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发展思茅地区陆稻生产的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杨洋[1](2019)在《稻作环境适应性表型的变异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L.)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中国对稻米的生产和消费常年稳居世界的前列。随着近年来全球气温升高,水资源日益短缺和旱灾频繁发生等因素已经严重制约了水稻生产。陆稻(Upland Rice)作为亚洲栽培稻的另外一种生态类型,主要种植在旱地上,其相对于水稻(Irrigated Rice)来说具有更加节水、耐旱的优势。但是,水稻和陆稻对旱地适应性(Adaption)的表型差别还不清楚。本研究以来自全球水稻和陆稻主产区的75份水稻和90份陆稻种质资源为代表性试验材料,在云南西双版纳嘎洒镇云南大学农学院田间试验站在三个季节(2017年早稻、2017年晚稻、2018年早稻)、两种生态环境(水田、旱地)下对两类生态稻种(水稻、陆稻)进行三次重复试验,开展产量及产量性状、光合性状和水分利用率等表型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水稻在水田环境下产量27.49克/株、在旱地环境下产量10.36克/株,陆稻在水田环境下产量22.78克/株、在旱地环境下产量10.59克/株,说明水稻和陆稻在水田和旱地两种生态环境下都能形成一定的产量,不论水稻还是陆稻在水田环境下的产量高于在旱地环境下的产量(P<0.001)。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水稻在旱地环境下比在水田环境下减产了 62.31%,而陆稻在旱地环境下比在水田环境下减产了53.51%,相比水田环境,陆稻在旱地环境下比水稻在旱地环境下减产幅度显着减少,说明陆稻相比水稻更适应旱地环境生长,而水稻更适应水田环境生长,陆稻具有显着的旱地适应性。2、水稻在水田环境下的结实率78.66%、旱地环境下的结实率64.52%,陆稻在水田环境下的结实率81.37%、旱地环境下的结实率71.92%,说明水稻和陆稻在水田、旱地环境下的结实率都超过了 50%,稻作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水田环境下水稻和陆稻的结实率没有显着差异(P=0.095),旱地环境下陆稻的结实率显着大于水稻的结实率(P<0.001),说明相对于水稻而言,陆稻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即更高的结实率,也就说明陆稻具有获得更高产量的潜力,具有旱地适应性。3、对产量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在水田环境下水稻的收获指数为53.70%明显大于陆稻的收获指数是48.83%(P<0.001),在旱地环境下,水稻的收获指数为39.75%,陆稻的收获指数是42.73%,陆稻的收获指数显着大于水稻的收获指数(P=0.001),说明在旱地上积累相同生物量的情况下,陆稻比水稻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水稻相对于陆稻而言,更加不适应旱地环境而比较适应水田环境,反之,陆稻更适应旱地环境。4、水稻在水田环境下的有效穗11穗/株、旱地环境下的有效穗6穗/株,陆稻在水田环境下的有效穗9穗/株、旱地环境下的有效穗5穗/株,说明水稻和陆稻的有效穗在水田环境下大于旱地环境。5、水稻株高在水田环境下为99.18cm、旱地环境下为84.77cm,陆稻株高在水田环境下为122.01cm、旱地环境下为108.98cm,说明水稻和陆稻在水田环境下的株高都高于旱地环境下的株高,但是旱地环境对陆稻株高的影响小于水稻的,相比水稻,陆稻能积累更多的生物量,更适应旱地环境。6、水稻在水田环境下的千粒重23.75克/株显着大于旱地环境下的千粒重22.33克/株,陆稻在水田环境下的千粒重25.74克/株与旱地环境下的千粒重25.13克/株没有显着差异,说明水稻更适应水田环境,反之陆稻更适应旱地环境。进一步分析发现,旱地环境下的千粒重相对于水田环境,水稻的减幅在5.98%,陆稻减幅在2.37%,也说明了水稻更适应水田环境,陆稻更适应旱地环境。7、净光合速率是决定水稻的产量的重要因素。水稻在水田环境下的净光合速率(19.3lμmol.m2·s-1)比在旱地环境下的净光合速率(12.70μmol·r·m2·s-1)要高且表型值差异显着(P<0.001),说明水稻在水田环境下能够积累更多的干物质,也可以解释水田环境下水稻的产量高于旱地环境下的产量。在水田环境下,陆稻的净光合速率(18.56μmol·m2·s-1)小于水稻的净光合速率(19.31μμmolm2.S-1)且差异显着(P<0.001);在旱地环境下,陆稻的净光合速率为14.89μmol·m-.s-1,水稻的净光合速率为12.70μmol.m2·s-1,陆稻的净光合速率比较高且差异显着(P值小于0.001),水稻和陆稻在水、旱田下产量的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一致,说明净光合速率对产量的影响比较大,同时也说明了旱地缺水的环境对水稻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比陆稻更加明显,陆稻相对于水稻而言更加适应旱地的环境。8、水稻在水田环境的蒸腾速率为6.82mmol·m2·s-1、旱地环境的蒸腾速率为4.60mmol·m2·s-1,陆稻在水田环境的蒸腾速率为6.15mmol·m2·s-1、旱地环境的蒸腾速率为4.60mmol·m·s-1,说明水稻和陆稻在旱地环境下的蒸腾速率都小于水田环境,水稻和陆稻都可以根据生态环境的改变而进行调节。进一步分析发现,水稻蒸腾速率的减幅在32.55%,陆稻的减幅在25.20%,说明水稻具有适应水田环境的适应性,陆稻具有适应旱地环境的适应性。9、水稻在水田环境下的水分利用率是3.05、旱地环境下是3.46,陆稻在水田环境下的水分利用率是3.30、旱地环境下是3.71,说明水稻和陆稻在旱地环境下的水分利用率都高于水田环境,这和旱地环境缺水有关,同时也是稻作对缺水环境的一种调节机制。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陆稻无论在水田环境还是旱地环境下,其水分利用率都大于水稻的水分利用率,说明陆稻在长期适应旱地环境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更加有效的水分利用机制。综上所述,陆稻相对于水稻来说,结实率、株高、千粒重、水分利用率、净光合速率和收获指数性状在旱地表现更好,所以陆稻更加适应旱地的环境;水稻相对于陆稻来说,有效穗、净光合速率和收获指数性状在水田表现更好,所以水稻更加适应水田的环境,这是水稻和陆稻长期适应各自所处环境而产生的结果。研究结果对利用陆稻资源来改良水稻的旱地适应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孙建昌[2](2012)在《云南水稻地方品种保护机制及粳稻种质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作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中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我国大约2/3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近年来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水稻单产和亩产呈现连续递增的势头。然而育种家们在追求高产品种选育的同时,品种间的遗传基础越来越狭窄,突如其来的灾害一旦发生可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和严重后果。拓宽现有品种的遗传基础,培育遗传背景复杂的高产优质品种对我国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地方品种是在水稻生产和驯化过程中经自然和人为长期选择的产物,与育成品种相比,遗传背景复杂,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异质性,对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是丰产、优质、抗病虫、抗逆等重要性状的优异基因源。是育种家们培育各类品种所需材料取之不竭的源泉。因此,有效保护水稻地方品种对我国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育成品种是经一代代育种家们定向培育,是许多高产、优质、抗逆、抗病虫等优异基因的聚合体,更符合人类对粮食的需求和生产,在生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品种培育和改良的最核心的遗传资源。利用不同地理来源育成品种的群体进行基因发掘对实际的生产利用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云南水稻地方品种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对云南水稻地方品种保护机制及不同地理来源粳稻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管理作图,获得如下结果:1.