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燃煤电站生态效率评价方法的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韩燕,刘秀莹[1](2021)在《国内生态效率研究知识图谱分析——基于CNKI数据》文中认为把握生态效率研究发展的脉络与趋势,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利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工具对中国知网(CNKI)中检索到的生态效率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了国内生态效率研究的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1)我国生态效率研究主要始于1992年,此后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2013年之后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生态效率研究作者和机构过于分散,集中度较低,没有形成合作体系。(3)生态效率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研究方法、区域生态效率、产业生态效率、生态和经济的关系四个方面。(4)生态效率的研究方法逐渐向空间计量方向转变,研究尺度逐渐细化,研究领域和重点与国家经济发展趋势相匹配,有明显的政策引导效应。(5)区域生态效率和产业生态效率是当前生态效率研究的前沿主题。
钟屹[2](2021)在《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旅游生态效率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
兰君[3](2019)在《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与空间布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炭是中国能源的基石,未来中国能源以煤为主的消费结构不会改变。然而,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传统的煤炭产业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需求,亟需探寻转型升级路径,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在优化能源供给结构的同时,兼顾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建设清洁低碳和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能源消费结构不同,环境承载力不同,因此,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空间优化问题。《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将产业升级和优化布局相结合。本论文在探讨煤炭资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和典型国家煤炭转型升级案例的基础上,在分析中国煤炭产业历史及现状的基础上,梳理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和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技术经济和生态效率两个维度建立评价模型,综合考虑煤炭产业经济性和环境兼容性的基础上,寻找出与各省经济发展阶段和环境容量相匹配的煤炭产业,将传统煤炭、高效燃煤发电、煤制油气和现代煤化工在各省进行布局,最后结合中国实际国情,提出中国煤炭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优化策略。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1)发达国家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往往出现在工业化中后期。转型的方式主要是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除了主观性的限制煤炭消费量外,通过高效燃煤发电节约用煤,并发展煤化工等将产业链延长,从传统的燃料利用向燃料和原料并重的方式转变。(2)沿海省区的煤炭生态利用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大省的煤炭生态利用效率高于煤炭资源禀赋大省。(3)新兴煤炭产业中,煤制气和煤制油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超过4成,与资本投入一同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4)短期内煤制油、煤制气产业增量无法实现对冲传统煤炭产业因产能过剩、能源结构调整等原因而导致的发展动能减弱,高效燃煤发电是短期内提升煤炭产业发展动能、加速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变的最有效补充。(5)未来全国各主要区域的煤炭产业布局可划分为三类:(1)重点发展类:内蒙古、陕西、山西、新疆、山东、河北、安徽、贵州;(2)逐步调整类:辽宁、湖南、浙江、河南、青海、宁夏、甘肃、黑龙江、四川、云南;(3)逐步退出类:广东、福建、江苏、湖北、海南、天津、上海、重庆、北京、广西、江西、吉林、浙江、西藏。(6)到2035年中国煤炭产业中煤化工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煤电需求基本维持现有规模,而建材行业、冶金行业由于生态保护的压力和行业下行的变化需求不断下降,现代煤化工和其他行业需求则快速增长。
林锦彬[4](2018)在《福建省农业生态效率综合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农业正处在“传统与现代交替,高投入与掠资源并行”的现代农业初级阶段,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大部分是靠掠夺耕地内在养分和依靠化肥、农药、柴油等高投入换取,这直接导致了农业面源污染的加重。生态效率已经在企业、工业领域的成功运用,农业生态效率的研究,将为“效率”农业与“生态”思想找到了最优的链接点,为“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1”提供有效的测度工具,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具有理论和现实双轮驱动的意义。本研究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全要素生产率理论、生态学理论、创新扩散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采取全省—地级市—县域—农村观察点的嵌套式研究思路,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法、SBM模型分析法、HP滤波分析法、时序截面分析法等多种定量分析方法,从扭转现代农业发展的生态劣势切入,对福建省农业生态效率进行综合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对福建省农业生态效率时空差序化演变格局进行分析。