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谱学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小红,张志远,甘再国,许甫荣,周善贵[1](2020)在《基于HIAF的超重元素和核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量子多体系统.超重核素是指考虑了壳效应才存在的原子核.探索原子核存在的电荷数和质量数极限始终是核物理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迄今,在实验上合成和鉴别了百余种超重核素,将化学元素周期表从92号扩展至118号元素,完成了周期表上第七周期元素的填充.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gh Intensity heavy-ion Accelerator Facility, HIAF)将于2025年建成并投入运行,超重元素和核素研究是其重要研究目标之一. HIAF的超导直线加速器能够提供能量可调的强流重离子束流,将为合成超重新元素和探索理论预言的超重核稳定岛提供重大机遇.本文介绍了基于HIAF的超重元素和核素研究计划,对超重核研究的现状和意义进行了综述,重点描述了基于重离子诱发的熔合反应和多核子转移反应的电磁谱仪以及实验测量装置.本文针对超重新元素和核素的合成研究、超重核结构和性质研究、超重核素产生机制研究、超重原子结构和元素化学性质研究分别进行了研究计划的介绍,最后对超重核研究的发展规划进行了总结.
李志宏,林承键,郑云,高早春,王友宝,张英逊,李聪博,顾建中,吴晓光,杨磊,谌阳平,颜胜权,赵凯,田源,贾会明,李云居,曾晟,连钢,闫玉良,马南茹,杨峰,温培威,崔莹,连占江,张焕乔,柳卫平[2](2020)在《低能核物理若干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能核物理是核能开发与核技术应用的创新源头与基础支撑,在国民经济等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核物理基础研究团队,依托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等国内外核科学装置,在关键天体核反应的间接测量、天体物理圣杯反应12C(α,γ)16O、奇特核体系的光学势和颈部参数对裂变的影响等低能核物理若干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中取得突破,获得一些创新性的研究结果。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团队在低能核物理基础研究方向上取得的一些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张猛超[3](2020)在《基于SiPM的闪烁体探测器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硅光电倍增管(SiPM)在核医学成像、核探测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SiPM是半导体器件,由一系列雪崩二极管(G-APD)阵列组成,应用于常温环境下,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SiPM的击穿电压随之发生变化,进而影响SiPM增益,导致能谱测量出现较大误差。此外,SiPM存在由暗计数、雪崩二极管间串扰、后脉冲等组成的噪声,同样对推广SiPM的使用造成困扰。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为当SiPM充当闪烁体探测器的光电倍增器件时,根据SiPM的光电特性,优化探测器设计,得到性能稳定、能量分辨率好的闪烁体探测器。论文将从以下两个方向进行探索,一是稳定SiPM在不同温度下的增益,二是降低SiPM内部暗噪声的影响并改善闪烁体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由SenSL公司SiPM产品手册可知,SiPM的增益与偏置电压呈正相关特性,而SiPM击穿电压与温度变化呈线性变化规律,论文根据温度特性设计基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LPTC型)的偏置电源。经实验测试,结果表明:使用LYSO晶体与SiPM制成的闪烁体探测器,在恒温室内26℃至53℃测量137Cs全能峰,发现当加入温度补偿电路后,137Cs全能峰峰位道址相对变化由1.18%/℃减小为0.05%/℃,实现了不同温度下稳定SiPM增益的效果。利用FPGA开发板设计数字符合电路,分别采用幅度分析方法(PHA)与面积分析方法(PAA),测量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仿真核脉冲,并进行单路输入、双路输入符合求和测量,结果显示PAA测量方法与双路输入符合求和测量成功降低全能峰分辨率。采用包含单路SiPM的LYSO闪烁体探测器与双路SiPM的NaI(Tl)闪烁体探测器,分别用PHA与PAA方法对22Na与137Cs进行能谱测量,结果表明PAA方法、基线恢复算法、双路测量符合求和方法对于改善闪烁体探测器能量分辨率具有良好的效果。符合判断算法可有效降低SiPM内部暗电流噪声影响,改善探测器能谱。为SiPM在闪烁体探测器中代替PMT打下了基础。
