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耗散结构理论在区块产量递减预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田志欣[1](2021)在《机器学习在油藏生产动态分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
康旭华[2](2021)在《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面对能源需求迅速增加与能源供给不足,生产生活用能与全面可持续发展两大矛盾,各国和地区纷纷选择合作以共同应对发展难题,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和全球气候谈判等为代表的能源合作屡见不鲜。在国内,能源及其相关的气候和低碳发展等问题也受到了中央和地方的高度关注,并积极寻求对内对外合作以保证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在此过程中,资源型地区作为能源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和承担者,同时也肩负着自身转型发展的历史重任。目前,资源型经济转型已经进入关键的时期,需要寻找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可行的实践措施。因此,将能源合作这一时代命题与资源型经济的转型需求相结合,从要素组合视角研究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不仅可以在理论上为中观层面能源合作相关问题奠定微观基础,为资源型经济相关学术研究开辟新的视角;还能够指导资源型经济转型实践,为其探寻突破路径。本文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系统论、空间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等理论,采用归纳演绎、比较静态分析、数理模型分析、案例研究和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就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层层深入展开研究。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支撑和立场与方法论指导,针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目标与约束,阐明资源型经济能源合作的必要性和能源合作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借鉴空间经济学和技术创新理论对要素水平与垂直联系以及系统超循环理论,从不同要素组合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作用及演进规律就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吸收和运用雷布津斯基定理、增长极理论、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和社会再生产理论以及熊彼特制度要素作用理论,就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展开比较静态分析、数理模型分析和逻辑推理。进而,运用案例分析法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对典型资源型省份——山西省的能源合作及其对转型的作用进行了阶段性梳理,运用熵权法、OLS回归和中介效应检验等计量方法对山西、陕西、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甘肃、宁夏、青海、贵州、云南十个省(区)能源合作对其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影响效果进行实证检验,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能源合作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如下:(1)本文针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目标和约束,总结了资源型地区能源合作的动因,笔者认为资源型地区天然就是能源合作的参与者,需要立足自身禀赋优势,在政府引导下,有意识地通过多种能源合作获得多元要素,以参与水平分工;双向合作关系的建立有益于资源型经济转型;不同的能源合作类型将对资源型经济产生差别化作用,能源合作引入要素作为“负熵流”,对资源型经济耗散作用回归稳态会产生重要作用。(2)本文运用集聚与扩散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系统论分析发现,分析发现在能源合作带来的要素流动基础上,不同要素组合通过水平和垂直两个层面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产生作用。其中,水平层面作用是要素组合内部产生的实质性变化,表现形式依要素组合各异,主要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效率产生影响;垂直层面作用是要素组合在构成形态上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极化效应和均衡效应。二者此消彼长,共同影响着资源型经济中能源要素主导地位的涨落,促进了不同能源合作中要素组合的演进。(3)通过对能源贸易合作、能源投资合作、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这四类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机理分析,本文得出结论:在水平层面,能源贸易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能够产生收入效应,初期可促进其转型,而发展到一定程度则会产生相反的作用;能源投资合作通过结构效应和内涵效应可以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通过结构效应和溢出效应对资源型经济转型可产生推动作用。在垂直层面,能源贸易合作通常会对能源要素产生极化效应,而能源投资合作、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可以发挥极化效应或均衡效应,由此影响资源型经济能源要素的主导地位,从而影响其转型效果。(4)论文在运用熵权法对2005-2019年十个资源型省(区)资源型经济转型效果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分别采用OLS回归和中介效应检验法就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效果进行了基本回归和中介效应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检验对象在检验期间参与能源贸易合作、能源投资合作、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在水平层面分别通过收入效应、结构效应和内涵效应、结构效应和溢出效应、结构效应和溢出效应促进自身资源型经济转型;在垂直层面,分别通过极化效应(能源贸易合作)和均衡效应(能源投资合作、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对能源要素主体地位分别产生强化和弱化作用,从而对资源型经济转型起到反向和正向影响。(5)通过采用案例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典型资源型省份——山西省的能源合作及其对转型影响进行阶段性梳理,本文得出结论:山西省的能源合作由量变到质变、从单向到双向,在不断演进中逐步实现合作领域的清洁化;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也随能源合作体系的不断完善、各类型能源合作内在质量的改善及相互间的联合开展,由能源产业内部到工业体系再到整个经济与社会体系,沿着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地区协调—生态环境的效果路径循序渐进地显现出来;能源合作是资源型经济实现转型的“捷径”之一;而开放程度不高、对高质量要素吸收不够,对转型引领作用不足、各类合作结合乏力与创新能力欠缺制约了山西省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发挥。(6)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认为资源型地区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政府需要有意识地引导资源型经济转型,立足自身禀赋优势,开展多种类型的能源合作,并根据转型需求吸收高质量要素,促进转型发展。