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意与政意的转换──论群众性利益输入与政策问题的认定(论文文献综述)
赵友华[1](2021)在《技术行政的价值及其实现逻辑》文中研究指明
王慧[2](2017)在《当代中国公共决策中的政治沟通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共决策是政府为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分配社会公共产品以及解决相应的社会矛盾和冲突而实施社会管理的政治行为。“得天下情则治,不得天下情则乱”,政府的公共决策过程有没有健全的政治沟通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共决策的有效性、合法性及可行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结构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分化和裂变,多元利益群体大量涌现,催生出了许多新的利益诉求。如何将这些利益诉求输送到决策系统中,对当代中国的政治沟通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政治系统分析将政治过程视为是基于信息及其沟通基础上的一种闭路循环过程,包括输入、转换、输出和反馈四个环节,系统论着重强调了政治系统与其内外部环境之间的沟通状况对于科学决策的重要意义。政治系统理论分析框架下的政治沟通模型以输入、输出和反馈的精炼架构为考察和认知政治体系的决策过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范式,但由于固有的缺陷和偏见,该分析框架对于解释复杂的当代中国公共决策过程仍显不足。因此探讨当代中国公共决策过程中的政治沟通问题,需要在此分析框架基础上,立足中国政治实践,重构中国本土化的政治沟通模型。当代中国公共决策过程主要依赖党政系统中的权力精英对社会利益的主动体察和认定,而不是自主的群众性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其“内输入”的特征十分显着。在实践中,随着中国政治体系的开放性不断增强,这种沟通机制已经难以满足科学决策的要求,公共决策过程的“外输入”特征逐渐显现。内输入的政治沟通样式与外输入的政治沟通样式共生共存于当代中国政治土壤中,成为中国政治生活的新景观,为厘清公共决策过程的运作逻辑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与思路。为了探析当代中国公共决策过程中的政治沟通问题,本文借助政治系统理论框架下的简单模型,结合中国政治现实,提出当代中国公共决策过程中的两种沟通样式,即内输入的政治沟通样式和外输入的政治沟通样式。认为内外耦合的政治沟通样式对于分析当代中国的公共决策过程更具解释力,在此基础上建构中国本土化的政治沟通模型,并以二胎政策的出台过程为例检验了这种沟通样式的效能。本研究希望能够深入中国语境,探究更加适合中国现实的政治沟通样式,以补充和丰富中国本土的政治沟通理论研究。
臧乃康,王书朋[3](2017)在《党的群众路线在政策过程中的功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群众路线伴随着公共政策的整个生命历程。群众路线在政策过程中的功能定位主要体现在群众路线是公共政策的核心和灵魂、基本工作方法、合法性来源。政策输入体现群众路线的要求、政策表达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这是群众路线与公共政策的功能要求。生成、执行、检验的基本环节构建了群众路线在政策过程中的功能流程。党的群众路线在政策过程中的功能路径选择在于:创新和创设体现群众路线的政策互动平台、政策执行范式、政策评估方法。在政策过程中,要构建并不断完善群众路线的政策作用制度体系,以使公共政策的价值定位和制度安排符合群众路线要求,充分实现群众路线的功能。
马胜强,吴群芳[4](2016)在《替代性利益表达模式:基本内涵、转型困境与发展路径》文中研究指明利益表达是政策过程的逻辑起点,对公共政策过程各阶段都有重要影响。作为当代中国政治实践的分析概念,替代性利益表达模式是由各级党政干部按照一定的工作程序,主动考察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代表人民群众进行利益表达的运作方式。该模式的形成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双重作用的结果,它的运行是以群众路线的内在结构为逻辑机理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利益结构和阶层结构的分化给替代性利益表达模式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挑战,应通过加强责任建设、制度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来完善这种利益表达模式,以此来构建适合社会转型期要求的均衡利益表达模式。
