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谁为医院分担风险(论文文献综述)
陈振生[1](2021)在《基于新医改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新一轮医疗体系改革启动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医疗资源极大丰富,医疗技术不断提高,为我国居民提供了较好的医疗服务。我国居民健康水平大幅度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不断下降。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保等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率不断提高,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分级诊疗制度初步建立,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作为我国医疗服务的主要供应者,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看病难”“看病贵”等现象一直阻碍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事关居民的健康和切身利益。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是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2009年4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标志着新一轮医疗体系改革的开始,为我国公立医院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其中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是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博弈论,主要探讨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相关内容,如医疗服务如何定价、财政补助的标准如何制定、医疗保险报销政策的起付线和自付比如何设置来平衡“保大病”和“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两个目标,当支付方式从后付制向预付制转换后,预付制支付标准如何确定等。具体如下:第一,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明确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在此基础上,利用因果关系图分析补偿机制改革实施前后公立医院的应对。研究发现,在资源投入数量不变的前提下,公立医院的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之间存在资源竞争关系;如果财政补助减少,公立医院会减少社会职能产出、增加人均医疗服务量或增加人均药费进行应对;考虑社会效益后,政府应增加对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助。第二,以按人头付费支付方式为例,估测预付制支付方式的支付标准。研究发现支付标准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分担的保留效用、患病的平均治疗成本和弥补医院亏损的风险成本。分担医院的保留效用具有一定的人数门槛,需要达到一定人数后达到规模经济,才能产生风险分担的作用。为有效实施按人头付费支付方式,提出了对患者、公立医院、医保机构的建议。第三,以消费者均衡为视角,基于共同代理模型,分析医疗服务价格标准、财政补贴标准及相应的医疗保险报销政策的制定。研究发现政府为了激励公立医院在社会职能上付出更多努力,对公立医院的经济职能进行了负向激励,即惩罚。这不仅导致患者获得医疗服务支付的成本超过了所获得的效用,导致“看病贵”,而且造成公立医院经济职能的供给减少,产生“看病难”。为了保证消费者均衡,医疗保险应对重症患者采用高起付线和低自付比,实现保大病;对轻症患者,应采用低起付线和高自付比,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第四,分析不同市场结构下,公立医院面对不同的竞争对手和竞争方式时的补偿标准。研究发现,当政府放松对医疗服务价格管制,由公立医院自主定价时,医疗保险的出现不仅会使医疗服务潜在的最高价格上升,而且会降低患者医疗服务的需求价格弹性。而需求价格弹性越大,医疗服务供给量越大;需求价格弹性越小,医疗服务供给量越小;在公立医院完全垄断市场供给条件下,公立医院存在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的可能。同时,医疗服务质量的改善并不必然导致医疗服务价格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改善质量的内容。如果改善质量对成本产生的净效应为负,则改善质量会降低医疗服务价格,而净效应为正,则会使医疗服务价格上升;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竞争可能不会提高质量、抑制价格上涨。在寡头市场——质量模型中,与公立寡头市场的均衡结果相比,混和寡头市场中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竞争使均衡结果出现四种可能情形,分别是:产量增加,质量投入增加,价格上涨;产量减少,质量投入减少,价格下降;产量增加、质量投入增加、价格下降;产量减少,质量投入减少,价格上涨。第五,利用DEA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公立医院效率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发现,在公立医院效率评价中,忽略公立医院社会职能产出会导致对公立医院效率的低估。在对公立医院2011-2018年生产效率评价中,发现改革效果不显着,且生产效率总体来说有小幅下降。在影响公立医院效率的因素中,财政补助对公立医院的效率变化影响不显着;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改革也未使公立医院效率得到改善;医疗服务价格对公立医院效率变化影响显着,但门诊服务价格和住院服务价格产生影响的方向相反。第六,为了消除环境因素和随机扰动对公立医院效率的影响,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公立医院静态效率进行评价。消除环境因素和随机扰动的影响后,公立医院整体效率有改善,表明由于环境因素和随机扰动的存在,导致对公立医院效率的低估。降低门诊服务价格、提高住院服务价格、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需求,既有利于公立医院生产率提高,也有利于静态效率改善;但参保比例、财政补助和竞争对公立医院的生产率没有显着影响,而对公立医院静态效率既存在正向影响,又存在负向影响,最终结果是正负影响抵消,没有对公立医院效率产生显着影响。本研究有三点创新:首先,以医疗服务供给方的参与约束为条件,对按人头付费的支付标准进行测算;其次,以消费者均衡为视角进行分析,提出医疗服务定价机制,并形成与财政补助、起付线、自付比等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再次,将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产出变量共同纳入效率评价模型,对公立医院进行更准确的效率评测。
李阳[2](2021)在《山东省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职业风险认知现状及防护需求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可能经常会面临各种生理性、心理性危害,职业安全感日益缺失。其中,发生频次较高且严重性较大的风险是影响医务人员职业风险感知水平的关键因素,是造成其职业危机感上升的主要推动力。医务人员自感职业风险较高会降低其提供的医疗服务质量,影响医院的长期发展。此外,目前医院关于医务人员的职业风险防范措施实施不到位,对医务人员的职业保护力度不足、深度不够。针对目前医务人员面临的困境,医疗机构应聚焦于医务人员感知对自身影响较大的风险,考虑如何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全面的、更具针对性的职业风险防护及应对措施,为医务人员提供丰富的职业风险应对帮助,提高职业安全感。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医务人员的职业风险认知现状及相关职业防护需求,旨在帮助医院相关管理部门针对重点职业风险类别、重点人群、重点需求实施精准干预,增强医院的风险管理力度,提升医疗、护理、技术人员的职业安全感及幸福感。研究方法本研究以山东省某三甲医院为样本医院,调查对象为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医技人员。在2020年10月-12月以《医务人员职业风险认知现状及相关需求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对医务人员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其中职业风险认知的测量部分引用自冯秒编制的《职业风险认知量表》。应用SPSS22.0数据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职业风险认知量表各条目评分采用十分制的方法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公式为:条目标准化得分=(条目实际得分/条目最高得分)×10。采用标准化均数描述不同维度得分,t检验、方差分析及Kruskal-Wallis H检验分析不同人口学得分差异,利用最优尺度回归分析探究不同维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正式调查共回收464份问卷,其中无效问卷13份,有效问卷451份,有效回收率为97.2%。