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例唐氏综合征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22例唐氏综合征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一、22例Down综合征细胞遗传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郑夏,徐基昕,蒋卫芹,孔令军,赵文理[1](2022)在《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40例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2011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40例初诊为MDS患儿的临床特点、危险分层和不同治疗方案对预后的影响。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儿3年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结果:40例患儿中,男女比例1.4∶1.0,男性略多于女性,中位年龄6.0岁。其中儿童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是最常见类型,染色体异常11例,合并基因异常12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15例,未进行HSCT而行单纯药物治疗25例。接受HSCT治疗和非HSCT治疗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2±12.2)%和(35.3±10.2)%(P=0.039),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65.0±12.9)%和(19.2±8.4)%(P=0.012)。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岁(P=0.033)、初诊血小板<50×109/L(P=0.007)、存在复杂核型和/或基因突变(P=0.0002)、未接受HSCT治疗(P=0.016)是影响儿童MDS预后的高危因素。40例患儿依据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WHO分型预后积分系统(WPSS)及修订的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R)3种方法分类,分析显示以上3类风险评估方法对儿童MDS进行风险评估都存在局限性,不能全面评估儿童MDS预后。结论:儿童MDS以儿童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多见。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岁、初诊血小板<50×109/L、存在复杂核型和/或基因突变、未接受HSCT治疗是影响患儿预后的高危因素。HSCT是目前治愈儿童MDS的最有效手段。目前临床评估儿童MDS预后的IPSS-R等方法具有明显局限性。

赵理平,陈兴,李漫江,邓焕良[2](2021)在《伴 WT1、MLL-PTD、EVI1基因的幼儿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的表型与遗传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伴WT1、MLL-PTD、EVI1基因幼儿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cute mega-karyoblastic leukemia,AMKL)的表型与遗传学特征。方法采集静脉血进行血常规及血细胞形态分析;抽取骨髓进行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染色体核型及融合基因分析。结果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2.3×109/L、血红蛋白73 g/L、血小板计数13×109/L;血细胞形态分析发现幼稚细胞胞体大小似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呈圆形或不规则形,部分可见明显伪足;胞质嗜碱性,着色不均,内有颗粒;核染色质细致,可见核仁1~3个,此类细胞约占40%;骨髓细胞形态分析符合急性白血病,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酯酶双染色AS-DNCE阴性,α-NBE阴性;流式细胞免疫分型结果可见约52%的原始细胞,伴明显的巨核细胞相关标记表达(cCD41+,CD61+部分,CD36+);染色体核型为46,XX,der(3)add(3)(p21)add(3)(q25),add(9)(q22),-13,+mar[4]/46,XX,del(13)(q12q22)[3]/46,XX[3];融合基因WT1过表达、MLL-PTD阳性、EVI1阳性。结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具有独特且复杂的表型特点及遗传学特征。

朱亚男[3](2021)在《8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吉林省人民医院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MDS患者年龄、血细胞分析、染色体核型、基因突变与MDS不同诊断亚型及预后分层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01-2020.12在吉林省人民医院诊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诊断亚型、预后分层、血常规、淋巴细胞亚群、骨髓形态学检查、骨髓活检、流式、染色体、基因突变等资料,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纳入MDS患者共88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33例,男女比例:1.66:1。2、88例MDS患者中,临床表现以贫血为首发症状,占89.77%,且多数为中重度贫血。各诊断亚型中,MDS-MLD亚型患者最多,MDS-U亚型患者最少。预后评估中,IPSS预后评分系统中危-1组患者42例最多,高危组患者3例最少;IPSS-R预后评分系统:极高危组患者21例最多,极低危组患者1例最少。3、本研究88例MDS患者平均年龄65.88岁,发病年龄高峰位于61-70岁。诊断亚型中,MDS-EB-2亚型组患者年龄较其他亚型组小。IPSS预后评分系统中,高危组患者年龄明显小于其他危险组,具有统计学意义。4、分析88例MDS患者血常规,结果显示,血象以两系、三系减少为主。各诊断亚型中MDS-EB-2患者血小板计数较低。IPSS-R预后评分系统中极高危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明显较其他危险组减低,具有统计学意义。5、分析88例MDS患者骨髓染色体核型,结果显示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43.84%。各诊断亚型中,MDS-MLD患者染色体异常占37.5%最高。IPSS预后评分系统中,中危-1患者染色体异常占50%最多,低危患者染色体异常占3.125%最少。6、88例MDS患者39例行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显示基因突变率为84.6%,突变基因中剪接因子(42.42%)和表观遗传因子(39.4%)突变率较高,其中ASXL1,U2AF1,SF3B1为突变频率较高的基因,SF3B1基因突变主要见于MDS-RS亚型。各诊断亚型中,MDS-MLD患者基因突变占30.3%最高。IPSS预后评分系统中,中危-1患者基因突变占39.39%最高。结论:1、MDS以老年人发病多见,贫血为其主要临床表现。2、血细胞的减少,尤其是血小板减低对MDS的诊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3、染色体核型及基因突变检测是MDS诊断、预后评估的重要手段。

