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农药能否取代化学农药(论文文献综述)
周雯[1](2021)在《蔬菜害虫治理中的农户认知、决策及药剂治理现状与对策》文中指出长期以来,害虫的发生及危害一直是影响蔬菜高效、优质、安全生产的重要问题。害虫治理是蔬菜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剂防治在蔬菜害虫治理中起着关键作用。由于蔬菜用药的高要求、菜田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和害虫发生规律的复杂性,加之抗药性的快速发展,蔬菜害虫治理面临不小的挑战,蔬菜害虫治理中药剂的高效、安全使用成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影响治理质量的因素是复杂的,实施科学治理的前提首先要明确蔬菜害虫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农户主体出发,研究农户农药认知与用药决策行为,系统分析了两类重要蔬菜害虫治理中药剂利用现状,并在田间药效验证的基础上对代表性害虫提出化防药剂建议,以期为蔬菜害虫的科学药剂防治提供依据。本文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结论如下:1、以江苏省181个农户调查数据为案例,对农户认知与用药行为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户对蔬菜害虫用药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菜农对害虫和农药使用认知不理想,61.3%的农户仅认识部分害虫,58.6%的农户不关注农药防治靶标,且违规用药现象普遍,不科学不规范用药行为占比达52.5%。实证结果表明,菜农受教育程度、蔬菜种植面积、接受技术指导程度、对蔬菜害虫认知水平、对农药作用靶标的关注、对农药相关条例的关注均对合规用药行为呈正向影响,而种植年限呈负向影响;2、选择茄科和十字花科两类重要蔬菜为目标,检索归纳并比对中国农药信息网农业部登记药剂与实际生产中推荐/常用药剂,分析该两类蔬菜害虫登记农药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完善用药决策规范和依据。结果表明,截至2020年9月,茄科和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登记药剂种类广泛,重要害虫药剂选择充分,但仍有部分登记药剂滞后,品种结构不合理,决策信息不充分,依然存在常发虫害无药可用、常用农药未经登记的问题,且登记数据库中化学农药、单剂农药等老旧农药占比大;3、选择前述两类重要蔬菜上代表性害虫为对象,选取几种代表性防治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验证登记药剂药效并评价常用药剂的防治效果,以筛选出高效、安全、持久、经济的防治药剂种类。小青菜小菜蛾药效试验结果显示,10.5%三氟甲吡醚和60g/L乙基多杀菌素对小菜蛾防效最好,药后7d校正防效分别达94.4%和90.4%。辣椒烟粉虱药效试验结果显示,75g/L阿维·双丙环虫酯和22%螺虫·噻虫啉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良好,药后7d防效均达90%以上。且部分登记药剂防效验证结果较好,部分常用或推荐药剂安全高效,复配剂的防效均显着优于其单剂,1.5倍剂量一般比田间推荐剂量防效好,化学农药见效略快,生物农药防效更持久。针对以上研究结论与存在问题,从蔬菜种植户、政府监管、市场主体、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政府部门加强指导,提高菜农用药水平;(2)农业农村部农药管理部门应完善农药登记,国家给予政策补贴;(3)建立科学智能的害虫管理决策系统,畅通防治信息渠道;(4)重视药剂防治研究,加快绿色安全高效药剂研发;(5)市场监管加大力度,规范从业人员队伍。
张康洁[2](2021)在《产业组织模式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实现连续增长,农业综合产能快速提升。与此同时,过度依赖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生产方式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引起了严峻的农业环境和农产品安全问题。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满足消费者的安全农产品需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绿色生产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引导其实施绿色生产行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受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当前农户绿色生产实施程度并不高。产业组织模式作为联结农户与产业组织间关系的利益分享方式,可通过引导、规制等多种途径对农户生产行为产生影响,有可能成为改善农业绿色生产的内在动力。农户如何做出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决策?不同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如何影响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绿色生产如何进一步影响农户收入?深入开展上述问题的研究,可为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和保障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益借鉴。论文以稻农为研究对象,以湖北、安徽、黑龙江和吉林四省1487户调查数据和多案例资料为基础支撑,以稻农减肥减药的绿色生产行为为研究主题,将绿色生产行为界定为对商品有机肥、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病虫农害绿色防控技术和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的采纳行为,通过建立“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绿色生产行为—收入效应”系统分析框架,探究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机制及其对收入的影响。首先,采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探究稻农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决策,并阐明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的制度安排对绿色生产作用过程。其次,遵循“绿色生产技术—绿色生产行为”分析思路,运用Multivariate Probit模型探索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采用不同绿色生产技术的作用程度及差异;基于多元处理效应和Ordered Logit模型,引入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进一步揭示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作用机制。然后,采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和OLS模型、无条件分位数回归(UQR)探究稻农进行绿色生产的收入效应,以及绿色生产采纳度对稻农收入的影响及其异质性。最后,从产业组织角度,采用案例分析,从实践层面剖析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的驱动成效和保障。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为应对水稻生产资源与环境方面的挑战,绿色化、精准化和组织化成为水稻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第二,水稻种植面积、参加水稻技术培训次数、信息获取难易程度等交易特征和周围有水稻合作社、周围有稻米加工企业等市场环境是影响稻农选择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的重要因素,且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主要通过事前控制、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对稻农绿色生产发挥作用。第三,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采纳不同绿色生产技术的影响存在内部差异性;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既可以直接驱动稻农实施绿色生产,还可以通过强化绿色认知实现间接驱动,政府宣传对稻农绿色认知具有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第四,实施绿色生产会促进稻农增收,在反事实假设下,实施绿色生产的稻农若未实施,其单位面积水稻收入要低9.2%;未实施绿色生产的稻农若实施,单位面积水稻收入要高107.7%;绿色生产采纳度对水稻收入具有显着促进作用,且对低收入稻农的增收效果优于高收入稻农;因此,实施绿色生产不仅能提高稻农收益,还有利于缓解稻农内部收入差距。第五,利益联结、生产过程控制以及外部资源整合是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驱动水稻产业绿色发展的根本保障。据此,论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引导稻农参与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二是创新产业组织模式,促进稻农实施绿色生产;三是多角度提升稻农绿色生产采纳度,全方位助推水稻收入稳步增长;四是破除产业组织与稻农的联结障碍,强化双方合作基础与制度保障。
王亮亮[3](2021)在《有机磷酸酯毒性预测及其与AChE作用机理分子模拟》文中认为有机磷酸酯(OPs)是公共安全中必须高度关注的危险化学品,其在农药和神经毒剂中的持续违规违法滥用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快速准确评估OPs的毒性并探究其致毒机理,对该类危险化学品的早期风险评估、科学高效监管及化学安全威胁地快速处置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毒性数据的积累、计算能力的提升、智能算法的发展及分子模拟技术的完善,推动了计算机建模和分子模拟分别在毒性预测及致毒机理模拟研究中的广泛应用,有效弥补了实验毒性评估通量小、周期长以及单纯依靠实验技术难以准确获得致毒机理过程的不足。然而,目前针对OPs的毒性预测及其致毒机理模拟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和尚未解决的问题。现有毒性预测模型中OPs数据少、结构单一及模型验证不足等问题,导致其实际毒性预测能力及应用范围比较局限。在OPs与乙酰胆碱酯酶(ACh E)作用机理模拟研究中,磷酰化和老化反应过程及其分别与OPs离去基团和老化基团之间的关系规律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论文围绕上述问题,采用定量构毒关系(QSTR)和量子力学/分子力学(QM/MM)及分子动力学(MD)模拟技术,开展了OPs毒性预测及其与ACh E作用机理分子模拟研究,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基于从公共、商业数据库以及专业文献中收集的OPs信息数据,自主研发了具有数据浏览、查询及管理维护功能的OPs信息数据库系统(OPPTox),包含621种OPs、5870种毒性数据、9836种基本理化性质数据以及37种毒性种属,为后续毒性预测模型开发及机理模拟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此外,在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结合OPs自身化学结构及其与ACh E作用机理特点,设计了50种可反映OPs热力学性质、反应活性、极性、关键原子电荷及化学键键级的量子化学(QC)描述符。并自主研发了能够批量自动化计算提取所设计QC描述符的Quantum软件,有效解决了采用QC方法表征OPs结构的难题。还分别利用Multiwfn和分子操作环境(MOE)软件补充计算了9种QC和206种二维(2D)分子描述符。计算提取的描述符集为后续OPs毒性预测模型的构建提供了充足的结构特征参数。(2)严格遵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建模原则,基于相对全面的OPs急性毒性数据集及计算提取的QC和2D分子描述符集,结合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成功开发了十种可实际应用于预测OPs在大鼠小鼠多种给药途径中急性毒性及其对人源乙酰胆碱酯酶(h ACh E)抑制活性的QSTR模型。这些稳健(Q2cv=0.524~0.854)且外部预测能力良好(Q2ext=0.604~0.877)的QSTR模型,可为OPs的早期风险评估和科学高效监管提供重要的理论技术支撑。通过对大鼠小鼠多给药途径QSTR模型性能、特征参数相似性及数据集中共享OPs实验数据的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与大鼠小鼠两个物种的影响相比,给药途径对OPs急性毒性的影响更为显着。基于OPs大鼠小鼠口服急性毒性及其对h ACh E抑制活性的高质量(Q 2cv(29)0.65,Q 2ext(29)0.69)一致性QSTR模型,探讨了OPs体外分子水平毒性与体内动物水平毒性的外延性问题,结果发现不能简单利用OPs体外酶抑制活性实验数据直接评估其体内口服急性毒性。这些源自哺乳动物物种、给药途径及分子水平酶抑制活性对OPs急性毒性影响的新发现,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加深我们对OPs急性毒性的认知,也可为其他类危险化学品的毒性预测研究提供重要参考。此外,我们还利用开源的康斯坦茨信息挖掘器(KNIME)平台,搭建了包含六种机器学习算法的QSTR建模流程,极大方便了后续QSTR模型的构建完善及未知OPs的急性毒性预测。(3)基于构建的OPs与h ACh E作用机理QM/MM MD计算模拟流程,开展了Anatoxin-a(s)、梭曼、环沙林、塔崩及VR五种OPs与h ACh E之间磷酰化和老化反应机理的计算模拟研究。对于磷酰化反应,从理论上发现S构型Anatoxin-a(s)具有更高的磷酰化反应活性(反应能垒比其R构型低1.3 kcal·mol-1),而叔胺氮原子质子化状态对该反应过程影响不大,磷酰化反应完成后的加合物结构即为老化后状态,很难进行重活化,这可能是Anatoxin-a(s)速杀性及致命性强的重要原因。此外,还阐释了离去基团的离去能力对OPs磷酰化反应机理的影响规律,即含易离去基团的OPs倾向于协同反应机理,而含不易离去基团的OPs更可能采取逐步的缔合反应机理。对于老化反应,老化基团结构对老化反应机理的影响较小,除Anatoxin-a(s)不存在老化过程外,其余四种OPs老化均为Glu202介导水分子参与的协同反应机理。QM/MM计算得到的老化反应能垒与实验换算的能垒比较吻合(误差均在2 kcal·mol-1左右),且二者数值大小趋势一致,有望直接利用老化反应能垒计算值进行未知OPs老化反应速率的虚拟评估。OPs分子层面致毒机理的新发现,不仅对解析新结构OPs的致毒机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也可为新型解毒剂研发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理论指导。
