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年国内期市交易额创新高(论文文献综述)
柯杨敏[1](2019)在《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风险水平及传递效应研究 ——以大豆、棉花和白糖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十年来,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迅猛,上市品种不断增加,交易量屡创新高。快速发展的农产品期货市场为我国农产品现货市场提供了良好的风险管理平台,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者、加工商和经销商等利益相关主体参与其中。然而,近年来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波动频繁而剧烈,市场风险凸显,严重影响了风险管理功能的正常发挥,进而对整个农产品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包括期货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对国外资本开放程度不断上升,市场不稳定性因素随之增加。作为一个越来越开放的市场,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风险冲击。在此背景下,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风险水平如何?国际和国内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风险传递效应如何?农产品期货和现货市场的风险传递效应如何?论文尝试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以增加市场参与者对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风险水平的认知,并为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风险防控提供一定的政策参考,以促进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更加健康和有序地发展。论文围绕研究问题,分别从风险测度、国内外市场价格关系和期现货市场价格关系等三个方面对相关理论进行了介绍,并对既有文献做了全面的梳理。在此基础上,论文对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历史演变和现状进行介绍,并分别从市场供求状况和相关政策两个方面对研究品种的基本情况做了简要说明。论文采用Va R和ES两个指标对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风险水平进行测度,并通过Co Va R的分析框架对国际和国内农产品期货市场、国内农产品期货和现货市场间的风险传递效应进行全面而系统地研究。针对研究结论,论文从风险防控的视角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发现如下:第一,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风险水平研究。以夜盘交易推出为节点将全样本划分为两个子样本,并将单个交易日(收盘到收盘)划分为交易段(开盘到收盘)和非交易段(收盘到开盘)两个时段。在此基础上,通过ARMA-GARCH(1,1)模型对各样本和各交易时段收益率序列的边缘分布进行拟合。根据模型拟合结果,计算得到了相应的在险价值(Va R)和期望损失值(ES)序列。研究发现:(1)交易段比非交易段的风险水平高;(2)多数情况下,下尾风险大于上尾风险;(3)非交易段的风险水平在夜盘交易推出后有显着的下降;(4)棉花的市场风险大于白糖,白糖大于大豆。第二,国内和国外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风险传递效应研究。通过动态BB1 Copula模型,计算得到了各收益率序列的Co Va R和条件Co Va R序列值。经检验,Co Va R和条件Co Va R序列之间差异显着,由此证实,国内和国外农产品期货市场间存在显着的双向风险传递效应。比较分析的结果显示,国外对国内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风险传递效应更为显着。基于此,论文进一步聚焦于国外对国内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风险传递效应,将其分解为对国内交易段(开盘到收盘)和非交易段(收盘到开盘)的风险传递效应。研究发现:(1)国内外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上尾风险传递大于下尾;(2)大豆和棉花的风险传递大于白糖;(3)国外对国内的风险传递大于国内对国外的风险传递;(4)国外对国内非交易段的风险传递大于对交易段的风险传递;(5)中国推出夜盘交易后,国外对国内非交易段的风险传递有明显的下降,而对交易段的风险传递下降不显着。第三,国内农产品期货和现货市场的风险传递效应研究。论文同样采用动态BB1 Copula模型和Co Va R的分析框架对国内农产品期货和现货市场的风险传递效应展开研究。研究发现:(1)国内农产品期现货市场的上尾风险传递大于下尾风险传递;(2)国内农产品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风险传递大于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的风险传递;(3)白糖期现货市场间的风险传递大于大豆和棉花;(4)夜盘交易推出后,国内农产品期现货市场间的风险传递有所下降,但非常有限。针对研究结论建议如下:(1)期货交易所和相关监管部门应采取适当措施,引导产业企业等机构投资者进入期货市场,优化我国农产品等期货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以推动和促进夜盘交易等市场机制的功能得以更好地发挥;(2)在防范和应对国际对国内期货市场和国内期货对现货市场的风险传递中,应结合我国农产品期货和现货市场背景,构建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以提升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水平;(3)稳步推进我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合理定位我国期货市场的优势所在,吸引国际资本有序入场,提升我国期货市场在国际期货市场的影响力。本文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1)通过条件在险值(Co Va R)的相对变动对市场风险传递效应进行刻画,突破已有文献基于波动传递进行分析的做法,对风险传递效应的刻画更为科学、准确和直观;(2)以时间因素为核心切入点,重点考察了夜盘交易推出前后和不同交易时段市场风险及市场风险传递效应的差异,更加深入和系统地揭示了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风险及风险传递效应的结构性特征;(3)分析国内外市场的风险传递效应时,针对不同区域交易时间不同步的问题,按照“事件发生先后原则”进行了合理的数据调整,有效降低了时差因素对研究结果造成的影响,提高了研究过程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价值。
石启龙[2](2019)在《股票期现跨市场操纵监管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市场操纵通过虚构市场供求关系控制价格波动以制造交易价差获利的内在机理一成不变,但具体的实施策略则受制于资本市场的结构。在资本市场隔绝结构中,市场操纵行为因被限制于单一市场而展现为传统的单市场操纵形态。随着金融衍生品的诞生开启了资本市场的融通趋势,股票市场与期指市场间的价格关联效应使跨市场操纵成为新动向,并形成交易型和信息型两种实施模式。其中,交易型模式利用股价指数的可操纵性,直接以交易行为虚构市场供求,控制市场价格,借助股票期现跨市场价格关联渠道牵引关联市场价格波动以获利;信息型模式通过向市场释放信息诱导交易的时点和方向,虚构市场供求,控制市场价格,借助股票期现跨市场价格关联渠道牵引关联市场价格波动以获利。国际资本市场的一体化融合催生出利用资本市场跨境价格关联渠道实施的更为复杂、隐蔽的跨境操纵实施模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影响的波动性是市场操纵的实施基础,控制价格波动以获利的机理使操纵行为蕴含价格波动风险,风险在资本市场隔绝结构中因被限制在单一市场内而显现非系统性。在资本市场融通趋势下,跨市场操纵的价格波动风险沿跨市场价格关联渠道释放,并在金融综合经营格局下跨行业、跨机构、跨市场系统性溢出,在现有基于金融分业体制和资本市场隔绝结构的监管法律制度下产生监管盲区,威胁金融安全,隐含市场和法治的双重危机。究其原因,一是监管权创设有欠缺,现有操纵行为监管局限于行为规制和事后惩治的微观层面,缺失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二是监管权配置不合理,以证监会为绝对权威的“倒金字塔”监管结构和低效监管协调机制抑制监管效率;三是监管权运行有障碍,市场分割式的操纵禁止规范框架缺乏整体监管视阈,造成跨市场监管缝隙,而价量控制的市场操纵本质认知疏离于操纵行为的实施机理和发展趋势。问题源于现有操纵行为本质认识囿于资本市场隔绝结构下单市场操纵认知,将市场操纵监管局限于投资者保护和事后惩治等微观行为监管层面,无法应对跨市场操纵价格波动风险的系统性演变。对此,市场操纵本质把握应从关注操纵结果的价格操纵和价量控制以及操纵行为的欺诈和市场欺诈延展至操纵的实施条件。滥用市场优势控制价格的市场操纵本质认知通过行为的前提和结果表征行为的操纵性,可以重构市场操纵监管内涵,在完善市场分割、行为规制、事后惩治的微观监管制度基础上,引入全局视阈、风险治理和事前防范的宏观监管制度,构建统合性监管制度框架。首先,防范是关键。在操纵行为监管制度设计中引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理念和制度,在立法中确定人民银行的宏观审慎监管职责,并顺畅其监管视阈覆盖资本市场的法律途径。然而系统性风险概念的模糊使宏观审慎监管权存在滥用可能,对此,一是在监管权配置方面贯彻以权力制衡理念,在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议事机制基础上构建高效的资本市场监管协作机制,强化监管信息交流和共享,遏制监管行为偏差,构建监管资源高效配置、信息流动顺畅的“金字塔型”市场监管体系结构,在双边和多边层面推进资本市场的国际监管协作机制;二是在监管权运行方面限定监管权边界。围绕市场优势设置主动防御的信息监管制度,根据不同类型操纵行为的风险程度设置差异性的合格投资者制度;改进投资者分类监管制度,重点监测市场优势投资者;设置跨市场交易大额登记制度。其次,惩治是底线。惩治的正当性依赖于规范的科学性。跨市场操纵与单市场操纵具有相同内在机理和行为结构,只是借助跨市场价格关联渠道将原本局限于单市场内的价格控制行为和清仓获利行为分置于价格关联市场,并无实质独立性,可以纳入现有操纵禁止规范予以治理。但应修订现有市场分割的操纵禁止规范体系以应对跨市场操纵的新动向,一是加强立法衔接,弥合跨市场监管缝隙,确定《证券法》和《期货条例》为资本市场基本法和特别法,全面覆盖资本市场操纵行为;二是平衡规范的保障和保护功能,设置以行为模式为核心的“具体规范”规制已有操纵行为,以授权裁量为核心的“授权规范”涵射未来操纵行为;三是在“可替代”原则下通过危险犯、行为犯、结果犯等构成要件差异化设置,实现对跨市场操纵的有效监管。
