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联合治疗肩周炎121例

针药联合治疗肩周炎121例

一、针药并用治疗肩关节周围炎121例(论文文献综述)

马亚平[1](2021)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与刺络拔罐疗法相结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临床效果。(2)评价本治疗方案在缓解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疼痛及水肿、恢复肩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效果。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从2019年6月-2020年12月时间段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针灸临床部13病区病房就诊的患者,且其临床诊断满足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患者中挑选符合严格的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0人。入组患者均在进行西医内科常规疾病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再予以常规针刺配合刺络拔罐疗法,治疗组则予以石学敏院士所创的“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刺络拔罐疗法。两组患者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周6次;刺络拔罐隔日进行治疗一次,每周3次,周末休息。两组均连续接受相关治疗4周后,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 Index,BI指数评分)及手掌肿胀程度进行对比,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通过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资料及其临床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4周后,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组与常规针刺配合刺络拔罐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及手掌水肿程度均明显降低,FMA评分、BI评分均明显升高,治疗前后两组进行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3.治疗4周后,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组与常规针刺配合刺络拔罐对照组的VAS评分、FMA评分、BI指数评分、手掌水肿程度进行组间比较后,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4.两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本试验过程中无入组患者发生任何严重不良反应,无病例因严重不良反应脱落。结论:1、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刺络拔罐以及常规针刺配合刺络拔罐两种方案在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均有效,且安全性均较高。2、与常规针刺组相比,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刺络拔罐组可更有效的缓解患肢疼痛、恢复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水肿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朱圣旺[2](2021)在《关节腔注射联合中医手法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关节腔注射联合中医手法治疗粘连期冻结肩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收集2018年9月~2020年9月我院骨科62例冻结肩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关节腔注射治疗(31例),治疗组关节腔注射联合中医手法治疗(31例)。比较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第8周及第12周进行各项指标评分。包括肩关节被动活动角度(前屈、外展、后伸、内旋、外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睡眠质量评估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 Score,CMS)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4.2±1.3(3~6)个月,未发生局部炎症、感染、关节脱位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和12周时间点的推移,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和CMS评分均显着增加,VAS评分和PSQI评分均显着减少,不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VAS评分、PSQI评分、CM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8周和12周治疗组被动前屈、外展、内旋角度及CM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周和8周治疗组被动后伸、外旋角度、VAS评分和PSQ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周两组被动后伸、外旋角度、VAS评分和PSQ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中,对照组总有效率28例(90.32%),治疗组总有效率30例(96.7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腔注射与关节腔注射联合中医手法治疗粘连期冻结肩患者短期均有满意的临床疗效。但与关节腔注射相比,关节腔注射联合中医手法可更快地缓解疼痛、改善睡眠并更早地改善肩关节功能运动,同时治疗技术简单,安全系数高,临床上值得推广。

寇龙威,郭珈宜,李峰,王振亚,谭新访,郭艳幸[3](2020)在《针药结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是治疗肩周炎的两种不同手段,两者结合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显着提高临床疗效。临床中,针灸和药物具有多种配合形式,每一种针药结合形式均可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肩关节功能,疗效优于单纯的针灸疗法或药物疗法。本文将从针灸疗法结合药物内服、外用、注射、中频药透等方面阐述针药结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

姜君[4](2020)在《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肩周炎针刺治疗优化方案选择》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案,为针刺治疗肩周炎提供针刺优化治疗方案,为肩周炎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对2018.1-2019.2中国知网上关于“肩周炎”的170余篇相关论文的穴位统计,搜索词包括“肩周炎”、“肩关节周围炎”、“冻结肩”、“五十肩”、“肩凝风”、“肩凝症”等词语,得出基础数据库,筛选出频次在25以上的穴位,为优化方案,实现少穴少针的原则,依照前期肩周炎选穴数据的统计,筛选出与治疗肩周炎关系相对较密切的穴位,选取阿是穴为基础选穴,依据“经筋”、“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等理论,“上病下取”、“局部选穴”、“左病右取”、“巨刺缪刺”等选穴原则及临床经验,归纳为肩三针(肩贞穴、肩髃穴、肩髎穴)、后溪穴、阳陵泉穴、条口透承山、丰隆透承山等五组选穴作为因素进行实验。在得气的基础上,选取互动与不互动、运针1次与不运针、患侧与健侧等操作来调整合适的刺激强度。选择同样的针具、针刺深度、留针时间等,严格控制其他因素尽量保持一致性,在性别、年龄、病程、病史等无统计学意义的基础上,默认其他相对不可控的影响因素的一致性,将上述因素与水平导入SPSSAU网页,得出L10(51×23)正交试验设计表,完成设计方案,根据方案纳入10组病人,每组3例。采取随机对照法,纳入符合标准的30例病例,均为2019年5月-2020年3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保康医院门诊及病房的患者,根据SPSS 21.0统计分析系统产生的随机编号将其随机分为10组。患者取坐位,嘱患者活动肩部,寻找最疼痛的部位,消毒后以40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刺入,行阻力针法,向一个方向行针,缠绕肌纤维,至手下有滞涩感后迅速出针,若患者仍此处疼痛,加大刺激量,以2根一次性无菌针灸针一同刺入行阻力针法;若患者痛点转移,于新的疼痛处行阻力针法,至患者找不到痛点为止。所有病例均按所在分组的针灸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根据治疗方案取合适的针具,取75%酒精常规消毒后指切进针,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频率100次/分以上,互动组嘱患者缓慢、大幅度活动肩部,行针约1分钟;刺激量为运针1次的患者于针刺15-20分钟时予行针1次,平补平泻手法,加大刺激量。留针30分钟,留针时间完毕后用棉球按压起针,收拾好废弃物。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共试验2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休息2天。在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肩关节Constant评分表、肩关节活动度记录表评价治疗结果。将结果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处理,评估治疗效果,得出最佳治疗方案。结果1与治疗前比较,10组方案的不同组合均能降低肩周炎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提高肩关节Constant评分,提高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于VAS评分来说,在首次治疗时,刺激量的影响最大,最佳治疗方案是:患侧后溪穴,不互动,运针1次;治疗1个疗程时,选穴和刺激量的影响较大,最佳治疗方案是:患侧条口透承山,互动,运针1次;治疗2个疗程时,选穴的影响最大,最佳治疗方案是健侧条口透承山,互动,运针1次。3对于Constant评分来说,在首次治疗时,刺激量的影响最大,最佳治疗方案是:健侧后溪穴,互动,运针1次;治疗1个疗程时,选穴和手法的影响较大,最佳治疗方案是:健侧条口透承山,互动,运针1次;治疗2个疗程时,选穴的影响最大,最佳治疗方案是健侧条口透承山,互动,运针1次。结论1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对于肩周炎的治疗,在阿是穴配合阻力针法的基础上,后溪穴和条口透承山对疼痛及活动不利疗效较好,互动和不互动、健侧和患侧均有效果,运针一次优于不运针,在临床中可将健侧或患侧的后溪穴和条口透承山,互动与不互动交替组合运用,可能会取得一定的疗效,而且可能会避免针刺过程中的腧穴疲劳性,尚待临床进一步验证。2通过正交试验选取合适的因素和水平,用一种相对简单、便捷、高效的实验筛选出优化的治疗方案,然它只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不同的腧穴配伍与不同手法、操作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的方法,不能取代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临床治疗手段,仅为一种观点。