在能源贸易合作中,应增加高附加值能源商品和能源服务贸易合作,促进能源合作向吸收高质量要素的方向发展,同时促进贸易收入的资本化。在能源投资合作中,应避免投机合作,积极利用外资,引导合作资本投向新兴产业和提升能源产业劳动力素质的领域。在能源技术合作中,加强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吸收和国内能源领域的创新合作,通过内部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加快技术研发与转化。目前,能源治理合作的发展尚未成熟,需要着力在能源基金利用与监管和生态保护机制建设,以及统一能源金融和碳交易体系等方面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尝试从要素组合水平层面和垂直层面作用角度分析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其中,借鉴前人将空间经济学的极化效应运用至要素组合的方法,进一步将要素在空间上的扩散效应转化为在经济体内要素构成上的均衡效应,补充并完善了相关理论,构建了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机理的分析框架。第二,本文在地区合作层面上,将能源合作划分为能源贸易合作、能源投资合作、能源技术合作和能源治理合作,并将散见于个别研究的具体化能源合作纳入同一个研究体系,运用同一研究范式进行系统性研究,并推演出不同类型能源合作间的演进规律,从而勾勒出能源合作体系的概貌,其中的个别观点和内容对今后相关问题研究的具有一定借鉴价值。第三,目前尚未有专门针对能源合作相关经济活动进行统计的部门和数据,本文选取山西省为代表,经过长期调研、数据搜集、整理,梳理出其参与各类能源合作的实际情况并进行了阶段性梳理,掌握了充足详实的现实数据和研究方法,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相关部门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的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是:第一,由于实证检验对象实际情况的限制,本文未将能源服务贸易合作纳入能源贸易合作的研究中。今后,可将能源贸易合作单独作为研究主题进行更为深入的剖析。第二,鉴于研究重心关系,在对能源治理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进行机理分析时,本文未对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加以区分,而是淡化了其中的差别,这也是作者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之一。第三,尽管本文已经竭尽所能对省级能源合作数据进行挖掘和梳理,但可能仍然存在一定欠缺。今后,笔者将进一步钻研统计方法,以便深化和完善对相关问题的研究。
李今超[3](2020)在《沁南郑庄区块煤层气资源量预测及直井产能主控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层气资源量预测是煤层气开发的基础,单井产能主控因素及增产措施研究对提高煤层气单井产量和开发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沁水盆地南部郑庄区块为研究对象,基于郑庄区块参数井测试及实验资料,开发井地质及开发资料,研究了研究区的地质储量和技术可采储量,明确了单井产能的主控因素,提出了有效的产能定量预测方法和提高单井产能的技术系列,得到以下结论:郑庄区块3#煤埋深差异较大,分布在383~1336m之间。渗透率整体较低,平均为0.045m D。含气量整体较高,平均为22.4m3/t。厚度分布稳定,平均为5.63m。煤层平均温度为29.8℃,温度梯度约为1.83℃/100m。采用体积法预测研究区煤层气资源的地质储量,根据3#煤含气量与日产气量统计关系确定研究区含气量下限值为10m3/t,利用含气量10m3/t等值线、一级断层、矿权线确定研究区含气量面积为167.6km2;采用面积加权法计算煤层厚度为5.85m,计算含气量为23.09 m3/t,煤岩密度平均值为1.46 t/m3,预测煤层气地质储量为330.53×108m3。采用Arps产量递减法进行可采储量预测,郑一至郑四井区平均单井可采储量依次为244.68、211.23、576.02和245.9×104m3;研究区可采储量为73.84×108m3,目前技术条件下区块采收率仅为22%。含气量、渗透率越高,日产气量越高;当含气量大于15m3/t时,单井日产气量大于600m3;渗透率大于0.1m D时,日产气量大于1500m3。煤层气井日产气量随着埋深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在埋深700m左右产量达到峰值。日产气量随吸附时间、兰氏压力的增加而降低,当吸附时间大于12d时,日产气量整体上小于800m3,而与兰氏体积的关系不明显。日产气量与镜质体反射率关系较为复杂。现有储层改造工艺条件下,碎煤比例越低,煤层气井日产气量越高,碎煤比例低于0.6时,日产气量达到600m3以上。利用灰色关联系数筛选出了碎煤比例、埋深、Langmuir压力、厚度、Langmuir体积、镜质体反射率等6个产能主控因素。采用GM(1,N)模型可以定量预测煤层气井产气量,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关性在0.8以上。针对埋深大于700m,碳酸盐矿物含量大于1%的直井进行酸化压裂,增产效果较好;针对碎软煤发育区域的直井,开展顶底板压裂效果较好,平均单井日增产气量500 m3以上。在研究区渗透率为0.01m D的区域,200m井距试验井日产气量比相邻300m井距老井日产气量增加近2000m3。在由于煤体结构破碎造成的低渗区采用筛管完井水平井开发效果较好,平均单井日产量达到3000m3以上;在由于裂缝不发育的原生结构煤低渗区,采用套管完井水平井分段压裂的方式进行开发,平均单井日产量能够达到8000m3以上,开发效果较好。该论文有图51幅,表19个,参考文献80篇。
李国璋[4](2020)在《煤系气合采产层贡献及其预测模型 ——以鄂尔多斯盆地临兴—神府地区为例》文中认为客观确定合采产层组中不同产层的产气贡献,是提高多类型煤系气合采效益的首要基础。面向这一产业迫切需求,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示范工程,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临兴-神府地区上古生界煤系气生产地质特征,探索了合采过程中气水分配规律及层间干扰机制,建立了合采贡献预测数学模型。分析测井响应,结合煤与岩石的变温变压电阻率、含水声波及等温吸附实验,建立了煤系储层物性和含流体性解释模型,据此分析了煤系致密砂岩气与煤层气合采地质特征。建立了煤层气与煤系致密气合采的产水量模型,结合敏感性实验,构建了合采储层兼容敏感性评价方法。认为适应于合采的临界生产压差(上限)、临界矿化度(下限)对于4+5#煤层与山1段至本1段砂岩的组合分别为58 MPa和30000ppm,对于8+9#煤层与山1段至本1段的合采组合分别为5 MPa和3000040000ppm。开展变进气压力及渗透率的合采物理模拟实验,揭示了合采过程中气体流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层间干扰发生机制,建立了合采产层组中单层储层压力贡献率、渗透率贡献率与层间干扰强度的数值关系。发现在煤层气与煤系致密砂岩气的三层合采过程中,只有当低压层的储层压力贡献率>28%及低渗层的渗透率贡献率>16%时,层间干扰才不会发生。挖掘研究区不同合采产层组生产信息,识别出解吸型、解吸-游离型、游离-解吸型、游离型四种合采产气曲线类型,进而建立了基于分峰拟合的产气贡献劈分方法,确定了典型井合采产层组中游离气与吸附气的产量贡献。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煤系致密气-煤层气合采井产能预测模型,分析了煤与砂岩不同空间叠置组合下同井接替合采过程中产气量的动态变化,发现煤层与砂岩层的渗透率、排采影响半径差异以及煤层临界解吸压力是影响合采产量贡献率的关键因素。
