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沟通原理在现代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于淑侦[1](2020)在《H学院图书馆大流通改造项目进度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H学院图书馆一直以来实行的是分室管理的传统服务模式,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和图书馆的发展,传统服务模式显然不适合当下读者服务。新型的服务模式的改造是在原有图书馆建筑的基础上进行馆内布局改造,涉及因素较多,难度更大。图书馆大流通改造项目包括以下任务:馆内再布局、磁条更换、RFID技术应用、建材采购、人事调整等,改造复杂性高。因此本文引入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对H学院图书馆大流通改造项目实施进度管理研究,以便能够全面、科学、系统的完成大流通改造项目。本文首先介绍了图书馆大流通的概念、项目进度管理概念、项目进度控制方法、项目进度控制原则等理论,然后介绍了大流通改造项目基本情况,完成项目进度计划,包括项目任务分解,项目作业关系、估算工作时间、编制甘特图、绘制项目节点网络计划图、确定关键路径等内容。最后制定项目进度控制流程,采用挣值法分析了项目进度偏差,并采用相应手段调整项目进度偏差,保证了大流通改造项目能顺利完工。通过研究发现,项目进度管理理论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完成任务复杂的图书馆大流通改造项目,其中项目进度计划和项目进度控制是项目实施的关键,项目进度保障又是项目完成的保证。本文将项目进度管理理论应用到图书馆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2](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王文博[3](2020)在《国有企业CF公司内部沟通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管理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传递的质量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执行力。信息在企业不同管理层级之间的有效传递,是企业高效运行的保障。CF公司是一个典型的大型国有企业,企业内部管理层级多,组织结构、人员结构复杂,组织内部沟通效率和质量不高。现代信息社会对企业信息沟通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提出更多要求。国有企业必须持续提高行业竞争力,适应变化迅速的市场环境,提高组织内部管理沟通效率和质量。本文研究结论对我国关于国有企业内部信息沟通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数据补充。鉴于我国国有企业均在计划经济背景下建立,具有相似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本文提出的解决措施对其他国有企业来说具有一定适用性。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收集和整理关于管理沟通的研究理论和成果,总结、归纳和借鉴中西方学者在管理沟通中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为CF公司管理沟通研究建立充足的理论依据。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CF公司内部沟通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沟通满意度、沟通效果等方面分析企业内部沟通的现状。在沟通满意度方面,发现CF公司内部整体沟通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管理者对于信息沟通满意度高于一般员工对信息沟通的满意度,且存在明显差异。在沟通效果方面,CF公司沟通的客观性、准确性较好,而沟通的及时性、全面性较差。在CF公司内部沟通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SPSS软件分别从组织和个人角度进行定量研究,探索影响信息沟通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从组织角度CF公司内部管理层级多,组织机构设置复杂,影响信息沟通的及时性和准确性;CF公司内部信息主要是纵向沟通、横向沟通少,主要是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少;单向性的沟通占多数,双向性的沟通占少数。在沟通渠道方面,由于国有企业的保密的特殊性要求,严重制约信息沟通效率。从个人角度,管理者领导风格和员工个性对沟通效果均有影响。通过前文的分析,结合国有企业CF公司现状提出了管理对策,包括建立和谐、积极的企业文化;营造信任、理解的沟通环境;提升员工的沟通技能;推动建立流程型组织代替职能型组织;完善沟通制度并强化制度执行;健全企业内部信息沟通渠道。本文在个体文化水平、个体职业特点方面研究不足;在国家军民融合大背景下,国有企业与市场化的企业沟通问题亟待研究,地域差异、沟通时长和沟通频率对沟通效果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张力凡[4](2015)在《论沟通在现代图书馆管理中的意义》文中研究表明在剖析沟通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有效沟通的目的,分析了沟通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具体作用,并提出了沟通在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中的对策和措施。
