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机高分子介电体臭氧发生管的特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龙圣[1](2020)在《磁场环境下DBD臭氧发生的参数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并且在氧化处理过后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故而臭氧的应用变得日益广泛。介质阻挡放电是目前最主要的臭氧产生方法,虽然近些年许多学者从多方面提高了臭氧产生效率,但商用臭氧发生器的臭氧生成效率仍然很低,与理论值相差甚远。在DBD臭氧发生中,等离子体频率碰撞和化学反应决定了等离子体的密度,利用磁场增强电离过程则可能是提高臭氧发生效率的有效途径。外加磁场对放电特性的影响研究已经较为充分。然而,对于磁场环境下DBD臭氧发生的重要参数影响鲜有报道。为此,本文通过制作磁场增强针板DBD和磁场增强平板DBD臭氧发生装置,系统地实验调查放电电压、放电频率和气体流量等参数对磁场环境下DBD的放电特性及臭氧发生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结论有:无论是对于针板DBD还是平板DBD,外加磁场对起始放电电压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可以明显提高放电电流。同时,在磁场环境下针板DBD可以在8.0 kV和5.0kHz时获得约23.9%放电功率的提高;在磁场环境下平板DBD可以在7.5 kV和5.0kHz时放电功率提高约27.2%。介质层等效电容会因为磁场的存在而增大,同时随放电电压的增加而提升。有无磁场环境时的臭氧浓度和臭氧产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磁场环境下的针板DBD的臭氧浓度有一个明显的提高,且随着放电电压、放电频率和SIE的增加,这种增强效果将更明显。在8.0 kV、5.0 kHz时臭氧浓度最大可提高约35.4%。同时,采用较高的气体流量可以促进臭氧产率的提高。对于有无磁场环境下的平板DBD,臭氧浓度和产率均随着放电电压和SIE的增加而提高,且高放电电压和SIE下有更明显的增强效果。磁场的存在可使平板DBD在7.5 kV、5.0 kHz时最大提高约35.5%的臭氧浓度。然而,在针板DBD和平板DBD放电间隙中添加磁场都不能显着增加臭氧产率。
董国攀[2](2014)在《混合放电臭氧发生器的传热及放电数值模拟》文中提出臭氧(O3)具有强氧化、杀菌消毒、漂白等作用,且与其它氧化、杀菌产品相比具有应用后无二次污染及残留物的优点。自1857年西门子研制成功首台臭氧发生器以来,臭氧已被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臭氧应用前景很是诱人,但臭氧产率很低是一直困扰着人们的一个难题。其热化学理论计算的理论值1266g/(Kw h),但实际中却远远达不到此数值,此因臭氧形成中仅有10%左右的能量用于形成臭氧,而其余能量都转化成了热量,为此,为提高臭氧产生效率学者们从各个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而Hyun-Jig SONG等采用混合放电(78三3g个/电Kw极h、两个放电空间)的臭氧发生器进行研究得出最大臭氧产率为,为目前国内外文献报告的最高值。但SONG仅对臭氧产率值进行了相关的报道,没有对混合放电型臭氧发生器本身做出研究,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本文以Song的实验为基础,从传热和放电两个方向对该混合放电臭氧发生器进行数值模拟,模拟分析结果如下:(1采用Fluent进行传热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气体进入三根管的两放电空间后温度均是沿径向逐渐上升,至出口处三根管的出口平均温度依次为304.8K、309.9及313.2K;且两放电空间的平均温度差较大,外放电空间平均温度较内放电空间的温度低6.4K;介质及电极的内部径向温差较小;混合放电中仅有36.14%电能以热能的形式散发,而其余的63.86%电能则全部用于转换为生成臭氧的反应热;不同流量下总体平均温度与臭氧实验产率对比可知放电间隙温度的降低是提高臭氧产率的关键因素之一;一定流量和放电体积下,改变内电极在放电室中的位置可以均衡气体在两放电室的速度,从而缩短气体在放电空间的停留时间,降低臭氧分解率,有利于臭氧产率的提高。(2)利用ANSYS软件对该实验的混合放电进行电场模拟结果表明:三种类型混合放电的电场强度在无孔区域分布比较均匀,而在有孔存在区域附近电场出现剧烈波动,这主要是尖端放电导致的;利用BOLSIG+软件求解三种类型混合放电情况下的电子能量分布,分析结果表明IESDO型混合放电臭氧发生器最有利于臭氧的产生,与SONG实验结果一致;单独模拟混合放电的两两电极结果表明混合放电时不存在电场的叠加现象。