利用20对SSR引物对原产于云南的16份水稻地方品种和2份选育品种进行单个品种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87.5%的地方品种群体内SSR标记多态性高于选育品种,而12.5%的地方品种群体内SSR标记多态性与选育品种相近。81.2%的地方品种群内的等位基因数(Na)和Nei基因遗传多样性指数(He)高于选育品种,而18.8%的地方品种群体内Na和He与选育品种相同或略小。水稻地方品种间群体内He的差异较大,其变异范围为0.0146~0.5117,黄板所-2、麻线谷-1、麻线谷-2的群体内遗传多样性较高,分别为0.4214、0.5117和0.4489。87.5%地方品种的杂合度(Ho)明显高于选育品种;地方品种群体间遗传多样性差异很大,其中1/4的遗传差异性来源于地方品种的群体内,差异呈极显着水平(P<0.001)。RM333、RM257和RM180在供试云南地方品种群体内的多态性、等位基因数、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百分率均较高,适合应用于云南水稻地方品种群体内遗传多样性检测。2.选择原地保护(2007年收集)和异地保护(1980年左右收集)的8对同名相同云南水稻地方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原异地保护地方品种的表型差异性。调查的7个农艺性状中,除剑叶宽变幅1980群体大于2007群体外,其余6个性状均表现为2007群体变幅大于1980群体。变异系数表现为九月糯、香谷、大白糯、麻线谷均有6个性状2007群体的变异系数高于1980群体;接骨糯和冷水谷分别有和4个农艺性状2007群体高于1980群体。比较8对地方品种1980群体和2007群体各农艺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除穗抽出度外,其余6项农艺性状均表现为1980群体小于2007群体。以上结果表明均表明云南水稻地方品种2007群体内表型变异比1980群体表型变异更大,说明原地保护方式更利于产生表型变异。3.原、异地保护的8对同名相同水稻地方品种SSR标记差异性分析表明,在原地保护地方品种的每个群体检测到等位基因43~88个,平均每条SSR引物等位基因为2.15~4.40个;而在异地保护地方品种的每个群体检测到等位基因33~65个,平均每条SSR引物等位基因为1.65~3.25个。除齐头谷外,其余7对地方品种的原地保护群体的等位基因数显着高于异地保护群体。在8对地方品种群体中,齐头谷和黄版所异地保护群体的Nei基因多样性指数无显着或显着高于原地保护群体外,其余6对品种的原地保护群体的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均显着高于异地保护群体。除齐头谷的异地保护群体特异等位基因数高于原地保护群体外,其余7对地方品种原地保护群体的特异等位基因数均高于异地保护群体,且原地保护群体的特异等位基因数为异地保护群体的2.1~5.0倍。AMOVA分析表明,原、异地保护同名地方品种间群体遗传结构差异极显着(P<0.001),变异百分率均在20%以上。原、异地保护的同名云南水稻地方品种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具有显着的差异,原地保护群体具有更丰富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多样性。4.选择He较小的接骨糯、冷水谷、齐头谷和He较大的麻线谷,分析20、40、60、80、100株群体与原群体间的遗传差异性。以原群体2%以上的等位基因为对照,40~60株群体可以保持对照98%的等位基因数,80株群体可以检测到对照全部等位基因。以原群体5%以上等位基因为对照,40株群体可以检测到98%的等位基因,60株能完全检测到对照的等位基因。有效等位基因数(Ne)和He分析表明,遗传多样性较低的接骨糯和冷水谷在繁殖株数为40株时,可以保持原群体的Ne和He,而遗传多样性较高的麻线谷需80株群体来保持原群体的Ne和He。结果表明地方品种更新繁殖群体受该品种群体内异质性的影响,利用SSR标记分析认为有效保持水稻地方品种群体遗传完整性的更新繁殖株数为40~80株。5.选取两个遗传多样性差异大的云南水稻地方品种,利用混合取样法对每次选取120株连续繁殖4次,分析各群体间的遗传结构差异。等位基因数差异显着,但这种变化主要由频率很低的稀有等位基因增加或消失引起。有效等位基因和Nei遗传多样性指数在很小的变异范围内浮动,群体间差异不显着。其中异质性高的麻线谷的浮动幅度更大一些,说明异质性高的水稻地方品种更容易发生遗传侵蚀。参试品种4次繁殖的相似系数分别在0.98和0.99以上。2~4次繁殖随机抽取40株和80株群体分析其与原群体的遗传相似性,冷水谷40株群体的相似系数在0.99以上,而麻线谷需80株群体保持0.99以上的相似性,进一步证明了40~80株群体在繁殖次数中可以保持原群体的遗传相似性。以上结果表明云南水稻地方品种更新群体为120个单株时,连续繁殖4次后,保持了原群体的遗传完整性。根据地方品种群体内遗传多样性大小不同,40~80株群体可以保持原繁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由此推测,利用40~80或更大的繁殖群体多次繁殖不会显着影响原材料的遗传结构和完整性。6.利用主要农艺性状和SSR标记对347份粳稻种质进行群体结构分析和关联作图。表型分析表明,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品种间农艺性状差异较大,各性状变异系数在5.46~27.36之间,极差值(除生育期外)占平均值比率范围为67.7~149.6%。Structure群体结构分析表明参试群体分3个亚群,生态类型相似地区的品种基本归在1个亚群。利用TASSEL软件的GLM模型对7个农艺性状2年数据关联作图表明,在公共图谱上共线性或非共线性的位点组合广泛存在连锁不平衡(LD),但不平衡程度的r2>0.5组合数少,只占总位点数的5.83%。148个位点中有76个位点共计216个(次)和7个农艺性状显着关联,共50个(次)位点与两年表型数据均显着关联。76个位点中与生育期关联位点31个,株高19个,穗长22个有效穗数和千粒重各20个,穗粒数28个,结实率24个;有46个位点与2个或2个以上性状关联。在与各性状的关联位点中一些位点与前人利用QTL定位位点的位置相同或接近。结果表明关联作图法定位是传统QTL定位的有效补充,两者结合起来可能是水稻复杂性状新基因定位和发掘的有效方法。
翟伟,胡小荣,周红立,陶梅[3](2010)在《旱稻的抗旱性及遗传改良研究现状》文中研究指明加强旱稻种质资源的抗旱性评价,发掘抗旱基因资源,加快传统旱稻品种的遗传改良,发展旱稻生产,对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和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综述了旱稻的抗旱性和遗传改良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旱稻的研究趋势作了初步探讨。
余玲[4](2010)在《陆稻二元栽培技术》文中研究指明陆稻是边疆山区各族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西盟县经多年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适于当地山区推广的陆稻二元种植高产栽培技术。陆稻高产栽培技术为发展高效农业,提高陆稻总产,增加农民收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杨红[5](2010)在《拉祜女童的教育选择 ——一项教育人类学的回访与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是一项以布迪厄再生产理论为理论范式,采用宏观教育民族志与微观教育民族志相结合,文化唯物主义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相结合,历史研究与田野研究相结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教育民族志研究。通过对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女童班长达九年的人类学重访与再研究,展示45名拉祜女童九年义务教育的全过程,通过拉祜女童的教育选择,探讨学校教育存在的文化再生产现象以及拉祜族女童教育的特殊性。本研究遵循宏观教育民族志研究的一般规范,将拉祜族女童教育放置于广阔的社会、文化、历史、教育环境之中去考察。一方面对拉祜族女童班教育问题进行纵向的历时性描述与展示,另一方面又对拉祜族女童通过现代学校教育实现向上突破与回归的问题进行共时性的分析与探讨。对拉祜女童进行长期的重访与再研究有利于揭示隐藏在过程中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以及少数民族女童教育的阶段性与复杂性特点,将公平的视线贯穿于女童教育的始末。