王芳[5](2015)在《AHC公司产学研用信息沟通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出现了经济转型的迫切需求。中国在摸索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道路上诞生了“以用户需求为牵引,以企业创新为主体,以高校和研究机构科研成果为基础,实现科研成果有效转化”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重大举措。该举措在国内落实时,出现了很多合作问题,其中以产学研用合作过程中的信息沟通效率问题最为突出,直接影响了产学研用联合效果。本文选择了AHC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运用实际调研、文献研究和图表分析的方法,根据信息管理和信息沟通的相关理论,研究AHC公司目前存在的产学研用信息沟通问题,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这些问题既有AHC公司信息沟通过程不科学和信息管理管理职能部分缺失的直接原因,也有AHC公司体制上责权关系不清晰所带来的间接原因。根据这些原因归纳影响该公司信息沟通机制的关键要素,对AHC公司产学研用信息沟通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以动力、运行、协调和反馈四个子机制组成的公司整体信息沟通机制。最后提出推进AHC公司产学研用信息沟通机制顺利实施的相关保障措施。
本刊编辑部[6](2011)在《全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精选文摘(第36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总论AELISC 2428-36-11(7)论手机移动阅读/茆意宏(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6):5-11.手机移动阅读是传统阅读向新的阅读模式转移的成果之一,既是对数字阅读、网络阅读的延伸,又是与网络阅读、数字阅读一起共同构建的新的阅读文化。
王静[7](2010)在《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读者对现代图书馆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用户对现代图书馆服务的评价要求,图书馆的服务管理模式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多媒体技术在现代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中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对现代图书馆的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必将成为现代图书馆管理所关注的焦点。
袁静[8](2010)在《图书馆联盟风险防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合作与共享是图书馆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和方向。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之间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组织形式,也是图书馆在数字环境下的生存模式与发展方向。图书馆联盟能够为图书馆在快速多变的信息环境中赢得服务优势,但联盟在组织上的不稳定性和管理中的各种风险一直困扰着联盟的组织者及参与者,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联盟成员参与合作活动的积极性与合作效益。因此,对图书馆联盟的风险及其防范问题进行研究是图书馆联盟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论文从对国内外图书馆联盟的发展、沿革与服务现状的系统调查出发,分析图书馆联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研究图书馆联盟成员馆之间的合作活动与合作关系,实证调查图书馆联盟的服务效果,识别图书馆联盟存在的风险,从联盟组建、服务方式与策略、管理协调等三个方面构建图书馆联盟的风险防范体系。具体内容如下:第1部分论述了图书馆联盟的发展。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及其在图书馆中的广泛应用,图书馆联盟经历了从传统的以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为主要内容的实体文献共享,到数字化环境下以馆藏资源、技术、服务、业务、人力资源等全面共享的发展过程。数字化的环境不仅为图书馆联盟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而且赋予了图书馆联盟以新的内容和理念,拓展了图书馆联盟的合作功能。数字环境下图书馆联盟具有馆际互借、文献传递、联合编目、集团采购、合作开发特色资源、合作参考咨询、联合保存资源等多种功能,从而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与整合、优势互补,以及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提高图书馆竞争力等。