余新玉,李明睿,朱天宇[3](2013)在《中型双放电气隙臭氧发生器负载特性探究》文中研究指明分析CF-G-3-600G型双气隙放电臭氧发生器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研究了双放电气隙臭氧发生管的负载特性及其对逆变电路的要求,得出了采用PWM控制技术和IGBT功率元件的高频高压全桥逆变电路的设计特点。
杨春[4](2011)在《介质阻挡放电臭氧产生的传热及动力学模拟》文中提出臭氧具有强氧化等优良特性,近百年前就成功应用于水处理与医药行业中,且其新的应用场合不断被发现。但目前商用臭氧发生器的臭氧产率小于111/(kW·h)(氧气源),远低于理论值1226/(kW·h).从介质阻挡放电臭氧产生的原理来看,臭氧产生所需能耗的90%以上转化为热量,这部分热量如未及时排除还将分解已产生的臭氧。因此,为使臭氧产生更有效地进行,有必要对介质阻挡放电臭氧产生的传热过程进行分析。本文首先对介质阻挡放电臭氧产生的温度场进行分析,以揭示臭氧发生单元的温度分布规律和寻求降低气体间隙温度的有效方法;同时,为揭示臭氧产生的反应机理,还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具体如下:(1)利用ANSYS建立了圆管型和平板型介质阻挡放电臭氧发生单元传热模型,并对它们的温度分布规律及气体间隙温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圆管型臭氧发生单元体系中,各部分沿周向的温度分布都比较均匀,但是沿气源流动方向和径向温度分布都呈现一定的梯度;冷却水进水温度的降低、冷却水进水流量的增大、电源功率的降低和有效放电长度的增长都有利于气体间隙平均温度的降低;在平板型臭氧发生单元体系中,除气体间隙和高压电极外,沿x轴方向(即垂直于气源流动方向)的温度分布都比较均匀,但是沿气源流动方向的温度都呈现一定的梯度;使冷却水和电介质层位于气体间隙的同侧、采用单电介质层和较宽的气体间隙结构都有利于气体间隙平均温度的降低。(2)收集整理了详细的臭氧产生基元反应及动力学参数,然后采用CHEMKIN软件对臭氧产生过程进行了动力学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气体压力的增大、环境温度的降低和气体流量的减小都有利于高浓度臭氧的产生;对臭氧产生过程进行敏感性分析和ROP(Rate of Production)分析,得到了臭氧产生过程中的主要基元反应和主要组分,以及主要组分O、O*和O2*的主要影响反应;对臭氧产生过程进行瞬态分析得出,在非稳态粒子中,氧原子O的生存期最长,带电粒子O-、O+、O2+的生存期都很短,其中O+、O2+的生存期约为10-8s左右,O-的生存期约为10-6s,O2*生存期约为10-6s-10-5s。
胡大芬[5](2011)在《基于ALGOR的臭氧发生器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业的发展,由于大量工业燃料的燃烧等原因,大气环境质量已日趋恶化,控制燃煤所释放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占有量以成为当前最为紧迫的大气污染控制任务。臭氧氧化结合化学吸收同时脱硫脱氮已被验证是可行的。为提高臭氧的产量,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LGOR研究了脉冲电源的峰值电压、放电气隙高度和电介质层厚度等对臭氧发生器放电气隙中电场分布的影响;同时为提高臭氧的产量和研究混合放电臭氧发生器的放电机理,本文利用ALGOR软件对其放电气隙的电场进行了模拟研究。脉冲平板型和圆管型臭氧发生器的电场模拟结果表明,放电气隙中的电场强度随电源峰值电压、电介质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的增大而增大,随放电气隙高度和电介质层厚度的减小而增大;电源的电压输出形式、放电室长度和放电室内的温度对放电气隙中电场强度的大小无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脉冲平板型臭氧发生器放电气隙中,其电场强度是不完全均匀分布的,在气隙中心附近绝大部分区域内是均匀分布的,但在放电气隙的两端电场强度逐渐递减。而在圆管型臭氧发生器放电气隙中的电场强度是不均匀分布的,其由内到外逐渐递减。