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张义霞,周敏[1](2022)在《硼替佐米联合来那度胺及地塞米松(VRD)方案和硼替佐米联合沙利度胺及地塞米松(VT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文中提出目的对比硼替佐米联合来那度胺及地塞米松方案(VRD)和硼替佐米联合沙利度胺及地塞米松方案(VTD)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东南大学附属南京中大医院溧水分院)与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2018年10月—2021年3月收治的8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接受VRD方案治疗视作VRD组,一组接受VTD方案治疗视作VTD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VRD组治疗结束后骨髓浆细胞比例、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均低于VTD组,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V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56、7.175、2.241、10.617,P<0.05)。VRD组治疗结束后SCr、BUN均低于V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00、8.849,P<0.05)。VRD组治疗后IgA、IgG、IgM均低于V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RD组治疗后免疫固定电泳结果转阴率92.86%,明显高于VTD组转阴率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RD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与VTD组12.5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6,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VRD方案能更明显改善肾功能、免疫球蛋白水平,提高免疫固定电泳转阴率,且治疗安全性良好,临床疗效更好。
王光亚[2](2021)在《应用来那度胺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价值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选择来那度胺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88例复发难治性MM患者纳入研究。用计算机软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44),对照组患者选择来那度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地塞米松治疗,治疗半年后观察两组的临床情况。结果:治疗后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与治疗后的对照组存在差异(77.27%>56.82%),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84.09%)与对照组患者(86.36%)比较,统计学结果为χ2=0.090,P>0.05。结论:复发难治性MM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上,可以将来那度胺(常规剂量)+地塞米松(小剂量)考虑在内。
丁海花[3](2020)在《华蟾素片联合TD方案治疗痰瘀痹阻型初发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将HTD(华蟾素片联合沙利度胺、地塞米松)方案与VTD(硼替佐米联合沙利度胺、地塞米松)方案进行对比研究,观察HTD方案对痰癖痹阻型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骨痛情况、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治疗的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根据患者自身意愿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试验组予HTD方案,对照组给予VTD方案治疗,统计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4周期后实验室指标、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骨痛疗效、KPS评分的变化,并记录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数据采用SPSS23.0进行统计分析,P<0.05,视为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统计学上有显着差异。结果:1.一般资料:本研究入组病例50例,治疗过程中试验组脱落5例,其中1例放弃治疗,4例要求改用其他方案治疗;对照组无脱落病例。脱落病例不参与数据统计分析,最终纳入统计45例,包括试验组20例,对照组25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分期、分型进行统计分析,P>0.05,无统计学差异,提示两组的基线数据具有一致性,可进行临床观察和疗效比较。2.临床疗效:治疗后,将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骨髓浆细胞比例、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及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等疗效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骨髓浆细胞比例、β2-MG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Hb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评估,试验组总有效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为70.0%,其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4 例,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ery good partial response,VGPR)5 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5 例,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4 例,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2 例;对照组 ORR 为 72.0%,其中 CR9 例,VGPR4例,PR5例,SD1例,PD6例。