张旭东[4](2019)在《基于蛋白质辐照损伤效应规律的宽量程生物剂量计应用基础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核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核技术应用的剂量监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物剂量计能够反映受照人员的损伤程度,具有物理和化学剂量计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仍具有适用剂量范围窄、分析工作量大等缺点。针对现有生物剂量计应用的不足和新型剂量计的开发需求,本文基于蛋白质的辐照损伤效应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宽量程生物剂量计,并对这种剂量计在γ和碳离子辐照下的响应规律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使用平板扫描仪评估胶片响应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基于Gafchromic胶片的蛋白质溶液剂量的测量方法。选择2000 dpi为扫描分辨率,其具有近高斯分布且无多峰问题。通过改变聚焦设置,胶片像素值的相对标准偏差降低了36%50%。为了避免扫描位置和胶片均匀性的影响,推荐辐照前后在相同位置扫描胶片。控制扫描仪工作温度在1524°C,以得到稳定的胶片响应。提出评估胶片响应的标准操作流程,减小了胶片校准曲线的95%置信区间。通过选择合适的剂量拟合范围和加权平均剂量方法,实现了胶片剂量的精确测量。结合胶片剂量和蒙特卡罗计算得到的剂量转换因子,实现了蛋白质溶液的剂量测量。(2)建立了γ辐照下蛋白质损伤程度与蛋白质种类、辐照剂量、蛋白质溶液浓度及剂量率间的响应关系,完成了γ辐射的蛋白质辐照损伤生物剂量计的响应研究。随着受照剂量的增加,蛋白质损伤程度逐渐加大,且不同蛋白质具有不同的响应模型。蛋白质溶液浓度越大则越难发生降解,通过改变牛血清白蛋白溶液的浓度实现了2.32555.7 Gy的剂量测量。此外,剂量率也会影响蛋白质的辐照损伤效应,高剂量率下蛋白质损伤程度更小。(3)完成了碳离子辐照下新型剂量计的响应研究,并与γ辐射的响应进行了对比。通过构建的碳离子辐照蒙特卡罗模型,证明了辐照剂量分布的均匀性。对于不同的蛋白质种类,碳离子引起蛋白质损伤的响应模型不同,相比于γ辐射相同蛋白质的响应模型也不相同。比较碳离子和γ辐射下蛋白质损伤程度与剂量间的响应关系,确定了达到相同损伤程度时碳离子剂量和γ剂量间的差异,并提出利用这种差异实现混合辐射场剂量测量的方法。最后,利用蒙特卡罗模拟研究了中子和质子辐照下的剂量深度曲线、剂量均匀性和实验所需的辐射场强度,完成了中子和质子下进行蛋白质辐照损伤生物剂量计研究的辐射场设计。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蛋白质辐照损伤效应规律的宽量程生物剂量计,不仅可以实现受照体的剂量测量,还进一步加强了辐射生物效应和辐射损伤机制研究,对确定受照体的生物效应和健康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郑凌云[5](2017)在《核谱学时间测量数字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ADC快速采集技术、CPU处理技术以及多功能数字处理芯片的高速发展,数字化处理技术也逐渐应用于核谱学探测器输出信号分析和处理过程中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核谱学信号测量处理中典型的时间谱测量方法,采用数字化技术代替传统时间测量中的模拟处理方法对探测器输出信号进行高效率采集、快速响应触发和高分辨定时等,并分析了数字化过程中采样率、定时点、道宽对时间谱的影响,同时,对核谱学时间测量数字化在具体时间信号测量中的应用也深入了研究。首先根据时间测量的模拟处理方法,提出时间测量的数字化处理方案,利用数字化单元(即数字示波器)代替了传统时间测量中的恒比定时、时幅转换、多道计数等模块,采用快速ADC采集、符合甄别、多种脉冲甄别方式和多种插值定时等算法对皮秒级脉冲信号的并行处理实现时间测量的数字化处理过程,并研究了各处理过程中采样率、定时点、道宽各参数对时间谱结果的影响。其中,脉冲甄别部分针对入射粒子与探测器输出信号的关系提出了脉冲面积甄别、脉冲面积幅度比甄别、脉冲上升时间甄别几种方法用于选择优质脉冲信号;在定时部分的插值方式上提出了多种拟合插值方式以对离散信号精确定时,如Lagrange插值、Hermite插值、高斯函数拟合、三次样条函数平滑拟合法等。同时,在数字化单元顺序模式下研究了各处理模块之间相互影响的具体关系,以实现处理过程中尽量减小死时间。然后对时间测量数字化的应用做了深入分析。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正电子淹没寿命谱仪中得到了寿命谱,并对比了数字化谱仪与传统谱仪的实验结果,得到与传统谱仪性能几乎相同的结论。针对时间信号的高效获取方面在数字化正电子淹没寿命谱仪的基础上提出了双探头符合触发正电子寿命谱仪,利用符合逻辑单元对探测器输出的一个起始、一个终止信号进行快速符合并对数字化单元实现外触发以实现信号的高效率采集和触发。还提出了数字化正电子寿命叠加测量谱仪,通过将探测器置于放射源一侧以避免两个终止信号的情况,通过数字化单元实现叠加谱的测量;同时对叠加谱进行了多方位实验和分析,最后提出离线分离叠加谱的方案。
胡远超,曹兴忠,李玉晓,张鹏,靳硕学,卢二阳,于润升,魏龙,王宝义[6](2015)在《慢正电子束流技术在金属/合金微观缺陷研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正电子湮没谱学技术是研究材料微观结构非常有效的一种核谱学分析方法,主要用于获取材料内部微观结构的分布信息,特别是微观缺陷结构及其特性等传统表征方法难以获取的微观结构信息.近年来,在慢正电子束流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正电子湮没谱学技术在薄膜材料表面和界面微观结构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该技术对空位型缺陷的高灵敏表征能力,使其在金属/合金材料表面微观缺陷的形成机理、缺陷结构特性及其演化行为等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针对材料内部微观缺陷的形成、演化机理以及缺陷特性的研究,如缺陷的微观结构、化学环境、电子密度和动量分布等,正电子湮没谱学测量方法和表征分析技术已经发展成熟.而能量连续可调的低能正电子束流,进一步实现了薄膜材料表面微观结构深度分布信息的实验表征.本文综述了慢正电子束流技术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围绕北京慢正电子束流装置在金属/合金材料微观缺陷的研究中对微观缺陷特性的表征和表面微观缺陷演化行为的应用研究成果展开论述.