高杨杨[4](2021)在《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对炭疽病菌的毒力差异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作为世界第三大类杀菌剂,以其结构新颖、高活性、抑菌谱广等特点吸引了全球各大公司及科研单位的广泛关注。该类杀菌剂初期品种少抑菌谱较窄主要防治担子菌引起的病害,以第三代SDHI类杀菌剂啶酰菌胺为转折点后期开发的品种均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新的SDHI类杀菌剂对不同种类甚至同一种类不同种间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差异大,原因及规律尚不明确,而进一步明晰该类药剂活性分子结构群与靶标群的作用模式可为广谱高效新药剂的研发指明方向。因此,围绕上述问题,比较了6种典型SDHI类杀菌剂的抑菌谱及田间防治炭疽病效果,系统评估了SDHI类杀菌剂与SDHA/B/C/D亚基的结合模式,探究了药剂与SDHB/C/D亚基结合偏好性,分析SDHI类药剂对病原菌菌体的膜渗透性能,从靶标和非靶标两方面系统阐述SDHI类杀菌剂的抑菌活性差异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SDHI类杀菌剂抑菌谱差异大室内毒力结果发现6种典型SDHI类药剂对19种病原真菌表现生物选择活性。仅苯并烯氟菌唑对不同炭疽菌表现优异的抑制活性EC50<1.27 mg/L,吡唑萘菌胺和氟唑菌酰胺仅对炭疽菌的菌丝生长表现中等的抑制活性EC50<20.71 mg/L、对其他生长阶段EC50>500 mg/L,而炭疽菌对氟唑菌酰羟胺、氟吡菌酰胺和啶酰菌胺表现天然不敏感,各生长阶段EC50>500 mg/L。离体活体试验和田间试验中苯并烯氟菌唑和吡唑萘菌胺180 g a.i./ha具有较高的潜力防治田间作物炭疽病。SDHI类杀菌剂中氟吡菌酰胺和啶酰菌胺对稻梨孢菌、贝格伦葡萄座腔菌和镰孢菌抑制活性低甚至无抑制活性,该敏感性结果与炭疽菌反应一致。SDHI类杀菌剂对灰葡萄孢菌、核盘菌、多主棒孢霉、黄褐孢霉菌、美澳型核果褐腐菌、菊池链格孢等病原真菌各生长阶段抑制活性均较高EC50<7.79 mg/L。其中吡唑酰胺类药剂的抑菌活性高于吡啶酰胺类和吡啶乙基苯甲酰胺类药剂。2.SDHI类杀菌剂对病原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与其抑菌活性呈正相关SDHI类杀菌剂中苯并烯氟菌唑对胶孢炭疽菌呼吸速率、线粒体活力、ATP含量和膜电位抑制作用最强。炭疽菌呼吸速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经高浓度处理后,苯并烯氟菌唑可显着抑制炭疽菌的呼吸速率且随着时间延长抑制率逐渐升高,其次吡唑萘菌胺和氟唑菌酰胺对炭疽菌呼吸速率的抑制活性略低于苯并烯氟菌唑,氟唑菌酰羟胺、啶酰菌胺和氟吡菌酰胺对炭疽菌呼吸速率影响较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6种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线粒体活力的抑制作用逐渐提高,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氟唑菌酰胺、氟唑菌酰羟胺、氟吡菌酰胺、啶酰菌胺处理12 h时,线粒体活力比空白对照组分别降低49.95%-57.84%、55.58%-61.53%、48.07%-60.91%、38.41%-8.38%、50.76%-52.47%和49.15%-57.71%。而药剂处理对炭疽菌菌体内ATP含量变化没有明显的时间效应,但与其他药剂相比,苯并烯氟菌唑仍能够显着降低菌体ATP的水平。药剂处理6 h后,胶孢炭疽菌膜电位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苯并烯氟菌唑对膜电位的影响程度最大,Q3区细胞所占比例为88.5%,其次氟唑菌酰胺比例为70.7%,吡唑萘菌胺处理后,Q3区细胞所占比例为60.6%。氟吡菌酰胺和啶酰菌胺对胶孢炭疽菌线粒体膜电位损伤较小,Q3区细胞比例为38.5%和20.3%。另外,6种SDHI类杀菌剂均可显着影响灰葡萄孢菌的线粒体功能,这与其对灰葡萄孢菌优异的抑制活性有关。3.SDHI类杀菌剂对不同菌琥珀酸脱氢酶抑制活性呈现多样性镰孢菌、稻梨孢菌与不同炭疽菌种SDHB/C/D亚基氨基酸序列亲缘关系近、保守性强在遗传进化中聚为一簇,且在结合腔区域内及非结合腔内存在一些比较保守的氨基酸位点:SDHB-113Q/G、185S、254T、256A;SDHC-69E/G、94F、148Y/F、162W;SDHD-89D、99I、127T/M、137V、142Y、170S,卵菌与植物遗传进化关系近聚为一簇,线虫、果蝇与哺乳动物聚为一簇,聚类分析的结果与病原菌对SDHI类药剂的敏感性反应一致。靶基因表达量是检测药剂能否激发靶标受体而对病原菌发挥抑制作用的关键指标。SDHI类杀菌剂处理并不会引起SDHA亚基基因表达量变化,随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和氟唑菌酰胺处理时间的延长,炭疽菌SDHB/C/D亚基基因表达量显着升高;氟唑菌酰羟胺、氟吡菌酰胺和啶酰菌胺处理后,灰葡萄孢菌SDHB/C/D亚基基因表达量显着升高,而炭疽菌SDHB/C/D亚基基因表达量并未发生显着变化,证明抑菌活性低的药剂可能与病原菌靶标蛋白结合力弱或进入菌体的量少而未能激发靶标基因的表达。SDHI类杀菌剂对炭疽菌活体酶活和离体酶活抑制作用呈现不同的规律。活体酶活试验中SDHI类杀菌剂对炭疽菌琥珀酸脱氢酶抑制活性与室内毒力结果一致。而离体酶活试验中SDHI类杀菌剂对炭疽菌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其中苯并烯氟菌唑对酶活性抑制作用最强IC50值为0.16μM,其次氟唑菌酰胺IC50值为0.49μM,吡唑萘菌胺对酶的抑制活性略低于苯并烯氟菌唑和氟唑菌酰胺,IC50值为1.21μM,而氟唑菌酰羟胺、氟吡菌酰胺和啶酰菌胺对酶的抑制活性较低,IC50值分别为31.31、22.45和16.35μM。由氟唑菌酰胺对酶活性的强抑制作用,推断除靶标因素参与SDHI类杀菌剂抑菌活性差异外,可能还存在其他途径。4.胶孢炭疽菌SDHA/B/C/D亚基的异源表达体系构建以p ET28A为载体成功构建p ET28A-SDHA、p ET28A-SDHB、p ET28A-SDHD和p ET28A-SDHC质粒并转入ROSETTA2表达菌株,测序成功后在适宜条件下诱导蛋白表达,其中炭疽菌SDHA/B/D亚基均在上清中高表达,而SDHC亚基通过尝试BL21、C43测序正确的菌株诱导蛋白表达,也未发现蛋白表达的条带;后续又将SDHA/B/C/D亚基基因同时构建至p ET28A,筛选测序正确的p ET28A-SDHA/B/C/D-ROSETTA2菌株诱导蛋白表达,也未发现SDHC亚基的目标条带;SDHC亚基存在3个跨膜蛋白,我们又尝试将跨膜区分开表达1+2、2+3并在载体上添加促溶标签MBP,最终获得可稳定表达SDHC亚基跨膜区2+3的菌株,通过Ni+柱亲和层析柱法获得高纯度的炭疽菌SDHA/B/C/D亚基。但进行MST试验时置换溶液过A柱后,SDHA/B/C/D亚基均出现不同程度沉淀,因此MST试验不能用于测定SDHI类杀菌剂与SDHA/B/C/D亚基的结合力。后续我们会尝试其他蛋白表达体系对SDHA/B/C/D亚基进行表达或利用DTNB-SH等方法测定SDHI类杀菌剂与胶孢炭疽菌SDHA/B/C/D亚基的结合力。5.SDHI类杀菌剂对Cg SDHB亚基结合偏好性在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中敲除SDHB亚基基因后会导致其对苯并烯氟菌唑的敏感性显着降低,EC50为31.99 mg/L,而对吡唑萘菌胺、氟唑菌酰胺、氟唑菌酰羟胺、氟吡菌酰胺和啶酰菌胺的敏感性未发生明显变化,EC50值分别为5.61、8.06、>500、>500和>500 mg/L。Cg SDHB亚基基因回复菌株对6种SDHI类杀菌剂的敏感性与野生型菌株无显着性差异。表明不同结构药剂对Cg SDHB亚基存在结合偏好性引起蛋白-药剂结合模式的特异性,是否与Cg SDHB亚基结合是SDHI类杀菌剂抑菌活性差异的原因之一。经过验证超过300个Cg SDHC/D亚基基因敲除转化子,均未发现正确的转化子,确定Cg SDHC/D亚基基因为敲除后易致死基因。表型方面,与野生型相比,Cg SDHB亚基基因敲除突变体生长速率明显降低,且菌丝末端尖端分支增加、菌丝间隔膜发育不全,分生孢子产量和萌发率显着降低,另外Cg SDHB亚基基因敲除突变体对渗透胁迫和氧化应激以及细胞壁干扰剂的抗性与野生型无明显差异。6.SDHI类杀菌剂与Cg SDHB/C/D亚基结合模式不同6种SDHI类杀菌剂与胶孢炭疽菌琥珀酸脱氢酶结合力存在多样性。其中苯并烯氟菌唑与琥珀酸脱氢酶结合能力最强,结合能为-18.22 kcal/mol,其次为吡唑萘菌胺、氟唑菌酰胺、氟唑菌酰羟胺、氟吡菌酰胺和啶酰菌胺,结合能分别为-16.80、-14.40、-10.07、-6.32和-5.61 kcal/mol。静电作用能、范德华作用能和非极性溶剂化作用能有助于药剂与琥珀酸脱氢酶的结合,范德华作用能贡献值最大,而极性作用能不利于药剂与琥珀酸脱氢酶结合。动力学结合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苯并烯氟菌唑与炭疽菌SDHB/C/D亚基形成的结合构象最稳定,可与结合腔内的关键活性位点作用产生氢键和疏水作用力。自由能分解方法显示SDHI类杀菌剂与残基(B-200P、B-204W、C-76S、C-77I、D-135Y)的结合差异驱动SDHI类杀菌剂对炭疽菌的选择活性,后续我们将通过氨基酸定点突变的方法验证哪个氨基酸残基对选择活性起决定作用。7.苯并烯氟菌唑具有优异的膜渗透性能药剂膜渗透性能是药剂发挥抑菌活性的关键因素。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菌体的渗透率表现差异,对胶孢炭疽菌菌体的渗透率为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氟唑菌酰羟胺>啶酰菌胺>氟吡菌酰胺>氟唑菌酰胺,除吡唑萘菌胺(渗透率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降低)外,其他5种药剂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药剂的渗透率逐渐提高。对灰葡萄孢菌菌体渗透率,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氟唑菌酰羟胺>氟唑菌酰胺>啶酰菌胺>氟吡菌酰胺。对药剂在不同时间段内菌体渗透量的动力学模拟,发现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的渗透速率规律一致,随着处理时间延长,渗透速率逐渐降低,不同药剂高浓度处理的渗透速率高于低浓度处理。
赵秋倩[5](2021)在《技术推广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及其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加速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质量兴农战略的重要命题。目前,农业生产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化学投入品的过量施用,不仅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地板”的抬升,而且容易引发农业污染与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推进农药减量施用已经成为农业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内容,但是农药减量行动的开展依然面临重重困境。一方面农户家庭就业非农化现象严重,留守劳动力生产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农药减量施用的替代技术较为复杂,农药减量行动的技术支撑体系还不完整。因此,有必要从技术推广视角研究农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切实破解农户农药减量施用中的劳动力困境与技术难题,达到技术要素助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效果。基于此,本文以蔬菜种植户为研究对象,在系统综述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创新扩散理论、技术推广框架理论和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等理论,构建了“技术推广类别(推广技术属性)——技术推广组织方式——技术推广渠道”的分析框架,系统研究技术推广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机理及其效应。利用山东省和陕西省957户蔬菜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对样本区域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现状和问题进行剖析,分别从技术推广的内容属性、组织方式、推广渠道三个维度,考察其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行为决策和行为实施的影响机理,并分析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的行为效应,旨在为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实现和政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蔬菜生产中农户农药过量施用问题严重。从农户层面看,菜农过度依赖农药,对农药减量施用存在认知偏差;从村庄层面看,农户行为羊群效应明显,农药减施服务体系亟待完善;从政府层面看,基层农药减量治理悬浮,农药减量支持体系缺乏;从技术层面看,农药减量替代技术较为复杂,替代优势不明显。(2)推广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具有阶段差异。在行为意向阶段,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和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均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且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的边际效应值更高。