两组总有效率ORR相似(P>0.05),两组CR率相似(P>0.05),等级资料经秩和检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治疗后试验组(4.35±0.88)明显低于对照组(6.72±2.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自身治疗前后比较,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证候改善率比较,试验组(95.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骨痛疗效:治疗后试验组骨痛评分(1.9±1.02)明显低于对照组(2.5±0.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自身治疗前后比较,骨痛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生活质量:本研究采用KPS评分进行生活质量方面的观察。治疗后试验组KPS评分(83.5±12.68)高于对照组(81.6±5.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自身治疗前后进行比较,KPS评分均显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PS评分提高率比较,试验组(85.0%)明显高于对照组(5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安全性评价: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无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发生。试验组并发感染3例,胃肠道反应6例,周围神经病变1例,心电图异常2例,血压异常1例;对照组并发感染6例,胃肠道反应12例,周围神经损伤13例,心电图异常4例,血压异常2例。两组并发感染、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心电图异常和血压异常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比例(5.0%)显着低于对照组(5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TD方案治疗痰瘀痹阻型初发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总有效率与VTD方案相似,都能够改善贫血,降低β2微球蛋白水平及骨髓浆细胞比例;但是HTD方案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减轻骨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HTD方案不良反应轻微,尤其是在周围神经毒性方面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宋佳霖[4](2020)在《卡非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索已经接受过一代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及免疫调节剂(来那度胺或沙利度胺)治疗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elapsed or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RRMM)患者对卡非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筛选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科就诊的RRMM患者,其中32例符合用药条件,给予卡非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每个用药周期结束评估患者的疗效,并详细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给予对症处理。主要评价标准为总缓解率(Total Respond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次要评价标准为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并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分型、既往是否合并肾功能不全、是否合并糖尿病进行分组比较。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间比较使用Fisher精确检验,生存分析使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以P<0.05认为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1.本研究可评估疗效患者共32例,年龄≥60岁患者18例,年龄<60岁患者14例;IgA型患者10例,IgG型患者22例;既往合并有肾功能不全患者8例,合并有糖尿病患者10例,截止到2020年1月,18例患者死亡,14例存活。2、至随访截止时间,获得微小缓解(Micro Response,MR)及以上患者18例,ORR 为 56.25%,DCR 为 68.75%。3、年龄≥60岁患者18例,14例疗效评估MR以上,有效率为77.78%,年龄<60岁患者14例,其中4例疗效评估MR以上,有效率为28.57%,两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5);年龄≥60岁患者中位OS 21个月,年龄<60岁患者中位OS 7个月,两组间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年龄≥60岁患者PFS为7个月,年龄<60岁患者PFS为2个月,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4、不同性别、不同分型、既往是否合并肾功能不全、是否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OS、P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32例患者中仅有1例(3.12%)发生了 3级周围神经病变,4例(12.50%)发生了带状疱疹;1例(3.12%)发生3级肺部感染;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心脏不良事件。结论1、卡非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RRMM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使患者获得较长时间的临床缓解;2、卡非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对高年龄的老年患者依然具有较好的疗效;3、对于有糖尿病或合并肾功能不全以及不同分型及性别的RRMM患者,卡非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均具有较好的疗效;4、卡非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对于RRMM患者具有较好安全性,不良反应较少。
