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动调谐式接地补偿装置(论文文献综述)
王珏[1](2020)在《基于晶闸管控制的消弧线圈自适应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配电网的改造需求,很多城市架空线路逐渐改为地下电力电缆线路,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容性电流不断增大,若调谐不当,易出现弧光接地过电压与相间短路。现有的大多数消弧装置不能对故障容性电流精确补偿而消弧效果不够理想。为了实现容性故障电流的全补偿,有必要研究可快速响应、准确性高、控制简单可靠且性价比高的全补偿消弧线圈。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晶闸管控制的新型自适应补偿策略。首先,本文对消弧线圈经中性点接地运行原理进行了综合研究,构建配电网正常运行时的电压谐振模型和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电流谐振模型,推导相关参数间的基本关系,并总结已有的几种配电网消弧线圈,分析其结构和补偿控制策略,指出了现有调谐技术存在的不足。其次,本文以广泛应用的调匝式消弧线圈为基础,改进了一种主辅式全补偿消弧装置,该装置的结构包括主消弧装置、辅消弧装置和双向晶闸管三部分。主辅消弧装置采用预调式和随调式相结合的“预随调式”调谐补偿方式,不需要串联或并联限压电阻来限制中性点位移电压,简化了消弧装置。然后,在分析可控串联补偿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改进误差反馈校正命令阻抗的方式,并首次运用于对消弧线圈的控制系统中。正常运行状态下,主消弧线圈置于过补偿,辅助消弧线圈的控制基于触发角校正PI阻抗控制原理,双向晶闸管采用触发角校正的控制策略,使消弧装置实现自适应控制。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在引入较小谐波分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抑制电容电流,实现完全补偿接地故障电流容性无功分量的效果。最后,在PSCAD/EMTDC环境下分别搭建中、小型10k V配电网仿真模型,采用电缆为输电线路,对中性点经谐振接地系统的各类状态(包括中性点不接地、谐振接地和全补偿谐振接地)进行仿真,并对单相故障点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仿真配电网发生最常见的单相接地故障时,消弧线圈对接地电容电流的补偿效果,验证了所提自适应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李一博[2](2019)在《基于柔性全补偿消弧装置的配电网对地电容电流测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网的智能化发展,如何利用智能化设备识别故障并自动消除故障,使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已经成为当前电力工作者的主要研究方向。对于电力系统中最常见的单相接地故障,其消除方法与中性点接地方式密切相关。在众多中性点接地方式中,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在发生接地故障时,消弧线圈能对容性电流作出补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残流大小,另一方面,此种接地方式还能降低故障相电压恢复速度。由于其灭弧效果显着,可以有效降低故障发生概率以及由其引发的各类危害的风险,保护电网及设备安全,故而在国内被广泛应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的接地方式,根据其工作特点又称为谐振接地。电网正常运行时,消弧线圈与对地电容所构成回路,可等效为串联回路,符合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所以也称为电压谐振原理。接地故障情况下,电网可等效为并联回路,符合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故也称为电流谐振原理。要想在发生接地故障时,消弧线圈能够达到快速有效补偿、使接地电弧快速自熄的效果,准确测量当前运行方式下的电容电流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消弧线圈的调谐和补偿效果。现阶段,各专家学者提出过多种测量对地电容电流的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甚至许多尚处于理论分析的层次。因此,本文在前人努力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的发展,提出基于柔性全补偿消弧装置的电容电流测量方法,并通过仿真模型进行验证。本文首先对中性点接地方式以及消弧线圈补偿原理做了认真研究,并对多种电容电流测量方法总结分析,指出各测量方法存在的局限性以及适用范围。其次对柔性全补偿消弧装置基本结构和原理进行深入学习,着重研究了其中的逆变补偿部分,并提出将其运用在三相不平衡零序电流补偿的观点。最后运用扫频法对电网电容电流进行测量,以不平衡系统零序电流补偿的方法,改善系统不平衡程度,扩大扫频法适用范围,进一步提高电容电流的测量准确度。经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其结果显示测量效果良好。