具体结果如下:(1)量表维度得分情况:职业风险认知可能性量表中,社会转嫁风险得分最高(7.77分),社会转嫁风险是医务人员认为最可能发生的风险;严重性量表中,纠纷与冲突得分最高(8.53分),纠纷与冲突风险为医务人员认为发生后果最严重的风险;(2)各维度影响因素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维度均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岗位类别为工作负荷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P均<0.05),临床医生的可能性及严重性认知得分最高;最优尺度回归结果显示,岗位类别、婚姻状况为个人发展风险、患者安全风险、纠纷与冲突风险认知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P均<0.05),其中临床医生、已婚人群具有较高的风险认知水平;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岗位类别是社会转嫁风险认知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高年龄、已婚人群、临床医生具有较高的风险认知水平。(3)满意度及需求分析:医务人员对医院现行风险管理措施满意度较高,职业防护需求居于前六位的分别是工资薪酬制度、提高安保处及法规处等相关部门的医疗事故/纠纷反应速度、合理的排班和休假制度、公平合理的职称评定机制、购买医责险、上级领导及同事的关心与支持强烈,需求与感到最不满意的前六位措施内容保持一致。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医技人员的满意度及职业防护需求存在差别,临床医生及护理人员对提高医院相关部门的响应力度的需求强烈,医技人员对增设心理疏导小组需求强烈,医院考虑对不同岗位类别的医务人员进行针对性职业防护,进而提升其职业安全感。结论与建议纠纷与冲突风险、社会转嫁风险对医护技人员职业风险认知影响显着,且临床医生对职业风险感知的敏感性较强。重点关注“锐器伤”、“工作处于强迫体位”、“工资薪酬制度及职称评定机制不合理”、“患者安全问题限制尝试新方法”、“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医患纠纷问题”及“医疗制度不健全引发的费用问题”等影响较大的职业风险问题。此外,针对职业风险感知水平较高的临床医生、已婚人群进行重点防护。医务人员对医院现行防护措施虽满意度较高但仍有提升的空间,同时对职业防护的需求强烈,医院职业风险防护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结合以上结果,考虑对不同岗位类别的医务人员进行针对性职业防护,进而提升其职业安全感。综上,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1)树立以人文为中心的医院形象,破除医患及内部沟通壁垒;(2)构建公平合理的薪酬分配体系,充分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技术价值;(3)建立科学弹性的倒班排班制度,为医务人员合理减负;(4)制定公平公正的职称评定制度,激发员工发展潜能;(5)健全有效、及时、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感。
李腾[3](2020)在《基于不对称Nash谈判模型的PPP项目动态收益分配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正处于快速阶段,为了缓解政府部门财政投资的压力,逐渐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进来,PPP融资模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逐步在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PPP项目在实施中涉及众多参与者,并具有建设周期长、风险因素多的特点,往往导致PPP项目运营成功的案例并不多,其中不能在项目参与者间制定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方案是造成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本文基于项目全生命周期考虑,并结合现阶段PPP模式合作发展的现状,运用不对称Nash谈判模型,在项目核心参与者间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动态收益分配方案,从而保证项目的成功实施。本文首先对现阶段国内外PPP模式的发展进行了文献梳理,发现针对PPP项目收益分配的研究文献较少,且大多研究是针对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两方参与者进行的,但项目实际运作中涉及的参与方众多,导致现有收益分配的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需待解决,故结合现阶段PPP项目参与者的合作情况,对核心收益分配主体重新进行了界定,将项目收益分配主体分为了政府部门、纯投资者和专业公司机构三方。然后在政府部门、纯投资者和专业公司机构间,运用不对称Nash谈判模型建立了基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动态收益分配方案,分别是合作之初基于参与者资金结构的收益初分配;项目合约执行过程中基于资源投入比重、风险分担度、贡献程度和努力水平收益分配影响因素,并综合权衡参与者重要程度后,应用不对称Nash谈判模型进行收益协商调整;项目运营完成后依据隐性收益大小对第二阶段的不对称Nash谈判值进行修正,从而获得最终的收益分配值。最后选取某市示范区医院建设PPP项目对参与者政府部门、纯投资者和专业公司机构间建立的动态收益分配模型进行实例验证,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三阶段的动态收益分配模型使得收益分配结果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运作情况在三方参与者间进行合理的协商调整,能满足参与者各阶段的收益诉求,很好的体现收益分配的公平与合理,并提高参与者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在PPP项目参与者政府部门、纯投资者和专业公司机构间建立的动态收益分配模型,符合现阶段PPP模式合作发展的现状,更好地体现收益分配的公平性与合理性,有效解决了PPP项目各参与方间的利益冲突,避免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参与者不作为现象的发生,并在理论上丰富了PPP项目收益分配的研究方法,为今后解决PPP项目收益分配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陈冉[4](2020)在《市场需求驱动下的医疗供应链创新决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患病人数不断上升,患者对创新与专利药物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各国专家学者、科研机构、大学及医药制造企业开始进行医疗创新合作,加快药物研发进程。重大疾病将促进医院与医疗产品供应商的医疗创新水平与深化成员间的合作程度,同时也加强了国际医疗团体的相关合作与共同研发。居民健康意识与自身经济水平的不断增强也是促进医疗产品创新的重要原因。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的出现与迅速蔓延,各国政府需要加速疫苗及有效治疗药物及方案的研发与提出,进一步加强国家间的医疗合作成为医疗产品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医疗企业为满足顾客需求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进行了一系列的产品升级与创新,而医疗创新决策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本文从医疗供应链产品与服务的市场需求入手,利用反馈信息对市场需求的表征作用,构建一条以医疗产品供应商与医疗服务提供者(医院)为决策主体成员的两级医疗供应链,从而分析考虑反馈信息的新产品市场进入决策、需求偏好与需求不确定性等因素驱动下的医疗供应链创新决策与成员利益协调机制。在不同驱动力情形下,医疗产品供应商需要对一般产品与改善型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投入进行决策,而医院需要对一般性医疗服务与改善型医疗服务的投入进行决策。在研究市场需求驱动下的医疗供应链的创新决策时,首先分析反馈信息及新产品上市前后市场的反应来预估创新带来的收益,然后引入新产品吸引力来分析创新产品在面临基于消费者对新产品吸引力感知而产生的不同需求偏好时的决策变化与分析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对医疗供应链创新的影响。在市场进入决策影响下,引入新产品的上市决策来分析消费者对新产品上市后的反应(对新产品的购买欲望)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并构建考虑反馈信息与新产品上市前后的两阶段的创新决策模型。进一步从消费者偏好入手,研究在新产品吸引力影响下医院与医疗产品供应商的创新合作最优策略与医疗产品供应商生产新产品与一般产品的最优投入策略。在面对市场不确定性因素时,考虑市场需求的不确定因素对医院与医疗产品供应商的创新合作最优策略的影响,构建随机决策分散策略模型与随机决策集中策略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反馈信息能降低新医疗产品与改善型医疗服务的研发成本,用户对新医疗产品与改善型医疗服务的积极反馈意见能促进医疗企业不断进行创新与医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反馈信息的有效性将促进成员的创新合作行为,从而促进医疗供应链产品的吸引力、声誉与整体利润。用户需求将进一步促进产品的创新程度。