叶耀斌(Yap Yau Pin)[5](2018)在《热熨配合理筋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以肩部疼痛和活动障碍为主症的常见疾病,简称肩周炎,别称“冻结肩”、“五十肩”、“漏肩风”等。肩周炎的发生是因肩关节及其周围的肌腱、韧带、腱鞘、滑囊等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退行性病变而引起的。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初期以肩部疼痛为主;后期因关节粘连以致肩关节活动功能出现障碍为特点。肩周炎患者在病重期间有明显的疼痛症状及行动不便,故患者的生活质量一般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以致患者的身心健康备受疼痛的煎熬。所以如何有效地缓解疼痛及接除肩关节粘连,通常是治疗疾病首要的目的。故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于通过观察热熨配合理筋法、单纯热熨和单纯理筋三种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对比三组在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肩关节活动度和肩部肌力四个方面的变化,以证明热熨配合理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有效性,并提供治疗本病的最佳疗法与疗效新的思路及临床依据。方法: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医研究中心和医诚医务所为本次试验研究的实施地方,共收集90例病例,病例来源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纳入符合肩关节周围炎诊断标准的患者,并按照实际人数比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分别为治疗组:热熨配合理筋组;对照组:热熨组和理筋组。三组统一每周进行3次治疗,每次治疗间隔一天,3次治疗为一疗程,共三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三组的临床疗效、肩关节疼痛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肩关节活动度和肩部肌力五个方面进行评定,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一、治疗前对比:在治疗组和对照组三组的临床疗效均与志愿者的性别、年龄、种族差异无关,具有研究可比性的情况下,研究对比出热熨配合理筋组总体疗效高于两组对照组,统计学分析结果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二、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分比较:在治疗组和两组对照组的自身治疗前和治疗疗程结束后Constant-Murley肩功能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疗程结束后在互相比较下,热熨理筋组与热熨组和理筋组组间肩功能评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此表说明,热熨理筋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三、临床疗效综合评定:热熨理筋组:热熨理筋组:治愈4例(13.33%),显效16例(66.66%),好转10例(33.33%),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热熨组:治愈1例(3.33%),显效12例(40%),好转17例(56.66%),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理筋组:治愈3例(10%),显效13例(43.33%),好转14例(46.66%),无效0例,总好转率为100%。三种治疗方法对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均有效。但显效率则说明对比出热熨理筋组对改善肩功能疗效优于单纯热熨组和理筋组。四、检验统计对比三组疗效分差:ANOVA检验统计后发现治疗前对比治疗3次后三组之间的恢复进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次后对比治疗6次后、治疗6次后对比治疗9次后和治疗前对比治疗9次后,三组之间的恢复进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可比性。(1)热熨配合理筋组与热熨组疗效分差对比:统计结果显示热熨理筋组与热熨组在治疗前对比治疗3次后的恢复进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次后对比治疗6次后、治疗6次后对比治疗9次后和治疗前对比治疗9次后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热熨配合理筋组的疗效优于热熨组。(2)热熨配合理筋组与理筋组疗效分差对比:统计结果显示热熨理筋组与理筋组在治疗前对比治疗3次后的恢复进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次后对比治疗6次后、治疗6次后对比治疗9次后和治疗前对比治疗9次后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热熨配合理筋组的疗效优于理筋组。(3)理筋组与热熨组疗效分差对比:统计结果显示理筋组与热熨组在治疗前对比治疗3次后和治疗3次后对比治疗6次后恢复进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次后对比治疗9次后和治疗前对比治疗9次后的恢复进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理筋组的疗效优于热熨组。分差对比的结果说明热熨理筋组的疗效优于热熨组和理筋组,理筋组的疗效优于热熨组。结论:热熨配合理筋法、单纯热熨法及单纯理筋法对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患者均有效,但热熨配合理筋法的疗效较为显着,在于改善患者肩关节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方面更为明显。热熨配合理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热熨法及单纯理筋法。