孙建坡[3](2016)在《智能变电站中消弧线圈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试点和规划进程加快,智能变电站技术也随之发展迅速。未来智能变电站建设是基于设备智能化的发展和高级功能的实现,传统变电站中计量、保护、控制、在线监测设备需智能化、数字化的改造才能更好更优地达到智能变电站功能要求。目前,我国中压配电网广泛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因此,作为变电站中重要设备的消弧线圈装置也面临智能化的改造,以适应智能变电站的发展。本文在深入学习谐振接地理论、智能变电站和IEC 61850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消弧线圈系统的工程应用,对消弧线圈系统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首先,本文的设计针对的是“多短路漏抗值接地变压器式消弧线圈”,为此简要介绍了其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电气特性。提出了一种电网对地电容电流测量方法:电感增量法,该方法能够检测出谐振接地系统零序回路的无功电流分量(电容电流)和有功电流分量(阻尼电流)。详细分析消弧线圈并联运行问题,提出了优化的主从并联运行控制策略。通过监测联络开关的开闭状态切换主从运行模式,依据消弧线圈系统数据表中补偿数据确定各次调补偿电流,对于站内消弧线圈并联运行通过RS485方式通讯,站间并联运行通过GSM短信方式通讯,该控制策略调节次数少,适应性强,可靠性较好。其次,结合智能变电站结构特点、IEC 61850标准及实际工程状况,提出了应用于智能变电站的消弧线圈架构方案,并针对其功能需求建立消弧线圈控制器IED模型,阐述了装置的建模过程。最后,基于以上理论分析和信息模型,研制了适应智能变电站要求的消弧线圈控制器,阐述了其硬件结构和软件方案。本控制器采用Crotex-M0516作为微处理器,包括信息采集模块、开关量输入输出、人机交互和数据通信等模块,并给出了各模块的详细软件流程。现场运行结果验证了消弧线圈装置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靳利华,黄寿元[4](2015)在《自动调谐消弧线圈接地补偿装置的选型与计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力电缆大幅增多,消弧线圈补偿已达最大档位,阻尼箱及控制部分技术落后,原设备性能已不能满足电网的要求。针对设备的运行现状,分析了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增容改造的方案,通过对系统对地电容电流计算确定了消弧线圈、接地变压器的容量,完成了新设备的选型与计算工作,系统实施后供电系统安全运行得到有力的保证,对提高配电网的运行可靠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桑振华[5](2014)在《新型柔性接地补偿选线装置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电力系统中,根据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电网分为大电流接地系统和小电流接地系统。在我国,小电流接地系统一般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的接地方式。由于谐振接地方式的优越性,世界上的其他很多国家在低压电网中也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的接地方式。本文分析比较了现在各界学者提出的消弧补偿装置,发现现有的消弧线圈都是根据彼得生线圈原理制成的,在接地瞬间由于消弧线圈与系统电容处于临近谐振状态,所以往往导致接地瞬间冲击电流过大。本文从谐振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等效模型入手,分析消弧线圈接地补偿的根本机理。通过分析发现,消弧线圈之所以能补偿接地电容电流,其原因在于消弧线圈能产生一个与接地电容电流相位相反的电流。顺着这条思路,如果在电网的中性点加装一套电流逆变装置,使之发出一个感性电流,那么这套装置就可以代替现有的消弧线圈。