本研究认为学校教育与其所处的社区及其文化行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只有将学校教育置于社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背景之中,通过人类学的参与观察和民族志描述,从更为宽广的社会文化情境来审视,才能得到较为客观的理解。因此,笔者在第二章对拉祜族的文化“图景”进行了描述。然后,第三章对拉祜族学校教育进行了从历史到现状的梳理与描写,将拉祜族女童教育问题纳入到更为广阔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之中探讨。拉祜女童通过现代学校教育从山野蒙童转变为现代学童以及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分化是本研究的重点。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小学阶段拉祜族女童带着从传统社区获取的惯习,带着家庭及社区赋予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进入到学校场域所遭遇到的文化中断、文化冲突以及文化适应的过程,同时这一过程也是拉祜女童各种资本积累的过程。第五章主要介绍了处于青春期的拉祜女童在以淘汰为特点的现代学校教育中所做的不同教育选择与遭遇的境况。在青春期,文化的力量开始对女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追求成就和女性性别也开始发生冲突。拉祜山区早婚早育的习俗,事实存在的买卖婚姻以及学业障碍等因素成为她们不同教育选择的“合理”理由。本研究的第六章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出发,描述了45名拉祜女童通过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途径、过程与可能性。用法国着名社会理论家,人文社会学者布迪厄的实践理论解释存在于现实教育领域中的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进而对性别是否是一种资本进行探讨。本研究认为拉祜女童的教育经历证明,在她们构建自己的社会空间位置时,性别是不可忽略的动力,它包含了一种坚持女性自身独特存在的意向,并在客观结构制度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力量,具备了资本的性质。最后,本研究对拉祜族女童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认为现行的学校教育中存在着文化再生产的现象,从而导致社会再生产。现代学校作为外来文明的切入点,应当与少数民族社区和家庭发生紧密的联系,不应当成为“孤岛”。政府应当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既满足他们升学融入主流社会的需要,也为他们提供满足生计需要的地方知识。女童还需要学习诸如生理、心理、健康保健、维权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她们未来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提醒人们对社会弱势群体教育的关注,揭示隐藏于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同时本研究还是将人类学重访与再研究的方法引入到教育学领域的一种尝试,笔者认为在关注人成长的教育学领域再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王怀豫[6](2006)在《云南南部山区农户陆稻技术采用与粮食保障的经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市场力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关注那些可能被边缘化的贫困农户,尤其是边远山区的小农户,考察他们应对各种风险以保障食物安全的生计策略,对于理解农户经济行为和缓解农村贫困等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云南大部分山区地处边境,地面崎岖不平,环境退化,远离市场,居住在该地区的人群以少数民族居多,贫穷比例很高。尽管云南农业的商业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但粮食生产仍然是山区农户首要的维持生计的生产活动,以满足粮食需求的生产占用了他们大量的劳动力和主要的土地资源,粮食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仍占统治地位。因此,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和途径,必须建立在农户粮食需求安全的基础之上。云南农业技术部门近年来展示了一些很有创新和发展前景的方法和技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同时保护自然资源。但是,还缺乏对云南南部山区通过固定耕地和推广陆稻新技术而提高农户粮食保障转变过程的深入认识,尤其是对山区农户通过不同生计策略保障食物安全和提高收入的活动缺乏深入理解。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山区农户粮食保障进行研究,总结农户保障食物安全的生计策略,认识农户粮食保障与农业技术发展的关系。本论文以云南南部山区农户陆稻技术采用与农户粮食保障的经济分析为研究对象,对农户陆稻生产及其技术采用进行比较分析,考察农业技术的采用对于农户粮食保障的影响,描述不同发展阶段的农户特征及其技术需求,为深入认识云南南部山区以农户粮食保障为中心的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以及制定山区发展的政策提供基础信息和科学依据。本文第一章提出了论文的研究问题,明确全文的研究对象,说明了所运用的分析方法、研究程序和数据情况,提出了本文的主要论点并总结了基本发现。第二章简要回顾了现阶段关于粮食保障与贫困和技术推广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本文分析的概念框架。第三章回顾了贫困和云南山区的政策文献,以澜沧县为例描述了建国后至今的山区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和发展过程,并对调查农户所拥有的资源禀赋和种植行为的描述。在此基础上,第四章以调查村寨为单位,分析了农户的陆稻改良技术采用及其影响因素。以农户采用的陆稻品种和种植陆稻的地块为指标,第五章分析不同种植方式下农户的投入产出差异,并将农户种植行为进行分解,发现云南南部农户在陆稻生产中种植行为的质的差异和量的差异。第六章描述了云南南部山区农户口粮自给的现状,分析比较了缺粮户和不缺粮户的资源差异,以及农户粮食保障的影响因素。第七章对云南南部山区农户的收入来源及其分布进行了总结,对调查点农户进行分类和比较,并运用模拟分析的方法估计了陆稻改良技术对于增加农户家庭收入的贡献,综合各项指标对不同转型时期云南南部山区农户的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基于以上分析,第八章总结了不同发展模式下的农户特征及其主导产业,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概括,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论文的研究选题本身具有开拓与创新价值,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立足于一手的农户调查数据,本论文的创新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选题的创新:目前,云南山区的转型模式和与它相关的一系列在农民粮食安全、收入增加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成果尚缺乏研究文献可作依据。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完整和系统:(1)很少对其变化的性质特征作系统研究,更缺乏规范研究基础上的对于有云南山区农户发展的成功模式中的总结或讨论;(2)已有的研究往往存在片面性,只强调这一系统中的某一方面,对系统中其它方面或者它们的相互作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本文系统回顾了山区发展中的政策文献,以云南南部山区陆稻生产中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为切入点,以实现山区农户粮食保障为基础,对山区农户的发展模式以及其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内容涉及农户所拥有的土地资源、技术采用、粮食保障和收入分析,并总结出不同经济转型时期的发展模式,以期望对上述研究不足之处进行补充。数据的创新:本次数据中不仅获得了各调查县的多年农作物发展的二手数据,还通过农户调查获得了第一手的山区农户粮食生产和技术采用方面的数据。农户调查涉及的范围很广、而且包括了主要居住的少数民族,在云南边远山区展开如此之大规模的调查还是比较少的。在基本信息调查的基础上,还有第二次调查获得地块的信息。