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行为与法律分析

护理行为与法律分析

一、浅析护理行为与法(论文文献综述)

岳明,方萍,史晓娟,沈娟,李东风[1](2022)在《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在糖尿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导向性干预用于糖尿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的护理实践效果。方法按照住院时间将9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医院-家庭过渡期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予专科指标导向性延续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行为、自护行为正确性、血糖控制效果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周、1个月、2个月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自护行为正确率、血糖控制相关指标、满意率显着优于对照组(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导向性延续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利于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依从,自护行为正确,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范书南,苑记清[2](2021)在《患者积极度在糖尿病足患者家庭功能与健康促进自我护理间的中介作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患者积极度在糖尿病足患者家庭功能与健康促进自我护理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糖尿病患者健康促进自我护理量表、患者积极度量表、家庭功能量表对223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糖尿病足患者健康促进自我护理总分为(90.72±15.51)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锻炼得分最低,遵医嘱治疗得分最高;糖尿病足患者积极度总分为(56.37±13.83)分,处于第三水平;糖尿病足患者家庭功能条目均分为(2.24±0.37)分,处于中等水平。糖尿病足患者家庭功能与健康促进自我护理、患者积极度呈负相关(P<0.001)、患者积极度与健康促进自我护理呈正相关(P<0.001)。患者积极度在家庭功能、健康促进自我护理间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为32.47%。结论:临床护理人员需重视患者本身在治疗过程中的主动性和投入程度,提升家庭成员的行动支持和情感包容,尤其通过强化家庭的治疗主动性带动患者积极治疗的态度、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刘佳,曹艳文,李文菁,查太香[3](2021)在《照护者协同下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照护者协同下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照护者协同下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康复效果、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护理前两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分及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威亚卒中量表(MES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FMA评分高于护理前,MESS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MES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的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CDSES)评分、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CDSES评分、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及B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CDSES评分、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及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采用照护者协同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干预,可提升康复效果,提升患者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同时可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效果理想。

徐英蕾,杨旻星,叶赟,韩文娟,张海云[4](2021)在《回授法联合多媒体教育对糖尿病高危足病人足部自护行为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回授法联合多媒体教育在糖尿病高危足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12月入院的60例糖尿病高危足病人为对照组,2019年1月—6月入院的60例糖尿病高危足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回授法联合多媒体教育。采用足部护理知识问卷和足部自我护理行为量表比较两组病人在入院时、出院前1 d足部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和足部自我护理行为得分,出院后3个月足部自我护理行为得分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入院时足部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及足部自我护理行为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足部护理知识问卷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病人出院前1 d及出院后3个月足部自护行为得分均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出院前1 d及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病人足部自护行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病人在出院3个月后足部自我护理行为较出院前1 d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采用回授法联合多媒体教育有助于糖尿病病人有效掌握足部护理知识,改善病人足部自我护理行为,以建立良好的自护习惯,但还需寻求有效手段维持病人的自护行为。

邱凤梅[5](2021)在《PDCA循环法在ICU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ICU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医院80例ICU实习护生,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参考组给予常规法带教,PDCA组实施PDCA模式教学。比较两组对教学行为的好评度、ICU护理实习中对书面内容的掌握度、ICU护理行为执行能力的考核评分。结果 PDCA组对教学行为的好评度高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DCA组学生ICU护理实习中对书面内容的掌握度、ICU护理行为执行能力的考核评分高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CU实习护生实施PDCA模式教学效果确切,可提高ICU实习护生的书面内容的掌握度、护理行为执行能力,使其更好胜任日后的工作,并提高其对带教方法的认可。

陈泽珣,沈海涛,黄庆举,陈选[6](2021)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念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究行为分阶段转变理念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潮州北斗肿瘤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96例建立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行为分阶段转变护理模式,干预6个月后评估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内瘘自护行为的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及维持阶段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内瘘自护行为所处阶段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内瘘自护能力(遵医嘱用药、规避损伤、规避压迫、预防感染、自我监测、科学功能锻炼、内瘘异常自我处理、健康生活行为习惯及)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内瘘自护能力各方面评分及总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干预组内瘘自护能力各方面评分及总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内瘘成熟度(93.80%)显着高于对照组(77.10%),干预组震颤感良好率(95.80%)显着高于对照组(81.30%)(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10.42%)显着低于对照组(33.33%) (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91.67%)显着高于对照组(72.92%) (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建立动静脉内瘘患者实施行为分阶段转变护理模式可促进患者尽快进入内瘘自我护理有效阶段,提高患者自护能力,促进内瘘成熟,减少内瘘震颤失功,降低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实施。

