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以才兴 政以才治(论文文献综述)
冯志峰[1](2021)在《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的基本规律与实现方式》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印证了一条金规铁律: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强大中国。党的坚强有力,最为关键的就在于党的组织有力量,为党的政治路线的实现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继续引领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就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基本规律及实现方式,深度提炼党的组织工作的主要特征和宝贵经验,深入探索新时代做好党的组织工作的运行机制与科学方法,通过坚强有力的组织工作把党的意志、党组织的决策转化为实际行动,坚定不移锻造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李琦[2](2021)在《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优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夏玉元[3](2021)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提升研究 ——基于学生视角的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思政学科硕士生)是未来从事与本学科相关的理论研究、教育教学、宣传和党政部门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保证思政学科硕士生的培养质量,是贯彻落实习近平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切实解决“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关键。而提升思政学科硕士生的学术能力是提高思政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本文尝试运用实践调查方法从学生视角入手思考思政学科硕士生学术能力的基本内涵、现状与提升策略等问题。本文第一章主要是在总结概括学术界对硕士生学术能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思政学科硕士生学术能力的概念和构成进行简要论述,认为思政学科硕士生学术能力包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获取能力、学科知识领地的拓展能力、学科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第二章通过整理与分析问卷数据,了解和掌握当前思政学科硕士生学术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分别从培养单位、指导教师和学生自身的角度剖析当前思政学科硕士生学术能力不足的原因;第四章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践调查从思政学科硕士生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获取能力、学科知识领地拓展能力、学科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入手,从培养单位、指导教师、学生自身三个层次进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提升对策。本研究把思政学科放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大系统里整体考量,在此基础上,寻找思政学科的独特性,并从学科独特性入手,概括出思政学科硕士生学术能力由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获取能力、学科知识领地拓展能力、学科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构成。同时,通过对思政学科硕士生的调查,得出当前思政学科硕士生学术能力的现状;并提出提升思政学科硕士生学术能力的“三方面”策略,为思政学科硕士生学术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朱洲[4](2021)在《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干部队伍建设。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以及贯彻落实新时代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伟大实践中,党的干部队伍工作从研究探索到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其过程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光辉,又以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适应形势任务需要的干部队伍,为党国家事业的顺利发展和取得重大成就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党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科学提出了新时代好干部的标准,强化了党管干部、组织选人,加大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并修改完善党章,先后两次修订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在自我革命的优秀传统鞭策下,坚持守正创新,形成了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国共产党在干部队伍建设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做法以及由此淬炼的指导思想,已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着优势组成部分,是我们做好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世界观、方法论,为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提供了遵循。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为研究对象,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指导下,重点对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关键问题展开探讨,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对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对包括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及其建设等进行概念界定。重点阐述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在理性甄别的基础上,分析中华优秀传统吏治思想中的有益成分。同时分析国外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作为后续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将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形成及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时期进行系统梳理,并对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进行分析,提出不同历史阶段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主要体现和价值所在。第三,归纳分析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重点阐述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组织、能力、作风以及纪律建设等方面的实践做法与基本经验。第四,总结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发展特点、精髓和价值。在特点方面,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发展特点,包括:体现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作要求,在形式上是经由党的主要领导人阐述,与时俱进丰富完善等。提出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贡献,包括: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和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建立的党员干部队伍保证了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的贯彻落实。第五,分析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时代际遇,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并在对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发展历程、经验、内容以及方法等问题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