首先,在相关文献的梳理下,构建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福建省2007-2016年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从省域、地市以及县域三个层面的农业生态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其次,利用空间计量软件和HP滤波法分别从空间演化和时序演化两方面对福建省农业生态效率格局进行分析,得出福建省农业生态效率时空演变格局具有差序化特征。最后采用新古典收敛假说进行收敛性分析,揭示福建省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差异具有绝对β收敛,而不具有σ收敛、俱乐部收敛和随机收敛特征,差序化演变格局将长期存在。第二,基于福建省农村固定观察点农业生态效率评价的实证分析。首先,利用SBM-VRS模型、SBM-CRS模型对农业生态效率进行静态分析,测得福建省43个农村固定观察点的综合效率、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各要素的投入敏感性,结果表明福建省大多数农村的农业生态效率较为乐观,但仍有不少观察点处于无效的生产前沿面,其中农业纯技术效率是动力因素,农业规模效率是限制因素。根据要素投入敏感性分析,非期望污染产出是整个地区、年份的劣势指标,被忽略后,整体农业生态效率均有较大幅度上升;化肥是个别年份、地区的优势指标,不是整体优势指标;农药的局部劣势指标比局部优势指标明显;农用地膜是局部优势指标;柴油使用量即是局部优势指标也是局部劣势指标;农业用水量是福建省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弱势指标。其次,利用Malmquist指数对农业生态效率进行动态分析,发现福建省43个农村固定观察点农业生态效率在2012-2016年总体上呈现效率进步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得益于技术水平的变动,但在2013-2014年间出现了效率退步的现象,原因是综合技术效率出现衰退,特别是规模效率的损失,而技术水平变动又不能弥补综合技术效率的损失。最后,根据农业生态效率与投入产出的耦合,参照有效单元,得出无效单元的投入冗余,对无效的农村固定观察点提出目标值。第三,福建省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前人相关研究以及福建农村农业发展状况,利用截面时序模型对福建省农业生态效率进行影响因素显着性分析,对三类不同农业生态效率水平的观察点进行分析发现2: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在5%和10%显着水平对第一类、第二类产生促进作用,对第三类呈现不显着促进作用;年末常住总人口数在10%显着水平对第三类产生抑制作用,对第一类和第二类产生不显着抑制作用;纯务农人口比重在5%显着水平对第一类产生促进作用,对第二类和第三类产生不显着促进作用;兼业人口比重比在10%和5%显着水平对第二类、第三类产生抑制作用,对第一类产生不显着抑制作用;外出劳动力比重对第三类产生不显着的促进作用,对第一类、第二类产生不显着的抑制作用;人均耕地面积在5%显着水平对第三类农业生产效率具有促进作用,对第一类产生不显着的促进作用,而对第二类呈现不显着的抑制作用;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在10%显着水平对第一类、第二类均具有促进作用,对第三类呈现不显着促进作用;种植结构在5%显着水平对第三类产生抑制作用,对第一类、第二类产生不显着的促进作用;接受过农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劳动力分别在5%、5%和10%显着水平对第一、二、三类产生显着促进作用;农村合作社数量在10%水平对第一类产生显着促进作用,对第二类、第三类产生不显着的促进作用;有效灌溉面积在三类观察点都在5%水平显着;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在三类观察点中均在5%水平下显着,但其系数逐步降低,具有差序性;上级部门拨款、补贴在5%显着水平对第二类产生促进作用,对第一类、第三类产生不显着的促进作用。第四,福建省农业生态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基于福建省农业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的差序化特征和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实证分析,提出福建省农业生态效率的提升建议:(1)立足时空差序格局,扭转区域生态劣势;(2)削减农业投入冗余,推进结构性节能减污;(3)提高技术正外部性,增强农业创新扩散;(4)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5)增加农业固定投资,优化农资配置效率;(6)实施耕地消耗补偿,健全生态导向激励机制。
刘建强[5](2017)在《基于碳排放约束的我国省际生态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文明的到来,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负面环境效应也逐渐凸现出来。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整体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经济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所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巧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此背景下,生态化发展就成为了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化发展的核心主要是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能源的节约,促进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因此,改变传统单一追求经济效益的评价模式,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生态效率进行评价,在评价经济效益同时兼顾生态环境效益,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围绕如何选择科学的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生态效率进行评价这一问题,本文展开以下研究工作:(1)对生态效率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介绍了生态效率的概念及其发展和生态效率的理论基础,然后分析了生态效率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单一比值法、指标分析法和综合模型法;其次,还对生态效率在企业层面、行业或产业层面、区域层面的应用进行阐述;最后,就生态效率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非期望产出的处理方法进行了介绍。