在行为决策阶段,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具有显着正向影响,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的影响不显着。在行为实施阶段,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和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均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且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的边际效应值更高。(3)技术推广组织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异质性明显。在行为意向阶段,合作社和农技推广站均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农资经销商对其则具有显着负向影响,三者边际效应绝对值为农资经销商>合作社>农技推广站。在行为决策阶段,合作社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农资经销商对其有显着负向影响,农技推广站的影响不显着。在行为实施阶段,合作社和农技推广站均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有显着正向影响,而农资经销商对其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具有显着负向影响。(4)技术推广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且不同渠道之间存在替代、互补关系。在技术推广渠道影响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中,传统人际交往渠道及其下属的人际渠道数量和人际渠道质量、互联网渠道下的互联网浅层使用和互联网深层使用变量均对其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行为决策和行为实施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在行为意向阶段,互联网浅层使用、互联网深层使用均与传统人际交往渠道呈现替代关系。在行为决策和行为实施阶段,互联网浅层使用均对传统人际交往渠道具有显着的替代作用,互联网深层使用与传统人际交往渠道均呈现互补关系。(5)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具有经济效应、生态效应和食品安全效应。进行农药减量施用对蔬菜种植户的亩均年产出影响不显着,对蔬菜种植户亩均年净收益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可以提高蔬菜种植户亩均年收入1845.49元。蔬菜种植户进行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对农业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水平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6)典型案例分析中,合作社的推广示范、替代技术的推广、良好的产销体系,对农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具有积极影响,且农药减量会带来经济、生态、食品安全多方面效益。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注重安全生产导向性,增强农户农药减量意识;推动技术属性与农户资源有效衔接,提升替代技术采纳效果;明晰技术推广组织功能,构建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多渠道融合,创新农户农药减量施用信息传播方式;正视农户分化现实,实施瞄准性农药减量行动支持。
吴程宇[6](2021)在《脱氢枞基抗真菌衍生物的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对天然林业资源松香进行化学结构修饰,设计合成具有高附加值的松香衍生物是天然产物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松香为原料,通过对其羧基化学改性修饰引入噻吩杂环,利用活性亚结构拼接原理,向松香骨架中引入酰基硫脲、酰胺、酰腙、噻二唑等活性基团设计合成四类松香基衍生物,并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抗真菌活性研究,初步建立其抗真菌活性构效关系,从而为高效松香基抗真菌药剂分子的合成提供理论指导,得到结论如下:(1)以松香为原料,经酰氯化、酰基硫脲化、酰胺化、亲核取代、亲核加成等反应,合成了脱氢枞基酰基硫脲、脱氢枞基酰胺、脱氢枞基酰腙、脱氢枞基噻二唑四类共80个化合物。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电喷雾质谱及元素分析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确定了其结构。(2)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所合成的脱氢枞基衍生物进行抗真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脱氢枞基衍生物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脱氢枞基酰基硫脲类化合物对苹果腐烂真菌抑制活性较高,其中化合物2B在50μg/m L浓度下对苹果腐烂真菌抑制率为90.90%,其EC50值为2.574μg/m L优于阳性对照多菌灵(2.585μg/m L)。脱氢枞基酰胺类化合物对黄瓜枯萎真菌的抑制活性最佳,其中化合物3E在50.0μg/m L浓度下对黄瓜枯萎病菌抑制率达到100.0%,其EC50值为0.974μg/m L优于多菌灵(0.992μg/m L)。脱氢枞基酰腙类化合物对苹果腐烂真菌具有一定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4C和4F在50.0μg/m L浓度下对苹果腐烂真菌抑制率均大于70.0%,其EC50值分别为15.897μg/m L和14.717μg/m L,均大于多菌灵(2.585μg/m L)。脱氢枞基噻二唑类化合物对油菜菌核真菌具有一定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5B和5I在50.0μg/m L浓度下对油菜菌核真菌抑制率均超过70.0%,其EC50值分别为5.502μg/m L和8.086μg/m L,接近于多菌灵(1.358μg/m L)。初步构效关系研究表明,在噻吩环上引入氟原子及硝基等吸电子取代基能显着提高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3)采用室内盆栽法测定了化合物3E对黄瓜枯萎病菌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3E对黄瓜枯萎病菌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在400.0μg/m L浓度下对黄瓜枯萎病菌的保护效果、治疗效果分别为74.36%和68.51%,均优于多菌灵。同时研究了化合物3E对黄瓜枯萎病菌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合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结果,发现化合物3E可显着影响菌丝的超微结构并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据此初步探究了化合物3E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作用机制,推测药剂分子可能破坏了菌体细胞内膜组织结构,导致细胞液外渗,影响细胞内渗透压平衡,并最终导致菌丝断裂消亡。
韩耿聪[7](2019)在《菜农生物农药施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苏力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环境治理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各个行业的污染问题逐渐重视。当前,相关的环境问题也日益显现。其中,在农业方面,传统农药对耕地的破坏与影响不断显现,使得耕地出现盐碱化,作物难以生长的局面。如果不加以重视,长此以往,传统农药的有害化学成份甚至会渗透到地下水,会严重污染地下水资源、危害人类和各类生物的安全。人们针对农药的污染问题,经过研究与论证,生产出了有别于传统农药的新型农药——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具有安全性与专一性的优点,但在我国,生物农药的施用率却过低。大多数农户在选择使用何种农药进行杀灭害虫时,更趋于选择传统的化学农药,认为化学农药能快速杀灭害虫,能较大程度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此类农户片面看待传统化学农药的优点,而对它们的危害性却弱化看待。在调查中发现,选择长期使用生物农药的农户在年龄、学历、观念上与长期使用传统化学农药的农户是有较大差异的,这个也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引入我国最早、最具代表性的苏力菌为例,对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博罗县、龙门县从事种植生产的80户菜农进行施用苏力菌等生物农药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研究生物农药知识、安全态度、推广力度因素对菜农施用生物农药行为影响。研究表明:首先,从菜农认知方面看,在针对农药,特别是生物农药了解的越多,其选用的意愿就会越强烈。其次,如果菜农接触生物农药的机会越多,对这些生物农药的了解就越多,同时对这些生物农药的安全性和药效也会更加清楚,那么菜农施用的意愿就越明确。另外,在推广渠道的方面上,国家对生物农药推广力度越大,相关的知识获取渠道越多,菜农施用生物农药的意愿就越强烈。针对本文实证结论,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强调应该提高公民农产品消费安全意识,加强农民环保意识;正确定位生物农药应用的作物种类和区域;加强农民培训,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强生物农药研发力度以及强化政府监管职能等对策和措施。
江薰垣[8](2019)在《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类新型杀虫剂的合成》文中指出昆虫GABA受体(GABAr)是一类安全、重要的杀虫剂作用靶标。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被报道可作用于哺乳动物的GABAA受体,由于GABAA受体与昆虫GABAr的同源性,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可能也作用于昆虫GABAr,具有杀虫活性。由于与现有作用于昆虫GABAr的商品化杀虫剂结构的巨大差异,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可能作用于昆虫GABAr的其他作用位点,与现有杀虫剂不产生交互抗性。本研究采用骨架迁跃策略,在芳基吡唑类杀虫剂的基础上设计了新型5,5-二取代-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化合物,旨在开发可作用于昆虫GABAr的新结构杀虫剂,与现有品种交替使用,控制害虫抗药性发展,延长商品化杀虫剂寿命。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底物控制的5,5-二取代-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合成方法。使用简单易得原料:5-氨基-1H-苯基吡唑与丁烯二酸二烷基酯,通过氮杂-Michael加成/SNAr环化串联反应一锅法得到目标产物。当底物苯环为2,4,6-三取代,且4位为强吸电子基团时(如三氟甲基),反应经过氮杂-Michael加成/Truce-Smiles重排/SNAr环化反应机理,生成苯环重排产物。DFT计算结果表明Truce-Smiles重排反应的介入降低了反应能垒,促使串联反应的顺利进行。该方法实现了通过控制苯环上取代基的位置及类型,选择性的高效合成苯环重排或不重排的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化合物,且具有操作简洁、反应条件温和,不使用金属催化剂等特点。在此基础上,合成了系列5,5-二取代-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化合物,并且通过对结构中5位酯基的衍生化,快速得到了系列化合物,为活性筛选提供了基础。采用浸渍法,筛选了目标化合物对敏感品系小菜蛾3龄幼虫的室内杀虫活性,结果显示多数化合物表现出优秀的杀虫活性,特别是化合物5aa,5ac,7a和7g表现出优异的杀虫活性,对小菜蛾幼虫的LC50值在1.03-1.44μg/m L间,显着优于氟虫腈的杀虫活性(LC50=3.02μg/m L)。继续测试了化合物5aa对采自广州市天河区和白云区田间抗性小菜蛾的室内杀虫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5aa对于天河区低抗性(对氟虫腈产生5.2倍抗性)和白云区高抗性(对氟虫腈产生68.9倍抗性)的小菜蛾均表现出优秀的杀虫活性,对低抗性和高抗性小菜蛾的杀虫活性分别优于氟虫腈杀虫活性的8.4倍和64.1倍,化合物5aa与氟虫腈没有产生交互抗性。通过体外降解和ADME实验,证实化合物5aa以其本身的结构起杀虫作用。小菜蛾和果蝇的脑部膜片钳实验证明,化合物5aa对昆虫GABAr产生了影响。继而使用表达了家蝇RDL的爪蟾卵母细胞,通过电生理实验证明化合物5aa为昆虫GABAr的高效拮抗剂,IC50值为32.5 n M。运用计算机模拟对接,研究了化合物5aa与家蝇RDL GABAr相互作用情况,结果表明:与氟虫腈类似,化合物5aa可结合在GABAr的活性区域,但由于分子结构的巨大差异,化合物5aa与氟虫腈在GABAr中的结合方式存在很大差异。两者结合方式的差异,可能是导致化合物5aa对氟虫腈抗性的小菜蛾具有优异杀虫活性的原因之一。总之,本研究发展了一种简洁高效的串联反应,首次合成了5,5-二取代-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并通过控制苯环上取代基的位置及类型实现了其选择性合成。首次系统的研究了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的杀虫活性,获得了一个对田间抗性小菜蛾具有优异杀虫活性的全新结构先导化合物,与氟虫腈没有交互抗性。该先导化合物作为一类全新的昆虫GABAr高效拮抗剂,具有广阔的商品化前景。本论文为后续设计、结构优化,将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开发为一类新杀虫剂奠定了基础。