张玉玺[5](2020)在《我国医保支付方式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由于人口老龄化、疾病慢性化、医保目录范围扩大等因素导致我国医疗费用快速增长。同时,整体经济下行、企业负担加重,也使医保筹资能力难以延续之前快速增长的态势。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增幅普遍下降、基金支出增幅持续上升的现象愈发突出。随着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民覆盖,基金扩面增收的空间已所剩无几。目前,医疗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然存在。2019年11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建立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在此深刻的大背景下,医保支付方式的选择就成为了关键。医保支付方式是费用控制,规范和引导供方的医疗服务行为、需方的就医行为,调节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关系着医疗保险的平稳运行,直接影响到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质量,进而会影响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水平、医疗保险机构的管理成本等诸多方面,可以说是医疗保险中涉及各方经济利益的最直接、最敏感的环节。因此,选择何种医保支付方式使我国医保基金的支出更加科学合理、精准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医患双方道德风险的角度阐释了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产生的原因,分析了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影响医疗服务供给方行为的内在机理。其次通过分析医疗服务市场上供需双方和支付方的行为特征,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构建医院、参保患者、医疗保险机构三方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重复博弈模型。分别探讨了当医院出现过度医疗、过度收费、诊疗不足和不当收费的道德风险时,参保患者和医疗保险机构的策略选择。研究了当医疗保险机构分别采取预付制和后付制的情形下,医疗保险机构对医院的最优支付水平及其决定因素。结果表明以按疾病诊断相关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付费为代表的预付制要优于后付制。本文以北京市实施DRG付费为例,运用双重差分法计量回归模型,比较了DRG付费和单病种付费在医疗费用、医疗质量等方面的实施效果。通过分析DRG付费对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相关利益主体行为的影响,包括医药机构、医务人员、参保患者和医疗保险机构,进一步验证了以DRG付费为代表的预付制可以作为我国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优先选择。在借鉴国外实施DRG预付制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对我国实施DRG付费为代表的预付制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结论有三点:第一,在预付制条件下,要使医院采取诚实策略,则医保机构不能将定价压低到平均成本,而是应该使医院通过获利产生正向激励。第二,当医院不重视未来收益或治疗成本差异足够大时,后付制才会优于预付制,否则预付制将优于后付制。第三,DRG付费方式的控费效果明显,但与DRG医保定额支付标准的降幅相比,实际医疗费用的降幅偏小。本文创新点如下:一是得出DRG付费为代表的预付制优于后付制的前提条件。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构建了医保机构、患者、医院三方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重复博弈模型。在医院重视未来收益、不同治疗手段的成本差异不大的条件下,以DRG付费为代表的预付制要优于后付制。二是提出我国医保支付机制需要相关配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运用双重差分法模型评估了北京市DRG付费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虽然DRG付费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明显的降费效果,但是与DRG医保定额支付标准的降幅相比,实际医疗费用的降幅偏小,还需要其他配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三是提出将DRG预付制实施的子系统纳入到医保付费全面系统工程的管控中。以DRG预付制为主的付费方式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将狭义的DRG预付制实施的子系统纳入到广义的带量采购、医用耗材定价等系统工程的费用支付和管控中。
黄雅兰[6](2019)在《戒毒人员的家庭责任感研究 ——基于12名戒毒人员的访谈》文中研究表明社会工作以社会为面向,既包含社会的结构,又包括了个体的社会要素。其中,责任作为社会的基本要素,家庭作为个体存在最基本的社会单元,使家庭责任构成了责任的最初组成部分,同时家庭责任感作为一种社会性品质,研究戒毒人员的家庭责任感有其社会要义。本研究以“戒毒人员的家庭责任感”为关键议题,以12名戒毒人员为研究对象,借助半结构式访谈以梳理戒毒人员在家庭责任认知、家庭责任情感、家庭责任行为等方面的交互发展过程,并依据主体关系具体描述了戒毒人员的自我责任感、夫妻责任感、子女责任感与父母责任感,以期探索戒毒人员的家庭责任感现状。研究发现,戒毒人员对不同主体之间的责任感具备显着性差异。其中,戒毒人员的自我责任感主要围绕积极戒毒与回归正常展开,夫妻责任感则受责任认知模糊、责任情感疏离的影响,表现为冷漠的责任行为。其次,戒毒人员家庭责任认知与家庭责任行为基本一致。男性戒毒人员较为明确的陪伴照顾责任认知,使其在老夫少妻婚姻组合中,更多承担家庭劳务、情感照顾等责任行为。而在义务性孝道的责任认知影响下,戒毒人员主要在父母生老病死时承担买菜做饭、起居照顾、陪同就医、协助康复的事后补偿性责任行为。最后,女性戒毒人员的家庭责任情感影响其责任行为的参与程度,其基于怀胎生育的天然责任情感、亲子双向互动的情感唤起、未行其责而内疚后悔等责任情感变化,从而逐渐强化女性戒毒人员的母亲责任,并实践出为子女戒毒的责任行为。
高建萍[7](2019)在《PPP模式在我国公立医院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医改政策不断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医疗卫生体系已基本健全,基本实现医保全覆盖,人民生活在“病有所医”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但是作为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里占据主导地位的公立医院,尤其是人口密集城市的公立医院,其建设、扩建及改造升级都跟不上实际需求,人们在“好医院”里很难享受到满意的医疗服务,“看病难、看病贵”作为顽疾一直难以解决。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被认为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方向。然而,这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也需要更先进的管理理念,仅靠政府投入已远不能满足需求。PPP模式作为一种投融资方式,可以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PPP,将社会资本引入到医疗领域,可以解决政府资金短缺问题,同时,社会资本先进的管理经验可以提高医院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资源多元化、高质量的需求,从而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起到推进作用。首先,本文通过大量理论学习、广泛阅读文献,针对我国公立医院融资现状、国家政策导向以及国内外经验启示,分析了PPP模式引入我国公立医院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对PPP模式里最具代表性、国外医疗领域应用比较成熟的模式进行详细分析,且参照国内学者PPP模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找出适合我国公立医院的PPP模式,尝试性地提出IBROT模式、PPFT模式,并对具体操作路径及运营机制进行了阐述。其次,在深入了解PPP模式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参考借鉴PPP应用成功关键因素相关文献后,发现选定模式能否实现最优效果,关键在于风险管理,因此,文章对提出的IBROT模式、PPFT模式风险管理进行了分析,并作了风险分担及规避处理。最后,通过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中医医院PPP项目分析,对本文研究成果提供案例支持。本文提出的IBROT模式是在总结平阴县中医医院实践经验、分析不足基础上更全面地探索,应该更具可操作性与适用性。同时,针对现状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本文不仅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公立医院的PPP模式,就其操作路径等进行了具体阐述,而且就实施过程的风险管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动态风险管理框架。