孙月蒙[5](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李仝教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用药规律及治疗思路》文中指出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M),是血液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异常的浆细胞浸润骨髓及髓外组织,并合成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及其轻链,可引起骨骼疼痛、骨骼破坏、贫血、肾功能不全及免疫功能异常等[2]。在生活方式、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导师李仝教授从事中西医肿瘤血液方面工作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特色。本研究将通过研究导师的临床病案,探讨和总结导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经验,归纳导师治疗本病的辨证分型、用药规律,提炼出基础方,从而总结出导师对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思路及学术思想。本研究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共2篇。第一篇为中医综述,回顾了多发性骨髓瘤的中医研究进展:中医对多发性骨髓瘤病名的认识、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历代医家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辨证论治、专病专法、分期治疗)。第二篇为西医综述,总结了西医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认识、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及治疗。本研究第二部分为李仝教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经验总结。目的:结合导师30余年来对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总结导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方药的思路。结果:导师认为肾虚为多发性骨髓瘤的基本病机,其病位在肾,与脾胃密切相关。先天肾精亏虚,后天脾胃不足,导致瘀毒痰之内外合邪,从而发病。导师提出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的证型有:痰毒瘀阻、湿热内蕴、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导师在诊治过程中注重问诊及舌、脉,治疗上多法并用,用药灵活。本研究第三部分为数据挖掘研究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李仝教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用药规律对象:纳入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由导师李仝教授诊治的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病案资料,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病案211 张。方法:采用spss22.0、IBM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分析,对药物进行频数统计、关联分析,总结数据的分布特征及类型,实现数据挖掘。结果:①用药分布:处方中共出现200种药物,其中60种药物出现频数大于20次,炒麦芽(193次)、生黄芪(191次)、生杜仲(178次)、生薏苡仁(144次)、茯苓(125次)、白芍(125次)、白花蛇舌草(106次)、鸡内金(104次)、续断(102次)、当归(100次)、炒白术(91次)出现频率最高;频率大于20的药物中,四气属“温”的最多,为1507次,“寒”、“平”、“热”依次为1145次、873次、32次;五味属“苦”的最多,为1675次,“甘”为1056次,“辛”为886次,“淡”为269次,“酸”为259次,“咸”为82次,“涩”为40次。药物功效以化湿、养阴、清热为主。②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常用的药物有炒麦芽、“炒麦芽—生黄芪”,支持度计数为180;“生黄芪—杜仲”,支持度计数为172;“炒麦芽—杜仲”,支持度计数为168;其次是:“生黄芪—车前子”、“炒麦芽—生薏苡仁”、“杜仲—车前子”、“生黄芪—生薏苡仁”、“炒麦芽—车前子”、“杜仲—生薏苡仁”、“生黄芪—茯苓”、“生黄芪—白芍”。③舌苔:舌红(24.2%),舌暗红(43.1%),舌淡暗(11.9%),舌嫩(3.3%),舌尖红(1.0%),舌紫暗(2.4%),舌胖大(18.2%),舌齿痕(6.2%),舌瘀斑瘀点(10.9%),舌淡红(11.9%),水滑舌(1.4%),苔燥黄(5.2%),苔少(4.3%),苔燥白(1.4%),苔厚(11.4%),苔白腻(7.1%),苔薄黄(18.5%),苔薄白(14.2%),苔黄腻(42.7%)。④辨证分型:以痰毒瘀阻、湿热内蕴、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最常见。⑤症状分布:以手足麻木、乏力、汗出、眠差、口干出现频率最高。⑥基础方:生黄芪、当归、白芍、茯苓、生薏苡仁、桂枝、杜仲、续断、炒麦芽、鸡内金、车前子、白花蛇舌草。结论:导师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时,其辨证分型多为痰毒瘀阻、湿热内蕴、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其中以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型多见。在治疗用药上,导师根据不同证型施与不同治法:痰毒瘀阻型,予以化痰祛瘀、清热解毒;湿热内蕴型,予以清热利湿;肝肾阴虚型,予以补益肝肾、滋阴降火;脾肾阳虚型,予以健脾补肾。在辨证治疗的同时,多根据多发性骨髓瘤肾虚为本的基本病机及与脾胃相关的特点,常加用脾肾同治药物。
