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发创造力的要决(论文文献综述)
杨洋[1](2021)在《时间压力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
吴朝阳[2](2021)在《创业型领导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潘国欣[3](2020)在《《谈创造性思维》中日编译指谬》文中认为以课文《谈创造性思维》(旧版教材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作为研究对象,从文献角度考索其文本的源流得出结论:美国人罗迦的专书《当头棒喝:如何激发创造力》是原本,经日本作家节译改编、中国学者转译修改后进入我国教材;对英、日、中不同版本的异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现有课文存在的论点不明、思路不清、用语不当、论证不严等问题,并非源自原着,而是由日文、中文编译谬误所致。
邱子漫[4](2020)在《基于瑞吉欧教育理念的幼儿园室内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实施和家长对学前教育重视程度的逐渐提高,优质幼儿园的供给变得十分稀缺,幼儿园室内设计的研究成为学术界与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研究热点。近年来,瑞吉欧幼儿教育理念风靡全球,国内教育界也将瑞吉欧教育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和幼儿园的室内外环境建设中。瑞吉欧教育因其理念独树一帜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导致其对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首先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剖析了瑞吉欧教育的主要思想,将其中对室内设计产生影响的部分进行分析和归纳。研究表明瑞吉欧教育理念对幼儿园室内设计产生了侧重倾听记录、避免过度保护、提供探索方式、制造温馨氛围、完成教学任务、提供教育资源、融合文化资源、促进幼儿交往、注重美德教育、利于激发创造力、强调互动合作、小空间的分割等设计启发,证明了将瑞吉欧教育理念融入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其次,以瑞吉欧教育理念对幼儿园室内环境的需求为出发点,对多个幼儿园室内设计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找出现有幼儿园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结合以上研究,总结和阐述瑞吉欧教育理念对幼儿园室内设计的启发和运用方法。将瑞吉欧教育理念在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中不同区域的运用方法进行举例分析和说明,即具体阐述瑞吉欧教育理念的思想和教育观点对幼儿园室内设计不同区域的针对性运用,得出创造多变空间、运用多种特殊材质、增加交往空间面积占比、采用适宜尺寸、提供教育功能、提高开放性等基于瑞吉欧教育理念的幼儿园设计方法。最后根据瑞吉欧教育理念对幼儿园室内设计的需求和影响,结合本文研究掌握的设计方法,完成基于瑞吉欧教育理念的幼儿园室内设计方案,包括设计分析、施工图和效果图的绘制。
李雅馨[5](2020)在《地位冲突不对称对团队创造力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如今,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现实背景下,企业转型发展已势在必行,而作为企业基本单元的团队,其创造力是企业提升竞争优势以及成功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组织中,由于地位等级的存在,地位冲突在团队中已不可避免,并且不少管理者认为地位冲突会造成混乱,对团队创造力具有破坏作用。的确,以往一些研究指出,地位冲突会导致成员间的相互排斥、争斗,做出有损于团队创造力的行为。但还有研究指出,地位冲突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内驱力,进而鼓励成员实施有利于团队创造力的行为。那究竟地位冲突什么时候会对团队创造力产生积极的影响,什么时候会对团队创造力产生消极影响?以及怎样能够让地位冲突发挥对团队创造力的积极效应、规避其不良效应?这是本文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主要从两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答。首先,本文认为造成地位冲突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存在分歧观点的根本原因是:之前研究没有考虑到团队内成员对冲突感知的不一致。所以本文立足于成员感知不一致的特征,并从互动的视角出发来解释地位冲突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即地位冲突不对称对团队创造力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怎样产生影响?其次,探讨了地位冲突不对称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存在哪些边界条件,即地位冲突不对称与团队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在理论推理的基础上提出了 5个假设,并通过对103个团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数据分析,实证结果如下:(1)地位冲突不对称和团队创造力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当存在适当比例的高地位冲突感知者时,更有利于团队创造力。这一结果揭开了何时地位冲突对团队创造力有积极效应、何时有消极效应的黑箱,探索了地位冲突不对称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制。(2)任务复杂性调节地位冲突不对称与团队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在高任务复杂性的情景下,要实现团队创造力的两大过程被充分激发,必须要使高任务复杂性与较多的高地位冲突感知者进行匹配。反之,在低任务复杂性下,只有低任务复杂性与较少的高地位冲突感知者这种不对称配置匹配时,才能激发出最高水平的团队创造力,且前者比后者激发出的团队创造力水平更高。(3)任务互依性在团队地位冲突不对称与团队创造力之间起调节作用。只有让任务互依性水平与地位冲突不对称的不同配置相匹配,将团队的思维离散过程与思维聚合过程充分有效地激发后,才能实现团队创造力最大限度地提升,且高任务互依性与具有较少的高地位冲突感知者的配置相匹配将产生更高水平的团队创造力。