张世远[7](2015)在《南大物理百年》文中认为南京大学物理学科是中国高等学校中建立最早的物理学科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于1915年创建的理化部物理学科,至今已经走过100年的历史。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历经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至1949年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937—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国立中央大学曾内迁重庆沙坪坝地区,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才回迁南京。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实行院系调整,南京大学和金陵大
王洋[8](2015)在《超重元素Sg及同族元素羰基配合物气相化学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详细叙述了超重元素的发现史,核实验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对论效应对元素化学性质的影响,重点介绍了用于研究超重元素的气相化学方法,回顾了我国的超重元素化学研究领域现状。使用252Cf自发裂变源及重离子核反应作为同位素发生器,通过气相化学反应使生成的第六副族元素放射性短寿命同位素与一氧化碳在“原位”生成了易挥发的羰基配合物。使用气喷嘴技术将其从反冲靶室中传输至化学装置中。利用低温等温气相色谱和冷沉积热色谱技术得到了其在特定化学表面的摩尔吸附焓。配备数字化伽马射线谱仪的高纯锗探测系统及用于检测阿尔法和贝塔粒子的多通道硅探测器被用来对相应的短寿命同位素进行放射性检测。在国际合作实验中,利用物理预分离器与化学装置相结合,使用与RILAC加速器终端相连的充气谱仪GARIS将入射束流与反应产物分离开来,成功地避免了等离子体效应对本实验的影响。通过蒙特卡洛模拟程序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第六族元素羰基配合物Mo(CO)6,W(CO)6和Sg(CO)6在石英表面的摩尔吸附焓分别为-38±1 kJ/mol,-47±2 kJ/mol,和-50±2 kJ/mol。通过与理论计算相结合,认为106号超重元素Sg羰基配合物的化学性质与其同族元素相似,符合元素周期律的外推结果。这是首次将超重元素化学性质研究从简单的无机物领域引入到有机物领域内。本论文还对单原子状态的第六族元素在常温常压下与一氧化碳直接生成羰基配合物的反应机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在该气相化学反应中,中心金属原子并不需要带有一定的能量,即该反应为“冷原子化学反应”。并且确定了通过该反应生成的第六族元素配合物的配位数为6,且是通过若干基元反应生成的,配位数依次增加。此外,本论文还对Tc,Ru和Rh的相应短寿命同位素羰基配合物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超重元素Bh(107号元素),Hs(108号元素)和Mt(109号元素)羰基配合物的气相化学化学性质打下了基础。
王洋[9](2015)在《超重元素Sg及同族元素羰基配合物气相化学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详细叙述了超重元素的发现史,核实验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对论效应对元素化学性质的影响,重点介绍了用于研究超重元素的气相化学方法,回顾了我国的超重元素化学研究领域现状。使用252Cf自发裂变源及重离子核反应作为同位素发生器,通过气相化学反应使生成的第六族元素放射性短寿命同位素与一氧化碳在―原位‖生成了易挥发的羰基配合物。使用气喷嘴技术将其从反冲靶室中传输至化学装置中。利用低温等温气相色谱和冷沉积热色谱技术得到了其在特定化学表面的沉积温度。配备数字化伽马射线谱仪的高纯锗探测系统及用于检测阿尔法和贝塔粒子的多通道硅探测器被用来对相应的短寿命同位素进行放射性检测。在国际合作实验中,利用物理预分离器与化学装置相结合,使用与RILAC加速器终端相连的充气谱仪GARIS将入射束流与反应产物分离开来,成功地避免了等离子体效应对本实验的影响,合成了第一种超重元素的金属有机配合物。通过蒙特卡洛模拟程序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第六族元素羰基配合物Mo(CO)6,W(CO)6和Sg(CO)6在石英表面的摩尔吸附焓分别为-38±1 k J/mol,-47±2 k J/mol,和-50±2 k J/mol。通过与理论计算相结合,认为106号超重元素Sg的化学性质与其同族元素相似,与理论预测相符。这是首次将超重元素化学性质研究从简单的无机物领域引入到有机物领域内。