刘燕芳[5](2020)在《论影视鉴赏在中小学课堂中的运用》文中认为影视鉴赏具有对中小学生进行智育、德育和美育的作用。影视鉴赏可以促成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意识形态的培养、美育和德育的构建等。影视鉴赏是培养中小学生认识世界、了解社会以及认识自我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调查法、文献法阐释了中小学影视鉴赏的现状以及政策推进,如何有效落实中小学影视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影视鉴赏课程的开展会提高中小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感受,丰富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认知和思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王彦杰[6](2018)在《浅谈县域基层留住高素质人才的举措》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谈到人才队伍建设,习总书记曾经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实现县域经济突破,取得长远发展的最具重要性的因素。我们知道,未来的发展,是地区之间的竞争,更是人才之间的竞争。近年来,国内不少地方密集出台"人才新政",吉林省省长景俊海在《求是》撰文:东北振兴、人是关键。由此可见:国以才兴,政以才
景俊海[7](2018)在《东北振兴 人是关键》文中认为国以才兴,政以才治。人是最活跃、最持续、最有效的发展要素,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要发展,人才是关键。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肩负党中央、国务院赋予东北振兴的神圣使命,我们必须在"人"这一关键要素上实现新突破,用"人"兴引领振兴,以站在高山之巅的高远视角、以求贤若渴的迫切期待、以爱才育才容才用
景俊海[8](2018)在《东北振兴 人是关键》文中研究说明国以才兴,政以才治。人是最活跃、最持续、最有效的发展要素,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要发展,人才是关键。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肩负党中央、国务院赋予东北振兴的神圣使命,我们必须在"人"这一关键要素上实现新突破,用"人"兴引领振兴,以站在高山之巅的高远视角、以求贤若渴的迫切期待、以爱才育才容才用才的优良环境,聚天下英才促东北振兴。一、以解放思想为发轫,让人更思变改革开放40年的成功实践昭示我们,每一步发展、每一次突破、每一项成就都起始于解放
张晓政[9](2016)在《察举与科举》文中提出选人用人是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也是一个千古难题。古代许多典籍都对选贤用能作过专门论述。如《墨子·尚贤》说:"尚贤者,政之本也。"《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说:"国有三不祥……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吕氏春秋·求人》说:"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国以才兴,政以才治。历史上,但凡有所作为的政治家都十分重视选好
刘悦[10](2016)在《多元解读视角下的高中诗歌阅读教学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诗歌的王国,诗歌历经千年绵延不断,其中蕴含的精神与文化早已深深地内化在民族的血液中。诗歌作为高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文本语言的多义性、意境的模糊性、主体的复杂性,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所在。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在阅读鉴赏模块中提出“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由此多元解读正式成为课程标准的一部分,并在阅读教学开展实施。多元解读主要指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充分调动已有的认知经验,通过层层深入的方法,与作品作者进行多维对话,从而得出具有个性色彩的种种有说服力的解读。在多元解读过程中要尊重以下原则:一是尊重作者、作品的特殊地位;二是尊重读者的独特阅读体验;三是在多元解读过程中要防止滥读现象发生。由于高中诗歌文本的特点以及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使得高中诗歌阅读教学更为重视文本多元意蕴探究、讲求填补诗歌“空白”、突出主体的接受性、注重学生审美能力训练等特点,所以在多元解读视野下的高中诗歌阅读教学具有以下优势:有助于构建民主气氛,提高主体意识;有助于启发创新思维,实现深层解读;有助于改进教学方式,落实自主探究。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多元解读高中诗歌阅读教学中依旧存在以下问题:从学生学习方面来说,一是缺乏“前结构”阅读积累;二是不了解多元解读具体方法。从教师方面来说,一是教师相关文学教育学知识积累不足;二是教师备课资料来源有限。从教学方法及评价来说,一是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探究能力培养;二是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究其背后原因主要是:受应试教育的指向标影响、教师自身多元解读能力有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程改革并没有落实到语文教学实践中等,从而影响了多元解读在高中诗歌阅读教学中的发展。基于以上问题及原因,在开展高中诗歌多元解读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策略的实施:首先,要积淀高中诗歌阅读教学多元解读的准备,包括要强化教师专业素质;增进学生“前结构”积累;利用课堂资源,促使师生多元对话。其次,要落实高中诗歌阅读教学多元解读具体过程,包括细化高中诗歌多元解读阅读教学过程、创新高中诗歌多元解读方法。最后,要革新高中诗歌阅读教学多元解读评价标准,。包括建立多元作业模式、改进评价方法。
二、国以才兴 政以才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以才兴 政以才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的基本规律与实现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组织工作表现为“体”,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推进各项工作的有机载体 |
(一)组织工作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支撑 |
(二)组织工作是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关口 |
(三)组织工作是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途径 |
二、组织工作展现为“律”,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的有效方法 |
(一)组织工作是政治性和业务性的统一 |
(二)组织工作是革命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
(三)组织工作是政策性和经验性的统一 |
(四)组织工作是有形性和无形性的统一 |
(五)组织工作是管理性和服务性的统一 |
三、组织工作体现为“用”,是落实党的政治路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保障 |
(一)组织体系是党实现力量倍增的关键密钥 |
(二)组织力量是党战胜艰难险阻的强大武器 |
(三)组织路线是党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 |
(3)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提升研究 ——基于学生视角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当前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相关理论 |