本文提出的这种新型柔性接地补偿装置是将接入中性点的逆变器看作是一个零序电压控制的可控电流源,控制逆变器输出一个滞后于中性点电压90°的电流,就可以实现对电网电容电流的补偿。本文在Matlab/Simulink仿真中验证了该新型柔性接地补偿装置的可行性。该新型柔性接地补偿装置不同于以往的消弧装置,所以需要使用更适用于本装置的新型调谐方法。本文在分析现有的调谐方法后,提出了通过两次改变中性点接入阻尼电阻的阻值,同时测量中性点电压的相位偏移,然后通过各个电量的矢量关系解方程得到系统的对地电容和电阻。该方法应用在本文提出的新型柔性接地补偿装置中,可以增加调谐对不同系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之后本文又介绍了现有的一些选线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缺点,然后经过分析,提出经过改进的残流增量法,并将其应用于本文提出的新型柔性接地补偿装置中,然后对该方法在新型柔性接地补偿选线装置中的应用做了相关的仿真验证。最后,本文对新型柔性接地补偿装置的软硬件系统做了初步的设计,为将来该装置的实际开发与投运奠定了基础。并搭建了模拟实验系统,开展了初步的补偿实验,而且得到了良好的实验结果。
邹晴[6](2012)在《解决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电压不平衡问题的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电流接地系统中性点位移电压过大导致的电压不平衡,将会使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用户电压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根据近年来大兴供电公司所属110 kV瀛海变电站发生的电压不平衡现象,通过分析消弧线圈装置的作用原理以及导致电压不平衡产生的串联谐振发生的原理,结合消弧线圈装置实际投运时,出现的母线电压不平衡这一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提出消除消弧线圈投入时产生的谐振现象的解决方案。
肖斌[7](2010)在《解决10 kV投入两相路灯出线中性点位移的方法》文中提出以某变电站的自动调谐式接地补偿装置无法正常投入运行的问题为例,分析了路灯出线投切对自动调谐式接地补偿装置运行的影响,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贾巍[8](2006)在《基于信号注入法的电容电流自动检测与调谐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的谐振接地方式在我国中压配电网中广泛应用。为了提高补偿精度,需要准确测量电网的三相对地电容。已有的检测方法大多采用间接测量法,致使测量精度低,测试过程复杂,抗干扰能力差,而且对电力器件的频繁操作会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性。目前,通过注入电流信号测量电容电流的方法倍受重视。但是,现有的注入变频信号、工频信号的方法在思路和模型的选择上仍然存在缺陷。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分析了谐振接地的原理,对国内外的电容电流检测方法进行了回顾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注入特殊频率信号测量电容电流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消弧线圈内置电压互感器的低压侧或者母线电压互感器的开口三角端向电网注入特殊频率的电流信号,测量低压侧或开口三角零序电压的幅值和相位。然后,对等值电路列写方程组,求解对地电容。方法利用矢量计算的思路,可以减少注入信号的次数,以简化操作和计算过程。与以往的方法相比,方法的模型更加精确;能够在不调整一次侧设备的情况下,有效地测量电容电流;易于通过微机系统实现自动控制,具有安全、快速、准确的特点。本文采用MATLAB仿真软件的Simulink功能和SimPowerSystems模块搭建了补偿电网等值电路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上述方法在电容电流检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课题还对电容电流检测算法的实现方案进行了相关研究,利用80C196KC单片机进行了初步的硬件设计,并提出了电容电流检测与自动调谐的整体流程,为自动跟踪补偿装置的实现奠定了基础。本课题的研究对于完善配电网电容电流的检测方法,提高补偿电网的运行效果具有特定意义。同时,进一步验证了注入信号法在电容电流检测中应用的优势,对未来的理论和实用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孟繁宏,李学山,张占胜[9](2005)在《10kV电力系统谐振过电压的原因及抑制措施》文中指出通过对10kV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下谐振过电压的分析,说明产生谐振过电压的条件、种类及特点,并提出以下抑制谐振过电压的措施:采用自动调谐接地补偿装置或可控硅多功能消谐装置,在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点接消弧线圈,或接消谐器等。
