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线列车调度中继器监测系统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韩柏涛[1](2021)在《面向真空管高速列车的无线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轮轨高铁快速发展的同时,被誉为“第五种交通工具”的下一代超高速高铁——真空管高速列车进入人们的视野。真空管高速列车,可实现磁悬浮列车在接近真空的低压管道内以低机械磨擦、低空气阻力、低噪声模式全天候超高速(超过1000 km/h)运行。如果该项技术得以商用,旅客旅行的时间将被极大缩短。相比传统的高铁,真空管高速列车运行主要有两个特点:极高的运行速度和特殊的运行环境(密闭狭长的管道)。这对列车车-地无线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无线通信系统对于真空管高速列车车-地通信中严重多普勒效应和频繁越区切换等问题无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为了保障列车安全、高效地运行,需要针对真空管高速列车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架构展开研究。论文拟基于现有列车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研究现状并结合真空管道场景的特点,分析真空管道高速列车综合承载业务性能需求,研究真空管高速列车运行场景特有的无线信道传播特性,研究了在真空管高速列车场景下5G网络系统性能,并进一步开展资源优化方法研究。具体而言论文围绕四点主要内容展开研究:1)分析并给出了真空管高速列车车-地无线通信业务需求。总结了现行各类轮轨交通应用的车地无线通信技术与无线接入方式,并分析了车地通信需求指标。基于已有的无线通信技术,结合高速列车运行特点和现行轮轨交通的通信需求,对真空管高速列车车地通信数据类型和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指出了真空管高速列车车地无线通信存在的主要挑战。2)建模并分析了真空管道场景下的无线信道特性。采用一种确定性信道建模方法——传播图建模方法,并引入了Lambertian散射模型以提高信道建模精度。在建模过程中,考虑了视距(Line-of-Sight,Lo S)成分、单次反射和两次反射分量,以生成更准确的信道冲激响应。随后,通过分析多径数量、K因子、时延扩展和多普勒功率谱描述了真空管道场景车信道特性。然后通过频谱效率和奇异值扩展对比了仿真信道和与瑞利信道的容量情况。3)研究了在真空管高速列车场景下5G网络系统性能。基于系统级仿真,研究了单基站与多基站两种场景5G系统的列控业务与乘客业务通信的误块率、频谱效率与吞吐量,对5G网络在真空管高速列车车地通信场景下的系统性能进行了评估。4)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真空管道场景的云无线接入新架构,能够显着降低资源迁移成本。探讨了云无线接入网(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应用于真空管高速列车车-地通信场景的可行性,并利用图论研究了真空管高速飞行列车车地通信资源迁徙的问题。为了降低成本,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射频拉远端(Remote Radio Head,RRH)和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池之间的连接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灵活的网络架构以便动态地分配资源,然后将高速列车沿线资源迁移成本最小化问题转化为最短路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制能显着降低资源迁移成本。综上所述,本文相关工作是真空管高速列车车-地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的前瞻性研究,有助于尽快形成真空管高速列车车-地无线通信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研究对于我国抢占轨道交通技术制高点,引领未来超高速轨道交通技术发展,确保我国在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程龙[2](2021)在《基于WSN的兰新高铁沿线风速监测与列车风致安全预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兰新高速铁路穿越风灾极为恶劣的大风区,强风对列车安全运营构成了严重威胁。开展兰新高铁沿线重点风区的风速监测与列车风致安全预警研究,对于完善兰新高铁沿线风速监测,为车辆在强风区安全运行提供理论研究价值。本文针对兰新高铁沿线大风区危险路段,提出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大风监测系统,研究大风区环境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优化部署策略,并对列车风致安全预警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具体研究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1)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大风区风速监测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总结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系统结构、节点结构、路由协议及应用领域,采用基于射频芯片CC2530的ZigBee技术构建兰新高铁沿线大风区WSN风速监测系统。监测网络呈带状结构分布,节点内部通过ZigBee通信协议组网,形成不同分簇网络,各簇首节点与地面汇聚节点连接,进而将沿线收集的风速信息传送到监控中心。(2)兰新高铁沿线大风区风速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优化部署方案。研究带状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监测区域内的部署策略,针对传感器节点对目标区域进行有效覆盖的问题,采用确定性多边形部署方式,研究在保证监测区域的全覆盖以及数据传输要求下,使用确定性多边形部署的覆盖模型,计算出不同种类传感器节点个数与覆盖率、节点感知半径之间的关系。另外在网络中部署适当的异构节点,通过求解网络寿命成本比RLC的最大值,确定最佳sink节点个数,从而在延长网络寿命的同时使网络成本最小。(3)基于AHP模糊推理的大风区无线传感器节点优化部署评价指标。综合考虑风力因素、线路地形因素对实际部署的影响程度,分析其覆盖方式、节点能耗和使用寿命等评价因素,建立以AHP层次分析法为基础的模糊推理模型:先确定因素权重,再计算各层因素的隶属度函数,最后转化为信度,得到最终的综合评价指标,为实际节点的部署提供参考。(4)讨论列车风致安全的兰新高铁安全限速预警问题。提出了基于列车风致安全的百里风区限速预警系统设计。首先通过研究影响列车在百里风区的主要运行指标和限速准则,设定风区不同路段,不同风速下列车安全行驶的速度范围,再根据风区WSN监测系统实时风速数据,对线路中行驶的列车提供准确合理的限速预警信息。