陈耀忠[9](2018)在《含共轭二烯、砜和吡喃膦氧衍生物的合成与杀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对于农药的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农药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古人对于农药的利用仅局限于某些天然有毒植物以及矿物质,方法单一且可选择性很少,直到近现代化工出现后,人类才逐渐拉开了大规模使用农药的序幕。自德国化学家Schrader于1937年首次发现具有杀虫活性的有机磷化合物开始,有机磷农药历经80多年发展,其品种几乎遍及了农药的所有领域,开发的农药超过300多种,代表性的品种有:杀虫剂-敌敌畏、除草剂-草甘膦、杀菌剂-异稻瘟净等。有机磷农药在经历了辉煌的黄金年代之后,也面临着创制难、抗药性等问题,近些年来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新品种面世。然而有机磷农药由于其价格低廉、生产技术相对简单、分子结构简单易降解、在保护作物具有显着的独特性和实用性优势等特点,依然吸引了众多化学工作者的关注。从2008-2013年全球新化合物申请专利统计显示,杀菌剂是最为热门的研究方向。有机磷农药中,杀菌剂的研究相对杀虫剂和除草剂的研究报道较少,可开发潜力巨大,可开发空间宽广,未来市场价值也比较明朗、乐观,故而开发一种新的有机磷杀菌剂是很值得尝试的。我国是较早生产以及使用农药的大国,但是我国的新农药创制仍处于仿制国外过期专利的制造水平。虽然经过“十五”期间实现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农药品种“零”的突破,初步建立了新农药创制体系,但未来之路仍任重而道远!因此本文基于有机磷化合物在有机合成领域的应用出发,结合新农药创制手段,调研大量文献,通过简便的方法合成出三类含共轭二烯、砜基以及吡喃环膦氧化合物,并对所合成三类化合物进行生物活性初步筛选,以期筛选出具有理想杀菌活性的先导化合物,详细内容总结如下:Part Ⅰ:Suzuki偶联反应构筑含共轭二烯膦氧衍生物共轭二烯类化合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结构广泛存在天然产物、医药、材料以及农药分子中,是一种潜在的生物活性官能团。本文设计以芳醚膦氧联烯和芳基硼酸为底物,经过一系列条件筛选,最终以过渡金属钯催化芳醚膦氧联烯形成含钯物种中间体,再通过转金属化、还原消除作用,成功合成出21种全新含共轭二烯膦氧衍生物,并通过1H NMR、13C NMR、31P NMR以及HRMS等手段对化合物进行表征。Part Ⅱ:磺酰腙双功能化构筑含砜基膦氧衍生物砜基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广谱性活性官能团,存在于诸多医药、农药、染料、材料等精细化学品结构中。目前在有机合成领域中常用的砜源主要有硫醚、磺酰卤、亚磺酸或亚磺酸盐以及磺酰肼等。然而磺酰腙作为在合成领域有着悠久应用历史的腙类化合物,其结构中的砜基却很少被研究用作砜源,主要的报道都集中于对磺酰腙卡宾结构的应用,原子经济性较差,故而本文设计以磺酰腙作为砜源,与芳醚膦氧联烯发生双功能化反应,经过一系列条件筛选,最终以1,10-Phen/K2CO3为催化体系成功合成出31种全新含砜基膦氧衍生物。通过严谨的控制性实验表明:该反应分为三步进行,砜基在该合成路线中先后以自由基形式、负离子形式参与整个合成过程,进而提出了可能的机理,并通过1HNMR、13CNMR、31P NMR、HRMS、IR、X-ray以及熔点等手段对所合成化合物进行表征。Part Ⅲ:β-二羰基化合物[3+3]环加成构筑含吡喃膦氧衍生物吡喃环结构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医药、农药以及光敏材料等精细化学品中,是一种潜在的生物活性官能团。当前合成吡喃环结构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通过β-二羰基化合物为底物进行研究。故而本文设计以β-二羰基化合物与芳醚膦氧联烯为底物,通过[3+3]环加成方式首次成功合成出27种全新含吡喃膦氧衍生物,同时该反应只需使用催化量的有机碱便可快速进行。通过简单的控制性实验,发现该反应先后经过碳负离子以及氧负离子两种历程,进而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并通过1H NMR、13C NMR、31P NMR、HRMS、NOESY、X-ray以及熔点等手段对所合成化合物进行表征。Part Ⅳ:杀菌活性研究在对所合成的三类有机磷化合物进行化学表征后,含共轭二烯膦氧化合物针对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黄瓜炭疽病菌(Colletrichum orbiculare)、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苹果斑点病菌(Alternaria mali)6种植物源病菌进行了杀菌活性测定;含砜基膦氧化合物以及含吡喃环膦氧化合物针对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油菜菌核病菌(Rape sclerotinia rot)、苹果斑点病菌(Alternariamali)6种植物源病菌进行了杀菌活性测定。在50 μg/mL浓度下,目标化合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基于活性测定结果,对目标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进行了分析,并选取活性较高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了 EC50活性测定。化合物A5、A12、A13、C15、C20对水稻纹枯的EC50分别为15.06μg/mL、10.83 μg/mL、7.64 μg/mL、22.69 μg/mL、25.36 μg/mL;化合物B14、B17、B20、C10、C15、C19、C20对油菜菌核的 EC50 分别为 7.72 μg/mL、13.52 μg/mL、13.54 μg/mL、4.85 μg/mL、20.05μg/mL、11.44 μg/mL、4.44 μg/mL;化合物 C20对草莓灰霉的 EC50 为 25.35 μg/mL。综上所述,本文报道了三种合成含共轭二烯膦氧衍生物、含砜基膦氧衍生物以及含吡喃膦氧衍生物的新方法。并将所合成的79种全新结构的有机磷化合物进行杀菌活性研究,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了一定活性,初步表明三类化合物具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
杨文超[10](2018)在《二氢黄酮、砜和苯并噻唑衍生物的合成与杀菌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农药逐渐被超高效、低毒、低残留新颖的杂环结构、砜类结构农药新品种所替代,开发低毒无害的绿色化学农药成为未来农药的重要发展方向。结合自由基化学在构建杂环化合物、砜类化合物中的特点,合成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这些结构类型的化合物,对新农药的研发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自由基转化是当代有机合成化学领域最为活跃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自由基活性高、存在时间短,极易与不饱和烃发生加成反应,因此利用自由基转化反应可完成其他方法难以实现的分子骨架的构筑,如含有季碳中心结构单元等骨架。近年来,烯烃的自由基双功能化合成杂环化合物发展十分迅速,这要受益其较高的原子经济性和步骤经济性。此外,异腈被广泛的应用于含氮杂环的构建中,异腈的化学反应性质可以包括以下的情况:传统的Pesserini,Ugi多组分反应,路易斯酸或过渡金属催化的反应,以及自由基类型的反应。笔者调研大量文献,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实验操作为手段、数据分析为媒介、产物表征为佐证、机理研究为核心,用严谨的实验,详实的数据,研究了烯烃和官能化异腈的自由基串联反应合成二氢黄酮、含砜衍生物、2-取代苯并噻唑并对相关化合物进行了杀菌活性测试。详细内容总结如下:1、脱羧的烯烃双功能化合成二氢黄酮衍生物有机羧酸类衍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而且其具有稳定性高,廉价易得,易于储存和运输等特性。许多羧酸类化合物是有机生命体的代谢和运转必需结构单元,比如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类衍生物。本文以银催化苯甲酰甲酸脱羧,以醛作为自由基接受体实现了烯烃的双酰基化反应,成功制备了一系列二氢黄酮类衍生物。通过控制实验证实了醛是烷基自由基中间体的接受体并最终构建一个酮单元。分离提纯产物,通过1H-NMR,13C-NMR,HR-MS,熔点对化合物进行表征,其中23个化合物是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2、苯酚衍生物的苄基官能化构筑含砜化合物在先导化合物中引入砜基骨架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种是硫醚的氧化,常用的氧化剂有过氧化氢(双氧水)、过硫酸钾(K2S2O8)或者间氯过氧化苯甲酸(m-CPBA)等。第二种方式是卤代物和砜基前体的亲核取代反应。第三种是借助过渡金属催化导向基团辅助的C-H直接砜化。第四种是砜基自由基对不饱和键的加成串联反应。本文通过底物的互变异构形成一个烯烃中间体,通过控制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比可以实现该烯烃中间体的砜化或砜化/过氧化反应,从而得到了 27种酚苄基的砜化和过氧化产物。分离提纯产物,通过1H-NMR,13C-NMR,HR-MS,熔点对化合物进行表征,其中25个化合物是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3、官能化的异腈自由基串联构建2-取代苯并噻唑衍生物官能化异腈的自由基插入已经成为合成氮杂环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开发新型的官能化异腈用于自由基串联反应,实现含氮有机杂环类化合物在现代药物研发中的方法学优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异腈参与的自由基串联反应都经历一个相似的环化过程:亚胺自由基中间体加成到不饱和的碳原子上。亚胺自由基加成到邻位杂原子可以构建一个碳-杂键,丰富官能化异腈的应用。但是阻碍这一领域发展的原因可以归咎于以下两点:裸露的杂原子(NH2,OH,SH)和异腈发生分子内的亲核取代反应产生卡宾中间体,阻碍了自由基历程;杂原子上的离去基团在亚胺自由基进攻时必须容易断裂,但是对最初产生的自由基物种呈现出惰性。本文在异腈邻位引入甲硫基团,硫原子作为亚胺自由基接受体,在化学计量的锰盐促进下实现官能化异腈的自由基插入合成了 32种2-取代苯并噻唑衍生物。4、杀菌活性测定在表征相关化合物的结构信息后,我们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离体杀菌活性测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 82种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草莓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苹果斑点病菌的抑制率;还选取其中部分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菌、草莓灰霉病菌进行了毒力测定;基于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结果,对目标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进行讨论。结果表明82种化合物中绝大部分化合物对供试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活性,并选取部分化合物做毒力测定。化合物 A1o、A18、B4 和 C21 对水稻纹枯病菌的 EC50 为 10.02 μg/mL、15.06 μg/mL、14.20 μg/mL、1.13μg/mL;化合物 B3、B14、B15、Ci、C2、C7、C13、C17 和 C21 对草莓灰霉病菌的 EC50 分别为 18.26 μg/mL、4.38 μg/mL、13.13 μg/mL、93.8 μg/mL、64.4μg/mL、90.3μg/mL、143.2 μg/mL、27.41 μg/mL、18.34 μg/mL;化合物 C13 对苹果斑点病菌的EC50为22.3 μg/mL。综上所述,本文报道了可以用来合成含硫或二氢黄酮衍生物的新方法。用于杀菌活性试验的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活性,新颖的结构可以为新农药创制提供新方向。
二、生物农药能否取代化学农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农药能否取代化学农药(论文提纲范文)
(1)蔬菜害虫治理中的农户认知、决策及药剂治理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蔬菜生产及害虫发生 |
1.1 我国蔬菜生产发展 |
1.2 蔬菜害虫发生及为害 |
2 蔬菜害虫药剂防治 |
2.1 概况 |
2.2 存在问题 |
2.2.1 过度依赖农药 |
2.2.2 抗药性问题严重 |
2.2.3 蔬菜农药残留超标 |
2.2.4 发生农药中毒事件 |
3 农户认知及用药行为 |
3.1 概况 |
3.2 存在问题 |
3.2.1 认知不足,农药选择不当 |
3.2.2 农药施用剂量、方式不规范 |
3.2.3 任意混合配置,机械选用不当造成浪费 |
3.2.4 农技指导不到位,治理对策不够规范 |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农户对蔬菜害虫及其治理的认知、决策与行为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相关理论基础 |
2.2 调查方法 |
2.2.1 问卷设计 |
2.2.2 数据来源 |
2.3 模型选择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农户对蔬菜害虫认知及用药行为描述性分析 |
3.1.1 农户基本特征描述 |
3.1.2 相关认知特征描述 |
3.1.3 用药行为特征描述 |
3.2 农户对蔬菜害虫用药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3.2.1 变量与样本统计 |
3.2.2 模型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两类重要蔬菜害虫药剂分析及存在问题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中国农药信息网数据库调研 |
