀去除;光照都两者都没有影响。地下水常规离子对复合污染的修复无影响,但是HCO3-和Mn2?对PNP的降解有负面影响,Fe3?,Ca2?,Mg2?等离子可与Cd2+产生沉淀竞争反应,对Cd2+的去除不利。(4)制备了两种包裹型“核壳”结构的复合材料,CS/Ca O?纳米材料的粒径介于100~200 nm之间、而EPO/Ca O?的粒径介于200~300 nm之间。包裹材料既提高了材料的p H响应能力,也解决了纳米颗粒团聚的问题。两种材料对于重金属Cr6+、Cd2+、Ni2+、Cu2+、Pb2+、Zn2+、As5+、Hg2+污染有着良好的修复效果,对10 mg/L初始浓度的污染水体去除率均达到95%以上。修复Cr6+污染地下水的机理为:在酸性体系中,外壳聚合物与质子发生解离反应,释放出内核材料Ca O?→酸解产生H?O?→将Cr6+还原为Cr3+。p H和震荡频率对修复效果影响较大,温度和光照条件无影响,高p H、大振荡频率有利于六价铬的去除,反之则不利;地下水中HCO3-、Fe3?,Mn2?对修复Cr6+会产生不利影响。重金属的修复机理则是沉淀去除。当体系额外加入Fe(II)时,铁氧体共沉淀效应会导致重金属去除的更快,去除率也更高;而且Fe试剂会催化产生高能的OH·,可用于有机物污染的同步去除,研究发现40 mg/L的PNP的去除率接近100%。(5)最后,利用DFT方法探究了nano-Ca O?降解TCEP的产物及其产生路径,合理解释了OH·氧化降解TCEP的过程,对相关产物的形成机制提供了证据;并且通过捕获TCEP的降解产物实验,印证了DFT理论推断的正确性,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曹霞[6](2021)在《一维纳米结构合成及生长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众所周知,稀土元素拥有独特的电子层结构以及较大的原子半径,这种结构使得稀土材料拥有许多一般元素材料所没有的物理化学特性,因而可被大量的应用于光电转换器件、储能材料、高效催化、冶金工程等领域。在光学方面的应用,掺杂了稀土元素的半导体纳米材料,在光致发光、上下转换发光和永磁体等方面呈现出了优异的性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温度传感、光致储能功能材料、生物活体成像和军用伪装材料等诸多领域。本论文中,通过不同方法制备了 La2O3:Eu3+纳米棒以及Si:Er3+纳米线,并研究了样品的光致发光性质。此外,还通过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研究了纳米线的生长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一种改进后的水热法成功制备了 La(OH)3:Eu3+棒状纳米结构,并进一步退火将其转化为多孔形貌的La2O3:Eu3+纳米棒。XRD测试显示,样品为纯净的六方晶相(P63/m),并且结晶质量呈现出与退火温度的高度正相关性。在发射光谱测试中,样品主要的发射峰及其对应的跃迁为,在565和578 nm处对应Eu3+离子的5D0→7F1跃迁,在604和611 nm处对应Eu3+离子5D0→7F2跃迁,在654和663 nm处对应Eu3+离子5D0→7F3跃迁。通过对比不同制备条件下样品的发射光谱,可以发现样品的发光性质呈现出一些与退火温度以及掺杂浓度的相关性。此外,还研究了样品的激发光谱,结果显示Eu3+离子的发射主要源自于基底材料电荷迁移带的能量传递,这从侧面说明,本研究所制备的La2O3:Eu3+纳米棒具备作为高效率荧光粉的潜力。2、以ErCl3粉末和Si为原料,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成功生长出Si:Er3+纳米线,并通过形貌表征讨论了不同生长温度以及Au膜厚度下Si:Er3+纳米线的生长情况。XRD测试表明,样品衍射峰的半峰宽随着生长温度的升高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收窄,这说明纳米线的结晶质量与生长温度呈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样品的发射光谱显示,Si:Er3+纳米线的发射峰主要位于1.53 μm附近,并且随着生长温度升高时,发射强度会得到显着提升,而当Au膜厚度增加时,则会对其发射强度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由于Si:Er3+纳米线所发出的1.53 μm近红外光是光纤中传播损耗最低的波长,因此本研究对于制备光纤通信所用的光学放大器以及光波导等有着重要意义。3、采用蒙特卡罗方法,从概率统计的角度研究了纳米线气-液-固生长机制。研究中,模拟了不同制备参数下催化剂液滴的形貌以及在基底上的分布,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了纳米线生长在角度以及长度上的概率。结果表明,催化剂液滴在基底上分布的均匀性越好,纳米线的生长角度越接近垂直状态。催化剂厚度增加,纳米线生长越接近垂直。此外,纳米线长度对催化剂薄膜厚度呈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并且对于任意的薄膜厚度,均存在两个概率密度较高的纳米线长度。本研究工作为纳米线生长机制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有望为相关纳米线生长及其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李建龙[7](2021)在《纤维素纳米晶/二氧化锰多孔微球的制备及其在水处理领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纤维素纳米晶体(Cellulose nanocrystla,CNC)是从植物纤维中提取的棒状纳米材料。它们具有比表面积大、生物相容性好、易于表面改性等优点。基于CNC/金属氧化物杂化材料的水凝胶微珠或微球不仅具有同时吸附和降解的能力,而且具有容易分离和回收的特性,在染料废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相对较小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限制了微球的吸附能力。