林少汾,郭淑仪,刘苏,王健,黄科,黎阳,方建培,周敦华[4](2021)在《儿童non-DS-AMKL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儿童非Down综合征相关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non-DS-AMKL)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8年4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血液病区收治的19例non-DS-AMKL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发病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并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统计治疗效果。结果:19例non-DS-AMKL患儿,其中男9例,女10例,发病中位年龄为2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外周血白细胞中位数15.88×109/L,血红蛋白中位数67 g/L,血小板中位数16×109/L。骨髓象见原始和幼稚巨核细胞增多。19例患儿骨髓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表型均表达CD41、CD61。基因检测结果中,5例EVI1+,其中1例合并MLL/AF10+,1例HOX11+,1例存在GATA1、IKZF1、DDX11基因变异,2例NRAS错义变异,1例KRAS错义变异,2例WT1高表达。11例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其中4例染色体正常,4例为复杂核型,1例为8三体,1例7/13个细胞核型为21三体但无Down综合征临床表现(考虑为体细胞核型异常),1例为14号和21号染色体罗伯特易位携带者。10例患儿接受治疗,有6例患儿获得完全缓解(CR),其中3例CR后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2例完全供体植入,1例未植入但自身造血恢复,分别随访26、15及12个月,微小残留病灶监测(MRD)均<10-4;另外3例CR患儿分别于发病5、10和12个月复发,最终均未能再次达到CR而死亡。1例化疗中因肺出血死亡,另外3例中途放弃化疗最终死亡,其余9例患儿均未接受化疗最终死亡。结论:儿童non-DS-AMKL较为少见,临床诊断困难,尽早明确MICM分型有助于确诊,基因检测对于明确诊断和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化疗后获得CR的患者,尽早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可能是治愈AMKL的有效手段。

陈运春,黄盱宁,孔嫦瑛,胡建东[5](2021)在《无创假阴性2家系研究》文中提出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NIPT)通过采集孕妇静脉血来检测胎儿是否患3种常见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21-三体综合征(Down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爱德华氏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Patau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CH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畸形,是由原发性胚胎发育异常所致的心脏和胸腔内大血管结构异常,其发病率在活产新生儿中占0.5%~1.0%,在死胎中可高达3.0%[1]。本文对2例无创检查阴性伴CHD的先证者及父母进一步行细胞遗传学检查,进行观察性研究分析,探讨其成因及对策。