在对混合放电臭氧发生器的电场模拟研究中,由于硬件的原因,本文对模拟模型进行了一定的改变,结果表明,中心电极接地,外电极接幅值电压为4KV的高压输出端,内电极接幅值电压为-10KV的高压输出端为臭氧发生器的最佳电源连接方式;并且在两放电气隙中不存在电场的耦合叠加现象。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臭氧发生器放电气隙中的电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可以节省大量的研究时间和成本,可以为臭氧发生器的实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杨春,胡兆吉,魏林生[6](2010)在《放电等离子体臭氧发生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国内外放电等离子体臭氧发生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原料气体、电极形式、介电体材料、放电形式和电源的研究。指出了在主要原料气体中添加经济实惠、无毒无害、少量甚至微量气体的研究是臭氧产生原料气体的研究方向,同时,低能耗、高浓度、大产量的臭氧发生技术是臭氧发生器的发展趋势。
陈飞,朱天宇,李显[7](2009)在《基于DBD的高产量臭氧发生管的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根据臭氧发生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介质阻挡放电技术进行了介绍。基于该技术分析了高产量臭氧发生管的结构,并对影响其产率的参数进行了分析,讨论放电气隙大小对臭氧产量以及其他电性能参数的影响,从而选取优化的结构参数和工作条件。通过理论研究分析得出,设计的臭氧发生管可以达到臭氧产量108 g/h,相应高压脉冲电源的最佳参数是电压峰值25 kV,电源频率1000 Hz。
魏林生[8](2008)在《等离子体臭氧产生的实验与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在保证效率、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的前提下,取得更好的经济性和系统与操作的简化,国际上提出了燃煤污染物联合脱除的思路,期望用较少的设备脱除尽可能多的污染物。最新的商业和工艺发展成就显示了臭氧氧化技术,除了脱除NOx外,还提供了更好的灵活性,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工艺或者与其他技术结合开发经济的多污染物控制工艺。本文就臭氧氧化结合化学吸收联合脱除烟气多种污染物工艺中臭氧产生能耗大这一关键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高频高压介质阻挡放电产生臭氧进行实验研究并整理了各种情况下低温等离子体化学反应机理.氧气源时,在臭氧产率相当的情况下,臭氧浓度和产量均为商用产品的2倍左右。对于惰性气体为He的情况,O2→O3转化率随O2的比例增大而增大;对于惰性气体为Ar的情况,空气源时O2→O3转化率随O2的比例增大而增大,氧气源时O2→O3转化率随O2的比例增大而减小。对于惰性气体为Kr的情况,O2→O3转化率随O2的比例增大而减小。对于干空气中添加少量的SF6有利于臭氧产生,在流量为200l/h、输入电压为250V、SF6/干空气=2.04×10-2时,臭氧浓度提高到2.35倍(11.3 g/m3)。为获得高浓度、大产量、性价比低的臭氧发生器开辟一条新途径。对脉冲放电进行实验研究。研究发现正脉冲有利于臭氧产生,因为正脉冲比负脉冲流光传播更长的距离,产生更多的分支和更多的流光通道,因此反应区域更大,从而促使更多的臭氧产生。正脉冲降低接地极附件(电场强度较低)二次电离发生,推迟了击穿的发生。另不同的电压输入方式也造成不同的起火电压.实验中氧气源和干空气源臭氧浓度最高分别为83.6 g/m3和40.9 g/m3,臭氧产率最高分别达到985.03 g/kWh和288.26 g/kWh,臭氧产量最高分别为19.15 g/h和5.33 g/h。研究结果表明:脉冲放电是一种比较有前途的臭氧发生形式。在Buntat研究基础上对量纲分析方法在脉冲等离子体臭氧产生领域进行深入试探和修正。依据∏定理推导出臭氧浓度和主要影响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参数包括峰值电压、电晕起始电压,间隙宽度,介电常数、压力、气体流速和放电室长度或脉宽)。该理论可以用来预测臭氧浓度和调查影响脉冲流光放电各参数的重要性。正、负脉冲导致不同的电压起始电压,该理论也可以确定极性对臭氧产生的影响。对各臭氧发生技术进行对比,对比发现我们研究的高频高压放电臭氧发生技术以及脉冲放电臭氧发生技术都能有效的大幅度地提高臭氧浓度和臭氧产率。在利用高频高压放电产生臭氧时,空气源中添加SF6臭氧发生的能耗占总的发电比例1.68%。而利用第3章的研究成果,在干空气源的情况下单通道和双通道的能耗分别占总发电比例的0.42%和0.64%.臭氧氧化技术在达到同等脱硫率和脱硝率,且脱汞率远大于电子束的同时,高频高压放电干空气源(SF6)和脉冲放电单通道干空气源的耗电成本比电子束分别节省71.1%和92.7%。