李晓蕊[6](2020)在《多西环素对骨髓瘤细胞株ERK及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多西环素(Doxycycline,DOX)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具有抗肿瘤作用,我们既往首次报道DOX在体外抗骨髓瘤细胞(multiple myeloma,MM)的作用。目前DOX抗MM的具体机制未完全明确。本研究中我们选用MM细胞株H929,探讨DOX对骨髓瘤细胞ERK及AKT通路影响的相关机制。方法1、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DOX(分别为0、10、20、40、80mg/L)处理H929细胞13天后OD值,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2、用Western Blot法检测5、10mg/L DOX处理H929细胞13天后对p-ERK1/2蛋白表达的影响及10mg/L DOX处理H929细胞6小时、1天、2天、3天后对p-Akt、p-MEK蛋白表达的影响。3、用CCK8法检测MEK抑制剂U0126(0、0.625、1.25、2.5、5、10、20、40μmol/L)以及ERK1/2抑制剂FR180204(0、2.5、5、7.5、10、15、20μmol/L)处理H929细胞13天后OD值,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筛选出合适的抑制剂浓度处理H929细胞。4、用Western Blot法检测5、10μmol/L U0126处理H929细胞13天p-Akt、p-ERK1/2的蛋白表达情况。5、用Western Blot法检测10mg/L的U0126处理H929细胞13天对Akt下游蛋白p-GSK-3β、p-BAD的影响。结果1、与无处理对照组相比,DOX处理组H929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且在相同时间下,随着DOX浓度的增加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在相同处理浓度下,随着时间的延长增殖抑制率也逐渐升高。2、5mg/L DOX处理H929细胞2、3天及10mg/L DOX处理13天后,p-ERK1/2的表达下调,p-Akt(thr308和ser473)的表达均上调,而p-MEK的表达无明显变化。3、U0126(0、0.625、1.25、2.5、5、10、20、40μmol/L)及FR180204(0、2.5、5、7.5、10、15、20μmol/L)分别处理H929细胞13天后,与无药物处理组相比H929细胞的增殖均受到抑制。在相同时间下,随着U0126、FR180204浓度的增加增值抑制率逐渐升高。4、5、10μmol/L U0126处理处理H929细胞13天后,p-ERK1/2的表达下调,而p-Akt(thr308)的表达无显着变化。5、10mg/L的U0126处理H929细胞1天、2天,p-GSK-3β、p-BAD的表达上调。结论1、DOX能抑制H929细胞的增殖,并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2、DOX抑制MM细胞的作用可能部分通过直接抑制ERK的磷酸化激活来介导的。3、在DOX处理H929过程中,对ERK磷酸化的抑制并非主要通过MEK来介导的。4、DOX对H929细胞ERK通路的抑制,与PI3K/AKT通路的的激活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窦晓群[7](2020)在《国产硼替佐米(千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有效性及安全性初步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目前仍无法治愈。随着新药不断问世及检测手段的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和治疗得以不断改进和完善。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单克隆抗体等治疗手段不断完善,在骨髓瘤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蛋白酶体抑制剂,但是新型蛋白酶体抑制剂及进口药物的价格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为了减轻国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用药负担,国产蛋白酶体抑制剂应运而生,虽然其临床试验阶段国产药物与进口药物相比差距较小,但目前并未见相关临床研究报道,本研究主要探讨国产硼替佐米(千平)与原研硼替佐米(万珂)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性及安全性分析评价。目的比较国产硼替佐米(千平)与原研硼替佐米(万珂)临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按照入排标准纳入我院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4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国产硼替佐米(千平)化疗,对照组给予原研硼替佐米(万珂)化疗,两组患者化疗方案均使用VCD(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具体方案如下:V:硼替佐米注射液1.3mg/m2,第1、8、15、22天,D: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0mg/d,第1-2、8-9、15-16、22-23天,C:注射用环磷酰胺:300mg/m2,第1、8、15、22天,上述方案28天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分别检测患者骨髓浆细胞、免疫功能、M蛋白水平、β2微球蛋白、血常规等指标,2疗程后初次评估疗效,6-8疗程后再次检测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比较,总体有效指标(≥P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0);2.对照组中CR占比29.6%,观察组CR率24.1%,对照组CR率高于观察组,但是两组之间的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754);3.两组药物治疗后骨髓浆细胞指标变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P=0.002),但治疗后两组骨髓浆细胞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440);4.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对比M蛋白水平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02);治疗后两组之间比较患者M蛋白水平差异无明显差异(P=0.489);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贫血指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b水平两组之间对比变化不明显(P=0.421);6.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β2微球蛋白变化有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β2微球蛋白变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9);7.不良事件发生率国产药与原研药相似,主要血液学不良事件为血小板减少及淋巴细胞减少,非血液学事件为周围神经病变、感染。结论国产硼替佐米(千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良好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原研硼替佐米(万珂)无统计学差异。