可以为公立医院PPP项目的落地提供借鉴与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李聪[8](2019)在《JMDY医院建设PPP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融资困难是我国各地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的难题,如何解决债务激增与城镇化需要大量资金的矛盾是地方政府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而PPP模式可以实现项目风险的合理配置,能够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把PPP推上了新的高度。通过规范PPP运作模式,可以建立良好的政府激励与监管机制。而分析在PPP项目建设时存在的风险,并及早预防风险的发生已经成为研究PPP模式的关键。在此大背景下,JM市政府仔细研究、观察分析时势,决定对JMDY医院项目使用PPP模式进行建设。PPP模式在投资融资领域还是有很明显的优势,既可以减少项目资产支出,也可以分析JMDY医院项目当前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因素,提前进行预防。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在PPP项目应用实践分析与风险防范理论的基础上,将实践研究与理论研究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试用分析与综合两者相结合的科学思维方法,首先,对JMDY医院项目存在的风险清单进行分析;其次,遵循一定的原则建立具体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对可能关联牵涉到的固有风险和剩余风险管理点做了相关重要度评价分析;接着,将PPP项目运营过程中各种原因造成的运营成本超支、工程变更、不可抗力风险、公众反对等风险判定为影响项目成败的主要关键点;最后,为了有效降低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对项目实施的不利影响,从事前风险预防、事中风险控制以及事后风险处理等三个层次和阶段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针对PPP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风险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使风险的不良影响尽可能的降到最低。
朱作伦[9](2019)在《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研究 ——基于“BOT+EPC”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公路建设不断完善,公路基础设施投资也在不断增加。高速公路作为一种基础设施,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代表。近些年,国内高速公路项目日益市场化,多样化建设形式与主体的发展模式逐渐建立。其中,最为典型的一种模式就是BOT+EPC模式,因为高速公路项目具备工期长、专业丰富、协调复杂等特征,所以研究其投资风险控制方案尤为关键。本研究通过系统总结阐述国内外关于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高速公路项目本身特点,提出BOT+EPC模式下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风险,分别是政府风险、金融风险、不可抗力风险以及企业风险。进一步阐述了采用层次分析法来判断各类风险相对大小的评价流程。基于以上理论基础,本研究以YB高速公路项目投资作为研究案例,全面分析了BOT+EPC模式下YB高速公路项目投资在政府风险、金融风险、不可抗力风险以及企业风险四个层面的各个风险因素,采用专家调查法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各个风险因素进行权重确定,最后得出BOT+EPC模式下YB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大小依次为政府风险>金融风险>不可抗力风险>企业风险。然后,采用这种方法将各种风险因素按照风险综合权重的大小进行了排序,得出YB高速公路项目中最为重要的五个风险管理对象,分别是政府干预风险、政府信用风险、监督制度风险、融资风险以及自然灾害风险。接着参考风险管理理论中的提到的风险管理措施,同时也结合该项目中的具体情况,提出政府应加强信用监管、完善法律体系,拓宽并探索新的融资渠道和模式,面对不可抗力风险时,做好预先检查,结合气候环境施工,企业方面应提高服务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等措施进而促进高速公路项目有效融资。本研究管提出了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这不仅从理论上为风险管理提供相应的指导依据,而且对高速公路项目实际的投资过程还提供了相应的参考措施,进而非常有利于项目的风险管理。
刘丰榕[10](2020)在《医疗保险预付制的政策效果 ——基于S县新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医疗保险对保障居民的生命健康权利至关重要。我国已经建立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村合作医疗为核心的医疗保障体系,据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的《2018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形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会医疗保障网。基本医疗保险的全覆盖直接提高了患者就医时的支付能力,对减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等家庭灾难性支出的发生起到了明显作用。然而,近年来医疗费用连年快速增长的趋势却直接加重了患者就医负担,也对医保基金运行施加了极大的压力,医保基金穿底的风险日益增加。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以医疗体系建设保障居民健康权益,但“收支两条线”、医疗联合体、总额控制、医药分离和药品零差价等行政管控政策多管齐下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医疗保险作为医疗费用最大支付方的角色逐渐受到关注,世界医疗保险改革经验表明,医疗保险向医疗服务提供方的付费方式对医疗费用的生成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医疗保险预付制的理论和实践均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从支付方式来看,医疗保险支付与传统的医疗保险后付制的组合具有“内在的通货膨胀效应”,医疗保险使患者支付能力提高的同时也意味着医疗服务提供方获取医疗费用支付的水平上升,因为后付制决定了医疗费用将由患者和医疗保险全额支付,这样的制度安排对医疗服务提供方形成过度医疗的激励,医疗费用的上涨成为必然趋势。虽然我国2009年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对医疗保险预付制改革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呼声强于实践的尴尬现实仍然存在,在一些尝试支付方式改革的实践中不专业性和不完全性仍然明显。改革积极性问题、改革成本问题、改革难度问题以及改革结果的不确定性等问题仍然阻碍着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推广和深化。但是,为了保障居民就医权利和提高医疗保险资金使用效率,引导和激励医疗服务提供方主动控制医疗费用,以医疗保险预付制改革这样的市场机制代替行政性管控迫在眉睫。本文运用理论分析、案例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综合研究方法对医疗保险预付制进行了较为完整的探讨,试图梳理和回答医疗保险预付制的关键问题:首先是医疗市场中医疗保险支付及医疗服务供需方的角色及互动关系,特别是医疗保险支付方式这一重要工具对供方医疗行为的干预及激励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具体研究以预付制为核心的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如何在实践中被设计及运用,即医疗保险预付制如何实施及产生了怎样的效果;最后,提出医疗保险预付制改革的方向和相关政策建议。具体内容分七个章节进行阐释:第一章是引言。从世界医疗保障发展与改革的历程以及中国医疗保障建设的现实问题出发,阐明医疗保险预付制改革在我国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说明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最后介绍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是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文献综述。本章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是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医疗服务及医疗市场属性对医疗服务参与方地位的影响,以及基于供方成本分担与供方激励的医疗保险预付制对医疗费用控制的重要性;第二是医疗保险预付制的种类和具体机制设计,并对各种预付制具体案例的作用效果进行了梳理和对比。第三章是医保支付方式的作用机制及其分析框架。基于新市场财政学的政府参与观与剩余控制权缔造理论,构建支付方式的定价、决策、付费方成本分担、供方激励及医患需求关系的比较分析框架。第四章是对本文案例S县所采用的预付制的政策介绍。