在本工作中我们使用高锰酸钾氧化法制备的表面负载二氧化锰(manganese dioxid,MnO2)的CNC(CNC/MnO2)为原料,配合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利用空气泡模板和离子交联原理,制备了蜂窝状的CNC/MnO2/SA多孔微球,并系统的研究了其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及催化降解能力,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第一部分:使用高锰酸钾氧化法一步制备的CNC/MnO2为主要原料,配合使用少量海藻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odium dodecyl benzene sulfonate,SDBS)利用空气泡模板法和离子交联技术制备不同发泡倍率CNC/MnO2多孔微球。通过探索发泡工艺,进一步调控搅拌时间获得了不同发泡倍率的CNC/MnO2/SA类乳液泡沫,利用离子交联技术,使用连续挤出装置将类乳液泡沫滴加到氯化钙溶液中,形成CNC/MnO2/SA水凝胶微球,利用冷冻干燥技术获得不同发泡倍率的CNC/MnO2/SA多孔微球。测试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NC/MnO2/SA多孔微球内部呈蜂窝状,孔径为100-150μm,孔隙率达到98%,同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第二部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系统的考察了不同发泡倍率多孔球的脱色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效果。结果显示:得益于多孔微球的高孔隙率和CNC静电吸附和MnO2氧化降解能力的协同效应,发泡倍率为2的CNC/MnO2/SA多孔微球具有极好的染料脱色性能。经过批量的脱色实验显示,使用200 mg CNC/MnO2/SA多孔微球脱色30 m L浓度为800 mg/L的MB溶液,在10 min内染料去除率达到95%,平衡脱色量高达114.5 mg/g。探索了脱色机理,通过脱附实验来表征脱色过程中吸附和降解的占比,降解率占到88%。同时具有很好的循环利用性。第三部分是:以棉浆厂污水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污水的色度、COD值,系统的测试多孔微球的处理工业废水能力。结果表明,未经处理的污水色度高达6698 pcu,COD为14321 mg/L,经处理后色度为11.2 pcu,COD为165 mg/L达到国家污水排放的标准,同时该多孔微球具有较好的耐受性能够在较宽的pH范围下使用。
刘成顺[8](2021)在《无硫的天然胶乳制品制备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胶乳(NRL)是一种可再生的、应用广泛的战略资源。然而新鲜的天然胶乳具有较低的强度,没有实际的用途,只有在硫化后才能表现出优良的机械强度和拉伸弹性。不幸的是硫化体系会产生许多问题,例如有毒的配合剂的使用,喷霜,不可回收的制品,这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和社会发展都有着负面的影响。因此在天然胶乳工业中,制备不含硫磺的高性能的弹性体,一直是一个巨大而紧迫的挑战。在本文中,通过利用氧化石墨烯(GO)/双电性甲壳素纳米晶(NC)杂化纳米粒子(GC)去补强未硫化的天然胶乳,所制备的天然胶乳-氧化石墨烯/双电性甲壳素纳米晶复合薄膜(NR/GC)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可媲美硫化胶的力学性能。在本文中,证明了同时被氨基和羧基修饰的NC和NRL粒子外层的蛋白质具有强烈相互作用。除此之外,NC和GO之间具有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在超声的作用下,能够形成GC杂化粒子。因此NC可以充当GO氧化石墨烯和NRL粒子的分子桥梁,这会导致GC杂化粒子和NRL乳粒子具有良好的相互作用,并能均匀分散在天然橡胶基质中。最终形成的均匀的杂化纳米填料网络对天然大分子有很强的固定作用,显着提高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作为实际应用,通过简单的、绿色的、环保的浸渍技术制备了天然胶乳医用手套。和硫磺硫化的天然胶乳医用手套相比,NR/GC医用手套具有更好的回收性能、较高的透气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总而言之,本研究证实了绿色生物质纳米材料不仅可以是复合材料的补强剂,而且可以作为分散剂、相容剂和功能剂,为复合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观点,也为制备无硫的天然胶乳制品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刘玉玲[9](2021)在《纳米认知增强技术的伦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纳米技术与认知增强技术的结合将使人们长久以来拥有更强大脑的愿望得以实现,人们利用纳米认知增强技术在短时间内就能突破自我限制,使认知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这种改变的确可以给人类带来强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但同时也会带来更为持久而深刻的社会伦理问题,对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努力做到防患未然。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纳米认知增强技术的内涵给予了明确阐述,认为其必须满足“以提升正常个体的认知功能为目的”及“需是在纳米尺度上对人脑进行干预的手段”两个必要条件,同时介绍了该技术的三种类型,即纳米药物认知增强、纳米器械植入认知增强和纳米基因干预认知增强,并且分析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使人们对该技术本身具有整体性了解。该部分是全文论述的理论基础和前提。第三部分重点探讨和分析了纳米认知增强技术可能引发的安全和风险问题、自主和尊严问题、公平与正义问题以及“过时人”问题。之所以引发以上社会和伦理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技术风险的不确定、责任意识的缺失、监管体系的不完善和科技力量的异化。第四部分指出,为了规避和解决纳米认知增强技术所带来的伦理问题,对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须遵循生命伦理学中的“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公正原则”和“尊重自主原则”,同时还需要加强风险评估和伦理审查并注重保护人类受试者和技术使用者,加强研发主体和使用主体的道德约束和责任感,加强公众参与度并建立完善相关规制及社会监管体系,以及加强正确的价值导向并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通过生命伦理原则的规范和解决对策的实施,真正实现纳米认知增强技术的善用。