利用低温基质隔离技术对单原子状态的第六族元素一氧化碳直接生成羰基配合物的反应机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在该气相化学反应中,中心金属原子并不需要带有一定的能量,即该反应为―冷原子化学反应‖。并且确定了通过该反应生成的最稳定的第六族元素配合物配位数为6,且是通过若干基元反应生成的,配位数依次增加。此外,本论文还对Tc,Ru和Rh的相应短寿命同位素羰基配合物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其在Teflon表面的摩尔吸附焓,并研究了氧气对这些羰基配合物产额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超重元素Bh(107号元素),Hs(108号元素)和Mt(109号元素)羰基配合物的气相化学化学性质打下了基础。
张子良[10](2010)在《基于慢正电子束流技术制备SiO2薄膜的应用》文中指出目前发展的有序介孔材料,由于它具有如下的特征:(1)具有规则的孔道结构;(2)孔径分布窄,且在2~50nm之间可以调节;(3)比表面积大;(4)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5)颗粒具有丰富多彩的外形。自1992年首次合成以来,它在大分子催化、吸附和分离、传感器、微器件以及光、电磁等功能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因此一经诞生便引起了国际物理学、化学及材料学界的高度关注,并得到迅猛发展,成为跨学科的研究热点之一。虽然二氧化硅薄膜材料的制备工艺已有了大规模的发展,但是市场上对各种器件的要求程度越来越高,而不同二氧化硅薄膜的结构可以影响器件的性能,通过不同手段来改变二氧化硅的结构,就可以使得它的应用前景空前扩大。材料的制备和研究是其关键之一,所以研究一种新的制备方法,对日新月异发展的半导体来说尤为重要。自2008年加入高能物理研究所正电子组以来,对本组人员自行设计和建立的基于22Na源的慢正电子强束流装置进行了调试、维护以及对外开放运行。在慢正电子束流应用方面,利用这种实验方法的优点,开展了涉及领域较为广泛的应用研究。同时对二氧化硅薄膜材料进行了制备和性能研究。本论文将分为两部分,主要介绍二氧化硅薄膜材料的制备及表征,以及慢正电子束流装置的调试和测量分析工作。本工作利用磁控溅射和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二氧化硅薄膜,并与电辅助自组装制备介孔二氧化硅薄膜的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电辅助自组装是一种可行的制备SiO2薄膜的方法。本研究工作对不同SiO2薄膜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结合结构表征,做了深入的探讨。主要介绍了介孔二氧化硅薄膜的制备方法和表征手段,尤其对溶胶-凝胶法制备有序介孔SiO2薄膜做了较为深入地研究,探讨了成膜机制;同时利用电辅助自组装法(EASA)制备有序介孔SiO2薄膜,研究了反应物的配比、模板剂的加入量、溶液的PH值、反应溶液、薄膜的沉积时间、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等因素对SiO2薄膜孔洞结构和成膜质量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以及慢正电子湮没等方法表征了介孔SiO2薄膜的孔洞结构和晶体类型等。正电子谱学技术在材料科学中应用极为重要,已经发展成为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一种重要的核分析手段。基于本实验室所建立的谱学装置和正电子谱学技术,利用高能物理研究所自行设计和建立的22Na慢正电子束流装置开展了涉及领域较为广泛的应用研究及慢正电子束流装置的调试、维护运行工作。
二、核谱学及其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核谱学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HIAF的超重元素和核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现状和意义 |
2 基于HIAF的实验测量装置 |
2.1 充气反冲核谱仪 |
2.2 基于多核子转移反应的丰中子核素分离器 |
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2.1 超重新元素和新核素合成 |
3.2.2 超重核素结构和性质研究 |
3.2.3 产生超重核素的核反应机制研究 |
3.2.4 超重原子结构和超重元素化学性质研究 |
4 总结与展望 |
(2)低能核物理若干关键科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核理论研究 |
1.1 量子多体理论研究 |
1.2 重离子碰撞微观输运理论研究 |
1.3 原子核位能曲面等核结构前沿问题研究 |
1.4 无自由参数的光学势研究 |
2 核反应实验研究 |