闫辰[5](2015)在《现代国家治理视野下中国执政党决策机制的变革与优化》文中认为在社会主义民主体制正当性和国家治理能力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转化机制,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现实需要。在既有政治体系框架内,实现中共执政决策机制的民主化变革是适应这一需要的有效路径。这是因为,以“责任”、“透明度”和“回应性”为导向推动中国执政党决策机制的变革优化,可以为构建更有效、更具合法性的国家治理体系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能够减轻中共面临的“多元竞选性民主选举”的改革压力,以及规避由此可能产生的风险。从现实层面来看,中共执政决策机制的民主化变革,既关系到当代中国政治体系的内部权力组织结构和职能关系的变化,又关系到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结构—功能”转型。在这个角度上来讲,制约中国执政党决策机制功能发挥的制度性问题,不仅源于执政党决策机制本身的结构和运行的种种“顽疾”,又源于执政党决策机制的变革优化还不适应现代国家治理的规范要求。从理论研究层面来看,既有研究所涉及到的研究变量都是只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国执政党决策机制的变革一个侧面,通过何种分析框架综合全面的解读中国执政党决策机制的形成变革的因果逻辑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有鉴于此,将中国执政党决策机制的变革融入到中国国家治理模式变迁的宏观环境中考察,并从现代国家治理的规范要求出发探讨中国执政党决策机制的优化,不仅可以清晰地勾勒中国执政党决策机制演进变革的因果逻辑,而且也能够提出更合理的策略措施优化执政党的决策机制,使之适应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基于这一研究旨趣,本文从中国现代化路径转换入手,剖析中国国家治理模式转型变迁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以“国家治理模式转型”为“宏观结构—制度背景”,解释中国执政党决策机制变革的因果逻辑,分析其内在结构和过程运行的特点变化,并从现代国家治理的规范性要求出发,以“开放式决策”实践经验为现实参照,从“结构—过程”两个维度出发探讨中国执政党决策机制优化的策略选择。
马胜强,吴群芳[6](2014)在《论替代性利益表达——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视角》文中指出替代性利益表达是在对西方利益表达理论进行反思的基础上,通过总结中国利益表达实践经验而提出的分析概念。替代性利益表达是指党政干部主动考察群众利益要求,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执政党路线、方针、政策为标准对其进行整合,然后向党和政府进行输入的利益表达过程。这种利益表达模式的产生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形成于一定的社会阶级阶层、单位制、传统政治文化以及执政党组织等社会政治结构。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结合群众路线的运行逻辑,可以指出功能替代作为替代性利益表达功能特征的内在逻辑机理。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结构的分化对替代性利益表达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和挑战,应在完善和创新这一表达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自主性利益表达机制的建设。
常莎[7](2014)在《转型期我国民意表达方式嬗变的政府回应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正处在一个全新的时期,政治体制不断发展,经济实力日渐增强,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公众进行民意表达意愿的不断加强与转变业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并推动整个政治系统不断自我更新。从古至今,民意表达的加强与吸纳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基础层面,一方面是人民呼声的强烈的主观反映,另一方面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需要。能够多大程度的在政策制定中吸纳民意,以及通过政府行为对民意的表达作一个正确而科学的回应,至关重要。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民意、理性表达民意、科学分析民意以及如何使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民意之表达实现最大程度的融合关乎社会和谐发展与经济的稳步提升,是新时代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在“民主行政”理念当道的今天,当前行政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便是政府回应问题。政府回应涉及政府工作的多个方面,包括政府回应的速度、回应的效率、回应的水平及回应的效用等之多问题。而随着当代民意表达方式的嬗变,民众对于政府回应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政民关系的转变应引起政府的重视。进一步完善政府回应机制是当今中国政府行政改革的重要环节,必须在政府的工作中加以重视,不可小觑。