张航[10](2021)在《FF/CS-SA纳米胶束给药系统稳定性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天然生物材料壳聚糖为原料,在非均相体系中利用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将大分子壳聚糖降解为小分子水溶性壳聚糖,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水溶性壳聚糖的降解工艺进行了优化。然后,以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EDC HCl)为催化剂,将小分子水溶性壳聚糖和SA共价形成一种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并在一定条件下使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自组装生成CS-SA纳米胶束,最后,将疏水性药物氟苯尼考(FF)包覆于CS-SA纳米胶束中,制备出FF/CS-SA纳米胶束。本文对FF/CS-SA纳米胶束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本文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体内尾静脉注射和口服两种方式给药,对FF/CS-SA纳米胶束进行了药代动力学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高湿、强光照射下以及加速试验6个月、长期试验12个月下,FF/CS-SA纳米胶束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说明FF/CS-SA纳米胶束稳定性良好;FF/CS-SA纳米胶束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符合一室开房模型,与FF普通制剂相比较,FF/CS-SA纳米胶束在SD大鼠体内的半衰期延长,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增加,驻留时间延长,生物利用度提高。说明FF/CS-SA纳米胶束是一种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新制剂。此为实现FF/CS-SA纳米胶束的临床实际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工作基础。
二、什么是纳米科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什么是纳米科技?(论文提纲范文)
(1)碳纳米材料/MXene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磁屏蔽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磁屏蔽机理 |
1.3 电磁屏蔽材料 |
1.3.1 金属基材料 |
1.3.2 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 |
1.4 碳纳米材料基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 |
1.4.1 碳填料 |
1.4.2 制备方法 |
1.5 MXene基导电涂层型聚合物复合材料 |
1.5.1 MXene及其制备方法 |
1.5.2 制备方法 |
1.6 课题提出 |
1.7 研究内容 |
1.7.1 碳纳米材料基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
1.7.2 MXene基导电涂层复合织物的制备与性能 |
2 碳纳米材料基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 |
2.2.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2.2.3 碳纳米管的预处理 |
2.2.4 氧化镝的制备 |
2.2.5 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氧化镝均匀分散液的制备 |
2.2.6 石墨烯/碳纳米管/氧化镝气凝胶的制备 |
2.2.7 石墨烯/碳纳米管/氧化镝/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和氧化镝的结构 |
2.4.2 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氧化镝分散均匀性 |
2.4.3 石墨烯/碳纳米管/氧化镝气凝胶 |
2.4.4 石墨烯/碳纳米管/氧化镝/硅橡胶复合材料 |
2.5 本章小结 |
3.MXene基导电涂层复合织物的制备与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 |
3.2.2 MXene的制备 |
3.2.3 PET/MXene/SWCNT导电织物的制备 |
3.2.4 PET/MXene/SWCNT导电自清洁复合织物的制备 |
3.3 测试与表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MXene的结构与形貌 |
3.4.2 PET/MXene/SWCNT导电自清洁复合织物的结构和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金属原子间相互作用势的研究及其在纳米颗粒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EAM势简介 |
2.1.1 Daw和Baskes的EAM理论 |
2.1.2 Johnson的分析型EAM理论 |
2.1.3 Cai-Ye的EAM模型 |
2.1.4 Zhou的EAM模型 |
2.1.5 Baskes的改进型EAM理论 |
2.1.6 张邦维的改进分析型EAM理论 |
2.1.7 Mishin的ADP势 |
2.1.8 EAM模型中势参数的确定 |
2.2 第一性原理方法简介 |
2.2.1 第一性原理基本思路 |
2.2.2 密度泛函理论 |
2.3 分子动力学 |
2.3.1 分子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
2.3.2 分子动力学的算法 |
2.3.3 分子动力学的系综 |