马彬[6](2013)在《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国家对中医药领域研究的资助力度逐年递增,其科技论文数量亦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随着循证医学理念的不断深入,科研人员逐渐认识到,科技成果的质量才是重点。临床研究是临床实践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导致其研究成果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低下。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设计、实施与报告等各环节可能会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各因素以及与国外研究存在的具体差异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调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以促进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目的1.通过文献计量学和质量评价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包括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研究现状、与国外同类研究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环节、要点和问题及其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回顾分析并进行对比分析,全面掌握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方法与报告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2.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以确定在论文发表阶段影响其报告质量的因素,为临床研究报告规范今后在我国的推广和实施提供针对性的参考依据。3.基于以上研究的结果,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中医药研究的特性,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提高和改善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促进其成果的利用和转化。方法1.基于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回顾性分析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的研究现状、方法和报告质量。2.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等重点环节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3.基于CONSORT清单和STRICTA清单被引入国内的不同时间段,回顾性分析国内针灸RCTs的方法和报告质量是否随着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改善和提高。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全面调查。采用频数、中位数和四分位距进行统计描述,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共纳入369篇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研究,突出表现的问题包括:45%的研究文献检索方法不全面甚至不正确(203篇/369篇);97.3%(359篇/369篇)的研究未检索不同发表类型的研究;96.5%(356篇/369篇)的研究未提供排除文献的清单;42%(155篇/369篇)的研究纳入标准宽泛不具体、甚至存在错误;58.8%(217篇/369篇)的研究未采用双人独立机制对文献和数据进行筛选和提取:55%(203篇/369篇)的研究未详细描述文献筛选纳入全过程及排除原因;70.7%(261篇/369篇)的研究数据合并方法不恰当,其方法与报告质量普遍较低。另外,其总体引用率较低,引用率为零的研究占到46.1%(170篇/369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亦较低(49.9%,184篇/369篇)。2.共纳入366篇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其中Chinese SRs共88篇,Other SRs共226篇,Ccohrane SRs共52篇。3种不同类型SRs研究在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中符合率大于8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Chinses SRs).vs73%(Other SRs).vs91%(Ccohrane SRs)和59%(Chinses SRs).vs74%(Other SRs).vs78%(Ccohrane SRs),其中Chinses SRs在两个清单中的符合率均最低。Chinese SRs与Other SRs和Cochrane SRs存在较大差距的方面主要包括:不同发表类型文献的纳入(2%.vs91%.vs100%)、广泛而全面的检索(40%.vs87%.vs100%)、相关利益冲突的说明(0%.vs61%.vs100%)、证据综合结果(23%.vs99%.vs96%)和计划书和注册信息(0%.vs4%.vs100%)等方面。此外,Chinese SRs, Other SRs和Cochrane SRs中被引次数为零的研究所占比例分别为53%.vs26%.vs40%,由临床医生完成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27%.vs63%.vs54%,进行更新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0%.vs3%.vs92%,可见Chinese SRs的被引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方面亦最低。3.共纳入1978篇国内针灸RCTs研究,1996年之前发表的为144篇其中针刺RCTs为122篇;1997年-2003年间发表为353篇,其中针刺RCTs为312篇;2004年-2012年间发表为1481篇,其中针刺RCTs为1301篇。虽然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刺RCTs在STRICTA清单各条目上的符合率均略有提高,但其实际比例依然很低,包括①针刺治疗的具体类型(6.6%.vs9.9%.vs12.7%);②针刺治疗的理由和依据(0%.vs0.3%.vs1.0%);③每位受试对象每个治疗单元所用针的数目(0%.vs0.3%.vs0.2%);④对针刺组施加的其他干预措施描述(19.7%.vs30.1%.vs33.7%);⑤对针灸师资质报告(0%.vs0%.vs0.4%);⑥无研究报告有关对治疗师的操作指导及其给患者的信息和解释等。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灸RCTs在CONSORT清单中符合率大于5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1996年).vs8%(1997年-2003年).vs26%(2004年-2012年)。主要问题主要包括:①研究方法阐述过于简单,包括资料收集的场所和地点(12.5%.vs24.6%.vs69.7%)、样本量确定依据(0%.vs0%.vs1.2%)等;②随机方法不消楚,包括对产生随机序列的方法报告(1.4%.vs15%.vs26.3%)、隐蔽分组机制(0%.vs1.4%.vs4.9%)和盲法实施(0%.vs5.7%.vs9.1%)等;③结果部分内容描述不清甚至缺少,包括受试者流程(0%.vs11.6%.vs20.6%)、招募受试者时期和随访时间(0%.vs2.1%.vs2.8%)、基线资料的提供(9.0%.vs17.8%.vs34.8%)和结局效应估计值及95%CI的报告(18.1%.vs36%.vs50.7%)等。此外,无任何研究注册及阐明可能的利益冲突。4.共纳入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杂志,其中SCl收录2种,Medline/Embase收录8种,CSCD收录7种,统计源收录46种。仅3种杂志在其“稿约”中提及并要求作者按照CONSORT声明各条目来规范报告RCTs,且给出了具体的版本和网址。此外,仅1种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CONSORT扩展版。无任何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PRISMA、MOOSE、TREND、STARD和STROBE等其他类型研究的报告清单。通过电话和E-mail方式,对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编审人员进行问卷调晒,54种期刊杂志给予回复,反馈率为85.7%,其中编辑为39人(占72.2%)、主编为3人(占5.6%)、编辑部主任为9人(16.7%)、其他人员为3名(占5.6%)。对于CONSORT声明,有8位编辑知道并子解,3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其中仅3位编辑表示对投稿的RCTs,该期刊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要求和遵循了CONSORT声明的要求,46%的编辑(2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CONSORT声明。对于PRISMA清单,仅2位编辑知道并了解,7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表示对投稿的SRs/Meta-分析,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未要求和遵循PRISMA清单的要求,65%的编辑(3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PRISMA清单。而对于其他类型临床研究报告清单,无任何人知晓并了解。结论临床研究质量是影响其转化和利用的关键因素,只有高质量的研究才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的研究显示:尽管国内中医药,特别是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在研究的题目、摘要、纳入研究的特征和文献质量评价方法阐述等方面的符合率较好,但在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文献检索方法不同发表情况的文献的纳入、对发表偏倚的评估、利益冲突的说明、文献筛选流程图的呈现、数据合并的合理性、研究间异质性或偏倚的分析以及对证据综合结果分析的的能力等方面,与国外同类研究存在较大差距。而对于国内针灸RCTs,尽管2003年之后发表的针刺RCTs的数量是之前所发表总数的3倍多,且各条目的符合率在不同的3个发表年代略有提高,但在多个条目上的实际符合比例上依然非常低,如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隐蔽分组的机制和实施、盲法细则、样本量计算依据和资料收集场所和地点等方面,其质量并未随着STRICTA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此外,国内中医药领域期刊“稿约”中对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情况不尽如人意,大部分期刊的编审人员对研究报告的规范、临床研究注册制度等信息的知晓率较低。而且,尽管大部分期刊有意愿在今后进入此类相关报告规范,以提高不同类型的临床研究报告质量,但均无任何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则和时间规划。因此,我们强烈建议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方法和报告质量:①国内医学期刊尽早在“稿约”中引入这些国际临床研究报告标准,以规范和提高国内临床研究的报告质量,提升临床研究水平;②从期刊协会层面制定相关制度,由鼓励和建议投稿作者、期刊编辑在文章投稿、编审和专家评审阶段遵循相关的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过渡到强制执行;③对期刊编审人员开展和加强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培训,并建立考核机制,促进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更新;④将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加入到医学继续教育课程中,由国家授权各地区具备资质的科研单位,对其服务地区的临床医生、科研人员进行全面的SRs/Meta-分析方法学的培训:⑤在医学在校教育中引入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