本文阐述了民意与民意表达的概念,民意表达的社会心理基础与理论基础,并进一步借由对被政策吸纳的民意表达(合法的民意表达)以及作为极端表达方式的街头政治(不合法的民意表达)的详细论述对民意表达的概念进行概括和阐述。民意表达的产生与政治生态相关,其产生的根源在于政治生态与民意需求的相互关系的差异。由于难以实现理想化的政治生态,现实中的政府只能不断完善回应机制,尽量提高民意表达的效力。从建国初始直到改革开放之间这一阶段的民意表达方式,由于其所处的计划经济时期以及特殊的政治制度,在民意表达的方式和表现上均有自己的时代特点;而从改革开放初始至今日现代社会,公众的民意表达方式又有了新的变化,而伴随这种嬗变而来的便是政府对于其应有回应机制的困惑。在着力分析了当今中国民意表达的嬗变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之后,进一步通过纵向的分析,对于我国民意表达方式的嬗变作出详细表述,同时对比同期政府采取的回应机制,分析转型期我国政府回应机制应有之变化与完善。转型期的当代中国,不断分化的阶层以及各种利益群体的利益差别,均对民意的表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汇聚民众意见的民意若不能得到正常的表达,没有通畅的表达渠道,便会在现今转型的特殊时期不断积压,难以被政策所消化,最终导致政治系统的堵塞,严重影响政治系统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政府一方面应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树立公共服务理念,不断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加大公务员人才资源的开发;另一方面应不断加大对于政府回应机制的健全,及时有效的对民众的诉求予以回应。加大民意表达的渠道建设,大力发展第三部门,并逐步加强电子政府的建设。同时,应积极培育良好的民意表达生态环境,加大对公众民意表达方式的引导力度,进一步培育公民意识,积极推进公民社会的建设。使得转型期我国的政治系统可以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何巧艺[8](2014)在《转型期我国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的现状及受阻原因分析》文中提出政策议程创建就是社会公众、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问题探讨,借助制度化和非制度化渠道表达利益诉求,影响政府对特定社会问题的体察和认定,并将其提上政府议程、纳入公共决策的过程。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政治现代化的内在规定,是实现民主治理的重要途径。但是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公民政策参与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即便产生改变客观情境的意愿,也难以借助制度化的利益诉求渠道,形成完整意义上的公众议程来影响最终的政策议程。因此,涉及到重大战略决策和制度建设方面的政策议程,其创建过程大多是以行政机关主导的内部输入为主。当今中国面临着经济结构多样化、阶级结构分层化、社会身份多重化和利益诉求多元化的急剧变革形势,党和政府肩负着沉重的社会治理任务。在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政治民主化推动了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的热情,公民主动表达利益诉求的深度和广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拓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由此可见,构建多元主体互动的政策议程创建模式、增强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的组织基础是推进有序政策参与的解决之策,提升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的主体意识、建立弱势群体政策参与的利益表达机制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之策。本文首先阐述了社会转型、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等相关概念,并从现阶段我国公民政策参与的初步成效和我国政策议程创建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的现状,并以我国社会转型期为背景,从公民参与的角度深入剖析了我国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的受阻原因,从而构成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构建多元主体互动的政策议程创建模式、增强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的组织基础、提升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的主体意识、建立弱势群体政策参与的利益表达机制等方面提出转型期我国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的实现路径。