(2)构建了我国省际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水资源消耗量”、“能源消费量”、“从业人员数”3项指标作为投入指标,选取“地区生产总值”作为期望产出指标,选取“废水排放量”、“废气排放量”、“固体废物产生量”和“CO2排放量”4项指标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3)运用SBM模型,对2006-2014年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生态效率进行评价。评价过程中,先采用不考虑碳排放目标约束的方法,以碳排放量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来进行生省际态效率的评价;然后采用基于碳排放目标约束的SBM模型,将碳排放目标加入到评价模型的约束条件中来进行省际生态效率的评价;最后将这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我国30个省市的生态效率在空间分布上大致呈现从东到西逐步降低的分布格局,同时生态效率分布具有明显的群聚现象:生态效率最高的省市集中在以京津地区和以上海、江浙为代表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生态效率处于中等水平;以新疆、青海、甘肃为代表的西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化水平低,其生态效率水平在四大区域中是最低的。
王梓龙[6](2016)在《两型社会背景下湖南工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建设两型社会的背景下,我国生态效率的研究不断向可持续发展领域融合和渗透,对生态效率理论及评价方法的研究也逐步地向深度和广度扩展。湖南省是中国中南部内陆省份,近年来,湖南响应中央的号召,建设两型社会,注重工业生态效率的评价和提升,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部分地区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环境方面的因素,导致了湖南省工业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能源利用率不高、污染排放物得不到很好的处理等,湖南工业生态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基于此,本文首先总结国内外关于工业生态效率的理论成果,从建设两型社会的角度出发,以湖南工业生态效率为研究对象,分析湖南工业生态效率的现状,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结果和大量的文献资料,借鉴国外工业生态化发展的成功经验,找出阻碍湖南工业生态效率提升的主要问题。同时运用DEA和经济—环境比值两种评价方法,全面评价湖南工业生态效率。选取科技投入、规模程度、环境监测、政府管制、经济发展速度、资本总额6个指标,基于DEA评价法和经济—环境比值评价法对湖南工业生态效率的测算结果,对选取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基于DEA测算工业生态效率回归结果显示:规模程度、政府管制与湖南工业生态效率呈显着负相关性,经济发展速度、资本总额与湖南工业生态效率呈显着正相关性。基于经济—环境比值测算工业生态效率回归结果显示:规模程度、环境监测与湖南工业生态效率呈显着负相关性,经济发展速度与湖南工业生态效率呈显着正相关性。通过对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找到提高湖南工业生态效率的政策切入点,为丰富和发展我国产业生态理论以及促进我国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为提升湖南工业生态效率打下坚实基础。
陈婷[7](2014)在《铝冶炼企业生态效率指标构建与应用研究 ——以“中国铝业”和“美国铝业”为例》文中认为现代工业对于人类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为人类创造了财富,使人类文明上升到新高度,也让人类饱尝了因工业化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而带来的恶果。“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进程使得各个国家获得了财富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环境遭到严重污染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环境污染在世界各地由单纯的环境问题演变至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环境会计这一学科的出现,正是要解决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矛盾,寻求两者的动态平衡,因此十分重要。生态效率指标是基于环境与财务“共赢”的基本思想所提出,它可以用作同行业之间的比较,也可以在一个企业一段时间内进行比较。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行业不同的特点进行企业生态效率指标的构建,无法将同行业内所有企业生态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作为我国重污染行业之一的铝冶炼行业,也需要一套适合该企业的生态效率指标评价体系,对企业在衡量企业在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提供一种方法。本文以《21世纪议程》、《蒙特利尔议定书》等文件中提供的环境业绩指标为主要参考依据,针对铝冶炼企业生产特点和废弃物排放情况构建铝冶炼企业环境业绩指标,再选取经济增加值、营业利润、净利润以及经济活动现金净流量为企业财务业绩指标,从而形成铝冶炼企业生态效率指标。之后,选取“中国铝业”和“美国铝业”作为案例研究的对象,依据之前设计的生态效率指标,从2006-201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和年度报告中选取数据,对其生态效率指标进行计算,同时还选择了“美国铝业”作为其比较研究的对象,通过对“中国铝业”和“美国铝业”横向和纵向两方面的生态效率分析,本文发现,全球铝业产能过剩、原材料价格上升、能耗和水耗成本过高等原因导致“中国铝业”经营业绩下滑,进而使企业生态效率指标过高。要改善这一情况,必须通过改进现有的生产技术降低能耗和水耗成本,也可借鉴“美国铝业”的做法,拓展新能源业务,同时逐渐让清洁可再生能源取代高污染不可再生能源,从而实现财务与环境绩效的双赢。通过对“中国铝业”和“美国铝业”生态效率分别进行的横向分析,本文对生态效率指标可能出现上升、下降和持平这三种情况的原因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并且认为,当企业经营状况稳定时,选取一到两个财务业绩指标便可以对企业生态效率进行评价,但如果企业在一段区间内经营状况出现了波动,则需要选择两个以上财务业绩指标,对企业生态效率进行综合评价。