徐顺[5](2020)在《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油田配产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已处于开发的中、后期。随着开发的进行,油田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油井采出程度较高、长期处于高含水与特高含水阶段、开发难度大;各个采油厂原油成本快速上升、成本分布不均;资金投入、周转困难等。这些问题导致石油产量逐步下降、效益降低。在此背景下,石油企业如何依据现有的资源和技术运用机器学习方法,提高油田产量预测水平,合理的构建油田配产多目标优化模型,实现对油田产量和资金投入量的科学规划,提高石油企业决策水平,这将是各大油田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1)针对传统预测模型预测精度不高,影响因素考虑不全面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ARIMA-LightGBM-LSTM模型融合的预测方法。首先,使用ARIMA模型对产量列做单变量预测,将预测值作为新变量同特征选择得到的特征一起放入LightGBM模型中进行不同属性的挖掘,并将预测值合并到第二次特征选择得到的多变量序列中,然后将得到的多变量序列利用LSTM模型进行预测。通过对3种模型预测结果加权组合,并多次实验得出最佳权值来计算最终的预测值。仿真数据结果表明,基于ARIMA-LightGBM-LSTM加权组合的多变量预测方法能够比单一的预测方法获得更精准的预测值。(2)改进MOEA/D算法来解决油田配产问题。油田配产是合理配置产量、投入资金及产出利润的多目标优化问题,以总产量最大、总资金投入量最少、总利润最大作为三个优化目标。本文在基于分解的差分进化算法的基础上,将Q矩阵记忆算法引入其中,设计出一种更适合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的MOEA/D-Q算法以完成模型的求解。研究过程中以某油田为例进行实验,根据多目标优化结果设计2009年油田的配产方案。与真实的油田配产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该算法在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上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黄家宸[6](2020)在《基于机器学习的水平井产量预测建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数据驱动分析法广泛地被应用于油气勘探开发行业中。数据驱动分析为许多传统方法难以处理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例如水平井的产量预测问题。不同开发区的水平井产量主控因素差异较大,使得基于机理模型的传统产量预测方法泛化能力较弱,在复杂的地质及工程条件下预测效果通常不理想。而数据驱动方法将产量预测的研究重点从分析油气开发过程中的物理机理上转移到挖掘产量的数据特征上,从而获得更具普适性的预测模型,解决传统机理预测方法对模型及数据条件过度依赖的问题。在数据驱动方法中,机器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数据回归和分类手段已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应用,也逐渐成为水平井产量预测中的常规方法。目前很多研究使用了机器学习方法进行产量预测,但存在一些欠缺。首先是研究普适性不足。例如一些研究致力于选择最优学习器及模型参数调优,然而由于不同开发区条件差异较大,在某一数据集上进行学习器优选及调参的结果并不一定适用于其它数据集,因此获得的模型难以推广使用,无法体现数据驱动预测的优势。其次是应用场景不足。水平井产量预测的一个重要的场景是使用井的地质工程参数及已知生产曲线预测未来的生产曲线,该场景在机器学习中应被描述为一个延时时间序列的编码-解码问题,但目前产量预测仅有同步时间序列预测场景的研究。最后是对模型的应用拓展不足。产量预测模型不仅可以用来进行经济评价和风险评估,还可以用来进行产量主控因素分析及生产参数优化。如何使用产量预测模型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是目前常常被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完成了以下改进研究:1、基于机器学习的产量预测框架设计与数据预处理研究。本研究分析了常规大数据和油气大数据的不同,对比了产量预测数据驱动模型与传统物理机理模型的优点和不足,讨论了机器学习在产量预测中的适用性。基于该认知对产量预测建模的一般流程进行了总结,并完成了多个产量预测问题在机器学习中的描述。此外以实际开发区数据集中的层位数据的特征工程为例,结合实际应用效果说明了如何结合油气开发领域知识编码油气数据,使更多非结构化特征中的信息能够被机器学习模型利用。本研究的产量预测框架和数据预处理模式具有一般性,对其它问题和数据集的研究也适用。2、产量预测机器学习建模研究。对于不同的产量预测问题分别建立了静态或动态产量预测机器学习模型,并结合预测结果分析了不同机器学习模型在具有不同数据条件的数据集上的适用条件。设计了使用井的静态参数及已知生产曲线预测未来生产曲线的BPNN-RNN和BPNN-RNN-RNN时间序列模型,然后集成非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来改进其预测效果。3、产量预测机器学习模型应用拓展研究。使用训练好的机器学习模型及实际数据进行了单变量、多变量的产量影响因素分析,寻找了井地质及工程参数中的主成分及产量主控因素,对比了机器学习方法与传统方法在分析结论和适用条件上的差异;提出了使用机器学习预测模型进行新井工程参数优化及老井生产措施优化的方法,达成了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量的目标。
宁龙[7](2019)在《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油气能源是我国的重要战略能源。当前国内油气产量远低于消费量,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为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我国必须加强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增加新的地质储量,提高油气产量。勘探开发经济评价作为勘探开发管理的重要内容,对油田勘探开发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的勘探开发经济评价有助于油田及时把握勘探开发的经济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油田正处于开发中后期,高含水、高采出,产量递减较快,加之油价的低迷不振,对油田的勘探开发带来很多不利的因素,更不利于经济效益的取得。为此,油田企业有必要从勘探开发全流程视角,分析勘探开发经济特性,建立一体化经济评价体系,开展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以客观评价油田勘探开发现状,找出不足,获得针对性的效益提升对策,支持油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本文综合应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调查法、综合评价等方法,开展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研究。主要完成如下工作:(1)分析了油田勘探开发的经济特性以及勘探、开发、生产经营各阶段的经济性影响因素;分析油田经济评价现状,发现主要存在当前评价偏于项目评价、偏于事前评价、偏于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依次经济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2)按照构建原则与思路,通过专家调查与统计筛选,最终确立了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包含油气勘探、油气开发、生产经营三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以及38个三级指标。构建了融合单一评价模型、事前事后检验和组合评价模型的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模型体系。其中,指标赋权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粗糙以及熵值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单一评价模型包括模糊综合评价、灰色关联评价、TOPSIS评价三种模型;组合评价模型包括简单平均、熵权、最满意、偏移度和Shapley值等。同时,结合组合评价模型结果,提出了油田聚类分析、分类规则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等深入分析方法。(3)通过胜利油田43个油田的实例分析,验证了上述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体系的科学性、适用性。同时,将43个油田划分为8类区域;给出了三条分类规则,说明了生产经营评价对总体评价的重要性;分别分析得到影响油气勘探、开发与生产经营经济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结合每类区域的特点提出了胜利油田提高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效益的对策。