吴言[9](2014)在《民意的司法回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社会法制化的发展,新兴网络媒体的崛起和扩张,民众日益增长的知情、表达、参与、监督的权利愿望,使得司法权力的行使难以遁形。面对民众对裁判结果的质疑和挑战,法院应当理性对待,发挥能动性,从司法为民的宗旨出发,广泛吸纳民意,合理甄别民意,及时反馈民意,进而增强判决结果的社会认同感,提升司法公信力和权威。本文围绕民意的司法回应问题展开,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路径。揭示了司法回应民意是现实的需要,提出司法回应民意的关键是如何建立程序性机制。正文分五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是对民意概念的分析,甄别并还原民意的原貌,帮助司法工作者识别司法中的民意。第二章是对司法吸收民意的必要性进行论证,即解决了司法为什么要吸收民意的问题。法律也是一种民意,但是法律体现的是过去的、静止的、抽象的民意,而司法中的民意是当下的、生动的、具体的。司法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也会与现实民意产生冲突。在这种困境下,我们必须挖掘出司法与民意互动的本质——即司法吸纳民意即是人民主权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公共理性的必然选择。第三章论述的是司法回应民意的合法性基础。司法裁判的合法性是建立在沟通基础之上的。沟通为了达致共识,而共识是一切法律行为的合法化来源。因此必须让群众广泛地参与到政治活动中来,同时推动司法向更开放、更能动的层级发展,关注社会不同需求,追求裁判与公民普遍价值观的契合。第四章是对西方国家司法回应民意机制的考证。主要围绕三个典型制度——陪审团制度、预审制度和“法庭之友制度”展开论述。深度探究了制度背后蕴含的民主、正义、效率等价值,以及对我国司法实践可借鉴之处。最后一章是本文重点,主要探讨了我国司法回应民意机制的建构。该章分两条主线,第一条主线是诉讼内民意回应制度的建构。主要对陪审制度、审判委员会制度和专家法律意见书制度从现状、问题和完善建议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二条主线是诉讼外民意回应制度的建构,该节内容既从宏观角度对我国民意回应制度展开理性阐述,也有从微观角度对地方法院创新机制进行介绍。最后,结语呼应全文,指出司法过程和结果只有建立在沟通的基础上才具有合法性,因此民意的司法回应的本质就是沟通。
刘伟[10](2012)在《中国共产党民意汲取模式演进与发展的历史回溯》文中研究指明全面、持续和高效地汲取民意是一个政党能够倾听民声、汇聚民智,从而真正代表民意、赢得民心的基石,也是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挑战和考验,永葆生机与活力的前提条件。作为一个有着90年奋斗征程和辉煌成就,以及60多年执政阅历和丰富经验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民意汲取模式呈现出历史性的演进与发展的显着特点。本文对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发展阶段上民意汲取的主体特征进行"模式化"的概括提炼与理论分析,试图为系统和深入地梳理中国共产党在加强自身建设以及探索执政规律方面的历史脉络与发展轨迹提供一个有益的视角。
二、民意与政意的转换──论群众性利益输入与政策问题的认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意与政意的转换──论群众性利益输入与政策问题的认定(论文提纲范文)
(2)当代中国公共决策中的政治沟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政治沟通理论的研究综述 |
1.2.1 政治沟通—命题的提出 |
1.2.2 政治沟通理论与中国实际的结合 |
1.3 研究方法 |
1.3.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1.3.2 案例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与创新点分析 |
1.4.2 研究难点分析 |
1.5 文章的主要结构与研究思路 |
1.5.1 文章的主要结构 |
1.5.2 研究的基本思路 |
2 政治系统分析—政治沟通的模型构建 |
2.1 伊斯顿的政治系统理论架构 |
2.1.1 政治系统理论 |
2.1.2 政治系统的过滤器:“守门者” |
2.2 政治沟通分析 |
2.2.1 政治沟通的核心元素 |
2.2.2 政治沟通的基本向度 |
2.3 政治沟通模型:一个基于系统论的分析 |
2.3.1 政治沟通的简单模型 |
2.3.2 政治沟通简单模型的评价 |
3 当代中国公共决策中政治沟通的两种样式及其解释 |
3.1 当代中国公共决策中政治沟通的现状 |
3.1.1 政治沟通的主体 |
3.1.2 政治沟通的通道 |
3.1.3 政治沟通的内容 |
3.2 中国特色的政治沟通样式:内输入 |
3.2.1 “内输入”式政治沟通的内涵 |
3.2.2 “内输入”式政治沟通的形成机理 |
3.2.3 “内输入”式政治沟通的困境 |
3.3 政治沟通的新样式:外输入 |
3.3.1 “外输入”式政治沟通的内涵 |
3.3.2 “外输入”式政治沟通的动力分析 |
3.3.3 “外输入”式政治沟通的阻力分析 |
3.4 中国本土化的政治沟通模型:对简单模型的重构 |
3.4.1 模型重构的背景分析 |
3.4.2“内外耦合”的政治沟通样式 |
4 “内外耦合”的政治沟通样式:对二胎政策的实证分析 |