王旭[8](2014)在《中国水泥工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水泥产量长期居世界首位,但水泥工业技术水平较发达国家仍有部分差距。由于产量巨大,水泥生产造成了严重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基于此,本文选择对水泥工业生态效率进行研究,以期提高我国水泥工业生态效率,改变水泥工业现状,为水泥工业发展和管理提供理论指导。本文首先归纳和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于生态效率、水泥工业状况、以及水泥工业生态效率有了详细的论述。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经验,本文选用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对中国水泥工业近年来的生态效率状况进行了评价,具体工作完成如下:(1)总结了前人对于生态效率的研究进展和不足,根据生态效率评价体系的建立方法,结合水泥工业的特点,选择水泥工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构建水泥工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2)本文分析了目前生态效率评价的相关方法,选择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计算和分析了我国2000年到2008年的水泥工业生态效率状况。为使评价结果更加精确,方便对比分析,本文运用超效率分析方法对水泥工业生态效率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最终得出我国水泥工业生态效率准确值。(3)结合水泥工业单个评价指标变化情况,对比2000年到2008年水泥工业的生态效率,对我国水泥工业生态效率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探讨水泥工业生态效率变化规律和原因。结果表明,2000年至2008年,我国水泥工业生态效率先降低后升高,2004年生态效率最低,之后生态效率开始不断提高,生态效率受技术、政策和产量影响较大。(4)本文针对水泥工业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水泥工业的发展状况,从加强环境保护、创新生产技术和优化组织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水泥工业生态效率的对策建议。本文应用生态效率理论、运用DEA方法对水泥工业生态效率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和评价,研究成果为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分析方法和技术支撑。
钟平英[9](2014)在《基于DEA模型对农业生态效率评价的实证分析 ——以武平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生态效率是衡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中国下辖的2000多个县中,60%以上都属于山区农业县,他们的共性是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大,并且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农业生态保护与否对其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长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对其的农业生态效率进行科学合理的定量评价。本文以农业生态效率评价研究为中心,研究了生态效率的内涵及其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介绍生态效率评价的方法,阐明选择DEA方法作为本文测评方法的原因,并以典型山区农业县——福建省武平县为例,在分析武平县生态农业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其山区农业县的实际情况,在遵循评价指标建立依据和原则的前提下,确立武平县评价农业生态效率的指标体系。运用DEA-CCR和DEA-BCC模型分析其静态效率,测算出的数据表明武平县整体农业生态效率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但仍有很多乡镇处于无效生产前沿面状态,并对除了农业从业人口指标以外的各投入指标进行逐项忽略,分析各乡镇在忽略该指标情况下的敏感性特征,随后还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研究区域的动态效率情况进行测算与分析,继而基于模型,参照有效单元,对无效的生产单元提出了改进的目标值。根据分析的结果,本文从产业、国家、社会公众三个层面上提出促进山区农业县的农业生态效率的对策建议,旨在为山区农业县评价其农业生态效率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生态文明目标的早日实现。
芮俊伟[10](2013)在《基于生态足迹的工业园生态效率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效率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定量描述环境和经济系统相互关系的核心指标,是评价生态工业园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热点。鉴于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一味对照国家标准,难以表征园区实际的生态效率,所以建立生态工业园生态效率评价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工业园生态化建设为研究背景,以生态效率为主线,分析了生态工业园生态效率的内涵,针对生态效率计算中生态负荷难以科学量化的问题,引入生态足迹思想,即以传统生态足迹中关于C02排放的处理方式为参照,通过一定的转换方法将环境污染足迹转化为所需的生产性土地面积来统一定量描述园区的生物需求、能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提出基于生态足迹的工业园生态效率计算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昆山高新区生态效率进行评价,从园区总体、行业和企业三个不同层面全面评价生态工业园生态效率,同时结合ArcGIS地统计模块中的克里格插值法,将企业生态效率研究拓展到空间位置上。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分析生态效率的内涵,得出工业园生态化建设的实质是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工业园生态效率可以反映出一定时期内生态工业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情况,是工业园生态化建设的重要标准之一。(2)昆山高新区创造单位价值所占用的生态足迹逐年降低,从2008年的1.995hm2降低至2011年的1.672hm2,生态效率稳步提高,从2008年的8.100万元.hm-2提高到2011年的9.856万元.hm-2。结合生物效率、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分析,目前昆山高新区生态效率提升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园区从业人口数量的上升带来的生物需求生态足迹的增长。