2.1 近垒及垒下重离子核反应机制研究 |
1) 熔合-裂变机制研究 |
2) 熔合反应的耦合道效应及其势垒分布研究 |
2.2 奇特核结构与奇异衰变研究 |
1) 原子核的晕结构和核芯增大现象研究 |
2) 原子核高激发态的双质子关联发射现象研究 |
3) 丰质子滴线区原子核的β缓发衰变研究 |
2.3 奇特核反应机制研究 |
1) 奇特核反应体系的相互作用势 |
2) 弱束缚核反应机制的研究 |
2.4 锕系核(n,f)和(n,2n)反应截面的测量方法研究 |
3 核结构实验研究 |
3.1 核结构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 |
1) 近球形核研究 |
2) 原子核的形状与量子相变研究 |
3) 奇特转动(磁和反磁转动、手征、旋称劈裂和反转等)研究 |
4) 基于伽马谱学的弱束缚核破裂机制研究 |
3.2 探测装置改进升级和相关核谱学新技术方法研究 |
4 核天体研究 |
4.1 间接测量 |
1) 单核子转移反应 |
2) α集团转移反应 |
3) 替代比率方法 |
4.2 直接测量 |
1) 弹性共振散射实验方法 |
2) 深地直接测量方法 |
4.3 基于放射性核束的核天体物理研究 |
5 总结与展望 |
(3)基于SiPM的闪烁体探测器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硅光电倍增管、无机闪烁体和探测器原理 |
2.1 硅光电倍增管介绍 |
2.1.1 雪崩光电二极管原理 |
2.1.2 SiPM原理 |
2.1.3 SiPM的噪声 |
2.1.4 SiPM的温度效应 |
2.1.5 SiPM与 PMT比较 |
2.1.6 MicroFC-60035-SMT |
2.2 无机闪烁体介绍 |
2.2.1 物质与γ/X光作用原理 |
2.2.2 无机闪烁体发光原理 |
2.2.3 无极闪烁体的物理特性 |
2.2.4 选用的闪烁体 |
2.3 探头的制作 |
第三章 SiPM探测器温度补偿型电源设计 |
3.1 设计原理 |
3.2 电子元器件介绍 |
3.2.1 AD581LH |
3.2.2 LM358比较放大器 |
3.2.3 LPTC型热敏电阻KTY83/110 |
3.3 电路原理图及PCB板设计 |
3.4 MicroFC-60035-SMT负载电阻的确定 |
3.5 实验测量 |
3.5.1 电路噪声消除 |
3.5.2 电路输出温度系数测量 |
3.5.3 放射源测量 |
第四章 数字获取系统设计 |
4.1 硬件系统介绍 |
4.1.1 Stratix Ⅲ3SL150介绍 |
4.1.2 USB传输模块介绍 |
4.1.3 ADC数据转换模块 |
4.2 符合方法介绍 |
4.2.1 符合事件介绍 |
4.2.2 真符合与偶然符合 |
4.2.3 符合测量原理 |
4.3 数据处理算法介绍 |
4.3.1 γ谱系统介绍 |
4.3.2 能谱获取方法 |
4.3.3 算法介绍 |
第五章 仿核信号源测试实验 |
5.1 仿核脉冲的产生 |
5.2 数据补偿算法 |
5.3 影响因素测量 |
5.3.1 噪声叠加 |
5.3.2 脉冲幅度 |
5.3.3 噪声影响 |
第六章 放射源实验测量 |
6.1 LYSO闪烁体探测器测量 |
6.2 基线恢复测试 |
6.3 符合分辨时间测量 |
6.4 符合电路测量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蛋白质辐照损伤效应规律的宽量程生物剂量计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核技术应用的辐射剂量监测 |
1.2 辐射剂量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物理剂量计 |
1.2.2 化学剂量计 |
1.2.3 生物剂量计 |
1.3 蛋白质生物剂量计 |
1.3.1 基于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表达的生物剂量计研究现状 |
1.3.2 蛋白质辐照损伤效应的研究现状 |
1.3.3 基于蛋白质辐照损伤的生物剂量计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主要工作 |
第二章 蛋白质溶液的剂量测量、损伤表征及辐照仿真模拟 |
2.1 基于Gafchromic胶片的蛋白质溶液剂量测量方法 |
2.1.1 Gafchromic胶片介绍 |
2.1.2 Gafchromic胶片的剂量测量原理 |
2.1.3 基于Gafchromic胶片的蛋白质溶液剂量精确测量方法 |
2.2 基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蛋白质辐照损伤程度表征 |
2.2.1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介绍 |
2.2.2 基于SDS-PAGE的蛋白质损伤程度测量原理 |
2.2.3 SDS-PAGE的操作流程 |
2.2.4 蛋白质损伤程度的分析手段 |
2.3 蒙特卡罗方法仿真 |
2.3.1 MCNP介绍 |
2.3.2 MCNP程序构成 |