S县的预付制是针对供需方及医疗保险三方关系协调的完整制度,本章重点从具体制度设计方面介绍了该县基于病种分组的按床日双层付费方式、供方成本分担及对供方的双层激励机制,详细阐明了其预付制下新的支付及供求关系;并结合具体算例,对不同支付方式下的成本分担进行详解,根据计算结果初步得出该县预付制对供方行为调整的结果预测,为之后章节的机制分析奠定基础。第五章是S县预付制改革效果的实证分析。该章节基于S县2012-2015年的乡镇卫生院住院患者新农合报销记录数据,首先是以统计分析方法直观比较该县医疗指标数据与全国数据趋势的差异,以及该县改革组与未改革组之间的差异;进而以事件研究法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从供方行为选择、患者受益水平和医疗保险支付水平构建“供-需-(医)保”三方视角的预付制政策结果检验框架,对医疗费用、住院天数、患者自付、医疗保险支付、留存收益等指标进行了测算。第六章是S县预付制改革作用机制,从动态效应和异质性两方面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动态效应展示了改革的作用时滞以及长短期影响,研究政策效应的时间特征和趋势。异质性检验采用分位数双重差分法对政策效应分布的异质性进行检验,揭示各结果指标的结构性变动,特别是预付制标准设定与政策效应的关系。第七章是本文的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借助前六章的分析框架,本文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医保支付与预付制结合的必要性。医疗市场中的供方信息优势使供方成为决策和定价的主导者,医疗费用的控制需要通过市场机制形成激励发挥供方主动控费的作用,目前比较有效的举措就是基于供方成本分担与激励的医疗保险预付制。医疗改革的实践也佐证了医保预付制的控费效果优于行政干预,医保支付与预付制的结合有其必要性。第二,医疗保险预付制需要基本的构成要件。本文的研究表明预付制不是单纯靠设置预付标准及方式实现的,预付制的构成要件或配套机制对改革成败至关重要。科学合理的预付标准、内部合同激励和医保监管方式创新等都需要根据当地预付制的具体政策导向进行配套设计,除此之外,对患者保障水平的关注也必不可少。第三,S县医疗保险预付制改革取得的成效十分显着。医疗总费用显着降低了17.59%的同时对供方的奖励提高了173.01元,医疗费用降低和供方收益优化能够很好地相容,说明对供方产生了有效且正面的激励;患者的自付费用降低了87.26%,医疗费用降低的成果几乎全部由患者享有,患者保障水平显着提高;医疗保险支付额则提高了16.52%,表明医疗保险对医疗活动和医疗机构的补偿力度增强,因而同时提高了患者保障水平和对供方的激励。第四,S县医疗保险预付制的作用机制。从时间趋势上来看,该县预付制改革的政策效应在半年左右累积最大化之后回归平稳,但仍然维持较高的政策效果并提供长期激励。更为重要的是,该县预付制设计中的标准付费天数及金额在异质性检验中都呈现出类似的强力引导作用:低于标准数值的病例向标准数值提高,而高于标准数值的病例有向标准数值降低的趋势。这样的聚拢式变动表明供方的行为选择不是简单的降低患者医疗费用,而是在新的付费规则下继续寻求利益最大化,并寻找与其对应的服务供给数量。基于全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对我国医疗保险预付制改革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1)按病种付费为导向的预付制改革方向,选择单病种、诊断相关病组、按床日、按人头及其混合支付方式等广义的按病种付费方式重塑供方控费激励;(2)为预付制改革建立供方双层激励机制,建立医保预付费定价相关的有效外部激励,以及医院向医生的利益分享与风险分担的内部激励;(3)预付制改革中医保部门职能转变的相关建议包括前端管理上探索以市场机制弱化行政管控,增强医疗机构服务供给的主动性和能力;后端监督将重点置于补充市场机制的不足上,如监督内部激励的执行、动态监控以及识别重点监控对象等。综上所述,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可能有三点:第一,研究选题和研究视角的创新,在研究选题上特别针对精准化付费的趋势选择基于病种的按床日付费这一混合支付方式作为研究案例,通过支付方式的组合展现预付制的激励机制构建过程;在研究对象的等级方面则向下挑选了乡镇卫生院层面的改革,有利于破除支付方式改革难度高不易实施的偏见和错误认识。第二是试图构建基于新市场财政学市场参与观和剩余价值控制权缔造理论的分析框架,从医疗服务市场中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出发,结合医疗保险供方成本分担和供方激励的理论,重视医疗服务市场利益相关主体的行为动机和互动关系,在成本分担的基础上对供方的激励机制设计和供方反应条件进行分析。第三,以县域微观就诊数据检验中国的现实问题,对乡镇卫生院级别医疗保险预付制改革进行较为完备的实证分析可能弥补国内这一层级研究的空白。在政策总体效应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识别使政策效应在时间、分布以及群组中的异质性,分析预付制的政策导向性和公平性,为深入理解和优化预付制的制度设计提供依据。
二、谁为医院分担风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谁为医院分担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新医改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公立医院 |
2.1.2 公益性 |
2.1.3 补偿机制 |
2.1.4 看病“贵” |
2.2 相关理论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3 市场失灵 |
2.2.4 委托代理理论 |
2.2.5 博弈论 |
2.3 国内补偿机制研究现状 |
2.3.1 政府财政补助 |
2.3.2 医疗服务价格 |
2.3.3 医保支付方式 |
2.4 国外补偿机制研究现状 |
第3章 国内外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与启示 |
3.1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历程 |
3.2 我国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实践 |
3.2.1 江苏宿迁医改 |
3.2.2 陕西神木医改 |
3.2.3 福建三明医改 |
3.3 典型国家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与启示 |
3.3.1 公费医疗保障模式——英国 |
3.3.2 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德国 |
3.3.3 自费医疗保险模式——美国 |
3.3.4 强制性医疗储蓄模式——新加坡 |
3.3.5 对我国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利益相关者与改革 |
4.1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利益相关者 |
4.1.1 政府与公立医院 |
4.1.2 社会公众与公立医院 |
4.1.3 患者与公立医院 |
4.1.4 医保机构与公立医院 |
4.1.5 医药企业与公立医院 |
4.2 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 |
4.3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因果关系 |
4.3.1 取消“药品加成”前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
4.3.2 财政补助收入减少后公立医院的对策 |
4.3.3 取消“药品加成”后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
4.3.4 考虑社会效益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
4.4 补偿机制改革建议 |
4.4.1 加大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助 |
4.4.2 加强政府对公立医院的监管 |
4.4.3 合理测算医疗成本,确定服务价格 |
4.4.4 系统思考,形成合力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公立医院补偿标准估测与模型 |
5.1 按人头付费支付标准估测 |
5.1.1 按人头付费方式支付标准研究现状 |
5.1.2 按人头付费支付标准估测 |
5.1.3 实施按人头付费方式的要求 |
5.2 共同代理与公立医院补偿标准 |
5.2.1 公立医院补偿标准现状 |
5.2.2 共同代理基本假设与模型 |
5.2.3 委托人非合作下的委托代理模型 |
5.2.4 委托人合作下的委托代理模型 |
5.2.5 研究结果与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市场结构与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关系 |
6.1 市场结构与补偿标准 |
6.2 市场结构与竞争方式的选择 |
6.2.1 市场结构的选择 |
6.2.2 竞争方式的选择 |
6.3 垄断市场与补偿标准 |
6.3.1 垄断市场——市场份额模型 |
6.3.2 垄断市场——质量模型 |
6.4 寡头市场与补偿标准 |
6.4.1 寡头市场——市场份额模型 |
6.4.2 寡头市场——质量模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对效率的影响 |
7.1 我国公立医院补偿现状 |
7.2 补偿机制改革对公立医院生产效率的影响 |
7.2.1 相关文献回顾 |
7.2.2 研究方法、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7.2.3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估测 |
7.2.4 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7.2.5 结果及分析 |
7.3 基于三阶段DEA方法的公立医院静态效率评价 |