这种联盟组织形式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目前,许多国家都纷纷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图书馆联盟,在促进馆际合作与共享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其在发展中也同样暴露了一定的局限性,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和风险。比如,联盟的经费来源不足,数字资源的安全威胁,成员馆之间的技术不统一、系统兼容性差,联盟服务质量不高,存在知识产权纠纷,成员馆之间管理协调较为复杂等。第2部分分析了图书馆联盟风险防范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涉及矛盾管理理论、协同论、博弈论、委托——代理理论等。试图用其中的一些理论观点探讨图书馆联盟风险防范的内在规律与解决策略。例如,运用矛盾管理理论中的矛盾分析方法去解决图书馆联盟内部各成员馆之间的“竞合”关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问题,正确处理好合作与冲突的对立统一关系,控制、防范联盟的风险与损失,引导联盟向有利于整体目标和集体利益的方向发展;运用协同论强调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协同工作的重要性,促使图书馆联盟各成员馆之间的松散联合体状态转向相互依赖与紧密配合,研究消除联盟系统混乱,将内耗风险降到最低程度的方法与策略;分析作为理性人的各成员馆之间所存在的各种博弈关系,从参与馆的得益与策略选择方面寻找联盟运行中的根本障碍,为图书馆联盟风险的规避和稳定性维护提供方法和参考思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图书馆联盟的管理机构与各成员馆之间、以及各成员馆个体之间,均存在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为此,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中的最优契约设计与激励机制设计理论,探讨了图书馆联盟合作契约的设计、寻求激励的影响因素,以激励和约束各成员馆的合作行为。第3部分根据图书馆联盟运作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和问题,从风险管理的角度讨论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对策选择、风险管理效果评价等问题。并通过对国内图书馆联盟运行现状的实证调查,寻找图书馆联盟实践中存在的风险,从联盟组建、服务、管理三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可供参考的风险防范体系。第4部分探讨了图书馆联盟组建过程中的风险防范对策。联盟组建是图书馆之间开展合作活动的基础,由于联盟的许多风险源、诱因以及预防的完备性等主要取决于组建阶段,并对后续阶段有重要影响,因而,组建中的风险防范可有效消除各种风险源。对于联盟组建中存在的风险,本部分从科学制定成员馆伙伴的选择原则、选择程序与方法以及建立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论述了成员馆伙伴选择失误风险的防范对策;从契约的订立、设计与更新维护等方面研究图书馆联盟契约不完备风险的防范策略;提出建立统一的图书馆联盟文化,构建图书馆联盟的文化融合机制,以防范文化冲突风险;分析图书馆联盟信任的影响因素,提出构建联盟信任机制的举措,以建立成员馆之间的信任关系。第5部分着重从目前联盟在资源、技术、服务等方面存在的诸如数字资源可获得性差、技术兼容性差、服务质量欠佳等问题,研究提高联盟数字资源的建设质量、保障数字资源的安全和长期可持续利用,建立联盟共享的技术标准与规范,以及资源共享的技术支撑平台等方略,并提出了建立图书馆联盟内部的服务质量标准,以及基于情景感知的图书馆联盟服务集成框架的解决思路。还特别指出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在图书馆联盟服务中的不可忽视性,并提出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平衡机制,合理规避知识产权风险等问题。第6部分探讨了图书馆联盟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针对联盟内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与信息的有效沟通和共享、利益不平衡、成员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等,提出构建联盟的信息沟通网络与沟通平台,建立利益分配、利益补偿、利益协调、利益引导等联盟内部关系平衡措施,以及合理的监督与检查考核机制、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图书馆联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朱田林[9](2010)在《基于文献计量的图书馆链式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摘要纵观图书馆历史,图书馆的管理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传统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现代管理阶段。