陈敏娜,周美启[7](2004)在《近5年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

蔡羽宣(Tsai YuHsuan)[8](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当代文献中针灸对肠道双向调节选穴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使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近10年当代期刊文献中关于便秘、泄泻两类病种的针灸治疗处方,对比分析两类疾病腧穴使用规律。从而为针灸对于肠道双向调节提供证据,为临床的应用提供帮助。方法:分别以“便秘”“针灸”组合、“泄泻”“针灸”组合,为关键词或者主题词,检索2009年-2019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等文献数据库的中文文献。按照文献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过滤筛选文献。将所纳入的目标文献导入Microsoft Excel分别建立“便秘针灸治疗数据库”和“腹泻针灸治疗数据库”,使用Microsoft Excel进行频次的统计分析。并将数据导入SPSS Modeler和Gephi并进行关联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对分析后的数据进行总结。结果:1.便秘:便秘的腧穴使用中,单个腧穴的使用较高的为天枢、上巨虚、足三里。关联分析所示,天枢-上巨虚、气海-天枢、肾俞-天枢以及气海-上巨虚-天枢、中脘-上巨虚-天枢、气海-足三里-天枢为常用配伍,腧穴所属归经多为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任脉和脾经,腧穴多分布在胸腹部、下肢部以及背部,特定穴中多为募穴、五输穴以及下合穴。腧穴组合可得出三个腧穴使用社团,社团一包括了气海、大横、关元、中脘、天枢、合谷、归来、下脘、腹结。社团二包括了肾俞、脾俞、胃俞、中髎、次髎、下髎、承山、百会。社团三包括了足三里、三阴交、上巨虚、支沟、大肠俞、太冲、曲池、照海、丰隆、四神聪。2.泄泻:泄泻腧穴的使用中,单个腧穴的使用较高的为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关联分析所示,中脘-天枢、太冲-天枢、上巨虚-天枢、中脘-足三里-天枢、太冲-足三里-天枢、上巨虚-足三里-天枢为常用配伍,腧穴所属归经多为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脾经,腧穴多分布在下肢部、胸腹部以及背部,特定穴中多为募穴、五输穴以及下合穴。腧穴组合可得出三个腧穴使用社团,社团一包括了中脘、神阙、关元、气海、下巨虚、阴陵泉、曲池、大横、合谷、内关。社团二包括了足三里、上巨虚、天枢、太冲、公孙、三阴交、百会。社团三包括了肾俞、大肠俞、脾俞、胃俞、命门。3.便秘与泄泻比较:两者相同腧穴中,天枢、上巨虚、足三里用穴较多,其腧穴多在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任脉和脾经,多分布在胸腹部、下肢部及背部。结论:1.单个腧穴如天枢、上巨虚、足三里等均在便秘和泄泻中使用最多,其自身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2.腧穴的配伍应用在便秘和泄泻的治疗中的差异性体现了针灸理论中的辨证论治,也体现了腧穴的配伍对腧穴调节机体功能的影响。3.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得到的腧穴选用规律,其结果符合中医针灸理论,可为临床用穴提供指导。