调查中,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包括机构访谈、关键的技术人员的采访,村级调查表、农户调查、个案访谈,小组讨论等,充分听取农户的声音,从地区或州级水平到农户层层递进,从而获得多种形式获得有效数据,并将这些数据用于后面的分析研究方法创新:在调查中,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包括机构访谈、关键的技术人员的采访,村级调查表、农户调查、个案访谈,小组讨论等,从地区或州级水平到农户层层递进,尤其是充分听取农户的声音,让农户充分表达他们的需求和要求。本文分不同层面获得信息,既考虑了从农业部门到农户的“从上而下”的技术供给,又考虑了农户“从下而上”对于农业技术的需求和要求,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了农户的技术采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农户技术采用和发展的框架:结合农户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本文提出了农户技术采用和发展的框架。即农户在最初的以生存为导向的情况下,往往更偏重于粮食作物的技术需求,以满足家庭成员的口粮需要,虽然也有部分农户希望发展经济作物,但是实现农户粮食自给是让农户持续发展的基础,此时农业技术部门的推广重点在于粮食作物,并且由于这类农户经济条件差缺乏投入,应当成为当地农技部门补助的重点。而当农户实现粮食保障之后,农户的发展要求会更倾向于经济作物或是养殖业的发展,但是农业也可以通过销售余粮增加家庭收入,但这对农户的市场条件要求较高。总结发展模式:结合农户的土地资源、陆稻生产、技术采用、农户粮食保障状况以及农户家庭现金收入等部分的详细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选取比较重要的14个变量,分别从陆稻种植、技术采用、经济发展水平和粮食保障程度等四个方面,将云南南部山区不同经济转型时期的农户发展分为生存不安全阶段、为以生存和安全为目的的阶段、粮食供给温饱阶段、粮食保障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逐步成熟阶段,并结合其中发展的经验教训,总结出不同转型时期各阶段的模式和特点,论述了不同种类的发展模式下农户的特征,以及分析其中的推动力和评价技术影响,为其他类似地区的扶贫工作及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颜家安[7](2006)在《海南岛生态环境变迁史研究 ——以植物和动物变迁为研究视角》文中认为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最重大问题之一,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有专家断言;中国自然环境仍处于整体不断恶化之中。 海南岛生态环境也不容乐观,据调查,海南岛西汉前森林覆盖率约达90%,明清以来就开始急剧下降,尤其是近100年来下降的速度大大加快,到1956年本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已降至25.5%,1964年降至18.19%,1987年再降至7.2%,1999年仅为4%;在1956年至1999年的43年间,本岛还丧失了80%的珊瑚礁,红树林也由解放初期15万亩,下降到1982年的7.2万亩。生物多样性也在不断丧失,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日趋减少,分布区域不断缩小,前景令人担忧。 本文旨在描述和阐释海南岛生态环境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的变迁过程、原因及其生态后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海南岛生态环境的新理念:创建海南生态特区。研究的空间范围是海南岛,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植物和动物的变迁。时间上溯到第四纪全新世初(本岛第一个人类活动遗址三亚落笔洞,14C年代为10642±207aBP)。大尺度的时间似乎更能说明生态环境变迁的来龙去脉。 作为研究视角,动植物是生态环境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在生物环境中,人是中心,动物和植物是人类活动的环境效应首当其冲的对象,也是生态环境变迁的重要标志。海南岛生态环境近百年来变化最大、最快的就是动植物环境。 作为研究客体,海南岛的生态环境演变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首先,海南是中国不可多得的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其次,海南岛整个地形是从中部山体向外,由山地、丘陵、平原顺序逐级递降,构成层状垂直分布和环状水平分布带,生态系统结构层次较为分明且结构完整,自成体系。第三,海南岛开发较迟,其生态结构的系统性尚未溃散,演变的连续性亦有规律可寻。 作为一份不可多得的大自然遗产,海南岛生态环境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海南岛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今天的,也是明天的宝贵财富。它栖息着为数众多的生物种类,保存了难以替代的“遗传因子组合”和生物进化的果实。研究海南岛生态环境的演变规律、阐释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共生关系,对于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乃至世界正在消失的热带雨林的抢救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海南岛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海南是中国第一个申报成功的生态示范省,海南生态建设的成功与否,对国内其他省生态建设乃至国际社会具有重
张明全,袁伟[8](2006)在《科技谱华篇 创新铸辉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T『十五』以来,思茅市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事业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驻足回眸,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这五年来,科技进步对思茅市社会经济发展所作出
王铁志[9](2004)在《德昂族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问题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这些民族大多居住边疆,由于历史、地理、人口等原因,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加快发展,赶上全国发展水平,同时又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这是人口较少民族面临的两个突出问题。2000年,国家民委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了“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查研究”,并为此制定了专门的扶持发展计划。“德昂族经济和社会变迁研究”就是该项目的一部分。 本篇论文之所以选择以德昂族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因为笔者先后两次在德昂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积累了大量原始材料,更重要的是德昂族的特点在人口较少民族中具有代表性。如中国德昂族的人口仅有1.7万人,地处边疆,与境外同一民族相邻而居;地理环境比较封闭,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新中国成立以来,德昂族的经济社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比较完整地保存了本民族文化特色。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德昂族遇到由于人口规模小而带来的一些特殊问题,分析和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推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篇论文在研究过程中,采取了如下研究方法。一是纵横结合的方法。