7.3.1 三阶段DEA方法 |
7.3.2 投入、产出指标及影响因素的选择 |
7.3.3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
7.3.4 结果及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8.1.1 研究结论 |
8.1.2 政策建议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三阶段DEA中第二阶段松弛变量值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山东省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职业风险认知现状及防护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现状 |
3 研究意义 |
4 研究目的 |
资料来源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2 资料收集方法 |
3 调查工具 |
4 资料分析方法 |
5 质量控制 |
6 伦理学处理 |
7 技术路线 |
研究结果 |
1 调查对象的基本人口学特征 |
2 调查对象职业风险认知总体情况 |
2.1 职业风险发生可能性认知情况 |
2.2 职业风险发生严重性认知情况 |
2.3 职业风险认知总体情况 |
3 不同人口学特征风险认知情况 |
3.1 职业暴露风险 |
3.2 工作负荷风险 |
3.3 个人发展风险 |
3.4 患者安全风险 |
3.5 纠纷与冲突风险 |
3.6 社会转嫁风险 |
4 职业风险可能性认知影响因素分析 |
5 职业风险严重性认知影响因素分析 |
6 关于医院现行风险防护措施的满意度 |
6.1 调查对象总体对医院现行风险防护措施的满意度 |
6.2 医生、护士、技师对医院现行风险防护措施的满意度 |
7 职业防护需求 |
7.1 调查对象总体的职业防护需求 |
7.2 医生、护士、技师的职业防护需求 |
讨论 |
1 社会转嫁风险、纠纷与冲突风险危害不容小觑 |
2 职业风险认知突出风险与影响因素探讨 |
2.1 职业暴露突出风险及影响因素分析 |
2.2 工作负荷突出风险及影响因素分析 |
2.3 个人发展突出风险及影响因素分析 |
2.4 患者安全突出风险及影响因素分析 |
2.5 纠纷与冲突突出风险及影响因素分析 |
2.6 社会转嫁突出风险及影响因素分析 |
3 关于医务人员对医院现行措施的满意度及需求分析 |
3.1 医务人员总体满意度较高,职业防护需求强烈 |
3.2 医生、护士、技师对医院风险管理的满意度及需求存在差别 |
结论与建议 |
1 结论 |
2 建议 |
本研究的特色与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医务人员职业风险认知现状及相关需求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基于不对称Nash谈判模型的PPP项目动态收益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PPP模式研究综述 |
1.2.2 国内PPP模式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文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PPP模式相关理论 |
2.1.1 PPP模式本质 |
2.1.2 PPP模式特征 |
2.1.3 PPP模式基本结构及运作流程 |
2.1.4 PPP模式优势与不足 |
2.2 合作博弈下收益分配相关理论 |
2.2.1 合作博弈理论及其在PPP项目中的应用 |
2.2.2 合作博弈的收益分配方法比较 |
2.2.3 传统NASH谈判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3 PPP项目收益分配相关问题分析 |
3.1 收益分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2 收益分配涵义及分配主体的界定 |
3.2.1 收益分配涵义 |
3.2.2 收益分配主体的界定 |
3.3 收益分配模式及原则 |
3.3.1 收益分配模式 |
3.3.2 收益分配原则 |
3.4 收益分配影响因素 |
3.4.1 影响因素体系的建立 |
3.4.2 影响因素的分析 |
3.5 收益动态分配过程描述 |
3.6 本章小结 |
4 PPP项目动态收益分配模型构建与求解 |
4.1 合作之初收益的初分配 |
4.2 基于不对称Nash谈判模型收益分配的协商调整 |
4.2.1 不对称Nash谈判模型的构建 |
4.2.2 模型的求解及结果分析 |
4.2.3 各影响因素影响权重的确定 |
4.2.4 各影响因素系数值的确定 |
4.2.5 参与者重要程度值的确定 |
4.3 考虑隐性收益的最终收益分配方案 |
4.3.1 隐性收益补偿因子的确定 |
4.3.2 考虑隐性收益补偿的不对称Nash谈判值的修正 |
4.4 本章小结 |
5 案例分析 |
5.1 项目背景 |
5.2 动态收益分配模型实例应用 |
5.2.1 按照资本结构确定收益初分配值 |
5.2.2 基于不对称Nash谈判模型的收益分配协商调整 |
5.2.3 考虑隐性收益的最终收益分配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动态分配结果 |
5.3.2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A 基于不对称Nash谈判模型的PPP项目动态收益分配研究调查问卷 |
(4)市场需求驱动下的医疗供应链创新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与可能的创新点 |
2 医疗供应链的医疗创新模式与反馈信息的促进作用 |
2.1 医疗供应链的医疗创新模式 |
2.2 医疗供应链创新中反馈信息的促进作用 |
2.3 医疗供应链创新中的政府调节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3 市场进入决策驱动下的医疗供应链创新协同机理研究 |
3.1 市场进入决策驱动下的医疗供应链创新博弈研究基础 |
3.2 市场进入决策驱动下的医疗供应链创新博弈模型 |
3.3 市场进入决策驱动下的医疗供应链创新协同效果分析与模拟 |
3.4 市场进入决策驱动下的医疗供应链创新协同路径 |
3.5 本章小结 |
4 需求偏好驱动下的医疗供应链创新策略研究 |
4.1 需求偏好驱动下的医疗供应链创新博弈情境设计 |
4.2 需求偏好驱动下的医疗供应链创新博弈模型构建 |
4.3 需求偏好驱动下的供应链成员最优策略分析与协同效果模拟 |
4.4 需求偏好驱动下的医疗供应链创新博弈路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需求不确定性因素驱动下的医疗供应链创新决策模型 |
5.1 需求不确定性因素驱动下的医疗供应链创新决策的情景设置 |
5.2 需求不确定性因素驱动下的医疗供应链创新博弈过程 |
5.3 需求不确定性因素驱动下的成员最优决策分析与效果模拟 |
5.4 需求不确定性因素驱动下的医疗供应链的创新决策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医疗供应链创新管理策略 |
6.1 追求创新产品需求的合理化提升 |
6.2 适当采取佣金措施来鼓励医院收集用户信息 |
6.3 想方设法提升产品新引力 |
6.4 充分发挥反馈信息有效性对研发成本的降低作用 |
6.5 政府大力支持医企合作以推进医疗产业发展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我国医保支付方式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医疗保险制度 |
1.2.2 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 |
1.2.3 DRG |
1.3 研究现状 |
1.3.1 医保支付方式中的道德风险与分类比较 |
1.3.2 医保支付方式中的不同选择与实施效果 |
1.3.3 医保支付方式中的博弈分析与DRG预付制 |
1.3.4 述评 |
1.4 研究框架 |
1.4.1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和内容架构 |
1.4.3 技术路线图 |
1.4.4 创新点 |
第2章 医保支付方式的理论基础 |
2.1 风险分担与政策激励 |
2.1.1 风险分担 |
2.1.2 政策激励 |
2.2 第三方支付、道德风险与费用分担 |
2.2.1 第三方支付与患者的道德风险 |
2.2.2 患者的道德风险与医疗费用分担 |
2.3 委托代理与供方诱导需求 |
2.3.1 声誉物品与市场垄断 |
2.3.2 信息不对称与委托代理 |
2.3.3 供方诱导需求的理论解释 |
2.3.4 医保支付方式的选择思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重复博弈视角下医保支付方式的模型分析 |
3.1 医保支付方式的博弈模型框架 |
3.2 供方道德风险的博弈约束条件 |
3.3 医保预付制与后付制的最优价格 |
3.4 DRG预付制优于后付制的条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医保支付方式的实证分析:以DRG付费为例 |
4.1 我国医保支付方式的发展进程 |
4.1.1 我国医保支付方式的变迁 |
4.1.2 国内对DRG付费的试点 |
4.2 DRG付费与单病种付费实施效果的比较分析 |
4.2.1 数据来源与模型设定 |
4.2.2 双重差分法的回归结果 |
4.2.3 模型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
4.3 DRG付费对医保支付相关方的影响分析 |
4.3.1 医疗机构 |
4.3.2 医务人员 |
4.3.3 参保患者 |
4.3.4 医保经办机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外医保支付方式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借鉴 |
5.1 国外医保支付方式的实践探索 |
5.1.1 美国 |
5.1.2 德国 |
5.1.3 英国 |
5.1.4 其他国家 |