论文构建的WSN大风监测系统及列车限速预警方案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高美琳[3](2021)在《高速铁路毫米波通信性能增强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高速铁路作为大运量、高时速、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运输方式,已成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基础产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起着不可替代的全局性支撑作用。可靠的车地移动通信系统是列车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为高速列车提供移动通信业务支持。随着铁路移动通信新型业务需求不断涌现,如旅客宽带接入业务、列车多媒体调度、铁路物联网等新业务应用应运而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需求和频谱短缺之间的矛盾愈加严重。如何改善用户体验,提供面向旅客用户的宽带移动通信业务,成为智慧高铁亟待实现的关键目标。毫米波频段具有丰富的频谱资源,可提供大带宽的通信服务,有望保障旅客用户的宽带业务(如流媒体业务)支持。然而在高速移动场景中,基于毫米波通信技术发展高速铁路移动通信,面临着列车高速移动、运行环境复杂多变、用户密集接入等典型高铁场景特征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如信道快速时变、链路易受遮挡、小区频繁切换等。针对上述挑战,本文先后考虑有/无遮挡场景、确定性信道与不确定性信道、单小区与多小区场景等,利用混合波束赋形、智能反射表面、移动边缘缓存等技术,以提升通信容量、提高可靠性、改善用户体验为目标,对高铁毫米波通信的性能增强技术开展研究。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创新工作如下:1)以提升系统容量为目标,在高铁毫米波通信系统中部署混合波束赋形架构。针对下行多用户多收多发(Multi-User Multi-Input Multi-Output,MUMIMO)系统,建立满足发射功率约束以及码本限制条件约束的系统容量最大化问题,并假设已知完美信道状态信息。针对无遮挡场景,通过加权均方误差最小化算法和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算法,提出两阶段混合波束赋形算法,并针对有遮挡场景,提出改进的抗遮挡算法。对所研究的系统模型和配置的仿真参数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本章提出的算法以较低复杂度显着提升了系统容量(相比模拟波束赋形架构可提升69.6%),实现高达吉比特率量级的车地通信速率,并降低约20%的中断概率。2)针对毫米波的遮挡敏感性,为提高系统可靠性、提升通信容量,通过部署智能反射表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增加反射传输链路,设计收发端波束赋形与IRS相位调节参数的优化算法。假设已知统计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分别建立受发射功率以及常数幅度模值约束的中断概率最小化以及遍历容量最大化问题。首先,利用概率论推导系统中断概率的闭式表达式;其次,利用二次限制二次规划以及广义特征值-特征向量分析,求解中断概率最小化问题;此外,给出遍历容量的近似上界分析和Jensen渐近分析。对所研究的系统模型和配置的仿真参数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中断概率的理论分析与蒙特卡洛数值结果非常接近,本文所提基于统计CSI算法的性能与已知完美CSI的性能基本吻合,表明该算法可扩展到其他非完美信道或者高移动性场景。通过仿真对比,还证明了部署IRS的系统相比传统无IRS系统,可以在降低功耗的条件下(比如达到同样的遍历容量性能时可降低约12 d Bm功耗),降低约13.2倍的系统中断概率,提升近6.61倍的系统遍历容量。3)为改善旅客用户体验,提出移动边缘缓存(Mobile Edge Caching,MEC)辅助的流媒体自适应传输机制。建立满足列车缓冲区队列稳定性约束的长期系统平均效用最大化问题,设计多小区协作缓存方案,联合优化缓存空间分配与画面质量等级分配。首先,为了面向旅客用户提供流畅优质的流媒体业务,采用自适应视频传输方案,设置多种画面质量等级(如清晰度),并综合考虑多种评价指标,定义用户体验质量(Quality of Experience,QoE)作为系统效用函数。其次,针对动态变化的业务请求、动态时变的信道条件、保障缓冲区队列稳定性、系统长期统计平均QoE优化等带来的挑战,利用李雅普诺夫(Lyapunov)优化理论求解该随机网络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多小区协作缓存在线算法。对所研究的系统模型和配置的仿真参数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共同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证明了所提算法可以保障缓冲区队列稳定性,可兼顾视频质量与流畅性,相比传统无缓存系统,旅客用户的QoE性能提升可超过2倍。
颜静静[4](2020)在《下一代高铁移动通信系统多业务共存资源调度算法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高铁的快速发展使通行方式更加便捷,与此同时高铁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则稍显缓慢。随着高铁速度的提升以及传输带宽需求的增加,当前铁路所用GSM-R系统已经很难满足用户通信需求。LTE系统技术的成熟使得LTE-R系统成为下一代铁路通信系统候选者,LTE-R系统虽然能够满足用户一般通信需求,但是多业务共存情况下,资源调度算法仍然有待完善。当前高铁场景下多业务共存主要指高铁专网业务共存,即GSM-R系统为高铁专网业务提供服务。由于LTE-R系统代替GSM-R系统成为铁路专用通信系统已成为业界共识,故LTE-R系统下高铁专网多业务共存时的资源调度问题值得研究。高铁场景下业务类型既包含高铁专网业务,同时包含公网用户业务。高铁专网业务的安全可靠传输与行车安全密切相关,故高铁专网场景下如何为高铁专网业务分配资源成为保障铁路通信安全需要解决的课题。同时随着公网用户宽带业务的增加,高铁场景下的公网用户对通信质量的要求提高,频带资源稀缺问题日益突出。当前GSM-R系统只为高铁专网业务提供服务,公网用户接入LTE公用网络。如何在频谱资源贫乏的情况下更合理的为公网用户业务分配资源成为亟需解决的课题。(1)本文首先研究了基于LTE-R系统下高铁专网多业务共存资源调度算法。当前LTE-R系统通常采用的几种资源调度算法:轮询算法、最大载干比算法和比例公平算法。对于目前已有算法中存在的传输时延长、丢包率大等问题,本文针对LTE-R系统中专网多业务传输中的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QCI优先级的区分业务传输的资源调度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列控业务是否对于时延敏感,将业务分为实时列控业务和非实时列控业务,对于两种类型业务分别进行分组调度。