2.3.4 周期性边界条件 |
2.4 蒙特卡罗计算方法 |
2.4.1 蒙特卡罗方法的基本思想 |
2.4.2 蒙特卡罗方法的发展 |
2.4.3 Metropolis算法 |
2.5 本论文中使用的软件 |
2.5.1 Lammps程序包 |
2.5.2 VASP程序包 |
3 尺寸和形状对Pt纳米颗粒结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的影响 |
3.1 研究背景 |
3.2 原子间相互作用势 |
3.2.1 EAM势的构造 |
3.2.2 EAM势的检验 |
3.3 模拟方法 |
3.4 尺寸和形状对Pt纳米颗粒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3.4.1 平均配位数 |
3.4.2 结合能 |
3.4.3 表面能 |
3.5 尺寸和形状对Pt纳米颗粒热稳定性的影响 |
3.5.1 升温过程中的结构演化 |
3.5.2 熔点 |
3.6 本章小结 |
4 薄膜和纳米颗粒中的空位浓度 |
4.1 研究背景 |
4.2 EAM势的拟合和检验 |
4.2.1 EAM势的拟合 |
4.2.2 EAM势的检验 |
4.3 空位形成能和空位浓度的计算方法 |
4.4 薄膜中的空位浓度 |
4.5 纳米颗粒中的空位浓度 |
4.6 本章小结 |
5 Au-Rh体系的ADP势及其在纳米颗粒的元素偏聚中的应用 |
5.1 研究背景 |
5.2 Au-Rh体系的ADP势 |
5.2.1 ADP势的形式 |
5.2.2 ADP势的拟合 |
5.2.3 ADP势的检验 |
5.3 模拟方法 |
5.4 Au-Rh纳米颗粒中的元素偏聚 |
5.4.1 元素偏聚的特征 |
5.4.2 元素偏聚的诱导因素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磁性纳米材料可见光催化降解内分泌干扰物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半导体光催化反应机理及活性优化概论 |
1.2.1 半导体光催化反应机理 |
1.2.2 半导体光催化活性优化方法 |
1.3 TiO_2光催化剂研究现状与应用 |
1.3.1 TiO_2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1.3.2 TiO_2光催化剂的应用 |
1.4 g-C_3N_4基半导体光催化剂研究现状与应用 |
1.4.1 g-C_3N_4基半导体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1.4.2 g-C_3N_4基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应用 |
1.5 本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选题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及表征手段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催化剂的制备 |
2.3.1 g-C_3N_4的制备 |
2.3.2 TiO_2/g-C_3N_4/Fe_3O_4(TCNF-_x)的制备 |
2.3.3 TiO_(2-x)/g-C_3N_4/Fe_3O_4(TCNF_(-x-y))的制备 |
2.4 表征手段 |
2.4.1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 |
2.4.2 X射线衍射仪(XRD) |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4.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4.5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 |
2.4.6 稳态与瞬态PL光谱 |
2.4.7 比表面积测试(BET) |
2.4.8 振动样品磁强度(VSM) |
2.4.9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4.10 热重分析(TG) |
2.5 光催化性能测试 |
2.6 分析方法 |
3 TiO_2/g-C_3N_4/Fe_3O_4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TiO_2/g-C_3N_4/Fe_3O_4光催化剂的制备 |
3.2.2 TiO_2/g-C_3N_4/Fe_3O_4光催化剂的表征 |
3.2.3 TiO_2/g-C_3N_4/Fe_3O_4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测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XRD分析 |
3.3.2 VSM分析 |
3.3.3 PL分析 |
3.3.4 TG分析 |
3.3.5 UV-Vis DRS分析 |
3.3.6 TiO_2/g-C_3N_4/Fe_3O_4的催化降解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Ti O_(2-x)/g-C_3N_4/Fe_3O_4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TiO_(2-x)/g-C_3N_4/Fe_3O_4光催化剂的制备 |
4.2.2 TiO_(2-x)/g-C_3N_4/Fe_3O_4光催化剂的制备 |
4.2.3 TiO_(2-x)/g-C_3N_4/Fe_3O_4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测试 |
4.2.4 TiO_(2-x)/g-C_3N_4/Fe_3O_4光催化剂反应机理的确定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FT-IR分析 |
4.3.2 XRD分析 |
4.3.3 SEM分析 |
4.3.4 TEM分析 |
4.3.5 UV-Vis DRS分析 |
4.3.6 PL和时间分辨PL光谱分析 |
4.3.7 BET分析 |
4.3.8 VSM分析 |
4.3.9 XPS分析 |
4.3.10 TG分析 |
4.4 反应条件对BPA光催化降解特性的影响 |
4.4.1 不同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实验 |
4.4.2 催化剂投加量的影响 |
4.4.3 氧化剂投加量的影响 |
4.4.4 pH条件的影响 |
4.4.5 有机污染物初始浓度的影响 |
4.5 催化剂催化性能测试 |
4.5.1 Fe_3O_4掺杂量的影响 |