陈立虎,朱天宇,李永梅[9](2007)在《基于DBD的臭氧发生管设计方法》文中研究指明根据介质阻挡放电法DBD设计玻璃介电体臭氧发生管.通过对臭氧发生管的电特性以及其理论耐压的分析,讨论了影响臭氧发生管特性的因素.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当选取优化的结构参数和工作条件时,以玻璃为介电体的臭氧发生管的单管产量预期可达到100 g/h.
张国平[10](2007)在《高频介质阻挡放电产生臭氧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介质阻挡放电法是工业应用最广泛的人工产生臭氧的方法,但是臭氧发生器的整体效率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一个提高效率的方法是提高供电频率。本文研究了7~8 kHz高频正弦交流电压驱动条件下,原料气体、发生器结构、工作条件等对臭氧生成情况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研究了原料气体不同时,电源电压、气体流量、原料气体性质对臭氧产生的影响进行。结果表明,空气源时臭氧浓度随气体流量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而氧气源时臭氧浓度不断下降;臭氧的产量随气体流量的增大而增加;随氧气相对湿度的增大,臭氧的浓度减小。2.对气隙宽度对臭氧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气隙宽度时,臭氧浓度、产生效率都是随电源电压、输入功率的增大从零增加到某一最高值然后逐渐减小;输入功率相同时,臭氧浓度、效率都随气隙宽度的减小而增大;随气隙宽度的增加,产生臭氧的起始峰值电压增大,产生相同浓度的臭氧所需的电压增大,达到最高浓度需要的电压增大;臭氧浓度和效率不能在相同的电源输入功率达到最高值。3.对不同Ar/O2时臭氧的产生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氧气中添加氩气时,臭氧的生成情况与纯氧气时不同。混合气体流量为300L/h时,当Ar与O2的流量比从Ar/O2=200/100到Ar/O2=240/60变化时,臭氧产生效率分别随电源电压、输入功率的升高而不断降低,并且在Ar/O2=200/100的低峰值电压、低输入功率时达到最高效率;随Ar/O2的减小,产生臭氧的起始峰值电压增大,臭氧的最高浓度增大。4.在实验基础上,用有限元法对反应器的电场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气隙宽度的减小,放电气隙中的电场增强,结合2中的结果可以说明强电场有利于臭氧的产生。
二、有机高分子介电体臭氧发生管的特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机高分子介电体臭氧发生管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磁场环境下DBD臭氧发生的参数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臭氧的产生方法及研究进展 |
1.2.1 电极形式 |
1.2.2 放电形式 |
1.2.2.1 电晕放电产生臭氧 |
1.2.2.2 介质阻挡放电产生臭氧 |
1.2.2.3 脉冲放电 |
1.2.3 电介质材料 |
1.2.4 原料气体 |
1.2.5 电源 |
1.3 外场的研究 |
1.3.1 超声波、紫外线 |
1.3.2 磁场影响放电特性机理研究进展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制作磁场增强臭氧发生器和搭建实验平台 |
2.1 磁场增强DBD臭氧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 |
2.1.1 磁场增强针板DBD臭氧发生器 |
2.1.2 磁场增强平板DBD臭氧发生器 |
2.2 实验仪器及实验步骤流程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系统和步骤流程 |
2.3 本章小节 |
第3章 磁场增强针板DBD臭氧发生实验研究 |
3.1 磁场分布与粒子运动轨迹图 |
3.1.1 放电间隙中的磁场分布 |
3.1.2 空间粒子运动轨迹图 |