对于实时业务,在最大加权时延算法基础上引入QCI优先级参数,为实时列控业务根据传输优先级不同赋予不同的QCI优先级;对于非实时列控业务,在比例公平算法基础上引入CQI优先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障实时业务传输性能的基础上,同时保障了非实时业务的吞吐量及传输时延性能。(2)本文接着研究了LTE-R系统代替GSM-R系统以后,基于LTE系统和LTE-R系统共存情况下,高铁专网业务和公网业务共存时的资源调度算法。针对公网用户频带资源不够用问题,本文提出LTE-R无线接入网络(LTE-R Radio Access Network,RAN)共享方案,公网用户可以接入LTE-R网络共享服务。针对LTE-R系统和LTE系统共享相同频段存在的同频干扰问题,提出协调多点(Coordinated Mulit-Point,Co MP)方案,当基站为用户提供资源块时,干扰基站对应的资源块沉默处理不参与资源分配。同时将LTE-R系统和LTE系统共存情况分为主要的五个场景,并分场景提出相应的资源调度算法,始终保证高铁专网用户业务的通信需求。仿真结果表明,LTE-R RAN共享方案和Co MP方案的使用提高了用户的吞吐量,同时降低了用户的中断概率,提高了用户的通信性能。本文旨在研究高铁场景下基于多业务共存的资源调度算法,进一步提升高铁通信系统的性能,保障用户通信需求。
代礼强[5](2020)在《关于高速铁路信号系统联调联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速铁路信号系统是高速铁路重要组成部分,高铁信号系统的联调联试是信号设备开通前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国铁集团就联调联试工作制定了相关规范。各专业虽然按照预先的测试大纲进行联调联试,但由于现场场景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即使联调联试中的试验场景可以通过,也还存在特殊试验场景不充分或者部分场景现场无法试验的问题,现场总是会存在未知的设备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对高铁信号系统联调联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对高铁信号系统联调联试从方案制定、测试项目、联调联试方法、试验步骤、试验流程等关键环节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宝兰客专工程情况和特点总结了宝兰线联调联试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联调联试中场景试验至关重要,本文对联调联试中的典型试验场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针对部分试验场景在现场不好实施问题,提出通过现场故障模拟、调整或更换器材等方法达到试验目的,进一步完善了现场试验的方式方法,确保现场试验更彻底。对联调联试中发现的高铁信号系统设备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通过完善和优化工程设计方案、提高列控数据准确性、提高信号设备施工质量、提高信号设备数据配置质量、优化信号设备软件功能等方法解决联调联试中发现的高铁信号设备问题,希望通过联调联试进一步改进高铁信号设备的运用状态,为高速铁路运营安全可靠提供保障。
王天[6](2020)在《基于强化学习的高铁场景下无线资源分配算法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高铁旅客数量的增加,旅客对数据信息传输速度和无线移动网络的服务水平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为了应对高速移动通信系统的存在问题尤其针对于系统能耗过高的不足,越来越多的5G通信技术开始在高速场景中使用。为了更加高效的分配在高铁通信场景下的无线资源,本文对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的资源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针对这种场景的资源分配算法。本文中的关键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研究了高铁场景下基于单移动中继系统的资源分配问题。首先,分析高速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特性,考虑了带有移动中继的高铁网络中存在的同频干扰问题,求得该系统的各个用户吞吐量的表达式。针对表达式非凸,传统凸优化难以求解的问题,采用了强化学习的Q-Learning算法解决功率分配的问题,以确保在较低复杂度的前提下,满足地面用户最小的传输速度要求的同时,兼顾列车用户和地面用户间的公平性的功率分配策略,实现了最大化列车用户吞吐量的目标。(2)研究了高铁场景下多中继多用户系统的能效资源分配问题。首先,将高铁多中继多用户小区的两跳链路的信道条件考虑在内,获得列车用户及整个系统的吞吐量表达式。在满足列车用户最低通信需求的情况下,把该问题建模为最大能效的非线性规划问题。采用强化学习的算法进行针对性的求解以降低复杂度,同时通过建立的Q表,能够实时获得最佳的功率分配方案。仿真实验表明,在高铁场景下,本文的算法在吞吐量性能和能效性能上表现良好。
谢玉双[7](2020)在《ZDJ9转辙机故障智能诊断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都市建设进程加快,城轨交通迎来了兴建浪潮。转辙机作为行车关键设备,对列车安全、正点运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交流三相五线制ZDJ9转辙机能够满足高铁和地铁高强度、高密度转换需求,近几年在国内广泛采用,成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主流道岔控制装备。目前国内对ZDJ9转辙机的故障检测和处理基本上还是依靠人为判断,技术上仅设置了道岔转换电流曲线、道岔表示电压等模拟量监测和缺口监测作为辅助判断设备。由于故障处理人员业务水平差异,形成现在很多转辙机故障要等业务骨干和工程师等抢险队从远处赶来抢险,不能及时得到处置,影响列车的安全、正点运行。ZDJ9转辙机故障智能诊断系统就是引进人工智能理念,通过全面地收集各类ZDJ9参数信息,进行智能逻辑运算,快速找出故障原因,直观地对故障处理人员做出恢复指引,减少了对人员经验的依赖,使故障得到快速修复。ZDJ9转辙机故障智能诊断系统采用现代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室内实时监测控制继电器线圈和接点电流、电压,室外通过收集转辙机动作电流曲线、表示电压、缺口影像等数据,再集成尖轨和基本轨位移情况、道岔测力等数据,形成较为全面的道岔参数报告。在此基础上,通过软件逻辑分析和智能判断,找出故障成因,并将对应的处理措施以对话框形式直观地指引故障处理人员,达到快速有效处置ZDJ9转辙机故障的效果。ZDJ9故障智能诊断系统通过现代化监测技术,还能第一时间发现继电器老化、道岔指标微弱变化等现象,并及时发出告警,进一步体现了铁路预防性维护的特点,将设备隐患预先识别、预先发现、预先解决的思想。本论文对ZDJ9故障智能诊断系统硬件、软件实现方式,以及实现技术进行研究。