4.5.2 煅烧温度的影响 |
4.5.3 催化剂重复利用实验 |
4.5.4 自由基淬灭实验 |
4.5.5 自由基捕获实验 |
4.6 不同污染物的降解效果 |
4.7 TOC分析 |
4.8 污染物降解途径及反应机理 |
4.8.1 BPA的降解途径 |
4.8.2 污染物的反应机理 |
4.9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5.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成果 |
(5)基于pH响应的地下水污染CaO2纳米靶向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1.1 课题来源 |
1.1.2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 |
1.2.2 地下水修复技术 |
1.2.3 “智能”生物响应材料 |
1.2.4 环境修复“热点”材料的研究动态 |
1.2.5 CaO_2在环境治理中的研究动态 |
1.2.6 纳米CaO_2制备技术 |
1.2.7 “靶向修复”技术应用前景分析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内容 |
1.3.3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 |
1.4.1 场地地下水污染问题概化 |
1.4.2 实验技术手段 |
1.4.3 研究技术思路 |
1.4.4 研究技术流程 |
第二章 纳米Fe(OH)_3干扰下PNP测定方法 |
2.1 研究背景 |
2.2 实验材料 |
2.2.1 主要实验仪器 |
2.2.2 主要试剂 |
2.2.3 实验试剂的制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PNP工作曲线 |
2.3.2 Nano-Fe(OH)_3溶液 |
2.3.3 实验步骤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分析谱线选择的研究 |
2.4.2 甲醇和抗坏血酸的作用 |
2.4.3 纳米Fe(OH)_3胶体与共存在离子的影响 |
2.4.4 盐酸和抗坏血酸用量的影响 |
2.4.5 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
2.4.6 方法准确度与精密度 |
2.5 研究前景评述 |
2.5.1 环境效应 |
2.5.2 不足之处与展望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下水PNP污染的CaO_2/Fe(Ⅱ)类芬顿修复机理 |
3.1 研究背景 |
3.2 实验材料 |
3.2.1 试剂材料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降解实验过程 |
3.3.2 降解体系对水质影响实验 |
3.3.3 体系活性氧捕获实验 |
3.3.4 降解产物捕获实验 |
3.3.5 测试方法 |
3.3.6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CaO_2/Fe(Ⅱ)体系对水质影响 |
3.4.2 过氧化氢释放规律 |
3.4.3 CaO_2/Fe(Ⅱ)降解PNP的内在机理 |
3.4.4 CaO_2和Fe(Ⅱ)投放量 |
3.4.5 地下水化学条件 |
3.4.6 溶解态离子的变化 |
3.4.7 降解产物和降解路径 |
3.5 地下水原位修复适用性评估 |
3.5.1 场地地下水污染概化 |
3.5.2 PNP污染地下水修复技术评估 |
3.5.3 原位修复效益评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下水PNP-Cd复合污染的pH响应型纳米CaO_2修复机理 |
4.1 研究背景 |
4.2 实验材料 |
4.2.1 试剂材料 |
4.2.2 主要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实验步骤 |
4.3.2 测试方法 |
4.3.3 材料表征 |
4.3.4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纳米过氧化钙的制备 |
4.4.2 纳米过氧化钙的表征 |
4.4.3 Fe(Ⅱ)催化nano-CaO_2去除PNP和 Cd的性能研究 |
4.4.4 Nano-CaO_2/Fe2?体系中活性氧的研究 |
4.4.5 Fe(Ⅱ)和Nano-CaO_2投放量的影响 |
4.4.6 Nano-CaO_2的pH响应性论证 |
4.4.7 地下水动力、温度和光照条件的影响 |
4.4.8 地下水水化学条件的影响 |
4.5 地下水原位修复适用性评估 |
4.5.1 场地地下水复合污染概化 |
4.5.2 PNP污染地下水修复技术评估 |
4.5.3 原位修复效益评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pH响应型纳米CS/CaO_2的地下水Cr(Ⅵ)污染修复 |
5.1 研究背景 |
5.2 实验材料 |
5.2.1 试剂材料 |
5.2.2 主要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实验步骤 |
5.3.2 测试方法 |
5.3.3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纳米过氧化钙的表征 |
5.4.2 试剂添加顺序对合成效果的影响 |
5.4.3 CS/CaO_2材料pH响应性验证 |
5.4.4 技术应用——地下水六价铬污染修复 |
5.4.5 技术应用——地下水中对硝基苯酚的原位修复 |
5.4.6 技术应用——重金属污染地下水的修复 |
5.5 地下水原位修复适用性评估 |
5.5.1 六价铬污染地下水修复技术评估 |
5.5.2 原位修复效益评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pH响应型纳米EPO/CaO_2的地下水Cr(Ⅵ)污染修复 |
6.1 研究背景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材料 |
6.2.2 主要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实验步骤 |
6.3.2 测试方法 |
6.3.3 数据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纳米过氧化钙的表征 |
6.4.2 EPO/CaO_2纳米材料pH响应性验证 |
6.4.3 技术应用-修复六价铬 |
6.4.4 技术应用-地下水对硝基苯酚有机污染的原位修复 |
6.4.5 技术应用-重金属污染地下水的修复 |