高健多[3](2017)在《我国商品期货价格与相关上市公司股价的动态关联性研究 ——以铜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品种体系日渐丰富。截止至2016年末,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已上市46种商品期货合约,交易量连续7年位列世界第一。随着商品期货市场规模的日益扩大,商品期货市场对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作用也日益明显,如果商品期货市场价格出现剧烈的波动,必然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目前我国正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虽然对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稳定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但是这一过程导致了大宗商品期货价格的大幅波动,与之相关的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明确我国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波动与相关行业股价的动态关联性,对于理解两市场间的反馈作用、监控并防范市场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股票市场投资者也可根据期货市场变化做出最优的投资决策,或者在两市维持稳定的相关性趋势时制定可操作的套利策略。我国目前对于大宗商品期货价格与相关行业股票价格的关联性研究多为定性研究,即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或者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方法来判断两市场间的风险溢出关系的存在性与方向性,没有给出量化的相关性系数及其变动趋势。并且在研究对象方面,现有研究大多分析特定品种商品期货价格与单只股票价格的相关性,或者研究商品期货与某一行业股价指数的相关性。考虑到商品期货价格变动对其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的经营业绩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为更科学、准确地呈现出两者之间的动态相关性,本文将行业相关股票区分为上游和下游,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股票编制成股价指数以避免个股的异质性对结果产生影响,并应用DCC-GARCH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直观的两市场相关系数的变动图。同时,以铜为例先后在理论和实证方面研究了我国商品期货价格波动与相关上市公司股价的动态关联性,以期为相关行业企业、金融投资者、市场监管部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在理论方面,本文借鉴主流的期货、股票定价理论,结合影响铜期货价格、股票价格的具体因素,归纳总结出四种期价与相关股价之间的传导机制。第一,商品期货价格的波动会通过其价格发现功能影响现货价格变化,继而会影响相关上市公司的生产成本或销售利润从而造成公司股价的波动。第二,商品期货价格波动信息传导到股票市场使其形成特定商品板块内联动效应,进一步带动板块中其他上市公司股价的涨跌。第三,存量资金不断追逐高收益,在四个大类资产配置之间流转交易,可知期市与股票市场之间的资金相互牵制从而使两市场呈现出一定的动态相关性。第四,投资者根据期货价格的变动预期相关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变化,并立即在股票市场上采取行动,使得期价与相关股价的关联性在短期内得以显现。实证检验部分,本文选取了从2007年至2016年十年间铜期货价格与铜产业链上下游共1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日收盘价数据,并参照上证50指数的编制细则编制了铜业上、下游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指数,然后对铜期货、铜业股价指数的对数收益率序列进行描述性统计、平稳性检验、ARCH效应检验后,应用DCC-GARCH模型估计得出下述结论:第一,铜期货价格的波动与铜业股票价格的波动之间存在单向的波动溢出效应,铜期货价格前期的波动率会影响股票价格当期的波动率。这表明期货市场对于股票市场的联动性在增强,铜业企业若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会稳定经营效益降低经营风险,则可利好其股票价格。第二,在整个样本期间内,铜业股票价格指数与期货价格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均具有显着的时变性。铜业上游股价与期价的动态相关性强于铜业下游股价与期价的关联性,且铜业上游股指相较于下游股指与期货的相关性的波动程度更大。第三,当铜期货价格处于长期下降通道时,股价与期价的关联性明显降低。在此阶段,股价与期价的动态相关系数低于0.2,商品期货可以作为广大投资者构建多元化投资组合的重要金融工具。由于商品期货的保证金机制,投资者便可以用较低成本来分散投资组合的风险。
孙育健[4](2016)在《江苏省期货公司转型升级研究》文中认为期货是风险管理的工具。传统经纪业务时代,期货公司向客户提供的仅仅是风险管理的通道;创新发展阶段,期货公司提供的是综合服务。手续费率不断降低,使得江苏省期货公司必须实施业务转型,摆脱单一的经纪业务,优化收入结构。江苏省期货公司转型升级是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在转型初期,江苏省期货公司在创新业务开展方面已经落后于江苏省地区以外期货公司。但是本文从试点推广、规范发展和创新升级三个阶段回顾了期货公司发展的历史背景,从交易所主导阶段、期货公司自我发展阶段和创新发展三个阶段分析了江苏省期货公司发展的历程。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建立SWOT模型,利用数据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江苏省期货公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现实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江苏省期货公司的转型升级四点对策和建议,包括加快推进向创新业务转型,尽快解决人才和机制等问题,抓住机遇尽快实现向创新业务转型的突破,利用产业优势推进风险管理水平的升级。希望江苏省期货公司能够在期货行业新一轮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
王懿[5](2015)在《期货业不走寻常路》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统计表明,2014年中国期货市场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均创新高,2014年1—12月全国期货市累计成交额为291.9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16%;累计成交量为25.05亿手,同比增长21.54%。业内人士分析,2014年第四季度国内期货市场交易量和交易额反季节性回升,造成了
苏乐生[6](2013)在《外部多空事件对股指现货与期货间价格关联性影响与实证研究 ——以台湾、香港地区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中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已扮演相当重要的火车头角色。不过,在世界衍生性商品市场发展上,成长步调仍相对的较慢,故具有相当大的成长潜力与空间。在衍生性金融市场中的期货商品,由于其具有投机、避险、套利及价格发现等重要的市场交易功能,故在衍生性金融商品发展过程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若从全球成熟市场期货商品发展的经验来看,金融期货的规模远远大于商品期货,通常金融期货和商品期货的比例应该在9比1。根据2012年美国期货业协会(FIA)的最新统计,商品类衍生品交易量占全球衍生品交易量的比重仅为14.4%,金融期货和期权交易量所占比重达到84.5%。综由上述,显见全球衍生性商品市场发展中,金融期货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也是中国衍生性商品市场中,最具成长潜力的商品。而其中属于金融期货商品的股指期货成交规模与成交额往往超过整体期货市场的一半以上。这也就是本文以股指期货作为本文研究主题的主要原因。中国金融期货商品发展,自2010年4月16日推出第一支股指期货商品-沪深300股指期货以来。在2012年全球股指期货交易量排名中,沪深300股指期货已居于第5位。由此可见,中国股指期货的发展潜力与日俱增。对于市场投资人若要能灵活运用期货之投机、避险、套利及价格发现等重要功能。