在横向方面,与周围民族进行比较,突出德昂族的文化特色;把人类学的民族志方法与社会学的问题意识结合起来,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在纵的方面,通过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研究德昂族文化如何变迁和是什么力量促使其变迁的,以及如何评价这些变迁等等。二是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在宏观方面,考虑到该项课题需要从总体上展示某一民族文化特点和社会变迁面貌,能够比较全面地分析其发展面临问题和提出发展思路,于是采取了全景式的研究方法。这样做虽然比较费力,但从有助于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府决策的角度来考虑,还是很有必要的。在微观上,把社会学的论述方式与人类学的描述方法结合起来,以求在反映作者理论思考成果的同时,又能展示田野调查的生动材料,使读者对德昂族的社会面貌有个全方位的了解。三是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如运用了大量的入户访谈资料和照片,还运用地方统计资料和问卷调查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 绪论部分介绍了本项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所采用的方法。 第一章介绍了德昂族的历史源流和人口分布特点。德昂族源于古代濮人,清代从濮人中分化出来,被称为“崩龙”。由于战争和人口迁徙等多种原因,其人口分布高度分散,现有人口分布在70余个自然村寨,在局部地区形成按民族分寨聚居的格局。 第二章介绍了德昂族的语言特点和双语使用状况,分析了德昂族在本民族语言使用上遇到的特殊问题,对如柯保障人口较少民族的语言使用权力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第三章分析了德昂族传统产业结构的特点,与相邻民族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上的差异,分析了贫困问题成因,提出了加快德昂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第四章重点研究了德昂族社区的政治特点。德昂族在历史上有地方自治的传统。研究了在乡村选举和村民自治中如何保障德昂族的自治权利,民间权威和村规民约如何在乡村发挥作用。 第五章研究了德昂族恋爱和婚姻习俗的变迁,通过一个婚礼个案,研究了德昂族婚姻的特点,以及婚礼展现出来的社会关系。研究了德昂族在民族和村寨内部高比例通婚状况,分析了制约族际通婚的因素及解决问题的途径。 第六章介绍了德昂族教育、科技、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研究了现存问题,分析了制约发展的因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第七章从显性文化入手介绍了德昂族民居、服饰、饮食和宗教的特点,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研究了文化变迁的历程及其特点,就如何保持德昂族文化特点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第八章概述了德昂族的文化特点,综合分析了制约德昂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因素,并运用现代化和社会转型理论,就如何处理统一性与多样性、现代性与民族性的关系,在促进德昂族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该民族的文化发展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德昂族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保持了鲜明的民族个性,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由于人口少而带来的特殊问题,需要政府和有关方面给予关注和帮助解决。
胡美静[10](2003)在《思茅地区玉米低产原因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浅谈发展思茅地区陆稻生产的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发展思茅地区陆稻生产的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稻作环境适应性表型的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稻作生产现状 |
1.1.1 栽培稻的生产现状 |
1.1.2 制约栽培稻生产的水分因素 |
1.2 陆稻的起源演化与基本特征 |
1.2.1 陆稻的起源 |
1.2.2 陆稻的基本特点与优势 |
1.3 陆生适应性的概念 |
1.4 不同生态环境对水稻和陆稻生理生态性状的影响 |
1.4.1 不同生态环境对水稻和陆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
1.4.2 不同生态条件下对水稻和陆稻生长发育性状的影响 |
1.4.3 不同生态条件下对水稻和陆稻光合性状的影响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地点 |
2.3 田间试验设计 |
2.4 性状调查 |
2.4.1 产量相关性状调查 |
2.4.2 光合相关性状调查 |
2.5 表型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陆稻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陆生适应性分析 |
3.1.1 水陆稻产量的陆生适应性分析 |
3.1.2 水陆稻产量比(旱地产量/水田产量)的陆生适应性分析 |
3.1.3 水陆稻有效穗的陆生适应性分析 |
3.1.4 水陆稻株高的陆生适应性分析 |
3.1.5 水陆稻结实率的陆生适应性分析 |
3.1.6 水陆稻千粒重的陆生适应性分析 |
3.1.7 水陆稻收获指数的陆生适应性分析 |
3.1.8 水陆稻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
3.2 水陆稻光合相关性状的陆生适应性分析 |
3.2.1 水陆稻净光合速率的陆生适应性分析 |
3.2.2 水陆稻蒸腾速率的陆生适应性分析 |
3.2.3 水陆稻水分利用率的陆生适应性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5 附录 |
附录1 试验材料清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云南水稻地方品种保护机制及粳稻种质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作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农作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
1.1.1 作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
1.1.2 作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1.3 我国水稻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 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 |
1.2.1 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的目的和意义 |
1.2.2 作物种质资源保护方式 |
1.2.3 我国水稻种质资源的原、异地保护 |
1.3 水稻地方品种在遗传育种中的地位与应用 |
1.3.1 地方品种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重要作用 |
1.3.2 地方品种蕴含丰富的资源类型 |
1.4 关联分析的原理、方法及在水稻中的应用 |
1.4.1 关联分析的原理 |
1.4.2 关联分析的方法 |
1.4.3 关联分析在水稻中的应用 |
1.5 本项目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云南水稻地方品种群体内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主要试剂、仪器及耗材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云南水稻地方品种群体内 SSR 标记多态性 |
2.2.2 云南水稻地方品种群体内的等位基因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 |
2.2.3 云南水稻地方品种群体内的杂合度 |
2.2.4 云南水稻地方品种群体遗传差异性分析 |
2.2.5 SSR 位点在云南水稻地方品种群体内的遗传分化 |
2.3 讨论 |
2.3.1 云南地方品种群体内遗传多样性 |
2.3.2 水稻地方品种的杂合度及遗传分化 |