该系统可以改进现有ZDJ9转辙机维护和故障处理技术,缩短故障处理时间,提高了信号设备维护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费祥[8](2019)在《基于LoRa的纺织车间监测系统研究》文中认为纺织车间生产过程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以温度和湿度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最大。温湿度影响纺织材料的强度、回潮率等特性,进而影响产品质量。但目前多数纺织企业的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高,在车间监测方面依旧停留在零散化、被动化的程度上,如依旧采用人工检测温湿度,控制环境温湿度稳定的方式。近年来,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工业生产的革新,促进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本文基于新兴低功耗远距离LoRa无线通信技术,设计一种纺织车间监测系统,实现对纺织车间环境温湿度的实时监测及异常温湿度报警、纺线状态监测及报警、生产工件统计计数等功能。该监测系统可分为监测节点、中继器、LoRa网关和上位机监测平台四部分。监测节点作为终端节点实现对温湿度数据、纺线状态数据和工件计数数据的实时检测,并对异常状态报警。其中选用新型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实现温湿度检测,采用红外检测技术实现对纺线状态检测和生产产品计数。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设计LoRa通信网络,实现检测数据的实时上传。根据LoRa通信协议,并结合应用需求,设计了LoRa数据帧格式。基于纺织车间范围广的特点,设计中继器可同时进行上行和下行通信,提升网络通信效率。LoRa网关接收LoRa网络上传的数据,经过数据转换后传输给上位机监测平台。上位机监测平台直观显示各种数据,并具有数据可视化功能,以图表等多种方式多样化显示,且具有远程设置节点的功能。针对LoRa数据碰撞问题,从LoRa编码机制入手提出针对去同步LoRa碰撞数据的恢复算法,有效改善LoRa网络的吞吐量、延时和能耗。经系统功能和通信性能两方面实验验证,所设计的纺织车间监测系统,数据采集精度高,报警实时准确,通信网络高效可靠,系统整体功能完整且可扩展性强,为提升纺织车间生产智能化水平提供行而有效的解决方案。图[70]表[13]参[51]
刘叶[9](2019)在《真空管道高速飞行列车车地无线接入及切换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过近十年交通技术与应用的飞跃发展,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获得了多项技术成果,取得了辉煌成就,在引领世界高铁技术发展潮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真空管道高速飞行列车(以下简称高速飞行列车)是一种新型轨道交通技术,可实现磁浮列车在接近真空的低压管道内以低机械磨擦、低空气阻力、低噪声模式全天候以超过1000km/h的超高速运行。高速飞行列车安全、高效地运行需要无线通信系统的支撑和保障。在真空管道中,高速飞行列车运行速度高达1000km/h~4000km/h,因此对车地之间的通信稳定性、可靠性要求很高。本文结合国内外车地通信的研究现状及高速飞行列车运行的特点,分析了高速飞行列车运行场景下车地无线通信面临的新挑战,例如严重的多普勒频移,管道内部无线覆盖困难,金属波导效应以及极端频繁的越区切换。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认为可以在无线通信行业理论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通信技术,通过对特殊车地通信的设计以及系统的优化,解决极其频繁的越区切换以及无线覆盖问题,实现高速飞行列车车地超高速移动宽带接入。本文主要针对高速飞行列车无线通信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管道内无线覆盖困难和频繁越区切换展开研究。首先,针对管道内无线覆盖问题,本文初步设计了一种基于漏泄波导的无线接入方案。方案中,本文采用了具有法向辐射特征的漏泄波导的覆盖方式,管道内漏泄电场分布仿真结果表明,漏泄电磁波在管道横截面内呈柱面波辐射,沿管道纵向的场分布近似不变,从电波传播机理上可有效抑制多普勒效应。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电磁透镜的漏波直接覆盖方案,通过改变电磁介质的厚度,直接控制漏泄波导向列车辐射的波束的相位变化,将柱面波转化成平面波,实现车厢内部全面均匀的无线覆盖。针对极其频繁的越区切换问题,本文采用基于RoF网络架构的移动小区解决方案。由于高速飞行列车穿越每段漏泄波导的时间极短,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位置预测的切换时间预留机制。该机制中,首先通过车地同步预测算法预测列车未来时刻的运行位置,然后在设定的预留时间内提前预判光接入切换的执行时刻,到达该时刻后,地面基站中心做好光层切换和漏泄波导射频功能激活等工作,保证小区移动的顺利完成。仿真结果显示,车地同步预测算法对高速飞行列车位置的预测结果较为精准,触发校正次数较少,为高速飞行列车在超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张禹[10](2018)在《呼和浩特铁路局大包线450M无线列调改建GSM-R网络方案研究》文中指出2002年,原中国铁道部确定启用GSM-R网络建设和发展铁路综合移动数字系统。近年来已经开通使用GSM-R系统网络的铁路线,GSM-R网络技术已经在通信全面数字信息化、现代化机车自动同步操作控制、列控信息传输、确保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通信稳定连续起到关键作用,随着GSM-R系统架设的网络覆盖面积越来越大,从中积累了丰富的构建、运维经验,可以更好的指导网络规划、系统优化工作,使GSM-R系统网络为中国铁路运输提供更优质的通信平台。本文从GSM-R系统网络的发展、现状出发,与450M无线列调技术进行对比,分析了呼和浩特铁路局既有大包线450M无线列调系统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改建GSM-R系统网络方案,同时对GSM-R系统网络中的无线子系统设计、核心网、BSC、传输承载网络设计方案进行了理论研究。呼和浩特局大同至包头东铁路使用中的450M无线列调系统于2008年建成运行,该线以重载货运为主属于繁忙交路,现有的无线列调设备已不能完全满足重载列车调度通信需求,严重影响系统的可靠性,且有些区段运用点频、窄带的首尾机车台方式解决弱场覆盖,效果差并阻碍铁路运输安全。根据国家无线电频率资源使用规划调整及铁总的要求,无线列调不再被安排设计使用,逐步改为GSM-R网络。GSM-R(GSM for Railways,铁路专用GSM)是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简称,GSM-R网络是建立在运营商的GSM网络上,根据铁路调度通信使用需要设计而成,强化了调度指挥功能(语音组呼、语音广播、增强多优先级与强拆),铁路的调度指挥业务和适应高速环境下使用的先进系统。通过共用频率、共用设施、共享覆盖等手段,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使用将为现有的调度通信系统实现多部门、多工种的业务平台融合,从而加强各站段单位的联合互动能力。最后,关于大包铁路450M无线列调改建GSM-R网络,制定了改建方案,并对可实施性研究讨论。在核心网侧移动交换中心(MSC)及Gb端口处进行扩容,并基站子系统选取单网覆盖方案,采用新设分布式基站组合来应对线路场强覆盖不足,同时新增码速变换器(TRAU)、基站控制器(BSC)、分布式基站设备(含BBU、RRU)等进行组网;并于呼和浩特局设置局内光传输设备(SDH)10Gbit/s规格,在包头至集宁间的4个核心通信机械室各自设置2个2.5G光板端口互联,保障大包线GSM-R网络系统的承载及跨环(线)业务调度。通过对无线列调网络改建,可以实现既有大包线GSM-R网络覆盖,列车调度语音通信(司机与车站值班员、调度员之间呼叫)、其他调度通信、区间维护通信、调度命令信息、进路预告信息、无线车次号校核信息传送等功能。大大增强既有大包线的铁路运输效率,有力保证安全生产及日常维护。