宋彦珣[6](2020)在《自我控制对创造力的影响 ——基于创造力的双过程理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创造力做为创新创意的基础,对个人、企业、国家乃至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创造力成为了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所以探讨清楚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对发展至关重要。自我控制被认为是一种个人优点,能够对无关信息进行抑制。创造力和自我控制均为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似乎存在着矛盾性。一方面,自我控制强调个体对目标的关注,使个体的认知维持在既定的范围内,防止无关刺激的干扰,但是这样就有可能限制创造力的发挥,因为创造力需要发散性思维,需要远距离的概念之间形成新的链接,如顿悟类型的创造力,更需要放弃现有场景的束缚,才能促进新颖性观念的出现,促成问题的解决。但另一方面,创造性产品的产生过程也需要长时间的专注,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和努力,而这又是自我控制的特性。过往研究中直接以二者为主题的研究很少,且与上述矛盾状态一致,研究结果存在争议。创造力的双过程理论认为,在创造力产生的过程中,有两种类型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虽两种思维存在较大的差异,且本质上有一定的对立性,但二者协调工作致使创造性产品的产生。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创造力双过程理论的视角,来探讨自我控制对创造力的影响,并解释上述自我控制与创造力之间的矛盾性。首先以自我控制和创造力水平较成熟、稳定的大学生为被试群体,来探究自我控制对创造力的影响如何,创造力双过程理论能否解释两者关系的矛盾性。其次以创造力发展处于关键期、活跃期的高年级(四、五、六年级)小学生为被试群体,再次检验自我控制对创造力的影响是否稳定,创造力的双过程理论能否依旧用来解释自我控制与创造力之间的矛盾性。设计大学生和高年级小学生两个被试群体的两项研究具体如下:研究一,采用测量和实验两种方法,探讨大学生群体中自我控制对创造力的影响。其中,测量模式,采用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问卷、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验,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特质水平下的探讨;实验模式中,以Stroop实验范式的变式为操纵条件,对自我控制资源进行损耗,分损耗和未损耗两个水平,此为自变量。状态创造力为因变量,通过发散思维测验和顿悟问题解决测验获得。探讨状态水平下自我控制对创造力的影响。研究二,依然用测量和实验两种方法,探讨小学生群体中自我控制对创造力的影响。与研究一不同的是在状态创造力的测评中,顿悟问题解决测验换成了适合小学生群体作答的汉字添加笔画测验。实验结果归纳如下:1.自我控制对创造力的影响,在不同类型的创造力思维中成绩存在差异;2.在特质水平下,大学生自我控制和创造力呈正相关;3.在状态水平下,大学生被试在发散思维测验中的画人测验各维度上,损耗组和未损耗组无显着差异,而在发散思维测验的文字类测验中,独创性维度损耗组边缘显着高于未损耗组;4.在状态水平下大学生被试在顿悟问题解决中,损耗组和未损耗组无显着差异;5.在特质水平下高年级小学生自我控制和创造力之间呈正相关;6.在状态水平下,高年级小学生被试在发散思维测验中的画人测验各维度上,损耗组成绩均显着高于未损耗组,但是在发散思维测验的文字类测验中,损耗组和未损耗组无显着差异;7.在状态水平下高年级小学生被试在顿悟问题解决中,损耗组和未损耗组无显着差异。得到如下结论:1.自我控制对不同类型的创造力有不同的影响;2.特质水平下无论大学生还是小学生,高的自我控制可以预测高的创造力;3.一定量自我控制资源的损耗有利于大学生文字类发散思维的表现;4.一定量自我控制资源的损耗有利于高年级小学生画图类发散思维的表现。
柴明宏[7](2020)在《激励理论对个体设计创造过程影响因素的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智造”大背景下,设计师成为工业体系中备受瞩目的职业,传统企业、新兴公司纷纷组建独立的设计团队,以此提升产品和服务价值,但是由于设计师职业区别于传统职业的特殊性,关于如何帮助设计师发挥最佳创造力方面的学术研究相对较少。在此背景下,本课题选择激励理论针对设计创造过程中如何应用激励措施有效激励设计师发挥创造力的问题进行剖析,以提高个体设计师的创造产出,并且在此研究过程中补充了相关研究缺口,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本研究首先从个体设计师创造力的作用因素出发,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十余位设计师的深度访谈材料进行三级编码的方式,自下而上建立起了基础部分的设计师创造力影响因素与需求因素模型,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其中各子要素的权重顺序,得到量化的设计师创造力的需求因素与影响因素模型。其次以内、外激励机制对模型进行剖析,利用TPB理论,解释个体设计师创造力的内、外在激励机制和相互转化机制,解释设计师创造力内、外激励机制作用于设计创造过程的途径,通过案例研究对上述研究进行理论验证并总结不同设计管理层次的激励措施的特征。经由理论推导与案例研究,提出作用于设计创造过程的激励措施应具有不可预测性、丰富性、初值敏感性、时效性,并通过实验验证具有不可预测性、丰富性特征的激励措施分别对新手、胜任阶段设计师的设计创造过程的影响。最后,总结个体设计师创造力的综合激励策略,提出实践策略,指导设计管理者和个体设计师的激励实践。研究主要成果有:(1)构建了设计师创造力需求因素与影响因素模型、设计师创造力激励机制—TPB模型,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切入点和理论依据,为一些现象和问题提供了理论解释;(2)实验验证了作用于设计创造过程的激励措施应具有不可预测性、丰富性特征的正确性,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逻辑推导初值敏感性、时效性两个特征的正确性,补充了激励措施向下应用于设计创造过程的研究部分;(3)总结出设计师创造力综合激励策略,提出了针对设计师创造力的具备创新性的实践策略,为设计管理者和个体设计师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陈丽苗[8](2020)在《机器人园本课程对5-6岁幼儿创造力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造力是可以培养的,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期在学前阶段。对学前阶段的幼儿实施创造力潜能的激发和创造力的培养,不仅事半功倍,且对幼儿下一个阶段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近年来,机器人技术正快速向教育领域拓展,由于机器人教育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幼儿园的教学目标相吻合,机器人教育也逐步走向幼儿园。然而,机器人教育毕竟不是起源于学前教育,其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有待验证。本研究以机器人为载体,基于创造力及学前教育相关理论,借鉴国内外幼儿创造力培养项目和课程经验,构建了机器人园本课程,探究机器人园本课程对5-6岁幼儿的创造力发展的影响。研究者从5—6岁的大班级中,随机抽取了一个实验班和两个对照班,探究机器人园本课程对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影响。实验班参加了16个机器人园本教学活动,接受教学干预,对照班继续使用原来的教学方式;实验前后均使用《幼儿创造力调查问卷》进行测评。为提高测评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机器人园本课程对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影响:一是通过《幼儿创造能力观察评价表》评定幼儿在经过机器人乐高积木课程后创造力的发展状况并进行分析;二是通过《幼儿创造力调查问卷》收集幼儿在接受机器人园本课程前后创造力的发展状况并进行分析;三是在对实验与调查的定量分析之后,通过观察与访谈结合的形式进行个案分析,论证研究假设。