势必需要了解其基本的价格关系,因此本研究将从期货与现货的价格关系出发,了解期、现货间的价格发现功能,并进一步针对期、现货间套利交易进行分析研究。不过,近年来从全球次贷风暴到后续各国政府释放货币宽松等利多,国际重大利空与利多事件发生频率日增。也由于金融全球化、自由化的发展和交易技术的提高,国内外金融市场间信息传递速度大大加快,传导渠道亦日渐增多。此外部市场因素部分对于期、现货间信息传递关系造成相当的冲击,亦对期、现货间价差关系、套利策略与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由近年的研究分析报告中,发现对此部分的相关研究着墨相对较少,也希望未来能带动更多研究者持续透过两岸三地的期货市场的研究分析,为中国期货市场健全发展提供更多参考与贡献。这是触发本论文撰写的主要研究动机。综合上述,由于中国推出第一支股指期货商品的时间稍晚,并未经历上述全球重大利空与利多事件的洗礼与考验。但是台湾地区与香港地区的股指期货因成立时间较早,已经历过全球重大利空与利多事件的冲击与影响。故本研究以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等市场为例,透过观察次级房贷金融海啸重大事件以及全球政府实施QE利多等时期。观察两区域的股指现货与期货间价格关联性(领先、落后、回馈、协整等关系)与相关套利策略应用是否受到影响。作为未来中国期货市场面对类似事件时,推估可能会造成的影响冲击,并提前拟定投资政策与策略因应。本文研究期间乃自2004年1月1日至2012年7月31日止,涵盖了金融次贷利空前、中、后与美国QE利多期间等事件的交易日,选取各交易日内期货与现货每5分钟的资料作为观察值,并以其收益率作为主要变量。在研究方法部分,采用实证描述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实证说明和技术模型等手段。首先,综述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不同地区期货市场、期货与现货价格关联性的定义、形成机理、理论解释以及研究视角进行归纳和总结。基于市场整合理论着重从市场信息传递等角度分析两岸三地个别之股指期货、现货市场的价格关联性。其次,以实际价格数据为依据,并按照市场多、空事件的不同时期进行区隔实证,应用关联性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在市场多、空事件期间影响下,对台湾与香港地区股指期货与现货价格之间的信息、传递效应和引导关系的冲击。同时亦观察多、空事件对台湾地区股指期货与现货间,价差套利关系变化与交易策略的影响。在综合以上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台、港地区期货市场发展的实际经验,对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战略和思路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透过本研究得出以下之结论:一、在ADF单根检定之下,发现在台湾地区、香港地区,不论在多、空事件的任何时段;亦或是2010年成立至今的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在取对数后之股指期货或现货,数列仍皆是呈现不稳定之型态。但经过取一次差分后(报酬率),期、现货数列均达稳定型态。故可知期货与现货为I(1)之数列,整合级次皆相同。此一结果与国内外之相关研究结果相符。二、根据协整的检定结果,发现无论市场处于利多时期与利空前、后或发生时期,台湾地区与香港地区,亦或是2010年成立至今的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其股指期货与现货间皆维持一长期均衡关系。两个数列报酬率的走势上具有同步移动(move together)的情形。也就是说两岸三地个别的股指期货与现货间存在一协整关系,表示两者可能在短期会受到不同市场供需或因素之影响,而导致价格偏离的情况,但长期而言,期货与现货的价格走势仍是维持相同的方向,且处于一个长期的均衡关系。三、在因果关系部分,台湾地区,在利空(次贷)与利多(QE)事件发生的期间,期、现货间出现明显双向回馈的关系,显示当市场出现利空或利多事件时,期货亦会出现明显价格发现功能,而且期货领先与因果关系的统计检定值较现货领先期货的部分更为显着。然而,在次贷风暴前与结束后,台湾股指现货转为领先股指期货。可能是台湾的交易市场中乃以现货市场最为活络,期货市场由于仍处于发展阶段中,交易程度相对仍弱于现货市场。而香港地区,期货市场由于成立时间较早,市场机制架构成熟度高,交易活络且参与资金国际化与多元化,市场交易效率较高。故可以发现无论利空(次贷风暴)前、后与发生时期,亦或是利多(QE)事件发生时期,香港股指现货与股指期货间皆出现彼此具有双向因果关系,亦即具有双向回馈的关系。且当市场处在利空时期,指数处于下降趋势时,期货领先现货的效果明显较利多时期来得高。2010年成立至今的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由于为首档发行之金融期货,受到政府与市场普遍重视,沪深300股指现货与股指期货间皆出现彼此具有双向因果关系,亦即具有双向回馈的关系。另外,在”领先一落后”关系上,由于香港期货市场交易与资金较具效率性,故无论在多、空事件各种不同时期的影响下,香港股指期货与现货出现彼此落后时间短。主要皆为落后1期的模型最为恰当,也就是大约落后5分钟左右。相较于台湾地区与中国的股指期货与现货间之落后期数约2-3期为短。四、在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方面,不论在台湾、香港地区,按照外部利空与利多时期来观察,当外部利空发生的前、后时期,基本上,无论期货亦或是现货,可以解释自身的预测误差方差皆很高,表示大部分的波动来源,仍是来自于自身的变异程度。但相对上,尤其是在利空(次贷)与利多(QE)事件发生的期间,期货对现货预测误差方差的解释程度会明显高于现货对期货预测误差方差的解释程度。也就是说期货影响现货解释程度明显增加。五、此外,有关在外部多、空因素下,对台湾地区股指期、现货价差与套利交易关系分析,可以发现在利空发生时期,因为市场可能出现预期过度反应现象,期货价格发现效果明显。不仅出现逆价差的频率较高,若进行套利的报酬率也明显优于一般时期。而在利多时期,此时出现正价差套利机会增加,期货价格发现效果明显,进行正价差套利的报酬率也明显优于逆价差套利。在政策建议部分,由本文实证分析结果可知,期货市场的主导地位在多、空事件发生时期获得明显提升,显示事件因素与期货价格发现的功能存在正向关系。在全球利空与利多事件频率日增,而中国期货市场仍在持续发展之际,市场一旦发生利空与利多事件,市场投资者或政府相关机构,可适时透过期货显着的价格发现特性,运用其所衍生出投资、避险与套利的功能,达成投资目标与遂行相关政策运作之目的,同时亦可增加期货市场的运用效率。最后,本文尝试从商品多元化与创新、业务模式发展与创新、市场参与者的结构改善、交易制度与系统的升级、加强与全球金融交易所的合作、完善的法令制度规范以及因应外部重大利空事件对策等不同视角,以台湾地区与香港地区为例,提供中国期货市场未来发展上相关的建议,期使中国期货市场能够稳健的成长与茁壮,逐步迈向衍生性商品成熟市场之林。
薛伟[7](2013)在《GL期货公司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政府稳步发展期货市场、积极发展机构投资者的重大战略部署下,随着股指期货等品种的陆续上市、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等创新业务的不断推出,我国期货市场呈现出越来越繁荣的景象。当前期货行业正处于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的关键时期,期货市场面临重大历史机遇,也存在巨大的挑战。作为券商系的GL期货公司,2011年以来保证金规模上了一个台阶后,连续两年出现滞涨,这与公司IB业务停止不前、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等有一定的关系。GL期货公司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把握住战略机遇,针对营销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合理的市场营销模式,改进市场营销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实现GL期货公司跨越式发展,争取业绩再上新台阶。本文在借鉴营销相关理论及国内外期货市场营销研究动态分析基础上,运用PEST模型和波特五力模型对外部环境、行业竞争结构以及竞争对手进行分析;运用SWOT矩阵分析方法,评价了GL期货公司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揭示出公司营销中存在的IB业务停止不前、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及成因。运用竞争战略理论分析表明,GL期货公司应该选择差异化战略作为其主要竞争战略。以此为基础,研究制定市场细分、市场定位、客户分类分级方案;从产品、定价、渠道等七方面着手,研究设计出GL期货公司的产品创新、IB业务流程完善、差别化费率、团队建设等实施方案。同时,从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加强信息技术建设、提高研究咨询能力等八个方面,提出GL期货公司强化营销策略保障对策与建议。本文研究制定的市场营销策略方案,有助于GL期货公司及类似企业改进其营销策略和管理,增强市场开发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出的关于强化市场营销管理的对策与建议,对GL期货公司及其它期货公司改进市场营销工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陈志伟[8](2012)在《我国期货市场服务豆类产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豆类产品的消费品种多样化和消费群体增加,我国大豆供需缺口持续加大;特别是转基因大豆的大举进入,国产大豆的市场份额节节败退,国际粮商呈现“绑架”国内豆类产业链之势;加之全球金融化背景下,欧美国家通过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奠定了以期货交易中心为载体的大宗商品和资产定价中心的国际市场格局,牢牢控制着豆类产品的价格“话语权”。如何利用期货市场服务豆类产业发展,提升豆类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亟待研究。本文通过多变量GARCH模型和方差分解模型研究豆类国内外期价和国内现价波动的相关性发现,CBOT期价对DCE期价有良好的传递效应,反之则不明显;DCE期价对国内现货的引导作用并不显着,价格发现功能较弱,大商所豆类期价较大程度上是CBOT豆类期价的反应;国内商品的现价走势有一定的独立性,且对DCE期价有一定的反作用。本文最后从产业链期货的角度出发,分析处于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期货公司能够为豆类产业链相关主体提供的服务,并归结为具体模式。健全国内农产品期货市场,加大期货新品种培育,提升企业的参保意识,明确期货公司的服务职能将改变现有豆类企业所面临的困境,促进我国豆类产业链健康持续的发展。