(3)2009年~2011年昆山高新区各行业生态效率差异明显,三大主导行业中精密机械行业和可再生能源行业的生态效率均超过园区的总体水平,而电子信息行业和其他行业则低于园区总体水平。(4)2009年~2011年昆山高新区重点企业生态效率空间插值结果显示园区企业生态效率差异较大,但空间集聚明显,企业生态效率由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并逐年扩张的趋势。本文通过引入生态足迹理论来研究工业园生态效率定量化评价的热点问题,给出了工业园生态效率评价方法和模型,可以为我国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燃煤电站生态效率评价方法的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燃煤电站生态效率评价方法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生态效率研究知识图谱分析——基于CNKI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 数据来源 |
2. 研究方法 |
二、结果分析 |
1. 发文时间分布分析 |
2. 发文作者分析 |
3. 发文机构分析 |
4. 主题演进分析 |
(1) 研究热点分析 |
① 生态效率的评价和研究方法 |
② 区域生态效率 |
③ 产业生态效率 |
④ 生态和经济的关系 |
(2) 热点演进分析 |
(3) 研究前沿分析 |
三、结论与展望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展望 |
(1) 研究方法的创新。 |
(2) 生态效率与空间研究相结合。 |
(3) 微观层面上的拓展。 |
(3)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与空间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背景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煤炭消费规律与需求预测研究 |
1.3.2 煤炭资源生态利用效率研究 |
1.3.3 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
1.3.4 煤炭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
1.3.5 文献总结及科学问题的提出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工作量说明 |
1.7 创新点 |
2 煤炭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产业发展理论 |
2.1.2 技术创新理论 |
2.1.3 空间布局优化理论 |
2.2 煤炭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典型案例 |
2.2.1 煤炭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
2.2.2 国外煤炭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1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
3.1.1 中国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演变趋势 |
3.1.2 中国煤炭部门消费结构演变趋势 |
3.2 煤炭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分析 |
3.2.1 煤炭部门需求分析 |
3.2.2 未来各省煤炭需求分析 |
3.3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
3.3.1 中国煤炭产业结构问题分析 |
3.3.2 中国煤炭产业空间布局存在问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煤炭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率评价 |
4.1 中国煤炭生态利用效率分析 |
4.1.1 煤炭生态利用效率评价指标选取 |
4.1.2 煤炭生态利用效率模型构建 |
4.1.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4 煤炭生态利用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
4.2 基于TOBIT模型的中国煤炭生态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基于面板的Tobit模型 |
4.2.2 驱动因素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3 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煤炭产业技术经济评价 |
5.1 传统煤炭产业技术经济评价 |
5.1.1 传统煤电经济性评价 |
5.1.2 冶金经济性评价 |
5.2 新兴煤炭产业技术经济评价 |
5.2.1 煤制油气技术经济评价 |
5.2.2 高效燃煤发电技术经济性评价 |
5.2.3 新型煤化工技术经济性评价 |
5.3 煤炭产业技术经济对比及优选方向 |
5.4 中国煤炭产业生产要素贡献率及产出弹性分析 |
5.4.1 模型构建内涵 |
5.4.2 指标选取及处理 |
5.4.3 投入要素产出弹性的确定 |
5.4.4 模型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中国煤炭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优化 |
6.1 煤炭产业布局优化指标体系 |
6.1.1 指标体系的功能与构成 |
6.1.2 构建指标体系的共性原则 |
6.1.3 产业布局优化指标体系的个性原则 |
6.2 煤炭产业布局优化指标体系的确立 |
6.2.1 指标选择的依据 |
6.2.2 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指标内涵 |
6.3 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过程 |
6.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6.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煤炭产业布局优化评价 |
6.3.3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煤炭产业布局优化评价 |
6.4 煤炭产业布局优化评价结果分析 |
6.5 中国煤炭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
6.5.1 煤炭产业结构优化指标体系 |
6.5.2 全国煤炭产业结构优化评价 |
6.5.3 重点区域煤炭产业结构优化评价 |
6.5.4 重点区域煤炭产业结构优化评价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存在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个人简历 |