目前,我们国内的部分图书馆开始运用现代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但就其广度和深度而言,只能说是处在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的过渡时期。因此,现阶段的图书馆管理既有传统图书馆管理的痕迹,也吸纳了现代管理的元素。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时期,怎样管理图书馆,怎样管理好图书馆,从而能够使图书馆内的各种有形、无形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为社会发展提供最有效的服务,充分体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成为现代图书馆管理研究者们研究的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新兴企业管理理论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图书馆学的研究取向,众多现代企业管理前沿理论被移植进图书馆学中,尤其是图书馆管理学。链式管理作为一类新型的管理方式,在工商企业界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管理方式。链式管理指的是组织为了更好地创造价值、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根据在组织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按岗位和部门分类组成各条资源管理链,把资源管理业务活动按业务环节关系组成前后联系的各条业务链,围绕各条资源管理链,按照内部市场化原则,对资源进行引进、配置、开发和使用等管理活动的过程。把链式管理纳入图书馆管理,成为一类新型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在这种背景下,笔者采用文献调研方式,利用文献计量工具对图书馆管理的供需链、价值链、知识链、信息链、服务链等管理模式进行多角度的解析,探讨这些链条贯穿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利弊,结合现代图书馆管理的现状,加以归纳、整合,提出“图书馆链式管理”这一管理模式,搭建一个理论模型。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介绍选题的背景、意义和国内有关图书馆链式管理的现状。第二部分简要介绍文献计量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第三部分利用文献计量学手段从文献增长、文献老化、文献引用、作者及期刊的分布、论文的科研状况和研究层次等方面对图书馆链式管理的文献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分析图书馆链式管理特点和构建图书馆链式管理模式的必要性。第五部分在文献归纳、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图书馆管理运行特点,探讨构建图书馆链式管理的模式:从属链模式、对等链模式、考评链模式。第六部分从组织机制、制度保障、联盟形态、素质培养和平台建设五个方面阐述了图书馆链式管理的发展策略。第七部分是本课题研究的结论和趋势展望。
单慕晓[10](2009)在《图书馆人本管理研究》文中提出人本管理思想是人类文明的历史成果,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世界上众多学派的思想家都注意到了人的价值,都在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民本位的治国理念。随着近现代管理学理论的发展,人本管理理论的地位日益凸显,顺应历史潮流,图书馆人本管理理论成为研究的重点。图书馆人本管理理论是以马克思哲学中对人的认识作为哲学基础,以“主观理性人”假说作为心理学基础,涵盖了认识人、培养人和服务社会三个层次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以对馆员的认识为基础,以图书馆与馆员目标的整合统一为前提,把制度建设和文化环境的塑造作为外部条件,把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主要内容,把图书馆与馆员共同发展作为图书馆管理的最终目标。本文通过对图书馆人本管理的理论基础、内容、层次以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力求建立起图书馆人本管理理论体系。人本管理是信息时代对图书馆管理提出的要求,它并不是由外力在图书馆中实施的管理革命,而是将人本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渗透到图书馆管理的各个层面。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变革,也不是由具体的规章制度构成的框架,而是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在管理者思想不断转化的过程中形成的管理理念。
二、信息沟通原理在现代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沟通原理在现代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H学院图书馆大流通改造项目进度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图书馆大流通概念 |
2.2 项目进度管理概念 |