杨春,云洁,杜静,袁佳丽[7](2021)在《中医院规范化培训护士中医护理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中医院规范化培训护士中医护理知信行水平,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完善中医护理规范化培训方案,提高中医院规培护士中医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应用中医院规范化培训护士中医护理知信行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调查四川省5家市级中医院282名正在进行规培护士,对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或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中医院规培护士中医护理知识得分为(15.56±2.88)分,中医护理态度得分为(38.54±4.49)分,中医护理行为得分为(42.45±9.01)分。中医护理知识与态度呈正相关(r=0.161,P<0.05),与行为呈正相关(r=0.130,P<0.05),中医护理态度与行为呈正相关(r=0.484,P<0.05)。毕业院校是中医护理知识的影响因素,受教育程度、岗前培训情况、科室培训情况、各科室月平均培训次数、科室培训满意度是态度和行为的共同影响因素,实习医院和各科室月平均培训次数也是行为影响因素。结论中医院规培护士中医护理态度比较积极,知识水平需进一步提高,且临床运用需要加强。

果迪,董凡,张晓雅,谢健安,孙超,胡慧秀,齐晓玖,王海凤,曲祎玫,张军[8](2021)在《北京市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姑息照护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北京市10家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的姑息照护知信行现状进行调查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姑息照护方面培训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20年3—4月采用中文版姑息照护知识、态度、行为3个问卷对北京市10家综合医院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共回收问卷850份,有效问卷833份,有效率为98.00%。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对护理人员姑息照护知信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北京市10家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姑息照护总体得分为(82.16±8.73)分,得分率68.47%。知识得分为(12.36±4.14)分,得分率为61.80%;态度得分为(36.85±3.97)分,得分率61.42%;行为得分为(32.95±5.84)分,得分率82.37%。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参加过姑息照护培训、性别、职称、知识水平和态度水平、月收入是护理人员姑息照护知信行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北京市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姑息照护认知现状处于中等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高相关知识水平,提高姑息照护态度与从业积极性,以促进行为方面的改变,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穆晓敏[9](2021)在《老年慢性病共病模式挖掘与防控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高,人们的预期寿命逐渐延长,老年慢性病人群普遍存在共病现象,共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与健康的重要隐患。与单一慢性病相比,共病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药物不良事件风险增加、死亡风险增加、医疗资源消耗增加等,给慢性病防控和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但目前慢性病管理侧重于单病种管理,与老年慢性病人群普遍存在共病的现象不一致,开展共病模式挖掘研究对了解共病现状,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如今,在医疗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在现有的大量且异构化的医疗数据中挖掘共病模式,提取出能够辅助共病管理的有价值的信息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和技术,对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的理论与方法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为共病的管理及防控策略提供数据与理论支持。方法:(1)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调研,明晰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对共病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与界定;探讨共病的影响因素类型及其作用机理;厘清数据驱动共病管理决策的过程;基于信息管理的DIKW体系构建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2)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基本思想,提出了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利用c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共病影响因素,抽取疾病-疾病关联关系和疾病-影响因素关联关系建立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网络,在此基础上引入重叠社区发现算法识别社区结构,挖掘共病模式。(3)结合共病模式挖掘结果,基于慢性病管理理论和协同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构建老年共病防控机制,并提出具体建议,为政府部门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1)共病的发生发展受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生活行为因素的影响,构建了由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生活行为因素所组成的共病影响因素的花瓣模型,并对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生活行为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系统阐述。(2)构建了基于DIKW体系的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是由共病数据(数据层)、共病中的关联信息(信息层)、共病模式(知识层)和共病管理(智慧层)组成,基本要素之间的转化通过数据驱动实现。(3)选取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项目2015年调查数据作为数据来源,利用本研究提出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识别中国老年慢性病人群的共病模式。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疼痛、睡眠时间、基本生活活动能力障碍、肥胖、抑郁、生活满意度是老年慢性病人群共病的影响因素;识别出的共病模式包括5个社区,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心脏病、24≤BMI<28、BMI≥28}、{慢性肺部疾病、哮喘、70-79岁、BMI<18.5、对生活满意度一般、睡眠时间<4小时}等。(4)通过共病管理现状分析发现存在制度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结合共病模式挖掘结果,提出以全人管理、分类指导、预防为主和全面协调的基本原则,构建慢性病共病防控模式,分析共病管理中政府、医疗机构、社区和患者参与主体的职责,提出共病防控的主要措施。结论:(1)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包含了数据收集与预处理、共病关联关系抽取、共病模式挖掘和共病管理决策,其核心任务是利用共病模式挖掘结果,驱动共病管理决策。(2)提出的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既可以发现疾病之间的关联关系,又可以发现共病模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潜在关联。(3)利用提出的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识别出中国老年慢性病人群的共病模式。(4)基于共病模式挖掘结果,可以为共病管理决策提供服务,优化共病防控策略。