赵茜[8](2019)在《健脾补肾法联合TC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脾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健脾补肾治法对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脾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拟为中医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住院,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40例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加味参苓白术散+沙利度胺+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予(百令胶囊+沙利度胺+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治疗,4周为1疗程,治疗4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胱抑素C(Cys-C)、尿转铁蛋白(U-TRF)、尿α1微球蛋白(U-α1MG)、尿酸检测(UA)、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 pro),并详细记录各项数据,建立数据库,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肾功能相关指标,如Scr、eGFR等,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肾功能相关指标(除U-TRF)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和对照组发生的不良反应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补肾法(加味参苓白术散)联合TCD方案化疗的治疗方案或能改善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脾肾两虚证)患者的肾功能相关指标。
王希[9](2019)在《EBV病毒感染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相关研究表明EB病毒(EBV)与淋巴瘤,鼻咽癌及一些良、恶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相关,但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研究较少,本文初步探讨EBV感染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1.收集从2010年1月到2018年5月于天津肿瘤医院初治MM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标本共139例,同时收集5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用PCR检测MM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EBV-DNA含量;2.动态监测治疗过程中EBV-DNA高表达MM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EBV-DNA表达水平。结果:1.139例MM瘤患者EBV-DNA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8);2.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BV-DNA表达量与血清游离轻链比值(s FLCR)(rs=0.237;P=0.029)及疾病进展/复发(rs=0.285;P=0.008)呈正相关;3.EBV-DNA高表达的MM患者,EBV-DNA表达量在s FLCR≥100的患者中相对于s FLCR<100的患者更高(P=0.043);疾病进展/复发的患者EBV-DNA表达量相对于未发生疾病进展/复发的患者高(P=0.021);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BV-DNA高表达(χ2=3.606,P=0.046),高LDH(χ2=5.738,P=0.014),m SMART危险分层(χ2=11.691,P=0.003)和IMWG危险分层(χ2=10.211,P=0.001)为高危,R-ISS分期为III期(χ2=5.477,P=0.048),髓外病变(χ2=4.434,P=0.035)及遗传学改变(χ2=11.127,P=0.001)的MM患者有较低的PFS;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DH水平(HR0.404,95%CI 0.146-1.116,P=0.048),遗传学异常(HR0.295,95%CI 0.105-0.825,P=0.020),R-ISS分期(HR0.462,95%CI0.192-1.111,P=0.045)及m SMART危险分层(HR2.478,95%CI 1.006-6.103,P=0.049)是PFS的独立预后因素;6.对于治疗前EBV-DNA高表达的MM患者(20例),对其DNA表达水平进行了六个疗程的动态监测,3周期化疗后EBV-DNA拷贝数仍高于5000/ml的MM患者相对于3周期化疗后EBV-DNA拷贝数降至5000/ml以下的患者有较低的PFS(P<0.001)。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EBV感染与MM患者的临床特征之间存在相关性,EBV感染对MM的预后影响较小;对于EBV-DNA感染患者,动态监测EBV-DNA水平的变化,或许能更好的判断患者的预后。然而,该结果还需要在其他独立的前瞻性MM队列中进一步验证。