5.2 国外医保支付方式的经验借鉴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医保支付方式选择的政策建议 |
6.1 打好实施基础 |
6.2 完善配套要件 |
6.3 转变角色定位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戒毒人员的家庭责任感研究 ——基于12名戒毒人员的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责任”与“家庭责任”研究 |
1.2.2 “责任感”与“家庭责任感”研究 |
1.2.3 戒毒人员家庭责任感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概念界定及研究框架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框架 |
1.4 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
1.4.1 责任理论 |
1.4.2 研究方法 |
1.5 样本选取与资料来源 |
1.5.1 样本选取 |
1.5.2 资料来源 |
第2章 戒毒回归的自我责任感 |
2.1 自我认知下的责任感 |
2.1.1 戒毒前后的责任认知 |
2.1.2 我的责任就是戒毒 |
2.2 回归正常的自我责任情感 |
2.2.1 戒毒回归,期待正常 |
2.2.2 因为家人,所以戒毒 |
2.3 戒毒与花销的自我责任行为 |
2.3.1 积极戒毒,保持操守 |
2.3.2 收支平衡,维持花销 |
2.4 小结 |
第3章 疏离的夫妻责任感 |
3.1 模糊的夫妻责任认知 |
3.1.1 女性戒毒人员: 没什么责任 |
3.1.2 男性戒毒人员: 陪伴照顾明确 |
3.1.3 涉毒夫妻: 谁为吸毒负责 |
3.2 纠缠的夫妻责任情感 |
3.2.1 未婚先孕,纠结矛盾 |
3.2.2 双双涉毒,埋怨烦躁 |
3.3 复杂的夫妻责任行为 |
3.3.1 主干家庭,父母代行家务 |
3.3.2 核心家庭,经济权利争夺 |
3.3.3 老夫少妻,男性承担家务 |
3.3.4 两地分居,定期情感维系 |
3.4 小结 |
第4章 性别分化的子女责任感 |
4.1 女性戒毒人员的子女责任感 |
4.1.1 怀胎生育的天然责任情感 |
4.1.2 亲子双向互动下情感唤起 |
4.1.3 内疚后悔的负性责任情感 |
4.1.4 为子女而戒毒的责任行为 |
4.2 男性戒毒人员的子女责任感 |
4.2.1 反向投射的责任认知 |
4.2.2 由负到正的责任情感 |
4.3 共同的子女责任认知与行为 |
4.3.1 告知隐瞒,吸毒历史 |
4.3.2 关注教育,接送上学 |
4.3.3 陪伴照顾,成长引导 |
4.4 小结 |
第5章 关键责任事件下的父母责任感 |
5.1 责任认知:能力与义务的博弈 |
5.1.1 经济能力有限下的父母接济 |
5.1.2 孝顺服侍、赡养照顾的义务 |
5.2 迟缓的父母责任情感 |
5.2.1 感激与内疚 |
5.2.2 良知与心安 |
5.3 责任事件下的应激责任行为 |
5.3.1 父母老了,日常起居照顾 |
5.3.2 父母病了,协助就医康复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戒毒人员家庭责任感的社会工作服务现状 |
6.2.1 自我责任感的社会工作服务 |
6.2.2 夫妻责任感的社会工作服务 |
6.2.3 子女责任感的社会工作服务 |
6.2.4 父母责任感的社会工作服务 |
6.3 戒毒人员家庭责任感对社会工作服务的启示建议 |
6.3.1 增强家庭制度建设,明确家庭责任内容 |
6.3.2 建立双轨戒毒机制,协同就业与子女教育 |
6.3.3 跟进医疗协助服务,增强个体责任能力 |
6.3.4 明确夫妻责任认知,巩固夫妻责任情感 |
6.3.5 开展亲职技巧培训,优化亲子责任行为 |
6.3.6 界定关键责任事件,干预高危责任情境 |
6.4 研究局限与讨论反思 |
6.4.1 研究局限 |
6.4.2 讨论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戒毒人员家庭责任感访谈提纲 |
(7)PPP模式在我国公立医院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理论基础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我国公立医院引入PPP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1 PPP模式基本概念界定 |
2.2 国外医疗机构应用情况 |
2.2.1 PPP模式在英国的应用 |
2.2.2 PPP模式在加拿大的应用 |
2.3 我国公立医院引入PPP模式的必要性 |
2.3.1 我国公立医院融资难 |
2.3.2 医疗卫生服务效率低下 |
2.4 社会资本以PPP模式投资公立医院的可行性分析 |
2.4.1 政策层面 |
2.4.2 宏观环境分析 |
2.4.3 社会资本已具备一定的经验积累 |
2.4.4 社会资本PPP方式参与公立医院的必要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PPP模式分析及在我国的创新性探索 |
3.1 PPP模式的主要类型介绍 |
3.2 BOT模式分析 |
3.2.1 BOT模式运作方式 |
3.2.2 BOT模式的组织结构形式 |
3.2.3 BOT模式应用于我国公立医院的利弊分析 |
3.3 PFI模式分析 |
3.3.1 PFI模式运作方式 |
3.3.2 PFI模式应用于我国公立医院的利弊分析 |
3.4 PPP模式在我国的探索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适合我国公立医院的PPP模式研究 |
4.1 医院建设的IBROT模式 |
4.1.1 IBROT模式操作路径 |
4.1.2 IBROT模式补偿机制 |
4.1.3 IBROT模式优势分析 |
4.2 医院经营中的PPFT模式 |
4.2.1 PPFT模式内涵 |
4.2.2 PPFT模式操作路径 |
4.2.3 PPFT模式运营机制 |
4.2.4 PPFT模式优势分析 |
4.2.5 融资租赁在医院设备更新中的使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IBROT、PPFT模式下的风险管理 |
5.1 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5.1.1 风险识别 |
5.1.2 风险评估 |
5.1.3 风险分配 |
5.2 公立医院IBROT模式下的风险管理 |
5.2.1 项目风险管理框架 |
5.2.2 项目的风险识别 |
5.2.3 项目的风险评估 |
5.2.4 项目的风险分配 |
5.3 公立医院PPFT模式下的风险管理 |
5.3.1 PPFT模式项目风险管理框架 |
5.3.2 项目的风险识别 |
5.3.3 项目的风险评估 |
5.3.4 项目的风险分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平阴县中医医院PPP项目案例分析与启示 |
6.1 项目概况 |
6.1.1 项目背景 |
6.1.2 社会资本方 |
6.2 融资模式 |
6.2.1 合作过程 |
6.2.2 医院性质层面 |
6.2.3 公司治理层面 |
6.2.4 投资回报制度 |
6.3 合作中的风险管理 |
6.4 经济及社会效益 |
6.4.1 经济效益 |
6.4.2 社会效益 |
6.5 平阴县中医医院项目综合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的不足 |
7.3 对策建议 |
7.3.1 建立专业独立的PPP项目管理机构 |
7.3.2 加强制度建设 |
7.3.3 完善监管体系 |
7.3.4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
7.3.5 树立正确的公众认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8)JMDY医院建设PPP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意义与解决的主要问题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PPP相关概念 |
一、PPP模式的定义 |
二、PPP模式的特征 |
三、PPP模式基本组织结构 |
第二节 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
一、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二、风险管理的过程 |
第三章 JMDY医院PPP项目风险识别 |
第一节 JMDY医院项目概况 |
一、运营目标 |
二、资金来源与筹措 |
三、组织管理模式 |
第二节 JMDY医院中PPP模式项目风险识别 |
一、JMDY医院中PPP模式下风险清单 |
二、风险识别结果分析 |
第四章 JMDY医院PPP项目风险评价 |
第一节 运用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风险评价 |
一、制定风险评估机制 |
二、制定评价标准并赋值 |
三、选择风险分类核对表法 |
第二节 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风险评价 |
一、层次分析法简介 |
二、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 |
三、JMDY医院PPP项目层次分析法风险评价 |
第三节 JMDY医院PPP项目风险评价 |
第五章 JMDY医院PPP项目风险防范对策建议 |
一、运营成本超支风险应对策略 |
二、工程变更风险应对策略 |
三、不可抗力风险应对策略 |
四、群众反对风险应对策略 |
五、融资风险应对策略 |
六、法律体系不完善风险应对策略 |
七、政府干预风险应对策略 |
八、制定合同不完备风险应对策略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研究 ——基于“BOT+EPC”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BOT+EPC”模式 |
2.1.1 BOT模式 |
2.1.2 EPC模式 |
2.1.3 “BOT+EPC”模式 |
2.2 BOT模式相关理论 |
2.2.1 工程项目及组织定义 |
2.2.2 工程项目组织与基本形式 |
2.2.3 工程项目组织特征 |