课程对幼儿进行干预后,能够提高实验组幼儿的创造力水平,减少幼儿间水平差异,促使幼儿整体水平得到提升;机器人园本课程对5-6岁幼儿创造力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能促进幼儿的观察能力、专注力、坚持性、空间思维(构建机器人)、主动性、预测能力等,促使5-6岁幼儿思维的独特性、新颖性、流畅性、灵活性和精密性等创造力特征的形成;机器人园本课程活动,对自主意识和自信不足的幼儿个体起到促进作用,吸引他们逐步探索、喜欢参与活动、并大胆想象、大胆表达,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了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高耀芳[9](2020)在《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本论》及其手稿给予人类思想史的伟大贡献,不仅在于马克思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所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和发展规律,指出了人的解放的历史前景,而且在于马克思对被当时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维护者所宣扬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千年王国”的偏见,通过缜密的科学分析和大量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和占有,客观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在自由平等的外表下,对工人阶级残酷剥削压迫的事实。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证明了,资产阶级只不过是用新的剥削形式和方法取代了旧的,人类解放的任务任重而道远,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和工人阶级的抗争必将为新的社会生产关系奠定基础。如今,在我们研究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时,除了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规律之外,通过当年马克思着作所揭露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制度弊端,特别是劳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以资为本,以人为手段的不道德、非伦理的生产关系或劳资关系的实质,从而研究和挖掘马克思珍贵的劳动伦理思想,对于深刻把握马克思的人的解放学说,深刻认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积极扬弃资本逻辑,努力调整劳动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学界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马克思没有伦理思想,甚至马克思反对将“伦理”和“道德”纳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过程中;另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以其劳动伦理思想作为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点。事实上,研读《资本论》及其手稿,我们会发现,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对资本主义的制度批判,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道德和劳动伦理的现实矛盾的分析,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的悖论及其产生的机制,如资本的快速增殖和扩张与劳动者社会地位和尊严的逆向生长,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界限以及阈值,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不合价值性的分析进而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规律性。打破了资本主义社会所谓“千年王国”的神话。从思想史角度认识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确立、发展和历史贡献,我们看到,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思想中,亚当·斯密首次使得劳动具有了主体本质,将其提升为政治经济学关注的对象,对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具有一定影响。大卫·李嘉图将劳动视为社会规定的人的活动,但却是一种“消极”的社会行为。约翰·穆勒在两者的基础上,强调劳动活动中人的主动性,并对劳动伦理的后续分配正义问题进行阐述。空想社会主义学家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跨越”了劳动的历史性,提出一套完整的理想劳动者假设,为马克思探寻劳动伦理的终极旨归提供了启示。黑格尔是第一个将劳动置于伦理学视角中考察的思想家,从劳动内在否定性出发发现了劳动的现实性和持续性,从社会历史视域出发找到人的本质和劳动的内在关联。由是,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的基础上形成了《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方法和观点,即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以现实的、实践的、辩证的、历史的视野,站在劳动人民立场和劳动解放高度,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考察中形成了其深刻而珍贵的劳动伦理思想。基于马克思唯物史观关于合规律性与合价值性统一、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统一的鲜明科学视角,马克思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积累理论批判的过程也就是其劳动伦理思想的展开过程。劳动价值理论使得马克思的伦理重心立足于劳动,从劳动发展史理解人类发展史,从劳动者的立场出发研究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对商品交换价值的极端推崇和对资本增殖的狂热追逐造成的对劳动者奴役状态的揭露和批判中彰显出了其劳动伦理思想。从劳动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工作日抗争、分工与协作的强制性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中造成劳动者生存界限的无限延伸,导致的劳资关系对立的局面,以及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原始积累及其所导致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分离、资本扩张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矛盾所导致的经济危机、社会两极分化恶果分析中,促使马克思的劳动伦理思想得以扩展和丰富。可见,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资本积累理论是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深厚的理论载体。研究《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并不仅旨于构建一种合乎价值性和规律性的劳动规范和劳动原则,而在于从根本上辨析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道德界限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元伦理学”批判基点,在一切“批判”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劳动伦理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商品货币经济仍需大力发展,资本逻辑在扬弃的前提下仍然发挥着作用,探索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革命性贡献,利于我们回应当代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伦理思想的现实要求,从而进一步彰显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引领人类实现劳动自由自觉发展的现实解释力。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及其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在新时代奋斗的历史征程中,继承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伦理思想,努力将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与劳动者对美好生活向往和劳动者尊严的保护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并为构建人类劳动道德共同体做出贡献。