二、无线列车调度中继器监测系统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线列车调度中继器监测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真空管高速列车的无线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略语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真空管道高速列车无线通信系统研究现状 |
1.2.1 真空管道高速列车通信需求 |
1.2.2 现有轨道交通车地无线接入 |
1.2.3 无线通信对高速列车移动性的支持 |
1.2.4 真空管道列车无线信道传播 |
1.3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1.3.1 当前研究存在的难点与不足 |
1.3.2 创新点和章节安排 |
2 真空管道高速列车车-地无线通信业务需求分析 |
2.1 引言 |
2.2 现有轨道交通车-地通信技术 |
2.3 真空管道高速列车综合承载业务需求分析 |
2.3.1 列车运行相关数据(安全类数据) |
2.3.2 乘客多媒体服务(非安全类数据) |
2.3.3 车-地无线通信需求 |
2.4 真空管道高速列车车-地无线通信面临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真空管道高速列车车-地无线信道研究 |
3.1 引言 |
3.2 相关工作综述 |
3.3 传播图理论与Lambertian散射模型 |
3.3.1 传播图理论 |
3.3.2 Lambertian散射模型 |
3.4 基于传播图的真空管高速飞行列车信道仿真 |
3.4.1 系统模型 |
3.4.2 系统模型信道冲激响应生成 |
3.5 基于传播图的真空管高速列车信道传播特性 |
3.5.1 时延扩展 |
3.5.2 K因子 |
3.5.3 多普勒特性 |
3.5.4 信道容量 |
3.6 本章小结 |
4 真空管道高速列车车-地通信传输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相关研究综述 |
4.3 真空管高速列车车-地通信系统级仿真 |
4.3.1 系统级仿真流程 |
4.3.2 真空管道车-地通信系统模型 |
4.4 仿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真空管高速列车车-地无线通信资源迁移研究 |
5.1 引言 |
5.2 相关工作综述 |
5.3 高速铁路中的云无线接入 |
5.4 系统模型 |
5.5 问题分析和仿真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WSN的兰新高铁沿线风速监测与列车风致安全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用于铁路环境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传感器网络节点优化布局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兰新高铁大风气象条件以及风致安全预警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2 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大风监测系统 |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综述 |
2.1.1 WSN的特点及优势 |
2.1.2 WSN应用领域 |
2.1.3 WSN研究热点 |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的结构 |
2.2.1 WSN系统结构 |
2.2.2 WSN节点结构 |
2.2.3 WSN通信协议 |
2.3 ZigBee方案 |
2.3.1 ZigBee标准概述 |
2.3.2 ZigBee组网方案 |
2.3.3 整体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3 兰新高铁大风区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优化部署策略 |
3.1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策略 |
3.1.1 异构网络分层 |
3.1.2 确定性部署覆盖模型 |
3.1.3 感知概率 |
3.1.4 冗余覆盖 |
3.1.5 模型仿真 |
3.2 分簇型网络 |
3.2.1 簇首部署模型 |
3.2.2 带状分簇路由 |
3.2.3 均匀分簇 |
3.2.4 非均匀分簇 |
3.3 汇聚节点的部署 |
3.3.1 网络成本 |
3.3.2 优化后的sink节点数 |
3.3.3 模型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AHP模糊推理的大风区无线传感器节点优化部署评价指标 |
4.1 环境影响因素 |
4.1.1 大风区历史气象数据及特征分析 |
4.1.2 兰新高铁沿线地形特征分析 |
4.2 建立基于AHP模糊推理的评价指标 |
4.2.1 确定优化部署指标因素集和评价集 |
4.2.2 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权重 |
4.2.3 确定隶属度函数 |
4.2.4 评估信度 |
4.2.5 模型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列车风致安全的兰新高铁百里风区安全限速预警方案设计 |
5.1 列车风致安全的相关研究成果 |
5.1.1 风区分布及防风安全体系 |
5.1.2 风速限值的确定 |
5.1.3 列车速度限值的确定 |
5.1.4 风速取样标准和运行风区范围的确定 |
5.2 预警方案标准规范 |
5.2.1 预警体系标准规范 |
5.2.2 风致安全相关位置信息预报考量 |
5.3 大风预警系统方案设计 |
5.3.1 概述 |
5.3.2 系统框架设计 |
5.3.3 系统功能设计 |
5.3.4 系统监测网点及内容 |
5.3.5 监测预警信息系统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高速铁路毫米波通信性能增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常用数学符号 |
