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绷带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改良“∞”绷带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一、改良“∞”字绷带固定治疗锁骨骨折(论文文献综述)

罗斌,黄思聪,马俊昌,许树柴,刘军,潘建科[1](2021)在《新型外固定护具治疗锁骨骨折有限元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新型外固定护具的治疗优势及有限元研究。方法:利用肩关节三维CT扫描的原始图像,使用Mimics19.0、Geomagic Studio2017及Solid Works2017等软件,通过蒙版、网格划分、修饰等步骤,分别建立肩关节及锁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新型外固定护具及改良的"8"字绷带+T型夹板治疗锁骨骨折的力学作用特点,给予属性赋值、约束边界及力学加载,经过ANSYS19.0有限元运算后对比2种治疗方式的最大应力及位移。结果:新型外固定护具对肩关节整体、锁骨的最大应力分别为10.156 0 Mpa、7.775 9 Mpa,大于改良的"8"字绷带+T型夹板固定的4.028 8 Mpa、3.172 8 Mpa;新型外固定护具下锁骨的最大位移为0.105 640 mm,大于改良的"8"字绷带+T型夹板的0.040 052 mm。结论:新型外固定护具综合作用力更大,复位固定骨折端的能力优于改良的"8"字绷带+T型夹板。

孙义彤,聂伟志[2](2021)在《锁骨骨折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性》文中研究表明背景:锁骨骨折是骨折中比较常见的一类,常由跌倒导致,国内外学者对锁骨骨折的类型、治疗及其生物力学特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治疗措施的成熟,对于锁骨骨折的治疗及固定方式的选择越来越多,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有其优缺点。目的:归纳总结目前国内外关于锁骨骨折固定方式及其生物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从而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方法治疗锁骨骨折。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2010至2020年发表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锁骨骨折,固定方式,生物力学,保守治疗",英文检索词为"clavicle,fixation,biomechanics"。根据纳入标准,最终纳入38篇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对于锁骨骨折,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有其局限性,因此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年龄、骨折性质、骨折程度、骨折位置以及术后锻炼的评估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不仅要恢复锁骨正常的生物力学与解剖关系,还要做到尽量保持美观以及固定的稳定性。

牛锋[3](2020)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四肢骨折临床疗效观察及其改良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基于“正骨八法”指导下保守治疗、切开复位桥接组合式内固定和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在治疗成人四肢骨折方面的对比研究,总结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治疗成人四肢骨折方面的优势及不足,并在原有结构基础上提出改良设计方案,进行生物力学测试,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性能改进提供参考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南京中医药大学扬州附属医院骨伤科收治的成人四肢骨折患者,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确定本试验的研究对象共计104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保守组,桥接组和锁定钢板组,其中保守组28例均为锁骨骨折患者,采用“正骨八法”手法复位后“8”字绷带固定治疗,桥接组38例患者(其中锁骨骨折28例,四肢骨折10例)采用基于“正骨八法”指导下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进行手术治疗,锁定钢板组38例(其中锁骨骨折28例,四肢骨折10例)患者根据具体骨折情况采用解剖锁定钢板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临床疗效,并比较桥接组和锁定钢板组手术相关指标,评价两种内固定方式的优点及不足。采用聚甲醛骨折模型作为极限测试和破坏性试验对象,测试桥接内固定1.0(圆形竹节状棒)、桥接内固定2.0(六边竹节状棒)、桥接内固定3.0(六边形凹槽棒)和解剖锁定钢板之间的抗压缩性能和抗旋转性能的区别。结果:(1)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项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2)与保守组相比,桥接组和锁定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根据肩关节Constant评分标准,三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12月Constant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12月三组患者肩关节Constan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锁定钢板组相比,桥接组的手术时间短(P<0.05),术中每分钟出血量没有差异(P>0.05)。(4)术后并发症:保守组和桥接组均有1例患者发生骨不连,锁定钢板组有1例发生内固定取出后骨折部位再断裂。(5)在聚甲醛骨折模型上,桥接内固定2.0(六边竹节状棒)的抗压缩性能和抗旋转性能强于桥接内固定1.0(圆形竹节状棒);桥接内固定3.0(六边形凹槽棒)的抗压缩性能和抗旋转性能强于桥接内固定2.0(六边竹节状棒);桥接内固定3.0(六边形凹槽棒)的抗压缩性能和抗旋转性能强于桥接内固定1.0(圆形竹节状棒);解剖锁定钢板的抗压缩性能和抗旋转性能强于桥接内固定1.0(圆形竹节状棒)、桥接内固定2.0(六边竹节状棒)和桥接内固定3.0(六边形凹槽棒)。结论:中医保守治疗、切开复位桥接组合式内固定和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在治疗成人锁骨骨折方面疗效相当,但基于“正骨八法”指导下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四肢骨折更有优势,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可以降低内固定物发生断裂、应力下骨质疏松、内固定取出后再骨折的风险,可以作为治疗成人四肢骨折的一种新型内固定方式,值得骨科医师推广应用。在聚甲醛骨折模型上,桥接内固定2.0(六边竹节状棒)和桥接内固定3.0(六边形凹槽棒)的抗压缩性能和抗旋转性能强于桥接内固定1.0(圆形竹节状棒),可作为未来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产品进一步改良设计的参考依据。