马琳琳[10](2019)在《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希望,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做好青年工作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乎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稳固,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更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因此,中国共产党一向对作为党的青年工作助手、重要社会支柱的共青团及其各项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还专门对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价值定位指明方向、对新形势下共青团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共青团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也确实在为党培养储备青年人才、团结动员青年群众围绕党中心任务建功立业、引导青年群众自觉培育和践行共产主义信仰、服务群众和维护青年群众权益、参与创新社会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应看到,新时代共青团仍然面临着各种因素诱发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即“四化”问题的挑战,共青团工作还无法有效满足各阶层青年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还存在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面改革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这既需要在共青团改革既有成果基础上在实践层面的持续推进,也需要相关研究的及时跟进。因此,对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力争突破多学科研究成果分散、思想理论基础梳理和历史经验总结缺乏系统性、对共青团工作实践历程缺乏宏观把握等不足,从中共党史学的角度整合多学科研究成果,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指导,以历史为启示,以问题为导向,在对党领导共青团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求本溯源的基础上,全面回顾建党以来共青团工作的实践历程,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发展规律,分析青年群体因时代变化所呈现出来的新特点、新需求,探讨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之策。论文主要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先通过系统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作用、青年群体全面解放与发展的途径以及党如何引领青年组织做好青年工作的一些重要论述,界定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理论内核;再通过系统梳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对不同历史阶段青年问题和共青团工作的认识,揭示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时代特点及其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继承与发展,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研究中国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结合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青年群体总体特征的变化,在不断推进共青团组织及其各项工作革新的过程中,在组织性质、组织结构设计、组织原则、组织环境营造等组织内外部生态建设方面的特色。第三部分系统梳理中国共青团从社会主义青年团星星之火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在全国各地点亮,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燎原之势遍及城乡各行各业,到“文化大革命”的沉沙折戟,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新整顿、恢复、发展及全面活跃的历史进程,并梳理共青团围绕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在思想引领青年、组织动员青年、团结青年、服务青年等方面的重要工作实践及成就,总结共青团工作的基本经验。第四部分先研究新时代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将共青团纳入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体设计之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的革故鼎新、新型城镇化和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的新机遇、新资源、新平台;再结合对新时代青年群体特征的分析,研究这些新变化对共青团组织的有效覆盖、共青团的组织结构、共青团工作的内容与方式方法等提出的新挑战以及共青团组织自身的“四化”问题。第五部分在系统梳理中国共青团工作实践历程、总结共青团工作的基本经验、深入分析新时代共青团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共青团工作创新的思路与理念,探讨新时代共青团在思想引领、工作方式方法以及组织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增强青年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创新发展之策。总之,从中国共青团的实践历程来看,共青团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的工作,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无论是对党、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还是对青年群体的成长成才以及对共青团组织自身的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共青团组织需要在党的领导下,按照“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基本要求,继续继承发扬共青团工作的优良传统,抓住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新发展新变化带来的新机遇,正视来自组织内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问题,把握青年群体的新特征,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布局中寻求共青团工作的新突破,以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青春力量。