王艳阁[10](2019)在《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及沙利度胺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与成本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其主要特征是骨髓微环境中的恶性浆细胞异常克隆性增殖,从而引起相关器官功能紊乱。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丰富了MM的治疗手段,但因患者发病年龄较大,易无法耐受部分化疗药物或骨髓移植,且新药价格昂贵,临床治疗受到严重限制。本研究对我院应用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及沙利度胺(BDT)方案治疗的40例M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MM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目的探讨BDT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短期疗效、副作用及成本-疗效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2018年8月期间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初治及复发难治MM患者共40例(初治23例、复发难治17例),分析BDT方案治疗后的临床实验室指标变化、总反应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率,并统计化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按新报销政策改革对BDT化疗方案进行成本-疗效分析。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应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BDT方案化疗4周期后复查骨髓浆细胞比例、M蛋白、β2-MG下降及血红蛋白上升的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总缓解率为75.0%(30/40),深缓解率为37.5%(15/40),其中5例患者完全缓解,10例患者非常好的部分缓解,15例患者部分缓解,7例患者疾病稳定,3例患者疾病进展。初治与复发难治组的总缓解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经对症治疗后可继续完成规定化疗;4.对BDT方案进行成本-疗效分析,BDT方案成本-疗效比为1126.3元,由于新农合制度的改革,对上述结果进行敏感度分析后,成本-疗效比为383.7元。结论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及沙利度胺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较好的治疗疗效,副反应可耐受,且价格适中,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二、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硼替佐米联合来那度胺及地塞米松(VRD)方案和硼替佐米联合沙利度胺及地塞米松(VT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各指标结果比较 |
2.2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比较 |
2.3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
2.4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2)应用来那度胺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基线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标准 |
1.4 疗效判定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
3 结论 |
(3)华蟾素片联合TD方案治疗痰瘀痹阻型初发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多发性骨髓瘤的现代医学诊疗进展 |
1.1 发病情况 |
1.2 病因与发病机制 |
1.3 治疗进展 |
2. 中医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认识 |
2.1 病名 |
2.2 病因病机 |
2.3 辨证论治 |
3. 华蟾素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
3.1 华蟾素历史沿革 |
3.2 华蟾素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3.3 华蟾素临床应用 |
4. 华蟾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立论依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内容 |
2. 临床资料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设计原则 |
3.2 治疗方案 |
3.3 服药方法 |
3.4 支持治疗 |
4. 观察项目 |
4.1 一般项目 |
4.2 实验室检查 |
4.3 疗效性指标 |
4.4 不良反应 |
5. 疗效判定 |
5.1 客观疗效评定 |
5.2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 |
5.3 骨痛VAS评分 |
5.4 生活质量评定 |
6. 统计学处理 |
7. 技术路线 |
8. 研究结果 |
8.1 一般资料比较 |
8.2 临床疗效比较 |
8.3 中医证候比较 |
8.4 骨痛评分比较 |
8.5 生活质量(KPS评分)比较 |
8.6 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研究结果分析 |
1.1 一般资料分析 |
1.2 临床疗效分析 |
1.3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1.4 骨痛评分分析 |
1.5 生活质量结果分析 |
1.6 安全性评价 |
2. 多发性骨髓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 |
3. 结论 |
4. 创新 |
5.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2014年疗效标准 |
附录2: 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表 |
附录3: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附录4: 伦理审查批件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卡非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1 前言 |
1 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李仝教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用药规律及治疗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中医对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进展 |
1.1 病名认识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医治疗 |