3.2 放电特性研究 |
3.2.1 放电电压和放电电流 |
3.2.2 起始放电电压 |
3.2.3 Lissajous图 |
3.2.4 介质阻挡放电等效电容 |
3.3 放电电压对臭氧发生的影响 |
3.3.1 放电电压对放电电流和放电功率的影响 |
3.3.2 放电电压对臭氧浓度和臭氧产率的影响 |
3.4 放电频率对臭氧发生的影响 |
3.4.1 放电频率对放电电流和放电功率的影响 |
3.4.2 放电频率对臭氧浓度和臭氧产率的影响 |
3.5 气体流量对臭氧发生的影响 |
3.6 不同SIE对臭氧发生的影响 |
3.6.1 放电电压对SIE的影响 |
3.6.2 不同SIE对臭氧浓度和臭氧产率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磁场增强平板DBD臭氧发生实验研究 |
4.1 磁场分布与粒子轨迹图 |
4.1.1 放电间隙中的磁场分布 |
4.1.2 空间粒子运动轨迹图 |
4.2 放电特性研究 |
4.2.1 放电电压和放电电流 |
4.2.2 起始放电电压 |
4.2.3 Lissajous图 |
4.2.4 介质阻挡放电等效电容 |
4.3 放电电压对臭氧发生的影响 |
4.3.1 放电电压对放电电流和放电功率的影响 |
4.3.2 放电电压对臭氧浓度和臭氧产率的影响 |
4.4 放电频率对臭氧发生的影响 |
4.4.1 放电频率对放电电流和放电功率的影响 |
4.4.2 放电频率对臭氧浓度和臭氧产率的影响 |
4.5 气体流量对臭氧发生的影响 |
4.6 不同SIE对臭氧发生的影响 |
4.6.1 放电电压对SIE的影响 |
4.6.2 不同SIE对臭氧浓度和臭氧产率的影响 |
4.7 磁场增强针板DBD与磁场增强平板DBD对比分析 |
4.7.1 放电特性 |
4.7.2 臭氧发生 |
4.8 磁场增强臭氧发生的理论分析 |
4.8.1 DBD中的能量传递过程 |
4.8.2 磁场对大气压放电等离子体的影响 |
4.8.2.1 单个带电粒子的迁移 |
4.8.2.2 带电粒子流的漂移和扩散 |
4.8.3 磁场与气流联合作用对DBD放电的影响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5.3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2)混合放电臭氧发生器的传热及放电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背景 |
1.3 臭氧的产生方法及研究进展 |
1.3.1 辉光放电产生臭氧 |
1.3.2 电晕放电产生臭氧 |
1.3.3 介质阻挡产生臭氧 |
1.3.4 脉冲放电产生臭氧 |
1.3.5 沿面阻挡放电产生臭氧 |
1.3.6 紫外线和电解产生臭氧 |
1.4 混合放电产生臭氧及温度的影响 |
1.4.1 混合放电产生臭氧 |
1.4.2 温度对臭氧产生的影响 |
1.5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混合放电产生臭氧传热数值模拟分析 |
2.1 Fluent 软件简介 |
2.2 实验模型及模拟条件 |
2.2.1 实验模型 |
2.2.2 基本假设 |
2.2.3 数学模型 |
2.2.4 确定流体流动状态及生热率的计算 |
2.2.5 模型的建立及网格的划分 |
2.2.6 边界条件的确定 |
2.4 算例的模拟及分析 |
2.4.1 混合放电臭氧发生器温度分布 |
2.4.2 氧气进气流量对臭氧产生的影响 |
2.4.3 一定流量下电极结构位置对臭氧产生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合放电臭氧发生器的电场仿真分析 |
3.1 数值模拟的科学研究及工程应用 |
3.2 有限元法计算电场的基本理论 |
3.2.1 电位函数的计算 |
3.2.2 单元能量的计算 |
3.2.3 电场强度的计算 |
3.3 模型的简化及网格划分 |
3.4 模拟结果及分析 |
3.4.1 三种类型臭氧发生器对介质电场分布的影响 |
3.4.2 有孔及无孔区域电场强度沿轴向变化的分析 |
3.4.3 折合电场强度的分析 |
3.5 混合放电型臭氧发生器电场叠加探讨 |
3.5.1 单独模拟模拟两放电空间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介质阻挡放电臭氧产生的传热及动力学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放电等离子体臭氧产生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1 原料气体 |
1.2.2 电极形式 |
1.2.3 介电体材料 |
1.2.4 放电形式和电源 |