2.2 蔬菜害虫防治药剂文献调研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茄科蔬菜害虫药剂分析 |
3.1.1 登记农药 |
3.1.2 文献报道有田间药效评价的药剂 |
3.2 十字花科蔬菜害虫药剂分析 |
3.2.1 登记农药 |
3.2.2 文献报道有田间药效评价的药剂 |
4 讨论 |
第四章 两种重要蔬菜害虫代表性防治药剂田间药效验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小青菜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
2.1.2 辣椒烟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
2.2 试验设计 |
2.2.1 小青菜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
2.2.2 辣椒烟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小青菜小菜蛾田间药效 |
3.2 辣椒烟粉虱田间药效 |
4 讨论 |
第五章 提升蔬菜害虫药剂治理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
1 政府部门加强指导,提高菜农用药水平 |
2 农业农村部完善登记,国家给予政策补贴 |
3 建立科学的害虫管理决策系统,畅通防治信息渠道 |
4 重视药剂防治研究,加快绿色高效安全药剂研发 |
5 市场监管加大力度,规范从业人员队伍 |
参考文献 |
附录 江苏省菜农杀虫剂使用认知和行为调查问卷 |
致谢 |
(2)产业组织模式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业绿色发展是适应生产端和消费端变化的客观要求 |
1.1.2 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持久动力 |
1.1.3 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农业绿色发展 |
1.1.4 合理的产业组织模式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绿色生产行为研究 |
1.3.2 产业组织模式与绿色生产行为 |
1.3.3 绿色生产行为、产业组织模式与收入 |
1.3.4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数据来源与样本情况 |
1.5.1 数据来源 |
1.5.2 样本情况 |
1.6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稻农 |
2.1.2 产业组织模式 |
2.1.3 绿色生产技术 |
2.1.4 绿色生产行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产业组织理论 |
2.2.3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
2.2.4 农业绿色发展理论 |
2.3 分析框架 |
2.3.1 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解构的总体逻辑 |
2.3.2 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解构过程 |
2.3.3 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框架的建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稻产业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新趋势 |
3.1 水稻产业发展现状 |
3.1.1 种植情况 |
3.1.2 化肥农药投入情况 |
3.1.3 成本收益情况 |
3.1.4 产业组织发展情况 |
3.2 水稻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
3.2.1 水稻生产的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凸显 |
3.2.2 新型技术推广服务能力有限,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率较低 |
3.2.3 产业组织发展良莠不齐,农户组织化参与度较低 |
3.2.4 受粮价“天花板”和成本“地板”双重挤压,农户增收乏力 |
3.3 水稻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
3.3.1 绿色化 |
3.3.2 精准化 |
3.3.3 组织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稻农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及其制度安排 |
4.1 稻农产业组织模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 |
4.1.1 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
4.1.2 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
4.1.3 研究方法 |
4.1.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1.5 稳健性检验 |
4.1.6 结论与启示 |
4.2 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的制度安排分析 |
4.2.1 事前控制 |
4.2.2 过程控制 |
4.2.3 结果控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作用机制 |
5.1 产业组织模式对不同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 |
5.1.1 理论分析框架 |
5.1.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1.3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
5.1.4 模型构建 |
5.1.5 实证分析 |
5.2 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 |
5.2.1 理论分析框架 |
5.2.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2.3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
5.2.4 研究方法 |
5.2.5 实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绿色生产行为的收入效应分析 |
6.1 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
6.2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
6.3 研究方法 |
6.3.1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
6.3.2 OLS回归模型 |
6.3.3 无条件分位数回归 |
6.4 结果及分析 |
6.4.1 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收入效应 |
6.4.2 绿色生产对稻农收入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6.4.3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产业组织模式对绿色生产的驱动机制:基于案例分析 |
7.1 探讨的关键问题 |
7.2 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
7.2.1 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 |
7.2.2 案例选择的依据 |
7.3 案例概况与分析 |
7.3.1 案例概况 |
7.3.2 案例分析: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驱动成效 |
7.4 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驱动成效的保障 |
7.4.1 注重与稻农的利益联结 |
7.4.2 注重对稻农生产过程的控制 |
7.4.3 注重整合外部资源强化产业组织模式稳定性 |
7.5 基于多案例分析的实证研究结果再检视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2.1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引导稻农参与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 |
8.2.2 创新产业组织模式,促进稻农实施绿色生产 |
8.2.3 多角度提升稻农绿色生产采纳度,全方位助推水稻收入稳步增长 |
8.2.4 破除产业组织与稻农的联结障碍,强化双方合作基础与制度保障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水稻种植户绿色生产与产业组织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有机磷酸酯毒性预测及其与AChE作用机理分子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有机磷酸酯及其毒性预测 |
1.3.2 乙酰胆碱酯酶及其与有机磷酸酯的作用机理 |
1.3.3 定量构毒关系毒性预测技术 |
1.3.4 酶催化机理分子模拟技术 |
1.4 研究内容及整体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整体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有机磷酸酯数据库构建及分子描述符计算 |
2.1 有机磷酸酯数据收集及数据库系统构建 |
2.1.1 有机磷酸酯数据收集及预处理 |
2.1.2 有机磷酸酯数据库系统构建 |
2.1.3 小结 |
2.2 有机磷酸酯分子描述符的计算 |
2.2.1 量子化学描述符的计算 |
2.2.2 二维分子描述符的计算 |
2.2.3 小结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机磷酸酯的毒性预测 |
3.1 大鼠小鼠多给药途径急性毒性预测 |
3.1.1 引言 |
3.1.2 材料与方法 |
3.1.3 结果与讨论 |
3.1.4 小结 |
3.2 体内口服急性毒性与体外酶抑制活性预测 |
3.2.1 引言 |
3.2.2 材料与方法 |
3.2.3 结果与讨论 |
3.2.4 小结 |
3.3 基于KNIME平台的QSTR建模流程搭建 |
3.3.1 引言 |
3.3.2 KNIME数据挖掘平台简介 |
3.3.3 QSTR建模流程的搭建 |
3.3.4 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机磷酸酯与乙酰胆碱酯酶作用机理分子模拟 |
4.1 模拟体系选择及初始模型构建 |
4.1.1 作用机理分子模拟体系选择 |
4.1.2 作用机理分子模拟初始模型准备 |
4.1.3 QM/MM MD计算模拟流程构建 |
4.2 磷酰化反应机理模拟 |
4.2.1 Anatoxin-a(s)不同结构模型及其磷酰化反应过程 |
4.2.2 不同有机磷酸酯的磷酰化反应过程 |
4.2.3 小结 |
4.3 老化反应机理模拟 |
4.3.1 老化反应路径探索 |
4.3.2 不同有机磷酸酯的老化反应过程 |
4.3.3 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与创新点 |
5.1.1 结论 |
5.1.2 创新点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各种定量构毒关系模型对应的数据集及预测结果 |
附录B 有机磷酸酯与人源乙酰胆碱酯酶复合物的晶体结构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主要简历 |
致谢 |
(4)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对炭疽病菌的毒力差异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线粒体复合物Ⅱ(琥珀酸脱氢酶)的研究现状 |
1.1.1 线粒体复合物Ⅱ结构 |
1.1.2 线粒体复合物Ⅱ的功能研究 |
1.1.3 线粒体复合物Ⅱ抑制剂类杀菌剂抑菌谱及生物活性 |
1.1.3.1 氧硫杂环己二烯-酰胺类 |
1.1.3.2 苯基-苯甲酰胺类 |
1.1.3.3 呋喃酰胺类 |
1.1.3.4 噻唑-酰胺类 |
1.1.3.5 吡啶-酰胺类 |
1.1.3.6 吡啶-乙基-苯甲酰胺类 |
1.1.3.7 苯基氧代乙基噻吩酰胺类 |
1.1.3.8 吡嗪-酰胺类 |
1.1.3.9 吡唑-4-酰胺类 |
1.2 影响药剂活性的因素分析 |
1.2.1 药物与靶标的结合模式 |
1.2.2 靶标多样性 |
1.2.3 靶基因过表达 |
1.2.4 药代动力学 |
1.2.4.1 药剂代谢 |
1.2.4.2 药剂外排 |
1.2.4.3 药剂渗透 |
1.3 农药分子结构与生物活性的构效关系 |
1.3.1 分子设计 |
1.3.1.1 分子聚集态的定量构效关系(QAAR) |
1.3.1.2 生物大分子定量构效关系(MB-QSAR) |
1.3.1.3 基于密度泛函数理论的定量构效关系(DFT/QSAR) |
1.3.1.4 构象柔性度分析 |
1.3.1.5 活性碎片法 |
1.3.1.6 构型控制 |
1.4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病原真菌 |
2.1.2 供试药剂 |
2.1.3 主要仪器 |
2.1.4 工具酶和主要试剂 |
2.1.5 相关培养基的配置 |
2.2 试验方法 |
2.2.1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SDHIs)生物活性评估 |
2.2.1.1 SDHI类杀菌剂的离体抑菌活性测定 |
2.2.1.2 SDHI类杀菌剂对辣椒炭疽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
2.2.1.3 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氟唑菌酰胺防治辣椒炭疽病的田间试验 |
2.2.2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的线粒体功能影响 |
2.2.2.1 呼吸速率 |
2.2.2.2 线粒体活力 |
2.2.2.3 ATP含量 |
2.2.2.4 膜电位 |
2.2.3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琥珀酸脱氢酶功能影响 |