2.3.3 高效 SSR 标记多态性检测 |
第三章 不同时期收集相同云南水稻地方品种群体表型变异比较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的选择 |
3.1.2 调查考种项目 |
3.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时期收集同名水稻地方品种的表型差异性 |
3.2.2 不同时期收集同名水稻地方品种群体内变异丰度比较 |
3.2.3 基于表型性状的不同时期收集同名水稻地方品种群体聚类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原、异位保护水稻同名相同地方品种群体内遗传结构比较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DNA 提取和 SSR 标记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同一水稻地方品种原、异地保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
4.2.2 原、异地保护同名水稻相同地方品种等位基因的变化 |
4.2.3 原、异地保护水稻地方品种遗传相似性和杂合度分析 |
4.2.4 原、异地保护同名水稻地方品种的遗传分化 |
4.3 讨论 |
4.3.1 原、异地保护水稻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变化 |
4.3.2 原、异地保护相同水稻地方品种的遗传结构差异 |
4.3.3 水稻地方品种的有效保护和利用 |
4.3.4 原地保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第五章 繁殖群体大小对异地保护水稻地方品种遗传完整性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DNA 提取和 SSR 标记 |
5.1.3 繁殖群体大小取样方法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云南地方品种群体内 SSR 多样性分析 |
5.2.2 云南水稻地方品种群体大小与等位基因变化 |
5.2.3 云南水稻地方品种不同大小繁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变化 |
5.2.4 繁殖群体间的相似系数 |
5.3 讨论 |
第六章 繁殖代数对异地保护水稻地方品种遗传完整性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DNA 提取和 SSR 标记 |
6.1.3 繁殖群体大小取样方法 |
6.1.4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繁殖次数与等位基因变化 |
6.2.2 有效等位基因数与 Nei 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 |
6.2.3 实际观察杂合度(Ho)变化 |
6.2.4 不同繁殖次数群体间遗传相似性 |
6.2.5 不同群体大小在各繁殖次数中遗传多样性和相似性分析 |
6.3 讨论 |
第七章 粳稻育成种质主要农艺性状 SSR 标记的关联分析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田间试验及性状的观测 |
7.1.3 基因组 DNA 提取及 SSR 扩增 |
7.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粳稻种质农艺性状分析 |
7.2.2 粳稻种质群体结构分析 |
7.2.3 粳稻种质 SSR 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 |
7.2.4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相关联的 SSR 标记 |
7.3 讨论 |
7.3.1 粳稻品种群体的构建及表型多样性 |
7.3.2 粳稻品种群体结构分析 |
7.3.3 粳稻品种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八章 全文结论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英文缩略表 |
附录Ⅱ SSR 标记引物 |
附录Ⅲ关联作图粳稻群体名称及来源 |
附录Ⅳ SSR 标记图片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旱稻的抗旱性及遗传改良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旱稻的抗旱性研究 |
1.1 旱稻的抗旱性生理机制 |
1.2 旱稻的抗旱性鉴定 |
1.3 旱稻的抗旱基因定位 |
2 旱稻的遗传改良研究 |
2.1 旱稻种质资源及其遗传多样性 |
2.2 旱稻品种的遗传改良 |
3 旱稻研究的发展趋势 |
3.1 建立科学实用的抗旱性鉴定评价体系 |
3.2 加快旱稻品种的遗传改良 |
3.3 加强旱稻种质资源的保护 |
(4)陆稻二元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情况 |
2 陆稻二元栽培技术 |
2.1 备耕整地 |
2.2 选用优良品种 |
2.3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
2.3.1 播种时间: |
2.3.2 播种方式及规格: |
2.4 合理施肥 |
2.4.1 基肥要足: |
2.4.2 追肥要早: |
2.4.3 穗肥要巧: |
2.4.4 适当施用粒肥: |
2.5 田间管理 |
2.5.1 中耕除草: |
2.5.2 人工薅除: |
2.6 病虫害防治 |
2.6.1 病害药剂防治: |
2.6.3 鼠害防治: |
2.7 适时收割 |
3 小结 |
(5)拉祜女童的教育选择 ——一项教育人类学的回访与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背景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少数民族女童教育的定义 |
二、社区与民族传统社区 |
三、教育与现代学校 |
第四节 理论范式与研究方法 |
一、理论范式——再生产理论:从马克思到布迪厄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我国少数民族女童教育研究综述 |
二、拉祜族文化与教育研究综述 |
三、相关研究的不足 |
第六节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走进拉祜族:民族志的视角 |
第一节 古老的西南民族——拉祜族 |
一、"拉祜"与"南迁说" |
二、"山水相连,大分散、小聚居" |
三、从"厄莎"造字说起 |
四、经济文化类型与社会组织形态 |
第二节 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澜沧 |
一、澜沧江畔,普洱茶的故乡 |
二、多民族聚居的土地 |
三、国家级贫困农业大县 |
第三节 大山深处的拉祜山乡——达加 |
一、深山中的村落 |
二、拉祜人的文化"图景" |
三、拉祜人的生计方式 |
小结 |
第三章 拉祜族教育: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家庭与社区教育:生活即教育 |
第二节 私塾及土民学塾:民间的历史记忆 |
一、私塾 |
二、土民学塾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学校教育:现代学校的初步建立 |
一、小学教育 |
二、中学教育 |
第四节 1949年以来的学校教育:曲折的发展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学校教育(1949—1965年):重建、调整与巩固 |
二、"文革"十年(1966—1976年)的学校教育:泛政治化 |
三、"改革开放"至2000年的学校教育:艰难"普六" |
四、2000年至2010年:"两基"攻坚战 |
第五节 深山里的学校教育:繁华数字的背后 |
一、基础设施:"村里最好的房子是学校" |
二、在校生状况:从"小学函授生"到"初中已婚生" |
三、师资状况: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
四、学校与社区、家长之间的关系:"学校孤岛" |
小结 |
第四章 从传统社区走向现代学校的拉祜女童 |
第一节 教育铸就民族未来:拉祜女童班创建的背景 |
一、拉祜族独特的性别文化:两性合一 |
二、拉祜族尴尬的处境:"强势"群体的"弱势"地位 |
三、拉祜族女性受教育状况 |
四、达加的社会问题:毒品、自杀与女性外流 |
第二节 "入场":从山野蒙童到现代学童 |
一、准备与动员 |
二、"娜母"有了新名字 |
三、规制与监管 |
四、抗拒与顺从 |
五、从文化中断、冲突到适应 |
六、在位与错位 |
第三节 "转场":从大山走向向往之地 |
一、澜沧:心中的向往之地 |
二、民族小学:主流社会的现代学校 |
三、军训:像"战士"一样要求自己 |
四、拉祜族女童:民族小学中的"另类" |
五、偏见:拉祜族女童的刻板印象 |