何亚飞[4](2020)在《锁骨上神经的解剖学研究及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皮神经保护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临床上,各种外伤导致的锁骨骨折患者数量逐渐呈现了增长态势,尤其是中青年患者数量越来越多。近年来,随着医疗器械的改进及骨折患者快速康复的需求,针对锁骨骨折患者选择手术的越来越多。目前临床上较常见的手术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方式。此方式随着临床研究的进展,人们发现该方式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最常见并发症是切口远端区域的麻木,并且该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临床工作者为解决此并发症,逐渐将锁骨上神经术中医源性损伤的问题重视起来,于是越来越多的临床相关工作者提出了术中应避免损伤锁骨上神经的观点,至此临床上常用的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改良已逐渐提上日常。目的:观察锁骨上神经在锁骨上区域的解剖分布及术中游离保护锁骨上神经后锁骨骨折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与传统术式做比,明确术中保护皮神经是否存在临床意义,从而为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7年08月至2018年05月锁骨骨折的患者,共60例(n=60)其中男42例,女性18例,年龄18~46岁。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术中仔细游离保护锁骨上神经),对照组(未对锁骨上神经采取保护)的传统手术方式。其中观察组:30例患者均做锁骨上切口,术中仔细分离出锁骨上神经各个分支并充分游离保护,同时通过术中透视标记,观察记录锁骨上神经在锁骨上区域的走行及分布关系,以锁骨两端中点连线为锁骨横轴,克氏针标记锁骨上神经各分支横跨锁骨上缘处,将锁骨横轴全长视为单位“1”,以锁骨横轴内侧端为“0”点、外侧端为“1”点,在X线影像上精确测量锁骨上神经各分支标记点到“0”点的距离;对照组:30例患者均做锁骨上切口,选择传统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方式,术中未对锁骨上神经进行任何游离保护。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骨折愈合等情况进行比较。术后随访观察18个月:分别详细记录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月、12月时术区的感觉异常发生率、异常程度指标进行比较;于术后18个月电话随访完成相关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满意度是否存在差异,从而进一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锁骨上神经分布情况:30例锁骨区域解剖显示,有15例拥有三支分支(内、中、外支),14例拥有二支分支(内、外支),1例拥有一支分支(中支)。利用相对测量方法测量出15例有三支分支患者解剖观察结果示:外侧支出现于0.64±0.081、中间支出现于0.47±0.12、内侧支出现于0.27±0.08;14例有两支分支患者解剖观察结果示:外侧支出现于0.61±0.07、内侧支出现于0.30±0.07;1例有一支分支患者解剖观察结果示:中间支出现于0.57。整理相关数据,经统计学检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显示:不同分支数目患者间内、外神经分支分布所在区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手术及预后情况: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游离神经保护组手术时间稍长于术中未神经保护组手术时间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经统计学分析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均甲级愈合且术后所有患者的骨折情况均达到骨性愈合。3、随访两组患者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周围的感觉异常率、异常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患者自诉术后18个月的生活满意度,观察组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锁骨上神经在锁骨上区域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掌握这一规律可以为术中避免锁骨上神经损伤提供一定的帮助;(2)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皮神经游离保护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局部皮肤感觉异常的发生,患者术后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谢先敏,谢心军,王林华,张雄,谢求恩,徐永贵[5](2019)在《扁担夹板固定带治疗锁骨骨折27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扁担夹板固定带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手外创伤科住院治疗的27例锁骨骨折患者,均为新鲜闭合性锁骨骨折患者;均使用扁担夹板固定带治疗,观察骨折愈合、患肢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于末次随访时参照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综上所述,采用手法复位配合扁担夹板固定带治疗锁骨骨折,固定稳定可靠,发生移位概率小,有利于促进患肢肩关节的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维统,董玮[6](2019)在《“斜向8字绷带固定法”治疗锁骨骨折35例》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斜向8字绷带固定法"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11至2018年本院收治的锁骨中段及中外1/3骨折患者35例,男21例,女14例;最小年龄12岁,最大年龄81岁,平均年龄38.5岁;均为闭合性骨折,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法复位、"斜向8字绷带固定法"固定骨折断端,固定时间为6周。解除固定后指导肩关节功能锻炼,治疗后6个月根据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和肩关节功能整体评估以及采用Constant肩关节评分系统评估疗效。结果:35例中有5例失访,治疗后6个月30例患者骨折局部和周围关节均无疼痛,骨折端无压痛,1例断端愈合局部可见高突畸形,其余病例骨折局部均无外观畸形,上肢力量和肩关节活动均恢复至伤前水平,35例患者总体疗效优良率82.8%;随访的30例患者Constant肩关节评分从治疗前(44.3±3.2)分提高至治疗后6个月(96.6±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斜向8字绷带固定法"治疗锁骨骨折具有下压固定骨折近端并维持良好复位、牢固不易松脱、平整舒适、经济环保的独有特点,体现了中医骨伤在锁骨骨折治疗中的优势,可在临床尝试推广应用。