盛楠楠,陈倩,柴宇霞[10](2021)在《行动研究法联合评判性思维对胃肠疾病患者术后自我效能感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行动研究法联合评判性思维对胃肠疾病患者术后自我效能感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疾病手术患者192例,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行动研究法联合评判性思维,连续干预1个月。统计两组遵医行为、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对比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健康行为量表(HPLP-Ⅱ)评分。结果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遵医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坚强、乐观、坚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人际交往、运动、应对压力、机体营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动研究法联合评判性思维应用于胃肠疾病手术患者,可提高遵医率、心理弹性水平,增强自我效能感,建立健康行为,提升护理满意度

二、浅析护理行为与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护理行为与法(论文提纲范文)

(1)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在糖尿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2.2.1 团队的建立与前期准备
        1.2.2.2 人员培训
        1.2.2.3 干预方案
    1.3 评价指标
        1.3.1 自我管理行为监测
        1.3.2 自护行为正确率
        1.3.3 血糖控制效果
        1.3.4 急性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行为评定量表得分比较
    2.2 2组患者出院后自护行为正确率比较
    2.3 2组患者出院2个月血糖控制效果比较
    2.4 2组患者出院2个月急性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率比较
3 讨论
    3.1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导向性延续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3.2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导向性延续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自护行为的正确率
    3.3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导向性延续护理可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及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率

(2)患者积极度在糖尿病足患者家庭功能与健康促进自我护理间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样本量计算
    1.3 方法
        1.3.1 调查工具
        1.3.1. 1 一般资料调查表
        1.3.1. 2 健康促进自我护理量表(Diabetes Health Pro-motion Self-Care Scale)
        1.3.1. 3 中文版患者积极度量表(Patient Activation Measure,PAM)
        1.3.1. 4 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
        1.3.2 调查方法
        1.3.3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2.2 糖尿病足患者健康促进自我护理得分
    2.3 糖尿病足患者积极度得分
    2.4 糖尿病足患者家庭功能得分
    2.5 糖尿病足患者健康促进自我护理、患者积极度、家庭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2.6 患者积极度在家庭功能与健康促进自我护理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3 讨论
    3.1 糖尿病足患者健康促进自我护理得分现状
    3.2 糖尿病足患者积极度水平不高
    3.3 糖尿病足患者家庭功能得分现状
    3.4 糖尿病足患者健康促进自我护理与患者积极度、家庭功能的相关性
    3.5 糖尿病足患者积极度在家庭功能与健康促进自我护理间的中介效应
4 小结

(3)照护者协同下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康复效果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比较
3 讨论

(4)回授法联合多媒体教育对糖尿病高危足病人足部自护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2.2.1 录制糖尿病足教育视频
        1.2.2.2 回授法联合多媒体教育步骤
    1.3 评价指标及方法
        1.3.1 足部护理知识
        1.3.2 足部自我护理行为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足部护理知识评分比较(见表2)
    2.3 两组病人足部自我护理行为评分比较
3 讨论
    3.1 回授法联合多媒体教育有助于提高糖尿病高危足病人足部护理知识掌握程度
    3.2 回授法联合多媒体教育有助于改善糖尿病高危足病人足部自我护理行为

(5)PDCA循环法在ICU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对教学行为的好评度
    2.3 ICU护理实习中对书面内容的掌握度、ICU护理行为执行能力的考核评分
3 讨论

(7)中医院规范化培训护士中医护理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工具
        1.2.1 基本资料
        1.2.2 中医护理知信行问卷
    1.3 调查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中医院规培护士基本资料
    2.2 中医院规培护士中医护理知信行现况
    2.3 中医护理知识、态度、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2.4 中医护理知识与态度、行为的相关性
3 讨论