(4)提出了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的保障措施,包括完善组织管理体系、规范数据采集、制定配套制度体系、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以及建立专业人才队伍等。本文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建立了较为全面、一致的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传统的勘探、开发、生产各自独立的评价指标进行完善,构建了油田(区块)勘探开发全过程的一体化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涵盖油气勘探、油气开发、生产经营三个方面,融合了资源、经济、环境、风险、技术等效益测度维度,包括38个具体的三级指标,这为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提供了一致性的指标体系基础。(2)建立了系统、顺序的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模型体系,即单一评价→事前检验→组合评价→事后评价的基本范式,并给出具体的评价模型建模思路与步骤。这为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提供了比较客观的集成化方法体系。(3)建立了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结果的深层次挖掘分析模型,包括聚类分析、基于粗糙集的分类规则分析以及基于偏相关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这为油田(区块)的共类分析、提升经济效益的重点对策提出提供了现实的参考导向。
阴福旺[8](2019)在《油井增产措施工作量预测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大部分油田生产已经进入中后期阶段,油井增产措施工作量的预测不仅关系到采油工程系统未来的发展目标与方向,也关系到整个油田开发系统未来能否良性、科学发展,是油田开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现场常用的几种主要的油井增产措施增产机理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建立了由油井措施效果预测指标、增产措施工作量预测指标以及增产措施工作量方案评价指标共同构成的基本指标集。首先优选了增产措施工作量预测的指标,主要由控制指标与状态指标构成;针对于增产措施工作量方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综合运用ISM解释结构模型理论以及SVM-FCM特征法对指标进行了优选。增油效果的预测在整个措施工作量预测中具有基石的作用,本文构建了由指标选择子系统、数据预处理子系统、增油量预测子系统三个模块构成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利用灰色关联法计算了不同措施效果的指标关联度,得到了不同增油措施的影响指标;在预处理过程中通过FOMABCLD算法和贝叶斯理论剔除了异常值、弥补了缺失值;结合双尺度贝叶斯公式利用不同措施指标系统下的大量有效历史数据预测了增油效果。措施工作量预测模型设计中,既包括确定型、不确定型预测模型及其解法的构建,也包括多种工作量规划方案的优选。其中确定型措施量预测模型了考虑了成本、增油效果以及工作量限制等多种目标;不确定型预测模型结合随机优化理论,设计了混合智能解法,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工作量的预测。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根据各个指标之间的优先程度,实现了多种方案的优选,具有理论与实际双重意义。基于中石油A5项目数据库,利用Python开发语言,结合中石油十六家油田实际生产现状,编制了实现油井增产措施工作量预测及规划的软件平台。
刘曰武,高大鹏,李奇,万义钊,段文杰,曾霞光,李明耀,苏业旺,范永波,李世海,鲁晓兵,周东,陈伟民,傅一钦,姜春晖,侯绍继,潘利生,魏小林,胡志明,端祥刚,高树生,沈瑞,常进,李晓雁,柳占立,魏宇杰,郑哲敏[9](2019)在《页岩气开采中的若干力学前沿问题》文中研究表明页岩气的开采涉及破裂和收集输运两个关键过程.如何实现2000 m以下、复杂地应力作用下、多相复杂介质组分的页岩层内网状裂纹的形成,同时将孔洞、缝隙中的游离、吸附气体进行高效收集,涉及到诸多的核心力学问题.这一工程过程涵盖了力学前沿研究的诸多领域:介质和裂纹从纳米尺度到千米尺度的空间跨越,游离、吸附气体输运过程中微秒以下的时间尺度事件到历经数年开采的时间尺度跨越,不同尺度上流体固体的相互作用,以及压裂过程中通过监测信息反演内部破坏状态等.针对近年来我们国家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及后续发展中面临的前沿力学问题,在综合介绍页岩气藏的基本特征和开发技术的基础上,以页岩气开采中的若干力学前沿问题为主线,从页岩力学性质及其表征方法、页岩气藏实验模拟技术、页岩气微观流动机制及流固耦合特征、水力压裂过程数值模拟方法、水力压裂过程微地震监测技术、高效环保的无水压裂技术等6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结合页岩气藏开发的工程实践,深入探究了其中力学关键问题,以期对从事页岩气领域的开发和研究的从业人员提供理论基础,同时,该方面的内容对力学学科、尤其是岩土力学领域的科研工作也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刘登科[10](2018)在《江苏油田不同类型油藏增量存量递减主控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目前油田开发由主要依靠投入扩大增量转向更多依靠调整存量做优增量的现状,利用增量存量数据平台,分类统计增量存量的主要开发指标,结合不同类型油藏特点,通过矿场统计方法分析评价增量存量递减的主控因素。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多因素影响递减模型研究,建立了不同类型油藏初始递减率模型;开展了不同类型油藏控制递减技术对策研究,提出了控制递减的主要措施,为做实存量、做优增量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油田开发规划、弹性产量部署和开发项目指标的确定提供依据。通过研究,取得以下5项主要成果:1、建立完善了增量、存量数据体系,开展了不同规划阶段、不同含油层系、老区不同调整目的增量的递减规律研究,建立了初始递减模型。2、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别研究了新区、老区增量递减主控因素。影响新区增量递减率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地层压力、油层平均有效厚度、注采井数比、初期含水、平均渗透率;影响老区增量递减率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地层压力、初期含水率、井网密度、油层平均有效厚度、平均渗透率。3、通过分析不同时期老区存量的递减率大小,得到影响存量递减的主控因素是注采井网完善程度、开井数、含水上升率、产液量增长速度。4、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油藏的递减规律,建立了不同类型油藏多因素影响的初始递减率模型。5、通过研究和把握不同类型油藏的递减规律,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控制递减的主要技术对策和公关方向。
二、耗散结构理论在区块产量递减预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耗散结构理论在区块产量递减预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和论文的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能源合作模式、机制与效应研究述评 |
1.2.2 资源型经济转型研究述评 |
1.2.3 分工合作中要素变动对资源型经济转型影响研究述评 |
1.2.4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影响研究述评 |
1.2.5 研究文献总体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能源合作 |
2.1.2 资源型经济转型 |
2.1.3 要素流动与要素组合 |