(4)福建省农业生态效率综合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在粮食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凸显 |
1.1.2 生态文明体质改革下农业绿色发展的趋势 |
1.1.3 主体功能区划为农业生态效率改善提供契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效率 |
1.3.2 生态效率 |
1.3.3 农业生态效率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生态效率研究 |
2.1.2 农业生态效率评价研究 |
2.1.3 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
2.1.4 研究现状评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经济增长理论 |
2.2.2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
2.2.3 生态学理论 |
2.2.4 创新扩散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 |
3.1 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方法 |
3.1.1 常用的生态效率评价方法 |
3.1.2 基于非期望产出SBM模型的农业生态效率测度 |
3.2 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构建思路 |
3.2.2 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选择 |
第四章 福建省农业生态效率时空差序化演变格局分析 |
4.1 福建省农业生态效率测度 |
4.1.1 全省农业生态效率变化 |
4.1.2 地级市农业生态效率变化 |
4.1.3 县域农业生态效率变化 |
4.2 空间演化特征 |
4.2.1 空间分析方法 |
4.2.2 空间自相关 |
4.2.3 方向分布 |
4.3 时序演化特征 |
4.4 时空差异收敛性特征 |
4.4.1 收敛性分析方法 |
4.4.2 地区差异收敛性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业生态效率综合评价 |
5.1 研究对象 |
5.1.1 样本数据统计分析 |
5.2 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静态农业生态效率分析 |
5.2.1 基于SBM-CRS模型农业综合技术效率分析 |
5.2.2 基于SBM-VRS模型农业纯技术效率分析 |
5.2.3 基于SBM模型的农业规模效率分析 |
5.2.4 农业各要素投入的敏感性分析 |
5.3 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动态农业生态效率分析 |
5.3.1 基于MALMQUIST模型的总体动态农业生态效率分析 |
5.3.2 基于MALMQUIST模型的各固定观察点动态农业生态效率分析 |
5.4 农村固定观察点的投入冗余分析 |
5.4.1 农业生态效率与投入产出耦合 |
5.4.2 农业生态低效率的农村固定观察点投入冗余 |
5.5 小结 |
第六章 福建省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6.1 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选择 |
6.2 截面时序模型构建及数据来源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福建省农业生态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 |
7.1 立足时空差序格局,扭转区域生态劣势 |
7.2 削减农业投入冗余,推进结构性节能减污 |
7.3 提高技术正外部性,增强农业创新扩散 |
7.4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
7.5 增加农业固定投资,优化农资配置效率 |
7.6 实施耕地消耗补偿,健全生态导向激励机制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碳排放约束的我国省际生态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生态效率的概念研究 |
1.2.2 生态效率的应用研究 |
1.2.3 现有研究文献总结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生态效率评价的相关理论 |
2.1 生态效率的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循环经济理论 |
2.1.3 生态经济理论 |
2.1.4 低碳经济理论 |
2.2 生态效率评价的基本理论框架 |
2.3 非期望产出的处理方法 |
2.4 生态效率评价方法介绍及选择 |
2.4.1 单一比值法 |
2.4.2 指标体系法 |
2.4.3 模型评价法 |
2.4.4 评价方法的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省际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 省际生态效率评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1 已有文献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3.1.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 气体污染物排放量指标的处理方法 |
3.2.1 熵权法介绍 |
3.2.2 改进的熵权法 |
3.2.3 应用改进的熵权法对气体污染物排放量进行计算 |
3.3 CO_2排放量测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省际生态效率评价模型的建立 |
4.1 SBM模型的基本理论介绍 |
4.2 基于碳排放约束的SBM模型的建立 |
4.2.1 SBM模型 |
4.2.2 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 |
4.2.3 基于碳排放约束的SBM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省际生态效率评价 |
5.1 指标数据的获取及分析 |
5.1.1 数据获取 |
5.1.2 数据的分析 |
5.2 基于碳排放约束的省际生态效率评价 |
5.2.1 将碳排放量作为非期望产出的省际生态效率评价 |
5.2.2 基于碳排放目标约束的省际生态效率评价 |
5.2.3 对于两次评价结果的进一步说明 |
5.3 提高省际生态效率的政策建议 |
5.3.1 促进区域之间的协同合作 |
5.3.2 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创新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6)两型社会背景下湖南工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两型社会研究现状 |
1.2.2 产业生态研究现状 |