2.3.3 基于MCNP6 的重离子模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Gafchromic胶片的蛋白质溶液剂量测量方法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胶片样品辐照及响应评估方法 |
3.2.1 Gafchromic胶片样品辐照及处理 |
3.2.2 Gafchromic胶片样品的响应评估方法 |
3.3 扫描设置对胶片响应评估的影响规律研究 |
3.3.1 使用遮蔽片对胶片响应评估的影响规律 |
3.3.2 扫描分辨率对胶片响应评估的影响规律 |
3.3.3 扫描仪聚焦设置对胶片响应评估的影响规律 |
3.4 扫描间差异对胶片响应评估的影响规律研究 |
3.4.1 外部光照条件对胶片响应评估的影响规律 |
3.4.2 扫描位置对胶片响应评估的影响规律 |
3.4.3 胶片均匀性对胶片响应评估的影响规律 |
3.4.4 工作温度对胶片响应评估的影响规律 |
3.5 用于胶片响应评估的标准操作流程和剂量校准曲线的建立 |
3.5.1 胶片响应评估的标准操作流程 |
3.5.2 辐照后扫描时间的确定 |
3.5.3 胶片的剂量校准曲线的建立 |
3.6 胶片剂量精确测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
3.6.1 剂量拟合范围对剂量测量结果的影响 |
3.6.2 剂量计算方法对剂量测量结果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γ辐射的蛋白质辐照损伤生物剂量计的响应研究 |
4.1 引言 |
4.2 蛋白质种类的选择 |
4.2.1 牛血清白蛋白 |
4.2.2 牛血红蛋白 |
4.2.3 干酪素 |
4.3 辐射冰盒的制作及剂量转换因子计算 |
4.3.1 辐照冰盒的制作 |
4.3.2 辐照冰盒的保温效果测试 |
4.3.3 剂量转换因子的计算 |
4.4 γ辐射的蛋白质辐照损伤生物剂量计的响应规律研究 |
4.4.1 不同剂量下蛋白质辐照损伤生物剂量计的响应规律 |
4.4.2 不同浓度下蛋白质辐照损伤生物剂量计的响应规律 |
4.4.3 不同剂量率下蛋白质辐照损伤生物剂量计的响应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其他辐射的蛋白质辐照损伤生物剂量计的响应研究 |
5.1 引言 |
5.2 碳离子辐照的仿真模拟计算 |
5.2.1 蒙特卡罗计算模型的构建 |
5.2.2 碳离子辐照的剂量分布均匀性研究 |
5.2.3 剂量转换因子的计算 |
5.3 碳离子辐射的蛋白质辐照损伤生物剂量计响应规律研究 |
5.3.1 不同剂量下蛋白质辐照损伤生物剂量计的响应规律 |
5.3.2 不同浓度下蛋白质辐照损伤生物剂量计的响应规律 |
5.3.3 不同剂量率下蛋白质辐照损伤生物剂量计的响应规律 |
5.4 蛋白质辐照损伤生物剂量计对不同辐射的响应对比 |
5.5 其他辐射的蛋白质辐照损伤生物剂量计研究的辐射场设计 |
5.5.1 中子辐照下的辐射场设计 |
5.5.2 质子辐照下的辐射场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核谱学时间测量数字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核谱学简介 |
1.1.2 核谱学时间测量及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系统设计 |
2.1 正电子简介 |
2.2 时间测量模拟处理方法 |
2.3 时间测量数字化整体思路 |
2.4 探测器输出信号特点 |
2.4.1 探测器信号获取原理 |
2.4.2 探测器输出的时间信号特点 |
2.5 影响数字时间测量谱议性能的主要因数 |
2.5.1 时间分辨率及影响时间分辨率的主要因素 |
2.5.2 时间测量谱仪死时间及影响死时间的主要因素 |
2.6 数字化时间测量谱仪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时间信号数字化处理 |
3.1 数字化单元简介 |
3.2 ADC采集 |
3.2.1 波形数字化 |
3.2.2 采集参数的确定 |
3.2.3 采样率的影响 |
3.3 符合甄别触发 |
3.3.1 符合甄别 |
3.3.2 起止信号幅度甄别 |
3.3.3 起止信号时间窗甄别 |
3.4 脉冲甄别模块 |
3.4.1 脉冲面积甄别 |
3.4.2 脉冲面积幅度比率甄别 |
3.4.3 脉冲上升时间甄别 |
3.5 定时及时间测量模块 |
3.5.1 恒比定时原理 |
3.5.2 定时及测量数字化实现 |
3.5.3 定时点的影响 |
3.5.4 多插值方式处理 |
3.6 多道计数模块 |
3.6.1 直方图计数 |
3.6.2 道宽的影响 |
3.7 顺序模式下各模块的相互影响 |
3.7.1 顺序模式 |
3.7.2 数字化单元工作在顺序模式下的性能测试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时间测量数字化方法的应用 |
4.1 数字化正电子湮没寿命谱仪 |
4.2 双探头符合触发正电子寿命谱仪 |
4.2.1 双探头符合谱仪整体设计 |