莫纯政[9](2011)在《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根源的马克思主义解读》文中提出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美联储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过度发展。后来开始加息,房价从2006年6月起连续下跌。2007年8月美国贝尔斯登对冲基金停止赎回,次贷危机开始爆发。2008年2月,英国北岩银行被国有化,标志着次贷危机传递至欧洲。2008年3月,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2008年9月,美国政府接管房地美与房利美,意味着美国金融市场爆发系统性危机。随后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被美洲银行收购,高盛与摩根士丹利转为银行控股公司,至此华尔街五大投行已经集体消失。此外,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被美联储注资实施国有化。同时,美国、日本、欧元区等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在2008年下半年集体陷入衰退,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减速,世界经济整体低迷。危机影响下,欧洲还引发了以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为代表的主权债务危机。源于美国的危机向世界蔓延,危机由国别危机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是自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国际性危机。中国金融业遭受巨额投资损失,对出口冲击很大,巨额美元外汇储备资产面临极大的汇率风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可谓内忧外患,在此背景下,有必要深入研究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思考和探寻某些问题的答案:第一,当前危机如何定性,和以往危机比较有什么不同;第二,当前危机是如何发生、发展的,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第三,当前危机对世界造成了多大影响,中国受到了哪些冲击,中国应当采取怎样的办法应对危机。本文围绕以上问题展开了相关的考察和研究,一共分为五章进行论述:第1章为导论,首先简明扼要地描述国际金融危机的基本过程,介绍本文的基本框架结构,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方法,对金融危机进行考察研究。第2章为文献综述,总结和归纳国内外学者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根源的看法,并且进行分类和初步评析。研究结果可以分为两大类:外生论主要把危机根源归咎于“缺乏监管”、“低估风险”、“透支消费”、“新自由主义”等等;内生论主要把危机根源归咎于“人性贪婪”、“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等等。以上观点有些是相对片面甚至是错误的,把单方面的原因、阶段性的问题、外部性的影响因素当作危机的根源。只有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出发,才能发现危机最深刻的根源。第3章以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和列宁帝国主义理论为基础,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进行全面的考察和研究。1、首先介绍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金融危机理论以及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归纳马克思经典着作中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条件、现实性条件,以及虚拟资本和金融危机的关系等;帝国主义理论主要将用于说明资本主义已经发展的新的垄断阶段,当前金融危机的爆发说明当代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更加深化了。2、资本主义危机随着时代变迁和经济形态变化已经发生了转型。世界经济中服务业的比重上升,金融业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利润的最主要来源,金融业占据主导地位。虽然资本主义危机不断发生,其实质还是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但是危机形式由古典周期性产业危机向现代周期性金融危机转型了,并且尤其以虚拟经济的极度膨胀为重要特征。3、信用膨胀和全球化是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催化剂。信用膨胀使资本主义的实体经济逐渐“空心化”,经济金融化、金融证券化、金融全球化趋势都在加速,这也使当代资本主义的矛盾不断地累积和深化。第4章通过对资本主义危机历史的回顾,并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进行比较,从而总结出当前危机的四个方面的特征:(1)生产过剩和“需求过度”并存;(2)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失衡;(3)危机对世界各国造成更加广泛的冲击;(4)充分体现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金融霸权的腐朽性。进一步把握这些特征,将会对各国应对危机采取的政策措施有参考意义。第5章主要探讨面对危机中国应当如何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现实经济和理论界都造成冲击。对中国经济而言,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继续推进扩大内需战略;(2)对内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对外积极探索人民币国际化、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另一方面,从批判当今资本主义依仗的经济理论、金融货币政策、复杂数理模型出发,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可持续的包容性发展模式。本文在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第一,结合了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和列宁帝国主义理论,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既看到经济运行层面的具体原因,更看到危机背后最根本的矛盾。另外,运用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深刻认识到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当前危机的条件和形式变了,但本质上并没有改变,而且更具寄生性和腐朽。第二,进一步总结资本主义“古典危机”与“现代危机”的联系和区别。资本主义历史上发生了多次危机,最突出的经济现象就是商品过剩、消费不足,这属于“古典危机”;但是当前危机突出的表现为“寅吃卯粮”、“需求过度”。所以,资本主义危机已经发生了转型,因而在理解和应对危机时,应该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情况作出新的政策调整,找到解决“现代危机”的良方。第三,比较完整地阐释了虚拟经济与当前危机的关系。当前危机的发展脉络为:实体经济问题深化造成利润率下降,资本增值途径转向虚拟经济和透支消费模式,随后违约率提高和虚拟经济泡沫破裂,金融系统爆发危机,继而扩散至全球。发达国家金融业已是主导产业,虚拟经济规模和膨胀速度历史空前,资本主义危机的催化剂和爆破点都集中于金融领域。第四,比较全面地考察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从纵向角度,链接实体经济问题、次贷危机、国际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传导过程;从横向角度,考察了危机通过国际资本市场、国际贸易扩散到世界各国。同时,其他国家会逆向对发达国家施加反作用。本文认为当前危机是国际性的,因此,世界要走出危机也一定要充分考虑世界各国的利益诉求。中国既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又要重点防范国际风险;既要继续发挥好国际市场的积极作用,更要解决本国国内问题。本文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方面:1、尚未设计出良好的数理模型对相关问题进行实证检验,涉及到金融证券方面比较艰深的理论模型、操作手段等等,理解不够透彻,运用过程中难免有不妥之处。2、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本文对相关范畴、理论的理解不够,驾驭起来比较困难,用来考察当前危机,必定存在偏颇和不足。另外,掌握的文献资料难以实现全面覆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和判断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发展变化中,各种政策效果尚待观察,危机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无法准确预测。因此,本文对于中国应对危机的政策建议并未形成全面、系统的应对方案,限制了其对中国现实经济的指导作用。