杨逍[9](2019)在《动筋针法配合局部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此次通过进行随机对照实验,临床对比观察常规针刺与动筋针法配合局部针刺治疗肩周炎的疗效,为了通过比较肩周炎患者的疗效程度、日常生活影响程度的变化,使受肩周炎病痛折磨的患者解除痛苦,提高临床疗效,为针灸治疗本病提供一种安全、便捷、疗效显着的治疗方式,为临床治疗本病时提供有益的临床观察数据,并加以推广使用。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收治的72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进行分组,将研究期间确诊收治的肩周炎患者分为动筋针法配合局部针刺组为治疗组36例,常规针刺组为对照组36例,按规定疗程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通过对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Constant-Murley评分量表作为观察指标,观察VAS评分和Constant-Murley量表评分进行疗效比较,客观的作出治疗评价。结果:统计结果显示,患者一般情况(年龄分布、病程分布等),及治疗前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能有效的缓解肩部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2.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对比,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缓解肩部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方面优于对照组。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上述评分标准对比得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经过本课题研究表明两种方法均取得很好的疗效,应用动筋针法配合局部针刺治疗肩周炎可更加明显的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减轻患者痛苦,结论表明动筋针法配合局部针刺安全可靠,且操作便捷,效果卓着,可供临床采用。

林珍妮[10](2019)在《基於“下病上取”法针刺支沟穴对腓肠肌痉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腓肠肌痉挛是指腓肠肌突发性肌肉强烈收缩,肢体筋脉牵掣、痛如扭转,疼痛剧烈,常在受寒刺激、运动后、睡眠时,尤其是寒冷的夜间发生,患者常因痉挛所致的巨大疼痛而从睡梦中惊醒,影响睡眠质量,而睡眠质量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成正比,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下降,可能会导致患者在工作或其他日常活动中遇到更多问题,而且剧烈肌肉疼痛不仅会影响睡眠,而且往往会导致患者在数天内因小腿疼痛而行走困难,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本研究主要观察针刺支沟穴与针刺承山穴对治疗腓肠肌痉挛的疗效对比,初步探讨下病上取与局部选穴对痛症的临床疗效,拓宽临床治疗思路,为本病提供较优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腓肠肌痉挛患者随机分成支沟组和承山组,支沟组30例,承山组30例。支沟组针刺支沟穴,承山组针刺承山穴。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5次为1疗程,共5日,并在疗程结束的的第1周及第1个月随诊,共2次。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体征评分、疼痛评分、失眠严重指数、功能障碍指数、健康调查评分等变化,并跟据症状评分、体征评分对两组进行疗效评定。对以上数据建立数据库,运用Stata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基线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腓肠肌的症状分级积分、体征分级积分、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及健康调查评分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资料具备可比性。两组间治疗前失眠严重指数相比,P=0.431,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2.症状分级积分比较:支沟组于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与治疗第1次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承山组:治疗前与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次与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与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第1周与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支沟缓解腓肠肌痉挛症状较承山好;两组症状分级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支沟、承山对缓解腓肠肌痉挛的症状均具有明显疗效。两组的第1次治疗与第5次治疗之间也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缓解腓肠肌痉挛的疗效与疗程的长短相关。两组的治疗后及随访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均稳定。3.体征分级积分比较: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与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与治疗第1次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承山组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与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次与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与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支沟缓解腓肠肌痉挛体征较承山好。两组症状分级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支沟、承山对缓解徘肠肌痉挛的症状均具有明显疗效。两组的第1次治疗与第5次治疗之间也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缓解腓肠肌痉挛的疗效与疗程的长短相关。两组的治疗后及随访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均稳定。4.疗效评定: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支沟组临床治愈13例(43.4%),显效14例(46.7%),有效2例(7%),无效1例(3%),总有效率96.7%;承山组临床治愈8例(26.7%),显效12例(40%),有效8例(26.7%),无效2例(7%),总有效率93.3%。根据秩和检验,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治疗腓肠肌痉挛均有明显疗效,但支沟组的临床治愈率比承山组高,说明支沟对缓解腓肠肌痉挛的效果比承山好。5.疼痛评分比较:(1)两组患者第1次治疗时的疼痛指数比较:治疗前支沟组与承山组相比,P=0.73>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针刺2分钟、针刺5分钟、针刺10分钟、取针后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支沟组在不同时间段其止痛效果均好于承山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形检验P<0.05,不符合球形检验,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可按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处理,需要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以多元检验结果为准。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结果提示时间、时间*组别交互P均<0.05,说明时间因素以及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即VAS评分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且时间因素的作用随着组别的不同而不同。组间效应检验F=3.734,P=0.058>0.05,说明支沟组和承山组治疗后的疗效相近。(2)两组患者第2次治疗时的疼痛指数比较:治疗前支沟组与承山组相比,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2次治疗开始支沟组患者疼痛程度已经开始小于承山组;针刺2分钟、针刺5分钟、针刺10分钟、取针后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支沟组在不同时间段其止痛效果均好于承山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形检验P<0.05,不符合球形检验,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可按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处理,需要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以多元检验结果为准。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结果提示时间P<0.05,时间*组别交互P>0.05,说明时间因素有统计学意义,即VAS评分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而不同,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时间因素的作用并未随组别的不同而不同。组间效应检验F=7.642,P=0.008<0.05,说明支沟组比承山组治疗后的疗效好。(3)两组患者第3次治疗时的疼痛指数比较:治疗前支沟组与承山组相比,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3次治疗开始支沟组患者疼痛程度已经开始小于承山组;针刺2分钟、针刺5分钟、针刺10分钟、取针后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支沟组在不同时间段其止痛效果均好于承山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形检验P<0.05,不符合球形检验,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可按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处理,需要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以多元检验结果为准。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结果提示时间、时间*组别交互P均<0.05,说明时间因素以及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即VAS评分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且时间因素的作用随着组别的不同而不同。组间效应检验F=22.395,P=0.000<0.05,说明支沟组比承山组治疗后的疗效好。(4)两组患者第4次治疗时的疼痛指数比较:治疗前支沟组与承山组相比,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4次治疗开始支沟组患者疼痛程度已经开始小于承山组;针刺2分钟、针刺5分钟、针刺10分钟、取针后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支沟组在不同时间段其止痛效果均好于承山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形检验P<0.05,不符合球形检验,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可按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处理,需要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以多元检验结果为准。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结果提示时间、时间*组别交互P均<0.05,说明时间因素以及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即VAS评分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且时间因素的作用随着组别的不同而不同。组间效应检验F=30.353,P=0.000<0.05,说明支沟组比承山组治疗后的疗效好。(5)两组患者第5次治疗时的疼痛指数比较:治疗前支沟组与承山组相比,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5次治疗开始支沟组患者疼痛程度已经开始小于承山组;针刺2分钟、针刺5分钟、针刺10分钟、取针后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支沟组在不同时间段其止痛效果均好于承山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形检验P<0.05,不符合球形检验,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可按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处理,需要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以多元检验结果为准。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结果提示时间P<0.05,时间*组别交互P>0.05,说明时间因素有统计学意义而以及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即VAS评分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而不同,但是时间因素的作用并没有随着组别的不同而不同,提示在第5次治疗支沟组和承山组对于疼痛的改善随着时间的变化,两者趋势接近。组间效应检验F=48.465,P=0.000<0.05,说明支沟组比承山组治疗后的疗效好。(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指数比较:支沟组治疗前与治疗第1次、治疗第2次、治疗第3次、治疗第4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次与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2次与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3次、治疗第4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承山组治疗前与治疗第1次、治疗第2次、治疗第3次、治疗第4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次与治疗第2次、治疗第3次、治疗第4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余两两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无论是治疗后还是后期随访的疗效中,支沟组对减轻疼痛均好于承山组。6.失眠严重指数比较:支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承山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分别组间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组内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患者的睡眠情况在后期随访中较治疗后均有改善,且情况较为稳定。说明无论是治疗后还是后期随访的疗效中,支沟组均好于承山组。7.功能障碍指数比较:支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承山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第1周与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分别组间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组内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支沟组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两两相比均无差异,p>0.05,而承山组随访第1周与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患者的功能障碍在后期随访中较治疗后均有改善,相对来说支沟组的疗效较为稳定。说明无论是治疗后还是后期随访的疗效中,支沟组均好于承山组。8.健康调查评分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比,支沟组和承山组在PF及BP中P<0.05,有统计学意义,余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支沟组和承山组相比,BP中p<0.05,有统计学意义。余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随访第1个月支沟组和承山组相比,BP中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承山组随访第1周与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腓肠肌痉挛的患者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较低,其主要影响健康和日常活动和躯体疼痛,在各组之间,其余SF-36项目中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无论是治疗后还是后期随访的疗效中,支沟组对躯体疼痛的疗效均好于承山组。结论:针刺支沟穴与承山穴都是治疗腓肠肌痉挛的有效方法,但支沟组的治疗方案无论是治疗后还是后期随访的疗效中,在症状分级、体征分级,以及患者自评疼痛指数、失眠严重指数、功能障碍指数及健康调查评分方面的疗效均好于承山组。综上所述,说明针刺支沟穴治疗腓肠肌痉挛有效且安全,值得广泛推广。