2.2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在能源合作中的应用 |
2.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合作”理论在能源合作中的应用 |
2.3 资源型经济能源合作的动因 |
2.3.1 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目标与约束 |
2.3.2 资源型经济能源合作的必要性 |
2.3.3 能源合作促进资源型经济“有序”运行 |
2.4 能源合作中要素组合的作用分析 |
2.4.1 要素流动下要素组合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
2.4.2 能源合作中要素组合的水平和垂直层面作用 |
2.5 资源型经济能源合作的演进规律 |
2.5.1 资源型经济能源合作的类型划分 |
2.5.2 资源型经济不同能源合作类型的演进规律 |
2.6 小结 |
第3章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分析 |
3.1 能源合作中要素组合作用的一般机理分析 |
3.1.1 能源合作要素组合水平作用的基本假定 |
3.1.2 能源合作要素组合水平层面作用的一般机理分析 |
3.1.3 能源合作要素组合垂直层面作用的一般机理分析 |
3.2 能源贸易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机理分析 |
3.2.1 贸易在能源合作中的作用 |
3.2.2 能源贸易合作中要素的水平层面作用机理 |
3.2.3 能源贸易合作中要素的垂直层面作用机理 |
3.3 能源投资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分析 |
3.3.1 资本要素的作用 |
3.3.2 能源投资合作水平层面作用机理的比较静态分析 |
3.3.3 能源投资合作水平层面作用机理的数理分析 |
3.3.4 能源投资合作垂直层面作用的机理分析 |
3.4 能源技术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分析 |
3.4.1 技术要素的作用 |
3.4.2 能源技术合作水平层面作用机理的比较静态分析 |
3.4.3 能源技术合作水平层面作用机理的数理分析 |
3.4.4 能源技术合作垂直层面作用的机理分析 |
3.5 能源治理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分析 |
3.5.1 制度要素的作用 |
3.5.2 能源治理合作的水平层面作用的机理分析 |
3.5.3 能源治理合作水平层面作用机理的数理分析 |
3.5.4 能源治理合作垂直层面作用的机理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实证检验 |
4.1 资源型经济转型效果的评价体系构建与结果分析 |
4.1.1 检验对象的确定 |
4.1.2 评价体系构建与方法选择 |
4.1.3 资源型经济转型效果评价 |
4.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1 解释变量的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2 中介变量的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3 控制变量的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
4.3.1 基准回归模型构建 |
4.3.2 水平层面作用的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
4.3.3 垂直层面作用的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
4.4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与基准回归分析 |
4.4.1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4.4.2 模型的基准回归分析 |
4.5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中介效应检验及结果分析 |
4.5.1 水平层面作用的中介效应检验及结果分析 |
4.5.2 垂直层面作用的中介效应检验及结果分析 |
4.5.3 实证检验结论 |
4.6 小结 |
第5章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案例分析 |
5.1 起步阶段(1978-1991):单一贸易合作作用甚微 |
5.1.1 能源合作开展情况 |
5.1.2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 |
5.2 全面发展准备阶段(1992-2000):投资合作促进内部结构优化 |
5.2.1 能源合作开展情况 |
5.2.2 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 |
5.3 全面发展阶段(2001-2012):技术合作提升发展能力 |
5.3.1 能源合作开展情况 |
5.3.2 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 |
5.4 成熟引领阶段(2013 至今):完善的合作体系全面促进转型 |
5.4.1 能源合作开展情况 |
5.4.2 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 |
5.5 山西省能源合作及其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
5.5.1 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作用的特点 |
5.5.2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能源合作存在的问题 |
5.5.3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促进能源合作作用的政策方向 |
5.6 小结 |
第6章 加强能源合作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
6.1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促进能源贸易合作的政策建议 |
6.1.1 调整能源贸易合作结构与提高商品附加值并重 |
6.1.2 积极拓展能源服务贸易合作 |
6.1.3 合理分配能源贸易合作收入 |
6.2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促进能源投资合作的政策建议 |
6.2.1 规避能源投资合作中的投机行为 |
6.2.2 积极引导新兴产业投资合作以优化能源投资结构 |
6.2.3 提升劳动力素质促进外生比较优势内生化 |
6.2.4 扩大外资规模与引导外资投向并重 |
6.3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促进能源技术合作的政策建议 |
6.3.1 通过技术创新合作提升行业竞争力 |
6.3.2 多渠道加强国内能源技术合作 |
6.3.3 促进能源产业产学研融合发展 |
6.4 资源型经济转型中促进能源治理合作的政策建议 |
6.4.1 通过能源治理合作提高合作红利 |
6.4.2 加强能源合作中的基金使用监管 |
6.4.3 发展绿色金融合作以推进能源金融体系建设 |
6.4.4 积极融入碳交易体系 |
6.4.5 完善生态保护机制以提高合作意愿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成果 |
(3)沁南郑庄区块煤层气资源量预测及直井产能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案 |
1.4 论文工作量 |
2 郑庄区块地质概况 |
2.1 基础地质条件 |
2.2 煤储层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煤层气资源量计算 |
3.1 资源量计算方法概况 |
3.2 研究区地质储量 |
3.3 研究区技术可采储量 |
3.4 本章小节 |
4 煤层气井产能控制因素及产能预测 |
4.1 地质因素 |
4.2 工程因素 |
4.3 基于灰色关联法的煤层气井产能预测 |
4.4 本章小节 |
5 煤层气单井增产措施 |
5.1 压裂工艺改进 |
5.2 井距调整试验 |
5.3 开发方式转变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煤系气合采产层贡献及其预测模型 ——以鄂尔多斯盆地临兴—神府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现存问题 |
1.4 研究方案 |
1.5 实物工作量 |