汪洋[10](2010)在《虚拟经济视角下金融危机研究》文中指出世界各国金融自由化推动了资产证券化和金融创新,结果却引起了虚拟资产的大规模扩张。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掀起了以“自由化”为特征的金融改革浪潮使得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加快,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拉美债务危机、欧洲货币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等,这些金融危机共同的特点是危机产生的危害主要局限于局部范围,并没有扩散至全球。而爆发于20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则与以往不同,它起源于美国,蔓延至全球,最终对世界各国的经济体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次金融危机造成的破坏超越了以往所有的金融危机。虽然危机爆发已经过去三年了,在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之下,世界经济在坎坷中不断前进,但是留下很多问题等待我们去思考,现实迫切要求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通过对近几次金融危机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危机产生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即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虚拟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起初是在实体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了,它依附并服务于实体经济。但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黄金非货币化使美元摆脱了束缚成为制度化的国际货币,导致了美元对全世界提供了流动性扩张。在全球流动性膨胀的过程中,虚拟经济规模快速加大,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入了证券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最终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由于虚拟经济具有波动性特征,这使原本就脆弱的金融系统出现崩溃的可能性大大提高。而在虚拟经济领域中,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由于其高杠杆和高风险,使之成为引发本轮金融危机的引爆点。本文以美国金融危机为背景,从虚拟经济视角对金融危机进行理论研究,其意义在于:本文研究了世界经济虚拟化趋势及其高风险性,从理论上丰富和揭示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联性,指出虚拟经济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而发展;由于“金融窖藏”的存在,现代货币数量理论必须考虚拟经济因素,考虑货币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流动,这丰富了货币数量理论的同时也为政府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从理论上揭示了场外衍生交易高风险性是造成本轮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指出了金融创新给世界经济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埋下了危机的种子,所以政府必须加强对场外衍生品交易的监管。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对论文选题背景、研究意义、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和论文创新等进行概括性说明;第二章对虚拟经济和金融危机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金融危机的特征、表现形式和金融危机理论,以及虚拟经济的特征和发展阶段,最后揭示了虚拟经济和金融危机之间的联系;第三章从宏观层面解释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即不协调性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常态,所以金融危机不可避免;第四章从中观层面解释金融危机的原因,即经济虚拟化使原本脆弱的金融系统更加容易崩溃;第五章从微观层面解释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即场外金融衍生交易的高杠杆性和缺乏监管,使之成为金融危机爆发的源头;第六章对美国金融危机做了案例分析,验证了上文中对虚拟经济条件下金融危机理论研究;第七章研究了在虚拟经济环境下,中国如何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市场安全,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论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本文构建了虚拟经济视角下金融危机的研究框架,该框架由三个层次组成:在宏观层面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非协调性是引发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中观层面上,由于经济虚拟化加大金融脆弱性,从而引发金融危机;在微观层面上,论文研究重心集中到虚拟经济领域中的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环节,由于它具有高风险和难监管的特征,往往成为金融危机的源头。第二,通过研究分析这次美国金融危机,论文揭示了与以往金融危机不同的新的特征和表现形式。以往的金融危机主要表现在实体经济领域,危机范围也是局部的,而本次金融危机产生于虚拟经济领域,危机的范围更是波及到了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这次危机也论证了金融危机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金融危机理论也需要不断的补充更新。第三,针对当前经济体系中虚拟经济逐步超越实体经济的现实,论文提出传统的货币理论已经不能完全解释当前的经济现象的观点,在论文中我们尝试将虚拟经济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结合起来研究货币循环机制和金融窖藏,为解释这次美国金融危机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也为政府在制定货币政策市提供参考。第四,本文提出经济虚拟化的两个主要表现形式:一是产业空心化,是在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二是金融衍生品膨胀,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金融衍生品是实现金融深化的重要工具,它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健全市场架构,同时又可以通过基础市场融资规模的扩大来提高融资效率。这两者本身并不会产生金融危机,但是当经济出现产业结构缺口和衍生品泛滥时,它所产生的破坏力是任何国家都难以承受的。
二、2003年国内期市交易额创新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国内期市交易额创新高(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风险水平及传递效应研究 ——以大豆、棉花和白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市场风险 |
1.3.2 风险传递效应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和不足 |
1.5.1 研究创新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风险测度理论 |
2.1.2 一价定律和价格空间均衡理论 |
2.1.3 期现货价格关系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农产品价格风险研究 |
2.2.2 农产品价格传递研究 |
2.2.3 市场风险传递研究 |
2.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风险测度与风险传递效应测度方法 |
3.1 市场风险测度 |
3.1.1 在险价值法(VaR) |
3.1.2 预期损失法(ES) |
3.1.3 基于GARCH模型的Va R和 ES测度 |
3.2 市场风险传递效应测度 |
3.2.1 条件风险值计算 |
3.2.2 风险传递效应测度及相关检验 |
第4章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历程及现状 |
4.1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历程 |
4.2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现状 |
4.3 研究品种选择与基本情况介绍 |
4.3.1 研究品种选择 |
4.3.2 研究品种基本情况介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风险水平分析 |