(二)中国共产党人才培养理论 |
(三)关键能力理论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基本内涵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学术能力 |
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硕士生学术能力 |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生学术能力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生学术能力的构成 |
一、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获取能力 |
二、学科知识领地的拓展能力 |
三、学科理论知识的实践能力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现状调查 |
第一节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
一、调查方法 |
二、调查内容 |
三、调查对象 |
四、问卷信度效度检验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生学术能力现状分析 |
一、认同基础理论获取的重要性,但缺乏踏实的行动 |
二、具有新知识探索意识,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 |
三、能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但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强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培养单位的因素 |
一、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
二、学术支持力度较小 |
三、学术环境有待优化 |
第二节 指导教师的因素 |
一、少数导师对硕士生学术能力提升重视程度不够 |
二、少部分导师因多种原因导致指导学生精力不足 |
三、极少数导师的指导效果不明显 |
第三节 学生自身的因素 |
一、跨专业硕士生基础薄弱 |
二、部分硕士生学术意识淡薄 |
三、主动联系导师的积极性不高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提升对策 |
第一节 全方位强化硕士生基础理论知识获取能力 |
一、优化核心课程设置,重视基础性与前沿性相结合 |
二、提高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增强指导艺术和水平 |
三、明确学术目标,坚定学术志趣 |
第二节 深层次发掘硕士生知识领地拓展能力 |
一、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
二、切实发挥导师的学术引领与示范作用 |
三、自觉增强理论联系实际意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
第三节 多渠道提升硕士生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
一、秉持“实践出真知”理念,创造实践锻炼机会 |
二、导师依据培养需要,加强硕士生实践训练 |
三、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增强理论运用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核心观点、创新点、重点及难点 |
1.4.1 核心观点 |
1.4.2 创新点 |
1.4.3 重点及难点 |
2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借鉴 |
2.1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相关概念 |
2.1.1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 |
2.1.2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 |
2.1.3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 |
2.2.1 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 |
2.2.2 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 |
2.2.3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 |
2.3 中华优秀传统吏治思想 |
2.3.1 中国传统吏治思想的传承 |
2.3.2 中华传统吏治思想的批判与吸收 |
2.4 国外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
2.4.1 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
2.4.2 非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
3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形成及发展历程 |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
3.1.1 突出党员干部的阶级立场 |
3.1.2 强调党员干部的斗争精神 |
3.1.3 重视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 |
3.1.4 服从真理,改正错误 |
3.1.5 坚持五湖四海,反对山头主义 |
3.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
3.2.1 注重保持革命战争年代精神 |
3.2.2 强调一切听从党安排 |
3.2.3 重视批评与自我批评 |
3.2.4 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 |
3.2.5 经验教训 |
3.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
3.3.1 强调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方针 |
3.3.2 强调党员干部具备开拓进取精神 |
3.3.3 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与党性锻炼 |
3.3.4 强化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 |
3.3.5 强调党员干部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 |
3.3.6 注重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制度化与规范化 |
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
3.4.1 提出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突出忠诚干净担当 |
3.4.2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
3.4.3 坚持党管干部,强调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 |
3.4.4 突出重点,建立健全干部工作五大体系 |
3.4.5 增强执政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
3.4.6 组织选拔与群众拥护有机统一 |
3.4.7 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有机统一 |
4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
4.1 干部队伍的政治建设 |
4.1.1 对党绝对忠诚 |
4.1.2 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能力 |
4.1.3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
4.2 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 |
4.2.1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4.2.2 坚定理想信念 |
4.2.3 干群平等 |
4.2.4 不谋私利 |
4.3 干部队伍的组织建设 |
4.3.1 根据党和国家事业的需要选人用人 |
4.3.2 坚持民主集中制 |
4.3.3 任人唯贤 |
4.3.4 在实际工作中考察识别干部 |
4.3.5 完善考核评价使用机制 |
4.3.6 注重干部来源广泛性代表性 |
4.4 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 |
4.4.1 注重实绩 |
4.4.2 突出胜任力 |
4.4.3 注重实践锻炼 |
4.4.4 强调斗争精神 |
4.4.5 注重班子整体建设 |
4.5 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 |
4.5.1 密切联系群众 |