2 煤系气地质背景 |
2.1 构造与岩浆活动 |
2.2 地层及其沉积环境 |
2.3 煤系气生储盖及其组合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5 小结 |
3 煤系气储层地质属性 |
3.1 煤系气储层流体压力 |
3.2 煤系气储层孔隙度 |
3.3 煤系气储层渗透率 |
3.4 煤系气储层含气性 |
3.5 小结 |
4 煤系气合采地质条件兼容性 |
4.1 储层敏感性分析 |
4.2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合采兼容性评价 |
4.3 基于物理模拟实验的合采兼容性评价 |
4.4 小结 |
5 煤系气合采产层贡献判识 |
5.1 基于产气曲线的产层贡献判识 |
5.2 合采产能及产层贡献预测 |
5.3 参数敏感性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油田配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气配产问题研究综述 |
1.2.2 油田区块产量预测研究现状 |
1.2.3 油气配产问题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组织结构 |
第2章 理论概述 |
2.1 油气配产基本理论 |
2.1.1 油气配产的研究对象 |
2.1.2 油气配产的类型 |
2.2 ARIMA算法基本理论 |
2.3 LightGBM算法基本理论 |
2.4 LSTM算法基本理论 |
2.5 差分进化算法基本理论 |
2.5.1 多目标优化相关概念 |
2.5.2 MOEA/D进化算法描述 |
2.6 Q学习算法的基本知识 |
2.6.1 多步Q学习算法 |
2.6.2 Q矩阵记忆算法 |
2.7 模型评价指标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据概述及特征选择 |
3.1 数据选取 |
3.2 数据预处理 |
3.2.1 缺失值填充 |
3.2.2 异常值处理 |
3.2.3 特征标准化 |
3.3 特征选择方法 |
3.3.1 随机森林特征选择 |
3.3.2 皮尔逊相关性系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油田产量预测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
4.1 融合模型设计 |
4.2 基于ARIMA的区块产量预测 |
4.2.1 模型构建 |
4.2.2 模型评估 |
4.3 基于LightGBM算法的区块产量预测 |
4.3.1 模型构建 |
4.3.2 模型评估 |
4.4 基于LSTM算法的区块产量预测 |
4.4.1 模型构建 |
4.4.2 模型评估 |
4.5 基于多模型融合的区块产量预测 |
4.6 模型效果比对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油田配产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
5.1 油气配产的基本程序 |
5.2 油气配产模型的建立 |
5.3 改进的MOEA/D算法设计 |
5.3.1 MOEA/D-Q算法简介 |
5.3.2 多目标及约束条件处理 |
5.3.3 MOEA/D-Q算法的计算步骤 |
5.4 实验设置与实验结果 |
5.4.1 实验设置 |
5.4.2 MOEA/D-Q算法和MOEA/D算法的计算结果比较 |
5.5 配产模型的求解及分析 |
5.5.1 配产模型的求解思路 |
5.5.2 历史数据的整理分析 |
5.5.3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5.6 对油田公司配产工作的建议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基于机器学习的水平井产量预测建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水平产量预测机理驱动方法 |
1.2.2 水平产量预测传统数据驱动方法 |
1.2.3 机器学习算法 |
1.2.4 机器学习在产量预测中的应用 |
1.3 研究存在问题 |
1.4 研究目的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的创新性 |
2 产量预测机器学习框架研究 |
2.1 数据驱动的产量预测框架及价值主张 |
2.1.1 油气大数据分析利用的工作流程 |
2.1.2 油气大数据分析利用的主要目标 |
2.2 机器学习在产量预测中的优势及核心研究内容 |
2.3 基于机器学习的产量预测的一般过程 |
2.3.1 建模过程 |
2.3.2 预测过程 |
2.4 本章小结 |
3 产量预测数据预处理研究 |
3.1 样本选择 |
3.2 特征工程 |
3.2.1 特征归一化 |
3.2.2 层位数据的特征编码 |
3.3 数据集划分 |
3.4 本章小结 |
4 产量预测机器学习建模研究 |
4.1 静态产量预测 |
4.1.1 k-近邻建模及适用条件分析 |
4.1.2 支持向量机建模及适用条件分析 |
4.1.3 树形建模及适用条件分析 |
4.1.4 BP神经网络建模及特征选择对预测的影响分析 |
4.1.5 各学习器预测效果对比及模型集成 |
4.2 动态产量预测 |
4.2.1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产量预测原理 |
4.2.2 不同拓扑结构在生产曲线预测中的应用场景 |
4.2.3 使用井的静态参数预测生产曲线 |
4.3 本章小结 |
5 产量预测机器学习模型的应用 |
5.1 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
5.1.1 基于随机森林的产量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
5.1.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产量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
5.2 生产优化设计 |
5.2.1 新井工程参数优化 |
5.2.2 老井生产措施优化 |
5.3 机器学习与传统因素分析及参数优化方法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讨论 |
6.1 总结 |
6.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项目经济评价研究 |
1.2.2 油田勘探开发经济评价研究 |
1.2.3 文献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2 经济评价理论的界定 |
2.1 经济评价的概念 |
2.1.1 经济评价的内容构成 |
2.1.2 经济评价的阶段划分 |
2.2 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的概念 |
2.2.1 勘探开发的界定及特征 |
2.2.2 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的定义与特点 |
2.3 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的系统构成与步骤 |
2.3.1 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系统构成 |
2.3.2 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步骤 |
2.4 相关基础理论 |
2.4.1 产业价值链理论 |
2.4.2 系统理论 |
2.4.3 油藏经营管理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油田勘探开发经济特性及其评价现状分析 |
3.1 油田勘探开发经济特性 |
3.1.1 勘探开发的整体经济特性 |
3.1.2 勘探阶段经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3 油气开发阶段经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4 生产阶段经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3.2 油田勘探开发经济评价现状分析 |
3.2.1 勘探开发经济评价现状 |
3.2.2 勘探开发经济评价的问题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 经济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1 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 |
4.2.2 指标筛选 |
4.3 评价指标的具体涵义 |
4.3.1 油气勘探指标 |
4.3.2 油气开发指标 |
4.3.3 生产经营指标 |