2.2.3.1 SDHB/C/D亚基的系统发育分析 |
2.2.3.2 SDHB/C/D亚基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及Motif分析 |
2.2.3.3 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组织收集及总RNA提取 |
2.2.3.4 利用q RT-PCR评估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SDHA/B/C/D亚基基因的表达特征 |
2.2.3.5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的离体线粒体复合物Ⅱ活性影响 |
2.2.3.6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的活体线粒体复合物Ⅱ活性影响 |
2.2.4 胶孢炭疽菌SDHA/B/D亚基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
2.2.4.1 Cg SDHA/B/D亚基蛋白特征分析 |
2.2.4.2 Cg SDHA/B/D亚基基因克隆 |
2.2.4.3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2.2.4.4 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 |
2.2.4.5 融合蛋白的纯化 |
2.2.5 胶孢炭疽菌SDHC亚基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
2.2.5.1 Cg SDHC亚基基因克隆 |
2.2.5.2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2.2.5.3 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 |
2.2.5.4 融合蛋白的纯化 |
2.2.6 胶孢炭疽菌琥珀酸脱氢酶与SDHI类杀菌剂的结合特征分析 |
2.2.6.1 蛋白浓度测定 |
2.2.6.2 MST试验 |
2.2.7 胶孢炭疽菌SDHB/C/D亚基与SDHI类杀菌剂的分子动力学试验 |
2.2.7.1 序列联配及Cg SDHB/C/D亚基的同源建模 |
2.2.7.2 分子对接 |
2.2.7.3 分子动力学 |
2.2.8 胶孢炭疽菌SDHB亚基基因功能分析 |
2.2.8.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8.2 敲除片段构建 |
2.2.8.3 原生质体制备和转化 |
2.2.8.4 敲除转化子的验证 |
2.2.8.5 回复子的构建 |
2.2.8.6 Cg SDHB亚基基因缺失突变体的表型分析 |
2.2.9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菌体渗透性能分析 |
2.2.9.1 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培养及菌丝样品的收集 |
2.2.9.2 菌丝内药剂的提取和检测 |
2.2.9.3 质谱条件 |
2.2.9.4 分析方法的可靠性检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SDHI类杀菌剂的抑菌谱及防治效果差异 |
3.1.1 SDHI类杀菌剂的室内抑菌活性 |
3.1.2 SDHI类杀菌剂对辣椒炭疽病的保护和治疗效果 |
3.1.3 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氟唑菌酰胺防治辣椒炭疽病田间试验 |
3.2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的线粒体功能影响 |
3.2.1 对菌体呼吸速率的影响 |
3.2.2 对线粒体活力的影响 |
3.2.3 对菌体ATP含量的影响 |
3.2.4 对线粒体膜电位影响 |
3.3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琥珀酸脱氢酶功能影响 |
3.3.1 SDHB/C/D亚基氨基酸序列的对比分析 |
3.3.2 SDHI类杀菌剂对SDHA/B/C/D亚基基因在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中表达特征的影响 |
3.3.3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琥珀酸脱氢酶离体抑制活性 |
3.3.4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琥珀酸脱氢酶活体抑制活性 |
3.4 胶孢炭疽菌SDHA/B/C/D亚基原核表达及蛋白纯化 |
3.4.1 Cg SDHA/B/C/D亚基基因序列分析 |
3.4.2 Cg SDHA/B/C/D亚基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载体纯化 |
3.4.3 Cg SDHA/B/C/D亚基的表达纯化 |
3.5 胶孢炭疽菌SDHB/C/D亚基与6种SDHI类杀菌剂互作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3.5.1 同源建模结果分析 |
3.5.2 动力学特征 |
3.5.3 MM-GBSA结合自由能 |
3.5.4 相互作用分析 |
3.6 胶孢炭疽菌SDHB亚基基因功能验证 |
3.6.1 Cg SDHB亚基基因敲除突变体及回复子的获得 |
3.6.2 Cg SDHB亚基基因缺失突变体对6种SDHI类杀菌剂敏感性分析 |
3.6.3 △Cg SDHB突变体的表型分析 |
3.6.3.1 △Cg SDHB突变体的菌丝生长速率及菌丝形态变化 |
3.6.3.2 △Cg SDHB突变体的分生孢子产生、萌发情况及形态变化 |
3.6.3.3 △Cg SDHB突变体在胁迫条件下生长情况 |
3.7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菌体渗透性能 |
3.7.1 SDHI类杀菌剂分析方法可靠性检验 |
3.7.2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菌体的渗透率 |
3.7.3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菌体的渗透速率 |
4 讨论 |
4.1 研究杀菌剂抑菌谱差异的价值 |
4.2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线粒体功能影响与其抑菌活性呈正相关 |
4.3 SDHI类杀菌剂对琥珀酸脱氢酶酶活抑制作用及与靶标结合力是决定其抑菌活性差异因素之一 |
4.4 SDHI类杀菌剂与胶孢炭疽菌SDHB亚基存在结合偏好性 |
4.5 SDHI类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体渗透能力差异 |
5 结论 |
6 展望 |
7 本论文创新之处 |
8 参考文献 |
9 附录 |
10 致谢 |
11 项目资助 |
1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专利申请与获奖情况 |
(5)技术推广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农药施用相关研究 |
1.3.2 蔬菜种植户农药施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1.3.3 技术推广相关研究 |
1.3.4 技术推广对农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的研究 |
1.3.5 农户农药减量施用效果研究 |
1.3.6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区域概况 |
1.5.2 数据来源 |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蔬菜种植户 |
2.1.2 技术推广 |
2.1.3 推广技术属性 |
2.1.4 技术推广渠道 |
2.1.5 技术推广组织方式 |
2.1.6 蔬菜生产中的农药减量施用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计划行为理论 |
2.2.3 技术扩散理论 |
2.2.4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
2.2.5 技术推广框架理论 |
2.3 技术推广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机理及其效应分析 |
2.3.1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阶段划分 |
2.3.2 技术推广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机理分析 |
2.3.3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效应划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蔬菜生产特征与产业发展趋势 |
3.1.1 蔬菜生产特征 |
3.1.2 蔬菜产业发展趋势 |
3.2 蔬菜产业农药施用现状与农药减量施用政策演进 |
3.2.1 蔬菜产业农药施用现状 |
3.2.2 农药减量施用政策演进 |
3.3 样本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现状 |
3.3.1 样本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 |
3.3.2 样本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 |
3.3.3 样本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 |
3.3.4 样本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效果 |
3.4 样本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问题 |
3.4.1 农户层面:生产习惯使然,农户农药施用存在认知偏差 |
3.4.2 村庄层面:羊群行为效应明显,农药减施服务体系亟待完善 |
3.4.3 政府层面:基层农药减量治理悬浮,减量支持政策乏力 |
3.4.4 技术层面:过度依赖化学农药,农药减量替代技术推广任重道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推广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4.1 问题提出 |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1 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4.2.2 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4.3 变量选取与研究方法 |
4.3.1 变量选取及说明 |
4.3.2 研究方法 |
4.4 推广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影响的实证分析 |
4.4.1 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的影响 |
4.4.2 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的影响 |
4.5 推广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
4.5.1 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的影响 |
4.5.2 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的影响 |
4.5.3 内在传导机制:推广技术采纳效果的中介作用 |
4.6 推广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影响的实证分析 |
4.6.1 增资稳劳简单型技术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的影响 |
4.6.2 节资增劳复杂型技术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的影响 |
4.6.3 内在传导机制:推广技术采纳效果的中介作用 |
4.7 农户分化下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和行为实施分析 |
4.7.1 农户分化下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分析 |
4.7.2 农户分化下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推广组织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5.1 问题提出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1 合作社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5.2.2 农资经销商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5.2.3 农技推广站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5.3 变量说明与研究方法 |
5.3.1 变量选取及说明 |
5.3.2 研究方法 |
5.4 技术推广组织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影响的实证分析 |
5.5 技术推广组织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
5.6 技术推广组织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影响的实证分析 |
5.7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的进一步讨论 |
5.7.1 内在传导机制:安全生产认知的中介作用 |
5.7.2 农户感知差异:制度信任的调节作用 |
5.8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的进一步讨论 |
5.8.1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的空间自相关判断 |
5.8.2 技术推广组织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施行为实施影响的空间效应 |