4.5.2 理论联系实际 |
4.5.3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
4.5.4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
4.5.5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
4.5.6 惩治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形式主义和奢靡之风 |
4.6 干部队伍的纪律建设 |
4.6.1 模范遵守纪律 |
4.6.2 自觉接受监督 |
4.6.3 实行问责制度 |
4.6.4 开展反腐败斗争 |
4.6.5 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
5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发展特点、精髓和价值 |
5.1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发展特点 |
5.1.1 体现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作要求 |
5.1.2 经由党的主要领导人阐述 |
5.1.3 与时俱进丰富完善 |
5.2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精髓 |
5.2.1 干部是党的正确路线确定后的决定因素 |
5.2.2 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及杜绝个人依附 |
5.2.3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暨任人唯贤 |
5.2.4 坚持民主集中制决定干部问题 |
5.2.5 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5.2.6 干部权责一致 |
5.2.7 干部成长体现组织培养与个人努力相统一 |
5.2.8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 |
5.3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价值 |
5.3.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 |
5.3.2 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和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5.3.3 建立了保证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贯彻落实的干部队伍 |
6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时代际遇和创新发展 |
6.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创新发展的境遇 |
6.1.1 世情的深刻变革引发新的国际力量博弈 |
6.1.2 国情的深刻变革要求统揽和推进“四个伟大” |
6.1.3 党情的深刻变革激励全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
6.1.4 社情的深刻变革考验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
6.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创新发展 |
6.2.1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
6.2.2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
6.2.3 全面提升干部解决实际问题本领能力 |
6.2.4 建立常态化考核评价机制 |
6.2.5 健全科学选拔任用机制 |
6.2.6 加强监督管理狠抓作风 |
6.2.7 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 |
6.2.8 完善人才工作体系 |
6.2.9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浅谈县域基层留住高素质人才的举措(论文提纲范文)
留住人才要留志 |
留住人才要留心 |
(7)东北振兴 人是关键(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解放思想为发轫, 让人更思变 |
二、以增强意识为根基, 让人更自信 |
三、以提升素质为保障, 让人更智慧 |
四、以改善风貌为引领, 让人更向上 |
五、以激发干劲为导向, 让人更创造 |
六、以促进发展为归宿, 让人更幸福 |
(10)多元解读视角下的高中诗歌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现状 |
1.3.1 多元解读研究 |
1.3.2 高中诗歌阅读教学研究 |
1.3.3 多元解读运用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
1.4 研究的思路、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多元解读与高中诗歌阅读教学 |
2.1 多元解读及其原则 |
2.1.1 多元解读 |
2.1.2 多元解读原则 |
2.2 高中诗歌阅读教学及其特点 |
2.2.1 重视文本多元意蕴探究 |
2.2.2 讲求诗歌“空白”填补 |
2.2.3 突出学生主体接受性 |
2.2.4 注重审美能力训练 |
2.3 多元解读在高中诗歌阅读教学中的价值 |
2.3.1 构建民主气氛,提高主体意识 |
2.3.2 启发创新思维,实现深层解读 |
2.3.3 改进教学方式,落实自主探究 |
第三章 高中诗歌多元解读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3.1 调查方法及内容 |
3.1.1 调查方法 |
3.1.2 调查内容 |
3.2 调查情况分析 |
3.2.1 教师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
3.2.2 学生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
3.3 高中诗歌多元解读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原因 |
3.3.1 高中诗歌多元解读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3.3.2 高中诗歌多元解读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四章 多元解读视角下高中诗歌阅读教学策略 |
4.1 积淀高中诗歌阅读教学多元解读准备 |
4.1.1 强化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深入文本打基础 |
4.1.2 增进学生“前结构”积累,使多元解读成为可能 |
4.1.3 充分利用课堂资源,促进师生多元对话 |
4.2 落实高中诗歌阅读教学多元解读过程 |
4.2.1 细化高中诗歌多元解读阅读教学过程 |
4.2.2 创新高中诗歌多元解读阅读教学方法 |
4.3 革新高中诗歌阅读教学多元解读评价 |
4.3.1 建立多元作业模式,综合培养学生能力 |
4.3.2 改进评价方法,多维评价学生 |
4.4 多元解读视角下的高中诗歌阅读教学案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调查问卷 |
附录C:第五版人教版高中教材诗歌作品一览表 |
四、国以才兴 政以才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的基本规律与实现方式[J]. 冯志峰.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21(05)
- [2]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优势研究[D]. 李琦.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1
- [3]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提升研究 ——基于学生视角的调查分析[D]. 夏玉元.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4]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研究[D]. 朱洲.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5]论影视鉴赏在中小学课堂中的运用[J]. 刘燕芳. 名作欣赏, 2020(35)
- [6]浅谈县域基层留住高素质人才的举措[J]. 王彦杰. 劳动保障世界, 2018(19)
- [7]东北振兴 人是关键[J]. 景俊海. 新长征(党建版), 2018(05)
- [8]东北振兴 人是关键[J]. 景俊海. 吉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8(06)
- [9]察举与科举[J]. 张晓政. 人才资源开发, 2016(23)
- [10]多元解读视角下的高中诗歌阅读教学研究[D]. 刘悦. 湖南科技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