4.1 二胎政策出台的背景分析 |
4.2 二胎政策过程:一个政治沟通的分析框架 |
4.2.1 沟通主体的“中心-外围”结构分析 |
4.2.2 二胎政策过程:内外耦合的政治沟通样式的检验 |
5 总结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党的群众路线在政策过程中的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一、群众路线在政策过程中的功能定位 |
1. 价值定位 |
2. 方法定位 |
3. 属性定位 |
二、群众路线在政策过程中的功能要求 |
1. 政策输入体现群众路线的要求 |
2. 政策表达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 |
三、群众路线在政策过程中的功能流程 |
1. 群众路线在政策过程中的生成 |
2. 群众路线在政策过程中的执行 |
3. 群众路线在政策过程中的检验 |
四、群众路线在政策过程中的功能路径 |
1. 创设体现群众路线的政策互动平台 |
2. 构建体现群众路线的政策执行范式 |
3. 优化体现群众路线的政策评估方法 |
(4)替代性利益表达模式:基本内涵、转型困境与发展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策过程视域下的利益表达 |
二、替代性利益表达模式的基本内涵 |
三、替代性利益表达模式的转型困境 |
四、替代性利益表达模式的发展路径 |
(5)现代国家治理视野下中国执政党决策机制的变革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海外学者关于中国执政党决策机制的研究 |
(二)国内学者关于中国执政党决策机制的研究 |
三、研究理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理路 |
(二)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一)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二)结构——过程分析方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四)文献分析法 |
五、研究可能的贡献与不足 |
(一)可能的贡献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构建 |
一、核心概念的厘定 |
(一)治理与国家治理 |
(二)决策、政治决策与政治决策机制 |
(三)中国执政党决策机制 |
二、分析框架的理论基础 |
(一)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理论 |
(二)政党—国家—社会关系理论 |
(三)现代国家治理理论 |
(四)政党适应性理论 |
三、分析框架的构建及内在逻辑 |
(一)三个分析面向:现代化路径、国家治理模式与执政党决策机制变革 |
(二)三个面向之间的结构性关系及其内在逻辑 |
第二章 现代化路径转换向度下中国国家治理模式的转型变迁 |
一、全能型国家治理:内涵意蕴、生成机理与运作逻辑 |
(一)内涵意蕴:基于政党—国家—社会关系的维度 |
(二)生成机理:革命式现代化路径及其内在悖论 |
(三)运作逻辑:权力组织网络的“高度集权化” |
二、市场型现代化启动下的国家治理转型:轴心机制与主题线索 |
(一)轴心机制:市场型现代化逻辑下的政党—国家—社会关系变革 |
(二)主题线索:实现政治权威、社会活力与发展秩序的有机统一 |
第三章 全能型国家治理模式下的执政党决策机制:结构特征、运行特点与反馈作用 |
一、结构特征:基于构成要素的分析 |
(一)决策理念:革命色彩与理想主义 |
(二)权力运行:高度集权与非制度性 |
(三)沟通参与:单向封闭与不平衡性 |
(四)信息系统:非常规化与沟通障碍 |
(五)咨询系统:强依附性与功能偏差 |
(六)监督机制:历史惯性与形式主义 |
二、运行特点:基于案例的过程分析 |
(一)冒进与反冒进:中共八大经济决策的过程分析 |
(二)反冒进与反反冒进: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改变八大决策的过程分析 |
(三)运行特点的嬗变:从“民主集中制下的集体协商”到“少数人专断式决策” |
三、反馈作用:两大缺陷必然诱发两大危机 |
(一)权力关系失衡加深治理危机 |
(二)利益协调失效诱发执政危机 |
第四章 后全能型国家治理下的执政党决策机制:结构特征、运行特点与反馈作用 |
一、结构特征:基于构成要素的分析 |
(一)决策理念:世俗理性与开放灵活 |
(二)权力运行:合理分权与透明规范 |
(三)沟通参与:多维互动与协商磨合 |
(四)信息系统:渠道多元与运转协调 |
(五)咨询系统:相对独立与综合互补 |
(六)监督机制:健全制度与强化问责 |
二、运行特点:基于案例的过程分析 |
(一)20 世纪 80、90 年代重要改革决策出台的过程分析 |
(二)精英主导的有限参与决策:改革初期决策机制的运行特点 |
(三)新世纪以来执政党的重大决定出台过程的宏观分析 |
(四)群策群力的协商式决策:新世纪以来决策机制的运行特点 |
三、国家治理转型向度下执政党决策机制变革的逻辑 |
(一)空间:政党定位与政党功能转变的维度 |
(二)动力:后全能型国家治理的结构性诉求 |
四、执政党决策机制变革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反馈作用 |
(一)塑造国家治理现代化所需要的“合法性” |
(二)满足国家治理现代化所需要的“开放性要求” |
(三)生成国家治理现代化所需要的“治理秩序” |