二、激发创造力的要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发创造力的要决(论文提纲范文)
(3)《谈创造性思维》中日编译指谬(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文本源流的考索 |
(一)英文版原作是一部专书 |
(二)日文版课文是节译改编本 |
(三)中文版课文是转译修改本 |
二、《谈创造性思维》中日编译谬误列举与分析 |
(一)论点不明源自日文版漏译 |
(二)思路不清源自日文版的节译改编 |
1.节译改编打乱了原有写作思路。 |
2.中译者既未查原着,又对日译版本有所误解。 |
3.日译者因过度解读而增译内容。 |
(三)用语不当源自中日译者的一连串误会 |
1.作者刻意含糊设问,并非用语不慎。 |
2.中译几经纠结,依然用语不当。 |
3.中译讹误一直沿用,尚未修订。 |
(四)论证不严源自中日编译的误解 |
(4)基于瑞吉欧教育理念的幼儿园室内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政策 |
1.1.2 瑞吉欧教育理念的风靡 |
1.1.3 学前教育受到的重视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
1.5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1.5.1 研究思路框架图 |
1.5.2 创新点 |
2 瑞吉欧教育理念及其对幼儿园设计的影响 |
2.1 瑞吉欧教育理念(Reggio Education Concept) |
2.1.1 瑞吉欧教育理念的诞生 |
2.1.2 瑞吉欧教育理念的主要思想 |
2.1.3 瑞吉欧教育理念的传播 |
2.2 瑞吉欧理念在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 |
2.3 瑞吉欧教育理念对幼儿园室内设计产生影响的方式 |
2.3.1 教育心理的转变对幼儿园室内设计的影响 |
2.3.2 教育方式的转变对幼儿园室内设计的影响 |
2.3.3 教育目的的转变对幼儿园室内设计的影响 |
2.3.4 教育资源利用的转变对幼儿园室内设计的影响 |
2.4 瑞吉欧教育理念对幼儿园室内设计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瑞吉欧教育理念的幼儿园设计案例分析 |
3.1 国外幼儿园设计案例分析 |
3.1.1 日本KM幼儿园 |
3.1.2 意大利RODARI infant-toddler center |
3.1.3 Charoenpong幼儿园 |
3.2 国内幼儿园设计案例分析 |
3.2.1 智慧星幼儿园 |
3.2.2 科苑明星幼稚园 |
3.2.3 雨花区教育局第一幼儿园 |
3.3 调查结果总结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瑞吉欧教育理念对幼儿园室内设计的启发与运用 |
4.1 瑞吉欧教育理念对幼儿园室内设计的启发 |
4.1.1 儿童观对幼儿园室内设计的启发 |
4.1.2 教育观对幼儿园室内设计的启发 |
4.2 瑞吉欧教育理念在幼儿园室内设计运用 |
4.2.1 在交通系统空间的运用 |
4.2.2 在公共活动空间的运用 |
4.2.3 在教育空间的运用 |
4.2.4 在生活空间的运用 |
4.2.5 在色彩设计中的运用 |
4.2.6 在光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
4.3 设计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瑞吉欧教育理念的幼儿园室内设计实践 |
5.1 设计目标 |
5.2 项目概况 |
5.2.1 项目背景分析 |
5.2.2 当地学前教育现状 |
5.3 设计依据 |
5.4 设计详述 |
5.4.1 整体平面布局 |
5.4.2 光环境设计 |
5.4.3 色彩设计 |
5.4.4 公共活动空间设计 |
5.4.5 教育空间设计 |
5.4.6 生活空间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设计方案图纸 |
致谢 |
(5)地位冲突不对称对团队创造力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研究综述 |
2.1 地位冲突不对称的研究综述 |
2.1.1 地位冲突的内涵 |
2.1.2 团队冲突不对称的内涵 |
2.1.3 团队冲突不对称的测量 |
2.1.4 团队冲突不对称的相关研究 |
2.2 团队创造力的研究综述 |
2.2.1 团队创造力的内涵 |
2.2.2 团队创造力的相关研究 |
2.3 任务复杂性的研究综述 |
2.3.1 任务复杂性的内涵 |
2.3.2 任务复杂性的相关研究 |
2.4 任务互依性的研究综述 |
2.4.1 任务互依性的内涵 |
2.4.2 任务互依性的相关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构建 |
3.1 理论模型构建的基本思想 |
3.2 地位冲突不对称与团队创造力 |
3.3 任务复杂性的调节作用 |
3.3.1 任务复杂性的调节作用1 |
3.3.2 任务复杂性的调节作用2 |
3.4 任务互依性的调节作用 |
3.4.1 任务互依性的调节作用1 |
3.4.2 任务互依性的调节作用2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及其数据处理 |
4.1 研究对象 |
4.1.1 数据来源及问卷收集方法 |
4.1.2 描述性分析 |
4.2 测量方法 |
第五章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
5.1 量表信度检验 |
5.1.1 地位冲突信度检验 |
5.1.2 任务复杂性的信度检验 |
5.1.3 任务互依性的信度检验 |
5.1.4 团队创造力的信度检验 |
5.2 量表效度检验 |
5.3 数据聚合检验 |
5.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5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
5.6 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 |
5.6.1 团队地位冲突不对称与团队创造力的主效应检验 |
5.6.2 任务复杂性的调节作用分析 |
5.6.3 任务互依性的调节作用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讨论结果 |
6.2 理论贡献 |
6.3 管理启示 |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自我控制对创造力的影响 ——基于创造力的双过程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创造力 |
2.1.1 创造力的概念 |
2.1.2 创造力的双过程理论 |
2.1.3 创造力的测量 |
2.1.4 创造力的年龄发展特点 |
2.2 自我控制 |
2.2.1 自我控制的概念界定 |
2.2.2 有限自我控制资源理论 |
2.2.3 自我控制的测量 |
2.2.4 自我控制的相关研究 |
2.2.5 自我控制的年龄发展特点 |
2.3 自我控制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 |
3 问题提出和研究方案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方案 |
3.2.1 研究假设 |
4 研究意义 |
4.1 理论意义 |
4.2 实践意义 |
5 研究一:大学生自我控制对创造力的影响 |
5.1 测量模式:特质自我控制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
5.1.1 研究目的 |
5.1.2 研究设计 |