5.8.3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的示范效应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技术推广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6.1 问题提出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1 传统人际交往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6.2.2 互联网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影响 |
6.2.3 两种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交互影响 |
6.3 变量选取和研究方法 |
6.3.1 变量选取及说明 |
6.3.2 研究方法 |
6.4 技术推广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意向影响的实证分析 |
6.5 技术推广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
6.6 技术推广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实施影响的实证分析 |
6.7 两种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交互影响分析 |
6.8 老龄化背景下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决策与行为实施讨论 |
6.9 稳健性检验 |
6.10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效应分析 |
7.1 问题提出 |
7.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7.3 变量选取与模型选择 |
7.3.1 .变量选取 |
7.3.2 模型选择 |
7.4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 |
7.4.1 t检验结果 |
7.4.2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决策方程估计 |
7.4.3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对蔬菜产出和收入影响估计 |
7.4.4 双重检验 |
7.5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生态效应的实证分析 |
7.6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食品安全效应的实证分析 |
7.7 稳健性检验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及其综合效果的案例分析 |
8.1 调研方法选择与案例选取 |
8.2 访谈设计与过程介绍 |
8.3 合作社主导型农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及其综合效果 |
8.3.1 合作社主导型农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 |
8.3.2 合作社主导型农户农药减量行动的综合效果 |
8.3.3 典型经验总结 |
8.4 家庭农场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及其综合效果 |
8.4.1 家庭农场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 |
8.4.2 家庭农场农药减量行动的综合效果 |
8.4.3 典型经验总结 |
8.5 普通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及其综合效果 |
8.5.1 普通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过程 |
8.5.2 普通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行动的综合效果 |
8.5.3 典型经验总结 |
8.6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潜力分析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蔬菜生产中农户过量施药问题严重 |
9.1.2 推广技术属性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具有阶段差异 |
9.1.3 技术推广组织方式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异质性明显 |
9.1.4 技术推广渠道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的交互影响不可忽视 |
9.1.5 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具有多维效应 |
9.2 政策建议 |
9.2.1 注重安全生产导向性,增强农户农药减量意识 |
9.2.2 推动技术属性与农户资源有效衔接,提升替代技术采纳效果 |
9.2.3 明晰技术推广组织功能,构建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 |
9.2.4 多渠道融合,创新农户农药减量施用信息传播方式 |
9.2.5 正视农户分化现实,实施瞄准性农药减量行动支持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脱氢枞基抗真菌衍生物的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松香化学改性的研究进展 |
1.2.1 松香的组成与结构 |
1.2.2 松香化学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
1.3 松香衍生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3.1 松香衍生物杀虫活性研究进展 |
1.3.2 松香衍生物抗真菌活性研究进展 |
1.3.3 松香衍生物除草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4 噻吩及其衍生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5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脱氢枞基酰基硫脲的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2 合成实验 |
2.2.3 抗真菌活性实验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脱氢枞基酰基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 |
2.3.2 光谱分析 |
2.3.3 抗真菌活性研究 |
2.3.4 初步构效关系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脱氢枞基酰胺的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2 合成实验 |
3.2.3 抗真菌活性实验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脱氢枞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 |
3.3.2 光谱分析 |
3.3.3 抗真菌活性研究 |
3.3.4 初步构效关系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脱氢枞基酰腙的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2 合成实验 |
4.2.3 抗真菌活性实验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脱氢枞基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 |
4.3.2 光谱分析 |
4.3.3 抗真菌活性研究 |
4.3.4 初步构效关系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脱氢枞基噻二唑的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2.2 合成实验 |
5.2.3 抗真菌活性实验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脱氢枞基噻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
5.3.2 光谱分析 |
5.3.3 抗真菌活性研究 |
5.3.4 初步构效关系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脱氢枞基酰胺药剂对黄瓜枯萎真菌的抗真菌机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6.2.2 扫描电镜 |
6.2.3 透射电镜 |
6.2.4 电导率法测试菌体细胞膜通透性 |
6.2.5 室内活体盆栽防效实验 |
6.3 结果和讨论 |
6.3.1 扫描电镜结果和分析 |
6.3.2 透射电镜结果和分析 |
6.3.3 松香基药剂对黄瓜枯萎病菌细胞通透性的影响 |
6.3.4 松香基药剂对黄瓜枯萎病菌的防治效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部分化合物红外表征图谱(FTIR) |
附录 B 部分化合物核磁共振表征图谱(~1H NMR~(13)C NMR) |
附录 C 部分化合物电喷雾质谱表征图谱(ESI-MS)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菜农生物农药施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苏力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1 生物农药知识对施用行为的影响 |
1.3.2 风险态度对施用意愿的影响 |
1.3.3 农户个体特征对生物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 |
1.3.4 简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中国生物农药利用推广现状分析 |
2.1 生物农药概念、优势及其发展前景 |
2.1.1 生物农药的概念 |
2.1.2 生物农药的优势 |
2.1.3 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 |
2.2 中国生物农药利用推广的现状分析 |
2.2.1 中国生物农药使用量远低于发达国家 |
2.2.2 生物农药施用的经济效益低制约了推广利用 |
2.2.3 农户对生物农药的认知不到位限制了推广使用 |
3 菜农生物农药施用意愿调研设计 |
3.1 研究设计 |
3.1.1 问卷设计 |
3.1.2 调研方式与问卷发放 |
3.1.3 调研对象个体特征分析 |
3.2 菜农施用生物农药的情况调研 |
3.2.1 菜农施用生物农药意愿的分析 |
3.2.2 菜农的生物农药知识结构分析 |
3.2.3 菜农的风险态度分析 |
4 菜农生物农药施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1 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
4.1.1 菜农个体特征与生物农药施用意愿 |
4.1.2 知识结构与生物农药施用意愿 |
4.1.3 风险态度与生物农药施用意愿 |
4.2 计量模型分析 |
4.2.1 模型变量设置 |
4.2.2 模型结果 |
4.2.3 结果分析 |
(1)对菜农施用生物农药意愿的预测分析 |
(2)菜农对生物农药药效的认知 |
(3)生物农药的了解意愿分析 |
4.3 对策建议 |
4.3.1 加大宣传力度,改变施用观念 |
4.3.2 成立专业团队,体验施用效果 |
4.3.3 强化农民培训,规范施用方法 |
4.3.4 提高研发力度,降低施用成本 |
4.3.5 继续监管扶持,增强施用意愿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苏力菌等生物农药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 |
(8)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类新型杀虫剂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中英文对照表及符号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杀虫剂靶标GABA受体概述 |
1.2 作用于昆虫GABA受体的新型杀虫剂研发现状 |
1.2.1 异恶唑啉类(Isoxazolines) |
1.2.2 间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Metadiamides) |
1.3 吡唑并喹唑啉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1.3.1 吡唑并[1,5-a]喹唑啉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
1.3.2 吡唑并[1,5-a]喹唑啉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
1.3.3 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合成方法 |
1.3.4 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化合物作为杀虫剂的可行性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1.4.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
2.1 引言 |
2.2 Truce-Smiles重排反应参与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的合成 |
2.2.1 反应的探索 |
2.2.2 反应条件优化 |
2.2.3 底物适用性研究 |
2.2.4 产物的衍生应用 |
2.2.5 机理研究和反应机理 |
2.2.6 反应机理的计算验证 |
2.2.7 小结 |
2.3 氮杂-Michael加成/SNAr环化反应合成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 |
2.3.1 反应的探索 |
2.3.2 底物适用性研究 |
2.3.3 反应机理的计算验证 |
2.3.4 小结 |
2.4 实验部分 |
2.4.1 化学试剂 |
2.4.2 产物表征方法 |
2.4.3 底物的制备 |