第五章 现代国家治理导向下执政党决策机制的优化路径:理论—现实的双重考量 |
一、功能定位与实践框架:现代国家治理原则下的理论考量 |
(一)现代国家治理原则体系的基本构成 |
(二)功能定位:基于现代国家治理原则的审视 |
(三)实践框架:以功能定位为中心 |
二、“开放式决策”的地方实践及其经验启示:现实参照系 |
(一)运作特征:公开、透明、参与、互动 |
(二)经验启示:以公民为导向的互动决策 |
三、优化路径的策略选择:结构的维度 |
(一)更新决策理念:以实践性、契合性、包容性为基本取向 |
(二)优化权力运行:以科学配置、明确边界、程序规范为内容 |
(三)健全沟通机制:以均衡表达、理性协商、有效协调为目标 |
(四)改进信息系统:以“决策过程中的互动参与”为发展方向 |
(五)完善咨询系统:以开放咨询、系统整合、客观公正为原则 |
(六)强化监督机制:基于“决策过程—决策结果”的双向维度 |
四、优化路径的策略选择:过程的维度 |
(一)以“民主协商”原则规导决策过程 |
(二)以“开放透明”原则规导决策过程 |
结语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论替代性利益表达——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利益表达与替代性利益表达 |
二、替代性利益表达的结构分析 |
(一)相对同质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 |
(二)高度整合的单位制 |
(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
(四)覆盖整个社会的党组织 |
三、功能替代:替代性利益表达的功能分析 |
四、转型时期替代性利益表达的延续与完善 |
(7)转型期我国民意表达方式嬗变的政府回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本课题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基本框架 |
第四节 有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民意、民意表达及其形成基础 |
第一节 民意的涵义 |
第二节 民意的表达 |
第三节 民意表达的社会心理基础和理论基础 |
第四节 民意表达与政策吸纳 |
第五节 民意表达与街头政治 |
第三章 民意表达的产生、类别、过程及其价值 |
第一节 民意表达的产生 |
第二节 民意表达的类别 |
第三节 民意表达的过程 |
第四节 民意表达的价值 |
第四章 我国民意表达与政府回应机制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建国后改革开放前的民意表达方式及其特点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民意表达与民意焦点 |
第三节 时任政府回应机制的顺应性转变 |
第四节 效用分析:民意与公共政策的制定 |
第五章 民意表达方式的嬗变趋势及政府回应现实困境 |
第一节 民意表达新趋势 |
第二节 为何转变:民意表达变化的内在驱动因素 |
第三节 政府面对民意表达复杂性的困惑与原因分析 |
第六章 化解之道:进一步提升、完善政府回应民意的能力与机制 |
第一节 民意表达的自然性与民主社会的推进 |
第二节 民意表达方式的变化倒逼政府回应机制完善 |
第三节 政府回应民意表达应有的方法与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转型期我国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的现状及受阻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 |
1.4.1 研究重点及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 研究的内容框架 |
2 相关概念与研究基础 |
2.1 社会转型、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的概念 |
2.1.1 社会转型的概念 |
2.1.2 公民参与的概念 |
2.1.3 政策议程的概念 |
2.2 政策议程创建的基本功能及政策议程的分类 |
2.2.1 政策议程创建的基本功能 |
2.2.2 政策议程创建的基本分类 |
2.3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
2.3.1 国外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问题的研究 |
2.3.2 国内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问题的研究 |
2.4 理论基础 |
2.4.1 协商民主理论 |
2.4.2 多源流分析理论 |
2.4.3 公民治理理论 |
3 转型期我国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的现状 |
3.1 现阶段我国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的初步成效 |
3.1.1 法律制度为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提供保障 |
3.1.2 社会组织为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奠定基础 |
3.1.3 互联网成为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的新途径 |