(9)老年慢性病共病模式挖掘与防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数据来源及共病患病率
        1.2.2 共病的影响因素研究
        1.2.3 共病模式识别方法研究
        1.2.4 共病管理相关研究
        1.2.5 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章节安排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共病的概念
    2.2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2.1 医学模式的转变
        2.2.2 医学模式的内容
        2.2.3 医学模式对共病的指导意义
    2.3 复杂网络理论
        2.3.1 复杂网络相关概念
        2.3.2 复杂网络的统计特性
        2.3.3 复杂网络社区发现
        2.3.4 复杂网络在共病模式识别中的适用性
    2.4 协同管理理论
        2.4.1 协同理论
        2.4.2 协同管理理论
        2.4.3 协同管理在共病管理的适用性
    2.5 慢性病管理理论
        2.5.1 慢性病管理概况
        2.5.2 慢性病管理模式
        2.5.3 慢性病管理的过程
第3章 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的理论研究
    3.1 共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3.1.1 生物因素
        3.1.2 心理因素
        3.1.3 社会环境因素
        3.1.4 生活行为因素
        3.1.5 共病影响因素的花瓣模型
    3.2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问题研究
        3.2.1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问题分析
        3.2.2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研究框架
    3.3 数据驱动的共病管理决策流程
        3.3.1 数据驱动决策过程
        3.3.2 数据驱动的共病管理决策过程分析
    3.4 基于DIKW体系的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
        3.4.1 DIKW体系
        3.4.2 基于DIKW的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构建
第4章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
    4.1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流程
    4.2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网络构建
        4.2.1 疾病-疾病关联的一模网络
        4.2.2 疾病-影响因素关联的二模网络
        4.2.3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网络
    4.3 基于重叠社区发现的共病模式识别
        4.3.1 重叠社区发现的适用性
        4.3.2 LFM算法的原理和步骤
        4.3.3 节点重要性分析
    4.4 共病模式挖掘方法评价研究
        4.4.1 评价原理
        4.4.2 对比方法的选择
第5章 基于CHARLS的我国老年共病模式挖掘与分析
    5.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5.1.1 数据来源
        5.1.2 数据预处理
    5.2 老年共病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5.2.1 老年共病的患病情况
        5.2.2 共病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5.2.3 共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5.3 老年共病模式挖掘结果
        5.3.1 共病关系抽取
        5.3.2 共病网络
        5.3.3 共病模式
    5.4 共病模式挖掘结果评价
        5.4.1 结果评价
        5.4.2 方法对比评价
第6章 老年共病防控策略研究
    6.1 共病管理现状研究
        6.1.1 现状分析
        6.1.2 存在问题
    6.2 共病防控机制
        6.2.1 基本原则
        6.2.2 模式构建
    6.3 参与主体的主要职责
        6.3.1 政府层面
        6.3.2 医疗机构层面
        6.3.3 社区层面
        6.3.4 个人层面
    6.4 共病防控主要措施
        6.4.1 加强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
        6.4.2 完善慢性病信息系统建设
        6.4.3 借助新媒体进行健康指导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7.3.1 局限性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浅析护理行为与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在糖尿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的应用[J]. 岳明,方萍,史晓娟,沈娟,李东风. 护士进修杂志, 2022(01)
  • [2]患者积极度在糖尿病足患者家庭功能与健康促进自我护理间的中介作用[J]. 范书南,苑记清. 天津护理, 2021(05)
  • [3]照护者协同下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 刘佳,曹艳文,李文菁,查太香. 中国当代医药, 2021(30)
  • [4]回授法联合多媒体教育对糖尿病高危足病人足部自护行为的影响[J]. 徐英蕾,杨旻星,叶赟,韩文娟,张海云. 循证护理, 2021(14)
  • [5]PDCA循环法在ICU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邱凤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28)
  • [6]行为分阶段转变理念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陈泽珣,沈海涛,黄庆举,陈选.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19)
  • [7]中医院规范化培训护士中医护理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分析[J]. 杨春,云洁,杜静,袁佳丽. 河南医学研究, 2021(28)
  • [8]北京市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姑息照护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果迪,董凡,张晓雅,谢健安,孙超,胡慧秀,齐晓玖,王海凤,曲祎玫,张军.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27)
  • [9]老年慢性病共病模式挖掘与防控策略研究[D]. 穆晓敏. 吉林大学, 2021(01)
  • [10]行动研究法联合评判性思维对胃肠疾病患者术后自我效能感及健康行为的影响[J]. 盛楠楠,陈倩,柴宇霞.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16)

标签:;  ;  ;  

护理行为与法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