4.4 本章小结 |
5 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模型构建 |
5.1 评价模型选取 |
5.1.1 基于单一方法的评价模型 |
5.1.2 基于多方法融合的组合评价模型 |
5.2 指标权重确定 |
5.2.1 指标赋权方法选择 |
5.2.2 指标的主观赋权 |
5.2.3 指标的客观赋权 |
5.2.4 指标的组合赋权 |
5.3 单一评价模型 |
5.3.1 模糊综合评价 |
5.3.2 灰色关联评价 |
5.3.3 TOPSIS评价 |
5.4 组合评价模型 |
5.4.1 简单平均组合评价 |
5.4.2 熵权组合评价 |
5.4.3 最满意组合评价 |
5.4.4 偏移度组合评价 |
5.4.5 Shapley值组合评价 |
5.5 评价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
5.5.1 聚类分析 |
5.5.2 分类规则分析 |
5.5.3 偏相关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胜利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实例分析 |
6.1 评价对象选取与数据来源 |
6.1.1 胜利油田简介 |
6.1.2 评价对象选取 |
6.1.3 数据来源与总体特征 |
6.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6.2.1 主观赋权 |
6.2.2 客观赋权 |
6.2.3 组合赋权 |
6.3 基于单一评价的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 |
6.3.1 模糊综合评价 |
6.3.2 灰色关联评价 |
6.3.3 TOPSIS评价 |
6.4 基于组合评价的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 |
6.4.1 油气勘探组合评价 |
6.4.2 油气开发组合评价 |
6.4.3 生产经营组合评价 |
6.4.4 总体组合评价 |
6.4.5 最优组合评价结果 |
6.5 最终评价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
6.5.1 评价结果聚类分析 |
6.5.2 评价结果分类规则分析 |
6.5.3 评价结果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6.6 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效益的提升对策 |
6.7 本章小结 |
7 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的保障措施 |
7.1 完善经济评价组织管理体系 |
7.2 规范经济评价基础数据归集 |
7.3 制定经济评价制度体系 |
7.4 搭建经济评价信息共享平台 |
7.5 建立专业的经济评价人才队伍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
8.1 结论 |
8.2 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油井增产措施工作量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1.2.1 措施工作量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2 措施工作量预测数学模型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措施工作量预测指标体系的研究 |
2.1 油井增产措施概况 |
2.1.1 油井增产措施概况 |
2.1.2 常用增产措施分析 |
2.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2.2.1 体系构建原则 |
2.2.2 指标体系的描述 |
2.2.3 评价指标的计算 |
2.3 措施工作量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优选 |
2.3.1 ISM模型 |
2.3.2 初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2.3.3 指标评价体系的优选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改进贝叶斯公式在增油效果预测中的应用 |
3.1 模型的描述 |
3.2 指标选择系统 |
3.2.1 灰色关联法 |
3.2.2 输出结果 |
3.3 数据预处理系统 |
3.3.1 基于FOMABCLD算法的异常值检测方法及实例验证 |
3.3.2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缺失值补全 |
3.3.3 贝叶斯理论用于缺失值补全实例 |
3.4 双尺度贝叶斯公式预测增油量 |
3.4.1 双尺度贝叶斯预测公式 |
3.4.2 双尺度贝叶斯公式具体步骤 |
3.4.3 实例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油井增产措施工作量预测模型 |
4.1 模型简介 |
4.2 确定型措施量预测模型 |
4.2.1 多目标规划模型 |
4.2.2 多目标规划模型的求解程序 |
4.2.3 应用实例 |
4.3 不确定型预测模型 |
4.3.1 随机优化理论 |
4.3.2 机会约束规划模型 |
4.3.3 措施优化随机机会约束规划模型的构建及求解 |
4.3.4 应用实例 |
4.4 增产措施工作量方案优选 |
4.4.1 模糊层次分析法 |
4.4.2 算法步骤 |
4.4.3 应用实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软件开发与综合实例 |
5.1 软件开发 |
5.1.1 开发环境 |
5.1.2 整体功能介绍 |
5.1.3 运行流程图 |
5.1.4 软件功能模块实现 |
5.1.5 综合实例 |
5.2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页岩气开采中的若干力学前沿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1前言* |
2页岩气藏及其开采方式* |
2.1引言 |
2.2 页岩气藏的地质及开采特征 |
2.2.1 页岩气藏的地质特征 |
2.2.1. 1 构造地质背景 |
2.2.1. 2 沉积环境 |
2.2.1. 3 页岩类型 |
2.2.1. 4 总有机碳含量 |
2.2.1. 5 热成熟度 |
2.2.1. 6 有机质类型 |
2.2.2 页岩气藏的储层特征 |
2.2.2. 1 储层厚度 |
2.2.2. 2 储层物性 |
2.2.2. 3 页岩脆性 |
2.2.2. 4 裂缝系统 |
2.2.2. 5 含气量 |
2.2.3 页岩气藏的开采特征 |
2.2.3. 1 优惠政策的扶持 |
2.2.3. 2 体积压裂 |
2.2.3. 3 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不断发展进步 |
2.2.3. 4 产量递减率较高 |
2.2.3. 5 环保问题面临挑战 |
2.3 页岩气藏开采方式 |
2.3.1 直井及直井压裂开发方式 |
2.3.2 水平井及水平井压裂开发方式 |
2.3.2. 1 滑溜水压裂技术 |
2.3.2. 2 多级分段压裂技术 |
2.3.3 同步压裂开发方式 |
2.3.3. 1 同步压裂技术 |
2.3.3. 2 拉链式压裂技术 |
2.3.4 工厂化水平井压裂开发方式 |
2.4 本节小结 |
3页岩力学行为与基本表征方法* |
3.1 引言 |
3.2 页岩天然裂缝的分布 |
3.3 页岩的脆性 |
3.4 页岩的弹性 |
3.4.1 杨氏模量 |
3.4.2 泊松比 |
3.5 页岩的断裂强度 |
3.5.1 压缩断裂强度 |
3.5.2 拉伸断裂强度 |
3.6 页岩弹性性能的统计描述 |
3.7 页岩的I型断裂 |
3.8 页岩天然弱面对裂纹路径的影响 |
3.9 岩体材料的本构关系 |
3.9.1 脆性破坏理论 |
3.9.2 弹塑性理论 |
3.9.3 损伤力学理论 |
3.9.4 微平面模型本构理论 |
3.1 0 本节小结 |
4页岩气藏实验模拟技术* |
4.1 引言 |
4.2 页岩储层评价技术 |
4.2.1 微观结构测试技术 |
4.2.2 孔径分布测试技术 |
4.2.3 物性测试技术 |
4.2.4 吸附气测量技术 |
4.2.5 扩散能力测试技术 |
4.2.6 储层吸水特征测试技术 |
4.3 开发模拟实验技术 |
4.3.1 流态实验 |
4.3.2 多测压点耦合传质实验 |
4.3.3 全直径岩心地层模拟开发实验 |
4.4 含气量计算方法 |
4.4.1 等温吸附法 |
4.4.2 微观孔隙结构法 |
4.4.3 测井资料法 |
4.5 本节小结 |
5页岩气微观流动机制及流固耦合特征* |
5.1 引言 |
5.2 页岩气微观流动机制 |
5.2.1 微观尺度渗流机理研究 |