六、关系:社会网络的构建 |
七、身份与认同 |
第四节 合格的小学毕业生 |
小结 |
第五章 徘徊在传统社区与现代学校之间的拉祜女童 |
第一节 外流:"退出"学校场域 |
一、随母外流 |
二、被卖外地 |
三、外出打工 |
第二节 职业中学:"集体"回归传统社区 |
第三节 达加中学:"顺应"传统社区 |
一、学校表现:"大胆"的女孩子 |
二、恋爱、同居与外流 |
第四节 民族中学:"奋战"于现代学校 |
一、充满竞争的"场域" |
二、"场域"中的各种关系 |
三、理想与困惑 |
四、竞争中的"失败者" |
五、我们的"欣慰" |
第五节 低学业成就——难以逾越的障碍? |
一、老师眼中的拉祜女童及"成绩" |
二、统计数据:消除性别刻板印象及民族偏见 |
小结 |
第六章 突破与回归:理论的思考与探讨 |
第一节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第二节 拉祜女童的教育选择:一种教育领域的再生产现象 |
一、解读布迪厄及文化再生产理论相关概念 |
二、拉祜女童教育选择的理论思考 |
第三节 探讨:性别是否是一种资本? |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结论 |
一、拉祜女童班的"是"与"非" |
二、学校教育存在着文化再生产现象 |
三、学校不应当成为"孤岛" |
四、让少数民族女童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
第二节 反思 |
一、"她们"与"我"的关系 |
二、"我"的定位:"目击者"、"参与者"还是"说服者" |
三、教育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澜沧县经济状况发展简表 |
附录二 澜沧县2007-2008学年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统考成绩 |
附录三 澜沧县2007-2008学年初中七年级下学期各科统考成绩 |
附录四 拉祜女童班小学成绩与对比班比较分析 |
附录五 拉祜女童班中学成绩与对比班比较分析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6)云南南部山区农户陆稻技术采用与粮食保障的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的界定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程序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程序 |
1.4 数据说明 |
1.5 论文的组织 |
1.6 主要论点及结论 |
1.7 研究的创新点及研究局限 |
1.7.1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1.7.2 研究的局限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 |
2.1 研究综述 |
2.1.1 山区农户的基本特征 |
2.1.2 粮食保障和山区贫困 |
2.1.3 农业技术推广与食物保障问题 |
2.2 概念框架图 |
2.3 农户发展的两个循环 |
2.4 山地农户的微观经济分析框架 |
2.5 农户的技术需求 |
2.5.1 不同发展阶段农户的技术需求类型 |
2.5.2 农户的农业技术采用 |
2.6 粮食保障的影响因素 |
第三章 云南南部山区农业发展与农户生产 |
3.1 山区农业发展的背景 |
3.1.1 贫困 |
3.1.2 对少数民族的扶持 |
3.1.3 山区农业 |
3.2 云南省的农业发展 |
3.2.1 云南省的贫困现状 |
3.2.2 云南山区农业发展和政策回顾 |
3.2.3 农业现状 |
3.2.4 农业发展现状 |
3.3 云南陆稻分布状态和发展现状 |
3.3.1 陆稻生产系统特点及分布状态 |
3.3.2 调查县的农业发展及陆稻种植历史 |
3.3.3 台地建设和陆稻种植 |
3.4 调查村寨的描述 |
3.5 调查农户的家庭特征 |
3.5.1 基本人口特征 |
3.5.2 家庭财产 |
3.5.3 养殖业 |
3.6 土地资源特征 |
3.6.1 土地资源总量及其构成 |
3.6.2 耕地面积和水田 |
3.6.3 旱地及其构成 |
3.6.4 种植模式和播种面积 |
3.7 调查村寨的土地资源分组 |
3.7.1 土地面积四分位法下的农户特征 |
3.7.2 旱地面积四分位法下的农户特征 |
3.7.3 以台地面积分组的农户特征 |
3.7.4 农户土地资源分类小结 |
第四章 云南南部山区农户陆稻技术采用分析 |
4.1 陆稻品种资源及应用技术 |
4.1.1 农户陆稻品种的采用现状 |
4.1.2 农户采用的其他农业技术 |
4.2 云南南部山区农户种植陆稻改良品种的变化 |
4.2.1 西双版纳州 |
4.2.2 红河州 |
4.2.3 临沧地区 |
4.2.4 思茅地区 |
4.2.5 文山州 |
4.3 农户陆稻改良品种的采用模式分析 |
4.4 农户陆稻改良品种采用影响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云南南部山区农户陆稻生产的经济分析 |
5.1 云南南部山区农户陆稻生产介绍 |
5.1.1 云南南部山区农户的陆稻生产 |
5.1.2 农户过去5年陆稻生产的趋势 |
5.1.3 市场条件对于陆稻种植面积的影响 |
5.2 不同指标的村寨分布及其特征 |
5.2.1 陆稻面积四分位法下的农户分布特征 |
5.2.2 陆稻单产四分位法下的农户分布特征 |
5.2.3 陆稻单产和种植面积之间的联系 |
5.3 基于地块信息的陆稻生产的投入产出分析 |
5.3.1 投入产出比较 |
5.3.2 生产函数的分析 |
5.3.3 陆稻生产的净收益 |
5.3.4 劳动力投入差别 |
5.4 农户陆稻生产的经济行为差异分析 |
5.4.1 农户陆稻生产行为差异的因素描述 |
5.4.2 陆稻收入差异成因的定量分析 |
5.4.3 OAXACA分解分析 |
5.4.4 结论 |
第六章 云南南部山区农户粮食保障及改良技术的影响评估 |
6.1 云南南部山区农户的粮食保障现状 |
6.1.1 州/县层面上的农户粮食保障 |
6.1.2 村级层面农户粮食保障及处理策略 |
6.1.3 农户粮食保障程度转变的案例分析 |
6.2 农户粮食生产及缺粮现状 |
6.2.1 人均稻作产量 |
6.2.2 缺粮户和不缺粮户的分布 |
6.2.3 农户口粮短缺及其处理策略 |
6.3 口粮短缺的影响因素 |
6.3.1 影响农户口粮短缺的因素和变量 |
6.3.2 口粮短缺影响因素的Tobit模型分析 |
6.3.3 其他食物的消费变化及原因 |
6.3.4 典型案例 |
第七章 云南南部山区农户经济分析及转型阶段的划分 |
7.1 云南南部山区农户现金收入的分布及比较 |
7.1.1 各调查村寨的收入分布状况 |
7.1.2 农户现金收入分组下的农户特征 |
7.1.3 农户的现金收入与陆稻单产 |
7.2 云南南部山区农户的现金收入来源及其构成 |
7.2.1 农户现金收入来源 |
7.2.2 云南南部山区农户现金收入的构成 |
7.3 陆稻生产率对于农户现金收入影响的模拟分析 |
7.4 云南南部山区经济转型时期农户的不同发展阶段 |
7.4.1 云南南部山区农户不同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 |
7.4.2 云南南部山区各村寨不同发展阶段的确定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云南南部山区经济转型时期的发展模式总结 |
8.2 结论 |
8.3 建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 |
致谢 |
(7)海南岛生态环境变迁史研究 ——以植物和动物变迁为研究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导论 |
第一节:论文的选题及研究思路 |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
二、基本框架 |
三、研究假设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二节:研究区概况 |
一、海南岛自然生态描述 |
二、海南岛人文生态描述 |
第二章:海南岛第四纪古生态环境 |
第一节:海南岛第四纪古环境 |
一、古植被与古气候环境 |
二、古动物环境 |
第二节:先住民及其对环境的扰动 |
一、先住民 |
二、先住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 |
三、先住民对生态环境扰动的生态后果 |
小结 |
第三章:海南岛的森林变迁 |
第一节:汉代以来的森林变迁 |
一、汉唐时期的森林残损 |
二、宋元时期的森林残损 |
三、明清时期的森林残损 |
四、近百年森林的剧变 |
第二节 森林百年剧变原因探析 |
一、人口增长与森林剧变 |
二、森林采伐与森林变迁 |
三、橡胶种植与森林变迁 |
四、刀耕火种与森林变迁 |
五、热带农业开发与森林的变迁 |
六、森林火灾与森林变迁 |
小结 |
第四章 海南岛着名林木的变迁 |
第一节:海南岛着名林木变迁的历史轨迹 |
一、海南岛历史上着名林木及其特征 |
二、海南岛着名林木变迁的历史轨迹 |
三、人类活动与着名林木变迁 |
第二节:海南岛着名林木变迁个案史研究 |
一、海南沉香树 |