张晓宇,李澄清,江章伟,李云璋,杨健[7](2019)在《改良手法配合T型夹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分析改良卧式复位"8"字绷带结合T型夹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厦门梧村中医院收治的39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均行改良卧式复位并"8"字绷带配合自制T型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本研究患者骨折移位均整复成功,对位对线良好,固定4~6周,平均(4.92±0.87)周,骨折均得到临床愈合,愈合时间6~8周,平均(6.95±0.83)周,治疗总费用平均为(5228.2±817.25)元,远低于手术所需费用(19924.07±1564.06)元,治疗过程中未出现血管及神经损伤,未出现皮肤损伤。患侧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改良卧式复位术结合外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疗效满意、肩功能恢复良好、创伤小、治疗费用低。

赵永信,李鼎斌,毛汉领,李欣欣,覃小倩[8](2018)在《锁骨骨折单肩气囊外固定器的力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针对传统外固定器存在的问题,发明一种新型的单肩气囊外固定器,分析评价该新型单肩气囊外固定器所产生的复位拉伸力。方法建立人体锁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单肩气囊外固定器的加载状况及所产生的复位拉伸力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并与传统"8"字绷带外固定器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通过观察实验,对比分析单肩气囊外固定器和传统"8"字绷带外固定器的实际加载情况。结果单肩气囊外固定器所产生的复位拉伸力比传统外固定器更均匀而且较大,并可由患者自己调节。结论单肩气囊外固定器对人体肩部的作用力及加载方式更加利于锁骨骨折的拉伸复位和维持锁骨骨折复位位置,而且使得锁骨骨折患者更加舒适。