5.1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风险水平测度 |
5.1.1 指标说明 |
5.1.2 样本统计分析及边缘分布估计 |
5.1.3 风险水平测度结果 |
5.2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风险水平比较 |
5.3 本章小节 |
第6章 国内和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风险传递效应分析 |
6.1 国内和国际农产品期货价格关联性分析 |
6.1.1 国际农产品期货价格特征分析 |
6.1.2 国内和国际农产品期货价格传递机制 |
6.2 基于全样本的国内和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风险传递效应 |
6.2.1 风险传递效应测度 |
6.2.2 风险传递效应比较 |
6.3 基于子样本的国内和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风险传递效应 |
6.3.1 风险传递效应测度 |
6.3.2 风险传递效应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国内农产品期货和现货市场风险传递效应分析 |
7.1 国内农产品期货和现货市场价格关联性分析 |
7.1.1 国内农产品现货价格特征分析 |
7.1.2 国内农产品期货和现货价格传递机制 |
7.2 国内农产品期货和现货市场风险传递效应分析 |
7.2.1 风险传递效应测度 |
7.2.2 风险传递效应比较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第5章附件 |
附录2:第6章附件 |
附录3:第7章附件 |
附录4: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成果 |
致谢 |
(2)股票期现跨市场操纵监管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实证分析法 |
1.3.2 规范分析法 |
1.3.3 历史研究法 |
1.3.4 比较分析法 |
1.4 文献综述 |
1.4.1 跨市场操纵的可行性问题 |
1.4.2 跨市场操纵的本体论问题 |
1.4.3 跨市场操纵的监管法律制度 |
1.4.4 经济法理念和制度治理跨市场操纵的优势 |
1.5 研究逻辑思路与内容(图) |
1.6 难点与贡献 |
1.6.1 难点 |
1.6.2 创新 |
1.7 不足与展望 |
第2章 股票期现跨市场操纵的基本模式 |
2.1 跨市场操纵的生成逻辑 |
2.1.1 跨市场交易的界定 |
2.1.2 跨市场交易的类型 |
2.1.3 跨市场操纵的生成 |
2.2 交易型跨市场操纵模式 |
2.2.1 股价指数的可操纵性 |
2.2.2 交易型跨市场操纵的内在机理 |
2.2.3 交易型跨市场操纵的实施策略之一:操纵指数权重股 |
2.2.4 交易型跨市场操纵的实施策略之二:操纵期指合约 |
2.3 信息型跨市场操纵模式 |
2.3.1 资本市场的信息传递机制 |
2.3.2 信息型跨市场操纵的内在机理 |
2.3.3 信息型跨市场操纵的实施策略 |
2.4 跨境型跨市场操纵模式 |
2.4.1 资本市场国际一体化进程 |
2.4.2 跨境型跨市场操纵的内在机理 |
2.4.3 跨境型市场操纵的实施策略 |
第3章 股票期现跨市场操纵的系统性风险演变 |
3.1 单市场操纵所蕴含风险的非系统性:以股票市场为例分析 |
3.1.1 市场操纵的价格波动风险 |
3.1.2 单市场操纵风险的表现 |
3.1.3 单市场操纵风险的特质 |
3.2 衍生品市场操纵蕴含风险的系统性端倪:以期指市场为例分析 |
3.2.1 期指市场的诞生 |
3.2.2 期指市场的特有属性 |
3.2.3 期指市场操纵风险的特质 |
3.3 跨市场操纵风险的系统性演变 |
3.3.1 资本市场的融通变革 |
3.3.2 跨市场操纵风险系统性演变的机理:跨市场信息传导机制 |
3.3.3 跨市场操纵风险系统性演变的渠道:跨市场价格关联机制 |
3.3.4 跨市场操纵风险的系统性展现 |
第4章 市场操纵监管法律制度的失灵 |
4.1 监管权配置的失衡 |
4.1.1 市场操纵监管主体的梳理 |
4.1.2 宏观审慎监管主体缺位 |
4.1.3 监管协作机制有待完善 |
4.1.4 监管体制的“倒金字塔”结构 |
4.2 监管权运行的失范之一:操纵禁止规范滞后 |
4.2.1 市场操纵禁止规范的梳理 |
4.2.2 缺失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基本规则 |
4.2.3 市场分割的规范体系 |
4.2.4 逻辑混乱的规范结构 |
4.3 监管权运行失范之二:操纵行为实质认知失当 |
4.3.1 市场操纵实质界定的梳理 |
4.3.2 立法中价量控制界定的“似是而非” |
4.3.3 实践中交易量控制界定的“舍本逐末” |
第5章 市场操纵本质的新认知及监管创新 |
5.1 域外市场操纵本质认知的考察 |
5.1.1 欺诈理论 |
5.1.2 市场欺诈理论 |
5.1.3 价格操纵理论 |
5.2 既有市场操纵本质认知的困境 |
5.2.1 疏离于市场操纵的实施机理 |
5.2.2 隐含监管权力滥用的危险 |
5.2.3 局限于对市场操纵的微观监管 |
5.2.4 聚焦于对操纵者的事后惩治 |
5.3 市场操纵本质的新认知 |
5.3.1 对价格控制能力的关注 |
5.3.2 市场优势与操纵行为的关联 |
5.3.3 滥用市场优势控制价格 |
5.4 统合式监管框架设计及实施路径 |
5.4.1 统合式监管框架设计思路 |
5.4.2 统合式监管框架的实现路径 |
第6章 股票期现跨市场操纵风险监管法律制度构建 |
6.1 跨市场操纵的宏观审慎监管理念 |
6.1.1 宏观审慎监管释义 |
6.1.2 宏观审慎监管与跨市场操纵的契合 |
6.1.3 跨市场操纵宏观审慎监管的展开 |
6.2 域外跨市场操纵监管主体的梳理 |
6.2.1 美国的跨市场操纵监管的主体 |
6.2.2 英国的跨市场操纵监管的主体 |
6.2.3 日本的跨市场操纵监管的主体 |
6.3 跨市场操纵风险监管体系设计 |
6.3.1 建立资本市场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
6.3.2 完善资本市场的监管协作机制 |
6.3.3 改进资本市场的微观监管结构 |
6.3.4 推进资本市场跨境监管协作机制 |
6.4 跨市场操纵防御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设计 |
6.4.1 设置差异性的资本市场合格投资者制度 |
6.4.2 完善资本市场投资者分类监管制度 |
6.4.3 改进跨市场大额交易登记制度 |
第7章 股票期现跨市场操纵行为监管法律制度完善 |
7.1 域外立法规制跨市场操纵的样本梳理 |
7.1.1 设置专门的跨市场操纵禁止规范 |
7.1.2 统合市场操纵禁止规范 |
7.1.3 改进市场分割的操纵禁止规范 |
7.2 跨市场操纵的实质独立性分析 |
7.2.1 跨市场操纵策略的理论纷争 |
7.2.2 跨市场操纵的理论类型 |
7.2.3 跨市场操纵策略的独立性分析 |
7.3 我国跨市场操纵行为监管法律制度改进 |
7.3.1 弥合市场分割立法体系的监管缝隙 |
7.3.2 优化市场操纵禁止规范框架 |
7.3.3 设置多元化市场操纵行为构成要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我国商品期货价格与相关上市公司股价的动态关联性研究 ——以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期货市场的发展 |
1.1.2 股市低迷助涨商品投机需求 |
1.1.3 相关企业的套期保值需求 |
1.2 研究意义 |
1.3 内容与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文章结构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 |
2.2 国内研究 |
3 相关理论研究 |
3.1 商品期货价格的影响因素 |
3.1.1 商品期货定价模型 |
3.1.2 铜期货价格的影响因素 |
3.2 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影响因素 |
3.2.1 股票定价模型 |
3.2.2 股票价格的影响因素 |
3.3 期货价格与相关股价间的传导机制 |
3.3.1 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 |
3.3.2 股票板块内联动效应 |
3.3.3 资金流转效应 |
3.3.4 投资者预期 |
4 研究设计 |
4.1 股票价格数据的选取和处理 |
4.1.1 股票价格的选取 |
4.1.2 股票价格指数的编制 |
4.2 期货价格数据的选取和处理 |
4.3 模型选取 |
4.3.1 模型选取依据 |
4.3.2 DCC-GARCH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
5 实证研究 |
5.1 描述性统计 |
5.2 平稳性及ARCH效应检验 |
5.2.1 平稳性检验 |
5.2.2 ARCH效应检验 |
5.3 DCC-GARCH模型构建及实证结果 |
5.3.1 单变量GARCH模型构建及估计结果 |
5.3.2 DCC-GARCH模型构建及估计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江苏省期货公司转型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
1.3.1 国外期货公司发展研究文献回顾 |
1.3.2 国内期货公司发展研究文献回顾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中国期货公司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2.1 期货公司试点推广阶段 |
2.1.1 野蛮生长阶段 |
2.1.2 治理整顿阶段 |
2.2 期货公司规范发展阶段 |
2.3 期货公司创新升级阶段 |
2.3.1 资产管理业务 |
2.3.2 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 |
3 江苏省期货公司发展历程 |
3.1 交易所主导阶段的发展 |
3.1.1 苏交所品种带动江苏省期货公司发展 |
3.1.2 南京石油交易所推动江苏省期货公司国际化业务 |
3.2 期货公司自我发展阶段的发展 |