1.2.5 机理及温度场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介质阻挡放电臭氧产生的传热数值模拟 |
2.1 ANSYS软件简介 |
2.2 求解模块的选择 |
2.2.1 模型的简化 |
2.2.2 问题分析及ANSYS求解模块的选择 |
2.3 求解过程 |
2.3.1 确定分析区域 |
2.3.2 确定流体的状态 |
2.3.3 ANSYS建模过程 |
2.3.4 求解结果的验证 |
2.4 介质阻挡放电圆管型臭氧发生单元温度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
2.4.1 介质阻挡放电圆管型臭氧发生单元温度分布规律 |
2.4.2 冷却水进水温度的影响 |
2.4.3 冷却水进水流量的影响 |
2.4.4 进气温度的影响 |
2.4.5 电源功率的影响 |
2.4.6 有效放电长度的影响 |
2.4.7 管径的影响 |
2.4.8 冷却水通道横截面宽度的影响 |
2.5 平板型介质阻挡放电臭氧发生单元温度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
2.5.1 介质阻挡放电圆管型臭氧发生单元温度分布规律 |
2.5.2 冷却水进水温度的影响 |
2.5.3 冷却水进水流量的影响 |
2.5.4 进气温度的影响 |
2.5.5 冷却水分布的影响 |
2.5.6 电介质的影响 |
2.5.7 气体间隙宽度的影响 |
2.5.8 电极材料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臭氧产生的动力学分析 |
3.1 CHEMKIN软件简介 |
3.1.1 CHEMKIN软件的发展历程 |
3.1.2 CHEMKIN4.1的结构模块 |
3.2 臭氧产生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2.1 选择合适的反应器 |
3.2.2 创建反应器网络示意图 |
3.2.3 对化学机理文件进行预处理 |
3.2.4 设置模拟条件并求解 |
3.3 模拟结果的验证 |
3.4 臭氧产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气体压力对臭氧浓度的影响 |
3.4.2 环境温度对臭氧浓度的影响 |
3.4.3 气体流量对臭氧浓度的影响 |
3.5 敏感性分析和ROP分析简介 |
3.5.1 敏感性分析的定义及意义 |
3.5.2 ROP分析的定义及意义 |
3.6 主要基元反应及组分的确定 |
3.6.1 臭氧浓度及电子温度的敏感性分析 |
3.6.2 臭氧的ROP分析 |
3.7 主要组分的敏感性分析和ROP分析 |
3.7.1 O的敏感性分析和ROP分析 |
3.7.2 O~*的敏感性分析和ROP分析 |
3.7.3 O_2~*的敏感性分析和ROP分析 |
3.8 瞬态分析 |
3.8.1 瞬态模型的验证 |
3.8.2 各组分的瞬态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总结及展望 |
4.1 全文总结 |
4.2 对未来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基于ALGOR的臭氧发生器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臭氧的产生机理 |
1.3 臭氧的产生方法 |
1.3.1 电晕放电法 |
1.3.2 紫外线辐射法 |
1.3.3 电解法 |
1.4 臭氧发生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1 电极形式方面的研究 |
1.4.2 放电形式方面的研究 |
1.4.3 电介质材料方面的研究 |
1.4.4 原料气体方面的研究 |
1.4.5 电源的研究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场有限元分析原理 |
2.1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思想 |
2.2 电场有限元计算原理 |
2.2.1 电位函数的近似 |
2.2.2 单元e的能量函数 |
2.2.3 电场强度的计算 |
2.3 有限元分析软件ALGOR的介绍 |
2.3.1 ALGOR的分析功能 |
2.3.2 ALGOR的分析模块 |
第3章 脉冲放电平板型臭氧发生器的电场模拟研究 |
3.1 脉冲平板型臭氧发生器的物理模型 |
3.2 脉冲平板型臭氧发生器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和边界条件 |
3.3 电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