6.5 地下水原位修复适用性评估 |
6.5.1 六价铬污染地下水修复技术评估 |
6.5.2 原位修复效益评估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Nano-CaO_2/Fe(Ⅱ)降解TCEP的DFT预测与实验验证 |
7.1 研究背景 |
7.2 实验方法 |
7.2.1 AOPs降解TCEP环境学背景 |
7.2.2 模拟流程 |
7.2.3 DFT计算细节 |
7.2.4 CaO_2/Fe(Ⅱ)降解TCEP的实验过程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HAP和 RAP反应机理 |
7.3.2 后续转化机理 |
7.3.3 AOPs中生成其它官能团的可能机理 |
7.3.4 实验验证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一维纳米结构合成及生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一维纳米结构的发展与分类 |
1.2.1 一维纳米结构的发展 |
1.2.2 一维纳米结构的分类 |
1.3 稀土掺杂材料 |
1.4 气-液-固生长机制 |
1.5 制备方法和表征手段 |
1.5.1 制备方法 |
1.5.2 表征手段 |
1.6 一维纳米材料的应用 |
1.6.1 太阳能电池 |
1.6.2 纳米激光器 |
1.6.3 场致电子发射 |
1.7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主要内容 |
2 La_2O_3:Eu~(3+)纳米棒的水热合成以及光学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La_2O_3:Eu~(3+)纳米棒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La_2O_3:Eu~(3+)纳米棒显微分析 |
2.3.2 La_2O_3:Eu~(3+)纳米棒晶相分析 |
2.3.3 La_2O_3:Eu~(3+)纳米棒的发射光谱分析 |
2.3.4 Eu~(3+)掺杂浓度对La_2O_3纳米棒发光强度的影响 |
2.3.5 La_2O_3:Eu~(3+)纳米棒的激发光谱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Si:Er~(3+)纳米线的生长与光学性质 |
3.1 引言 |
3.2 Si:Er~(3+)纳米线的生长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Si:Er~(3+)纳米线的形貌分析 |
3.3.2 Si:Er~(3+)纳米线的X射线衍射分析 |
3.3.3 Si:Er~(3+)纳米线的发射光谱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纳米线气-液-固生长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模型和计算方法 |
4.2.1 纳米线生长理论模型 |
4.2.2 蒙特卡罗方法计算 |
4.2.3 MATLAB软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标准差对催化剂液滴位置分布的影响 |
4.3.2 催化剂厚度对催化液滴形貌的影响 |
4.3.3 标准差对纳米线生长角度的影响 |
4.3.4 催化剂厚度对纳米线生长角度的影响 |
4.3.5 催化剂厚度对纳米线生长长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7)纤维素纳米晶/二氧化锰多孔微球的制备及其在水处理领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纤维素 |
1.2.1 纤维素的来源及其结构 |
1.2.2 纳米纤维素的分类 |
1.3 纤维素纳米晶制备及应用 |
1.3.1 CNC的制备 |
1.3.2 CNC的应用 |
1.4 CNC基材料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
1.4.1 CNC基凝胶材料水处理应用 |
1.4.2 CNC基凝胶多孔材料 |
1.5 CNC杂化纳米金属氧化物颗粒 |
1.5.1 CNC杂化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制备 |
1.5.2 CNC杂化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在染料和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6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CNC/MnO_2/SA多孔微球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2.2.2 实验设备 |
2.2.3 实验过程 |
2.2.4 测试表征 |
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2.3.1 CNC/MnO_2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形貌表征 |
2.3.2 CNC/MnO_2/SA多孔微球工艺探索及制备 |
2.3.3 CNC/MnO_2/SA多孔微球的形貌和微观结构 |
2.3.4 CNC/MnO_2/SA多孔微球的比表面积测试 |
2.3.5 CNC/MnO_2/SA多孔微球的密度和孔隙率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NC/MnO_2/SA多孔微球在染料废水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设备 |
3.2.3 实验过程 |
3.2.4 实验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探索CNC/MnO_2/SA多孔微球的脱色MB染料最佳条件 |
3.3.2 CNC/MnO_2/SA多孔微球对MB染料脱色研究 |
3.3.3 CNC/MnO_2/SA多孔微球对MB脱色机理的研究 |
3.3.4 研究CNC/MnO_2/SA多孔微球对MB脱色过程中的吸附降解能力及循环再利用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NC/MnO_2/SA多孔微球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设备 |
4.2.3 实验过程 |