2.3 影响项目进度的因素 |
2.4 项目进度控制方法 |
2.4.1 项目分解方法 |
2.4.2 里程碑计划编制方法 |
2.4.4 甘特图计划编制方法 |
2.4.5 网络计划技术 |
2.4.6 偏差分析法 |
2.5 项目进度控制措施 |
2.5.1 组织措施 |
2.5.2 技术措施 |
2.5.3 经济措施 |
2.5.4 合同措施 |
2.6 项目进度控制原则 |
2.6.1 动态控制原则 |
2.6.2 封闭循环原则 |
2.6.3 弹性控制原则 |
2.6.4 信息控制原则 |
第3章 H学院图书馆大流通改造项目进度计划编制 |
3.1 项目基本概况 |
3.1.1 项目内容 |
3.1.2 项目目标 |
3.1.3 项目技术标准 |
3.2 项目进度计划 |
3.2.1 项目任务分解 |
3.2.2 项目作业关系 |
3.2.3 项目估算工作时间 |
3.2.4 编制项目进度计划 |
3.2.5 编制项目节点网络图 |
3.3 项目进度保障措施 |
3.3.1 项目的组织保障 |
3.3.2 项目的信息保障 |
3.3.3 项目的资源保障 |
3.3.4 项目的管理制度保障 |
3.3.5 项目的技术保障 |
第4章 H学院图书馆大流通改造项目进度控制 |
4.1 项目进度控制流程 |
4.2 项目进度对比 |
4.2.1 成本核算 |
4.2.2 费用偏差 |
4.2.3 进度偏差 |
4.3 项目进度偏差调整 |
4.3.1 调整关键工作 |
4.3.2 优化工序组织方式 |
4.3.3 非关键工作的调整 |
4.4 项目进度优化评价 |
4.4.1 压缩关键工作时间 |
4.4.2 优化工作组织方式 |
4.4.3 资源合理分配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3)国有企业CF公司内部沟通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企业的管理工作离不开沟通 |
1.1.2 CF公司内部信息沟通现状 |
1.1.3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 |
1.4.1 CF公司内部信息沟通现状的研究 |
1.4.2 组织方面CF公司内部信息沟通效果研究 |
1.4.3 个人方面CF公司内部信息沟通效果研究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分析法 |
1.6.2 问卷调查法 |
1.6.3 访谈法 |
1.6.4 SPSS定量分析法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研究 |
2.1 国外沟通理论研究综述 |
2.1.1 萌芽阶段 |
2.1.2 发展阶段 |
2.1.3 成熟阶段 |
2.1.4 沟通满意度的量化研究 |
2.1.5 心理学有关理论 |
2.1.6 组织内信息沟通方式 |
2.2 国内管理沟通理论研究评述 |
3 CF公司内部信息沟通现状调查 |
3.1 准备性研究 |
3.1.1 问卷设计 |
3.1.2 样本信息 |
3.2 CF公司内部信息沟通效果调查 |
3.2.1 企业内部信息沟通满意度现状调查 |
3.2.2 企业内部信息沟通效果现状调查 |
3.3 本章小结 |
4 CF公司内部信息沟通影响因素分析 |
4.1 组织角度影响信息沟通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1 CF公司内部信息沟通模式分析 |
4.1.2 CF公司内部信息沟通制度与沟通渠道分析 |
4.2 个人角度影响信息沟通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4.2.1 管理者沟通风格对沟通效果的影响分析 |
4.2.2 个人性格特征对沟通效果的影响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完善CF公司内部信息沟通的管理对策 |
5.1 创建利于内部信息沟通的企业文化 |
5.1.1 创建重视信息沟通的企业文化 |
5.1.2 构建平等、信任、理解的企业文化 |
5.2 建立流程型组织代替职能型组织 |
5.3 完善组织内部信息沟通制度体系 |
5.4 为信息选取适合的传递方式和渠道 |
5.5 培训提升沟通技能 |
6 本文研究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6.1 本文研究的不足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CF公司有效沟通机制调查问卷 |
致谢 |
(4)论沟通在现代图书馆管理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沟通的内涵 |
2、沟通的目的 |
3、沟通在现代图书馆管理中的作用 |
3.1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知识管理 |
3.2协调组织成员行为,提高组织凝聚力 |
3.3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有效 |
3.4稳定员工的思想情绪,统一组织行动 |
4、促进图书馆有效沟通的策略 |
4.1全面的沟通检查 |
4.2构建正式沟通渠道体系 |
4.3发挥非正式沟通渠道作用 |
4.4掌握沟通技巧,提升沟通档次 |
(5)AHC公司产学研用信息沟通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AHC公司产学研用信息沟通现状及现存主要问题 |
2.1 产学研用信息沟通特征 |
2.2 AHC公司概述及其产学研用信息沟通现状 |
2.2.1 AHC公司概述 |
2.2.2 AHC公司产学研用信息沟通现状 |
2.3 AHC公司产学研用信息沟通现存主要问题 |