3.3.1 脉冲电源的峰值电压对放电气隙电场分布的影响 |
3.3.2 放电气隙高度对放电气隙电场分布的影响 |
3.3.3 电介质层厚度对放电气隙电场分布的影响 |
3.3.4 电介质材料类型对放电气隙电场分布的影响 |
3.3.5 电源的电压输出形式对放电气隙电场分布的影响 |
3.3.6 臭氧发生器放电室长度对放电气隙电场分布的影响 |
3.3.7 臭氧发生器放电室内温度对放电气隙电场分布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脉冲放电圆管型臭氧发生器的电场模拟研究 |
4.1 脉冲圆管型臭氧发生器放电室结构及其有限元分析模型 |
4.1.1 脉冲圆管臭氧发生器放电室的结构 |
4.1.2 脉冲圆管臭氧发生器放电室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及边界条件 |
4.2 电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
4.2.1 脉冲电源的峰值电压对放电气隙电场强度的影响 |
4.2.2 放电气隙高度对放电气隙电场强度的影响 |
4.2.3 电介质层厚度对放电气隙电场强度的影响 |
4.2.4 电介质材料对放电气隙电场强度的影响 |
4.2.5 电源的电压输出形式及放电室温度对放电气隙电场强度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混合放电臭氧发生器的电场模拟研究 |
5.1 混合放电臭氧发生器放电室结构及有限元模型 |
5.1.1 混合放电臭氧发生器的放电室结构 |
5.1.2 混合放电臭氧发生器放电室的有限元模型和边界条件 |
5.2 混合放电臭氧发生器电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
5.2.1 接地极相同,不同电源连接形式对放电气隙电场分布的影响 |
5.2.2 接地极不同,不同电源连接形式对放电气隙电场分布的影响 |
5.3 混合放电臭氧发生器放电气隙中电场耦合叠加的研究 |
5.3.1 中心电极接地,外电极电压为-4KV内电极电压为10KV的模拟 |
5.3.2 中心电极接地,外电极电-4KV内电极电压37.48KV的模拟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放电等离子体臭氧发生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原料气体 |
2 电极形式 |
3 介电体材料 |
4 放电形式和电源 |
4.1 放电形式 |
4.2 电源 |
5 结论 |
(8)等离子体臭氧产生的实验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污染物联合脱除技术 |
1.2.1 第一类联合脱除工艺 |
1.2.2 第二类联合脱除工艺 |
1.3 臭氧氧化结合化学吸收联合脱除污染物技术 |
1.3.1 工艺过程 |
1.3.2 工艺优势和前景 |
1.4 放电等离子体合成臭氧技术的的研究进展 |
1.4.1 电极形式 |
1.4.2 原料气体 |
1.4.3 电介质材料 |
1.4.4 混合放电 |
1.4.5 脉冲放电 |
1.5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 |
2 高频高压介质阻挡放电臭氧产生的实验研究 |
2.1 介质阻挡放电的物理过程和臭氧产生过程 |
2.1.1 介质阻挡放电的击穿和微放电 |
2.1.2 介质阻挡放电的主要参量 |
2.1.3 产生臭氧的等离子体反应过程 |
2.2 低温等离子体的主要基元反应 |
2.2.1 氧气 |
2.2.2 氮气 |
2.2.3 水 |
2.3 实验系统 |
2.3.1 低温等离子体电源 |
2.3.2 臭氧放电室及实验装置 |
2.4 电压的影响 |
2.4.1 O_2源 |
2.4.2 干Air源 |
2.5 流量的影响 |
2.6 相对湿度的影响 |
2.7 N_2的影响 |
2.8 CO的影响 |
2.9 惰性气体的影响 |
2.10 SF_6的影响 |
2.11 本章小结 |
3 脉冲放电臭氧产生的实验研究 |
3.1 高功率脉冲技术简介 |
3.2 实验系统 |
3.2.1 脉冲电源 |
3.2.2 臭氧放电室及实验装置 |
3.3 放电的动态过程 |
3.4 电压输出形式的影响 |
3.5 峰值电压的影响 |
3.6 脉冲重复频率的影响 |
3.7 流量的影响 |
3.8 放电室长度的影响 |
3.9 间隙宽度的影响 |
3.10 电介质厚度的影响 |
3.11 相对湿度的影响 |
3.12 电极结构的影响 |
3.13 放电室结构的影响 |
3.14 本章小结 |
4 脉冲放电臭氧产生的理论研究 |