二、针药并用治疗肩关节周围炎12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药并用治疗肩关节周围炎121例(论文提纲范文)

(1)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1.6 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
        2.4 拔罐的异常情况处理方法
        2.5 安全性评价
        2.6 退出研究者处理办法
    3 观察指标
        3.1 疗效评价标准
        3.2 肩手综合征症状改善疗效评价
    4 统计学处理
    5 研究结果
讨论
    1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
    2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机理
    3 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机理
    4 取穴的理论依据
    5 导师对本病的认识
    6 研究结果分析
    7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医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1.中药治疗
        1.1 中药内服
        1.2 中药外用
    2.针刺治疗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关节腔注射联合中医手法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分期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标准和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分组
    2.2 治疗方法
        2.2.1 对照组治疗
        2.2.2 治疗组治疗
        2.2.3 功能锻炼
3 观察指标
    3.1 肩关节被动前屈、外展、后伸、内旋、外旋角度
    3.2 肩关节VAS 评分、PSQI评分、CMS 评分
    3.3 临床疗效评估
4 统计学处理
5.结果
    5.1 肩关节被动前屈、外展、后伸、内旋、外旋角度
    5.2 VAS评分
    5.3 PSQI评分
    5.4 CMS评分
    5.5 临床疗效评估
    5.6 并发症
6.讨论
    6.1 冻结肩临床的表现
    6.2 冻结肩的发病机制
    6.3 冻结肩的中医治疗
    6.4 冻结肩的西医治疗
    6.5 研究结果分析
7.研究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冻结肩中西医诊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针药结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针灸结合药物内服
    1.1 单纯针刺结合药物内服
    1.2 电针结合药物内服
    1.3 浮针结合药物内服
    1.4 铍针结合药物内服
    1.5火针结合药物内服
    1.6 温针灸结合药物内服
    1.7 针刀结合药物内服
2 针灸结合药物外用
    2.1 针灸结合中药熏蒸法
    2.2 针灸结合中药热熨法
    2.3 针灸结合中药贴敷法
    2.4 针灸结合中药涂搽法
3 针灸结合药物注射
    3.1 针灸结合药物穴位注射
    3.2 针灸结合药物局部注射
    3.3 针灸结合药物关节腔注射
4 针灸结合中频药透
5 小结与展望