2.3.1 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传递 |
2.3.2 信息指令不能及时执行 |
2.3.3 缺乏统一、有效的信息沟通模式 |
2.3.4 信息沟通内容与沟通需求不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AHC公司产学研用信息沟通问题原因分析 |
3.1 信息沟通过程中的原因 |
3.1.1 信息发送时机不当 |
3.1.2 信息沟通过程中缺失编解码环节 |
3.1.3 信息丢失和遗漏现象严重 |
3.2 部分信息管理职能缺失 |
3.2.1 决策职能缺失 |
3.2.2 计划职能缺失 |
3.2.3 控制职能缺失 |
3.3 企业体制中责权关系不清晰 |
3.3.1 责任关系不清晰 |
3.3.2 权力关系不清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AHC公司产学研用信息沟通机制的构建 |
4.1 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 |
4.2 机制构建的原则和关键要素分析 |
4.2.1 机制构建原则 |
4.2.2 机制关键要素分析 |
4.3 动力机制 |
4.3.1 外部动力机制 |
4.3.2 内部动力机制 |
4.4 运行机制 |
4.4.1 沟通主体 |
4.4.2 编码和解码 |
4.4.3 沟通渠道 |
4.4.4 沟通的客体 |
4.4.5 强化信息管理职能 |
4.5 协调机制 |
4.5.1 内部协调机制 |
4.5.2 外部协调机制 |
4.6 反馈机制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AHC公司产学研用信息沟通机制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信息文化重塑 |
5.2 信息组织结构调整 |
5.3 引进和培养专业信息人才 |
5.4 制定信息管理评价体系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全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精选文摘(第36辑)(论文提纲范文)
?总论? |
?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 |
?文献学、目录学? |
?情报学、情报工作? |
(7)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馆藏信息的数字化发展 |
2. 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发展 |
3. 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 |
4. 服务形式后台化发展 |
(8)图书馆联盟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0.2.1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统计 |
0.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0.2.3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0.2.4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0.3 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3.3 创新之处 |
1 图书馆联盟的发展 |
1.1 图书馆联盟的发展沿革 |
1.1.1 国外图书馆联盟的发展历程 |
1.1.2 国内图书馆联盟的发展历程 |
1.1.3 图书馆联盟的主要类型 |
1.2 数字环境对图书馆联盟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1.2.1 对图书馆联盟共享的技术支撑 |
1.2.2 对图书馆联盟合作内容的拓展 |
1.2.3 对图书馆联盟发展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
1.3 数字环境下图书馆联盟的发展优势 |
1.3.1 实现资源共享与资源整合 |
1.3.2 达到优势互补 |
1.3.3 满足用户个性化与多样化的需求 |
1.3.4 提高图书馆的整体竞争力 |
1.4 数字环境下图书馆联盟的功能拓展 |
1.4.1 图书馆联盟传统功能在数字环境下的拓展 |
1.4.2 数字时代赋予图书馆联盟的新功能 |
1.5 中外图书馆联盟运作现状分析 |
1.5.1 美国图书馆联盟运作情况 |
1.5.2 英国图书馆联盟运作情况 |
1.5.3 澳大利亚图书馆联盟运作情况 |
1.5.4 中国典型图书馆联盟运作情况 |
1.5.5 国内外图书馆联盟发展经验总结与存在问题分析 |
2 图书馆联盟风险防范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基于矛盾管理理论的解析 |
2.1.1 矛盾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 |
2.1.2 图书馆联盟中的矛盾冲突与解决方法 |
2.2 基于协同论的解析 |
2.2.1 协同论的基本思想 |
2.2.2 图书馆联盟中的协同基础与风险防范 |
2.3 基于博弈论的解析 |
2.3.1 博弈论的基本观点 |
2.3.2 图书馆联盟中的博弈现象 |
2.3.3 基于博弈论的图书馆联盟合作与冲突分析 |
2.4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解析 |
2.4.1 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