王志强[9](2018)在《塑形纸夹板“8”字绷带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采用回顾性分析塑形纸夹板“8”字绷带与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通过对比各项疗效指标,明确两种治疗方式的优劣性,为塑形纸夹板联合“8”字绷带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提供有力的临床证据。方法:纳入观察的锁骨中段骨折的患者来源于2016年06月-2017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及苏大附一院骨科,共计60例,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锁骨中段骨折的诊断标准[1],并获知情同意。研究组予中医整复手法及塑形纸夹板联合“8”字绷带固定,对照组予手术切开钢板内固定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月、6月、12月分别记录患者Constant肩关节评分和DASH上肢功能评分,并在治疗最后统计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满意度、并发症率、术后外观满意度及治疗总费用。最终通过SPSS 17.0软件整合、统计及对比数据,得出结果并制图表。结果:①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各项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②治疗后12月,评估两组患者疗效,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后3月后两组差异明显,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6月后对照组优于研究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月后两组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DASH上肢功能评分:治疗后3月后两组差异明显,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6月后对照组优于研究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月后两组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患者满意度评分:研究组与对照组总体满意度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⑥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⑦术后外观满意度:研究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⑧治疗总费用: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⑨不良发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症状较轻,治疗后明显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塑形纸夹板“8”字绷带与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临床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时,手术组患肢功能优于研究组,6个月后,两组差异逐渐缩小,12月后,两组患者患肢功能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主要缺点是骨折的畸形愈合,临床显示畸形愈合可在日后骨痂塑形改造期内有所改善,而对照组的缺点是并发症多,愈合后还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术后可能再骨折等。除此之外,在患肢美观及医疗费用方面,塑形纸夹板“8”字绷带也占据相对的优势。因此,虽然手术治疗具有解剖对位等优点,但塑形纸夹板“8”字绷带也具有其一定的优势,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黎清斌[10](2018)在《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临床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比研究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于2016年01月2017年06月在佛山市中医院骨科中心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和而不符合排除标准的80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行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另外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中药、三七化瘀口服液、去伤片、骨宝丸等基础药物,同时指导适时功能锻炼。于治疗前和术后6个月评估两组受试对象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与肩关节JOA评分,随访评估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和骨折骨性愈合时间,并记录分析术后并发症和治疗费用,通过数据统计各观察指标和并发症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受试对象的平均年龄、性别、受伤部位以及平均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前,两组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无显着性差异(t=0.503,P=0.616>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无显着性差异(t=1.437,P=0.155>0.05);治疗前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值比较无显着性差异(t=1.143,P=257>0.05);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t=-60.794、-64.806,P=0.000、0.000<0.01)。3.治疗前,两组患者肩关节JOA评分比较无显着性差异(t=0.020,P=0.984>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肩关节JOA评分比较无显着性差异(t=-1.052,P=0.296>0.05);治疗前后肩关节JOA评分差值比较无显着性差异(t=-0.819,P=416>0.05);治疗组、对照组患者肩关节JOA评分均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t=-78.225、-67.962,P=0.000、0.000<0.01)。4.试验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52.23±3.85天,对照组为54.75±4.36天,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t=-2.744,P=0.008<0.01);试验组骨折骨性愈合时间为93.15±5.96天,对照组为93.13±5.47天,两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t=0.020,P=0.984>0.05)。5.试验组出现1例皮肤压迫水泡溃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出现4术后伤口愈合不良,3例术区残留疼痛,1例内固定物排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均能获得满意疗效,但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具有安全简便、并发症少及费用低的优点。

二、改良“∞”字绷带固定治疗锁骨骨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良“∞”字绷带固定治疗锁骨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外固定护具治疗锁骨骨折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资料
    1.1 设计
    1.2 时间及地点
    1.3 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肩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2.2有限元网格化模型的建立及力学加载
    2.3 2种外固定加载方式分析
        2.3.1 改良固定法
        2.3.2 新型固定法
    2.4 观察指标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4.1“8”字绷带外固定法治疗锁骨骨折的发展、现状与不足
    4.2 新型固定法的研制及有限元研究
    4.3 本研究的不足及外固定器的研究展望

(2)锁骨骨折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0引言Introduction
1 资料和方法Data and methods
    1.1 资料来源
    1.2入选标准
    1.3 文献质量评估
    1.4 数据提取
2 结果Results
    2.1 锁骨的解剖与受伤机制
    2.2 锁骨骨折的分型
    2.3 锁骨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
    2.4 锁骨骨折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分析
        2.4.1 保守治疗
        2.4.2 手术治疗
3 总结与展望Summary and prospects