1 绪论 |
1.1 高铁毫米波移动通信概述 |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2 高铁毫米波通信系统 |
1.1.3 面临的挑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不足 |
1.2.1 波束赋形技术研究 |
1.2.2 智能反射表面辅助的抗遮挡研究 |
1.2.3 移动边缘缓存技术研究 |
1.2.4 研究不足 |
1.3 创新工作与章节安排 |
1.3.1 主要创新工作 |
1.3.2 各章节安排 |
2 高铁毫米波通信系统混合波束赋形研究 |
2.1 引言 |
2.2 系统模型 |
2.2.1 混合波束赋形架构 |
2.2.2 问题建模 |
2.3 两阶段混合波束赋形算法设计 |
2.3.1 第一阶段:基于加权均方误差最小化算法 |
2.3.2 第二阶段:基于正交匹配追踪算法 |
2.4 抗遮挡波束赋形设计 |
2.4.1 抗遮挡算法 |
2.4.2 复杂度分析 |
2.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2.5.1 对比方案与评估指标 |
2.5.2 收敛性分析 |
2.5.3 无遮挡场景 |
2.5.4 有遮挡场景 |
2.6 本章小结 |
3 高铁毫米波通信系统抗遮挡研究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 |
3.2.1 传输模型 |
3.2.2 信道模型 |
3.3 中断概率最小化 |
3.3.1 中断概率分析 |
3.3.2 问题求解 |
3.4 遍历容量最大化 |
3.4.1 上界分析 |
3.4.2 近似分析 |
3.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5.1 仿真设置 |
3.5.2 中断概率性能分析 |
3.5.3 遍历容量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用户体验优化的多小区协作缓存研究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 |
4.2.1 用户请求模型 |
4.2.2 内容缓存模型 |
4.2.3 性能指标模型 |
4.2.4 问题建模 |
4.3 协作缓存策略 |
4.3.1 优化问题处理 |
4.3.2 算法设计与分析 |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1 仿真设置 |
4.4.2 缓存容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4.3 控制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4.4 各业务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其他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下一代高铁移动通信系统多业务共存资源调度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GSM-R系统向LTE-R系统演进 |
1.1.2 LTE-R系统与LTE系统共存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LTE系统资源调度算法研究现状 |
1.2.2 LTE-R系统资源调度算法研究现状 |
1.2.3 课题研究意义 |
1.3 论文研究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高铁移动通信系统 |
2.1 高铁移动通信系统面临的问题 |
2.1.1 多普勒频移 |
2.1.2 车厢穿透损耗 |
2.2 LTE系统关键技术 |
2.2.1 OFDM技术 |
2.2.2 MIMO技术 |
2.2.3 中继技术 |
2.3 LTE系统资源调度 |
2.3.1 LTE无线资源 |
2.3.2 MAC层 |
2.3.3 资源调度策略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TE-R系统的专网多业务资源调度算法 |
3.1 LTE-R系统列控业务模型 |
3.1.1 实时列控业务模型 |
3.1.2 非实时列控业务模型 |
3.2 面向LTE-R系统的多业务共存资源调度算法 |
3.2.1 LTE系统区分业务QoS机制 |
3.2.2 LTE-R系统的专网多业务共存的资源调度算法 |
3.3 仿真分析 |
3.3.1 仿真参数设置 |
3.3.2 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LTE-R与 LTE共存系统的多业务资源调度算法 |
4.1 LTE-R系统与LTE系统共存系统及公网用户业务模型 |
4.1.1 LTE-R系统与LTE系统共存时的网络模型 |
4.1.2 公网用户业务模型 |
4.2 LTE-R系统与LTE系统共存同频干扰控制解决方案 |
4.3 面向LTE-R与 LTE系统共存多业务资源调度算法 |
4.4 仿真分析 |
4.4.1 仿真参数设置 |
4.4.2 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关于高速铁路信号系统联调联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国内联调联试 |
1.2 国外联调联试 |
2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结构 |
2.1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构成 |
2.2 信号系统地面主要设备 |
2.2.1 列控中心(TCC) |
2.2.2 无线闭塞中心(RBC) |
2.2.3 临时限速服务器(TSRS) |
2.2.4 计算机联锁(CBI) |
2.2.5 调度集中(CTC) |
2.3 列控系统 |
2.3.1 CTCS-2级列控系统 |
2.3.2 CTCS-3级列控系统 |
3 联调联试流程 |
3.1 联调联试职责分工 |
3.2 信号设备联调联试前提条件 |
3.3 联调联试工作流程 |
3.3.1 试验前准备 |
3.3.2 开行轨检、网检、信号检测车 |
3.3.3 开行试验列车 |
3.3.4 设备监护 |
3.3.5 检测、试验列车整备 |
3.3.6 试验小结 |
4 联调联试运用研究 |
4.1 宝兰客专工程概况 |
4.1.1 宝兰客专西安局管段新建信号工程部分 |
4.1.2 既有信号系统改造工程部分 |
4.1.3 使用设备介绍 |
4.2 联调联试范围 |
4.3 宝兰客专联调联试检测设备项目 |
4.3.1 轨旁轨旁信号设备状态检测 |
4.3.2 列控系统功能测试 |
4.3.3 车站联锁系统接口测试 |
4.3.4 CTC系统接口及相关功能测试 |
4.3.5 综合接地系统检测 |
4.3.6 电磁环境检测 |
4.4 宝兰客专联调联试方法 |
4.4.1 轨旁信号设备状态 |
4.4.2 列控系统功能测试 |
4.4.3 车站联锁系统接口功能测试 |
4.4.4 CTC系统功能测试 |
4.4.5 综合接地系统 |
4.4.6 电磁环境 |
5 联调联试典型场景试验 |
5.1 列控区间占用逻辑检查功能试验 |
5.1.1 区间占用逻辑检查试验主要内容 |
5.1.2 区间占用逻辑检查场景设置 |
5.1.3 电路修改 |
5.1.4 现场试验 |