顾精彩[10](2005)在《有载开关调匝式消弧线圈的特点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分析了手动调匝式消弧线圈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采取了改进措施,从而研制成功有栽开关调匝式自动调谐消弧线圈系统,详细阐述了这种消弧线圈的原理、组成、特点及其应用。
二、自动调谐式接地补偿装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动调谐式接地补偿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晶闸管控制的消弧线圈自适应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中性点常用接地方式 |
1.2.2 国内外消弧线圈技术的进展及研究现状 |
1.2.3 常用消弧线圈的分类和特点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 |
2.1 消弧线圈及接地电容电流的限制 |
2.2 谐振接地系统正常运行的分析 |
2.2.1 正常运行时不对称电压的计算 |
2.2.2 电压谐振回路 |
2.3 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运行的分析 |
2.3.1 补偿电网等值接线图 |
2.3.2 电流谐振回路 |
2.3.3 单相接地故障残流特征分析 |
2.3.4 故障相电压恢复过程分析 |
2.4 消弧线圈的补偿策略 |
2.4.1 预调式补偿策略与随调式补偿策略 |
2.4.2 预随调式补偿策略 |
2.5 本章小结 |
3 消弧线圈的自适应控制策略 |
3.1 主辅式可控电抗器的结构 |
3.1.1 双向晶闸管的简介 |
3.1.2 基于晶闸管控制的消弧线圈结构分析 |
3.1.3 主辅式可控电抗器的组成 |
3.2 消弧线圈的补偿策略 |
3.2.1 主消弧线圈 |
3.2.2 辅助消弧线圈 |
3.3 消弧线圈的自适应控制策略 |
3.3.1 触发角校正PI阻抗控制原理 |
3.3.2 晶闸管触发角校正的自适应控制策略 |
3.3.3 主辅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 |
3.4 本章小结 |
4 PSCAD仿真建模与验证 |
4.1 10KV谐振接地系统模型的搭建 |
4.1.1 仿真模型及其参数 |
4.1.2 消弧线圈的模型 |
4.1.3 晶闸管自适应控制的实现 |
4.2 仿真验证 |
4.2.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
4.2.2 中性点经调匝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
4.2.3 中性点经全补偿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
4.3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柔性全补偿消弧装置的配电网对地电容电流测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消弧线圈研究现状 |
1.2.2 电容电流测量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消弧线圈种类及调谐方法 |
2.1 中性点接地方式 |
2.1.1 中性点直接接地 |
2.1.2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 |
2.1.3 中性点不接地 |
2.1.4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
2.2 消弧线圈种类 |
2.2.1 调匝式消弧线圈 |
2.2.2 调容式消弧线圈 |
2.2.3 相控式消弧线圈 |
2.2.4 磁控式消弧线圈 |
2.3 调谐方式 |
2.3.1 预调方式 |
2.3.2 随调方式 |
2.3.3 预随调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3 电容电流测量方法 |
3.1 估算法 |
3.2 直接测量法 |
3.3 间接测量法 |
3.3.1 中性点外加电容法 |
3.3.2 中性点外加电压法 |
3.3.3 调谐法 |
3.3.4 变频法 |
3.3.5 电容增量法 |
3.3.6 人工不对称法 |
3.3.7 信号注入法 |