3.2.1 1999年江苏省期货公司的重大变化 |
3.2.2 江苏省期货公司得到全面发展 |
3.2.3 江苏省期货公司发展区域不平衡现象 |
3.3 创新发展阶段的发展 |
4 江苏省期货公司转型升级的SWOT分析 |
4.1 江苏省期货公司转型升级的优势 |
4.1.1 江苏省期货公司转型升级的内部基础良好 |
4.1.2 江苏省期货公司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得天独厚 |
4.2 江苏省期货公司转型升级的劣势 |
4.2.1 江苏省期货公司发展的金融集聚不足 |
4.2.2 传统经纪业务是江苏省期货公司的“瘦狗业务” |
4.2.3 江苏省期货公司业务结构单一 |
4.2.4 资产管理业务是江苏省期货公司“问题业务” |
4.2.5 江苏省期货公司风险管理业务发展滞后 |
4.2.6 江苏省期货公司境外代理业务起步较晚 |
4.3 江苏省期货公司转型升级的机遇 |
4.3.1 监管优化释放江苏省期货公司转型升级动力 |
4.3.2 OTC市场提供江苏省期货公司转型升级广阔空间 |
4.3.3 资产管理打通江苏省期货公司转型升级跨界融合 |
4.3.4 境外代理为江苏省期货公司转型升级扩展空间 |
4.3.5 新品种上市为江苏省期货公司转型升级提供新机遇 |
4.4 江苏省期货公司转型升级的挑战 |
4.4.1 人才问题是江苏省期货公司转型升级首要问题 |
4.4.2 机制改革是江苏省期货公司转型升级的关键 |
4.4.3 合规发展是江苏省期货公司转型升级的风险点 |
5 江苏省期货公司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坚定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选择 |
5.2 差异化打造以产业风险管理为基础的金融集聚 |
5.2.1 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做产业服务提供商 |
5.2.2 打造以实体产业风险管理为基础的第四种金融集聚 |
5.3 创新实施企业人力资源与财务管理战略 |
5.3.1 创新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
5.3.2 创新实施财务管理战略 |
5.4 优化江苏省期货公司转型升级的产业环境 |
5.5 抓住机遇尽快实现向创新业务转型的突破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后记 |
(6)外部多空事件对股指现货与期货间价格关联性影响与实证研究 ——以台湾、香港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特色与结构 |
第四节 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中国地区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股指期货交易发展及特点 |
一、股指期货交易的产生平和发展 |
二、股指期货交易的特点 |
第二节 股指期货在中国的发展 |
一、股指期货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特点与现况 |
二、股指期货对中国期货市场与期货行业的影响 |
三、中国股指期货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三节 股指期货在台湾地区的发展 |
第四节 股指期货在香港地区的发展 |
第三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 |
第一节 期、现货价格关联性之文献 |
一、持有成本模型 |
二、价格关联性分析 |
第二节 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波动性的影响 |
第三节 不同区域股指期货对现货价格关系文献 |
一、美国股指期货相关研究 |
二、台湾地区指数期货研究 |
三、香港地区指数期货研究 |
第四节 股指期现货套利交易相关文献 |
一、指数套利之概念及其功能 |
二、无套利区间文献 |
三、指数套利实证文献 |
四、影响指数套利因素分析相关文献 |
第五节 金融危机相关文献 |
一、国际间资本市场互动研究 |
二、次贷危机 |
第六节 多空头事件区隔之相关文献 |
第四章 期货评价模式 |
第一节 基本假说与理论 |
一、持有成本、效率市场假说与随机漫步理论 |
二、金融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
三、以期货与现货间的价差为基础的交易策略 |
第二节 不同市场假设下股指期货评价模型 |
一、完全市场假设条件下评价模式 |
二、完全市场假设之下的一般化评价模式 |
三、不完全市场下之指数期货评价模式 |
第五章 研究方法与实证分析结果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Granger因果关系之定义 |
二、单根检定 |
三、ESM误差修正模型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定 |
四、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 |
五、股指期、现货套利交易策略 |
第二节 资料来源-样本的选取 |
一、按外部多、空事件期间进行样本的选取 |
第三节 单根检定 |
一、台湾与香港地区期现货价格的单根检定 |
二、中国期现货价格的单根检定 |
第四节 协整检定 |
一、多空因素下,台湾与香港地区期现货价格协整关系影响 |
二、中国期现货价格协整关系与分析 |
第五节 ECM误差修正模型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定 |
一、多空因素下,台湾期现货间的领先—落后关系的影响 |
二、多空因素下,香港期现货间的领先—落后关系的影响 |
三、中国期现货价格间的领先—落后与均衡移动关系 |
四、期、现货间因果关系与均衡关系改变的可能原因分析 |
第六节 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 |
一、多空因素下,台湾期现货间冲击关系与预测误差的影响 |
二、多空因素下,香港期现货间冲击关系与预测误差的影响 |
三、中国期现货价格冲击关系与预测误差解释程度 |
四、预测误差解释程度变化的可能原因分析 |
第七节 多空因素下,台湾股指期、现货价差与套利交易影响 |
一、无套利区间参数估计 |
二、多空因素下,台湾地区股指期与现货间价差关系的影响 |
三、多空因素下,台湾地区股指期与现货间套利交易的影响 |
四、股指期现货间套利交易策略改变的可能原因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一、股指期货与现货间ADF单根检定 |
二、股指期货与现货间协整关系之检定 |
三、股指期货与现货间因果关系之检定 |
四、股指期货与现货间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 |
五、多空因素下,台湾股指期、现货价差与套利交易影响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商品多元化与创新 |
二、业务经营模式的转变与创新 |
三、市场参与者结构改善 |
四、交易制度与系统的升级 |
五、加强与全球金融交易所的合作 |
六、完善的法令制度规范 |
七、因应外部重大利空事件的对策 |
参考文献 |
一、英文部分 |
二、中文部分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GL期货公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2.1 国外研究动态评述 |
1.2.2 国内研究动态评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市场营销相关理论分析 |
2.1 营销理论的演变 |
2.1.1 4P 理论 |
2.1.2 4C 理论 |
2.1.3 4R 理论 |
2.2 服务营销 |
2.2.1 服务营销的发展 |
2.2.2 7P 营销策略组合 |
2.3 竞争战略理论 |
第三章 环境分析与行业分析 |
3.1 外部环境分析 |
3.1.1 政治法律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行业分析 |
3.2.1 行业概况 |
3.2.2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
第四章 企业经营现状分析 |
4.1 母公司、控股股东的基本情况 |
4.2 公司简介 |
4.2.1 发展历程 |
4.2.2 公司现状 |
4.2.3 组织机构 |
4.2.4 经营情况 |
4.2.5 人力资源 |
4.2.6 品牌资源 |
4.3 SWOT 分析 |
4.3.1 优势与劣势分析 |
4.3.2 机会与威胁分析 |
4.3.3 SWOT 总结 |
4.4 竞争战略选择 |
4.5 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4.5.1 存在问题 |
4.5.2 成因分析 |
第五章 营销策略设计 |
5.1 市场细分与定位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选择 |
5.1.3 市场定位 |
5.2 客户需求和客户分级分类 |
5.2.1 客户需求分析 |
5.2.2 客户分级分类 |
5.3 7P 营销策略 |
5.3.1 产品策略 |
5.3.2 价格策略 |
5.3.3 促销策略 |
5.3.4 渠道策略 |
5.3.5 展示策略 |
5.3.6 过程策略 |
5.3.7 人员策略 |
第六章 推进实施营销策略的保障措施 |
6.1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
6.2 加强信息技术建设 |
6.3 提高研究咨询能力 |
6.4 创建完整的合规体系 |
6.5 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
6.6 构建优秀企业文化 |
6.7 深入投资者教育工作 |
6.8 加强创新业务准备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的结论 |
7.2 论文的不足 |
7.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我国期货市场服务豆类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及其运用 |
2.2 文献综述 |