3.2 转型期我国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的主要问题 |
3.2.1 政策议程创建以内部输入为主 |
3.2.2 公民政策参与组织化程度较低 |
3.2.3 公民的实际政策参与水平较低 |
3.2.4 公民政策参与呈现不平衡状态 |
4 转型期我国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的受阻原因 |
4.1 行政机关主导政策议程创建 |
4.2 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相对滞后 |
4.3 我国公民政策参与意识薄弱 |
4.4 弱势群体缺乏政策参与渠道 |
5 转型期我国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的对策措施 |
5.1 构建多元主体互动的政策议程创建模式 |
5.2 增强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的组织基础 |
5.3 提升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的主体意识 |
5.4 建立弱势群体政策参与的利益表达机制 |
6 研究结论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民意的司法回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民意的概念分析 |
一、民意与相关概念之辨析 |
(一) 民意、众意、舆论、舆情之辨析 |
(二) 司法中民意的含义 |
二、民意的特点 |
(一) 大众性和普遍性 |
(二) 片面性、易变性和盲目性 |
(三) 道德伦理性 |
三、司法中民意的甄别 |
(一) 网络民意的甄别 |
(二) 其他形式民意的甄别 |
第二章 司法吸收民意的必要性论证 |
一、立法与民意的关系 |
(一) 立法中的民意 |
(二) 立法民意和现实民意冲突的原因 |
二、司法与民意的关系 |
(一) 司法与民意的理论对立 |
1. 司法抑制主义与司法能动主义 |
2. 司法专业化与民意大众化 |
(二) 司法与民意的互动契合 |
1. 司法吸纳民意是宣誓人民主权的必然要求 |
2. 司法吸纳民意是实现公共理性的必然选择 |
第三章 司法吸收民意的合法性论证 |
一、民意沟通是实现司法能动的必要前提 |
二、民意回应是完善司法价值的有效途径 |
第四章 西方国家司法回应民意的制度考证 |
一、陪审团制度 |
二、预审制度 |
三、法庭之友制度 |
第五章 我国司法回应民意机制的建构 |
一、诉讼内民意回应制度的建构 |
(一) 陪审制度的建构 |
(二) 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建构 |
(三) 专家法律意见书制度的建构 |
二、诉讼外民意回应制度的建构 |
(一) 司法解释制度的建构 |
(二) 司法建议制度的建构 |
1. 行政领域中的司法建议 |
2. 民事领域中的司法建议 |
3. 刑事领域中的司法建议 |
(三) 司法活动与机制的创新 |
1. 构建民意沟通常态机制 |
2. 落实司法公开原则 |
3. 完善案后答疑和新闻发布会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共产党民意汲取模式演进与发展的历史回溯(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阐发与聚合: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意汲取模式的主体特征 |
二、动员与统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意汲取模式的主体特征 |
三、引领与整合:改革开放初期民意汲取模式的主体特征 |
四、互嵌与融合:新时期民意汲取模式的主体特征 |
小结 |
四、民意与政意的转换──论群众性利益输入与政策问题的认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技术行政的价值及其实现逻辑[D]. 赵友华.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2]当代中国公共决策中的政治沟通问题研究[D]. 王慧. 武汉大学, 2017(07)
- [3]党的群众路线在政策过程中的功能[J]. 臧乃康,王书朋. 晋阳学刊, 2017(01)
- [4]替代性利益表达模式:基本内涵、转型困境与发展路径[J]. 马胜强,吴群芳. 领导科学, 2016(20)
- [5]现代国家治理视野下中国执政党决策机制的变革与优化[D]. 闫辰. 吉林大学, 2015(08)
- [6]论替代性利益表达——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视角[J]. 马胜强,吴群芳. 学术月刊, 2014(08)
- [7]转型期我国民意表达方式嬗变的政府回应机制研究[D]. 常莎. 南京大学, 2014(03)
- [8]转型期我国公民参与政策议程创建的现状及受阻原因分析[D]. 何巧艺. 重庆大学, 2014(02)
- [9]民意的司法回应研究[D]. 吴言.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2)
- [10]中国共产党民意汲取模式演进与发展的历史回溯[J]. 刘伟. 理论导刊,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