4.1 量纲分析的简史 |
4.2 基本原理 |
4.2.1 基本量和导出量 |
4.2.2 ∏定理 |
4.2.3 运用∏定理的注意点 |
4.3 (螺旋)线-圆管结构 |
4.3.1 理论发展 |
4.3.2 实验对比 |
4.4 平板结构 |
4.4.1 理论发展 |
4.4.2 实验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5 臭氧氧化结合化学吸收联合脱除烟气多种污染物的经济性分析 |
5.1 O_3&FGD的应用方案 |
5.2 臭氧发生技术经济性分析 |
5.3 O_3&FGD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总结 |
6.1.1 高频高压介质阻挡放电臭氧发生方面 |
6.1.2 脉冲放电臭氧发生实验研究方面 |
6.1.3 脉冲放电臭氧发生理论分析方面 |
6.1.4 系统经济性分析 |
6.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6.3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0)高频介质阻挡放电产生臭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臭氧 |
1.2.1 臭氧的性质 |
1.2.2 人工产生臭氧的方法 |
1.2.3 臭氧的应用领域 |
1.3 介质阻挡放电及产生臭氧 |
1.3.1 介质阻挡放电的概念 |
1.3.2 DBD产生臭氧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实验系统及测试方法 |
2.1 气源 |
2.2 电源设备 |
2.3 电极 |
2.4 冷却系统 |
2.5 测量仪器 |
2.5.1 电压测量 |
2.5.2 臭氧浓度测量 |
2.5.3 其它测量仪器 |
第3章 原料气体、电压、气体流量对臭氧生成的影响 |
3.1 实验装置 |
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2.1 峰值电压对臭氧浓度的影响 |
3.2.2 气体流量的影响 |
3.2.3 气体相对湿度对臭氧浓度的影响 |
3.3 本章小节 |
第4章 电极结构及添加剂对臭氧生成的影响 |
4.1 气隙宽度的影响 |
4.1.1 实验装置 |
4.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2 氧气中添加Ar的臭氧产生 |
4.2.1 实验装置 |
4.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 本章小节 |
第5章 电场模拟 |
5.1 有限元方法概述 |
5.2 电场模拟及其边界条件 |
5.3 电场有限元计算原理 |
5.4 建模及求解过程 |
5.5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6章 全文总结 |
6.1 总结 |
6.2 下步研究工作的展望和建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有机高分子介电体臭氧发生管的特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磁场环境下DBD臭氧发生的参数影响研究[D]. 徐龙圣. 南昌大学, 2020(01)
- [2]混合放电臭氧发生器的传热及放电数值模拟[D]. 董国攀. 南昌大学, 2014(02)
- [3]中型双放电气隙臭氧发生器负载特性探究[J]. 余新玉,李明睿,朱天宇. 电子测试, 2013(15)
- [4]介质阻挡放电臭氧产生的传热及动力学模拟[D]. 杨春. 南昌大学, 2011(04)
- [5]基于ALGOR的臭氧发生器数值模拟研究[D]. 胡大芬. 南昌大学, 2011(04)
- [6]放电等离子体臭氧发生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J]. 杨春,胡兆吉,魏林生. 高压电器, 2010(09)
- [7]基于DBD的高产量臭氧发生管的特性研究[J]. 陈飞,朱天宇,李显. 现代电子技术, 2009(11)
- [8]等离子体臭氧产生的实验与理论研究[D]. 魏林生. 浙江大学, 2008(04)
- [9]基于DBD的臭氧发生管设计方法[J]. 陈立虎,朱天宇,李永梅. 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 2007(04)
- [10]高频介质阻挡放电产生臭氧的实验研究[D]. 张国平. 浙江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