5.2 列控系统试验 |
5.2.1 CTCS-2级列控系统功能 |
5.2.2 CTCS-3级列控系统功能测试 |
5.2.3 CTCS-2/3级列控系统兼容性测试试验 |
5.3 CTC系统功能检测试验 |
6 联调联试典型问题分析和改进建议 |
6.1 列控中心 |
6.1.1 列车允许速度突降问题 |
6.1.2 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
6.2 CTC |
6.2.1 CTC站间透明显示错误 |
6.2.2 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
6.3 RBC |
6.3.1 无法接收进路预告 |
6.3.2 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
6.4 应答器 |
6.4.1 应答器信息缺失 |
6.4.2 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
6.5 信号机 |
6.5.1 信号机USU信号突变 |
6.5.2 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
6.6 轨道电路 |
6.6.1 典型问题描述 |
6.6.2 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
7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强化学习的高铁场景下无线资源分配算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高铁网络资源管理及传输技术 |
2.1 高铁网络架构 |
2.2 高速移动信道特征 |
2.2.1 多径效应 |
2.2.2 多普勒频移 |
2.3 移动中继技术 |
2.3.1 移动中继辅助 |
2.3.2 UE-to-Network Relay辅助 |
2.4 无线资源分配技术 |
2.4.1 能量效率 |
2.4.2 天线选择技术 |
2.5 强化学习 |
2.5.1 强化学习基本原理 |
2.5.2 马尔科夫决策过程 |
2.5.3 强化学习常见算法 |
2.5.4 强化学习在无线通信的发展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强化学习的单中继高铁网络资源分配研究 |
3.1 系统模型与问题建模 |
3.2 基于QL的功率分配算法 |
3.2.1 功率分配策略 |
3.2.2 算法详细实现步骤 |
3.3 算法复杂度分析 |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强化学习的多中继高铁网络能效优化算法 |
4.1 系统模型 |
4.2 能量效率下的最佳功率分配 |
4.2.1 中继选择策略 |
4.2.2 基于QL的功率分配 |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 |
5.1 全文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ZDJ9转辙机故障智能诊断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前言) |
1 引言 |
2 绪论 |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3 ZD(J)9 电动转辙机原理及其故障分析 |
3.1 道岔转换原理 |
3.1.1 机械故障主要考量参数 |
3.1.2 机外机械故障成因分析 |
3.1.3 机外机械故障监测关注点 |
3.2 ZDJ9 转辙机组成 |
3.2.1 ZDJ9 机内原理 |
3.2.2 机内机械故障成因分析 |
3.2.3 机内机械故障监测关注点 |
3.2.4 ZDJ9 电路原理 |
3.2.5 ZDJ9 电路故障成因分析 |
3.2.6 ZDJ9 电路故障监测关注点 |
3.3 微机监测转辙机动作电流曲线图解 |
4 ZDJ9 转辙机故障智能诊断系统设计 |
4.1 系统概述 |
4.2 系统构成 |
4.2.1 系统架构 |
4.2.2 硬件构成 |
4.2.3 软件构成 |
4.3 通信与供电网络构成 |
500m的站场)'>4.3.1 混合网络模式(适用于电缆传输距离>500m的站场) |
4.3.2 载波网络模式(适用于电缆传输距离≤500m的站场) |
4.3.3 光纤传输模式(适用于所有传输距离的站场) |
4.4 道岔监测网络构成 |
4.4.1 监测网络架构 |
4.4.2 监测网络VLAN划分 |
4.5 系统功能 |
4.5.1 系统综合功能 |
4.5.2 ZDJ9 道岔监测功能 |
4.5.3 转辙机故障智能诊断功能 |
4.5.4 道岔智慧管理功能 |
4.5.5 辅助功能 |
5 主要技术分析 |
5.1 道岔设备监测原理 |
5.2 转辙机故障智能诊断法 |
5.3 数据安全 |
5.4 性能指标 |
5.5 部署条件 |
5.5.1 供电需求 |
5.5.2 空间需求 |
5.5.3 服务器配置要求 |
5.5.4 外部接口 |
5.5.5 系统硬件 |
6 软件界面 |
6.1 综合功能 |
6.2 继电组合电路监测 |
6.3 缺口监测 |
6.4 缺口晃动量与视频监测 |
6.5 道岔力曲线监测 |
6.6 转辙机故障诊断分析 |
6.7 转辙机故障智能分析 |
6.8 ZDJ9 故障智能诊断系统APP V1.0 界面 |
7 结论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基于LoRa的纺织车间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2 纺织车间监测系统方案设计 |
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3 数据采集方案设计 |
2.4 无线传输方案设计 |
2.4.1 多种无线传输技术的对比 |
2.4.2 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
2.5 数据处理方案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3 纺织车间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
3.1 控制芯片简介 |
3.2 监测节点硬件设计 |
3.2.1 监测节点总体结构 |
3.2.2 温湿度采集电路设计 |
3.2.3 红外收发电路 |
3.2.4 LoRa通信电路设计 |
3.2.5 报警电路设计 |
3.2.6 按键电路设计 |
3.3 中继器设计 |
3.4 LoRa网关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纺织车间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
4.1 LoRa通信协议设计 |
4.1.1 LoRa协议栈 |
4.1.2 LoRa协议特性 |
4.1.3 LoRa帧格式 |
4.1.4 数据帧格式 |
4.2 监测节点主程序设计 |
4.2.1 环境监测节点主程序设计 |
4.2.2 设备监测节点主程序设计 |
4.2.3 温湿度采集子程序设计 |
4.2.4 工件计数子程序设计 |
4.2.5 纺线状态监测子程序设计 |
4.2.6 按键子程序设计 |
4.2.7 LoRa无线传输子程序设计 |
4.3 中继器主程序设计 |
4.4 LoRa网关主程序设计 |
4.5 上位机监测平台设计 |