二、花梨木 |
三、龙脑香科树木 |
四、松树 |
五、鸡翅木 |
六、海南藤 |
七、海南粗榧 |
八、方志记载的其它名木 |
小结 |
第五章:海南岛外来作物(植物)引种史 |
第一节:概述 |
一、移民引种时期 |
二、南洋华侨引种时期 |
三、民国政府引种时期 |
四、日本人引种时期 |
五、多渠道引种时期 |
第二节:热带作物引进史 |
一、橡胶作物 |
二、油料作物 |
三、果树作物 |
四、饮料作物 |
五、香料作物 |
六、栽培绿肥和饲料植物 |
第三节:造林树种引进史 |
一、桉树 |
二、相思、木麻黄和加勒比松 |
第四节:海南岛园林观赏植物引进史 |
一、常见观赏乔木外来种 |
二、常见观赏灌木外来种 |
三、常见观赏攀缘植物外来种 |
四、常见观赏草本花卉外来种 |
五、常见观赏棕榈植物外来种 |
六、常见观赏竹外来种 |
七、常见观赏地被及草坪植物外来种 |
小结 |
第六章:海南岛野生动物资源的变迁 |
第一节:海南岛野生动物变迁的历史轨迹 |
一、海南岛野生动物资源的特点 |
二、野生动物区系的演变 |
三、野生动物种群的变迁 |
四、野生动物变迁的原因 |
第二节:海南岛野生动物变迁史个案研究 |
一、黑长臂猿 |
二、猕猴 |
三、麋鹿 |
四、坡鹿 |
五、黑熊 |
六、云豹 |
七、獭、狸 |
小结 |
第七章:海南岛环境变迁与生态安全 |
第一节:生物多样性变迁与生态安全 |
一、海南岛生物多样性 |
二、海南岛生物多样性的变迁与生态安全 |
第二节:外来物种入侵与生态安全 |
一、外来物种入侵 |
二、海南岛外来物种入侵及其风险 |
第三节 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 |
一、海南岛水土流失现况 |
二、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 |
三、森林与水土流失 |
第四节:自然灾害与生态安全 |
一、海南岛自然灾害的种类 |
二、海南岛灾害发生的时代特征及其趋势 |
三、森林与自然灾害 |
第五节:海南浆纸业发展与生态安全 |
小结 |
第八章:思考与建议 |
第一节:关于人与自然的思考 |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统一性和一致性 |
二、自然的价值与人类的义务与责任 |
三、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 |
第二节:从经济特区到生态特区 |
一、海南的尴尬处境:经济特区与生态省 |
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创建海南生态特区 |
三、举全国之力,齐心共建海南生态区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德昂族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1 选题意义 |
2 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 |
2.1 有关德昂族的研究成果 |
2.2 其他民族研究可供借鉴的方法和经验 |
3 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4 田野调查简介 |
第一章 历史和人口分布 |
1.1 历史源流 |
1.1.1 关于德昂族起源的传说 |
1.1.2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德昂族先民 |
1.1.3 隋朝至宋朝时期的德昂族先民 |
1.1.4 元朝至明朝时期的德昂族先民 |
1.1.5 清朝时期的德昂族 |
1.1.6 近代以来的德昂族 |
1.2 人口分布 |
1.2.1 人口分布格局 |
1.2.2 人口分布格局的成因 |
1.2.3 村寨的分布情况 |
第二章 语言和语言应用 |
2.1 德昂语应用状况 |
2.1.1 民族支系和语言 |
2.1.2 单纯的母语使用环境 |
2.2 双语现象 |
2.2.1 双语社会 |
2.2.2 双语教育 |
2.3 语言发展 |
2.3.1 令人担忧的前景 |
2.3.2 民族语言的价值 |
2.3.3 语言发展的思考 |
第三章 经济发展 |
3.1 经济发展的概况 |
3.1.1 农业生产活动 |
3.1.2 畜牧、采集、渔猎活动 |
3.1.3 手工业活动 |
3.1.4 商业活动 |
3.2 结构性的差异 |
3.2.1 本民族内部经济发展的差异 |
3.2.2 与其他民族相比的差异 |
3.3 贫穷的困扰 |
3.3.1 扶贫历程 |
3.3.2 贫困成因分析 |
3.4 发展的对策分析 |
3.4.1 基础设施先行 |
3.4.2 政策、措施提供保障 |
3.4.3 具体的经济措施 |
第四章 乡村政治 |
4.1 逐步演变的地方自治 |
4.1.1 政治制度的历史沿革 |
4.1.2 乡村选举和区域自治 |
4.2 残存的民间控制系统 |
4.2.1 传统社会组织与民间权威 |
4.2.2 习惯法与村规民约 |
第五章 婚姻家庭 |
5.1 轻吹芦笙串姑娘 |
5.1.1 流传千古的婚恋习俗 |
5.1.2 婚恋习俗的变迁 |
5.1.3 应对变迁的思考 |
5.2 丰富多彩的婚礼 |
5.2.1 变迁的婚礼仪式 |
5.2.2 在表演中完成的人生礼仪 |
5.2.3 婚礼的民族差异 |
5.3 婚姻的边界 |
5.3.1 民族内婚 |
5.3.2 族际通婚 |
第六章 教育科技和卫生 |
6.1 喜忧参半的民族教育 |
6.1.1 德昂族的传统教育 |
6.1.2 德昂族的学校教育 |
6.1.3 教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
6.1.4 制约德昂族教育发展的因素 |
6.1.5 发展德昂族教育的对策 |
6.2 依靠政府推广的科技 |
6.2.1 德昂族的传统技术 |
6.2.2 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
6.2.3 科技成果应用的障碍 |
6.2.4 发展德昂族科技的对策 |
6.3 医药卫生和计划生育 |
6.3.1 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 |
6.3.2 现存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
6.3.3 成效显着的计划生育 |
第七章 文化变迁 |
7.1 传统民居 |
7.1.1 传统民居的特点 |
7.1.2 民居改造的历程 |
7.1.3 保留传统的探索 |
7.2 传统服饰 |
7.2.1 历史上的服饰 |
7.2.2 传统服饰的特点 |
7.2.3 当代服饰的演变 |
7.2.4 应对变迁的思考 |
7.3 饮食习惯 |
7.3.1 德昂族的饮食特点 |
7.3.2 相互影响的饮食文化 |
7.4 宗教信仰 |
7.4.1 原始宗教 |
7.4.2 佛教 |
7.4.3 宗教对群众生活的影响 |
第八章 德昂族发展的特殊问题 |
8.1 影响德昂族发展的因素 |
8.1.1 外部环境的影响 |
8.1.2 自身条件的制约 |
8.2 德昂族发展的若干问题 |
8.2.1 现代化的含义 |
8.2.2 摆脱后发展者的困境 |
8.2.3 在全球化中发展民族文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社会和经济发展调查提纲 |
附录2 德昂族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编撰图书目录 |
作者声明 |
四、浅谈发展思茅地区陆稻生产的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稻作环境适应性表型的变异分析[D]. 杨洋. 云南大学, 2019(03)
- [2]云南水稻地方品种保护机制及粳稻种质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作图研究[D]. 孙建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0)
- [3]旱稻的抗旱性及遗传改良研究现状[J]. 翟伟,胡小荣,周红立,陶梅.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0(04)
- [4]陆稻二元栽培技术[J]. 余玲. 云南农业, 2010(05)
- [5]拉祜女童的教育选择 ——一项教育人类学的回访与再研究[D]. 杨红.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
- [6]云南南部山区农户陆稻技术采用与粮食保障的经济分析[D]. 王怀豫. 华中农业大学, 2006(03)
- [7]海南岛生态环境变迁史研究 ——以植物和动物变迁为研究视角[D]. 颜家安.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8]科技谱华篇 创新铸辉煌[N]. 张明全,袁伟. 云南科技报, 2006
- [9]德昂族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D]. 王铁志. 中央民族大学, 2004(03)
- [10]思茅地区玉米低产原因及对策[J]. 胡美静. 云南农业科技,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