4.2.4 实验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CNC/MnO_2纳米复合材料调控MnO_2的负载量 |
4.3.2 CNC/MnO_2/SA多孔微球形貌和微观结构的表征 |
4.3.3 工业废水处理 |
4.3.4 耐受性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无硫的天然胶乳制品制备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天然胶乳的简介 |
1.2.1 天然胶乳的组成及性质 |
1.2.2 天然胶乳的结构 |
1.2.3 天然胶乳的非橡胶成分及作用 |
1.2.4 天然胶乳的应用 |
1.3 天然胶乳的交联体系 |
1.3.1 硫磺硫化体系 |
1.3.2 辐照交联 |
1.3.3 巯基-烯点击化学 |
1.4 纳米材料补强天然胶乳 |
1.4.1 氧化石墨烯补强天然胶乳 |
1.4.2 甲壳素纳米晶补强天然胶乳 |
1.4.3 纳米杂化粒子补强天然胶乳 |
1.5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氧化石墨烯/双电性甲壳素纳米晶杂化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2.2 实验过程 |
2.2.3 实验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硫的天然胶乳复合薄膜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3.2.2 实验过程 |
3.2.3 实验表征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天然胶乳成膜的基本性质 |
3.3.2 天然胶乳/氧化石墨烯-双电性甲壳素纳米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3.3.3 天然胶乳/氧化石墨烯-双电性甲壳素纳米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硫的天然胶乳复合薄膜的应用-医用胶乳手套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4.2.2 实验过程 |
4.2.3 实验表征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手套的透湿性 |
4.3.2 手套的生物相容性 |
4.3.3 手套的可回收性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纳米认知增强技术的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研究现状简要评述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二、纳米认知增强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
(一)纳米认知增强技术的内涵和类型 |
1.纳米认知增强技术的内涵 |
2.纳米认知增强技术的类型 |
(二)纳米认知增强技术的发展趋势 |
三、纳米认知增强技术产生的伦理问题及原因 |
(一)纳米认知增强技术产生的伦理问题 |
1.安全和风险问题 |
2.自主和尊严问题 |
3.公平与正义问题 |
4. “过时人”问题 |
(二)纳米认知增强技术伦理问题的原因 |
1.技术风险的不确定 |
2.责任意识的缺失 |
3.监管体系的不完善 |
4.科技力量的异化 |
四、解决纳米认知增强技术伦理问题的原则及对策 |
(一)纳米认知增强技术需遵循生命伦理原则 |
1.不伤害原则 |
2.有利原则 |
3.公正原则 |
4.尊重自主原则 |
(二)纳米认知增强技术伦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
1.加强风险评估和伦理审查并注重保护人类受试者和技术使用者 |
2.加强研发主体和使用主体的道德约束和责任感 |
3.加强公众参与度并建立完善相关规制及社会监管体系 |
4.加强正确的价值导向并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个人简介 |
(10)FF/CS-SA纳米胶束给药系统稳定性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壳聚糖 |
1.1.1 壳聚糖的来源及理化性质 |
1.1.2 壳聚糖衍生物 |
1.1.2.1 烷基化壳聚糖 |
1.1.2.2 羧基化壳聚糖 |
1.1.2.3 酰基化壳聚糖 |
1.1.2.4 羟基化壳聚糖 |
1.1.2.5 小分子壳聚糖 |
1.1.3 壳聚糖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
1.1.4 壳聚糖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氟苯尼考 |
1.3 纳米科技及药代动力学 |
1.3.1 纳米科技 |
1.3.1.1 纳米药物 |
1.3.1.2 纳米制剂 |
1.3.2 药物代谢动力学 |
1.4 研究背景和立题依据 |
1.5 研究内容 |
2.低分子量壳聚糖的制备及优化 |
2.1 引言 |
2.2 药品与设备 |
2.2.1 药品 |
2.2.2 设备 |
2.3 方法 |
2.3.1 红外光谱分析 |
2.3.2 孔结构分析 |
2.3.3 单因素实验 |
2.3.3.1 负载和不负载的磷钨酸对壳聚糖降解的影响 |
2.3.3.2 不同负载量的磷钨酸催化剂对壳聚糖降解影响 |
2.3.3.3 双氧水用量对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壳聚糖降解影响 |
2.3.3.4 降解温度对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壳聚糖降解影响 |
2.3.3.5 降解时间对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壳聚糖降解影响 |
2.3.3.6 催化剂用量对负载磷钨酸催化剂降解壳聚糖的影响 |
2.3.4 响应面实验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红外光谱分析 |
2.4.1.1 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的红外光谱 |
2.4.1.2 原料/低分子量壳聚糖的红外光谱 |
2.4.2 孔结构分析 |
2.4.3 单因素实验 |
2.4.3.1 负载和不负载的磷钨酸催化剂对壳聚糖降解影响 |
2.4.3.2 不同负载量的磷钨酸催化剂对壳聚糖降解影响 |