3.4 各种电容电流测量方法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4 不平衡系统零序电流有源补偿 |
4.1 柔性全补偿消弧装置的组成及原理 |
4.1.1 柔性全补偿消弧装置的组成 |
4.1.2 柔性全补偿消弧装置的工作原理 |
4.2 PWM控制技术 |
4.2.1 SPWM逆变控制技术 |
4.2.2 滞环比较控制 |
4.2.3 三角波比较控制 |
4.2.4 谐波允许含量 |
4.3 有源补偿装置的补偿原理 |
4.4 本章小结 |
5 扫频法测量配电网电容电流仿真分析 |
5.1 扫频法测量流程 |
5.2 三相平衡状态下仿真分析 |
5.3 三相不平衡状态下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智能变电站中消弧线圈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智能变电站 |
1.3 自动调谐消弧线圈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消弧线圈系统分析 |
2.1 新型自动调谐式消弧线圈 |
2.2 消弧线圈调谐方法 |
2.3 小结 |
3 消弧线圈并联运行控制策略 |
3.1 并联运行方式概述 |
3.2 调谐方式对并联运行的影响 |
3.3 优化的主从并联控制策略 |
3.4 小结 |
4 智能变电站中的消弧线圈 |
4.1 概述 |
4.2 消弧线圈结构和功能 |
4.3 消弧线圈控制器IED建模 |
4.4 小结 |
5 智能变电站中消弧线圈控制器设计 |
5.1 控制器硬件设计 |
5.2 控制器软件设计 |
5.3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自动调谐消弧线圈接地补偿装置的选型与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自动调谐消弧线圈接地补偿装置概述 |
1.1 消弧线圈 |
1.2 接地变压器 |
1.3 微机控制器 |
1.4 阻尼箱及控制部分 |
1.5 过电压保护器 |
1.6 高精度电流 CT |
2 北洺河 110 k V 站消弧线圈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 消弧线圈补偿已达最大档位 |
2.2 阻尼箱及控制部分技术落后 |
3 新设备选型计算 |
3.1 中心点不接地系统对地电容电流计算 |
3.2 消弧线圈容量计算选型 |
3.3 接地变压器容量计算选型 |
1)接地变压器不作站用变压器。 |
2)接地变压器兼作站用变压器。 |
4 新设备技术参数 |
5 改进效果 |
6 结束语 |
(5)新型柔性接地补偿选线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现状 |
1.2 本文所做工作 |
2 新型柔性接地补偿装置的原理分析和仿真研究 |
2.1 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分析 |
2.2 新型柔性接地补偿装置的补偿原理 |
2.3 新型柔性接地补偿装置的结构分析 |
2.4 新型柔性接地补偿装置的仿真 |
2.5 本章小结 |
3 新型柔性接地补偿装置的调谐方法 |
3.1 新型调谐方法 |
3.2 新型补偿装置调谐的实现 |
3.3 本章小结 |
4 新型柔性接地补偿装置的接地选线技术 |
4.1 现有选线方法简介 |
4.2 新型补偿装置选线方法 |
4.3 本章小结 |
5 新型柔性接地补偿选线装置的综合设计与实验初步 |
5.1 硬件设计 |
5.2 软件设计 |
5.3 模拟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基于信号注入法的电容电流自动检测与调谐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容电流概述 |
1.2 中性点接地方式及其发展概况 |
1.2.1 国外发展动态 |
1.2.2 国内发展概况 |
1.3 消弧线圈及其分类 |
1.4 电容电流测量与自动调谐方法概述 |
1.5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谐振接地原理 |
2.1 消弧线圈的功能 |
2.1.1 补偿单相接地故障电流 |
2.1.2 降低故障相恢复电压的上升速度 |
2.2 影响熄弧的其他因素 |
2.2.1 补偿电网中的有功分量 |
2.2.2 故障点的过渡电阻 |
2.2.3 高次谐波电流分量 |
2.2.4 残流的无功分量 |
2.2.5 消弧线圈的伏安特性 |
2.2.6 系统频率和电压的波动 |
2.2.7 电容电流的自然变化 |
2.3 谐振接地的危害与处理措施 |
2.3.1 补偿电网的线性谐振 |
2.3.2 谐振引起中性点位移电压升高 |
2.3.3 谐振导致电网传递过电压 |
2.4 消弧线圈的调谐原则和技术标准 |
2.5 谐振接地的其他问题 |
2.5.1 消弧变压器的应用 |
2.5.2 阻尼电阻的应用 |
2.5.3 消弧装置并联运行方式 |
第三章 电容电流自动检测与调谐方法及其局限性 |