2.4.2 图书馆联盟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
2.4.3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图书馆联盟风险分析与防范 |
3 图书馆联盟的风险分析与调查 |
3.1 图书馆联盟的风险问题与风险管理 |
3.2 图书馆联盟的风险识别与诱因分析 |
3.2.1 图书馆联盟风险识别的方法 |
3.2.2 图书馆联盟的风险识别与分类 |
3.2.3 图书馆联盟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
3.3 图书馆联盟的风险调查——专家调查问卷 |
3.3.1 调查问卷总体设计 |
3.3.2 调查对象的选择与问卷发放 |
3.3.3 样本情况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3.4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3.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6 调查结论分析 |
3.4 图书馆联盟风险的评估与管理策略选择 |
3.4.1 图书馆联盟的风险评估 |
3.4.2 图书馆联盟的风险管理策略 |
3.5 图书馆联盟的风险防范体系 |
3.5.1 图书馆联盟风险防范体系建立的目的与意义 |
3.5.2 图书馆联盟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 |
4 图书馆联盟组建中的风险防范 |
4.1 图书馆联盟的组建需要关注的问题 |
4.2 成员馆伙伴选择失误风险防范 |
4.2.1 成员馆伙伴选择的原则 |
4.2.2 成员馆伙伴选择程序与伙伴选择评价方法 |
4.2.3 成员馆伙伴选择标准 |
4.3 契约不完备风险防范 |
4.3.1 契约在图书馆联盟中的重要性 |
4.3.2 契约的类型 |
4.3.3 图书馆联盟订立契约应把握的原则 |
4.3.4 图书馆联盟契约的设计与维护 |
4.4 文化冲突风险防范 |
4.4.1 图书馆联盟中文化冲突的原因与后果 |
4.4.2 建立统一的图书馆联盟文化 |
4.5 信任风险防范 |
4.5.1 信任的含义与功能 |
4.5.2 信任在图书馆联盟中的重要性 |
4.5.3 图书馆联盟信任的影响因素 |
4.5.4 图书馆联盟信任机制的构建 |
5 图书馆联盟服务中的风险防范 |
5.1 图书馆联盟的服务体系与服务质量连带风险分析 |
5.2 图书馆联盟服务中的数字资源风险防范 |
5.2.1 数字资源建设的质量控制 |
5.2.2 数字资源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
5.2.3 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策略 |
5.3 图书馆联盟服务中的技术风险防范 |
5.3.1 数字环境下图书馆联盟面临的技术问题 |
5.3.2 图书馆联盟共享的技术标准与规范的建立 |
5.3.3 图书馆联盟共享的技术支撑 |
5.4 图书馆联盟服务质量风险防范 |
5.4.1 图书馆联盟内部服务质量标准的制定 |
5.4.2 基于情景感知的图书馆联盟服务共享与集成 |
5.5 图书馆联盟知识产权风险防范 |
5.5.1 图书馆联盟服务共享中引起的知识产权风险 |
5.5.2 知识产权保护与资源共享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
5.5.3 知识产权保护与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的平衡机制 |
5.5.4 合理规避知识产权风险应注意的问题 |
6 图书馆联盟管理中的风险防范 |
6.1 图书馆联盟的管理协调及其风险分析 |
6.2 信息共享与沟通风险及其防范 |
6.2.1 图书馆联盟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与信息共享障碍分析 |
6.2.2 信息共享与沟通在图书馆联盟中的作用 |
6.2.3 图书馆联盟信息沟通网络的建立 |
6.2.4 图书馆联盟信息沟通平台的构建 |
6.3 利益不平衡风险及其防范 |
6.3.1 利益平衡机制及其在图书馆联盟中的重要性 |
6.3.2 成员馆利益分配的原则和方法 |
6.3.3 图书馆联盟共享成本补偿制度的建立 |
6.3.4 图书馆联盟利益协调机制的建立 |
6.4 机会主义行为与道德风险及其防范 |
6.4.1 图书馆联盟中机会主义行为与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 |
6.4.2 机会主义行为与道德风险的产生原因 |
6.4.3 机会主义行为与道德风险对图书馆联盟合作关系的危害 |
6.4.4 基于监督和检查机制的机会主义行为防范 |
6.4.5 基于激励机制的道德风险防范 |
6.4.6 基于约束机制的道德风险防范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书馆联盟风险调查表——专家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9)基于文献计量的图书馆链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链式管理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计量学概述 |
第一节 文献计量学研究概况 |
第二节 文献计量研究工具和手段 |
第三章 图书馆链式管理的文献计量分析 |
第一节 数据采集 |
第二节 数据分析 |
一、文献增长规律分析 |
二、文献引用情况分析 |
三、文献老化规律分析 |