(4)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肩周炎针刺治疗优化方案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1.2.2 西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终止标准
        1.6 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治疗方法
        2.2.1 取穴方法
        2.2.2 互动针法
        2.2.3 针具选择
        2.2.4 操作
        2.3 疗效评价指标
        2.4 不良反应记录及处理
        2.4.1 出血或血肿
        2.4.2 弯针
        2.4.3 滞针
        2.4.4 针刺部位疼痛
        2.4.5 晕针
        2.4.6 折针
        2.5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临床研究结果
        3.2.1 治疗前后各组评分结果
        3.2.2 首次治疗后不同因素水平对各观察指标的影响
        3.2.3 第1疗程治疗后不同因素水平对各观察指标的影响
        3.2.4 第2疗程治疗后不同因素水平对各观察指标的影响
        3.2.5 各因素在不同治疗时间对各疗效指标的影响趋势
        3.2.6 肩关节活动度
        3.3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传统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
    2 西医对肩周炎的认识
    3 正交试验设计
    4 因素、水平选择依据
    5 结果总结
    6 机理探讨
        6.1 选穴
        6.1.1 肩三针
        6.1.2 后溪
        6.1.3 阳陵泉
        6.1.4 条口透承山
        6.1.5 丰隆透承山
        6.1.6 阿是穴
        6.2 阻力针法
        6.3 互动针法
        6.4 刺激量
        6.5 缪刺法
    7 存在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肩周炎针刺治疗研究进展
    1 针具
    2 手法
    3 联合应用
    4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热熨配合理筋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1.1 肩周炎的流行病学和易患因素
        1.2 肩周炎的临床特点
        1.3 肩周炎的诊断标准
        1.4 肩周炎临床分期
        1.5 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第二节 中医学研究概况
        2.1 病因病机
        2.2 中医治疗进展
第二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基于循证医学熨法临床疾病谱研究
        1.1 资料和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第二节 基于数据挖掘熨法干预肩周炎药物使用规律研究
        2.1 资料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节 熨法干预肩周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3.1 资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三章 临床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试验设计
        3.1.2 诊断标准
        3.1.3 纳入标准
        3.1.4 排除标准
        3.1.5 剔除标准
        3.1.6 脱落标准
        3.1.7 分组法
        3.1.8 临床资料
    3.2 研究结果与分析
        3.2.1 治疗前病例一般情况比较
        3.2.2 治疗3次后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分情况
        3.2.3 治疗6次后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分情况
        3.2.4 治疗9次后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分情况
        3.2.5 肩关节疼痛评分指标比较
        3.2.6 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指标情况
        3.2.7 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指标情况
        3.2.8 治疗后肩部外展肌力评分指标情况
        3.2.9 ANOVA检验统计对比三组疗效分差
第四章 讨论
    4.1 论文研究目的
    4.2 循证医学熨法临床疾病谱研究
    4.3 数据挖掘熨法干预肩周炎药物使用规律研究
    4.4 熨法干预肩周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4.5 热熨法治疗肩周炎机理分析
    4.6 理筋法治疗肩周炎机理分析
    4.7 研究结果探讨
        4.7.1 研究对比资料
        4.7.2 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分比较
        4.7.3 临床疗效综合评定
        4.7.4 肩关节疼痛评分指标比较
        4.7.5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4.7.6 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
        4.7.7 肩部外展肌力评分
        4.7.8 检验统计对比三组疗效分差
    4.8 不良反应
    4.9 创新
    4.10 不足
    4.11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医药在我国卫生保健体系中作用
        1.1.2 中医药现代化是促进其发展和被广泛认可的唯一途径
        1.1.3 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材料与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回顾性调查
    2.1 研究背景
        2.1.1 系统评价的发展沿革及概念特点
        2.1.2 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与步骤
        2.1.3 系统评价方法质量与报告质量的评估工具
        2.1.4 系统评价在我国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2.2 研究内容
    2.3 材料与方法
        2.3.1 技术路线图
        2.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2.3.3 文献筛选流程
        2.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2.3.5 质量控制措施
    2.4 结果
        2.4.1 文献检索结果
        2.4.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2.4.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方法质量
        2.4.4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报告质量
    2.5 讨论
        2.5.1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2.5.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质量存在的问题
        2.5.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报告质量存在的问题
        2.5.4 研究的局限性
    2.6 结论
第三章 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对比研究
    3.1 研究背景
        3.1.1 针灸在我国传统中医药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3.1.2 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针灸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3.2 研究内容
    3.3 材料与方法
        3.3.1 技术路线图
        3.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3.3.3 文献筛选流程
        3.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3.3.5 质量控制措施
    3.4 结果
        3.4.1 文献检索结果
        3.4.2 国内外针灸统评价/Meta-分析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3.4.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质量
        3.4.4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报告质量
    3.5 讨论
        3.5.1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基本特征和特点方面的差异
        3.5.2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方法质量方面的差异
        3.5.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报告质量方面的差异
        3.5.4 研究的局限性
    3.6 结论
第四章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与报告质量回顾性分析
    4.1 研究背景
        4.1.1 随机对照试验定义
        4.1.2 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工具简介
        4.1.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4.2 研究内容
    4.3 材料与方法
        4.3.1 技术路线图
        4.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4.3.3 文献筛选流程
        4.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4.3.5 质量控制措施
    4.4 结果
        4.4.1 文献检索结果