2. 西医研究进展 |
2.1 病因认识 |
2.2 诊断标准 |
2.3 典型症状表现 |
2.4 西医治疗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李仝教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经验总结 |
1. 病因病机 |
1.1 肾阳不足,脾胃相关 |
2. 辨证论治 |
2.1 李仝教授对MM的辨证论治 |
3. 注重问诊及舌脉 |
4. 对症治疗 |
4.1 贫血 |
4.2 高粘滞血症 |
4.3 高钙血症 |
5. 治法方药特点 |
5.1 升降相佐 |
5.2 动静结合 |
5.3 气血同调 |
5.4 顾护脾胃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数据挖掘研究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历来源 |
1.2 病历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收集 |
2.2 中药录入规范 |
2.3 数据统计 |
3. 讨论 |
3.1 一般资料 |
3.2 学术思想总结 |
3.3 典型案例 |
3.4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多西环素对骨髓瘤细胞株ERK及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器械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器械 |
2.1.1 实验细胞来源 |
2.1.2 主要实验试剂 |
2.1.3 主要实验仪器及耗材 |
2.2 溶液的配制 |
(1)胎牛血清(FBS) |
(2)10%RPMI1640 完全培养基+50μMβ-巯基乙醇 |
(3)1×PBS缓冲液 |
(4)5mg/mL的 DOX储存液: |
(5)1.0 mM ERK抑制剂(FR180204)储存液 |
(6)1.0 mM MEK抑制剂(U0126)储存液 |
(7)Tris-HCl(pH8.8)缓冲液 |
(8)Tris-HCl(pH6.8)缓冲液 |
(9)30%丙烯酰胺溶液 |
(10)1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缓冲液 |
(11)10%过硫酸胺(APS)溶液 |
(12)10×电泳缓冲液(储存液) |
(13)10×转膜缓冲液 |
(14)10×TBS-T洗膜液 |
(15)1×电泳液缓冲液 |
(16)1×转膜缓冲液 |
(17)1×TBS-T洗膜液 |
(18)1.5% BSA封闭液 |
(19)RIPA裂解液混合液 |
(20)1×SDS-PAGE蛋白上样缓冲液 |
2.3 实验方法 |
2.3.1 实验分组 |
2.3.2 超净台的使用 |
2.3.3 细胞培养和传代 |
2.3.4 细胞冻存 |
2.3.5 细胞复苏 |
2.3.6 细胞计数 |
2.3.7 CCK8 法 |
2.3.8 H929 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
2.3.9 蛋白浓度测定(BCA法) |
2.3.10 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DOX对 H929 细胞的增殖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
3.1.1 DOX处理后H929 细胞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3.1.2 DOX处理H929 细胞后对p-ERK1/2、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 |
3.1.3 DOX处理H929 细胞后对p-MEK蛋白表达的影响 |
3.2 DOX处理H929 细胞后ERK与 AKT通路之间的联系 |
3.2.1 U0126及FR180204对H929 细胞增殖的影响 |
3.2.2 U0126 处理H929 细胞后对p-ERK1/2、p-Akt表达的影响 |
3.2.3 U0126 处理H929 细胞后对PI3K/Akt通路下游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 免疫调节剂 |
1.1 沙利度胺 |
1.2 来那度胺 |
1.3 泊马度胺 |
2 蛋白酶体抑制剂 |
2.1 硼替佐米 |
2.2 卡非佐米 |
2.3 伊沙佐米 |
3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 |
3.1 帕比司他 |
3.2 Ricolinostat(ACY-1215) |
4 单克隆抗体 |
4.1 达雷木单抗 |
4.2 埃罗妥珠单抗 |
4.3 isatuximab(CD38 靶向抗体) |
5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 |
小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国产硼替佐米(千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有效性及安全性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 |
3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健脾补肾法联合TC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脾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病例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排除及剔除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3.3 剔除标准 |
1.3.4 脱落标准 |
1.3.5 中止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分组及治疗方案 |
2.2.1 技术路线图 |
2.2.2 分组方法 |
2.2.3 治疗方案 |
2.3 合并用药和禁用药 |
2.4 观察项目、指标及疗效评价 |
2.4.1 一般项目 |
2.4.2 常规指标 |
2.4.3 效应性指标 |
2.4.4 肾脏疗效评价标准 |
2.5 不良反应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
2.5.1 不良反应 |
2.5.2 安全性评价及处理 |
2.6 终点事件 |
2.7 质量控制 |
2.7.1 质量控制措施 |
2.7.2 保证依从性措施 |
2.8 伦理道德 |
2.9 统计学处理 |
2.9.1 建立数据库 |
2.9.2 统计学分析方法 |
3.研究结果和分析 |
3.1 治疗组、对照组一般资料分析 |
3.1.1 两组人口学比较 |
3.1.1.1 两组性别比较 |
3.1.1.2 两组年龄比较 |
3.1.2 两组DS分期比较 |
3.1.3 两组共患疾病比较 |
3.2 治疗组、对照组一般项目及指标比较 |
3.2.1 两组一般体格检查比较 |
3.2.2 两组血细胞分析比较 |
3.2.3 两组尿液分析(尿蛋白定性)比较 |
3.2.4 两组大便常规(粪便隐血)比较 |