2.3 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2.3.1 风险的定义 |
2.3.2 风险管理的内涵 |
2.3.3 风险管理的过程 |
2.3.4 “BOT+EPC”模式下的风险 |
2.4 层次分析法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BOT+EPC”模式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 |
3.1 基于“BOT+EPC”模式的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识别流程 |
3.1.1 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的识别程序 |
3.1.2 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的识别方法 |
3.2 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识别 |
3.2.1 调查法 |
3.2.2 专家问卷法 |
3.3 基于“BOT+EPC”模式的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识别 |
3.3.1 政府层面的风险 |
3.3.2 金融层面的风险 |
3.3.3 不可抗力层面的风险 |
3.3.4 企业层面的风险 |
3.4 基于AHP的“BOT+EPC”模式下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公路“BOT+EPC”项目投资风险分担机制分析 |
4.1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在“BOT+EPC”模式下的风险分担机制的基本构造 |
4.1.1 风险分担对象 |
4.1.2 风险分担对象的确定 |
4.1.3 风险分担方法的选择 |
4.2 高速公路“BOT+EPC”建设项目风险分担机制的运行及保证 |
4.2.1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在“BOT+EPC”模式下风险分担机制的运行机理 |
4.2.2 激励与约束机制 |
4.3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速公路“BOT+EPC”项目投资风险评价——以YB公路项目为例 |
5.1 项目概况 |
5.2 YB高速公路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5.2.1 项目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5.2.2 项目存在的主要风险 |
5.2.3 项目评价指标的建构建 |
5.2.4 各风险指标权重计算 |
5.3 YB高速公路“BOT+EPC”项目投资风险管控存在的问题 |
5.3.1 YB高速公路建设公司人员组织架构存在漏洞 |
5.3.2 项目建设层面 |
5.3.3 风险评价体系的缺失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速公路“BOT+EPC”项目投资风险防控对策 |
6.1 高速公路“BOT+EPC”项目各个层面的投资风险防控措施 |
6.1.1 政府层面 |
6.1.2 金融层面 |
6.1.3 不可抗力层面 |
6.1.4 企业层面 |
6.2 保障项目各个层面的投资风险防控措施实施的对策 |
6.3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医疗保险预付制的政策效果 ——基于S县新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 |
2 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医保支付理论:基于信息不对称 |
2.1.1 医疗服务:不确定性与信任品理论 |
2.1.2 医疗服务中的供需双方 |
2.1.3 医疗保险支付理论 |
2.2 医疗保险预付制:供方成本分担与风险调整 |
2.2.1 预付制与供方成本分担 |
2.2.2 预付制下的供方激励 |
2.2.3 预付制与风险调整 |
2.3 预付制的制度设计与影响效果 |
2.3.1 预付制的种类描述 |
2.3.2 按诊断相关病组付费及其影响效果 |
2.3.3 按床日付费及其影响效果 |
2.4 中国的医保支付理论与实践 |
2.4.1 医保支付理论研究 |
2.4.2 改革实践与政策评估 |
2.5 本章小结与述评 |
3 基于新市场财政学的医保支付方式作用机制:后付制与预付制的比较分析框架 |
3.1 新市场财政学的政府参与观与激励缔造 |
3.2 医疗保险支付数额决策机制与费用分担机制:费用决策主体与支付顺序 |
3.2.1 后付制下的医疗费用决定机制 |
3.2.2 预付制下的医疗保险支付数额决定机制 |
3.3 供方控费激励机制:剩余控制权与医疗服务“盈亏”结果 |
3.3.1 医疗服务收费构成的分解与“盈亏”概念产生 |
3.3.2 增加医疗费用的激励机制:后付制下的激励形成与偏好循环 |
3.3.3 降低医疗费用的激励机制:预付制下的激励形成与偏好循环 |
3.4 医患费用需求一致性的实现机制:道德风险与激励相容 |
3.4.1 后付制下的医患费用需求相背:道德风险 |
3.4.2 预付制下的医患费用需求方向一致:激励相容 |
3.5 本章小结 |
4 S县混合型预付制付费方式简介 |
4.1 S县的预付制改革背景 |
4.2 S县的混合型预付制改革设计 |
4.2.1 S县混合型预付制的双层预付费方式 |
4.2.2 S县混合型预付制的供方成本分担和供方双层激励 |
4.3 S县医保支付案例及计算方法 |
4.3.1 后付制与预付制付费计算步骤与结果 |
4.3.2 后付制下的供方利益最大化 |
4.3.3 预付制下的供方利益最大化 |
4.4 本章小结 |
5 预付制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 |
5.1 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评价思路 |
5.1.1 医疗服务供给 |
5.1.2 医疗费用与保障水平 |
5.2 数据来源与S县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1 数据来源与数据结构 |
5.2.2 主要变量统计分析 |
5.3 模型设定与实证策略 |
5.3.1 双重差分法及其模型设定 |
5.3.2 多期双重差分法及其模型设定 |
5.3.3 基于双重差分的实证策略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4.1 供方行为选择 |
5.4.2 患者受益水平 |
5.4.3 医疗保险支付水平 |
5.5 稳健性检验 |
5.5.1 平行趋势假设检验 |
5.5.2 安慰剂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6 预付制政策效应的机制分析 |
6.1 动态效应检验 |
6.1.1 医疗总费用和住院天数的动态效应 |
6.1.2 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和向患者补偿程度的动态效应 |
6.1.3 医保实际支付和保障程度的动态效应 |
6.1.4 医疗机构留存收益的动态效应 |
6.2 政策效应的异质性检验 |
6.2.1 医疗总费用和住院天数的异质性检验 |
6.2.2 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和向患者补偿程度异质性检验 |
6.2.3 医保实际支付和保障程度的异质性检验 |
6.2.4 医疗机构留存收益的异质性检验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1.1 医保支付与预付制结合的必要性 |
7.1.2 医疗保险预付制的构成要件 |
7.1.3 S县医保预付制改革的主要效果 |
7.1.4 S县医保预付制改革的作用机制 |
7.2 政策建议 |
7.2.1 按病种付费为导向的混合型支付方式改革方向 |
7.2.2 为预付制改革建立针对供方的双层激励机制 |
7.2.3 预付制中的医保部门职能转变 |
7.3 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谁为医院分担风险(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新医改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研究[D]. 陈振生. 南昌大学, 2021(02)
- [2]山东省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职业风险认知现状及防护需求研究[D]. 李阳. 山东大学, 2021(11)
- [3]基于不对称Nash谈判模型的PPP项目动态收益分配研究[D]. 李腾. 郑州大学, 2020(03)
- [4]市场需求驱动下的医疗供应链创新决策研究[D]. 陈冉.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5]我国医保支付方式选择研究[D]. 张玉玺.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6]戒毒人员的家庭责任感研究 ——基于12名戒毒人员的访谈[D]. 黄雅兰.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7]PPP模式在我国公立医院的应用研究[D]. 高建萍. 山东建筑大学, 2019(03)
- [8]JMDY医院建设PPP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李聪. 青岛大学, 2019(01)
- [9]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研究 ——基于“BOT+EPC”模式[D]. 朱作伦. 长安大学, 2019(07)
- [10]医疗保险预付制的政策效果 ——基于S县新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的实证分析[D]. 刘丰榕. 中央财经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