        4.4.2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4.4.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
    4.5 讨论
        4.5.1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存在的问题
        4.5.2 STRICTA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4.5.3 CONSORT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4.5.4 研究的局限性
    4.6 结论
第五章 中医药期刊编辑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认知率及“稿约”中规定和引入需求调查
    5.1 研究背景
    5.2 研究内容
    5.3 对象与方法
        5.3.1 研究对象
        5.3.2 调查方法
        5.3.3 技术路线
        5.3.4 统计分析
        5.3.5 质量控制措施
    5.4 结果
        5.4.1 纳入期刊数量和种类
        5.4.2 临床研究报告规范在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的规定
        5.4.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认知和应用现状调查结果
    5.5 讨论
        5.5.1 “稿约”中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引入率较低
        5.5.2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知晓和认知程度普遍较低
        5.5.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率较差
        5.5.4 研究的局限性
    5.6 结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
    6.3 提高国内中医药研究质量的建议
    6.4 促进国内中医药研究成果转化的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8)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当代文献中针灸对肠道双向调节选穴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针灸双向调节研究概况
        1.1 针灸双向调节效应的概念
        1.2 针灸双向调节的古籍记载
        1.3 针灸双向调节效应在不同系统中的应用
        1.4 针刺对机体双向调节的影响因素
    2. 数据挖掘方法简介
    3. 数据挖掘在针灸领域的应用现状
    4. 针灸治疗便秘和腹泻现状
        4.1 便秘概述及针灸治疗现状
        4.2 泄泻概述及针灸治疗现状
        4.3 便秘和腹泻与针灸双向调节
第二部分 针灸对肠道运动双向调节的腧穴配伍规律研究
    1. 研究方法与步骤
        1.1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2 数据库的建立
        1.3 数据分析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便秘腧穴使用规律分析结果
        2.2 泄泻腧穴使用规律分析结果
        2.3 便秘和泄泻腧穴挖掘数据比较
    3. 讨论
        3.1 针灸对肠道的双向调节作用
        3.2 单个腧穴的双向调节作用
        3.3 腧穴配伍的治疗意义
        3.4 腧穴社团划分对临床的应用价值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动筋针法配合局部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西医对肩周炎的认识
        1.1 概念及发病机理
        1.2 西医治疗方法
        1.2.1 局部封闭治疗
        1.2.2 关节腔注入治疗
    2.中医对肩周炎的认识
        2.1 概念及发病机制
        2.2 中医治疗方法
        2.2.1 单纯针刺疗法
        2.2.2 针药并用
        2.2.3 针刺联合其他疗法
        2.2.4 推拿及推拿结合其他疗法治疗
        2.2.5 刮痧治疗
        2.2.6 火针治疗
        2.2.7 其他疗法
    3.小结
临床研究
    1.临床研究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1.2.2 西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不良事件观察与分析
        2.4 评价指标
        2.4.1 疼痛程度评定
        2.4.2 肩关节功能评定
        2.4.3 疗效评定标准
        2.5 统计学处理方法
    3.研究结果
        3.1 病例脱落统计
        3.2 基本情况分析
        3.3 疗效判定结果
        3.3.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情况
        3.3.2 两组治疗前后Constant-Murley评分情况
        3.4 两组综合疗效判定
    4.讨论
        4.1 立项依据
        4.2 “动筋针法配合局部针刺”的理论基础
        4.2.1 经筋理论
        4.2.2 三位一体靶向治疗
        4.3 局部针刺的作用及选穴依据
        4.4 动筋针法配合局部针刺的优势
    5.小结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表一:膝关节骨关节炎严重程度计分标准(VAS)
    表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定表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10)基於“下病上取”法针刺支沟穴对腓肠肌痉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对腓肠肌痉挛的研究
        1.1.1 中医病名溯源
        1.1.2 病因病机分析
    1.2 现代西医对腓肠肌痉挛的研究
        1.2.1 发病机理
        1.2.2 常用治疗手段
    1.3 近代中医治疗腓肠肌痉挛的进展
        1.3.1 针灸治疗
        1.3.2 以支沟为主的治疗研究
        1.3.3 以承山为主的治疗研究
        1.3.4 以中药为主的治疗研究
    1.4 近代中医以“下病上取”法为主的治疗研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方案
        2.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2 研究方法
        2.1.3 实验方案
        2.1.4 观察指标
        2.1.5 不良事件观察与分析
        2.1.6 中止、剔除标准
    2.2 研究结果
        2.2.1 基线情况
        2.2.2 症状,体征,疗效比较
        2.2.3 疼痛评分(目测类比定级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
        2.2.4 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nsomnia Severity Index, ISI)
        2.2.5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
        2.2.6 健康调查简表(SF-36)
    2.3 不良反应观察
    2.4 脱落情况
第三章 讨论
    3.1 临床疗效分析
        3.1.1 基线性况
        3.1.2 症状评分
        3.1.3 体征评分
        3.1.4 疗效评定
        3.1.5 疼痛评分(VAS)
        3.1.6 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
        3.1.7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
        3.1.8 健康调查简表(SF-36)
    3.2 治疗方法分析
        3.2.1 选穴原理
        3.2.2 下病上取
    3.3 小结
第四章 结语
    4.1 本次临床研究结果
    4.2 问题与展望
    4.3 创新性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四、针药并用治疗肩关节周围炎12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观察[D]. 马亚平.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关节腔注射联合中医手法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研究[D]. 朱圣旺.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针药结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 寇龙威,郭珈宜,李峰,王振亚,谭新访,郭艳幸. 中医药通报, 2020(06)
  • [4]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肩周炎针刺治疗优化方案选择[D]. 姜君.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热熨配合理筋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观察[D]. 叶耀斌(Yap Yau Pin).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6]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D]. 马彬. 兰州大学, 2013(05)
  • [7]近5年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研究进展[J]. 陈敏娜,周美启.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4(04)
  • [8]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当代文献中针灸对肠道双向调节选穴规律研究[D]. 蔡羽宣(Tsai YuHsuan).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1)
  • [9]动筋针法配合局部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D]. 杨逍.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10]基於“下病上取”法针刺支沟穴对腓肠肌痉挛的临床研究[D]. 林珍妮.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标签:;  ;  ;  

针药联合治疗肩周炎121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