3.2.5 两组肝功能比较 |
3.2.6 两组电解质比较 |
3.3 治疗组、对照组疗效性指标比较 |
3.3.1 两组治疗前疗效性指标比较 |
3.3.2 两组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比较 |
3.3.3 两组血清β2 微球蛋白分析 |
3.3.4 两组尿转铁蛋白比较 |
3.3.5 两组血清胱抑素C比较 |
3.3.6 两组尿α1 微球蛋白比较 |
3.3.7 两组血清尿酸比较 |
3.3.8 两组24 小时尿蛋白定量比较 |
3.4 两组肾脏疗效评价标准 |
3.5 两组安全性比较 |
3.5.1 两组基础指标比较 |
3.5.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
4.讨论 |
4.1 立题依据 |
4.1.1 病种及治疗类别选择 |
4.1.2 MM化疗方案选择 |
4.1.3 MM中医证型分析及选择 |
4.2 关于观察指标的设定 |
4.3 关于基线的讨论 |
4.4 关于效应性指标的讨论 |
4.4.1 肾小球功能测定项目 |
4.4.1.1 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 |
4.4.1.2 血清β2 微球蛋白 |
4.4.1.3 尿转铁蛋白 |
4.4.1.4 血清胱抑素C |
4.4.2 近端肾小管功能检测项目——α1-微球蛋白 |
4.4.3 尿酸 |
4.4.4 尿蛋白定量(24 小时) |
4.5 关于用药的讨论 |
4.5.1 关于百令胶囊的分析 |
4.5.2 关于加味参苓白术散的分析 |
4.6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综述 |
中西医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 |
附录3 多发性骨髓瘤肾脏疗效评价标准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9)EBV病毒感染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之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对象和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2.1 临床数据收集 |
1.2.2 主要实验试剂 |
1.2.3 主要实验仪器 |
1.2.4 主要试剂配剂 |
1.3 实验方法 |
1.3.1 DNA提取 |
1.3.2 PCR扩增 |
1.3.3 数据处理 |
1.4 随访 |
1.5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 患者临床特征 |
2.2 MM患者与健康对照组EBV-DNA表达水平之间的比较 |
2.3 MM患者EBV-DNA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2.4 生存分析 |
2.4.1 单因素分析 |
2.4.2 多因素分析 |
2.5 评估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EBV-DNA水平的变化对患者预后的价值 |
3、讨论 |
3.1 EBV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进展 |
3.1.1 EBV的临床特点 |
3.1.2 EBV的诊断进展 |
3.2 EBV感染与MM的相关研究 |
3.2.1 EBV感染与MM的相关机制研究 |
3.2.2 EBV感染与MM的相关临床研究 |
3.2.3 EBV-DNA水平的动态监测与MM患者预后 |
3.3 MM的相关预后因素 |
3.3.1 分期与预后 |
3.3.2 遗传学异常与预后 |
3.3.3 髓外病变与预后 |
3.3.4 ASCT与预后 |
3.3.5 维持治疗与预后 |
3.3.6 疾病分型与预后 |
3.3.7 sFLC与预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及沙利度胺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与成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蛋白酶体抑制剂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表A |
附表B |
附录A |
附录B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硼替佐米联合来那度胺及地塞米松(VRD)方案和硼替佐米联合沙利度胺及地塞米松(VT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J]. 张义霞,周敏. 系统医学, 2022(01)
- [2]应用来那度胺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价值分析[J]. 王光亚. 北方药学, 2021(06)
- [3]华蟾素片联合TD方案治疗痰瘀痹阻型初发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D]. 丁海花.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卡非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D]. 宋佳霖. 郑州大学, 2020(02)
- [5]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李仝教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用药规律及治疗思路[D]. 孙月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多西环素对骨髓瘤细胞株ERK及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D]. 李晓蕊. 江苏大学, 2020(02)
- [7]国产硼替佐米(千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有效性及安全性初步研究[D]. 窦晓群.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8]健脾补肾法联合TC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脾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研究[D]. 赵茜.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EBV病毒感染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之间的关系[D]. 王希.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10]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及沙利度胺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与成本分析[D]. 王艳阁. 新乡医学院, 2019(02)