5.1.3 被试 |
5.1.4 研究工具 |
5.1.5 研究结果 |
5.2 实验模式:大学生自我损耗对创造力的影响 |
5.2.1 研究目的 |
5.2.2 实验设计 |
5.2.3 被试 |
5.2.4 实验材料 |
5.2.5 实验程序 |
5.2.6 实验结果 |
5.3 分讨论 |
5.3.1 特质创造力与特质自我控制之间的关系 |
5.3.2 自我损耗对创造力的影响 |
6 研究二:高年级小学生自我控制对创造力的影响 |
6.1 测量模式:高年级小学生特质自我控制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
6.1.3 被试 |
6.1.4 研究工具 |
6.1.5 研究结果 |
6.2 实验模式:高年级小学生自我损耗对创造力的影响 |
6.2.1 研究目的 |
6.2.2 实验设计 |
6.2.3 被试 |
6.2.4 实验材料 |
6.2.5 实验程序 |
6.2.6 实验结果 |
6.3 分讨论 |
6.3.1 特质创造力与特质自我控制之间的关系 |
6.3.2 自我损耗对创造力的影响 |
7 综合讨论 |
7.1 特质水平下,自我控制和创造力的关系 |
7.2 状态水平下,自我控制对创造力的影响 |
7.2.1 自我损耗程度对创造力的影响 |
7.2.2 自我损耗对发散思维的影响 |
7.2.3 自我损耗对顿悟的影响 |
7.2.4 不同群体中,自我控制对创造力的影响 |
8 研究结论 |
9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创造力发散思维测验 |
附录二:创造力顿悟问题解决测验 |
(7)激励理论对个体设计创造过程影响因素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相关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研究不足 |
1.3 研究基本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创造力、创意、创新 |
2.1.2 设计师 |
2.1.3 设计创造过程与设计过程 |
2.1.4 刺激、激励理论与激励措施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创造工程学 |
2.2.2 设计管理学 |
2.2.3 认知心理学 |
2.2.4 TPB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设计师创造力的影响因素与需求因素研究 |
3.1 基于扎根理论的设计师创造力影响因素与需求因素模型构建 |
3.1.1 扎根理论方法 |
3.1.2 收集原始数据 |
3.1.3 三级编码构建模型 |
3.2 模型中各子要素的权重排序 |
3.2.1 层次分析法 |
3.2.2 判断矩阵构造 |
3.2.3 数据计算确定权重 |
3.2.4 设计师创造力影响因素与需求模型 |
3.3 模型与激励理论关联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设计师创造力影响因素与需求因素模型再分析及案例研究 |
4.1 模型内部的激励机制分析 |
4.1.2 内在激励机制分析 |
4.1.3 外在激励机制机制分析 |
4.1.4 内、外激励机制转化分析 |
4.2 案例分析 |
4.2.1 设计管理内容的分层理论 |
4.2.2 组织层面的设计师激励 |
4.2.3 项目层面的设计师激励 |
4.2.4 设计活动层面的设计师激励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设计创造过程中激励措施的应用特征实验研究 |
5.1 实验研究整体说明 |
5.2 实验探究 |
5.2.2 实验—:无激励实验 |
5.2.3 实验二:不可预测性激励实验 |
5.2.4 实验三:丰富性激励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设计师创造力综合激励策略研究 |
6.1 个体设计师创造力综合激励策略 |
6.1.1 设计师分析 |
6.1.2 设计创造过程的分析 |
6.1.3 设计师创造力综合激励策略 |
6.1.4 设计师创造力的内在激励机制 |
6.1.5 设计师创造力的外在激励机制 |
6.1.6 设计师自激励机制的建立 |
6.2 实践策略 |
6.2.1 设计师方面 |
6.2.2 设计创造过程方面 |
6.2.3 设计工作方面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个体设计师创造力激励措施的应用特征 |
7.1.2 实验验证后的结论 |
7.2 研究贡献 |
7.2.1 设计师创造力的需求因素与影响因素模型 |
7.2.2 设计师创造力激励机制—TPB模型 |
7.2.3 个体设计师综合激励策略 |
7.3 研究局限性 |
7.3.1 研究样本的局限性 |
7.3.2 田野实验的缺失 |
7.3.3 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
7.3.4 数据量化的缺陷 |
7.4 后续研究建议 |
7.4.1 个体设计师创造力混沌激励系统完善与量化研究 |
7.4.2 混沌理论、设计师组织创造力与激励理论的关联研究 |
7.4.3 完善实证研究,验证本研究的结论以及寻找更多特征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扎根理论深度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设计实验研究前测问卷 |
附录三 设计实验—、二、三的流程 |
附录四 设计实验一、二、三的后测主观量表问卷及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机器人园本课程对5-6岁幼儿创造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背景 |
一、幼儿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 |
二、园所发展需求 |
三、机器人教育对促进幼儿创造力作用的验证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创造力概述 |
二、机器人教育概述 |
三、园本课程概述 |
第五节 操作性概念界定 |
一、机器人教育 |
二、机器人园本课程 |
三、幼儿创造力 |
第六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假设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工具 |
第七节 研究的可行性及创新点 |
一、课程园本化具有创新性 |
二、量化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 |
三、在专家指导下立足一线开展探究 |
第二章 机器人园本课程的构建开发与实施 |
第一节 机器人园本课程构建的理论依据 |
一、维果斯基理论之“最近发展区” |
二、奥苏贝尔学习理论 |
三、皮亚杰的双向建构理论 |
四、现代创造力4P理论 |
第二节 机器人园本课程的定位与理念 |
一、机器人园本课程的定位 |
二、机器人园本课程的理念 |
第三节 机器人园本课程特点 |
一、创新性与发展性 |
二、多样化与实践性 |
三、全面性与综合性 |
第四节 机器人园本课程目标 |
一、课程总目标 |
二、课程领域目标 |
第五节 机器人园本课程内容 |
第六节 机器人园本课程实施的形式 |
第七节 机器人园本课程活动安排计划 |
第八节 机器人园本课程实施策略 |
一、探究性学习策略 |
二、合作学习策略 |
第九节 机器人园本课程评价 |
一、专业评价机构及人员的指导性评价 |
二、家长为主的互动性评价 |
三、以教师为主的过程性评价 |
四、以幼儿为主的分享式评估 |
第三章 机器人园本课程对5-6岁幼儿创造力影响的实验与分析 |
第一节 机器人课程对5-6岁幼儿创造力发展影响 |
一、实验组与对照组对象基本情况 |
二、实验目标 |
三、研究工具 |
四、机器人园本课程对幼儿创造力影响的实验方案 |
第二节 机器人园本课程对5-6岁幼儿创造力发展影响问卷调查研究 |
一、研究工具 |
二、问卷修订 |
三、研究流程 |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机器人园本教学活动中幼儿作品的定性分析 |
一、观察对象介绍 |
二、材料整理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机器人园本课程对5-6岁幼儿的创造力起到促进提升的作用 |