4.2.2 符合单元 |
4.3 数字化正电子寿命叠加测量谱仪 |
4.3.1 叠加测量谱仪设计 |
4.3.2 叠加谱研究 |
4.3.3 叠加测量谱仪优化思路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南大物理百年(论文提纲范文)
1建校初期到抗战前(1902-1937) |
2抗日战争期间(1937-1945) |
3复员后至解放初期(1946-1949) |
4建国初期至“文革”前(1949-1966) |
5“文革”十年(1966-1976) |
6拨乱反正,快速发展(1977-1984) |
7励精图治,奋发进取,在改革开放中崛起(1984-2000) |
8跨越新高度,攀登新高峰(2001-2015) |
(8)超重元素Sg及同族元素羰基配合物气相化学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重元素的发现史 |
1.2 核实验技术的发展 |
1.3 相对论效应对元素化学性质的影响 |
1.4 研究超钢系元素的气相化学方法 |
1.4.1 超重元素的合成 |
1.4.2 快速传输系统及化学分离 |
1.4.3 等温色谱技术 |
1.4.4 热色谱技术 |
1.5 我国的超重元素化学研究领域现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第六族元素的羰基配合物 |
2.1 第六族元素羰基配合物简介 |
2.2 单原子状态的第六族元素生成羰基配合物的反应机制 |
2.2.1 激光灼烧-低温基质隔离技术 |
2.2.2 羰基配合物在惰性基质中的生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252)Cf裂变源的在线等温气相色谱实验 |
3.1 钼的短寿命同位素羰基配合物的生成 |
3.2 第四周期过渡金属短寿命羰基配合物的气相色谱学实验 |
3.2.1 羰基钼的气相化学性质 |
3.2.2 羰基钼气相吸附行为的蒙特卡罗模拟 |
3.3 过渡金属钼,锝,钌,铑短寿命同位素羰基配合物的气相化学性质 |
3.3.1 化学产额 |
3.3.2 气相吸附行为 |
3.3.3 氧气含量对化学产额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FC重离子加速器的在线等温气相色谱实验 |
4.1 钨,锇的短寿命同位素羰基配合物的生成 |
4.2 基于重离子加速器的羰基钨气相色谱学实验 |
4.2.1 未经预分离装置的在线等温色谱实验 |
4.2.2 羰基钨,锇气相吸附行为的蒙特卡洛模拟 |
4.2.3 等离子体效应对在线实验的影响 |
4.3 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的气相化学行为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充气谱仪GARIS进行的在线热色谱实验 |
5.1 实验装置 |
5.1.1 弹靶组合 |
5.1.2 充气谱仪GARIS |
5.1.3 化学反应腔RTC |
5.1.4 低温热色谱-COMPACT多通道硅探测器 |
5.2 第六族元素短寿命同位素羰基配合物的热色谱实验 |
5.2.1 钼的实验 |
5.2.2 钨的实验 |
5.2.3 Sg的实验 |
5.3 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超重元素Sg及同族元素羰基配合物气相化学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重元素的发现史 |
1.2 核实验技术的发展 |
1.3 相对论效应对元素化学性质的影响 |
1.4 研究超锕系元素的气相化学方法 |
1.4.1 超重元素的合成 |
1.4.2 快速传输系统及化学分离 |
1.4.3 等温色谱技术 |
1.4.4 热色谱技术 |
1.5 我国的超重元素研究领域现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第六族元素的羰基配合物 |
2.1 第六族元素羰基配合物简介 |
2.2 单原子状态的第六族元素生成羰基配合物的反应机制 |
2.2.1 激光灼烧-低温基质隔离技术 |
2.2.2 羰基配合物在惰性基质中的生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252)Cf裂变源的在线等温气相色谱实验 |
3.1 钼的短寿命同位素羰基配合物的生成 |
3.2 第四周期过渡金属短寿命羰基配合物的气相色谱学实验 |
3.2.1 羰基钼的气相化学性质 |
3.2.2 羰基钼气相吸附行为的蒙特卡罗模拟 |
3.3 过渡金属钼,锝,钌,铑短寿命同位素羰基配合物的气相化学性质 |
3.3.1 化学产额 |
3.3.2 气相吸附行为 |
3.3.3 氧气含量对化学产额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FC重离子加速器的在线等温气相色谱实验 |
4.1 钨,锇的短寿命同位素羰基配合物的生成 |
4.2 基于重离子加速器的羰基钨气相色谱学实验 |
4.2.1 未经预分离装置的在线等温色谱实验 |
4.2.2 羰基钨,锇气相吸附行为的蒙特卡洛模拟 |