2.3 现有文献研究不足及本文创新 |
3 我国大豆产业现状概述 |
3.1 我国大豆种植业发展现状 |
3.2 国内大豆种植成本收益分析 |
3.3 我国大豆贸易进出口现状 |
3.4 我国大豆加工业现状 |
3.5 我国豆类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
4 豆类产品国内外期现价格联动效应分析 |
4.1 模型方法和数据来源 |
4.2 国内外大豆期现价格波动实证分析 |
4.3 国内外豆粕期现价格波动实证分析 |
4.4 国内外豆油期现价格波动实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豆类产业链面临的风险与期货服务分析 |
5.1 国内豆类产品消费的季节性特点 |
5.2 豆类产业链各环节所面临的风险与期货服务 |
6 期货公司服务豆类产业链总结 |
6.1 我国期货公司的主要职能 |
6.2 期货公司服务豆类产业链模式研究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的进一步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根源的马克思主义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对国际金融危机根源的相关研究 |
2.1.1 危机根源外生论 |
2.1.2 危机根源内生论 |
2.2 对国际金融危机根源各种观点的评析 |
2.2.1 值得商榷的观点 |
2.2.2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
3. 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根源的解读 |
3.1 马克思主义相关危机理论 |
3.1.1 马克思危机理论 |
3.1.2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 |
3.2 危机:转型、逻辑与实质 |
3.2.1 危机的转型 |
3.2.2 危机转型的内在逻辑 |
3.2.3 危机的实质 |
3.3 资本主义信用与国际金融危机 |
3.3.1 信用发展与矛盾积累 |
3.3.2 经济金融化 |
3.3.3 金融证券化 |
3.4 全球化与国际金融危机 |
3.4.1 经济全球化 |
3.4.2 金融全球化 |
4.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基本特征 |
4.1 生产过剩和"需求过度"并存 |
4.2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失衡 |
4.3 危机影响的广泛性 |
4.4 金融霸权的腐朽性 |
5. 启示与反思 |
5.1 启示 |
5.1.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5.1.2 深化金融体系改革 |
5.2 反思当代资本主义 |
5.2.1 当代资本主义再认识 |
5.2.2 新自由主义批判 |
5.2.3 危机与资本主义前途 |
5.2.4 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局限性 |
5.3 结语: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虚拟经济视角下金融危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评述 |
第三节 论文结构和创新 |
1.3.1 论文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创新 |
第二章 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理论分析 |
第一节 金融危机理论演进 |
2.1.1 金融危机概念的演变和发展 |
2.1.2 现代金融危机特征和表现形式 |
2.1.3 金融危机理论的演进 |
第二节 虚拟经济概述 |
2.2.1 虚拟经济概念界定 |
2.2.2 虚拟经济产生的条件 |
2.2.3 虚拟经济特征 |
2.2.4 虚拟经济发展阶段 |
2.2.5 金融危机:虚拟经济的崩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非协调性与金融危机 |
第一节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性理论分析 |
3.1.1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模型 |
3.1.2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均衡发展机制 |
3.1.3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有效作用 |
第二节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非协调引发金融危机 |
3.2.1 金融窖藏导致"虚""实"脱离 |
3.2.2 虚拟资产大规模扩张导致"虚""实"脱离 |
3.2.3 资产泡沫导致"虚""实"脱离 |
第三节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动态过程实证分析 |
3.3.1 基本统计量分析 |
3.3.2 邹氏检验 |
3.3.3 ARCH模型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融系统脆弱性与金融危机 |
第一节 金融系统脆弱性 |
4.1.1 金融系统脆弱性的理论发展 |
4.1.2 金融系统脆弱性缘由 |
4.1.3 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判断指标 |
第二节 金融系统脆弱性引发金融危机 |
4.2.1 虚拟经济的介稳性加大了金融脆弱性 |
4.2.2 经济虚拟化加大金融脆弱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与金融危机 |
第一节 金融衍生品交易分类 |
5.1.1 金融衍生品交易方式分类 |
5.1.2 金融衍生品交易品种分类 |
第二节 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的特点 |
5.2.1 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现状 |
5.2.2 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特征 |
5.2.3 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风险 |
第三节 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引发金融危机 |
5.3.1 场外衍生品交易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 |
5.3.2 场外衍生品交易引发金融危机的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案例研究:虚拟经济视角下的美国金融危机 |
第一节 次贷危机产生背景 |
6.1.1 美国政府对中低收入家庭购房需求的过度刺激 |
6.1.2 低利率和投资银行介入对债券投资需求的过度刺激 |
第二节 金融危机爆发原因 |
6.2.1 次贷危机的导火索:房价下跌和利率上升 |
6.2.2 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
6.2.3 金融危机的蔓延 |
第三节 案例分析:雷曼兄弟破产 |
6.3.1 雷曼兄弟的破产命运 |
6.3.2 雷曼兄弟破产原因分析 |
第四节 美国金融危机的结论与启示 |
第七章 虚拟经济条件下中国金融风险防范 |
第一节 中国虚拟经济发展现状 |
7.1.1 中国虚拟经济发展历程 |
7.1.2 中国虚拟经济分类 |
第二节 中国虚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 |
7.2.1 中国虚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
7.2.2 导致我国虚拟经济问题存在的原因 |
第三节 中国对金融风险的防范 |
7.3.1 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
7.3.2 产融结合完善资金配置 |
7.3.3 强化对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2003年国内期市交易额创新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风险水平及传递效应研究 ——以大豆、棉花和白糖为例[D]. 柯杨敏.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2]股票期现跨市场操纵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 石启龙. 辽宁大学, 2019(05)
- [3]我国商品期货价格与相关上市公司股价的动态关联性研究 ——以铜为例[D]. 高健多. 东北财经大学, 2017(07)
- [4]江苏省期货公司转型升级研究[D]. 孙育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02)
- [5]期货业不走寻常路[N]. 王懿. 上海金融报, 2015
- [6]外部多空事件对股指现货与期货间价格关联性影响与实证研究 ——以台湾、香港地区为例[D]. 苏乐生. 南开大学, 2013(07)
- [7]GL期货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 薛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8]我国期货市场服务豆类产业研究[D]. 陈志伟. 暨南大学, 2012(10)
- [9]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根源的马克思主义解读[D]. 莫纯政.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8)
- [10]虚拟经济视角下金融危机研究[D]. 汪洋. 南开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