汤镇川[6](2021)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在不明原因智力障碍/发育迟缓患儿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y analysis,CMA)在诊断未被明确病因的存在智力和发育问题的患儿中作用及分析拷贝数变异在遗传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安徽省儿童医院小儿神经康复科门诊诊治的149例不明原因智力障碍(intellectual disability,ID)/发育迟缓(developmental delay,DD)患儿,采集患儿外周血样本2ml后通过CMA对患儿进行拷贝数分析,所得原始样本数据与人类基因组核对匹配,查询数据库进行比对。并整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在149例患儿中,男患儿人数是女患儿的1.2倍。149位患儿经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检测出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共36例,26例属于数据库中明确记录的微重复/微缺失综合征。片段大小范围在0.15Mb到15.4Mb之间。其中包括28例微缺失和8例微重复,现数据库及文献报道过的相关综合征有26例。Angelman/Prader-Willi综合征5例,Williams–Beuren综合征4例,15q13.3微缺失综合征2例,Xq28(MECP2)微重复综合征2例,Kleefstra综合症(9q34.3微缺失综合征)2例,猫叫综合征(Cri du chat syndrome)、Xp11.22重复综合征、1p36微缺失综合征、2q33.1缺失综合征、先天性Rett综合征、Mowat-Wilson syndrome、朱伯特综合征(Joubert syndrome)、Phelan Mc Dermid综合征(22q13缺失综合征)、10p15.3微缺失综合征各1例。阳性率24.2%。在36例致病性CNV患儿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伴先天发育畸形和特殊面容的有13例,占36.1%(13/36),伴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ASD)有4例,占11.1%(4/36)神经影像检查提示异常19例,占52.7%(19/36),脑电图检查提示异常4例,占11.1%(4/36)。临床意义不明CNV共48例,占32.2%,可能致病性CNV有6例,可能良性CNV 8例,28例CMA判定结果为良性CNV,23例CMA检测结果提示在检测范围内未见异常,结果阴性。经CMA检测得到126例含有拷贝数变异,现将其分为单纯智力障碍患儿与癫痫伴智力障碍患儿两组,两组致病性CNV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发现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存在于绝大部分的ID/DD患儿中,通过基因检测技术,我们发现并解读相应拷贝数临床意义,为临床的诊疗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24.2%患儿存在有临床意义的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检测对儿科临床遗传学研究非常重要。研究表明CMA能高效的检测染色体拷贝数拷贝数是否存在微重复或微缺失,用于临床上不明原因ID/DD的患儿病因学检查,可有效提高致病因素的检出率,降低诊断的经济成本,更好的了解病因。CMA在ID/DD患儿的遗传学诊断中非常具有临床实用性。对于ID/DD的儿童,可将CMA检测作为遗传学病因学的诊断测试。

孙燕,罗荣华,王绪栋,孟庆美,王兆辉,常光妮[7](2020)在《儿童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4例临床资料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总结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cute megakaryoblastic leukemia,AMKL)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收集4例婴幼儿AMKL患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患儿中男1例、女3例,2例为新生儿起病,2例为幼儿期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感染。4例患儿血清骨髓细胞小巨核酶标均为阳性。3例患儿白血病免疫分型中CD41、CD61表达阳性,2例髓系抗原CD13、CD33阳性,1例T淋巴细胞抗原CD9、CD36阳性。3例患儿染色体核型分型为21三体综合征2例、复杂多倍体核型1例。2例患儿接受阿糖胞苷、蒽环类药物化疗方案治疗,随访中患者均无事件生存。结论 AMKL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感染,患儿存在巨核细胞特异性标志CD41、CD61表达,还可存在髓系抗原(CD13、CD33)及T淋巴细胞抗原(CD9、CD36)表达。21三体综合征可能是AMKL的易感人群,非21三体综合征的AMKL患儿染色体核型多为复杂核型。阿糖胞苷、蒽环类药物化疗方案治疗AMKL有效。

康天,张月华[8](2020)在《癫痫共患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癫痫与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十分常见的具有高共患病几率的两组神经系统疾病。近年来,癫痫-ASD共患病的发病率高于癫痫与ASD单独的发病率,且癫痫ASD共患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提示癫痫与ASD之间存在相关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目前对癫痫-ASD共患病的研究有限,其发病原因及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已知的癫痫和ASD病例中约半数具有遗传基础。染色体检查、全基因组、外显子组测序加深了临床对癫痫-ASD共患病的分子遗传学病因的认识。此文总结了癫痫-ASD共患病常见的3种染色体异常和17种基因突变,从分子遗传学角度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深入探讨,了解该共患病的共同遗传基础。