2.4.4 合成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的典型操作 |
2.4.5 反应机理的计算方法 |
2.5 化合物谱图数据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化合物的衍生化 |
3.1 引言 |
3.2 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 |
3.2.1 衍生物的设计 |
3.2.2 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
3.2.3 结果与分析 |
3.3 实验部分 |
3.3.1 化学试剂 |
3.3.2 产物表征方法 |
3.3.3 产物的制备 |
3.4 化合物谱图数据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杀虫活性测定及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化合物杀虫活性的测定 |
4.2.1 敏感品系小菜蛾幼虫室内杀虫活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2 抗性品系小菜蛾幼虫室内杀虫活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化合物杀虫机制的探索 |
4.3.1 ADME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2 小菜蛾和果蝇的全脑膜片钳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3 爪蟾异源表达系统双电极电压钳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4 GABA受体同源建模及分子对接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实验部分 |
4.4.1 化学试剂 |
4.4.2 仪器和软件 |
4.4.3 供试动物材料 |
4.4.4 实验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2.1 合成方法讨论 |
5.2.2 化合物杀虫活性讨论 |
5.2.3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5.3 本文创新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化合物谱图 |
附录 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含共轭二烯、砜和吡喃膦氧衍生物的合成与杀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有机磷农药概述 |
1.3 有机磷农药的分类 |
1.3.1 有机磷杀虫剂 |
1.3.2 有机磷除草剂 |
1.3.3 有机磷杀菌剂 |
1.4 有机磷农药面临的问题 |
1.5 有机磷农药的发展趋势 |
1.5.1 国内自主研发的有机磷农药 |
1.5.2 国际上新开发的有机磷农药 |
1.6 新农药的创制 |
1.6.1 新农药与新农药创制 |
1.6.2 新农药创制具体途径与方法 |
1.6.2.1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
1.6.2.2 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
1.7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
1.8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Suzuki偶联反应构筑含共轭二烯膦氧衍生物及杀菌活性研究 |
2.1 引言 |
2.1.1 天然产物中存在的共轭二烯结构化合物 |
2.1.2 共轭二烯烃类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2.1.3 共轭二烯烃类化合物在农药领域的应用 |
2.1.4 共轭二烯烃的合成方法 |
2.1.4.1 高温热处理合成共轭二烯类化合物 |
2.1.4.2 烯丙基二硫缩醛的偕二甲基化作用合成共轭二烯烃类化合物 |
2.1.4.3 N-烯丙基腙类化合物合成共轭二烯类化合物 |
2.1.4.4 烯丙醇或烯丙酮合成共轭二烯类化合物 |
2.1.4.5 双烯偶联合成共轭二烯类化合物 |
2.1.4.6 磷叶立德与醛或酮发生Wittig反应合成共轭二烯类化合物 |
2.1.4.7 联烯或炔合成共轭二烯类化合物 |
2.1.5 含共轭二烯膦氧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主要试剂 |
2.2.1.1 实验仪器 |
2.2.1.2 主要试剂 |
2.2.2 原料的合成 |
2.2.3 含共轭二烯膦氧衍生物的合成实验与结果分析 |
2.2.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2.2.3.2 含共轭二烯膦氧衍生物的制备与数据表征 |
2.2.3.3 反应机理 |
2.3 杀菌活性研究 |
2.3.1 供试真菌 |
2.3.2 供试仪器试剂 |
2.3.3 供试化合物 |
2.3.4 目标化合物离体杀菌活性研究 |
2.3.4.1 目标化合物离体杀菌活性初筛 |
2.3.4.2 目标化合物离体杀菌毒力(EC_(50))测定 |
2.3.4.3 构效关系分析 |
2.3.5 部分化合物的EC_(50)活性测定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磺酰腙双功能化构筑含砜基膦氧衍生物及杀菌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1.1 砜源的研究进展 |
3.1.1.1 硫醚和硫酚作为砜源的研究 |
3.1.1.2 磺酰卤为砜源的研究 |
3.1.1.3 亚磺酸和亚磺酸盐作为砜源的研究 |
3.1.1.4 磺酰肼作为砜源的研究 |
3.1.1.5 其他砜源的研究 |
3.1.1.6 待开发的砜源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主要试剂 |
3.2.1.1 实验仪器 |
3.2.1.2 主要试剂 |
3.2.2 原料的合成 |
3.2.3 磺酰腙双功能化合成实验与结果分析 |
3.2.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2.3.2 磺酰腙双功能化合成含砜膦氧衍生物的制备与数据表征 |
3.2.3.3 反应机理 |
3.2.3.3.1 反应中间体捕获 |
3.2.3.3.2 中间体砜基膦氧共轭二烯(3-3a)的形成探索 |
3.2.3.3.3 砜基迁移合成中间体(3-4a)的探索 |
3.2.3.3.4 氘代实验测定质子转移以及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
3.2.3.4 结果与讨论 |
3.3 杀菌活性研究 |
3.3.1 供试真菌 |
3.3.2 供试仪器试剂 |
3.3.3 供试化合物 |
3.3.4 目标化合物离体杀菌活性研究 |
3.3.4.1 目标化合物离体杀菌活性初筛 |
3.3.4.2 目标化合物离体杀菌毒力(EC_(50))测定 |
3.3.4.3 构效关系分析 |
3.3.5 部分化合物的EC_(50)活性测定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β-二羰基化合物[3+3]环加成构筑含吡喃膦氧衍生物及杀菌活性研究 |
4.1 引言 |
4.1.1 天然产物、医药、农药以及香料 |
4.1.2 β-二羰基化合物用于成环反应的研究进展 |
4.1.2.1 β-二羰基化合物合成含氮杂环 |
4.1.2.2 β-二羰基化合物合成含氧杂环 |
4.1.2.3 β-二羰基化合物合成含硫杂环 |
4.1.2.4 β-二羰基化合物中合成五元环 |
4.1.2.5 β-二羰基化合物合成螺环 |
4.1.3 β-二羰基化合物合成吡喃的研究进展 |
4.1.3.1 共轭烯炔与β-二羰基化合物合成吡喃 |
4.1.3.2 联烯与β-二羰基化合物合成吡喃 |
4.1.3.3 α,β-烯醛与β-二羰基化合物合成吡喃 |
4.1.3.4 烯烃、多聚甲醛与β-二羰基化合物三组分合成吡喃 |
4.1.3.5 邻位二取代芳烃与β-二羰基化合物合成吡喃 |
4.1.3.6 亚甲基被取代的β-二羰基化合物为底物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主要试剂 |
4.2.1.1 实验仪器 |
4.2.1.2 主要试剂 |
4.2.2 原料的合成 |
4.2.3 含吡喃膦氧衍生物合成实验与结果分析 |
4.2.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4.2.3.2 含吡喃膦氧衍生物的制备与数据表征 |
4.2.3.3 控制性实验 |
4.2.3.4 结果与讨论 |
4.3 杀菌活性研究 |
4.3.1 供试真菌 |
4.3.2 供试仪器试剂 |
4.3.3 供试化合物 |
4.3.4 目标化合物离体杀菌活性研究 |
4.3.4.1 目标化合物离体杀菌活性初筛 |
4.3.4.2 目标化合物离体杀菌毒力(EC_(50))测定 |
4.3.4.3 构效关系分析 |
4.3.5 部分化合物的EC_(50)活性测定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论文创新之处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
附录Ⅰ: 部分代表性化合物图谱 |
附录Ⅱ: 单晶衍射图谱 |
(10)二氢黄酮、砜和苯并噻唑衍生物的合成与杀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含砜骨架、苯并噻唑以及黄酮衍生物的杀菌剂综述 |
1.2.1 砜类化合物的杀菌剂综述 |
1.2.2 噻唑类化合物的杀菌剂综述 |
1.2.3 黄酮类化合物的杀菌剂综述 |
1.3 选题目的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烯烃的双功能化合成二氢黄酮衍生物与杀菌活性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1.1 天然产物中存在的二氢黄酮衍生物 |
2.1.2 化学合成二氢黄酮衍生物 |
2.1.3 基于脱羧的烯烃双功能化合成杂环分子 |
2.1.4 基于脱羧的自由基串联反应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主要试剂 |
2.2.2 原料的合成 |
2.2.3 条件筛选 |
2.2.4 底物拓展 |
2.2.5 反应机理 |
2.2.6 数据表征 |
2.3 杀菌活性测定 |
2.3.1 供试真菌 |
2.3.2 供试仪器试剂 |
2.3.3 供试化合物 |
2.3.4 目标化合物离体杀菌活性测定 |
2.3.5 结果与讨论 |
2.3.6 部分化合物的EC_(50)活性测定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无金属体系C(sp~3)-H官能化合成含砜衍生物与杀菌活性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1.1 含砜化合物在医药和农药领域的应用 |
3.1.2 硫醚氧化成砜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
3.1.3 亲核取代反应引入砜基研究进展 |
3.1.4 C-H砜化研究进展 |
3.1.5 烯烃参与的自由基串联反应合成砜衍生物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主要试剂 |
3.2.2 原料的合成 |
3.2.3 条件筛选 |
3.2.4 底物拓展 |
3.2.5 反应机理 |
3.2.6 数据表征 |
3.3 杀菌活性测定 |
3.3.1 供试真菌 |
3.3.2 供试仪器试剂 |
3.3.3 供试化合物 |
3.3.4 目标化合物离体杀菌活性测定 |
3.3.5 结果与讨论 |
3.3.6 部分化合物的EC_(50)活性测定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官能化异腈的自由基串联反应构筑2-取代苯并噻唑衍生物与杀菌活性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主要试剂 |
4.2.2 原料的合成 |
4.2.3 反应条件优化 |
4.2.4 底物拓展 |
4.2.5 反应机理 |
4.2.6 数据表征 |
4.3 杀菌活性测定 |
4.3.1 供试真菌 |
4.3.2 供试仪器试剂 |
4.3.3 供试化合物 |
4.3.5 结果与讨论 |
4.3.6 部分化合物的ECso活性测定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论文创新之处 |
论文不足之处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
附录 (部分代表性化合物图谱) |
四、生物农药能否取代化学农药(论文参考文献)
- [1]蔬菜害虫治理中的农户认知、决策及药剂治理现状与对策[D]. 周雯. 扬州大学, 2021(09)
- [2]产业组织模式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D]. 张康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3]有机磷酸酯毒性预测及其与AChE作用机理分子模拟[D]. 王亮亮. 军事科学院, 2021(02)
- [4]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对炭疽病菌的毒力差异机制[D]. 高杨杨.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5]技术推广对蔬菜种植户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及其效应研究[D]. 赵秋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6]脱氢枞基抗真菌衍生物的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D]. 吴程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7]菜农生物农药施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苏力菌为例[D]. 韩耿聪.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8]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类新型杀虫剂的合成[D]. 江薰垣.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9]含共轭二烯、砜和吡喃膦氧衍生物的合成与杀菌活性研究[D]. 陈耀忠.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10]二氢黄酮、砜和苯并噻唑衍生物的合成与杀菌活性研究[D]. 杨文超.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