二、机器人园本课程对5-6岁幼儿创造力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
三、机器人园本课程活动,能激发自主意识和自信不足的幼儿的自信心与创新意识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建议 |
一、进一步优化创造力测验,探索更适合幼儿创造力的测验 |
二、不断完善机器人园本课程 |
三、营造幼儿园、社区、家庭共同的机器人创造活动氛围 |
四、培养具备开展幼儿园机器人活动能力的专业教师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幼儿创造力观察评价表 |
附录2 5-6岁幼儿创造力评价指标效度专家问卷(第一次) |
附录3 5-6岁幼儿创造力评价指标效度专家问卷(第二次) |
附录4 幼儿创造力调查问卷 |
附录5 机器人园本课程目标 |
附录6 大班机器人教学活动教案(节选) |
附录7 机器人园本课程教学笔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选题意义 |
一、研究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劳动立场”创新 |
二、理论研究视角创新 |
三、理论主线创新 |
四、文本和现实的视域融合创新 |
第五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从《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梳理劳动伦理与道德批判思想 |
二、从资本逻辑的制约中探究道德对资本的限制 |
三、从历史演进的向度解析劳动伦理的内在蕴含 |
四、从实践的维度挖掘劳动伦理及劳资关系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六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第一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一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和价值的真正结合 |
一、亚当·斯密:劳动创造财富 |
二、大卫·李嘉图:劳动是社会规定的人的活动 |
三、约翰·穆勒:劳动的福利原则 |
第二节 空想社会主义:理想劳动者假设 |
一、圣西门:神的道德原则引领 |
二、傅立叶:协作制度设计方案 |
三、欧文:劳动共同体的试验 |
第三节 黑格尔的劳动哲学思想 |
一、劳动是人自觉的理性活动 |
二、社会性是劳动的本质属性 |
三、市民社会中的劳动者贫困 |
第二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马克思话语追溯 |
第一节 劳动伦理的概念定位 |
一、“劳动”的概念分析及道德蕴含 |
二、“劳动力”的概念分析及伦理蕴含 |
三、“劳动伦理”的概念蕴含 |
四、劳动伦理生成的逻辑架构 |
第二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原初话语追溯 |
一、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文本溯源 |
二、马克思的“劳动的立场” |
第三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理论坐标 |
一、理论定位:一本“大写的劳动伦理” |
二、隐性线索:人的存在方式批判 |
三、双重维度:事实指向性与价值规范性 |
四、逻辑走向:劳动与资本的对立统一 |
第四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道德”、“伦理”与美德 |
二、“资本”、“资本逻辑”与“资本拜物教” |
三、“道德资本化”与“资本道德化” |
四、“劳动资本化”与“资本劳动化” |
第三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逻辑理路 |
第一节 商品·货币·资本·证券:劳动伦理思想批判奠基 |
一、商品到商品拜物教:劳动的“一般化” |
二、货币到货币拜物教:劳动的“社会化” |
三、资本到资本拜物教:劳动的“抽象化” |
四、证券到符号拜物教:劳动的“虚拟化” |
第二节 剩余价值论:劳动伦理思想批判的核心 |
一、劳动价值论:伦理重心由“资本”转向“劳动” |
二、工作日抗争:剩余价值获取的双重界限 |
三、分工与协作:资本控制和主导劳动主体 |
四、机器的应用:两大阶级矛盾激化 |
第三节 资本积累:劳动伦理思想的分析空间 |
一、资本的“原罪”:资本对劳动和生产资料的剥夺 |
二、所有权的悖论:劳动伦理制度化批判内核 |
三、资本规模扩张:资本主义抽象劳资关系的形成 |
四、资本垄断峰值:劳动关系被金融绑架 |
第四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内涵 |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前置性问题 |
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 |
二、分工与协作的强制型 |
三、扩大再生产增加了劳动道德的可能性 |
第二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个人所有制的组织形式 |
二、社会协作的劳动伦理方式 |
三、工人主导的劳动伦理原则 |
第三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基本属性 |
一、劳动伦理的历史性 |
二、劳动伦理的社会性 |
三、劳动伦理的阶级性 |
四、劳动伦理的主体性 |
五、劳动伦理的受制性 |
六、劳动伦理的发展性 |
第四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核心命题:资本主义劳资关系 |
一、两种生产力的耦合构筑伦理基点 |
二、法权与伦理的张力形成阐释空间 |
三、分配关系掩盖了其的实证性用法 |
第五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现代转向 |
第一节 劳动伦理思想现代转向之维 |
一、感性的活动是现代转向的变革机理 |
二、劳动时空的解放是现代转向的桥梁 |
三、“人之为人”的劳动现代转向梯次 |
第二节 剖析劳动伦理思想现代转向脉络 |
一、信用体系在劳动活动中的道德审视 |
二、知识劳动指涉伦理价值的理性求证 |
三、诚实劳动视域下劳动教育伦理诉求 |
第六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劳动伦理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当代映证 |
一、劳动道德在社会主义中国的现实状态 |
二、劳动伦理推进了我国工会组织的发展进程 |
第二节 劳动伦理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
一、双重和谐关系是社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特质 |
二、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平等是和谐劳动关系的要求 |
三、企业家精神是实现我国企业创新发展基本条件 |
四、注重企业道德是构建我国劳动伦理的现实任务 |
第三节 劳动伦理思想与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
一、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是构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要求 |
二、坚持基本分配制度是构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时代底色 |
三、完善劳动法律关系是构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制度保障 |
四、共享发展理念是推进我国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精神导向 |
第四节 实现劳动不断解放的现实道路指向 |