石秀伟[9](2020)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因素与染色体核型、基因突变表现的差异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不同体质的MDS患者染色体核型、基因突变及预后的差异。方法:对313例MDS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194例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基因突变状态。依据IPSS-R系统将患者进行预后分级,并将染色体核型分为“好”、“中”“差”三级,“好”包括IPSS-R系统“好”与“极好”,“差”包括IPSS-R系统“差”与“极差”。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将全部患者进行体质分类。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中医体质因素与染色体核型及MDS常见突变的差异性及相关性、预后的差异性。结果:1.所有行染色体分析的313例患者中,MDS患者体质以偏颇体质为主,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血瘀质和湿热质较常见。相对低危组与相对高危组中血瘀质比例差异有显着性(P<0.05),其余体质差异无显着性(P>0.05)。2.MDS患者伴染色体异常者占51.76%(162/313),最常见异常染色体为+8,共36例。3.中医体质在染色体核型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偏颇体质占比大,染色体核型“好”组最常见的为气虚质、“中”组最常见的为阴虚质、“差”组最常见的为血瘀质。4.不同体质MDS患者染色体核型比例的差异有显着性(P<0.05);经两两比较得:血瘀质多见于核型“差”组。5.所有行染色体分析的313例患者,随访期内死亡95例,核型“好”组患者随访期间未得出中位生存时间,核型“中”、“差”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19、14个月,不同核型组间患者生存时间的差异有显着性(P<0.05);将MDS患者常见的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血瘀质、湿热质五种体质进行生存分析,气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22、19、15个月,阳虚质、阴虚质患者在随访期内未得出中位生存时间,组间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6.所有行基因突变检测的194例患者,在相对危险度分层(相对低、高危)中,TET2基因突变率差异无显着性(P1>0.05);ASXL1、TP53与RUNX1基因突变率差异均有显着性(P2、P3、P4均<0.05)。7.不同体质MDS患者TET2、ASXL1、TP53与RUNX1基因突变率差异均无显着性(P值均>0.05)。8.所有行基因突变检测的194例患者中81例死亡,TET2、RUNX1突变型和野生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P值均>0.05);ASXL1、TP53突变型和野生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P值均<0.05)。结论:1.MDS患者较常见体质为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血瘀质和湿热质。血瘀质患者在相对高危组所占比例比相对低危组高,且中位生存时间最短,提示血瘀质较其它体质预后差。2.ASXL1、TP53、RUNX1突变的患者向高危进展的风险大,ASXL1、TP53突变型患者生存期更短,揭示其可作为MDS预后不良因素,可能作为疾病进展的一个动力因素。3.中医体质与MDS相对危险度分层(相对低、高危)、染色体核型及预后均有一定联系,中医体质可作为MDS预后评估的参考因素。将中医体质与遗传学进行研究,有利于及时判断MDS预后,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李泽许,马晴雯,曾凡一[10](2020)在《唐氏综合征常见伴发性血液病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 DS)是全世界最为常见的染色体数目异常导致的遗传病,患儿通常表现出严重的出生缺陷及发育异常。令人意外的是,DS患者不易患实体瘤,但高发血液疾病,尤其是暂时性骨髓增生异常(transient myeloproliferative disorder,TMD或者transient abnormal myelopoiesis,TAM)、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cute megakaryoblastic leukemia,AMKL)和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B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这3种血液疾病在DS患者中发病率远高于常人,其发病机制不仅与21号染色体上部分基因拷贝数增加现象相关,其他染色体上基因的异常表达也参与其中。本文针对DS患者常发血液病的临床症状及近几年相关发病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DS血液疾病发病机制提供参考,同时期望有助于该类特殊人群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

二、22例Down综合征细胞遗传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2例Down综合征细胞遗传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
    实验室检查
    预后积分系统评价
    治疗方案
    疗效判断标准及随访
    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临床特点
    3种预后积分系统比较
    治疗与结局
    生存分析
讨论

(3)8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基因突变及相关病因研究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对象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2 实验方法
        2.1 资料采集
        2.2 数据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一般临床情况
        3.1.1 性别
        3.1.2 年龄
        3.1.3 临床表现
        3.1.4 诊断亚型分布情况
        3.1.5 预后分层情况
        3.2 实验室检查
        3.2.1 血常规分析
        3.2.2 淋巴细胞分析
        3.3 专科检查
        3.3.1 骨髓形态学检查
        3.3.2 骨髓活检及流式
        3.3.3 染色体核型分析
        3.3.4 基因突变分析
        3.4 治疗
    4 讨论
        4.1 年龄
        4.2 血常规分析
        4.3 染色体核型
        4.4 基因突变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4)儿童non-DS-AMKL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入组患儿
    AMKL诊断标准
    实验室检查
    治疗方案
    疗效判断
    统计学分析
结果
    患儿的临床特征
    外周血象
    骨髓细胞形态及流式细胞术检查结果
    细胞遗传学检查结果
    治疗效果和转归
讨论