1.2.3 生态效率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过程和内容 |
1.5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两型社会背景下生态效率理论研究 |
2.1 两型社会理论研究 |
2.1.1 两型社会的界定 |
2.1.2 构建两型社会的必要性 |
2.1.3 两型社会的特征 |
2.1.4 两型社会的建设路径 |
2.2 产业生态效率理论研究 |
2.2.1 产业生态理论产生背景 |
2.2.2 生态效率的内涵 |
2.2.3 生态效率理论依据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湖南工业生态效率的评价研究 |
3.1 湖南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3.2 基于DEA测算法的湖南工业生态效率评价 |
3.2.1 DEA模型构建 |
3.2.2 建立投入与产出指标体系 |
3.2.3 湖南工业生态效率计算 |
3.2.4 运算结果分析 |
3.3 基于经济—环境比值测算法的湖南工业生态效率评价 |
3.3.1 模型构建与指标定义 |
3.3.2 湖南工业生态效率计算与结果分析 |
3.4 两类工业生态效率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
3.4.1 DEA评价法原理及特点 |
3.4.2 经济—环境比值评价法原理及特点 |
3.4.3 两类工业生态效率评价方法优缺点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湖南工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1 提出假设 |
4.2 基于DEA测算结果的湖南工业生态效率回归分析 |
4.2.1 建立回归模型 |
4.2.2 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 |
4.2.3 估计结果分析 |
4.3 基于经济—环境比值测算结果的湖南工业生态效率回归分析 |
4.3.1 建立回归模型 |
4.3.2 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 |
4.3.3 估计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提升湖南工业生态效率的对策 |
5.1 有效利用科技活动支出 |
5.2 严格控制工业企业规模 |
5.3 切实规范环境保护监督 |
5.4 适度加强政府管制力度 |
5.5 积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
5.6 努力加大工业资本投入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铝冶炼企业生态效率指标构建与应用研究 ——以“中国铝业”和“美国铝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3 论文采用的主要方法 |
2 生态效率指标的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生态效率指标的理论基础 |
2.1.1 循环经济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生态效率的定义 |
2.3 国内外企业生态效率指标构建、应用研究综述 |
2.3.1 文献描述 |
2.3.2 企业生态效率指标构建研究综述 |
2.3.3 企业生态效率指标应用研究综述 |
2.3.4 企业生态效率指标研究述评 |
3 铝冶炼企业生态效率指标的构建 |
3.1 企业生态效率指标的构建原则 |
3.2 企业生态效率环境业绩指标的评价与选择 |
3.2.1 环境业绩指标的评价 |
3.2.2 环境业绩指标的选择 |
3.3 企业生态效率财务业绩指标的评价与选择 |
4 生态效率指标在铝冶炼企业中的应用及评价 |
4.1 中国铝业公司生态效率指标应用分析 |
4.1.1 中国铝业公司概况 |
4.1.2 中国铝业公司披露的环境业绩指标和财务业绩指标 |
4.1.3 中国铝业公司生态效率指标的计算 |
4.1.4 中国铝业公司生态效率的分析 |
4.2 美国铝业公司生态效率指标应用分析 |
4.2.1 美国铝业公司概况 |
4.2.2 美国铝业公司披露的环境业绩指标和财务业绩指标 |
4.2.3 美国铝业公司生态效率指标的计算 |
4.2.4 美国铝业公司生态效率的分析 |
4.3 中国铝业公司与美国铝业公司生态效率对比分析 |
4.4 中国铝业公司生态效率评价及改进建议 |
4.4.1 生态效率评价及存在的问题 |
4.4.2 中国铝业公司生态效率评价改进建议 |
4.5 对生态效率指标的评价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5.2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中国水泥工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丰富生态效率研究领域 |
1.2.2 提高水泥工业生态效率 |
1.2.3 为水泥工业发展和管理提供指导 |
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
1.3.1 生态效率的概念 |
1.3.2 生态效率的应用 |
1.3.3 生态效率指标及测度方法 |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水泥工业生态效率评价体系与方法 |
2.1 水泥工业概况 |
2.1.1 水泥生产概述 |
2.1.2 水泥生产工艺 |
2.1.3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 |
2.2 水泥工业的生态效率 |
2.2.1 水泥工业生态效率定义 |
2.2.2 水泥生态效率现状 |
2.3 传统经济指标体系 |
2.3.1 传统经济指标体系概述 |
2.3.2 传统经济指标体系局限性 |
2.4 水泥工业生态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 |
2.4.1 评价目标 |
2.4.2 构建原则 |
2.4.3 选择指标构建体系 |
2.5 数据包络分析 |
2.5.1 数据包络分析理论简介 |
2.5.2 环境指标的处理方法 |
2.5.3 超效率评价方法 |
3 基于DEA的中国水泥工业生态效率评价 |
3.1 评价指标的确定 |
3.2 数据的来源与统计 |
3.3 数据的处理 |
3.4 数据的分析与评价 |
3.4.1 单项指标分析 |
3.4.2 综合评价 |
4 提高中国水泥工业生态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
4.1 加强环境保护 |
4.1.1 制定生态补偿法规 |
4.1.2 完善准入和环保机制 |
4.2 创新生产技术 |
4.2.1 加大社会科技投入 |
4.2.2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
4.3 优化组织管理 |
4.3.1 建立先进的管理体系 |
4.3.2 优化产业结构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5.3.1 不足 |
5.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DEA模型对农业生态效率评价的实证分析 ——以武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生态效率及其相关概念的研究 |