4.2.3 等离子体效应对在线实验的影响 |
4.3 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的气相化学行为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充气谱仪GARIS进行的在线热色谱实验 |
5.1 实验装置 |
5.1.1 弹靶组合 |
5.1.2 充气谱仪GARIS |
5.1.3 化学反应腔RTC |
5.1.4 低温热色谱-COMPACT多通道硅探测器 |
5.2 第六族元素短寿命同位素羰基配合物的热色谱实验 |
5.2.1 钼的实验 |
5.2.2 钨的实验 |
5.2.3 Sg的实验 |
5.3 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基于慢正电子束流技术制备SiO2薄膜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选择电辅助自组装制备二氧化硅的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二氧化硅薄膜的制备方法和测试手段 |
2.1 几种常见二氧化硅薄膜的制备方法 |
2.2 磁控溅射法制备二氧化硅薄膜 |
2.2.1 仪器设备 |
2.2.2 样品的制备 |
2.2.3 样品的退火处理 |
2.2.4 样品结果与分析 |
2.3 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 |
2.3.1 实验部分 |
2.3.2 样品的测试表征 |
2.3.3 结果与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电辅助自组装法制备二氧化硅薄膜及表征 |
3.1 实验设计部分 |
3.1.1 自组装电化学设计原理 |
3.1.2 实验药品及规格 |
3.1.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1.4 薄膜的制备方法 |
3.2 自组装膜性能表征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硅烷的预水解和其它化学试剂的选择 |
3.3.2 pH 值的影响 |
3.3.3 溶液浓度、水解时间的影响 |
3.3.4 控制电位和沉积时间的影响 |
3.3.5 温度和热处理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慢正电子束流技术及其应用 |
4.1 概述 |
4.2 正电子的湮没方式 |
4.2.1 正电子在物质中的慢化和扩散 |
4.2.2 自由正电子湮没 |
4.2.3 正电子捕获湮没 |
4.2.4 正电子素湮没 |
4.3 正电子湮没谱学实验方法 |
4.3.1 正电子多普勒展宽谱 |
4.3.2 正电子湮没寿命谱 |
4.4 慢正电子束流技术 |
4.5 慢正电子束流技术的样品表征及调试 |
4.5.1 讨论 |
4.5.2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核谱学及其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HIAF的超重元素和核素研究[J]. 周小红,张志远,甘再国,许甫荣,周善贵.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20(11)
- [2]低能核物理若干关键科学问题研究[J]. 李志宏,林承键,郑云,高早春,王友宝,张英逊,李聪博,顾建中,吴晓光,杨磊,谌阳平,颜胜权,赵凯,田源,贾会明,李云居,曾晟,连钢,闫玉良,马南茹,杨峰,温培威,崔莹,连占江,张焕乔,柳卫平.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0(S1)
- [3]基于SiPM的闪烁体探测器优化设计[D]. 张猛超. 兰州大学, 2020(01)
- [4]基于蛋白质辐照损伤效应规律的宽量程生物剂量计应用基础研究[D]. 张旭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5]核谱学时间测量数字化的研究[D]. 郑凌云.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3)
- [6]慢正电子束流技术在金属/合金微观缺陷研究中的应用[J]. 胡远超,曹兴忠,李玉晓,张鹏,靳硕学,卢二阳,于润升,魏龙,王宝义. 物理学报, 2015(24)
- [7]南大物理百年[J]. 张世远. 物理, 2015(09)
- [8]超重元素Sg及同族元素羰基配合物气相化学性质研究[D]. 王洋. 兰州大学, 2015(01)
- [9]超重元素Sg及同族元素羰基配合物气相化学性质研究[D]. 王洋.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15(09)
- [10]基于慢正电子束流技术制备SiO2薄膜的应用[D]. 张子良.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