(5)无创假阴性2家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病例1
        1.1.2 病例2
    1.2 仪器与试剂
    1.3 方法
2 结果
    2.1 病例1
    2.2 病例2
    2.3 2家系情况对比结果
3 讨论

(6)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在不明原因智力障碍/发育迟缓患儿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及方法
        2.2.1 试剂及仪器
        2.2.2 目的基因的提取
        2.2.3 CMA检测流程
        2.2.4 基因检测结果分析及判读
        2.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ID/DD患儿CNV检测结果
        3.1.1 ID/DD患儿致病性CNV结果分析
        3.1.2 ID/DD患儿临床意义不明CNV结果分析及父母验证
        3.1.3 ID/DD患儿可能致病CNV结果分析
    3.2 单纯智力障碍患儿与癫痫伴智力障碍患儿对比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在智力障碍儿童病因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7)儿童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4例临床资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分析
2 讨论

(9)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因素与染色体核型、基因突变表现的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MDS患者中医体质因素与染色体核型差异性研究
    临床资料
        一、研究对象
        二、西医诊断标准
        三、中医体质分型标准
        四、病例选择标准
        (一) 纳入标准
        (二) 排除标准
        五、患者临床分类资料
    实验研究
        一、实验材料
        (一) 主要仪器
        (二) 主要试剂
        二、实验方法
        (一) 染色体制备
        (二) R显带
        (三) 染色体核型分析
        三、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一、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一) 中医体质在MDS的分布
        (二) 相对低危组、相对高危组MDS患者的体质分布
        二、不同体质MDS患者染色体核型之间的差异
        (一) 染色体核型分布情况
        (二) 体质在染色体核型中分布情况
        (三) 不同体质MDS患者染色体核型之间的差异
        三、生存分析
    讨论
        一、现代医学对MDS的认识
        二、MDS与染色体核型
        三、中医学对MDS的认识
        (一) 中医病因病机
        (二) 辨证治疗
        四、中医体质与MDS
        五、研究结果
        (一) MDS患者的体质分布
        (二) 不同体质MDS患者染色体核型之间的差异性
        六、生存分析
第二部分 MDS患者中医体质因素与基因突变差异性研究
    临床资料
        一、研究对象
        二、西医诊断标准
        三、中医体质分型标准
        四、病例选择标准
        五、患者临床分类资料
    实验研究
        一、实验材料
        (一) 主要仪器
        (二) 主要试剂
        二、实验方法
        (一) 骨髓单个核细胞提取
        (二) DNA提取
        (三) PCR检测
        (四) 扩增产物检测
        (五) 过柱纯化
        (六) 测序
        三、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一、MDS患者不同体质基因突变之间的差异
        (一) 基因突变的分布情况
        (二) 不同体质MDS患者基因突变率的差异
        二、生存分析
    讨论
        一、TET2基因
        二、ASXL1基因
        三、TP53基因
        四、RUNX1基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遗传学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四、22例Down综合征细胞遗传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J]. 郑夏,徐基昕,蒋卫芹,孔令军,赵文理.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22
  • [2]伴 WT1、MLL-PTD、EVI1基因的幼儿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的表型与遗传学分析[J]. 赵理平,陈兴,李漫江,邓焕良.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21(07)
  • [3]8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例分析[D]. 朱亚男.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儿童non-DS-AMKL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J]. 林少汾,郭淑仪,刘苏,王健,黄科,黎阳,方建培,周敦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21(02)
  • [5]无创假阴性2家系研究[J]. 陈运春,黄盱宁,孔嫦瑛,胡建东.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1(05)
  • [6]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在不明原因智力障碍/发育迟缓患儿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 汤镇川.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7]儿童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4例临床资料分析[J]. 孙燕,罗荣华,王绪栋,孟庆美,王兆辉,常光妮. 山东医药, 2020(30)
  • [8]癫痫共患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J]. 康天,张月华. 癫痫杂志, 2020(04)
  • [9]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因素与染色体核型、基因突变表现的差异性研究[D]. 石秀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10]唐氏综合征常见伴发性血液病的研究进展[J]. 李泽许,马晴雯,曾凡一. 国际遗传学杂志, 2020(03)

标签:;  ;  ;  ;  ;  

22例唐氏综合征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