1.2.2 生态效率核算方法研究 |
1.2.3 生态效率应用研究 |
1.2.4 研究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生态效率评价方法比较 |
2.1 常用生态效率评价方法 |
2.1.1 经济环境单一比值法 |
2.1.2 指标体系法 |
2.1.3 模型法 |
2.2 基于DEA的农业生态效率测度 |
2.2.1 DEA的研究进程 |
2.2.2 DEA方法概述 |
2.2.3 DEA分析模式的选择 |
3 武平县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武平县生态农业发展状况 |
3.2 武平县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选择 |
3.2.1 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3.2.2 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的选择 |
4 基于DEA模型对武平县农业生态效率的实证分析 |
4.1 数据选取和描述统计分析 |
4.1.1 数据选取 |
4.1.2 样本数据统计描述分析 |
4.2 基于DEA模型的武平县静态农业生态效率分析 |
4.2.1 基于DEA-CCR模型的农业生态效率分析 |
4.2.2 基于DEA-BCC的农业生态效率分析 |
4.2.3 基于DEA的规模效率分析 |
4.2.4 对各要素投入的敏感性分析 |
4.3 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武平县动态农业生态效率分析 |
4.3.1 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武平县总体动态农业生态效率分析 |
4.3.2 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武平各乡镇动态农业生态效率分析 |
4.4 生态低效率乡镇的改进 |
4.5 本章小结 |
5 促进山区农业县农业生态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 |
5.1 基于产业结构层面的建议 |
5.2 基于政府层面的建议 |
5.3 基于公众参与层面的建议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基于生态足迹的工业园生态效率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4 文章组织结构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生态工业园发展现状 |
2.1.1 生态工业园内涵 |
2.1.2 生态工业园基本类型 |
2.1.3 生态工业园理论研究现状 |
2.1.4 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建设现状 |
2.2 生态效率研究综述 |
2.2.1 生态效率基本内涵 |
2.2.2 生态效率理论研究 |
2.2.3 生态效率评价方法 |
2.2.4 生态效率与经济增长 |
2.3 生态工业园生态效率内涵 |
2.3.1 生态工业园的复合生态系统特征 |
2.3.2 生态工业园生态效率内涵及基本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生态足迹的工业园生态效率评价方法研究 |
3.1 生态工业园生态效率评价方法研究 |
3.2 基于环境污染账户的生态工业园生态足迹模型 |
3.2.1 生态足迹理论 |
3.2.2 人均生态足迹 |
3.2.3 基于环境污染账户的工业园生态足迹模型 |
3.3 数据来源与模型参数 |
3.3.1 本研究生态效率评价数据来源 |
3.3.2 本研究生态效率评价模型参数 |
3.4 基于生态足迹的生态工业园生态效率评价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昆山高新区生态工业园生态效率评价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4.2 昆山高新区整体生态效率评价 |
4.2.1 昆山高新区从业人口生物效率评价 |
4.2.2 昆山高新区资源能源效率评价 |
4.2.3 昆山高新区环境效率评价 |
4.2.4 昆山高新区生态效率构成因子分析 |
4.3 昆山高新区行业生态效率评价 |
4.3.1 园区电子行业生态效率评价 |
4.3.2 园区精密机械行业生态效率评价 |
4.3.3 园区可再生能源行业生态效率评价 |
4.3.4 园区其他行业生态效率评价 |
4.4 昆山高新区重点企业生态效率评价 |
4.4.1 园区重点企业生态效率评价 |
4.4.2 园区重点企业生态效率空间插值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提高园区生态效率的建议 |
5.4 不足与展望 |
5.4.1 研究中尚存在的不足之处 |
5.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燃煤电站生态效率评价方法的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内生态效率研究知识图谱分析——基于CNKI数据[J]. 韩燕,刘秀莹.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21
- [2]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旅游生态效率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钟屹.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与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 兰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4]福建省农业生态效率综合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D]. 林锦彬. 福建农林大学, 2018(03)
- [5]基于碳排放约束的我国省际生态效率研究[D]. 刘建强. 华北电力大学, 2017(03)
- [6]两型社会背景下湖南工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研究[D]. 王梓龙.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8)
- [7]铝冶炼企业生态效率指标构建与应用研究 ——以“中国铝业”和“美国铝业”为例[D]. 陈婷. 兰州商学院, 2014(08)
- [8]中国水泥工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D]. 王旭.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9]基于DEA模型对农业生态效率评价的实证分析 ——以武平县为例[D]. 钟平英.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1)
- [10]基于生态足迹的工业园生态效率评价方法研究[D]. 芮俊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