四、作者分布规律分析 |
五、论文科研状况和研究层次分析 |
六、作者单位分析 |
七、期刊分布情况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图书馆链式管理模式建构的需求分析 |
第一节 图书馆链式管理的特点 |
第二节 构建基于图书馆链式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
一、制约图书馆发展的因素 |
二、构建图书馆链式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
三、构建图书馆链式管理模式的基础 |
第五章 图书馆链式管理模式的构建 |
第一节 构建原则 |
一、系统性原则 |
二、开放性原则 |
三、共享性原则 |
四、创新性原则 |
第二节 图书馆链式管理模式的构建 |
一、基于图书馆行政管理从属链模式 |
二、基于供应需求对等链模式 |
三、基于价值度量考评链模式 |
第六章 图书馆链式管理的发展策略研究 |
一、组织机制 |
二、制度保障 |
三、联盟形态 |
四、平台建设 |
五、素质培养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图书馆人本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古代人本管理思想的萌芽 |
1.1.2 西方古典管理学派中人本管理思想萌芽 |
1.1.3 当代人本管理思想的发展 |
1.1.4 图书馆人本管理研究现状 |
1.2 图书馆人本管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信息时代呼吁图书馆实施人本管理 |
1.2.2 图书馆的本质要求实行人本管理 |
1.2.3 有助于管理者认清和避免图书馆人本管理理论研究中易出现的问题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文章结构、创新点及难点 |
第2章 图书馆人本管理基础研究 |
2.1 图书馆人本管理理论基础 |
2.1.1 图书馆人本管理的哲学基础 |
2.1.2 图书馆人本管理的心理学基础 |
2.2 图书馆人本管理的概念研究 |
2.3 图书馆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 |
第3章 图书馆人本管理的内容 |
3.1 对馆员的重新认识与定位 |
3.2 图书馆人本管理激励模式 |
3.2.1 图书馆目标管理 |
3.2.2 馆员参与图书馆管理 |
3.2.3 图书馆团队管理 |
3.3 图书馆人际关系管理 |
3.3.1 图书馆社会资本管理 |
3.3.2 图书馆冲突管理 |
3.4 图书馆人力资本投资 |
3.5 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 |
3.6 图书馆文化建设 |
第4章 图书馆人本管理的层次 |
4.1 图书馆人本管理宏观社会环境 |
4.1.1 管理理念与时代背景 |
4.1.2 信息文明建设与人本管理的文化环境 |
4.1.3 人本管理的社会管理环境 |
4.2 图书馆人本管理微观实践活动 |
4.2.1 图书馆人本管理目标与目标管理 |
4.2.2 图书馆人本管理的组织与组织管理 |
4.2.3 图书馆人本管理的领导 |
4.2.4 图书馆人本管理的差错管理 |
第5章 图书馆人本管理的原则与方式 |
5.1 图书馆人本管理原则研究 |
5.1.1 坚持图书馆管理的核心是对馆员的管理 |
5.1.2 以激励为手段,满足馆员需求 |
5.1.3 建立最完善的教育体系,推动馆员全面发展 |
5.1.4 在图书馆的组织设计和构造中体现人本管理思想 |
5.1.5 以馆员的发展推动图书馆的发展 |
5.2 管理方式研究 |
5.2.1 图书馆管理体制的完善 |
5.2.2 馆员自我管理的推行 |
5.2.3 图书馆权变领导和差异管理的实施 |
5.2.4 激励动力学的应用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信息沟通原理在现代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H学院图书馆大流通改造项目进度管理研究[D]. 于淑侦. 青岛大学, 2020(01)
- [2]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3]国有企业CF公司内部沟通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文博.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4]论沟通在现代图书馆管理中的意义[A]. 张力凡. “决策论坛——基于公共管理学视角的决策研讨会”论文集(下), 2015
- [5]AHC公司产学研用信息沟通机制研究[D]. 王芳.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06)
- [6]全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精选文摘(第36辑)[J]. 本刊编辑部.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1(07)
- [7]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研究[J]. 王静. 科技信息, 2010(20)
- [8]图书馆联盟风险防范研究[D]. 袁静. 武汉大学, 2010(05)
- [9]基于文献计量的图书馆链式管理研究[D]. 朱田林. 曲阜师范大学, 2010(01)
- [10]图书馆人本管理研究[D]. 单慕晓. 河北大学,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