(3)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四肢骨折临床疗效观察及其改良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研究背景和进展
    一、研究背景
        1. 目前在用的骨折内固定系统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2.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研发过程和研发思路
        2.1 研发过程
        2.2 研发思路
        2.3 结构组成
        2.4 结构特点
        2.5 固定机制
        3.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临床优势
    二、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研究进展
        1.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动物实验系列研究
        2.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生物力学及有限元分析
        3.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治疗四肢骨折中的应用
        3.1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锁骨骨折中的应用
        3.2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股骨骨折中的应用
        3.3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肱骨骨折中的应用
        3.4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肩胛骨骨折中的应用
        3.5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
        3.6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治疗四肢骨折骨不连和高位截骨治疗内翻型膝骨关节炎)
        4.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正骨八法”指导下保守治疗、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成人四肢骨折的对比研究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病例选择
        2.2.1 诊断标准
        2.2.2 纳入标准
        2.2.3 手术排除标准
        2.2.4 病例剔除标准
        2.3 内固定种类的选择
        2.4 术前准备
        2.5 保守治疗及手术方法
        2.5.1 保守治疗组
        2.5.2 切开复位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观察组
        2.5.3 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对照组
        2.6 术后处理及中药方剂
        2.7 疗效观察
        2.7.1 观察指标
        2.7.2 疗效评价标准
        2.8 统计方法
        2.9 结果
        2.9.1 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比较
        2.9.2 术后骨折愈合情况组间比较
        2.9.3 保守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亚组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
        2.9.4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成人锁骨中段骨折亚组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
        2.9.5 解剖锁定钢板成人锁骨中段骨折亚组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
        2.9.6 成人锁骨中段骨折亚组手术时间和愈合时间
        2.9.7 保守治疗组、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组和解剖锁定钢板组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6个月优良率比较
        2.9.8 保守治疗组、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组和解剖锁定钢板组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2.9.9 两组患者并发症分析比较
        2.10 典型病例
        2.10.1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组典型病例
        2.10.2 解剖锁定钢板组典型病例
        2.11 并发症病例
        2.11.1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组骨不连病例
        2.11.2 解剖锁定钢板取出术后再骨折病例
        2.11.3 固定棒脱落(脱棒)病例
        2.12 结论
    3. 讨论
        3.1 钢板治疗四肢骨折(以锁骨中段骨折为例)目前存在的部分不足
        3.2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应用体会及优势(以锁骨中段骨折为例)
        3.3 借助专用工具“正骨八法”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四肢骨折手术复位过程中的应用
        3.3.1 中医正骨手法的渊源
        3.3.2 目前四肢骨骨折术中复位存在的问题
        3.3.3 解剖锁定钢板和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四肢骨折手法复位的区别
        3.4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不足之处
        3.5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四肢骨折的并发症分析
        3.5.1 四肢骨折固定理念的演变
        3.5.2 骨折固定方式的演变
        3.5.3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并发症种类及其临床使用缺陷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改良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
    1. 改良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的研究背景
    2. 改良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的设计思路
        2.1 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2.0-六边竹节状固定棒的设计思路
        2.2 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3.0-六边凹槽固定棒的设计思路
    3. 改良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生物力学测试方法
        3.1 测试材料
        3.2 测试设备
        3.2.1 抗扭转试验设备:采用长春科新ND-200扭转试验机,中国长春生产。
        3.2.2 抗压缩试验设备:采用ProAgi I ity MC4拉压扭疲劳试验机,由美国Accutek Test ingLaboratory 生产
        3.3 测试方法
        3.3.1 组合方法
        3.3.2 轴向压缩试验
        3.3.3 径向扭转试验
        3.3.4 主要观察指标
        3.3.5 统计学方法
        3.4 测试过程
        3.4.1 解剖锁定钢板生物力学测试
        3.4.2 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1.0(圆形竹节状固定棒)生物力学测试
        3.4.3 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2.0(六边竹节状固定棒)生物力学测试
        3.4.4 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3.0(六边形凹槽固定棒)生物力学测试
        3.5 测试结果
        3.5.1 轴向压缩性能测试结果
        3.5.2 径向扭转性能测试结果
        3.6 结论
    4. 讨论
        4.1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材料学特点
        4.2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不足和缺陷
        4.3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现阶段生物力学研究
        4.4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4.5 本研究的缺陷和不足
        4.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附录
    附录一 伦理审查表
    附录二 Johner-Wruh评分标准
    附录三 肩关节Constant功能评分标准
    附录四 病例观察表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锁骨上神经的解剖学研究及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皮神经保护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锁骨上神经的解剖分布及锁骨骨折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扁担夹板固定带治疗锁骨骨折27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术前准备
        2.1.2 手法复位
        2.1.3 骨折固定
        2.1.4 练功及注意事项
    2.2 疗效评定方法
        2.2.1 肩关节功能评分
        2.2.2 疗效评定标准[6]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3.2 本方法治疗后疗效情况
4 讨论

(6)“斜向8字绷带固定法”治疗锁骨骨折35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疗效评估
3 结果
4 讨论
    4.1 关于锁骨骨折的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问题
    4.2 “斜向8字绷带固定法”治疗锁骨骨折的优势

(7)改良手法配合T型夹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整复
        1.2.2 固定
        1.2.3 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
2 结果
3 讨论

(8)锁骨骨折单肩气囊外固定器的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分析模型
2 外固定器加载方式分析
    2.1 单肩气囊外固定器加载方式分析
    2.2 传统“8”字外固定器加载方式分析
3 外固定器复位拉伸力对比分析
    3.1 加载方位不同所产生的复位拉伸力对比分析
    3.2 可调性所产生的拉伸复位力对比分析
4 观察实验
    4.1 实验方案
        4.1.1 实验目的
        4.1.2 实验原理
        4.1.3 实验器材
        4.1.4 实验步骤
    4.2 实验结果对比
5 结论