5.2.1. 1 流动的分区 |
5.2.1. 2 微观流动过程 |
5.2.1. 3 微纳尺度流动特点 |
5.2.2 微观流动的研究方法 |
5.2.2. 1 分子动力学方法 |
5.2.2. 2 直接蒙特卡洛模拟方法 |
5.2.2. 3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
5.2.2. 4 Burnett方程 |
5.2.2. 5 逾渗理论 |
5.2.2. 6 孔隙网络模型 |
5.2.3 微观尺度向宏观尺度过渡问题 |
5.3 解吸附条件下的渗流力学规律 |
5.3.1 吸附动力学问题 |
5.3.1. 1 页岩吸附特征的影响因素 |
5.3.1. 2 吸附理论及模型 |
5.3.2 解吸附与流动耦合问题 |
5.4 人工压裂过程裂缝起裂及流固耦合机理 |
5.4.1 页岩裂缝起裂及扩展机理 |
5.4.1. 1 页岩各向异性多孔本构 |
5.4.1. 2 页岩各向异性强度和断裂准则 |
5.4.1. 3 水压裂缝和天然裂缝相互作用规律 |
5.4.2 页岩裂缝扩展数值模拟方法 |
5.5 页岩复杂介质的非均质特征 |
5.5.1 横纵向各向异性 |
5.5.2 基质本身的非均质性 |
5.5.3 天然裂缝引发的非均质性 |
5.5.4 页岩储层的变形规律 |
5.6 本节小结 |
6页岩气水力压裂数值模拟方法* |
6.1 前言 |
6.2 理论计算模型 |
6.2.1 传统水力压裂模型 |
6.2.1. 1 PKN模型 |
6.2.1. 2 KGD模型 |
6.2.1. 3 P3D模型 |
6.2.2 非常规水力压裂模型 |
6.2.2. 1 线网模型 (wire-mesh model) |
6.2.2. 2 非常规裂缝模型 |
6.3 水力压裂数值计算 |
6.3.1 数值计算模型 |
6.3.1. 1 固体破裂计算模型 |
6.3.1. 2 渗流计算模型 |
6.3.2 数值计算方法 |
6.3.2. 1 有限单元法 |
6.3.2. 2 有限差分法 |
6.3.2. 3 边界单元法 |
6.3.2. 4 扩展有限元法 |
6.3.2. 5 离散单元法 |
6.3.2. 6 连续非连续单元法 |
6.4 页岩裂缝网扩展的数值模拟研究 |
6.4.1 页岩压裂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6.4.2 基于XFEM的耦合变形–扩散–流动的水力压裂数值模拟研究 |
6.5 本节小结 |
7水力压裂过程微地震监测技术* |
7.1 引言 |
7.2 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
7.2.1 微地震监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7.2.1. 1 国外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
7.2.1. 2 国内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
7.2.2 微地震监测在低渗透率气藏开发中的应用 |
7.3 微地震监测中的关键问题 |
7.3.1 事件有效识别 |
7.3.1. 1 初至时间拾取 |
7.3.1. 2 震源定位 |
7.3.2 水力压裂微地震发生及其信号特点 |
7.3.2. 1 水力压裂“慢”过程伴随岩石破裂声发射的“快”过程 |
7.3.2. 2 岩石破坏机理复杂, 微地震的波形多样 |
7.3.2. 3 水力压裂过程的信号干扰 |
7.3.3 水力压裂微地震信号的时域–频域二维全波形分析 |
7.3.4 微地震的数据解释 |
7.3.4. 1 能量的匹配 |
7.3.4. 2 致裂面积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
7.3.4. 3 微地震事件的发生时间 |
7.3.4. 4 水力压裂的岩石破坏机理 |
7.4 本节小结 |
8无水压裂技术* |
8.1 前言 |
8.2 二氧化碳压裂技术 |
8.2.1 二氧化碳干法压裂 |
8.2.2 二氧化碳泡沫压裂技术 |
8.2.3 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 |
8.2.3. 1 CO2物性 |
8.2.3. 2 超临界CO2在微细流道中的流动与换热 |
8.2.3. 3 CO2射流破岩研究 |
8.2.3. 4 CO2压裂后的地下封存 |
8.2.4 小结 |
8.3 氮气压裂技术 |
8.3.1 氮气干压裂技术 |
8.3.2 氮气泡沫压裂技术 |
8.3.3 小结 |
8.4 液化石油气 (LPG) 无水压裂技术 |
8.5 爆炸压裂技术 |
8.5.1 井内爆炸 |
8.5.2 核爆法 |
8.5.3 层内爆炸 |
8.5.3 小结 |
8.6 高能气体压裂 (HEGF) |
8.7 本节小结 |
9结束语* |
(10)江苏油田不同类型油藏增量存量递减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 |
1.5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及开发现状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油田开发现状 |
第三章 增量存量数据体系分类建立 |
3.1 增量存量的基本概念 |
3.2 增量存量数据体系分类 |
3.2.1 增量数据分类 |
3.2.2 存量数据分类 |
第四章 增量存量递减主控因素研究 |
4.1 增量递减规律及主控因素研究 |
4.1.1 增量递减规律研究 |
4.1.2 增量递减主控因素研究 |
4.1.3 增量递减主控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
4.2 存量递减规律及主控因素研究 |
4.2.1 存量递减规律 |
4.2.2 存量递减主控因素分析 |
第五章 不同类型油藏增量递减模型研究 |
5.1 油藏分类 |
5.1.1 油藏分类依据 |
5.1.2 油藏分类结果 |
5.2 不同类型油藏递减规律研究 |
5.2.1 相对整装油藏递减规律 |
5.2.2 复杂断块油藏递减规律 |
5.2.3 窄条状油藏递减规律 |
5.3 不同类型油藏增量递减模型研究 |
5.3.1 相对整装油藏初期递减模型 |
5.3.2 复杂断块油藏初期递减模型 |
5.3.3 窄条状油藏初期递减模型 |
第六章 增量存量递减控制对策研究 |
6.1 控制增量递减对策研究 |
6.2 控制存量递减对策研究 |
6.3 不同类型油藏控制递减研究 |
6.3.1 相对整装油藏 |
6.3.2 窄条状油藏 |
6.3.3 复杂断块油藏 |
6.4 主要油田开发趋势及控制递减研究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耗散结构理论在区块产量递减预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机器学习在油藏生产动态分析中的应用[D]. 田志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
- [2]能源合作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研究[D]. 康旭华.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沁南郑庄区块煤层气资源量预测及直井产能主控因素研究[D]. 李今超.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4]煤系气合采产层贡献及其预测模型 ——以鄂尔多斯盆地临兴—神府地区为例[D]. 李国璋.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5]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油田配产问题研究[D]. 徐顺.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6]基于机器学习的水平井产量预测建模与应用研究[D]. 黄家宸.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7]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研究[D]. 宁龙.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6)
- [8]油井增产措施工作量预测方法研究[D]. 阴福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9]页岩气开采中的若干力学前沿问题[J]. 刘曰武,高大鹏,李奇,万义钊,段文杰,曾霞光,李明耀,苏业旺,范永波,李世海,鲁晓兵,周东,陈伟民,傅一钦,姜春晖,侯绍继,潘利生,魏小林,胡志明,端祥刚,高树生,沈瑞,常进,李晓雁,柳占立,魏宇杰,郑哲敏. 力学进展, 2019(00)
- [10]江苏油田不同类型油藏增量存量递减主控因素研究[D]. 刘登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