2.4.3.3 双氧水用量对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壳聚糖降解影响 |
2.4.3.4 降解温度对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壳聚糖降解影响 |
2.4.3.5 降解时间对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壳聚糖降解影响 |
2.4.3.6 催化剂用量对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壳聚糖降解影响 |
2.4.4 响应面实验 |
2.4.4.1 实验设计及结果 |
2.4.4.2 建模与方差分析 |
2.4.4.3 响应面和等值线分析 |
2.4.4.4 最佳技术和再现性实验 |
3.FF/CS-SA载药纳米胶束制备 |
3.1 引言 |
3.2 药品与设备 |
3.2.1 药品 |
3.2.2 设备 |
3.3 方法 |
3.3.1 CS-SA的制备及表征 |
3.3.1.1 CS-SA的制备 |
3.3.1.2 红外光谱(FT-IR)检测 |
3.3.1.3 核磁共振氢谱检测 |
3.3.1.4 热重分析 |
3.3.1.5 透射电镜(TEM)的检测 |
3.3.1.6 粒径和表面电位的检测 |
3.3.1.7 临界胶束浓度测定 |
3.3.2 FF-CS-SA载药纳米胶束的制备表征 |
3.3.2.1 FF-CS-SA载药纳米胶束的制备 |
3.3.2.2 FF-CS-SA载药纳米胶束的红外分析 |
3.3.2.3 FF/CS-SA载药纳米胶束的扫描电镜分析 |
3.3.2.4 FF/CS-SA载药纳米胶束的透视电镜分析 |
3.3.2.5 FF-CS-SA载药量和包封率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CS-SA结果与讨论 |
3.4.1.1 CS-SA的红外分析 |
3.4.1.2 核磁共振氢谱检测 |
3.4.1.3 热重分析 |
3.4.1.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检测 |
3.4.1.5 粒径和表面电位的检测 |
3.4.1.6 临界胶束浓度(CMC) |
3.4.2 FF/CS-SA结果与讨论 |
3.4.2.1 FF/CS-SA红外分析 |
3.4.2.2 FF/CS-SA载药纳米胶束的扫描电镜分析 |
3.4.2.3 FF/CS-SA载药纳米胶束的透射电镜分析 |
3.4.2.4 FF/CS-SA的载药量和包封率 |
4.FF/CS-SA载药纳米胶束稳定性考察 |
4.1 引言 |
4.2 药品与设备 |
4.2.1 药品 |
4.2.2 设备 |
4.3 方法 |
4.3.1 影响因素试验 |
4.3.1.1 FF稳定性影响因素试验 |
4.3.1.2 CS-SA稳定性影响因素试验 |
4.3.1.3 FF/CS-SA稳定性影响因素试验 |
4.3.2 温度加速试验 |
4.3.2.1 FF温度加速试验 |
4.3.2.2 CS-SA温度加速试验 |
4.3.2.3 FF/CS-SA温度加速试验 |
4.3.3 长期稳定性试验 |
4.3.3.1 FF长期稳定性试验 |
4.3.3.2 CS-SA长期稳定性试验 |
4.3.3.3 FF/CS-SA长期稳定性试验 |
4.3.4 统计学分析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稳定性影响因素试验 |
4.4.1.1 FF原料药稳定性影响因素试验 |
4.4.1.2 CS-SA稳定性影响因素试验 |
4.4.1.3 FF/CS-SA稳定性影响因素试验 |
4.4.2 温度加速试验 |
4.4.2.1 FF温度加速试验 |
4.4.2.2 CS-SA温度加速试验 |
4.4.2.3 FF/CS-SA纳米胶束温度加速试验 |
4.4.3 长期稳定性试验 |
4.4.3.1 FF长期稳定性试验 |
4.4.3.2 CS-SA长期稳定性试验 |
4.4.3.3 FF/CS-SA长期稳定性试验 |
5.FF/CS-SA载药纳米胶束胶束药代动力学研究 |
5.1 引言 |
5.2 药品与设备 |
5.2.1 药品 |
5.2.2 设备 |
5.3 血浆样品内氟苯尼考检测方法的验证 |
5.3.1 动物处理 |
5.3.2 样品处理方法 |
5.3.3 氟苯尼考标准曲线 |
5.3.4 氟苯尼考HPLC条件 |
5.3.5 药代动学数据计算 |
5.3.6 数据统计及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分析方法的专属性 |
5.4.2 线性范围和标准曲线 |
5.4.3 精密度与准确度 |
5.4.4 回收率 |
5.5 氟苯尼考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5.5.1 大鼠氟苯尼考的血药浓度 |
5.5.2 大鼠氟苯尼考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什么是纳米科技?(论文参考文献)
- [1]碳纳米材料/MXene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磁屏蔽应用[D]. 郑圆圆.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2]金属原子间相互作用势的研究及其在纳米颗粒中的应用[D]. 王刚.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3]磁性纳米材料可见光催化降解内分泌干扰物性能研究[D]. 艾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4]纳米技术风险的法律规制研究[D]. 伏超.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5]基于pH响应的地下水污染CaO2纳米靶向修复研究[D]. 夏辉. 沈阳大学, 2021
- [6]一维纳米结构合成及生长机制研究[D]. 曹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2)
- [7]纤维素纳米晶/二氧化锰多孔微球的制备及其在水处理领域的研究[D]. 李建龙.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2)
- [8]无硫的天然胶乳制品制备及应用[D]. 刘成顺.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2)
- [9]纳米认知增强技术的伦理问题研究[D]. 刘玉玲. 锦州医科大学, 2021(02)
- [10]FF/CS-SA纳米胶束给药系统稳定性及药代动力学研究[D]. 张航.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