(9)塑形纸夹板“8”字绷带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解剖结构及其生物力学特点
    2 锁骨骨折的诊断及其分型
        2.1 诊断标准
        2.2 分型
    3 锁骨中段骨折的治疗
        3.1 保守治疗
        3.2 手术治疗
    4 并发症
    5 中医对锁骨骨折的研究
        5.1 中医病因病机
        5.2 中医正骨手法与固定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及分型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脱落标准及退出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干预及对照措施
        2.3 疗效评价
        2.4 安全性评价
        2.5 数据管理与统计
        2.6 技术路线图
    3 结果
        3.1 基本资料基线特征
        3.2 结局统计指标分析
        3.3 典型病例
第三部分 讨论
    1 文献研究关于锁骨中段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疗效的分析
    2 试验结果讨论
        2.1 基本资料讨论
        2.2 临床疗效评价
        2.3 Constant肩关节评分
        2.4 DASH上肢功能评分
        2.5 患者满意度评分(L,Insalata评分)
        2.6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7 患肩外观满意度和治疗总费用
    3 纸夹板的研究与应用
    4 吴门医派葛氏整骨手法纸夹板“8”字绷带固定治疗本病的特色、优势及今后研究方向
    5 展望与不足
    6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一、Constant肩关节评分表
    二、DASH上肢功能评分表
    三、L'Insalata评分表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临床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祖国医学对锁骨骨折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对锁骨骨折的认识
        1.2.1 锁骨的解剖学特点
        1.2.2 锁骨骨折的损伤机制
        1.2.3 锁骨骨折的流行病学
        1.2.4 锁骨骨折的分型
    1.3 锁骨的治疗现状
        1.3.1 非手术治疗
        1.3.2 手术治疗
        1.3.2.1 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
        1.3.2.2 外固定支架治疗
        1.3.2.3 髓内系统内固定治疗
        1.3.2.4 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
    1.4 并发症
    1.5 小结与展望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
        2.1.1 临床病例来源
        2.1.2 疾病诊断标准
        2.1.2.1 锁骨骨折诊断标准
        2.1.2.2 锁骨骨折分型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病例脱位及终止临床试验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样本量估算
        2.2.2 病例分组
        2.2.3 治疗方案
        2.2.3.1 试验组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
        2.2.3.2 对照组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
        2.2.3.3 基础治疗与功能锻炼
        2.2.3.3.1 内治法
        2.2.3.3.2 外治法
        2.2.3.3.3 功能锻炼
    2.3 观察指标
        2.3.1 基线指标
        2.3.2 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
        2.3.3 肩关节JOA评分
        2.3.4 骨折愈合时间
        2.3.5 术后并发症
    2.4 统计学方法
    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结果
        3.1.1 两组患者性别、受伤部位比较
        3.1.2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3.1.3 两组患者体重比较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后肩关节JOA评分比较
    3.4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3.5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3.6 两组患者诊疗费用
第四章 讨论
    4.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基础
    4.2 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特点
        4.2.1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的特点
        4.2.2 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的特点
        4.2.3 基础治疗和功能锻炼
    4.3 本研究结果分析
结语
    5.1 小结
    5.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参与科研活动及获奖情况
致谢
附件

四、改良“∞”字绷带固定治疗锁骨骨折(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外固定护具治疗锁骨骨折有限元分析[J]. 罗斌,黄思聪,马俊昌,许树柴,刘军,潘建科. 新中医, 2021(21)
  • [2]锁骨骨折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性[J]. 孙义彤,聂伟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33)
  • [3]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四肢骨折临床疗效观察及其改良设计研究[D]. 牛锋.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锁骨上神经的解剖学研究及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皮神经保护的临床疗效观察[D]. 何亚飞. 承德医学院, 2020(02)
  • [5]扁担夹板固定带治疗锁骨骨折27例[J]. 谢先敏,谢心军,王林华,张雄,谢求恩,徐永贵.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9(09)
  • [6]“斜向8字绷带固定法”治疗锁骨骨折35例[J]. 刘维统,董玮.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9(08)
  • [7]改良手法配合T型夹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观察[J]. 张晓宇,李澄清,江章伟,李云璋,杨健.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10)
  • [8]锁骨骨折单肩气囊外固定器的力学分析[J]. 赵永信,李鼎斌,毛汉领,李欣欣,覃小倩. 医用生物力学, 2018(05)
  • [9]塑形纸夹板“8”字绷带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志强.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9)
  • [10]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临床对比研究[D]. 黎清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改良“∞”绷带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