4.5.1 开发环境简介 |
4.5.2 开发控件介绍 |
4.5.3 数据库设计 |
4.5.4 功能模块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去同步LoRa碰撞数据恢复算法 |
5.1 LoRa数据碰撞问题 |
5.2 LoRa编码机制 |
5.3 算法分析与推导 |
5.3.1 前提与假设 |
5.3.2 两个去同步碰撞数据恢复示例 |
5.3.3 示例分析与概括 |
5.4 算法设计 |
5.4.1 两个碰撞数据恢复 |
5.4.2 拓展讨论 |
5.5 仿真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系统测试和结果分析 |
6.1 环境数据采集测试 |
6.2 生产数据采集测试 |
6.3 监测节点通信测试 |
6.4 监测节点远程设置测试 |
6.5 报警测试 |
6.6 通信网络性能测试 |
6.7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9)真空管道高速飞行列车车地无线接入及切换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研究意义与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现有主流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技术 |
1.2.2 军用数据信息链对移动性的支持 |
1.3 论文各章节安排 |
2 高速飞行列车无线通信系统 |
2.1 通信业务需求分析 |
2.1.1 安全类数据 |
2.1.2 非安全类数据 |
2.2 高速飞行列车车地无线通信特点 |
2.3 无线接入及频繁切换 |
2.3.1 无线接入系统研究现状 |
2.3.2 切换技术研究现状 |
2.4 本章总结 |
3 基于漏波透镜的无线接入架构 |
3.1 面向高速飞行列车的无线接入系统 |
3.1.1 漏泄波导覆盖 |
3.1.2 基于漏泄波导的接入方式 |
3.2 基于电磁透镜的漏波覆盖 |
3.2.1 漏波透镜系统模型 |
3.2.2 透镜介质单元与相移的关系 |
3.2.3 透镜设计 |
3.3 本章总结 |
4 基于位置预测的切换时间预留机制 |
4.1 基于RoF的移动小区 |
4.2 切换时间预留机制 |
4.2.1 切换时间预留 |
4.2.2 地面中心基站光层切换 |
4.3 位置预测算法分析 |
4.3.1 实际运行数据 |
4.3.2 灰色预测GM(1,1)模型 |
4.4 切换预留仿真 |
4.5 本章总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呼和浩特铁路局大包线450M无线列调改建GSM-R网络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背景及必要性 |
1.1.2 研究的可行性 |
1.2 铁路移动通信国内外现状 |
1.2.1 450M无线列调系统 |
1.2.2 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
1.2.3 下一代铁路移动通信系统 |
1.3 研究的主要目标 |
1.4 论文的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原理及主要设备构成 |
2.1 无线通信系统 |
2.1.1 450MHz无线列调系统 |
2.1.2 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原理 |
2.1.3 GSM-R主要设备构成 |
2.2 传输系统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无线列调系统改建GSM-R网络方案研究 |
3.1 大包线系统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1 无线列调系统 |
3.1.2 传输系统 |
3.2 技术方案比选 |
3.2.1 GSM-R无线子系统弱场覆盖方案比选 |
3.2.2 传输系统技术分析比选 |
3.3 改建GSM-R网络的通信整体解决方案研究 |
3.3.1 方案特点 |
3.3.2 方案优势 |
3.3.3 无线子系统改建方案 |
3.3.4 BSC方案 |
3.3.5 核心网方案 |
3.3.6 传输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项目概况及业务需求分析预测 |
4.1 项目概况 |
4.1.1 线路概况 |
4.1.2 大包相邻、既有线概况 |
4.2 业务需求分析预测 |
4.2.1 无线通信业务 |
4.2.2 传输及接入业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建设方案 |
5.1 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
5.1.1 GSM-R系统组成 |
5.1.2 核心网研究方案 |
5.1.3 无线子系统 |
5.1.4 运营与支撑子系统 |
5.1.5 通道需求 |
5.1.6 系统同步 |
5.1.7 设备配置 |
5.2 传输系统 |
5.2.1 承载业务 |
5.2.2 研究方案 |
5.2.3 SDH系统保护方式 |
5.2.4 传输系统设备配置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无线列车调度中继器监测系统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真空管高速列车的无线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韩柏涛.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基于WSN的兰新高铁沿线风速监测与列车风致安全预警研究[D]. 程龙.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1)
- [3]高速铁路毫米波通信性能增强技术研究[D]. 高美琳.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下一代高铁移动通信系统多业务共存资源调度算法研究[D]. 颜静静.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5]关于高速铁路信号系统联调联试的研究[D]. 代礼强.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6]基于强化学习的高铁场景下无线资源分配算法的研究[D]. 王天.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7]ZDJ9转辙机故障智能诊断系统的研究[D]. 谢玉双.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8]基于LoRa的纺织车间监测系统研究[D]. 费祥.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9]真空管道高速飞行列车车地无线接入及切换技术研究[D]. 刘叶.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10]呼和浩特铁路局大包线450M无线列调改建GSM-R网络方案研究[D]. 张禹.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