3.1 自动检测与调谐方法的总结 |
3.1.1 位移电压极值法(谐振法) |
3.1.2 阻抗三角形法 |
3.1.3 相位调谐方法 |
3.1.4 中性点位移电压曲线法 |
3.1.5 实时测量法 |
3.1.6 零序电流极值法 |
3.1.7 零序电压相位法 |
3.1.8 参考相位数值调整法 |
3.2 基于信号注入的电容电流检测方法 |
3.2.1 注入变频信号法 |
3.2.2 注入工频信号法 |
第四章 基于特殊频率信号注入法的电容电流检测方法 |
4.1 概述 |
4.2 基于单特殊频率信号注入法的电容电流检测方法 |
4.2.1 单信号注入电容电流检测方法 |
4.2.2 自动调谐过程的分析 |
4.3 单特殊频率信号注入法的仿真分析 |
4.3.1 对地电容自动检测情况下的仿真分析 |
4.3.2 单相接地故障情况下的仿真分析 |
4.4 基于双特殊频率信号注入法的电容电流检测方法 |
4.4.1 方法概述 |
4.4.2 双特殊频率信号注入法检测电容电流 |
4.4.3 自动调谐过程 |
4.5 双特殊频率信号注入法的仿真分析 |
4.6 单、双特殊频率信号注入法的评价 |
第五章 自动跟踪补偿装置的硬件实现 |
5.1 概述 |
5.1.1 硬件原理图的概述 |
5.1.2 控制过程概述 |
5.2 数据处理单元的设计 |
5.2.1 80C196KC简介 |
5.2.2 核心处理器电路的设计 |
5.2.3 看门狗电路的设计 |
5.3 模拟量采集单元的设计 |
5.3.1 电压互感器采集电路的设计 |
5.3.2 滤波器电路的设计 |
5.4 开关量输出单元的设计 |
结束语 |
附录 |
附录一:核心处理器的硬件电路 |
附录二:幅值和相位的计算方法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10kV电力系统谐振过电压的原因及抑制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 概述 |
1 谐振过电压产生的条件 |
1.1 内部条件 |
1.2 外界激发条件 |
2 过电压种类及特点 |
2.1 过电压种类 |
2.1.1 基波谐振 |
2.1.2 分频谐振 |
2.1.3 高次谐波谐振 |
2.2 谐振过电压的特点 |
3 抑制过电压措施 |
3.1 自动调谐接地补偿装置 |
3.1.1 装置组成 |
3.1.2 作用 |
3.2 可控硅多功能消谐装置 |
3.2.1 用途 |
3.2.2 结构与原理 |
3.2.3 主要功能特点 |
3.3 中性点接消弧线圈 |
3.4 电压互感器中性点经消谐器接地 |
3.5 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绕组接电阻 |
3.6 其他抑制谐振过电压的措施 |
4 应用效果 |
四、自动调谐式接地补偿装置(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晶闸管控制的消弧线圈自适应策略研究[D]. 王珏.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2]基于柔性全补偿消弧装置的配电网对地电容电流测置技术研究[D]. 李一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3]智能变电站中消弧线圈的研究与应用[D]. 孙建坡.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4]自动调谐消弧线圈接地补偿装置的选型与计算[J]. 靳利华,黄寿元.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2015(02)
- [5]新型柔性接地补偿选线装置的研究[D]. 桑振华.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1)
- [6]解决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电压不平衡问题的探索[J]. 邹晴. 科技资讯, 2012(33)
- [7]解决10 kV投入两相路灯出线中性点位移的方法[J]. 肖斌. 供用电, 2010(05)
- [8]基于信号注入法的电容电流自动检测与调谐方法的研究[D]. 贾巍. 天津大学, 2006(06)
- [9]10kV电力系统谐振过电压的原因及抑制措施[J]. 孟繁宏,李学山,张占胜. 电气化铁道, 2005(03)
- [10]有载开关调匝式消弧线圈的特点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A]. 顾精彩. 全国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与接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5
标签:中性点论文; 消弧线圈论文; 中性点电阻接地系统论文; 接地系统论文; 接地变压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