一、数字劳动是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新常态” |
二、制度正义是实现劳动伦理的文化指引 |
三、人的自由自觉构成劳动伦理的至善之境 |
四、人类劳动道德共同体构建是客观历史的必然 |
五、劳动神圣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伦理追求 |
参考文献 |
1.着作类 |
2.期刊类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共青团工作的思想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观 |
(一)青年是重要的革命力量,代表着未来和希望 |
(二)接受教育和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是青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
(三)先进青年组织应担负起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重任 |
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青年观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毛泽东的青年观 |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青年观 |
(三)新时代习近平的青年观 |
第二章 共青团的组织特色 |
一、共青团的组织性质 |
(一)跟着共产党走:共青团组织的政治性 |
(二)领着青年走:共青团组织的先进性 |
(三)与青年同步走:共青团组织的群众性 |
二、共青团的组织结构 |
(一)共青团组织的结构形态 |
(二)共青团纵横网状结构的优势 |
三、共青团的组织原则 |
(一)共青团“三个服从”的原则 |
(二)共青团代表大会制度 |
(三)共青团民主选举制度 |
(四)上下级团组织互通情报、互相监督制度 |
(五)共青团集体领导制度 |
四、共青团的组织职能 |
(一)共青团的政治职能 |
(二)共青团的社会职能 |
五、共青团的组织环境 |
(一)共青团与党的关系 |
(二)共青团与全国青联的关系 |
(三)共青团与全国学联的关系 |
第三章 共青团工作的实践轨迹 |
一、共青团工作的历史前奏 |
(一)共青团工作开展的思想前奏 |
(二)共青团工作开展的组织奠基 |
(三)共青团工作开展的力量储备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青团工作的开创 |
(一)占领思想高地:开展面向青年的教育宣传 |
(二)发动有生力量:革命运动中对青年的组织动员 |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有序深入 |
(一)政治学习中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 |
(二)抗美援朝运动中爱国主义教育 |
(三)社会主义建设中集体主义教育 |
四、文化大革命期间共青团工作的中断与初步恢复 |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恢复与发展 |
(一)共青团的工作由恢复和发展开始走向全面活跃 |
(二)共青团的工作制度化、科学化探索 |
(三)共青团工作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 |
六、共青团工作的历史经验 |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共青团工作的政治保障 |
(二)坚持理论建设是共青团工作的思想保障 |
(三)坚持服务大局是共青团工作发展的工作重点 |
(四)坚持融入青年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力量源泉 |
第四章 新时代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的新机遇 |
(一)中国共产党对共青团思想引领提出更高期待 |
(二)“互联网+”为共青团工作方式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
(三)新型城镇化为扩大共青团覆盖面奠定基础 |
(四)社会组织发展为共青团职能发挥提供平台 |
二、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 |
(一)青年群体结构多元分化影响共青团工作覆盖力 |
(二)青年思想与需求多样化影响共青团工作引领力 |
(三)组织资源有限供给与离散影响共青团工作组织力 |
(四)行政化与机关化风气遗存影响共青团工作凝聚力 |
第五章 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 |
一、共青团工作创新的理念 |
(一)以青年为本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原则 |
(二)增强技术性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核心 |
(三)完善制度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突破口 |
二、中国梦视域下的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创新 |
(一)“中国梦”与共青团思想引领的价值定位 |
(二)共青团思想引领路径的多元化 |
三、新媒体视域下的共青团工作方式创新 |
(一)共青团网络工作的新环境 |
(二)共青团对青年网络话语体系的把握 |
(三)共青团构建新媒体话语体系的新理念 |
四、社会治理视域下的共青团工作的创新 |
(一)青年组织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重要变量 |
(二)成为“枢纽型组织”: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的发展方向 |
(三)跨界搭台:增强共青团的枢纽性有效途径 |
(四)扁平化与品牌化: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的有益探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激发创造力的要决(论文参考文献)
- [1]时间压力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研究[D]. 杨洋. 石河子大学, 2021
- [2]创业型领导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D]. 吴朝阳.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3]《谈创造性思维》中日编译指谬[J]. 潘国欣. 语文教学通讯, 2020(32)
- [4]基于瑞吉欧教育理念的幼儿园室内设计[D]. 邱子漫.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
- [5]地位冲突不对称对团队创造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 李雅馨. 山西大学, 2020(01)
- [6]自我控制对创造力的影响 ——基于创造力的双过程理论视角[D]. 宋彦珣.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激励理论对个体设计创造过程影响因素的设计研究[D]. 柴明宏.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8]机器人园本课程对5-6岁幼儿创造力培养研究[D]. 陈丽苗.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9]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研究[D]. 高耀芳. 兰州大学, 2020(01)
- [10]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D]. 马琳琳.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